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子淵客家創作歌謠研究
全文
(2) 謝 誌 就讀民族音樂研究所的日子,到此即將劃下句點。身為客家人,一直希望能夠將自 身文化作為研究主軸,因此,始終沒有忘記當時的初衷,便以客家創作歌謠創作者-林 子淵為研究主軸。而在這條寫作論文的道路上,既艱辛又滿足的求知旅程,將是我人生 中一段甜美的記憶。 這篇論文得以順利完成,並非憑一己之力,而是透過許多師長與親友的協助,得以 如願完成。首先,感謝我的論文指導教授-錢善華院長,總是在百忙之中撥空指導我, 給予我許多寶貴的建議,並且給了我相當大的研究空間。也相當感謝-許瑞坤教授與黃 世欣教授兩位口試委員,點出論文可再修正之處,並以鼓勵的角度激勵我向上,才能成 就這篇論文。 感謝諸位訪談對象:楊國鑫先生、邱從容先生、林輝政先生、林張月娥女士等人。 因為有你們,給予我相當豐富的研究資料,使我對論文大綱一無所知,直到能夠逐漸拼 湊出論文架構,進而能完成整篇論文,諸位的幫助使我銘記在心。此外,感謝一路上支 持我的家人,一句小小的問候,就使我在寫作中更加有衝勁;感謝我的摯友們:懿萱、 佳玟、璿文、詩亭、語庭等人,不管是在專業方面的協助,或是當我傾訴心情時的垃圾 桶,使我在煩悶的寫作生活中,妝點了多采多姿的色彩。 最後,將此論文獻給所有曾經幫助過我的人,感謝諸位一路的扶持與鼓勵,點滴銘 心,由衷感謝。.
(3) 摘 要 本論文以林子淵客家創作歌謠為研究對象,以林子淵於 1988-1993 年間所完成的客 家創作歌謠為研究範圍。林子淵自 1988 年開始投入客家歌謠創作,五年間共創作 75 首 作品,筆者按歌謠類型,將林子淵客家創作歌謠分成通俗歌曲與童謠兩類作研究。 第一章緒論探討寫作本文之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步驟、研究範圍與限制, 並經由文獻探討探究客家創作歌謠相關論文,以及將客家創作歌謠作一概述;第二章介 紹林子淵生平,透過訪談其親友與合作夥伴,分兩個時期描述,另蒐集林子淵作品唱片 公司所出版之歌譜、專輯等資料,分類呈現其作品與出版品,統整歸納其作品總數;第 三章與第四章,分析林子淵客家創作歌謠通俗歌曲與童謠,將其分成詞曲創作與曲調創 作兩類,從中選出 28 首代表性作品作曲調形式(包含譜例、資料說明、曲調分析等)、 歌詞形式(包含歌詞大意與註解、類型、句式與押韻等)與歌詞聲韻處理之分析,並藉 由客家傳統小調與傳統童謠與林子淵所作歌曲作聲韻處理分析之比較;第五章將本文前 四章作統整歸納與比較,並說明林子淵客家創作歌謠時代意義,以及筆者對客家歌謠發 展與流傳所提出部份建議。 本論文透過實地調查、資料蒐集、文獻探討,以分析、歸納、比較、研究等方法完 成,期盼透過各項資料之整理、分析,讓大眾對林子淵及其客家創作歌謠有更深入的聊 解,並對保存客家文化能盡一份心力。. 關鍵詞:林子淵、客家創作歌謠、通俗歌曲、童謠。 i.
(4) Abstract The research object of the essay is Lin Zi-Yuan’s Hakka composed songs during 1988-1993. Lin started to compose Hakka songs from 1988, and he composed seventy-five pieces in all within five years. According to the types of the songs, the writer divides Lin’s composed songs into two categories: popular songs and nursery rhymes.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tells the motivation, method and steps, and the range as well as the limit of the essay, and also explores related essays on Hakka composed songs through looking into materials, and briefly tells the Hakka composed songs as well; chapter two introduces Lin’s living background, which is divided into two periods through interviewing his relatives, friends, and partners, and collects information such as singing scores and albums published by the CD company of Lin’s pieces, which shows his works and publications through their types, and and which generalizes a conclusion of his amount of works; chapter three and four analyze Lin’s Hakka composed popular songs and nursery rhymes, and classify them into two types: lyric-song composition and melody composition, and chose twenty-eight significant pieces to analyze their melodic form (including score examples, explanations of materials, analysis of the melody, and so forth), lyrical form (including lyrical gist, kinds, sentence patterns, rhymes, and the like), and the management of the intonation, and analyze this kind of management in Hakka traditional minor ballads with Lin’s by comparison; chapter five summarizes and compares the previous four chapters, and explains the time meaning in Lin’s Hakka composed songs, and the writer gives some advice on the development and circulation of Hakka songs. The essay is finished through on-the-spot investigation, collection of materials, and discussion of bibliography, and is finished by means of analysis, induction, comparison, research, and such like, in the hope that through every arrangement and analysis of the materials, the public will have a deeper understating of Tzu-Yuan Lin and his Hakka composed songs, and will make an effort to preserve the Hakka culture.. Key words: Lin Zi-Yuan, Hakka composed song, popular song, nursery rhyme ii.
(5) 凡 例 一、林子淵創作歌謠就歌詞語言系統言,有國語(北京話)歌謠、閩南語歌謠、客家語 歌謠,而本論文除在生平部份提及到國語、閩南語歌謠外,其餘均僅提及「客家歌 謠」部份,即以客家語來演唱的創作歌謠部份。另林子淵自 1988 年始於創作客家 歌謠,故本論文以 1988 年為研究起點,林子淵因故身亡於 1993 年,故本論文以 1993 年為研究終點。 二、本論文之「表例」為筆者所整理,如引用他人資料,則註明出處;譜例為筆者按照 出版樂譜,由簡譜轉換製成五線譜;附錄「圖例」為筆者實地拍攝,以及由林輝政、 廖堂陵、漢興傳播與吉聲影視音公司提供。 三、本論文之表格、譜例,按各章順序標示,如第二章的第一個表格,以「表 2-1」表 示,第二章的第二個譜例,以「譜例 2-2」表示,以此類推。 四、本論文有關「年代」的記寫方式,一律以「西元」方式呈現,除首次出現仍以「西 元」表示外,其餘皆省略「西元」二字,如西元 1993 年以「1993 年」表示等。若 引用之文獻以「民國」表示,則仍換算成「西元」方式記寫,如「民國五十年代」 寫成「1960 年代」等。 五、本論文中所有的尊稱,如「教授」、「學者」、「先生」、「女士」等,皆一律省略。 六、本論文中所有的書名、曲名、歌詞等,一律統一使用繁體字,如:文中臺灣的「臺」, 一律使用「臺」字,但若引用之原始資料為「台」字時,則仍以「台」字呈現;另 曲名或歌詞所引用之原始資料為「仔」字時,亦以「仔」字呈現。 iii.
(6) 七、為明確表示各類文字之屬性,本論文使用不同之標示符號作為區隔: (一)「. 」:代表專有名詞、樂團名稱等,如「四縣腔」、「交工樂隊」等。. (二) 《. 》 :代表書名、期刊名、專輯名稱、歌譜名:如《臺灣客家系民歌》 、 《客. 家文化季刊》、《十八歲心情》、《客家流行歌曲(一)》等。 (三)【. 】:代表曲名,如:【一條花手巾】、【皇天不負苦心人】、【水果歌】等。. (四)〈. 〉:代表期刊文章,如:〈走進客家館寶藏挖不完〉等。. (五)代表附加說明,如:敏朗(呂金守)等。. iv.
