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吳徽語小稱研究--以慶元方言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吳徽語小稱研究--以慶元方言為例"

Copied!
15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中山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徽語小稱研究—以慶元方言為例. 研究生:高玲芳撰 指導教授:何大安. 中華民國 2004 年 7 月.

(2)

(3)

(4)

(5)

(6)

(7)

(8) 目 次. 吳徽語小稱研究——以慶元方言為例. 目 第一章. 次. 緒論……………………………..1. 1.1 本文研究的動機、方法與材料……………………………………1 1.2 吳徽語小稱研究相關著作評述……………………………………3 1.2.1 萌芽階段:1956~1977 年……………………………………3 1.2.2 發展階段:1980~1998 年……………………………………7 1.2.3 突破階段:1999~2003 年……………………………………13. 第二章. 慶元方言的小稱………………...14. 2.1 慶元方言概況……………………………………………………14 2.2 慶元方言的小稱類型……………………………………………15 2.2.1 音節型小稱………………………………………………17 2.2.2 鼻尾型小稱………………………………………………18 2.2.3 鼻化型小稱………………………………………………18 2.2.4 變調型小稱………………………………………………21 2.2.5 混合型小稱………………………………………………23 2.3 慶元方言的小稱音變………………………………………… 25 1-.

(9) 吳徽語小稱研究—以慶元方言為例 2.3.1 兒綴階段………………………………………………25 2.3.2 鼻音尾階段……………………………………………25 2.3.3 鼻音化階段……………………………………………26 2.3.4 變調型…………………………………………………26 2.3.5 混合型…………………………………………………26 2.4 慶元方言小稱變調(Diminutive Form)功能…………………30 2.4.1 構詞功能…………………………………………………31 2.4.1.1 構成詞形…………………………………………31 2.4.1.2 區別詞義…………………………………………33 2.4.1.3 變換詞性…………………………………………34 2.4.1.4 多重小稱…………………………………………36 2.4.2 小稱作用…………………………………………………37 2.4.2.1 表細小……………………………………………37 2.4.2.2 表親暱……………………………………………37 2.4.2.3 表輕蔑……………………………………………38 2.4.2.4 表微小……………………………………………38 2.5 慶元方言小稱的發展變化………………………………………39. 第三章. 吳徽語小稱類型………………….41. 3.1 近代吳語……………………………………………………………43 3.2 杭州話………………………………………………………………45 3.3 太湖片………………………………………………………………46. 2.

(10) 目 次 3.3.1 蘇州………………………………………………………46 3.3.2 上海………………………………………………………47 3.3.3 嘉定………………………………………………………49 3.3.4 崇明………………………………………………………51 3.3.5 蕭山………………………………………………………52 3.3.6 紹興………………………………………………………53 3.3.7 寧波………………………………………………………54 3.3.8 定海………………………………………………………56 附:太湖片吳語殘存小稱詞表………………………………………57 3.4 台州片………………………………………………………………60 3.5 南部吳語……………………………………………………………60 3.5.1 音節型小稱………………………………………………60 3.5.2 鼻尾型小稱………………………………………………61 3.5.3 鼻化型小稱………………………………………………61 3.5.4 變調型小稱………………………………………………61 3.5.5 混合型小稱………………………………………………62 3.6 徽語…………………………………………………………………64 3.6.1 徽語的音節型小稱………………………………………64 3.6.2 徽語的音節向韻尾過渡型小稱…………………………65 3.6.3 徽語的鼻尾型小稱………………………………………65 3.6.4 徽語的鼻化型小稱………………………………………67 3.6.5 徽語的變調型小稱………………………………………68 3-.

(11) 吳徽語小稱研究—以慶元方言為例 3.6.6 徽語小稱的發展變化……………………………………69. 第四章. 吳徽語小稱系統的比較………….72. 4.1 吳徽語小稱的共同徵性……………………………………………72 4.2 吳徽語小稱調的緊喉與高調………………………………………75 4.3 吳徽語小稱來源……………………………………………………76 4.4 吳方言的舒聲促化…………………………………………………81 4.5 吳徽語小稱衰亡的內因與外因……………………………………83. 第五章. 結論………………………………84. 參考書目……………………………………85 附錄壹:慶元方言小稱類型表………………..91 附錄貳:慶元方言小稱詞……………………112. 4.

(12) 第一章. 第一章. 緒 論. 緒論. 1.1 本文研究目的、方法與材料 「小稱」作為漢語方言的一個研究專題,近年來在各方言的討論已陸續發 表。但是,對於「小稱」一詞卻一直沒有明確的定義。在幾部重要的語言學工具 書中也都沒有收入「小稱」一詞,一般都只收「兒化」。因此,對於要了解「小 稱」的定義,我們就必須先討論「兒化」、「兒尾」與「小稱」的語詞關係。. 1.1.1「兒化」 (1) 《現代漢語的詞尾》 (1980:132): 「普通話和某些方言中的一 種語音現象,後綴「兒」字不自成音節,而和前頭的音節合在一起。 例如「花兒」讀作[huA#r]。這種現像叫做『兒化』。」. (2)《語言學辭典》(1989:32):「兒化是構詞中的詞尾,而不是 一個獨立音節。這個詞尾『兒』韻是附在詞(單音或複音)的韻符 下,使那個詞成為一個帶『兒』韻的語詞,也叫兒化語詞。如「一 塊兒」「一會兒」「一點兒」等。一個兒化語詞的『兒』,要跟相接 在上面的韻符或聲符相拼讀,產生一些變化。例如前舉「一塊兒」 元音是「i kHuai ‘」,但兒化時唸『i kHua‘』。」. (3)《中國大百科全書․語言文字卷》(1992:64):「漢語拼音方 『兒、耳、二』等字的音節[´r]可以單獨使用, 案裏用r收尾的音節。 也可以同其它韻母結合,[´r]不再獨立,而和前頭的音合成一個音 節。這種語音現象叫做『兒化』。 由此可知,所謂的「兒化」的「兒」非指獨立音節的語音形式,而是指附在 前一個音節的末尾,結合成一個音節。「兒化」後的語詞在字面上仍寫成兩個漢 1.

(13) 吳徽語小稱研究—以慶元方言為例. 字,實際上是讀成一個音節。「兒」促使音節中的主要元音起卷舌動作,成為卷 舌韻母,其「兒」字本身不再獨立發音。例如「孩兒」[xai+´r]→[xår], 「花兒」 [xua][´r]→[xuar]等。. 1.1.2「兒尾」 「兒尾」一詞在鄭張尚芳的〈溫州方言的「兒」尾〉 、 〈溫州方言兒尾詞的語 音變化(一) 〉 〈溫州方言兒尾詞的語音變化(二) 〉 (1979、1980、1981)等文中 已開始使用。鄭張先生使用「兒尾」一詞是因為溫州方言「兒」字做為後綴和詞 幹時有不同的讀音,包括了成音節和不成音節。例如溫州東南郊永強讀作「魚兒」 [N313],其鄰縣「魚兒」讀作[N31-11. N31-13](1980:249) 。所以,單用「兒化」. 無法概括溫州的語音現象。由文章內容看來,鄭張先生所用的「兒尾」是包括「兒 化」在內。 然而,就整個吳語來看,以後綴「兒」起小稱的語音形式除了有自成音節之 外,例如說:杭州話的[l],溫州話、平陽話的[N],義烏、浦江一帶讀[n],都是 獨自成音節,它們不與前一字合成一個音節的,也不影響前一個字聲母和韻母產 生音變,除此之外,南部吳語還有鼻尾、鼻化、變調、緊喉等等的多種形式的語 音形式存在。因此,單以「兒化」的定義去指稱所有漢語方言裏的「小稱」現象 也就不太妥貼了。 「小稱」一語詞,最早見於東漢劉熙《釋名․釋形體》 : 「瞳子:瞳,重也, 膚幕相裹重也;子,小稱也。」當時的「小稱」主要指指稱物體之小者、介於實 詞與詞尾之間的名詞,即「子」 。(邵慧君:112)我們所謂的「小稱」是指通過 一定的語音手段(小稱變調、變韻、韻母鼻尾化、韻母鼻化或變音等等),以達 到指小表愛、親暱、戲謔功能的一種語言現象。就語音現象來看,「小稱」概括 了「兒尾」「兒化」。 「小稱」在漢語中是一種很重要的語言現象,尤其以聲調變化為其語義改變 之現象在人類語言中亦頗具特色。過去的漢語方言學者的研究,對於小稱的研究 主要在於對單點方言的單字音系統調查描寫,相較之下對於小稱的研究就顯的薄 弱。近幾年,關於小稱的研究篇章逐漸增加,小稱現象確實已引起越來越多人的 關注,但是卻尚未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 「小稱表示微小、親暱、藐視等意義,也有時候變換詞性。」(平田昌司, 1982)「小稱具有構成詞性、區分詞義、變換詞性以造成新詞的構詞作用,和表 示指小、愛憎、語氣、附加感情色彩的修辭作用。」(陳忠敏,1992)可見小稱 既是語音(小稱變調)現象,又是語義(名詞的稱小,而引申出帶有暱稱或蔑稱) 、 語法(用於名詞或名詞詞素的名物化作用,用於形容詞、動詞、動量詞等具減輕 形容程度、表動作輕微和時間持續的長短等作用)現象。同時,從現有的研究文 獻中可以看出小稱現象普遍性的存在整個東南方言裏,但是地理上卻又不能連成 一片,在某些方言顯得集中(例如南部吳語、徽語、粵北土話),然而某些方言 2.

