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Item 987654321/4300
169
0
0
全文
(2) 論文名稱:台南十二婆姐民俗藝陣之研究. 總頁數:160 頁. 院校所組別:國立台灣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舞蹈教育組 畢業時間及提要別:九十四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學位論文 研究生:黃麗華. 指導教授:許光麃 博士. 中文摘要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在追溯十二婆姐民俗藝陣的源流;分析十二婆姐民俗藝陣 表演形式、服裝及道具;考察十二婆姐民俗藝陣發展之困境及展望。本文以台南 縣新營、麻豆及台南市灣裡同安宮等團為研究對象,並以文獻蒐集、田野調查及 口述歷史方式進行,輔以靜、動態之攝影來記錄,獲得以下之結論: 一、十二婆姐民俗藝陣主要與陳靖姑保護婦孺之民間信仰有關,源於台灣早期的 地方廟會,更融合了先民渡海來台開墾的血淚歷程。是台灣農業社會時,人 們農閒之娛樂結合了民間的宗教信仰,所發展出的地方民俗活動。最早可溯 及中國古代的宗廟社郊制度。 二、十二婆姐民俗藝陣表演形式,藉由「圖像」與「空間」,來建構一種天、神、 人三者合一的信念。表演服裝的顏色、式樣,主要在凸顯角色之分。道具各 有異同,大抵含面具、傘、扇子、鎮邪虎牌、柺杖、七星寶劍、三角旗、包 袱等,具除妖避邪、祈求圓滿及吉慶幸福等。. 三、十二婆姐民俗藝陣普遍面臨漸趨沒落與傳承不繼之困境,主要源於社會型態 的改變,缺乏政府政策支持,缺少學校的教育助力,團隊自身缺乏自覺等。. 未來之發展,應以傳統與創新兼具,建立自身的新定位,進而成為「台灣主 體文化」之一環,傳揚國際,迎向開闊的未來。. 關鍵詞:台南、婆姐、十二婆姐、民俗藝陣. I.
(3) Huang,Lee-Hua(2006).RESEARCH ON THE TWELVE POCHIE FOLK ART PERFORMANCE IN TAINAN. Unpublished master thesis, 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aichung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find out the origin of the twelve Pochie Folk Art Performance, analyze its forms, costumes, and props, and discuss it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The research subjects were performance troupes of Hsinyin, Matou, and Wanli Tong-an Temple. The research methods included literature review,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narration, accompanied with photography and video filming. The conclusions are as follows: 1.The twelve Pochie Folk Art Performance was based on folk conviction of Ms. Chen Jing-Gu protecting over women and children. The performance was originated in local temple fairs, and it incorporated the expression of hardship endured by early immigrants to Taiwan. It was a type of folk activity combining recreation and religious belief developed during the agricultural society. It could be traced back to the ancestral temple system in ancient China. 2.The form of performance constructed a religious belief of the unity of the heaven, the god and the human by using figures and spaces. The colors and styles of costumes were used to accentuate the differences among characters. The props varied widely, but generally included mask, umbrella, fan, Tiger Tablet, cane, Seven-star Sword, pennant, and cloth wrapper, which symbolize repelling evil spirits and praying for happiness. 3.The twelve Pochie Folk Art Performance faces predicament of downfall and lack of successors, mainly due to change of societal type, lack of support from the government, schools, and recognition of performance troupes. The future development should be focused on preserving the tradition and innovation, establishing its new position, and entering into the mainstream of Taiwanese culture. Key Words:Tainan, Nursing Goddesses, twelve Pochie, folk art performance. II.
(4) 謝. 誌. 本論文的完成,得自於許多師長、前輩、朋友的協助及家人全力的支持,衷 心感謝。 首先要向指導教授許光麃博士致上最誠摯的謝意,感謝他不厭其煩的教導, 從他尚在英國從事研究時,便隔洋一再傳授書寫論文必備的概念與認知,只要遇 有疑慮請教於老師,馬上可以得到他來自遙遠國度的釋疑回音,從未延緩過。待 老師回國後,仍是殷殷叮囑,督促論文寫作時,更是字斟句酌,務求完善,並時 時勉勵,令我獲益良多。老師學識淵博,治學態度嚴謹,令人感佩。如此的風範, 將是我日後自我鞭策的榜樣。 承蒙口試委員王建臺教授與王玉英教授的誠摯鼓勵與指點,並提供寶貴意 見,使本論文得以更臻完整,於此致上最高的謝意。 論文研究過程中,有團長李明發、林茂發、翁萬生及戴文鋒教授、黃文宏教 授、黃世祝教授、胡民山老師,台南市政府許耿修局長、王水文局長,新營市公 所莊維誠先生,以及林清山、林丁讚、林榮輝、施清良、施金木、郭俊盈、郭老 得、陳再富、黃再順、黃金佐、鄭新一、顏助等諸位先生,熱心的協助與鼎力支 持,在此深深致謝。 最後,要感謝我親愛的先生與兩位可愛的孩子,由於他們的體諒、支持與一 路的陪伴,讓我得以全心投入研究中。還有大姊、姊夫、妹妹、妹婿隔洋適時的 打氣,弟弟、弟妹不斷的鼓勵,在在都令我銘感於心。 如今跨越人生的一個挑戰,完成一個夢想,感謝所有的協助,謹於此和大家 分享這份收獲。. 黃 麗 華. 謹 謝. 2006 年 6 月. III.
(5) 目. 錄.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謝誌…………………………………………………………………………. Ⅲ. 目錄…………………………………………………………………………. Ⅳ. 表目錄………………………………………………………………………. Ⅵ. 圖目錄………………………………………………………………………. Ⅶ.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第二節. 相關文獻探討………………………………………………. 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14.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16. 第五節. 名詞解釋與用語規定………………………………………. 19. 十二婆姐民俗藝陣的源流………………………………………. 27. 第二章. 第一節. 台灣廟會的起源與民俗藝陣之形成………………………. 27. 第二節. 十二婆姐之傳說與民間信仰………………………………. 37. 第三節. 十二婆姐民俗藝陣成立之背景……………………………. 43. 十二婆姐民俗藝陣表演形式、服裝及道具……………………. 64. 第三章. 第一節. 十二婆姐民俗藝陣表演形式………………………………. 64. 第二節. 十二婆姐民俗藝陣表演服裝及道具………………………. 78. 第三節. 十二婆姐民俗藝陣表演之比較……………………………. 92. IV.
(6) 第四章. 十二婆姐民俗藝陣發展之困境與展望………………………… 107. 第一節. 十二婆姐民俗藝陣發展之困境…………………………… 107. 第二節. 十二婆姐民俗藝陣發展之解決方案……………………… 119. 第三節. 十二婆姐民俗藝陣發展之展望…………………………… 128.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144. 第一節. 結論…………………………………………………………. 144. 第二節. 建議…………………………………………………………. 151. 參考文獻…………………………………………………………………… 152 附錄一. 十二婆姐民俗藝陣問卷問題…………………………………… 157. 附錄二. 十二婆姐民俗藝陣訪問照片…………………………………… 158. 附錄三. 十二婆姐民俗藝陣各團照片…………………………………… 160. V.
(7) 表. 目 錄. 表 1-1. 訪談人物………………………………………………………………. 17. 表 2-1. 新營、麻豆與灣裡同安宮團三團成立背景…………………………. 54. 表 3-1. 十二婆姐民俗藝陣表演形式之比較…………………………………. 94. 表 3-2. 十二婆姐民俗藝陣表演服裝顏色比較………………………………. 95. 表 3-3. 十二婆姐民俗藝陣表演服裝之比較…………………………………. 97. 表 3-4. 十二婆姐民俗藝陣表演道具之比較…………………………………. 99. 表 4-1. 十二婆姐民俗藝陣發展困境之形成因素……………………………. 113. 表 4-2. 十二婆姐民俗藝陣發展困境因素之歸納……………………………. 118. VI.
(8) 圖. 目 錄. 圖 1-1. 研究步驟流程圖………………………………………………………. 18. 圖 2-1. 台灣廟會的起源與民俗藝陣之形成…………………………………. 36. 圖 2-2. 麻豆團 35 週年照片……………………………………………………. 47. 圖 3-1. 新營團兩排縱隊………………………………………………………. 66. 圖 3-2. 麻豆團演出前儀式……………………………………………………. 71. 圖 3-3. 麻豆團演出動作………………………………………………………. 71. 圖 3-4. 麻豆團演出動作………………………………………………………. 71. 圖 3-5. 麻豆團收驚……………………………………………………………. 71. 圖 3-6. 灣裡同安宮團整隊……………………………………………………. 74. 圖 3-7. 灣裡同安宮團拜廟……………………………………………………. 74. 圖 3-8. 灣裡同安宮團拜廟……………………………………………………. 74. 圖 3-9. 灣裡同安宮團收陣……………………………………………………. 74. 圖 3-10. 灣裡同安宮團收驚……………………………………………………. 75. 圖 3-11. 新營團第一宮…………………………………………………………. 79. 圖 3-12. 新營團婆祖……………………………………………………………. 79. 圖 3-13. 新營團第三宮新娘……………………………………………………. 79. 圖 3-14. 新營團小童子…………………………………………………………. 80. 圖 3-15. 新營團第十二宮婆祖母………………………………………………. 80. 圖 3-16. 麻豆團第一宮…………………………………………………………. 80. 圖 3-17. 麻豆團第十二宮婆姐母………………………………………………. 81. 圖 3-18. 麻豆團小童子…………………………………………………………. 81. 圖 3-19. 灣裡同安宮團第一宮…………………………………………………. 82. 圖 3-20. 灣裡同安宮團婆祖……………………………………………………. 82. 圖 3-21. 灣裡同安宮團第十二宮婆祖母………………………………………. 82. VII.
