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IR:Item 987654321/4500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IR:Item 987654321/4500"

Copied!
7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 立 臺 灣 體 育 大 學 (臺 中 )競 技 運 動 學 系 碩士學位論文. 後蹬腳角度對擊劍長刺影響之研究 THE EFFECTS OF REAR FOOT ANGLE ON LUNGE IN FENCING. 研 究 生: 蔣來福. 撰. 指導教授: 沈易利. 教授. 中 華 民 國 98 年 6 月.

(2) 論文名稱:後蹬腳角度對擊劍長刺影響之研究 總 頁 數 : 71 頁 院校組別:國立臺灣體育大學(臺中)競技運動學系暨碩士班 畢業時間及提要別:九十七學年度第二學期碩士學位論文提要 研究生:蔣來福. 指導教授:沈易利. 教授. 中文摘要 本 研 究 目 的 旨 在 探 討 擊 劍 長 刺 動 作 不 同 後 蹬 腳 角 度 ( 75°、 90°、 105°) 之 刺 擊 準 確 度 、 運 動 學 與 動 力 學 的 特 徵 及差異分析,以國家代表隊及全國運動會前三名之男子鈍劍 及銳劍共 8 名選手為研究對象,各受試者須連結電審器並以 三 種 不 同 後 蹬 腳 角 度 站 在 K I S T L E R 測 力 板 完 成 長 刺 動 作,使 用 VICON MX-F40 動 作 分 析 系 統 同 步 擷 取 與 收 集 各 項 力 學 參 數,所得資料以描述性統計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檢定處理。 經由分析研究結果後,獲得以下結論:一、在刺擊準確度方 面 達 到 顯 著 差 異 (p<.05) , 以. 75° 之 準 確 度 顯 著 高 於. 90° 與. 105°, 受 到 心 理 狀 態 的 影 響 下 , 優 秀 擊 劍 選 手 認 為 在. 75°下. 做長刺動作較為舒適亦容易推蹬,進而造成準確度有所差 異;二、在運動學方面,不同後蹬腳角度之動作時間、最大 劍速度與主要關節最大速度出現時間皆未達顯著差異;三、 在動力學方面,不同後蹬腳角度之最大地面反作用力與衝量 均無顯著差異。就整體表現而言,本研究顯示. 90°後 蹬 腳 角. 度之長刺動作為最佳,因此在日常的教學實務及訓練,須養 成選手良好的習慣並建立正確的動作觀念。. 關鍵詞:後蹬腳角度、長刺、擊劍. I.

(3) Title of thesis: The Effects of Rear Foot Angle on Lunge in Fencing. Name of Institute: Athletics Department & Graduate School of National Taiwan Sport University, Taichung. Graduate date: June 2009. Degree Conferred: M.P.E. Name of student: Chiang, Lai-Fu. Adviser: Shen, Yi-Li.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analyze the variation in accuracy, kinematics, and kinetics characteristics resulting from the combination of different rear foot angles (75°,90°,105°) in fencing. Eight foil and epee fencers from national team and top three players from the national games were observed. Fencers were connected with the fencing machine and, according to the three different rear foot angles, stand on the KISTLER force-plate to accomplish lunge motions. VICON MX-F40 motion synchronism analysis system was used to obtain and collect each mechanics parameter. Data Analysis method by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d one-way ANOVA were processed. Research results showed: first, accuracy technique was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in the different angles (p<.05), with 75° having the best performance compare to the other angles. The variation in accuracy is probably because of psychological influence, where fencers consider comfortable and easy push tread on 75°. Second, in the kinematics, motion time, maximum sword velocity, and main joints maximum velocity appear time of different rear foot angl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Third, in the kinetics, maximum ground counterforce and impulse of different rear foot angles 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Whole display on this study show that 90° lunge motion of rear foot angle is optimum. For this reason, in teaching or training task, fencers need to cultivate fine habit and establish correct motion concept. Key words: rear foot angle, lunge, fencing. II.

(4) 謝. 誌. 本論文承蒙指導教授-沈易利教授,多年以來的悉心指導及鞭策教誨,使 學生得以在教與學的訊息回饋中得到各方觀念之啟發與成長,讓學生受益匪 淺,銘感在心,永誌難忘。論文亦承蒙修平技術學院-張志凌教授、國立臺灣 體育大學(臺中)競技運動學系-張立羣教授之批閱斧正,特置卷首,敬申謝 意。 在研究所期間,初撰寫本論文時,仍然不敢相信自己可以完成這項艱鉅的 任務,正當步履闌珊且忙的焦頭爛額之時,猛然回首後突然發現,我已著手開 始寫下並紀錄這歷史性的一頁,看到論文完成後,澎湃的心裡不免對自己感到 驕傲與肯定,但內心深處卻有一陣空虛和落寞,頓時停下腳步靜靜沉澱自己, 才回憶起當初的堅持及努力永遠不可抹滅,往後也將不會白費。而對於可以如 期完成論文,乃是受惠於許多人的幫助、支持與鼓勵,首先要感謝碩士班導師 -吳昇光教授不斷的引導之下,對於學術研究的知識增長,更能暸解追求學問 與研究的方法及態度、競技運動學系之母-莊艷惠教授的諄諄教誨及提醒,使 學生在學業上如沐春風、學務長-趙榮瑞教授在教學時之激勵、總務長-林房 儹教授的統計之解答、專任教師-方世華教授於教學討論時熱心的提供寶貴的 建議、擊劍教練-林炳宏教練不時給予督促,學生受用無窮,育我良多,不勝 感激。 另外,感謝陳重佑博士無私的借用生物力學實驗室與相關器材,並特別感 謝同窗偉勳、世錫、家偉在實驗硬體與軟體的操作及實驗數據蒐集的熱心協 助、思嚴在資料方面的補充、恩佩對英摘的修正、佩欣學姐在行政業務的處理, 並再次感謝所有參與實驗研究之擊劍受試者及隊員,不辭辛勞與不求回報的精 神配合實驗的進行,其態度是值得嘉許,也是我學習的楷模,有賴於您們的鼎 力相助,方能使本研究實驗更加充實、完善與順利。再來要感謝的是我深愛的 幕後推手兼女友-雪枝,在大學、研究所期間的悉心呵護之下,當我遇到困境 及面對難題時,都能迎刃而解,給予莫大的關懷,陪伴我渡過最艱辛的時刻, 留下最難忘、美好的記憶,同時對於曾經關心過我的人,在此一併致上最誠摯 之感謝。 最後,僅以本論文獻給我最尊敬的叔叔-蔣家財先生與最敬愛的父親-蔣 家發先生,給予背後默默的提攜與栽培,讓我無後顧之憂全心全意追求學問並 完成此論文,沒有您們無悔的付出,就不能成就今日的我,在此特別獻上最深 摯的謝意給我最親愛的家人,期盼能將此份喜悅與榮耀跟大家一同分享。 蔣來福 謹誌 中華民國九十八年六月於 國立臺灣體育大學(臺中)競技運動學系暨碩士班. III.

(5) 目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錄. .......................................................................... ........................................................................... I. II. 謝. 誌. ............................................................................. III. 目. 錄. .............................................................................. IV. 表目錄. .............................................................................. VI. 圖目錄. ............................................................................ 第壹章. 緒論. VII. .................................................................... 1. 第一節. 研 究 背 景 ............................................................. 1. 第二節. 研 究 動 機 ............................................................. 3. 第三節. 研 究 目 的 ............................................................. 6. 第四節. 研 究 假 設 ............................................................. 6. 第五節. 研 究 範 圍 ............................................................. 7. 第六節. 研 究 限 制 ............................................................. 7. 第七節. 名 詞 解 釋 與 操 作 性 定 義 ........................................ 8. 第貳章. 文獻探討. .......................................................... 11. 第一節. 擊 劍 運 動 之 相 關 性 研 究 ...................................... 11. 第二節. 擊 劍 力 學 分 析 之 相 關 性 研 究 ............................... 17. 第三節. 動 力 鏈 在 運 動 表 現 上 之 相 關 性 研 究 .................... 21. 第四節. 各 類 運 動 不 同 姿 勢 與 角 度 之 相 關 性 研 究 ............. 23. 第參章. 研 究 方 法 與 步 驟 .............................................. 29. 第一節. 實 驗 設 計 ........................................................... 29. 第二節. 實 驗 儀 器 與 設 備 ................................................ 30. IV.

(6) 第三節. 研 究 步 驟 與 流 程 ................................................ 33. 第四節. 研 究 對 象 ........................................................... 36. 第五節. 研 究 時 間 與 地 點 ................................................ 37. 第六節. 場 地 佈 置 ........................................................... 37. 第七節. 資 料 處 理 與 統 計 分 析 ......................................... 38.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 40. 第一節. 準 確 度 之 分 析 .................................................... 40. 第二節. 運 動 學 之 特 徵 .................................................... 42. 第三節. 動 力 學 之 特 徵 .................................................... 47. 第四節. 主 觀 問 卷 調 查 結 果 ............................................. 52. 第五節. 綜 合 討 論 ........................................................... 53.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 59. 第一節. 結 論 .................................................................. 59. 第二節. 建 議 .................................................................. 60. 參考文獻. .......................................................................... 61. 中 文 部 份 ......................................................................... 61 外 文 部 份 ......................................................................... 65. 附錄 附 錄 一 ............................................................................ 68 附 錄 二 ............................................................................ 69 附 錄 三 ............................................................................ 70 附 錄 四 ............................................................................ 70 附 錄 五 ............................................................................ 71. V.

(7) 表目錄 表 3-1. 受 試 者 基 本 資 料 表 ................................................ 36. 表 4-1. 不 同 後 蹬 腳 角 度 之 準 確 度 表 .................................. 40. 表 4-2. 不 同 後 蹬 腳 角 度 準 確 度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 41. 表 4-3. 準 確 度 DUNCAN 事 後 檢 定 摘 要 表 ......................... 41. 表 4-4. 不 同 後 蹬 腳 角 度 在 各 動 作 期 之 動 作 時 間 表 ............. 42. 表 4-5. 不 同 後 蹬 腳 角 度 動 作 時 間 分 期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 43. 表 4-6. 不 同 後 蹬 腳 角 度 在 各 動 作 期 之 最 大 劍 速 度 表 ......... 44. 表 4-7. 不 同 後 蹬 腳 角 度 合 速 度 分 期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 44. 表 4-8. 不 同 後 蹬 腳 角 度 之 各 關 節 最 大 速 度 出 現 時 間 表 ...... 45. 表 4-9. 不 同 後 蹬 腳 角 度 之 各 關 節 最 大 速 度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 46. 表 4-10. 不 同 後 蹬 腳 角 度 最 大 地 面 反 作 用 力 及 衝 量 表 ....... 50. 表 4-11. 不 同 後 蹬 腳 角 度 最 大 地 面 反 作 用 力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51. 表 4-12. 不 同 後 蹬 腳 角 度 衝 量 變 異 數 分 析 表 ...................... 52. 表 4-13. 不 同 後 蹬 腳 角 度 主 觀 問 卷 所 佔 人 數 表 .................. 53. VI.

