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一位幼教師資培育工作者的生命故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一位幼教師資培育工作者的生命故事"

Copied!
17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 立 臺中 教育 大 學幼 兒教 育 學系

國 立 臺中 教育 大 學幼 兒教 育 學系

國 立 臺中 教育 大 學幼 兒教 育 學系

國 立 臺中 教育 大 學幼 兒教 育 學系

碩 士 論文

碩 士 論文

碩 士 論文

碩 士 論文

指 導 教授

指 導 教授

指 導 教授

指 導 教授 :

郭 碧 唫

郭 碧 唫

郭 碧 唫

郭 碧 唫

博士

博士

博士

博士

一位幼教

一位幼教

一位幼教

一位幼教師資

師資

師資工作

師資

工作

工作培育者

工作

培育者

培育者

培育者

的生命故事

的生命故事

的生命故事

的生命故事

研 究 生

研 究 生

研 究 生

研 究 生 :

: 林佩 昭

林佩 昭

林佩 昭

林佩 昭

中 華 民國 九十

中 華 民國 九十

中 華 民國 九十

中 華 民國 九十 六

六 年

年 一

一 月

(2)

謝 誌

人們從嗷嗷待哺的嬰孩時期,到懵懂、無知又夢想遠方的青少年, 繼而人格、經濟等面向上皆成熟、獨立的成年人,有誰不是踏著前人的 肩膀往上爬呢?過往那些默默付出、不求回報的生命貴人,如果沒有他 們,現在的我又會如何呢?雖然我沒有成大名、立大業,只是相當不容 易地完成一本「論文」,但我卻要如同登上舞台接受頒獎般地,來感謝 我生命中的這些貴人: 首先,最感謝的還是我的指導教授 郭碧唫老師。在鬱悶的研究所 求學生涯中,她以「小太陽」的光亮,溫暖了陰霾的心房。每次跟她 meeting,不是美味的餐廳料理,就是親手製作熱騰騰的飯菜;帶我去吃 晚餐又為我買了明天的麵包;帶走的東西有時是精緻好吃的牛軋糖、有 時是幸福滿袋的水果、抑或者是論文上所需的參考書、...,每次總是 收穫滿滿地回到宿舍。這些關懷的表現,總在我心中形成一股暖流,回 到宿舍時,總要興奮地同室友分享這些美食與喜悅的心情。 而當我的研究題目一換再換時,她從未擺出難看的臉色。在論文計 畫遲遲未提時,只有語帶關心地:「研究所可以念幾年?」她透過跟我 分享自己去美國念博士的經歷,來提醒我要做時間規劃。總是耐心地引 導、協助我定下目標與進度,鼓勵我將天馬行空的想法付諸行動,對於 一個心性不定又固執的學生,她卻能給出溫暖與關懷!郭老師:您是賦 予這本論文光與亮的人。 接著我要感謝的是王靜珠老師,如果沒有她的協助,這本論文將黯 淡失色。她老人家對我的生活起居關懷備至,常邀我去她家吃道地的北 方麵食。她與喬老師總是不斷地為我加油打氣,誠心祝福我能順利畢業。 論文的四、五章能在這學期順利完成,最要感謝的人是任職於台中 市中正國小四年十班的蔡美雲老師。感謝蔡老師及林立峰主任的支持, 在實習階段給予我諸多的方便之門,讓我能心無旁騖地專心完成論文。

(3)

還有感謝口試委員:蔣姿儀老師、鄭青青老師的指導與鼓勵,她們 給了我最寶貴的意見,讓我在論文寫作上能更加完整周延。 吳慶聞老師、慧南師及蓮和師,他們是我在國中時期的貴人,主動 關懷、照顧、引導我,他們從不放棄那個憤世嫉俗的女孩。不愛唸書的 我,壓根也想不到自己會到讀到碩士。他們對我的這些恩澤,是陪伴我 日後成長的一股無形力量,到現在他們依舊期許著我要成為一個對社會 有貢獻的人。 我的母親是一位偉大的女人,她為家庭犧牲奉獻不求回報、在風雨 飄搖的人生中展現出強韌的生命意志力。如果沒有媽媽,肯定沒有現在 的我,她總是給予我實質的經濟後盾,讓我可以安心又自在地「慢慢」 完成學業,她是我最最要感謝的人。 還要感謝曾經幫助過我的愛彌兒幼教機構董事長高琇嬅老師,她熱 心地為我引薦研究對象、提供許多資源;讓我在研究所就讀期間,待在 她身邊學習待人接物,與專業的幼教。 感謝好友桂圓一路上的鼓勵,從我一開始準備研究所考試到我寫論 文,她始終是最相信我的能力及不斷鼓舞我的友人。好友麗卿、依雀; 同學琦琰、怡君、學怡;學妹百靈、怡珮、以芬;亦師亦友的善瑛老師、 一青老師;感謝你們的加油打氣!讓不斷消氣的我,得以重新灌滿希望 之氣。最後感謝系辦助教慧芝姐,協助我處理麻煩的口考申請。 何德何能,渺小如我,居然能得到這麼多生命貴人的陽光、雨露的 滋潤。真心感謝!因為有你們,讓我有信心地繼續勇往直前! 在此 在此在此 在此,,僅以最,,僅以最僅以最虔誠的心僅以最虔誠的心虔誠的心,虔誠的心,祝禱這些,,祝禱這些祝禱這些生命貴人祝禱這些生命貴人生命貴人生命貴人,,,, 這些擁有寬闊胸襟 這些擁有寬闊胸襟這些擁有寬闊胸襟 這些擁有寬闊胸襟、、、高尚、高尚高尚人格高尚人格、人格人格、、智慧與慈悲俱足的人、智慧與慈悲俱足的人智慧與慈悲俱足的人智慧與慈悲俱足的人,,,, 希望他們 希望他們希望他們 希望他們都能健康又幸福都能健康又幸福都能健康又幸福。都能健康又幸福。。 。 他們所給予別人的種種好 他們所給予別人的種種好他們所給予別人的種種好 他們所給予別人的種種好,,,皆能回到他們的自身,皆能回到他們的自身皆能回到他們的自身身皆能回到他們的自身身身身上上上上!!!! 更希望 更希望 更希望 更希望這些這些這些這些名為名為名為真善美的種子名為真善美的種子真善美的種子,真善美的種子,永遠地傳播下去,,永遠地傳播下去永遠地傳播下去,永遠地傳播下去,,讓世界更美麗,讓世界更美麗讓世界更美麗!讓世界更美麗!!!

(4)

一位

一位

一位

一位幼教

幼教師資培育

幼教

幼教

師資培育

師資培育工作

師資培育

工作者的生命故

工作

工作

者的生命故

者的生命故

者的生命故事

摘要

摘要

摘要

摘要

本研究從研究者對於生命意義的追尋開始,發現到人生的意義在於 精神生命之傳承。因此,研究者以一位在幼教界居功甚偉的師資培育工 作者做為研究對象,探討其生命價值。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透過王靜珠女士生命故事的敘說,瞭解其幼教 專業發展歷程與生態環境的關聯,並探討其人生信念與教育哲學觀。 本研究主要發現為: 一、童年及大時代環境的薰陶與磨鍊,紮實了王靜珠女士奮鬥一生 的性格與能力。 二、堅定的信念與貫徹的行動力,是她可以成就許多事情的關鍵因 素。 三、王靜珠女士擁有極為積極樂觀的性格,加上她有明確的人生目 標,因此可以掌握發揮所長的機會,創造自己的人生舞台。 而在王靜珠女士生命歷程中「重要他人」的影響,與她自身擁有「強 健的體魄、堅定的意志力」與「付出奉獻」的人生觀,是影響其生命歷程 的重要因素。 最後,研究者希望從此研究歷程中得到學習與成長,並企盼能為讀 者帶來一些生命的感動與啟示。 關鍵詞:生命史、生命故事、幼兒教育、師資培育工作者

(5)

The Life Story of an Early Childhood Educator

Abstract

This study begins with the researcher’s pursuit of the meaning of life, and it was discovered that the meaning of life lays in the heritage of spiritual life. Therefore, the researcher explored the life story of an educator of early childhood teachers, who has made significant achievements in early childhood teacher education .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underst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development of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professionalism and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rough the life story narrative of Ms. Wang Ching-chu, and to explore her convictions and philosophical view of education.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are:

1. The inspiration and tribulations of her youth and the context of her times consolidated Ms. Wang Ching-chu’s character and abilities in her devotion to work in her life. 2. The key factors for her ability to accomplish many things are her steadfast beliefs and mobility in carrying out activities. 3. Ms. Wang Ching-chu has a very proactive and optimistic character; she also has definitive goals in life, so she can grasp the opportunities to utilize her expertise and create her own arena in life.

The influence of “significant others” in Ms. Wang Ching-chu’s life experiences, as well as her possession of “robust body and mind,” and a philosophy of “giving and sharing” are all significant in influencing her life experiences.

Finally, the researcher hopes to learn and grow from this research experience, and hopes to inspire the reader to have insights into life.

