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朝向詩意空間:論巴舍拉《空間詩學》中的現象學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朝向詩意空間:論巴舍拉《空間詩學》中的現象學"

Copied!
1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中山大學哲學研究所 碩士論文. 朝向詩意空間:論巴舍拉《空間詩學》中的現象學 Toward the poetic space: On phenomenology of Gaston Bachelard's The Poetics of Space. 研究生:邱俊達撰 指導教授:龔卓軍博士、游淙祺博士. 中華民國 九十八年 六月.

(2)

(3)

(4) 致謝辭. 這篇致謝辭的書寫,意味著我碩士論文中最後一次、也是最後一個環節的工 作了。對於致謝辭書寫的思考,其實想了好一陣子,因為一方面,在揣摩致謝辭 所應代表/具有的意涵,另一方面,這份論文能夠完成,需要感謝的人實在太多 了。中國詩人顧城說:「那麼這就是生命的願望和生活的絕望。」對我來說,論 文書寫除了是我在中山哲學所學習研究的成果,也同我的生活與生命相互交織, 其中種種的人、事、物都在這裡頭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願望永在,超越一切 苦難之上。」這份論文就像一面鏡子,但它並非映照出苦難,而是肯定願望永在 的生命能量,這除了是我真真實實樣貌形象的一部分,還有那些在背後支持、幫 助我的人們,他們是我的家人、老師、同儕朋友、情人、或是一些單純的過客。 這些人以各種各樣的方式化入我的生命中,構成我生命的特質,添上美麗色彩, 也在許多關鍵時刻推動我繼續走下去。想要回應這些豐富的感情與愛,再誠摯冗 長的致謝辭仍是不足,但我對你們感謝的心永遠存在。 首先,要感謝我的家人,特別是我的父母親,能夠忍受我多次自私任性的選 擇,卻總是包容多過責難,愛多過埋怨。老爸老媽,我這幾年的求學歷程,真的 讓你們變得相當勞累與辛苦,謝謝你們對我付出那所有無私的關愛,我只願能更 多更多地愛著你們,期許自己愈加堅強與茁壯,願你們免於對我擔憂,而我在未 來付盡人子孝道。 在學習研究中,我很感謝我的論文指導老師,龔卓軍老師。亦師亦友是我對 您最忠實的感覺,而忠於感覺的我,互動中多有冒犯,真的很不好意思,請您多 包涵。身為老師的您,在學術研究的嚴謹度與創造性,提供我絕佳的榜樣範例。 為學之道如何?為人師表又該如何?在你身上我看見了一個學者、哲學家的魅 力、風範與生命經歷鍛鍊出來的風骨人格。身為朋友的您,在我求學三年間,給 我留下了許多有趣、歡樂又不失深度的生活經驗,以及您多次對我大方地支持協 助。猶記得自己一年級末,決定把自己未來交托給您的那一刻,不知不覺到現在, 已即將邁入人生下一階段,固中蒙您指導的滋味是百感交集,我想……盡在不言 中,僅以一聲「謝謝老師」淺表深意了。另外,在求學過程中,有幾位對我影響 頗深的老師,在這裡特別感謝:蔡錚雲老師,您為學與教學的親切風格,同樣作 為我持續在思考「何謂哲學」與「哲學何為」的重要參照點,您是我最敬愛的老 師之一。楊凱麟老師,在您身上所展演的那種獨特的法國哲學風格與生活態度, 讓我深刻地體會到,美學研究是絕對不可忽略掉倫理學與人道關懷的基礎。游淙 祺老師,從一年級修習老師開的課,就一直對您為學的專業素養感到尊敬與佩 服,也很謝謝老師擔任我論文的共同指導,熱心提供這方面的協助。宋灝老師, I.

(5) 您在美學與藝術上的研究,總是讓我受益良多,每次跟老師聊天都可以發現到很 多自己平常在東方或是台灣脈絡中較易被忽略的問題與思考,也感謝老師在我口 考時提出對我論文的寶貴意見。黃冠閔老師,很感謝您願意擔任我論文的口試委 員,您作為國內巴舍拉研究的專家,能夠參加我口試並提供您寶貴的意見,是我 的光榮,學生受益匪淺。楊明敏老師,您開設的精神分析課程真是中山哲學所的 寶物,這個寶物也讓我在精神分析的學習上獲得了啟蒙。譚家哲老師,雖然只有 在大學時代中短時間上過您的課,但卻開啟了我對哲學的興趣與啟蒙,每次回想 起來您溫和而富有活力的風格,都感到相當懷念。張忠明老師,擔任您美學課程 助教,是我研究生涯中一個獨特而有趣的經驗,謝謝老師給我這份加強與訓練自 己的機會。越建東老師,擔任您課程助教行之有年,這段時間學到了很多東西, 也謝謝老師提供的各種協助。 感謝我研究所學習的同儕朋友們。首先是我的學長姐們: 耀秋,你有太多的優點與專業實力讓我敬佩,但我最愛你的「搞笑」 。尚前, 你永遠是本所的吉他王子與吉祥物。德茂,謝謝你三不五時就來鼓勵與督促我寫 論文,你真是一個好大哥。智偉,很喜歡和你輕鬆的相處,你是唱作俱佳,肥皂 男孩永遠需要你。運弘,祝你順利成為真正的德國哲學硬漢。宗遠,你的文字造 詣與虛構力量真是獨一無二。品文,你透過你的生活經驗在很多事情上給我許多 好建議,也帶給我們歡笑與開心。苑竹,你讓我看見一種為達成理想與目標所需 要的熱情與堅持,你的態度是我永遠的借鏡。峻潁,我升上「菸酒生」之後,還 等你準我口試畢業,但我想依你的標準,是遙遙無期了,謝謝你在哲學研究上給 我很多討論與意見。永薇,加油捏,我們還有很多事要做吧。朝唐,沒有你當學 會會長時期給予新生的關注,就沒有後來我加入學會所獲得的成長,不論是在學 習、研究還是生活上,你都是我的榜樣。守治,在哲學思辨中你早已走出自己的 風格,令我欽羨與敬佩,我很喜歡你一直彈吉他唱歌給我聽。立晨,很喜歡你待 人時那種輕淡的溫柔體貼,還有你那種略帶害羞的搞笑,也佩服你文筆與思考並 重、猜測與下賭注的運勢。 再來,是我的同學與學弟妹們: 彥良,你的鬼點子很多,創造力非我莫及,希望總有一天我們能一起讓「衝 阿佛陀」衝出自己的路。郁絢,沒有你,我的論文階段將會虛累累,好友是越沉 越香,萬分感謝各種支持。郁珊,你來不及參與,也來不及送別,但還來得及接 續新油普五人組的生活。佩信,對你是有情感無感情,儘管男女有別,但偶爾交 交心總是無傷大雅。昌諺,動漫研究永遠需要你!懷沙,你的詩意,我的記憶。 眉君,很羨慕也佩服你的生活方式跟行事風格,你永遠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好夥 伴。令豪,你對哲學書寫相當自我要求,讓我佩服,小小期待你有一天寫出一年 級時說的,關於 A 片的哲學研究。家衛,一直很佩服你對於文本分析與理解的能 力,祝你在德國順利成為哲學金人。家駿、純妤、佩蓉,常常看你們忙於自己的 II.

(6) 生活工作,但每次和你們聊天都感到很輕鬆愉快。國瑋,你是很溫柔體貼的人, 很喜歡和你一起抽煙閒聊的日子。本安,你對哲學的堅持,慢慢會走出自己的道 路。理恩,你對未來的規劃很清楚,祝你順利實現,也希望有機會能看你跳國標 舞。建甫,你是很熱心的人,謝謝你許多幫忙。陳平,你為所上辦了很多很既有 趣也是創舉的活動,我覺得你很有自己的想法,希望你能為自己繼續堅持、努力 下去。瑞文,你也是個好人啊。紹鳳,祝你能依照自己的規劃早點畢業。非記, 集毅力、努力與天份於一身,你的哲學論文,是我的期待。聖運、于涵,你們積 極學習的衝勁,令我敬佩,相信很快就會有讓人耳目一新的成果出現。 接著,我要感謝幾位對我的而言相當特殊的朋友: 我的高中與大學同學,枃杕、阿熟、家榮、阿龜、賓拉、建家、秉芳、洪國、 奕琪、文嘉、瑞宏、耀弘,友誼持續至今,生活上總是有你們相行相伴,謝謝你 們。還有哲學所三位所辦助理:上雅、涵芃、瑋庭,多謝你們我研究生涯中提供 各式行政資源上的協助,特別是涵芃,妳更是我分享真實生命與生活的好朋友。 依真,能遇見妳這樣一個興趣與生活相仿的好朋友,著實為我生活增添許多豐富 而美好篇章。怡品,沒有當初的妳,就沒有現在的我。 最後,我要感謝中山哲研所歷年來的風雨動盪,所提供的種種磨鍊、造就我 的成長,這頁生命曆書,是極其珍貴也沈重。. 二零零玖年 陸月 凌晨四時拾玖分 高雄 家屋. III.

