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傳播工具中的心智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傳播工具中的心智"

Copied!
9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科技部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期末報告

傳播工具中的心智(第 2 年)

計 畫 類 別 : 個別型計畫 計 畫 編 號 : NSC 100-2410-H-004-157-MY2 執 行 期 間 : 101 年 08 月 01 日至 103 年 01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計 畫 主 持 人 : 鍾蔚文 共 同 主 持 人 : 陳百齡、陳順孝、江靜之 計畫參與人員: 碩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賴怡潔 碩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賀宇禛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楊淑芬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吳姿嫻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林怡瑩 博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張惠嵐 報 告 附 件 : 出席國際會議研究心得報告及發表論文 處 理 方 式 : 1.公開資訊: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2.「本研究」是否已有嚴重損及公共利益之發現:否 3.「本報告」是否建議提供政府單位施政參考:否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05 月 31 日

(2)

中 文 摘 要 : 本報告分作三部分。第一部分說明本計畫之目的在探討物在 認知工作中的角色,物主要以媒介為代表。第二部分則以找 路和 PPT 報告為個案,探討其中各種媒介如何促成認知任 務。本研究發現媒介亦具備認知功能,而其功能和認知內涵 往往因情境而異。第三部分整合研究者近十年國科會計畫之 發現,就實用智能提出一行動觀點之理論。 中文關鍵詞: 物、找路,PPT 報告、在情境中、實用智能

英 文 摘 要 : This report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describes the purpose of this project, which is to explore the cognitive functions of

artifact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media. Put differently, this project, drawing upon the enaction perspective, proposes to investigate how various media are incorporated into cognitive tasks. The second section presents the research findings on wayfinding and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To be brief, this section shows firstly that media perform

cognitive functions in conjunction with human agents and secondly that the cognitive functions of media are situated and thus vary across contexts. The third section, based on our research of the last decade, proposes an enaction approach to practical intelligence.

英文關鍵詞: wayfinding、artifacts、situated、cognition、 powerpoint presentation,practical intelligence

(3)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期中進度報告/■期末報告)

傳播工具中的心智

計畫類別:■個別型計畫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100-2410-H-004-157-MY2

執行期間:2011 年 08 月 01 日至 2014 年 01 月 31 日

執行機構及系所: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

計畫主持人:鍾蔚文

共同主持人:陳百齡、陳順孝、江靜之

計畫參與人員:楊淑芬、吳姿嫻、賴怡潔、賀宇禎、林怡瑩、張惠嵐

本計畫除繳交成果報告外,另含下列出國報告,共 _1_ 份:

□執行國際合作與移地研究心得報告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

期末報告處理方式:

1. 公開方式:

■非列管計畫亦不具下列情形,立即公開查詢

□涉及專利或其他智慧財產權,□一年□二年後可公開查詢

2.「本研究」是否已有嚴重損及公共利益之發現:■否 □是

3.「本報告」是否建議提供政府單位施政參考

■否 □是, (請列舉提供

之單位;本會不經審議,依勾選逕予轉送)

中 華 民 國 103 年 05 月 18 日

(4)

目錄

壹、書桌上的大歷史 ... 1 貳、個案分析 ... 3 一、找路 ... 3 二、簡報 ... 9 三、結語 ... 26 參、提出行動觀點的工具使用理論 ... 27 一、從資訊處理到行動論 ... 27 二、情境 ... 31 三、物的角色: 延伸心智和機緣 ... 31 四、實務智能 ... 64 肆、參考書目 ... 69

(5)

中文摘要: 本報告分作三部分。第一部分說明本計畫之目的在探討物在認知工作中 的角色,物主要以媒介為代表。第二部分則以找路和PPT報告為個案,探 討其中各種媒介如何促成認知任務。本研究發現媒介亦具備認知功能, 而其功能和認知內涵往往因情境而異。第三部分整合研究者近十年國科 會計畫之發現,就實用智能提出一行動觀點之理論。 中文關鍵詞: 物、找路,PPT報告、在情境中、實用智能

英文摘要: This report is divided into three sections. The first section describes the purpose of this project, which is to explore the cognitive functions of artifacts, with special reference to media. Put differently, this project, drawing upon the enaction perspective, proposes to investigate how various media are incorporated into cognitive tasks. The second section presents the research findings on wayfinding and powerpoint presentation. To be brief, this section shows firstly that media perform cognitive functions in conjunction with human agents and secondly that the cognitive functions of media are situated and thus vary across contexts. The third section, based on our research of the last decade, proposes an enaction approach to practical intelligence.