(6)

第 一 章 第 一 章 第 一 章 第 一 章 緒緒緒緒 論論論論 … … … 1

第 一 節 研 究 緣 起 ……….……….. 2 第 二 節 研 究 目 的 ……….……..…….……. 15 第 三 節 名 詞 釋 義 ……….…..……….……. 16 第 二 章 第 二 章 第 二 章 第 二 章 研 究 設 計研 究 設 計研 究 設 計研 究 設 計 ………..…….………. 17 第 一 節 研 究 方 法 ……….……….17 第 二 節 研 究 程 序 ……….……… 25 第 三 節 研 究 對 象 的 選 擇 …………..……….………. 29 第 四 節 資 料 的 蒐 集 與 紀 錄 ……….…..……. 31 第 五 節 資 料 分 析 與 詮 釋 ………..…….…………. 39 第 六 節 研 究 者 角 色 定 位 ……….……… 43 第 七 節 研 究 者 的 背 景 ……….……… 45 第 八 節 研 究 信 度 與 效 度 ……….……… 47 第 九 節 研 究 限 制 ……….………….... 51 第 十 節 研 究 倫 理 ……….……….52 第 三 章 第 三 章 第 三 章 第 三 章 王 靜 珠 的 生 命 故 事王 靜 珠 的 生 命 故 事王 靜 珠 的 生 命 故 事王 靜 珠 的 生 命 故 事 ……….……… 53 第 一 節 童 年 生 活 ………. 53 第 二 節 家 庭 生 活 ………. 62 第 三 節 專 業 生 涯 ………. 68 第 四 節 晚 年 生 活 ………. 84 第 第 第 第 四四四四 章章章章 生 命 的 剖 析 與 解 讀生 命 的 剖 析 與 解 讀生 命 的 剖 析 與 解 讀生 命 的 剖 析 與 解 讀 ………..……… 87 第 一 節 生 命 發 展 歷 程 ………..……….………… 88

(7)

第 二 節 專 業 發 展 歷 程 ……….…….… 100 第 三 節 影 響 生 命 脈 絡 的 因 素 ……….….………118 第 第 第 第 五五五 章五章章章 討 論 與 建 議討 論 與 建 議討 論 與 建 議討 論 與 建 議 ………. 125 第 一 節 討 論 ………..………. 125 第 二 節 省 思 與 建 議 ………..……...….… 130 跋 跋 跋 跋 ……… 140 參 考 文 獻 參 考 文 獻 參 考 文 獻 參 考 文 獻 ………..………. 141 中 、 譯 文 ……….……….. 141 英 文 ………..………. 145 附 附 附 附 錄錄錄 錄 附 錄 一 研 究 對 象 訪 談 大 綱 ………..……… 146 附 錄 二 相 關 人 士 訪 談 大 綱 ……….………. 148 附 錄 三 訪 談 人 員 一 覽 表 ………150 附 錄 四 王 靜 珠 大 事 年 表 ………..……… 152 附 錄 五 研 究 對 象 著 作 及 論 文 ……….………. 156 圖 圖 圖 圖 表表表 表 圖 2-3-1 研 究 歷 程 圖 ………. 28 表 2-4-1 文 件 檔 案 資 料 細 目 表 ……… 38 表 2-5-1 資 料 索 引 代 碼 編 制 原 則 ……… 40 表 4-2-1 民國 40-95 年(1951—2006)台灣幼兒教育演進與王靜珠 幼教專業發展對照表 ……….…..…… 101

(8)

第一章

緒論

格 格 不 入 之 始 在 我 的 形 成 期 裡 , 我 的 整 個 自 我 意 識 都 是 現 在 式 , 我 死 命 努 力 , 不 要 掉 回 一 個 被 說 成 本 性 難 移 的 模 式 , 也 不 要 跌 進 被 鐵 口 直 斷 會 發 生 的 沉 淪 。 做 這 個 我 , 意 指 永 遠 不 得 要 領 , 永 遠 不 得 安 頓 , 要 時 刻 預 料 會 被 打 岔 或 糾 正 , 隱 私 被 侵 犯 , 我 整 個 沒 有 把 握 的 人 被 襲 擊 。 我 永 遠 格 格 不 入 。 薩 依 德 (Edward Said) 《 鄉 關 何 處 》 在自身與周遭環境的互動中,我們經歷著…。Edward Said的這段生 命敘說,相當契合研究者在追尋生命意義時的狀態。 生命如同一首交響曲,大部分的人,都希望人生猶如激動昂揚的快 板樂章,自己能彈奏出一首輕鬆又愉快的詼諧曲,或是來段燦爛的快 板,讓所有的問題煙消雲散。然而,憂鬱的慢板,總是出奇不意地響起, 或者諸事不順,或者灰心喪志,這些不和諧音,曲調雖不完美,卻是我 們瞥見自由光芒的契機。 研究,於我而言,是追尋生命答案之歷程。研究者試著要表達,在 生命林林總總的不和諧音中,或許格格不入,但人們卻可以點滴地貼近 那看似模糊、晦澀、無法加以肯定,卻又悸動心靈的目標。

(9)

第一節 研究緣起

「在人類還沒有開始探求生命的意義、不曾有意識地提出若干 重要價值、沒有表現出任何“終極關懷”的時候,人類的歷史只具有 某種生物史的意義。」 --Karl Jaspers(1949),引自匿名(無日期) 生命,它總是在你持續不懈地努力探究後,抑或者遍經人間冷暖、 跌入人生谷底時,方才若隱若現地出現一絲奧秘的軌跡,引領你找出生 命的熱情與方向。 在開始進入研究主題前,且讓研究者從自身的立場出發,在「我是 如何理解自己」及「我是如何從自身經驗推展到研究的好奇」之脈絡下, 來說明我的研究動機。

壹、 研究動機:一個追尋自我的故事

人從莫名所以的降臨到這個世界、慢慢懂事開始:「我是誰?我從 何處來?」、「我將如何?該往何處去?」等問題就一直縈繞於腦海中, 揮之不去。這些生命探究的問題,著實擾人,但不去面對,卻又猶似任 人擺佈,看不到生命的藍天。 或許是天生氣質的差異,我與孿妹的個性自小即南轅北轍,她外 向、活潑又樂觀,相對地突顯我的內向與鑽牛角尖。打從具有生命意識 起,即對於生命感到困惑與不解,對所處環境感到鬱悶與憤恨不平。總 心往神馳著新世界,在腦海中盤算著將來要過的美好生活、要追尋的遠

(10)

大目標。 生命中的第一次自我追尋,發生在小學畢業後,自以為長大的我, 吵著父母要搬出去住;接著是國中畢業前夕,走到生涯抉擇的關卡,在 應該用功準備聯考的時期,卻努力編織著「我將來要做什麼…」的美夢。 追追又尋尋、跌跌又撞撞,絮絮不休的頭腦,沒一刻安分過。 是幸運嗎?父母從來不肯左右我們的人生走向,即便你問他倆,他 們也會請你自行決定。也因此,踏入高職生活的我,每隔半年就換一次 科系,對於所喜歡、嚮往的科系,都有一股躍躍欲試的熱忱。 然而,在就讀過程中,卻總發現橫跨在理想與現實之間的差距;抑 或自認為能力之不足,而高掛免戰牌(其實是不願意面臨挑戰,而找個 能力不好的理由來搪塞)。高職一年半的時間,換了三次科系。直到選 了「幼保科舞蹈班」之後,才「強迫」自己要定下來:好歹把學業完成。 職校畢業那年,順利考上人生中第一個夢寐以求的學校:「慈濟護 理專科學校幼保科」。對一個就讀私立職校、在學業表現上極度自卑的 高職學生來說,那是人生中的第一次自我肯定。那兩年的生活,充分地 浸淫在知識的學習與藝文的薰陶中,假日則倘佯於大自然的懷抱裡,接 受著心靈的洗禮,東海岸的沙灘上,結滿許多我曾經編織過的美麗夢 想。那時的我,確實是個文藝青年,做著夢、寫著詩,滿腹的生命熱情, 急著要向全世界揮灑。雖然在學校生活上有諸多的約束,但卻無損於我 們心靈世界的自由度。老師們與懿德媽媽的關愛,撫平了來自管束的不 滿情緒。那兩年,月暈效應使然,讓我覺得這個科系似乎不錯,因而就 這麼地在幼教領域「定」了下來。 專科畢業後,秉持著老師的諄諄教誨:「你們要先進入幼教現場工 作,試試看自己是否喜歡這個行業,之後升學才有意義。」帶著無比的

(11)