(7) 目 錄 摘要………………………………………………………………………………………………………………………………………i 凡例...…………………………………………….………………………………………………………………………………..….iii 目錄...…………………………………………….……………………………………………………………………..……………..v 表次...…………………………………………….…………………………………………………………………………………...vi 譜次...…………………………………………….…………………………………………………………………..………….....vii.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1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3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5 第四節. 文獻探討……………………………………………………………………………………………………….7. 第五節. 客家創作歌謠概述………………………………………………………………………..…………...13. 第二章 林子淵生平與客家創作歌謠作品…………..…………………………………………..…...17 第一節. 生平概述…………………………………………………………………………………………………....17. 第二節. 客家創作歌謠作品……………………………………………………………………………………..22. 第三節. 客家創作歌謠出版品……………………………………………………………………………..…..33. 第三章 林子淵通俗作品分析………………………………………………………………………..….………47 第一節 客家傳統小調歌詞聲韻分析…………………………………………..……………………….…48 第二節 詞曲創作………………………………………………………………..……………………………….….52 第三節 曲調創作…………………………………………………………………………………………….……...96. 第四章 林子淵童謠分析…………………………………………………………………………………..………117 第一節. 客家傳統童謠歌詞聲韻分析…………………………………………………………………….117. 第二節. 詞曲創作…………………………………………………………………………………….…………….122. 第三節. 曲調創作……………………………………………………………………………………….………….143. 第五章 結語………………………………………………………………………………………………………………...171 v.
(8) 參考資料……………………………………………………………………………….........................................183 附錄一 客語音標對照表…………………………………………….…...................189 附錄二 圖件………………………………………………………...............................193 附錄三 訪談紀錄………………………………………………………....……..........197. 表 次 表1-1【田野調查紀錄表】..............................................................................................................4 表2-1【林子淵家族資料】............................................................................................................18 表2-2【林子淵生平重要事蹟年表】............................................................................................21 表2-3【林子淵客家創作通俗歌曲】...........................................................................................23 表2-4【林子淵客家創作通俗歌曲作詞者比例】.......................................................................26 表2-5【林子淵客家創作通俗歌曲作曲者比例】......................................................................27 表2-6【林子淵客家創作通俗歌曲資料來源比例】..................................................................27 表2-7【林子淵客家創作通俗歌曲歌詞類型比例】..................................................................28 表2-8【林子淵客家創作童謠】....................................................................................................29 表2-9【林子淵客家創作童謠作詞者比例】...............................................................................30 表2-10【林子淵客家創作童謠作曲者比例】............................................................................31 表2-11【林子淵客家創作童謠資料來源比例】........................................................................32 表2-12【林子淵客家創作童謠歌詞類型比例】........................................................................32 表2-13【林子淵客家創作歌謠黑膠唱片曲目】........................................................................34 表2-14【林子淵客家創作歌謠卡帶曲目】.................................................................................35 表2-15【林子淵客家創作歌謠音樂光碟曲目】........................................................................36 表2-16【林子淵客家創作歌謠影音光碟曲目】........................................................................40. vi.
(9) 表2-17【林子淵客家創作歌謠曲譜曲目】................................................................................42 表2-18【林子淵客家創作歌謠同曲異名表】............................................................................45 表2-19【林子淵客家創作歌謠曲名異動表】............................................................................45 表3-1【林子淵通俗歌曲形式整理】...........................................................................................113 表3-2【林子淵通俗歌曲與客家傳統小調整理】......................................................................115 表4-1【林子淵童謠形式整理】....................................................................................................167 表4-2【林子淵童謠與客家傳統童謠整理】..............................................................................168 表5-1【林子淵通俗歌曲與童謠比較】.......................................................................................175. 譜 次 譜例3-1【桃花開樂譜】................................................................................................................48 譜例3-2【思戀歌樂譜】................................................................................................................50 譜例3-3【一條花手巾樂譜】........................................................................................................52 譜例3-4【一條花手巾樂譜分析】................................................................................................55 譜例3-5【十八歲介心情樂譜】....................................................................................................57 譜例3-6【十八歲介心情樂譜分析】............................................................................................60 譜例3-7【孤枕難眠樂譜】.............................................................................................................61 譜例3-8【孤枕難眠樂譜分析】....................................................................................................64 譜例3-9【細妹仔恁靚樂譜】.........................................................................................................65 譜例3-10【細妹仔恁靚樂譜分析】...............................................................................................68 譜例3-11【傷心又奈何樂譜】......................................................................................................70 譜例3-12【傷心又奈何樂譜分析】..............................................................................................73 譜例3-13【蛾眉月樂譜】...............................................................................................................75 譜例3-14【蛾眉月樂譜分析】......................................................................................................78 譜例3-15【一領蓬線衫樂譜】................................................................................................79 vii.
(10) 譜例3-16【一領蓬線衫樂譜分析】..............................................................................................82 譜例3-17【皇天不負苦心人樂譜】..............................................................................................84 譜例3-18【皇天不負苦心人樂譜分析】.....................................................................................86 譜例3-19【恭禧發財樂譜】...........................................................................................................87 譜例3-20【恭禧發財樂譜分析】..................................................................................................90 譜例3-21【異鄉客樂譜】...............................................................................................................92 譜例3-22【異鄉客樂譜分析】.................................................................................................94 譜例3-23【期待个約會樂譜】.................................................................................................96 譜例3-24【期待个約會樂譜分析】............................................................................................99 譜例3-25【分手以後樂譜】...................................................................................................101 譜例3-26【分手以後樂譜分析】...........................................................................................104 譜例3-27【一支擔竿樂譜】...................................................................................................105 譜例3-28【一支擔竿樂譜分析】...........................................................................................108 譜例3-29【在你左右樂譜】...............................................................................................109 譜例3-30【在你左右樂譜分析】.......................................................................................112 譜例4-1【月光光樂譜】.........................................................................................................118 譜例4-2【天公落水樂譜】.....................................................................................................120 譜例4-3【大蕃薯樂譜】.........................................................................................................122 譜例4-4【大蕃薯樂譜分析】.................................................................................................124 譜例4-5【細仔樂譜】.........................................................................................................125 譜例4-6【細仔樂譜分析】.................................................................................................127 譜例4-7【揚尾仔樂譜】.........................................................................................................127 譜例4-8【揚尾仔樂譜分析】.................................................................................................129 譜例4-9【孲仔樂譜】.........................................................................................................130 譜例4-10【孲仔樂譜分析】................................................................................................132 譜例4-11【日頭落山樂譜】....................................................................................................133 viii.
(11) 譜例4-12【日頭落山樂譜分析】............................................................................................135 譜例4-13【仙人掌樂譜】........................................................................................................136 譜例4-14【仙人掌樂譜分析】...............................................................................................138 譜例4-15【紙鶴樂譜】...........................................................................................................139 譜例4-16【紙鶴樂譜分析】...................................................................................................142 譜例4-17【水果歌樂譜】.......................................................................................................143 譜例4-18【水果歌樂譜分析】...............................................................................................146 譜例4-19【龜兔賽跑樂譜】...................................................................................................147 譜例4-20【龜兔賽跑樂譜分析】...........................................................................................149 譜例4-21【屋簷鳥子好講話樂譜】.......................................................................................151 譜例4-22【屋簷鳥子好講話樂譜分析】...............................................................................153 譜例4-23【玉蘭花樂譜】.......................................................................................................154 譜例4-24【玉蘭花樂譜分析】...............................................................................................156 譜例4-25【恁仔細承蒙你樂譜】...........................................................................................157 譜例4-26【恁仔細承蒙你樂譜分析】...................................................................................159 譜例4-27【牽牛花樂譜】.......................................................................................................160 譜例4-28【牽牛花樂譜分析】...............................................................................................163 譜例4-29【老烏鴉樂譜】.......................................................................................................164 譜例4-30【老烏鴉樂譜分析】...............................................................................................166. ix.
(12) x.