(14) 第一章. 緒 論. 卻又只是呈現殘存形式(例如在部分的南部吳語、徽語、粵北土話以外的其他方 言)。因此,本文想透過與鄰近方言的共時比較研究來探討方言之間的影響度。 當然,小稱也是個歷時演變的結果,必須以歷史音韻來考察,透過歷時角度的分 析與比較,則可能會發現在不同方言中其有不同的來源、形成和發展的歷史。 本文以小稱最為豐富且具代表性的地區-吳語和徽語為研究對象,預計達 成以下的目標: 一、考察慶元縣城內慶元話的小稱的類型,同時將慶元話與中古音系統作 比較,嘗試了解其小稱所經歷的音韻變化、小稱類型之間的關係以及嘗試從語法 角度討論其小稱的發展變化。 二、由於從其形式、功能上,南部吳語與整片吳語區和鄰近徽語的小稱現 象均屬同一大類型,有必要將整個吳徽語地區的小稱現象進行共時的方言接觸影 響和歷時的變化研究,試圖對吳徽語小稱的歷史來源和歷史演變、類型和分佈、 形式和功能等問題進行一些新的闡釋。對小稱現象進行研究的同時,我們著重於 歷史語言學的闡釋,以求發掘漢語小稱現象的歷時音變、音變的傳播過程及小稱 的功能和演變趨勢。 本論文的慶元方言小稱語料是根據作者民國九十二年三月,初次到慶元縣田 野調查所得。調查記錄慶元話的日常生活詞彙是採用中國科學院語言研究所所編 《方言調查字表》中的常用字為基礎,以及《處衢方言研究》中所列的兒化音的 字。同時參考已發表的吳徽語調查研究報告,部分尚未公開發表的會議論文和學 位論文等,適當的增加調查詞彙。在慶元調查方言期間,得到慶元縣政府以及吳 高姿、吳式求等先生的大力協助。本論文調查的發音人主要是: 吳高姿,女,1940 年生(2003 年第一次調查時 63 歲),世居慶元縣城內, 師範畢業,退休小學教師。 吳式求,男,1936 年 8 月出生(2003 年第一次調查時 68 歲),慶元縣松源 鎮(即縣城)後田村人,退休工人。. 1.2吳徽語小稱研究相關著作評述 1.2.1 萌芽階段(1956~1961年) 在 1956~1961 年的研究文章中,小稱研究的主要對象是南部吳語。 趙輝賢(1956)〈東陽語音初步研究〉一文中有一段論及小稱: 在東陽音系統裏,沒有「兒化」音,也沒有獨立成音節的[r],凡是 3.

(15) 吳徽語小稱研究—以慶元方言為例. 北京念[r]音的字(兒、耳、二、爾)都念成了[n](筆者注:n下面 加一小豎棍,即表示自成音節的那個符號) ,因此就産生了一種「n 化」音。 「n化」的字必須是陰聲字,名詞和末一個音節,但並不是 所有合乎這三條件的字都「n化」 。如「桃」 「梨」 ,單獨念時「n化」, 說「吃桃」 「買梨」時也「n化」 ,念成[dan] [lin];說「桃花」 「梨 樹」時就不「n化」,念成[da][lin]。東陽話裏的這種「n化」音, 從意義上講,相當於杭州話的「桃兒」 「梨兒」 。然杭州話裏的「兒」 是獨立成爲一個音節的,並不是「兒化」音,而東陽話的「n」則 是一種不獨立成音節的「n化」 。因此從音理上講,它相當於北京的 「兒化」音。 趙輝賢先生的文章內容揭示: 一、在東陽方言的「桃」不讀本字的陰聲韻而讀作[daµn](兒化音變) , 「梨」 不讀本字的陰聲韻而讀作[lin](兒化音變) ,並將這類陰聲韻帶有[n]尾的語音現 象統稱「n化」,這是首次使用「n化」這個名詞。 二、可以得知在吳語方言中「兒」字讀鼻音[n],也可以產生「兒化音變」。 三、然而,內容並沒有解釋在東陽方言小稱音裏的鼻尾到底是何來源,「n 化」現象與「兒」字又是什麼樣的演變關係。 李榮《漢語方言調查手冊》的〈十四·方言裏的「兒」和「子」舉例〉 (1957): 杭州「兒」字不論文白,都讀自成音節的[l]。杭州的「兒尾」總是 加「兒」字,自成音節,不影響原來的韻母。如:凳兒 t44l213,瓢 羹兒(羹匙)bi213 k44l213,筷兒ku44l213,索兒(繩兒)so5l213, 茄兒di213l213,帕兒(手絹兒)pa44l213。(1957:139). 浙江義烏加「兒尾」的時候加[-n]韻尾,如:. 4. 瓜kua33. 小金瓜兒(小南瓜)s42tin44kuan44. 書y33. 小書兒s42yn33. 雞ti33. 小雞兒s42tin33.

(16) 第一章. 牛i11. 小牛兒s42in11. 鞋a11. 小鞋兒s42an11. 茶瓶dzua11bn11. 瓶兒ben11-35. 狗k42. 小狗兒s42kn42-55. 筍sn42. 小筍兒s42sen42-55. 碗un42. 小碗兒s42uan42-55. 米mi33. 早米兒tso42min33-35. 馬mua33. 小馬兒s42muan33-35. 蓋ke55. 小蓋兒s42ken55. 凳nn55. 小蓋兒s42nen55. 帽mo35. 小帽兒s42mon35. 筆pie3. 小字筆兒s42z35pien3-33. 口舌(舌頭) k42di1. 小口舌兒s42k42dien1 豬口舌兒tsua33k42dien1. 鑿(動詞)zua1. 鑿兒zuan1. 緒 論. 有些字平常說話總是帶「兒尾」 ,如「簿兒」 (本子)bun35, 「鹿兒」 lon1,「盒兒」n1,「匣兒」n1。(1957:139-140) 從上述例子可以看出,義烏加兒尾的時候延長元音,加[-n]。有時候母音還 有變化。[]變成[n],[i]變成[in],[i]變成[ien]。原來有[-n]尾的[n],變 成[en]。凡是帶「兒尾」的字,都是長母音收[-n]尾。(1957:141-142):. 浙江平陽(城內) 「兒」字讀自成音節的[31]陽平。平陽加「兒尾」有兩種 情況,一是延長母音加[]尾,同時變調,例如: 刀tœ44(陰平). 刀兒tœ34. 花huo44(陰平). 花兒huo34. 桃dœ31(陽平). 桃兒dœ34. 茄di31(陽平). 茄兒(茄子)di23. 籃l31(陽平). 籃兒l23. 李li44(陰上). 李兒(李子)li31. 二是加自成音節的[23],例如: 5.

(17) 吳徽語小稱研究—以慶元方言為例. 刀tœ44(陰平). 刀兒(小刀)tœ4423. 被(棉被)bi45(陽上). 被兒(小被)bi4523. 浙江溫嶺的變調相當於「兒化」 ,古平聲字變調讀高升調[45],古仄聲字變 調讀高降調[53],例如(1957:142): 本調. 變調(相當於兒化). 刀t (陰平). 小刀兒i42t45. 花hua33(陰平). 紙花兒ts42hua45. 桃d31(陽平). 桃兒d45. 茄dia31(陽平). 茄兒(茄子)dia45. 籃l31(陽平). 籃兒l45. 李li42(陰上). 李兒(李子)li53. 被(棉被)bi31(陽平). 小被兒i42bi53. 33. 其中,「被」字雖然讀陽平,因爲是古上聲字,變調以仄聲論。 李榮先生的此篇文章簡要的介紹浙江吳語杭州、義烏、平陽、溫嶺方言裏小 稱的語音現象。其貢獻有三: 其一,指出「兒」字在吳語幾個次方言(杭州、義烏、平陽、溫嶺)的小稱 現象:吳語(太湖片)杭州話是自成音節的[l]、(婺州片)義烏話是韻尾[-n]、 (甌江片)平陽話自成音節的[N]和韻尾[-N]。 其二,認為這些的語音現象都來自「兒」字。可是,自成音節的[l]和義烏話 韻尾的[-n]、(甌江片)平陽話的[N]和韻尾[-N]來源何以是相同的呢? 其三,指出「溫嶺的變調相當於『兒化』 」 (1957:141) 。也就是說,李榮先 生已經看出能表示小稱意義時,會使用一個特殊變調,而這個特殊聲調的功能是 相當於「兒化」的。這在方松熹 1993、曹志耘 2001、2002 年定名為「小稱調」、 「小稱變調」。李榮先生並歸納其變調規律為:古平聲字變成升變調[45];古仄 聲字變成高降調[53]。這說明了溫嶺的小稱變調是來源於「兒」字前面那個字在 語音變調中的相應的變調。可惜的是,我們從文中看不出這兩種兒尾意義上的是 否對立?換句話說,平聲兒尾是否就是一般的兒尾,指小的概念。而入聲是否表 示是與同類事物相較之下,更顯為幼小或細小呢? 約齋(1958:27、29) 〈金華方音與北京語音的對照〉一文1,文中認為(婺. 1. 6. 約齋〈金華方音與北京語音的對照〉 , 《方言與普通話集刊》第五本,頁 25-98。.