教學熱忱,我回到家鄉的一間幼稚園服務。 「人不輕狂枉少年」的故事,同樣在我身上發生。一個初生之犢的 傻子,憑藉著自身的熱情,想要一展才華與抱負,卻在職場中狀況連連。 帶著天真,想像著一個「理想」園所的面貌,以著所謂的「完美」,為 班級爭取應有的教具及設備;開會與老闆意見相左時公然反駁,完全沒 想到對方會面子掛不住,因而成為上司的頭痛人物。更常因為自己直腸 子的性格,及視為理所當然的天真想法,話傷他人而不自覺。 職場裡也不全然是灰頭土臉的,在班級的小天地中,也獲得些許成 就感。對一個初入職場、隻手單拳帶領二十四位小班孩子的新手教師來 說,初期的混亂與手足無措可想而知:一會兒這個哭、一會兒那個吐; 再不就是哪個尿濕褲子,哪個又跟人家打架了。但卻也在那一年中,看 著孩子們慢慢懂得團體規矩、有生活自理能力、認知學習不斷成長、小 個頭兒也一天天地拉高,來自孩子的回饋與家長的肯定,讓我選擇繼續 在這條路上走下去。 當時,我在園所中算是個高學歷的教師,但卻是個不折不扣的「黑 牌老師」。在難以認同自我身份的情形下,隔年,我到了一家托兒所服 務,帶領著中班的孩子一起成長。這裡的職場氣氛完全不同於前,大部 分的老師都很資深,學校風氣也就相對地保守。雖然受到上司的賞識與 器重,給予很大發揮的空間,教學資源也很豐富。但因為組織文化的守 舊,很多事情的作法就得因循傳統與職場倫理,新觀念與想法雖然會被 提起,但接受的速度相對緩慢。猶有甚者,在表現自己的當時完全不懂 得保護自己,難免傷痕累累、自嗟自嘆。在這樣的氣氛下,發現自己慢 慢地停止成長,熱情之火逐漸熄滅,只剩一片消沈。

(12)

疲累之餘,總是反問自己:「難道這就是我要過的生活?在鄉下傳 統的托兒所工作到老,等著被淘汰?找個人嫁了,過著柴米油鹽醬醋茶 的生活?」 這情景的延伸想像,讓我驚覺到「於是乎,我就這麼過了 我的一生……」的可怕。性格中的不安分因子,催促著我要趕緊逃離現 狀。 好運地,我考上了二技,來到台中求學。表面上,看似順利的追求 專業成長,我也做到老師們的期許:「先進入職場檢視自己是否喜歡這 個行業,之後再念書才有意義。」其實隱藏在背後的動機,卻是逃避工 作、拋開生涯定向的惱人問題。升學,於我意味著的是:有個地方可以 暫時喘喘氣、歇歇腳,讓自己完全放空,不去想那些磨人的「自我追尋」 課題。自然而然地,我拋掉了過去,迎向嶄新的未來。 重新踏入校園學習的喜悅與感動,並沒有維持太久,那些要如何地 用功與增能的自我期許,也很快地銷聲匿跡。那兩年的知識學習,於我 而言,只是高職及二專的課程再聽一次罷了。沒有在課堂上與老師共同 激盪出知識的火花,坐在課室中的我,腦海中總是跑出這樣的話語:「妳 又沒當過幼教老師,只會打高空!」不滿的情緒,並沒有轉化為積極向 外尋求資源的動力,有的只是等待畢業的虛擲與荒廢……。 由於二技的求學生涯中有遺憾,很自然地在心中升起一股往上爬的 念頭。畢業後,一邊在托兒所工作,一邊去補習班準備研究所考試。隔 年,考上幼教研究所。當然也就理所應然地繼續念下去。自我成就的喜 悅再次淹沒了那些惱人的問題。很可笑地,我將學校當成擱置問題的避 難所。 直到寫論文時,老問題又出現了!「為畢業而寫?」、「為興趣而 寫?」、「為理想而寫?」抑或……?在還沒找到答案前,我嘗試了許多

(13)

有興趣的主題,一年多下來,依舊是原地踏步,論文寫作一事,束之高 閣。雖常自責於不知分寸、浪費時光、趕緊畢業、實習、找工作等內外 在壓力中。但深知自己找不到寫下去的動力,更不想寫出連自己都不喜 愛的東西,率性的我只是靜待著靈光閃現的剎那。 直到有天,機緣成熟了!在研二暑假修教程1期間,有位老師在課 堂中提到中文電腦及倉頡輸入法的發明人-朱邦復先生。雖然該位老師 只提起他的名字就打住,但我對朱先生的記憶卻逐漸清晰起來。 猶記多年前,曾在蔡康永主持的「真情指數」電視節目中,看過朱 邦復先生的專訪。印象中他就像古代的讀書人,高風亮節,生性恬淡, 不以功名為念,將其畢生研究中文電腦的成果公諸於社會,其無私的精 神讓人欽佩。在科技當道的年代,朱先生不以他在科技界具開創性的研 發成果而自鳴得意,一切功名利祿在他眼中不過夢幻泡影。 隨後我在網路上找到「朱邦復工作室」網站,從此跌入了朱先生浩 瀚的智慧之海中。回顧以往受教的歷程,鮮少領略過知識的奧妙與獲知 的感動,但自從透過該網站,以往對於生命的種種疑惑,一點一滴得到 解答,對於智慧更是生起無限的嚮往與渴求。每每於此網浸之泡之、思 之又想之,完全折服於朱先生廣博的知識、艱深的常識(智慧學)及偉 大的人格之中。其每字每句皆為思想之精華2,其話語總讓我點頭如搗 蒜般地心悅誠服,即使回味再三猶未能窮盡其意,心靈的滋潤與震撼, 更是難以言喻! 至今我方明白,原來心中尚未有一「真智慧」做為人生的方向。世 俗功名利祿的追求,或許能暫時迷惑人心,讓人誤以為這就是人生的真 相。然而,任誰也無法忽視那股來自精神世界的需求與渴求,你越是不 1 指「國民小學教育學程」,2005 年 8 月。

(14)

想理會它,它越是會透過各種方式來提醒你它的存在。 長久以來,我所追尋的就是可以奉獻一生的價值。在強調競爭的功 利社會中,看到朱先生這樣的人格典範3,為傳承中華文化發下地藏菩 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眾生度盡,方證菩提」的宏願,所作所為皆 以全人類的福祉為依歸。如此偉大的人格典範,讓我生起了自省與思齊 之心。 由於這樣的一個觸動,致使我想探究一個可以感動自己或他人的人 格典範:「它猶如一面鏡子,可以觸發反省或自我激勵。」(王麗雲,2000, p217)在「質性研究」(Qualitative Research)的哲學觀裡,每個研究對 象都具有獨特、有意義(Meaning)的生命意涵及社會脈絡的洞識,因 此它關注的是研究之歷程(Process),在自然的環境(Actual Settings)下 讓資料去說話,研究者傾向以歸納的(Inductive)方式來分析資料(李 奉儒,2001;胡幼慧,1996;黃瑞琴,1991)。 而我認為質性研究最迷人的地方,莫過於研究者與研究對象共同激 盪而出的生命火花,他們一同體驗著生命的悲苦與喜悅。 在瀏覽生命敘說相關論文時,我看到一個個研究對象栩栩如生地躍 然於紙上,訴說著他們的生命故事;研究者化身為導演,捕捉著他們生 命的丰姿,再以行雲流水般的書寫技巧來呈現,讓讀者忘情地沈醉其 中,隨著故事脈絡而情緒起伏。 每個人都是自我生命中的主角,每個生命都可以是如此地豐盈、有 意義,我看到了生命的光輝與價值!內心的悸動呼喊著:「這就是我要 的東西!」 3 朱邦復(1995),在其自傳《智慧之旅》中,剖析其一生追求智慧的生命經歷。本書之主題在 於點破人人都有的私心,私心一破,智慧始生。

(15)

最後,研究者以三個歷程,來說明這段從自我追尋,到確定研究方 向的歷程。 一、跌跌又撞撞的成長歷程 在研究者的生命旅途中,歷經無數次的跌與撞。回首來時路,研究 者發現自己總是在相同的地方跌倒,總以錯誤的方式來解決問題。殊不 知舊框架無法跳出舊思維,危機仍舊會一再地出現,行為也就一再地重 蹈覆轍,問題仍在。因而,壓力與痛苦就常相伴隨。 而後,研究者體認到,生命事件的發生,一定蘊含著某些訊息與意 義,只要當事者願意去正視它,以喜悅之心接受它時,內心的障礙就會 瓦解,問題的處方也就出現了,接下來就是行而動之也。且行且走,且 參且修,人生考驗關關不同,能夠過關斬將,才是生命的勇者。 最後,生命的旅程會通往哪裡呢?沒有人可以告訴你答案。不過 Daumal(1987)的這句話,頗值得玩味: 「你 不 可 能 永 遠 居 於 顛 峰 , 你 一 定 會 再 下 來 。 所 以 , 為 什 麼 一 開 始 還 要 麻 煩 呢 ? 無 他 , 上 面 的 知 道 下 面 的 , 下 面 的 不 知 道 上 面 的 。 你 爬 , 你 看 見 , 然 後 你 又 看 不 見 , 不 過 你 已 經 看 過 了 。」 (引自 Ferguson 著,廖世德譯,1993:110)

