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失落之探討:以青少年期父母親過世的成人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失落之探討:以青少年期父母親過世的成人為例"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應用心理研究, 第 20 期, 2003 冬, 217-238 頁. 失落之探討: 以青少年期父母親過世的成人為例 黃淑清. 修慧蘭. 政治大學心理諮商中心. 政治大學心理系. 本研究針對青少年時期曾經驗父(母)親過世的成人,探討失落 事件對個人的影響及意義。研究者邀請五位成年人,以深度訪談方式, 進行資料建構蒐集,並以個人描敘文本加以分析資料。主要的研究發 現如下: (1)失落與受訪者之間存在一個互為背景與圖像的關係。 (2) 失落事件對個人最主要的影響,在於對受訪者自我認同的衝擊。其中 有兩位受訪者,受失落事件的影響,而顯露出與原生家庭的「離合」 的矛盾衝突。(3)失落的意義在於因失落而中斷與過世父(母)親的 關係,促使經驗失落的主體得以發展新的眼光來看待過去關係中的自 己及其家庭。最後依據以上的研究發現,提出未來研究及實務工作上 的建議。 關鍵字:失落、失落的意義、失落的影響、深度訪談法 失落(loss)是存在人類生活之間的普遍現象,是一種被剝奪的經驗。而不 論在什麼年齡,父(母)親的死亡,對個人來說,都是人生中重要的失落事件(李 開敏,林方皓,張玉仕,葛書倫譯,1995;Emily,1991)。本文所指的失落事件 為父(母)的死亡事件,失落即是肇因於父(母)死亡的發生,所產生的不再擁 有的經驗。 青少年時期的經驗主體,正值自主化的過程,對未來充滿不確定感。在發展 任務上,面臨所謂「統合的危機」 (Erikson,1963) ,是個人情緒發展的關鍵階段, 父母在此階段扮演重要的參照客體。此時若與父母斷然分離,會失去重要的認同 角色,以及主要的情緒支持來源,因而產生情緒困擾的問題(Glasgow & Janice, 1995) 。除此之外,由家庭動力的角度來看,父(母)親的缺席使得原有的家庭結 構解組,對家庭成員所造成的影響相當大(Chase-Lansdale,Cherlin & Kiernan, 1995;Emily,1991;簡茂發,蔡玉瑟,張鎮城,1993)。因此,在失落事件衝擊 之下,這些青少年除了面對自我發展的任務之外,同時還經歷著父(母)親死亡 事件的失落時,青少年如何與失落的事件互動,值得令人關注。 - 217 -.

(2) 應用心理研究 第 20 期. 個人與生俱有「回復正常功能」的生物傾向,或是「自我調整的機制」 (Self-righting mechanism) 來面臨失落事件的發生。亦即,早期曾經驗父(母) 失落的事件的個人,並不表示其不可能擁有健康的成長(Chase-Lansdale,Cherlin & Kiernan,1995)。這也說明經驗主體具主動求生存的本能。同時在許多關於因 應死亡的理論中,不論是階段論者(Parkes,引自黃慧涵,1992),或是任務說 (Worden,引自李開敏等譯,1995),除了各有其立論的基礎之外,其中似乎有 一個共同的核心概念,即是,經歷死亡的失落事件時,所經驗的主體若能對死亡 的失落事件,產生新的轉化意義,是較令人期望的結果。吾人相信,當經驗主體 能夠產生轉化力量時,意味著個人擁有主動建構所經驗事件的能力。因此,若在 主動經驗的脈絡下,青少年所經驗的失落事件,對其個人所蘊含的內涵及意義以 及產生的影響為何等等,是本研究深感興趣所要探討的核心。 本研究試圖以主動經驗的脈絡,對曾在青少年時期遭遇父(母)親過世事件 的成人,探究以下幾個問題:(1)其父(母)親的死亡的失落的內涵為何?(2) 對個人的影響是什麼?(3)失落對個人的意義是什麼?並希望透過上述的瞭解, 能夠對失落的知識有更深入的理解,以幫助諮商專業工作者,增加對個案失落反 應的瞭解及處理。. 文獻探討 失落(loss)是什麼呢?「失落存在於生命本身,每當有所改變時就是失落, 失落需要哀傷(grief)而得以重建;而在哀傷開始發生到適應(adaptation)時, 其間須經歷哀悼(mourning)、及喪痛(bereavement)的反應。」(Humphrey & Zimpfer,1996)。失落也可說是一種行為、感情被剝奪的狀態,不再擁有;而哀 傷(grief)是失落之後所承受痛苦的經驗;至於哀悼(mourning)則是指哀傷所 出現的這一段時間;在失落的經驗過程中,對所失落親密關係的反應,稱之為喪 痛反應(bereavement)。此反應是一種包含哀傷經驗到解決失落的過程。涵蓋於 其中者包括,情緒(對哀傷經驗的痛苦)、認知(發展新的認同)、行為(重建生 活的力量) 。如果太過哀傷,以致於個人陷於混亂,出現不適應的行為,掉入哀悼 而不能自拔的話,則是屬於病態的失落反應(Kaltreder,Becker & Horowitz, 1984) 。經驗過親人死亡的家庭成員,大體上來說,其心理壓力比一般家庭成員大, 此壓力甚至會影響到個體日後的生命重大事件(Bradach & Jordan,1995)。研究 顯示,哀傷常是各種生理及心理疾病的潛在原因(李開敏等譯,1995) 。因此能否 - 218 -.

(3) 失落的探討. 經驗失落發生的哀傷,是日後生活適應的重要因素。 不同的年齡、性別,父親的死亡或母親的死亡會影響個人對失落事件的反應 程度(黃慧涵,1992;Owusu-Bempah,1995;Meshot & Leitner,1995;Raphael, Dunne,Cubis,Lewin & Kelly,1990)。而個人人格特質、先前的失落經驗、及 婚姻狀態,也會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Umberson & Chen,1994)。至於與過世 父(母)親生前的關係、與在世父(母)親的關係、家庭的大小、家庭動力過程, 也會對日後因應失落的過程產生影響(Emily,1991;Sklar & Harris,1985; Parishth,1989)。此外,在支持系統中的同儕關係、是否有足夠的社會支持、以 及各種環境文化因素;父(母)親死亡事件性質;及個人是否有宗教信仰等,都 是影響個人是否能順利因應失落的重要因素(Chase-Lansdale,Cherlin & kierman, 1995;Dietrch,1984;Rozendal & Wells,1983;Arbuckle & Vries,1995;Barnes & Prosen,1985;Peretti & Vitorrio,1993;Umberson & Chen,1994;Finkelsten, 1988;李開敏等譯,1995)。 本研究所關心的對象是青少年,對青少年而言,經驗與父(母)親的分離事 件是死亡事件時,此種與父(母)親的關係斷然中斷,青少年將因此失去核心角 色(core role )的建構來源,以致使其失去社會及個人認同對象,自我角色將必 須重建(Meshot & Leitner,1993)。結構派家族治療理論認為,家庭能夠產生健 康的功能,主要依靠夫妻次系統來維持(劉瓊瑛譯,1996) 。而家庭互動若能維持 清楚代間之間的界線,則可促進青少年正向的情緒發展及自我分化(王嚮蕾, 1994) 。因此,當青少年面臨父(母)親死亡的失落事件時,將不只單純地面對重 要他人的失落,甚至在自我認定的發展任務未完成之際,面臨家庭結構解組,很 可能就得扮演起照顧者的角色,取代空缺的父(母)親,以照顧其他更小的手足, 甚至是脆弱的在世父(母)親,因而造成代間界線的模糊,妨礙個體自主性分化 的發展(Teyber,1992)。 生命早期的失落事件(包含父母離婚或死亡),與成年時期的憂鬱症狀有關 (Chase-Lansdale,Cherlin & Kiernan,1995) ;甚至引發個人在外顯行為上的問題, 包括酒癮(Umberson & Chen,1994)、人際關係問題、心理壓力過大、生理病徵 出現、以及較高的自殺傾向等(Chase-Lansdale,Cherlin & Kiernan,1995) 。以青 少年為主的研究發現,失去父(母)親事件與行為違法、無法建立同儕親密關係、 心理狀態不健全、產生學習困擾(如學習狀況不佳、注意力不集中) 等有關 (Finkelsten,1988)。此外,對青少年情緒發展所產生的影響也相當嚴重,往往 導致他們無法表達憤怒的情緒、有罪惡感、被遺棄感、及人際關係退縮等(Emily, 1991)。 - 219 -.