(18) 第一章. 緒 論. 州片)金華方言的「梨」字讀作[lhi)‚], 「桃」讀作[dha‚o‚], 「蠶」讀作[hse‚], 「尾 巴」讀作[nnbua‚]的鼻化音是因為兒尾的關係,並說金華的鼻化音是「透露了漢 語語音發展的一點蹤跡」 ,金華方言的鼻化音即是「兒化音的萌芽」 ,論斷「這就 是漢語兒化音發展的一段簡史」 。其過程是: 「梨」讀作[lhi)‚] 意即「梨兒」 , 「桃」 讀作[dha‚o‚]意即「桃兒」 ,鼻化母音會進一步發展成為自成音節的[n]。也就是說, 先有鼻化元音,後有自成音節的[n]。文中並舉其他方言來證明,例如金華話「兒」 讀作[n],蘇州話「筷兒」讀作[kuae nh],北方人用卷舌音[r]來代替[n]論證之。 約齋解釋說那是因為北方人「多卷舌音」,所以用卷舌音[r]代替了[n],因此當 今的北京話就是以母音加卷舌以表「兒化」,因而發展出大量的兒化音。關於此 文,我們同意約齋先生說金華的鼻化音與兒尾是有關係的論點。但是,從文中很 難解釋金華鼻化音是兒尾的萌芽或來源。鄭張尚芳先生(1981:49)就曾指出「這 種說法不能解釋鼻化的來歷。兒尾從鼻化來,鼻化又從何而來呢?」 袁家驊等(1960) 《漢語方言概要》 〈永康音系〉一節中詳細介紹了永康方言 的「小稱變調」現象,這是首次使用「小稱」這個名詞和明確指出「小稱變調」 的內涵。袁家驊(1960:85)說: 「所謂小稱,中心意思是『小』 ,同時也表示親 愛,風趣,輕視等感情色彩。漢語方言裏表示小稱的構詞手段是附加詞尾「兒」、 「子」,利用變調的比較少。永康的小稱變調多少相當於杭州的兒尾 l`和浦江的 兒尾 -n(同時也有變調)」 。由此可見,作者是從構詞手段的角度將小稱變調與其 他方言的兒化現象看作是同一類,這與李榮(1957)對溫嶺方言變調的看法上是 相同的。 傅國通(1961)〈武義話裏的一些語音、語法現象〉一文較詳細地介紹了武 義方言裏的「n(兒)化韻」 (「兒耳五」等字的韻母)現象,並說明武義方言的 「n化」現象與「n韻」 (in、yn、n、un) ,相當於北京話的「兒化」 ,並且也多 半出現在說某些細小、靈巧、喜愛的事物的時候。例如:蟢 i-in53 蟢兒,痣 ts-tsn53 痣兒,雞 ia53 tie-tin24 小雞兒。看起來武義話的「n化」現象產 生有兩個聲調[24]、[53],可惜文章內容並沒有歸納出因為起小稱而變調的規律。. 1.2.2 發展階段(1961~1999年) 在 1961 至 1999 年間,相繼發表了一系列關於研究吳徽語小稱的論文,同 時,在吳徽語的調查報告及研究專著裏,也都對當地方言的小稱現象作了介紹, 提出了許多開創性的名詞,其中較重要的著作如: 李榮(1978,1983) 〈溫嶺方言的變音〉是第一篇專門研究吳徽語小稱現象 的論文,開啟了漢語方言探討小稱音變研究的先河,在漢語方言的小稱研究中具 有開創性的典範,漢語方言小稱研究也由此進入一個蓬勃發展地時期。 此文認為溫嶺方言的小稱主要表現在特殊聲調的變化上:如果詞根音節為 平聲字(陰平、陽平),變調調值為升變音[15]調;如果詞根音節為仄聲字(陰 上、陽上、陰去、陽去、陰入、陽入),則變調調值為降變音[51]調。因此,他 7.

(19) 吳徽語小稱研究—以慶元方言為例. 並不把它看作是一般的小稱變調,而是另立一個名詞,稱之為「變音」 。他對「變 音」曾有論述,下面摘引其部分文字: 變調對本調而言,變音對本音而言。本調是分析記錄的基本形式 (base form),變調是本調在某個上下文(語音環境)裏的連讀形 式(sandhi form)。本音也是分析記錄的基本形式,變音是本音帶 有某種意義的派生形式(derivative form) 。某字讀變調,光是聲調 發生變化(福州話韻母隨聲調而變)。某字讀變音,有的方言只是 聲調發生變化,例如廣州話;有的發言有時連韻母也伴同發生變 化,例如浙江溫嶺話跟廣東信宜話。變音和本音的調類(包括本調 和變調)有重要的區別。本音的調類能區別意義,但是本身並無意 義。變音不單能區別意義,本身也有意義,如表示名詞化或物之小 者之類的意義。這就是說,本音的調類是語音單位;變音不但是語 音單位,也是語義單位。因此本調和變調之間是語音變化的關係; 本音和變音之間是語法變化的關係。 以上這段話已將「本音」和「變音」的區別說得相當清楚。也就是說,小 稱的特殊聲調變化不包括單字成詞時的單字調;也不包括它在詞語中的連讀變 調,而是專指在表達語法、語義的變調上。這就是首次使用「變音」的概念。例 如溫嶺話的「皮」 「被」在單字調中同樣是讀作[bi31],但是在變音中「薄『皮』」 的「皮」讀 bi13 而「薄『被』」「被」讀 bi31。從語義功能上,溫嶺的「變音」 其實是與北京話 「兒化」相同的一種變音形式,就如同「小牛、小雞」等等表 示「小、熟悉」 ,例如「牛」[i31]字的變音「小牛」[i42 i31-13]、 「雞」[ti33] 字的變音「小雞」[i42 ti33-13]等。 從文章中可以看出變音在溫嶺話的使用範圍較窄,大多只用於口語,讀書 音不用(讀書音只用本調和連讀變調),同時變音(本文的小稱變調)只出現在 單音節詞和多音節詞的末音節,而不用於多音詞的開頭和中間。例如「牽牛細兒」 tie33 i31-13 i55-51 牧童, 「二尺鑊兒」n13 ti55-33 uo-u11-51 尖底鐵鍋, 「劃 加劃兒」ua11 ko33 ua-ua11-51 每一劃,「刮肚兒兒」ku55-33 du31 n31-15 最後一 胎生的男孩子。 此外,在變音方式上有幾點特徵: 1 溫嶺話在入聲字在變化方式上是韻母、聲調同時改變。在舒聲字的變化上 8.

(20) 第一章. 緒 論. 則有不同,溫嶺話舒聲的本音和變音只是聲調不同。溫嶺話的變音用特殊變調[15] 與[51]調來表示小稱。溫嶺話[15][51]兩個的變音條件是本音是平聲,變音是 [15];本音是仄聲,變音則是[51]。 2 變音功能在語法、詞彙語義上: 2.1 語法意義的「名物化」,即變音多用於名詞詞素,有時則將非名詞詞素 通過變音變為名詞詞素。例如: 本音. 變音. 烏(溫嶺話) u33(形容詞). u33-15(名詞:黑色染料). 戳(溫嶺話) tyo5(動詞). tyo5-ty5-51(名詞:印戳). 2.2 詞彙意義多是用於稱小或特指的事物,與稱大或泛指的本音形成對立。 本音 牛(溫嶺話) i31(稱大). 變音 i42 i31-15(稱小:小牛). 間(溫嶺話) ki33 li42 間裏(屋裏) li42 ki33-15 裏間(裏屋) 鄭張尚芳(1979,1980,1981)〈溫州方言的兒尾〉、〈溫州方言兒尾詞的語 音變化(一)〉、〈溫州方言兒尾詞的語音變化(二)〉,文章總共收集了溫州約兩 千條的兒尾詞,對溫州及鄰近地區方言的小稱詞進行了詳盡式的調查研究。鄭張 先生的研究方法和材料較前人深入且材料豐富,我們以下從語音、語法、語義來 看文章是如何分析「兒」尾的意義和作用。 (一)連讀調與小稱調:鄭張先生文章先根據所調查的溫州兩字組連讀變調 全部類型中,整理出 13 種連讀變調型式,其中有兩種類型是以「兒」字31(陽 平調)做為後字的條件下,所產生的連讀變調類型。 1、「C 型」[11 13]:在平聲、部分陰去與陰入聲為前字的條件下,前 字變作 11 調,後字「兒」變 13 調。例如:孫兒 sø33-11 31-13、丐兒 kø313-11 31-13、兔兒 tøy42-11 31-13。 2、「I 型」[35 5]:在入聲、部分陰去與陽平聲為前字的條件下,前 字變作上聲 35 調,後字「兒」變輕聲調。例如:葉兒ji313-35 31-5 楓樹葉兒、刷 兒 sø313-35 31-5、碟兒 di313-35 31-5、罐兒ky42-35 31-5 茶罐、盆兒bø31-35 31-5。可見,「I 型」從「C 型」分出。而「I 型」的前字[13]或[13],緊喉 而生,是變調中最高的一種。 3、 「F 型」[42 1]:前字變作 42 調,後字「兒」變 1。例如:鼓兒 ku35-42 31-1、李兒 li24-42 31-1。 4、因此,在與同樣以第二字為基礎的小稱詞的連讀變調相比較下,可 以明確指出以「兒」為第二字的小稱詞,已經發展出特殊的特定調型:即所謂的 「I 型」:[35+陽平]調。換句話說,當前字變成[緊喉 35]調,聽起來跟單字 9.

