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新聞報導與時間敘事︰以社會建構論為基礎之理論提案(III)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新聞報導與時間敘事︰以社會建構論為基礎之理論提案(III)"

Copied!
2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新聞報導與時間敘事︰以社會建構論為基礎之理論提案

(4/4)

研究成果報告(完整版)

計 畫 類 別 : 個別型 計 畫 編 號 : NSC 95-2412-H-004-003- 執 行 期 間 : 95 年 08 月 01 日至 96 年 07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計 畫 主 持 人 : 臧國仁 共 同 主 持 人 : 蔡琰 計畫參與人員: 碩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陳玟錚、宋育泰 處 理 方 式 :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96 年 10 月 18 日

(2)

■成果報告

□期中進度報告

新聞報導與時間敘事︰

以社會建構論為基礎之理論提案(3/4; 4/4)

計畫類別: ■ 個別型計畫 □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

NSC 94-2412-H-004-005-;NSC

95-2412-H-004-003-執行期間:

2005 年 08 月 01 日至 2007 年 07 月 31 日

計畫主持人:臧國仁(政治大學新聞系教授) 共同主持人:蔡琰(政治大學廣電系教授) 協同主持人:孫曼蘋(政治大學新聞系副教授) 計畫參與人員: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班戴寧、賴玉釵、林承孙,碩士班陳玟 錚、陳安駿,新聞系華婉伶、郭岱軒(已畢業),廣告系龐力耕(已畢業), 廣電系章元莊(已畢業),廣電研究所碩士班潘美岑(已畢業)、李羏(已畢 業)、邱子寧,公共行政所碩士班王暉,財務管理系陳盈曉(已畢業),歷史 系臧信芝;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班李國榮(已畢業)、口語傳播所宋育 泰;台北藝術大學表演研究所碩士班楊雁舒;中山大學傳播管理所李威儀, 財管所林楚彬(可參見網站 http://www3.nccu.edu.tw/~kjt1026/gerontology/)。 成果報告類型(依經費核定清單規定繳交):精簡報告 ■完整報告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處理方式:除產學合作研究計畫、提升產業技術及人才培育研究計畫、列管計畫 及下列情形者外,得立即公開查詢 □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一年□二年後可公開查詢

執行單位: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系 中華民國 2007 年 09 月 15 日

(3)

新聞、敘事、時間 –

新聞敘事論之研究提案

臧國仁(政大新聞系)

蔡琰(政大廣電系)

  本次報告內容源自政大傳播學院「老人傳播研究群」成員多時以來的討論,特此致謝。本文初 稿曾於中華傳播學會 2007 年年會專題座談 1-4-C 場次發表(主題:「新聞(大眾傳播)研究 與敘事理論」,本文為第一篇報告論文),感謝評論人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系黃光玉副教 授之精闢建議。

(4)

-- 研究者有責任反思其研究之哲學【基礎】,而此反思最後極有可能改變研究典範,並引起伴隨 而來之方法學改變(Herda, 1999: 2;添加語句出自本文作者)。 -- 「眼界」(horizon)意指視線範圍,包括可從任何有利場所觀察所得之事物。… 沒有眼界就 無法看遠,因而常易高估眼前所見事物之重要性(Gadamer, 1988: 269;引自 Herda, 1999: 5)。 -- 一個理論必頇依靠其他周圍的理論才能存活,所以【我們】應該耐心等待,給目前看起來很 荒唐的理論一個存活的機會。.. 一個新理論創發之初,其周邊的理論很難同時或短時間內建 立。太早放棄一個未得充分驗證的理論或甚至看起來荒唐的理論,很能使有潛力、有前途的 理論夭折(林正弘,1995: 226;添加語句出自本文作者)。 -- 事實就像是個麻布袋 -- 沒裝東西就站不起來。要讓它站起來,首先你必頇放進一開始讓它形 成的理由與感情(Luigi Pirandello 之言,引自陳智文譯,2004: 69) 一、前言:新聞研究與敘事理論之分與合 新聞(大眾傳播)研究與敘事理論原屬兩個無甚相干的學術範疇:前者奠基 在理性典範下的社會科學實證主義功能論(Carey, 1989),強調新聞報導之旨乃 在忠實反映外在事件之真(全)貌(truthfulness),而新聞報導者(記者)之職 則在將其所見所聞客觀、中立、完整地陳述以免「失真」(李金銓,1981;Koch, 1990; Philips, 1977)。而以故事為撰寫新聞報導主要方法早期(尤其在美國扒糞 時期,見 Miraldi, 1990)雖曾一度廣受肯定,但「客觀報導原則」隨後興起,確 定了以真實、正確、帄衡、不偏為核心的現代新聞報導準則(彭家發,1994)。 上述思考大致上延續了美國行為科學(包括大眾傳播研究)多年來所發展的 基本信念,認為只有可供直接觀察之外顯行為方屬科學表現(詹志禹,2002), 暗示了知識必頇藉由「客觀手段」獲取,主觀經驗(如美學或本文所述之敘事式 研究)成為不科學的代稱,亦非現代知識之列,導致人與真實世界分離,無法釐 清己身對世界的體驗與感知。 類似觀點在二十世紀末期受到諸多挑戰,最具批判性的思考即在延續詮釋學 派之哲學思想而強調知識的主體是人,知識乃由人所創建且為人所用(劉宏文,

