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IR:Item 987654321/6240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IR:Item 987654321/6240"

Copied!
13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運動管理學系碩士班 碩士學位論文. 嘉義縣國小教師休閒滿意度與工作壓力之關聯性研究 A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JOB STRES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CHIAYI COUNTY. 研 究 生:林冠州. 撰. 指導教授:林房儹 博士. 中 華 民 國 九 十 九 年 六 月 台中市.

(2) 論 文 名 稱 :嘉 義 縣 國 小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與 休 閒 滿 意 度 之 關 聯 性 研 究 總 頁 數 :127 頁 院校所組別: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運動管理學系碩士班 畢 業 時 間 及 提 要 別 : 九十八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學位論文 研 究 生 :林 冠 州 指 導 教 授 :林 房 儹 教 授. 中文摘要 本 研 究 旨 在 了 解 嘉 義 縣 國 小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與 休 閒 滿 意 度 之 現 況,並 探 討 不 同 背 景 變 項 在 工 作 壓 力 與 休 閒 滿 意 度 之 差 異 情 形,以 及 工 作 壓 力 與 休 閒 滿 意 度 之 相 關 性。 本 研 究 係 以「 嘉 義 縣 國 小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 休 閒 滿 意 度 問 卷 」為 研 究 工 具, 以 分 層 隨 機 抽 樣 方 法 進 行 問 卷 調 查 , 共 發 出 600份 問 卷 , 有 效 樣 本 470份 , 有 效 問 卷 回 收 率 為 78.3%。 回 收 資 料 以 統 計 套 裝 軟 體 SPSS 12.0中 文 版 執 行 , 採 用 描 述 性 統 計 、 獨 立 樣 本 t考 驗 、 單 因 子 多 變 量 變 異 數 分 析 及 Scheffe事 後 比 較、典 型 相 關 等 統 計 分 析 後 獲 得以下結果: 一 、 嘉 義 縣 國 小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的 現 況 屬 中 等 程 度 , 以「 政 策 變 革 」層 面 感受較為強烈。 二、不同性別、年齡、婚姻狀況、服務年資、擔任職務、教育程度、學 校規模之嘉義縣國小教師在「工作壓力」層面上有顯著差異。 三、嘉義縣國小教師休閒滿意度之現況屬於中上程度,以「紓壓保健」 層面滿意度最高。 四 、 不 同 性 別 、 職 務 、 休 閒 活 動 參 與 之 嘉 義 縣 國 小 教 師 , 在「 休 閒 滿 意 度」層面上有顯著差異。 五 、 嘉 義 縣 國 小 教 師 休 閒 滿 意 度 與 工 作 壓 力 呈 顯 著 負 相 關 , 教 師 的「 紓 壓 保 健 」、「 增 強 體 能 」 之 滿 意 度 越 高 , 在 「 學 生 表 現 」 方 面 的 工 作壓力程度就越小。 六、從 事 運 動 性 休 閑 活 動 之 嘉 義 縣 國 小 教 師 休 閒 滿 意 度 與 工 作 壓 力 呈 顯 著 負 相 關 , 教 師 的「 增 強 體 能 」之 滿 意 度 越 高 , 在「 政 策 變 革 」 和「專業能力」的工作壓力程度就越小。 最 後,根 據 研 究 結 果 提 出 建 議,以 供 教 育 行 政 機 關、學 校 及 未 來 研 究 之 參考。 關鍵字:國小教師、工作壓力、休閒滿意度. I.

(3) Title of Thesis: A study on relationship between 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job stres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Chiayi county Name of Institute: Graduate Institute of Sport Management Graduate date: June 2010 Degree Conferred: M.P.E. Name of student: Kuan-Chou Lin Advisor: Dr. Fang-Tsan Lin. Abstract This study aimed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about job stress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Chiayi County and examining the impact of the teachers’ background variables on job stress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as well as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job stress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In this study, the "Job stress and leisure satisfac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in Chiayi County questionnaire" was applied as a research tool , a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method was used to conduct a questionnaire survey. A total of 600 questionnaires were distributed and 470 valid samples were returned, the response rate was 78.3%. The statistical software package SPSS 12 was administered to analyze the collected data via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samples t-test, One-Way MANOVA and Scheffe post hoc comparison and Canonical correlation. According to the analytic results, it has come to the following conclusion: 1. The overall job stres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as at the intermediate level, "Changeable policy " was the domain the teachers perceived most strongly. 2. The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gender, age, marital status, years of service, positions, educational level, school size had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job stress. 3. The overall leisure satisfaction of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was at the high-interme diate level ,"Pressure relieving and health" was the domain the teachers scored highest. 4. The teachers with different gender, position, leisure activities, had significant differe- nces in the leisure satisfaction. 5. There was a negative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eachers’ 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job stress. The higher the teachers scored on "Pressure relieving and health" and "Physical fitness enhancement", the more negatively impacted their job stress on "Student performance". 6. There was a negatively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leisure satisfaction and job stress of those teachers who engaged in sports activities during leisure time. The higher the teachers scored on "Physical fitness enhancement", the more negatively impacted their job stress on "Changeable policy" and "Professional capacity". Finally, according to the results as above, the study would be able to offer some suggestions for the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s, schools and any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s. Furthermore, it can also be the valuable references for the other researchers. Keywords: elementary school teacher, job stress, leisure satisfaction II.

(4) 謝誌 經 過 了 700 個 挑 燈 夜 戰 的 寂 寞 黑 夜 , 無 數 個 腸 枯 思 竭 的 輾轉反側,眼看著在職進修生涯即將告一段落,所有的汗水 和淚水都將化成榮耀,箇中甘苦,如人飲水,冷暖自知。 我的論文之得以問世,首先要感謝指導教授林房儹博士 的悉心教導,從題目的擬定到架構的確立,乃至於整個撰寫 過 程,他 的 耐 心 指 導 與 專 業 建 議 都 讓 我 如 沐 春 風,受 益 良 多 , 師母的溫馨鼓勵更是我度過低潮的良方。在口試期間也承蒙 口試委員黃彥翔博士和遠道而來的陳敦禮博士在百忙當中仍 細心的審視我的論文,給予許多寶貴的提醒和建議,也讓本 研究更加完整與嚴謹,在此謹致上誠摯之謝忱。 此外,也感謝蔡宏名教官,因為有您的的鼓勵,促成小 弟與台灣體院的緣分;課堂上在王慶堂博士和林文郎博士的 薰陶下,讓我的知識與視野更加開闊。另外我也要感謝所有 管碩二 B 的同學,因為有你們的扶持和激勵,讓我的研究所 歲月充滿感動與歡樂,真的,很榮幸與你們一起並肩作戰。 在問卷發放期間,承蒙我的岳父-李慶陽主任、姨丈-陳仁 和校長以及民雄國小黃松溝主任熱心提供各校的友人幫我做 問卷發放的工作,也感謝各校熱心為小弟填寫問卷的教育先 進們,沒有您們,沒有這篇論文的誕生,在此也獻上我的祝 福以申謝忱。 最後我要感謝的是父母殷殷的期盼與對我永不放棄的 愛 , 這 一 紙 碩 士 畢 業 證 書 讓 您 們 多 等 了 16 年 , 真 歹 勢 。 還 有 內人慧娟在我唸書這兩年間對三位小寶貝丞恩、柔言、聖凱 的 耐 心 呵 護,讓 我 無 後 顧 之 憂;三 位 小 寶 貝 在 我 遭 遇 挫 折 時 , 只要端詳你們天真浪漫的臉龐,就讓我有重新出發的勇氣與 動力,感謝家人們給予我做夢、築夢、美夢成真的動機與力 量。 林冠州 謹誌 中華民國九十九年六月. III.

(5) 目 錄 中 文 摘 要 ........................................... I 英 文 摘 要 ...........................................II 目 錄 ............................................. III 表 目 錄 .............................................Ⅴ 圖 目 錄 .............................................Ⅷ.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 究 背 景 與 動 機 ...............................1. 第二節. 研 究 目 的 .....................................5. 第三節. 研 究 問 題 .....................................5. 第四節. 預期貢獻. 第五節. 研 究 範 圍 .....................................6. 第六節. 研 究 限 制 .....................................6. 第七節. 名 詞 操 作 型 定 義 ...............................7. ...................................5.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工 作 壓 力 的 定 義 、 理 論 及 相 關 研 究 ............... 8. 第二節. 休 閒 的 定 義 與 功 能 ............................28. 第三節. 休 閒 滿 意 的 定 義 、 理 論 及 相 關 研 究 ..............40. 第四節. 休 閒 滿 意 度 與 工 作 壓 力 之 相 關 研 究 ..............50. 第五節. 本 章 小 結 ....................................52. 第三章 研究方法 第一節. 研 究 流 程 ....................................53. 第二節. 研 究 架 構 ....................................55. 第三節. 研 究 假 設 ....................................56. 第四節. 研 究 對 象 與 抽 樣 方 法 ..........................57. IV.

(6) 第五節. 研 究 工 具 ....................................58. 第六節. 資 料 處 理 ................................... 68.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人 口 背 景 變 項 之 描 述 ..........................69. 第二節. 國 小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與 休 閒 滿 意 度 之 現 況 ..........72. 第三節. 不 同 背 景 變 項 之 國 小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差 異 之 探 討 ....74. 第四節. 不 同 背 景 變 項 之 國 小 教 師 休 閒 滿 意 度 差 異 之 探 討 ..86. 第五節. 國 小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與 休 閒 滿 意 度 之 相 關 情 形 分 析 ..92. 第六節. 研 究 假 設 驗 證 ................................98. 第五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研 究 結 論 ...................................107. 第二節. 研 究 建 議 ...................................111. 參 考 文 獻 ..........................................115 附 錄 一 ............................................122 附 錄 二 ............................................125. V.