(8) 圖目錄 圖 1-1. 後 蹬 腳 角 度 示 意 圖 .................................................. 9. 圖 1-2. 長 刺 關 鍵 時 相 與 動 作 階 段 圖 .................................. 10. 圖 3-1. 人 形 劍 靶 .............................................................. 30. 圖 3-2. 擊 劍 電 審 器 ........................................................... 31. 圖 3-3. 捲 線 器 .................................................................. 31. 圖 3-4. VICON MX-F40 動 作 分 析 系 統 之 紅 外 線 攝 影 機 ...... 32. 圖 3-5. T 型 動 態 校 正 器 .................................................... 32. 圖 3-6. L 型 靜 態 校 正 支 架 一 座 .......................................... 32. 圖 3-7. 反 光 球 放 置 圖 ....................................................... 32. 圖 3-8. KISTLER 測 力 板 ................................................... 33. 圖 3-9. MX 遠 端 監 控 硬 碟 機 .............................................. 33. 圖 3-10. 實 驗 流 程 圖 ......................................................... 35. 圖 3-11. 場 地 佈 置 圖 ......................................................... 37. 圖 4-3. 擊劍長刺過程不同後蹬腳角度之前後方向地面反作 用 力 曲 線 圖 ( 受 試 者 B) ..................................... 48. 圖 4-4. 擊劍長刺過程不同後蹬腳角度之左右方向地面反作 用 力 曲 線 圖 ( 受 試 者 B) ..................................... 48. 圖 4-5. 擊劍長刺過程不同後蹬腳角度之垂直方向地面反作 用 力 曲 線 圖 ( 受 試 者 B) ..................................... 49. VII.

(9) 第壹章 第一節. 緒論 研究背景. 擊劍可分為鈍劍、銳劍及軍刀三種不同項目,在. 1896. 年 第 一 屆 奧 運 會 列 為 正 式 項 目 , 當 時 只 有 軍 刀 和 鈍 劍 , 1900 年 法 國 巴 黎 奧 運 才 加 入 銳 劍 ( 俞 繼 英 , 2 0 0 1 )。 擊 劍 運 動 自 1913. 年 在 法 國 巴 黎 成 立 了 國 際 擊 劍 聯 合 會 (Federation. 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e d ’ E s c r i m e; F I E ), 特 別 是 在 第 二 次 世 界 大 戰 以 後,現代擊劍運動在技術和戰術上有了較快的發展,尤其是 擊 劍 運 動 進 入 了 9 0 年 代 之 後,經 由 自 然 科 學 研 究 成 果 對 體 育 的滲透,導致了擊劍在訓練方法、選材,以及器材設備等方 面 有 了 更 大 的 革 新 ( 趙 傳 杰 , 2 0 0 0 )。 臺 灣 1 9 5 7 年 經 由 港 僑 洪克圖、李光明於臺灣大學傳授擊劍,之後由旅日華僑名劍 手 翁 貞 雄 於 1 9 6 9 年 贈 送 劍 具 使 之 推 廣,初 期 設 定 以 大 專 院 校 為主要推展目標,至此,臺灣擊劍運動才慢慢發展並向外推 展 開 來 ( 溫 華 昇 , 2 0 0 0 )。 擊劍運動是一項歷史悠久的傳統體育項目,就競技動作 形態而言,擊劍是由雙方運動員手持鋼劍,頭戴面罩,身穿 擊劍服,在專門的劍道上,按統一的規則,以對手身體上的 有效部位為攻擊目標,用刺或劈的動作方法進行攻防格鬥的 競 技 運 動 ( 國 家 體 委 擊 劍 編 寫 組 , 1 9 9 6 )。 由 於 擊 劍 比 賽 過 程 中,運動員大部分的動作都是在快速對抗中完成的,因此運 動員對於進攻或防守距離的判斷、時間分配、速度與節奏感 調控的綜合能力是取勝的重要因素,這種綜合的調控能力就 是擊劍運動員競技能力的具體表現形式之一(周成林、劉微. 1.

(10) 娜 、 任 莉 敏 , 2 0 0 7 )。 由 於 擊 劍 運 動 的 演 變 相 當 快 速 , 特 別 是 電子審判儀器的出現,使得比賽更趨於公平,加上技術、戰 術不斷的去蕪存菁,更融合運動科學的訓練,使擊劍運動產 生 一 種 新 的 風 貌 ( 邱 玉 惠 、 王 三 財 , 1 9 9 9 )。 在技術方面,擊劍是在對抗過程中完成,具有開放性、 多元性和變異組合性的特點,運動員必須根據場上的變化情 況,不斷調整自己的動作,快速的採取相應的動作方法(付 全 , 2 0 0 5 )。 在 擊 劍 動 作 技 術 分 析 的 相 關 研 究 文 獻 中 , 學 者 均 指出長刺動作在比賽中是一個重要的攻擊腳步,同時也是在 多數攻擊中,屬於較能有效得分的動作(王三財、相子元, 1 9 9 7;王 三 財,2 0 0 0;王 三 財、邱 玉 惠,2 0 0 2;H a s s a n & K l a u c k , 1 9 9 8 ; L i n , 2 0 0 4 )。 在戰術方面,擊劍運動具有預見性、隱蔽性和靈活性等 特點,選手要善於隱蔽自己的真實意圖和打法,並能根據場 上情況靈活應變,方能確保獲得最後勝利,因此,擊劍運動 也 被 譽 為 是 速 度 與 智 慧 的 競 賽 ( 付 全 , 2 0 0 5 )。 在 多 數 研 究 擊 劍戰術的相關文獻中,更可以發現長刺動作的重要性,不論 是 速 度 、 距 離 、 時 間 及 運 用 次 數 , 都 是 以 長 刺 動 作 為 最 佳( 張 志 凌 , 1 9 9 5 ; 張 志 凌 、 林 房 儹 , 2 0 0 1 ; 溫 華 昇 , 2 0 0 4 )。 Margonato, Roi, Cerizza, 與 Galdabino (1994) 探 討 等 長 肌力收縮的運動過程中,對於慣用手與非慣用手之差別並發 現因擊劍運動在動作過程,有所謂不能對換的特性,而此特 性之所以會有肌力的差別是在於訓練的年數以及技巧使用的 關係,所以在日常訓練時,就要加強特殊技巧的肌力使用。 此 外 Geil (2002) 指 出 擊 劍 所 產 生 不 能 對 換 的 運 動 特 性 , 在 前進與後退時,負荷特徵上有很大的不同。因此,擊劍運動. 2.

(11) 員對於長刺動作主要訓練的條件包括:肌力、速度、耐力、 柔軟和敏捷性,尤其是針對手腕、手臂、腰及腿等部位(國 家 體 委 擊 劍 編 寫 組 , 1 9 9 6 )。 然 而 , 在 實 際 的 運 動 場 上 , 如 何 透 過 科 學 化 的 訓 練 方 法 去 計 劃、執 行,達 到 事 半 功 倍 的 效 果 , 以利擊劍運動員能充分發揮身體能力,進而去達到高水準運 動表現,對於現代擊劍運動來看,這是相當重要、迫切的課 題。. 第二節. 研究動機. 由於運動生物力學是實踐性很強的一門學科,它應用現 代科技技術,能在不影響運動員正常訓練和比賽的情況下, 客觀記錄運動員的技術並能將研究結果快速反饋給教練和運 動員參考,並能給予教練與運動員研究上的回饋(體育學院 通 用 教 材 , 1 9 9 4 )。 目 前 針 對 擊 劍 長 刺 動 作 所 進 行 的 實 證 性 研 究 ( 王 三 財 、 相 子 元 , 1997; 邱 玉 惠 、 王 三 財 , 1999; 周 繼 和 等 , 1994; Geil, 2002; Hassan & Klauck, 1998) 指 出 個 別 最佳長刺動作可以透過運動學與動力學參數、自我感覺評量 加以分析評估。然而,先前的研究文獻中,對於長刺動作模 式與力量表現仍缺少較完整的討論。研究者認為對於實戰攻 擊的身體動作次序及下肢動作等做深入的探究,不僅可作為 技巧學習的依據,未來更可呈現出有系統而量化的數據可供 教練與選手參考。因此,針對擊劍運動特性進行評估及探討 何種角度下才能做出適當長刺動作來進行訓練與比賽,達到 最佳運動表現,乃為研究動機之一。. 3.

(12) Bower (1985) 指 出 長 刺 能 迅 速 縮 短 距 離 去 刺 擊 對 手,也 可 以 快 速 回 復 成 起 勢 ( o n g u a r d ) 的 姿 勢,準 備 再 次 的 攻 擊 或 防 守 , 同 時 也 是 攻 擊 的 基 本 動 作 之 一 。 王 三 財 與 相 子 元 ( 1 9 9 7 ); 邱 玉 惠 與 王 三 財 ( 1 9 9 9 ) 等 研 究 指 出 擊 劍 長 刺 動 作的平均速度與後腿推蹬水平力達到顯著差異,亦即作用力 越大速度越快。另外,長刺的後腿水平力與垂直力達顯著正 相關,因此影響推蹬力除了摩擦力以外,即為推蹬角度。長 刺動作主要是從起勢來發動,經由後腳的推蹬力量,以及前 導腳向前踢跨步來完成長刺動作。然而,筆者從事訓練實務 時發現,選手的實戰準備姿勢中,後腳擺放的角度因人而 異,經過詢問之下,大部份選手都是以個人舒適度與習慣方 式 為 主 要 優 先 考 慮 的 條 件 ( 大 於 或 小 於 9 0 ° )。 由 此 可 見 , 多 數的擊劍選手都還不能以較客觀的評估方式,去尋找出實戰 準備姿勢的最佳推蹬角度。另外,部分擊劍相關書籍(國家 體 委 擊 劍 編 寫 組 , 1 9 9 6; E v a n g e l i s t a , 1 9 9 6 ; G a r r e t , K a i d a n o v , & Pezza, 1999) 都 只 有 提 到 後 腳 擺 放 角 度 建 議 是 90°, 並 沒 有再進一步說明原因,因此,本文將探討何種實戰姿勢的後 蹬腳角度,才能有利於做出符合高經濟效率的長刺動作並作 為研究之方向,此為動機之二。 近 幾 年 來,自 從 國 際 擊 劍 總 會 (FIE)對 競 賽 規 則 與 擊 劍 電 審器做了重大修改後,使比賽引起了快節奏、短距離等一系 列 重 要 的 交 鋒 變 化 。 沈 易 利 ( 2006) 研 究 擊 劍 電 審 器 對 鈍 劍 攻擊的分析並指出電審器的修改對擊劍運動的技術、戰術等 層面均有深遠的影響。由於擊劍運動是運用技、戰術的奇正 交鋒變化去創造時機,在有效的距離與時間內刺中對手達到 得分的目的,因順應規則的修改,所以更加講求快速、準確. 4.