(4) 應用心理研究 第 20 期. 在失落的研究中,Humphrey 和 Zimpfer(1996)發現同一失落事件中,包含 許多不同的失落類別,而他們所歸出的類別有四:關係的失落、某一部份的自我 失落、重要物件的失落、發展上的失落。此理論說明了失落的對象,不只是包括 了人,也含概所曾經擁有的物(事業、房子) ,或是抽象的精神層面,如友誼、愛 情。當喪失了所愛的對象,不管是親人、摯友的死亡、分手、分離,甚至是社會 地位、名望、職務等等不再擁有時,往往包含種種情感及行為被剝奪的事實。由 此可知,引發失落的來源是具多元性的,且與個人主動感知有極密切的關係。 在失落歷程的研究中,Parkes主張完成失落事件必須經歷麻木、渴念、解組 和絕望、及重組的階段(引自黃慧涵,1992)。而Worden對於親人死亡的哀傷反 應的完成,則有不同於階段論的看法,其主張以任務的概念來詮釋失落的因應會 比較恰當,認為面對死亡的哀傷時,有四個主要任務須達成:接受失落的事實、 經驗悲傷的痛苦、重新適應、將情緒的活力重新投注在其它關係上(引自李開敏 等譯,1995)。 從以上學者所提出因應失落事件的理論,不論是達成接受、重組的階段,或 者是完成了四個哀傷任務,其中共同的部份是,經驗失落主體必須經驗失落事件 所引發出的哀傷、哀悼的事實,接受極大痛苦的喪痛情緒、及認知,並開始在其 生活中重新建構失落事件,才能走過失落的哀傷情緒,達到一個適應(adaptation) 的新階段。此過程是指個人能逐漸接受新的行為、以及情感的過程,並能對失落 事件產生放下(letting go)的感受,進而完整地度過失落事件。 在完成失落的哀傷之後,往往發現失落除了帶給生者極大的哀傷之外,失落 事件仍具有正向的意義,亦即可以促成個人另一階段的成長(Bradach & Jordan, 1995)。Ross(引自 Humphrey & Zimpher,1996)認為失落的經驗,若能與個人 的生命經驗統整時,代表獲得人際之間的成長,對世界重新審視。但這並不代表 忘記,而是整合出新的、健康的記憶,以引導出改變及轉移,但這也並不是復原 (Klapper & Rubinsten,1994)。 因此,若不談論死者而繼續生活時,會因此失 去碰觸失落中所蘊涵真正意義的機會。從此觀點也顯示出,經驗失落的主體對失 落事件能產生再框架(reframing)的過程,轉化成正向的個人意義。因此失落事 件的經驗應可說是個人的主動建構過程。如同 Klapper 和 Rubisten(1994)在進 行有關成年女兒面對母親過世的研究之中,發現在經驗母親過世的失落事件中, 研究對象控制哀傷的機制其實是主動選擇的過程,而並非單純來自於環境或是外 在條件所造成的影響。亦即,個人處在失落反應的哀傷時,經驗主體是有意圖地 經驗失落後的哀傷過程。 由上述研究發現及個體自主化的理論得知,青少年期所經驗父(母)親死亡 - 220 -.

(5) 失落的探討. 的失落,不但對青少年時期的生活,人際及行為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力,甚至會擴 及至成年時期的身心狀態,足見其影響之深遠是與其生命發展歷程息息相關的。 然而,從研究的結果也瞭解,引發失落反應是多元性的,關乎個人主觀感受。在 面對失落事件時,學者主張若能夠從失落經驗中得到一種放下,或是再框架的經 驗,不但能在生活中適應失落事件所帶來的哀傷及影響,而且對經驗的主體更能 產生另一新的正向意義。因此,可以理解的是,父(母)親死亡的失落事件,經 驗的主體會因不同的情境因素,及不同個人主動的建構,而有著不同的失落經驗。 因此在一個主動經驗的脈絡之下,失落事件與青少年主體之間究竟如何互動,對 其產生的意義為何,值得進一步加以探討。 綜合上述,本研究擬以主動建構的脈絡,對青少年時經歷父(母)死亡事件 的成人,深入地探討其所經驗的失落內涵,以及因失落所產生的影響、意義為何?. 研究方法 本研究採低結構、較具彈性的深度訪談研究法,期能因之獲得深入而有意義 的資料。深度訪談是種透由受訪者與訪談員的互動,重新建構(to reconstruct)受 訪者過去經驗,以獲得知識的研究方法。因此訪談目的,並不在於藉由訪談員去 挖掘受訪者的過去記憶的過程(Seidman,1991;Kvale,1996)。 本研究的進行架構是參考 Kvale(1996)所發展的訪談架構。在研究開始之 前,研究者先問自己想要探討的主題是什麼?何以想要探索這樣的主題?並在訪 問受訪者的過程中,藉由與研究對象的互動,形成對研究對象的了解及發現。 從建構主義的觀點來看,知識是來自於兩者之間互動下的產物,亦即對話也 是一種知識建構的來源。本研究的深度訪談,即是透過與研究對象的對話互動, 包括訪談的進行及資料的分析,甚至在研究提問到結論,都與研究對象保持著不 斷地省視,修正,而為本研究累積知識的基礎。 在訪談後,研究者整理出受訪者談話中浮現出的主題,並在下一次訪談之中 與受訪者分享,並請受訪者檢視研究者的觀點。對於不一致的部份,請受訪者再 加詳述其經驗及想法,達到進一步的理解。如此不斷地反覆檢視,直到全部的訪 談結束。 研究者統整所有的訪談中出現的主題,進而發展共同的主題,並注意不同部 份資料之間,是否有相同的模式浮現,以此寫成個人描述文,請受訪者修改。但 研究者仍可以保持自己的洞察。 - 221 -.