(7) 論文摘要 當代哲學在語言學的轉向後,語言存有問題便一直備受關注。本論文旨趣乃 是透過巴舍拉在《空間詩學》中對語言存有所開啟之語言空間的現象學研究,其 中「幸福空間」與「現象學」兩個概念意涵之考察,以此為基礎,嘗試進一步指 出《空間詩學》中朝向一種由「廢墟空間」與「形容詞存有論」交構而成的詩意 語言空間課題。 「現象學」是巴舍拉晚期在《空間詩學》中正式使用並作為其理論基礎的學 科概念。巴舍拉聲稱這是他「現象學的轉向」,其透過對閱讀活動的研究來思考 其閱讀現象學,也就是「詩意哲學」如何可能被建構起來。這門哲學指出,在讀 者積極投入的閱讀活動中,藉由想像力與文學意象的相互作用,達成意義之創造 與生產,其中閱讀主體與意象客體各別獲得了提昇,讀者成為幸福的存有者,而 意象獲得清新感,更持續激發主體的想像活動,構成一動態關係。此種動態關係 是巴舍拉長年受益於科學哲學之研究,所發展出其現象學所具之特殊性,因而指 向對其過往研究中所關注議題之考察。 「詩意空間」則是在巴舍拉的詩意哲學中, 幸福的存有者棲居的語言空間。這種空間是透過場所分析來指出所具之人文價 值。空間意象以「家屋」作為典範,一幢具有三個樓層的基本家屋,其中閣樓、 地面樓層與地窖代表人類心靈中意識-潛意識、理性-非理性的結構,而在家屋 中的棲居活動,則反映了結構中的運動狀態;另一方面,家屋具有凝聚的吸引力, 並藉此保存我們在世間生存活動中的經歷與痕跡所凝聚成的孤寂私密感受與價 值,這種價值存在於我們的童年回憶中,透過想像活動得以激發、重新體驗。然 而,在追隨其閱讀現象學尋找詩意空間的過程中,巴舍拉卻自行踰越其對幸福空 間研究的限定,採用地窖、茅屋等隱含敵意的廢墟空間作為幸福空間意象的一 員,這讓幸福空間與廢墟空間產生一種同源異形的關係,甚至廢墟空間更有其先 驗性質。為此, 「朝向」詩意空間,需要對「空間」 ,特別是當代時間-空間關係 的一種「空間化的時間」,其中「空間性」意涵的重新思考,空間性的轉換,會 是一種氛圍的改變,這指向廢墟的詩意作用以及其中語言存有中形容詞獨特的哲 學意涵。 關鍵字:巴舍拉(Bachelard)、現象學(phenomenology) 、想像力(imagination) , 意象(image) 、詩意空間(poetic space)、廢墟(ruin)、形容詞(adjective). -1-.

(8) 朝向詩意空間:論巴舍拉《空間詩學》中的現象學 Toward the poetic space: On phenomenology of Gaston Bachelard's The Poetics of Space 目次. 導論. …01. 一、本論文的出發點 Ⅰ、從何謂詩學到詩學何為 Ⅱ、一種進入方式 二、 巴舍拉的現象學 Ⅰ、「現象學」? Ⅱ、現象學心理學的影響 Ⅲ、巴舍拉科學哲學中的現象學 Ⅳ、巴舍拉現象學之核心:辯證法與瞬間時間 三、本論文各章節概述. …01 …01 …03 …05 …06 …08 …09 …14 …19. 第一章、詩意哲學,或閱讀現象學. …01. 一、詩意哲學 Ⅰ、詩意哲學:一種閱讀活動的現象學 Ⅱ、詩意象的迴盪:展現為「道說」的閱讀經驗 二、閱讀行動 Ⅰ、閱讀:建立一種現象學態度 Ⅱ、閱讀的方法論:沈溺與誇大 三、意象 Ⅰ、詩意象的特質:意象與想像的動態運作中產生之「清新感」 Ⅱ、意象與隱喻的同源異形:運用方式之差異 Ⅲ、 「好的」意象:一種現象技術之運用,創造為「真誠的」 Ⅳ、回到存有的領域:作為傳奇之原始意象的召喚 四、想像力 Ⅰ、物質想像力:一種超人狀態的官能 Ⅱ、想像力作為存有的意志:反因果論,對立與矛盾中之流變與提升 五、兩種閱讀現象學,一種存有問題的關注 i. …02 …02 …03 …04 …04 …06 …10 …10 …12 …14 …16 …17 …17 …19 …21.

(9) Ⅰ、文學對象的差異 Ⅱ、 「意象」與「想像力」之理論基礎的差異 六、小結. 第二章、朝向廢墟的詩意空間-從家屋到廢墟之空間性表現 一、空間意象探勘:以家屋為基礎 Ⅰ、場所分析:空間意象探勘之方法論 Ⅱ、幸福空間意象:整合諸種價值於其中的家屋 Ⅲ、家屋的兩種特質:垂直縱深與集中之廢墟意涵 二、廢墟空間的詩意作用 Ⅰ、外部性廢墟的典範:羅馬廢墟 Ⅱ、內部性廢墟:遊戲廢墟與戰爭廢墟 三、廢墟的詩意空間 Ⅰ、跨越幾何界限,朝向想像世界:螺旋型存有的旅居狀態 Ⅱ、空間性之開啟:微型與浩瀚感之廢墟意涵 Ⅲ、從詩意的廢墟空間到廢墟的詩意空間 四、小結. 第三章、形容詞存有論-人詩意地棲居於廢墟 一、從場所精神思考空間意涵:一種形容詞的精神力量 Ⅰ、場所之形成:物之集結 Ⅱ、場所之本質:空間與特性 Ⅲ、場所精神: 「和平地」棲居 二、形容詞的存有論 Ⅰ、此在是圓的:圓非意象,而是此在 Ⅱ、透過狂想的黎曼空間思考形容詞「圓的」 Ⅲ、找尋形容詞的存有者:諦聽 三、小結. 結論. …21 …22 …24. …01 …02 …02 …05 …06 …09 …10 …13 …17 …17 …21 …24 …26. …01 …02 …02 …04 …06 …09 …09 …10 …14 …18. …01. Ⅰ、結論是本論文之症狀診斷 Ⅱ、自行檢討與本論文未來可能延展之方向. 參考文獻. …01 …04. …01. ii.

(10) 導論. 一、 本論文的出發點 Ⅰ、從何謂詩學到詩學何為 詩意味著決定改變語言的功能1 「讀詩」不等於「閱讀詩」 ,如同「話語」不等於「論述」 。這是一種與詩遭 逢的二律悖反:我讀詩,也不讀詩。因為我能讀詩,但不會讀詩,或者恰恰相反。 我想讀詩,卻顯得無力。究竟該怎麼讀詩?詩人保羅.瓦萊里(Paul Valéry, 1871 – 1945)2定義「詩意味著決定改變語言的功能」 ,為上述之二律悖反重新拉出一條 思考「詩」的軸線:讀詩意味著對於語言之重新思考。 或許我所提出的最一般性(可以說是幼稚)的問題是:「如何讀詩?」這看 似一道關於閱讀的課題,然而循著此線發展下去,往往招致挫折。當我們將「閱 讀」視為一種認識論方法時,只會離詩越來越遠。因為讀詩要的並非「閱讀」 (reading) ,而需要「讀」 (speaking) ,詩意的感召力量,是在韻律聲響的迴盪中 展現。中文的「讀」字顯然同時涵括了視覺與聽覺兩種感受,儘管它不比英文以 reading、speaking、listening(or hearing)那樣清楚區分,但對於「讀詩」之心神 意蘊的表現卻是出色的多。筆者這裡並不打算對聽、說、讀等英文字進行詞源的 考究,這邊提出來,僅是為了強調讀詩所讀,並非為了達到理解一途,或是冀求 詩意之感動,而是嘗試去讀出一種「心境」,當此心境化入我們自身,改變我們 生命狀態, 「讀詩」之「詩學」才獲得其存有學的位階。如同「話語」 (saying or speaking)表現出一種生命狀態之連結,而非「論述」 (discours; discourse)3仍對 1. 〔法〕瓦萊里著,段映红譯,《文藝雜談》,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2002,頁 336。 本論文對於人名原文附加之原則為:凡第一次出現之人名,筆者會附加上原文全名,之後則僅 附加一般使用之名稱,或者省略。 3 本論文對外文附加之排序原則為:原文優先(如法文或是德文),然後是英文(通常是原文之 英譯) 。對於原文附註具有兩層意義,第一層是對於某些較為重要之概念,提供原文之參考以避 免翻譯造成之失準。第二層的意義,也就是為何筆者會附加上英文翻譯的部份,這涉及筆者對文 本自身對法文與德文閱讀、翻譯能力不足的問題。以《空間詩學》一書為例,筆者主要是採用中 譯本與英譯本對照之閱讀,然而在此種閱讀中,卻也偶然會發現中譯與英譯本翻譯上的差異,致 使筆者有時會對譯文難以選擇。事實上,不論是中譯本或是英譯本,皆是法文原典之翻譯,但是 筆者目前尚無足夠的法文能力直接進行原典之閱讀、翻譯,斟酌之下,筆者認為,與其再對已經 是翻譯的英譯本進行二度翻譯,似乎直接選擇中譯本之翻譯,較能避免一譯再譯可能產生對原典 之遠離。因此對《空間詩學》之引文,筆者主要採用中譯本之翻譯,然後以英譯本作參照,將重 要概念之英文翻譯,或者中英譯文中的些許出入另外附加上去。本論文對於這種筆者尚無能力閱 1 2.