(7) 表目錄 表2-1 專 家 學 者 所 提 出 壓 力 定 義 彙 整 表 . . . . . . . . . . . . . . .. 9. 表2-2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之 定 義 彙 整 . . . . . . . . . . . . . . . . . . . . .. 12. 表2-3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來 源 彙 整 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19. 表2-4 專 家 學 者 所 提 出 休 閒 之 功 能 彙 整 表 . . . . . . . . . . . . .. 35. 表3-1 樣 本 人 數 分 配 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8. 表3-2 工 作 壓 力 量 表 項 目 分 析 摘 要 . . . . . . . . . . . . . . . . . . .. 61. 表3-3 工 作 壓 力 量 表 K M O 值 與 B a r t l e t t 球 形 檢 定 表 . . . . . . .. 61. 表3-4 工 作 壓 力 量 表 因 素 分 析 摘 要 表 . . . . . . . . . . . . . . . . .. 62. 表3-5 工 作 壓 力 量 表 信 度 分 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 .. 63. 表3-6 休 閒 滿 意 度 量 表 項 目 分 析 摘 要 . . . . . . . . . . . . . . . . .. 64. 表3-7 休 閒 滿 意 度 量 表 KMO值 與 Bartlett 球 形 檢 定 表 ........... 66. 表3-8 休 閒 滿 意 度 量 表 因 素 分 析 摘 要 表 . . . . . . . . . . . . . . .. 67. 表3-9 休 閒 滿 意 度 量 表 信 度 分 析 . . . . . . . . . . . . . . . . . . . . .. 67. 表4-1 國 小 教 師 之 背 景 資 料 次 數 分 配 表 . . . . . . . . . . . . . . .. 71. 表4-2 國 小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之 現 況 分 析 摘 要 表 . . . . . . . . . . .. 73. 表4-3 國 小 教 師 休 閒 滿 意 度 之 現 況 分 析 摘 要 表 . . . . . . . . .. 74. 表4-4 不 同 性 別 國 小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多 變 量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 75. 表4-5 不 同 性 別 國 小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之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 75. 表4-6 不 同 性 別 國 小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之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 . . . . . . .. 75. 表4-7 不 同 年 齡 層 國 小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多 變 量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 76. 表4-8 不 同 年 齡 層 國 小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之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 77. 表4-9 不 同 年 齡 層 國 小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之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 . .. 77. 表4-10 不 同 婚 姻 狀 況 國 小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t 考 驗 分 析 摘 要 表 . . .. 78. 表4-11 不 同 年 資 之 國 小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多 變 量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 .. 79. 表4-12 不 同 年 資 之 國 小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 80. VI.

(8) 表4-13 不 同 年 資 國 小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之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 . . .. 80. 表4-14 不 同 職 務 之 國 小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多 變 量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 81. 表4-15 不 同 職 務 之 國 小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 82. 表4-16 不 同 職 務 國 小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之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 . . . . . .. 82. 表4-17 不 同 教 育 程 度 國 小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多 變 量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 83. 表4-18 不 同 教 育 程 度 之 國 小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 83. 表4-19 不 同 教 育 程 度 國 小 教 師 之 作 壓 力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 . . . .. 84. 表4-20 不 同 學 校 規 模 國 小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多 變 量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 85. 表4-21 不 同 學 校 規 模 國 小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 . . . .. 85. 表4-22 不 同 學 校 規 模 國 小 教 師 之 作 壓 力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 . . . . .. 86. 表4-23 不 同 性 別 國 小 教 師 休 閒 滿 意 度 多 變 量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 . .. 87. 表4-24 不 同 性 別 國 小 教 師 休 閒 滿 意 度 之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 87. 表4-25 不 同 性 別 國 小 教 師 之 休 閒 滿 意 度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 . . . . .. 87. 表4-26 不 同 職 務 國 小 教 師 休 閒 滿 意 度 多 變 量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 . . . .. 89. 表4-27 不 同 職 務 國 小 教 師 休 閒 滿 意 度 之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 . . .. 89. 表4-28 不 同 職 務 國 小 教 師 之 休 閒 滿 意 度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 . . . . . .. 89. 表4-29 不同休閒參與之國小教師休閒滿意度多變量變異數分析表.... 91. 表4-30 不同休閒參與之國小教師休閒滿意度單因子變異數分析表.... 91. 表4-31 不 同 休 閒 參 與 之 國 小 教 師 休 閒 滿 意 度 平 均 數 與 標 準 差 .... 91. 表4-32 國 小 教 師 休 閒 滿 意 度 與 工 作 壓 力 之 典 型 相 關 分 析 摘 要 表 . . .. 93. 表4-33 參與運動性休閒活動國小教師休閒滿意度與工作壓力之典型相關分 析摘要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表4-34 研 究 假 設 驗 證 結 果 彙 整 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VII. 96 99.

(9) 圖目錄 圖 2-1 傳 統 工 作 壓 力 模 式 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5. 圖 2-2 K y r i a c o u & S u t c l i f f e 的 教 師 壓 力 工 作 模 式 .......... 16. 圖 2-3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概 念 模 式 圖 ........................... 17. 圖 2-4 休 閒 滿 意 度 分 類 架 構 圖 ............................. 42. 圖 2-5 休 閒 滿 意 回 饋 模 式 圖 ............................... 43. 圖 2-6 休 閒 滿 意 回 饋 修 正 模 式 圖 .............................. 43. 圖 3-1 研 究 流 程 圖 ......................................... 54. 圖 3-2 研 究 架 構 圖 ......................................... 55. 圖 4-1 國 小 教 師 休 閒 滿 意 度 與 工 作 壓 力 之 典 型 相 關 分 析 圖 ....... 94. 圖 4-2 參 與 運 動 性 休 閒 活 動 國 小 教 師 休 閒 滿 意 度 與 工 作 壓 力 之 典 型 相 關 分 析 圖 ...................................... VIII. 97.

(10) 第一章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滿意度之關聯 性,希望依據研究結果,提供國小教師及相關單位瞭解國小 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滿意度之關係。本章分為七節,第一節 敘述本研究之背景與動機、第二節說明研究目的、第三節提 出本研究之研究問題、第四節說明預期貢獻、第五節說明研 究範圍、第六節是本研究之研究限制、第七節則為重要名詞 之操作型定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與動機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知識經濟,競爭激烈的世紀,由於國 際化的潮流加深了國與國之間的競爭與合作,而教育乃是國 家孕育優秀人才的主要管道,因此具前瞻性的先進國家為提 升國民素質與培養人力資源,無論是以大刀闊斧的方式抑是 採漸進溫和的途徑來進行,均積極致力於教育的改革(成露 茜 、 羊 憶 蓉 , 1 9 9 6 ), 以 確 保 人 才 在 未 來 競 爭 激 烈 的 環 境 中 勝 出。 在 台 灣 的 家 長 普 遍 有「 不 要 讓 孩 子 輸 在 起 跑 點 」的 觀 念 , 因此從孩子出生後就很注重孩子教育問題,近來加上少子化 的影響,使得許多父母對子女過度地寵愛、保護,因而對教 師的管教方法產生不同的見解,亦為教師在從事教育工作的 同時,帶來新的要求與限制,因而教師感受到更多來自家長 的 壓 力 及 質 疑。Kyriacou 與 Chien (2004) 研 究 發 現 台 灣 教 師 壓力主要源於學生管教、與家長教育理念的出入、校長的管. 1.

(11) 理風格、社會大眾的輿論,以及政府多變的教師政策等。陳 中 雲 ( 2001) 也 指 出 , 目 前 所 衍 生 出 來 的 教 育 問 題 , 例 如 : 教師社會地位的改變、專業能力的要求、管教問題、教育政 策及法令的改變、校園暴力事件、中輟生的問題與少年犯罪 問題等,都直接影響到教師的工作熱誠與士氣。另外教師工 作的多樣化與複雜性,舉凡教材教法的運用、學生潛能的發 展、健全人格的培育、課程的設計與組織、行政措施的配合 與執行、教育目標的達成皆有賴於教師的努力,因此對老師 的素質有更高的要求,造成教師的精神壓力增加(陳素惠, 2 0 0 5 )。 除 此 之 外 , 最 近 如 火 如 荼 進 行 的 國 中 小 教 師 專 業 評 鑑 制 度 、 教 師 各 種 形 式 的 體 罰 將 記 過 處 分 並 列 入 教 師 成 績 考 核、取消教師免稅、公保養老給付辦法之修正,以及教師法 第三章將有關於教評會、教師的聘用、減班資遣、教師評鑑 與不適任教師等規定修正等,這些政策也都對現職教師產生 了 莫 大 的 衝 擊 與 壓 力 , 也 難 怪 根 據 1111 人 力 銀 行 在 2005 年 的調查,有接近七成的教師興起轉行的念頭。 根據研究顯示,教師的工作壓力明顯對個人教學效能產 生 負 面 影 響 ( 毛 晉 平 , 2 0 0 5 ), 研 究 者 現 職 正 是 嘉 義 縣 的 國 小 教師,深知一旦壓力問題影響到老師的身心健康,進一步形 成工作倦怠,對教師教學品質、專業形象等都是一大戕害, 不但影響到教師本身,也間接的影響到學生,更對教育品質 造成莫大的衝擊,對教育這百年樹人大業將有很大的負面影 響,更遑論提升台灣的國際競爭力了,因此探討嘉義縣國民 小學教師工作壓力的情形,以提供相關單位正視並加以因應 為本研究的主要動機之ㄧ。 隨著工作時間的縮短和平均壽命的增長,休閒在人類生. 2.

(12) 命週期佔有越來越高的比重,在現在社會裡,休閒扮演人類 社 會 中 相 當 重 要 的 角 色 , 並 且 逐 漸 成 為 社 會 的 中 心 思 想 ( G o d b e y, 1 9 9 9 )。 1 9 4 8 年 聯 合 國 的 世 界 人 權 宣 言 即 強 調 「 休 息 及休閒的權利,包括對工時合理的限制以及定期假日的薪資 照 付 」。 1 9 7 0 年 , 十 六 個 國 際 性 的 遊 憩 組 織 , 在 國 際 遊 憩 協 會(即現今的世界休閒與遊憩協會)的率領下,宣示了「休 閒 憲 章 (Charter for Leisure)」 ( 黃 勝 雄 , 1 9 9 9 )。 台 灣 在 2 0 0 1 年實施周休二日,使國民的休閒機會大增,根據行政院主計 處 ( 2007) 所 公 佈 國 民 消 費 型 態 中 , 有 關 娛 樂 消 遣 及 文 化 服 務 費 佔 1 9 . 6 7 %, 佔 整 體 消 費 支 出 約 五 分 之 一 , 可 見 國 民 對 休 閒娛樂之重視,另外 現,臺灣地區. 94 年 台 灣 地 區 社 會 發 展 趨 勢 調 查 也 發. 15 歲 及 以 上 人 口 平 均 每 人 每 日 之 必 要 時 間 為. 10 小 時 58 分 , 約 束 時 間 為 7 小 時 8 分 , 扣 除 必 要 時 間 與 約 束 時 間 後,自 由 時 間 還 有 5 小 時 54 分。而 自 由 時 間 的 運 用 方 面,以郊遊烤肉及戶外休閒活動、社會公益活動、進修研究 補習或作功課、看電視、看休閒書籍、下棋或其他娛樂分佔 前五名,可知國人有越來越多的時間與金錢參與休閒活動。 因此,休閒產業乃因應社會的需要而發展,休閒服務業被預 測成為二十一世紀的重要行業,休閒生活亦將成為人類生活 的 主 要 部 份 ( 蔡 長 啟 , 1 9 9 3 )。 許多學者也發現休閒的確帶給人們許多好處,例如紓解 疲憊,提供我們培養與提昇精神以及心靈涵養的機會(葉智 魁 , 1 9 9 5 ); 另 外 也 可 以 增 進 人 際 感 情 、 紓 解 壓 力 增 進 身 心 健 康、社會化、心理補償、教育及文化陶冶和增進個人幸福感 及 成 就 感 等 六 項 主 要 功 能 ( 鄭 照 順 , 2 0 0 0 )。 由 此 可 知 休 閒 生 活對人類生活品質的提升扮演重要角色。尤其是身為教育第. 3.