(16)

二、追追又尋尋的研究熱情 來自外在的制約與內在的恐懼,是研究者在生命旅程中一直跛足的 原因。Ferguson(1987)直指問題核心:「掙 脫 痛 苦 唯 一 的 方 法 就 是 通 過 痛 苦 。 」(引自廖世德譯,1993:101) 唯有當研究者能夠欣然地接受自己,傾聽自己內心深處的渴求時, 生命的答案就會慢慢浮現,完整的輪廓才會逐漸清晰。這時,研究者肯 定的說出:「研究,是追尋生命答案之歷程。」 當研究者看到具有崇高使命、生命熱情與實踐動力的人格典範時, 便產生欲以了解、探究的動機,期望能從研究對象身上學習到自己所欠 缺的特質,讓生命的面貌,更加地完整與美麗。 三、真真又切切的自我承諾 來自於研究者面對自我成長的需求,得自於指導教授的溫暖關懷與 支持鼓勵,在在都是激發研究者產生面對自我、改變自我的媒介。 研究者從身陷於生命旅程,迷惘困惑的低海拔中,而後到豁然開 朗,踏實喜悅的高海拔中,面對這股逐漸醞釀形成的力量,伴隨而來的 是對於自身的責任與承諾:不再逃避問題,願意對自身負責、承諾自己 一個有智慧、充滿神奇與奧秘的人生。 研究者相信,當一個生命體願意坦然面對自己,願意對自己全然負 責時,那把以著「自由」為名的鑰匙,就會出現在你的手中,一個全新 的人生就此展開……。

(17)

貳、研究對象的選擇

選定生命敘說這個研究取向後,那麼誰是我欲探究的對象呢?誰的 一生充滿豐富與意義性?誰的生命可以為我帶來啟示、學習與成長? 研究者在瀏覽生命敘說相關論文時,發現在幼教實務工作領域中, 有人以資深幼教工作者(主管及教師)為生命探究的對象,了解其專業 生涯發展歷程與社會文化脈絡的關聯(王旭萍,2004;林志昇,2003; 游秀美,2004;彭佳宣,2004);有人則關注到在幼教現場中相對稀少的 男性教師,他們在幼教現場的景況及專業成長之歷程(陳兆慶,2001; 劉姵蓁,2004);幼教老師的角色樣貌、心路歷程、職業生涯與追求專 業成長歷程也有多人探討(許惠茹,2003;陳蓉萱,2006;曾淨雯,2006; 賴佳郁,2004;);更有人關注到長期受到社會共犯結構下所剝削與壓 迫的教保人員,來自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社會意識的覺醒,她們勇敢地 說:「我們不是顧嬰仔的查某人」。她們努力為自己的生命尊嚴發聲,在 女性工會組織中找到更加璀璨的生命意義(孫嫚薇,2004)。 以上生命敘說相關論文,研究對象皆為幼教現場的工作者,然而影 響著他們教育觀及專業能力的重要推手:「師資培育者」,目前尚未有相 關論文探討。洪福財(2000)提到,教師的專業能力與成長是攸關幼教 教學成敗的關鍵。而師資培育機構正是培養專業師資的場所,其重要性 不言可喻。 研究者回溯自身的學習經驗,為何會踏入教育領域?即是受到國中 時期吳慶聞恩師之啟蒙。他總是有耐心地引導當年那個憤世嫉俗的學 生,看到她在待人處事上有些微的進步時,總是開心又真誠的給予鼓勵 及讚美。

(18)

因為曾受到這位恩師的啟蒙與關懷,讓研究者認為能夠成為一位 「老師」,是件多麼了不起的事情。之後的求學階段,也總會遇到一些 不一樣的老師,他們的身教與言教,一直都是激勵研究者追求自我成長 的重要推手。 因此,研究者想到:在培養教育理論基礎與實務的「師資培育」機 構中,那位教師其身教與言教影響、甚至改變學生,讓學生以追求人生 的真善美而努力?這些受到其精神感召的學生,如何將這份教育愛繼續 傳承下去?其所作所為,如何影響台灣幼兒教育的發展? 指導教授郭碧唫老師,是那位拿著魔法棒的天使,為我指點出一條 明路、那關鍵性影響的一步:「王靜珠教授!」 王靜珠老師是台中師院幼教系退休多年的教授,在台灣早期幼教發 展與師資培育上,她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推動了多項具指標性的幼 教政策發展,在發展國內幼教理論上更是不遺餘力。經由指導教授的引 薦,我認識了這位幼教界的老前輩。王靜珠老師於焉成了本研究對象。 我想許多與王靜珠老師見過面的人,一定會被她的熱忱與慈祥所感 染。一位八十三歲的長者,依舊活力充沛,說起話來中氣十足。談到她 教過的學生,如數家珍,對學生的疼愛與關懷溢於言表;說到教育相關 議題時,眼神發亮、語調亢奮,話匣子一開,源源不絕地細數台灣幼教 發展史;在執教期間曾編寫「教育行政」、「幼稚教育」、…等教材的經 歷;為了寫一份屬於台灣兒童發展的案例,她有計畫地產下三子,做為 期六年的觀察記錄,開創國內教育實驗的先例;對於目前教育政策的缺 失,更是她關注的焦點,總是打電話四處關心這些重要議題。 這就是認真、執著又熱情的王靜珠老師。她知道我欲以她作為研究 對象時,毫未考慮我即將對她的生活所造成的困擾,爽快地就答應了!

(19)

是的!我要找的就是這樣一位德高望重、在幼教領域鞠躬盡瘁,有 著卓越貢獻的人。其實,我真正好奇的是,到底是何種力量,讓她一路 堅持、努力奮鬥,五十年的教學生涯始終如一地執著與奉獻;是何種神 聖的使命,讓一位退休的教授,在退休後仍然南奔北跑地為幼教請命、 發聲;而那源源不絕地書寫、創作不輟的動力在哪裡? 在我的生命歷程中,缺少的就是這種堅持與努力。以致庸庸碌碌、 一無所長。更可悲的是,總是活在懷才不遇的自哀自憐、斷不了奶的埋 怨與撒嬌中。我把這份論文,當作是對自我生命的再次救贖。因為寫論 文的過程,得經歷磨人的思索、寂寞的苦讀、煩躁的謄打與修改。最困 難的關卡,是面對那人性中的弱點、那好逸惡勞與趨利避害的習性,且 時時刻刻處於理性與感性的天人交戰中。這些過程的經歷與突破,於我 而言,是跨越自我成長的一大關卡、是首次對於生命全然地認真與負責。 研究者始終相信,研究本身無法和研究者自身的環境背景相脫離, 研究者的知識背景、人格特質、成長環境等,這些條件在在牽動著研究 的發展。 研究的歷程,是內在精神的行動,是尋找生命的意義,人在其中找 到自我,以及對未來生活的覺醒與行動。就如同Geertz(1973)所言: 「我和韋伯(Max Weber)一樣,相信人是一種懸掛在自己所吐出 來的意義之網上的動物,我認為文化就是這張網,因此,分析這張網時, 用的並不是尋找定律的實驗科學,而是尋找意義的詮釋科學。」 (引自 William Ayers 著,江麗美譯,1999)

(20)

參、研究對象的描述

對於研究對象的描寫,在此僅做簡單的介紹,主要重點為研究對象 於教育界服務的事蹟。而其詳細的童年生活、求學經歷、婚姻生活、專 業生涯,及晚年生活等生命歷程,於第三章中有詳細的描寫。 王靜珠,民國十三年出生於山西省汾陽縣。祖父營商,父親是個牧 師,母親滿族人,家境小康。家裡共有七個手足,王靜珠排行第四。她 從小就在父親「施比受有福」的訓勉中成長,付出與奉獻成為她人生的 使命。之後她選擇在教育界實現理想,用她的愛去解決學生課業與生活 上的困難,化育無數英才,桃李滿天下。 台中師範學院是她一生奉獻教育愛的場所。任教期間,她推動過多 項卓越事蹟,最為人熟知的是以個人身份向教育部提出專案申請設立「 二年制幼稚教育師資科」,並獲准於民國七十二年開始招生。她同時也 熱心推動社會福利、兒童福利,擔任「台灣省兒童福利業務人員研習中 心」講師、「台灣省兒童福利促進委員會」委員,撩起褲管下鄉辦理流 動性質的「農忙托兒所」,在學校成立「愛心工作隊」,帶領學生足跡遍 布各地的育幼院、老人院等社會福利機構(王靜珠,2006)。 在學術理論中,每擔任一門課,她就寫一本教科書,也因此累積許 多專業著作。不只做學問認真,教學更是最她熱愛的工作,她將枯燥無 味的課程,設計成生動活潑的教材,利用實際生活事件來加深學生的印 象。她期許自己不但要是個專業認真的「經師」,更要是個發揮教育愛 的「人師」。她幫助學生解決生活難題,協助他們做生涯規劃,甚至畢 業後找工作、婚姻伴侶等,她是學生口中的「王媽媽」與心上一直感念 的恩師。