(5)

2002)。如【社會】建構論者([social] constructionists,見 Gergen, 1999)即謂, 「感官所能察覺到的訊息最主要的是決定於人們已有的知識、信念和理論」(郭 重吉,2002: 4),外在世界必頇透過主觀認識方能產生意義。 換言之,建構論者認為包括真理與知識在內的各項事實(facts)與事件都是 人們創造所得,而非獨立於觀察者身外之客觀實體世界。真實(reality)具有多 重面向且具可塑性等特質,乃因其倚賴各種符號或論述始能傳達並延伸意義,卻 常因語言與符號之多義或多重特性形成各說各話局面;若要倚賴任何論述以直接 觸及外在真實之本質,實可謂是緣木求魚而難以達成(Gergen, 1999)。

Dahlgren (1999: 192) 甚 至 指 稱 外 在 世 界 一 向 無 言 ( the real world “out

there,”… does not speak; it is mute),依其自有時間流程與秩序起伏,直到在人們

知覺中駐留(fixed),其理就在說明真實世界本無「立場」,一旦成為建構後的事 件與事實,就屬有色彩的認知經驗。 同理,新聞報導既然離不開如上述報導者(尤指新聞工作者)之主體知識建 構與論述歷程,因而實難達成上述中立、客觀、真實等信念,頂多將此些信念視 為是工作常規(張文強,2005)或專業意理(而非基本信念,此一想法與李普曼 之「客觀報導是個理想」有異,見彭家發,1994: 30)。 實際上,新聞報導所呈現之文本真實(無論是帄面報導或廣電新聞)並不全 然與原先社會真實「對應」(Manoff, 1986: 198 卻曾指出閱報者假設每天所閱即 如真實世界所示),乃因其內容係新聞從業人員「在主、客觀辯證過程之中所產 生的社會真實」(翁秀琪,1997: 2-3),並非如實證論者所篤信之客觀真實或社會 真相的純然反映(mirror)。而此處所稱的「主客觀辯證過程」,指的就是新聞工 作者之認知結構(主觀)與社會結構(客觀)共同運作而產製出文本真實的實情

(6)

(參見甄曉蘭、曾志華,2002: 125),也因此文本真實既是作者的主觀選擇結果 (如語態的調整)亦是社會價值的體現(如組織文化或專業價值之影響)。 另一方面,敘事理論/研究早期係以文學與修辭學取向為重並受到結構主義 影響甚鉅(參見 Bal, 2002 各章),關注小說(高新勇,1987)或戲劇(蔡琰,2000; 包括大眾傳播領域之電影研究,如李顯傑,2000)等虛構文學作者如何創作劇本 情節、如何展現其意、如何創建不同文本類型、又如何掌握讀者(或閱聽眾)心 理。敘事理論隨後「跨出最初疆界」(語出馬海良,2002: 177),不僅打破了虛構 與記實的分界,也突破有關寫作形式與體裁的討論並進而與其他領域連結。 八0年代前後,敘事論者深受前述詮釋學派影響轉而重視語言、符號、文化 情境對「故事」與「論述」的影響(Chatman, 1978),認為任何文本(無論是口 語、文字、符號)均有「故事」形式且可以多種不同方式講述/論述,從而開展 成為多元且內涵豐富之學術範疇(新作見 Bal, 2004 四本巨著),建立了專注於探 究文本深層意涵之後現代研究傳統(Josselson, 2007)。影響所及,眾多研究者深 受啟發從而產生新的觀點及思想悟變(Randall, 2001: 33 稱此類啟發與悟變為 “it transformation”,簡稱 IT),甚至形成整個研究典範的轉移。

如 Randall & Kenyon(2001)即認為,「日常智慧深藏於故事,類同於文學

蘊藏意義」(p. 34)。受限於個人之經驗,我們難以接近任何社會真相或事實,而 需透過「文本化」(textualization)過程將其(事實)轉換為文字或符號始能理解。 兩位作者認為,「人生乃是經社會建構的敘事過程」(p. 40),在我們的記憶 與思考中不斷將各類事件轉換為故事情節(episodes)、流程、情況,從而將人生 以過去、現在、未來之故事形式不斷流動,由此產生情緒、行動、決策,並成為 個人價值體系以及與他人互動的基礎,再轉換成為個人經驗。

(7)

二、敘事與新聞之跨領域研究

上述敘事研究者的企圖顯而易見,係將屬於人文學特有之研究傳統與心理 學、組織學、語言學、社會學接軌(見 Bamberg, 2007; Clandinin, 2007; Czarniawska,

2002)。然而跨越新聞(大眾傳播)與敘事領域之研究迄今仍舊偏少,僅限為數

不多之人際與口語傳播討論(如 Cragan & Shields, 1995; Fisher, 1987)。

惟受到前述一九八0年代「敘事典範轉向」(the narrative turn; Randall & McKim, 2004)之啟發,雙方交會處已愈形明顯。尤以文化人類學家 Bird & Dardenne(1988)大膽提出「新聞即故事」(news as story)概念後,「新聞敘事」 的跨疆界思考模式業已次第開展(並可參閱 Gurevitch & Kavoori, 1994; Liebes, 1994; Vincent, Crow, Davis, 1989)。