(13) 一線的國小教師們,其可支配的自由時間更勝一般民眾,若 能妥善利用來從事休閒活動,並能從中獲得樂趣和滿足感, 必能讓工作壓力得到有效的紓解,提高教學品質。因此了解 嘉義縣國小教師們的休閒滿意程度便成為本研究之第二個動 機。 因此,參與休閒活動、提升休閒滿意度,對於減輕工作 壓力確實會有明顯的幫助,而教師利用課餘時間從事休閒活 動,將有助於精神壓力的紓解,專業知能的成長、教學活動 的樂趣化與多元化,刺激教學靈感及腦力激盪,改善教學品 質 , 進 而 達 成 教 學 目 標 ( 陳 中 雲 , 2 0 0 1 )。 因 此 教 師 從 事 休 閒 活動一方面不僅可以紓解壓力,獲得身心上的健康,也可以 充實自己,進一步轉化壓力為助力,督促自己不斷學習,以 應 付 社 會 對 現 代 教 師 的 高 度 期 待 。 從 柯 政 利 ( 2 0 0 8 )、 俞 錫 堅 ( 2 0 0 8 )、 蔡 熙 銘 ( 2 0 0 8 )、 陳 佳 君 ( 2 0 0 6 ) 等 人 之 研 究 可 知 , 休閒參與以及休閒滿意度會影響個體所感受之工作壓力。因 此 探 究 嘉 義 縣 國 小 教 師 休 閒 滿 意 度 與 工 作 壓 力 之 關 聯 性,便 形 成 本研究第三個動機。 本研究即以嘉義縣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來探討國小教 師休閒滿意度與工作壓力之現況,並進一步探討教師休閒滿 意度與工作壓力之關聯性,希望能將研究結果提供給教育行 政主管機關與國民小學,作為改進嘉義縣國小教師休閒滿意 度,以及減輕教師工作壓力之參考。. 4.

(14) 第二節 研究目的 依據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一、 了解嘉義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滿意度之現況。 二、 探 討 嘉 義 縣 國 小 教 師 背 景 變 項 在 工 作 壓 力 與 休 閒 滿 意 度之差異情形。 三、 探討嘉義縣國小教師工作壓力與休閒滿意度之關聯性。. 第三節 研究問題 依據上述研究目的,本研究探討之問題如下: 一、 不 同 背 景 變 項 之 嘉 義 縣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在 工 作 壓 力 與 休 閒滿意度之現況和差異為何? 二、 嘉 義 縣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在 休 閒 滿 意 度 與 工 作 壓 力 間 是 否 有顯著相關?. 第四節 預期貢獻 依據研究問題之探究結果,本研究預期達到下列貢獻: 一、 讓 相 關 主 管 單 位 了 解 目 前 嘉 義 縣 國 小 教 師 承 受 工 作 壓 力的情形和休閒滿意的狀況。 二、 提 供 工 作 壓 力 和 休 閒 滿 意 如 何 互 相 影 響 的 模 式 供 相 關 主管單位參考,並提出相關改進的建議,以進一步紓緩 教師工作壓力,增進教師教學成效。 三 、 提 高 教 師 們 的 休 閒 意 識 與 對 工 作 壓 力 的 認 知,希 望 藉 著 教師們與相關單位的共同努力,雙管齊下,有效降低教. 5.

(15) 師工作壓力。. 第五節 研究範圍 本研究以嘉義縣公立國民小學教師為取樣範圍,私立小 學不列入範圍之內。研究對象限嘉義縣編制內現任國小教師 ( 包 含 正 式 教 師 、 代 理 教 師 、 主 任 、 組 長 )。 其 他 如 校 長 、 工 友、幼稚園教師、職員、實習教師則不在本研究範圍之內。. 第六節 研究限制 一、 研究變項的限制 本研究僅針對教師性別、年齡、婚姻狀態、服務年 資、教育程度、學校規模、任教職務、最常從事之休閒 活動類別等背景變項加以討論。 二、 研究對象與研究結果推論的限制 本研究因人力、時間、經濟能力等因素限制,故取 樣範圍無法以全國國小教師為研究對象,僅以嘉義縣公 立國民小學現職編制內之教師為取樣母群。 三、受訪者填答之限制 本研究採郵寄方式,請協助教師幫忙發放問卷,研 究問卷受限於受試者本身的配合度、意願和認知,僅能 假設所有填答者均能依照真實情況回答問題。. 6.

(16) 第七節 名詞操作型定義 一 、 休 閒 滿 意 度 (leisure satisfaction) 本 研 究 係 依 據 Beard and Ragheb (1980) 對 休 閒 滿 意度所下的定義:休閒滿意是個體從事休閒活動所導引 出或獲得的正向看法或感受,亦即個體從事休閒活動所 覺知到的滿意或滿足程度。本研究所稱的休閒滿意度係 指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的「教師休閒滿意度量表」所得 的分數而言,得分愈高,表示所感受的休閒滿意愈高, 反之,所感受的休閒滿意則愈低。 二 、 工 作 壓 力 ( job stress) 工作壓力乃個體在從事教學工作時,與情境中人、 事、物 互 動 的 歷 程 中 產 生 之 負 面 情 感、身 心 失 衡 之 狀 況 。 本研究所稱的工作壓力係指受試者在研究者自編的「教 師工作壓力量表」所得的分數而言,得分愈高,表示所 感 受 的 工 作 壓 力 愈 大,反 之,所 感 受 的 工 作 則 壓 力 愈 小 。. 7.

(1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主旨在於探討國小教師的工作壓力和休閒滿意度之 相關文獻,共分為四節,第一節為工作壓力的定義、理論及 相關研究;第二節為休閒的定義與功能;第三節為休閒滿意 的定義、理論及相關研究;第四節為工作壓力與休閒滿意之 相關研究;第五節為本章小結。. 第一節 工作壓力的定義、理論及相關研究 根據研究顯示,人長期處於壓力之下會形成許多負面影 響 , Robbins (2003) 指 出 過 高 的 工 作 壓 力 會 降 低 工 作 績 效 ; Wasti (2005) 研 究 發 現 工 作 壓 力 會 造 成 組 織 承 諾 降 低 ; 壓 力 對 教 師 在 心 理 方 面 也 會 造 成 極 大 傷 害,如 憂 鬱、倦 怠、冷 漠 、 消極、缺乏自信心、焦慮;長期壓力造成的生理傷害有:失 眠、暴食、厭食、長期消化不良、高血壓、心臟病、潰瘍、 偏頭痛、頭暈、咬指甲、癌症、藥物上癮等。所以我們絕不 可 忽 視 壓 力 對 教 師 的 危 害 ( 郭 明 德 , 2004) 。 一、壓力之定義 壓 力 一 詞 源 自 於 拉 丁 文 「 Stringere」 , 是 「 擴 張 延 伸 」 之 意,意 味 著 擴 展 生 理 和 心 理 的 資 源 來 配 合 有 機 體 的 要 求( 孫 丕 琳 , 1994) 。 Ivancevich與 Matteson (1980) 認 為 壓 力 為 一 種適應性的反應,乃是外界之事件、情況及動作對於個人產 生特殊的生理或心理上的要求而造成的結果,且此種反應是 以 個 體 心 理 歷 程 和 個 體 特 質 為 中 介 變 項 。 經 整 理 學 者 的 文 獻 , 將 壓 力 的 定 義 歸 納 為 三 類 , 第 一 類 視 壓 力 為 自 變 項 -「 刺. 8.

(18) 激型定義」:著重於引起壓力的力量;第二類視壓力為依變 項-「反應型定義」:著重於個人對壓力源的反應;第三類 視壓力為中介變項-「互動型定義」:強調個人能力與內外 壓力反應的交互作用。由於互動型定義的觀點統整了刺激型 定義和反應型定義,也反應出個人對於所處情境的瞭解、個 人的特殊反應與因應壓力的重要性,且強調個體知覺的重要 性,目前有關壓力研究均採取「互動型定義」較多。以下將 學 者 們 對 壓 力 之 定 義 整 理 成 表 2-1。. 表 2-1專 家 學 者 所 提 出 壓 力 定 義 彙 整 表 學者. 年份. Selye. 1956. Holmes and Rahe. 1967. La zar us a nd Fol kman. 1984. Greenberg and Baron. 1997. Stein and Cutler. 2002. 壓力之定義 壓 力 是 個 體 面 對 任 何 需 求 時 的 非 特 定 反 應 , 提 出 「 一 般 適 應 症 狀 」 ( ge neral adapt ati on syndr ome ) 的 壓 力 反 應 模 式 , 此 模 式 包 括 三 個 階 段 : 第 一 為「 警 覺 」 階 段 、 第 二 為 「 抗 拒 」 階 段、第三為「衰竭」階段。 壓 力 係 遇 到 外 在 事 件 而 失 去 生 活 平 衡 時 , 個 體 為 恢 復 原 來 的 適 應 狀 況 , 所 需 花 費 的 精 神 及 體力的總量。 心 特 時 認 環 理 壓 時 的 壓 迫 中. 理 殊 , 知 境 的 力 , 交 力 的 必. 9. 壓 力 為 個 人 與 環 境 的 一 種 關 係 , 當 面 對 環 境 的 刺 激 個 體 會 對 情 境 產 生 主 觀 的 評 估 , 若 經 評 估 後 , 認 為 情 況 超 出 個 體 所 擁 有 能 處 資源時,即視為壓力。 是 指 個 體 面 對 外 界 壓 力 源 情 緒 、 認 知 和 生 理 三 方 面 互作用所產生的反應模式 是 個 體 對 於 環 境 需 求 和 壓 反 應 , 是 每 一 個 人 在 生 活 須去處理和不可避免的。.

(19) ( 續 ) 表 2-1 專 家 學 者 所 提 出 壓 力 定 義 彙 整 表 學者. 年份. 周立勳. 1986. 林純文. 1996. 陳聖芳. 1999. 張春興. 2007. 吳榮福. 2002. 葉重新. 2004. 蔡玉董. 2006. 李坤龍. 2009. 壓力之定義 壓力是個體在面對外界要求或特定 事件刺激時,身心適應的反應 壓 力 是 個 體 面 對 外 界 的 要 求 或 特 定 事 件 的 刺 激 時 所 做 的 身 心 適 應 的 反 應 ; 此 種 反 應 是 與 個 人 過 去 的 經 驗 、 人 格 特 質 或 心 理認知歷程為媒介。 壓 力 是 在 某 種 情 境 下 , 個 體 預 測 可 能 產 生 不 安 定 的 感 覺 , 或 感 受 到 威 脅 , 因 而 引 起 情 緒 上 和生活上的反應。 壓 力 是 指 個 體 生 理 或 心 理 感 受 到 威 脅 時 的 一 種 緊 張 狀 態 。 此 種 狀 態 會 使 人 在 情 緒 上 產 生 不 愉快甚至痛苦的感受。 壓 力 是 一 種 個 人 刺 激 與 反 應 之 間 的 交 互 關 係 ; 當 個 人 環 境 中 具 有 威 脅 性 的 刺 激 出 現 時 , 經 認 知 後 假 如 他 的 能 力 與 經 驗 無 法克服困難,即構成壓力。 壓 力 是 衝 擊 個 人 內 在 的 一 種 刺 激 , 是 個 人 對 內 外 環 境 事 件 產 生 生 理 或 心 理 的 反 應 , 也 是 個 人與環境交互作用的結果。 壓 力 是 個 人 面 對 外 在 刺 激 , 當 知 覺 到 有 威 脅 時 , 所 產 生 生 理 與 心 理 的 負 面 情 緒 及 緊 張 狀 態 , 而 這 些 反 應 會 隨 著 個 人 經 驗 、 人 格 特 質 與 心 理 歷 程 的 差 異,產生不同的結果。 在 個 體 與 環 境 的 交 互 作 用 中 , 當 知 覺 受 到 威 脅 時 , 所 產 生 生 理 與 心理的負面情緒與緊張的狀 態, 而這些反應會因個人的經驗、 人格特質的差異,而產生不同的結 果。. 註: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10.