(13) 及 有 效 的 得 分 方 式。Guizani 等 (2006) 指 出 擊 劍 在 整 個 比 賽 和體驗上都必須盡最大的努力,同時也需要快速且準確的動 作做為決定的要素,且擊劍運動員會在這資訊過程中,增加 身體的調節及注意的能力,而非擊劍運動員卻無法相比,由 此可知,準確度的刺擊動作是不可或缺的。在過去研究文獻 中發現,為提升擊劍運動的績效與減少傷害的發生情況下, 都 是 結 合 準 確 度 的 方 法 來 加 以 驗 證( 張 志 凌 、 林 房 儹 , 2 0 0 3 ; 張 志 凌 , 2 0 0 6 ; 張 志 凌 、 林 房 儹 , 2 0 0 6 )。 因 此 , 長 刺 動 作 的 後蹬腳角度會對刺擊準確度造成何種影響,此為研究動機之 三。 綜合以上所述,針對擊劍長刺動作特性之相關性研究文 獻到目前為止仍屬缺乏,且都未能提供擊劍教練在準備姿勢 與動作指導上有參考的依據。有鑑於此,本研究擬透過運動 生 物 力 學 分 析 , 參 考 劉 玉 仁 與 邱 宏 達 (2006)針 對 高 爾 夫 選 手 在揮桿過程中,不同右腳站姿之開放角度分別以. 15° 的 差. 別,比較下肢地面反作用力之差異,結合擊劍實戰姿勢之後 蹬 腳 角 度 模 式( 以 垂 直 角 度 9 0 ° 為 基 準 , 亦 即 後 蹬 腳 向 前 7 5 ° 為 閉 鎖 角 度 、 90°為 垂 直 角 度 、 往 後. 105°為 開 放 角 度 , 共 三. 種不同後蹬腳角度)站立時,比較後蹬腳在不同角度下,擊 劍長刺之刺擊準確度,是否有不同的表現;並針對擊劍運動 特性進行運動學與動力學相關參數之探討,使選手與教練藉 以分析出運動技術的優劣,進而改善、尋找最佳運動技能的 方法,讓擊劍領域的發展能步入科學化時代,使國內競技水 平 向 上 提 升,並 在 國 際 舞 台 有 所 表 現。期 望 本 文 之 研 究 成 果 , 能對國內擊劍運動有所助益。. 5.

(14) 第三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為透過擊劍長刺動作,施予實戰姿勢後腳在 75°、 90°、 105°之 不 同 後 蹬 腳 角 度 的 差 異 , 比 較 刺 擊 準 確 度 之影響,進行運動學和動力學各項參數探討,並將所得其結 果於往後能提供選手與教練作為指導參考依據。 具體目的如下: 一、技術性方面 刺擊準確度以何種角度最佳,是否具顯著差異。 二、運動學方面 (一)在動作時間、最大劍速度方面是否具顯著差異,以何 種角度為適合於長刺。 (二)持劍手與前導腳主要關節最大速度出現之時間順序。 三、動力學方面 後蹬腳地面反作用力:包括前後、左右與垂直方向 之最大力量與衝量以何者為佳,是否具顯著差異。 四、將本研究結果提供擊劍教練作為訓練之參考。. 第四節. 研究假設. 本研究假設擊劍選手做長刺攻擊動作,分別以實戰姿勢 之不同後蹬腳角度加以分析,其在: 一、不同後蹬腳角度對刺擊準確度上有顯著差異。 二、不同後蹬腳角度對動作時間上有顯著差異。 三、不同後蹬腳角度對最大劍速度有顯著差異。. 6.

(15) 四、不同後蹬腳角度對各關節最大速度出現之時間順序有顯 著差異。 五、不同後蹬腳角度對地面反作用力上有顯著差異。. 第五節. 研究範圍. 本 研 究 以 國 立 臺 灣 體 育 大 學 (臺 中 )擊 劍 隊 , 曾 獲 選 為 國 家擊劍代表隊及全國運動會前三名之男子鈍劍及銳劍共八名 選手為受試者,針對選手後蹬腳角度的動作差異,比較刺擊 準確度並蒐集長刺動作過程中準備動作期與主要動作期的運 動學與動力學等資料為主要研究之範圍,其他動作則不在本 研究範圍內。. 第六節. 研究限制. 一、由於實驗儀器的受限,本研究無法在實際比賽中進行研 究測試,為取得精確研究資料,只能在實驗室內進行並 模擬比賽情境,因此與實際比賽的情況會有些差異。 二、本 研 究 以 鈍 劍、銳 劍 選 手 為 研 究 對 象,不 考 慮 軍 刀 選 手 , 因 軍 刀 以 砍、劈 的 攻 擊 動 作 為 主,較 缺 乏 刺 擊 性 的 動 作 。 三、不同受試者可能因個人學習經驗與動作協調能力等不同 因素而產生不盡相同之動作型態,本研究旨在探討後腳 不同推蹬角度下對準確度、運動學與動力學各項參數之 影響,以實際量測之資料加以說明其動作模式,不同受. 7.

(16) 試者之個別技術動作差異無法加以控制。. 第七節. 名詞解釋與操作性定義. 一 、 擊 劍 (Fencing) 體育運動項目之一,起源於歐洲,由古代決鬥演變 而來。運動員穿戴擊劍服裝和護具,在擊劍場上以一手 持劍相互刺擊,且有多種進攻技術和防守技術,並在規 則 許 可 的 範 圍 內 運 用 各 種 戰 術 取 勝 , 比 賽 項 目 分 為 鈍 劍 、 銳 劍 、 軍 刀 三 種 ( 陳 安 槐 、 陳 荫 生 , 2 0 0 0 )。 二 、 長 刺 (Lunge) 擊劍運動技術名詞,是擊劍技術中最基本的進攻步 法。姿勢為前腳屈成直角,後腿挺直成弓步,特點是進 攻速度快,回收迅速,便於運用各種進攻技術。用於進 攻時,須先伸出手臂,劍尖威脅對方有效部位,然後出 腳 , 由 慢 加 快 向 前 攻 擊 ( 陳 安 槐 、 陳 荫 生 , 2 0 0 0 )。 三 、 後 蹬 腳 角 度 (Rear foot angle) 本 研 究 以 後 蹬 腳 9 0 ° 垂 直 於 前 擺 動 腳 為 平 行 角 度,向 內 75°為 閉 鎖 角 度 , 向 外 105°則 為 開 放 角 度 。 如 圖 1-1。. 8.

(17) 105度. 90度. 75度. Front foot Rear foot 長刺攻擊方向. 圖 1-1. 後蹬腳角度示意圖. 四 、 準 確 度 (Accuracy) 本 研 究 定 義 刺 中 目 標 圓 心 直 徑 11 公 分 以 內 才 算 有 效 得分,脫靶或超過所設定範圍則不算分。 五 、 動 作 時 間 (Motion time) 本研究定義持劍慣用手往前延伸瞬間至刺中人形劍 靶瞬間,即為動作時間。 六 、 最 大 速 度 (Maximal velocity) 本研究定義為受試者以持劍臂往前延伸至完成動作 所出現之最快速度。 七 、 關 鍵 時 相 (Event) 為了有利於長刺動作的運動學特徵描述及動力學參 數的探討,本研究對動作進行階段性的劃分,包含以下 各 關 鍵 時 相 ; 持 劍 手 開 始 移 動 瞬 間 , 稱 為 E1; 前 擺 動 腳 離 開 地 面 瞬 間 , 稱 為 E2; 持 劍 手 臂 擊 中 人 形 劍 靶 瞬 間 , 稱 為 E3。 長 刺 之 動 作 流 程 可 分 為 準 備 動 作 期 、 主 要 動 作. 9.

(18) 期及完成動作期,本研究僅以探討前二期並將動作各階 段 劃 分 為 準 備 動 作 期 (E1~E2)、 主 要 動 作 期 (E2~E3)。 如 圖 1-2 所 示 。. E1. E2. E3. 準備動作期 圖 1-2. 主要動作期. 長刺關鍵時相與動作階段圖. 資 料 來 源 : 修 改 自 Lower and upper extremity coordination parameters during the fencing lunge. Hassan, S. E. A., & Klauck, J., 1998, Proceedings І of the XVI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Biomechanics in Sports, p.149.. 10.

(19)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擊劍長刺動作能力是攸關比賽獲得勝利的一大指標,正 確長刺動作的訓練有助於提高得分效率。本研究引用文獻共 分 為 四 個 節 次 來 進 行 探 討,一、擊 劍 運 動 之 相 關 性 研 究;二 、 擊劍力學分析之相關性研究;三、動力鏈在運動表現上之相 關性研究;四、各類運動不同姿勢與角度之相關性研究。. 第一節. 擊劍運動之相關性研究. 一、技術分析之相關研究 王 三 財 ( 2000) 分 析 擊 劍 長 刺 動 作 的 技 術 要 領 , 將 長 刺 動 作 劃 分 為 預 備 動 作、主 要 動 作、完 成 動 作 等 三 個 動 作 時 期,並 提 到 預 備 動 作 時,將 手 正 確 的 伸 直 和 適 當 的 抬 起 可 以 提 供 攻 擊 者 最 大 的 保 護,且 在 主 要 動 作 運 用 長 刺 動 作 時,前 腳 膝 蓋 應 俐 落 提 起 並 迅 速 往 前 跨 步,同 時 身 體 向 前 快 速 伸 展,後 腳 蹬 直,長 刺 後 軀 幹 要 保 持 與 準 備 姿 勢 時 的 相 同 位 置,而 完 成 動 作 時,是 從 長 刺 的 動 作 回 復 到 準 備 姿 勢 位 置,包 括 攻 擊 手 與 前 導 腳 俐 落 的 收 回到實戰準備姿勢。 沈 易 利( 2006)針 對 擊 劍 電 審 器 修 正 結 合 鈍 劍 的 刺 擊 進 行 測 驗 與 分 析,以 國 立 台 灣 體 育 學 院 擊 劍 隊 7 位 選 手 分 成 四 組 進 行 分 組 實 驗 。 獲 得 以 下 發 現 :( 一 ) 甩 劍 動 作 在 2005 年 規 格 電 審 器 中 之 失 誤 率 明 顯 提 昇 , 預 測 甩 背 動 作 將 不 再 是 得 分 利 器,更 將 被 選 手 淘 汰,而 甩 刺. 11.