(13)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客家」此一名詞,最早出現於晉元帝「給客制度」的韶書,而此處的「客」為廣 義敘述,並非今日客家人所稱之的「客」。而在臺灣有關於「客家」的最早紀錄則始於 1717 年出版之《諸羅縣志》 ,在該書中僅以「客」一字來稱呼這些來自廣東的移民人士。 從此以後,大部分臺灣的地方志都以「客人」、「客子」(仔)、或「客民」等冠上「客」 的辭彙來稱之這些人民。一直到臺灣光復後,國民政府遷臺,國語成為主流語言後, 「客 家」一詞才逐漸普遍化。. 1. 而臺灣客家族的溯源,在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所出版的《福爾摩沙之美-臺灣的 傳統音樂》中描述到: 臺灣客家族人為漢民族的其中一支,其祖先原居住在中國的中原地區,及今日 漢水以東,淮水以西,黃河以南,長江以北之地。東晉後的一千六百年以來,迭經 五胡、遼、金、蒙古等兵亂,造成民不聊生的狀況,而客家族人盼望有個和平安樂 之地,乃自中原輾轉南遷,而落腳在江西、兩廣及福建一帶,也因此稱之為「客」。 到了明末清初之後,又自中國東南沿海地區東渡移居來臺。2 臺灣的客家語主要以「四縣腔」與「海陸腔」為主,另有少數地區說大埔、饒平、 韶安、永定、長樂等腔,其中永定、長樂兩腔幾乎退居個人家庭,目前較活躍且有完整 分布區為四線、海陸、大埔、饒平、韶安。在臺灣以說「四縣腔」為主的地區有桃園縣、 苗栗縣、高雄市、屏東縣、臺東縣等地;以「海陸腔」為主的地區有桃園縣、新竹縣與 花蓮縣等地;「大埔腔」所分布地區有臺中市東勢鄉與苗栗縣卓蘭鄉一部分;「饒平腔」 分布區域有苗栗縣卓蘭鄉的一部分與新竹縣少數地方;以說「韶安腔」為主的地區有雲 1. 邱彥貴、吳中杰,《臺灣客家地圖》 (臺北:果實出版社,2001),27。. 2. 簡上仁編輯, 《福爾摩沙之美-臺灣的傳統音樂》 (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1),. 51。 1.
(14) 林縣崙背鄉一帶。 至於「客家」歌謠的研究,大體上可分成傳統民謠與創作歌謠兩部分。傳統民謠特 色為距今已年代久遠,並且作者佚名,包括老山歌、山歌子等;而創作歌謠主要特色為 發展於近代,包括流行通俗歌曲、童謠、以及藝術歌曲等。近年來由於社會經濟結構的 轉型,客家傳統民謠有漸趨沒落之趨勢,而客家創作歌謠則逐漸增長。在此情況下,筆 者有志於文書之方式將客家創作歌謠作一文獻紀錄,並且由於林子淵是客家創作歌謠中 相當重要的作曲家,筆者對於林子淵所作歌曲有相當大的興趣,因此選擇林子淵為敘述 對象,為客家族群之保存文化盡一份心力,此為本論文最主要之研究目的。 筆者自幼學習音樂,並於客家環境中成長,從小跟隨父母親學習客語,與祖父母一 同欣賞客家歌謠,在持續耳濡目染之下,聽到客家音樂總有著一股熟悉的親切感。身為 一位學習音樂的客家人,一路走來對音樂已有初步的認識,在學習過程中透過各種學習 方法、認識音樂類型,但始終不忘自己身為客家同胞一份子。而後進入研究所,主修民 族音樂學領域,便想以臺灣客家音樂相關主題作為論文寫作之主要方向,此為寫作研究 動機之一。 筆者於整理文獻資料時發現,早期研究臺灣客家音樂方面的學術論文與相關專著多 以探討客家傳統民謠為主,相較之下對客家創作歌謠之研究則為數較少,筆者認為現今 客家音樂在創作歌謠方面數量大為提升,而創作歌謠的興起必與當時的時代背景有著密 切的連結,並可從中窺究出當時音樂社會活動的景況與脈絡。由於近幾十年來,隨著兩 岸客家學的興起,客家研究的範圍已是相當的廣泛。特別是客家傳統民謠的研究更是碩 果纍纍,然而,對已經有二十幾年歷程的客家創作民謠卻乏人問津,論述也是寥寥無幾。 許多歌曲早已被遺忘,有的則如曇花一現,未能引起民眾的關注,實為可惜,因而激發 筆者探討客家創作歌謠的決心,此為動機之二。. 2.
(15) 綜合以上所述,因而引發筆者研究之興趣,決以客家創作歌謠作為研究素材,並以 著名客家創作歌謠作曲者-林子淵作為研究對象,輔以當時客家創作歌謠傳播的環境與 狀況,進而探討客家創作歌謠在臺灣音樂歷史及推動社會活動文化之貢獻,並透過本文 之研究為林子淵所作之歌曲留下歷史紀錄,以期能為日後客家創作歌曲研究者提供更多 文獻參考資料。. 第二節 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民族音樂學的研究是離不開人類學、社會學、樂器學、音樂美學等學科,它可以幫 助我們做更深層的調查與研究。當然「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民族音樂學的不二法 則。本篇論文是屬人物研究範疇,從林子淵的生活背景著手調查,輔以當時音樂文化脈 絡資料,進而探討林子淵客家創作歌曲於當時社會之概況,以及將田野調查之第一手資 料加以統整與分析。 一、研究方法 本論文之研究方法分為「紀錄」、「分類」、「分析」、「比較」四大面向:在「紀錄」 方面留下與林子淵身邊友人的訪談紀錄、各專書論文內的相關資訊,是此範疇的核心; 在「分類」方面,將所得到的資訊作各類的整理,包括文獻的類別、林子淵創作歌謠的 樂曲種類,以及其歌曲隸屬於各家唱片公司等;在「分析」方面,將所得到的資料去蕪 存菁,以及林子淵之創作歌曲手法的運用,都屬於此一範疇;在「比較」方面,將林子 淵先生創作歌曲之歌詞與曲調作一風格論述,以論述的形式陳述林子淵各種風格的相異 處,也是此篇論文精華之所在。 透過上述研究方法,可由四種不同面向,將林子淵客家創作歌謠作品進行完整的分 析研究。因此筆者須對於林子淵生平、創作背景以及創作歌謠等方面有完整的了解與掌 3.
(16) 握。輔以筆者本身對客語擁有的基礎,探討曲中歌詞的意涵,以及歌詞聲韻與曲調相呼 應的現象,對林子淵的客家創作歌謠作一全盤性研究。 二、研究步驟 研究步驟有四個環節,其一為「蒐集既有文獻」 ,其二為「田野調查與訪談」 ,其三 為「統整現有曲譜」,其四為「分析整理」。 在「蒐集既有文獻」方面,主要找尋關於「客家族群歷史」 、 「客家歌謠專題文獻」、 「樂曲分析」和「其他備用知識」四大方面書籍,以及「有聲資料」與「相關網頁」等 輔助資料,彙整並歸納重點,並視需求納入本論文之內容。 在「田野調查與訪談」中,就民族音樂學視角而言,研究音樂必須直接觀察其本體 才能取得第一手資料,且有學者指出「沒有實際調查理論及方法的民族音樂學,不是真 3. 正的民族音樂學。」 客家創作歌謠與客家民歌既有文獻相較之下,所擁有的文獻資料 是較為缺乏的;並且關於林子淵的生平資料,所創作之客家創作歌謠並無詳細文獻記載; 所以必須經由田野調查蒐集。此部分的田野採集以人物訪談為主要重點:採訪林子淵親 人、認識之友人,以及隸屬之唱片公司負責人,使用數位相機與錄音筆作拍照與錄音之 工程,並將錄音檔案打成田野訪談紀錄,附於本論文之附錄中,文中記錄了林子淵之學 習歷程、與友人楊國鑫訪談紀錄、與漢興傳播公司負責人邱從容先生之訪談紀錄,以及 林子淵家屬之訪談紀錄,為極珍貴之研究資料。表 1-1 為筆者之訪談紀錄表: 表 1-1 訪談記錄表 日期 訪談對象 2011/11/12 訪談楊國鑫. 2011/11/21. 3. 訪談邱從容. 田野調查地點 新竹峨眉-詏館. 新竹市-漢興傳播. 訪問主題 1.林子淵生平背景。 2.林子淵創作動機與過程。 3.對林子淵感到最印象深刻的事。 1.林子淵工作時期概況。 2.林子淵創作動機與過程。 3.了解漢興傳播有限公司與林子. 伍國棟, 《民族音樂學視野中的傳統音樂》(上海:上海音樂出版社,2002),50。 4.