(21)

為落實我國幼兒教育的實徵性研究,她更於三十七歲時計畫性地產 下三子,做了為期六年的縱貫性研究,將三子的成長歷程記錄下來以佐 證學前教育理論,成為日後的「幼稚教育」一書。 王教授雖然身在師院的幼教體系中,卻很關心處在社會福利體系的 保育人員,她接受政府委託辦理保育員及輔導員培訓工作;為提昇保育 人員素質,在公務人員高普考中爭取「保育人員普考」科目;促成保育 人員納編;為保育人員薪俸制度請命。退休後的王教授,依舊活躍於教 育界,推動親職教育,擔任中華電視公司空中教學講師、「小甜甜兒童 諮詢中心」委員,而且她是台中家扶中心最資深的志工。 懷著「取之於社會,回之於社會」的想法,她對於各種演講、座談 的邀約從不拒絕,足跡遍佈全省,呼籲「幼兒教育」及「倫理教育」的 重要。在民間組織方面,她創設「中國幼稚教育協會台中市支會」,以 聯絡幼教人士、研究幼教學術、發展幼兒教育、增進兒童福利為目的。 本著「讀萬卷書、行萬里路」的信念,王教授喜歡接觸不同國度的專家 學者,聆聽各國教育理念,彼此針對幼兒教育做交流與互動,足跡遍布 海峽兩岸與世界多國。 她,活到老、學到老,也工作到老、奉獻到老。

(2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透過一位幼教師資培育者的生命故事之探索,瞭解其童年生 活、求學歷程、家庭生活、專業生涯,與晚年生活,同時以研究對象的 主觀詮釋,與社會脈絡的客觀事件,交互呈現其生命軌跡。 接著,分析其成長環境與時代背景,如何儲備她日後奮鬥的資糧; 探究其人生角色、人格特質與人生信念,如何導引她的人生軌跡;並找 出她在幼教界的努力與貢獻,為台灣幼教歷史演進留下一履足跡;而其 教育思想更是表達研究對象之精神內涵的重要指標。 最後,探討影響研究對象生命脈絡的重要因素,企圖為其人生的走 向與成就,找出可能的原因。 綜上所述,本研究希望達成以下目的: 一、探究研究對象的生命故事,瞭解其在幼教生態環境及歷史演變 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所產生的影響。 二、釐析研究對象的教育理念與行動,探討其教育哲學觀。 三、透過研究對象生命歷程的剖析,瞭解人生的意義與使命。 四、經由研究過程與論文寫作的訓練,研究者希望能養成客觀、負 責的態度,並從此歷程中得到學習與成長。 五、所得之研究結論,企盼能為讀者帶來一些生命的感動或啟示。

(23)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生命故事(

life story)

生命故事是以一位對象進行深度描繪,強調其人生的「某些故事、 事件、生涯或轉捩點」對其一生的影響。為了掌握一個人對他自己生活 的詮釋,透過訪談或對話建構生命,其特性在於強調個人經驗與主觀的 知覺,研究關心的焦點與呈現面向,其選擇權由研究者決定。 本研究以一位師資培育工作者的生命故事做為探究對象。

二、幼兒教育

指兒童入小學前所接受的教育。依據我國現行的國民教育法規定是 滿六歲的兒童必須進入國民小學接受義務教育,我們通稱入小學就讀的 兒童為「學齡兒童」,因此,我國的學前教育係指滿六歲前的一段教育, 亦即學齡前兒童的教育為「學前教育」(邱志鵬,2001)。

三、師資培育工作者

依「師資培育法」第四條規定,師資之培育,由師範院校,及設有 教育院、系、所或教育學程之大學校院實施,故此等機構即師資培育機 構(邱志鵬,2001)。 本研究所指之師資培育工作者,乃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幼教系退休之 教授。「國立台中師範學院」前身為「省立台中師範」與「省立台中師 專」,目前改制為「國立台中教育大學」。本研究對象在台中師範時期, 擔任普通師範科教師;改制台中師範專科學校、台中師範學院後,擔任 幼教師資科主任及教授,直至退休。

(24)

第二章

研究設計

本章共分為十節。第一節為研究方法的介紹;第二節敘述本研究歷 程,並以歷程圖展現;第三節說明研究對象的選擇方式;第四節陳述資 料蒐集與記錄的方式;第五節則解釋資料分析與詮釋的方式;第六節說 明研究者在研究中的角色;第七節提到研究者的背景資料;第八節乃本 研究之信、效度指標;第九節則說明本研究有哪些限制;最後是探討本 研究的倫理議題。詳細內容茲敘述於後。

第一節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目的在探究研究對象的生命故事,瞭解其在幼教社會結 構、生態環境及歷史演變中所扮演的角色及所產生的影響,找到研究對 象在師資培育界一生奉獻的核心價值觀及教育理念。基於上述研究目 的,研究者所採行的研究理論基礎,與研究方法茲說明如下。

壹、採用質性研究的理由

Lincoln&Guba(1994)提到:「質性研究的目標在瞭解與再建構。」 由於本研究關注的是研究對象獨特的生命歷程,將蒐集的資料做有意義 的詮釋,因此研究者採用質性研究取向,做為本研究方法之依據。 根據學者們對質性研究特徵的描述(黃瑞琴,1991;Bogdan&Bilen, 2001;Lincoln&Guba,1994;McMillan,2000),本研究採用質性研究 的原因有:

(25)

一、本研究在「自然情境(Natural Setting)」下蒐集資料,研究者 透過自然情境的脈絡(Context),與研究對象持久性的接觸,觀察其經 驗世界,從中獲得第一手資料與知識。

二、本研究關切的是研究對象的生命經驗,因為任何事物皆有可能 發展成研究線索,所以研究者把焦點放在對研究「歷程的關注(Concern with Process)」,並以「豐富性描述(Rich Narrative Description)」(如 訪談逐字稿、實地札記)的記錄方式來還原現場,且站在「參與者觀點 (Participant Perspectives)」的立場,如實地呈現研究對象的經驗世界, 及其如何詮釋人生的「意義(Meaning)」。

三、資料的蒐集與分析皆以「歸納分析(Inductive Data Analysis)」 的方式進行,研究者從龐大、豐富的原始資料中逐漸形成核心概念,最 後歸納出本研究結果。

貳、略述科學哲學研究典範轉移:談質性研究崛起之脈絡

基於學者黃光國(2001)的提醒:科學的哲學是西方文化的精華, 是建構知識的基礎。從事科學研究工作者,應對西方科學哲學的發展有 「相應的理解」,才能掌握西方人從事科學研究的精神意索(ethos), 以做為從事學術工作的「背景視野」。 因此,在開始探討本研究之方法學時,且讓研究者先從科學哲學研 究的典範轉移開始談起,略述科學哲學研究歷經多個典範轉移之後,質 性研究取向得到關注之歷史脈絡。研究者同時希望透過對西方科學哲學 發展的初探,幫助自己更能掌握方法論上的「精神意索」,找到自己的 研究視野。

(26)

西方科學哲學的發展從「實證主義」(positivism)開始,主宰物理 及社會科學的思想近四百年之久,他們認為人類經由其感官所感知的外 在世界,才是真正的「實在」(reality),而且人類可以加以理解。在 知識論上他們主張「客觀/主觀」二元對立論,用以獲得客觀的真理, 在方法論上則以「實驗」法來證實假設,最後獲得規律性的知識。 從二十世紀中葉開始,「後實證主義」(post positivism)興起,他 們批判實證主義的缺失,提出不同的想法,其中以波柏(Karl Popper) 為代表的「進化認識論(evolutionary epistemology)」最為人熟知。Popper 認為科學理論,只不過是科學家用「猜測」與「試探」的方法,以不同 程度的成功(以一種機率的方式),將運用理性所發明的規律套用到自 然界,並非從自然界引出規律。他強調:「我們是真理的追求者,而非 真理的佔有者。」因此在方法論上他修正二元論,主張以「批判」的態 度來建構理論,以期達到「近似的真理」,再以實驗操控的方法來「否 證」假設,因此該學說被稱為「否證主義」(falsificationism)。 之後「結構主義」(structuralism)主張「間接實在論」(indirect realism),他們認為經由感官所認識到的「實在」並非「真正的實在」, 唯有透過臨床實驗法或結構的分析法,找出表面現象下的「深層結構」, 才能達到「深遠的實在」,在方法論上則是和研究對象透過交互作用的 方式來進行研究。 到了「詮釋學」(hermeneutics),他們認為每一個地方的人們都可 以建構出他們所特有的「實在」,人的世界是主觀的世界,生活世界乃 是個人主觀所詮釋下的世界,因而主張透過「互為主體」的方式,用詮 釋的或辯證的方法創造出主觀的知識(黃光國,2001;劉仲冬,1996)。

(27)