(6) 應用心理研究 第 20 期. 訪談員 由本文第一作者擔任,有多年的諮商經驗,在訪談之前曾受過訪談訓練。. 受訪者 本研究之取樣過程係立意取樣,及「滾雪球」的方式來邀請受訪者,共邀請五 位受訪者,其基本資料如表 1。. 資料的收集 1.每次訪談均予以錄音,共有 14 次的訪談錄音帶。每次訪談約進行 60-90 分 鐘。在本研究進行時,研究者與受訪者 A、B、及 E 較能建立合作性的同盟關係, 分享其極為內在的心靈感受。而其他二位受訪者 C 及 D 則不然。 就 C 而言,在第一次訪談時,受訪者不太能表達出抽象的概念與經驗,不斷 地重覆失落事件過程的描敘,不善於內在情感的表達。訪談的後半段,受訪者一 再重複訪談前半段所提及的內容,訪談的內容多為對事件的客觀描敘,極少提及 個人主觀的感知材料,對於訪談者的探問,受訪者常以「還好」,「沒什麼」等語 句帶過。致使一次的訪談之後就達到理論的飽合程度,而無法再有多的資料出現。 至於 D 的情況則有些特殊,D 在訪談之前,就非常堅持一次的訪談就夠了。 其理由是父親對她的影響不深,似乎沒有必要再多花時間來談。而在第一次訪談 結束之後,研究者再次詢問是否能再訪談,D 仍堅持不再談。研究者尊重受訪者 的決定,就以此次訪談所得的資料整理成描述文,在一個月之後,請受訪者 D 確 認。而在確認描述文的訪談時,研究者與 D 有相當豐富的分享,更瞭解其與過世 父親之間的衝突感受。對於不能有機會與之再進行訪談,實感可惜。 2.研究者請他人協助,將正式的訪談錄音帶謄成逐字稿。之後先作初步的資 料分析,找出訪談內容之中的意義單元。完成意義單元的中心主題後,就中心主 題發展個人描述文,並請受訪者閱讀個人描述文之後,提出疑問及要求澄清。受 訪者中,除了 D 在描述文上有比較多的修改之外,其餘只在於文字上予以修飾, 或刪除一些不願多透露的個人狀況。而由於這些資料對研究的分析並無影響,因 此同意予以刪除。至於 D 則是針對負向情緒表達的程度做調整,D 表示對過世父 親的負向情緒其實並沒有像第一次訪談那麼強烈,而純粹是個人比較誇張的用 詞,因此也同意予以修改。 - 222 -.

(7) 失落的探討. 表 1 五位受訪者的資本資料 研究對象 父(母)親過世 父(母)親過世時的年齡 A(男) B(女) C(男) D(女) E(女). 父親過世 母親過世 母親過世 父親過世 父親過世. 18 16 20 19 18. 受訪時年齡 訪問次數 28 37 29 35 22. 五次 四次 一次 一次 三次. 資料整理與分析 1.整理田野筆記 包含研究對象訪談的日期、訪談的長度、及訪談之前與研究對象聯繫情形、 訪談過程之中研究對象的狀況、與研究對象進行訪談時與訪談後,研究者自我覺 察與感想的筆記等,以做為資料分析的參考。 2.訪談內容的整理 訪談錄音帶由研究者請四位大學生逐字謄寫,計算五秒以上的沈默時間。而 所有謄寫的逐字稿,研究者皆親自重覆檢閱一次。 3.資料分析的步驟 全部閱讀逐字稿後,選取與研究主題相關的話題,並剔除與主題無關的話題, 形成一段段的文字對話的意義單元。並在完成一位訪談者的所有逐字稿的意義單 元選取之後,粹取出該單元的中心主題。同時,也以中心主題為個人描敘文的基 礎元素。資料分析即以此個人描敘文為基礎,以「生命史」的角度,分析受訪者 的失落事件對其生命所產生的影響,並進而瞭解失落的內涵及意義。. 研究結果與討論 受訪者 A A 經歷父親過世的失落歷程可分為以下二個階段: 1.父親剛過世時的歷程 A 的父親剛過世時,正讀高三,且擔任班級幹部,負責編輯畢業紀念冊。因 此除了要面臨父親過世的情緒之外,還要面對大學聯考及編輯畢業念冊的三重壓 力。A 以「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來勉勵自己。在順利通過聯考後,A 認為自己 - 223 -.

(8) 應用心理研究 第 20 期. 意志力更堅強了。 父親的過世,A 覺得自己的情緒主要是被儀式所感染,A 的感覺是: 「死亡這個東西,在身邊很多人會給你一些,感覺,或是一些儀式 會給你一些感覺,就是很悲傷,對!會被那個牽動」 (受訪者 A,第 1 次 訪談,第 169 個意義單元) 除此之外,更大的影響則在於該如何面對同儕的眼光。由於習俗的關係,父 親過世後,A 的頭髮理得非常的短。這使得 A 在正值剛解除髮禁的校園之中,變 得非常突兀,而不知如何在眾人眼前表現自己。再加上對父親過世的情緒反應和 電視所描繪的強烈情緒非常不同,使得 A 擔心同學不知會如何看待。此外,同學 對於死亡不曾接觸,也不知如何與 A 互動,在態度上變得小心謹慎,不敢像平常 一樣地說說笑笑,更讓 A 覺得在學校過得很不自在。A 自述此階段是一個很難過 且難以調適的過程。只能儘量讓自己表現得和平常一樣。由於很不習慣情感表達, 對於有些同學給的支持及關心之詞,僅以聆聽來反應。在父親剛過世時,A 一方 面覺得別人會特別注意自己,因此要爭取更好的排名成績;另一方面又擔心別人 的看法,自覺壓力很大,而不能專心準備大學聯考。然而等頭髮留長後,別人是 否注意自己也就不太在意了。 由 A 的經驗中顯示,父(母)親過世的經驗的確並非青少年的普遍經驗,父 (母)過世使青少年感受到自己與同儕不同,因而產生困擾(黃慧涵,1992;李 佩怡,1996) 。再則青少年階段的發展任務是開始由「家庭認同」轉為「同儕認同」 , A 對失落事件所花的注意力比較少,而花較多時間在「同儕的認同」上,但卻不 知如何與同儕分享感受。Emily(1991)認為在青少年間,死亡情緒的表達或討論 是不被接受的,認為會困擾自己的朋友,因此常以否認的因應方式來保護自己和 朋友,但也隔離了自己的情緒。同樣的,從 A 的歷程中,發現 A 以投入工作、專 注同儕對他的反應、讓自己和平常一樣、不談感覺等方式來隔離父親過世的影響。 2.缺乏支持,及家人互動的需求與自己需求衝突的歷程 高中畢業後,A 北上唸大學。在大三、大四時,接觸了不少心理學的知識, 開始留意並探索內在感受,因而發現從小與家人的互動比較屬於行為層面,較少 語言及情感上的分享。同時也發現自己的固執,人際疏離的特質和父親很像。而 與女友互動中,A 較能往內在探索,也比較有意圖地訓練自己與人溝通的能力, 並覺察自己的感覺。另外,由於與人接觸的機會增多了,A 開始能夠瞭解別人, 替別人著想,不同於以往在家中,都是由家人來遷就他,因而變得不僅會唸書, - 224 -.