(20) 本研究綜合歸納各學者的看法,將壓力定義為:個體與 環境互動中,生理或心理感受到威脅時的一種緊張狀態,個 體知覺其能力與環境不能平衡時所做的身心適應的反應,而 這些反應隨著個人過去的經驗、人格特質或心理認知歷程而 有所差異。 二、教師工作壓力 (一)工作壓力之定義 工 作 壓 力 (job stress)是 由 壓 力 的 定 義 衍 生 而 來 , 通 常 以壓力作為理論基礎。就壓力是「刺激」的定義而言,工作 壓力是指工作情境中所覺知會引起壓力的任何事件;就壓力 是「反應」的定義而言,工作壓力是對工作情境以消極性反 應如生氣、沮喪等方式來應對;就壓力是「互動」的定義而 言,工作壓力是對負面的工作環境條件覺知後,轉變成一種 反 應 與 行 為 ( 李 玉 惠 , 1998) 。 郭 盈 卿 ( 1999) 指 出 工 作 壓 力係工作者在工作情境中受到工作特性的影響,所形成心理 層 面 之 負 面 程 度 。 林 立 曼 ( 2001) 亦 指 出 工 作 壓 力 係 為 個 體 在工作場所內外,所遭遇到與工作結果相關之優勢、劣勢、 機會、威脅,因而形成了個人生理及心理的調適狀態,而其 結果可能是負面的也有可能是正面的。周俊良、李新民、許 籃 憶( 2 0 0 5 )指 出 凡 因 工 作 相 關 因 素 引 起 的 , 均 稱 工 作 壓 力 , 需必備三條件: 1.外 在 環 境 與 內 在 能 力 及 需 求 產 生 不 平 衡 狀 態 。 2.壓 力 對 個 體 產 生 脅 迫 感 並 引 起 不 愉 快 。 3.壓 力 是 工 作 相 關 因 素 引 起 。 朱 敬 先 ( 1992) 曾 指 出 根 據 國 內 外 學 者 對 於 工 作 壓 力 的 定義可以歸為三類:. 11.

(21) 1.工 作 壓 力 是 由 於 工 作 需 要 與 個 人 資 源 不 能 相 配 合 而 造 成 。 2.工 作 壓 力 足 以 干 擾 個 人 的 工 作 環 境 特 性 。 3.工作壓力是個人在煩亂環境之中所產生的心理和生理反應。 (二)教師工作壓力定義: 教 師 對 工 作 壓 力 感 受 程 度 方 面 的 研 究 很 多 , 一 份 以 英 國、美國、澳洲與紐西蘭的教師為研究對象的研究顯示有近 三 分 之 一 的 教 師 , 感 受 到 大 或 非 常 大 的 工 作 壓 力 (Pither,1995 ) ; 香 港 教 育 專 業 人 員 協 會 在 2003 年 對 中 小 學 超 過一千位教師做問卷調查,結果顯示有超過半數以上的教師 感 受 到 很 大 的 工 作 壓 力 ( 香 港 教 育 專 業 人 員 協 會 , 2 0 0 3 ); 中 國人民大學公共管理學院組織與人力資源研究所和新浪教育 頻 道 在 2005年 對 全 國 8699位 教 師 做 問 卷 調 查 ,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有超過三成以上的教師感受到很大的工作壓力,超過四成以 上 的 教 師 感 受 到 非 常 大 的 工 作 壓 力 ( 國 研 網 , 2 0 0 6 ); 1 1 1 1 人 力 銀 行 在 2005年 所 作 的 調 查 也 發 現 高 達 七 成 老 師 因 為 學 生 不服管教、家長難纏意見多、不被尊重等因素興起「轉行」 念頭,所以教師工作壓力的問題已經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議 題。許多專家學者對於教師工作壓力的定義仍然存有差異, 經 研 究 者 整 理 後 , 茲 列 舉 如 表 2-2:. 表 2-2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之 定 義 彙 整 表 學者. 年份. Needle. 1980. 教師工作壓力之定義 教師工作壓力源自於教師的需求 (價 值 觀 、 期 望 、 職 業 的 報 酬 或 工 作 要 求 )及 教 師 滿 足 , 為 這 些 需 求 與 滿 足兩方面之間的差距。. 12.

(22) ( 續 ) 表 2-2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之 定 義 彙 整 表 學者. 年份. Moracco and Mcfadden. 1982. Litt and Turk. 1985. Kyriacou and Chien. 2004. 蔡璧煌. 1989. 陳聖芳. 1999. 張郁芬. 2001. 陳玉賢. 2005. 柯政利. 2008. 教師工作壓力之定義 教 師 知 覺 到 工 作 的 要 求 已 威 脅 其 自 尊 和 幸 福 , 為 了 維 持 心 理 穩 定 狀 態,而 採 取 之 因 應 機 轉 。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係 指 當 老 師 的 幸 福 受 到 威 脅 , 且 所 要 解 決 的 問 題 超 過 其 能 力 範 圍 時 所 產 生 的 不愉快情緒與困擾的經驗。 教 師 壓 力 起 因 於 他 們 在 工 作 方 面 不 愉 快 之 消 極 的 情 感 (如 憤 怒、挫 折、憂 慮、沮 喪 與 緊 張 )。 教師在學校工作中與人、事、物的 互動過程中所產生的負面情感,如 焦慮、 挫折、壓抑等為教師工作壓 力。 認 為 教 師 在 工 作 時 覺 察 到 學 校 工 作 氛 圍 中 於 互 動 過 程 情 境 下 , 在 教 學 行 政 輔 導 工 作 上 、 報 酬 以 及 學 生 家 長 與 同 事 的 緊 張 關 係 , 個 人 無 法 適 應 而 產 生 負面情感。 當 教 師 在 從 事 教 學 行 為 時 , 對 潛 在 的 工 作 情 境 因 素 或 要 求 , 評 估 為 威 脅 或 有 礙 工 作 的 表 現 時 , 所 產 生 的 負 面 情 感 反 應 , 這 些 負 面 情 感 , 限 於 個 人 知 覺,包括情緒及行為層面。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乃 是 教 師 感 受 到 工 作 情 境 刺 激 , 使 個 人 和 工 作 環 境 之 間 產 生 失 衡 的 現 象 , 因 而 威 脅 其 認 知 、 生 理 和 心 理 的 平衡。 教師從事教學工作,與外在人事物 互動的歷程中,因為工作情境、學 生或個人因素,引發心理不安的知 覺或生理不適的反應,終而形成身 心能量匱乏的過程與現象。. 13.

(23) ( 續 ) 表 2-2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之 定 義 彙 整 表 學者. 張健群. 年份. 2009. 教師工作壓力之定義 教 環 人 負 生 過 負 出. 師 境 特 荷 不 度 荷 現. 工 交 質 與 同. 作 互 與 適 程. 壓 作 教 應 度. 力 用 師 程 的. 係 後 本 度 壓. 指 , 身 的 力. 教 受 對 差 感. 師 到 壓 異 受. 個 教 力 , ,. 人 師 所 而 若. 與 個 能 產 是. 而 無 法 調 適 , 則 會 在 身 心 異常狀況。. 註: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綜合以上文獻,本研究將教師工作壓力定義為:當教師 在從事教學工作時,與情境中人、事、物互動的歷程中產生 之負面情感、身心失衡之狀況,影響之大,端視教師個人特 質與心理素質而定,若超過個體所能負荷亦無法有效調適, 將進而影響教師心理、生理、認知各層面。 (三)教師工作壓力理論模式 教師工作壓力的模式概念是源自於工作壓力的研究。研 究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的 二 位 先 驅 Kyriacou與 Suticliffe (1978) 指 出「教師工作壓力」是指教師在工作情境上所產生的負面情 感,如 生 氣、沮 喪,反 應 症 狀 可 能 隨 病 理 及 生 理 而 有 所 不 同 。 以下介紹三種重要的教師工作壓力模式: 1.傳 統 工 作 壓 力 模 式 此一研究模式顯示社會情況與結果症狀之關係,乃以個 人 知 覺 為 中 介;換 言 之,造 成 壓 力 的 症 狀 是 取 決 於 個 人 特 性 。 傳統工作壓力模式包含以下五個變項: (1) 社 會 情 況 導 致 壓 力 。. 14.

(24) (2) 個 人 對 壓 力 的 知 覺 。 (3) 個 人 對 壓 力 的 反 應 , 有 生 理 的 、 認 知 的 、 情 感 的 或 行 為 的反應。 (4) 結 果 症 狀 。 (5) 個 人 或 情 境 的 制 約 變 項 。 模式中,實線箭頭方向是用以表示各變項的因果關係,虛線 箭 頭 用 以 表 示 制 約 變 項 在 預 測 變 項 (1)(2)(3)與 結 果 變 項 (4) 之 間 的 互 動 關 係 (引 自 柯 政 利 , 2008)。. (5)制 約 變 項 (個 人 或 情 境 的 ). ( 3 ) 對壓力的反應 z 生理的 z 認知的/情感的 z 行為的. (1) 社會情況 導致壓力. (2) 知覺到 的壓力. (4)結 果 症 狀 z 生理的 z 認知的/情感的 z 行為的. 圖 2-1 傳 統 工 作 壓 力 模 式 圖 資 料 來 源 : 引 自 柯 政 利 ( 2 0 0 8 )。 教 師 休 閒 參 與 、 休閒滿意度與工作壓力相關之研究以彰化縣國民小學教師為例。未出版 碩士論文,大葉大學,彰化縣。. 15.

