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第二次期中考歷史+解答(社會組)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第二次期中考歷史+解答(社會組)"

Copied!
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師大附中 97 學年 1 學期期中考 歷史科試卷 單元:

老師: 班級:高 2 全 姓名: 座號: 一、單選題 (1-45 題 每題 2 分 不倒扣) 1、佛教傳入中國後出現了許多不同的宗派,關於宗派的發展,下列何者「錯誤」? (A) 出現於隋唐時期 (B) 各派差異呈現在教義解釋、經典及修行方法的不同 (C) 顯示佛教已邁向「中國化」 (D) 是 佛教分裂後惡性競爭的結果 2、印度史上某一宗教反對吠陀經,反對殺牲祭神及種姓制度,但接受靈魂不死、因果輪迴之說,認為一切事物都有靈 魂,因此要努力擺脫輪迴,而擺脫輪迴要通過「正覺」、「正信」、「正行」,該教並強調禁慾、苦修,用折磨肉體的修 煉,來換取靈魂的解脫。試判斷以上敘述應是那一宗教? (A) 婆羅門教 (B) 佛教 (C) 耆那教 (D) 印度教 3、西元二世紀以後,印度佛教逐漸沒落,但在中亞卻大盛,主要是因為那一王國大力提倡所致? (A) 孔雀王朝 (B) 貴霜王朝 (C) 笈多王朝 (D) 戒日王朝 4、魏晉南北朝時有位西域來的僧侶,不僅精通梵文,也精通漢文,對佛教義理又極嫻熟,所譯經卷準確無誤,且廣收 門徒,對後世佛教界影響極為深遠。並留下「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名句。請問此僧是 (A) 鳩摩羅什 (B) 佛圖澄(C) 佛音 (D)達摩 5、這座佛寺不只是個宗教場所,同時也是地方金融中心,寺院借貸給農民並收取高額利息。寺院擁有龐大的地產和大 量的身分依附者,寺院長老們正和來到寺院的達官貴人們探討著深奧的佛理。這是什麼時期的現象? (A) 這是佛教剛傳入中國的兩漢時期之特徵 (B) 這是南北朝、隋唐時期佛教寺院的特徵 (C) 這是兩宋時期商品經濟 繁榮下寺院的寫照 (D) 這是明清時期土地財富向寺院集中的表徵 6、為何說東羅馬的學者開啟了西方神學的先河?這是因為學者們 (A) 喜歡討論「三位一體」等一些具有爭議性的題目 (B) 喜歡討論「主必再臨」等一些大家都關心的主題 (C) 常 引用古希臘哲學去詮釋基督宗教教義 (D) 常引用古羅馬哲學去詮釋信徒的信仰 7、一隊斯拉夫商船載運皮毛、蜂蜜,自基輔順流而下,最後停泊在一處海港,它是第十世紀的政治商業中心,人口多 達數十萬,斯拉夫商人在繳付關稅後,將商品賣給城裡的商人,換來當地政府發行的金幣,然後購買手工藝品,準 備運回基輔,這處港埠是 (A) 亞歷山大里亞 (B) 雅典 (C) 威尼斯 (D) 君士坦丁堡 8、「在『莊園制度』下,領主將土地交給農民;但農民向保護他們的領主宣誓效忠的同時,也被這片土地和自己的社會 地位所束縛了。