英文關鍵詞:wayfinding、artifacts、situated、cognition、powerpoint presentation,practical intelligence

(6)

1

傳播工具中的心智

在每日的認知工作中,工具扮演了關鍵的角色。但有趣的是,主流認知科學基本上是從個 人心智(本文稱為「生物心智」,即biological cognition)的角度解釋認知工作,忽視了工具的 貢獻。本計劃之目的是探討工具在認知工作中的定位,重點在捕捉工具和情境相依相倚的連動 關係。本計劃第一部分對於工具的心智進行初探,接著指出工具的心智必須「放在情境中」 (situated)才能顯現。所謂「放在情境中」是指:工具和情境構成一連動系統才能完成認知工 作,工具能做什麼,視其和系統其他環節的相對位置而定。同時,由於連動系統的動態性,工 具的內涵常隨情境而變遷,充滿流動性。在這個前提下,本計劃進一步提出工具智能的分析架 構,並以蒐集資料和簡報為個案,檢驗此一架構。

壹、書桌上的大歷史

這個計畫要從我們中間一位作者的書桌談起(見圖1)。幾年前,在一篇文章裡,他這麼 描述自己的書桌: 現在,我坐在書桌前,面對著一台IBM電腦,用Word程式寫作。聽著電腦不時發出低沉的 聲音,我知道還有許多其他的程式在「後台」做著工。桌上還擺著一些「歷史悠久」的傳播工 具:幾支各種功能的筆,一疊紙,一把剪刀。 眼前這方寸之地,像是承載著化石的地層,不同世代的遺跡同聚一堂。幾千年傳播工具進 化的成果正在桌上展現。筆、紙以及一些比較軟性的工具(如論文的文類),問世已久。而手 提電腦、程式,則不過是二、三十年左右的新秀。 我和我書桌上種種傳播器物在此時此刻的相遇,豈不正是文明歷程的縮影?回顧文明發展 的歷程,可以看出兩條交錯發展的主線,一是生物繁衍的歷史,一則為工具的進化史(鍾蔚文, 2005:2)。 圖 1:書桌上的各種工具,反映文明演化的痕跡

(7)

2 這張書桌上的「相遇」,正是現代生活的縮影。相遇的一方是所謂的資訊工作者;就像書 桌的主人,他從事資訊處理工作,如分類、推論、組織等,這些工作涉及心理學所談的那些認 知歷程,如感知(perception)、編碼(encoding)、檢索(retrieval),因此也可稱為認知工作 (cognitive task)。至於相遇的另一方,則是從語言、紙筆到電腦等一系列的工具1。它們的功 能也正是資訊處理,如書儲存記憶,網路整合所有感官的資訊。也因此,它們被稱為認知工具 (cognitive tools)(Egan, 1997)、智慧科技(intellectual technology)(Carr, 2010)、認知科技 (cognitive technology)(Gorayska & Mey, 2004)等。總而言之,資訊工作者處理認知工作時, 認知工具是他/她忠實的夥伴。

根據個人日常處理認知工作的經驗,工具之使用極其尋常。試想,如果有一天,這張書桌 空無一物,不論思考、讀書或寫作,顯然都會有些困難。但是,有趣的是,在這張書桌上閱讀 到的理論,卻很少提及工具在認知工作當中的角色。主流的認知科學,諸如傳統心理學或傳播 相關研究,焦點都在內心活動這一端,工具是被邊緣化的(Richardson, Marsh, & Schmidt, 2010: 307)。這和人時時有物相伴、藉物行事的真實經驗,有一段差距。這顯然是當代研究的一個 盲點。 我們自己也不例外,所產出的學術論述,有同樣的盲點。我們多年來研究傳播的專家生手, 關注他們如何處理認知工作,初期沿襲認知心理學的傳統,重點在個人心智,無異也是對工具 視而不見。然而直待長期的摸索後,逐漸體會到,在解決問題之際,工具不可或缺。 同時我們發現,過去二、三十年間,認知科學也正經歷著相同的反省歷程。一方面,對於 心智為何、如何定義,學者提出了和傳統不同的看法;諸多涉及心智的學科,如哲學(Wallace, Ross, Davies, & Anderson, 2007;Rowlands, 2010)、認知科學(Clark, 1999)、社會學(Burkitt, 1999)、心理學(Gibbs, 2006;Mesquita, Barrett, & Smith, 2010)、神經科學(Noe, 2009)、教 育學、考古學(Malafouris & Renfrew, 2010)、人類學(Lave, 1988;Hutchins, 1995),皆已重 新檢視心智與工具的關係。不少人指出,工具也是心智的一環,其中又以「分散智能」(distributed cognition)(Hutchins, 1995;Resnick, Levine, & Teasley, 1991;Cole & Engestrom, 1993;Dror & Harnad, 2008)和「情境智能」(situated cognition)(Hardy-Vallee & Payette, 2008;Robins & Aydede, 2009)的研究為代表。其基本論點為:知識不只儲存在心裡,也儲存在周遭環境的工具和活動 裡。如Donald(1991: 309)以記憶為例指出: 在功能上,外部記憶最好的定義是:它是內部的、或生物記憶的外部模擬,也就是一個儲 存和檢索系統,使人能夠累積其經驗和知識。 1 按研究慣例,此處所指「工具」,從軟性工具如文類、敘事等,到具體可見的物質工具,如紙、筆、電腦等。