(25) 2. Kyriacou與 Sutcliffe的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模 式 Kyriacou 與 Sutcliffe (1978) 認 為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來 自 於 工作環境的要求,這種要求可能來自於他人或出自於自己的 壓 力 。 此 模 式 認 為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產 生 的 過 程 是 : (1)可 能 的 壓 力 源 ; (2)經 過 個 人 的 認 知 評 估 ; (3)成 為 實 際 的 壓 力 源 ; (4) 透 過 適 應 機 轉 ; (5)產 生 教 師 的 工 作 壓 力 反 應 ; (6)長 期 形 成 慢 性 壓 力 症 狀 (林 玟 玟 , 1987), 此 模 式 可 用 圖 2-2來 表 示 : (1)可能的壓力源: 物理的、心理的. ( 2 )評 估 : 對個人自尊和安全的威脅. ( 8 ) 非工作 壓力源. (3)實際壓力源. (7) 教師的個 人特質. (4)適 應 機 轉 : 減少感到的威脅. (5)教師壓力反應: 心 理 的 生 理 的 行 為 的. (6)慢性壓力症狀: 身 心 症 、 心 臟 病 心 理 疾 病. 圖 2-2. Kyriacou & Sutcliffe 的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模 式. 資料來源: Kyriacou,C.,& Sutcliffe, J.,(1978).A Model of Te a c h e r S t r e s s . E d u c a t i o n a l St u d i e s , 4 , 1 - 6 . 16.

(26) 3. Tellenback , Brenner與 Lofgren的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模 式 Tellenback,Brenner 與 Lofgren. (1983) 根 據 Kyriacou 與. Sutcliffe的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模 式 稍 做 修 正 (如 圖 2-3所 示 ), 此 教 師 壓 力 模 式 的 特 點 在 於 指 出 「 學 校 鄰 近 地 區 特 質 」 (Neighborhood Characteristics)對 壓 力 源 的 影 響。由 於 各 個 學 校特性不同,如學校所處地區將影響到學生的班級人數、校 長 的 領 導 風 格 及 學 校 的 組 織 氣 氛 都 會 影 響 到 學 校 的 社 會 特 質,因此,這些學校鄰近地區特質都可能是教師的工作壓力 來 源。根 據 T e l l e n b a c k 等 人 ( 1 9 8 3 ) 所 提 出 的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模 式 來 看 , 此 模 式 至 少 包 括 三 個 部 分 (如 圖 2-3) (1) 學校鄰 近地區 特質 (3) 可能 的壓 力源. (4) 實際 的壓 力源. (6). (5). 身 心 健 康. 一般性 緊 張. (7) 退 出 工 作. (2) 教師 特質. 非 業 的 力. 職 性 壓 源. 評. 估. 因 機. 應 制. 圖 2-3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概 念 模 式 圖 資 料 來 源 : Te l l e n b a c k , S . , B r e n n e r, S , D . , a n d L o f g r e n , H . ( 1983) . T e a c h e r s t r e s s : E x p l o r a t o r y m o d e l b u i l d i n g . J o u r n a l o f O c c u p a t i o n a l s y c h o l o g y, 56,19-33. 17.

(27) (1)學 校 鄰 近 地 區 特 質 導 致 的 壓 力 源 與 教 師 壓 力 反 應 的 關 係 。 (2)教 師 特 質 的 影 響 。 (3)個 人 非 職 業 性 壓 力 源 、 評 估 及 適 應 機 轉 與 壓 力 之 間 的 關 係。 綜上所述,可得以下結論: 1.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的 來 源 是 多 元 的 , 是 教 師 個 人 特 質 、 學 校 情 境因素、非職業壓力源的交互影響的結果。 2. 持 續 的 工 作 壓 力 會 造 成 身 心 疾 病 與 對 工 作 產 生 不 良 的 影 響。 3. 教 師 採 取 的 調 適 策 略 若 能 發 揮 良 好 的 效 果 , 當 會 減 輕 實 際 的壓力源。 (四)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 在相同的情境中,每個人對工作壓力的體會和感受都不 同,換言之,每個人對壓力源的認定與感受強度都不同。究 竟哪些因素是教師工作壓力的來源?國內外研究者的研究重 點 各 有 不 同 , 茲 摘 要 如 表 2-3. 18.

(28) 表 2-3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來 源 彙 整 表 研究者. 年代. 周立勳. 1986. 蔡璧煌. 1989. 張進上. 1992. 陳貞芳. 1996. 陳聖芳. 1999. 郭耀輝. 2004. 陳佩鈺. 2008. 張健群. 2009. 陳勇全. 2009. Kyriacou and Sutcliffe. 1978. Brenner and Bartell. 1984. Borg a nd Ri di ng. 1991. Salo. 1995. Gil les pi e et al.. 2001. 壓力來源 工作過度負荷、班級教學、學生行 為、行政支持、專業的不適任感 工作負擔、行政環境、參照團體、 專業發展 行政支持、學生管理、工作負擔、 同事關係 人力不足、行政工作、角色過度負 荷、角色能力不足 同事緊張關係與行政不支持、師生家長 緊張關係、缺乏工作外在報酬、 工作負 荷 1.學 生 行 為 2.時 間 支 配 3.工作負 荷 4.行 政 支 持 5.專 業 知 能 1. 工 作 負 荷 2. 組 織 氣 氛 3. 人 際 關 係 4.家 長 參 與 5.角 色 壓 力 1. 工 作 負 荷 2. 人 際 關 係 3. 學 生 行 為與 學 習 4.專 業 知 能 5.變 革 適 應 1.人 際 關 係 2.專 業 知 能 3.工作負 荷 4.心 理 衝 突 1.學 生 不 良 行 為 2 . 不 足 的 工 作 條 件 3.時 間 的 壓 迫 感 4.不 好 的 學 校 風 氣 1.與 行 政 人 員 的 關 係 2.與 學 生 的 關 係 3. 工 作 過 度 負 荷 4. 與 同 事 的關係 1.學 生 的 失 序 行 為 2.時 間 資 源 的 不 足 3.專 業 認 同 的 需 求 4.不 良 關 係 1.學 生 問 題 2.工 作 內 容 3.社 區 與 家 長 4.個 人 因 素 1.缺 乏 經 費 、 資 源 和 支 持 性 的 服 務 2. 工 作 超 載 3. 缺 乏 報 酬 和 獎 賞 4. 缺 乏 升 遷 、 認 同 和 獎 勵 5.工 作 沒 有 安 全 感. 19.

(29) ( 續 ) 表 2-3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來 源 彙 整 表 研究者 Winefield, Gillespie, Stough and Dua,. 年代. 壓力來源. 2003. 1. 工 作 負 荷 過 多 2. 時 間 限 制 3. 缺 乏 晉 升 的 機 會 4.不 當 的 報 償 、 薪 資 5. 工 作 角 色 的 改 變 6. 不 當 的 管 理 及 缺 乏 參 與 管 理 的 機 會 7. 資 源 及 資 金 不 足 8.學 生 相 互 影 響. 註: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綜合上述國內外有關教師工作壓力來源的研究調查,研 究者歸納次數多寡依序為工作負荷、學生表現、人際關係、 專業智能、心理衝突以及最近許多攸關教師未來的政策變革 等 議 題 作 為 本 研 究 主 要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來 源,其 定 義 分 述 如 下: 1. 工 作 負 荷 : 行 政 配 合 、 教 學 與 輔 導 等 工 作 導 致 工 作 量 沈 重,使時間無法負荷的壓力。 2. 人 際 關 係 : 指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與 校 長 、 行 政 人 員 、 同 事 、 家 長與學生溝通與互動時,所感受的壓力。 3. 學 生 行 為 表 現 : 指 國 小 教 師 在 教 室 與 學 生 互 動 過 程 中 包 括 常 規 的 管 控、學 生 失 序 行 為 輔 導、學 業 表 現 所 感 受 的 壓 力 。 4. 專 業 知 能 : 包 含 教 學 與 輔 導 方 面 , 面 對 提 升 學 生 學 習 意 願、學習成效與輔導,尤其是教師教學資訊化所承受的壓 力。 5. 心 理 衝 突:指 教 師 對 自 我 角 色 上 的 期 許、工 作 環 境、升 遷 、 進修、研究、社會的地位、理想與現實差距等問題所造成 的壓力。 6. 政 策 變 革 : 指 政 府 對 教 育 之 政 策 或 對 教 師 福 利 、 工 作 之 權 益有所變革,教師因不確定感而產生之壓力而言。. 20.

(30) (五)教師工作壓力的相關研究 國內外有關教師個人背景變項與教師工作壓力的的研究 相當多,從不同的研究主題、變項加以分析調查,其研究結 果雖不盡相同,但是結果皆顯示教師的個人背景變項會影響 教師知覺工作壓力的程度。目前普遍被學術界探討的背景變 項大致上包含:性別、年齡、學歷、婚姻狀況、任教年資、 擔任職務和學校規模等背景變項,以下參照國內外文獻做分 析探討。 1. 教 師 性 別 與 工 作 壓 力 之 相 關 研 究 性別是否影響工作壓力,國內外學者研究的結果不盡相 同,有些研究顯示,男女教師工作壓力並無顯著不同(陳貞 芳 , 1996; 郭 生 玉 , 1995; 蔡 璧 煌 , 1989; Litt and Turk, 1985, 陳 聖 芳 , 1999; 郭 耀 輝 , 2004; 蔡 熙 銘 , 2008; 陳 勇 全 , 2 0 0 9 )。 Moracco與 McFadden (1982) 發 現 女 性 教 師 在 「 工 作 負 荷」與「同事關係」的壓力高於男性教師。 Borg與 Riding (1991) 指 出 女 性 教 師 在 「 學 生 偏 差 行 為 」 與「時間、資源困難」的工作壓力感受大於男性教師。 周 立 勳 ( 1986) 發 現 (1)國 小 男 教 師 「 工 作 過 度 負 荷 」 、 「 專 業 的 不 適 任 感 」 的 壓 力 大 於 女 教 師 。 (2)國 小 女 教 師 「 班 級教學」的壓力大於男教師。 林 玟 玟 ( 1987) 發 現 國 中 女 教 師 在 「 學 生 不 良 行 為 」 、 「工作負荷」、「人際困擾」比男教師感受到較重的壓力。 林 純 文 ( 1996) 發 現 在 「 時 間 支 配 」 、 「 專 業 知 能 」 的 壓力上,國小女教師高於男教師。 程 一 民 ( 1996) 發 現 在 「 個 人 發 展 」 、 「 人 際 關 係 」 上. 21.