(9) 圖 3-22. 灣裡同安宮團第六宮陳靖姑…………………………………………. 83. 圖 3-23. 灣裡同安宮團護花童子………………………………………………. 83. 圖 3-24. 新營團面具……………………………………………………………. 84. 圖 3-25. 新營團第一宮手持破洞的傘…………………………………………. 84. 圖 3-26. 麻豆團第一宮各時期面具依製作年代由古至今(由左至右)………. 85. 圖 3-27. 灣裡同安宮團中型面具………………………………………………. 87. 圖 3-28. 灣裡同安宮團鎮邪虎牌………………………………………………. 88. 圖 3-29. 灣裡同安宮團七星寶劍………………………………………………. 88. 圖 3-30. 灣裡同安宮團三角旗…………………………………………………. 88. 圖 4-1. 有助於十二婆姐民俗藝陣發展的大環境……………………………. 127. VIII.
(10) 第一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研究動機 「民俗藝陣」是台灣傳統民俗藝術中極具特色且珍貴的 文 化 資 產,其 反 映 了 先 民 的 生 活 百 態 與 宗 教 信 仰 之 文 化 脈 絡。 台灣早期移民渡海而來,原鄉的生活習俗、宗教信仰自 然地也被引進了台灣,經由時空長期的鎔鑄,孕育出了其特 有 的 民 俗 人 文 型 態。先 民 們 面 臨 了 渡 海 的 危 險、瘟 疫 的 橫 行 、 生存的競爭與自然的災害,往往藉由宗教的力量來祈福,於 是來自家鄉的守護神或香火,便成為他們供奉及心靈的慰藉 源頭,以祈求保佑平安。對守護神的共同信仰凝聚了彼此間 的情誼,更發揮了團結鄉里、安定民心、解決問題等心理與 社 會 功 能 (註. 1), 民 間 信 仰 也 就 如 此 形 成 。 民 間 信 仰 所 持 的. 是萬物皆有靈的觀念,舉凡日月星辰、江河湖海或是飛禽走 獸 乃 至 於 與 人 們 生 活 息 息 相 關 的 所 有 事 物,諸 如 建 醮、入 宅 、 開光納彩、祭祀祈福、訂婚嫁娶、破土拆卸、動土修造、敬 天地、拜神靈、祭祖先等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的風俗習 慣 (註. 2)。 於 是 寺 廟 成 為 人 們 宗 教 信 仰 的 中 心 , 也 是 生 活 的. 精神支柱,每當神明誕辰或節慶時,便有祭祀儀典的廟會活 動,而多樣的民俗藝陣便是在熱鬧的廟會活動中衍敷而生。 民俗藝陣是在迎神賽會中,隨神明出巡護駕的各種民間 陣 頭 (註. 3)。 台 灣 的 陣 頭 大 多 隸 屬 宮 、 廟 、 軒 , 在 相 關 的 祭. 祀活動與節慶當中,扮演相當重要的角色,是台灣民間廟會 喜 慶 不 可 或 缺 的 民 俗 技 藝 之 一 ( 註 4 )。 陣 頭 分 為 文 陣 和 武 陣 , 依 屬 性 又 可 分 為 宗 教 陣 頭、小 戲 陣 頭、趣 味 陣 頭、香 陣 陣 頭 、 音樂陣頭、喪葬陣頭等,而十二婆姐民俗藝陣則屬於宗教陣. 1.
(11) 頭 (註. 5)。 主 要 源 於 陳 靖 姑 的 民 間 信 仰 , 於 廟 會 活 動 時 , 由. 於造型別具一格,且具有保護婦孺、驅邪避兇、收驚、安宅 等 宗 教 功 能 , 所 以 頗 能 吸 引 民 眾 之 眼 光 (註 6)。 近年來由於社會形態與經濟發展的變遷,形成了傳統與 現代意識的相互矛盾,導致十二婆姐民俗藝陣瀕臨了成員老 化、後繼無人與技藝失傳的困境。更因從事民俗藝陣表演團 隊,早期自身缺乏自覺,長久疏於保存、記錄,如今溯源的 相關資料更是匱乏。目前有關十二婆姐民俗藝陣,可供參考 的文獻大多為概略性的論述,至於學術研究發表與著作卻是 付之闕如,故台灣傳統民俗「十二婆姐民俗藝陣」之研究實 有待開拓。 筆者由所收集的文獻資料與實地訪查中得知,目前台灣 的十二婆姐民俗藝陣,大都集中於台灣南部等地,且團隊所 剩 無 幾 (註. 7)。 在 這 些 碩 果 僅 存 的 十 二 婆 姐 民 俗 藝 陣 中 , 其. 源流為何?表演的形式、服裝及道具為何?所面臨的困境與 未來的展望又是什麼?實值得追溯、分析與考察,以期為台 灣傳統民俗藝術文化之保存有所助益。 貳、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之研究動機,筆者將以文獻記載中被列為資深 的 台 南 縣 新 營 、 麻 豆 兩 團 及 台 南 市 僅 有 的 灣 裡 團 為 研 究 對 象。以 文 獻 蒐 集 及 田 野 調 查、口 述 歷 史 方 式 進 行,並 輔 以 靜 、 動態之攝影來探究、整理、分析、記錄。本研究期達到以下 之目的: 一、追溯十二婆姐民俗藝陣的源流 二、分析十二婆姐民俗藝陣表演形式、服裝及道具 三、考察十二婆姐民俗藝陣發展之困境及展望. 2.
(12) 第二節. 相關文獻探討. 壹、十二婆姐民俗藝陣源流相關之文獻 一 、 王 兆 祥 、 劉 文 智 於 合 著 的《 中 國 古 代 廟 會 》 一 書 中 提 到 , 古代的廟會是一種隆重的政治活動,經由演化到現今中 國,廟會成為祭祀、娛神以至娛人的活動。廟會是一種 社會風俗,伴隨著民間的宗教信仰而發展、普及,更是 與 神 仙 崇 拜 、 傳 說 有 所 關 連 (註 8)。 二 、 謝 宗 榮 在〈 台 灣 廟 會 文 化 的 持 續 與 變 遷 - 以 台 南 縣 王 船 祭 典為例〉中指出,廟會是源起於中國古代的宗廟社郊制 度。廟宇是台灣傳統宗教信仰的核心所在,由其發展出 的 動 態 活 動 、 慶 典 等 , 通 稱 為 「 廟 會 」 ( 註 9 )。 其 在 《 台 灣 傳 統 宗 教 文 化 》書 中 提 到 , 陣 頭 是 廟 會 活 動 中 的 主 體 , 陣 頭 的 組 成 ,早 期 是 由 廟 宇 祭 祀 圈 內 的 信 徒 自 發 而 成 ( 註 10)。 三、董芳苑所編《探討台灣民間信仰》書中提到,昔日台灣 蠻荒瘴癘,先民的生命朝不保夕,既有蠻番獵首,又有 瘟 疫 疾 病,民 眾 自 然 加 強 了 對 神 明 的 寄 托。書 中 也 提 到 , 台灣民間信仰有以地方廟宇為中心的「祭祀圈」組織, 廟 宇 的 祭 典 活 動 , 凸 顯 了 重 要 的 社 會 功 能 (註 11)。 四 、 姜 義 鎮 在 其 所 編 的 《 台 灣 的 民 間 信 仰 》, 一 書 中 提 到 , 當 移民之間產生的爭執,經常會以寺廟為城堡。也介紹了 「註生娘娘」與「臨水夫人」的傳說事蹟,並提到註生 娘 娘 又 稱 授 子 神 , 配 祀 十 二 婆 姐 (註 12)。 五、胡友鳴、馬欣來於《台灣文化》中提到,台灣移民所供 奉的神祇,具有安撫移民思鄉之情的功能。也談到,清 初 蔣 毓 英《 台 灣 府 志 》簡 介 移 民 風 俗 時 , 特 別 提 到 ”佞 佛. 3.
(13) 諂 鬼 ”的 宗 教 信 仰 活 動 (註 13)。 六 、 林 明 美〈 台 灣 的 民 間 舞 蹈 〉中 提 到 , 早 期 台 灣 農 村 社 會 , 寺廟是宗教信仰中心,也是村落中經濟、協調、教育甚 至防衛的中心。神明節慶便成為鄉民重要的事務,在慶 祝活動時,鄉民得以放下工作舒解身心並將農閒時的娛 樂,和民間的信仰結合,於是衍生出了既娛神又娛人的 廟 會 活 動 (註 14)。 七、吳騰達於《台灣民間藝陣技藝》中指出,祈福消災的迎 神賽會,源於先民渡海來台開墾所發展出的地方宗教信 仰。台灣早期民間的陣頭大部分是在廟宇、村莊的支持 下 成 立,而 多 樣 的 陣 頭 技 藝,便 是 藉 由 祭 典 賽 會 的 舉 辦 , 衍 生 開 來 (註. 1 5 ) 。 其 於 〈 撫 今 追 昔 話 「 陣 頭 」〉 文 中 提. 到 , 藝 陣 簡 稱 為 「 陣 頭 」, 係 由 中 國 古 代 的 百 戲 所 演 進 , 早期隨著先民的遷徙而傳至台灣,已根植於先民的迎神 祭 典 活 動 中 (註 16)。 八、黃文博於《台灣民間藝陣》中指出,藝陣是「藝閣」與 「陣頭」的合稱,是一種伴隨著廟會活動而來的民間藝 術 (註 17)。 於 《 台 灣 民 俗 田 野 現 場 實 務 》 一 書 中 , 提 到 廟會的活動,主要有陣頭表演、香陣、童乩會串、晉香 過 爐 等 , 並 介 紹 各 主 要 活 動 (註 18)。 在 《 當 鑼 鼓 響 起 : 台灣藝陣傳奇》一文中述及,十二婆姐源自於三十六婆 姐,而十二婆姐陣是一種因應陳靖姑護嬰信仰產生的民 間 藝 陣 (註 19)。 在 〈 風 土 藝 術 篇 〉 中 , 分 別 介 紹 了 新 營 團與麻豆團. (註 20)。. 九 、 黃 玲 玉 〈 台 灣 歌 舞 小 戲 (陣 頭 )在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中 的 應 用 以 八 家 將 、 水 族 陣 、 車 鼓 陣 為 例 〉, 述 及 藝 陣 的 產 生 與 宗. 4.