(9) 失落的探討. 也更有處事能力。 在此階段,A 同時也留心家人的感覺,和家人建立比較親密的關係,漸漸地 A 成為家人倚賴的重心。感覺自己是家中唯一可以處理事務的人,家人常常會希 望他去排解大大小小的糾紛,讓 A 有些磨練的機會。但父親的過世,A 自覺少了 安全感,怕會出事,因此更謹慎小心待人處事。明白一旦出了事,家中是沒有人 可以幫忙的,無形之中多出很多的擔心,而失去原有的自信。此外,家人和 A 的 感情雖然不錯,但家人之間卻紛爭不斷,且都要 A 來解決。因此有時 A 會有被家 拖著的感覺,而常想到如果爸爸在就好了。 此時的 A,也較會想起父親,發現父親在退休到去世的五、六年間老了很多, 且覺得父親一生快樂的日子不多,不懂與人分享內在情感。A 因而有些同情及憐 惜,以致於希望能多給予父親親情的陪伴。但只能在每逢祭拜父親時,與父親做 內在的對話,分享生活中所發生的事,以維持和父親的情感聯結。 父親的過世,A 承擔起父親的一些責任。在面臨生活的難題時,會出現「父 親在就好了,我就可以不要如此辛苦了」的想法。在情感上,由於 A 與外在互動 的層面增加,也建立自己與異性的親密關係。相較之下,家人互動中所得到的親 密感反而較少。因而想尋求更親密的家人關係,想對家人負責任。至於對已逝的 父親,A 嘗試以內在對話的方式,在心靈上增加彼此的互動。這種「想為家人多 努力付出」的想法,有時又會造成 A 的負擔,而出現「要跑掉」的念頭。從這現 象中似乎隱約浮現出一個「離家」與「回家」的矛盾衝突的「離合辯證」關係。 在經驗父親死亡歷程中,父親剛過世時,A 忙於面對同儕及升學的壓力,其 實不太有空來經驗失落,而潛藏了一段時間。直到上了大學後,才覺察到父親的 失落。這現象彰顯了失落的經驗並非依循失落發生的時間脈絡下而被經驗,而是 在於受訪者是否能感知。亦即當失落若只是「發生的事件」時,對受訪者內在經 驗的衝擊並不太劇烈,尚能保持在原有的自我建構下經驗著。此時的失落僅是建 構其自我的「背景」之一。而一旦失落的感覺浮現時,受訪者經驗原所投射在失 落對象的部分自我消失的話,以 A 而言即是「可以依賴的父親」已不復存時,此 時的失落則成為當下內在自我主要建構的「圖像」 ,因而撼動原有的自我認同!由 此發現則可說是「受訪者」與「失落」之間似乎存在一種背景與圖像的動態關係。. 受訪者 B 從其生命歷程中,B 面對母親去世的失落歷程可分為以下四個階段: - 225 -.

(10) 應用心理研究 第 20 期. 1.預期母親死亡的失落歷程 母親過世前一年在家靜養時,B 就開始經驗失落了。在照顧生病母親的那一 年中,母親陷入不被父親關心注意的憂怨情緒之中,因而忽略了 B。而 B 對母親 的感覺也不再像以前親密,常常感覺母親會死,自己是孤獨的,自己要照顧自己 了,自己要堅強等。母親過世時 B 並沒有親眼看到母親入殮的情形,這反而讓 B 感覺母親還在身邊。在告別儀式中,B 並沒有太大的哀傷情緒,而是感覺到一切 塵埃落定了,但對自己未來的路有些茫然。 這樣的失落反應與 Klapper 和 Rubinsten(1994)由社會控制的脈絡,研究有 關母親去世時女兒的哀傷反應情形有類似的發現。即預期死亡的發生是控制哀傷 的一種過程,使之比較能接受失落事件,且對哀傷反應也比較不強烈,是一種企 圖控制悲傷的因應方法。也如同 Emily(1991)的發現,青少年會以否認的因應 方式,來逃離失去父(母)親的情緒負擔。從面對母親過世的歷程中發現,B 透 過預期母親死亡的方式及逃避面對母親死亡的事實,企圖控制哀傷。 2.母親過世後自憐、自卑及孤獨的歷程 在家人的安排下,B 進入考高中的補習班。此時,B 離開了封閉的家鄉到了 大都會,與同儕的接觸增多。在與同學的生活背景相較之下,B 開始感覺到自卑、 自憐。覺得有媽媽的小孩是幸福的,失去母親的自己是不會有人在意。B 三年的 高中生活在品嘗哀傷中度過,獨自沈溺於失落的情緒。其與同儕的人際關係是疏 離的,功課中等,對功課沒有太大的心思投入,經常夢到母親,認為母親仍在她 的生活中,感覺和她的生活是仍聯結的。在高一時,由於父親已離開家鄉和大哥 同住。雖然大哥為也她準備一個房間,但 B 卻很深刻地感覺到自己是沒有家的, 在放假的時候 B 也沒有回家的意願。 在此時 B 可說是沈浸在母親過世的哀傷中,遠離同儕互動。這與 Emily (1991)、Meshot 和 Leithner(1993)及 Humphrey 和 Zimpher(1996)的研究發 現相同。發現青少女面臨父(母)親過世時,傾向於遠離同儕,採人際疏離的因 應策略,且會有一些憂鬱的現象產生。 除此之外,B 一方面經常夢到母親,因而覺得母親仍在她的生活之中,否認 母親的死亡。另一方面,在生活中強烈地感覺自己是一個人的、是沒有媽媽的可 憐小孩,而陷入哀傷的情緒中。此時 B 可說以否認和自憐交替存在來因應母親過 世的哀傷,歷時三年之久。 3.面對失去實質生活支持的歷程 上大學是母親的希望,B 也讓自己上了大學。但由於父親不再資助其學費, B 只能上夜大,開始過著自己要為自己打理一切的生活。B 就靠著打工,一路唸 - 226 -.

(11) 失落的探討. 完大學。在大學時和修女的互動分享,是她生活中最大的動力來源。雖然修女沒 有提供什麼物質的協助,但對 B 來說能有人可以聽她說話,已經滿足被照顧的渴 望。因為自從母親生病以來,就沒有人坐在一旁聽她說話了。而在與修女互動之 中,B 也稍微走出了自己的自卑,重拾了自信。 在大學時代,為了讓自己可以和同學一樣地玩,一樣地參加活動,B 選擇在 寒、暑假時不打工。這樣的想法雖然讓 B 日子過得很驚險,但也相當充實。B 感 覺自己的能力隨著經驗累積而逐漸增加。在獨自為自己打理一切的生活中,B 從 來沒有覺得日子會過不下去。帶著這樣的勇氣,B 畢業後更能獨立在社會中求生 存。由於失去了外在的經濟支持,B 得自力更生,因而走出原先陷溺的失落情緒。 在情感上有修女的支持,也是幫助B能跨出失落的重要力量。此時若以 Worden 的四個任務來看,B 似乎是完成了失落母親的哀傷。接受母親過世的事實,有了 新的生活重心(為自己的學費打理) ,新的情感投注的對象(唸書和充實自己的能 力),及新的關係建立(修女的親密關係)等(李開敏等譯,1995)。 4.婚姻危機所引發另一段母親失落的歷程 在步入社會後,B 一直都蠻順利的。表面上似乎走出了母親過世的陰影,結 了婚,也有一個小孩。有了不錯的職位,工作能力也受人賞識。然而在碰到挫折 或困難時,在內心之中仍會隱隱感覺到沒有媽媽的小孩是可憐的、不重要的,或 是要看人臉色的。B 自覺得一切的不順心以及挫折是因為沒有媽媽才使然,常浮 現「有了媽媽,別人就不敢欺侮她」等想法。 但在三、四年前,和先生起了不少的爭執,也引發了婚姻的危機。此刻 B 感覺自己彷彿又重新回到母親去世時那種不安定的恐懼。加上與原生家庭又很疏 遠,如果離婚,勢必又落入一個人的孤獨狀態,這是 B 極不情願的。在別無選擇 的情形下,只得留在婚姻之中。為了解決自己的問題,B 開始尋求心理治療。 接受心理治療之後,B發現自己對親密關係產生趨避衝突。生長於缺乏關愛 下,對別人的關愛很渴求。但又很怕親密,害怕再度失去親密關係的痛苦。以致 於B寧願選擇和人之間保持疏遠的關係。B也察覺到自己長年來把對母親的情感轉 移在四姐的身上,因而對四姐有過度期待,期待四姐能協助解決婚姻危機,而當 四姐無法符合B的期待時,因此感覺很受傷,導致彼此之間互相誤會產生口角衝 突。 此外更大的發現是,B覺知原來自己二十年來一直活在母親的期望中,包括 考上大學、完成大學學位、很努力地生活、活得很堅強等,都是為過世母親的期 盼而活,是和母親緊緊相繫的,B說: - 227 -.

