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屆大考試題】 1. 下列有關 C2H4鍵結的敘述,何者正確?【85 日大】 (A)碳以 sp2的混成軌域形成 π 鍵 (B)碳−碳間以 p 軌域形成極性共價鍵 (C)分子中 H-C-C 的角度約為 120° (D)它的分子不具平面結構 2. 下列有關對二甲苯及間二甲苯性質之比較,何者差異最顯著?【85 日大】 (A)熔點 (B)沸點 (C)苯中的溶解度 (D)元素分析的結果 3. 下列各組中二化合物沸點高低之比較何者正確?【85 日大】 (A) N2 > O2 (B) CH3CH2OCH2CH3 > (C) CH3CH2CH2CH2CH3 > (D) H2S > H2O (E) SiH4 > CH4 4. 下列有關物質導電性的敘述,何者不正確?【86 日大】 (A)半導體的導電性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大 (B)金屬的價帶和傳導帶緊鄰在一起而能導電 (C)離子固體熔解後,因價帶和傳導帶能量差異甚小,而能導電 (D)絕緣體的傳導帶和價帶之能量相差甚大,所以不導電 5. 下列離子生成離子對的化學反應,何者釋出的能量最多?【86 日大】 (A) Li+ ) g ( + Cl−(g) → Li+Cl(−g) (B) Li+(g)+ F−(g) → Li+F−(g) (C) Na+ ) g ( + Cl−(g) → Na+Cl(−g) (D) Cs+(g)+ I−(g) → Cs+I−(g) 6. 下列脂芳烴何者之熔點最高?【86 日大】 (A) (B) (C) (D) 7. 下列分子或離子,何者含極性共價鍵,但其偶極矩為零?【86 日大】
(A) BeCl2 (B) NO−3 (C) NH3 (D) NF3 (E) ClO−4
8. 下列何者可發生分子內氫鍵?【86 日大】 (A)柳酸(鄰羥基苯甲酸) (B)順丁烯二酸
9. 畫出下列各分子或離子的構造:【86 日大】 (a)五氟化磷 (b) Si2O76- (c)聚異戊二烯 (d)二個甘胺酸(胺基乙酸)縮合而成的二肽 10. 將蛋白置於酒精中,則蛋白原來透明膠狀的性質消失, 這是因為蛋白分子內何種鍵結被破壞?【87 日大】 (A)共價鍵 (B)離子鍵 (C)氫鍵 (D)雙硫鍵 11. 下列何者為非極性之直線形分子?【87 日大】 (A) HCl (B) CO2 (C) C2H2 (D) SO2 (E) NO2 12. 下列各分子解離能的大小次序,何者正確?【88 日大】 (A) H2 > F2 > Cl2 (B) F2 > Cl2 > H2 (C) Cl2 > F2 > H2 (D) H2 > Cl2 > F2 13. 下列那些是極性分子?【88 日大】
(A) BeH2 (B) NF3 (C) BF3 (D) CH2Cl2 (E) PCl5
14. 下列有關分子或錯離子的幾何結構及其中心原子所使用的混成軌域之敘述,何者正確? (原子序:7N、16S、27Co、28Ni)【88 日大】 (A) [Ni(CN)4]2−:正四面體、sp3 (B) SF6:正八面體、d2sp3 (C) NH3:角錐形、sp3 (D) [Co(NH3)6]2+:雙三角錐、dsp3 (E) SO3:平面三角形、sp2 15. 下列各化合物中,C 與 O 間的鍵長,何者最短?【89 日大】 (A) CH3OH (B) CO (C) CO2 (D) CO32- 16. 比較下列各項物質之性質,請將答案由大到小排列之。【90 日大】 (1)熔點:Na、NaCl、MgO (2)鍵角:SO2、CS2、OF2 (3) π 電子數:2−丁烯、1,3−丁二烯、丁烯二酸