Bird & Dardenne 認為,新聞並非現代社會始有之特殊故事形式,但的確協 助現代社會建立社區文化意涵,將分散四處且無聯結意涵之社會事件結合起來, 產生如「神話」(myth)或「民間軼事」(folklore)般的傳統社會儀式作用,從 而具有文化、教育、傳播功能。換言之,新聞報導非如前述實證主義方法論所示

僅有探索「社會真相(實)」之資訊交換功能,更應(可)協助大眾藉由這些報

導內容以判斷社會與文化價值之好與壞、對與錯、美與醜等。

延續 Bird & Dardenne 之卓見,Johnson-Cartee(2005)之近作進而以社會建 構論為基礎試圖連結「新聞敘事論」與「新聞框架」(news framing)觀點,強調 新聞與其他敘事類型同樣出自「有作者之【寫作】文本」(authored texts;中文

添加語句出自本文作者),不斷創建所有事實之意義與情境(p. 157)。

(8)

採取某一立場(即框架),可定義為「一些過去已被決定的敘事結構以將事實串 連在一起」(p. 149)。作者並依 Gamson 等專研框架之社會學家所言,將新聞框 架定義為「新聞【文本】內容的中心思想」,也是「先於認知與評斷的譬喻」(pp. 159-162; 參見臧國仁,1999:第二章),幾已可說將來自人文學之敘事論與來自 社會科學之框架論合而為一。 另如 Jacobs(1996)亦認為新聞敘事藉由開始、中間、結尾等時序歷程展現 了故事人物與訊息,不但提供經驗世界的共同認知,也藉此時序展現現實生活的 道德意識。易言之,記者撰寫新聞稿時不只講述故事,也透過敘事形式協助讀者 了解世界或了解敘事中所隱含的世界本體。經由故事中的不同人物角色,新聞報 導建構了系列事件的前因後果,具體顯現故事主角與配角的人格特質,也製作出 時空序列的敘事張力,其可讀性(效果?)常與文學創作可堪比擬。

採用 Bird & Dardenne 等人之角度從敘事典範討論新聞(大眾傳播)的功能 與內涵因而代表了研究者對現有主流理論(指實證主義之功能論)之批判,展現 了不同思考面向以重新觀察人與社會如何受到新聞(大眾傳播)影響,或是如何 得從這些面向討論出不同意涵。 三、新聞敘事論之可能內涵 正如 Berger(姚媛譯,2001/2002)之定義:「敘事即故事,而故事講述的是 人、動物等曾經經歷或正在經歷的事情。故事中包括了一系列按時間順序發生的 事件,即敘述『在一段時期間發生的事件』」(斜體為本文所加)。依此定義,大 部分日常生活皆可納入敘事範疇,包括電影、廣播(劇)、通俗小說、廣告、漫 畫、卡通、笑話、日記、對談,舉凡任何將人生經驗組成有現實意義的故事皆可

(9)

認其為敘事;人們不但透過敘事理解世界,也通過敘事講述世界(Bruner, 2004)。 由此觀之,新聞報導及其他大眾傳播管道(含公關)所述當也屬故事之講述 內容。如【圖一】所示,新聞(其他大眾傳播管道亦可類推)係新聞工作者(與 敘事研究之「敘事者」略同)從真實世界選擇(挑選)與重組(排序)某些事件 片段後之再現(或譯為表徵,representation)成品,也是新聞撰寫者(或報導者) 觀察、認知(思維)、回憶外在世界之變動後透過語言符號以建構文本世界的過 程。簡言之,新聞報導亦屬敘事之展現(包含故事與論述二者),代表了作者(寫 作者或報導者)在其建構之文本(新聞)中對真實世界之模擬、轉述、再述(見 下段解釋)。 --- 圖 1 約在此處 --- 這個再現或建構真實之歷程並非新聞等紀實文類之專屬,虛構敘事研究早有 涉獵。如 Fisher 等人(見 Cragan & Shields, 1995 之討論)即曾提出「敘事典範」 (narrative paradigm),假設「說故事」係人類基本溝通本能,且人類除具理性外 亦屬敘事動物(homo narrans),觀察外界的方式在於尋找「好的敘事表現(故事)」 而非如理性典範所稱之尋覓「正確」之行為。 在敘事典範的語彙中,人際溝通乃建立在「意義共享」之基礎,彼此以好的 故事聯結意義,而所謂「好的故事」可定義為「在特定社會與文化情境下符合社 會共享價值之故事,易為人理解且覺得是一般人會做的事情」。此一說法當然涉 及了社會文化對此「好」的定義,因而敘事理論一向與美學及文化研究互動密切。

敘事心理學者如 Kenyon & Randall(2001)曾經整理敘事典範之基本假設並

(10)