(8)

3 在研究認知工作時,不重視工具,無疑是重大的缺陷。尤其傳播和資訊工作可以說是當代 最核心的認知工作,也涉及眾多的傳播工具,但是由於傳統典範的影響,傳播領域中,除了麥 克魯漢等相關的論述和研究外,工具的研究較為缺乏,尤其從認知角度的探討,更未受重視。 有鑑於此,本計畫希望在研究認知工作上,給工具一個適當的位置;或者更適當的說法是:心 和工具如何協力工作? 本報告簡述兩年來的研究成果,主要分作兩部分。第一部分以「找路」、「簡報」為例, 分析工具在認知活動中的角色。第二部分則試圖針對工具應用中所展現之實用智能提出一「展 現」(enaction)觀點之理論架構。

貳、個案分析

一、找路

生活中總有許多時候,需要離開熟悉的環境,前往一個從未造訪過的目的地。在旅途中, 我們試圖發 揮長年累積的認知能力,搭配集結驚人智慧的工具--地圖、導航設備、街口的 路標、甚至空間幾何理論等,希望透過種種資訊的輔助,降低我們對新處境的不確定性,化解 「我在哪裡?該去何方?」的疑惑。顯而易見地,「找路」是一連串資訊蒐集的過程,涉及人 與工具互動。本計畫從以下等方向分析在找路過程中人和工具互動的過程,初步之發現如下:

(一)當代找路的策略途徑

首先,在數位時代,找路大致的途徑如下: 1. 計畫階段 (1) 察看Google地圖或印刷地圖: 地圖提供了空間向度的資訊,蒐尋者基本上已可掌握方位與相對位置關係,接下來是根據 個人需求,如選擇大眾交通工具或自行開車、有無時間壓力或有無順道的行程,做進一步的資 訊選擇,以確認「如何前往」。 (2) 詢問知道地點的親友: 親友提供的資訊,與地圖著重空間向度略有不同。此時得到的說明,可能建立在雙方感官

(9)

4 或經驗可以達成一致的認知上,例如:「從忠孝東路一段往二段的方向,會看到一家全聯社, 過了全聯社的第一條巷子右轉,左邊可以看到一個公園……」 (3) 參考網誌對於該地點的評論、心得、路線建議: 網路盛行後,部落格也大行其道。許多網友會在食記或旅遊日誌,會用文字記錄他們行程, 加上實景照片加強說明,甚至提供個人親身經歷後的「良心建議」,指出最便捷方式或最短路 徑。 2. 過渡階段 (1) 手繪簡圖:以紙筆簡單繪製自己能夠理解的地圖,幫助個人記憶及定位。 (2) 截取實景:將目的地附近網路照片截圖印出或另存於行動裝置,幫助辨認。 (3) 設定定位系統:使用智慧型手機的「地圖」功能,建入地址,如「台北市信義區→桃園市 遠東百貨」,幫助規劃行動路線。 3. 執行階段 (1)與現有的工具/資訊互動: A. 透過不同工具/資訊(GPS、地圖、路標、建築物、自然環境、印象與經驗)持續定位、校 準所在位置。 B. 同時或接力使用不同工具/資訊確定自身所在位置及情況,分段導航,化繁為簡;如Google Maps支援香港、新西蘭與挪威的實時交通資訊。 (2)援引或創造新的工具/資訊: A. 隨機詢問路人,或根據需求設定條件,挑選問路對象。例如警察、保全較為瞭解周邊環境, 機車騎士、計程車司機較為瞭解捷徑路線等。 B. 重整既有線索的資訊,建立「另一張地圖」。例如將原本忽略未顧及的地景,納入認知範疇 內,重新安排座標方位,協助過濾出可用的資訊。 (3)處理相互衝突的工具/資訊: A.尋求第三方意見或訊息,增加決策的參考資源。