他們必須將田裡一大部分收成上繳給領主;每年必須在領主的指揮下服役若干日數。農民必須向領 主繳交某些費用,且必須服從他的判決。」以上敘述反映莊園制度的那一特色? (A) 是自給自足的經濟 (B) 由契約化的權利義務交織而成的 (C) 大多數的人都是農民 (D) 實行三年輪耕制 9、文藝復興時期的人文學者博羅尼(Bruni)對他的學生說:「你應該專心於兩種研究,ㄧ是獲得文學上的知識……, 一是追求有關生活和儀表的知識,即所謂人文研究,使你成為一個完人。如果你聽我的話……你該讀□;至於表達 的美,文筆的通順,字句的富麗,你就該求教於□。」句中的先後應該是 (A)亞里斯多德 西塞羅 (B)亞里斯多德 湯瑪斯阿奎納 (C)聖奧古斯丁 西塞羅(D)聖奧古斯丁 湯瑪斯. 阿奎納 10、西元六世紀時,某些修會有「工作即祈禱」的原則,希望終止之前自虐的苦修行為。當時該會的修士藉以代替苦修 的工作為何? (A) 繕寫書本,保存文獻 (B) 前往亞、非各地傳教 (C) 建立大學,培育人才 (D) 組織群眾,收復聖城 11、「西元九世紀,出生於波斯的拉茲,是位著名的醫生,他首先發現天花產生的原因,其所著的天花與痲疹論,至今仍 被推為中古時代最佳的醫學論著。」這段文字可以說明什麼? (A) 中古時代的波斯帝國醫學有很高的造詣 (B) 九世紀時,天花大流行,拉茲的發現,救活了很多人 (C) 拉茲的 成就,證明伊斯蘭世界的科學有傑出的表現 (D) 中古時代波斯帝國的醫學,深深影響伊斯蘭文化 12、一位敘利亞基督徒作家說:「復仇之神借助阿拉伯人,將我們從羅馬人(拜占庭帝國)的手中解放出來。」這樣的說 法如何理解? (A) 是不正確的,基督徒與伊斯蘭教徒是不相容的,基督徒不可能歡迎穆斯林 (B) 是正確的,敘利亞的基督徒與阿 拉伯人同文同種,當然視穆斯林的入侵為解放 (C) 是正確的,伊斯蘭教與基督教教義雷同處甚多,兩教的信徒常能 和平共處 (D) 是正確的,阿拉伯人對征服地區採行寬容的統治原則,所以基督徒視他們為解放者 13、穆罕默德曾說:「如果有人告訴你有一句格言是我說的,你必須將它與可蘭經進行對照。不管我實際上有沒有說過那 句話,與可蘭經一致的話就是從我而來。」請問這一段話應該如何解讀? (A) 表示穆罕默德對真主的推崇 (B) 顯示可蘭經的崇高地位 (C) 希望信徒要理性思考,不可道聽塗說 (D) 表現出 穆罕默德的謙遜 14、震驚世界的「九一一事件」是基督宗教與伊斯蘭教世界長期敵對的產物,請問兩大勢力近幾百年來的對抗,對伊斯 蘭社會造成什麼不良影響? (A) 伊斯蘭基本教義派失去生存空間 (B) 伊斯蘭傳統文化被揚棄 (C) 伊斯蘭教徒對自身信仰的動搖 (D) 伊斯蘭 教徒排外情緒高漲 15、許多從事製造業的化學家,在中古時代已經發現許多化學物品的製造方法,其中計有碳酸鈉、二氧化汞、硝酸銀、 硝酸、硫酸、酒精等,另外他們也知道蒸餾、昇華、結晶等化學方法。請問這些化學家的身分背景是 (A) 信仰羅馬公教的西歐人 (B) 信仰希臘正教的東羅馬人 (C) 信仰印度教的印度人 (D) 信仰伊斯蘭教的阿拉