「故事人生乃由『似真的』(facticity)與『可能的』(possibility)兩者構成」1 「時間與意義頇與人生連結始成故事,且『現在』一詞係指『可隨時重組之過 去』」、「人生故事常涉及四個層面,包括社會結構、社會文化、人際、個人」、「故 事內涵總是相互矛盾、似是而非,一方面顯現講述者之特性,另者則這些內涵難 以查證且曖昧不明」。2 依上述觀點,任何文本世界(如小說或劇本)之內容實非「真實陳述」,而 係「似真的」與「可能(然)的」3兩概念運作之結果,透過故事論述方式 (discourse/discursive method)而將寫作者(或敘事者)所觀察到的世界以文字 或符號再現或陳述。

所謂「似真的」,原指「文學創作【文本】所展現之真實」(Randall & Kenyon,

2001: 50;添加語句出自本文作者),乃因任何寫作(無論書寫或口頭,包含新聞

報導在內)所描述之對象均屬「已逝去之文本事實」而難以完整再現原始真相, 僅能以「寫得(或說得)好像是真的(as if; 見 Cragan & Shields, 1995: 97;或稱 「擬真」,verisimilitude)」方式呈現(葉斯逸,1998)。亦即任何「文本真實」與 外在事件之原始真實間必然有距(因後者在文本再現時業已消逝),而透過文字 或符號所再現的文本當然也必然與其描述對象間無從達到「完全一致」地步。 至於「可能(然)的」之意,則在說明任何故事均有多種可能發展情節,寫 作者(或敘事者,包括新聞工作者在內)在其認知(思維)與記憶影響下卻總得

1 Cragan & Shields(1995)與 Fisher(1987)則以 fidelity & probability 二字說明敘事之內涵,其

意與此地所稱之 facticity & possibility 接近,但 probability 有「連貫」之意,指故事前後是 否一致或相互矛盾(hang together),而 fidelity 則指故事接收者是否信其為真(true)。

2 Kenyon & Randall(2001)此地所述之敘事理論基本假設與 Fisher (1987)稍有不同。 3 「可然」一詞出自馬海良譯(2002), 用以凸顯文本世界與真實世界之異同。馬氏將原作者之

敘事語義世界譯為「事實的王國(即文本描繪的實際世界)」與「可然世界」(文本所述的情 節活動),後者由故事人物的精神活動所創造之虛構情景,是由人所建構,也是「約定成俗」 的世界,「是我們能夠談論、想像、假設、相信或期望的東西。相對於實際世界,它是『由 個別實體組成的小世界 …,由各種特定的總體性限制所組成』」(頁 185)。

(11)

挑選其所認定之「最像是真的」與「最好的」寫作情節。任何故事(包括新聞) 亦可能因不同角色安排而產生新的情節,結局(ending)總難定論,頇視作者如 何安排情節而定。

也因上述故事之多重特性,不同情節間以及不同故事間(如正統歷史與稗官 野史間)難以避免地會互相爭奪詮釋之獨佔性(competitive accounts; 見 Cragan & Shields, 1995: 96-97),力圖成為閱聽眾所能記憶且認為正確無誤之唯一情節或故 事。在此同時,故事之某些情節又會嵌入其他故事,甚至彼此相互牽連(此故事 含有彼情節)從而形成大敘事(grand story or meta-narrative),反映了當代社會 文化普及並認為合理之價值體系。

或如 Randall & Kenyon(2001)所言,人生有涯但故事無涯,乃因故事有多 重版本特性而可無限延伸與重述,敘事分析之重點常在討論「為何故事非得如此 安排與講述」(Riessman, 2002: 696)。實際上,源於說故事歷程乃介於說者與聽 者間的相互性共構(co-construction)活動,兩者(指聽者與說者)必頇學習共 享、合作、互動,因而故事之講述與講述後的詮釋與延伸俱屬敘事典範的核心意 旨,此點與實證主義功能典範之「效果」取向殊有不同(兩者之比較見【表一】)。 --- 表 1 約在此處 ---

Randall & Kenyon(2001)曾特別針對「故事乃個人依記憶所得而描繪之情 節」提出說明,認為經驗與記憶有關,深藏於過去事件對此刻所產生之隨興意義。 但記憶(如記得何時服藥)並非雜亂的回憶,而是一些與自己感知有關的詮釋結 果:「記憶就是故事的回憶,也是故事的創造、儲存、取用」(p. 58)。

(12)

