•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教學的新趨勢:教學學術研究(SOTL)的應用/ 8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教學的新趨勢:教學學術研究(SOTL)的應用/ 8"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5,4(10),頁 08-10

大學規模與品質 主題評論 第 8 頁

大學教學的新趨勢:教學學術研究(SOTL)的應用

王秀槐 臺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

一、基本理念

教 學 學 術 研 究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簡稱 SOTL)為 近年來美國大學追求教學卓越的一個 方興未艾的重要理念與手段。最早由 卡 耐 基 高 等 教 育 基 金 會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的高教領袖波爾(E. L. Boyer)提出,將學術(scholarship) 的定義擴大,從傳統針對學科領域進 行發現探究的學術研究(scholarship of discovery),擴大到針對教與學的理 念 、 哲 學 、 過 程 、 方 法 的 探 究 (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鼓勵大學教師,不但針對自 身學科領域進行探究,也能針對教學 過 程 進行 研究 ( Becker & Andrews, 2004)。這個概念與一般教師針對自身 教學進行的私自性、直覺性、行動性 改善不一樣的地方,就是強調教與學 過程的公開化(from private to public) 與系統化研究(based on the knowledge base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就像任 何一個學科研究領域,具有共同的知 識基地(knowledge base)、探究途徑 ( modes of inquiry )、 以 及 社 群 (research community)、以及分享發表 管道(avenue for publication)。將大學 的 教 與 學 也 成 為 一 個 學 術 社 群 (community)的活動,可以參照前人 所累積下來的知識庫(knowledge base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依據有系統 的 探 究方 法、 形成 共 同探 究的 社群 (community)、最後將對教與學的結果 透過發表平臺,如各種教學學術研討 會或期刊,分享給學術社群(Cross & Steadman, 1996; Huber, 2005)。

二、做法實例

在這樣理念的帶領下,許多教學 發展中心開始推動這樣的計畫,大概 均 有 幾 個 環 節 : (1) 組 成 學 習 社 群 (learning community):組成教師教學 探究分 享團體,有 些 是提供 研究經 費、有些是選拔教學學者(teaching scholar, teaching fellow)、有些是志願 組成;(2)選定主題:針對特定教學主 題或問題進行探討,有些是針對共同 的 主 題 ( 如 : 問 題 導 向 學 習 (problem-based learning))做探討, 有些是針對個別教師關心的議題進行 探究;(3)提供諮詢:由教學發展中心 專業人員根據問題所需,提供相關的 研究、理論與工具(如:問題導向學 習 problem-based learning 的相關理論 與研究、評量學生學習的工具等);(4) 進行探究:接下來由教師團體或個人 針對教學主題進行探究;(5)分享呈現 研究結 果 :舉辦校內 或校外的研討 會,讓參與教師分享其研究結果;更 進一步 協助教師將 研 究心得 寫成論 文,發表在相關期刊上( Hutchings, 2000)。 茲舉一個 Indiana University 教學 中心所做的 SOTL 方案為例,該中心 人員協助不同領域(包括人文、語言、 管理、天文學等)的教師解構(decode)

(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5,4(10),頁 08-10

大學規模與品質 主題評論 第 9 頁 所教課程中學生最難學會、所遭遇到 的學習瓶頸(bottlenecks),然後解構 學生要學會這些複雜概念所需要經歷 的步驟與使用的方法,思考使用什麼 樣 的 方式 可以 帶領 學 生學 會這 些 概 念,再重新設計課程、教學策略,並 且在各種教室評量工具中,採用適當 的工具來評量學生的學習成果。最後 在中心人員與教師的合作下,將這樣 的探究結果,出版成書籍,廣為流傳。

三、相關的期刊與研討會

目前國際上已有多種大學教學期 刊,如:

★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International (SSCI—Routledge), ★ Journal of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diana University)

★ Teaching in Higher Education (Taylor & Francis),

★ College teaching (Heldref), ★ New Directions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Jossey-Bass), ★ Journal of Graduate Teaching

Assistant Development (New Forums Press)

★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Academe(AAUP), Journal of General Education

另外還有多種不同專業領域教學 的期刊,如:Journal of Engineering Education, Journal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Medicine, Journal of College Science Teaching 等等,均登載

該專業領域大學教與學的研究成果。 至於大學教與學的學術研討會,較著 名者有:

★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 Lilly Conference on College Teaching