其後,隨著後現代主義、後結構主義、批判理論等哲學思潮的興起, 追求理性、客觀、實證、價值中立等科學哲學論點不再是研究典範裡的 絕對標準,因果關係的解釋更不是研究的首要目標。自此以後,世界觀 超越二元論,知識沒有絕對的標準答案,人的主體性獲得重視,強調自 我經驗的意義,不同團體表達自我的觀點也受到了鼓勵,形成知識的多 元性與知識的相對主義(王麗雲,2000)。 從科學哲學研究的典範轉移,我們看到,人們在追尋知識的這條道 路上,窮盡無數精力探索生命的意義與價值。最終,人們感覺到科學實 驗無法達到終極關懷、無法了解生命的真相,更阻礙了人們認識自我的 管道。因此,唯有回歸人們自身生命意義的追尋,與自我價值的追求, 方能達成個體圓滿一生的目標。 本研究即是在以「人」為主體的研究關懷下,探尋研究對象如何詮 釋自我經驗與生命價值。

參、研究方法的探尋

當研究者開始探尋傳記法(Biographical method)相關研究文獻時, 發現這是個多元論述、百家爭鳴的研究領域,諸如:敘述(narrative)、 生命史(life history)、生命故事(life story)、口述歷史(oral history)、 傳記(biography)、自傳(autobiography)、言談(discourse)、描繪 (portraiture)、…,這些形式的研究內涵,猶如繁星,常是這裡亮一下, 那裡亮一下地在文獻中交錯出現,有的研究取向大致雷同,有的則差異 性頗大。這現象反映出,研究「人」這個多元、豐富的生命內涵時,無 法以單一面向、思維去涵蓋整體,整體在被分割、拼湊之後還能還原成 整體嗎?人,永遠是個神秘的故事。

(28)

以下研究者僅就與本研究目的契合之傳記法研究取向,做概念上的 釐清,並做方法學上的選擇: 一、口述歷史(Oral history)研究 江文瑜(1996)提到,「口述歷史」指的是過去發生的事情。傳統 歷史的詮釋者,透過文字符號的記錄流傳而成「正史」,此即意謂「擁 有文字權」即擁有「歷史詮釋權」。而口述歷史則突破文字的限制,將 歷史取材的資料來源延伸到相關人員的敘述,把「歷史詮釋權」交給廣 大的群眾,他們得以透過口述歷史來詮釋自我與生活。因此,「口述歷 史」對沒有權力或書寫能力的弱勢者特別顯得重要。 換言之,在社會學田野調查中,研究者為了瞭解弱勢族群「過去」 所發生的事情,透過訪談的方式,讓他們為自己發聲、為歷史留下見證。 在此,研究者所指之口述歷史,不同於一些位高權重者,透過口述的方 式,聘請文字專長者為其生命書寫、做傳。兩者的研究關懷與社會資源 截然不同。 本研究對象,不但具有文字表達能力,還是位著作豐富的學者,研 究者除了關心研究對象過去發生的事件外,也重視其當前的生活狀態, 及其對生命的觀點與詮釋,因而不以「口述歷史」來界定本研究之方法。 二、傳記(Biography)與自傳(Autobiography)研究 (一)、傳記/自傳研究的學術價值 傳記指的是生命的歷史,自傳則是書寫個人生命的歷史(王麗雲, 2000)。倪鳴香(2003)在一個學術研討會中提到,以個體生命經驗記 錄做為學術研究的「生命傳記」,在德國學術界已有相當久遠的歷史。 最早可溯源至文藝復興時期,人的思想、感情與智慧,從神學的束縛中

(29)

解放出來,在體現對人之主體的重視下,生命傳記在關注個人生命經驗 及歷程的豐富性下而書寫。「傳記」(Biography)一詞則出現於西元十 七世紀啟蒙運動時期,至十八世紀逐漸進駐學術領域,不只成為歷史、 文學與哲學研究領域的興趣;在教育學方面,則藉由傳記資料來探索個 體「涵化」之歷程。若從教育學理論發展的觀點來看,這些生命史、傳 記的材料,更貼近人們的生活實況,可做為建構現在教育學理論知識的 源頭活水。 (二)、傳記⁄自傳研究之意涵 Kokemohr(2001)指出傳記研究作為社會科學的研究方法,試圖分 析個人的敘說(narrations),以期了解人們如何藉由意義的連結而建構 他們的社會世界(馮朝霖譯)。Connelly & Clandinin (1987)則提到,自傳 法著重的是歷史性的描述、歷史事件的重新體驗與反省性的詮釋理解 (引自林志昇,2003)。傳記研究與自傳研究,皆是為個體一生作傳, 其差別在於書寫的角色不同,所詮釋的觀點自然也會因而不同。 本研究所關注的焦點相當契合傳記/自傳研究取向,著重歷史事件 的描寫及反省性的詮釋理解。本研究對象已出版個人自傳,研究者從該 書中擷取研究對象的生命事件與觀點想法,並透過訪談及觀察,企圖讓 歷史事件的原貌更加清晰,觀點的詮釋更加地豐富。

三、生命史(Life history)與生命故事(Life story)研究

(一)、生命史

在社會學領域中,社會學家與人類學家對於歷史事件中的要參與 者、個人生命史足以代表時代或族群之縮影者、或有特殊經驗專長者的 生命史皆相當重視(江文瑜,1996)。生命史的歷史源於十九世紀末,

(30)

戰期間,生命史研究變成為一股熱門的風潮(Runyan,引自張慈宜,賴 誠斌譯,2002)。「生命史」它建構出一種具體的生命經驗,其目的在 於突顯研究對象的經驗內容與意義。生命史研究,因為它在「整體性」、 「敘述性」、「脈絡性」與「歷史性」等方面的價值,而逐漸受到重視, 遂成為一項重要的研究方法(王麗雲,2000)。 生命史呈現的是個體完整的一生,強調生命持續性與延續性的特質 (江文瑜,1996),其關懷層面較傳記/自傳更廣,它強調研究對象的 背景與歷史脈絡,研究者可以決定研究焦點,呈現研究對象經驗的事實 資料以及對生活世界的詮釋(王麗雲,2000) (二)、生命故事 Sarbin(1986)指出,敘說(narrative)其實就是故事(story)。人 們透過說故事來建構自我,當人們想在生命、生活中找尋意義時,「故 事」可以協助我們更清楚的思考,了解問題癥結所在,並擬定行動計畫 來解決問題。因此,故事可以讓人的生命達到統整(unity)及目標 (purpose)的目的(引自許育光,2000)。Angrosino(1989)和Atkinson (1998)提到,生命故事強調「某些故事、事件、生涯或轉捩點」。MaAdams (1990)則認為:人們透過說故事來瞭解自己的生命、對自己產生身份認 同(identity),故事中呈現了場景、角色、情節、和主題,生命故事以個 人主觀世界來建構,整合了個人的過去、現在及未來(引自林志昇, 2003)。 綜上所述,生命史與生命故事皆綜觀研究對象的一生,只是生命故 事特別關照對研究對象有重大影響的「重要事件」。若從本研究之目的 來審視,本研究之重點不在探究研究對象「完整」的一生,而是針對某 個特定事件、生涯、轉捩點,予以特別關注,因此,「生命故事」(life story) 的說明更能貼近本研究之意涵。

(31)

肆、採用「生命故事」之考量

生命故事的資料是經研究者的觸發後,而由研究對象以言談或寫作 的方式「自我陳述」得來的,因此具有相當大的主觀成分在內。研究對 象很可能因事隔久遠,對過去發生的事情已經印象模糊,或是資料的佐 證不足等因素而未能做出詳實的描述。 再者,研究者對於研究對象的掌握也具有極高的爭議性,研究者如 何抽絲剝繭,超越對研究對象表面行為的觀察,掌握其人格特徵,對生 命故事的書寫更是一大挑戰。不過,這些限制卻無法抹滅生命故事研究 的價值,其原因在於人們所認知的「社會」或「世界」,其實都是由個 人心靈所「建構」出來的,而人們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常會做出不同 的建構與形成各種的組合。因此,關切的焦點應放在事件本身對研究對 象的意義與詮釋(王麗雲,2000;劉鳳英,2000)。 本研究以幼教師資培育者為研究對象,從她的童年及家庭背景談 起,了解其家庭教育對她日後造成的影響;研究對象求學歷程,得到哪 些薰陶,以致矢志終身為師;在何種機緣下進入台中師範學校任教,教 學工作中所接掌的職務與重大特殊的經驗,使我們深入了解她為何會在 幼教領域中找到學術研究與教學的熱情;其推動多項劃時代的幼教政策 在台灣幼教發展中扮演何種角色,其歷經的挑戰與開創,讓我們理解她 在台灣幼教發展中的行動與貢獻;透過教書、寫書、演講等生命事件, 則是我們理解她如何將其教育理念實踐。在師資培育界服務五十多年的 研究對象,其追求完美與服務人群的特質,化育無數英才、學生遍布於 社會各領域中,在長江後浪推前浪的力量下,這些學生受到什麼影響與 改變。在生命歷程臻於完整的階段,她對人生的看法、未盡事件及對後 學的期待等。基於上述理由,研究者以「生命故事」作為研究取向。