(2)

伯人 16、下列何者是「教廷」與「教宗」產生的時代背景? (A) 君士坦丁給與基督宗教合法化 (B) 狄奧多西頒布基督宗教為國教 (C) 地中海世界成為「基督宗教世界」 (D)西羅馬帝國滅亡後,教會成為西歐實際的統治組織 17、很多西方人都認為這個民族的戰爭征服破壞了中東的藝術、文學與科學的創造力;事實上正好相反,這個民族卻是 挽救了柏拉圖、亞里斯多德與其他希臘思想家的許多著作,日後並將它傳遞到歐洲。這個民族是 (A) 日耳曼人 (B) 東羅馬人 (C) 阿拉伯人 (D) 印度人 18、某生向同學解說其自助旅行期間拍攝的照片,其中的三張畫面如下:(甲)一座廳堂內的壁飾,乍看好似複雜的花紋, 細觀竟是精緻的幾何圖形。(乙)一座建築物的外牆上,所有的空間都填滿了花紋和人物。(丙)一座建築物前,矗立 著巨大的廊柱。根據您的歷史知識判斷,這三張照片分別拍攝自何處? (A) 甲:埃及;乙:阿拉伯;丙:波斯 (B) 甲:印度;乙:亞述;丙:希臘 (C) 甲:希臘;乙:亞述;丙:波斯 (D) 甲:阿拉伯;乙:印度;丙:埃及 19、某部宗教的經典這樣寫著:「彌賽亞,瑪利亞的兒子耶穌,不過是神的一個使徒……所以相信神與祂的使徒,但不 要說『三位一體』。」奉此經典為圭臬的宗教是 (A) 猶太教 (B) 羅馬天主教 (C) 路德派 (D) 伊斯蘭教 20、某一座城市為建立於海濱沿岸的城市共和國,因該地四面環海,人們便開始從事食鹽的生產,食鹽在中世紀是相當 缺乏的商品,價格一再上漲;利用此一壟斷之地位,這座城市不僅加強其城市競爭力,同時財富越累積越多,公然 對抗教宗威權。請問此一城市為 (A) 里斯本 (B) 威尼斯 (C) 佛羅倫斯 (D) 米蘭 21、學生的算術教育內容中,往往附加許多牽強附會的神秘主義,如把 1 解釋為唯一的神,2 指耶穌基督具有神性和人 性兩重性格,3 意味著聖父聖子和聖靈的三位一體,4 指四個福音傳道者等等,結果使算術課變成了神學課。請問這 種教育最可能出現在 (A)西元前 2 世紀的西亞 (B)西元 3 世紀的埃及 (C)西元 10 世紀的法國 (D)西元 17 世紀的荷蘭 22、針對日耳曼諺語:「城市的空氣使人自由」 甲說:因為中古農奴如果逃到城市住滿一年又一天,就可成為自由民。 乙說:中古地曠人稀,即使是城市,人口也不多,城市空氣不會令人窒息,所以自由。 丙說:因為中古後期西方商 業復甦,城市興起,許多城市以金錢或武力取得自治權,所受封建貴族及宗教的束縛較少。丁說:十四世紀以後,強 大的君主以火藥、火砲摧毀封建貴族的堡壘高牆,沒有城牆保護的城市允許各方人士進出,所以自由。請問他們四人 何者正確? (A) 乙丙 (B) 甲丁(C) 甲丙(D) 丙丁 23、在第三次十字軍東征時,為了支持這次十字軍,西方歐洲發起了全面的捐款運動,羅馬教宗下令教士必須捐付特別 稅,而英王亨利倡導有名的「薩拉丁什一稅」,向人民課徵特別稅;不久法王菲利普亦制定了同樣的捐稅。以上敘述 反映「十字軍東征」對中古歐洲造成何種影響? (A) 東西文化交流 (B) 對東方貨物的需求增加 (C)改變歐洲人的地理觀念 (D)王權的擴張 24、下圖代表的是歐洲某個重要事件的發展過程。此事件指的應該是 (A) 拜占庭帝國的對外擴張 (B) 方言文學的傳布 (C) 黑死病的感染 (D) 十字軍的出征 25、某書指出:「在消失數百年之後,商業再度獲得新的生命。首先是東西方的國際貿易,繼而是南北方的區域貿易。 商業復興的結果,是都市生活的發展和中等階級的興起。」這段文字應如何理解較為適當? (A) 這段文字所描述的是中古後期歐洲經濟、社會的發展狀況 (B) 在此之前,教會禁止放貸,商賈籌資困難,商業 因而窒息 (C) 東西方的國際貿易,是指歐洲人繞過好望角與東方的貿易 (D) 文中所說「中等階級」,主要是指投 資生產的工業資本家 26、有關歐洲中古時期最基層的行會組織及其發展過程,下列敘述何者為「非」? (A) 最基層的行會組織大抵有二個:一為商人行會;一為工人行會 (B) 商人行會的出現,是源自於行商走販時,為 求自保而結為商隊 (C) 城鎮興起之後,為對抗蠻族入侵,乃組織商人行會,繼續團結 (D) 爭取到城市自治之後, 2