(21) 吳徽語小稱研究—以慶元方言為例. 調的上聲[35]相似,而後字「兒」[31]陽平調就變成[輕聲]的特殊變調調型, 成了[緊喉 35]+[輕聲] 即兒尾詞特有的調型,即「I 型」[35 5]。 因此,透過比較我們就可以得知溫州小稱變調情況共有兩種:(一)屬於連 讀變調的輕音,這跟小稱變調無關。例如「管我」ky35 35-5 讀同 I 型「罐兒」 ky42-35 31-5 茶罐,「叫我」ti42 35-1 讀同與 F 型「餃兒」ti35-42 31-1。 但是仔細觀看,兩者是不同的,一般輕聲的前字是保持原調,而兒尾詞的前字是 依連調型式變調。(二)小稱調的獨立調類,和連讀變調無關,單字調和變調之 間也無對應,即本文所指的「小稱變調」。但是,文中有個重要的關鍵問題並沒 有解決,即對「兒」[+陽平調]何以會變讀為入聲[+陽平調]做出明確的解 釋?(鄭張尚芳 1980:258) (二)語法意義: 1 構成詞形。這是「兒」尾首先具有的語法意義,凡是原先不單獨運用 的詞素單位或大於詞的短語、句子,一經加「兒」尾之後皆可轉化或凝縮成詞。 如燕兒、打否倒兒(不倒翁)、和尚擐人兒(羅漢松的果實,上紅下綠)。 2 構成名詞和區分詞性。 2.1 非名詞性結構一經加「兒」尾後可變為名詞性結構。例如 動詞 絆. 名詞. (絆腳). 絆兒 (出岔子,不順利). 敲. 敲兒(戒尺). 2.2 非名詞性結構一經加「兒」尾後可變為名詞性結構。例如 形容詞. 名詞. 呆. 呆兒(傻小子). 矮. 矮兒(矮子). 此外,部分形容詞重疊式加「兒」尾可以充當狀語,如「慢慢兒」 、 「輕輕兒」, 部分量詞加「兒」尾還可以充當數量補語,如「吃兩粒兒」 、 「量半升兒」 、 「少講 兩句兒」。 (三)詞彙意義: 1 小稱作用:表形體上較為細小的,如「蝦兒」、「矮人兒」、「雨毛絲兒 (小雨)」。表數量少與程度輕的,如「一小半升兒」、「一薄片兒」。表地位或人 品卑下的,如「丐兒」、「打賭仙兒(賭棍)」、「娑腰娘兒(風騷女人)」。表喜愛 和親暱的,如「美人眼兒」、「嫩黃兒」、「胎毛兒」、「阿玲兒」。 2 修辭作用: 「兒」尾的修辭作用與詞彙語義有關,由於具有一定的表達 情感色彩的作用,因此它常可以被使用來營造形象更為生動親切、輕鬆活潑或表 達戲謔、婉轉的語氣,特別適用於俚俗調笑、對孩子講話等場合,卻不太適合嚴 肅的場合。具形象化作用的如「笑嘻嘻兒」、「腳腳短兒(小腳的樣子)」、「蟹絲 10.

(22) 第一章. 緒 論. 粒兒(粗細不勻)」,具戲謔、婉轉作用的如「舅老爺兒(調侃新舅爺)」、「命筋 兒(老命)」等。 錢惠英(1991)〈屯溪方言的小稱音變及其功能〉一文乃首篇較完整的介紹 徽語區內的一個黃山市屯溪的小稱音變規律及其語義、語法、語用功能。該文指 出屯溪的小稱音變型式:在基本韻母後面加上[-n]尾之外,同時聲調變為[24] 調或[55]調。其小稱音變規律為: (1)聲調為陰平[11]、陰上[31]、去聲[53]、入聲[5]的開尾韻 字既變韻又變調,韻尾加[-n],調值都變為 [24]。 (2)聲調為陽平[55]和陽上[24]的開尾韻的字,變為[-n]韻尾同 時保留原聲調[55]或[24]。 (3)鼻尾韻的字不變韻只變調,逢陽上[24]則韻、調不變。 從本文可以歸納出兩點結論: (一)在屯溪方言中添加兒綴時會導致原韻尾的失落。換句話說,當「兒」 字附至本音音節的末尾時,會成爲本音音節的鼻音韻尾,就是我們所說的「鼻尾 型小稱」。例如椅兒i-in31-24 小竹椅,餅兒 p-pn31-24 小餅、餅乾。 (二)屯溪方言有兩個小稱調:[55]調與[24]調。當本字的原聲調為陽平[55] 調或陽上[24]調則仍保持原調不變,例如眼兒 -n24 小窟窿,蠶兒ts-tsn55。 若為其他調(除去陽平或陽上調)則皆變為[24]調。刀兒 t-tn11-24 小刀,皮兒 pi-pin55-24 皮膚出血後的小痂子,子兒ts-tsn31-24 小疙瘩、衣服上的小毛球, 罩兒tso-tson53-24 燈罩,髮兒 fu-fun5-24 瀏海。透過比較我們可以觀察出屯溪 方言的小稱與吳語婺州片的情況其實是十分相似的。 但是,文中我們發現有些待說明之處。例如:折兒 tia-tian55-24 存折、米 折、皮兒 pi-pin55-24 皮膚出血後的小痂子, 「折」和「皮」陽平調 55 的小稱詞 皆變調成 24 調。未保持原調。這是否說明屯溪方言走向變調型的小稱呢?其次, 關於語義、語法、語用方面雖在文中一一舉例探討。然而,我們卻無法從文中看 出語義上是如何虛化的發展? 陳忠敏(1992)〈論吳語閩語兩種表小稱義的語音形式及來源〉文中透過吳 閩語的方言比較而指出: (一)吳語有兩種小稱形式: 「n化小稱」 (即鼻化型小稱)和「化小稱」 (即 帶緊喉成份的小稱變調,如武義、溫州、麗水等)。閩語也有兩種小 稱形式:「鼻化小稱」(如大田後路話)和「喉塞尾小稱」(如邵武)。 (二)溫州話在語義上分別用「n化小稱」和「化小稱」來作「比較級」和 11.

(23) 吳徽語小稱研究—以慶元方言為例. 「最小級」的表達形式。 (三)閩語「鼻化小稱」(如大田後路話)與吳語的「n化小稱」由於語音演 變途徑相同所以同來源於「兒」一字。而吳語表小稱的「化小稱」和 閩語表小稱的「囝後綴」喉塞音同出自「囝」[kian]字的簡縮形式。 兒尾詞音變:cv(c)+兒je→cvn()→cv 囝尾詞音變:cv(c)+囝kin→cvk→cv 可見陳忠敏突破前人的局限,從跨方言的比較找出一些共性,並與多種澳泰語系(Austro-tai family)表「兒子、女兒」解的以及小稱的語音形式相比 較,論證羅杰瑞和梅祖麟(Norman&Mei 1976)的說法「今吳語、閩語裏的『囝』 [kian],及來源於囝[kian]尾詞的那種小稱,是古百越語殘留在今漢語南方方言 裏的底層現象。」 王本瑛(1995) 〈漢語方言中小愛稱2的地理類型與演變〉文中綜合的從類型、 地理、同源三種面向觀察分析了漢語小稱類型的四個系統:兒詞尾、子詞尾和囝 詞尾、語詞重疊。本文重整文章繪表如下: 兒尾 分布. 北方:黃河以北. 子尾. 囝尾. 北方:山西方言. 南方:吳、客、贛方言 南方:客、贛、 湘方言. 語詞重疊 北方:山西. 閩語. 南方:閩北. 語音形式 北方:元音型,無-i- 以塞擦音為聲 kia或a,且多讀 母,韻母時有喉 為本調 塞音尾、、 南方:輔音型(鼻音) , 有-i化合方式 (兒化韻)捲舌式:長 子化韻:山西原 江以北,r韻尾。 平,南至河南舞 陽。主要元音一 般為後元音,有 時介音會拉長。 與兒化變韻的前 元音有所區別。. 2. 小愛稱(diminutive)指小稱與愛謔稱,前者表示事物的小與少,以及動作的輕微,具有辨義功 能,屬語法層次的構詞作用;後者表達說話者的感情與態度—親暱或輕蔑,則是語用層次的修 辭作用。 (王本瑛 1995:372). 12.

(24) 第一章. 緒 論. (兒化韻)元音式:河 南最多,韻尾。 (兒化韻)變韻式:河 晉豫 南濟源、山東博山、湖 北鄂州,用另一套韻母 系統表小愛稱。 (兒化韻)鼻音式:吳 語和徽語,以鼻韻尾或 鼻化韻表示。 (兒化韻)嵌l式:山 東、山西二省,複聲母 或雙音節。 小稱音變 兒尾變調:吳徽粵方 子尾變調:山西 言,多為高調(高平調 晉城的[35][42] 或高升調),有時會有 調,有時會有化 化合韻母同時存在。 合韻母同時存 在。. 1.2.3 突破階段(1999~2003年) 近年來,漢語方言小稱研究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這個階段的研究有兩點卓 越的突破:第一,在共時層面上,做大區域小稱現象的比較研究。第二,歷時層 面上,開始探討小稱如何產生、形成、發展問題,以及小稱現象在語音演變、語 法功能等方面的意義。同時在本時期的研究文獻中也陸續發表了對徽語小稱現象 的介紹或討論。主要的有: 趙日新(1999)〈徽語的小稱音變和兒化音變〉概述了徽語各方言的小稱形 式和功能,並指出「徽語的兒化是一種正處於消亡中的現象」。(趙日新 1999: 139) 曹志耘(2002)《南部吳語語音研究》一書系統性的描寫和研究南部吳語小 稱的類型、分佈和產生、形成、發展。本文是首次對小稱現象最為複雜的南部吳 語,進行一次全面的歸納整理。除此之外,對小稱研究的進一步開創是:(一) 對小稱進行定義,並提出系列性有關小稱的概念,以便認識和研究漢語方言的小 稱現象;(二)論證了小稱調的產生、形成過程,從文章內容可知,南部吳語的 小稱調是由「兒」字演變出來的,而小稱調是屬於晚起的現象,這點相左與潘悟 雲、鄭張尚芳、陳忠敏、莊初升等人認為小稱調的來源是古緊喉現象的觀點。當 然,其他方言諸如閩語、粵北土話的小稱調或許是另有來源,可惜在該文並沒有 論及到。 13.