(31) 國小男教師壓力大於女教師。 陳 聖 芳 ( 1999) 發 現 國 小 女 教 師 在 「 同 事 緊 張 關 係 」 與 「行政不支持程度」所感受的壓力較高;國小男教師在「師 生家長緊張關係」所感受的壓力程度較高。 柯 政 利 ( 2008) 發 現 女 性 教 師 的 工 作 壓 力 較 男 性 教 師 工 作壓力稍高但未達顯著。 張 健 群 ( 2009) 發 現 女 性 國 中 教 師 在 「 專 業 知 能 」 上 的 壓力大於男性,其餘則無顯著差異。 李 坤 龍 ( 2009) 發 現 男 性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高 於 女 性 教 師 。 陳 佩 鈺 ( 2008) 發 現 女 性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大 於 男 性 教 師 , 而在「家長參與」層面則無顯著的差異。 歸納上述國內外研究得知,性別因素對教師工作壓力的 影響,其結果並不一致,但調查的確發現教師們普遍感覺到 工作壓力的事實,故有必要做進一步探討。 2.教 師 年 齡 與 工 作 壓 力 之 相 關 研 究 Kyriacou與 Sutcliffe (1978) 發 現 年 輕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較 大 。 Moracco與 McFadden (1982) 發 現 年 輕 教 師 在 「 待 遇 」 、 「同事關係」方面的壓力較大。 陳 勇 全 ( 2009) 研 究 顯 示 年 齡 較 輕 的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比 年 齡 大 的 教 師 , 在「 人 際 關 係 」、「 專 業 知 能 」與「 工 作 負 荷 」 上感受更大工作壓力。 張 健 群( 2 0 0 9 )研 究 發 現 在「 工 作 負 荷 」、「 變 革 適 應 」、 「 專 業 知 能 」 三 個 面 向 中 , 46歲 以 上 的 國 中 教 師 , 工 作 壓 力 顯著低於其他較年輕教師。 陳 佩 鈺( 2 0 0 8 )研 究 發 現 2 6 - 3 0 歲 的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大 於 其 他 年 齡 層 的 教 師 , 就 各 層 面 而 言 , 在 「 工 作 負 荷 」 層 面 25歲. 22.

(32) 以 下 的 教 師 壓 力 大 於 41-50歲 的 教 師 ; 在 「 組 織 氣 氛 與 關 係 」 層 面 , 26-30歲 的 教 師 壓 力 大 於 31-40歲 與 51歲 以 上 的 教 師 ; 在 「 家 長 參 與 」 層 面 25歲 以 下 的 教 師 壓 力 大 於 31-40歲 與 51 歲 以 上 的 教 師 ; 在「 角 色 壓 力 」層 面 2 5 歲 以 下 、 2 6 - 3 0 歲 、 3 1 - 4 0 歲 的 教 師 壓 力 大 於 41-50歲 的 教 師 。 陳 貞 芳 ( 1 9 9 6 )、 蔡 璧 煌 ( 1 9 8 9 )、 謝 琇 玲 ( 1 9 9 0 ) 與 L i t t 與 Turk (1985)等 人 認 為 : 年 齡 並 不 影 響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 根據以上研究發現,年輕教師所知覺的工作壓力普遍高 於年長教師,但亦有年齡並不影響工作壓力之結果,因此, 國小教師的年齡與工作壓力之關係有必要做進一步的探討。 3.婚 姻 狀 況 陳 勇 全 ( 2009) 發 現 婚 姻 關 係 在 對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之 工 作 壓力不具顯著影響。 陳 佩 鈺 ( 2008) 研 究 發 現 不 同 婚 姻 的 教 師 之 間 其 整 體 工 作壓力上無顯著差異。 柯 政 利 ( 2008) 發 現 不 同 婚 姻 狀 況 彰 化 縣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在工作壓力程度並無顯著差異。 李 坤 龍 ( 2009) 研 究 發 現 不 同 婚 姻 狀 況 在 工 作 壓 力 上 並 無顯著差異。 張 健 群 ( 2009) 發 現 不 同 婚 姻 狀 況 的 國 中 教 師 在 「 學 生 行 為 與 學 習 」、「 變 革 適 應 」、「 專 業 知 能 」、「 人 際 關 係 」 、 「 整 體 評 估 」等 層 面 上 未 達 顯 著 差 異 , 而 在「 工 作 負 荷 」上 , 達到顯著差異,已婚教師顯著高於未婚教師。 蔡 熙 銘 ( 2008) 之 研 究 發 現 已 婚 教 師 在 整 體 工 作 壓 力 以 及 「 工 作 負 荷 」、「 學 生 管 教 」 與 「 角 色 衝 突 」 等 構 面 之 得 分 顯著高於未婚教師,已婚教師感受到較高程度的工作壓力。. 23.

(33) 蔡 璧 煌( 1 9 8 9 )指 出 , 已 婚 國 中 小 教 師 在「 行 政 環 境 」、 「專業發展」上的壓力高於未婚者。 郭 耀 輝 ( 2004) 研 究 結 果 發 現 未 婚 的 國 小 教 師 在 「 專 業 發展」層面上的工作壓力比已婚的國小教師得分為高。 周 立 勳 ( 1986) 發 現 未 婚 教 師 在 「 學 生 行 為 」 、 「 行 政 支持」、「專業不適任感」上的壓力都大於已婚者。 丁 淑 萍 ( 2005) 認 為 離 婚 教 師 在 「 組 織 氣 氛 」 上 的 壓 力 大於已婚與未婚教師。 综合上述,婚姻狀況是否影響工作壓力的結論,至今尚 無一致的結論,因此本研究欲進一步加以探討。 4.教 育 程 度 : 陳 勇 全 ( 2009) 研 究 顯 示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並 不 因 教 育 程 度 不同,而對工作壓力的知覺有所差異。 陳 佩 鈺 ( 2008) 研 究 發 現 不 同 教 育 程 度 的 雲 林 縣 國 小 教 師工作壓力並無顯著差異。 李 坤 龍 ( 2009) 研 究 結 果 發 現 不 同 教 育 程 度 之 國 小 教 師 在工作壓力量表中並沒有顯著差異。 郭 耀 輝 ( 2004) 研 究 結 果 發 現 「 研 究 所 畢 業 ( 含 四 十 學 分 班 )」的 國 小 教 師 在「 工 作 負 荷 」層 面 上 的 工 作 壓 力 比「 一 般大學畢業」的國小教師得分為高,而「師範學院畢業」的 國小教師在「專業發展」層面上的工作壓力比「研究所畢業 (含四十學分班)」的國小教師來得高。 蔡 玉 董 ( 2006) 的 研 究 結 果 顯 示 , 師 範 院 校 畢 業 生 及 一 般大學畢業教師,在「專業知能」層面所感受的工作壓力均 高於研究所畢業的教師。 綜合以上學者之研究,教育程度在工作壓力之差異性研. 24.

(34) 究並無一致性之看法,故本研究將進一步探討。 5. 服 務 年 資 陳 勇 全 ( 2009) 研 究 顯 示 出 服 務 年 資 豐 富 的 教 師 感 受 的 工作壓力較小,服務年資較少的教師會知覺到較高的工作壓 力。 蔡 熙 銘 ( 2008) 發 現 年 資 高 的 國 小 教 師 在 整 體 工 作 壓 力 以 及 「 學 生 學 習 」、「 工 作 負 荷 」、「 學 生 管 教 」 等 構 面 之 知 覺 皆顯著低於年資低的教師。 陳 佩 鈺( 2 0 0 8 )研 究 發 現 任 教 5 年 以 下 的 教 師 壓 力 大 於 任 教 11-20年 的 教 師 , 在 「 工 作 負 荷 」 層 面 , 任 教 6-10年 教 師 壓 力 大 於 任 教 11-20年 的 的 教 師 ; 在「 組 織 氣 氛 與 關 係 」層 面 任 教 5 年 以 下 的 教 師 壓 力 大 於 任 教 2 1 年 以 上 的 教 師 ; 在「 家 長 參 與 」 層 面 發 現 任 教 5年 以 下 的 教 師 壓 力 大 於 任 教 6-10年 的 教 師 ; 在「 角 色 壓 力 」層 面 , 任 教 5年 以 下 的 教 師 壓 力 大 於 任 教 11-20年 的 教 師 。 柯 政 利 ( 2008) 發 現 不 同 服 務 年 資 之 彰 化 縣 國 民 小 學 教 師在工作壓力程度並無顯著差異。 李 坤 龍 ( 2009) 研 究 發 現 不 同 年 資 的 教 師 在 工 作 壓 力 量 表中並沒有顯著差異。 郭 耀 輝 ( 2004) 的 研 究 顯 示 國 小 教 師 的 服 務 年 資 在 「 11 至 15年 」 者 , 比 「 25年 以 上 」 者 在 「 時 間 支 配 」 層 面 上 的 工 作 壓 力 得 分 為 高 。 服 務 年 資 在「 1 6 至 2 0 年 」的 國 小 教 師 在「 工 作 負 荷 」層 面 上 , 比 服 務 年 資 在「 5年 以 下 」的 國 小 教 師 得 分 為高。 林 保 豊 ( 2002) 發 現 , 資 深 教 師 有 較 高 的 「 專 業 知 能 壓 力」。. 25.

(35) DeFrank與 Stroup (1989),Harris (1985) 發 現 服 務 年 資 愈 高 的 教 師 , 其 工 作 壓 力 愈 大 。 其 中 Harris (1985) 認 為 服 務 年 資 深 的教師在「專業不適任」及「工作負荷」上感到有較大的壓 力存在。 由上述的研究發現中可知,年資與工作壓力並沒有一致 的研究結果,因此值得本研究進一步探討。 6. 擔 任 職 務 : Litt與 Turk (1985)認 為 工 作 壓 力 不 受 職 務 的 影 響 。 陳 勇 全 ( 2009) 研 究 顯 示 國 民 小 學 教 師 並 不 因 擔 任 職 務 不同而對工作壓力之知覺有所顯著差別。 柯 政 利( 2 0 0 8 )發 現 擔 任 不 同 職 務 之 彰 化 縣 國 民 小 學 教 師在工作壓力程度並無顯著差異。 張 健 群 ( 2009) 發 現 在 「 學 生 行 為 與 學 習 」 、 「 工 作 負 荷 」與「 專 業 知 能 」上,級 任 導 師 的 壓 力 感 受 高 於 科 任 教 師 與 教 師 兼 組 長 或 主 任;在「 人 際 關 係 」上,級 任 導 師 的 壓 力 感 受 高 於 科 任 教 師;在「 整 體 評 估 」上,級 任 導 師 的 壓 力 感 受大於科任教師與教師兼組長或主任。 陳 佩 鈺( 2008)發 現 擔 任 不 同 職 務 的 教 師 其「 整 體 工 作 壓 力 」上 級 任 教 師 的 壓 力 大 於 科 任 教 師,在「 工 作 負 荷 」層 面 教 師 兼 行 政( 含 組 長 、 主 任 )的 壓 力 大 於 科 任 教 師 ; 在「 組 織 氣 氛 與 關 係 」層 面 級 任 教 師 的 壓 力 大 於 教 師 兼 行 政( 含 組 長 、 主 任 ); 在「 家 長 參 與 」層 面 級 任 教 師 的 壓 力 大 於 科 任 教 師 與 教 師 兼 行 政( 含 組 長 、 主 任 ); 在「 角 色 壓 力 」層 面 級任教師的壓力大於擔任教師兼行政(含組長、主任)。 郭 耀 輝 ( 2004)的 研 究 顯 示 國 小 教 師 兼 任「 組 長( 或 比 照 組 長 之 職 務 )」者 比 兼 任「 主 任 」者、導 師 和 科 任 教 師 的. 26.