(14) 教 有 關,其 目 的 是 在 表 達 對 神 明 虔 誠 之 意,並 祈 求 賜 福 、 平 安、發 財。台 灣 民 俗 藝 陣 的 來 源,可 分 為 來 自 閩 南 的 、 模仿衍生的、自創新興的等三種。台灣陣頭可分為分布 廣、數量多與稀有陣頭,屬地域性,數量較少兩種,而 十 二 婆 姐 民 俗 藝 陣 是 屬 於 後 者 (註 21)。 十、陳丁林在《南瀛藝陣誌》中述及十二婆姐源自於「註生 娘娘」、「臨水夫人」與「觀世音菩薩」身上的一滴血 等傳說。其中「註生娘娘」與「臨水夫人」,二神都是 主司懷孕、生產與護幼,是為養育之神。由於二神均名 「 陳 靖 姑 」 , 因 此 造 成 許 多 資 料 混 淆 不 清 (註 22)。 十一、黃金財在《台灣鄉土之旅》中提到,十二婆姐陣大致 是由卅六婆姐簡化而來,連同陳靖姑共是十二位,分別 掌管幼兒的驚嚇、吃睡、夜哭鬧、疾病和安宅保家等, 是民間護嬰的鄉土神祇。也提及了麻豆南勢里十二婆姐 陣,團 主 李 金 堂 對 十 二 婆 姐 民 俗 藝 陣 形 成 之 說 明 ( 註 2 3 )。 十二、凌志四主編《台灣民俗大觀》一書中,提到註生娘娘 是專司生兒育女之事的神明,並介紹了有關註生娘娘的 各種傳說。更提及鳥母是註生娘娘身邊的三十六宮女, 又稱三十六婆祖或婆姐,是輔助生育的神,專門照顧小 孩出生後到十六歲之間的成長。致於來源亦有各種不同 的 說 法 之 介 紹 (註 24)。 十三、王雅儀在《臨水夫人信仰與故事研究》一文中提到, 三十六婆姐的職務主在輔助臨水夫人掌管生育之事,且 職責分工甚細,然大抵不出賜子扶嬰保平安,值得注意 的是,第三十一、三十二、三十三宮凌鄧朱三位夫人的 職責十分的特別,他們負責的不是「生育」大事,而是. 5.
(15) 「情感」大事,旨在保佑眾生情關得以順利,不至於在 感 情 上 發 生 悲 劇 (註 25)。 十四、方雅玳於《府城開隆宮拜契與做十六歲儀式之研究》 提 到,十 二 婆 姐 之 民 間 信 仰,有 認 為 鳥 母 乃 指 臨 水 夫 人 、 註生娘娘身旁的婆姐之說,指稱鳥母亦稱婆姐、床母, 是專司照顧襁褓中嬰兒,並使其順利成長,一直到十六 歲七夕時,才告結束。廟中有十二位,或三十六位鳥母 輪 流 守 護 , 即 臨 水 夫 人 的 三 十 六 宮 婆 姐 (註 26)。 十五、郭惠良於〈台灣民間祭儀舞蹈「婆姐」研究〉文中提 出,臨水夫人相關之祭祀宮寺或廟宇,其中歷史較悠久 的 是 台 南 市 的「 台 南 臨 水 夫 人 媽 廟 」, 其 建 於 1 7 3 6 年 ( 清 乾 隆 年 間 )。 並 就 新 營「 婆 姐 」陣 的 成 立 與 沿 革 作 了 介 紹 , 其指出新營隊早年是由新營地方人士組成,是台灣目前 歷 史 最 悠 久 的 十 二 婆 姐 陣 (註 27)。 十六、張耘書《台灣十二婆姐陣之研究》中,針對十二婆姐 民俗藝陣起源之探討,提到曾查閱福建有關志書及記載 大陸各省的民間舞蹈相關之文獻,並無發現與現今婆姐 陣 演 出 形 式 相 似 之 舞 蹈 。 並 有 各 團 成 立 之 介 紹 (註 28)。 另有,謝佳倩於〈同安宮婆姐祖文化藝陣〉中提到,灣 裡地區早期以務農為主,光復之後因應農業社會建醮、 歡 慶 之 需 , 由 往 來 於 台 南 縣 與 灣 裡 的 民 眾 , 帶 來「 神 旨 」, 表示十二婆姐希望落腳於灣裡,並發展出十二婆姐民俗 藝 陣 (註 29)。 歸納上述各文獻,指出古代廟會原是一種政治聚會活, 幾 經 演 化,成 為 一 種 宗 教 與 社 會 活 動。台 灣 廟 會 活 動 的 形 成 , 主要是源於先民渡海來台開墾,為祈福消災而形成了地方宗. 6.
(16) 教信仰,於是廟宇兼具了重要的社會功能與發展出了宗教祭 祀神明的祭典活動。其中更結合了鄉民農閒時的娛樂,衍生 出了既娛神又娛人的廟會活,而台灣廟會活動是最能代表本 地的信仰特色,這些豐富的廟會活動,是常民社會中主要的 信仰重心和休憩活動的來源。 藝 陣 是 一 種 伴 隨 著 廟 會 活 動 而 來 的 民 間 藝 術 , 俗 稱 陣 頭,有來自閩南的、模仿衍生的或自創新興的等,大致分為 文、武陣,若依屬性又可分為宗教陣頭、小戲陣頭、趣味陣 頭、香陣陣頭、音樂陣頭、喪葬陣頭等,主要目的是在表達 對神明虔誠之意,並祈求平安。 十二婆姐源自於三十六婆姐而來,關於三十六婆姐的由 來則說法紛紜。十二婆姐是源於民間宗教信仰,是民間婦女 心目中的授子、保護婦幼之神。主要是源於「註生娘娘」、 「 臨 水 夫 人 」和「 觀 世 音 菩 薩 」等 神 明 之 傳 說 , 也 有 認 為「 鳥 母」乃指臨水夫人、註生娘娘身旁的婆姐之說,大抵與陳靖 姑助婦護幼的顯靈事蹟有關。關於十二婆姐之民間信仰,台 灣 最 早 應 可 溯 及 清 朝 年 間 , 距 今 約 已 有 200 多 年 的 歷 史 。 十二婆姐民俗藝陣是宗教性的民俗藝陣,其成立背景, 有源於地方廟會、建醮活動或奉神明旨意等,與民間信仰及 台灣鄉民農閒之娛樂,息息相關。 貳、十二婆姐表演形式、服裝及道具相關之文獻 一、黃文博《當鑼鼓響起:台灣藝陣傳奇》文中提及十二婆 姐陣是一種宗教性的藝陣,指出表演時每人皆戴著面具 遊 巡 , 陣 頭 由 十 二 宮 及「 婆 姐 母 」和「 婆 姐 子 」所 組 成 。 在陣中,婆姐子來回穿梭,時而掀開各婆姐的上衣作吃 奶狀,頗為逗趣,與跟在陣後巍巍顫顫的婆姐母,恰成. 7.
(17) 一 對 活 寶 (註 30)。 二、鄭溪和等在《台灣傳統藝術之美》文中提到婆姐本有三 十 六 位 , 一 般 因 僅 以 前 面 十 二 位 為 陣 頭 成 員 , 故 稱 為「 十 二 婆 姐 」, 過 去 都 由 男 性 扮 演 。 陣 中 除 婆 姐 外 , 尚 有「 婆 姐媽」與「婆姐囝仔」兩種角色。遶境或表演時,在第 一宮的帶領下,成排緩步的演出,僅婆姐媽與婆姐囝仔 的 動 作 , 卻 忽 前 忽 後 , 較 不 受 限 制 (註 31)。 三、陳丁林於《南瀛藝陣誌》文中提到,麻豆保安宮的十二 婆姐陣是一種特殊隊伍,具有為小孩收驚驅煞的宗教功 能,也 是 全 省 僅 存 的 少 數 陣 頭 之 一。十 二 婆 姐 陣 表 演 時 , 踩著小碎步,一路搖擺走著。有一小孩裝扮者,於隊伍 中穿梭,另有一位老祖母,手拿柺杖,肩上扛著雨傘, 一 步 一 扭 的 跟 在 陣 頭 中 (註 32)。 四、黃金財於《台灣鄉土之旅》文中提及,婆姐表演每人皆 戴著逗趣面具,蓮步輕移,身軀配合著鑼鼓節奏搖動, 陽傘上下移動,臀部左右扭擺是其主要表演形態。隊形 大致有一路、兩路縱隊及圓圈;關於十二婆姐演出時的 服飾,以前是水藍色,扇子是葵扇,耳環則以檳榔青剖 半 穿 戴 , 所 持 的 是 紙 傘 , 但 至 今 已 有 改 變 (註 33)。 五、趙郁玲在〈台灣的民間舞蹈〉,文中提到,十二婆姐民 俗藝陣中的十二位婆姐演出時,主要是舞動著婦女曼妙 的身段,隨著鑼鼓聲扭擺進行。陣頭精彩逗趣,行列中 有十二婆姐、一位老婆及一位小孩的互動. (註 34)。. 六、李天民、余國芳所編的《台灣傳統舞蹈》書中提到,十 二婆姐民俗藝陣中共有十四位參與的成員,每人都戴著 連 有 假 髮 飾 的 面 具,婆 姐 母 則 穿 藍 色 長 衫,左 肩 扛 黑 傘 、. 8.