(17) 2011/12/04. 訪談林輝政、 林碧筠、林張 月娥. 桃園龍潭-林輝政家. 淵合作情形。 1.林子淵成長環境。 2.林子淵得獎紀錄。 3.林子淵個性概述。 4.林子淵與各家唱片公司合作情 形。. 在「統整現有曲譜」方面,林子淵之樂譜於吉聲影視音有限公司所出版之《客家流 行歌曲(一)》、《客家流行歌曲(二)》、《客家流行歌曲(三)》、《客家流行歌曲(六)》 以及漢興傳播有限公司所出版之《臺灣客家童謠精選輯》等均有豐富記載,筆者利用打 譜軟體將書籍中所記載之簡譜轉化為五線譜並輸出成圖檔,作為樂曲分析之資料。 完成前三步驟之後,再進行第四步驟「分析整理」,擷取「蒐集既有文獻」與「田 野調查與訪談」中所獲得的資料,再配合「統整現有曲譜」之譜例,進行分析整理之工 作,並提出自己的觀點,將文獻作一詳細的探討。. 第三節 第三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本論文之研究範圍重點如下: 一、研究相關資料,整理客家創作歌謠相關研究文獻。 二、從各文獻中整理出客家創作歌謠之概況。 三、根據田野調查與文獻資料,記錄林子淵所作之客家創作歌謠。 四、分析林子淵所作之通俗歌曲。 五、分析林子淵所作之童謠。 上述為本論文核心內容,並根據此五點作為本論文之基本架構。本論文分為 「緒論」 、 「林子淵生平與客家創作歌謠作品」 、 「林子淵之通俗歌曲分析」 、 「林子淵之童謠分析」、 「結論」五大部分,由「客家創作歌謠」之概述,至林子淵個人生平與創作,再切入其 客家創作歌謠兩大形式-「通俗歌曲」與「童謠」之介紹與樂曲分析,採用由大至小的 5.
(18) 層次敘述方式,逐漸顯出林子淵之創作在客家創作歌謠中的地位,並以文字記錄貢獻於 學術界。 第一部分為「緒論」,即本章,除了提及本論文之「研究動機」、「研究目的」、「研 究方法」與相關之「文獻探討」外,尚有「客家創作歌謠概述」 ,為第二部分鋪陳情節。 第二部分「林子淵生平與客家創作歌謠作品」中,本章共分三節,論述林子淵之「生 平」 、 「客家創作歌謠作品」 ,以及「客家創作歌謠出版品」 ,將林子淵之個人背景以及對 客家創作歌謠之貢獻鉅細靡遺的記錄下來。 第三部分與第四部份分別為「通俗歌曲分析」與「童謠分析」,兩章各分三節,主 要從林子淵所作之客家通俗歌曲與童謠中探討其創作意涵,以及歌詞聲韻處理之分析, 並且加入客家傳統歌謠之歌詞聲韻處理為佐證。 第五部分「結語」中,探討從林子淵的創作中,通俗歌曲與童謠有何異同處,以及 所作通俗歌曲與童謠中「詞曲創作」與「曲調創作」有何異同,點出林子淵客家創作歌 謠對客家創作歌謠有何劃時代意義,以及客家創作歌謠在現今社會中將如何能有效推廣, 最後加上筆者對客家創作歌謠的展望。 在進行諸多文獻整理與田野調查的過程中,也遭遇到許多令人束手無策的難題,筆 者將此類問題歸於「研究限制」,而本論文之研究限制如下: 一、林子淵於 1993 年車禍逝世,距今已接近二十個年頭,在資料的彙整中,部份 資料年代已無法確切得知,如林子淵部份得獎紀錄無法詳細查出年代,雖經過 訪談但對於正確年代早已不復記憶,以及當時所記載之生平事蹟已無法獲得詳 細資料,因此筆者將未確定年代之得獎紀錄加註「大約年份」 ,如「約 1988 年」。 二、林子淵之妻子-林太太因工作繁忙,而無法取得聯繫,對於林子淵離開家鄉工 作與成家之部份背景,僅能透過林子淵的手足與當時合作之唱片公司獲得寶貴. 6.
(19) 之資料。 三、在林子淵創作歌謠中,其通俗歌曲分析因數量過於龐大,而選擇最具其代表性 之主打歌曲十四首作為分析,並於曲譜中以五線譜方式呈現,配合歌詞聲韻處 理之分析,但以曲譜呈現方式並無法完整說明客家通俗歌曲中演唱之特色,僅 能利用文字敘述詳加說明。 四、筆者沒有學習客家歌謠之專業背景,僅懷抱滿腔熱血投入客家文化保存之學術 研究,因此寫作常遇難題,使進度不如預期中的順利。遇此情況,僅能憑藉閱 讀相關文獻、田野調查,彙整所有疑問之解答後才下筆寫作,雖耗日費時,卻 也是求取正解之不二法門。 在上述研究限制之下,使得本論文出現一些記錄上的瑕疵,期望後進學者於作此方 面研究時,能夠搜尋到更詳細之資料。. 第四節 第四節 文獻探討 探討舊有文獻為寫作論文之必經過程,在客家創作歌謠方面,目前已發表之碩士生 畢業論文共有以下十篇: 一、 2003 年,黃皓傑發表了《兩個樂團的產銷分析-以交工及閃靈為例》4,本篇 論文主要是以台灣獨立樂團的音樂產製行銷方式分析為主,比較客家樂團「交 工樂隊」與重金屬搖滾樂團「閃靈樂團」與傳統商業唱片公司之異同並進行策 略建議。 二、 2006 年,林宜欣發表了《創作型搖滾樂團結合傳統音樂素材之研究-以好客. 4. 黃皓傑, 〈兩個樂團的產銷分析-以交工及閃靈為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 碩士論文,2003) 。 7.
(20) 樂隊為例》5,本篇論文論及好客樂隊成員多半是「交工樂隊」6過去的成員, 其中有傳統樂器與現代搖滾樂器編制的融合,歌曲形式也屬於當代創作歌曲, 論文內容以傳統音樂的現代運用作為主軸。 7. 三、 2007 年,由蘇宜馨所發表之《涂敏恆客家創作歌謠研究(1981-2000)》 ,以客 家創作歌謠藝人涂敏恆為研究範圍,採用「田野調查」與「曲調分析」方法記 錄涂敏恆之客家創作歌謠,將涂敏恆創作之樂曲分為「通俗歌曲」 、 「童謠」 、 「藝 術歌曲」 、 「進行曲」四類作分析,結構嚴謹,內容充實。此外,此論文對客家 創作歌謠發展歷史-包括萌芽、興起、發展之情形,以年代作區隔探討之,描 寫得相當詳盡。 四、 2007 年,由邱仕弘所發表之《反思客家論述:從交工樂隊的社會實踐談起》8, 主要就客家獨立樂團交工樂隊的音樂,以客家族群之邊緣化的社會性卻能對他 族群有所影響做社會文化角度的論述。邱仕弘描述交工樂隊的音樂實作是在一 種由獨特文化身分的「特殊性」和共有歷史經驗基礎的「普同性」經驗之間展 開實踐,由空間上「質」的意義轉變─讓背景各異的聆聽者,藉由視域上的「融 匯」(fusion)過程,來成就一種動態的「共同」世界可能。 五、 2007 年,由詹俐俐所發表之《台灣客家創作歌曲在客語教學上的運用:以陳 5. 林宜欣, 〈創作型搖滾樂團結合傳統音樂素材之研究-以好客樂團為例〉(國立臺灣師範 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6. 交工樂隊(1999-2003)是來自臺灣客家美濃鎮土裡的樂團,早期因為反美濃水庫而受到 重視,2000 年時,陳水扁總統宣佈任內暫停興建美濃水庫後,交工樂隊開始關注農民和農村議 題,音樂形式也漸趨成熟。以在地的傳統音樂(客家八音)為基礎,使用鑼、鼓、嗩吶、三弦、 月琴等樂器,結合現代搖滾樂,創造了呼應現實社會的客家新民謠。 7. 蘇宜馨, 〈涂敏恆客家創作歌謠研究(1981-2000)〉(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音樂系碩士班,碩 士論文,2007)。 8. 邱仕弘, 〈反思客家論述:從交工樂隊的社會實踐談起〉(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 所,碩士論文,2007)。 8.