(20) 胸 與 肩 部 則 仍 將 被 選 手 採 用 ;( 二 ) 女 子 選 手 的 撥 擋 動 作 必 須 確 實 將 劍 格 開 , 才 能 在 2005 年 規 格 的 電 審 器 下 得 分 , 搶 攻 的 效 果 將 大 幅 提 昇 ;( 三 ) 雙 燈 同 亮 的 互 中 情 況 明 顯 降 低,將 使 撥 擋 還 擊 的 反 應 時 間 再 次 縮 短,方 能 確 保 攻 擊 權 與 得 分 ;( 四 ) 主 動 攻 擊 在 2 0 0 5 年 電 審 器 中 仍 具 有 優 勢,尤 其 當 對 手 撥 擋 還 擊 能 力 較 弱 時,更 具 有絕對性優勢。. 二、戰術分析之相關研究 張 志 凌( 1995)研 究 指 出 在 鋭 劍 攻 擊 步 法 與 刺 擊 動 作 的 戰 術 分 析 中,長 刺 步 法 與 單 式 攻 擊 的 得 點 居 所 有 刺 點 之 最,且 當 選 手 被 逼 到 底 線 最 常 用 的 動 作 就 是 時 間 差 攻 擊,重 要 的 是,從 研 究 中 發 現 單 式 攻 擊 得 點 在 總 刺 點 418 點 當 中 , 長 刺 步 法 佔 了 216 點 。 張 志 凌 與 林 房 儹 ( 2001) 以 1999 年 匈 牙 利 世 界 青 年盃擊劍錦標賽之男、女鈍劍準決賽選手為研究對象, 利 用 統 計 檢 定 分 析 擊 劍 戰 術 對 比 賽 勝 負 的 影 響,其 研 究 目 的 在 於 獲 得 最 佳 戰 術 與 策 略 運 用 的 依 據。研 究 結 果 發 現:攻 擊 戰 術 對 比 賽 得 點 及 勝 負 結 果 有 顯 著 影 響,其 中 主 動 攻 擊 是 最 重 要 的 戰 術 之 一,但 獲 勝 選 手 之 所 以 贏 得 比 賽 最 重 要 的 關 鍵 並 非 在 於 主 動 攻 擊,而 是 時 間 差 攻 擊 的戰術運用。 溫 華 昇 ( 2004) 利 用 1999-2002 國 際 銳 劍 比 賽 賽 事 的 錄 影 帶,採 取 觀 察 法,並 記 錄 與 分 類 各 項 擊 劍 戰 術 之 數據,並透過描述性統計及皮爾遜積差相關進行分析, 探 討 戰 術 的 意 義 與 動 作 之 重 要 性 , 研 究 結 果 如 下 :( 一 ). 12.

(21) 積 極 的 主 動 攻 擊 為 選 手 採 取 的 主 要 戰 術 ;( 二 ) 攻 擊 展 開 前 , 都 會 運 用 攻 擊 前 的 試 探 動 作 ;( 三 ) 攻 擊 前 的 試 探 次 數,會 影 響 時 間 差 攻 擊 次 數、被 動 攻 擊 有 效 率; (四) 時間差攻擊會影響得點數,進而使比賽之勝負受到影 響 ;( 五 )主 動 攻 擊 對 時 間 差 、 被 動 攻 擊 有 正 面 的 影 響 , 因 此 三 者 必 須 相 互 配 合 ;( 六 ) 時 間 差 攻 擊 佔 得 點 數 為 2 7 % ;( 七 ) 最 常 使 用 攻 擊 腳 步 是 前 跳 結 合 長 刺 步 , 而 以長刺步伐為基礎結合各種其他腳步作為攻擊的腳步 是選手最常使用的。. 三、心理分析之相關性研究 沈 易 利( 2003)以 九 十 年 全 國 運 動 會 126 位 選 手 為 研究對象,分析擊劍選手臨賽思想,獲得結論如下:落 後 和 平 手 是 選 手 最 易 感 到 緊 張 的 狀 況;獲 勝 為 參 賽 選 手 最 高 的 期 望,選 手 有 重 攻 輕 守 的 傾 向;攻 與 守 戰 術 思 想 相近,但鋭劍、軍刀和鈍劍間仍各有不同。 胡 萬 江 與 王 群( 2007)以 廣 東 省 體 育 運 動 技 術 學 院 擊 劍 專 業 運 動 員 和 體 校 擊 劍 專 業 運 動 員 共 90 名 選 手 為 研 究 對 象,對 擊 劍 運 動 員 賽 前 心 理 狀 態 的 特 點 及 原 因 進 行 分 析,研 究 結 果 顯 示:擊 劍 運 動 員 的 技 術 水 平 高 低 是 取 得 比 賽 成 績 的 基 礎,而 賽 前 心 理 狀 況 的 好 壞,對 比 賽 的 結 果 有 直 接 的 影 響;一 般 運 動 員 都 有 賽 前 緊 張、賽 前 疑慮、賽前冷漠、賽前盲目等四種心理表現,因此,要 解 決 這 些 問 題 就 要 對 其 進 行 有 針 對 性 的 訓 練,從 而 克 服 運動員的心理障礙,取得比賽勝利。 許 晊 豪 與 溫 華 昇( 2006)探 討 擊 劍 運 動 員 賽 前 狀 態. 13.

(22) 性 焦 慮 及 自 信 心 之 狀 況 , 以 2004 年 全 國 擊 劍 競 賽 的 選 手 為 研 究 對 象,結 果 發 現:國 家 隊 擊 劍 運 動 員 賽 前 認 知 性 焦 慮 顯 著 低 於 學 校 代 表 隊 擊 劍 運 動 員;男 性 擊 劍 運 動 員 賽 前 自 信 心 顯 著 高 於 女 性 擊 劍 運 動 員;不 同 劍 齡 與 不 同項目之擊劍運動員賽前狀態性焦慮及自信心皆無顯 著差異。 從 上 述 學 者 專 家 的 研 究 結 果 可 以 發 現,不 論 何 種 層 級 的 擊 劍 選 手 都 同 樣 會 在 賽 前 遭 遇 到 心 理 上 的 問 題,進 而 影 響 運 動 表 現。在 一 場 高 水 準 及 重 要 的 比 賽 中,對 於 優 秀 選 手 訓 練 比 例 是 體 能、技 術 佔 30%、心 理 佔 70% , 心 理 因 素 是 輸 贏 的 關 鍵,一 場 最 佳 表 現 不 僅 是 高 超 技 術 展 現 而 已 , 必 須 再 加 上 心 理 的 穩 定 ( 陳 全 壽 , 1 9 9 9 )。 因此心理上的訓練對競技選手來說是運動表現能力的 重要條件。. 四、傷害分析之相關性研究 隨 著 科 技 日 新 月 異,各 種 訓 練 方 法 推 陳 出 新,其 目 的 就 是 希 望 選 手 能 夠 有 好 的 運 動 成 績 表 現,但 隨 之 而 來 的 就 是 運 動 傷 害 的 發 生。當 發 生 因 各 種 不 當 技 術 所 導 致 的 傷 害 , 往 往 都 會 對 選 手 造 成 運 動 生 涯 停 滯 或 終 止( 陳 曉 彬 、 郭 艷 艷 、 黃 理 豐 , 2 0 0 7 )。 近 年 來 , 中 華 民 國 擊 劍 協 會 與 各 地 擊 劍 委 員 會 不 斷 推 廣 擊 劍 運 動,使 擊 劍 運 動 終 於 有 良 好 的 發 展,但 對 於 擊 劍 長 刺 動 作 的 基 本 技 術 與 戰 術,卻 仍 多 在 於 經 驗 的 傳 承,因 此 很 容 易 出 現 各 種 不 當 姿 勢。不 可 否 認,擊 劍 長 刺 動 作 是 攻 擊 得 分 的 重 要 關鍵,況且擊劍比賽在每一劍爭奪過程中,最多要做. 14.

(23) 30-50 個 長 刺 攻 擊 和 回 收 動 作 ( 國 家 體 委 擊 劍 編 寫 組 , 1 9 9 6 ), 其 激 烈 的 對 抗 過 程 可 想 而 知 。 從 過 去 分 析 擊 劍 傷 害 的 相 關 文 獻 可 以 發 現,擊 劍 運 動 員 有 一 半 的 傷 害 是 發 生 在 肢 體 下 半 部,尤 其 是 踝 關 節 和 膝 蓋。因 擊 劍 的 特 性影響,運動員經常受傷的關節部位為腳踝、膝、髖及 手 腕 為 主 要 傷 害 範 圍。而 傷 害 會 導 致 運 動 員 無 法 進 行 一 系 列 技 巧 的 訓 練( 張 志 凌 、 林 房 儹 , 2 0 0 0; T u c k e r , 1 9 9 0 ; M o y e r & K o n i n , 1 9 9 2 ; F i n k , 1 9 9 3 ; Z e mpe r & H a r m e r, 1996)也 因 此 造 成 選 手 成 績 的 停 滯 甚 至 退 步 , 當 我 們 仔 細 探 究 傷 害 原 因,發 現 主 要 原 因 之 一 除 了 對 動 作 的 技 術 內 容 與 科 學 知 識 沒 有 相 當 正 確 的 認 知 觀 念 以 外,加 上 舊 有 的 觀 念 與 新 穎 的 資 訊 不 斷 的 融 合 與 衝 突 之 下,演 變 成 眾 說 紛 紜,導 致 選 手 因 運 動 傷 害 而 終 止 運 動 生 涯 的 事 件 頻傳。因此,如要避免類似情況再度發生,實在應藉助 運 動 生 物 力 學 的 理 論 實 務,提 升 擊 劍 長 刺 動 作 技 巧 的 認 知觀念,減少傷害。 馮 家 恒 與 魏 曉 偉( 2007)研 究 指 出 擊 劍 基 本 實 戰 姿 勢 與 專 項 訓 練 的 特 殊 要 求 有 密 切 的 關 係,這 種 姿 勢 符 合 最 有 效 的 保 護 自 己、攻 擊 對 方 的 技 術 要 求,但 卻 加 重 了 腰 、 頸 、 膝 部 的 負 擔 。 Tuc ke r (1990) 指 出 髖 關 節 在 擊 劍 實 戰 姿 勢 中,控 制 中 間 的 迴 旋 動 作,如 果 在 長 刺 動 作 中 對 膝 關 節 和 踝 關 節 施 予 不 正 確 的 壓 力,都 會 引 起 運 動 傷害。另外,擊劍運動員有一半的傷害是發生在下半 部,尤 其 是 踝 關 節 和 膝 蓋 受 傷 的 案 例 出 現 也 很 頻 繁,其 可 能 原 因 為 不 良 之 鞋 具 和 選 手 本 身 技 術 不 佳 所 造 成 ( M o y e r & K o n i n , 1 9 9 2 ; Z e m p e r & H a r m e r , 1 9 9 6 ),而 F i n k. 15.