(18) 吊包袱,右手拿著柺杖,走於陣頭之後,其餘的十三位 上身皆著紅色花布大陶衫,下著長裙或紅色鳳仙裝,左 手 那 傘 , 右 手 持 扇 (註 35)。 七、謝佳倩於〈同安宮婆姐祖文化藝陣〉文中,介紹台南灣 裡同安宮婆祖民俗藝陣,該團第一宮婆祖宋雙娘,手持 僅存骨架的傘與扇子,面具表情特別地歪斜,頗令人震 懾。第六宮者便是陳靖姑,手持寶劍代表坐鎮收妖,身 旁隨侍一位手持三角旗的護花童子,當中的婆祖,手持 鎮邪虎牌與紙傘,而最後一宮則是拿著蕉扇、身附包袱 的 慈 祥 老 者 (註 36)。 八、張耘書《台灣十二婆姐陣之研究》中,針對十二婆姐陣 表演時的服裝、道具等,作了介紹,提及新營團的面具 自創團沿用自今;麻豆團現今的面具較早期的面具來得 華麗;灣裡團的面具形式較為簡單、質樸,婆祖所拿的 避 邪 虎 牌 與 其 他 團 隊 較 不 一 樣 (註 37)。 九、薛若鄰主編的《中國巫儺面具藝術》書中指出,巫儺面 具出現了神的人格化和人的神格化。在整體上,表現為 神 性、人 性 的 交 錯 與 紛 雜,它 包 容 了 宗 教、民 俗、民 族 、 社 會 、 歷 史 等 文 化 內 涵 (註 38)。 十、任常俠《中國舞蹈史話古》書中提到,新石器時代的舞 蹈 , 以 《 大 儺 》 與 《 角 抵 》 保 存 最 久 。《 大 儺 》 是 面 具 舞 的一種,是人與獸鬥的舞蹈,後來發展成為宗教舞蹈, 具 有 驅 瘟 逐 疫 , 追 魔 趕 鬼 的 功 能 (註 39)。 十一、劉芹《中國古代舞蹈》一書中提到,古代驅鬼逐疫的 儺 禮 舞 蹈 , 就 是 戴 假 面 的 , 其 起 源 得 很 早 (註 40)。 十二、莊伯和在《台灣民藝造型》一文中,介紹了「傘」所. 9.
(19) 代 表 的 各 種 民 俗 意 涵 , 其 中 指 出 傘 有 圓 滿 之 意 (註 41)。 歸 納 上 述 各 文 獻 可 以 發 現 十 二 婆 姐 民 俗 藝 陣 表 演 的 形 式,大致分為宗教性濃厚的祭祀儀典與活潑討喜趣味性較高 的兩種形式。表演時大致成一縱隊、兩路縱隊或是圓形的隊 形,以走步為主。 關於十二婆姐民俗藝陣表演的服裝及道具,各略有所異 同。表演服裝因角色不同而有所差異,以斜襟、長袖、長裙 為主,類似改良的鳳仙裝或大襟衫,小孩則穿肚兜;服裝的 顏色用以區別角色之分。表演時每位成員均要帶上面具,面 具之造型各有不同,其中第一宮大部份是嘴巴歪斜,造形特 殊。婆姐所戴的面具、手持的傘是主要的道具,另外有鎮邪 虎牌、扇子、七星寶劍、三角旗、包袱、柺杖等。 參、十二婆姐民俗藝陣發展之困境及展望相關之文獻 一 、 吳 騰 達 於 〈 撫 今 追 昔 話 「 陣 頭 」〉, 文 中 提 及 , 由 於 工 商 經濟的成長,許多舊有的傳統民俗氣息,逐漸為工業化 的新型態所改變,使得傳統文化和民俗活動日趨沒落, 更使陣頭的傳存受到影響。又由於陣頭表演時,往往另 增入不屬於表演內容的特技或噱頭,致使陣頭演出品質 逐 漸 低 落 , 進 而 產 生 沒 落 的 因 素 (註 42)。 二、黃文博在《當鑼鼓響起:台灣藝陣傳奇》中提及,十二 婆姐陣傳承問題的嚴重性遠大於其他陣頭。目前僅存的 十 二 婆 姐 陣 並 不 多 (註. 4 3 ) 。 在 〈 風 土 藝 術 篇 〉, 一 文 中. 述及,十二婆姐陣是台灣特殊的陣頭,各團卻都同樣發 生了傳承不繼之問題,以自由發展與市場供需的角度來 看 , 它 的 嚴 重 性 遠 大 於 其 他 藝 陣 (註 44)。. 10.
(20) 三、黃金財所撰《台灣鄉土之旅》文中提到,台南縣麻豆和 新營的十二婆姐民俗藝陣,是台灣特殊的陣頭,也是目 前 僅 有 的 兩 團 , 目 前 兩 團 卻 都 同 樣 發 生 傳 承 不 繼 之 問 題 , 相 關 當 局 應 多 加 關 注 (註 45)。 四、張耘書《台灣十二婆姐陣之研究》中提及,十二婆姐陣 是 一 種 民 間 表 演,其 生 存 必 然 是 受 到 外 在 環 境,如 政 治 、 經濟、社會,以及各陣頭主事者與表演者等的內在因素 之影響。文中也提到,近年來由於政府政策的推動,帶 動 了 十 二 婆 姐 陣 推 動 的 風 氣 (註 46)。 五、陳郁秀在〈疼惜傳統藝術〉中提到,傳統藝術近年來由 於生活的快速變遷,城鄉結構的失衡,及外來文化之衝 擊,逐漸沒落,加上耆老的凋零,造成了傳繼活力的不 足。文中也主張縣市政府及地方社團是扮演傳統藝術重 要 的 推 手 , 也 是 民 眾 接 觸 傳 統 藝 術 的 觸 媒 (註 47)。 六、阮昌銳於《傳薪集》中說明,民俗技藝若要發揚光大, 應 由 設 立 專 門 單 位 負 責 事 權 , 並 委 請 學 者 專 家 共 同 參 與,擬定推廣政策;運用各傳播媒體,廣為宣導;舉辦 國際性競賽活動;舉辦巡迴表演,達到普及成效;學校 教授民俗技藝;賦予民俗技藝新生命;選拔藝師等方向 著 手 。 最 重 要 的 是 鼓 勵 社 會 大 眾 積 極 參 與 (註 48)。 七 、 黃 玲 玉 在 〈 台 灣 歌 舞 小 戲 (陣 頭 )在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中 的 應 用 -以 八 家 將 、 水 族 陣 、 車 鼓 陣 為 例 〉文 中 述 及 , 台 灣 民 俗藝陣由於過去長期不受重視,已有日趨式微,甚至瀕 臨消失關頭,或脫離傳統甚至變質,幸近年來政府的參 與,在民間與官方的推動之下,民俗藝陣又展現了活力 和 多 樣 性 (註 49)。. 11.
(21) 八 、 謝 宗 榮 在〈 台 灣 廟 會 文 化 的 持 續 與 變 遷 - 以 台 南 縣 王 船 祭 典為例〉一文中指出,台灣在經濟活動活絡所導致的社 會文化變遷下,民間信仰與活動有日益世俗化的功利主 義傾向,而原先藉由集體宗教活動所形成的規範力量也 逐漸薄弱。現今的民俗廟會活動,應在傳統信仰活動的 精神與適應社會變遷之間取得平衡點,以兼具保存傳統 精 髓 與 適 應 現 代 價 值 觀 取 向,來 因 應 時 代 的 挑 戰 ( 註 5 0 )。 九、吳騰達於〈台灣傳統藝陣博物館的目標與展示內容〉中 提出,對於籌設「台灣傳統藝陣博物館」的一些規劃目 標與建議,其指出博物館必備要件為,要有展品、基本 的陳列、對社會開放及要有經營管理的專業人員,而台 灣傳統藝陣博物館未來的規劃應以「生活博物館」為思 考 的 方 向 , 方 能 達 到 較 佳 的 效 益 (註 51)。 十、曾永義、荘伯和、吳騰達、王維真、汪武昌、劉愷俐、 徐鳳慈等合著的《鄉土的民族藝術》中提及,對於極具 原 始 性 或 傳 統 性 而 瀕 臨 滅 絕 的 鄉 土 民 族 藝 術 , 當 務 之 急,在於調查、蒐集、整理、研究,然後給予完整性的 維護。維護的最佳方法,是設置鄉土民族藝術與表演中 心。另提出了以傳統為基礎,加入新因素,兼具維護傳 統 美 質 , 與 涵 蘊 當 代 精 神 和 情 趣 等 看 法 (註 52)。 十一、黃文博於《站在台灣廟會現場》一書中,針對台灣廟 會中所呈現出的民俗文化之保存、傳承,提出了探討與 建議,其以民俗、藝術、人文、社會、經濟、政治等面 向 分 別 予 以 陳 述;對 於 政 府 機 關、知 識 份 子、新 聞 媒 體 、 企業單位等方面也寄予協助推展的厚望,期讓台灣的民 俗 廟 會 得 以 更 蓬 勃 、 壯 闊 (註 53)。. 12.
(22) 十二、莊芳榮在〈國立傳統藝術中心未來之展望〉一文中提 出,藝術的傳承絕不可能是單一平面的努力可達及,還 須配合立體多面向的整合才能有所成。政府擬籌設國立 傳 統 藝 術 中 心 , 並 於 該 中 心 內 設 置 「 民 俗 技 藝 園 」, 在 設 計 上 將 朝 配 合 觀 光 及 融 入 理 想 化 的 色 彩 並 重 (註 54)。 綜觀上述,大抵指出十二婆姐民俗藝陣目前碩果僅存的 團體並不多。而團員年齡普遍老化,面臨傳承不繼,卻是各 團共同的問題。社會型態的改變、陣頭演出品質的逐漸低落 、年輕一輩對於加入民間藝陣之意願普遍不高等,是十二婆 姐民俗藝陣目前所面臨之主要困境。對於十二婆姐民俗藝陣 之傳承與推展,大抵指出,政府政策的推動與民間的參與, 對傳統民間藝術的保存及推展具有絕對性的影響。未來民俗 活動之發展,應兼具保存傳統精髓與創新之精神,以因應時 代的挑戰。. 13.
