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Item 987654321/4473
全文
(2) 論文名稱:家長知覺身體活動影響因素對青少年休閒性身體活動的影響─以台中 縣立新社高中國二學生為例. 總頁數:190. 院校所組別:國立臺灣體育大學休閒運動管理研究所 畢業時間及提要別:九十六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學位論文提要 研究生:許靜宜. 指導教授:楊峰州 摘要. 本研究旨在應用健康促進模式 (Pender, 1996) ,探討家長知覺 (Parents’ Perceived Influence of Physical Activity; P-PIPA) 與青少年知覺 (Adolescents’ Perceived Influence of Physical Activity; A-PIPA) ,對青少年 休閒性身體活動(Adolescents’ Recre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A-RPA) 的影 響。依立意方式,就台中縣立新社高中之國二學生及其家長進行普查,計學生 150 人,家長 150 人,除八份家長問卷外,其餘問卷全數收回。採 Wu (1999) 依據 Pender 之健康促進模式,修改的 “身體活動影響因素中文量表” 施測,以皮爾 森相關、 t 考驗、線性迴歸進行假設考驗。研究結果有三,相關性方面,A-PIPA 與 A-RPA 成顯著相關 (r=.39, p < .01) ,雖 P-PIPA 與 A-RPA 無直接相關性,但 可透過 A-PIPA,與 A-RPA 產生間接相關。差異性部分,不同 P-PIPA 的家長,其 子女 A-RPA 無差異,但不同 P-PIPA 的家長,會透過 A-PIPA 對 A-RPA 產生間接 影響。最後,建立三個線性迴歸模型,其一,青少年自我效能 (Perceived Self-Efficacy; PSE) 及不同校朋友的社會支持 (Social Support for Physical Activity; SSPA) ,能有效解釋 A-RPA 的變異量,其二,家長 PSE、青少年知覺阻 礙及同班同學的 SSPA,也能有效解釋青少年 PSE 的變異量,其三,A-PIPA 中, 兄弟姊妹、同校同學的 SSPA、朋友的知覺典範、不同校朋友的角色楷模,以及 P-PIPA 中,同校同學與不同校朋友的 SSPA,能有效預測不同校朋友對青少年的 SSPA。研究建議擴大樣本對都會地區家長進行研究,以瞭解高社經地位家長對 A-RPA 的影響,俾利政策制訂上的全面考量。. I.
(3) 關鍵字:健康促進模式、休閒性身體活動 Syu, Jing-Yi(2008). The influence of P-PIPA on A-RPA: A study on eighth-graders of Shinshe Se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ounty. Unpublish Master Thesis, National Taiwan College of Physical Education, Taichung.. Abstract The purposes of the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P-PIPA, A-PIPA, and A-RPA. Results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for planning related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designing teaching plans, and making applicable policies by school. This study adopts self-administrated questionnaire survey research and census method. 30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to 150 eighth-graders in Shinshe Senior High School and their parents respectively, 292 copies were returned (97%). Instrument was based on Pender’s Health Promotion Model, which developed by Wu (1999) to measure variables. Data were analyzed by Pearson’s correlation, t test, and regression. Finding indicates: various significant relationships are existed between P-PIPA, A-PIPA, and A-RPA. Recommendation are schools should implant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teaching plans into classroom curriculums in order to promote students recreational physical activities and their health.. Keywords:health promotion model, recre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II.
(4) 目. 錄. 中文摘要………………………………………………………..…..…..…..…..…..….Ⅰ 英文摘要………………………………………………………..…..…..…..…..…..….Ⅱ 目. 錄………………………………………………………..…..…..…..…..…..….Ⅲ. 表 目 錄 ……………………………………………………..…..…..…..…..…….. Ⅴ 圖 目 錄………………………………………………………..…..…..…..…..…..….IX 第壹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1. 第二節. 研究目的………………………………………………………………..5. 第三節. 研究問題………………………………………………………………..5. 第四節. 研究假設………………………………………………………………..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6. 第六節. 名詞釋義………………………………………………………………..7. 第貳章. 文獻探討………………………………………….…………………………13. 第一節. 休閒性身體活動………………………………………………………13. 第二節. 驗證身體活動的模式…………………………………………………19. 第三節. 健康促進模式…………………………………………………………22. 第四節. 知覺身體活動影響因素………………………………………………28. 第五節. 家長知覺對青少年的影響……………………………………………37. 第叁章. 研究方法…………………………………………………………………….42. 第一節. 研究對象………………………………………………………………42. 第二節. 研究架構………………………………………………………………44. III.
(5) 第三節. 研究流程………………………………………………………………47. 第四節. 研究工具………………………………………………………………49. 第五節. 資料收集過程…………………………………………………………60. 第六節. 資料處理分析方法……………………………………………………62. 研究結果與討論……………………………………………………….6 4. 肆章. 第一節 研究對象的基本資料………………………………………………64 第二節. 家長知覺、青少年知覺與青少年身體活動的概況………………82. 第三節. 家長知覺與青少年身體活動的相關性………………………………95. 第四節. 不同知覺的家長,其子女身體活動的差異性………………………99. 第五節. 家長知覺對青少年身體活動的影響………………………………110.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150. 第一節. 結論………………………………………………………………..150. 第二節. 後續研究建議………………………………………………………..153. 參考文獻………………………………………………………..…..…..…..…..…….154 附錄……………………………………………………………..…..…..…..…..…….170 附錄一. 身體活動問卷作者同意函...........................................................................170. 附錄二. 青少年身體活動問卷中文版(家長問卷).....................................................171. 附錄三. 青少年身體活動問卷中文版(每日紀錄表).................................................178. 附錄四. 青少年身體活動問卷中文版(學生問卷).....................................................185. IV.
(6) 表. 目. 錄. 表. 1. 青少年健康狀況之描述性統計……………………………………………65. 表. 2. 青少年體型觀感之描述性統計……………………………………………66. 表. 3. 青少年先前運動經驗之描述性統計………………………………………68. 表. 4. 青少年性別差異,對A-II_fa、A-II_ma影響的t檢定摘要表…………71. 表. 5. 家長教育程度之描述性統計………………………………………………73. 表. 6. 家長職業之描述性統計……………………………………………………75. 表. 7. 家長職業等級之描述性統計………………………………………………76. 表. 8. 母親職業等級高低,對A-SSPA_ma影響之描述性統計………………76. 表. 9. 母親職業等級高低,對A-SSPA_ma影響之ANOVA變異數摘要表……77. 表 10. 家庭社經地位等級之描述性統計…………………………………………77. 表 11. 家庭功能之描述性統計……………………………………………………79. 表 12. 青少年前五項最常從事的身體活動類型…………………………………83. 表 13. P-PIPA之描述性統計………………………………………………………85. 表 14. A-PIPA之描述性統計………………………………………………………85. 表 15. P-PSE、A-PSE之題項分析摘要表……………………………………………87. 表 16. P-CD、A-CD之題項分析同意與不同意有效百分比………………………88. 表 17. 不同來源的P-SSPA、A-SSPA之描述性統計………………………………90. 表 18. 不同來源的P-norms、A-norms之描述性統計………………………………92. 表 19. 不同來源的P-RM、A-RM之描述性統計……………………………………93. 表 20. P-PIPA與A-RPA相關分析摘要表…………………………………………96. 表 21. P-PIPA與A-PIPA相關分析摘要表…………………………………………97. 表 22. P-CF與A-CF相關分析摘要表………………………………………………97. 表 23. P-II與A-II相關分析摘要表…………………………………………………97. 表 24. A-PSE、A-II與A-RPA相關分析摘要表……………………………………98. 表 25. P-PSE對A-PSE的影響之t檢定摘要表……………………………………101. V.