(11) 邏輯與清晰性堅持某種程度的要求。4因此-回到瓦萊里留下的線索-詩除了改 變語言功能,更重要的是「決定」改變,當我們開始讀詩,也就意味著我們要參 與這種「決定」;決定重新思考語言,也就是重新選擇看待世界的方式,與世界 上的存有者重新建立關係。 在這種觀點下,德國哲學家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 1889-1976)和 法國哲學家加斯東.巴舍拉(Gaston Bachelard, 1884-1962)在個別的詩歌研究中, 表現出相近的想法。對前者來說,人與語言存在一種「棲居」 (dwelling)關係, 他藉由詩人荷德林(Friedrich Hölderlin, 1770-1843) 、里爾克(Rainer Maria Rilke, 1875-1926) 、特拉克(Georg Trakl, 1887-1914)等人的詩作,闡述了凡人(mortal) 在世界上的棲居狀態,人或詩人如何「詩意地」棲居;後者則是引用了許多法國 詩人-特別是象徵主義-的詩句,以人之棲居活動為前提,談論如何詩意象的遭 逢中觸發一種創造性想像活動,去開啟一種嶄新的棲居「空間」。兩者對於詩歌 作品之重視,讓詩學提升至一種存有學研究的層級,詩學不再是亞里士多德 (Aristotle, 384 BC – 322 BC)那種透過對於詩歌內容、結構、源起等,所界定 為一種淨化情感之悲劇研究;詩學所為只是一種對語言的革新-進而對存有自身 的革新。換言之,巴舍拉詩學首先並非是對於詩歌組構、性質之研究,毋寧說是 延續了海德格詩學對於朝向/開啟存有(Being)-一種存有之「革新」-的研究, 他稱作「詩意哲學」、「想像力形上學」或是「意象/想像力現象學」等,一方面 標榜出詩學之存有學位階,另一方面也是反映其以現象學作為方法論之基礎。 然而,經歷過上述思維,筆者才能夠重新思考「詩學」的問題。 換言之,筆者從找尋進入詩作之方法出發,進行一些對巴舍拉以及海德格兩 者之詩學的考察後,始注意到巴舍拉詩學的一種特異性,重新進而找尋進入巴舍 拉「詩意哲學」的方法。這種特異性不光是筆者所強調的一種巴舍拉式現象學- 強調動態性、辯證性以及瞬間中的飛躍-的內容,也包含巴舍拉作品自身所具有 的濃烈詩意特性,而筆者在閱讀中的分析、思考受其影響,偶爾沈浸日夢之中。 誠如 Collette Gaudin 對巴舍拉作品之評語: 「他的確可以說是在詩中寫詩。」5而 巴舍拉自言道:「閱讀詩,就等於是在作白日夢。」6、「夢想要比思想來的更有 力量。」7上述引言,並非是筆者為日夢之沈浸辯駁,而是指出所謂對巴舍拉詩 讀與翻譯原典(不論是法文還是德文),都採用以中譯本為主,英譯本作為參照與附加用途的作 法。 4 儘管這兩個字詞之中譯主要是源於法文”discours”,但兩種中文詞意上的差別,恰好用來說明 心境的不同。 5 Colette Gaudin, On Poetic Imagination and Reverie Selections from Gaston Bachelard, Connecticut: Spring Publication, 1998. pp.lviii-lix. 6 Gaston Bachelard, The Poetics of Space, trans. by Maria Jolas, Boston : Beacon Press,1994, p. 17;中 譯本見:加斯東.巴舍拉著, 《空間詩學》 ,龔卓軍,王靜慧譯,台北市:張老師,2003,頁 80。 7 Bachelard, The Poetics of Space, p. 16.;巴舍拉著, 《空間詩學》,頁 78。 2.

(12) 學的重新思考,乃是為了將夢想與思想的抗衡中調配出適切比例,避免過多地減 損夢想力量,同時保持住一種思想的工作。但筆者自認這種調配尚未趨於成熟、 平衡,使得這份研究之內容有時如同在做一場白日夢,為避免使這些日夢中的話 語成了夢囈夢語,在此急需一種將話語轉成為論述的工夫。這種工夫毋寧說就是 找尋一種進入的方式,也就是筆者對於巴舍拉現象學進路及內容之研究,而對於 方式之選擇與決斷,一方面打開了進入世界的可能性,同時也決定了「自身如何 言說」,遂能將日夢中的話語現實化。 本論文持續找尋所謂「進入的方式」,或者說這些「表達」是在什麼樣進入 方式中組成,而對於進入方式的決定,也就指示了本論文所要朝向之處-即是構 成廢墟的詩意空間之形容詞哲學。一個決定即是一種形容詞的作用,在這邊形容 詞不只是作為存有者屬性之描述,毋寧說存有者在形容詞的力量與作用-一種改 變場所氛圍、賦予棲居其中之靈魂一種氣息語-中真正獲得其自身之存有,而這 種作用產生於一場存有者「決定改變語言功能」的冒險。這場冒險展現為存有者 走出與走入的螺旋運動,其中內部與外部之翻轉,則形成一種場所的廢墟化作用 -這是一種生產形容詞的作用,它反映出存有者比起家屋,更有著對於廢墟之渴 望-其中氛圍則對靈魂有著更為根本的影響。因此,在朝向的過程中,筆者一方 面致力於巴舍拉現象學的考察,同時也嘗試重新去「形容」-或者說描述-所遭 遇之對象,這些對象是《空間詩學》中的主要概念-或者說存有者。它們是意象、 想像力、閱讀、空間、辯證、圓實……等等,它們在巴舍拉的筆下已是如此幸福, 而筆者卻想說出:這是一處幸福的廢墟,而身處廢墟之中的我們也同樣幸福。廢 墟在氛圍的形成與轉換中,表現為一種永恆的革新,它可能表面上沒有家屋這樣 明顯的幸福感受,但在靈魂對於廢墟的渴望中,顯現出這種幸福感受的其他面 貌。而本文之出發點與朝向之處的說明,也就是何謂詩學到詩學何為的實在意涵。 Ⅱ、一種進入方式 在對本論文出發點之形成-也就是筆者對於「讀詩」之探索的說明,為何這 種探索會決定出這樣的進入方式呢?只要對一些研究巴舍拉的學者文章稍作瀏 覽,自然會輕易地發現,巴舍拉哲學慣常被區分成「科學」與「詩」兩種範疇。 的確,我們也可以在巴舍拉的生平著作中發現這種轉變:加斯東.巴舍拉於 1884 年出生在香檳省(Champagne)的奧布河畔(Bar-sur-Aube) 。他在香檳區渡過他 的童年,完成高中學業後,從 1903 年至 1913 年以一名雇員身份待在郵局。當戰 爭爆發時,他已經獲得他的數學證照並且自修準備當一名工程師。在 1919 年- 軍旅生涯的四年後-他開始在他家鄉城鎮的高級中學裡教導物理學和化學,直到 1930 年。此時他開始對哲學產生興趣,在 36 歲時獲得哲學學士學位,女兒蘇珊 娜出生,卻也經受喪妻之痛。1927 年時拿到博士學位,論文題目為《試論近似 性認識》(Essai sur la connaissance approchée)以及《試論關於一個物理問題的 3.

(13) 進展-固體內的熱傳導》(Étude sur l’evolution d’un problème de physique: la propagation thermique dans les solides) 。在他從事科學哲學研究二十年後,轉向 精神分析的場域,出版了《科學精神的形成》 (1938) 、 《火的精神分析》 (1938), 此場域研究持續近二十年後,巴舍拉出版了其聲稱現象學研究之著作《空間詩學》 (1957) ,在他過世前-1961 年-還出版了《夢想詩學》 (1961) 、 《燭之火》 (1961) 。 顯然,這段關於巴舍拉生平之敘述是過於冗長。但這一方面標誌出其研究場 域演變-從科學哲學、精神分析到現象學,另一方面,有些研究者如弗朗索瓦. 達高涅(François Dagognet, 1924-)指出,要瞭解巴舍拉的哲學,追憶其生活有 益於瞭解其作品,而其生活如同他的作品一般斷斷續續卻又不斷更新。安德列· 巴利諾(André Parinaud, 1924-2006)更是在其著作《巴什拉傳》 (Bachelard)中 鉅細靡遺的考察他的生活與哲學。 Mary McAllester Jones 選擇了另一條進路,他從兩場巴舍拉的研討會-一場 是 1980 年,在英國倫敦的 City University,由 British Society Phenomenology 所 舉辦;另一場是 1984 年,在 French Institute 慶祝巴舍拉百年誕辰-發現到儘管 對巴舍拉著作翻譯的缺少,並未減弱巴舍拉哲學的魅力與興趣,但仍是缺憾。 Jones 還指出一般英語讀者對於巴舍拉的認識,大多是透過傅柯(Michel Foucault, 1926-1984)在岡居朗(Georges Canguilhem, 1904-1995) 《正常與病理》 (Le normal et la pathologie)中所作之序言,其中傅柯對法國當代哲學做出分類,提到巴舍 拉發明科學史的「斷裂」,以及他所處的-不同於主體哲學-關懷知識、理性與 概念的科學哲學領域。但除了這種「斷裂」觀點,顯然巴舍拉的詩歌研究所強調 的人類創造性之特質,迥異於傅柯聲稱的「人已死」(man is dead)所作之人道 主義的顛覆,Jones 企圖為這種區分做出努力。他首先循著巴舍拉科學研究到詩 學研究的進程,編選了主題性文集 The Philosophy And Poetics of Gaston Bachelard (1989) ,後來則是透過自身對巴舍拉文本的「閱讀」所出版的 Gaston Bachelard, Subversive Humanist,希望提供第一手知識給對巴舍拉有興趣的讀者。 無獨有偶,Christina Chimisso 對巴舍拉哲學的研究,首先也是企圖去找尋出 巴舍拉所有著作間的脈絡關係。不同的是,Chimisso 認為巴舍拉一些獨特之概念 的理解,不能與他所處之時代,教育體系變遷分離,因此對於這種學院文化、社 會脈絡的指出,是 Chimisso 進入的方式。而 Collette Gaudin 雖然認為巴舍拉從 未發展一種能夠統一他在科學與詩歌反思的形上學-巴氏他也堅持文學與科學 思維的本質是可區別-甚至相對立的,但是 Gaudin 仍指出從巴舍拉知識論的某 些主題來理解、描繪他的文學理論是有用的。在當代思維的發展中,我們儘管不 期盼一種可系統化的現代哲學,但我們仍無法避免去找尋其思維的潛在統一性。 另一方面,巴舍拉與傅柯此時的交會,延伸出諸多對於兩者空間概念之討 4.