(10)

5 B. 從中選擇一個可信度較高的方案,逕行嘗試。可信度高低的感受,可能來自累積的經驗,或 是以該工具/資訊與當下外部訊息的切合程度而定。

(二)工具作為情境及其提供的機緣

以下進一步引用Gibson 機緣之概念,分析找路過程中工具與個體之互動。 Gibson(1979: 137)發明了機緣一詞,用以說明生態環境對於生物的意義。他說: 環境的機緣指的是它所提供給動物的,不管是好或壞……如果地表是近乎水平的(而非傾 斜的),近乎平面(而非球面或凹凸不均),面積夠大(相對於動物的體積),同時質地堅實( 相對於動物的體重),那地表提供了支持的機緣……於是它是可以在上行走和奔跑的……它不會 像水面或沼澤,會沉下去。 這個例子有指出幾個重點:首先,環境以及其中的工具,其並無完全客觀的意義和功能, 它的意義和功能乃相對於特定生物而定。例如,對於蜻蜓而言,水面提供了支持、停留的機緣 ,但對於人類則不然。此一相對意義,Gibson 稱之為機緣。 機緣之產生,出自環境和生物互補的關係。一方面,地表是否提供「可行走」的機緣,涉 及地表之物質性(近乎水平、平坦等)、身體之特性(如體重、體積等)這些客觀的屬性。另 一方面,其次,即便如此,也並不表示機緣完全由主觀判定。例如,地表是否提供「可行走」 的機緣,是相對於地表之物質性(近乎水平、平坦等)和身體的特性(如體重、體積等)而定 。沒有一方能完全決定最後的機緣為何,易言之,能夠在地表行走,是自然環境(如平坦的地 表)和個體的屬性(如中等的體重)互補產生的結果,並非單方面可以決定。機緣只有 根據以上所說,自然環境提供的機緣是種資源、潛能,在適當的情況下才能出現。 沿用機緣的概念,回頭來看工具的角色,和生物個人心智也應是互補的關係。以上一節探 討工具的智能,並未考慮其相對於情境的定位,因此只是就工具之潛態作一初探,要進一步探 討簡單地說,工具提供的是智能的機緣,必須放回情境中。其性質為何,視工具和個體的屬性 而定。 說得更清楚些,在從事一項認知工作時,工具的角色為何、提供的智能為何,要看當時情 境而定。工具只提供資源、潛能,認知工作最後會產生什麼效果,是情境中各個要素互動最後 浮現的結果。 從機緣的角度,各種找路策略之所以可能,乃因它們基植於社會、歷史、文化等交織而成

(11)

6 的生態中,物質工具提供找路的各種機緣。 1.「找路」生態若以城市為基礎,城市本身的形貌、結構、規矩,限制了也幫助我們找路的形 態。一個城市顯然有結構,會塑造我們的習性(habitus),但是我們不見得會受到限制,每個人 還是會有獨特性,形成不同的故事。如果城市是工具情境的第一圈,第二圈也許是每個人的故 事,第三圈則是local、當下的狀態,連結著以上層次所塑造的結果。 另方面,工具會勾勒出生活的軌跡,某方面也限制了生活的可能。當我們蒐集資訊以找路 時,工具與工具之間將出現競合關係,此處便涉及機緣,也與工具的物質性有關,可以從限制 (constraint)的概念來看;例如手機內建某些程式或功能,使用者的生活便聚焦在手機裡面, 也因此可謂手機限制了活動的內容。由此可知,工具使用和生活型態有關,也和工具限制有關; 進一步言,每個人的工具使用和活動有關,不會發生普遍性的使用模式,最後的工具生態是許 多工具使用活動拼圖組合的結果。 工具的競合不僅是同時性的,也是歷時性的,就像十年前,我們找路所用的工具中,不會 有街景服務或 Google map;反之,一些傳統工具如羅盤、公車路線圖,在今日已不常見。由此 出發,發現並非每個可以使用的工具,自古至今都會被選擇、都是主控媒體,這些工具的競合 關係一直存在,加上工具本身因應科技進展也不斷更新,是故我們所面臨的工具情境雖有基本 的穩定,卻也在不斷調整中。表一顯示數位時代中常見的找路工具。 表一:找路工具綜覽數位時代找路工具(紅字部分) 2.「找路」的工具機緣:以導航系統為例 導航系統作為當代「找路」的重要工具,卻非唯一工具。有些地標不見得出現在導航系統 中,因此駕駛者會在導航系統以外,也持續留意著行經的道路或顯著的建築物、指示標誌,來 幫助「建構」一個自己所在位置與目的地之間的「關係」。從出發點至目的地,隨著距離持續