(7) 表 26. P-SSPA對A-II的影響之t檢定摘要表………………………………………102. 表 27. P-norms對A-II的影響之t檢定摘要表………………………………………103. 表 28. P-RM對A-II的影響之t檢定摘要表………………………………………104. 表 29. A-CF對A-RPA的影響之t檢定摘要表……………………………………105. 表 30. A-II對A-RPA的影響之t檢定摘要表………………………………………164. 表 31. 不同來源的A-SSPA對A-RPA的影響之t檢定摘要表 ……………………107. 表 32. 不同來源的A-norms對A-RPA的影響之t檢定摘要表 ……………………109. 表 33. 以A-PSE、A-SSPA、A-norms預測A-RPA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113. 表 34. 以A-PSE、A-SSPA、A-norms預測A-RPA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4. 表 35. 以A-PSE、A-SSPA、A-norms預測A-RPA之預測公式摘要表…………114. 表 36. 以A-PSE、A-SSPA_fr預測A-RPA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5. 表 37. 以A-PSE、A-SSPA_fr預測A-RPA之預測公式摘要表……………………116. 表 38. 以A-PBeA、A-PBaA預測A-PSE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117. 表 39. 以A-PBeA、A-PBaA預測A-PSE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17. 表 40. 以A-PBeA、A-PBaA預測A-PSE之預測公式摘要表………………………118. 表 41. 以不同來源的A-SSPA預測A-PSE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119. 表 42. 以不同來源的A-SSPA預測A-PSE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20. 表 43. 以不同來源的A-SSPA預測A-PSE之預測公式摘要表……………………120. 表 44. 以不同來源的A-RM預測A-PSE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121. 表 45. 以不同來源的A-RM預測A-PSE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22. 表 46. 以不同來源的A-RM預測A-PSE之預測公式摘要表………………………122. 表 47. 以P-PIPA、A-PIPA預測A-PSE之描述性統計摘要表……………………124. 表 48. 以P-PIPA、A-PIPA預測A-PSE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25. 表 49. 以P-PIPA、A-PIPA預測A-PSE之預測公式摘要表………………………125. 表 50. 以P-PIPA、A-PIPA預測A-PSE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stepwise)…………126. 表 51. 以P-PIPA、A-PIPA預測A-PSE之預測公式摘要表(stepwise)……………127. VI.
(8) 表 52. 以A-CF預測A-SSPA_fr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28. 表 53. 以A-CF預測A-SSPA_fr之預測公式摘要表………………………………129. 表 54. 以A-CF預測A-SSPA_fr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stepwise)…………………129. 表 55. 以A-CF預測A-SSPA_fr之預測公式摘要表(stepwise)……………………130. 表 56. 以不同來源的A-SSPA預測A-SSPA_fr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31. 表 57. 以不同來源的A-SSPA預測A-SSPA_fr之預測公式摘要表………………131. 表 58. 以不同來源的A-SSPA預測A-SSPA_fr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stepwise)…132. 表 59. 以不同來源的A-SSPA預測A-SSPA_fr之預測公式摘要表(stepwise)……132. 表 60. 以不同來源的A-norms預測A-SSPA_fr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33. 表 61. 以不同來源的A-norms預測A-SSPA_fr之預測公式摘要表………………134. 表 62. 以不同來源的A-norms預測A-SSPA_fr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stepwise)…135. 表 63. 以不同來源的A-norms預測A-SSPA_fr之預測公式摘要表(stepwise)……135. 表 64. 以不同來源的A-RM預測A-SSPA_fr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36. 表 65. 以不同來源的A-RM預測A-SSPA_fr之預測公式摘要表…………………136. 表 66. 以不同來源的A-RM預測A-SSPA_fr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stepwise)……137. 表 67. 以不同來源的A-RM預測A-SSPA_fr之預測公式摘要表(stepwise)………137. 表 68. 以不同來源的P-SSPA預測A-SSPA_fr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39. 表 69. 以不同來源的P-SSPA預測A-SSPA_fr之預測公式摘要表………………139. 表 70. 以不同來源的P-SSPA預測A-SSPA_fr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stepwise)…140. 表 71. 以不同來源的P-SSPA預測A-SSPA_fr之預測公式摘要表(stepwise)……140. 表 72. 以不同來源的P-SSPA預測A-SSPA_fr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backward)141. 表 73. 以不同來源的P-SSPA預測A-SSPA_fr之預測公式摘要表(backward)…141. 表 74. 以P-PIPA、A-PIPA預測A-SSPA_fr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143. 表 75. 以P-PIPA、A-PIPA預測A-SSPA_fr之預測公式摘要表……………………144. 表 76. 以P-PIPA、A-PIPA預測A-SSPA_fr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stepwise)……145. 表 77. 以P-PIPA、A-PIPA預測A-SSPA_fr之預測公式摘要表(stepwise)………145. VII.
(9) 表 78. 以P-PIPA、A-PIPA預測A-SSPA_fr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backward)……147. 表 79. 以P-PIPA、A-PIPA預測A-SSPA_fr之預測公式摘要表(backward)………148. VIII.
(10) 圖. 目. 錄. 圖 1. Pender 修正後健康促進模式. …………………………………………. 26. 圖 2. 研究架構圖 ………………………………………………………………. 46. 圖 3. 研究流程圖 ………………………………………………………………. 48. IX.
(11) 第壹章 緒論 身體活動成為促進健康的一項重要因素,唯國內各年齡層規律身體活動的風氣 仍未養成,且隨年齡增長而遞減,尤以國小升國中為最。因此本研究首先敘述養 成青少年身體活動習慣的重要性,提出研究目的,瞭解家長知覺身體活動影響因 素對青少年休閒性身體活動的影響,再依研究目的,提出三項研究問題與三項對 立假設,分別探討家長知覺、青少年知覺與青少年身體活動的相關性、差異性與 影響,接著描述該地區家長職業特性、教育程度、施測時間、氣候、身體活動界 定、作答困難及誤差等推論的限制,最後對重要名詞作解釋。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身體活動與健康有相當密切的關係。根據行政院衛生署 (2007 年 6 月 8 日) 統 計, 2006 年十大主要死因,依序為惡性腫瘤,佔總死亡百分率的 28.1% 、腦血 管疾病,佔 9.3% 、心臟疾病,佔 9.1% 、糖尿病,佔 7.2% 、事故傷害,佔 5.9% 、 肺炎,佔 4.0%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佔 3.7% 、腎炎、腎徵症候群及腎性病變, 佔 3.5% 、自殺,佔 3.3% ,以及高血壓性疾病,佔 1.3% 。心臟疾病雖然名列 第三,但與心血管疾病相關的病症,包含腦血管疾病、心臟疾病、糖尿病以及高 血壓性疾病等的死亡百分率,加總為 26.9% ,與位居十大死因首位的惡性腫瘤相 較,後者佔總死亡百分率的 28.1% ,心臟疾病與心血管相關病症的死亡百分率,. 1.
(12) 幾乎與俗稱癌症的惡性腫瘤比例相同。而缺乏身體活動是造成癌症和心血管 疾病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好動份子最健康,2005 ) 。由上述數據得知,癌症和心血 管疾病的死亡百分率加總為 55% ,也就是說,在一般人的認知中,人類有半數以 上的死因,是缺乏身體活動造成的。身體活動可以有效降低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 高血壓、第二型糖尿病、結腸癌、乳癌以及中風的機率。世界衛生組織並曾在 2000 年對全球已開發國家進行十大死亡危險因子的調查,發現 “致死因子主要圍繞在 如飲食、運動等的生活型態因素與環境因素等,其中,不運動所直接導致的死亡 人數約 85 萬人” (彭臺臨,2006, p. 16) 。由此可見身體活動對健康的重要性。 一、動機一:規律運動人口並未因促進健康政策推動而增加 促進身體活動遂成為各國的重要施政方針之一。彭臺臨 (2006) 曾統整各國的 身體活動促進政策,節錄如下。 美國不僅於 1996 年率先公布運動與健康報告書,提出運動對健康的好處, …持續推動 Healthy People 2010 計畫,將運動列為健康促進的首要方法,… 更於 2002 年…發佈 Healthier US. 計畫,其中鼓勵國民運動是促進健康的首 要策略,…該計畫並要求聯邦政府各部門進行相關法令與行政計畫的檢討,並 於 90 天內將推動計畫呈送總統,…英國也…於 2004 年公布白皮書,作為英國 政府推動運動的理論與實證依據,…運動已成為英美等先進國家用以促進國民. 2.