(12) 應用心理研究 第 20 期. 「我花了很多時間我才看到說哦,原來,我從來就沒有跟我媽媽分開 過,原來自己還是一直在期待說,我做得好,我媽就看得到,那其實上我 為什麼會這麼拚,事實上也有一點心理意識,就是說,媽我做給你看,我 可以靠我自己的能力,我可以大學畢業,實際上,我不願意讓我媽失望。 其實上也有一點點那個背後的意義在撐著」(B,1,456) 從 B 的失落歷程中,發現許多與失落有關的特性,失落會被情境引發,且在 不同的時間及脈絡下,循環不止地出現。獨力唸完大學,並熬過母親過世的自卑。 表面上似乎已經度過母親過世的失落。然而,當 B 面臨婚姻危機時,求助於心理 治療之後,才發現原來自己的心情竟和母親過世的失落糾結得那麼深。 從 B 的經驗中也發現失落的經驗並不是線性式的,而是與生活事件不斷地糾 纏環繞著。在此中,也理解失落與生活事件相互糾結,引發受訪者不同的感受, 對失落因而有著不同質地的體會。這就如同 Humphrey 和 Zimpher(1996)所說 的,經驗過失落的生命不再和之前一樣,在失落的關係中,完成失落並不是取代 失落,而是創新了另一個存在的方式,失落是無法被取代而結束的。而且發現失 落與生命互動的過程猶如詮釋學所立論的詮釋圈的觀點,是種不斷質變的過程。 在這種不斷地質變過程中,也再次經驗「受訪者」與「失落」存在種互為背景與 圖像的動態關係。. 受訪者 C 母親去世時,C 正在外國實習,當接到母親癌症逝世的惡耗時,由於母親臥 病已久,C 的反應並不強烈,並認同上司對他的安慰,認為這是人生必經之路。 而回家奔喪時,C 也沒有太強烈的感覺。之後,C 結婚,有自己的家庭,也有不 錯的工作。而在此時,C 也不太會想到母親,只有在自己受到挫折,或是擔心繼 母對原生家庭造成影響時才會想到。因此認為母親過世對他的影響不大。. 受訪者 D D 自覺受父親的影響不深,她認為或許是在妹妹出生後就已經驗失落。再加 上,國小五年級時,母親曾生病北上住院三個月。在這段過程中,D 似乎已飽嘗 失落的經驗了。父親過世時,D 已是師範學校的公費生,在經濟上已獨立。加上 認為自小父親對她的關愛不夠,因而覺得父親過世對她影響並不大。因此,D 認 - 228 -.

(13) 失落的探討. 為在面臨父親過世,所經驗的失落並不算多。印象較深的,只有在得知父親過世 的一剎那,感覺家中結構有些動搖,而心生恐懼。但回到學校生活時,父親的影 子並不常出現在她的腦海中。D 在受訪過程中,一再強調父親過世給她的影響不 大。 之後研究者與 D 做個人描敘文的核對訪談時,D 頗後悔自己在上次訪談中對 父親所流露的負向情緒,D 認為父親畢竟是帶自己來這個世界的人,應給予他多 一些尊重,甚至表示有些後悔接受訪談。但是,D 仍同意研究者可以引用她的資 料,並認為這未嘗不是一種經驗及整理。 當這個差異出現時,研究者感覺受訪者 D 所流露對父親的情感是衝突矛盾 的,在先前的訪談中,對父親的語出批評感到罪惡及自責,顯示 D 不太能接受自 己對父親的負向情緒。從這個發現中體會埋藏在 D 心中深處的「失落」,與「D」 之間似乎潛伏著一種矛盾的糾葛。. 受訪者 E E 面對父親過世的失落歷程,可歸結為兩階段的歷程: 1.父親剛過世的失落哀傷的因應歷程 父親過世時,E 正值高二升高三的暑假。不但要準備功課,又要面臨失去父 親的哀傷,E 以悲情來形容。在父親剛過世時,上課時常常不能專心,思緒多留 在對父親的想念及回憶之中。對於自己難過的情緒,E 以獨自流淚的方式來處理。 與同儕的互動時,E 在意別人的眼光,但也不知道該如何互動。而當同學主動關 心時,E 多半會以離開哀傷的情緒來因應。此時 E 對於告知他人有關父親去世的 事實,有些矛盾的想法,一方面希望別人會因之而給予她更多的肯定,但另一方 面則不喜歡別人因此同情她。 父親的過世使 E 較無心於學業,認為父親都死了,自己再追求更高的學位也 沒有什麼意思,同時也擔心增加家庭的負擔。而由於老師及同學的支持,協助 E 度過了這段比較低的情緒時期,也順利的考上大學。 2.原生家庭改變的歷程 在父親過世,上了大學後,E 反省自己應該要多關心家人,且認為自己要對 原生家庭多付出,承擔家庭的責任。覺得父親過世了,全家人應該更要團結起來, 為自己的家庭努力,營造好的家庭氣氛。訪談中 E 多以「我們家」, 「我們(她與 哥哥)」等方式來表示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感覺,令人感覺 E 與原生家庭聯結得很 深。此外,E 在談到母親的辛苦,或過去母親與父親吵架而離家出走的情景時, - 229 -.