(12)

7 改變,我們也陸續接收、應用諸多透過工具而傳遞的資訊,諸如人本身既有的知識、地標、導 航畫面、車況、路標指示、實體車道等,我們在其中進行搜尋,彷彿這些就是指出目標所在的 「線索」。然而,這些線索並非個別獨立地與目的地構成關係,而是共同和目的地之間產生「關 聯」。同時,我們不僅利用諸多資訊來尋找位置,也運用了當前文化(如停車場通常靠近何處), 連結著個人記憶與地方印象(如桃園某個交流道下應該會有一間特力屋)。 我們一路上,看似輕鬆,工具方便好用,但找路任務的達成,其實還蘊藏了複雜的「與情 境相嵌」(situated)的能力。雖然駕駛者有導航設備、地圖資料、個人印象,但我們面對的環 境一直在變,工具的角色也隨之異動,甚至我們的身體也會提供知識,彼此連動影響,形成動 態的關係。表二便以導航系統為例,說明工具機緣內涵、與情境的互動,以及工具與找路者認 知活動的關係。 表二:導航系統的工具機緣 內容(資料模式) 媒介工具提供的影像 媒材機緣分析 全程地圖 全程地圖可提供所在地與目的地之 間的距離、路徑,協助駕駛者建立對 總體行程的全觀概念,確立主要的認 知活動的空間範圍,排除無關的、不 必要的資訊處理任務。 建議路線圖 根據全程地圖畫出的建議路線,以簡 圖方式顯示,配以簡要的文字提示, 以及商店logo標示,均力求資訊的簡 化,降低駕駛者的心智負擔,以便同 步從事其他判斷,如路況、交通號誌 變換等。同時,駕駛者可利用畫面底 部的方位提示,以及路線上以箭號表 示的方向,與個人既有的地理知識對 應,確保大方向正確。

(13)

8 立體簡圖 實景示意圖 以黃、紅不同顏色標示層疊或交錯的 幹道,及具有透視的標定,形成了立 體簡圖,駕駛者可一目瞭然,避免發 生空間的錯覺,或可選擇「依顏色前 進」。同時,駕駛者可利用左下角小 幅的實景示意圖,加上建議路線的預 設,純粹由視覺感官對於圖像的接 收、對比,選擇在前方轉彎下交流 道,不必花費心力預備、讀取道路標 誌上的文字,節省當下的心力。 數據:速度、距離 高速公路不同路段有速限的差別,導 航系統會自動偵測行駛速度,以顯著 數字提供警示,如畫面右方中間的紅 字。同時,畫面也會以公里數顯示目 前與目的地之間的距離,駕駛者可藉 由這些數據形成後續行車的策略,如 預備改換至外車道。 模擬畫面 下交流道時,導航系統提供模擬的交 流道畫面,供駕駛者對照實景進行判 斷。不過,在導航系統上看來清楚易 懂的畫面,可能因為資料庫未及更 新,或經過簡化處理,常與實際狀況 有所出入,諸如其他小巷道的岔入、 車流量造成路況壅塞等,此時導航系 統僅能發揮「模糊比對」的效果,可 能幫助、也可能干擾駕駛者的認知活 動。

(14)

9

二、簡報

具體而言,簡報是當代常見的一種傳播過程,也如一般傳播形式,目的在「表意」。但是, 相較於傳統的傳播形式如口語、寫作,簡報應用了多種形式的語意資源,更具有代表性。就本 計畫而言,簡報是探索個人和工具如何協力的最佳個案。 在選擇分析個案時,我們曾比較了諸多案例,最後選擇Job介紹iphone的簡報。在以下的 分析中,我們以「主題(theme)」作為分析的單位,檢視不同的媒材如何協力完成一個「主題」 的表意(meaning-making)工作,並觀察以下幾個面向: 1. 這些媒材含有那些意義資源? 2. 物質性及機緣為何? 3. 如何構成合奏(ensemble)? 如何和諧地結合(orchestration)? 4. 進一步分析在多媒材的組合中,(1)「前景」的問題(foreground):不同的媒材在不同的 時間點進場居於前景可能帶來特定的訊息,同時也涉及媒材之間不同的「順序」、「選擇」與「搭 配」的問題;(2)「順序」的問題(sequencing):分成兩部分,a. 當有影像、手勢等媒材時, 文字如何進場,其表述的意涵為何?b. 先後順序不同,媒材之間的關係也不同;(3)「情境脈 絡」的問題(contextual)。