(13) 健康的重要手段,運動除了對於國民健康有直接影響外,對於節省國家健保醫 療支出亦有顯著效益 (p. 17-18) 。. 同時他也對各國人口的身體活動狀況作了比較。 我國近六成的國民沒有規律運動習慣,整體運動人口水準低於日本、中國、新 加坡、美、加、英國、澳洲等國,相較於西方國家,年齡愈大運動人口愈少的類 型,亞洲國家如同馬鞍型,青少年與高齡者運動人口較多,而中壯年運動人口 較少,雖然台灣老人在公園內早晨與下午的團體運動,如太極拳、氣功、元極 舞等運動文化,造成了臺灣老年人口運動比率較高的現象,但大體而言,各國 的運動人口皆隨年齡增加而遞減 (p. 7) 。. 有鑑於規律運動人口偏低的情況,台灣也自 1997 年起,將促進身體活動列 入國家施政方針 (賴榮俊,2006) ,不過迄今並未有明顯的成效 (黃月桂、吳秀佳, 2005 ),因此研究者萌生重新檢視身體活動影響因素的想法,此為動機之一。 二、動機二:以健康模式養成關鍵期作為分群體階段探討的對象 身體活動的參與是一種複雜的行為,不同的群體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其影響 因素也各異,因此需要針對不同群體的不同發展階段,分別研究身體活動的影響 因素 (Trost et al., 2003) 。青少年已被公認為是一個學習健康相關行為模式的重要 時期,而所學習到的行為模式,將會持續到成年期,當然,身體活動的習慣養成. 3.
(14) 也包含在內,所以本研究以青少年作為探討身體活動影響因素的目標對象。 欲養成規律運動習慣,需要從日常生活中增加身體活動量著手,而且有趣的 活動能提高參與的意願與持續的欲望,而意願與樂趣正是休閒的意涵之一。但中 文文獻中,與青少年身體活動相關的研究尚不屬大量,因此本研究將探討,青少 年從事具休閒性質的身體活動之影響因素。另外,由於從國小升上國中,不但學 制明顯不同,休閒時間與升學壓力也大幅改變,故以在學國中生為探討群體,此 為動機之二。 三、動機三:家長為影響青少年身體活動的重要來源 家長與同儕為青少年身體活動之人際影響因素的重要來源 (Sallis, Hovell, & Hofstetter, 1992) ,不過何者具較大的影響仍未有定論。 Wu (1999) 應用健康促進 模式,以台北市國二學生探討青少年的身體活動影響因素,發現同儕的影響力甚 於家長。但也有研究指出,家長影響青少年身體活動甚劇 (Anderssen & Wold, 1992; Pahkala et al., 2007) 。而家長教育程度與青少年居住地區,都與青少年身體活動程 度有相關。教育程度與身體活動程度成正比 (彭臺臨,2006) 。且身體活動程度越 高的母親,較常教育出身體活動程度越高的子女 (Pahkala et. al, 2007) 。雖然 “都 會化程度愈高地區,居民不運動比率愈低,參與運動愈積極” (彭臺臨,2006,p. 81) 。但另一項研究顯示, “鄉村地區的青少年,顯著比都市地區的青少年,從事. 4.
(15) 更多的身體活動” (Villard, Ryden, & Stahle, 2007) 。研究者因而想瞭解鄉村地區家 長對青少年身體活動的影響,此為動機之三。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研究背景與動機,提出本研究的目的,希冀藉由資料蒐集與科學驗證, 瞭解家長知覺身體活動影響因素對青少年休閒性身體活動的影響。作為有關當局 日後在制訂政策時的參考。 第三節. 研究問題. 本研究應用健康促進模式,探討家長知覺對青少年從事休閒性身體活動的影 響,基於研究目的,提出以下研究問題。 一、家長知覺與青少年休閒性身體活動是否成顯著相關? 二、不同知覺的家長,其子女的休閒性身體活動是否成顯著差異? 三、家長知覺是否能有效預測青少年的休閒性身體活動? 第四節. 研究假設. 延伸上述的研究問題,分別提出對應的研究假設,分述如下。 一、家長知覺與青少年休閒性身體活動成顯著相關。 二、不同知覺的家長,其子女的休閒性身體活動成顯著差異。 三、家長知覺能有效預測青少年的休閒性身體活動。. 5.
(16) 第五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研究以九十六學年度第二學期,就讀台中縣立新社高中的國二學生及其家 長為探討範圍。研究限制分述如下。 一、時間限制 發放時間會影響青少年休閒性身體活動的頻率。由於本研究問卷調查時間為 春夏季節,青少年之身體活動量,會因為季節的影響而有不同,例如身體活動量 會因梅雨季而減少。因為天氣為影響台灣青少年身體活動的重要因素之一 (Wu, 1999) ,故施測時間會影響推論之不同。而在身體活動量表方面,本研究欲瞭解青 少年日常生活的身體活動狀況,因此避開連續假期、寒暑假和校慶運動會等學校 重要活動的時間,且採包含週末的七日回憶量表,以提高預測力,但研究結果的 推論仍受到時間與季節上的限制。 二、界定身體活動的限制 休閒性身體活動難以清楚的界定。新社地區家長務農居多,農忙時期青少年 常需要幫忙家中農務或是料理家務,仍屬自由時間,在本研究中,雖然無法明確 區辨此一活動是否為自願性從事,亦納入身體活動探討範圍。 三、家庭型態不同的限制 該地區普遍低落的家長教育程度,以及單親、隔代教養等的家庭教養型態,. 6.
(17) 皆會產生問卷作答上的誤差。新社鄉地處偏遠山區,很多家長需到外地工作以養 家餬口,在家時間不長,而隔代教養又常出現祖孫代溝、管教無力的現象,因此 在子女或孫子女的身體活動影響上,呈現一種特殊的狀況,相處時間長的祖父母 或外祖父母影響有限,影響較大的父母常離家在外,因此,在家長問卷反應實際 影響狀況方面有所限制。 四、地區性的限制 本研究僅以台中縣立新社高級中學的學生及其家長,作為研究對象,故研究 結果的推論,乃受地區性之限制。 五、作答誤差的限制 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無法了解填答者特定的反應、情緒、認知與態度等主 客觀因素的影響,以及個別差異的心理誤差,所以其研究結果資料,容有偏差存 在。 第六節. 名詞釋義. 一、青少年身體活動 本研究指稱的青少年身體活動,即青少年休閒性身體活動 (Adolescents’ Recreational Physical Activity; A-RPA) ,為 Wu (1999) 依據 Pender 提出之健康促 進模式,修改編訂之 “身體活動影響因素中文量表” 的分量表, “兒童青少年身體. 7.
(18) 活動量表 (Child Adolescent Activity Log; CAAL) ” 25 個題項的平均分數。 二、家長知覺與青少年知覺 本研究所指稱的家長知覺與青少年知覺,分別為家長知覺身體活動影響因素 (Parents’ Perceived Influence of Physical Activity; P-PIPA) ,與青少年知覺身體活動 影響因素 (Adolescents’ Perceived Influence of Physical Activity; A-PIPA) ,而家長知 覺與青少年知覺,各包含三大因素,分別為家長認知因素 (Parents’ Cognition Factors; P-CF) 、家長人際影響 (Parents’ Interpersonal Influence; P-II) 、家長競爭需 求 (Parents’ Competing Demands; P-CD) ,以及青少年認知因素 (Adolescents’ Cognition Factors; A-CF) ,青少年人際影響(Adolescents’ Interpersonal Influence; A-II)、青少年競爭需求 (Adolescents’ Competing Demands; A-CD)。認知因素涵蓋 三個變項,即自我效能、知覺利益與知覺阻礙,另一方面,人際影響也包括三個 變項,為社會支持、知覺典範和角色楷模。本研究所指稱之家長知覺與青少年知 覺,為 Wu (1999) 之身體活動影響因素中文量表中,八個分量表題項分數的總和。 八個子量表分別為知覺身體活動自我效能量表、知覺身體活動利益量表、知覺身 體活動阻礙量表、知覺身體活動社會支持量表、運動典範量表、運動角色楷模量 表與身體活動競爭需求量表。. 8.
(19) 三、家長自我效能與青少年自我效能 本研究所指稱的家長與青少年自我效能,為家長知覺自我效能 (Parents’ Perceived Self-Efficacy; P-PSE) 與青少年知覺自我效能 (Adolescents’ Perceived Self-Efficacy; A-PSE) ,其意義為受試者在從事某特定行為時,經由已存在之特定 標準對個體能力的自我評價 (Bandura, 1977; Pender, 1996) 。本研究所指稱的知覺 自我效能,為 Wu (1999) 的知覺身體活動自我效能量表 (Perceived Self-Efficacy to Physical Activity Scale) 14 個題項分數的平均。 四、家長知覺利益與青少年知覺利益 本研究所指稱的家長與青少年知覺利益,為家長知覺活動利益 (Parents’ Perceived Benefits of Action; P-PBeA) 與青少年知覺活動利益 (Adolescents’ Perceived Benefits of Action; A-PBeA) ,其意義為藉由對目標行為的先前經驗或觀 察學習,而對此一行為產生正向或增強的心智反應 ( Pender, 1996) 。本研究所指 稱的知覺活動利益,為 Wu (1999) 的知覺身體活動利益分量表 (Perceived Benefits to Physical Activity Scale) 12 個題項分數的平均。 五、家長知覺阻礙與青少年知覺阻礙 本研究所指稱之家長與青少年知覺阻礙,為家長知覺活動阻礙 (Parents’ Perceived Barriers to Action; PBaA) 與青少年知覺活動阻礙 (Parents’ Perceived. 9.