(14) 應用心理研究 第 20 期. 流露難過的情緒。E 認為母親是給她生命及生活的人,因此應該更孝順母親,並 順從母親的希望。訪談中,也發現母親相當依賴 E,把她視為情感上的替代性配 偶,希望 E 能留在自己的身邊。E 曾說父親的過世帶走了母親的安全感,而自己 常因母親的不安而感到不安。 但在另一方面,自從 E 上了大學之後,開始比較有自己的想法,想為自己的 生涯做規劃。但當自己的期望和母親有所不同時,會因之而煩惱,陷入不知所措 的情緒之中。 E 可說是處在一種兩難的困境,一方面有個人的自主化發展任務要完成,另 一方面因父親的過世,使得 E 更重視家人的互動及親密感,因而要對原生家庭負 責,多照顧母親的需要。在這兩相衝突的需要之中,E 比較不能依著自己的需要 來做,而是迎合母親的需要。因此對 E 來說,有一股拉力把她拉向「家庭認同」, 而遠離了「自我認同」的發展任務。 至於面對父親過世的失落,E 有不同的反應,有時 E 並不覺得是一種缺陷, 相信自己若更努力,可以表現地和別人一樣好。有時甚至覺得父親過世對家人比 較好。但是,E 每次回家都會先在過世已三年的父親牌位前,對父親打招呼,就 像他還在世一樣。某一個層次上,E 感覺父親其實還是在家。在這許多不同的情 境下,從 E 的反應中發現「失落」與「E」互為背景與圖像的動態位移關係,因 而產生對失落事件的不同的看待及感受。. 結論與建議 失落內涵的發現 本研究發現, 「失落」及「受訪者」之間存在著一種「圖像」與「背景」的動 態改變關係;「受訪者」陷入在「失落」之中;「失落」成為建構自我的主要「圖 像」 ,或者「失落」只是存在「受訪者」內在建構的「背景」之一,此圖像以圖 1 加以顯示: 由圖 1 來看,甲屬於失落發生時,整個「受訪者」的感覺是陷入在「失落」 之中,屬於失落的哀傷反應。像是受訪者會感覺到自己是: 「沒有媽媽的小孩真是 很可憐」(B,1,428) 。 「失去了父親,我還是有失去了一家之主的恐慌」(D,2, 29)。「有一陣子真是自己就癱下來了…我覺得他帶走了安全感吧!…留下不安的 我」(E,2,34) - 230 -.

(15) 失落的探討. 甲.. 乙.. 失落. 受訪者. 受訪者. 失落. 圖1. 失落與受訪者的關係. 而從乙中可以看到「失落」其實是存在於「受訪者」之中的一部份,也許受 訪者仍存著一些對失落的負向感覺及認知反應。但此時受訪者得以發展出某些較 不同的眼光而產生正向感覺。舉例來說,受訪者感覺到: 「有時候會冒出來,他(指 爸爸)走了對我媽,或對整個家會比較好。」(A,1,169) 。 「實際上媽媽的去世 就是我跟你講,可能得不到母愛,可能另外的,比如說我有媽媽,可能就有很多 的束縛。」(B,3,26)。「父親過世後,她(指媽媽)真的過得比較好,而家庭 的氣氛本來很差,那等到我爸一過世之後,家裏那種不愉快的氣氛就,就沒了」 (D,1,64) 。 「我爸爸他一生都好辛苦喔,其實他除了一個很大的嗜好之外,他 沒有什麼享受到。」(E,2,27) 此時的「受訪者」已不再為「失落」的情緒所淹沒,但「失落」仍存留在「受 訪者」的心中。但這並不代表「受訪者」不會再陷入「失落」之中,而是「失落」 與「受訪者」之間存在一種動態改變的關係,亦即當「受訪者」走出陷入的「失 落」之後,在特殊的情境引發之下, 「受訪者」會回復到陷入「失落」之中。此互 為背景與圖像的關係,B 闡釋的相當深刻: 「其實我覺得我很快樂的時候,我其實很少想到說,ㄟ,如果我媽 媽在的時候,我可以告訴我媽媽,很少。可是如果你覺得,如果你現在 陷入到一個孤苦無助的狀況的時候,你常常會想說,媽你在哪裏?」 (B, 4,80). 失落事件的影響 從失落事件對受訪者的影響中發現,A 剛面對父親的失落時,感受到自己的 - 231 -.

(16) 應用心理研究 第 20 期. 特別,因而在意自己在同儕面前的表現。其後,因想負起原生家庭的責任,而影 響 A 想增強其自我功能。就受訪者 B 來說,不但在剛失去母親時,感覺自卑自憐, 因而採取疏離的人際互動。爾後的二十多年來,這些自我認同也一直深深影響她 的人際互動。受訪者 C 則淡淡地表示在生命觀上略約受到影響。受訪者 D 表示曾 有瞬間感覺家結構改變了,失去了支柱。而在訪談過程中,D 一直以角色來定位 父親,不願觸及內在的情感,呈現出淡然的態度。受訪者 E 對於父親的過世一度 有矛盾的感覺,希望得到關心,但不是同情。想對原生家庭的改變以正向情緒來 框架,希望從中得到自我肯定。從這些資料中,除了 C 自認母親過世的影響有限, 以及 D 對父親的過世隱約感到有些潛伏但未被言說的力量之外,從其他的受訪者 的資料中,可理解到失落事件所牽動的各種改變的核心,是衝擊著個人原有的自 我認同的。對於這樣的結果,與 Peretti 和 Vitorrio(1993)對失去父親家庭子女 的研究結果相同,發現失去父親會造成自我認同改變。而當建構的來源之一的父 (母)過世時,不僅影響個人自我認同,也涉及其他親密關係的互動。 此外,還發現受訪者 A 和 E 在面對父親的失落事件影響時,皆對原生家庭產 生責任感及有被家綁住的兩種矛盾的感覺。此種「對家庭的責任感」和「被家綁 住的感覺」的矛盾,存在著「家庭認同」和「離家」的矛盾衝突。這樣的結果與 余德慧、蔡怡佳(1995)以少女離家為主題的研究相比較時發現,把國中少女離 家事件,放在一個「衝突」和「發展」的脈絡中,看到離家少女與原生家庭之間, 產生一種「離合的辯證」的關係,亦即與原生家庭的「相合」背景之中發生了「離」 。 「離」因為「合」而得以有其意義。而在本研究之中,也同樣發現,在父(母) 親死亡的「離」之下,似乎也使 A 和 E 要求自己要更「融合」於原生家庭。但對 處在成年前期的 A 和 E 而言,應是完成發展任務,從原生家庭的「心理分離」走 向自我統合的階段(惠風,1995) 。正逢這個重要的關鍵時期,因為父(母)親的 過世所造成的「離」 ,讓 A 和 E 不自覺地想與原生家庭「合」 ,而拉離了原本的「心 理分離」發展任務。但發展的任務仍是要完成的,因此想要「離」仍留在 A 和 E 的心中。在這脈絡下,觀察到 A 和 E 存在著與原生家庭離合的矛盾關係。就像 A 說: 「其實父親過世之後,很明顯的就是,我媽媽有事情要理,可以說,我家能, 為什麼會這樣講,能做事的,好像,喔,其實姐姐會,可是那擔子重,這很奇怪, 可是事情會有很『重』在我身上。」(A,1,137) 。 「一個感覺是被家裏拖著,被 包袱這樣拖著,沒法走,走不動,也是想要丟掉,跑掉。」(A,4,212) E 覺得自己受的束縛很多,E 說:. - 232 -.