(3)

商人行會已成為城市中勢力最大的團體 27、在動盪不安的時代,此機構具有多重功能,它是可以逃避戰亂,隱居修養安身立命,獲得到心靈安寧的地方,也是 地方社會慈善事業的中心;它是學術和教育的中心,隨著時代的演變,它成為大地主,並且培養出許多農業專家。 請問這是哪個機構 (A)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寺院 (B)中古西歐的修道院 (C) 東羅馬帝國的教會(D)阿拉伯帝國的清真寺 28、「東羅馬帝國的衰亡當然與十字軍運動有所關聯」,我們該如何詮釋這句話? (A) 東羅馬帝國是受到十字軍的攻擊而滅亡 (B) 東羅馬帝國亡於伊斯蘭教徒之手,所以這句話是錯的 (C) 十字軍 曾攻打君士坦丁堡,對東羅馬帝國造成嚴重損傷 (D) 十字軍東征占領了地中海東部,讓君士坦丁堡的地理優勢喪失 29、文藝復興時代的學者瓦拉利用語言學的知識作歷史考證,指出君士坦丁的捐獻這份歷史文件是後人偽造的。瓦拉的 研究精神為科學革命時代菁英所繼承,以下有關其研究精神的敘述,何者合於史實? (A) 運用理性來解釋支配自然的法則 (B) 以歸納法得出原理原則 (C) 以理性和知識為憑藉挑戰權威 (D) 以觀 察、實驗探討自然現象 30、在一幅以維納斯為主題的教堂壁畫中,藝術家以人的形象為底本,利用活潑的光影及線條,將希臘神話故事生動的 表現出來。這幅畫最可能完成於何時何地? (A) 四世紀的雅典 (B) 十世紀的羅馬 (C) 十五世紀的米蘭 (D) 十八世紀的巴黎 31、以下有關羅馬帝國於西元一~四世紀迫害基督徒的主因的敘述,那一項較合於史實? (A) 為維持帝國的統一及鞏固人民對帝國的向心力 (B) 基督徒勾結蠻族入侵 (C) 猶太人多次反抗羅馬帝國的統治 (D) 基督徒多次在羅馬城縱火 32、歐洲中古商業沒落到幾可忽視的地步,然而仍有一些地區始終仍維持相當的商業。此地在地理上佔有絕對優勢,向 北可以和斯堪的納維亞貿易,向南藉萊因河及其支流則可暢通法蘭西和日耳曼內陸。此地是 (A)法蘭德斯 (B)威尼斯 (C)巴黎 (D)倫敦 下面 33.34.題為題組題: 「任何時候不准發怒;不准發牢騷;不許說笑;不許貪吃貪睡;每天都要想到死亡就在眼前;應當害怕下地獄;要想 著上帝每時每刻都在監視自己的言行;天使時刻會向上帝彙報你的行為;一有邪惡就要報告長上;每天要流淚嘆息, 向上帝認罪;要以愛基督的心去愛仇敵;……」請根據上文,回答下列問題: 33、上文所指出自何處? (A) 《上帝之城》(B) 《尼西亞信經》 (C)聖本篤清規 (D)《神學大學》 34、上文的各項要求,原先是針對何種人所提出的? (A)世俗教士 (B)戒律教士 (C)基督徒 (D)樞機主教 35、土葬是先秦以來的習俗,除了「入土為安」的想法之外,也基於尊重亡者的禮俗。