(21) 9. 永淘為例》 ,本篇論文主要是以資料分析之方法,探究新竹與苗栗地區客語 教師使用陳永淘歌曲的現況與原因,利用問卷調查獲得所需的資料並加以分析。 此外,文中利用田野調查方式探究陳永淘的生平與創作歌曲,是一篇質化與量 化均有之研究。 六、 2008 年,由陳齊家所發表之《1980 年代以後客家創作歌曲之發展、反思與覺 醒》10,本篇論文談 1990 年代興起的新客語歌謠運動,其認為客家創作者本 著傳承的使命,結合了傳統與創新,試圖在客家族群非多數人口的台灣社會, 闖出一片天。此外,族群認同與社會包容是多元文化下的主要課題,創作者意 識到文化保存的重要性,將流行樂母語化並加入傳統的元素。論文以幾個歷史 事件貫穿,以歷史為概念來描述客家歌曲由傳統演變至今的過程。爾後因本土 意識抬頭,原本屬於社會底層的聲音開始興起,進而有新一代客家歌手或樂團 創作自己族群的歌曲,除了加入對社會現象的批判,也唱出心聲,作者分析了 這些歌手或樂團的理念、背景與作品風格。 七、 2009 年,由楊蕙嘉所發表之《當代客家流行音樂的族群再現與文化認同》11, 本篇論文試圖聽取許多客家唱片,並且以歌詞內容做深究,呈現出每位歌手對 於客家族群的想法,並且提到認同以及族群內部差異等問題。此外,輔以某些 音樂工作者、媒體、公部門官員的訪談,帶出客家流行音樂相關領域的的問題 與現狀。. 9. 詹俐俐, 〈台灣客家創作歌曲在客語教學上的運用:以陳永淘為例〉 (國立交通大學客家 社會與文化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7)。 10. 陳齊家, 〈1980 年代以後客家創作歌曲之發展、反思與覺醒〉 (國立臺南藝術大學民族音 樂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 11. 楊蕙嘉, 〈當代客家流行音樂的族群再現與文化認同〉 (元智大學資訊社會學研究所,碩 士論文,2009)。 9.
(22) 楊蕙嘉的論文從詞曲歸納出族群再現的特色,再運用深度訪談法來探索創 作歌手以及文化仲介者對於客家流行音樂的想法與經驗意義。本論文認為客家 流行音樂所代表的客家意象非常多元,它創造出歌手們想要的客家文化,形塑 自己想要的客家意象並且超脫過去對客家人的刻板印象,並且為客家族群找尋 新方向。而客家流行音樂不僅喚起閱聽者身為客家人血緣的本質;也喚醒閱聽 者回鄉的心情。此外,客家流行音樂中的語言元素也是造成文化認同的最大關 鍵,這使得客家流行音樂成為客家族群的重要表現與認同象徵。 八、 2010 年,由林淑琴所發表之《客家流行樂團之研究-以「山狗大」為例》12, 本篇論文以客家創作樂團-「山狗大樂團」作為田野調查主軸,將樂團成立背 景與創作動機作一詳細介紹,並透過「客家音樂」與「流行音樂」作相關文獻 探討,深究客家音樂與社會文化之間的關係。 13. 九、 2011 年,由傅世杰所發表之《客家流行音樂之研究-以陳永淘為例》 ,本篇 論文以陳永淘的音樂創作歷程為主軸,探討他與客家族群乃至於臺灣社會之間 的互動和影響。並藉由陳永淘的創作音樂,以及歌曲中存在及使用的各種元素 與處理手法,回溯其音樂創作時的理念與構思,並探討其背後隱含的文化意 涵。 十、 2011 年,由劉榮昌所發表之《戰後客家流行音樂的發展與形構》14,本篇論文 將 1981 年迄今的客家音樂發展當作書寫重點,探討客家流行音樂與客家唱片. 12. 林淑琴, 〈客家流行樂團之研究-以「山狗大」為例〉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教學碩士 班,碩士論文,2010)。 13. 傅世杰, 〈客家流行音樂之研究-以陳永淘為例〉 (國立新竹教育大學音樂學系碩士班, 碩士論文,2011)。 14. 劉榮昌, 〈戰後客家流行音樂的發展與形構〉 (國立中央大學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碩士 論文,2011) 。 10.
(23) 發展情形等,以時間為主軸探討客家音樂的變化。其中對於多家客家唱片公司 有許多詳盡分析與介紹。 在專書著作方面,目前國內書籍與本研究有相關之「客家音樂」、「創作音樂」、「流 行音樂」等為主題之相關研究,其所呈現的論述方向、特色和內容,分析敘述如下: 一、 1974 年,楊兆禎著《客家民謠九腔十八調的研究》15,作者從客家民族的南遷 與客家民謠的產生作為論述主題,並將客家民謠的種類依照「曲調」與「歌詞」 作分類,將其音階形式、調式、曲式、唱腔等分析並討論。此書對筆者所要探 討之「現代客家創作歌謠」而言,是一本重要參考指標,可從傳統的客家歌謠 基礎上探究現代客家音樂的轉變。 二、 1982 年,楊兆禎著《臺灣客家系民歌》16,此書大體上與《客家民謠九腔十八 調的研究》基本結構相同,而本書特點在於一些論述有具體例證以及更進一步 的說明。 三、 1983 年,楊佈光著《客家民謠之研究》17,作者從客家之源流、遷徙、客家民 謠之產生與分類、曲式、歌詞、伴奏等詳細論述,並以實際參與臺灣各縣市政 府所舉辦之山歌民謠大賽蒐集而得之歌謠與歌詞,作詳細分析整理。這本書記 錄了當時山歌比賽盛行的景況,得以一窺從傳統到現代的軌跡。 四、 1983 年,陳運棟著《客家人》18,本書作者將「客家民系的演進與分佈」、「客 家話的面面觀」 、到「客家文化」的一連串探討。就如同賴金男在序言中所述:. 15. 楊兆禎,《客家民謠九腔十八調的研究》 (臺北市:育英出版社,1974) 。. 16. 楊兆禎,《臺灣客家系民歌》(臺北市:百科文化公司,1982)。. 17. 楊佈光, 《客家民謠之研究》(臺北市:樂韻出版社,1983) 。. 18. 陳運棟, 《客家人》(臺北市:聯亞出版社,1983)。 11.
(24) 「當然客家人的特性不只是語言;但是,語言卻是其他生活層面最忠實的反映。」 本書在第三章花了相當的篇幅在討論客家語言;而在第三章的第五節,將「客 家山歌」也放在「客家話的面面觀」此章節中討論。不過,討論的篇幅不多, 也僅限於一些比較通盤性的概念與介紹。 五、 1993 年,楊國鑫著《臺灣客家》19,本書收集作者所發表之三十一篇文章,將 其分成「歷史民俗」 、 「語言」 、 「歌謠」及「人物」等四大類。在「人物」章節 方面,介紹客家民謠四大歌手-楊兆禎、胡泉雄、徐木珍、吳盛智等人,此四 人對客家民謠之研究、推廣及發揚的方向雖然都不一樣,但都對客家民謠有卓 著的貢獻。在此類別中,另外還介紹了客家三腳採茶戲、客家民謠的種類等。 六、 2004 年,鄭榮興著《臺灣客家音樂》20,本書將客家音樂分成「客家八音」 、 「客 家民歌」 、 「戲曲音樂」以及「祭祀音樂」四個部分。每個章節也分別從淵源、 發展歷程、現況與展望作細部的討論分析。本書對於臺灣客家音樂有一概念性 的架構,能夠建構筆者對於客家音樂的研究更將深入。 期刊方面,客家研究資料許多均在《客家文化季刊》與《客家》這兩本期刊內。目 前有巫淑蘭於《客家文化季刊》所發表之〈淺談臺灣客家有聲資料庫,從客家唱片談起〉; 呂錦明於《客家文化季刊》所發表之〈客家山歌如何傳唱下去-談客家歌謠永續發展的 困境和榮景〉 ;楊國鑫於《客家》中所發表之〈林子淵先生對客家創作歌曲的貢獻〉 ;林 輝政於《客家》所發表的〈林子淵先生生平事蹟〉 ;黃正宗《客家文化季刊》 〈進入客家 音樂的時光隧道〉;楊依依於《客家文化季刊》所發表之〈走進客家館寶藏挖不完〉與 〈客家音樂穿越大時代〉;與林子淵合作作詞的楊政道於《客家》所發表之〈客家創作 19. 楊國鑫, 《臺灣客家》(臺北市:唐山出版社,1993)。. 20. 鄭榮興, 《臺灣客家音樂》(臺中市:晨星出版社,2004)。. 12.