(17) 失落的探討. 「不知道是整個家裡,還是我媽媽影響我真的太深了,有時看著人 家(別人)很瀟灑的作決定時,我真的很羨慕,我很羨慕,然後,我就 變得比較考慮到媽媽感覺…對我而言,目前還要扛家裏好多。」(E,2, 35) 另外,Meshot 和 Leithner(1993)認為青少年時期,父(母)的死亡摧毀了 「人在中年才會面臨死亡」的文化信念,因此重新建構死亡,而認為死亡會發生 在任何時刻、任何所愛的人身上。在本研究中,只發現到受訪者 B 會有類似的建 構信念,如 B 會認為:「我其實每時每刻都在準備,家人隨時可能會離開我,事 實上,親人遲早都會離開你的,所以還是都要學會怎麼樣去走自己的路。」(B, 3,27) 但對受訪者 A、C 而言,其建構的概念就非常的不同。A 認為早逝是一種浪 費,A 說: 「我如果只活到五十幾歲,我會覺得不夠。對我,學很多東西,我可能 還沒有來的及去貢獻什麼東西。那所以我覺得健康蠻重要的」(A,5,124) C 體悟到對人生要看淡、看開,C 說: 「其實看淡一點,就是人生必經之路。 對呀,那如果單講消極一點的話,因為你看淡人生的生死,你比較不會積極,就 會說,唉,我幹嘛這樣一直辛辛苦苦一直往上衝,你就會比較消極啦!」(C,1, 172) 從受訪者 A、B、C、D、E 的訪談資料中也並未發現,父(母)親的死亡會 讓他們開始害怕自己即將死亡,這個發現比較符合 Humphrey 和 Zimpher (1996) 的看法,他們認為在發展階段中的青少年時期,父(母)的死亡雖然發生,但發 展的任務仍要持續,在這情況下比較以壓抑、否認死亡會出現在自己身上的事實 來因應,與中年人在面對其父(母)死亡,進而引發自己也將面臨死亡的聯想是 很不同的。. 失落的意義 就受訪者 A 而言,父親的死亡使他成為家庭的核心,以至於在生活中感覺 到壓力及責任感,特意要磨練自己的處事能力。受訪者 B 因為母親的早逝,促使 她很早就脫離原生家庭,在生活中受到許多磨練,但也因為這些生活上的困難使 她很努力地探索生命,對內在自我的敏感度相當高。受訪者 C 不因母親的過逝而 有太多的生活改變,偶爾會憶起母親早逝因而對生活上持較淡然的態度。受訪者 D 對父親的矛盾衝突的情緒,並不因為父親的過世而消失,仍還在「成為好女兒」 - 233 -.

(18) 應用心理研究 第 20 期. 及「自己主觀的情緒經驗」兩者間掙扎著。雖然如此,但她能對父親持比較客觀 的看法,也感受到父親過世對家人的好處。對受訪者 E 來說,父親的過世使得原 生家庭原有的緊張壓力因而鬆綁,但也促使她與母親之間,產生想要做自己但又 擔心違逆母親的罪惡感衝突,而難以發展與原生家庭分離的任務。 但若就失落事件的發生的時間點來看,失落發生的起始點肇始於父(母)親 的死亡,其中所共有的部份,即是死亡。死亡代表關係的斷裂,這種關係的斷裂, 使得人們比較能離開他原來的位置,重新看待原有關係。亦就是, 「人若要看到他 認為理所當然的世界,往往要在他的『理所當然』觀破裂之時或離開原來的位置」 (引自余德慧、蔡怡佳,1995:101)。由於死亡事件的發生,引導出彼此關係的 斷裂,才能對原來的理所當然的世界一窺究竟。在受訪者 A、B、D、E 的描敘文 中多少都理解到,他們因為父(母)親的死亡,而得以有機會以一種全然的角度 來看待逝者與自己,及逝者與整個家庭之間的動力的改變過程。而此一觀點似乎 也引出本研究對失落意義的認識。 因此,可以說失落的意義是在於失落事件發生時,讓個人有一個機會再檢視 與失落對象間原有的關係。因而理解出在這關係與對象之中,到底我們如何建構 某一部份的自我,投射了什麼樣的自我在這失落對象及關係之中。就如 B 所說: 「人可能碰到困難的時候,或者很辛苦的時候,你特別會去看自己到底是怎麼一 回事,所以我就開始會去參加一些,呃,心理成長的課程。」(B,2,263) E 也說:「我只是因為說我爸爸提早離開我們,所以我才更懂得珍惜他,因 為如果說他也還在世,也是繼續很喜歡賭博的話,那我還是會很討厭他。」(E, 2,26) 子女在父(母)親過世之後,才有機會去看到自己如何與過世父(母)互動, 及自己如何投身在這與父(母)互動之間的關係裡面。在經驗過哀傷之後,重新 看待失落時,以另一個眼光重新審視自己。此刻也才能看到在失落中有一個正向 的意義以及新的自己,而從中有所成長,失落因而成為一個成長的契機。. 建議 1.依本研究的發現, 「失落」與「受訪者」之間存在著「圖像」與「背景」的 辯證性關係,充份說明了在經驗失落時,經驗的主體是主動的感知、經驗的。且 會因生活上中所發生的不同事件,引發不同的失落的反應。這些反應皆是內在客 體對外在世界的投射,充份反應出經驗失落者的內在自我,而其內在自我也會因 失落事件的發生,而產生不同的建構。因此在面對失落事件的案主時,尊重其主 - 234 -.

(19) 失落的探討. 動感知的經驗是極為重要的,也是建立治療關係的重要基礎。更進一步地,若此 時諮商員能深入與案主探討在經驗失落的過程中,如何主動地建構內在自我,則 能協助案主經歷失落的哀傷情緒之後,對失落的意義重新框架,找到新的定位, 以利協助案主能由失落的受害者轉化成生存者(Budman & Gurman,1988) ,則是 治療中最重要的任務。 其次,本研究發現失落有可能是種循環不止的質變,因此也提醒諮商員在面 對案主經驗失落的歷程,可能會因為案主對失落的主動認知不斷地改變,而發生 不斷地陷入、或走出失落哀傷的情況,此是種不斷再框架失落意義的過程。而這 不斷來回的過程也是案主內在自我不斷的重組過程。 除此之外,面對青少年的案主,須留心是否因其父(母)的死亡,使「心理 分離」任務的發展上產生了阻礙。若案主受失落影響,較朝向認同原生家庭的發 展時,諮商員對其與原生家庭的分離主題的處理是相當重要,如何在「自主化的 發展」及「對原生家庭責任感」的兩極中,取得平衡,則是相當大的挑戰。 2.對未來研究上,建議訪談進行時,儘量能訪談兩次以上。如果只有一次的 訪談,比較不能體會出受訪談者真正的語意,易引起誤解。檢核描敘文時,要在 受訪者看過研究者所寫的描敘文後的幾天之內,再進行一次訪談,在相互的表達 對描敘文的想法時,才能產生更多的激盪。在邀請受訪者時,要注意受訪者的表 達能力。尤其是對抽象的感覺及情緒,比較能表達的受訪者,更有助於收集更深 入資料。. 參考文獻 王嚮蕾(1994):《原生家庭父母自我分化與青少年自我分化、焦慮之相關研究》。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德慧、蔡怡佳(1995) : 〈「離合」在青少年發展歷程的意義〉 。 《本土心理學研究》(台灣) , 3 期,93-140。 李佩儀(1996) : 〈台灣地區大學生失落事件、失落反應與調適行為之描述研究〉 。 《中華心 理衛生學刊》(台灣),9 卷,1 期,27-54。 李開敏、林方皓、張玉仕、葛書倫(譯) (1995) :《悲傷輔導與悲傷治療》 。台北:心理出 版社。 惠. 風(1995):《大一學生原生家庭心理分離—個體化與情緒適應之相關研究》。台灣師 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慧涵(1992) :《青年學生父(母)親過世後之哀傷反應、調適行為與家庭關係的變化與 適應情形》。彰化師範大學輔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瓊瑛(1996):《結構派家族治療入門》。台北:心理出版社。. - 235 -.