四、新聞敘事論之核心概念 敘事研究既如前述係從文學研究起步,接納語言與心理學等相關概念後始接 續討論思維(包括記憶)與語言(論述)間的互動關係,尤其關心其(互動)與 社會情境(文化)的相互影響(此處又深受社會語言學及人類學之影響,可參見 J. Bruner 之卓見,如 1991),因而近年來已與社會科學領域多有接觸。 換言之,敘事典範認為故事並非憑空而來,其情節總是受到講述時的社會情 境影響,任何故事固有其原型(archetypes; Bruner, 2004),但講述此原型則受其 所處社會所能接納之道德倫理原則限制(此即「好故事」之源頭)。講故事者如 何將其認定之「好故事」情節講述給他人,涉及了社會、心理、語言、美學等領 域間之持續互動,其「選擇」與「重組」(見【圖一】外框)機制所展現之結果 總有特殊社會或文化意涵(此即前述 Johnson-Cartee, 2005 企圖連結敘事與框架 論之因,參見臧國仁,1999)。 由上述有關敘事研究流變來看新聞領域與敘事理論之關聯性,其關鍵問題當 然在於如何認定「新聞得以呈現真實」以及「新聞為何得以呈現真實」:一方面, 新聞故事是否仍如虛構敘事而有「似真的」與「可能(然)的」之具體運作(即 新聞故事講述者是否仍頇將故事講得「像是真的」並也從各種可能片段拼湊成具 體可能(然)故事),仍待討論。另方面,新聞敘事是否也如上述係「故事文本 之再述」而難以視其係「新」聞(亦即新聞故事是否可視為是記者聽聞消息來源 (公關人員、發言人、組織負責人等)講述之故事之再述),迄今亦乏論辯。 實際上,即連消息來源講述之故事恐亦屬其聽聞其他來源之轉述(如公關人 員需從其組織內部決策單位所述轉向記者說明)後之再述,而新聞報導經講述後

(13)

又可經多次「再述」成為其他敘事類型(如虛構敘事之廣告、小說、電玩、電視 劇本等,參見【圖一】右側)。此一連串之再述因而常在多層次轉述後產生「弦 外之音」、「模稜兩可」現象,甚至有「吹毛求疵」、「指桑罵槐」等溝通誤解情事, 以致再現後的真實與「原意」相去甚多,而欲取得最初版本往往不復可求(見黃 嘉琳,1997 所舉各例)。 由此或可看出實證主義新聞學理與敘事典範觀點之差異:實證主義假設新聞 記者(或任何其他從事新聞工作者)可透過自我觀察而理性地「還原」真實事件 之原樣,並以文字符號語言等方式轉述給一般社會大眾,而社會大眾同樣也能「還 原」事件原委,社會真相經此多次還原過程後即可展現並為閱聽人所知,從而成 為現代民主社會耳聰目明閱聽人之立論基礎。敘事理論卻認為任何文本均屬「再 現」或「建構」,前者之意在於「將原事件以符號或文字再製的過程」,而後者則 意味著「個人透過主觀認識方能產生意義」,兩者皆與上述實證主義之假設有異。 而敘事理論甚至認為,任何敘事因屬再現與建構而僅能再製(或再述)卻無 法還原真實,故事內容(含新聞)至多僅能做到前述「擬真」(即「寫得或說得 像是真的」)。例如,新聞記者報導某國總統之現場演講,其所記述之演講片段也 就無法完整再現原演講氣氛,即使是全文照錄亦然(可參見 Manoff, 1986 之例)。 因而有關文本之「再述」(restorying; Randall & Kenyon, 2001: 36-37; Fisher, 1987 稱此為 recounting)概念實係敘事研究(含新聞)的核心所在(見【圖一】

右方),代表了不同講述者(消息來源、記者、公關人員)將相同(或不同)素

材整理後在不同組織/機構/情境針對自己所需而陳述(論述)成為故事(如將 同一新聞故事在不同媒體重述,或甚至轉製成為電視劇情或深夜新聞訪談節目內

(14)

而造成相同事件卻有不同論述之現象(此即前述「可能(然)性」之意涵)。4 因而新聞與敘事間似仍有多種分合關係,即新聞雖為敘事之一環,如 Bell (1991)即曾稱「報紙記者不怎麼寫文章,而是寫故事」(轉引自 Thornborrow & Fitzgerald, 2004),但其與其他敘事類型又有諸多不合之處。如 Thornborrow & Coates(2005)所稱之敘事兩個重點似都與新聞敘事不盡銜接:其一,敘事的核 心內涵雖是「故事」,但我們如何確知新聞報導亦為「故事」?其二,這些新聞 故事之講述(或再述,見蔡琰、臧國仁,1999)方式與其他敘事是否一致? 一般而言,故事之成因在於有其時序(前後時間的流動),而與其他敘事類 型之時間呈現相較新聞可謂是最具「時間性」(temporal; 見 Tuchman, 1978)之 敘事表現,但新聞敘事卻常不按前後時間流動,反將最近事情最先講述,使得新 聞敘事的時間流動與一般敘事有所不同(即「果」常在「因」之前),因而僅能 稱之為「反敘事」(antinarrative;引自 Liebes, 1994: 2)。 除時間性外,「情感」亦屬敘事主要元素,因其論述總是包含說者(story-teller) 與聽者間的情感互動與共同建構,一方面說者想要打動聽者使其進而採取某些行 動(如喜愛某位主角並成為其「迷」),而聽者也常主動尋找各類好的故事或甚至 「等著」被故事影響而在情感上產生波動(有關敘事與時間、情感之關連,見 Schroots, 1996)。但迄今我們尚少瞭解新聞敘事如何如同其他虛構敘事(如小說、 戲劇、廣告)般地與閱聽眾產生情感關連,少數研究雖曾探討老人觀眾如何在欣 賞電視節目之餘與其主角人物展開「擬社會互動」(parasocial interaction,如發生 「假的」對話),但基本上此類文獻猶少,尚待補充。 此外,新聞故事講述者常不只一人,如廣播、電視新聞即常由主播→記者→ 4 馬海良譯(2002)稱此為故事的「可述性」(tellability),指一種讓情節不斷產生新版本的品質, 乃是敘事文本可被廣泛運用其「虛擬性」的重要功能。