(36) 工作壓力得分為高。 李 坤 龍 ( 2009) 研 究 結 果 發 現 在 「 工 作 負 荷 」 層 面 , 兼 行政工作教師的工作壓力大於其他教師。 綜合上述,大部分的研究皆指出兼行政工作的教師或級 任導師的工作壓力較大,但亦有不受職務影響其壓力感受之 研究報告,本研究將進一步探討。 7. 學 校 規 模 : 陳 勇 全 ( 2009) 研 究 結 果 發 現 學 校 規 模 和 工 作 壓 力 並 無 相 關 。 柯 政 利 ( 2008) 發 現 任 教 於 不 同 學 校 規 模 之 彰 化 縣 國 民 小學教師在工作壓力程度並無顯著差異。 郭 耀 輝 ( 2004) 發 現 不 同 學 校 規 模 之 國 小 教 師 在 整 體 工 作壓力上的差異並未達顯著水準。 李 坤 龍 ( 2009) 研 究 發 現 不 同 學 校 規 模 在 整 體 工 作 壓 力 量表中並無顯著差異。 陳 佩 鈺 ( 2008) 研 究 結 果 則 發 現 不 同 學 校 規 模 的 雲 林 縣 國 小 教 師 其 「 整 體 工 作 壓 力 」, 任 教 學 校 規 模 為 1 3 - 2 4 班 的 教 師 壓 力 大 於 12班 以 下 的 教 師 , 任 教 學 校 規 模 為 25班 以 上 的 教 師 壓 力 大 於 12班 以 下 與 13-24班 的 教 師 。 林 純 文 ( 1996) 、 程 一 民 ( 1996) 等 研 究 的 結 果 均 一 致 認為,規模較大的學校,其工作壓力大於規模較小的學校。 陳 榮 茂( 2 0 0 2 )則 指 出 , 6 班 以 下 的 學 校 整 體 壓 力 感 受 大 於 25班 的 學 校 。 由上述研究歸納得知,一般而言,大型學校的工作壓力 會大於小型學校,但亦有教師之工作壓力並未隨著學校規模 而有顯著差異,甚至有規模小的學校之教師壓力感受大於規 模較大者之結果,故有待進一步釐清。. 27.

(37) 第二節 休閒之定義與功能 一、休閒的定義 從 希 臘 亞 里 斯 多 德 (Aristotle)時 期 開 始 至 今 , 對 休 閒 的 定義不知凡幾,每一個人似乎都言之成理。不過任何一種定 義都無法完整地將休閒的面向納入。因此,至今人們仍對休 閒的定義持著不同的看法,不過此種現象不但無礙休閒所具 的本質,多元的思想反而補充了多元休閒在現代社會中的創 意 ( 陳 世 昌 , 2 0 0 7 )。 我 們 可 以 從 幾 個 觀 點 來 定 義 休 閒 : (一)從字源之觀點來看: 從 英 文 的 字 源 來 說 , 休 閒 的 英 文 寫 法 是 為 「 l e i s u r e 」, 係 從 拉 丁 文 中. l i c e r e 演 變 而 來 的 , 意 指 「 被 允 許 」( t o b e. p e r m i t t e d ) 或 是 「 自 由 」( t o b e f r e e )( K r a u s , 1 9 9 0 ), 引 申 為 法 文 字 l o i s i r, 意 指 「 自 由 時 間 」( f r e e t i m e ); 引 申 為 英 語 l i c e n s e , 意 指 「 許 可 」。 表 示 休 閒 活 動 是 被 社 會 所 認 可 、 允 許 的 , 可 自 由 選 擇 運 用 的 時 間 。 而 拉 丁 文 licere 又 源 自 於 希 臘 文 s c h o l e, 後 來 英 文 字 的 s c h o o l、 s c h o l a r 之 語 源 , 可 知 在 古 希 臘 時 期 , 休 閒 被 視 為 一 種 「 學 習 活 動 」, 並 且 具 有 精 神 啟 蒙 的積極意義,由此可知休閒和教育之間有極密切的關係(吳 承 典 , 2 0 0 3 ; 林 東 泰 , 2 0 0 2 )。 另 外 從 中 文 字 面 觀 之 , 漢 代 許 慎 於《 說 文 解 字 》中 所 記 , 「休」 ,從 人 依 木,人 在 操 勞 過 甚 時,常 倚 靠 樹 木 來 降 低 疲 勞 , 休 養 精 神,故 休 之 本 意 為 息 止 也,有 休 息、休 養 等 待 的 意 思 。 在 清 代 段 玉 裁 注 解 之 《 說 文 解 字 》 中 ,「 閒 」 指 「 隙 」 也 , 比 喻 月 光 自 門 射 入 之 處 為 「 閒 」; 其 「 閒 」 者 稍 暇 也 , 故 曰 「 閒 暇 」; 有 安 閒 、 閒 逸 的 意 思 。 故 「 休 閒 」 自 有 其 「 休 息 」 與 「 閒. 28.

(38) 暇 」 之 意 涵 。 其 既 包 括 了 「 閒 暇 的 自 由 時 間 」, 同 時 也 指 從 事 足 以 「 令 人 恢 復 精 神 或 體 力 的 休 閒 活 動 」。 ( 林 東 泰 , 2 0 0 2 ) 。 故不管從中文或西文的字義來看休閒的意義,兩者皆蘊含了 利用自由時間來從事無拘無束的活動以擺脫或逃離工作的煩 瑣,在西文多了「教育學習」的意涵,中文則著重在閒情逸 致怡然自得的身心涵養功能。因此,休閒是一段自由時間, 以一種悠游自在的心境,從事各種層面的活動包含休息或哲 學、運動、藝術等,提昇人文價值與自我教育的活動(賴清 財 , 2 0 0 0 )。 (二)從需求的觀點來看 休閒之重要性並非在現代才受到矚目,從歷年的文獻中 可一窺諸位學者對休閒的定位。在西元六百年前,歷史學家 兼 社 會 學 家 的 克 當 (Ibn Khadun)提 出 了 「 休 閒 」 為 人 類 五 大 基本需求之一,將休閒定義在人類基本需求的最高層,西元 1951~1969 年 , 人 本 主 義 心 理 學 家 ─ 馬 斯 洛 (Maslow), 將 休 閒 欲 求 定 位 在 「 審 美 與 認 知 」 需 求 層 面 ; Cordes 與 Ibrahim (1999) 認 為 當 需 求 的 層 級 提 升 到 達 自 我 實 現 的 層 面 時, 則 能 儘量免於健康不佳、精神官能症、精神病等問題的困擾。 (三)從時間觀點來看 茲將從時間觀點定義休閒之中外學者羅列如下: 1.. 李 明 宗 ( 1 9 8 8 ) 認 為 休 閒 即 為 「 閒 暇 」, 意 指 「 自 由 時 間 」 ( f r e e t i m e ) 或「 可 自 由 支 配 的 時 間 」( d i s c r e t i o n a r y t i m e )。. 2. 蔡 培 村 ( 1990) 界 定 休 閒 活 動 為 「 除 了 生 理 需 求 ( 吃 飯 、 睡 覺 )家 務 、 學 業 等 日 常 生 活 必 行 之 事 外 , 在 可 以 任 由 自 己 支 配 的 時 間 中 , 所 從 事 的 各 種 活 動 」。 3.. 涂 淑 芳( 1996)指 出 , 休 閒 是 指 在 生 活 中 , 除 去 工 作 有 關. 29.

(39) 的 活 動,以 及 說 話、睡 眠 以 外 剩 餘 的 時 間,而 在 此 時 間 內 , 個 人 不 受 外 力 壓 迫,並 且 在 愉 悅 的 狀 態 下 所 樂 於 從 事 的 活 動 ( B a m m e l & B u r r u s - B a m m e l , 1 9 9 2 )。 4.. 文 崇 一( 2000)認 為 休 閒 是 指 個 人 離 開 工 作 崗 位 , 自 由 自 在去打發時間,以尋求工作之外,精神、物質上的滿足。. 5.. 高 俊 雄( 2000)認 為 休 閒 是 扣 除 人 類 為 維 持 生 命 現 象 、 遵 守 實 行 責 任 義 務 或 為 了 謀 生 存 所 必 須 從 事 的 活 動,所 剩 餘 的時間。. 6.. 程 紹 同( 2001)認 為 休 閒 指 的 是 自 由 的 、 沒 有 義 務 的 或 可 自由支配的時間。. 7.. 謝 智 謀 、 王 怡 婷( 2001)認 為 從 時 間 的 觀 念 來 看 , 休 閒 是 扣除人類基本生活,如生理時間、工作時間所剩餘的時 間 , 因 此 常 被 定 義 為 剩 餘 時 間 (discretionary time)或 自 由 時 間 (free time)。. 8.. Brightbill (1960) 定 義 休 閒 : 工 作 義 務 及 維 持 生 存 所 需 時 間外之剩餘時間,因此是一種可以自由支配的時間。. 9.. Parker (1971) 認 為 休 閒 是 指 在 工 作 時 間 外 的 部 分 時 間 。. 10.Dumazedier (1974) 認 為 leisure 是 指「 工 作 以 外 , 可 以 自 由 運 用 的 時 間 內,除 用 來 滿 足 個 人 條 件 需 要,如 吃、睡 、 照顧自己的健康、外表以及那些家庭的、社會的、宗教 的 或 公 共 事 務 上 的 責 任 義 務 以 外 的 時 間 皆 屬 之 」。 11.Neulinger (1981) 指 出 , 西 方 社 會 學 家 常 以 閒 暇 的 時 間 或 自由支配的時間來定義休閒。 12.Kraus (1990) 的 研 究 認 為 leisure 是 「 一 段 沒 有 工 作 、 義 務、職責、維持生理機能以外的時間,個人可以在這段 時 間 中 依 自 己 的 意 願 選 擇 從 事 各 種 活 動 , 藉 以 獲 得 鬆. 30.

(40) 弛 、 自 我 充 實 、 愉 悅 及 滿 足 感 等 」。 從以上國內外學者觀點可知從事休閒的時間必須是自由 的、可支配的、扣除維持生理機能、工作和執行責任義務以 外的時間而言。 (四)從活動觀點來看 由活動觀點來定義休閒之學者如以下所列: 1. 張 春 興 (1989)認 為 休 閒 是 在 自 由 時 間 內 隨 心 所 欲 的 從 事 為擺脫職業上束縛的活動。 2 . 吳 承 典 ( 2 0 0 3 )、 蔡 文 毅 ( 2 0 0 4 ) 將 休 閒 視 為 個 人 自 由 選 擇與從事的活動,其應該有別於工作、職務與責任性的 活動,而且是有助於生活品質的活動。 3. 陳 柏 青 ( 2008) 認 為 若 以 活 動 的 觀 點 來 定 義 休 閒 , 其 指 的 是 在 無 關 工 作 並 扣 除 生 活 及 義 務 所 需 從 事 的 活 動 以 外,個體本身以一種自由選擇且愉悅的心態所從事的活 動或行為。 4. Dumazedier (1967) 認 為 休 閒 是 遠 離 工 作 、 家 庭 及 社 會 義務以外的活動,在休息、放鬆,或者增加智能及自由 拓展個人的創造力的目的下,人們依自己的意志選擇從 事的活動。 5 . K e l l y ( 1 9 8 7 ) 曾 將 休 閒 廣 泛 的 定 義 為 :「 一 種 為 了 休 閒 本 身 為 主 的 自 由 選 擇 性 活 動 」。 6 . D i c t i o n a r y o f S o c i o l o g y 指 出 :「 休 閒 活 動 」 為 在 餘 暇 時 間 所從事的任何活動,方式可為個人的或集體的;這種活 動是自由且令人愉快,它是可供個人發展生理、心理或 應 用 創 造 能 力 的 活 動 (引 自 陳 靖 宜 , 2004)。 從以上國內外學者觀點可知從事休閒的活動應符合由個. 31.