(25) 歌曲之過去、現下、未來發展概略〉;劉楨於《客家》所發表之〈客家新音樂的興起、 發展與未來。〉 、 〈優游客家創新歌曲世界十六年〉與〈一九九七年客家創新歌曲專輯回 顧〉 ;鄧榮坤於《客家》所發表之〈喊樣般唔想你〉 ;顏志文於《客家》所發表之〈客語 歌的創作歷程〉與〈如何突破客家音樂現狀〉 ;羅佩倫於《客家文化季刊》所發表之〈翻 開臺灣音樂市場發展史黑膠唱片唱出多少陳年往事〉等。. 第五節 第五節 客家創作歌謠概述 1950 年代至 1970 年代,由於唱片公司的發行與廣播節目的興盛,開始出現客家創 作歌謠,當時致力於客家創作的工作者有蘇萬松、敏朗21(呂金守)等。1980 年代至 1990 年代,則因各地客家民謠之比賽或創作歌謠之比賽與政府文化單位的設立與推展等,而 出現了知名客家創作歌謠作者,如林子淵、涂敏恆、陳永淘等,並開始有如「交工」樂 隊等客家樂團之組成。1990 年代至 2000 年代,客家樂團又加入生力軍,如顏志文、謝 宇威、劉劭希等。 客家創作歌謠,主要約可分為通俗歌曲、藝術歌曲與童謠三大類,茲將分項敘述如 下。 (一)通俗歌曲 「通俗(流行)歌曲」是創作歌謠的一種,是為了符合一般大眾胃口,因應市場創 作需要而創作出來的曲子,歌詞淺顯易懂,曲調具時代流行性。此類作品包括全新的創 作、與將傳統民謠之詞與曲創編等之作品,這些作品有明確作者,並以客語演唱,隨著 時代的演變,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創作風格。1960 至 1970 年代,受日本流行音樂的影. 21. 敏朗,本名呂金守,出生於高雄市鹽埕區。1964、1965 年間,與李文光合作,由惠美唱 片公司出版客家笑科劇《李文古》一至十集。原本是自行車車行的「黑手」呂金守,後來成為 一位汲汲營營在臺灣客語、閩南語兩大方言歌壇之創作者,作品超過兩百首。 13.
(26) 響,除了大量翻唱日本的流行歌曲之外,當時的客家歌謠也常出現混血歌曲,如呂金守 【靠自己本能】、【淡水河邊】等;221970 至 1990 年代,因受校園民歌盛行之影響,當 時客家創作歌謠具有民歌的風格,如顏志文的【借問】等;1990 至 2000 年代,由於臺 灣民主時代的真正來臨,與族群、鄉土意識的抬頭,創作風格傾向更多變,有民謠風味、 電子風味等多樣的曲風。 此類作曲者早期有呂金守、林子淵、吳盛智、涂敏恆、胡泉雄等,近代則有林展逸、 顏志文、林生祥、陳永淘、謝宇威、劉劭希、東東(本名湯運煥)等。另外,創作型樂 團則有關子音樂坑、交工樂隊、山狗大樂團、硬頸暢流樂團、好客樂隊、生祥與瓦窯坑 3 樂團等。代表性作品有吳盛智的【無緣】、林子淵的【細妹恁靚】、涂敏恆的【客家本 色】 、陳永淘的【頭擺的事情】 、顏志文的【教你唱山歌】 、謝宇威的【花樹下】 、劉劭 希的【頭擺頭擺】、交工樂隊的【我等就來唱山歌】、山狗大樂團的【山狗大】等。 (二)藝術歌曲 「藝術歌曲」指的是歌詞採自文人作品,具文學涵養,藝術價值高,受正統訓練的 作曲者搭配歌詞意境譜曲,有別於商業取向的「通俗歌曲」與作詞、作曲者佚名的「民 歌」23。 從日治時代開始,即有客籍音樂工作者投入歌劇、獨唱和合唱曲等西方音樂方面的 創作。近期,又隨著本土意識的反思,接受西方音樂教育的客籍音樂工作者,如沈錦堂、 徐松榮等,因有感於客家音樂有份傳遞下去的責任,乃將傳統客家音樂作了新的嘗試, 以客家藝術歌曲創作量豐富的徐松榮為例,其於 1978 年開始創作「客家歌謠合唱曲」, 以及將傳統民謠【病子歌】改編成女聲二部合唱,之後又陸續有【農家樂】四部合唱等. 22. 財團法人臺灣音樂著作權人聯合總會 http://www.mcat.org.tw/,呂金守作品總表資料。. 23. 安默兒, 《音樂辭典》(臺北市:城邦文化,2001),22。 14.
(27) 豐富又多樣的客家藝術歌曲創作作品產生。另以涂敏恆為例,其為提倡發揚客語,在歌 詞創作上採用古詩、古詞,配上新創曲調,讓客家歌謠展現另一種風貌。目前所見客家 創作藝術歌曲代表性作者有沈錦堂、徐松榮、曾興魁、涂敏恆等,代表性作品有徐松榮 的【送郎送到五里亭】、涂敏恆的【江城子】等。 (三)童謠 客家童謠可分成唸誦式與歌唱式童謠兩大類,唸誦式童謠(唸謠)為傳統的客家歌 謠,帶有各地腔調,並以帶有節奏的方式朗誦。客家傳統唸謠的種類千變萬化,可略分 為「敘事」 、 「逗趣」 、 「遊戲」三類,以混合句式最為常見,押韻單純。近代,一些有心 人士有感於客家文化與語言的快速流失,於是開始將客家傳統唸謠譜上適合小孩演唱的 曲調,讓客家傳統童謠有了新生命而繼續傳承下去,除舊詞配上新曲外,有以傳統唸謠 為主再加以改編之創作童謠,也有詞曲皆全新創作的客家創作童謠。近代客家創作童謠 代表性作品有吳盛智與涂敏恆的【大憨牯汽車】、林子淵的【水果歌】與陳永淘的【鷂 婆】等。. 15.
(28) 16.
(29) 第二章 第二章 林子淵生平與客家創作歌謠作品. 林子淵(1956-1993)本名林庭筠,出生於臺灣苗栗縣頭份鎮,其藝術天份特別傑 出,舉凡音樂、美術、文學等均有涉獵,尤其對音樂的興趣特別濃厚。林子淵自十六歲 時(1972)即開始發表歌曲,至 1993 年過世為止,發表之作品將近四百首,其中客家 創作歌曲近百首。其初期作品為國語及閩南語創作歌曲,後致力於客家歌曲的創作,著 名客家歌曲代表作品有【細妹仔恁靚】 、 【一領蓬線衫】 、 【一條花手巾】 、 【皇天不負苦心 人】、【十八歲心情】等。 本章將分「生平概述」 、 「客家創作歌謠作品」 、 「客家創作歌謠出版品」三節,來敘 述林子淵之生平與客家創作歌謠作品。. 第一節 生平概述 本節除參考有關林子淵相關文獻資料以外,另訪談林子淵親屬:媽媽林張月娥、大 弟林碧筠及二弟林輝政;合作夥伴:漢興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邱從容;客家工作者:楊 國鑫等人。希望藉由訪談上述所列人士,讓大家對林子淵能有更深入的認識。 以下將分成「童年時期」、「求學時期」、與「創作時期」三部分來概述林子淵之生 平。 一、童年時期 1956 年 2 月 12 日,林子淵出生於苗栗縣頭份鎮,父母皆為客家人,所用客語為四 縣腔。父親林光楨因任職於銀行而全家遷居至臺北市,而後曾擔任進口國外影片之片 商,最後在藥廠工作至退休。林子淵共有五個兄弟,除林子淵外,其他兄弟依序為大哥 林秉筠、大弟林碧筠、二弟林輝政、三弟林春筠,林子淵排行第二(表 2-1)。 17.