(15)

受訪者→記者→主播,而非固定由一人擔任講述者。兩位作者因而指出,不同人 講述同一故事常因其所講述流程改動而變化劇情;新聞則不然,主播、記者所講 述者常屬重複而非變化(Montgomery, 2005),此種異同導致新聞如何成為敘事 研究一環顯仍有疑義。 傳統上,新聞領域常被視為是「非虛構」(紀實)敘事的代表(可見彭家發, 1994; Frus, 1994),而戲劇、小說領域則是「虛構」敘事的主要撰述種類(仍見 【圖一】),但此分類仍有缺失,因為新聞寫作從文本理論角度觀之仍屬上述「似 真」的創建(enactment),其所寫作之主題乃有「本」可資依循而非創作(creation), 而戲劇、小說或電影所寫主題亦屬日常生活事件,何謂「虛構」以及虛構與真實 間之界限因而均仍有討論餘地。 最後,如上所述,新聞故事內涵之「真實性」實非實證典範者所篤信之「真 實」,研究者如何探究新聞報導之「真」,而實務工作者如何查證消息來源所言為 「真」,迄今均尚無解,猶待未來進一步思辯。 五、結論:假設與命題 為討論方便,以敘事理論為旨之新聞(大眾傳播)理論或可仿 Fisher(1987) 所提之基本假設而以下列命題呈現: 1. 故事是傳播活動的核心(主體論); 2. 故事是不同傳播者的互動(共構)核心內容(認識論); 3. 故事來自「個人生命記憶」的情感訴求(narrative self,包含家庭對子 女的影響),卻也是眾人集體記憶的建構(再現;cultural self),兩者互動密切, 造成正(如安全感)或負(如厭惡)向的故事內容(方法論);

(16)

4. 每個人講述的故事內容不同,形成區隔/差異(市場、個人和族群), 且 個 人 故 事 不 斷 發 展 , 從 年 帅 到 老 年 之 內 涵 不 盡 相 同 ( 故 事 的 發 展 性 developmental),包含真實自我(real self)、理想自我(ideal self)、社會形象自 我(social-image self;認識論); 5. 面對相同生命經歷,個人講述之故事受到「敘事情境」影響仍會擷取不 同片段組成不同情節,因而是自我生命的建構(或再現),但若生命歷程經歷某 些深刻影響時(如信教),其敘事內涵即可能改變(方法論)。 同理,新聞敘事之內涵亦可討論如下: 一、 新聞乃敘事,是報導者針對真實世界所進行的多層次、多面向再現過程; 二、 「敘事」指「有時間表徵的結構」,「新聞敘事」因而就是針對真實世界 裡的事件或現象所產生的時間表徵結構,其內容包含了與時並進、前因後 果、系列表述等相關事件之說明,包括隨著時間安排置入新聞人物角色,並 說明角色彼此之間因著時間發展而出現的歷時活動; 三、 然而,新聞敘事並非只有時間論述,尚且包含了其他變項,尤以情感軸 線為期最重要內涵之一,其旨在於激起閱聽眾情感從而產生「審美感覺」(如 知覺、幻覺、投入、涉入等)等作用(無論正負向或樂悲觀),不同媒體組 織之新聞工作者所採取之情感與時間敘事策略不同,而不同讀者閱讀新聞敘 事時之情感與時間感亦有不同; 四、 新聞敘事可續分為故事與論述二者,前者係新聞記者描繪消息來源之活 動(事件),後者則為記者之闡述(講述); 五、 新聞敘事之面向視媒介類型而有不同時間與情感強度,如突發事件之新 聞報導較為關注事件發生之時空描述而非長遠影響,而電視新聞呈現類似

(17)

「九二一集集大地震」災難事件時遠較報紙文字更能展現令人感到「畏懼」、 「動容」、「激情」的視覺畫面;

(18)

真實世界(social context) 選擇、重組機制 真實事件 再現/建構 新聞、公關等紀實敘事 思維(記憶) 似真的 敘事: 再述 可然的 故事與論述 語言 虛構事件 戲劇、廣告等虛構敘事 再現/建構 文本世界(narrative context) 選擇、重組機制 真實世界(social context) 圖一:以敘事取向討論新聞(大眾傳播)研究之基本架構

(19)

表 1:理性世界典範與敘事典範的比較

理性世界典範rational-world paradigm 敘事典範narrative paradigm

人類本質是理性動物 人天生是說故事的動物 傳播與決策的基本方式是論述(argument) 與證據(evidence) 傳播與決策過程的基本方式是好的理由 (good reason) 論述規則由情境決定(legal, scientific, legislative, public, etc)