(24) (1993) 提 到 擊 劍 運 動 員 承 受 運 動 傷 害 的 範 圍 有 踝、膝 、 髖、手 腕 等 關 節,且 受 傷 會 造 成 運 動 員 不 能 接 受 一 系 列 的 訓 練,使 得 技 術 的 發 展 遭 受 到 影 響。運 動 傷 害 是 選 手 最 大 的 致 命 傷,但 選 手 如 果 能 瞭 解 正 確 的 運 動 姿 勢 與 作 用力情形,必定有助於預防運動傷害的發生(張志凌、 林 房 儹 , 2 0 0 0 )。 陳 曉 彬 、 郭 艷 艷 與 黃 理 豐 ( 2 0 0 7 ) 研 究 擊 劍 運 動 損 傷 調 查 發 現,擊 劍 運 動 型 態 不 論 是 進 攻 與 防 守 都 處 於 半 蹲 的 腳 步 狀 態( 依 據 解 剖 特 點 , 膝 關 節 處 於 半 屈 曲 位 130°~150°為 最 不 穩 定 之 位 置 ) ,對 膝 關 節 穩 定 性 和 膝 關 節 周 圍 肌 肉 力 量 要 求 很 高,長 時 間 的 滑 步 進 攻 等 動 作 很 容 易 使 膝 關 節 發 生 慢 性 勞 損 性 傷 害,針 對 問 題 提 出 具 體 建 議 如 下:在 訓 練 中 應 加 強 膝 關 節 周 圍 的 肌 肉力量,以増 強半蹲體位膝關節的穩定性,減少股四頭 肌 對 髕 腱 及 其 腱 止 點 的 牽 拉;其 次,在 增 強 大 腿 前 群 肌 肉 力 量 的 同 時 , 對 於 拮 抗 肌 -股 後 肌 群 的 肌 力 伸 展 性 的 訓 練 同 樣 不 可 忽 視,以 防 止 大 腿 後 群 肌 的 被 動 伸 展 不 夠 所 引 起 的 過 牽 性 損 傷;最 後,必 須 重 視 掌 握 正 確 的 基 本 技 術 動 作 和 合 理 安 排 專 項 訓 練 負 荷 量,特 別 是 加 強 易 傷 部位的防護。. 本節小結 一、長刺動作不論在技術或戰術方面等,均是屬於相當重要 的攻擊腳步。 二、擊 劍 電 審 器 的 修 改,不 僅 提 高 了 動 作 的 觀 賞 性 與 節 奏 性 、 刺激感,無意間也增加選手的激烈對抗性,使得長刺動 作追求更趨於精準、快速。. 16.

(25) 三、正確的攻擊動作有助於減少特殊關節的受力情況,降低 傷害的發生。 四、加強技術的認知不僅能增進運動表現,同時也保障運動 生涯得以延長。 五、具備強韌的心理素質,應有助於提高運動表現能力。. 第二節. 擊劍力學分析之相關性研究. 周 繼 和 等 ( 1994) 以 中 國 大 陸 優 秀 女 子 鈍 劍 運 動 員 的 弓 步 刺 技 術 進 行 生 物 力 學 分 析 , 透 過 SELSPOH Ⅱ 紅 外 線 光 點 測試系統和一部測力板分別分析原地長刺、前進長刺和躍步 長刺三種攻擊動作,其研究結果為:一、以實戰姿勢來說, 持 劍 臂 肘 關 節 約 1 2 7 . 6 °, 軀 幹 自 然 含 胸 收 腹 8 2 . 6 °, 人 體 重 心 在 兩 腿 之 間 , 擺 動 腿 膝 角 115.4°, 踝 角 64.9° , 後 蹬 角 53°, 兩 腿 距 離 127 毫 米 ; 二 、 弓 步 刺 三 種 動 作 的 後 蹬 最 大 力 值 和 衝量、劍位移、最大速度、出劍後兩腳距離等參數,都是躍 步長刺動作最大,前進長刺次之,原地長刺最小;三、弓步 刺不但後蹬力要大,並且伸蹬要充分,以增大衝量,尤其要 增大向前的衝量;四、弓步刺技術出劍不但要求速度快,而 且要求動作幅度大,使劍尖到位;五、用動力學指標的方法 確定力量訓練中的載荷量,較合理的考慮到人體自身重量和 完成動作速度問題,以及能更有效的避免肌肉成份特性引起 的差異,在實際運動中更具有針對性、準確性和實效性。 王 三 財 與 相 子 元( 1 9 9 7 )利 用 聲 光 反 應 器 、 撞 擊 測 試 器 、 測 力 板 及 1998 曼 谷 亞 運 培 訓 隊 與 中 國 海 事 代 表 隊 擊 劍 選 手. 17.

(26) 為受試對象。研究結論如下:一、男女選手長刺動作在反應 時間及攻擊距離達到顯著差異水準;二、長刺的動作時間與 後腿推蹬水平力無顯著相關;三、長刺動作的平均速度與後 腿推蹬水平力有顯著相關;四、長刺動作的後腿推蹬水平與 垂直力達顯著相關。 Hassan 與. Klauck (1998) 以 四 位 擁 有 高 技 巧 的 擊 劍. 運 動 員 利 用 兩 台 攝 影 機 結 合 長 刺 的 刺 擊 方 式 , 藉 此 模 擬 出 實 戰 長 刺 動 作 並 探 討 其 運 動 情 形 , 研 究 發 現 選 手 刺 擊 時 , 雖 然 出 手 時 間 不 同 , 卻 都 能 夠 準 確 的 刺 中 目 標 , 且 高 水 準 選 手 在 長 刺 動 作 上 有 很 好 的 協 調 控 制 能 力 , 經 研 究 發 現 而 獲 得 結 論 如 下:一、在 動 作 中 能 修 正 目 標 控 制 ; 二 、 經 由 動 作 的 評 價 可 評 估 運 動 表 現 的 程 度 ; 三 、 動 作 可 重 複 測 量 ; 四 、 建 議 可 以 把 擊 劍 運 動 員 個 別 動 作 使 用 單 獨 資 料 來 分 類 ; 五 、 動 作 協 調 測 量 參 數 可 加 以 結 合 其 他 不 同 的 資 料 來 呈 現 。 邱 玉 惠 與 王 三 財 ( 1999) 同 樣 也 以 聲 光 反 應 器 、 撞 擊 測 試器、測力板為實驗儀器,比較優秀組與一般組擊劍選手長 刺動作差異。研究結果如下:一、優秀組與一般組在動作時 間、全部時間及平均速度均達顯著差異水準;二、擊劍選手 長刺動作反應時間與動作時間達顯著正相關;三、擊劍選手 長刺動作時間與後腿推蹬水平力達顯著負相關;四、擊劍選 手長刺動作後腿推蹬水平力與垂直力達顯著正相關。 Geil (2002) 研 究 分 析 擊 劍 鞋 現 有 規 格 的 配 對 物 並 比 較 下半部的運動學和腳底的壓力,以減少下半部的運動傷害和 作 用 。 實 驗 儀 器 是 以 壓 力 分 佈 量 測 系 統. (Pedar-X in-shoe. system) 與 三 度 空 間 動 作 分 析 系 統 來 探 討 長 刺 、 前 進 長 刺 和. 18.

(27) 飛刺三種動作的差異性。研究發現:一、以腳底的壓力及主 觀 的 獨 特 效 果 來 說,這 個 場 地 鞋 是 大 大 的 優 越 於 擊 劍 鞋;二 、 擊劍鞋的形式須兼具:鞋子的設計需增加輕的材料,尤其是 在前腳後跟和後腳中間的部位,不僅要足夠的薄度和兼具伸 縮性與黏著性的器材使能夠有足夠的觸覺和本體感受器的回 饋讓擊劍運動員滿意。 王 三 財 與 邱 玉 惠 ( 2002) 藉 著 國 際 比 賽 來 探 討 世 界 級 銳 劍運動員長刺動作的差異,以高速攝影機拍攝後,將所得影 片 利 用 Peak Performance 動 作 分 析 系 統 加 以 分 析 。 所 得 結 果 如下:一、配合比賽結果可得知腕、肘及肩關節水平速度快 的選手成績較為優異,而擊劍比賽中出手的速度越快越有利 於得點;二、實際比賽中長刺動作前踢腿跨出時,人體重心 的轉移不應上下波動太大而影響到前踢腿的動作;三、手臂 前伸的速度越早達到最大速度越好,動作的過程中不應有停 頓或遲疑出現。 張 志 凌 與 林 房 儹 ( 2003) 研 究 最 佳 化 角 度 擊 劍 握 把 設 計 實驗,以甩劍有效果刺擊動作與長刺刺擊準確度得分進行分 析 。 結 果 顯 示 : 一 、 18°及 21°在 準 確 度 和 有 效 刺 擊 的 表 現 , 都 明 顯 優 於 過 去 文 獻 的 9°和 15°; 二 、 對 於 擊 劍 運 動 握 把 最 佳 角 度 , 也 就 是 19.5°±3°應 是 擊 劍 劍 身 握 把 較 佳 角 度 範 圍 。 Lin (2004) 指 出 適 合 人 體 工 學 的 運 動 器 材 角 度 , 減 少 運 動傷害,達到高的運動表現,同時,針對擊劍運動項目握把 的角度研究刺點準確率與刺點比率性,可以找到最舒適的握 把角度,也可以提高得分的機率。其研究結論如下:一、在 刺點的比率上分別是. 18°、 21°、 24°有 較 高 的 比 率 ; 二 、 在. 刺點的準確度上分別是. 15°、 18°、 21°有 較 高 的 差 異 ; 三 、. 19.

(28) 在 18°、 21°的 角 度 是 所 有 擊 劍 測 試 中 具 有 最 好 的 表 現 , 而 且 在運動裝備最好的角度範圍也跟之前的文獻有相似的研究結 果;四、在受試者主觀滿意度上都沒有顯著性的差異。 張 志 凌 ( 2006) 探 討 不 同 材 質 手 套 和 不 同 施 力 姿 勢 對 握 力、捏力之影響,以及不同材質手套對於動作時間與刺擊準 確度。實驗是以握力器、捏力感應板和力量電阻感應片連接 生物訊號擷取儀收集握力、捏力和動作時間等資料。結論如 下:不 同 材 質 手 套 的 選 擇,對 於 選 手 的 表 現 會 有 不 同 的 影 響 , 合 成 皮 材 質 手 套 在 握 力、捏 力 及 準 確 度 的 檢 測 有 最 佳 的 表 現。 張 志 凌 與 林 房 儹 ( 2006) 在 檢 測 5 種 不 同 形 狀 握 把 握 劍 時拇指內收肌、橈側伸肌、橈側屈肌、尺側伸肌、尺側屈肌 等工作肌群的負荷,以及對手腕關節活動角度的影響,透過 肌電訊號感應片收集握力肌群的肌電訊號均方值,並輔以角 規收集甩劍時手腕關節活動的角度。研究發現:一、握把的 設計會影響選手握劍肌群施力的平均度,握劍施力時五條工 作肌群以子爵型的握把施力較為平均;二、擊劍甩刺動作瞬 間對於手腕關節的活動角度,雖然都在安全範圍內,但腕屈 已達活動角度最大值之. 78.6% , 並 藉 助 手 套 或 握 把 角 度 設. 計,避免造成手腕的傷害。. 本節小結 一、目前針對擊劍長刺動作特性與實戰姿勢後蹬腳角度的研 究參考依據有限。 二、準確度是擊劍研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關鍵。 三、依據擊劍運動的特性,持劍手之肩、肘、腕,前導腳之 髖、膝、踝可視為長刺攻擊動作時的運動學觀察重點。. 20.