(2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壹、研究範圍 本論文為台南十二婆姐民俗藝陣之研究,旨在探討台南 地 方 傳 統 十 二 婆 姐 民 俗 藝 陣,追 溯 其 源 流,分 析 其 表 演 形 式 、 服裝及道具,並考察其發展之困境及展望。故研究範圍是以 台南縣市地區,目前現存且尚有持續活動並已具有相當歷史 發展歷程之團隊為主。經文獻探討與實地訪察結果發現,台 南縣新營團是現存十二婆姐民俗藝陣中最為資深之團體,其 成立最早;同為台南縣的麻豆團具有悠久的歷史,其發展之 背景亦自成一格,而台南市的灣裡十二婆姐民俗藝陣與新營 團有傳衍之關係且為台南市僅存之團隊,故筆者擬以此三團 為研究對象。 貳、研究限制 一、關於十二婆姐民俗藝陣之研究的文獻並不多見,且大多 為概略性的敘述,至於學術研究發表與著作方面更是付 之 闕 如,故 於 研 究 過 程 中 造 成 參 考 資 料 蒐 集 不 易 之 困 境。 二、由於從事十二婆姐民俗藝陣表演之主事或參與者,長久 以來疏於保存、記錄團隊的相關沿革及活動之資料。又 政府方面現有資料也十分有限,故無論民間或官方可供 參考之有系統且完整的有關資料極為匱乏。 三、針對各團隊的團長、相關耆老與參與表演者,以口述之 方式進行訪談,有由於年代久遠記憶糢糊,或因年事已 高或是歷經多重轉變不復記憶,故所提供之資料較為零 散 且 不 一 致 , 而 新 一 代 之 主 事 者 又 因 可 考 據 之 資 料 缺 乏,大多為「曾聽長輩提起過……」等,以致所提供之 資料亦較為不明確。筆者僅能就所蒐集的資料加以整理. 14.
(24) 分析並互為比對,但仍恐對重構早期藝陣團隊的形貌有 所疏漏。 四、筆者於實地訪談、觀察過程,遇有敝帚自珍者,則較難 獲得溝通與協助,對資料收集,也出現了一些滯礙。 五、十二婆姐民俗藝陣之表演在迎神賽會中雖偶有可見,但 因本研究對象,主要仍以地方所屬主廟宇重要之祭典或 交陪境之慶典活動方有完整的出陣演出,以致一年當中 正式而完整的演出次數屈指可數,平日較不易觀察到, 相對的對於筆者實地參與觀察及記錄亦造成了限制。 六、本論文分析十二婆姐民俗藝陣表演形式時,將針對各團 肢體動作、舞步、隊形、儀式內容等,鑼鼓點將不納入 探討。. 15.
(25) 第四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壹、研究方法 本研究以十二婆姐民俗藝陣之探討為主軸,因相關的文 獻資料十分缺乏,故除了針對文獻資料蒐集、分析外,另以 田野調查方式進行訪談並錄音、實地觀察及實際動作學習, 並輔以靜態影像之拍攝,來進行記錄、整理、分析與研究。 一、文獻資料蒐集分析 以出版之書籍、期刊、文獻記錄、學術論文、報章報 導、網 路 資 料 為 主 要 蒐 集 之 管 道,並 輔 以 部 分 的 影 像 資 料 來進行整理、分析,以作為建構研究理論之依據。 二、田野調查 (一 )進 行 訪 談 1.訪 談 對 象 , 如 表 1-1: (1)地 方 政 府 有 關 人 員 與 民 俗 文 化 學 者 專 家:以 瞭 解 政 府 相 關 的政策及學者專家的看法與建議。 (2)實 際 從 事 者 (含 團 長 、 團 員 及 團 隊 相 關 人 員 )、 地 方 耆 老 : 以瞭解該團隊的相關沿革、活動情形與演出內容。 2.訪 談 方 式 : 分 為 結 構 式 與 半 結 構 式 兩 種 。 3.訪 談 器 材 : 錄 音 機 、 錄 音 帶 、 紙 、 筆 。 4.訪 談 內 容 : 如 附 錄 一 。 (二 )觀 察 參 與 1.觀 察 記 錄 : 預 計 於 各 團 隊 演 出 或 練 習 時 , 實 地 參 與 觀 察 及 影像記錄。 2.動 作 演 練 : 擇 選 部 份 動 作 實 際 參 與 練 習 , 以 瞭 解 其 肢 體 運 用所呈現的空間意涵。 3.準 備 器 材 : 數 位 相 機 、 紙 、 筆 。. 16.
(26) 身份屬性 地方政府 有關人員. 民俗文化 學者. 訪 許 王 莊 戴 黃 陳 林. 實際從事 者. 林 林 林 翁 顏 鄭 李 郭. 施 地方耆老. 郭 黃 黃. 舞蹈創作 者. 胡. 表 1-1 訪 談 對 象 談對象 受訪人之身 耿修 台南市政府 水文 台南市政府 維誠 台南縣新營 造特別助理 文鋒 國立台南大 世祝 國立台南大 長 再富 曾文家商退 方民俗文藝 茂發 台南市灣裡 陣團長 清山 台南市灣裡 丁讚 台南市灣裡 榮輝 台南市灣裡 陣資深團員 萬生 台南縣新營 助 台南縣新營 宮新娘角色 新一 台南縣新營 團員 明發 台南縣麻豆 陣團長 俊盈 現任台南縣 委員會總幹 會總幹事 清良 台南縣麻豆 事 老得 台南縣麻豆 陣前婆姐頭 再順 台南縣麻豆 事 金佐 台南縣麻豆 陣面具製作 民山 國立台灣體. 17. 份 文 教 市. 職 化 育 公. 務 局局長 局局長 所負責社區總體營. 學台灣文化研究所所長 學台灣文化研究所前所 休老師,台南縣麻豆地 工作者 同安宮十二婆祖民俗藝 同安宮主任委員 同安宮副主任委員 同安宮十二婆祖民俗藝 十 十 的 十. 二 二 團 二. 婆祖民俗藝陣團長 婆祖民俗藝陣第三 員 婆祖民俗藝陣資深. 保安宮十二婆姐民俗藝 麻豆南勢里保安宮管理 事,前南勢社區發展協 南勢社區發展協會總幹 保安宮十二婆姐民俗藝 北極殿管理委員會總幹 保安宮十二婆姐民俗藝 師傅 育學院舞蹈系教師.
(27) 貳、研究步驟 本研究之研究步驟流程如下: 研究主題之 選定與確立. 1. 討 論 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 。 2. 擬 定 研 究 目 的 、 範 圍 與 限制。. 蒐集整理相 關文獻資料. 收集相關研究論文、書 籍、期刊等資料。. 擬定研究計畫 確定研究方法. 文獻蒐集分析. 廟 十 民 源. 會 二 俗 流. 背 婆 藝 探. 田野調查. 景、 姐 陣 討. 結. 圖 1-1. 進行訪談. 觀察參與. 成立之背 景、困境 及展望. 記錄表演 形式、服 裝、道具. 論. 研 究 步 驟 流 程 圖. 18.
(28) 第五節 名詞解釋與用語規定 壹、名詞解釋 一、台南 台南是指大台南地區,涵蓋台南市與台南縣兩區域,位 於台灣西南部,是早期先民移民來台最早開發的地方。 台南市是台灣歷史文化的發源地,以古蹟聞名,是個文 化 古 都 , 人 們 稱 台 南 為 「 府 城 」 (註 55)。 台 南 縣 以 農 業 發展為主,藝陣、香陣等大小廟會,是其主要的人文活 動 之 一 (註 56)。 本 論 文 中 若 單 指 一 個 地 區 時 , 將 會 以 台 南市或台南縣分別標明區隔。 二、十二婆姐 十二婆姐源自於三十六婆姐而來,是民間婦女心目中的 授子、保護婦幼之神。與傳說中的陳靖姑助婦護幼的顯 靈 事 績 有 關 , 是 一 種 民 間 宗 教 信 仰 (註 57)。 地 方 上 之 有 關 的 表 演 團 隊 分 別 有 以 「 十 二 婆 姐 」、「 十 二 婆 祖 」 等 各 自界定的稱號,實則同樣指一般廟會藝陣中通稱之「十 二 婆 姐 」。 本 論 文 中 述 及 表 演 團 隊 之 稱 謂 時 , 將 遵 照 各 表 演 團 隊 自 身 之 稱 號 , 分 別 以「 十 二 婆 姐 」或「 十 二 婆 祖 」 等 稱 之 , 其 餘 將 一 律 通 稱 「 十 二 婆 姐 」。 三、民俗 民俗就是一社會團體處理日常生活事物的風俗、習慣與 常 態 方 式 ( 註 5 8 ); 泛 指 信 仰 、 風 俗 、 舞 蹈 、 傳 說 、 故 事 、 習慣、歌謠、諺語、規矩、器具等俗民之全部文化。是 一 種 常 民 或 大 眾 文 化 (註 59), 本 論 文 中 則 是 指 , 具 有 地 方特色之民間活動。. 19.
(29) 四、藝陣 是指台灣廟會中所呈現出的迎神賽會活動。源於台灣早 期農閒時的娛樂,是一種既娛神又娛人的廟會活動。陣 頭裡的各種表演,所表現出的舞蹈姿態與音樂結構,大 致 是 簡 單 而 反 覆,反 映 了 先 民 的 風 俗 習 慣 與 祭 祀 典 儀 ( 註 6 0 )。 本 論 文 所 指 藝 陣 , 是 稱 具 地 方 特 色 的 傳 統 性 廟 會 民 俗陣頭。 貳、用語規定 一、十二婆姐 十 二 婆 姐 在 稱 謂 上 有「 十 二 婆 姐 」 與「 十 二 婆 祖 」之 分 , 全視表演團隊各自之界定,實則同樣指一般廟會藝陣中 通 稱 之 「 十 二 婆 姐 」。 本 論 文 中 述 及 表 演 團 隊 之 稱 謂 時 , 將遵照各表演團隊自身之稱號,分別以「十二婆姐」或 「 十 二 婆 祖 」 等 稱 之 , 其 餘 將 一 律 採 用 「 十 二 婆 姐 」。 二、民俗藝陣 本 論 文 中 論 及 「 民 俗 藝 陣 」、「 傳 統 藝 陣 」、「 藝 陣 」、「 陣 頭」等名稱時,除部份引用原文獻外,將一律採用「民 俗藝陣」統稱之。 三、在本論文中,年代部分,除引用原文獻外,將一律以西 元年代著錄;若必要時,則會於西元年代之後,以括號 標 示 並 另 加 註 朝 代 年 號 。 例 : 1735 年 (清 雍 正 13 年 )、 1954 年 (民 國 43 年 )等 。 四 、 本 論 文 中 所 引 用 之 資 料 , 將 於 每「 章 」全 文 之 後 , 附「 註 釋」以利參閱。. 20.