(14) 論,傅柯對於監獄作為全景敞視的一種權力-或者說暴力-空間,不同於巴舍拉 之幸福空間,如 Ioan Davies 便批評巴舍拉式空間拒絕將敵意空間納入可居住之 空間,他進一步加入了光(light)與暗(dark)之空間,表現出現象學者對於心 智投射與居住的辯證結構,來彌補傅柯之異質空間。8 筆者嘗試列出這些對於巴舍拉哲學研究之冰山一角,僅為指出各種進入巴舍 拉哲學的方式,往往都是起於對其科學與詩歌研究-或是說認識論與詩學-中所 產生的一種矛盾、衝突。而諸多研究者致力於此種衝突之調和的同時,則展現出 研究者或者受其科學哲學研究中蘊含之詩意吸引,或者受其詩學研究中承繼之新 科學精神的鼓舞,我們從科學走向了詩,或是一條相反的道路,這正是巴舍拉哲 學首先為我-一個大學理工科系的學生-開啟前所未有、一個我身處之科學世界 與另一個天際之遙的詩學世界,一種交疊的可能性。這種可能性標明筆者之進路 -在科學與詩的交疊處重新思考「科學-詩」之關係,這個思考的起點與其他研 究者相較,並無特殊之處,而筆者工作之內容-所指出的重要概念、性質等等- 也沒有超出既有之研究多少。那這份研究之價值何在?對筆者而言,正是注意到 了巴舍拉生命歷程的轉變-科學與詩,這份研究才真正關涉到筆者自身真正關心 的課題,決定了進入的方式,就是決定將這份課題予以呈現。 最後,我想指出與此課題具有密切關聯的一條進路,那就是海德格的詩學。 海德格晚期轉向對藝術作品、詩歌之研究,這部份的內容,與其早期《存有與時 間》中對此有(Dasein)生存活動之現象學分析的延續,一直是備受關注的內容。 顯然巴舍拉也有注意到這個環節,儘管他主要談及的是對沙特存在主義之批評。 而海德格詩學的研究,如劉小楓在《詩化哲學》中,以德國浪漫派哲學作為軸心, 從施萊格爾(Friedrich Schlegel, 1772-1829)到海德格、阿多諾(Theodor W. Adorno, 1903-1969)的研究,指出一種從詩的本體論走向本體論的詩,前者將詩視為一 種實在,而透過一種將世界「詩化」的方式建立起世界之意義,後者轉化到一種 人類主體、生命意志的實在性,對自身之「詩化」。顯然這種浪漫派思維,相當 切合巴舍拉詩意感召對於主體之提昇的關注。儘管劉小楓對於詩化哲學的談論鎖 定在德國哲學,但是海德格與巴舍拉交會之線索,似乎始終較未被關注。然而, 將兩種詩學並置的構想,顯然可以激盪出令人心神一振的火花,進而超出巴舍拉 生命曆書的談論,朝向更富清新感受之研究。這是本文力有未逮之處。然而,筆 者所謂「對巴舍拉生命歷程之轉變的關注,決定了筆者的進路,並將這份課題予 以呈現」 ,這條進路、這份課題究竟為何?. 二、 巴舍拉的現象學 8. Anthony Vidler, (no date) Spatial Violence, Assemblage, No. 20, Violence, Space. (Apr., 1993), pp. 84-85. [Online] http://www.jstor.org/pss/3181712 [擷取日期:2009.01.18] 5.

(15) 前文中筆者提到各種對於巴舍拉哲學研究之進入方式,以及對於巴舍拉生命 歷程之轉變的關注所決定筆者之進路、課題,但這並非指向一種巴舍拉「生平」 研究,毋寧說是從其所關心之課題的轉變來切入,也就是從他在「科學」與「詩 學」的研究中所具有一些概念與方法論上的一致性來討論。然而,這份工作涉及 到對於巴舍拉各個時期著作的一種並置,筆者目前尚無此能力達成,因此僅就筆 者關心之晚期「詩學」的問題中,其所採用的現象學操作-明顯不同於當下主流 之各種現象學-之內容為何,作為筆者的進入方式。對此一問題之回應,筆者擬 先從巴舍拉與「現象學」的各種關係,來描繪出巴氏現象學內容上的淵源,進而 指出其所具有之獨特性質。筆者認為,這份前置工作將有助於我們對其詩學內容 之瞭解,特別是在方法論的層面上。 Ⅰ、「現象學」? 在《空間詩學》整本著作中,巴舍拉使用了許多以「現象學」為名的詞彙, 如「想像現象學」(phénoménologie de l’imagination; phenomenology of the imagination) 、 「精神的現象學」 (phénoménologie de l’esprit; phenomenology of the mind) 、 「靈魂的現象學」 (phénoménologie de l’âme; phenomenology of the soul)、 「詩意現象學」(poetic phenomenology)、「延展、擴張與狂喜的現象學」 (phenomenology of extension, expansion, ecstacy)、「話語的現象學」 (phénoménologie de la parole; phenomenology of the word)9等等概念,然而反觀 這些詞彙使用之脈絡內容,卻往往讓人感到模糊、困惑。雖然巴舍拉坦言要忘卻 所學,來做一種現象學的轉向,但是在他所使用的這些「現象學」概念中,卻難 以清楚地分辨出他所秉持的「現象學」基礎究竟為何? 當我們循著現象學史的運動,可以羅列出各個現象學派別如:德國胡賽爾 (Edmund Husserl, 1859-1938)現象學、海德格的存在現象學,或是法國梅洛- 龐蒂(Maurice Merleau-Ponty, 1908-1961)的知覺現象學等等知名現象學者,但 是想藉此指出巴舍拉所依循的現象學脈絡時,卻是失敗的,而巴舍拉也沒有明確 表達過此種思想脈絡關係。筆者在此無法擔負起透過對這些學說內容逐一考察來 指明巴舍拉現象學根源的這種重責大任,然而,既然巴舍拉做出了「現象學」的 轉向,我們就有必要去注意到這種選擇是如何產生的-即是,注意到這種轉向為 何以及影響?筆者試圖對這種轉向進行初步的探索,只期望能夠發現一些線索, 來廓清巴舍拉在這種語詞上的模糊意涵,幫助我們接下來對詩意哲學能有更完整 的認識。 9. 「想像現象學」、 「精神的現象學」 、「靈魂的現象學」、 「詩意現象學」 、「延展、擴張與狂喜的現 象學」 、 「話語的現象學」等字詞依序出現在《空間詩學》 ,頁 36,頁 39,頁 39,頁 283,頁 291, 頁 292;Gaston Bachelard, The Poetics of Space , p.xviii, p.xx, p.xx, p.187, p.195, p.196. 6.

(16) 在《空間詩學》中,巴舍拉與現象學的關係,除了他使用現象學心理學家閔 可夫斯基(Eugène Minkowski, 1885-1972)具「時空」與「聽覺」隱喻的「迴盪」 概念,來表現詩意象的可傳達性10,以及當這種最單純的語言經驗在主體中形成 一種迴盪之體驗時,詩意象則以其清新感來展現此種感染傳達所達到某種「意象 的跨主體性」(trans-subjectivité de l’image),還有迴盪中時間-空間變化的動力 學觀點。除此之外,巴舍拉從未明白地透露過自己現象學基礎的源頭。然而,在 這樣表面的轉向與內部的模糊中,只要我們稍稍注意一下現象學在法國發展的歷 史脈絡,就會注意到三件巴舍拉與現象學有關的事件。 首先,胡賽爾曾在 1929 年前往巴黎,以其現象學為主題進行演講11,在法 國實際展演了一次更為徹底的「笛卡兒沉思」,以此展示現象學對於「懸置」的 操作並對笛卡兒致敬。而 1928 年時,巴舍拉才剛在索爾本大學(Université Paris 1 Panthéon – Sorbonne)取得博士學位。我們並不清楚巴舍拉是否有參與這場演 講,但至少可以肯定的是,胡賽爾這場演講確實撼動了法國哲學界。12 第二,在四十年代時,著手科學知識之精神分析研究的巴舍拉,對現象學有 一些批評,曾與另一位受胡賽爾影響極大的法國哲學家沙特(Jean-Paul Sartre, 1905-1980)發生論戰。國內研究巴舍拉之學者黃冠閔在〈巴修拉與沙特的想像 論差異〉中指出了這場論戰的關鍵性內容:對於人類存有者與物質之間的關係, 沙特認為人會依照處境(situation)與事實性(facticité)做出一種「存有者的抉 擇」 ,這種抉擇是對世界的調適,而被選擇之事物則是一種「讓存有顯露到表面」 的方式;巴舍拉則認為物質在人的勞動中展現出一種反抗的姿態,在克服這種反 抗所產生的辯證中,人的意志以及物質才獲得彰顯,因而批評現象學意向性是靜 態性的。因此我們可以說,這場論戰的癥結是兩人對「物質」概念-惰性與非惰 性-的設定不同,巴舍拉認為物質有其主動性、攻擊性,是非惰性的,在其後對 「黏稠」性質的分析中,巴舍拉指出了「黏稠的、不幸的(malheureux)麵團」 10. 「當此迴盪(retentissement)之中,詩意象會成為存有的聲響(sonorité d’être) 。詩人透露存 有的入口。」 (Gaston Bachelard, The Poetics of Space, p.xvi.;巴舍拉著, 《空間詩學》 ,頁 36) 。閔 可夫斯基採用柏格森「生命衝力」 (elan vital)的概念發展,認為「生命的本質不是『一種存有、 存在的感受(a feeling of being, existence) 』,而是一種參與一道長流而前進的感受,這種感受必 然要通過時間來表現,其次才通過空間來表現。」 (Gaston Bachelard, The Poetics of Space, p.xvi.; 巴舍拉著,《空間詩學》,頁 60。) 11 這場演講結束後兩年,也就是 1931 年,在法國出版了《笛卡兒沉思》(Edmund Husserl, Méditations cartésiennes, Paris: Colin) ,由列維納斯(Emmanuel Levinas)與貝弗(Gabrielle Peiffer) 兩人所翻譯。 12 關於胡賽爾現象學在法國引起的思想風暴,可參閱傅柯(Michel Foucault)在岡居朗(Georges Canguilhem) 《正常與病理》 (Le normal et la pathologie)中所作之序言,對法國當代哲學所做出 的分類。Michel Foucault, “Introduction,” in Georges Canguilhem, The Normal and the Pathological, trans. by Caroly R. Fawcett, New York: Zone Books, 1978. ;中譯本見:米歇爾.福柯(Michel Foucault)著,杜小真編選, 〈康紀萊姆《正常與病理》一書引言〉 ,顧嘉琛譯,收錄於《福柯集》, 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2。 7.