(29) 四、擊劍長刺攻擊講究速度快、攻擊距離遠,才能使動作達 到最高效益。 五、透過對地面反作用力的分析評估可深入瞭解動作技巧的 機制。. 第三節. 動力鏈在運動表現上之相關性研究. 在人體運動中,所有身體各肢段關節均是由骨骼與肌肉 所組成,且繞著身體中心作旋轉運動,形成動力鏈的活動方 式 。 Steindler (1955) 將 動 力 鏈 定 義 為 , 以 數 個 連 續 排 列 的 關 節組合所組織而成的複合運動單位,將運動模式以多肢段的 連結體系統呈現,來描述動作過程中力量的傳遞作用,而動 力 鏈 又 可 分 為 開 放 式 動 力 鏈 (OKC)與 閉 鎖 式 動 力 鏈 (CKC)兩 種,在動作過程中,於系統最末端的肢段並未被固定,並且 可以在空間中自由移動稱為開放式動力鏈;另外,在動作過 程中,於系統最末端的肢體承受了相當之外在阻力,進而抑 制 其 活 動 稱 為 閉 鎖 式 動 力 鏈 。 Kreighbaum 與 Barthels (1996) 以角動量傳遞理論來解釋動力鏈系統,提出對開放式動力鏈 系統之看法,指出投擲動作是將地面反作用力向上傳遞,由 腳底發動至出手結束,進而將能量釋放出去,以獲得最大速 度,且經由角動量守恆的力學原理來看,角動量=轉動慣量 ×角 速 度 , 而 轉 動 慣 量 = 質 量 ×旋 轉 半 徑. 2. ,力量由近心端傳. 至遠心端,轉動慣量也會越來越小,而角動量不變,角速度 就會相對提高,直到物體出手前,末端肢段就能獲得最大角 速度。. 21.

(30) 陳 五 洲 ( 1999) 指 出 開 放 式 動 力 鏈 的 概 念 常 被 應 用 於 講 求速度的動作,閉鎖式動力鏈則被應用在力量的運動上。但 如要發揮肢體末端最大速度,就要讓肢段的列序性移動更順 利,使得能量在傳遞過程中沒有損耗(鐘祥賜、蕭秀萍, 2 0 0 4 ), 然 而 根 據 研 究 ( 李 政 霖 、 陳 志 文 、 黃 長 福 , 2 0 0 6 ; 吳 錫 銘 , 2 0 0 4; 洪 章 岑 , 1 9 9 7; 劉 宇 、 莊 榮 仁 、 連 德 亨 , 1 9 9 5 ) 指出,並非所有屬於開放式動力鏈的動作均符合動力鏈之順 序 原 理 。 柯 玉 貞 ( 2002) 研 究 跆 拳 道 後 旋 踢 動 作 發 現 , 雖 然 選手動作並非符合動力鏈理論,但符合理論之選手的攻擊速 度相對較快。 在擊劍比賽中,須藉由步法移動配合出劍來達到得分的 目 的 , Panariello (1991) 指 出 腳 離 開 地 面 時 , 下 肢 的 動 作 才 屬於開放式動力鏈。以擊劍長刺動作特性來說,持劍手可在 空間中自由移動及前導腳在攻擊瞬間離開地面往前做跨步動 作,則應屬開放式動力鏈之範圍。然而,根據以上理論與研 究發現,擊劍長刺動作過程是否也符合開放式動力鏈之原理 原則?而在不同後蹬腳角度下是否會造成差異?在本研究中 有待進一步釐清。. 本節小結 一、依據動力鏈之理論,擊劍長刺攻擊動作應符合開放式動 力鏈原理。 二、符合開放式動力鏈之原則,將有助於提升長刺的動作速 度,提高得分的機率。. 22.

(31) 第四節. 各類運動不同姿勢與角度之相關性研究. 劉 玉 仁 、 周 有 禮 與 羅 世 忠 ( 2000) 針 對 高 爾 夫 球 揮 桿 動 作,應用運動生物力學之方法,研究不同球桿對揮桿過程與 姿勢的影響並收集運動學與動力學資料,研究發現:1 號木 桿與 7 號鐵桿對於腳底承受的剪力與正向力有明顯影響,顯 示對於不同的球桿,需要不同的站姿或穿著可以穩定揮桿動 作的釘鞋,作為穩固揮桿之用。另外雖然不同球桿對於高爾 夫揮桿時的姿勢沒有明顯影響,但是揮桿動作與重心移動的 配合,卻是達到有效揮桿動作所必須的。 施 榮 展 ( 2005) 以 優 秀 男 子 手 球 選 手 7 名 , 探 討 手 球 選 手 執 行 五 種 不 同 角 度 ( 0° 、 10°~30° 、 30°~50° 、 50°~70° 、 70°~90°) 側 向 跨 步 切 入 動 作 下 肢 段 之 運 動 學 與 動 力 學 等 參 數 。 實 驗 儀 器 以 兩 部 JVC-DV9800 攝 影 機 、 一 部 高 速 攝 影 機 與一台測力板同步擷取資料。結論如下:執行側向跨步切入 角 度 介 於 0 度 至 90 度 之 間,隨 著 切 入 角 度 越 大,下 肢 各 關 節 的角位移、地面反作用力峰值與衝量、以及制動期下肢段各 關節最大受力與力矩,皆呈現越大的趨勢,制動期膝關節彎 曲角度在. 10°~30°是 處 在 損 傷 的 危 險 範 圍 , 不 過 在 五 種 動 作. 中,膝關節在制動期所產生的剪力未達損壞標準。 邱 鈺 烘 ( 2005) 探 討 三 種 不 同 踢 球 點 高 度 位 置 ( 地 面 踢 球 點 位 置 、 1/2 膝 關 節 高 度 踢 球 點 位 置 與 膝 關 節 高 度 踢 球 點 位置)對足球凌空射門與側凌空射門動作之人體下肢段運動 學與動力學參數影響。利用兩部數位攝影機與測力板一台同 步擷取運動參數。結論顯示:凌空射門與側凌空射門動作踢 凌空球的球速表現比不上踢地面球點位置的球,所以在場上. 23.

(32) 欲求威力大的射門,宜以低位置的踢球點為佳。側凌空射門 有較佳人體踢球動作的穩定性,且支撐腳地面反作用力與球 速表現無關聯。 林 嘉 鴻 ( 2005) 以 起 跳 腳 膝 關 節 80°、 90°、 100°三 種 預 備姿勢之關節角度設計,以了解排球不同膝關節預蹲角度魚 躍起跳動作之下肢段各關節運動力學等參數變化。利用一台 高速攝影機和一塊測力板同步擷取受試者以不同預蹲角度魚 躍起跳動作之運動力學變化參數。結果如下:不同膝關節預 蹲角度之魚躍起跳動作中,因為膝關節預蹲角度. 80°起 跳 時. 間最短且可獲得較大之地面反作用力,在起跳時充分取得時 間與力量之兩大優勢條件。在起跳肌群作用機制探討方面, 踝關節貢獻比例遠小於髋、膝關節,在不同膝關節預蹲角度 間呈現相當一致的型態。 鐘 民 儒 ( 2005) 針 對 拔 河 坐 地 起 身 動 作 , 以 足 跟 至 髋 關 節 點 垂 直 地 面 位 置 的 不 同 坐 地 距 離 ( 25 公 分 、 35 公 分 、 45 公分)藉以了解坐地距離之變化對起身動作之生物力學影 響。以一部高速攝影機、一塊測力板與電子式拉力計,透過 Biovision 多 功 能 回 饋 系 統 同 步 擷 取 參 數 。 結 論 如 下 : 以 45 公分之坐地距離在拔河起身動作中,可獲得最大拉力値、最 大推蹬前期衝量值及較高之下肢勁度。髖關節屈肌於起身動 作過程中向心收縮,將下肢段產生之能量傳送至上肢段。 古 智 文( 2006)以 一 部 高 速 攝 影 機 、 測 力 板 、 Biobvision 肌 電 系 統 及 電 子 關 節 角 度 計 同 步 擷 取 不 同 膝 關 節 角 度( 7 0 ° 、 90°、 11 0°、 130°、 150° ) 垂 直 跳 表 現 之 下 肢 運 動 學 、 動 力 學 及肌電參數。研究結果如下:膝關節預蹲角度在. 130、 150. 度時會有最佳垂直跳躍高度,因在此角度具有最佳的重心初. 24.

(33) 速度與最大重心加速度表現,並有最大地面反作用力及衝量 值以及最好的肌肉徵募動員與利用效率。 王 思 宜 、 吳 家 慶 與 黃 長 福 ( 2006) 利 用 一 部 數 位 攝 影 機 與拉力計並自製同步訊號處理器使其同步,探討西式划船選 手在划船測功儀上進行一分鐘划船測驗時,使用不同腳蹬板 角 度 (39°、 42°、 45°與 48°)對 各 項 力 學 參 數 表 現 之 影 響 。 結 論 如 下 : 就 腳 蹬 板 角 度 的 評 估 指 標 而 言 , 以 39°腳 蹬 板 角 度 整體划船效率與拉槳階段效率為最高。其次在自覺推蹬舒適 度及施力難易度量表上,半數以上的受試者亦較偏好. 39°的. 角度,因此在腳蹬板角度的選擇上,建議划船教練與選手應 以 39°腳 蹬 板 角 度 為 優 先 考 量 。 劉 玉 仁 與 邱 宏 達 ( 2006) 以 高 爾 夫 球 其 揮 桿 動 作 中 , 以 不同右腳開放角度站立時,下肢之地面反作用力的資料,藉 此了解理想的揮桿技術模式。研究發現:在揮桿的動作時間 上,不同站姿均無顯著差異。而採較開的右腳角度易於軀幹 向右扭轉,較適於初學者或年長者;採較封閉的右腳角度則 限制向右的扭轉,對於進階運動員是較佳的,因此採用不同 右腳站姿角度不會影響揮桿動作的節奏與流暢性,更可以做 為個人化的訓練參考。 林 國 華 與 劉 強 ( 2006) 比 較 棒 壘 球 壘 前 式 與 壘 後 式 兩 種 不同壘上起跑方式之運動學和動力學上的差異。以兩台攝影 機 與 單 軸 加 速 規 和 一 台 測 力 板 分 析 15 名 女 壘 國 家 代 表 隊 兩 種不同壘上起跑方式的運動情形。結論如下:一、壘後式在 總跑壘時間、離壘瞬間速度、水平推進力衝量、垂直最大力 量及垂直衝量等參數均顯著優於壘前式;二、整體而言,壘 後式較壘前式可明顯縮短跑壘時間;三、在能有效掌握離壘. 25.