(30) 註. 釋. 註 1. 桃 園 縣 政 府 ,《 鄉 土 藝 術 活 動 》。 桃 園 : 桃 園 縣 政 府 , 1997, 頁 15。. 註 2. copyright©2002-2005fushantang.com, 2005 年 8 月 3 日節錄。. 註 3. 吳 騰 達 ,《 台 灣 民 間 藝 陣 技 藝 》。 台 北 : 台 灣 東 華 , 1996, 頁 11。. 註 4. student.wtuc.edu.tw, 2005 年 7 月 29 日 節 錄 。. 註 5. 黃 文 博, 《台灣民俗田野現場實務》 。台 北:常 民 文 化 , 1999, 頁 191-192。. 註 6. 黃 文 博 ,《 台 灣 民 間 藝 陣 》。 台 北 : 常 民 文 化 , 2 0 0 0 , 頁 91-94。. 註 7. 張 耘 書 ,《 台 灣 十 二 婆 姐 陣 之 研 究 》。 台 南 : 台 南 大 學 台 灣 文 化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2005, 頁 1。. 註 8. 王 兆 祥 、 劉 文 智 ,《 中 國 古 代 廟 會 》。 台 北 : 台 灣 商 務 , 1998, 頁 1-22。. 註 9. 謝 宗 榮 ,〈 台 灣 廟 會 文 化 的 持 續 與 變 遷 - 以 台 南 縣 王 船 祭 典 為 例 〉, 載 於 財 團 法 人 中 華 民 俗 藝 術 基 金 會 主 編 ,《 南 瀛 人 文 景 觀 : 南 瀛 傳 統 藝 術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 宜 蘭 : 國 立 傳 統 藝 術 中 心 , 2003, 頁 477-479。. 註 10. 謝 宗 榮 ,《 台 灣 傳 統 宗 教 文 化 》。 台 中 : 晨 星 , 2 0 0 3 , 頁 227。. 註 11. 董 芳 苑 ,《 探 討 台 灣 民 間 信 仰 》。 台 北 : 常 民 文 化 , 1996, 頁 174-198。. 註 12. 姜 義 鎮 ,《 台 灣 的 民 間 信 仰 》。 台 北 : 武 陵 , 1 9 9 4 , 頁 3-46。. 21.
(31) 註 13. 胡 友 鳴、馬 欣 來, 《台灣文化》 。 瀋 陽 : 遼 寧 教 育 , 1 9 9 1, 頁 152-153。. 註 14. 林 明 美 ,〈 台 灣 的 民 間 舞 蹈 〉, 載 於 平 珩 主 編 《 舞 蹈 欣 賞 》。 台 北 : 三 民 , 1 9 9 5 , 頁 1 5 6 - 1 5 9 。. 註 15. 吳 騰 達 ,《 台 灣 民 間 藝 陣 技 藝 》。 台 北 : 台 灣 東 華 , 1996, 頁 10-11。. 註 16. 吳 騰 達 ,〈 撫 今 追 昔 話 「 陣 頭 」〉, 載 於 王 秋 桂 主 編 《 表 演 、 藝 術 與 工 藝 》。 台 北 : 稻 鄉 , 1 9 9 6 , 頁 8 8 。. 註 17. 黃 文 博 ,《 台 灣 民 間 藝 陣 》。 台 北 : 常 民 文 化 , 2 0 0 0 , 頁 18-21。. 註 18. 黃 文 博, 《台灣民俗田野現場實務》 。台 北:常 民 文 化 , 1999, 頁 201。. 註 19. 黃 文 博 ,《 當 鑼 鼓 響 起 : 台 灣 藝 陣 傳 奇 》。 台 北 : 台 原 , 1991, 頁 75。. 註 20. 黃 文 博 ,〈 風 土 藝 術 篇 〉, 載 於 《 南 瀛 民 俗 誌 》 下 卷 。 台 南 : 台 南 縣 立 文 化 中 心 , 1994, 頁 77-78。. 註 21. 黃 玲 玉 ,〈 台 灣 歌 舞 小 戲 ( 陣 頭 ) 在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中 的 應 用 - 以 八 家 將、水 族 陣、車 鼓 陣 為 例 〉 ,載 於 曾 永 義 、 沈 冬 主 編 《 兩 岸 小 戲 學 術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 台 北 : 國 立 傳 統 藝 術 中 心 , 2001, 頁 389。. 註 22. 陳 丁 林 ,《 南 瀛 藝 陣 誌 》。 台 南 : 台 南 縣 立 文 化 中 心 , 1997, 頁 320-325。. 註 23. 黃 金 財 ,《 台 灣 鄉 土 之 旅 》。 台 北 : 時 報 文 化 , 2 0 0 0 , 頁 88-89。. 註 24. 凌志四主編《台灣民俗大觀》第三冊。台北;大威, 1985, 頁 68-72。. 22.
(32) 註 25. 王 雅 儀 ,《 臨 水 夫 人 信 仰 與 故 事 研 究 》。 台 南 : 成 功 大 學 中 國 文 學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2003, 頁 152。. 註 26. 方 雅 玳 ,《 府 城 開 隆 宮 拜 契 與 做 十 六 歲 儀 式 之 研 究 》。 台 南 : 台 南 大 學 台 灣 文 化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2 0 0 3, 頁 31。. 註 27. 郭 惠 良 ,〈 台 灣 民 間 祭 儀 舞 蹈「 婆 姐 」研 究 〉, 載 於《 傳 統 藝 術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 民 間 藝 術 、 生 態 與 脈 絡 》。 台 北 : 傳 統 藝 術 中 心 籌 備 處 , 1999, 頁 228-236。. 註 28. 張 耘 書 ,《 台 灣 十 二 婆 姐 陣 之 研 究 》。 台 南 : 台 南 大 學 台 灣 文 化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2005, 頁 21-42。. 註 29. 謝 佳 倩 ,〈 同 安 宮 婆 姐 祖 文 化 藝 陣 〉, 載 於 陳 秀 琍 主 編 ,《 e 代 府 城 T a i n a n C i t y 》 第 八 期 。 台 南 : 台 南 市 政 府 , 2004, 頁 34。. 註 30. 黃 文 博 ,《 當 鑼 鼓 響 起 : 台 灣 藝 陣 傳 奇 》。 台 北 : 台 原 , 1991, 頁 76。. 註 31. 鄭 溪 和 等 撰 文 , 郭 娟 秋 專 案 攝 影 ,《 台 灣 傳 統 藝 術 之 美 》。 宜 蘭 : 傳 藝 中 心 , 2 0 0 3 , 頁 1 8 0 。. 註 32. 陳 丁 林 ,《 南 瀛 藝 陣 誌 》。 台 南 : 台 南 縣 立 文 化 中 心 , 1997, 頁 318。. 註 33. 黃 金 財 ,《 台 灣 鄉 土 之 旅 》。 台 北 : 時 報 文 化 , 2 0 0 0 , 頁 90。. 註 34. 趙 郁 玲 ,〈 台 灣 的 民 間 舞 蹈 〉, 載 於 伍 曼 麗 主 編 ,《 舞 蹈 欣 賞 》。 台 北 : 五 南 , 1 9 9 9 , 頁 8 8 - 8 9 。. 註 35. 李 天 民 、 余 國 芳 ,《 台 灣 傳 統 舞 蹈 》。 台 北 : 藝 術 館 , 2001, 頁 73。. 註 36. 謝 佳 倩 ,〈 同 安 宮 婆 姐 祖 文 化 藝 陣 〉, 載 於 陳 秀 琍 主. 23.
(33) 編 ,《 e 代 府 城 T a i n a n C i t y 》 第 八 期 。 台 南 : 台 南 市 政 府 , 2004, 頁 36。 註 37. 張 耘 書,《 台 灣 十 二 婆 姐 陣 之 研 究 》。台 南:台 南 大 學 台 灣 文 化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2005, 頁 67-79。. 註 38. 薛 若 鄰 ,《 中 國 巫 儺 面 具 藝 術 》。 台 北 : 南 天 , 1 9 9 6 , 頁 64-84。. 註 39. 任 常 俠 ,《 中 國 舞 蹈 史 話 古 》。 台 北 : 明 文 , 1 9 8 7 , 頁 7-8。. 註 40. 劉 芹 ,《 中 國 古 代 舞 蹈 》。 北 京 : 商 務 , 1 9 9 7 , 頁 1 8 1 182。. 註 41. 莊 伯 和 ,《 台 灣 民 藝 造 型 》。 台 北 : 藝 術 家 , 1 9 9 4 , 頁 48。. 註 42. 吳 騰 達 ,〈 撫 今 追 昔 話 「 陣 頭 」〉, 載 於 王 秋 桂 主 編 《 表 演 、 藝 術 與 工 藝 》。 台 北 : 稻 鄉 , 1 9 9 6 , 頁 8 8 - 8 9 。. 註 43. 黃 文 博 ,《 當 鑼 鼓 響 起 : 台 灣 藝 陣 傳 奇 》。 台 北 : 台 原 , 1991, 頁 77。. 註 44. 黃 文 博 ,〈 風 土 藝 術 篇 〉, 載 於 《 南 瀛 民 俗 誌 》 下 卷 。 台 南 : 台 南 縣 立 文 化 中 心 , 1994, 頁 78。. 註 45. 黃 金 財 ,《 台 灣 鄉 土 之 旅 》。 台 北 : 時 報 文 化 , 2 0 0 0 , 頁 91。. 註 46. 張 耘 書 ,《 台 灣 十 二 婆 姐 陣 之 研 究 》。 台 南 : 台 南 大 學 台 灣 文 化 研 究 所 碩 士 論 文 , 2005, 頁 132-144 。. 註 47. 陳 郁 秀 ,〈 疼 惜 傳 統 藝 術 〉, 載 於 王 怡 芳 主 編 《 傳 統 藝 術 在 台 灣 》。 宜 蘭 : 國 立 傳 統 藝 術 中 心 , 2 0 0 2, 頁 6 。. 註 48. 阮 昌 銳 ,《 傳 薪 集 》。 台 北 : 台 灣 省 立 博 物 館 , 1 9 8 7 , 頁 240-241。. 24.