但唐宋之際某些地區卻陸續出現 了「火葬」的現象,其所持的理由是「身軀僅是靈魂暫居之所,靈魂既離此身軀,火化土葬皆可」。請問:此一現象 的出現最有可能與哪一宗教觀念有關? (A)伊斯蘭教 (B)摩尼教 (C)道教 (D)佛教 36、西元 2001 年 2 月,阿富汗神學士政權下令摧毀境內巴米安雙佛石雕,引起世人同聲譴責。這兩尊佛像造像莊嚴, 衣服呈現希臘古典藝術風格,衣褶鬆散下垂。請問:在阿富汗的伊斯蘭世界為何出現這兩尊古佛像? (A)貴霜王朝位於今阿富汗的境內,具有獨特的犍陀羅藝術 (B)伊斯蘭信仰接受偶像崇拜,允許信徒雕刻佛像 (C)小乘佛教的勢力發展至此,保存寫實與莊嚴的佛像雕刻 (D)佛教與伊斯蘭教都是一神信仰,鼓勵信徒雕刻佛像 37、西元 528 年,東羅馬帝國皇帝查士丁尼曾聘請法律學者,有系統地整理法律,編成《查士丁尼法典》一書。這部法 典保全羅馬法傳統,並影響到近代早期歐洲國家的王權觀。下列哪一段文字吻合此一法典的精神? (A)「法律乃公意之表達,所有公民皆有權親自或透過代表,參與法律之制訂。」(B)「為避免權力遭到濫用,必須 適當安排,使權力間相互制衡。」(C)「君主不受法律之約束;君主所欲,即具法律之效力。」(D)「未經國會之同 意,國王不得創制或廢止各種法律。」 38、食物反映一地的地理條件與文化,在近代交通發達以前,通常不易改變; 但有些地區的飲食方式卻在西元八世紀 到十六世紀間,有重大的變化,如開羅、君士坦丁堡都屬此類。這些地方飲食文化的改變主要原因為何? (A)宗教信仰改變 (B)氣候條件變遷 (C)耕作技術改變 (D)海外貿易中斷 39、一位學者介紹某地豐富的文化資產時,將該地從古以來的宗教信仰比喻成一座房屋。他說:最下層居住的是法老, 上一層是亞伯拉罕,再上面一層是基督,最上面一層則是阿拉。這是何地的情況? (A)麥加 (B)開羅 (C)大馬士革 (D)君士坦丁堡 40、出生於佛羅倫斯的馬基維利(N.B. Machiavelli, 1469-1527 年)雖然信仰共和體制,卻寫了《君王論》這本書,主 張建立一個強大的君主政權。請問他的動機是 (A) 為了實行君主立憲 (B)為了維護君權神授 (C)為了對外擴張領土之需要 (D)為了國家統一之需要 41、人們這樣形容他:「中世紀的最後一位詩人,同時又是新時代的最初一位詩人」,他崇奉禁慾主義和神秘主義,但他 也極力宣揚異教文化,並把古代羅馬詩人維吉爾作為自己遊歷「地獄」、「煉獄」的嚮導和庇護者,此舉透露了他具 有人文主義思想的萌芽。此人是