(41) 人自由意願選擇、與個人工作、職責、義務無關,可以提升 生活品質、達到放鬆和增加智能、創造力,可以個人或集體 的方式從事使人感到愉快的活動而言。 (五)從體驗的心理觀點來看 朱 明 謙 ( 2000) 指 出 無 論 是 以 時 間 觀 點 或 活 動 的 觀 點 來 定義休閒時,都沒有考慮到個人的主觀因素,但個人的體驗 卻是休閒的關鍵,若要完整詮釋休閒的定義,必須考慮到個 人主觀心理體驗。 1.. 劉 泳 倫( 2003)指 出 以 體 驗 的 觀 點 來 定 義 休 閒 , 係 將 休 閒 視 為 個 體 在 活 動 參 與 中,所 獲 得 身 心 的 放 鬆、愉 快、樂 趣 和滿足而言。. 2.. 陳 肇 堯( 2 0 0 0 )指 出 以 心 理 狀 態 的 向 度 來 界 定 休 閒 則 為「 閒 逸 」, 意 謂 著 「 不 急 躁 的 、 平 和 的 、 愉 悅 的 、 昇 華 的 及 寧 適 的 心 理 狀 態 」。. 3.. 莊 斐 瑜( 1991)則 認 為 從 心 理 或 心 靈 的 觀 點 看 , 可 視 休 閒 為 一 種 自 由 舒 暢 的 心 境,一 種 忘 我 的 投 入,甚 至 是 一 種 超 越真實生活的狀態。. 4.. Godbey (1997) 從 心 理 狀 態 將 休 閒 定 義 為 「 某 種 生 活 形 態,其 幾 乎 不 受 文 化 上 或 實 質 上 之 外 在 強 制 力 驅 迫,人 們 因 此 可 以 完 全 依 據 自 我 內 在 的 需 要,追 求 愉 悅 的 體 驗,或 直 覺 上 感 到 值 得 的 體 驗 」。. 5.. Neulinger (1981) 認 為 休 閒 是 一 種 心 理 狀 態 、 態 度 或 經 驗,並發展出一套模式來建構所謂的休閒典範,他以參 與 者 所 感 受 的 覺 知 自 由 、 內 在 動 機 來 區 分 休 閒 與 非 休 閒,並將心靈狀態分為六組,分別是純粹休閒、與休閒 有關的勞務、與休閒有關的工作、純粹勞務、勞務性的. 32.

(42) 工 作 及 純 粹 的 工 作 ( 劉 佩 佩 , 1 9 9 8 )。 6. Kelly (1996) 特 別 強 調 「 自 由 的 覺 察 」 (perception of f r e e d o m ) 的 概 念 。 因 此 , 休 閒 的 本 質 是 「 自 由 」, 休 閒 是 自由的選擇,是無條件的,而非義務性的。他在「休閒」 (Leisure)一 書 中 提 及 , 休 閒 除 了 包 含 時 間 、 活 動 、 與 體 驗 三 個 要 素 之 外,也 包 括 行 動 在 內,亦 即 休 閒 是 必 須 由 參 與者付諸實際,進而影響人生結果的一種行動。 綜 觀 上 述,以 心 理 體 驗 觀 點 而 言 的 休 閒;具 有 下 列 特 性 : 1. 休 閒 是 一 種 愉 悅 、 自 由 舒 暢 、 滿 足 的 心 靈 狀 態 。 2 . 休 閒 本 質 是 自 由 的,是 不 會 受 到 文 化 上 或 實 質 上 之 外 在 強 制力驅迫的。 3 . 休 閒 是 一 種 內 在 需 求,藉 由 休 閒 來 豐 富 生 活 內 容 和 建 立 生 命的價值。 (六)從綜合的觀點來看 要定義休閒實在不是容易的事,不論是從體驗、活 動、時間、字源等觀點觀之,似乎都無法完全詮釋休閒 的意義,畢竟休閒是一種多元複雜的觀念,於是有許多 學者主張從綜合觀點來定義休閒。 1.. 許 義 雄( 1989)則 指 出 休 閒 在 主 體 上 強 調 的 是 一 種 心 境 、 一種經驗,在個體上著重的是自由時間的獲得,活動形 式的表達機會。. 2.. 高 俊 雄 ( 2002) 更 提 出 以 三 種 概 念 來 解 釋 與 定 義 休 閒 : (1)運 用 剩 餘 時 間 或 自 由 時 間 選 擇 從 事 休 閒 相 關 的 活 動 。 (2)從 參 與 活 動 過 程 中 去 追 求 優 質 的 休 閒 體 驗 。 (3)從 參 與 活 動 過 程 中 去 實 現 一 個 人 在 休 閒 生 活 中 想 要 實現的夢想。. 33.

(43) 3.. R e i d M c L e l l a n 與 U y s a l ( 1 9 9 3 )將 休 閒 的 內 涵 歸 納 為 五 個 概念: (1)工 作 和 非 工 作 的 劃 分 及 閒 暇 中 人 們 所 從 事 的 活 動 。 (2)視 休 閒 為 生 存 和 社 會 地 位 最 有 價 值 的 一 部 分 。 ( 3 ) 休 閒 是 有 益 健 康 的,並 能 提 供 滿 足 個 人 和 團 體 之 機 會 。 (4)休 閒 是 一 種 表 達 自 我 價 值 與 獲 得 滿 足 的 心 靈 狀 態 。 (5)將 休 閒 視 為 一 個 擁 有 多 方 面 自 主 性 的 活 動 和 經 驗 ( 引 自 鄧 建 中 , 2 0 0 2 )。. 4.. Kelly (1990) 從 客 觀 的 與 主 觀 的 角 度 來 說 明 休 閒,從 客 觀 角 度 而 言,休 閒 是 一 種 非 工 作 的 時 間;休 閒 是 一 種 消 費 ; 休 閒 是 參 與 特 殊 型 態 的 活 動。以 主 觀 角 度 而 言,休 閒 是 一 種 健 全 的 心 理 狀 態;是 一 種 精 神 上 的 體 驗,它 是 為 了 改 善 或創造更有效的精神生活而存在。. 5.. Kraus (1990) 將 休 閒 歸 納 為 下 列 意 涵 : (1)休 閒 為 內 心 層 面 的 需 求 。 (2)休 閒 是 一 種 代 表 社 會 階 層 的 符 號 。 (3)強 調 休 閒 和 工 作 呈 對 立 狀 態 , 是 不 必 負 有 任 何 責 任 的 閒暇時間。 (4)休 閒 是 一 種 活 動 的 形 式 。. 6.. Bammel與 Burrus-Bammel (1992)就 曾 經 提 到 說 沒 有 單 一 的定義能夠含括休閒,因為休閒是包含了三種要素: (1)休 閒 是 最 後 剩 餘 之 事 。 (2)休 閒 是 一 種 心 靈 狀 況 或 態 度 。 (3)休 閒 是 個 人 本 身 認 為 是 休 閒 , 他 就 是 處 於 休 閒 之 中 。 綜 合 以 上 文 獻,我 們 可 發 現,雖 然 學 者 們 對 休 閒 的 定 義 ,. 各有其不同的看法,但就其共通點我們可以將休閒定義為:. 34.

(44) 在閒暇的自由時間裡,個人經由自由意志,從事非工作性、 非義務性的活動,從中可達到個人放鬆,獲得樂趣、愉悅的 感覺,進而達到提升自我價值、創造力、健全身、心、靈的 活動而言。 二、休閒的功能 休 閒 的 功 能 與 益 處 一 直 是 許 多 學 者 探 討 的 主 題,經 收 集 中 外 專 家 學 者 之 研 究 綜 合 成 下 表 2-4。. 表 2-4 專 家 學 者 所 提 出 休 閒 之 功 能 彙 整 表 研究者. 年份. 林清山. 1985. 葉智魁. 1995. 一、個 (一 )鬆 生 (二 )擴 社 (三 )發 二、社 (一 )建 (二 )補 (三 )防 (四 )增 (五 )增 的 (六 )休 (七 )增 休閒可 提供我 靈涵養 自我實 幸福與. 35. 主張之休閒功能 人方面: 弛身心、穩定情緒、彌補 活上的不滿。 展經驗、增廣見聞及發展 交能力。 展智能,發揮創造力。 會方面: 立和諧的家庭。 充學校教學之功能。 止青少年犯罪。 加機關團體的工作效率。 進 老 年 人 (或 退 休 者 )福 利 功能。 閒可以是一種醫療法。 進藝術與文化交流。 以紓解我們身上的疲憊, 們培養與提昇精神以及心 的機會,達到自我充實與 現之境界,同時也象徵著 快樂的泉源。.

數據

表 目 錄   表2-1  專 家 學 者 所 提 出 壓 力 定 義 彙 整 表 . . . . . . . . . . . . . . .   9   表2-2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之 定 義 彙 整
圖 目 錄   圖 2-1  傳 統 工 作 壓 力 模 式 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5   圖 2-2    K y r i a c o u   &   S u t c l i f f e 的 教 師 壓 力 工 作 模 式 ........
表 2 - 3   教 師 工 作 壓 力 來 源 彙 整 表   研 究 者 年 代 壓 力 來 源 周 立 勳 1 9 8 6   工 作 過 度 負 荷 、 班 級 教 學 、 學 生 行 為 、 行 政 支 持 、 專 業 的 不 適 任 感 蔡 璧 煌 1 9 8 9   工 作 負 擔 、 行 政 環 境 、 參 照 團 體 、 專 業 發 展 張 進 上 1 9 9 2   行 政 支 持 、 學 生 管 理 、 工 作 負 擔 、 同 事 關 係 陳 貞 芳 1 9 9 6   人 力 不
圖 2 - 5 休 閒 滿 意 回 饋 模 式 ( Mannell & Kleiber,1997)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refore,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utilize and manage the coastal lands in Tao-Zhu-Miao region, this study will intensively expl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d use and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whether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services and whether the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learning organization culture on teachers’ study and teaching potency in Public Elementary Schools.. The research tool of

This study was conducted to understand the latest situation between perception of principal‘s leading role and school effectiveness in junior high schools, and

This study is aimed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tatus and correlative between job characteristics and job satisfaction for employees in the Irrigation Associations, by

This study first surveys the thin film solar cell application of new components and thin film solar photovolta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in the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multicultural literacy and intercultural sensitivity of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Taich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