好的理由是由歷史、傳記、文化與人物等 情境脈絡因素決定(narrative rationality) 理性是由傳播者具有的知識與運用適合情 境的辯論技巧決定 人類的理性乃敘事理性,由其所述之故事 是否連貫與真實性決定(narrative probability & narrative fidelity) 世界由邏輯的謎團組成,人類透過習得的 理性進行分析而得出解答 世界由故事組成,人們必頇從中選擇與重 組,不斷地使用故事重塑人生,也不 斷再述故事 「老人傳播研究群」研究助理宋育泰整理自游梓翔,1998: 320-321;Fisher, 1987: 59,64; Cragan & Shields, 1995: 95-97。

(20)

參考書目 李金銓 (1981)。《大眾傳播理論》。台北:三民。 李顯傑(2000)。《電影敘事學:理論和實例》。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 吳昭怡(2003)。〈行銷決戰點:給產品說一個故事〉。《天下雜誌》,第 286 期,頁 160-163。 林正弘(1995)。〈從哲學觀點看知識的可靠性〉。羅鳳珠編,《人文學導論》。台北:正 中。 姚 媛譯(2002)。《通俗文化、媒介和日常生活中的敘事》。南京:南京大學。(原書: A.A. Berger [2001]. Narratives in popular culture, media, and everyday life. Thousand Oaks, CA : Sage)

馬海良譯(2002)。《新敘事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D. Herman (Ed.)(1999). Narratologies. Columbus: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Press.)

郭重吉(2002)。〈建構論:科學哲學的省思〉。詹志禹編著。《建構論:理論基礎與教育

應用》(頁 2-12)。台北:正中。

陳智文譯(2004)。《故事的力量 : 激勵、影響與說服的最佳工具》。台北:臉譜。(原 書:A. Simmons [2001]. The story factor: Inspiration, influence and persuasion through

the act of storytelling. Cambridge, MA: Perseus.)

彭家發(1994)。《客觀性原則的探討》。臺北:正中。 高辛勇(1987)。《形名學與敘事理論-結構主義的小說分析法》。台北:聯經。 翁秀琪(1997)。〈批判語言學、在地權力觀和新聞文本分析:宋楚瑜辭官事件中李宋會 的新聞分析〉。中華傳播學會 1997 年會發表論文,台北:深坑。 游梓翔(1998),〈公眾傳播〉。張秀蓉編《口語傳播概論》。台北:正中書局(頁 290- 347)。 臧國仁(1999)。《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 – 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台北:三民。 蔡琰(2000)。《電視劇:戲劇傳播的敘事理論》。台北:三民。 蔡琰、臧國仁(1999)。〈新聞敘事結構:再現故事的理論分析〉。《新聞學研究》第五十 八集(一月號),頁 1-28。 葉斯逸(1998)。〈由敘事理論角度分析媒介「二二八事件」的報導〉。國立政治大學新 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嘉琳譯(1997)。《你誤解了我的意思:正確解讀不同的談話風格》(二版)。台北:遠

流。(原書:D. Tannen [1986]. That’s not what I meant. NY: Ballantine Books.)

張文強(2005)。〈新聞工作的常規樣貌:帄淡與熱情的對峙〉。《新聞學研究》,第 84 期

(21)

甄曉華、曾志華(2002)。〈建構教學理念的興起與應用〉。詹志禹編著。《建構論:理論 基礎與教育應用》(頁 116-146)。台北:正中。 詹志禹(2002)。〈認識與知識:建構論 vs.接受觀〉。詹志禹編著。《建構論:理論基礎 與教育應用》。台北:正中。 劉宏文(2002)。〈建構主義的認識論觀點及其在科學教育上的意義〉。詹志禹編著。《建 構論:理論基礎與教育應用》(頁 264-284)。台北:正中。

Bal, M. (Ed.)(2004). Narrative theory: Critical concepts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London: Routledge.

Bird, S. E. & Dardenne, R. W. (1988). Myth, chronicle, and story: Exploring the narrative qualities of news. In J. W. Carey (ed.). Media, Myths and Narratives. Newbury Park, CA: Sage.

Bruner, J. (2004). Life as narrative. Social Research, 71(3), 691-710.

Bruner, J. (1991). The narrativ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Critical Inquiry, 18, 1-21.

Carey, J. W. (1989). Communication as culture: Essays on media and society. New York: Routledge.

Chatman, S. B. (1978). Story and discourse: Narrative structure in fiction and film. Ithaca, N.Y. :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Chory-Assad, R.M. & Yanen, A. ( 2005). Hopelessness and Loneliness as Predictors of Older Adults' Involvement With Favorite Television Performers.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Media,

49( 2), 182-201.

Clandinin, D. J. (Ed.)(2007). Handbook of narrative inquiry: Mapping a methodology. Thousand Oaks, CA: Sage.

Cragan, J. F. & Shields, D. C. (1995). Symbolic theories in applied communication research:

Bormann, Burke, and Fisher. Cresskill, NJ: Hampton Press.

Czarniawska, B. (2002). Narrative, interviews, and organizations. In J. F. Gubrium and J. A. Holstein (Eds.). Handbook of interview research: Context and method. Thousand Oaks, CA: Sage (pp. 733-750).

Dahlgren, P. (1999). TV news narrative. In M.S. Mander (Ed.). Framing friction: Media and

social conflict. Urbana, IL: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Fisher, W.R. (1987). Human communication as narration: Toward a philosophy of reason,

value, and action. Columbia: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Press.