(一)敘事結構與媒材的共舞

從敘事的結構來看,本文欲分析的片段位於 Jobs 介紹 iphone 初登場簡報的第二段,介於 「開場(定調 iphone 有三大功能)」和「說明 iphone 如何超越對手」兩大段之間(參見表三): 表三 iphone 簡報的內容結構 時序 主題 論述重點 第一段 介紹 iphone 為三位一體的創舉 1.製造光榮感與懸疑感 2.凸顯 iphone 三大功能 3.第一次解謎(naming: iphone) 第二段 (本文分析對 象) 介紹要打擊的對象 1.現存 smartphone 的內涵 2.現存 smartphone 的問題 3.iphone 可解決上述問題

(15)

10 第三段 論證 iphone 如何解決問題、超越 對手 (「創舉」內涵的深化) 1. revolutionary UI(multi-touch)(iphone 影 像出現在大螢幕上) 2. software-breakthrough(ios X) 3. Desktop class app & networking

第四段 補充「創舉」內涵 1.【其他優點】learn from ipod-sync with iTunes 2.【其他優點】design 第五段 分項簡介與 demo 從 ipod 開始 …. … 第二段簡報以三個次主題(論點)展開「論證」 1. 背景說明(介紹對手特質):「所謂的 smartphone」的內涵為何 2. 針砭:「所謂的 smartphone」的問題 3. 結論:我們不要複製這些、我們要推出的是跨越性的產品 在上述三個次主題中,講者巧妙地搭配了不同的媒材的物質性,包含:聲音、肢體、表 情、視覺呈現(文字)等。在第一個主題中,Jobs 指出「目前最先進的手機「被」稱做『智慧 型手機』,典型特徵為擁有「打電話+發 email+上網」功能,而且手機上都配置有鍵盤。在此階 段,Jobs 善用了人體本身具有的資源(聲音、身體動作)作為主要的媒材進行其敘述,並提取 文字的「結晶化」功能強化其欲傳達的意義。以下透過這三個次主題的分析(表四~表六), 我們將進一步檢視各媒材的機緣及其在各個時間點和諧地結合(orchestration)的樣貌。

(二)主題一:聲音為主線 +身體輔助,文字發揮「結晶化」功能

不同的媒材具有不同的物質性,在不同的時間點及情境脈絡下,可能展現出不同的機緣, 與其他媒材共譜出精彩的合奏,例如簡報行動中涉及以下媒材:

1.口語:聲調(pitch)、節奏(rhythm)、速度(speed)、停頓(pausing)、腔調(accent)、線性 (linear)、音量(volume)、音色/音質(timbre)、重複、語氣、頻率(frequency)等,這 些不同的物質性可表現相異的潛能與限制,如:表現情緒、人際功能、重複記憶等。

(16)

11 2.表情:五官變化組合(如:微笑、眼神斜瞥、嘴角表情),具有表達評價的意涵。 3.手勢:不同的手勢具有多義性、模糊性,需與口語搭配。另,手勢的意義必須放在脈絡下來 看,手勢不能只被視為再一次表述口說的內容,而是具有指向性、隱喻、命名、將動作具 體地比劃出來(enacting)等功能。 4.肢體行動: 做出動作,有暗示、將動作具體地比劃出來(enacting)等功能。 5.簡報工具:投影影像,包含文字(不是口語的再次轉錄,而是提供組織與分類化資訊的功能)、 圖形、照片等。 以下透過表四~表六說明簡報行動中不同媒材所具有的機緣及其合奏的方式。

(17)

12 表四:主題一的媒材合奏 講者口說內容 媒介工具提供的影像 媒材機緣分析 let me ^ (uh)^ let me talk about the category of things , the most advanced phones are called ‘smartphones, ^so they say.”^(1s) 媒材的合奏

let me ^【(眼神注視觀眾、表情微笑)】 (uh)^【(速度:慢)】let me talk about the category of things , the most advanced phones are called ‘smartphones,【語調加重】 ^so they say.” 【臉部只轉一點向螢幕簡報,臉的左半部表情略顯瞧不起之意思】 速度和聲調都是「口語」可以操控的元素。當講者說到 smartphones 時,刻意放慢了速 度,並在語調上加重,烘托出「smartphone」這個關鍵字,提醒讀者這是必須特別注意 的。此時大螢幕上也已打出「smartphone」的大字,是結合視覺與聽覺特質的「多重強 調」。 當講者說到 so they say 時,微笑的表情(身體)在對觀眾傳達一種微妙的「評價」,引 發觀眾對於「smartphone」這個 term 產生好奇與重新思索,是一種「重新定義」的暗 示。在此處,口語「不帶評價字眼」(so they say)的直述和「微笑」的表情是一個 ensemble,兩者必須疊合在一起詮釋,才能完整展現出「明述而暗貶」的雙重層次,同 時也把口語沒說出來的 I don't think so 這層語意表達出來。