(20) Barriers to Action; PBaA) ,其意義為個體所知覺參與活動可能或實際的障礙 ( Pender, 1996) 。本研究所指稱的知覺活動阻礙,為 Wu (1999) 的知覺身體活動 阻礙分量表 (Perceived Barriers to Physical Activity Scale) 14 個題項分數的平均。 六、家長社會支持與青少年社會支持 本研究所指稱之家長與青少年社會支持,為家長身體活動的社會支持 (Parents’ Social Support for Physical Activity; P-SSPA) 與青少年身體活動的社會支 持 (Adolescents’ Social Support for Physical Activity; A-SSPA),其意義為在青少年從 事身體活動方面,來自他人的鼓勵或直接幫助。本研究所指稱之身體活動的社會 支持,為 Wu (1999) 的身體活動社會支持分量表 (Social Support toward Physical Activity Scale) 之中,包括父親 (father) 、母親 (mather) 、兄弟姊妹 (siblings) 、 親戚 (relatives) 等 11 個題項分數的總和,以及同校同學 (classmates) 和不同校 朋友 (friends) 等 8 個題項分數的總和。且為了統計資料討論與分析的方便,將 不同來源的社會支持以代號,分別表示為父親對青少年的社會支持 (A-SSPA_fa) 、母親對青少年的社會支持 (A-SSPA_ma) 、兄弟姊妹對青少年的社 會支持 (A-SSPA_si) 、親戚對青少年的社會支持 (A-SSPA_re) 、同校同學對青少 年的社會支持 (A-SSPA_cl) 、不同校朋友對青少年的社會支持 (A-SSPA_fr) 。以 及家長在青少年時期,家長的父親 (P-SSPA_fa) 、母親 (P-SSPA_ma) 、兄弟姊妹. 10.
(21) (P-SSPA_si) 、親戚 (P-SSPA_re) 、同校同學 (P-SSPA_cl) 、不同校朋友 (P-SSPA_fr) ,對家長的社會支持。 七、家長知覺典範與青少年知覺典範 本研究所指稱之家長知覺典範 (Parents’ norms; P-norms) 與青少年知覺典範 (Adolescents’ norms; A-norms) ,即為典範,是指重要他人對個體的期望 (賴妙純, 2004) 。為 Wu (1999) 之運動典範分量表 (Exercise Norms Scale) 七個題項分數的 總和,七個題項分別表示,青少年知覺父親 (A-norms_fa) 、母親 (A-norms_ma) 、 兄弟姊妹 (A-norms_si) 、親戚 (A-norms_re) 、朋友 (A-norms_fr) 、學校護理師 (A-norms_nu) 、體育老師 (A-norms_te) 、社會 (A-norms_so) ,對其運動的期望 強度,以及家長問卷中,青少年時期的家長,其知覺父親 (P-norms_fa) 、母親 (P-norms_ma) 、兄弟姊妹 (P-norms_si) 、親戚 (P-norms_re) 、朋友 (P-norms_fr) 、學校護理師 (P-norms_nu) 、體育老師 (P-norms_te) 、社會 (P-norms_so) ,對其運動的期望強度。 八、家長角色楷模和青少年角色楷模 本研究所指稱的家長角色楷模 (Parents’ Role Modeling; P-RM) 與青少年角色 楷模 (Adolescents’ Role Modeling; A-RM) ,是指觀察他人行為的替代性學習 (賴 妙純,2004) 。為 Wu (1999) 之運動角色楷模分量表 (Exercise Role Models Scale). 11.
(22) 之中,三個題項分數的總和,分別表示父親 (A-RM_fa) 、母親 (A-RM_ma) 、兄 弟姊妹 (A-RM_si) 、親戚 (A-RM_re) 、同校同學 (A-RM_cl) 和不同校朋友 (A-RM_fr) ,對青少年的角色楷模,以及家長問卷中,青少年時期的家長,其得 自父親 (P-RM_fa) 、母親 (P-RM_ma) 、兄弟姊妹 (P-RM_si) 、親戚 (P-RM_re) 、 同校同學 (P-RM_cl) 和不同校朋友 (P-RM_fr) 的角色楷模。 九、家長競爭需求與青少年競爭需求 本研究指稱之家長競爭需求 (Parents’ Competing Demand; P-CD) 與青少年競 爭需求(Adolescents’ Competing Demand; A-CD) ,是指環境中會影響從事身體活動 與否的偶發事件,該事件是個體不具有控制力,但又必須去做的事 (吳姿瑩、卓俊 伶,1998) 。例如,因為父母交代要做家事,所以不能去運動。本研究所指稱的競 爭需求,為 Wu (1999) 之身體活動競爭需求分量表 (Competing Demands to Physical Activity Scale) ,七個題項分數的平均。. 12.
(2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為瞭解家長知覺 (P-PIPA) 對青少年身體活動 (A-RPA) 的影響,本研究採用 健康促進模式 (Health Promotion Model; HPM) 作為理論依據進行探討。首先界定 何謂休閒性身體活動,將身體活動 (Physical Activity; PA) 的定義加上自願性與自 由時間的特性,使身體活動的量測更符合養成青少年規律運動的特性。接著敘述 驗證身體活動的各種模式,並討論健康促進模式的重要性與適切性。其後,詳述 健康促進模式的起源與架構,作為理論依據。然後,分別於第四節至第五節說明 知覺身體活動影響因素 (PIPA) ,以及家長影響青少年身體活動的相關研究。 第一節. 休閒性身體活動. 身體活動 (PA) 能帶來相當多的益處,身體活動對健康的益處,在美國健康與 人類服務部 (U.S. Department of Health and Human Service) 於 1996 年發表了一 篇身體活動和健康的報告後,被國際間廣為認可與接受 (李裕菽,2003) 。 身體活動的定義繁多,林孟輝 (2004) 曾將國外內學者對身體活動的定義進行 統整整理,身體活動由 Casperson 等人首先於 1985 年提出,認為身體活動是因 骨骼肌活動導致能量消耗的任何身體動作,由於該定義是源自於改善或維持一個 以上體適能要素, Ross 於其後更強調改善體適能的要素,就身體活動的強度下 定義,認為每週至少需三次涉及大肌肉群動態動作的運動,且每次必須維持個人. 13.
(24) 心肺功能 60﹪以上之強度達二十分鐘以上;但三年後, Puhl 提出身體活動是能 量消耗的看法,也因此 Bouchard and Shephard 對身體活動與能量消耗方面作了進 一步的解釋,其認為身體活動是由骨骼肌所產生的任何身體動作,並在安靜能量 消耗之上有實際增加的效果。 由於身體活動源自於改善或維持體適能,因此,休息代謝、食物熱效應及發 育的消耗量,也就是所謂的安靜能量消耗,不應列入身體活動內。至於身體活動 與改善體適能的關係,哈佛團隊也曾進行相關研究,發現中強度或高強度的身體 活動,會帶來最大的健康效益,不過,只進行輕度運動,仍較完全沒有運動的人 健康,而每週至少參與一次強度到達流汗程度運動者,比有運動但強度不高的校 友降低了 31% 的死亡風險,再次強調中強度或高強度身體活動對健康的重要性 (好動分子最健康,2005) 。 為了達成促進健康的目標,多數研究皆將適當的身體活動量定義為日常生活 中,從事中、重度以上任何可產生能量消耗的各種身體活動,不包括睡眠、讀書、 看電視等輕度活動 (丁文貞,2001;王文豐,2001;李明憲,1998;李彩華,1998; 黃文俊,1999) 。 某些學者認為身體活動包含了兩種活動類型─運動 (exercise) 和運動 (sports) ,關於兩者的定義,分述如下。. 14.