(30) 林子淵的父親為人正直、個性木訥,刻苦勤儉為家庭犧牲奉獻。母親林張月娥(苗 栗縣南庄鄉人),出生當地望族,曾參與臺北市婦女合唱團,因此林子淵的音樂天賦可 說是來自家傳。除了來自於母親的耳濡目染外,林子淵的外祖父也愛好音樂,外祖父平 時喜愛演奏二胡,因而遺傳音樂天賦到林子淵身上,奠基良好的音樂基礎。 以下筆者將所蒐集到的林子淵家族資料整理於下(表 2-1)。 表 2-1. 林子淵家族資料. 資料來源:林輝政提供,陳彥好整理。 二、求學時期 林子淵先後就讀於臺北市華安國民小學、臺北市大安國民中學、臺北市立高級工業 職業學校(現今臺北市大安高工)、桃園縣中壢市南亞工專紡織科。 林子淵的音樂天賦於高職時期即已展現,當時林子淵參加學校樂隊,並且擔任學校 樂隊的隊長,而有機會研習各種樂器,如鋼琴、薩克斯風、吉他等多項樂器,同時也接 觸不同風格樂曲,深感作曲之奧妙,於是開始研究理論作曲,買了報紙上所刊登的作曲 函授自修,從古典理論到其他各種音樂風格,逐漸掌握不同種類的作曲理論,因而毛遂 自薦嘗試將自己的作品交給唱片公司,為唱片公司所賞識,開啟了林子淵共二十多年的 18.
(31) 音樂創作之路。 除了對音樂的喜愛與執著,林子淵對文學與美術興趣亦濃厚。林子淵的文學素養可 從他的音樂創作得知,林子淵大多數作品皆詞曲一同創作,豐富的學識與文采,除了來 自學校的學習外,他於高職求學階段曾經獲得校內小說獎第一名,造就他在歌曲填詞上 多變的風格。 三、創作時期 林子淵的歌曲創作自完成學業並服完兵役之後,旋即投入作詞作曲的行列,成為專 業的作曲家。早期以國語與閩南語為主,後期則以客家歌曲為大宗,共有約四百餘首的 創作。以下介紹分成兩部分敘述。 1.早期創作(1972-1988) 林子淵的早期創作以國語、閩南語為主,至民國七十七年為止,約發表過兩百五十 餘首國語及閩南語歌曲,先後替國內多為歌壇知名歌星寫過多首歌曲。以國語創作歌曲 舉例,如蔡琴所演唱之【情鎖】 、費玉清演唱之歌曲【大野英豪】 、鳳飛飛之歌曲【菊花】 以及千百惠的【走過咖啡屋】等,這些歌曲部分曾是八點檔連續劇主題曲,傳唱度與知 名度皆相當高,並逐漸在唱片界闖出名氣。而閩南語創作歌曲如江蕙所演唱之【補償】、 王瑞霞演唱的歌曲【生命的戀歌】與費玉清【傷心路】等歌曲,林子淵創作之歌曲造成 風行後,即收到電視節目中視六燈獎與臺視五燈獎的邀約,請林子淵擔任歌唱比賽節目 的評審,在大眾傳播圈中已有一定知名度。 2.後期創作(1988-1993) 林子淵的「客語」創作之路,始於 1988 年漢興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邱從容的邀請。 當時邱從容基於對客家事務的推動與熱誠,共邀林子淵創作客家流行歌曲,林子淵欣然 接受這提議,開啟了他客家歌曲的創作,也造就林子淵對客家創作歌曲的發展。. 19.
(32) 當時林子淵曾說過下列這段話: 最近我從各報章雜誌及傳播媒體上發現,有愈來愈多的熱心人士、學者專家,為了 客家文化的維護和創新,紛紛付出了心血和努力,而且也有了具體的成績,這是令所有 客家人同感振奮的事,身為客家的一份子,眼見自己母語漸漸流失,文化、歷史漸漸消 沈,還有少數客家後代「妄自菲薄」,缺乏「根」之觀念,實足令人痛心!佛家有云: 人生有七情六慾,人儘管有種族、信仰、階級、愚智、性別、老幼等分別,但是每個人 總是有血有肉的感情動物,這是無人能否定的「不平則鳴」,作曲家也是個人,當然是 不會例外的。24 從林子淵以上的話中可知,他致力於客家歌曲的創作,是為了保存客家文化,因而 全力投入客家歌曲創作。 林子淵之創作手法非常嚴謹,總是把曲子修改到最完美,一字一句細細斟酌。就作 詞方面而言,由於林子淵從小在臺北市長大,童年時期並無與客家環境接觸,因此當時 林子淵為了作客語歌詞而閱讀大量相關書籍外,亦時常專程回苗栗頭份老家請教自己的 祖母及其他長輩,將自己有疑慮的語句向長輩請益,詢問能否有更貼切的語詞,或是歌 詞的押韻合適與否,以及客語的聲調與曲調的配合等,作詞的態度從不馬虎。從作曲數 量來說,他的寫作速度比當時漢興傳播有限公司的另一位客語作曲家-涂敏恆要來的 快,兩位作曲家透過作曲互相激勵對方,從良性競爭的方式增加創作量。 林子淵歌詞創作題材廣泛,包括愛情、友情、勵志、諷刺等類型,而以客家創作通 俗歌曲而言,數量最多為愛情歌曲,如【細妹仔恁靚】【孤枕難眠】、【情殘夢碎】、【一 條花手巾】 、 【愛情的賊仔】 、 【分多一些愛】等。另有激勵人心的勵志歌曲,如【人生 十字路】 、 【人生愛打拼】 、 【後生要打拼】 、 【皇天不負苦心人】 、 【做個男人愛有志氣】等。 除上述通俗歌曲外,林子淵還創作逗趣且受孩童喜愛的童謠,如【水果歌】 、 【仙人掌】、 【牽牛花】25、【龜兔賽跑】、【屋簷鳥子好講話】等歌曲。 除詞曲全新創作的歌曲外,林子淵亦改編傳統山歌曲調,將其曲調填入新詞,以客 24. 楊國鑫, 〈林子淵先生對客家創作歌曲的貢獻(上)〉,《客家》(三月號,1994):58。. 25. 【牽牛花】一曲於 1994 年選入新竹縣母語教材。 20.
(33) 語演唱,如【賀新婚】使用客家傳統桃花開調、【會情郎】借用客家小調。以及將受歡 迎且耳熟能詳的外國歌曲、國語歌曲等,創作客語歌詞演唱,如童謠【魚仔水中泅】採 用國語歌曲【魚兒水中游】曲調,歌詞則作部分修改;童謠【又好笑又好噭】則是西洋 歌曲【聖誕歌】之曲調。筆者以為這類歌曲乃因應市場之需所創作之作品,以具流行性、 大眾性之曲調填入客語歌曲,使演唱者可琅琅上口,讓客家創作歌謠以另一形式更貼近 群眾。 林子淵與唱片公司之合作,始於 1988 年與漢興傳播有限公司之合作,出版了客家 創作歌謠《細妹仔恁靚、後生愛打拼》專輯、 《十八歲心情》專輯、 《做個男人愛有志氣》 專輯,以及童謠《快樂童謠》 、 《客家童歌 2》專輯等。約 1990 年與吉聲影視音有限公司 出版《林展逸(精選一)》、《單思戀》、《彭嬿(精選四)》專輯等。 林子淵身為近代客家創作歌謠早期開拓者之一,除竭盡心力創作客家歌曲外,還擔 任各地客家創作歌曲比賽評審,對於客家歌謠拓展可說是不遺餘力。而當林子淵努力挖 掘與開創客家創作歌曲,親赴大陸廣東省梅州指導客家音樂及擔任大陸歌手邱小玲《做 個男人愛有志氣》專輯製作人時,不幸於廣東梅州車禍辭世,如此全心奉獻於客家歌謠 創作,竟遭此不幸,實令人不勝惋惜。 以下筆者將林子淵之生平事蹟(表 2-2)列表於下。 表 2-2 時間. 林子淵生平重要事蹟年表. 1956. 2 月 12 日出生於苗栗縣頭份鎮。. 1968. 臺北市華安國小畢業。. 1971. 臺北市大安國中畢業。 考取臺北市大安高工。. 1972. 開始作曲。. 1974. 臺北市大安高工畢業。 考取桃園縣中壢市南亞工專紡織科。. 1976. 桃園縣中壢市南亞工專紡織科畢業。. 生平事蹟. 21.