(18)

13 And^they typically combine a phone plus an e-mail capability plus they said it’s the internet, sort of a baby Internet. 媒材的合奏 【簡報上已出現的大字 Smartphone】、And ^ (停頓)【簡報上出現小字 phone+email+internet】,由文字所創造的視覺化資訊的分類階層先出現,此處還沒有 明顯強烈的反諷意涵。 they typically combine a phone【手勢落下】、plus an e-mail capability【手勢落下】、plus they said it’s the internet, sort of a baby Internet. 【雙手在 胸前無秩序的比劃】用手勢帶出這層反諷的意味。 在介紹「所謂的 smartphone」的「典型特徵」時,螢幕上先投影出「Phone + Email + Internet」的文字(僅列出名詞),再以口語「增添細節」。 口語在這裡所提供的細節包含: (1) 但書:這裡指出的特徵是「典型」的,而非全體適用(trypically)、所謂的網路 功能是「他們說的」,其實是一種如學步嬰兒般(baby),不成熟的 internet。口 語隨時間消逝的物質性,在提供了「具體、生動」的細節後去蕪存菁結晶化為「文 字」 (2) 標示重點:速度變慢及語調加重都是用來標記講者當下的重點,例如當 Jobs 講到 「phone、email、internet」等關鍵詞彙時,速度都比平常緩慢一些。 表情、眼神和肢體動作都是人的身體所提供的資源。身體的韻律和口語內容是互相呼

(19)

14

應的,透過身體運動的軌跡則得以從「視覺」面相增添豐富度與提示重點。例如,當 Jobs 提到「Phone + Email + Internet」這三大功能時,會以手勢比劃出「塊狀」的輪廓, 讓「有好幾類」這個意義得以重複且更明確。

而當 Jobs 提到「...internet, sort of a baby Internet.」以手勢在胸前無秩序的比劃,透露 出這不是一多成熟的裝置設備,不知道該如何確切的形容它、比劃它,手勢在此表現 出一種「價值的判斷」,同時也可能還具有「暗喻」的功能,表示這也不是什麼多了不 起的裝置結合,不就是 phone 加上 email 和一個不甚成熟的 sort of a baby Internet.。

提到螢幕上「Phone + Email + Internet」的文字投影,可視為口語內容的濃縮、結晶化。 口語擅長於提供細節,但會隨著時間開展而流逝,反而使得「重點以外」的內容得以

隨風而逝。「重點」的訊息必須精簡、不能過多、過難,可以透過口語的「重述」和文

字影像在螢幕上的「停留」兩種管道,來加強閱聽人的印象與記憶。

值得注意的是,此處「Phone + Email + Internet」的「+」,也可以「和(and)」來表示, 此處不論口語和文字都以「數學」符號表示,是在共同烘托出一種專業及精簡的風格, 也鋪陳了下面要介紹的「business 101」座標軸。

(20)

15 And in one

device they all have this plastic little keyboards on them^

媒材的合奏

【簡報上已出現的大字 Smartphone】、And in one device【簡報上已出現的大字

Smartphone】、they all have this / 【簡報出現「QWERTY」】、【手勢做打鍵盤的動作】、 plastic little keyboards on them^

口語提到「they all have this plastic little keyboards on them」時,模擬使用手機「實體鍵 盤」時侷促的動作,提供了將動作具體地比劃出來(enacting)的功能。另一方面,由 於口語 wording 中沒有呈現出使用 keyboards 的身體感。但是 Jobs 的雙手在胸前做出隨

便打鍵盤的動作,暗喻這不是一個舒適的動作,也暗示了使用起來頗「費力」、「手指

擠在一起不好施展」的「評價」,為下一步「they are not so smart, and they are not so easy to use」的命題提供了「證據」。 簡報上的大字畫面 Smartphone 一直存在,不過,前述已說明一般而言,文字具有表意、 客觀的功能,這裡的文字似成為嘲諷的對象。提醒觀眾這是他們說的 Smartphone,而 之後出現的簡報小字【phone+email+internet】、【QWERTY】以及口說 wording、手勢 等,都是不斷的在強調這層反諷意涵。亦即,單從字面上來看,【Smartphone 和 phone+email+internet】以及【Smartphone 和 QWERTY】難以強烈凸顯出要創造的反諷 效果。但是相關媒材的進場可能帶出這層意涵,如前述所言 sort of a baby Internet. 加