(25) 吳徽語小稱研究—以慶元方言為例. 第二章. 慶元方言的小稱. 在這一章中,首先要對慶元話小稱作內部共時類型比較分析,進而與中古音 系統比較分析小稱的語音演變的階段,以及各階段之間的演變關係。另外,我們 嘗試從說話者的認知角度而起的小稱功能去分析慶元話小稱的豐富現象。. 2.1慶元方言概況 浙江省慶元縣享有「香菇之源」 、 「中國香菇城」之盛名,它位於浙江省與福 建省的交界處,地處北緯 27°25’~27°51’、東經 118°50'~119°30'之間。北接龍泉 市、景寧畲族自治縣接壤,東、西、南與福建省壽寧、政和、松溪三縣交界。全 縣總面積 1898 平方公里,南北長四十九公里,東西寬六十七公里。 慶元古爲龍泉縣松源鄉。南宋慶元三年(1197 年)以松源鄉置縣,以紀年爲 縣名。1958 年撤銷,併入龍泉縣。1973 年覆置,現屬浙江省麗水地區。 慶元全境屬浙閩丘陵地帶,山嶺連綿,群峰起伏。地勢東北高,西南低。海 拔 1500 米以上的山峰有 266 座,居全省之冠。最高峰百山祖海拔 1856.7 米,是 浙江省第二高峰。水系也以百山祖爲中心,向北流入甌江,向西流入閩江,向南 流入交溪,分屬三大水系。 慶元素有「九山半水半分田」之說,人均耕地不到一畝。解放前,工商業極 度貧乏。工業只有手工造紙作坊。縣治所在地松源鎮在清朝中葉尚是「市無商賈, 耕讀之外無餘事」。直到清末時才出現若干中藥、雜貨等小店鋪。 自古陸路交通主要靠一條驛道(官道),驛道由縣城向西轉北,大致沿松源 溪、竹口溪通向龍泉縣境。在五十年代以前,當地的土特産品主要依賴水路用竹 筏或小木船運出。當時最重要的口岸是縣北端與龍泉交界的曹嶺,從曹嶺沿甌江 經龍泉、雲和、麗水、青田可抵溫州。1954 年,龍(泉)慶(元)公路修成通 車。現在也有公路通往景寧、壽寧、政和、松溪各縣。縣城松源鎮距地區行署駐 地麗水市 233 公里(五十年代以前,從慶元去麗水需步行一個星期),距省會杭 州市 532 公里,誠所謂「地居浙東之極」 , 「距郡獨遙」 , 「地皆天設之險,野少夷 曠之區」 , 「深僻幽阻,舟車不通,名人遊歷足跡之所不至」 (光緒《慶元縣誌》), 故舊時人口稀少,交通極為不便,至近幾十年才有明顯變化。慶元是著名的龍泉 青瓷的發祥地及「中國香菇城」之稱。據傳八百多年前慶元縣百山祖鄉龍岩村的 吳三公是世界上最早發明人工栽培香菇這一技術的人。 慶元舊時人口稀少。宋太平興國年間(976-983 年) ,全境約有 3000 餘人。 14.

(26) 第二章. 慶元方言的小稱. 至南宋慶元三年(1197 年)建縣時有一萬多人,松源鎮居民不足百戶。明成化 十八年(1482 年)有 19788 人,萬曆七年(1579 年)有 19822 人。清乾隆至光 緒年間是慶元縣人口發展最快的時期,清末時全縣約有 8 萬人左右。慶元的姓氏 相當集中。吳、葉、胡、周四大姓今共有 99946 人,占全縣人口的 54.65%。其 中吳姓就有 59864 人,占全縣人口的 32.74%。吳姓是吳諱爲避董昌之亂,于唐 昭宗乾寧四年(897 年)從會稽(紹興)輾轉遷入的。 1992 年,全縣人口 186190 人。其中少數民族 1000 多人,主要是畲族。 全縣今設 6 鎮,14 鄉,共 20 鄉鎮,縣治所在地為松源鎮。如下: 6 鎮:松源鎮、屏都鎮、竹口鎮、黃田鎮、荷地鎮、左溪鎮。 14 鄉:四山鄉、淤上鄉、隆宮鄉、安南鄉、張村鄉、五大堡鄉、石湖鄉、合 湖鄉、百山祖鄉、嶺頭鄉、舉水鄉、龍溪鄉、官塘鄉、江根鄉。 縣人民政府駐松源鎮。 慶元縣境內通行慶元話。只有東南角江根鄉的江根、水寨、壩頭、下青田、 上青田、沙衣湖、箬坑等幾個村說一種接近福建壽寧話的方言,但這些地方的人 跟慶元其他地區的人交往時也說慶元話。 慶元話內部存在地域差異,大致上可分爲北區(竹口、黃田一帶) 、城區(縣 城一帶) 、萬裏林區(百山祖一帶) 、東區(荷地、岭頭一帶)四種口音。以縣城 話與荷地話的差別爲例,縣城話不分尖團,荷地話分尖團,精組細音讀[t˛]組, 見組細音讀[c]組;縣城話分陰陽上,荷地話不分陰陽上。除了慶元縣境內以外, 福建省政和縣鐵山鄉的部分村莊也通行慶元話。 本文記錄是縣城松源鎮慶元方言的小稱詞。筆者於 2003 年 3 月赴慶元調查 方言,主要發音人為:吳高姿,女,1940 年生(2003 年調查時 63 歲),世居縣 城,師範畢業,退休的小學教師;吳式求,男,1936 年 8 月生(2003 年調查時 68 歲),原浙江省慶元縣造紙廠職工、全國技術革新能手、「五一」勞動獎章獲 得者、浙江省勞動模範。本文記音以吳高姿女士的發音為主,同時參考吳式求先 生的發音,在此向兩位發音人表示衷心感謝。. 2.2慶元方言的小稱類型 慶元方言屬浙江吳語處衢片。本文所說的吳語的分布區域,主要根據《中國 語言地圖集》的分布。 (參見附圖)包括了長江以南的江蘇省、上海市、浙江省、 江西省東北、安徽南部、福建北部的相鄰地區。大致上可分成浙江北部和江蘇省 的「江浙吳語」,和浙江南部的「浙南吳語」兩個次方言。(何大安 1988:237) 具體情況如下: 15.

(27) 吳徽語小稱研究—以慶元方言為例. 主要分六片:太湖片、台州片、甌江片、婺州片、處衢片、宣州片。 (一)太湖片六十七縣市,人口四千七百三十萬人。又可分七個小片。 1 毗陵小片,江蘇:常州市、武進(除圩塘、魏村、孝都、小河等鄉外)、 丹陽、金壇(除漕河以西外)、溧陽、宜興、江陽(除石庄鄉、利港 鄉外) 、沙洲(除中心河、沙槽河以北外) 、靖江(除新橋、東興外)、 南通縣(金沙鎮及周圍鄉村)、海門(北部包場等 12 鄉)、啟東(北 部呂四等 7 鄉)、高淳(東部顧隴、永寧等 7 鄉)。(13 縣市) 2 蘇滬嘉小片,江蘇:南通縣(通海區 9 個鄉及三餘區 7 個鄉) 、如東(東 南角) 、沙洲(中心河以東與沙槽河以北) 、啟東(除呂四、三甲等 7 個鄉)、海門(南部)、常熟市、無錫市、蘇州市、吳縣、吳江、 昆山、太倉。(13 縣市) 上海市:上海市區、上海縣、嘉定、寶山、川沙、南匯、奉賢、松 江、金山、青浦、崇明。(11 縣市) 浙江:嘉興市、嘉善、桐鄉、平湖、海鹽、海寧。(6 縣市) 3 苕溪小片,浙江:湖州市、長興(除西部邊境官話移民區外) 、安吉(除 西部邊境官話移民區外)、德清、餘杭。(5 縣市) 4 杭州小片,浙江:杭州市(限城區及周圍近郊區)。(1 縣市) 5 臨紹小片,浙江:臨安、富陽、蕭山、桐廬、建德、紹興市、諸暨、嵊 縣、新昌、上虞、餘杭、慈溪。(12 縣市) 6 甬江小片,浙江:寧波市、鄞縣、奉化、寧海(除岔路及其以南外) 、 象山、鎮海、定海、普陀、岱山、剩泗。(10 縣市) (二)台州片十個縣市,人口五百萬。 浙江:臨海、三門、天台、仙居、黃岩、椒江市、溫嶺、玉環、樂清(清 江以北)、寧海(岔路以南)。(10 縣市) (三)甌江片十二縣市,人口四百二十萬。 浙江:樂清(清江以南) 、永嘉、溫州市、甌海、瑞安、平陽(除閩語外)、 蒼南(除閩語區)、文成(除南田區)、泰順(限百丈鎮)、洞頭(除閩語 區外)、玉環(西南角)、青田(溫溪區、萬山區等鄉)。(12 縣市) (四)婺州片,浙江:金華市、蘭溪、浦江、義烏、東陽、磐安、永康、武義(除 舊宣平縣外) 、建德(姚村鄉及舊壽昌縣東南唐村、里葉二鄉) 。 (9 縣市) (五)處衢片分處州、龍衢兩個小片 1 處州小片,浙江:麗水、縉雲、雲和、宣平(今屬武義縣所轄)、景寧 畲族自治縣、文成、青田、泰順、慶元等。(9 縣市) 16.