(25) 自願從事的有計畫、有組織、一再重複、且具目的性的身體活動,稱之為 exercise ,藉以改善或維持健康體能;而 sports 則是有組織、有規則且具競爭. 性的身體活動 (Fox & Riddoch, 2000, p. 498) 。. 其後,亦有學者提出休閒性身體活動一詞: 將運動 (exercise) 、有組織的運動 (structured sport) 以及身體活動 (PA) 歸類 為休閒性身體活動 (RPA) ,其包含任何在個人自由時間 (free time) 內所從事 能消耗能量的自願性活動 (volitional activity) ,不但包括運動 (exercise and sport) ,也涵蓋其他替代性活動,諸如跳舞、健行、乘雪橇、沒有組織性的運. 動等 (Sylvia , 2004, p. 14) 。. 另外,休閒時間的身體活動 (leisure time physical Activity) ,也是因為著眼於 自願性的本質而產生,並已成為全球通用的一詞,由於運動的參與 (exercise and sport participation) 多著眼於外在動機 (extrinsical motivation) ,但發自內在動機 (intrinsical motivation) 而從事的活動,也就是出於自願性、自我決定 (self-determined) 的活動,能帶來更好的表現、更高的忠誠度,而且更能持之以恆 (Ryan & Deci, 2000) 。 雖然,規律運動已成為全球共識,也列入國家重要施政方針,但試行多年, 成效卻不顯著。. 15.
(26) 為了促進身體活動,政府制訂相當多的政策。於 1997 年進行學童體適能 (physical fitness) 檢測,瞭解學童的體適能狀態,兩年後推行體適能三三三計畫以 及體適能護照和獎章獎勵制度,將一週運動三次以上,每次至少 30 分鐘,運動 後心跳每分鐘 130 次以上的觀念帶入校園, 2002 年更提出學校體育新願景,一 二三希望工程,推動健康促進學校計畫,其中涵蓋一人一運動,一校一團隊,每 年提升學生體適能 2% ,學生規律運動人口成長 3% 的具體目標,並在 2005 年 在校園內實施健康體育護照,希望輔導青少年能至少學習一種終身運動技能,除 了注意每日身體活動量情形外,並鼓勵其提高非體育課之身體活動量 (賴榮俊, 2006) 。 不過,施行政策多年,卻仍然無法提高青少年規律運動人口。教育部 2003 年 及 2004 年學校運動團隊暨規律運動人口調查報告顯示,學生規律運動人口比例 仍偏低,且依年級增加而遞減,每週至少運動三次之比例依序為國小,比例為 60.41% 、國中,比例為 39.98% 、高中,比例為 25.95% 、高職,比例為 23.56% 、 以及比例僅為 20.24% 的大學生. (黃月桂、吳秀佳,2005) 。研究者推論結構式. 介入 (Structure Intervention; SI) 的身體活動促進策略,應是規律人口比例持續偏低 的主因之一。 結構式介入方式 (SI) 就是在日常生活中,抽出時間,有規律或結構式地來從. 16.
(27) 事運動,體適能三三三計畫即是一例,過去美國運動醫學會 (American College of Sports Medicine) 或運動科學相關的團體,皆鼓勵民眾以結構式的介入方式來提升 體適能,也證實其訓練結果有助於預防及改善心血管疾病,但因為結構式介入的 運動強度較強,較辛苦,意志力較薄弱者,寧願選擇輕鬆舒適的生活方式。後來, 由於規律運動的人口比例仍未見增加,因此出現了生活形態介入 (Lifestyle Intervention; LI) 的運動替代策略,其理念是在生活中盡量增加身體活動的機會, 例如衛生署提出的日行萬步,健康保固概念,但此種方式的運動強度較輕,雖較 適合體適能不佳、較久沒有運動或年紀較大的人,但無法改善最大攝氧量,因此 在改善心血管疾病方面有所限制 (方進隆,2005) 。 近幾年政府的身體促進施政方針,皆採用結構式介入 (SI) 的方式,希望藉由 學校體育課或相關活動,讓青少年藉由學會運動技能,以及參賽的動機,養成規 律運動的習慣,不過卻未能大幅提升其內在動機,因此並無明顯成效。方進隆 (2005) 也曾提出規律運動者三大內在條件,優先 (priority) 、自律 (self-discipline) 和有 趣 (joy) 。要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個人需要自願將運動列入優先考慮從事的活 動,而有趣的活動能引起自我決定的內在動機,讓運動更具持續力,有趣帶來自 願性,亦為休閒性身體活動 (RPA) 的意涵之一。另一方面,生活型態介入方式 (LI) 的產生,又再次強調了促進休閒時間身體活動 (LTPA) 的重要性。. 17.
(28) 身體活動的定義眾多,東西方對身體活動的測量方式也各異。 亞洲國家傾向測量休閒時間之運動行為,然而西方國家除休閒時間的運動行為 外,尚包含其他方面的身體活動。美國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中心 (US Center of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2003) 指出在傳統上定義運動行為係指. “休閒性身體活動”,然而這是在 1980 年代的觀念。進入 1990 年代,對於 促進身體健康的身體活動範圍已修正擴展為 “ 4 種身體活動”,除休閒性身 體活動外尚包括以下 3 種: (一) 居家性身體活動:如抹地、清掃等。 (二) 工作性:如搬運重物等。 (三) 交通性身體活動:走路或騎自行車等。目. 前世界衛生組織與美、英、加、澳、紐等國均已採用以上較為全面之定義,用 以鼓勵民眾每週至少有 5 日進行每天 30 分鐘以上之身體活動以促進自我健康 (彭臺臨,2006,p. 78) 。. 綜上所述,不論身體活動的定義為何,皆源自於促進個體的健康,雖然中強 度或高強度活動,方能有效減少死亡風險,但生活型態介入方式 (LI) 的產生,也 說明了就算只有低強度的身體活動,仍然比坐式生活型態者來得健康,而為了更 有效促進青少年規律運動習慣的養成,休閒時間參與和自願性成為重要的一環。 雖然,廣義的身體健康定義已為全球通用,但由於亞洲國家仍傾向測量休閒時間 之運動行為,且以健康促進模式為理論依據的研究,目前採廣義身體健康定義的. 18.
(29) 尚不屬大量,為方便與先前研究比較,因此本研究採取 Sylvia (2004) 界定的休閒 性身體活動 (RPA) 定義,不包含廣義定義中的居家性、工作性和交通性身體活動。 第二節. 驗證身體活動的模式. 驗證身體活動的理論繁多,健康信念模式首先被提出,健康信念模式 (Health Belief Model; HBM) 由場域 (field) 的概念,提出促進個體從事預防性健康行為的 策略,例如想要增加個體身體活動的頻率或強度,首先要具備身體活動能帶來健 康的相關知識,接著要知覺自己有罹患疾病的可能性,還要相信從事身體活動對 預防疾病具有一定的功效,再加上在從事身體活動時沒有遇到太多的阻礙,才可 能成功 (蘇怡青,2006) 。 不同於健康信念模式 (HBM) 以罹患疾病可能性,作為個體從事健康促進行 為的概念,計劃行為理論 (Theory of Reasoned Action; TRA) ,修正理性行動理論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 所提出的概念,強調個體意志的重要性,認為可 由三個因素有效解釋和預測個體是否從事身體活動,其一為個體從事身體活動的 意願,此為個人內在因素,其二為重要他人的期望或影響,此為個人外在因素, 其三為知覺從事身體活動的難易程度,不同於前兩項可由意志控制,此為非意志 因素 (nonvolitional factors) 變項。計劃行為理論 (TPB) 認為人們大部分的行為是 理性的而且能由自己的意志控制,其決定是否從事特定行為,端視個人意願以及. 19.