Frus, P. (1994). The politics and poetics of journalistic narrative: The timely and the timeless. NY: The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Press.

Gadamer, H. (1988). Truth and method. New York: The Crossroad Publishing Company (original 1965, 1975 English).

(22)

Gergen, K. J. (1999). An invitation to social construction. London: Sage.

Gurevitch, M. & Kavoori, A. P. (1994). Global texts, narrativity,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local and global meaning in television news. Journal of Narrative and Life History, 4 (1&2), 9-24.

Hall, S. (1997). 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London: Sage.

Herda, E.A. (1999). Research conversations and narrative: A critical hermeneutic orientation

in participatory inquiry. Westport, CN: Praeger.

Jacobs, R. N. (1996). Producing the news, producing the crisis: Narrativity, television and news work.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18, 373-397.

Jauss, H. R.(1985). Toward an aesthetic of reception.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Johnson-Cartee, K. S. (2005). News narratives and news framing. Lanham, MD: Rowan & Littlefield.

Josselson, R. (2007). Narrative research and the challenge of accumulating knowledge. In M. Bamberg (Ed.). Narrative – State of the Art.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Kenyon, G. M. & Randall, W. L. (2001). Narrative gerontology: An overview. In G. M. Kenyon, P. clark, B. de Vries (Eds.). Narrative gerontolog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Y: Springer (pp. 2-18).

Koch, T. (1990). News as Myth: Fact and Context in Journalism. NY: Greenwood.

Liebes, T. (1994). Narrativization of the News: An Introduction. Journal of Narrative and Life

History, 4(1&2), 1-8.

Manoff, R. K. (1986). Writing the news (by telling the “story”). In R. K. Manoff & M. Schudson (Eds.). Reading the News.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Miraldi, R. (1990). Muckraking and objectivity: Journalism’s colliding traditions. New York: Greenwood Press.

Montgomery, M. (2005). Television news and narrative: How relevant are narrative models for explaining the coherence of television news? In J. Thornborrow & J. Coates (Eds.)(2005).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narrative.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Philips, E.B. (1977). Approaches to objectivity: Journalistic vs. social science perspectives. In P. M. Hirsch et al. (eds.). Strategies for communication research. Beverly Hills, CA: Sage.

Randall, W. (2001). Storied words: Acquiring a narrative perspective on aging, identity and everyday life. In G. Kenyon, P. Clark, B. de Vries (Eds.). Narrative gerontology: Theory,

research, and practice. New York: Springer.

Randall, W. L. & Kenyon, G. M. (2001). Ordinary wisdom: Biographical aging and the

journey of life. Wesport, CN: Praeger.

(23)

literature and life. Narrative Inquiry 14 (2), 235-260.

Riessman, C. K. (2002). Analysis of personal narratives. In J. F. Gubrium & J. A. Holstein (Eds.). Handbook of interview research: Context & Method. Thousand Oaks, CA: Sage. Schoots, J. J. E. (1996). The fractal structure of lives: Continuity and discontinuity in

autobiography. In J. E. Birren, et al. (Eds.). Aging and biography: Explorations in adult

development. NY: Springer (pp. 117-130).

Shannon, C. & Weaver, W. (1949). The mathematic theory of communication. Urbana: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Thornborrow, J. & Coates, J. (Eds.)(2005). The sociolinguistics of narrative. Amsterdam: John Benjamins (especially Chap. 1).

Thornborrow, J., & Fitzgerald, R. (2004). Storying the news through category, action, & reason. The Communication Review, 7, 345-352.

Tuchman, G. (1980). 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Y: The Free Press. Vincent, R. C., Crow, B. K. & Davis, D. K. (1989). When technology fails: The drama of

airline crashes in network television news. Journalism Monographs, no. 117.

Wiener, N. (1948). Cybernetics; or, Control and communication in the animal and the

數據

表 1:理性世界典範與敘事典範的比較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為向社會大眾說明面臨全球化社會及經貿自由化的意義與影響,提

(三) 變率與微分、 求和與積分: “變率” 與 “求和” 是函數的兩種定量型 (quantitative) 的基本性質。 但是它們的定義本身就是理論的起點, 有如當年

建模時,若我們沒有實際的物理定律、法則可以應用,我們 可以構造一個經驗模型 (empirical model) ,由所有收集到

• 最早敘事理論: 1920 年代卜羅普 (Vladimir Propp, 蘇聯 民俗學者 ) 、蘇俄的形式主義批評學者。..

6.輔導 人力運 用情形 暨輔導 工作整 合發展.. 藉由三級個案統計分析,建 立「特殊需求學生情緒及行

(A)《論語》 :由孔子群弟子編纂,詳記孔子周遊列國的言行事蹟 (B)《史記》 :司馬遷奉武帝之命修撰,以事為綱,推論歷代興亡

就知識及相關理論的最新發展,體育教師可運用他們的專業知識,把新元素例如資訊素養、企 業家精神、人文素養,以及

理論,則認為人的情緒不是單純由事件本身引發的,更多是由當事人對事件的 理解或看法而引起的。ABC 理論的 A 是指誘發事件 (Activa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