(28) 第二章. 慶元方言的小稱. 2 龍衢小片,浙江:龍泉、慶元、松陽、遂昌、衢州市、龍游、開化、常 山、江山。江西:上饒縣、玉山、廣豐、德興。福建:浦城。 (15 縣市) 11 在慶元方言裏「兒」[ie ]讀單音節時,意思是「兒子」。然而,當「兒」 附加於其它詞後產生一些音變現象,共可歸納出以下幾種形式(詳見附錄壹、慶 元方言小稱類型表):. 2.2.1 音節型小稱: 語音上,「兒」讀本音[ie11],但已同時產生小稱音變(鼻化 ie-iE‚11-55) 和小稱調[55]。構詞形式上, 「兒」[ie11]附加在一些名詞性語素後面充當詞尾, 構成兒綴詞,構詞形式為「原詞幹+詞綴」 。語意上,主要指涉「指小」的概念。 其中可分兩類:A 類是「準小稱」,除單用外,還可以加在一些名詞後面, 在這些名詞前並沒有加「細」字表小義。B 類則是帶小稱調。 A 準小稱,例如: 兒 ie11 兒子、大兒 to31 ie11 長子、細兒 ie11 ie11 幼子兒儂 ie11 no33 未 婚男人,男人的統稱、兒儂衣裳 ie11 no33 i334-221 i52 男衫、娘家兒 i334 koN334-33 ie11 未婚男人、袖兒 i31-221 ie11 非親生子、兒袋 ie11 tai31 子 宮、嫩兒衣 na31-33 ie11 i334 胎盤、無爺兒 m11 io52 ie11 男性孤兒 、財主 兒 sai52 tye33 ie11 富家子弟、敗家兒 p31-33 ko334-33 ie11 敗家子、皇帝兒 52 die11 ie11 太子。 B 小稱,例如: 牛兒 Nåµ52 ie-iE‚11-55 小牛、馬兒mo221 ie-iE‚11-55 小馬、竹兒 /diµ/5 ie-iE‚11-55 小毛竹、細兒 ˛ie11 ie-iE‚11-55 最小的兒子、新婦兒 ˛i´N33 fF33 ie-iE‚11-55 童養媳、娘妗兒 iA‚52 t˛i´N33 ie-iE‚11-55 (面稱)小舅母、照兒 t˛iÅ11 ie-iE‚11-55 小鏡子、斧頭兒 /bo33 tiµ52 ie-iE‚11-55 小斧子、箱兒 ˛iA‚334-33 ie-iE‚11-55 小箱子、椅兒 i33 ie-iE‚11-55 小的椅子、船兒 ˛yE‚52 ie-iE‚11-55 小 船1、饅頭兒 mA‚52 tiµ52 ie-iE‚11-55 米粉做的小饅頭、雨兒 ye221 ie-iE‚11-55 小雨、路兒 l31-33 ie-iE‚11-55 羊腸小徑、飯兒 fA‚31-33 ie-iE‚11-55 紅白喜事上 在正餐之外的其他餐、骹趾兒 kHÅ334-33 tsF33 ie-iE‚11-55 小腳趾、朘兒2朘兒兒 tsai334-55 tsai334-55 ie-i 11-55 小男孩的生殖器、伏兒 pF31-33 ie-iE‚11-55 孵幼 仔、花會兒 xo334-33 uF52 ie-iE‚11-55 一種賭博方式。. 1. 「坐車」 :so221 t˛HiA334 ,則無小稱。. 2. tsai334 朘(陰莖) 。 《廣韻》二切語。一為灰韻祖回切,赤子陰。二為仙韻遵全切,縮也。 17.

(29) 吳徽語小稱研究—以慶元方言為例. 2.2.2鼻尾型小稱: 語音上,指與前一個音節結合,使本音音節加上一個鼻音韻尾。例如: 茶几兒 tso52 ti-t334-55 矮几. 凳頭兒 da11 ti-tio52-55 小矮凳. 錢櫃兒 ti52 ty-tyi31-55 錢櫃. 扇墜兒 i11 ty-tyi31-55 扇墜子. 姐兒 ti-t33-55 姐姐. 叔兒 i-io5-55 小叔(丈夫的弟弟). 萬記兒 mA‚31. t˛i-t˛ieN11-55 過一會兒,等一會兒. 線墜兒 ˛iE‚11. t˛y-t˛yiN31-55 紡錘 籮頭兒 lo52 tiµ-tioN 11-55 小的穀籮. 蠶豆兒 sa‚52 tiµ-tioN11-55 蛹. 梅兒花 mai-maiN52-55 xo334. 梅兒干 mai-maiN52-55 kua‚334 乾梅子 半個兒. /ba‚11 kai-kaiN11-55. 半個. 披髮兒 pHi334-33 f´µ/-f´N5-55 瀏海兒. 2.2.3鼻化型小稱: 鼻音韻尾合併、消失,鼻尾韻轉為鼻化韻,是南部吳語韻母演變的趨勢。在 慶元方言裏,由「兒」字結合而來的鼻尾也同樣鼻化。鼻化型小稱意即由「兒」 字附合前一個音節,鼻尾弱化而使本音主要元音一律變爲鼻化元音,包括陰聲 韻、陽聲韻和入聲韻。例如說→、o→、→a、u→ua、ye→y、→等等。 詳見附錄壹、慶元方言小稱類型表。 說明:1「/」表示一個小稱音同時具有「/」前後的語音特徵。 2「→」左邊是本韻,右邊則是小稱韻。 3「<」表示來源於中古的韻部。. (一)陰聲韻→鼻化韻/變調 ie→iE(<蟹攝開口四等齊韻,止攝開口三等支韻) 細兒 ˛ie-˛iE‚11-55 小孩兒;男孩兒:一個~ 讀書細兒 tu/34 ˛ye334 ˛ie-˛iE‚11-55 學生 幫店細兒 b334. di11. ie-i11-55 商店學徒. ‚ 一支兒3 i/5 t˛ie-t˛iE‚334-55. 3. 沒有量詞「根」 ,能用「根」的全用「支」 。. 18.

(30) 第二章. 慶元方言的小稱. 黃梔兒  52 tie-ti 334-55 梔子 骹蹄兒 kHÅ334-33 tie-tiE‚52-55 蹄子:牛~,豬~ 生蟲雞兒 sa‚334-33 toN52 ie-iE‚334-55 很會生病的雞,多指經常生病的小孩 io→iç‚(<假攝開口三等麻韻) 姑爺兒 kuF334-33 io-iç‚52-55 姑父 姨父爺兒 i33 fF33 io-iç‚52-55 姨父 iÅ→iÅ‚(<效攝開口三宵韻,效攝開口四等蕭韻) 魚兒苗兒 NF-Na‚11-55 miÅ-miÅ‚52-55 魚苗兒 天椒兒. tHiA‚334-33 t˛iÅ-t˛iÅ‚334-55 辣椒. 向天椒兒 ˛iA‚11 tHiA‚334-33 t˛iÅ-t˛iÅ‚ 334-55 朝天椒 輪樵兒 l´N52 ˛iÅ-˛iÅ‚52-55 柴火棍 山魈兒 sA‚334-33 ˛iÅ-˛iÅ‚334-55 山鬼,也用於罵人 門銷兒 m´N52 ˛iÅ-˛iÅ‚334-55 門插銷 鳥兒 i-/diÅ‚221-33 飛鳥 單料兒 /dA‚334-33 liÅ-liÅ‚31-55 身體單薄 o→ç‚(<假攝開口二等麻韻,假攝合口二等麻韻,果攝開口一等歌韻,果攝合口一等戈韻,遇攝 合口三等魚韻) 一把兒 i/5 /bo-/bç‚33-55 芽兒 No-Nç‚52-55 嫩芽 一家兒 i/5 ko-kç‚334-55 做家家兒 tso11 ko334-33 ko-kç‚334-55 節檢一點 闊嘴耙兒 kHuA/5 tsai33 po-pç‚31-55 一種口寬的鋤 媽兒積草 mo-mç‚334-55. t˛i/5. tsHÅ33 半邊蓮. 牛媽兒 Nåµ52 mo-mç‚52-55 牛奶 牛媽兒根 Nåµ52 mo-mç‚334-55. ka‚334 一種藤狀植物的根. 媽兒娘 mo-mç‚334-55 iA‚52 奶媽 姨媽兒 i33 mo-mç‚334-33 大姨子、小姨子,妻之姐妹 手甲花兒 t˛Hye33 kA/5 xo-xç‚334-55 鳳仙花 鑼兒 lo-lç‚52-55 小鑼. 19.

(31) 吳徽語小稱研究—以慶元方言為例 山歌兒 sA‚334-33 ko-kç‚334-55 婆兒 po-pç‚52-55 (面稱)老太太 叔婆兒 ˛iµ/-5 po-pç‚52-55 叔祖母 姨婆兒 i221-33 po-pç‚52-55 姨祖母 太太婆兒 tHA11 tHA11 po-pç‚52-55 曾祖母 尖嘴耙兒 t˛iE‚334 tsai33 po-pç‚31-55 獾豬兒 xua‚221 /do-/dç‚334-55 獾 槍豬兒 t˛HiA‚334-33 /do-/dç‚334-55 刺蝟 雞牳豬兒 ie334-33 mo52 /do-/dç‚334-55 小肥豬 A→A‚ 一□兒 i/5 tA-tA‚31-55 一趟 Å→Å‚(<效攝開口一等豪韻,效攝二等肴韻) 天籮鉋兒 tHiA‚334-221 lo52 pÅ-pÅ‚31-55 削水果的鉋子 桃兒花 tÅ-tÅ‚52-55 xo334 桃花 □帽兒 ka‚33 mÅ-mÅ‚31-55 西瓜帽 筆套兒 /biåµ/5. tHÅ-tHÅ‚11-55. 貓兒頭鷂 mÅ- mÅ‚‚52-55 tiµ52 iÅ31 貓頭鷹 躲貓兒□窠 /do‚33 mÅ- mÅ‚‚52-55 lo221 kHo334 捉迷藏(找人的遊戲) F→a‚(<止攝開口三等支韻、之韻,遇攝合口一等模韻、遇攝合口三等虞韻、魚韻) 穀篩兒 ku/5 sF-sa‚334-55 篩稻穀的篩子 格篩兒 kA/5 sF-sa‚334-55 篩糠的篩子 茶籽兒 tso52 tsF-tsa‚33-55 茶籽 兔兒 tHF-tHa‚11-55 兔子 山兔兒 sA‚334-33 tHF-tHa‚11-55 野兔 細爐兒 ˛ie11 lF-la‚52-55 固定在某處的小爐 八字步兒 /bo5 sR31-33 pF-pa‚31-55 魚兒苗兒 NF-Na‚11-55 miÅ-miÅ‚52-55 魚苗兒 四骹魚兒 ˛i11 kHÅ334-33 NF-Na‚11-55 娃娃魚 妹夫兒 mai31-33 fF-fa‚334-55 20.