(32)

第二節

研究程序

本研究從民國94 年(2005)9 月,研究興趣的聚焦開始,歷經尋找 與決定研究對象、進入文獻閱讀、擬定研究計畫、進行資料蒐集、研究 結果分析與評論,最後形成研究結論等歷程。

一、研究興趣的形成

研究者從對生命的迷惘,到找尋生命的意義中,逐漸形成本研究方 向。誠如在緒論中所言:「研究,於我而言,是追尋生命答案之歷程。」 量化研究,一直給研究者冷漠、難以親近之覺,聞不到屬於人的生命氣 息,在其中人被化約、切割與冰凍。 研究者認為生命重要的課題在於追尋自我、發現自我到整合自我。 在生活中用心體驗,並以有意義的型態完成自己的這趟人生旅程。而研 究者認為,「寫論文」是通過生命追尋與突破自我性格障礙的關卡。 就讀研究所這段時期,研究者面臨了人生階段的分水嶺:正從感 性、矛盾與衝突的青春期,跨到青春純情不再,人生課題接踵而至的「成 年期」1。在生活與精神上有諸多的不協調,亟待研究者去面對與整合, 比如:對於課業的焦慮與逃避、對於所學(專業)的厭倦與怠惰,時常 擺盪在生活尊嚴、物質慾望、前途認知、理想追求等真實人生課題中。 這些心理上的陰霾,累積到最後是對於自我能力的懷疑。修學分可 以低空飛過,但對於寫論文,我猶豫不決:一方面不相信內心深處的渴 求,但也無法瀟灑地離去。這過程是煎熬的,就如同 Ferguson 所言:「我 們還害怕自己,不相信自己內心深處的要求。…我們既害怕又渴望成為真正的自 己。」(廖世德譯,1993,P120) 1 接近而立之年。

(33)

到最後,研究者誠實、坦然地面對自己,進而,找到生命(研究) 的熱情。

二、研究歷程的開展

從確定本研究對象開始,研究者並非隨即充滿動力的投入研究中, 因為要跨出「怠惰」的關卡著實不易。這跟研究者的性格息息相關:自 我主張強、做事喜歡依著自己的步調與節奏,不喜他人的催促或責備。 而她的指導教授卻以寬廣的心胸來等待她的成長,對於老是有不同想法 的研究者,指導教授總是靜靜地傾聽,在最佳的時刻給予一句提醒或鼓 勵。研究者從指導教授身上感受到無比的包容與愛心,觸發了強烈的愧 疚與反省,在愛與關懷的滋潤下,醞釀了學習動力,研究逐漸展開……。

三、相關文獻的閱讀

以前研究者時常跟同學抱怨,為什麼寫論文一定要有「文獻探討」, 難道不能只寫自己的想法嗎?而這些論文進度跑在前面的同學,也總是 很有耐心的跟研究者分享她們自己在做文獻探討時的收穫。如今,研究 者終於明瞭,當找到研究的興趣時,閱讀文獻不再是件痛苦的事情。透 過相關文獻的閱讀,研究者得到了更加明確與周延的研究指引,這些前 人經驗,讓研究者進入研究場域,猶如帶了指南針與探照燈,指引研究 者走向更有深度與廣度的研究內涵。

四、研究工具的擬定

研究者透過閱讀研究對象的自傳書,掌握研究對象的生命脈絡,整 理成「研究對象大事年表」(見附錄四)與「研究對象著作目錄」(見附 錄五),進而擬定訪談研究對象與相關人士的訪談大綱(見附錄一、二)。 此四份研究工具之擬定,有助於研究者掌握研究對象的生命事件,以便

(34)

在進行資料蒐集時,找到最佳的切入點。

五、研究資料的蒐集

本研究資料蒐集,從民國九十四年(2005)九月二十八日第一次與 王靜珠見面開始,到民國九十五年(2006)八月十二日為止,歷經十一 個月。訪談相關人士共十人,每人一次;訪談王靜珠六次、見面共計二 十四次。訪談次數共計十六次(見附錄三)。 資料蒐集過程順利,得到王靜珠諸多幫忙協助,提供研究者許多寶 貴的資料,並盡力配合訪談。受到訪談邀約的受訪者,亦相當熱心地撥 冗接受訪談,讓研究者得以順利完成資料蒐集。

六、資料分析與詮釋

從研究資料蒐集、轉錄,到下筆分析、詮釋,於研究者而言又是一 大難關!這一關一跨,三個多月倏忽而過,除了完成一些訪談資料的轉 錄之外,一無進展。每天除了在虛擲光陰與自我譴責中度過之外,對於 分析與寫作仍舊是一籌莫展。這也讓研究者體會到:要下筆寫一個 「人」,談何容易!光是要跨越心理上的障礙,已是高山險阻。 這時,指導教授提到:「每一本傳記的作者都有他獨特的詮釋立場, 他可以決定自己要怎麼寫,讀者也可以選擇相信與否。」慢慢地,研究 者心中的陰霾逐漸散去,戰戰兢兢的走下去。 研究者在下筆寫作這關「卡」了這麼久,就是缺乏盡情揮灑的勇氣, 因為研究者自認為還不夠了解研究對象。「我憑什麼寫她呢?」這個問 題讓研究者深刻體驗到傳記寫作的難度。最後還是指導教授的這句話讓 我有了勇氣:「碩士論文只是做研究的練習、是個學習歷程,不要把它 當成“masterpiece”。」

(35)

七、研究流程的設計

本研究之歷程,將以「研究歷程圖」說明之: 圖2-2-1 研究歷程圖 研 究 興 趣 形 成 尋找與決定研究對象 文 獻 探 討 擬定研究計劃 決定研究方法 進入研究現場 進行訪談、觀察 文件蒐集 資料整理、轉譯 研 究 資 料 蒐 集 與 整 理 資料分析與詮釋 研究者省思 退出研究現場 生命故事形塑 歸納研究結果

(36)

第三節

研究對象的選擇

研究對象的選擇,除了考量個案的特殊性、豐富性之外,Stake(1994) 還提到所謂的「直覺興趣」,也就是研究者憑著自己的專業敏感度來選 擇研究對象。黃瑞琴(1991)則提出,質性研究在選擇和決定研究對象 時,研究者通常使用非正式的策略開始現場工作,比如:自然的機會、 方便、運氣、研究者的興趣、場所可接近性、研究的可行性、研究的意 義等。由此可知,質性研究在選擇研究對象時,並非依據一系列標準化 歷程,而是採立意取樣的方式,找尋最具豐富性之個案。 綜上所述,本研究選取研究對象乃考量下列五項因素:

一、自然的機會

研究者在確定生命史研究取向後,曾以一位資深兒童音樂工作者為 研究對象,期間經歷約半年的摸索期,但考量時空等諸多因素的限制, 加上研究者一直無法找到研究的焦點,因此一直處於原地踏步的狀態。 後來經指導教授的指點,本研究對象方才塵埃落定。 本研究對象是一位從師範學院幼教系退休多年之教授,在研究者開 始接觸她之前,只耳聞過她的名號,對其事蹟不甚了解。如非透過研究 者之指導教授的引薦,以研究者所處之時空背景,要接觸到研究對象本 人的機會相當渺茫。因此,本研究對象的選擇,乃是研究者之指導教授 憑著其「直覺興趣」,為研究者促成這個自然的機會。

二、研究的方便

研究者從選擇研究對象的經驗中,體驗到研究對象所處地點遠近、 研究對象忙碌與否、能被研究者打擾之時間的多寡等因素,皆是影響研

(37)

究進行順利與否的重要因素。 經過約半年多的摸索期,最後以王靜珠做為本研究之對象,主因 為:研究對象的住所就近於研究者就讀的學校,有著地利之便;再者, 研究對象退休多年,平時主要活動為寫作,研究者只要打個電話即能約 到研究對象,此乃時間之便。因此,於研究者而言,研究地點容易到達、 研究時間容易安排、資料蒐集方便等,皆為選定本研究對象之主要因素。

三、研究的興趣

研究者對於「生命故事」研究有熱忱,在出於興趣與好奇下,研究 者企圖解釋研究對象這個真實存在的個體,瞭解其生命故事的脈絡,與 其解釋世界的獨特觀點,而非打算透過她了解其他個案或是一般普遍性 的問題。

四、個案的特質

研究對象在學生的口中是「王媽媽」、「老師媽媽」,可見其喜愛接 觸人群、樂於助人、溫暖與關懷的人格特質。當研究者跟王靜珠表達欲 以她做為研究對象時,她雖然謙稱自己不值得研究,但卻表示相當樂意 幫助研究者完成論文。因為研究對象有意願接受訪談,及其樂於助人的 特質,很快地研究者即與研究對象進入和諧互動的氣氛中。

五、研究的意義

McMillan(2000)說明質性研究的抽樣重點是樣本少,甚至只有個 案,但需要是有深度(in-depth)的「立意」抽樣。意即研究者在選取 研究對象時,需考量能夠提供有深度及有豐富內涵(information-richness) 的資料。