(4)

4 (A)但丁 (B)佩脫拉克 (C)薄伽丘 (D)伊拉斯莫斯 42、西歐通過各種管道,從先進的東方學到了布匹和綢緞的精織、印染技術以及較高的金屬加工技術,同時學會了種植 水稻、蕎麥、西瓜、檸檬、甘蔗等生產技術,此事早始於何事之後? (A)張騫通西域 (B)十字軍東征 (C)蒙古西征 (D)地理大發現 43、學者將十五世紀以前西歐「手抄書本」的歷史分成「修院時代」與「俗世時代」兩個時期,認為書籍是從教會機構 獨占逐漸演變成一般學者也可以分享圖書。這種變化的關鍵為何? (A)中央王權介入 (B)基督教會分裂 (C)市民階級出現 (D)羅馬帝國瓦解 44、一位歷史學者指出,有段時期中,歐洲某地工商業發展和都市化的程度,只有法蘭德斯可相提並論。當地沒有完全 封建化,世襲貴族還要受到商人階級的約束;富有冒險犯難精神的商人遍布各地,與猶太人、埃及人、波斯人、阿 拉伯人,甚至印度人及中國人往來。某地是指: (A)二世紀時的希臘 (B)八世紀的拜占庭 (C)十四世紀的義大利 (D)十八世紀的法國 45、人稱「人文主義之父」的佩脫拉克,父親是著名的法律公證人,很希望他成為一個政治家,所以把他送到一所大學 研讀,這所歐洲最古的大學之一,以研究羅馬法而聞名,請問佩脫拉克最可能進了哪ㄧ所大學? (A)義大利波隆納大學 (B)法國巴黎大學 (C)英國劍橋大學 (D)英國牛津大學 二、多重選擇題 (每題 2 分 依指考方式扣分) 46、羅馬城的主教為何能脫穎而出變成「教宗」?其原因是 (A) 「彼得磐石說」 (B) 羅馬城原是帝國的首善之區,其主教自然是眾望所歸的領袖 (C) 羅馬皇帝希望教會能成為政府的一部分,所以傾向於讓權力集中在羅馬,以便於控制 (D) 羅馬教會是最早成立的教會之一,在人才、財政和信徒方面,沒有其他教會可以匹敵 (E) 西羅馬滅亡後,教會成為西歐實際的統治組織 47、西元 800 年查理曼大帝率軍趕來,處分敗壞教宗名譽之人;12 月 24 日聖誕節前夕,查理曼率部下赴聖彼得大教堂 參加聖誕節子夜彌撒時,教宗李奧三世置皇冠於他頭上,當場群眾大呼:「羅馬人的皇帝萬歲」。此事造成的影響是 (A) 確立了查理曼帝國繼承古代羅馬帝國的地位 (B) 以後西歐的國王必須要教宗加冕,否則就是非正統 (C) 引爆了「政教之爭」的導火線 (D) 確立了「政教合作」的關係 (E) 大大提升教會的地位 4 8 、 西方歷史,常見征服者尊重或接受被征服者的文化的現象,下列何者可以證明? (A)波斯人吸收埃及與兩河流域文化 (B)猶太人吸收巴比倫文化 (C)羅馬人吸收希臘文化 (D)斯拉夫人吸收拜占庭文化 (E)日耳曼人吸收羅馬文化 49、在十四、五世紀時,英法兩國為法國王位繼承等問題而發生了百年戰爭,對日後英、 法歷史有何影響? (A)使英、法兩個封建國家轉變為民族國家 (B)使兩國貴族勢力日漸沒落,資產階級力量日益壯大。 (C)兩國成為世仇,法國信仰舊教,英國於是選擇新教。 (D)法國最後獲勝,使其成為歐洲的強國之一 (E)英國失去在法國的領土,只得專心從事國內建設,也算因禍得福。 50、 在西元十世紀,有一些地區的城市裡,基督教教堂、猶太教及回教寺院並立,阿拉伯商品隨處可見,居民和平共處, 不會受到歧視。下列那些城市可看到這種情況? (A)東羅馬的君士坦丁堡 (B)埃及的亞歷山卓城 (C)伊比利半島的直布羅陀 (D)義大利半島的米蘭 (E)西亞地區的大馬士革。

(5)

1~45 單選題 46~50 多選題 每題 2 分

1. D

2.C

3.B

4.A

5.B

6.C

7.D

8.B

9.A

10.A

11.C

12.D

13.B

14.D

15.D

16.D

17.C

18.D

19.D

20.B

21.C

22.C

23.D

24.C

25.A

26.C

27.B

28.C

29.C

30.C

31.A

32.A

33.C

34.B

35.D

36.A

37.C

38.A

39.B

40.D

41.A

42.B

43.C

44.C

45.A

46.ABC DE 47.AB DE 48.AC E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中國 歷史 歷史 地理 生活與 社會.

校內活動篇 --- 歷史學會活動 歷史就在我們身邊 ……..

歷史科課程綱要 (1996) 歷史科修訂課程 (第一次諮詢稿).

按圖索證 ────從圖象考證近現代中國的歷史發展 初中及高中 抗戰勝利七十周年圖片集:徐宗懋藏品選 初中及高中

88.08.01 訂 定 91.08.01 第一次修訂 94.08.01 第二次修訂 96.08.01 第三次修訂 98.08.01 第四次修訂..

• 這種 學與教策略把歷史了 解和歷史思考的權利還給 學生,激發了同學之間的 互動,有利協作能力的發

範圍:下學期第二次段考

範圍:下學期第一次段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