(32) 第二章. 慶元方言的小稱. uF→ua‚(<遇攝合口一等模韻、果攝合口一等戈韻) 橡皮箍兒 ˛iA‚221-33 pi52 kHuF-kHua‚334-55 橡皮筋 開褲兒 kHai334-33 kHuF- kHua‚11-55 開襠褲 二胡兒 i‚31-221 uF-ua‚52-55 較小的二胡 (二胡 i‚31-221 uF52 大的二胡) 罪過兒儂 sai221 kuF-kua‚11-55 noN33 稱小孩,含憐惜意~sai221 kuF-kua‚11-55 noN52 ye→yE‚(<蟹攝合口三等祭韻) 百歲兒農 /bA/5 ˛ye-˛yE‚11-55 noN33 稱小孩,含喜愛意. (二)陽聲韻→鼻化韻/變調 y´N→iç‚(<梗攝合口三等庚韻) 劃泳兒 o52 y´N-iç‚31-55 游泳 鉆泳兒 tsa‚11 y´N-iç‚31-55 潛水. (三)入聲韻→鼻化韻/變調 醬油碟兒 t˛iA‚11 iµ52 tiA/-tiA‚ 34-55 小的碟子 幾日兒 kai33 nF/-na‚34-55 幾天 油麻粒兒 iµ52 mo52 lF/-la‚34-55 一種糕點 索兒 so/-sç‚ 5-55 細繩子 該日兒 kai334-33 nF/-na‚ 34-55 今天 討飯客兒 tHF33 fA‚31-33 kHA/-kHa‚5-55 乞丐 客兒婆 kHA/-kHa‚5-55 po52 女的乞丐. 2.2.4變調型小稱: 「變調型小稱」意即只以變調表小稱,小稱變調是個不同於語音變調和語法 變調的「語義變調」4,小稱變調也可以叫做「小稱調」 。 (曹志耘 2002:140)慶. 4. 漢語的變調現象從性質上可以分為下面三類: (曹志耘 2002:108). (1)語音變調,即一般所謂的連讀變調,是因為音節之間的語音關係而產生的變調,如北京話 「上聲+上聲」時的前字變調。 (2)語法變調,這是由特定的語法結構關係而產生的變調,如吳語一些方言述賓結構的字組往 往具有特殊的變調模式。 21.

(33) 吳徽語小稱研究—以慶元方言為例. 元方言裏的單字音韻母系統共有 12 個鼻化韻,有 10 個鼻尾韻。由於這些韻母的 音節無法通過鼻化或鼻尾的手段構成小稱。因此,當遇到鼻尾韻或鼻化韻音節 時,就只能憑藉小稱調以起小稱的功能。整個變調情況如下: 陰平:孫兒 sa334-55 孫子|側邊兒睡 ts52 bi334-55 kua11 側臥 陽平:蓬兒 poN52-55 一種小草|後門兒 u 221 m´N52-55 後門 陰上:欄杆兒 l52 kua33-55 欄杆|手腕兒 tye33 u33-55 手腕 陽上:一件兒 i52 ti221-55 一件 陰去:擔肩頭擔兒 /dA‚334-221 yE‚334-221 tiµ52 /dA‚11-55 行商 陽去:儂樣兒 no52 i31-55 人樣、模樣|弄兒 lo31-55小巷 透過上表可知,通過起小稱的作用會產生出的小稱調是:高平調[55]。另外, 還有一個中平調[33]。[33]的變調條件是:陽上[221]變爲中平調[33](同陰上單 字調值) ,例如鈕兒 i221-33 鈕扣、李兒 li-l221-33 李子。所以,除去陽上調以外的 調類(包括陰平[334]、陽平[52]、陰上[33]、陰去[11]、陽去[31]、陰入[5]、陽入 [34])一律變爲高平調[55]。而這個小稱變調是不同於兒字作後字時的連讀變調。. 慶元方言連讀變調(Tone Sandhi)與小稱變調( Diminutive Form)的比較 一. 般. 詞. 變調規律 陰平+陽平[33 11]. 舉例 娘家兒. 小 變調規律 變[33 55]. 稱. 詞 舉例. 姑爺兒 ku334-33 io-i52-55 姑父. i334koN334-33 ie11 未婚男人. [11. 55]. 紅騰騰兒 52 ta52-11 ta52-55 紅潤. (3)語義變調,指利用聲調達到特定的語義目的,有時也出現在單音節詞,但從來源上講也是 多音節字組變調進一步發展的結果。. 22.

(34) 第二章 親兒 ti334 ie11 親. [334. 11]. 陽平+陽平[52 11]. [221. 55]. 慶元方言的小稱. 花瓶兒 xo334-221 p52-55 花瓶. 生子女 無爺兒 m11 io52 ie11. 陽平變[52 55]. 黃竹兒 52 ti-tio52-55 黃竹. 陽平變[33 55]. 鼠狼兒 tie33 l52-55 黃鼬. 男性孤兒. 陰上+陽平[33 11]. 財主兒 sai52 tye33 ie11 富家子弟. 陽上+陽平[221 11] 拉尾兒l34 mai221 ie11 最 陽平變[221 55] 社壇兒 i221 t52-55 土地廟 後生的子女. 陰去+陽平[11 11]. 細兒 ie11 ie11 幼子. 陽平變[11 55]. 凳頭兒 da11 ti-tio52-55 單人的 椅子. 陽去+陽平[31 11]. 大兒 to31 ie11 長子. 陽平變[221 55] 討飯乞兒 t33 f31-221 k-ka11-55 乞丐. [33 11]. 袖兒 i31-33 ie11 非親生. [33 55]. 汗巾兒 xua31-33 ti334-55 手絹. 子. 陰入+陽平[5. 11]. 陽平變[5. 55] 托盤兒 to5 pa52-55 茶盤. 陽入+陽平[34. 11] 夾兒死 k34 ie11 s33. 陽平變[34. 55] 契墨箱兒 t˛Hie11 mu/34 ˛iA‚334-55. 難產致死. 藏地契、房契、借據用的小箱子. 在慶元方言裏,「兒」字讀[ie11](陰去)。在一般的語音變調中,「兒」陰 去[11]作後字時一律不變調,但起小稱作用的「兒」綴不管位於什麽調類的後面, 聲調統統變作[55],而[55]正是慶元方言的主要小稱調。. 2.2.5混合型小稱: 上文已經指出,兒綴型、鼻尾型、鼻化型的小稱通常伴有「小稱變調」現象。 而混合型小稱是指在加兒綴、或加鼻尾、或鼻化的同時,發生小稱變調。又可分 為四種小類:第一類是兒綴同時發生小稱變調,第二類是鼻尾同時發生小稱變 調,第三類是鼻化同時發生小稱變調,第四類是同時多種的混合型小稱類型。例 如: (1)「兒綴/變調」混合型小稱 例如:牛兒 Nåµ52 ie-iE‚11-55 小牛、鴨兒 A/5 ie-iE‚11-55 小鴨、樹兒 ti31-221 ie-iE‚11-55 細木柴、豆腐兒 ti31-33 f31-221 ie-i11-55 豆漿、桶兒 to221 ie-i11-55 小的桶子。 (2)「鼻尾/變調」混合型小稱 23.

(35) 吳徽語小稱研究—以慶元方言為例. 例如: 陰平:茶几兒 tso52 t˛i-t˛ieN334-55 小的茶桌|杯兒 /bai-/baiN334-55 陽平:一記兒 i5 ti-tie52-55 一會兒|籮頭兒 lo52. 小的杯子. ti-tio52-55 小籮筐. 陰上:蟢兒 i-33 蜘蛛|□兒短兒 a-55 dai-dai33-55 很短 陽上:李兒 li-l221-33 李子 陽去:線墜兒 i11 ty-tyi31-55 紡錘|豆兒 ti-tio31-55 豆 陰入:桔兒 tie-ty5-55 桔子|隻兒手 ti-tie5-55 tye33 獨臂 陽入:栗兒 li-li34-55 栗子|牛犢兒 Nå52 tu-to34-55 半大不小的牛 (3)「鼻化/變調」混合型小稱 慶元方言「鼻化/變調」混合型小稱的例子如: 陰平:穀篩兒 ku/5 sF-sa‚334-55 篩稻穀的篩子|蠶窠兒 sa52 ko-k334-55 蠶繭 陽平:芽兒 No-Nç‚52-55 嫩芽|鑼兒 lo-lç‚52-55 小鑼 陰上:否兒(不)忖 f-fi33-55 tsa33 沒有想到 陽上:蝦兒. xo-x221-55 蝦子. 陰去:兔兒 tHF-tHa‚11-55 兔子|筆套兒 /biåµ/5 tHÅ-tHÅ‚11-55 筆套 陽去:豬涴耙兒 do334-33 u11 po-p31-55 撿豬糞用的小耙| 陰入:索兒 so/-sç‚ 5-55 細繩子|客兒婆 kHA/-kHa‚5-55 po52 女乞丐 陽入:醬油碟兒 t˛iA‚11 iµ52 tiA/-tiA‚ 34-55 小的碟子 (4)其他混合型小稱 除了上述的「兒綴/變調」 , 「鼻尾/變調」 , 「鼻化/變調」的混合型小稱以 外,還有一些「兒綴/鼻化/變調」 、 「變調/音節/變調」 、 「變調/鼻尾/變調」 等等的混合型小稱類型。例如: 兒綴/鼻化/變調:雨兒兒 ye221 ie-iE‚11-55 小雨 變調/兒綴/鼻化/變調:孫兒兒 sa‚334-55 ie-iE‚11-55 孫子、黃竹兒兒 ç‚52 tiµ 52-55 ie-iE‚11-55 小黃竹、籃兒兒 lA‚52-55 ie-iE‚11-55 小籃 子、燕兒兒 i11-55 ie-iE‚11-55 燕子 變調/鼻尾/變調:梁兒豆兒 liA‚52-55 tiµ-tioN31-55 四季豆 變調/鼻化/變調:昏蔭兒將兒 xua334-33 i11-55 ti334-55 傍晚 鼻尾/變調/鼻化/變調:一枚兒魚兒 i/5 mai-maiN52-55 NF-Na‚11-55 一條 24.