(34) 開始服役。 1978. 役畢。 大量投入國臺語流行歌曲創作。. 1981. 榮獲教育部七十年度文藝創作獎-兒童歌曲作曲【媽媽的愛】。. 1985. 榮獲中視公司「愛的旋律」作曲獎。. 1986. 榮獲新聞局「好歌大家唱」優良歌曲獎。. 1988. 應漢興傳播有限公司之邀,創作客家歌曲。 榮獲臺北市扶輪社「讚頌父恩歌曲創作」比賽作詞獎。. 1989. 於漢興傳播有限公司擔任《細妹恁靚》專輯製作人。. 1991. 於漢興傳播有限公司擔任《十八歲个心情》專輯製作人。. 1991. 以客家創作歌謠【一支擔竿】入圍新聞局第三屆「金曲獎」流行音樂作品類「最 佳年度歌曲獎」。 客籍男歌手鄧百成以林子淵所作詞作曲之【皇天不負苦心人】入圍第三屆金曲 獎最佳方言男歌手。 【一支擔竿】入選屏東縣母語教材。 應漢興傳播公司之邀,赴中國大陸廣東省梅州指導客家歌曲錄製,於 3 月 8 日 不幸車禍身亡,享年三十八歲。. 1993. 第二節 第二節 客家創作歌謠作品 林子淵自 1971 年就讀臺北市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以後,即投入音樂創作,並 且在服役完畢之後,晉身為專業作曲家行列。早期以國語、閩南語歌曲(如【大野英豪】 、 【生命的戀歌】)創作為主,1988 年與漢興傳播有限公司負責人邱從容合作,開始投入 客語歌曲創作,直至 1993 年車禍身亡,客家創作歌謠作品數量達近百首。 林子淵之創作歌謠,曲目豐富、歌詞內容多樣,而可用多種分類方式將其歌曲歸類。 26. 筆者採用歌詞性質來做分類,將其分作「通俗歌曲」、「童謠」兩大類來作敘述。 以下表 2-3、表 2-7,各欄之資料、用字皆以原始資料為依據,筆者不作更動,「作. 詞者」欄中,僅有部分資料遺失,無法得知作詞者,以「不詳」表示; 「作曲者」欄中, 26. 涂敏恆, 〈客家歌謠〉 , 《客家文化系列講座》 (苗栗縣:苗栗縣文化中心,1991) :20-21。 涂敏恆將自己的創作歌謠依風格分成十一類:改編傳統歌謠、模仿歌謠、唐詩宋詞譜曲、具有 音樂性的數來寶、快節奏的青少年歌曲、進行曲、自由創作、創新的童歌、鄉村歌曲、強調客 家意識、海陸與四縣混用之歌曲。 22.
(35) 由於林子淵客家創作通俗歌曲中,少部分曲調採用客家古曲,故以「古曲」通稱。 「資料來源」欄中,以出版唱片公司皆以簡稱方式呈現,如「漢興傳播」表示資料 來源為「漢興傳播有限公司」所簽訂之合約資料,如「樂譜」表示無出版資料而有五線 譜者。 「歌詞類型」欄中,楊國鑫曾說:「林子淵的專輯歌詞內容,可分成五類,分別是 愛情的、親情的、勵志的、趣味的及節令的。27」另涂敏恆於苗栗縣文化中心 1991 年所 舉辦的「客家文化系列講座」28中,將自己客家歌謠創作作品依歌詞分成七類,分別為 「抗議」類、 「諷刺」類、 「勸世」類、 「愛情」類、 「教育」類、 「消遣」類、 「勵志」類。 筆者綜合以上兩種分類方式,將林子淵客家創作作品歌詞分成九類,分別為兩者共有的 29 「節令」類、 「諷刺」 「愛情」類、 「勵志」類,與兩者各有的「親情」類、 「趣味」 類、. 類、「教育」類,另因部份歌曲無法以上述類別加以分類,如【出外靠朋友】所敘述之 內容為友情,故加入「友情」類以及【兒時个夢】之「敘事」類。 一、通俗歌曲 通俗(流行)歌曲之曲調通俗易懂、易於流傳,擁有廣大的聽眾;其題材大多取自 30. 現實生活,強調娛樂性;其結構形式通常短小精鍊,力求易記易唱。 筆者目前蒐集到 的林子淵客家創作歌謠作品中,屬於「通俗歌曲」的數量為 56 首,依照曲名字數排列 列表(表 2-3)如下。 表 2-3. 林子淵客家創作通俗歌曲. 27. 楊國鑫, 〈林子淵先生對客家創作歌曲的貢獻(上)〉,《客家》(三月號,1994):58。. 28. 涂敏恆, 〈客家歌謠〉, 《客家文化系列講座》(苗栗縣:苗栗縣文化中心,1991):21。. 29. 「趣味」類歌詞,歌詞內容涉及猜謎、遊戲、數數字、想像等之歌謠,皆歸入此類,如 【水果歌】歌詞形容香蕉彎彎像月亮,蘋果則是像妹妹紅紅的臉頰,筆者將此類歌謠歸入「趣 味類」歌謠。 30. 薛宗明, 《臺灣音樂史綱》(高雄市:高雄市國樂團,2000) ,137。 23.
(36) 曲名. 作詞者. 作曲者. 資料來源. 歌詞類型. 涿雨. 楊政道. 林子淵. 漢興傳播. 愛情. 老實人. 林子淵. 林子淵. 漢興傳播. 愛情. 放勢拼. 楊政道 林子淵. 林子淵. 吉聲影視音. 勵志. 客家妹. 楊政道. 林子淵. 樂譜. 敘事. 蛾眉月. 林子淵. 林子淵. 漢興傳播. 愛情. 異鄉客. 林子淵. 林子淵. 漢興傳播. 勵志. 無法度. 林子淵. 林子淵. 全成唱片. 愛情. 單思戀. 楊政道. 林子淵. 吉聲影視音. 愛情. 林子淵. 古曲. 31. 漢興傳播. 節令. 古曲. 32. 漢興傳播. 愛情. 賀新婚 會情郎. 林子淵. 夢難留. (不詳). 林子淵. 樂譜. 敘事. 一支擔竿. 楊政道. 林子淵. 漢興傳播. 勵志. 一片癡情. 楊政道. 林子淵. 漢興傳播. 愛情. 分手以後. 楊政道. 林子淵. 漢興傳播. 愛情. 來生纏綿. 楊政道. 林子淵. 吉聲影視音. 愛情. 孤枕難眠. 林子淵. 林子淵. 漢興傳播. 愛情. 兒時个夢. 楊政道. 林子淵. 漢興傳播. 敘事. 客家恰恰. 林子淵. 林子淵. 樂譜. 敘事. 思鄉个心. 楊政道. 林子淵. 漢興傳播. 勵志. 記得當年. 邱從容. 林子淵. 漢興傳播. 愛情. 恭禧發財. 林子淵. 林子淵. 漢興傳播. 節令. 望郎回鄉. 賴碧霞. 林子淵. 漢興傳播. 愛情. 情殘夢碎. 林子淵. 林子淵. 吉聲影視音. 愛情. 單身哥仔. 林子淵. 林子淵. 漢興傳播. 愛情. 寒夜孤燈. 林展逸. 林子淵. 吉聲影視音. 愛情. 一條花手巾. 林子淵. 林子淵. 漢興傳播. 愛情. 一領蓬線衫. 林子淵. 林子淵. 漢興傳播. 親情. 人生十字路. 林子淵. 林子淵. 漢興傳播. 勵志. 人生愛打拼. 林子淵. 林子淵. 全成唱片. 勵志. 又見桃花開. 林子淵. 林子淵. 吉聲影視音. 愛情. 人爭一口氣. 楊政道. 林子淵. 漢興傳播. 勵志. 人善分人欺. 邱從容. 林子淵. 漢興傳播. 諷刺. 31. 【賀新婚】使用客家傳統桃花開調寫成。. 32. 【會情郎】使用客家小調寫成。 24.
相關文件
Understanding and inferring information, ideas, feelings and opinions in a range of texts with some degree of complexity, using and integrating a small range of reading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Monopolies in synchronous distributed systems (Peleg 1998; Peleg
Corollary 13.3. For, if C is simple and lies in D, the function f is analytic at each point interior to and on C; so we apply the Cauchy-Goursat theorem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
Corollary 13.3. For, if C is simple and lies in D, the function f is analytic at each point interior to and on C; so we apply the Cauchy-Goursat theorem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
* School Survey 2017.. 1) Separate examination papers for the compulsory part of the two strands, with common questions set in Papers 1A & 1B for the common topics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