(30) 重要他人或團體的影響。但在實際情境中,有許多行為並非完全受個人意志控制, 也受部分非意志因素所影響 (陳思誠,2005) 。 用來探討在自然情境下,進行行為改變的跨理論模式 (Transtheoretical Model; TM) ,與重視個體、人際、環境三方交互作用的生態學模式 (Ecological Model; EM) ,亦為驗證身體活動的重要理論之一。 跨理論模式 (TM) 整合了主要的心理學行為改變理論,在 Prochaska & DiClement 1982 年提出後,即成為 1990 年代以來主要的健康促進理論之一,此 模式用來探索在沒有專家介入的自然情境下,個案如何成功的自我改變 (Mutrie & Woods, 2003) 。早期用來探討戒菸的過程,後來被廣泛應用在各種健康行為的探 討上,如飲食異常、肥胖、高脂肪飲食、運動,健康篩檢等 (Marcus, Simkin, Rossi, & Pinto, 1996; Mckenzie & Smeltzer, 2000; Prochaska, Redding, & Evers, 1997; Prochaska et al., 1994) 。 另外,驗證身體活動 (PA) 重要要理論之一的健康促進模式 (HPM) ,與生態 學模式 (EM) ,皆涵蓋 1977 年 Bandura 所提出的社會學習理論 (social learning theory) 。健康促進模式是一個能廣泛解釋健康促進的理論架構,認為人對健康狀 態的認知,包括健康的重要性、知覺健康控制、知覺自我效能、健康的定義、知 覺健康狀態、知覺健康促進行為障礙、知覺健康促進行為利益等七項因素,會直. 20.
(31) 接影響健康促進的行為,而人際之間的影響,例如家庭支持、健康專業人員之互 動等,會直接影響個人的認知,而間接影響個體所採取的行為,被列為修正因素, 包括背景因素、生物特性、情境因素、人際影響及行為因素等五個變項 (賴妙純, 2004) 。 而生態學模式 ,則是以自我決定理論與自我效能理論為基礎,探討環境特 徵、人際影響特徵與人口統計特徵如何交互影響個體的身體活動 (Sylvia, 2004) 。 雖然以上皆為驗證身體活動模式的重要理論,不過,若要探討家長與青少年 身體活動的關係,健康促進模式 (HPM) 為最適切的理論。其所提出的七項因素與 五項修正因素,涵蓋了先前的理論。 健康促進模式可分為三部分,第一部份為對健康狀態的認知,包括理論的七 項因素,其中,健康的定義、瞭解健康的重要性、知覺健康狀態、知覺健康控制、 知覺健康促進行為的利益與阻礙等六項因素,即健康信念模式 (HBM) 的概念, 認為當個體具備疾病的相關知識,認為自己有患病可能,且相信預防有功效,再 加上從事健康促進行為沒有阻礙時,就有可能從事健康促進行為。而該六項因素, 亦影響了理性行動理論 (TRA) 及計劃行動理論 (TPB) 中的行為意向 (behavior intention) ,也就是從事健康促進行為的意願。 第一部份的第七項因素,為知覺自我效能,該因素即為計劃行動理論 (TPB). 21.
(32) 中的非意志因素,也就是知覺從事健康促進行為的難易程度,並不能以理性控制, 因此稱為非意志因素。第二部分的五項修正因素,包括背景因素、生物特性、情 境因素、人際影響及行為因素。其中,人際影響包含了重要他人的期望或影響, 即理性行動理論 (TRA) 及計劃行動理論 (TPB) 中的主觀規範 (subject norm) , 而由該理論的行為意向 (behavior intention) 、主觀規範 (subject norm) 和非意志因 素 (nonvolitional factors) 等三因素,能預測個體從事健康促進行為的可能性。另 外,背景因素、生物特性、情境因素及行為因素等四因素,著重於個體、人際、 環境三方交互作用的探討,即生態學模式 (EM) 的概念。 綜上所述,健康促進模式 (HPM) 涵蓋了先前理論模式的觀點,應該更能預測 或解釋青少年的身體活動,因此本研究採用健康促進模式 (HPM) 作為探討家長知 覺身體活動影響因素 (P-PIPA) 對青少年休閒性身體活動 (A-RPA) 之影響的理論 架構。 第三節. 健康促進模式. 由於非傳染病取代了傳染病,科技的日新月異導致了文明病的產生,促使衛 生相關領域的學者重新思考健康的決定因素,健康促進運動於焉興起, Pender 認 為健康促進行為 (health promotion) 異於健康維護 (health protection) ,不是針對 疾病或健康問題之特定預防,而是著重在個體促使自己達到正向的健康狀態,它. 22.
(33) 是一種趨近性行為 (approach behavior) ,以自我實現為導向,指引個人維持或增 進健康、自我實現和幸福滿足的肯定態度,表示個人積極主動地建立新的行為模 式 (吳姿瑩、卓俊伶,1998;賴妙純,2004) 。該理論 (HPM) 是跨領域的概念整 合,藉由探討個體的認知過程,進而加以解釋促進個體的健康行為 (吳姿瑩、卓俊 伶,1998) 。 健康促進模式 (HPM) 的理論基礎為期望價值理論 (Expectancy-Value Theory) 和社會認知理論 (Social Cognitive Theory) 。由 Feather 所提出的期望價值理論, 以目標為導向,個體根據可利用的資訊,進行理性與經濟上的考量,決定是否採 取行動,若行為的結果越能產生正向的個人價值,則個體行動的可能性越大。而 Bandura 提出的社會認知理論,則是強調個人內在影響因素,個體經過象徵化 (symbolization) 、深謀遠慮 (forethought) 、替代性學習 (vicarious learning) 、自 我管理 (self-regulation) 及反省 (self-reflection) 的過程,自我評估個體是否有達到 完成某一特定行為的能力,再依評估結果決定是否從事此一特定行為 (Pender, 1996; 賴妙純,2004) 。 Pender 依據其對健康促進模式 (HPM) 不斷的驗證和檢視,將實證結果與理 論架構整合為一,於 1966 年提出修正的健康促進模式。該模式涵蓋生物、心理、 社會、環境範疇,是用以解釋青少年身體活動行為的理論架構 (Wu, 1999) 。. 23.
(34) 此模式主要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份為個人的特徵與經驗 (individual characteristics and experiences) ,涵蓋兩項因素,其一為個人因素,即生物因素、 心理因素與社會文化因素的統稱,其二為先前相關經驗 (previous related behaviors) 。 第二部分為特定行為認知和情意反應 (behavior-specific cognitions and affect) ,包含六個變項,分別為知覺利益 (PBeA) 、知覺阻礙(PBaA) 、自我效能 (PSE) 、人際影響因素 (II) 、和行為有關的情意反應以及周遭環境的影響。其中, 人際影響因素有社會支持、知覺典範與角色楷模三種形式,為來自家庭 (parents, siblings, & relatives) 、同儕 (peers) 、師長 (teachers) 、健康照護者 (providers) 等 重要他人的社會支持、典範與角色楷模。而以前、現在及未來從事該行為時,產 生的主觀感覺,稱之為和行為有關的情意反應。另一方面, “周遭環境的影響則 包括,是否感受有選擇的可能性、需求的特徵、以及行為發生環境中美學感覺的 存在。⋯個體比較有可能被自認為相容性高、安全及有保障的環境所吸引,而較 有信心地去從事某特定行為。” (吳姿瑩、卓俊伶,1998,p. 58) 。 第三部份為行為結果,一般而言,要達成目標行為,需要先對行為作承諾和 計畫,而從計劃到實行的過程,又會受到與當時行為競爭的需求和喜好兩因素的 影響,即本研究指稱的競爭需求 (CD) 。修正後的健康促進模式如圖 1 。. 24.
(35) 本研究採修正後健康促進模式的架構,將健康促進行為界定為青少年的休閒 性身體活動 (A-RPA) ,即模式的第三部分,行為結果。並把第二部分的特定行為 認知和情意反應,界定為知覺身體活動影響因素 (PIPA) ,即本研究指稱的家長知 覺 (P-PIPA) 與青少年知覺 (A-PIPA) ,表示影響家長或青少年從事身體活動的影 響因素,分為三方面,認知因素(CF) 、人際影響因素 (II) 與競爭需求 (CD) 。認 知因素包括自我效能 (PSE) 、知覺利益 (PBeA) 與知覺阻礙 (PBaA) 三因素,人 際影響包括社會支持 (SSPA) 、知覺典範 (norms) 與角色楷模 (RM) 三因素,競 爭需求即為模式中第三部分,與當時行為競爭的需求和喜好的因素。而以青少年 性別、家長籍貫、教育程度、職業與社經地位、家庭功能、青少年對個人體型的 觀感、健康狀況與先前的身體活動經驗,用來描述模式中第一部份的個人特徵與 經驗。. 25.
(36) 26.