(36) 第二章. 慶元方言的小稱. 魚、鯽兒魚兒 ti-tie5-55 -a11-55 鯽魚、洗妹兒 婆兒 ˛ie33 mai-maiN31-55 po-pç‚ 52-55 接生婆 鼻尾/變調/兒綴/鼻化/變調:凳頭兒兒 da11 ti-tio52-55 ie-iE‚11-55 小 矮凳 鼻化/變調/鼻尾/變調:魚兒洞兒尾兒 NF-Na‚11-55 toN31-55 mai-maiN221-55 很小 的魚 鼻化/變調/鼻化/變調:鎖匙兒箍兒 so33 ie-i52-55 ku-kua334-55 鑰匙圈 鼻化/變調/兒綴/鼻化/變調:兔兒兒 tHF-tHa‚33-55 ie-iE‚11-55 小兔子 魚兒兒 NF-Na‚11-55. ie-iE‚11-55 小的魚. 貓兒兒 mÅ-mÅ‚52-55 ie-iE‚11-55 小貓 客兒兒 kHA/-kHa‚‚5-55 ie-iE‚‚11-55 小的乞丐 雖然,慶元方言小稱手段同時存在不同的多種類型。其中值得人注意的是, 小稱變調常常與兒綴、鼻尾或鼻化手段並用,從慶元方言就可以看到這類豐富的 例子。簡而言之,慶元話的小稱類型豐富,同時目前看來仍具能產力。下面我們 就來分別介紹。. 2.3慶元方言的小稱音變 上文提到慶元方言小稱在語音類型上共可歸納為:音節型、鼻尾型、鼻化型、 變調型和混合型五種類型。下面就來解釋這五種類型的構詞形式和語音演變。先 就構詞形式:. 2.3.1兒綴階段:音節型小稱,構詞形式以原詞幹+小稱詞綴/小稱變調 /diµ/5 ie-i11-55. 竹兒. 老鼠兒 lÅ221-33 t˛Hie33 ie-i11-55 猢猻兒 kHuF33. ˛yE‚334-33 ie-i11-55. 2.3.2鼻音尾階段:鼻化型小稱,構詞形式為以原詞幹帶上鼻音尾/小稱變調 2.3.2(1)陰聲韻>韻尾發生變化→陽聲韻/小稱變調 黃豆兒. ç‚52 ti-tioN 31-55 黃豆. 門披兒. m52 pi-p52-55 門雨披. 水痘兒. y33 ti-tio31-55 痘疹. 2.3.2(2)入聲韻>輔音韻尾脫落/帶鼻音尾/小稱變調 25.

(37) 吳徽語小稱研究—以慶元方言為例. 隻兒手. t˛i/-t˛ieN5-55 t˛Hye33 獨臂. 披髮兒. pHi334-33 f´µ/-f´N5-55 瀏海兒. 蚶殼兒. xa33 ku-ko5-55 蚌殼. 2.3.3鼻音化階段:鼻化型小稱,語音形式以單詞帶鼻化韻 2.3.3(1)陰聲韻>鼻化元音 芽兒. No-Nç‚52-55 嫩芽. 魚兒. -a11-55 魚. 線車兒. i11 ti-ti334-55 紡車. 2.3.3(2)陽聲韻>鼻化元音 劃泳兒. o52 y´N-iç‚31-55. 鉆泳兒. tsa‚11 y´N-iç‚31-55 潛水. 游泳. 2.3.3(3)入聲韻>輔音韻尾脫落,元音發生變化→鼻化元音 索兒. so/細繩子. 糖粒兒. tç‚52 lF/-la‚34-55 塊糖. 討飯客兒. tHF33 fA‚31-33 kHA/-kHa‚5-55 乞丐. 客兒婆. kHA/-kHa‚5-55 po52 女的乞丐. 2.3.4變調型:語音形式以主要元音不變,單純以小稱變調 洋芋兒. iA‚52 ye31-55 馬鈴薯. 衣裳袋兒. i334-221 i52 tai31-55 口袋. 洞兒. toN31-55 小洞. 雨毛噴兒. ye221 mÅ52 pH´N11-55 毛毛雨. 坑兒. kHa‚334-55 小水溝. 2.3.5混合型 兒綴/鼻化/變調:雨兒兒 ye221 ie-iE‚11-55 小雨 變調/音節/變調:鳥兒兒 /diÅ‚221-33 ie-iE‚11-55 小鳥 變調/鼻尾/變調:梁兒豆兒 liA‚52-55 tiµ-tioN31-55 四季豆 鼻尾/變調/鼻化/變調:一枚兒魚兒 i/5 mai-maiN52-55 NF-Na‚11-55 一條魚 鼻化/變調/鼻尾/變調:魚兒洞兒尾兒 NF-Na‚11-55 toN31-55 mai-maiN221-55 很小的魚 鼻尾/變調/鼻化/變調:鯽兒魚兒 t˛i/-t˛ieN5-55 NF-Na‚11-55 鯽魚 26.

(38) 第二章. 慶元方言的小稱. 鼻化/變調/音節/變調:兔兒兒 tHF-tHa‚33-55 ie-iE‚11-55 小兔子 從上文可以得知慶元方言小稱在語音形式的五種類型。接下來會產生出一個 問題是:在慶元方言裏的這些小稱形式,它們之間究竟具有怎麽樣的關係呢?本 文認為: (一)兒綴是小稱的源頭。 根據鄭張尚芳(1981:49-50)的文獻考證,漢魏六朝時「兒」已經具有表示 人的小稱的意義了,唐宋時兒綴詞已經相當發達,指物的兒綴詞在詩文裏屢見不 鮮。 慶元方言的兒綴尚有存在處於小稱的初始階段,語義上指的是「動物幼仔」 的意思,也就是說,以在人或動物的名詞後加「兒」字,以表示「幼仔」的意思。 這也是曹志耘先生稱爲「準小稱」的階段。鄭張尚芳(1980: 246)也指出: 「溫 州話的兒尾詞雖然很活躍,但從語音到語義都還與單詞『兒』不能截然分開,這 似乎又是保留漢語方言兒尾發展階段中一種比較早期的現象。」 在慶元方言中以「兒」的本音本義來構詞的現象,這類「兒」字從語音到語 義都與單詞「兒」[ie11]相關,也同時只存在於親屬稱謂上,明顯地是典型的小 稱,但是數量上非常少。例如說:兒孫 ie11 sa334 子孫、大兒 to31 ie11 長子、 細兒 ie11 ie11 幼子、親兒 ti334 ie11 親生兒子、袖兒 i31-33 ie11 非親 生子、娘家兒 i334 koN334-33 ie11 未婚男人。相認兒 i11-33 i31-33 ie11 義 子、無爺兒 m11 io52 ie11 男性孤兒、財主兒 sai52 tye33 ie11 富家子弟。 另外,在慶元方言「豬兒兒」 、 「孫兒兒」 、 「樹兒兒」等能產量較大的音節型小稱, 「兒」都已帶有小稱調。 豬兒兒 /do334-33i11-55 小豬 雞兒兒 ie334-33 ie-iE‚11-55 小雞 孫兒兒 sa334-55 ie-i11-55 孫子 樹兒兒 ti31-221 ie-iE‚11-55 細木柴 (二)第二階段為鼻音尾小稱。 當兒綴演變成爲小稱形式以後,本義即大爲虛化,因而直接危及到了其語音 地位的穩定性。由於南部吳語的「兒」一般讀[ie]、[i]、[¯i]、[n]、[]等等 音節,如果前面的音節本身不是鼻尾韻或[m]、[n]、[]等鼻輔音韻母的話, 「兒」 則會很自然以鼻音韻尾的形式附到本音音節的末尾,跟前一個音節的韻母合音成 一個鼻尾。 在目前的溫州方言裏,就可以看到這個演變過程。根據鄭張尚芳(1981:41) , 在溫州方言的一些兒綴詞同時又有鼻尾型的讀法,就可以說明這樣的情況,例如: 老鴉兒 l´24-53o33-11N31-13~老翁 l´24-53oN313 2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以下簡單介紹魔術三角形: 如圖 1, 若三角形每邊有 三個數且數字和都是定值, 稱為 3 階 (傳統) 魔術三角形; 如圖 2, 若每邊有三 個數且較大兩數和減最小數的差都是定值, 稱為

修習本專門課程者,應取得閩南語 中高級以上 能力證明,包括(一)中央教育主管機關核

擔任職務資格 具有企業所需該職務特殊專長能力者 二十 華語語文能力 經華語文能力檢定達「流利」等級以上 三十 經華語文能力檢定達「高階」等級 二十五 經華語文能力檢定達「進階」等級

敦煌患文雖然是禮懺法門的應用文書,有點格式化與過分老套的語言形式,但是卻保存

在不影響主流課程結構下,接納和 認識學生的不同文化背境,有效地 把不同學生族群的文化元素(如節

案: 「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句,論君子之學,需內外兼重;

中學中國語文科 小學中國語文科 中學英國語文科 小學英國語文科 中學數學科 小學數學科.

新高中課程中國語文科第十個選修單元:「普通 話與表演藝術」中提到的學習目標,正是期望學 生能「欣賞不同類型的普通話表演藝術,學習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