(17) 在身體-手掌-的接觸中所展現的矛盾性,顯現出想像物質論與實在物質的存在 主義之間主動性與動態性的差異。在這場論戰中,黃氏指出巴舍拉在方法術語上 確實是以精神分析為軸心,雖然對現象學之認識尚未深入,但也足以表明巴舍拉 已經開始接觸現象學了。13這一點可以在他日後的工作中不斷提到現象學這個學 科來說明。 第三,在巴舍拉對心理學的批評之中,其實可以發現這些對象是「古典心理 學」和「實證心理學」,這與胡賽爾現象學的起點「現象學心理學」是一樣的, 而現象學心理學裡頭所提到一些現象學的基本態度,其實與巴舍拉談及之現象學 有很多相近之處。綜合以上脈絡所述,我們可以發現巴舍拉現象學的基礎與胡賽 爾現象學,或是現象學心理學顯然具有一些關聯。事實上,英國現象學家 Alfon Grieder 所著”Gaston Bachelard: Phenomenology of Modern Science”14一文中,也有 針對這個環節,簡要地提及巴舍拉對於胡賽爾的各種批評,然而此部份之說明, 也只表現出巴舍拉與胡賽爾存在一種較為淡薄、隱晦的關係而已。因此,以下筆 者嘗試通過兩個軸線的比較:1)對胡賽爾現象學心理學的初步檢視;2)科學哲學 時期的巴舍拉對「現象學」 、 「現象」等語詞的使用。透過這個比較,來嘗試標明 出現象學對巴舍拉的工作-不論是科學哲學、精神分析還是最後現象學的轉向- 始終有根深蒂固的影響,而這種影響也在他面對問題、進行批判時的方式顯現出 來。 Ⅱ、現象學心理學的影響 心理學在近代的發展中,可以分為兩枝,一枝是追隨嚴格自然科學的「機能 心理學」,另一枝則是布倫達諾(Franz Brentano, 1838-1971)所從事的「經驗心 理學」。這兩者的區別在於「機能心理學研究心理活動的物質基礎-感覺官能的 性質,神經模組等-基本上受制於因果律的解釋。經驗心理學則是一種描述、分 類的科學,替心理活動分門別類。」15後來布氏也經將經驗心理學稱為「描述心 理學或描述現象學」16,他一方面反對以生理的律則-最終是物理與化學律則- 來演繹出心理的律則,另一方面則強調經驗的重要性,認為描述必須先於因果的 解釋;我們在嘗試說明它之前,必須要先知道現象的樣子。胡賽爾相當大地受到 13. 黃冠閔著,〈巴修拉與沙特的想像論差異〉,發表於「批判與反思哲學研讀會:第三期時程」, 2008 年 3 月 7 日,頁 5-7。巴舍拉對於麵團的想像,以「黏稠的」 、 「不幸的」這些形容詞,來表 現物質的反抗性與非惰性,這類關於巴氏對形容詞的使用,是我們必須持續關注的。 14 本文收錄於:Mary McAllester ed., The Philosophy and Poetics of Gaston Bachelard,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89, pp.27-53. 15 〔美〕德穆.莫倫著,《現象學導論》 ,蔡錚雲譯,台北市:桂冠,2005,頁 11。 16 布氏從「經驗心理學」到「描述心理學」之轉變,可由其兩部著作瞭解,分別是”Psychologie vom empirischen Standpunkt”(Hamburg: Meiner, 1973. ;英譯本為”Psychology from an Empirical Standpoint,” London: Routledge, 1995.)以及”Deskriptive Psychologie”(Hamburg: Meiner, 1982. ; 英譯本為”Descriptive Psychology, London: Routledge, 1995.)對於此轉變之內容,筆者在此並無能 力詳述。 8.

(18) 布倫達諾的影響,特別是布氏所創之「意向性」(Intentionalität)-作為心理現 象的基本特質-概念,並依此概念開創了其現象學心理學。那這門現象學心理學 與上述兩種心理學有什麼區別,可以讓胡賽爾聲稱現象學心理學是要作為一般心 理學之基礎呢? 胡賽爾指出一般心理學處理心理現象的方式是先將心理經驗還原為意識單 元,之後在藉由因果法則將它們聯繫起來。然而胡賽爾認為意識的綜合並非 外在的聯繫而已,它們不是物理現象,只藉著因果關係互相連結著,而是「一 個包含著意向性的緊密結合存在,一個動機性存在,一個相互意指的決定存 在,它與物理的形式和原則完全不能相提並論。」(Hua IX,37)……反省 (Reflektion)讓心理活動被意識到,而與這個被意識到的領域有關的現象 學之學問就是現象學心理學。17 胡賽爾的現象學心理學以「意向性」作為核心概念,探討在意向性活動中所 構成之意識體驗,而這種體驗需要透過「本質直觀」 、 「描述」等操作來豐富對象 的內涵。不同於生理心理學以因果律則來解釋心理狀態,現象學心理學的任務是 研究意識活動與意識對象之間的意向性關係-對象是否實存並不重要,以及在這 種關係中所呈現之各種心理經驗與對象之基本類型。這種意向性之研究,無非是 胡賽爾那句說明心理現象其實就是意識現象的經典敘述:「意識無非是關於意識 的某物。」 (Bewusstein als Bewusstsein von etwas)在巴舍拉的詩意哲學中,對詩 意象之想像活動即作為一種意識活動,而詩意象則作為活動中的「現象」,對其 展開現象學之研究,正如巴舍拉指明「如果我們認為詩意象正是意識的根源 (origin of consciousness),它就指向一門現象學的建立。」18巴舍拉在對詩學的 研究中,將胡氏現象學推得更遠,詩意象不僅是意識的某物,同時也是意識的根 源,在這裡,意識同時也成為一種現象,而詩意哲學將會是一種比現象學更為根 本之現象學。這種「現象學的現象學」的出發點,其實與胡賽爾將現象學心理學 作為「一般心理學之基礎」的出發點並無二致。那麼,這種現象同時是「對象」 也是「意識之根源」的現象學,該會是如何呢?接下來筆者擬透過巴舍拉科學哲 學研究中使用之「現象」 、 「現象學」概念的說明,指出儘管這些概念不同於胡賽 爾現象學之意義,但對巴氏現象學的內容卻有根深蒂固的影響。 Ⅲ、巴舍拉科學哲學中的現象學 對於巴舍拉「現象學」概念之模糊性,英國現象學家 Alfon Grieder 也表現 出對此一問題之關注。Grieder 在”Gaston Bachelard: Phenomenologist of Modern 17. 游淙祺著, 〈現象學心理學與超驗現象學:從胡賽爾的脈絡來看〉,收錄於《應用心理研究季 刊》,第 29 期,五南出版,2006 年 3 月,頁 39。 18 Bachelard, The Poetics of Space, p.xxviii.;巴舍拉著, 《空間詩學》,頁 48。 9.

(19) Science”一文中藉由巴舍拉在科學哲學的工作中,指出巴舍拉與現象學的關係: 「現象」一詞時常出現在巴舍拉獻身於科學的作品中。然而稱他為現象學家 似乎有點怪。畢竟,他反覆地強調了它對胡賽爾現象學的不滿。……顯然當 他應用「現象」一字時,與「現象學」所對應的現象,是不同的意思,以至 於在讀者的心裡面升起了困惑。19 為此,Grieder 首先要將科學所關心的現象與現象學之種類做出區分,以指明巴 舍拉對現代科學活動之研究中所使用之「現象學」意涵、特質與內容。文末 Grieder 則是列舉出巴氏對胡氏現象學的一些批評,來指出兩者之對立與親緣性。 首先,Grieder 對巴氏之「現象」與「現象學」各作出兩種區分,他以「alpha現象學」和「beta-現象學」稱之。前者指的是諸如物理、化學、電、光等的現象, 大體上指的是某種物質的表象(appearance) 。這種現象對巴舍拉而言,既不是某 物自身,也不只是一種意識的意向對象,毋寧說是一種近似值(approximation), 例如在物理學家與化學家的科學活動(scientific activity)中所生產出來的某種東 西。而符應於此種現象之現象學,對巴舍拉而言,通常作為一種描述(descriptive) 之意義,或是提供給科學知識一種預備性之說明,或是一種特定物質世界、物質 現象之科學。在這種意義下,巴舍拉使用諸如「化學現象學」(chemical phenomenology)、「電的現象學」(electrical phenomenology)、「儀器的現象學」 (instrument phenomenology)等字眼,我們可以發現,這種現象學顯然無關乎哲 學,而只是作為一種在物理學與化學之上,物質世界之科學的一個部份、分枝。 20. 然而,在巴舍拉晚期的作品裡頭提到了另一種現象學,這可以在 1949 年時, 他所參與的一場在巴黎舉辦的國際科學哲學會議裡頭,說到: 在現代時勢中,科學哲學該將會是什麼?它會是一種好學者、一種人類在他 自己的研究中精神獲得開展的現象學,而不是一個普遍觀念與已知結果的損 益平衡表。它將使我們目擊到一種日常研究的日常劇碼,描述一種理論成就 與實驗研究的敵對與合作,把我們置入一種沒完沒了的方法衝突的中心-這 些方法有一種明顯的特徵,當代科學文化的滋養特徵。21 巴舍拉在這裡所提及的現象學,是一種「科學精神之形成」的現象學,這裡 頭的現象包含原初的科學活動、態度、定位以及某些科學社群(scientific community)的價值判斷等。這些現象與實驗、理論的結果密不可分,因而必須 19. Alfon Grieder, ”Gaston Bachelard: Phenomenologist of Modern Science ,“ in The Philosophy and Poetics of Gaston Bachelard, Ed. Mary McAllester , Chicago: Center for Advanced Research in Phenomenology; Washington, D.C.: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1989, pp.27-28. 20 Grieder, ”Gaston Bachelard: Phenomenologist of Modern Science,“ p.28. 21 Grieder, ”Gaston Bachelard: Phenomenologist of Modern Science,“ p.30. 10.