(37) 以修正後健康促進模式,探討家長知覺身體活動影響因素 (P-PIPA) ,對青 少年身體活動 (A-RPA) 的影響之原因有很多。首先,此一模式已經過實證研究, 能解釋部分美國青少年的身體活動 (Garcia et al., 1995) ,其次,台灣青少年身體 活動影響因素 (Lai, 1996; Liu, 1995; Tsai, 1996) ,很多都包含在該模式的三大影響 因素中,最後,大部分研究皆同意,父母與同儕的社會支持會影響青少年的身體 活動,不過深究父母與同儕對青少年身體活動影響的差異,仍未有定論。應用健 康促進模式,探討台北市兩所國中青少年身體活動影響因素的研究發現 (Wu, 1999) ,同儕對青少年身體活動的影響大於家長,因此,本研究選取相對於都會區 的鄉村地區家長與青少年,作為受試族群,同樣應用健康促進模式,探討家長知 覺身體活動影響因素 (P-PIPA) ,對青少年身體活動 (A-RPA) 的影響。 綜上所述,由於本研究僅調查家長知覺身體活動影響因素 (P-PIPA) ,對青少 年身體活動 (A-RPA) 的影響,並未以計畫行動介入改善青少年的身體活動,另 外,由於國中階段自制力仍不足,而且根據研究者觀察該地區的國中生,達成計 劃或履行承諾的能力十分薄弱,家長對此一現象也大多無計可施,因此不討論 “對 計畫行為的承諾” 此一變項的影響。. 27.
(38) 第四節. 知覺身體活動影響因素. 本研究所定義的知覺身體活動影響因素 (PIPA) ,即本研究所指稱之家長知覺 (P-PIPA) 與青少年知覺 (A-PIPA) 。共分為三部分。其一為認知因素,包括自我效 能、知覺利益與知覺阻礙三因素。其二為人際影響,包括社會支持、知覺典範與 角色楷模三因素,第三部分為競爭需求。 競爭需求與青少年身體活動 (A-RPA) 的相關性極小 (Wu, 1999) ,推測其原 因有三,可能因為用來測量該變項的身體活動競爭性量表,其題項與知覺阻礙量 表過於雷同,或者是台灣青少年並未胖到讓父母親認為需要增加其身體活動量, 再者,也可能是單一偶發事件使個體產生的競爭性難以測量。但本研究仍將該因 素納入討論,作為與先前研究之都會地區青少年知覺身體活動影響因素的對照。 認知因素中的自我效能、知覺利益與知覺阻礙三因素,與身體活動具相關性 (Wu, 1999) 。自我效能係指個人根據自己以往經驗,對某一特定工作或事務,經 過多次成敗的歷練後,對自己處理該項工作或事務能力的認知,作為面對該項工 作或事務時,接受與否或是否全力以赴的判斷基礎 (Bandura, 1977) 。而影響自我 效能的四種因素,分別為過去經驗 (performance accomplishment) 、替代經驗 (vicarious experience) 、言語說服 (verbal persuasious) 與情緒喚起 (emotional arousal) ,過去經驗為個人過去失敗或成功的經驗,若有成功的經驗,則會提高個. 28.
(39) 體對執行此行為能力的期望,替代經驗為個人觀察他人執行某行為後的結果,使 個體產生對執行此行為能力的期望,言語說服則是藉由他人告訴個體有能力執行 此行為,而使個人信服自己確有執行此行為的能力,最後是情緒喚起,利用環境 來改變個人的情緒,提高個體的自我效能 (許麗芳,2003;陳建台,2005) 。 自我效能不但會影響運動行為,也反映了性別、運動型態的差異。研究發現 自我效能與運動行為成正相關 (Kingery, 1990) ,而且也能利用自我效能、結果期 待、結果滿意等變項,解釋 14%~21% 的運動行為 (Dzewaltowski, 1989; Kingery, 1990) 。不僅如此,自我效能也能解釋女性的運動行為。運動自我效能較高的女性, 明顯地多採取較活躍的運動方式 (Bungum, Pate, Dowda, & Vincent, 1999) 。除此之 外,運動自我效能的差異也反映在運動的型態方面。運動自我效能較低的青少年, 多從事輕度活動,反之,運動自我效能較高者,則多從事較激烈的活動 (Strauss, 2001) 。 知覺利益與知覺阻礙皆源於健康信念模式 (HBM) 。知覺運動利益本意為, 個人對於將採取的行動,其獲得預防疾病、維持個人健康等利益的主觀評估,用 以作為個體是否採取行動的判斷,若運用於運動行為上,則為個體評估此運動行 為是否能帶給個體預防疾病、維持健康等利益,決定是否進行此運動行為,反之, 知覺運動阻礙則為評估個體參與該運動行為時,有可能遭遇困難的阻礙程度,用. 29.
(40) 以預測個體參與運動行為的可能性 (蘇怡青,2006) 。 基於此,自覺健康狀況與自覺運動利益為正相關,亦即意識到身體健康狀況 越好的個體,則越同意運動會帶來健康上的利益 (陳秀珠,1999;黃婉茹,2003; 李思招,2000) 。首先,個人教育程度與知覺運動利益有顯著相關 (吳慧玲,1997; 李碧霞,2001) 。且知覺運動利益較高者的教育程度也較高,並有較多的運動行為 (曲天尚,2004) 。其次,在知覺運動利益方面,年齡越大則知覺運動利益越高 (黃 婉茹,2003) 。另外,有些研究顯示女性有較高的知覺運動利益 (蘇振鑫,1999) , 但也有些研究發現男性有較高的知覺運動利益 (藍辰聿,1998;鍾東蓉,1999) , 在性別對知覺運動利益的影響方面,至今仍無定論。 而在知覺運動利益與身體活動方面,除了少數研究認為兩者無相關外 (Sallis, Hovell, & Hofstetter, 1992) ,大部分的研究皆認為知覺運動利益與身體活動為正相 關 (李碧霞,2001;郭曉文,2000;黃婉茹,2003;賴妙純,2003;戴良全,2003) 。 知覺阻礙與知覺利益為相反的概念。多數研究皆提出知覺阻礙與身體活動成 負相關的看法 (李明憲,1998;蔡淑菁,1996;藍辰聿,1998;Lian & Gan, 1999; 郭曉文,1999;黃婉茹,2003;賴妙純,2003;戴良全,2003) 。且自覺健康狀況 與知覺運動阻礙成負相關 (李思招,2000;鍾東蓉,2000) 。不過,有別於知覺利 益與教育程度為正相關,有學者提出知覺阻礙與教育程度的相關性並不高的看. 30.
(41) 法。研究顯示,個人教育程度的差異,對知覺阻礙的影響,並未達到顯著相關 (O’Neill & Reid, 1991;黃婉茹,2003) 。在年齡、性別與知覺阻礙的相關性方面, 女性普遍有較高的知覺阻礙 (鍾東蓉,1999;許泰彰,2003) ,但是年齡的增長與 知覺阻礙的相關性無定論 (鍾東蓉,1999;李碧霞,2001) 。 人際影響,包括社會支持、知覺典範與角色楷模三因素,會影響青少年的身 體活動。應用健康促進模式,探討台北市兩所國中青少年身體活動影響因素的研 究發現 (Wu, 1999) ,人際影響 (II) 在直接影響青少年身體活動 (A-RPA) 方面, 僅佔極小的部分,該因素多藉由影響個體認知,間接影響青少年的身體活動,其 比例高達 82% ,只有約 18% 直接影響身體活動。同樣的情況也在其他的研究上 出現 (Liu, 1995; Tsai, 1996) 。 人際影響 (II) 對間接影響青少年的身體活動。家人和同儕是人際影響的主要 來源 (Sallis et al., 1992) 。至於家長與同儕對青少年身體活動的影響差異,仍未有 定論。人際影響 (II) 又稱人際關係的影響,是指來自家庭成員,包括父母、兄弟 姊妹、親戚,以及同儕、教師、醫療人員等的影響,透過社會支持、典範以及楷 模等方式影響青少年的身體活動 (吳姿瑩、卓俊伶,1998;Wu, 1999) 。深究其來 源,有些證據顯示家長對青少年身體活動較具影響 (Anderssen & Wold, 1992; Stucky-Ropp & Dilorenzo, 1993; Sallis, Prochaska, & Taylor, 2000; Raudsepp,. 31.