(4)導電度:0.1 M [Co(NH3)6]Cl3(aq)、0.1 M [Co(NH3)5Cl]Cl2(aq)、0.1 M [Co(NH3)4Cl2]Cl(aq) 17. 下列有關酚、苯及甲苯沸點高低的排序何者正確?【91 指考】 (A)酚>苯>甲苯 (B)甲苯>苯>酚 (C)苯>酚>甲苯 (D)酚>甲苯>苯 18. 在氯化鈉結晶格子中,每一個氯離子周圍,有六個最靠近的鈉離子,而每一個鈉離子周圍, 也有六個最靠近的氯離子。試問每一個氯離子周圍最靠近的氯離子應有幾個?【91 指考】 (A) 6 (B) 8 (C) 10 (D) 12 19. 含 A、B、X 三元素的某化合物之結構如圖 2,則此化合物之 分子式為下列哪一個?【92 指考】 (A) ABX (B) AB2X4 (C) AB2X2 (D) ABX3 (E) ABX4
20. 下列化合物中,哪一個分子具有最多的孤電子對?【93 指考】 (A)HCl (B)H2S (C)CO (D)C2H2 (E)CO2
21. 下列有關 H2O、CS2、Na2S、SiO2物質的沸點高低排列順序,何者正確?【93 指考】
(A)SiO2>Na2S>H2O>CS2 (B)Na2S>H2O>SiO2>CS2 (C) Na2S>H2O>CS2>SiO2 (D)SiO2>Na2S>CS2>H2O (E)Na2S>SiO2>CS2>H2O
22. 氮、硫元素和碳相似,會產生幾種氧化物。下列敍述何者正確?【93 指考】
(A)NO2是一個直線形分子
(B) NO2-及CO32-都有共振結構
(C)NO 及 NO2都有未配對電子
(D)氮與硫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成因
(E)x H O y NO2 + 2 z HNO3(x,y,z 為係數),為一正確的反應式
23. 氧族化合物的沸點如下表所示 化 合 物 H2O H2S H2Se H2Te 沸 點(°C) 100 −61 −41 −2 各 化 合 物 沸 點 與 週 期 數 呈 一 線 性 關 係 , 但 水 是 例 外 的 情 形 , 下 列 有 關 水 的 沸 點 不 符 合 此 趨 勢 的 敘 述 , 何 者 正 確 ? 【93 指 考 補 】 (A)因 為 水 分 子 的 結 構 是 彎 曲 狀 , 而 不 是 線 性 分 子 (B)因 為 水 分 子 組 成 的 液 體 不 導 電 (C)因 為 水 分 子 間 含 有 氫 鍵 (D)因 為 水 分 子 很 輕 24. 下 列 有 關 化 合 物 H2C=N- OH 的 鍵 結 及 結 構 的 敘 述 , 何 者 正 確 ? 【93 指考補】 (A)此化合物為一平面分子 (B)具有 3 對未鍵結電子對 (C)其 N-O-H 之鍵角為 1800 (D)碳原子用 sp2混成軌域鍵結,氮原子用sp 混成軌域鍵結 25. 下列有關 NaCl、Na、Cl2、SiO2四種物質熔點高低的排列順序,何者正確?【93 指考補】
(A) SiO2>NaCl>Na>Cl2 (B)NaCl>SiO2>Na>Cl2 (C) SiO2>Na>NaCl>Cl2 (D)Na>NaCl>Cl2>SiO2 26. 下列分子中哪些是極性分子?【93 指考補】
(A)CH4 (B)CH2Cl2 (C)C6H6 (D)CO2 (E)H2O 27. 下 列敘述 何者正 確?【93 指考補】 (A)石墨和金剛石都是絕緣體 (B)金剛石是四面體結構的網狀物質 (C)離子化合物之氣化溫度都很高 MX(l) → M+(g) + X-(g) (D)在石墨中,層與層之間沒有作用力 (E)固態離子化合物為絕緣體,但離子化合物之水溶液可導電