(20) 對其思考。這種現象學即是巴舍拉的「beta-現象學」 ,它指向一種「新科學精神」 (new scientific spirit)的建立,這種精神以現代科學中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 1879-1955)相對論(theory of relativity)與非歐幾何(non-Euclidean geometry) 為代表。 愛因斯坦相對論改變了人們原先認為亙古不變的最基本觀念。從那時起,理 性提出無數異議,它分解、重新組合了基本概念,嘗試最為大膽的抽象。22 自相對論問世以來,科學活動中抽象化的思考遂成主流,然而抽象化不但遠 離了認識活動中的原初經驗,也動搖了人們一直相信的永恆基礎;而先前科學研 究的豐碩成果,反而成為一種認識論的障礙(epistemological obstacle)。Grieder 將現代科學的「beta-現象」整理為六點應然陳述(ought-statement)來為現代科 學定位,這也是巴舍拉為潛在的科學活動之理性定位: 1. 科學家應該讓自身與共同經驗的原初直觀、天真的實在論,以及「事物論23」 2.. 3. 4. 5. 6.. 22. (thingism) (巴舍拉的術語)分開。 (我稱之為分離論(thesis of detachment)) 數學不必被設想為如同一種只是用來陳述某種在事實中不必透過數學就可以 去認識的語言,而該是一種科學知識自身不可或缺的建構(constitute)與形 構(formative) 。 (形構角色論與數學的不可缺性(Thesis of formative role and indispensability of mathematics)) 理論與實驗應該盡可能被緊密地調節在一起。 (調節論(Coordination thesis)) 科學應該採取一種理論上和實驗上同層級的一系列連續重新組織 (reorganization)的形式。 (重組論(Thesis of reorganization)) 科學理論與前人的關係應該是一種辯證的,藉由新理論包圍原有的理論。 (辯 證關係論) 就其可能而言,自然發生的事物與事件的觀察應該由人工生產與實驗室條件 中的現象的實驗研究所取代。(「技術現象(phenomenotechnique)論」 )24. 〔法〕加斯東.巴什拉(Gaston Bachelard) ,錢培鑫譯, 《科學精神的形成》 ,南京:江蘇教育 出版社,2006,頁 3。 23 關於「事物論」(thingsm)一詞之翻譯,一般有將它翻作「實物主義」,主要強調一種在文學 與藝術強調實物與細節之主張,然此處”thingism”一詞主要涉及的是胡賽爾對於「回到事物自身」 之強調中,一種素樸實在論與原初直觀的意涵;另一方面,「實物論」之翻譯似有某種「實在」 之義涵,為避免與「實在論」(realism)產生混淆,但又要強調「事物」之意涵,筆者在此採用 「事物論」之翻譯。 24 Grieder, ”Gaston Bachelard: Phenomenologist of Modern Science,“ p.33. ;關 於”phenomenotechnique”一詞筆者譯為「技術現象」,此者翻譯所考慮之層面有二:1) Grieder 在 使用”phenomenotechnique”一字時,有註明此種技術現象論之出處,但並未強調此為英文或法文, 而英文中並無”phenomenotechnique”一詞,但有”technique”一詞。因此關於此字之翻譯首先要在 法文與英文的使用裡作選擇;2)在這兩種選擇中,若是將”phenomenotechnique”視為法文,則應 是強調”technique”層面,意即一種在現代科學革命中,因技術條件的革新、改變,影響了現象之 生產,也就是說現象之「生產」,仰賴於技術水準;若是視為英文,則直譯為「現象技術」也並 無不妥,但對於「技術條件」的強調則較弱,因此筆者決定將之翻譯為「技術現象」 。另一方面, 11.

(21) 這些現代科學的現象,以及巴舍拉對這些現象的關心,很容易把我們引入一 種預設:巴舍拉企圖從事的是一種對於潛在的科學活動之價值判斷、態度與定位 的心理學研究。Grieder 認為,這個部份有很大的空間提供給現象學心理學進行 關於科學態度或是科學文化之浮現的研究,他也認為巴舍拉確實面對過這些課 題,包括他在《科學精神的形成》中做的一些對於前(pre-)科學與反科學的精 神分析,但是關於這六點現象,也只是大體上拼湊出一幅概略藍圖而已。所以, 我們必須透過巴舍拉對眾多科學活動文獻所進行之考察-這展現出令人驚嘆的 知識成果-來發現新型理性如何在科學實踐中展現自身。然而更重要的是,他懸 置了各種會阻止他領會「新科學精神」的哲學偏見。在這裡,巴舍拉提供了「beta現象學」三層意義:1)他提供我們一種新科學理性的概略輪廓;2)他展現給我們 一種在可思考的細節中,如何定位現代物理學與化學中理性的一種操作的特徵; 3)他藉由廣泛的文件證明,對比了前科學以及過時的科學的定位。25 在這些研究科學精神形成的操作中,可以說巴舍拉保持在一種現象學的態度 中,而新科學精神其實就是這種態度的指向,它要求科學家對於先前科學已被接 受的理論採取一種爭論(polemical)的態度,保持一種「辯證化的心智」 (dialectize the mind) 。因為現代科學已經脫離、超越了一種自然主義式-在對象面前觀察的 舞台,而是一種實驗性的-它生產現象。對象與過程大部分已經無法被直接且清 楚地形成一種感性經驗,也不再是自然地發生於我們眼前,而是透過儀器與技術 所操作出來的。巴舍拉這邊採用了康德(Immanuel Kant, 1724-1804)對於現象與 物自身(noumenon)26的區分,現代科學透過一種「技術現象」可以將以往的物 自身給實在化(realize),如中子(positron) 、光譜週期(spectral term)等等。 這些現象不同於傳統的「alpha-現象」-毋寧說「alpha-現象」被擴大了-而現象 之實在性是取決於其「效應」(effect)。儘管康德依照數學思維建構其知識論, 但其內容仍需透過客觀經驗來說明,巴舍拉拓寬了康德客觀經驗的範圍,首當其 衝的便是拒絕一種必須奠基於直觀形式-時間與空間-之觀念的數學建構。現象 不再是經驗的對象,而理論發展的辯證連結到現象與物自身之間的辯證,他稱之 為一種現象的進化(evolution of phenomena) 。透過這種辯證過程對理論的修正, 就是一種現象技術,它展現出我們的知識並不是如同理性主義者和經驗主義者所 認為的,是奠基在一個穩固觀念的集合裡頭。巴舍拉在《新科學精神》 (The New Scientific Spirit)裡這樣說到:. 在《巴什拉:科学與詩》 ( 〔日〕金森修著, 《巴什拉:科学與詩》 ,武青豔,包國光譯,河北教育 出版社,2002。)一書中,金森修則譯為「現象工程」 ,這種翻譯強調一種「不僅發現新現象, 而且發明並完全建構新現象成為可能」 (《巴什拉:科学與詩》 ,頁 73。)之意涵,這種對於「建 構」之強調,其實與 Grieder 說明之” phenomenotechnique”意涵並無二致。筆者認為此兩種翻譯 各有其優點,僅看強調之處。 25 Grieder, ”Gaston Bachelard: Phenomenologist of Modern Science, “ pp.34-35. 26 “Verstandesding”,一種全然無法在感性質觀純粹思維的產物。 12.

(22) 在現實中,並沒有單純的現象……單純的觀念並不全然是可靠的知識基礎。 27. 巴舍拉在其科學哲學對現象的談論中,指出一種認識論發展的歷程,與其說 知識是奠基在穩固的觀念或是單純的現象,不如說是奠基在一種技術現象之中。 透過這種現象技術將非現實的對象實在化,成為一種現象,也成為一種認識的對 象,Grieder 稱之為「alpha-現象的現象學」 。這種現象學強調的是「生產現象」 (produce phenomena),需要一種動態的辯證過程來達到這種生產,相當不同於 胡賽爾的現象學。這也是巴舍拉在與沙特論戰想像力的環節中批評胡賽爾現象學 是「靜態的」的原因。在這種以現代科學思維作為核心的現象學,巴舍拉認為不 論是科學家還是哲學家,都應避免落入原初直觀-一種共同經驗的素樸實在論與 事物論-的陷阱裡頭。 另一方面,胡賽爾聲稱所有經驗科學甚至是純粹數學,都要連同自然態度一 起放入括弧,這種操作是為了要「發現」 (see)並且描述一種先天的主體超驗性 (subjective-transcendental a priori) 。此時的巴舍拉並不接受,因為他不相信有一 種先於科學獨立性的哲學追問,而是藉由其幫助,理性的標準才得以被確立, 「科 學創造哲學」。而胡賽爾之超驗現象學所強調的,一種不變的純粹意識結構,也 讓他想起那些他對老舊理性主義的論戰。事實上,巴舍拉對胡賽爾的批評,可以 說根基於一個單一且表面的觀點: 胡賽爾式的現象學提供給感覺、知覺與想像力一種優位,但是對於被感覺、 被知覺與被想像的,則縮減為一種較為被動接受(passive-receptive)的意識 邊緣;它忽略,或者說甚至無法抵達一種理性的、反思的、工具的意識-一 種現代科學藉由其辯證法、綜合化的傾向、 『物質活動』 (material activities) 28 與技術的特徵。 胡賽爾的現象學對巴舍拉而言,是過度意識中心的,而其堅持的生活世界, 也落入一種事物論。然而透過這些批評,以及巴舍拉對於現代科學的現象學內 容,顯然奠定了他日後在《空間詩學》中所作之現象學轉向,其秉持的是一種「唯 物主義者」(materialist)的現象學29。 27. Grieder, ”Gaston Bachelard: Phenomenologist of Modern Science,“ p.43. Grieder, ”Gaston Bachelard: Phenomenologist of Modern Science,“ p.47. 29 這種唯物主義者的現象學,可從巴舍拉對現代科學的研究中所使用「現象主義」 (phenomenism) 一詞之意涵來思考。Grieder 指出, 「現象主義」強調現代科學對現象之「生產」 ,而根據 A. Lalande 在其著作 Vocabulaire technique et critique de la philosophie(5th ed. Paris: Presses Universitaires de France,1947)中對「現象主義」與馬赫(Mach)為主之「唯現象主義」(phenomenalism)之區 分,指出後者是在實證主義的思潮中形成,強調一種人只能夠知道現象而非事物自身的原則。而 巴舍拉是在科學哲學中使用現象學概念時,是否有注意到這種區分,Grieder 表示他並不清楚。 13 28.