(34) 註 49. 黃 玲 玉 ,〈 台 灣 歌 舞 小 戲 ( 陣 頭 ) 在 九 年 一 貫 課 程 中 的 應 用 - 以 八 家 將、水 族 陣、車 鼓 陣 為 例 〉 ,載 於 曾 永 義 、 沈 冬 主 編 《 兩 岸 小 戲 學 術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 台 北 : 傳 藝 中 心 , 2001, 頁 391。. 註 50. 謝 宗 榮 , 〈 台 灣 廟 會 文 化 的 持 續 與 變 遷 -以 台 南 縣 王 船 祭 典 為 例 〉, 載 於 財 團 法 人 中 華 民 俗 藝 術 基 金 會 主 編 ,《 南 瀛 人 文 景 觀 : 南 瀛 傳 統 藝 術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 宜 蘭 : 國 立 傳 統 藝 術 中 心 , 2003, 頁 511-512。. 註 51. 吳 騰 達 ,〈 台 灣 傳 統 藝 陣 博 物 館 的 目 標 與 展 示 內 容 〉, 載 於 財 團 法 人 中 華 民 俗 藝 術 基 金 會 主 編 ,《 南 瀛 人 文 景 觀 : 南 瀛 傳 統 藝 術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 宜 蘭 : 國 立 傳 統 藝 術 中 心 , 2003, 頁 17-22。. 註 52. 曾 永 義、荘 伯 和、吳 騰 達、王 維 真、汪 武 昌、劉 愷 俐 、 徐 鳳 慈 等 ,《 鄉 土 的 民 族 藝 術 》。 台 北 : 行 政 院 文 化 建 設 委 員 會 , 1988, 頁 270-275。. 註 53. 黃 文 博 ,《 站 在 台 灣 廟 會 現 場 》。 台 北 : 常 民 文 化 , 1998, 頁 315。. 註 54. 莊 芳 榮 ,〈 國 立 傳 統 藝 術 中 心 未 來 之 展 望 〉, 載 於《「 傳 統 藝 術 學 術 研 討 會 論 文 集 」 -民 間 藝 術 保 存 傳 習 之 理 論 與 實 務 》。 台 北 : 行 政 院 文 化 建 設 委 員 會 , 1 9 9 6 , 頁 32。. 註 55. 台 南 市 政 府 文 化 局 ,《 古 蹟 活 化 再 利 用 , 專 題 報 告 》。 台 南 : 台 南 市 政 府 , 2002, 頁 1。. 註 56. 台 南 縣 那 路 灣 公 司 旅 遊 資 訊 部 ,《 台 灣 豐 富 之 旅 》。 台 北 : 戶 外 生 活 , 2000, 頁 16-17。. 註 57. 陳 丁 林 ,《 南 瀛 藝 陣 誌 》。 台 南 : 南 縣 文 化 中 心 , 1 9 9 7 ,. 25.
(35) 頁 320-325。 註 58. 許 光 麃 《 近 代 中 國 武 術 文 化 之 變 遷 ( 1 9 1 0 - 1 9 3 7 ) 》。 國 立 台 灣 師 範 大 學 , 體 育 學 系 博 士 論 文 , 2 0 0 2, 頁 4 8 。. 註 59. 林 明 美 ,〈 台 灣 的 民 間 舞 蹈 〉, 載 於 平 珩 主 編 《 舞 蹈 欣 賞 》。 台 北 : 三 民 , 1 9 9 5 , 頁 1 5 4 。. 註 60. content.edu.tw/local/tainan/kunhwa/ten1.htm, 2005 年 7 月 29 日 節 錄 。. 26.
(36) 第二章 第一節. 十二婆姐民俗藝陣的源流 台灣廟會的起源與民俗藝陣之形成. 壹、廟會的演進 中國古代的廟會是一種隆重的政治活動,經由演化到現 今,廟會成為祭祀、娛神以至娛人的活動。廟會是一種社會 風俗,伴隨著民間的宗教信仰而發展、普及,更是與神仙崇 拜、傳 說 有 所 關 連。它 由 古 代 上 層 統 治 者 之 聚 會、祭 祖 形 式 , 漸而轉變成一般平民百姓加入參與,後來更有商貿活動的介 入,於明清時代迅速發展。其雖歷經演變,直至近代,主要 仍是以迎神賽會、祈福消災為活動主軸。 漢 許 慎 載 《 說 文 解 字 》 中 說 :「 廟 , 尊 先 祖 皃 也 。 」 清 人 段 玉 裁 註 解 說 :「 古 者 廟 以 祀 先 祖 , 凡 神 不 為 廟 也 , 為 神 立 廟 者,始三代以後。」據此可知,夏、商、周時代的廟,是供 帝王、貴族們祭祀祖先的場所,是一種非常嚴肅的地方,而 非 人 人 可 以 參 拜 瞻 仰 的「 宗 廟 」 。 宋 人 高 承 載《 事 物 紀 原 》中 , 根 據《 軒 轅 本 紀 》指 出「 廟 」之 產 生 , 始 於 軒 轅 黃 帝 。 他 說 : 「 帝 (按 : 指 黃 帝 )升 天 , 臣 僚 追 慕 , 取 几 杖 立 廟 , 於 是 曾 遊 處 皆 祠 , 此 廟 之 始 也 。 」 (註 1)。 上古時代天子與諸侯或諸侯間,定期或不定期在天子或 盟 主 的 宗 廟 中 所 舉 行 的 會 見 , 稱 為 「 會 」。 於 是 當 此 「 廟 」 與 「會」偶然地合在一起的隆重政治活動,是與後世廟會的涵 義不同。但後世的廟會仍與先秦廟、會的活動存在著某種淵 源關係。由商代出土的甲骨卜辭出現了大量以羽舞祭四方神 的記錄中,可以證實,自古以來,無論饗祭或祈禱總是少不 了有舞蹈、音樂的出現。這對後世廟會上祭神、娛神以致娛 人 的 活 動 , 具 有 深 遠 的 影 響 (註 2)。. 27.
(37) 廟 會 , 又 稱 「 廟 市 」 或 「 節 場 」。 廟 會 風 俗 與 佛 教 寺 院 以 及道教廟觀的宗教活動有著密切的關係,同時它又是伴隨著 民間信仰活動而發展、普及起來。東漢時期佛教傳入中國, 同時道教也逐漸形成,歷經南北朝,在唐宋時達到了全盛時 期。佛道二教競爭激烈,為爭取信徒,招徠群眾,往往在其 宗教儀式上增加了媚眾的娛樂內容,如舞蹈、戲劇、出巡等 等。於北魏時佛教盛行把神佛塑像裝上彩車,在城鄉巡行, 此 種 宗 教 儀 式 稱 為 「 行 像 」 或 「 行 城 」、「 巡 城 」 等 。 每 年 於 固定的時間舉行,此種宗教活動更加入具有吸引群眾的娛樂 節目,造成萬人空巷之盛況。唐宋以後廟會的迎神、出巡大 都是與這一時期的「行像」活動有關。在此同時,中國原始 民間信仰活動也逐漸發展著。唐宋時期,三者之間開始相互 的 滲 透、融 合;漸 漸 的 寺 廟、道 觀 便 成 為 信 眾 們 聚 會 的 地 方 。 於是宗教活動逐漸由民間俗眾來協辦,世俗化的改變,增加 了活動的熱鬧與吸引力,更促使商貿活動的介入,廟會活動 也因而有更大的發展。到了南宋時的廟會,在全國已蔚為大 觀,而明清時代更是廟會發展最迅速的時期,此時,廟會中 的 商 貿 活 動 更 趨 熱 絡 。 在 廟 會 活 動 中 大 致 分 有「 坐 會 」與「 巡 會 」, 前 者 指 佛 神 於 寺 廟 中 接 受 香 火 , 後 者 是 指 神 像 出 巡 , 又 稱 「 迎 神 賽 會 」, 內 容 加 入 許 多 如 獅 舞 、 擊 鼓 等 娛 神 、 娛 人 的 民 俗 文 藝 活 動 (註 3)。 貳、台灣廟會的起源 廟會源於中國古代的宗廟社郊制度,是一種以信仰為核 心的群體性活動,旨在祭祀神明,祈福消災。廟宇是台灣宗 教信仰的主要核心,有關廟宇為中心所發展出的慶典、習俗 及 動 態 活 動 等 , 可 通 稱 為 「 廟 會 」 (註. 28. 4)。 涵 蓋 了 豐 沛 的 民.