四、理念評述

由於創造新知為現代大學的重要 任務,但過去談研究似乎僅指學者專 業領域進行的研究,教學常被視為只 是傳遞 散播專業研 究 結果的 手段。 SOTL 概念的提出,即是企圖將教與學 也成為大學教師從事研究、創造新知 的對象,一方面能提升教學在大學任 務中的地位、融入大學注重研究的文 化、並且透過公開、系統性的研究, 改進教與學的過程(Perry & Smart, 2007)。SOTL 的提出,在積極的面向 上,給予大學教師在教學上更大的發 展與自主空間,教學本身不再只是機 械式的傳授歷程,而是有生命、有深 度、而且有豐富內涵的探究對象,同 時也可具有將教學探究成果發展成另 一個研究領域的可能性。另一方面, 也提供大學發展中心採取更積極作為 的理念架構,他們不再只是提供簡易 教學技巧(quick-and-simple solution) 的救火隊,而是可以協助教師針對自 己的教學進行有系統性探究的專業人 員。

(3)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5,4(10),頁 08-10

大學規模與品質 主題評論 第 10 頁 但這樣的理念要落實,也會遭遇 到一些困難。首先,大學教師是否真 的 有 意願 、有 能力 從 事教 與學 的 研 究 ? (自 己專 業領 域 的研 究都 做 不 完、趕不上了)(不了解教育、心理領 域的相關理論、研究與文獻)。其次, 教師所做的探討是否真的嚴謹到可以 在 夠 份量 、水 準的 專 業期 刊上 被 採 納?是否真的能形成大學教師的另一 個研究新領域?而這樣的研究是否真 的能為大學當局、學術社群認可為有 價值的研究,而能有助於其生涯發展 (升等、評估)?不無疑問。最後, 大學教師探討教學最重要的是為改善 教學,因此,將其成為一個研究領域, 是否增加其負擔,並且可能流於又成 為 一 個少 數人 從事 的 專業 研究 領 域 (specialized club)。

五、對我國的啟示

SOTL 要能發展落實,必須大學教 學發展中心學有專精的專業人員(教 育心理、評量)與各領域教師充分合 作,給予適當協助與諮詢,才能將教 學研究精緻化。在目前許多教學中心 並無像美國一樣的專職專業人員編製 的情況下,力不從心,僅能對教師提 供教學改進建議、提供研討機會的服 務。目前在臺灣的大學中成立的教學 發展中心,最接近 SOTL 的作法為「提 升教學品質研究計畫」,提供經費供教 師研究改進其教學。基本上已經稍具 SOTL 雛型。未來可思考進一步依照前 述 SOTL 實踐的五環節,鼓勵教師組 成教學探究社群、選定議題、提供諮 詢、進行探究、並積極提供其在校、 內外分享、發表的機會,鼓勵其將研 究成果撰寫,發表成論文,使教學成 為一種學術探究的活動,實踐 SOTL 的精神。 參考文獻

 Becker, W. E. & Andrews, M. L. (eds.) (2004).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 Contributions of research universities. Bloomington : Indiana

University Press.

 Cross, K. P. & Steadman, M. H. (1996). Classroom research :

Implementing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San Francisco : Jossey-Bass.

 Huber, M. T. (2005). Balancing

acts :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academic careers. Sterling,

Va. : Stylus.

 Hutchings, P. (ed.) (2000). Opening

lines : Approaches to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Menlo Park,

Calif. : Carnegie Found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Teaching.

 Perry, R. P. & Smart, J. C. (eds.) (2007). The scholarship of teaching and

learning in higher education : an evidence-based perspective. Dordrecht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分類法,以此分類法評價高中數學教師的數學教學知識,探討其所展現的 SOTO 認知層次及其 發展的主要特徵。本研究採用質為主、量為輔的個案研究法,並參照自 Learning

 TPR教學法是一種利用肢體動作和聲音 連結的直覺教學法,研究發現TPR教學

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現 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

學博士,現為上海大學文學院教 授,兼任佛光山人間佛教研究院

研究不同的、新的教學方法/模式 試教行動 Æ 分享經驗 Æ

中華大學應用數學研究所 研 究 生:黃仁性 敬啟 指導教授:楊錦章 教授 中華民國九十六年..

本研究以河川生態工法為案例探討對象,應用自行開發設計之網

本研究以河川生態工法為案例探討對象,應用自行開發設計之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