(23) Ⅳ、巴舍拉現象學之核心:辯證法與瞬間時間 透過對胡賽爾現象學,以及巴舍拉在現代科學研究中所使用之「現象學」之 初步檢視後,我們確實可以發現到現象學對巴舍拉一直深具影響。事實上,巴舍 拉自己也時常在「alpha-現象」與「beta-現象」之間擺盪,然而,正是透過這種 擺盪建立起他現象學最基本、也最重要的「動態特質」。而這種動態特質,即是 以「辯證法」的操作構成巴氏現象學之獨特性。那麼,這種辯證法的內容為何呢? Grieder 指出,巴舍拉也許讀過黑格爾(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 1770-1831)的《精神現象學》 (Phenomenology of Mind)-至少讀過一些伊波利 特(Jean Hyppolite)之翻譯,這可在他曾指出「當代理性主義(rationalism)已 經超越了黑格爾在精神中觀察的舞台」 ,以及「微型現象(microphenomenon)的 黑格爾主義教導了我們一種微型結構(microstructure)的辯證」等看出端倪,但 他並不認為辯證一定要固守黑格爾式正-反-合(thesis- antithesis- synthesis)的 操作,因為這種方式並非從一種內部矛盾中噴湧而出的。不過 Grieder 自己坦言 道,他對巴舍拉與黑格爾之間的關係研究,尚處於一種單向、表面的描繪,但仍 可提供出一些巴舍拉對於辯證法概念使用與喜好的一些淵源。30 然而辯證法作為貫穿整個巴舍拉哲學的核心概念是再清楚不過的,我們也可 以參考看看弗朗索瓦.達高涅(F. Dagognet)在《理性與激情:加斯東.巴舍拉 傳》中,對巴舍拉科學哲學中辯證法之意涵的說明。這首先要從巴舍拉的科學史 觀來說明。巴氏反對把科學進程視作一種連續的、直線的、隨著各種偶然的巧合 而緩慢凝聚逐漸成形的發展,他強調科學史的「斷裂」(rupture)性質-一種跳 躍的、不連續的、螺旋式的發展-即使某一問題具有其歷史演變,我們也不能掩 蓋那些真實的決裂和突然的變化。而這種斷裂肇因於現象之經驗性直觀的超越, 巴舍拉以熱力學的研究說明,該學科在研究之前就已遭遇到,面對感官很難把握 與分析的對象,因而必須透過建設性的精神活動來把握此種現象。對照於海德格 現象學,我們甚至可以說這些「創造性的科學家」,他們一開始通過對認識論障 礙的克服-這顯然很接近現象學免除偏見的要求-最後展現出一種「決斷」,放 棄了自然哲學與實在論,在新科學中展現其與過去科學沈積的決裂以及自身的飛 躍。因此,科學不是創新的積累者,而是它們的協調者和組織者;科學史不屬於 史實和文獻的領域,而屬於協調與重建的範圍,其任務不在於找出科學假設之間 的前後關係及其緩慢的發展過程,而在於提高人們對突如其來、接受衝擊的敏感 度。作為協調者和組織者的科學家,其實就是透過系統化的方式,建立起事物之. 金森修則是指出巴舍拉基本上是在馬赫這種「唯現象主義」的傳統中使用現象學這一概念,但展 現為對其之超越。 30 Grieder, ”Gaston Bachelard: Phenomenologist of Modern Science,“ pp.45-46. 14.

(24) 間的聯繫而有所揭示。巴舍拉提倡一種矛盾的辯證關係,便是透過將兩個完全相 反的概念揉合在一起,這種揉麵團的工夫意欲建立之關係,首先反對將事物化約 為公式和圖表-這是人類理性的偏好與渴望-而強調任何形狀的事物都只是是 物之無限變化過程中的瞬間狀態。因此,絕對的、強大的理性必須使自己具有戲 劇觀和戰鬥性;如果一切都是預先安排好的,那麼人類的聰明才智就無所發揮, 努力和成功也不會得到具體表現。31 如當代化學對「同素異構體」 (allotrope)的發現,打破了分子模型的單一圖 式,從穩定空間的說明轉成概率-如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 1904-1976)的 測不準原理32-的問題。或是「燈泡」的發明,推翻了「照明一定要燒毀一種物 質」的傳統信念,相反地,為了持續地照明,燈泡的燈絲必須防止被燒斷。33這 些信念的反轉在在指明了科學研究的對象不是「存在物」 ,而是「聯繫」或說「關 係」 ,這種「關係」的本質是「既抽象又具體」 ,它展現為一種「技術現象」-一 種改造概念之實驗-反作用於現實,通過自行製造之產物,來戰勝那難以捉摸、 馴服、頑固的物質巨魔。另一方面,這種「關係」呈現之結果已經不單純是「綜 合」 ,毋寧說是一種「質的飛躍」 ,如鉍鉛錫合金之熔點低於三種元素各自之熔點, 諸種元素間所建立的關係,不再只是簡單的相加,而是某種不可思議的、事件性 的展現。重組的關係說明了一種垂直性的空間結構-飛躍或掘深。巴舍拉的辯證 法,著重的是對於事物細節的捕捉,而非簡化成某種教條;他重視重新體驗那些 基本的或原始的知識的發生過程。 這種辯證法的使用,儘管仍具有綜合之意味,但真正指向的是一種「突變」、 「事件的發生」,它不見得與先前的命題具有關聯性,而全新意義之生發則在一 瞬間中產生。這裡我們發現到,另一個巴舍拉現象學的核心概念,即是一種「瞬 間」時間中所建構出來的「韻律分析」(rhythmanalysis),對於這種時間性的理 解是相當重要的,特別是在《空間詩學》中,巴舍拉提出場所分析的主要課題是 「找尋孤寂時刻回憶的空間,而空間之存在作為對時間之壓縮與保存,可以在時. 31. 〔法〕弗朗索瓦.達高涅(F. Dagognet)著,《理性與激情:加斯東.巴舍拉傳》 ,尚衡譯,北 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7,頁 8-9。海德格部份之內容為筆者自行加入。 32 量子力學 (Quantum Mechanics)裡頭的理論,又稱做「不確定性原理」 (Uncertainty Principle)。 不同於古典物理學對於「測量」的定義,認為物質的基本性質是「可以被測量的東西才必須可以 被精確地指定」 ,無關實驗室技術的問題。 「測不準原裡」在微觀物理學得範圍,指出「粒子的位 置與動量不能同時被測量,不需要可以同時被精確地指定。」這可藉由波形的運動或是極小的粒 子如電子、光子等得測量中獲得說明。 33 這種燈泡與燭火之照明意義的差異,巴舍拉在《燭之火》中更進一步指出這種現代生活的技 術製品挑起了一種對夢想的抵抗: 「我們現在說:我的電燈泡,但以前會說:我的油燈呢?」這 一方面指出微小光線的夢想需要火焰;火焰與油燈仍是現代詩歌中栩栩如生的意象。另一方面, 則指出我們對於客體對象一種所有格形容詞(possessive adjective)之友誼關係的衰敗。 (Gaston Bachelard, The Flame of a Candle, trans. by Joni Caldwell, Dallas: Dallas Institute Publication, 1988. p.63.;中譯本收錄於: 〔法〕加斯東.巴什拉著, 《火的精神分析》 ,杜小真,顧嘉琛譯,岳麓書 社,2005,頁 179。) 15.