(20) 應用心理研究 第 20 期. 簡茂發、蔡玉瑟、張鎮城(1993) : 〈國小單親兒童與雙親兒童生活適應之比較〉 。 《中國測 驗學會測驗年刊》(台灣),40 期,271-290。 Arbuckle, N. W. & Vries, B. V.(1995) .The long -term effects of later life spousal and parental bereavement on personal functioning. The Gerontologist, 35(5), 637-347. Barnes, G. E. & Prosen, H.(1985). Parent death and depression. Journal of Abnormal Psychology, 94(1),10-15. Bradach,K. M. & Jordan,J. R.(1995). Long-term effects: Of a family history of traumatic death on adolescent individuation. Death Studies, 19, 315-336. Budman,S. H. & Gurman,A. S.(1988). Theory and practice of brief therapy. New Yourk: The Guilford Press. Chase-Lansdale, P. L., Cherlin, A. J., & Kiernan, K. E.(1995). The long-term effects of parental divorce on the mental health of young adults: A developmental prospect. Child Development, 66(6), 1614-1634. Dietrich, D. R.(1984). Psychological health of young adults who experienced early parent death: MMPI trends.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40(4), 901-908. Emily, S. H.(1991). Adolescent bereavement following the death of a parent: An Exploratory Study. Child Psychiatry and Human Development, 214(4), 267-281. Erikson, E. H.(1963).Childhood and society. N.Y.: w.w.Norton and company. Znc. Finkelsten, H.(1988). The long -term effects of early parent death: A review. Journal of Clinical Psychology, 44(1), 3-9. Humphrey, G. M. & Zimpfer, D. G.(1996). Counseling for grief and bereavement. London: Sage. Kaltreder, N. B., Becker, T., & Horowitz, H. J.(1984). Relationship testing after the loss of parent. American Journal Psychiatry, 141, 243-246. Klapper, J. & Rubinsten, R. L.(1994). The social context of grief among adult daughters who have lost a parent. Journal of Aging Studies, 8(1), 29-43. Kvale, S.(1996). Interviews: An introduction to qualitative research interviewing. London:Sage. Meshot, C. M. & Leithner, L. M.(1995). Death thereat with youth adults who have lost a parent to death. Death Study,19, 5571-582. Meshot, C. M. & Leithner, L. M.(1993). Death thereat, parental loss, and interpersonal style: A personal construct investigation. Death Studies, 17, 319-332. Owusu-Bempah, J.(1995). Information about the absent parent as a factor in the well-being of single -parent families. International Social Work, 38, 253-257. Paristh, T. S.(1989). Evaluation of parents: Do they vary as a function of parent loss, age at loss, or gender of the respondent.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50(4), 461-462. Peretti, D. O. & Vitorrio, A. D.(1993). Effect of loss of father through divorce on personality of the preschool child. Social Behavior and Personality, 21(1), 33-38.. - 236 -.

(21) 失落的探討. Raphael, B., Dunne, M., Cubis, J., Lewin,T., & Kelly, B.(1990). The impact of parental loss on adolescents. Psychosocial Characteristics, 99, 689-700. Rozendal, F. G. & Wells, J. M.(1983). Use of the semantic differential to evaluate long-term of loss of parent on concepts of family. The Journal of Genetic Psychology, 143,269-278. Seidman, I. E.(1991). Interviewing as qualitative research: A guide for researchers in education and the social sciences.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Sklar, A. D. & Harris, R. F.(1985). Effect of parent loss: interaction with family size and sibling order.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142(6), 708-714. Teyber, E.(1992). Interpersonal process in psychotherapy: A guide for clinical training. Pacific Grove, CA: Brooks/Cole. Umberson, D. & Chen, M. D.(1994). Effect of a parent’s death on adult children: Relationship salience and reaction to loss.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59, 152-168. 初稿收件:2000 年 7 月 10 日. 二稿收件:2000 年 11 月 20 日. 三稿收件:2001 年 8 月 28 日. 審查通過:2001 年 8 月 29 日. 責任編輯:邱惟真 作者簡介: 黃淑清. 台灣師範大學教育心理與輔導系博士班研究生 政治大學心理諮商中心助教 通訊處:(116)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 117 號 3 樓 電話:(02)82377400 轉 77401 傳真:(02)29379244 E-mail:karen1@nccu.edu.tw. 修慧蘭. 政治大學教育系博士 政治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通訊處:(116)台北市文山區指南路二段 64 號 政治大學心理系 電話:(02)29387393 傳真:(02)29379244 E-mail:hlshiou@nccu.edu.tw. - 237 -.

(22) Research in Applied Psychology, No. 20, Winter 2003, 217-238. Loss Coping Process of Adults: When They were Adolescent Following Parental Death Shu-Ching Huang Counseling Center. Hui-Lain Hsiu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understand coping process, the influence, and the meaning of adults when they were adolescent following parental death. Five interviewee participated in this study. Deep interviewes were adopted to collect data. Central themes and essential descriptions were chosen to be analyzed. The main finding were as follows:(1)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oss and interviewee was a kind of figure and ground relationship. (2)Facing the event of loss, which collided his/her self-concept was the most critical influence. (3)The meaning of loss was what could get a new self-concept idea by the interrupted parental relationship. The discussion and suggestion about the development of loss counseling were raised at the end of the article. Keywords: loss, the meaning of loss, the influence of loss, deep interview method. - 238 -.

(23)

數據

表 1  五位受訪者的資本資料  研究對象  父(母)親過世 父(母)親過世時的年齡 受訪時年齡 訪問次數  A(男)  父親過世  18 28 五次  B(女)  母親過世  16 37 四次  C(男)  母親過世  20 29 一次  D(女)  父親過世  19 35 一次  E(女)  父親過世  18 22 三次  資料整理與分析  1.整理田野筆記  包含研究對象訪談的日期、訪談的長度、及訪談之前與研究對象聯繫情形、 訪談過程之中研究對象的狀況、與研究對象進行訪談時與訪談後,研究者自我覺 察與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heorem 3.1, together with some algebraic manipulations, implies that the quantum corrections attached to the extremal ray exactly remedy the defect caused by the classical product

McRae 的 The Northern School of Chinese Chan Buddhism , 和 Bernard Faure 的 The Will to Orthodoxy-A Critical Genealogy of Northern Chan.. Buddhism

內戰發生於⻄元 1425 年,瓦希里二世(Vasily

內戰發生於⻄元 1425 年,瓦希里二世(Vasily

Associate Professor of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and Center of Teacher Education at National Central

27 唐 ‧ 實叉難陀譯, 《大方廣佛華嚴經》卷 1〈1 世主妙嚴品〉 ,CBETA, T10, no.

美國沒有專屬的國家青少年工作機關部門,也沒有明確的青少年政策,因此青少 年工作的推動分散在不同的各個行政單位。美國聯邦層級的青少年事務,主要是 由衛生部(Federal Department

• 102學年度以後入學 者:每學期必修 專題討論 至少通過2學期 至少通過2學期 至少通過4學期 碩/博士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