圖2 28. 下列有關正戊烷、異戊烷及新戊烷三個化合物的敘述,何者正確?【93 指考補】 (A)三者的熔點以新戊烷為最高 (B)三種化合物互為同素異形體 (C)其沸點高低的順序依次為正戊烷>異戊烷>新戊烷 (D)常溫下其蒸氣壓的高低順序依次為新戊烷>異戊烷>正戊烷 (E)倫敦分散力為影響此三種化合物沸點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 29. 下列七種物質中,具有極性的共有幾種?【94 指考】 BeH2 CO2 H2S CH4 O3 C2H2 C6H6 (A)1 (B)2 (C)3 (D)4 (E)5 30. 下列化合物中,劃有底線的元素,其混成軌域和 C6H6(苯)中的 C 相同的有哪些?【94 指考】
(A)NH3 (B)C2H4 (C)CO2 (D)H3COCH3 (E)H3CCOOH 31. 下列哪些化合物具有分子內氫鍵?【94 指考】
(A)1,3-丙二酸 (B)鄰二羥基苯 (C)反-丁烯二酸
(D)對羥基苯甲酸 (E)鄰苯二甲酸
32. 下列化合物中的鍵結,哪些不符合八隅體規則?【94 指考】
(A)CO2 (B)NO (C)NF3 (D)SO2 (E)BF3
33. 氫鍵是生物體內一種重要的化學鍵,去氧核糖核酸的雙螺旋結構就是利用氫鍵來維繫的。 下列用點線表示的鍵結(不考慮鍵角),哪些是氫鍵?【95 指考】 (A) (B) (C) H H H H H O H H O H H F H F (D) (E) H N H H F H H O H O H2 C CH3 H 34. 單 層 奈 米 碳 管 是 一 個 由 單 層 石 墨 所 形 成 的 中 空 圓 柱 型 分 子 。 圖 2 為 無 限 奈 米 碳 管 的 一 部 分 , 若 按 圖 2 所 示 的 方 式 將 單 層 石 墨 捲 曲 成 一 直 徑 為 1.4 奈 米 (或 1400 皮 米 )的 奈 米 碳 管 , 則 沿 圓 柱 型 的 圓 周 繞 一 圈 , 需 要 多 少 個 六 圓 環 ?[已 知 石 墨 中 的 碳 —碳 鍵 長 約 為 1.42 埃 (或 142 皮 米 )]【96 指考】 (A)14 (B)18 (C)22 (D)26 (E)30 35. 下列有關乙烷,乙烯,乙炔分子中碳—碳鍵長的比較,哪一個是正確的?【96 指考】 (A)乙烷<乙烯<乙炔 (B)乙炔<乙烷<乙烯 (C)乙炔<乙烯<乙烷 (D)乙烯<乙烷<乙炔 (E)乙烯<乙炔<乙烷
36. 圖 4 為 氫 原 子 結 合 成 氫 分 子 的 位 能 變 化 圖 。 當 二 個 氫 原 子 逐 漸 接 近 時 , 電 子 與 原 子 核 相 互 吸 引 , 導 致 其 位 能 逐 漸 降 低 , 直 至 位 能 最 低 時(- 432kJ/mol), 形 成 最 穩 定 的 氫 分 子 。(氫 分 子 的 鍵 能 即 為 432kJ/mol, 而 此 時 氫 原 子 核 間 的 距 離(0.74 埃 ), 即 為 氫 分 子 的 鍵 長 )。 當 二 個 氫 原 子 更 接 近 時 , 因 原 子 核 間 的 斥 力 大 增 , 其 位 能 亦 急 速 增 高 。 下 列 有 關 Cl2、Br2、I2等 分 子 形 成 過 程 中 , 位 能 變 化 的 相 對 關 係 圖 , 何 者 正 確 ? 【96 指考】 (A) (B) (C) (D) (E) 37. 下列有關化學鍵及分子極性的敘述,何者不正確?【97 指考】 (A)離子鍵主要是由陰離子與陽離子間的靜電引力所造成 (B)共價鍵的偶極矩主要是因鍵結電子對在兩鍵結原子間分布不均所致 (C)直線形的分子不可能具有極性 (D)極性共價鍵中的電子對,通常靠近電負度較大的原子 (E)非極性的分子可能具有極性的共價鍵 38. 下列哪些分子的電子點式,其每個原子(氫除外)均遵循八隅體規則?【97 指考】 (A)BH3 (B)N O2 4 (C)SF6 (D)O3 (E) NO2 39. 