(25) 間被「解壓縮」後,超越一般回憶之空間。」巴舍拉這種「時間空間化」的壓縮 作法,以及解壓縮時所產生的爆點-一種孤寂時刻之張力-是如何可能,顯然需 要透過其「瞬間」時間的觀點來澄清。 瞬間時間之概念,起於巴舍拉對柏格森(Henri Bergson, 1859-1941) 「綿延」 (dureé ; duration)的批評,甚至坦言道: 「讓我們直說了吧,我們接受柏格森的 一切,除了延續性(continuité; continuity)」34這是為何?首先,柏格森認為時間 之意義如同一種連續的綿延,是意識的基本材料,而現在紀錄在過去之中,在過 去和未來之間保持著相互聯繫,這是一種綿延的黏性,它使過去依然是現在的實 質內容,或是說現在的時刻永遠只是過去的現象而已。在這種觀點之下, 「瞬間」 遂成為一種「理性的、人為的割斷」,它一方面有助於幾何學的圖解式思維;另 一方面,「瞬間」是由於智性無法跟上生存之必需,便把時間靜止在其所建造出 來的現在。巴舍拉認為這種「現在」 ,是一種純粹的「虛無」 ,它甚至無法在實際 上把過去和未來分開,而導致一種決定論的觀點:「在我們的每個行為中,在我 們最細小的動作中,便有可能抓住正在醞釀的東西的已完成特性,在起始中抓住 結束,在胚芽的茁壯生長中抓住存在和生成。」35這種決定論顯然與巴舍拉的「創 造」36概念相悖。巴舍拉認為我們必須「要設法通過現在來理解過去,而不是孜 孜不倦地由過去來闡釋現在。」37現在即是瞬間,而綿延應該是由「無綿延的瞬 間」所組成,如同直線是由無維的點所形成,每一個構成「點」的瞬間,都有其 作為原初實在的活動。如果否定了這些瞬間之點-那正是他批評柏格森之「現在」 是一種虛無的觀點,綿延遂只會是一種人為的建構,並無任何絕對的實在性。不 過金森修卻認為巴舍拉的瞬間時間,才會造成一種虛無。他認為「在否定時間持 續的一次性時,附帶著對『自我統一性、同一性』的否定」會使得一種自明的「自 身同一性」受到動搖,而當個人不過是經由未留意的很多習慣所構成,並且時常 可以變化,這會使得生命中的某些「持續」變得毫無意義,甚至會造成法制社會 中追究犯罪責任的困難。38然而,當我們發現到瞬間時間之意義,在於藉由一種 垂直性時間的開啟,指出通向人類存有自由的道路時,這種批評顯然只是一種外 部性的。 因此,瞬間透過創造性活動所建構,呈現為一種「強度」,如同在原子的放 射現象中,原子突然間之變化,而在這種變化產生之前,原子只是一種「被拋棄 的玩具」,甚至「連被拋棄的玩具都不如,它只是一種組織起一般可能性的純屬 34. 巴利諾著, 《巴什拉傳》,頁 84。 巴利諾著, 《巴什拉傳》,頁 73。 36 在巴舍拉對現代科學之研究中,發現到科學進程中「斷裂」的事實,而這種斷裂正是由某個 「創造性瞬間」所標誌,一個新時代總是有某種絕對開始,而不是因為「某種潛藏深處的力量」。 這種「斷裂」所形成的飛躍與創造的概念,同樣延續在想像力形上學中,表現為一種日夢瞬間所 開啟之嶄新世界的意涵。 37 巴利諾著, 《巴什拉傳》,頁 74。 38 金森修著, 《巴什拉:科学與詩》 ,頁 98。 16 35.

(26) 形式的遊戲規則。」39原子只能在迸現中展現其存在的意義,同樣地,人的創造 性活動也是展現在自己意識迸現的瞬間,並在這種瞬間中建構起「未來的意義」 。 所以巴舍拉說:「意識是瞬間的意識,而瞬間的意識才是意識……我們置身於最 鄰近的相互性之中並且肯定了純意識和時間實在性的相似……未來的意識和意 義就在現在之中。因此,我們在時間和空間中進行建構。」40可以說,巴舍拉的 哲學首先奠定在「瞬間」時間之基礎,Noël Parker 在討論巴舍拉哲學中,由科學 與詩學所構成的一種關於人類自由的本體論,便是從瞬間時間之概念作為起點, 指出其中所開啟的垂直向度,而人類意識中律動綿延(rhythmic duration)的相 互作用則拓寬了人類存在之自由向度的入口。41詩意的瞬間、奧秘也就是在對某 種詩意之感受中,打開一種縱向時間的體驗。 事實上,這種瞬間時間構成的韻律關係,巴舍拉是依據兩個現代科學知識的 原則:光的現代理論(粒子說與波動說)以及物質內部振動的頻率性。前者光同 時作為一種物質粒子以及傳遞能量的波動,而在相對論裡頭質能互換的觀點則指 出物質波形放射之間相互轉換所具有的可逆轉性,表現出物質在空間中的變化必 定伴隨著能量變化,而能量變化也必然在時間組織裡頭完成,因而導向了空間與 時間的互換性質。在這裡,物質觀念中的空間與時間不再是一種絕對的分離,甚 至時間獲得其優位-物質離開了空間,走向時間。另一方面,巴舍拉也透過物質 振動的頻率來指出物質存在的動態性: 若微粒停止振動,它就不再存在。從今後,若不對物質的成份加上確定的頻 率,就不可能設想物質成份的存在。因此可以說,振動的能量是存在的能 量……我認為,原初的時間是振動的時間。物質存在於振動的時間裡,僅存 於振動的時間裡。42 物質之存在由頻率-也就是能量-所決定,而頻率正是「振動的時間」,這種時 間毋寧說是一種能量的凝聚與流動。處於時間中的物質,在能量的變化中顯現自 身-昇華或者凝結。這兩個原則構成了巴舍拉的「韻律分析」的基礎:物質不是 以韻律的形式發展和顯示出來,毋寧說是正規的韻律以確定的物質屬性形式顯現 出來。 韻律,這就是波形起伏和交替……43 39. 巴利諾著, 《巴什拉傳》,頁 76。 巴利諾著, 《巴什拉傳》,頁 76。 41 Noël Parker, ”Science and poetry in the ontology of human freedom: Bachelard’s account of the poetic and the scientific imagination,“ in The Philosophy and Poetics of Gaston Bachelard, Ed. Mary McAllester , Chicago: Center for Advanced Research in Phenomenology; Washington, D.C.: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pp 82-83. 42 巴利諾著, 《巴什拉傳》,頁 87。 43 巴利諾著, 《巴什拉傳》,頁 90。 17 40.

(27) 這種分析一方面確定了時間之空間性,即疊合的韻律,另一方面,它透過「使 音響韻律智性化」來思考詩歌-當我們以「無聲」的聲音,讓形象接著形象,當 我們生活在多種闡釋的重疊中時,我們就體會到純精神、純智性的抒情狀態會是 什麼。44詩歌在這種強調「韻律」的認識論中獲得了提昇,詩意的作用不再只是 一種偶發的消遣, 「它也許是創造性演化的原則本身。人也許有一種詩的命運。」 巴舍拉通過「瞬間」來增添、顯示現在對過去的銜接,但同時具有擺脫過去、 使未來充滿活力的能量,而人類擁有這種把握「瞬間」的能力,遂能通向自由、 超越死亡。 45. 綜上所述,巴舍拉的現象學除了取益於胡賽爾現象學的方法態度,以及科學 思維中的現象概念,也結合了動態想像的辯證法與瞬間時間兩個展現其現象學獨 特性的核心。此種現象學的操作,也展現出光只是「懸置」 (epoché)自然態度, 來對意識中呈顯的現象進行描述、注實是不夠的,如果有一種前於意識、作為意 識的根源的詩意象,我們就必須先對其進行現象學的研究,才可能開始真正進入 胡賽爾現象學的課題。在這種現象學的轉向中,他的對象從「知識」或「科學知 識」轉成「文學意象」,方法上從「實驗」轉成「想像」-或者毋寧說是一種強 調動態性的「想像的實驗」;它所反對的是一些精神分析師、心理學家和現象學 者對於意象的研究-他們往往通過意象尋找現實,忘記了反向的研究,即從現實 中尋找意象的實在性,但他們一樣是為了達成某種現實之創造。透過對物質想像 力的研究,揭示了物質所具有的內在矛盾性,這種矛盾性正是辯證法的素材。因 此,巴舍拉聲稱有一種「沒有現象的現象學」,這在他對浩瀚感(l’immensité) 的研究中提及: 為了要瞭解意象的汩汩之流,這種現象學並不要等待想像成形並在完整的意 象裡穩定下來。換言之,既然浩瀚感並不是一個對象,浩瀚感的現象學就能 夠直接地將我們託付給想像之意識(imaging consciousness)。46 一方面,物質意象所激發的想像內容具有其普遍性,另一方面,透過想像引 領我們走入一個個令人振奮的宇宙。因此,物質之想像絕非只是個人的妄想,也 不是一種「低級的求知慾」,而是如同科學史的斷裂中,新科學所打開的一種全 新認識的局面;物質想像力同樣也開啟了一種原初的夢想,進而在書寫與音韻聲 響中獲得發展-這是詩人創造的使命。 比起沙特、海德格或是閔可夫斯基等人在巴舍拉的著作中屢被提及的學說內 44 45 46. 巴利諾著, 《巴什拉傳》,頁 89。 巴利諾著, 《巴什拉傳》,頁 90。 Bachelard, The Poetics of Space, p.184.;巴舍拉著,《空間詩學》,頁 279。 1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孟郊(751-814),字東野,中唐詩人。現存詩歌約 500 餘首,多為五言短篇 古詩,沒有律詩作品。孟郊為唐代苦吟詩人的代表,

譯。關於懺罪思想的經典,則早在譯經初期即陸續傳譯。例如《阿闍世 王經》(譯於 147-186 年間)、《舍利弗悔過經》(譯於 148-170

童話 寓言 故事 童謠 童詩 詩歌 散文 戲劇 小說 古詩文 古詩文 古詩文 古詩文 傳記文學

孟浩然等所作的詩歌的詩意 譜寫而成,歌詞原文以德文 寫成。香港舞蹈團曾於 2002 年演繹這首作品,並邀請了

3   有關這一組石刻浮雕的圖解,參見楊泓《南朝的佛本行故事雕刻》,《現代 佛學》1964 年第 4 期,第 31-33 頁。轉刊氏著《漢唐美術考古和佛教藝術》,北 京:科學出版社,2000

• 逆光拍照時經常在前 景物出現的色差現象.. 德霖技術學院

可見謝鯤對自己欣賞山水的鑑識力頗為自信且自得,由此也可看出謝家喜歡山水的風氣

• 全書包括 古詩今畫 、兒童 相、學生相、民間相、都市 相及戰時相六部分。. • 作者的文思順着豐氏的畫意 而發揮,因此,本書透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