(42) 2006) ,而另一些研究則表示,同儕對青少年身體活動的影響勝於家長 (Wu, 1999; Tsai, 1996) 。 本研究並不討論醫療人員對青少年的影響。不同於預防疾病為主的健康維護 概念及健康信念模式 (HBM) ,健康促進並未以認知上的威脅作為健康行為的主 要動機,例如害怕得到心臟病而去運動,是因為感受到疾病的威脅 (吳姿瑩、卓俊 伶,1998) 。因此,健康促進模式 (HPM) 適用於各個年齡層,包括罹患疾病機率 低的青少年,故在探討青少年身體活動的人際影響因素時,不解釋醫療人員的影 響。 雖然 Wu (1999) 將老師也列入青少年身體活動的人際影響 (II) 來源,但並非 所有文獻都同意老師的支持會影響青少年的身體活動。 Sallis et al. 在 2000 年回 顧 108 篇文獻指出“教師的支持不會影響青少年的身體活動”(李明憲,2002, p. 47) 。 家人及同儕皆與青少年身體活動有相關性 (Sallis & Owen, 2001; Sternfeld, Ainsworth, & Quesenberry, 1999) 。同儕與父母常並列為青少年身體活動的重要影 響他人 (Greendorfer & Ewing, 1981) 。但孰輕孰重尚未有定論。 Sallis, Patterson, Buono, and Nader 在 1988 年的研究指出,家人、同儕及老師 都對青少年身體活動造成影響。. 32.
(43) 家庭成員中的父母、兄弟、姊妹以及學校中的同儕及老師均是青少年周遭重要 的學習對象,家庭成員的身體活動量間有相關存在,且各自成為相互模仿的角 色 (李明憲,2002, p. 48)。. 另外一項研究發現也顯示,同儕及父母的幫助,包括鼓勵、接送、經費資助 等行為,與青少年休閒時間的身體活動成顯著正相關 (Norman & Bente, 1992) 。 若個別探討同儕與父母的影響力,許多理論認為青少年大多會爭取同儕的認 同,因此同儕應為促使青少年身體活動之社會支持的主要來源。 Wu (1999) 對台 灣青少年身體活動影響因素的研究也印證了此一看法,來自同儕的社會支持較家 長對青少年身體活動的影響力大,而且母親對其身體活動有較高期望的青少年, 其卻少從事身體活動 (less daily physical activity) 。此一結論的可能原因有二,一 為社會期望帶來的填答誤差,其二為家長的典範與行為楷模,對處於叛逆期的青 少年影響衰減。 不過,亦有研究提出不同的論點,表示家長才是影響青少年身體活動的關鍵。 一項對 900 名挪威 13 歲青少年所進行的研究顯示,家長的身體活動參與及對青 少年身體活動的社會支持,與子女的身體活動程度成顯著相關 (Anderssen & Wold, 1992) 。此一結論並不只適用於挪威,相似的結果也出現在以美國 242 名 11 歲 青少年為母群體的研究中,其發現身體活動與社會及家庭支持,存在顯著的相關. 33.
(44) 性 (Stucky-Ropp & Dilorenzo, 1993) 。而 Sallis et al. 在 2000 年回顧 108 篇文獻 的發現,更為此論點提出強有力的證據。 同輩的角色楷模…不會影響青少年的身體活動,而主觀的同輩支持的影響力則 仍未定,雙親的支持、家中兄弟姊妹的身體活動情形以及來自父母的直接幫助 則是重要影響因素 (李明憲,2002, p. 47)。. 而 Pender (1996) 提出的健康促進修正模式,則將社會支持、典範以及角色楷 模三大因素列為青少年身體活動的人際影響。歐 (Anderssen & Wold, 1992; Biddle & Goudas, 1996) 、美 (Garcia et al., 1995) 以及以台灣青少年為母群的研究 (Wu, 1999) 皆顯示,社會支持、典範以及楷模,與青少年的身體活動成正相關,且間接 影響青少年的身體活動。由於中譯方式不同,典範也稱為社會常模,而楷模與模 仿同義。吳姿瑩與卓俊伶 (1998) 曾為其下定義。 社會常模,為周遭重要人物的期望,社會支持則是實際或精神上的鼓勵,而模 仿,是從觀察別人從事某種行為得來的經驗 (p.58) 。. 多項研究顯示,家長的典範對青少年的身體活動具有影響力。社會認知理論 指出,期望可預期個體行為,或是個體行為的影響因素 (Bandura, 1977) 。家長能 利用詳細說明或透過其他行為隱約表示對兒女身體活動的期望 (Wu, 1999) 。一項 1984 年的全國性調查發現,不管家長的身體活動是否頻繁,父母親均希望其兒女. 34.
(45) 涉入 (involved in) 身體活動 (Wu, 1999) 。而另一項對 698 名國中學生的研究顯 示,與坐式生活型態的同學 (sedentary classmates) 相比,身體活動程度較高 (physically active ) 的青少年,顯著地較相信家長和同儕希望他們運動 (Godin & Shepard, 1984) 。 運動社會支持,是任何行動或行為對個人在追求目標、滿足需求的特定狀況 下所產生的作用,且這種支持必須經由當事者來衡量 (Tolsdorf, 1976) 。社會支持 能提供個體執行某特殊行為的信心,多來自於對個人具有特殊意義的重要他人 (Rabinowitz, Melamed, Kasan, & Ribak, 1993) 。在個人動機不足的情況下,社會支 持是促使行為表現的一個重要的角色 (Langlie, 1977) 。 社會支持包含四種支持類型,其一為情緒性支持,包含自尊、情感、信任、 關心及傾聽,其二為評價性支持,包含肯定、回饋及社會性支持比較,其三為訊 息性支持,包含建議、指導、提供訊息,其四為工具性支持,包含金錢及設備等 實質上的幫助 (House, Robbins, & Metzner, 1982; 蘇怡青,2006) 。 除此之外,社會支持也會透過鼓勵、提供訊息或增強物等直接方式影響行為, 或間接影響行為 (Forster, 1989) 。 在社會支持的形式上面,Davison, Cutting, and Birch (2003) 也歸納出兩種社會 支持的因素,一為外顯楷模 (explicit modeling) ,家長發自內心地行動,有目的地. 35.
(46) 使用其行為,使孩子從事身體活動,另一種為邏輯性支持 (logistic support) ,由家 長提供能使孩子進行身體活動的物質或行為。如接送 (transportation) 為一項影響 青少年身體活動的重要因素 (Hoefer, McKenzie, Sallis, Marshall, & Conway, 2001) 。 但不論是精神關懷或是物質幫助。社會支持是協助他人達成渴望之目標的任 何行為 (Wu, 1999) 。包含資訊、物質和情感的支持 (Caplan, Robinson, French, Caldwell, & Shinn, 1976) 。幾乎每篇研究都指出,身體活動和社會支持有很強的正 相關 (Stahl, Rutten, Nutbeam, Bauman, Kannas & Abel, 2001) 。 角色楷模亦對青少年身體活動具有影響力。一項針對 565 名芬蘭 13 歲青少 年休閒時間身體活動的追溯性研究 (prospective) 發現,身體活動程度越高 (physical active) 的母親,其女兒或兒子的身體活動程度也越高 (Pahkala et al., 2007) 。 一項對 16 歲芬蘭雙胞胎及其家長的研究也出現同樣的結論 (Aarnio, Winter, Kujala, & Kaprio, 1997) 。因此,家長應該陪兒女一起運動,不但對個人的健康有 所助益,也對兒女有角色楷模的作用 (Pahkala et al., 2007) 。 但也不是所有的研究都認為,角色楷模對青少年身體活動具有相當的影響 力。Taylor, Baranowski, and Sallis (1994) 認為,角色楷模並非家長影響青少年身體. 36.
數據
相關文件
運用Schoology促進自 主學習.
The grade of the children, education level of parents, the occupation of parents, and the number of times meals are cooked at home have a significant influence on a perception
For academic implementation, the casual relationships of perceived service quality, consumption emotion, perceived value, customer satisfaction, customer complaint
根據研究背景與動機的說明,本研究主要是探討 Facebook
本研究將針對 TFT-LCD 產業研發單位主管與研發人員進行 探討,並就主管於研發人員對職能重視程度作差異性分析。因此
In terms of external cognitive factors, this research confirmed that assurance, apathy and price reasonability as part of the service quality dimension have influence on
本研究旨在使用 TI-Nspire CAS 計算機之輔助教學模式,融入基礎 統計學的應用,及研究如何使用 TI-Nspire CAS
隨著 TAM 陸續的修正,知覺有用性和知覺易用性還是影響資訊科技採用的兩項 重要因素,但過去研究顯示知覺有用性及知覺易用性兩項因素會直接影響使用者的行 為意向(Venkates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