(34) 時機下建議壘球選手在所有壘包跑壘時以及棒球選手在三壘 高飛犧牲打時,壘上起跑方式可採用壘後式,以取得較佳的 時間優勢,提高跑者安全上壘的機率。 王 思 婷 與 王 思 宜 ( 2006) 以 8 位 國 家 代 表 隊 層 級 女 子 網 球選手為受試對象,比較閉鎖式與開放式站姿雙手反拍在向 前加速階段的擊球動作特徵,透過兩部高速攝影機同步拍攝 不同站姿雙手反拍的三維擊球動作。研究指出:不同站姿僅 在髖軸最大旋轉角度、身體重心的前後位移與垂直位移及拍 頭擺動斜率達顯著差異。而改變站姿雖不影響肩、髖軸最大 扭轉角度,但卻對髖部動作產生影響;相較於閉鎖式站姿, 開放式站姿雙手反拍則須更著重在髖部的旋轉。 李 雲 光 ( 2007) 以 三 維 動 作 分 析 系 統 ( Motion Analysis System) 拍 攝 8 名 超 級 籃 球 聯 賽 之 選 手 不 同 投 籃 姿 勢 與 三 種 進攻動作投籃時之過程,分為過頂投籃及單手投籃,探討不 同投籃姿勢與三種進攻動作投籃時之各關節最大角速度之差 異及其出現時間之順序。結果顯示:一、不同投籃姿勢與三 種進攻動作投籃時之最大角速度無顯著差異;二、不同投籃 姿勢於三種進攻動作投籃時之最大角速度出現時間,皆出現 由近端關節至遠端關節角速度增大之投籃動力鏈情形。 黃 心 怡 ( 2007) 透 過 生 物 力 學 分 析 深 入 瞭 解 及 評 估 舞 者 動作技巧的正確性與機制,探討武舞中雙飛燕兩種不同空中 姿態(直身式及前傾式)對於跳躍高度及著地衝擊之表現。 以一套. E Va R T 動 作 分 析 系 統 及 兩 塊 測 力 板 同 步 收 取 單 次 跳. 躍與連續四次跳躍動作。結果如下:一、不同空中姿態雙飛 燕單次跳躍及連續四次跳躍之平均高度,皆以前傾式較高; 二、不同空中姿態雙飛燕單次及連續四次跳躍著地垂直反作. 26.

(35) 用 力 之 最 大 峰 值,皆 以 前 傾 式 較 小;三、在 左 右 腳 的 比 較 上 , 著地的衝擊皆以左腳較大:從動力學觀點來看,右腳在著地 時有較好的控制表現。 蔡 葉 榮 ( 2007 ) 利 用 兩 台 測 力 板 、 十 部 高 速 攝 影 機 和 Bio-pac MP35 壓 力 感 測 系 統 , 同 步 蒐 集 跆 拳 道 在 跳 後 踢 動 作 過程中的運動學和動力學資料,探討不同預備姿勢下,進行 不同高度跳後踢動作特徵與差異。研究發現如下:一、動作 速度方面,預蹲中端、跳動中端和跳動上端明顯快於預蹲上 端,而預蹲中端和跳動中端之間則無明顯差異;二、踢擊力 量 方 面,預 蹲 中 端、跳 動 中 端 和 跳 動 上 端 明 顯 大 於 預 蹲 上 端 , 而預蹲中端與跳動中端之間則無明顯差異;三、軀幹旋轉角 速度方面,跳動中端和跳動上端之肩軸角速度峰值明顯大於 預蹲上端,而跳動中端亦明顯大於預蹲中端;四、地面反作 用力方面,跳動中端、上端之攻擊腳在前後、垂直方向的地 面 反 作 用 力 峰 值 及 衝 量 均 分 別 明 顯 大 於 預 蹲 中 端、預 蹲 上 端。. 本節小結 近年來在各種運動項目中,均深入模擬實際運動情境, 藉由比較不同角度與姿勢所引起的變化,加以討論會造成何 種影響,如高爾夫選手不同右腳開放角度之揮桿動作、手球 選手執行五種不同側向跨步切入動作、足球選手不同踢球點 高度對凌空與側凌空射門動作、排球選手不同膝關節預蹲角 度魚躍起跳動作、拔河選手不同坐地距離之起身動作、西式 划船選手不同腳蹬板角度之划船測驗、棒壘球選手之壘前與 壘後式不同壘上起跑方式、網球選手之閉鎖與開放式站姿雙 手反拍擊球動作、籃球選手不同投籃姿勢與三種進攻動作、. 27.

(36) 舞者對雙飛燕兩種不同空中姿態之跳躍及著地動作與跆拳 道選手在不同高度跳後踢的動作表現,均透過運動力學研究 儀器的方式,以運動科學研究尋找出適當動作角度或姿勢, 目的都在於減少傷害,提升運動水準,呈現出量化的數據來 評估,且應用各類運科儀器設備,可在各類運動項目中,深 入模擬運動中不同角度與姿勢進行各項力學參數檢測,用最 客觀的方式進行分析並評估和提供教練參考。. 文獻總結 綜合以上之研究文獻探討發現,擊劍比賽各種攻擊動 作,不論在得分或攻擊應用方面,均以長刺為主,且動作要 求最大距離、最快速度完成。由於規則的變革與擊劍電審器 的修改對技、戰術等範疇均有重大的改變,所以現代擊劍對 於長刺動作與刺擊準確度的要求也將更加嚴格。在先前的研 究文獻中,針對擊劍不同角度站姿對於影響實戰姿勢長刺動 作模式與力量表現缺少進一步的探討;擊劍技術的認知,更 可以透過運動學的參數分析來作為技巧學習的依據,因此, 擊劍專項技術配合運動生物力學的儀器來觀察運動過程的 外在變化,加上動作過程中對地面反作用力的分析,才能深 入討論其變化情形,不僅具有實質的意義,未來更可提供教 練與選手訓練的參考方向。 為 了 深 入 探 討 以 上 問 題,本 研 究 使 用 K I S T L E R 三 維 測 力 板 與 V I C O N 動 作 分 析 系 統 同 步,並 配 合 擊 劍 電 審 器 之 刺 擊 準 確度,來探討擊劍長刺後蹬腳角度之相關力學參數對運動表 現之影響,以期能進一步瞭解並建立理想實戰姿勢的型態。. 28.

(37)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研究旨在探討擊劍選手以實戰姿勢不同後蹬腳角度結 合刺擊準確度進行運動學與動力學的特徵及差異分析,根據 研究目的將研究方法與步驟分為七個部份說明:一、實驗設 計;二、實驗儀器與設備;三、研究步驟與流程;四、研究 對象;五、研究時間與地點;六、場地佈置;七、資料處理 與統計分析。. 第一節. 實驗設計. 本 實 驗 自 變 項 為 後 蹬 腳 角 度 ( 7 5 ° 、 9 0 ° 、 1 0 5 ° ), 依 變 項 分別為準確度、運動學與動力學等各項參數。其次,本研究 實 驗 之 準 確 度 乃 引 用 張 志 凌 與 林 房 儹 ( 2003) 探 討 鈍 劍 握 把 角度最佳化之實驗中的準確度動作設計,刺擊目標以刺中內 圈 圓 心 3 公 分 之 直 徑 得 5 分 , 刺 中 圓 心 直 徑 3-5 公 分 區 域 得 4 分 , 刺 中 圓 心 直 徑 5-7 公 分 的 區 域 得 3 分 , 刺 中 圓 心 直 徑 7-9 公 分 的 區 域 得 2 分 , 刺 中 圓 心 直 徑 9-11 公 分 的 區 域 得 1 分 , 刺 中 圓 心 直 徑 11 公 分 以 外 的 區 域 或 無 效 刺 擊 得 0 分 , 見 圖. 3-1. 人 形 劍 靶 所 示 。 攻 擊 距 離 是 模 擬 並 加 以 修 改. Harmenberg, Ceci, Barvestad, Hjerpe, 與 Nystrom (1991) 的 長刺動作設計,持劍手伸直以劍尖刺到人形靶後,用實戰姿 勢後退兩步即為個人的理想長刺距離,找出長刺距離並稍作 調整後,前腳放在起始線做長刺動作且每個動作完成後必須 回 到 原 來 的 位 置 。 配 合 劉 玉 仁 與 邱 宏 達 ( 2006) 針 對 高 爾 夫. 29.

(38) 選手在揮桿過程中,不同右腳站姿推蹬之開放角度分別以 15°的 差 別 , 結 合 擊 劍 實 戰 姿 勢 之 不 同 後 蹬 腳 角 度 模 式 。. 圖 3-1. 第二節. 人形劍靶. 實驗儀器與設備. 本次研究實驗中,使用的主要儀器與設備區分為準確 度、運動學和動力學三部份。使用的儀器設備分述如下: 一、擊劍電審器系統 準 確 度 資 料 由 符 合 2005 年 擊 劍 相 關 規 定 之 擊 劍 電 審 器 ( F U L L - A R M - 0 5 ) ( 圖 3 - 2 ), 接 上 專 屬 捲 線 器 ( U h l m a n n cable reel)( 圖 3-3) 同 時 連 接 身 線 (Body wire)與 劍 , 透 過儀器之原理,便可明確判斷出刺擊時所設定的目標範 圍,並輔以表格加以記錄。. 30.

(39) 圖 3-2. 圖 3-3. 擊劍電審器. 捲線器. 二、動作分析系統 運 動 學 資 料 由. VICON MX-F40. 動 作 分 析 系 統. (VICON MX-F40 motion analysis system, Oxford OX2 O J B . , U K ) 所 取 得 , 使 用 8 台 紅 外 線 攝 影 機 ( 圖 3 - 4 ), T 型 動 態 校 正 器 一 支( 圖 3 - 5 ) ,L 型 靜 態 校 正 支 架 一 座( 圖 3 - 6 ), 採 樣 頻 率 為 2 5 0 H z , 由 系 統 收 集 黏 貼 於 受 試 者 身 上 之 8 顆 圓 形 反 光 球 在 空 間 中 移 動 的 三 維 軌 跡,來 定 義 出 受 試 者 在 空 間 中 的 位 置。放 置 點 說 明 如 下:肩 關 節( 肩 胛 骨 肩 峰 ); 肘 關 節 ( 肱 骨 外 髁 之 中 點 ); 腕 關 節 ( 橈 骨 與 尺 骨 莖 突 之 中 點 ); 劍 ( 劍 身 ); 髖 關 節 ( 大 轉 子 ); 膝 關 節 ( 股 骨 髁 與 脛 骨 髁 之 外 側 中 點 ); 踝 關 節 ( 外 踝 之 中 點 ); 足 尖 ( 第 二 蹠 骨 ), 如 圖 3 - 7 。. 31.

(40) 圖 3-4. 圖 3-5. VICON MX-F40 動 作 分 析 系 統 之 紅 外 線 攝 影 機. T型動態校正器. 圖 3-7. 圖 3-6. L型靜態校正支架一座. 反光球放置圖. 32.