一 大 氣 壓 下 , 物 質 沸 點 的 高 低 , 通 常 可 由 液 體 內 粒 子 間 作 用 力 的 大 小 來 判 斷 。 試 問 下 列 物 質 沸 點 高 低 的 比 較 , 哪 些 是 正 確 的 ? 【97 指 考 】 (A)氦 的 沸 點 高 於 氬 (B)氯 化 鎂 的 沸 點 高 於 二 氯 化 硫 (C)甲 胺 的 沸 點 高 於 氟 甲 烷 (D)正 庚 烷 的 沸 點 高 於 正 丁 烷 (E)乙 酸 的 沸 點 高 於 乙 醇 40. 針 對 氨 、 氖 、 苯 及 硫 化 氫 四 種 物 質 , 各 在 其 液 態 的 粒 子 間 作 用 力 之 敘 述 , 何 者 正 確 ? 【98 指 考 】 (A)氨 不 具 有 氫 鍵 (B)苯 與 硫 化 氫 不 具 有 分 散 力 (C)氨 與 硫 化 氫 均 具 有 偶 極 作 用 力 (D)苯 為 對 稱 分 子 , 故 無 凡 得 瓦 力 (E)氖 係 以 單 原 子 存 在 , 故 其 粒 子 間 無 作 用 力 41. 下 列 分 子 中 , 何 者 具 有 極 性 ? 【 98 指 考 】 (A)SO2 (B)CS2 (C)CH Cl2 2 (D)NF3 (E)CH CH OCH CH3 2 2 3 42. 下 列 化 學 鍵 , 哪 一 個 最 短 ? 【 99 指 考 】
(A)C–C (B)O–H (C)C=O (D)C≡C (E)C≡N
-250 -200 -150 -100 -50 0 50 100 150 200 熔點 沸點 F2 Cl2 Br2 I2 (℃) -120 -100 -80 -60 -40 -20 0 20 40 熔點 沸點 HF HCl HBr HI (℃) -200 -150 -100 -50 0 50 100 150 熔點 沸點 C2H6 C4H10 C6H14 C8H18 (℃) 0 200 400 600 800 1000 1200 1400 熔點 沸點 Li Na K (℃) -150 -100 -50 0 50 100 熔點 沸點 CH3OCH3 CH3CH2OH (℃) 44. 下 列 有 關 各 物 質 的 沸 點 與 熔 點 的 圖 示 , 哪 一 個 錯 誤 ? 【 99 指 考 】 (A)鹵 素 (B)鹵 化 氫 (C)直 鏈 烷 類 (D)鹼 金 族 (E)同 分 異 構 物 45. 下 列 哪 一 選 項 中 的 所 有 化 合 物 , 均 同 時 具 有 離 子 鍵 、σ鍵 及π 鍵 ? 【99 指 考 】
(A) NaN3、 NaCN (B)CH COOH3 、 H CO2
(C)NaN3、[Co(NH ) (CO )]3 5 3 (D)TiO2、[Co(NH ) (CO )]3 5 3
(E) [Co(NH ) (CO )]3 5 3 、 CH COOH3
46. 四 種 有 機 化 合 物 甲 、 乙 、 丙 、 丁 的 分 子 量 、 偶 極 矩 及 沸 點 如 下 表 所 示 : 化 合 物 分 子 量 偶 極 矩(Debye) 沸 點 ( ℃ ) 甲 44 2.7 21 乙 44 0.1 -42 丙 46 1.3 -25 丁 46 1.69 78 試 問 下 列 何 者 為 甲 、 乙 、 丙 、 丁 四 種 化 合 物 的 正 確 排 列 順 序 ? 【100 指 考 】 (A)二 甲 醚 , 丙 烷 , 乙 醇 , 乙 醛 (B)丙 烷 , 乙 醛 , 二 甲 醚 , 乙 醇 (C)二 甲 醚 , 乙 醇 , 乙 醛 , 丙 烷 (D)乙 醇 , 乙 醛 , 丙 烷 , 二 甲 醚 (E)乙 醛 , 丙 烷 , 二 甲 醚 , 乙 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