(38)

本研究對象,在台灣幼教發展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教過的學 生不可勝數,且不乏在各領域名聲響亮之人物;以年齡論之,年長研究 者五十多歲,絕對能夠提供內涵豐富的資訊。以研究的意義來看,研究 對象所提供的資料與對生命的詮釋,於研究者而言,無疑是一項珍貴的 資產。

第四節

資料的蒐集與紀錄

研究者除了以訪談、觀察等方式,作為資料蒐集的主要管道之外, 並以蒐集文件資料、訪談相關人物來建構原始資料,以達到獲取更多 元、完整的資料,達到資料分析且互相佐證的目的。

壹、觀察與紀錄

本研究對象雖已從教育界退休多年,但仍舊活躍於各領域,身兼多 職,舉凡民間幼教相關學會、機構之理監事;政府教育、福利單位顧問 委員;個人著作發表等。研究對象忙碌的生活模式,讓研究者有許多觀 察的機會。 一、觀察方式 本研究為了在自然情境中獲得真實資料,研究者進入研究對象的生 活環境進行「參與觀察」,獲取較真實且一般表面較不易觀察到的過程、 行為或感受。但其缺點是易使研究者失去相互主觀性所要的反省意識, 影響對資料的詮釋。因此研究者有時也採用「非參與觀察」,僅扮演研 究者的角色,以不打擾當時情境為前提進行觀察。

(39)

二、觀察工具 觀察工具以「現場筆記」與「錄音」為主,之後整理成「實地札記」, 札記內容做為詮釋研究對象之依據。 三、觀察重點 本研究觀察,著重於事件發生之時機與脈絡,比如:研究對象與友 人或學生講電話或做其他形式的互動時,研究者在旁觀察其講話的內 容、語氣、音調、速度及其神色表情等。另一重點為:在研究對象與家 人或友人的互動關係中,其性格表現、互動模式、價值觀等。 四、觀察者(研究者)角色 研究者與研究對象互動時多種角色交織出現。研究者有時以「協助 者」的角色,跟隨在研究對象身邊進行參與觀察,比如:電腦打字或跑 腿傳送資料;有時則以「觀眾」的角色參與研究對象的活動,例如:在 研究對象『新書發表會』當天,研究者就是「觀禮者」的角色出現;訪 談喬生瑔先生時(研究對象的小兒子),因為研究對象的特意安排,研 究者成為了「客人」的角色。 五、觀察時機與次數 研究者進行觀察記錄之時機,多為利用假日到研究對象家中協助其 打字、整理資料或者訪談之當兒,從相處互動中逐漸了解研究對象,前 後共計二十四次。

(40)

貳、訪談(

interview)

在質性研究中,「訪談」通常是指兩個人之間有目的之對話,研究 者引導蒐集受訪者的語言資料,藉以瞭解受訪者如何解釋他們的世界 (黃瑞琴,1991)。訪談可分為結構及開放式兩種設計方式,依研究目 的、研究問題與受訪者而有所調整(林佩璇,2000)。 本研究旨在了解王靜珠的生命故事,描述她如何對應社會的經驗和 事件,從研究對象自己的情感和觀點,解釋其所處環境脈絡的意義。透 過生命故事瞭解其主觀生涯,能顯示個人對工作和生涯目的所持態度的 多樣性和複雜性。因此,訪談成為本研究獲取資料的重要管道。 綜合林佩璇(2000)及黃瑞琴(1991)的看法,「訪談」的主要功用 有: 一、協助研究者捕捉研究對象的經驗和觀點 在訪談過程中能顯露受訪者的主觀觀點和內心世界,研究者得以設 身處地進入他們的經驗世界。 本研究主要探討研究對象的生命歷程、對於其經驗的闡釋,因此採 用訪談的方式來了解她的內在世界和觀點。 二、補充觀察不及與文獻缺乏的資料 訪談可用於研究過去發生的事件,或不能接近的特殊場所或人們。 有時因為受訪者所報導的內容為已發生之事件,無法經由現場觀察紀錄 的方式來蒐集資料;或者因年代久遠無法取得相關文獻資料等,因此採 用訪談的方式做為了解事件脈絡的管道。 尤其本研究對象過去所經歷的生命事件年代久遠,並非研究者所能 親身體會,有些資料只能透過研究對象的敘說與詮釋,方能一窺全貌。

(41)

三、有助於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的對話 當閱讀相關文件資料,遇有不清楚、待釐清的事件或觀點,訪談即 成為一個快速獲取佐證資料的管道。 研究者閱讀研究對象自傳書時,遇有不明瞭之處隨即記錄下來,以 做為下次訪談之重點。 四、透過訪談可以擴展問題層次 在訪談過程中,受訪者所提供的線索有時會超越研究者既定的假設 範圍,因此透過訪談有助於研究者了解受訪者的期望和判斷。 然而「訪談」也有它的限制,黃瑞琴(1991)即提到,訪談是一種 談話形式,有可能會有欺騙、捏造、誇大或曲解的情形;訪談會因為情 境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結果;訪談者如果沒有直接觀察到訪談對象的日常 生活,可能誤解訪談對象的談話。 綜合黃瑞琴(1991)及研究者自身的體會,訪談有如下限制: 1. 談話內容會因為彼此認知基礎不同而有不同的理解及詮釋。 2. 談話內容也可能會有誇大或偽造的現象。 3. 因人們身處於不同的時空背景下,對同一事件表達的方式及內 容不一定相同。 4. 人們所說的,不一定代表他所做的。 5. 談話內容牽涉個人價值觀時,會出現彼此說法不一的現象。如, 研究者認為重要之事件需釐清真相,但受訪者認為該事件的真相不一定 重要,對於一位德高望重的前輩,會有成人之美的心態產生。 由於訪談有這些限制,黃瑞琴(1991)建議,研究者需長期深入認 識訪談對象,並創造一種人們能很自在地談話的氣氛,藉以瞭解人們談

(42)

綜合上述多位學者對訪談的建議,本研究之訪談重點如下: 一、訪談方式 本研究之訪談可分為「非正式訪談」及「正式訪談」兩種方式。 在非正式訪談中,研究者與受訪者互動時,以一種隨意的、開放的、 非結構式的談話方式,引導受訪者的談話方向,研究者以熱忱的表情與 簡單的語言鼓勵受訪者說出更多的故事。重點在於建立和維持與受訪者 的關係(黃瑞琴,1991),並從中找到研究的興趣或材料。 在正式訪談中,訪談趨於有焦點的、有特定目的,研究者仍舊保持 開放式的談話態度,但依循著研究者所擬定的訪談題目,逐步提出結構 式的問題,藉以收集特定的問題及資料。 本研究訪談主要用意,在於佐證研究對象所敘述的事件及觀點,以 及他人對本研究對象的觀點與看法等,以追求資料的周延及客觀性。訪 談事先取得受訪者的同意後進行錄音。為了深入瞭解研究對象的生命歷 程,研究者使用其著作、照片、報導等媒介,刺激訪談對象的回憶,並 配合研究者擬訂之訪談大綱進行訪談。 二、訪談大綱 研究者從閱讀《樂在春風化雨中:教學生涯五十年紀實》一書,了 解研究對象之童年生活、求學歷程、家庭生活、工作經歷、幼教專業發 展歷程、人格特質、相關人士等。再從書中不甚了解或需找尋更多資料 的動機下,擬定出訪談大綱(詳見附錄一)。 三、訪談對象 研究對象為本研究之主要訪談者,研究者從與研究對象的互動中, 再找尋相關人士,徵詢研究對象及相關人士的同意進行訪談。相關人士

數據

表 4-2-1:民國 40-95 年(1951—2006)台灣幼兒教育演進與王靜珠 幼教專業發展對照表  台灣幼兒教育演進過程 王靜珠幼教專業發展 民國 34 年(1945),台灣原有台 灣總督府台中師範學校,改設為 「省立台中師範學校」。 民國 40 年(1951),受聘於省立台中師範學校兼任教師。民國 41 年(1952),受聘於省立 台中師範學校專任教師。 民國44年(1955)9月,政府頒 訂「提高國民學校師資素質實施 方案」。  民國49年(1960),台中師範學 校首先改制為三年制「台中師範 專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assessing the impact of the PNET Scheme on the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of local teachers, the centralised seminars have made a significant contribution and their value should

During early childhood, developing proficiency in the mother-tongue is of primary importance. Cantonese is most Hong Kong children’s mother-tongue and should also be the medium

Office of Early Childhood Development, Virginia Department of Social Services (2013). Milestones of child development: A guide to young children’s learning and development from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

OECD Publishing and Starting Strong III: A Quality Toolbox for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Care..

This study will base on the perspective of the philological education to discuss 788 characters that were commonly used in the daily life of the early Tang era, for highlighting

SEOUL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AND PROMOTION CENTRE (第四天)..

Developmentally Appropriate Practice in Early Childhood Program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for the Education o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