(38) 間生命力及宗教信仰意涵。 台灣先民渡海而來,原鄉的生活習俗、宗教信仰自然地 也就被引進了台灣,經由時空長期的鎔鑄,孕育出了其特有 的民俗型態。當移民們面臨了渡海的危險、瘟疫的橫行、生 存的競爭與自然的災害時,往往會藉由宗教的力量來祈福, 於是由家鄉帶來的守護神或香火,便成為他們心靈的慰藉與 供 奉 的 對 象。 由 於 共 同 的 信 仰, 因 此 凝 聚 了 彼 此 間 的 情 誼 (註 5), 也 漸 漸 形 成 了 各 式 各 樣 的 民 間 信 仰 。 民 間 信 仰 所 持 的 是 萬物皆有靈的觀念,凡舉日月星辰、江河湖海,或是飛禽走 獸、蛇虫鼠蟻,乃至於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所有事物,諸 如建醮、開光納彩、祭祀祈福、入宅移徙、訂婚嫁娶、破土 拆卸、敬天地、拜神靈、祭祖先等都是人們日常生活中重要 的 風 俗 習 慣 (註. 6)。 於 是 寺 廟 成 為 人 們 宗 教 信 仰 的 中 心 , 也. 是生活上的精神支柱,每當神明誕辰或節慶時,便有祭祀儀 典的廟會活動。更有指出,昔日台灣,蠻荒瘴癘,各種天災 人禍,致使先民們往往處於朝不保夕的惶恐中。當時既有蠻 番 獵 首,又 有 瘴 癘、瘟 疫 發 生,在 社 會 文 明 並 不 發 達 的 當 時 , 民 眾 爲 祈 求 平 安 , 無 形 中 也 就 加 強 了 對 神 明 的 寄 托 與 仰 賴 (註. 7)。 於 是 寺 廟 成 為 人 們 社 交 活 動 的 地 方 , 也 扮 演 著 團 結. 鄉里、安定民心之重要角色,廟宇兼具著信仰的中心與傳輸 著社會功能的地位,至今舉凡寺廟的祭典,仍是地方上共同 的要務,為人們所重視。 早 期 台 灣 寺 廟 是 村 落 互 助 與 自 治 的 中 心 ;府 城 ( 現 今 台 南 市 )、 鹿 港 、 竹 塹 ( 現 今 新 竹 市 )、 艋 舺 ( 現 今 台 北 市 的 一 部 份 ) , 是清代台灣主要的城市,都設有內郊和外郊等鄉黨之商人行 會,此為城市裡祖籍相同移民間互助合作的結社,同時又是. 29.
(39) 自 治 、 自 衛 的 中 心 。 1725 年 (清 雍 正 3 年 )府 城 三 郊 的 成 立 , 就是由北郊、南郊、港郊三行會聯合所组成的組織,其掌握 了台灣當時的商權,同時也協助行政當局維持治安與擔任保 甲組織等工作,就像是府城的市政機關,進行著互助與自治 的活動。由此觀之,清代移民們在台灣建設的村落、行會, 具有互助、自治的組織與機能,內部非常的團結,對外排他 性極強,尤其不同祖籍的村落、城市間,就常會有大規模的 分 類 械 鬥 發 生 (註. 8)。 早 年 移 民 之 間 若 產 生 爭 執 , 也 經 常 會. 以寺廟為城堡,如此的淵源,使現今的農村中,以寺廟為中 心 , 團 結 的 風 氣 , 仍 時 有 所 見 (註 9)。 先民在台灣的墾殖,除了篳路藍縷開山闢地的艱困外, 天然環境中的災害、疾病等,乃至於與各原住民族群間的紛 爭不斷,所帶來的侵擾,都對先民的生命財產造成了極大的 威脅。在科學極不昌明、醫藥也不發達的時代裏,先民們得 面對這些外在因素的壓迫,加上離鄉背井思鄉的苦悶,使得 生 活 易 顯 艱 辛。因 此,宗 教 信 仰 便 成 為 潛 在 最 大 的 支 持 力 量 , 唯有藉著對源自故鄉祖籍而來的信仰,來支持著先民們面對 生 活 中 的 種 種 挑 戰 與 未 可 預 知 的 命 運 (註 10)。 原 鄉 的 宗 教 信 仰與農業經濟傳入台灣,形成台灣民間的文化與生活方式。 在 早 期 台 灣 農 村 社 會 中,原 鄉 的 守 護 神,是 移 民 心 靈 的 慰 藉 , 寺廟不僅是宗教信仰中心,也是村落中經濟、協調、教育甚 至防衛的中心。於是,神明節慶便是鄉民重要的事務,在慶 祝活動時,鄉民得以暫時放下工作舒解身心並將農閒時的娛 樂,和民間的信仰結合,於是衍生出了既娛神又娛人的廟會 活 動 (註 11)。 由以上所提及的,可知台灣早期的民間信仰,大都與先. 30.
(40) 民在台開疆闢土的血淚歷程有關。台灣早期社會中,凡事以 信仰為依歸的民情、習俗,也是廟會活動形成的主要因素。 台 灣 移 民 社 會 的 宗 教 信 仰 活 動 種 類 既 多 , 規 模 又 極 盛 大。清初蔣毓英《台灣府志》簡介移民風俗時,特別提 到” 佞 佛 諂 鬼 ” 的 宗 教 信 仰 活 動 ( 註 1 2 ); 高 拱 乾 在 《 台 灣 府 志 》 中 也 記 錄 了 當 時 移 民 ”信 鬼 神 、 惑 浮 屠 ”的 社 會 風 氣 (註 13)。 另 有《續修台灣縣志》中也記載: 居 台 灣 者 , 皆 內 地 人 , 故 風 俗 與 內 地 無 異 。 … … 卒 歲 臘 先 祖 及 諸 神 祠 , 皆 與 內 地 無 異 … … 。 俗 信 巫 鬼 , 病 者 乞 藥 於 神 。 輕 生 喜 鬬 , 善 聚 黨 , 亦 皆 漳 、 泉 舊 俗 (註 14)。. 宗 教 信 仰 在 台 灣 早 期 移 民 社 會 中 , 佔 了 極 為 重 要 的 地 位,是顯而可見的。由於民間信仰的普及,形成台灣各地大 小 廟 宇 林 立,於 1 9 9 0 年 據 估 計 台 灣 的 寺 廟 已 超 過 1 6 0 0 0 餘 座 ( 註 1 5 )。 當 每 年 慶 典 節 日 時 , 都 舉 辦 著 盛 大 的 迎 神 賽 會 活 動 , 有 藝 閣 、 祭 典 、 妝 神 、 民 俗 舞 蹈 等 的 遊 行 表 演 (註 16)。 台 灣 廟會活動類型豐富,是常民社會中主要的信仰重心和休閒活 動的來源,更是民間藝術展現的場域。民俗陣頭是廟會活動 中 的 主 體 , 早 期 是 由 廟 宇 的 信 徒 自 發 组 成 (註 17), 豐 沛 的 民 間藝術帶動了廟會的熱潮。 台灣民間最具豐沛活力的常民文化便是廟會活動,與人 們的生活有著密切的關係。台灣民間各地的廟會,於. 1970. 年以後逐漸活絡起來,這期間,只要是有廟會的場域,便見 「 人 神 的 大 會 合 , 藝 陣 的 大 車 拼 」, 熱 鬧 非 凡 。 尤 以 台 灣 西 南 沿海地區,更是民間民俗活動最為頻繁、場面最盛大的一個 區 域 (註 18)。. 31.
(41) 台灣廟會活動,多樣又熱鬧,是台灣民間最具豐沛活力 的常民文化。最早可溯自中國古代的宗廟社郊制度,幾經演 化至今,廟會成為祭祀、娛神以至娛人的活動。先民渡海來 台開拓,為祈福消災與慰藉心靈,而形成了地方宗教信仰, 於是寺廟成為人們社交活動的場所。廟宇兼具著信仰的中心 與傳輸著社會功能的地位,進而發展出了祭祀神明的祭典活 動。更因鄉民將農閒時的娛樂,結合了民間的信仰,於是衍 生出了既娛神又娛人的廟會活動。 參、民俗藝陣之形成 信仰是早期先民渡海來台開墾的精神支柱,寺廟更是人 們宗教信仰的中心。每當神明誕辰或節慶時,便有多樣的祭 祀儀典活動及神明遶境的迎神賽會。台灣早期農村社會中, 鄉民將農閒時的娛樂,結合了民間的信仰,展開了既娛神又 娛人的廟會活動。而多樣的民俗藝陣便是在熱鬧的廟會活動 中衍生開來。如今,只要一有廟會活動,便可見人山人海的 「人神的大集合,藝陣的大車拼」之畫面。陣頭表演更是各 地方庄頭、廟宇所屬的民俗藝陣,一展身手與競技的時機, 爲廟會活動增色不少,於是形成了民俗藝陣與廟會互為依存 的型態。 藝陣是「藝閣」與「陣頭」的合稱,是一種伴隨著廟會 活 動 而 來 的 民 間 藝 術 (註 19)。 也 有 將 藝 陣 簡 稱 為 「 陣 頭 」 , 並 指 出「 陣 頭 」即 是 一 般 民 俗 學 者 所 稱 的 雜 技 ( 包 括 部 分 小 戲 ) 表演團體。係由中國古代的百戲所演進,早期隨著先民的遷 徙而傳至台灣。三百多年來,已經根植於先民的迎神祭典活 動 中 (註. 20) 。 台 灣 漢 人 社 會 的 建 立 始 於 明 鄭 時 期 (1628 年. -1683 年 ), 歌 舞 小 戲 隨 著 風 土 民 俗 及 宗 教 信 仰 而 來 。 連 雅 堂. 32.
數據
+4
相關文件
台中地區 (山海屯) 台中市大里區崇光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大元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大里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立新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內新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草湖國小
台中地區 (山海屯) 台中市大里區崇光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大元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大里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立新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草湖國小 台中市大里區永隆國小
應標示中華民國製造或中華民國台灣製造,...但輸往美國以外之無邦交國 家或地區者,得標示台灣製造或同義之外文」規定,廠商出口本國產製之貨品
私立大成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37 造園景觀 廖晁偉 1 國立台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37 造園景觀 陳昭儒 1 國立台中高級農業職業學校 37 造園景觀 王為 2 國立淡水高級商工職業學校 37
銷售: 博客來│誠品│ 金石堂│三民書局│ TAAZE │
主要整理者:嘉義縣梅山國小 邱文嵐校長 臺南市進學國小 葉秀娥主任 臺南市億載國小 蔡惠娟老師
209 景美女中-安東市場 定時發車 是傳說中的路線 欣欣客運 237 動物園-台北車站 定時發車 步入傳說中的路線 欣欣客運 294 動物園-仁愛國中 定時發車 傳說中的路線之一
C7 國立台中護理專科學校護理科 台中市 主任 C8 中臺科技大學老人照顧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9 中山醫學大學公共衛生學系 台中市 助理教授 C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