(41) 三、三維測力板系統 動 力 學 資 料 由 KISTLER 測 力 板 系 統 (KISTLER force p l a t e s , T y p e 9 2 6 0 A A 6 , S w i t z e r l a n d )( 圖 3 - 8 ) 收 集 資 料 , 採 樣 頻 率 是. 1000Hz , 藉 由. MX 遠 端 監 控 硬 碟 機 (MX. U l t r a n e t H D )( 圖 3 - 9 ) 與 V I C O N 動 作 分 析 系 統 達 到 同 步 的效果,取得地面反作用力資料。. 圖 3-8. KISTLER 測 力 板. 第三節. 圖 3-9. MX 遠 端 監 控 硬 碟 機. 研究步驟與流程. 本研究參與之受試者均是國內擊劍現役優秀選手,本身 已具備良好的條件,且已熟悉本研究之動作。為求能更適應 實驗的要求及加強刺擊之準確度,於實驗前三週下午專長課 結束後,安排腳步訓練課程,加強長刺之基本動作,強化長 刺專項體能,以避免實驗動作次數太頻繁而產生疲勞造成動 作上之差異。為確保實驗進行之流暢與成功可行,於正式實 驗前三週先行於國立臺灣體育大學(臺中)擊劍教室佈置實 驗儀器與受試者預試,以了解實驗設計之可行性,並使受試. 33.

(42) 者更能了解全部過程。經預試驗證本實驗設計可達到研究目 的 後 於 9 8 年 1 月 份 正 式 進 行 實 驗。為 使 受 試 者 能 完 全 了 解 本 實驗,本研究在實驗進行前之步驟與流程說明如下: 一、解說實驗流程與研究目的 向受試者說明實驗流程與目的,告知整個實驗過程 該注意的事項以及在實驗中所有權利。 二、填寫同意書與基本資料 受試者填寫同意書及個人基本資料,表示願意參與 配合本實驗之所有過程。 三、受試者熱身活動 所 有 受 試 者 先 充 足 熱 身 20~30 分 鐘 , 至 受 試 者 覺 得 已準備好接受激烈運動即可。 四、光球黏貼 為 了 動 作 分 析 系 統 能 快速 取 得 肢 體 在 空 間 中 的 資 料,在受試者身上黏貼反光球。 五、儀器校正與測試 各實驗儀器之測試、校正 8 台紅外線攝影機與測力 板訊號同步確認,攝影機在空間及水平校正後即不再移 動,以確保所有受試者動作軌跡皆在相同座標中。 六、受試者試做動作以取得最佳距離 黏貼好反光球後,受試者可於實驗場地試做長刺動 作 三 次,研 究 人 員 先 以 自 黏 標 籤 劃 分 三 種 不 同 的 角 度 貼 於 Kistler 三 軸 測 力 板 上 , 而 受 試 者 實 驗 順 序 是 以 隨 機 分 派 來 進 行,不 同 後 蹬 腳 角 度 是 透 過 隨 機 抽 籤 的 方 式 選 定。取得長刺最佳距離後,固定起始距離並做記號,以 作 為 長 刺 動 作 的 起 始 線,為 利 於 在 該 角 度 下 做 出 適 當 之. 34.

(43) 長刺,不同角度則利用移動式人形靶來調整距離。 七、正式實驗 本實驗要求受試者後蹬腳站於已劃分好三種不同角 度 的 Kistler 三 軸 測 力 板 上 , 進 行 三 種 不 同 後 蹬 腳 角 度 之 長 刺 動 作 , 每 一 角 度 做 10 次 , 每 10 次 連 續 做 完 後 充 分休息,再進行下一角度之測驗。受試者聽到預備口 令,後蹬腳立即站上測力板,當聽到開始口令時,就直 接進行長刺動作,並紀錄每次得分,每做完 1 次,雙腳 退回起始線,再進行下一次動作。 八、資料存檔並填寫主觀問卷調查表 每位受試者完成三種後蹬腳角度測試後,立即讓受 試 者 填 寫 「 推 蹬 舒 適 度 與 施 力 難 易 度 量 表 」, 待 所 有 受 試者測試完畢資料皆收錄儲存無誤,再分析實驗結果。 本 研 究 步 驟 如 實 驗 流 程 圖 3-10 所 示 。 解說實驗流程與研究目的 填寫受試同意書. 熱身活動 光球黏貼. 儀器校正與測試 受試者試做 取得最佳距離 正式實驗 資料存檔並填寫調查表 實驗完成. 圖 3-10. 實驗流程圖. 35.

(44) 第四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國立臺灣體育大學(臺中)擊劍隊,曾獲選為 國家代表隊與全國運動會前三名之男子鈍劍及銳劍共八名選 手為受試對象,且長期接受擊劍專業訓練,均熟練以慣用手 並呈實戰姿勢來進行長刺推蹬動作。每位受試者在正式施測 前均無骨骼肌肉及神經系統之疾病,且確定選手保持良好之 競技狀態,而所有受試者在予以告知實驗目的及流程後,簽 署受試同意書,即成為本研究受試對象。全體受試者身高平 均 為 172.63 公 分 、 標 準 差 5.26 公 分 , 體 重 平 均 為 65 公 斤 、 標 準 差 8.02 公 斤 , 平 均 接 受 專 項 訓 練 時 間 為 5.88 年 、 標 準 差 0.99 年 , 參 考 表 3-1。. 表 3-1 受 試 者 基 本 資 料 表 編號. 身高 (cm). 體重 (kg). 專項訓練 (year). 最佳成就. A. 175. 61. 5. 新加坡擊劍公開賽. B. 170. 63. 7. 全國運動會團體第一名. C. 168. 81. 6. 亞洲盃擊劍錦標賽. D. 171. 67. 7. 亞洲青年盃擊劍錦標賽. E. 181. 68. 5. 世界青年盃擊劍錦標賽. F. 165. 54. 5. 亞洲青年盃擊劍錦標賽. G. 178. 67. 5. 亞洲盃擊劍錦標賽. H. 173. 59. 7. 亞洲青年盃擊劍錦標賽. 平均數. 172.63. 65.00. 5.88. 標準差. 5.26. 8.02. 0.99. 36.

(45) 第五節. 研究時間與地點. 本研究實驗進行之時間與地點如下: 一、實驗時間:民國九十八年一月。 二、實驗地點:國立臺灣體育大學(臺中)體操館三樓。. 第六節. 場地佈置. 實 驗 場 地 佈 置 如 圖 3 - 11 所 示。空 間 及 測 力 板 座 標 系 統 定 義為前後 X 軸、左右 Y 軸、垂直 Z 軸。. VICON 紅外線攝影機 準確度 目標. 人形劍靶. 擊劍電審器. 捲線器. Kistler 測力板. Z Y X. MX Ultranet HD. 圖 3-11. 場地佈置圖. 37. 筆記型電腦.

(46) 第七節. 資料處理與統計分析. 一、準確度、運動學與動力學資料處理 準確度資料是以人形劍靶所設定的目標範圍作為 該 角 度 動 作 表 現 之 準 確 度 資 料,將 該 角 度 十 次 得 分 加 總 後,即為準確度資料。而運動學與動力學資料則是以 Vi c o n N e x u s 1 . 4 . 1 1 4 軟 體 將 收 集 到 的 反 光 球 訊 號 標 記 各 點(肩、肘、腕、劍、髖、膝、踝、足尖)之後,配合 測 力 板 所 獲 得 之 參 數 , 以 Vi c o n N e x u s 內 建 之 程 式 進 行 分 析,獲 得 各 標 記 點 在 空 間 之 軌 跡 位 置 與 地 面 反 作 用 力 資 料 , 儲 存 成 c3d 格 式 輸 出 後 , 再 以 Polygon Authoring To o l 進 行 資 料 修 勻 , 並 以 M i c r o s o f t O f f i c e E x c e l 2 0 0 7. x 2 + y2 + z 2. 計算所需參數,經公式. 可算得不同後蹬腳. 角度最大出劍速度三個方向之合速度值。由於. Vi c o n. N e x u s 僅 提 供 力 量 ( F o r c e ) 及 力 矩 ( M o m e n t ), 對 於 衝 量 部 分 必 須 自 行 再 做 計 算,而 計 算 衝 量 則 是 以 S i m p s o n s R u l e ( 辛 普 森 法 則 ) ( Wi n t e r & P a t l a , 1 9 9 7 ) 對 所 要 擷 取 的 範 圍 內 做 積 分,所 得 數 值 即 為 衝 量,其 公 式 可 簡 化 表 示 如 下:. T (5x 0 + 8x 1- x 2 ) 12 T = (x 0 + 4x 1 + x 2 ) 3 = A 02- A 01. A 01 = A 02 A 12. 38.

(47) 二、資料選取與統計分析 由 於 擊 劍 講 求 快 速、準 確 有 效 的 得 分 動 作,故 在 資 料 的 選 取 上,本 研 究 取 其 長 刺 過 程 中 動 作 時 間 最 快 且 有 效 刺 中 劍 靶 目 標 的 一 次 來 進 行 分 析。資 料 的 統 計 分 析 是 使 用 S P S S f o r Wi n d o w s 1 2 . 0 版 統 計 分 析 軟 體 , 其 中 : (一)以描述性統計說明推蹬舒適度與施力難易度量表在不 同後蹬腳角度上所佔人數之比例。 (二)所有推論統計數值資料均以平均數和標準差的方式表 示 , 以 獨 立 樣 本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 o n e - w a y A N O VA. with independent samples)方 法 比 較 不 同 後 蹬 腳 角 度 下 對長刺動作之準確度、運動學及動力學各項參數之差 異進行檢定,因各組人數相等,如交互作用達顯著水 準 , 則 以 鄧 肯 法 (Duncan method)進 行 事 後 比 較 , 其 顯 著 水 準 定 為 α=.05。. 39.

數據

表 目 錄   表 3 - 1   受 試 者 基 本 資 料 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圖 目 錄   圖 1 - 1   後 蹬 腳 角 度 示 意 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圖 3 - 2   擊 劍 電 審 器           圖 3 - 3   捲 線 器   二 、 動 作 分 析 系 統       運 動 學 資 料 由 V I C O N   M X - F 4 0 動 作 分 析 系 統 ( V I C O N   M X - F 4 0   m o t i o n   a n a l y s i s   s y s t e m ,   O x f o r d   O X 2   O J B
圖 3 - 4   V I C O N   M X - F 4 0 動 作 分 析 系 統 之 紅 外 線 攝 影 機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Reading Task 6: Genre Structure and Language Features. • Now let’s look at how language features (e.g. sentence patterns) are connected to the structure

 Promote project learning, mathematical modeling, and problem-based learning to strengthen the ability to integrate and apply knowledge and skills, and make. calculated

Now, nearly all of the current flows through wire S since it has a much lower resistance than the light bulb. The light bulb does not glow because the current flowing through it

Using this formalism we derive an exact differential equation for the partition function of two-dimensional gravity as a function of the string coupling constant that governs the

Monopolies in synchronous distributed systems (Peleg 1998; Peleg

This kind of algorithm has also been a powerful tool for solving many other optimization problems, including symmetric cone complementarity problems [15, 16, 20–22], symmetric

Corollary 13.3. For, if C is simple and lies in D, the function f is analytic at each point interior to and on C; so we apply the Cauchy-Goursat theorem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

Corollary 13.3. For, if C is simple and lies in D, the function f is analytic at each point interior to and on C; so we apply the Cauchy-Goursat theorem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