(21)

16 上【雙手在胸前無秩序的比劃】具有暗貶的意味。 手勢在此處除了提供價值判斷,有時也提供將動作具體地比劃出來(enacting)和隱喻 的功能 小結 1. 聲音、表情、手勢、文字等有不同的物質性及機緣,這些被挑選出來的媒材,其組合後有些位於前景,有些則居於中景(mid-ground) 或背景。 2. 身體與文字在此是扮演次要媒材(second mode)的角色,在特定時刻補充口說內容,將其意義完整的表現出來。如:以【雙手在胸 前無秩序的比劃】方式,凸顯出反諷的意味。以及,以雙手在胸前侷促的打鍵盤的動作,暗示對其的評價。 3. 同一媒材在不同的時刻提供不同的功能,如:眼神表情、手勢在此處有「評價」的功能,但在它處手勢可能還具有將動作具體地比 劃出來(enacting)和隱喻的功能。

(三)主題二:舊模式(主題一)+ 新元素(影像、位置)

上述聲音、肢體、影像(文字)交互協作,依時間的開展輪番上陣,有時居於前景(foreground)為主角,有時稍微隱退成為配角 或背景,有時則是大家各展所能,一起盡力揮灑。第二個次主題(論點)「所謂 smartphone 的問題」基本上也依循前述的模式: 聲音:以速度、語調來標示重點 口說內容提出(論點陳述)「thesis statement」,也提供論述細節 肢體:輔助其他媒材(例如口語、影像(座標軸)),標示重點 文字:精簡化、僅列出名詞

(22)

17

第二個次主題的命題為「they (smartphones) are not so smart, and they are not so easy to use」,在本小節開始時,由主講者先用聲音 的特質(速度、聲調)陳述一次。第二次則是加入「影像」元素繼續闡釋及加強論點。這種手法猶如精心熬煮一鍋食材豐富的醬汁, 在各個適當時間點依序加入新東西,透過不同物質分子的展開與融合,醞釀起鍋(第三個次主題,iphone 出場)時的豐富與極致(高 點)。 表五:主題二的媒材合奏 講者口說內容 媒介工具提供的影像 媒材機緣分析 and the problem is, that they are not so smart and they are not so easy to use. So, if you

媒材的合奏

and the problem is 【手放下巴】, that, they are not so smart 【左手向外畫】, and they are not so easy to use.

(23)

18 Can make a,

you know a business 101 graph, the smart axis, and the easy to use axis, phones,

當投影螢幕出現一個 XY 座標軸時,Jobs 以口語補充「背景資訊」:

媒材的合奏

So, if you Can make a 【雙手在胸前比劃】, you know, a business school101 graph, the smart axis【雙手垂直由下往上畫】, and the easy to use axis【雙手由左往右畫水平線】, phones【舉起左手手心朝觀眾,比向左標軸正下方的位置】,

口語「if you can make a ...」,雙手在胸前比劃把make a business school101 graph,中的 make這個動詞(如何畫座標軸的過程)展現出來。先是【雙手垂直由下往上畫】再【雙 手由左往右畫水平線】表示完成繪製座標軸的工作。在此處,手勢提供將動作具體地比 劃出來(enacting)的功能,同時,也是把觀眾在心中作畫座標軸的心象過程展示出來。

透過手勢繪製座標軸的過程為何重要?

(1)將 smart v.s. not so smart 以及 easy to use vs. hard to use 轉換為位置的過程,引導 觀眾將這兩種價值評估搭配在一起思考。在此時點,身體動作、口語、影像及文字合作 (orchestrate)才使得講者想傳達的訊息得以完整。

手勢在此處提供:將動作具體地比劃出來(enacting)、再次確認、指示性以及隱喻的功 能

(24)

19

如:口說只說了要畫座標軸,「if you Can make a , you know, a business school 101 graph, the smart axis, and the easy to use axis. 」但,軸線的哪一端代表 easy to use,哪一端代表 hard to use,這需要有明確的座標軸線及文字「標示」出左上、左下、右上、右下各代 表何種價值。 (2)與文化慣例搭配,減輕訊息負載的負擔 根據一般人對於座標軸的理解,右邊、上方代表是好的極端值,而左方和下方代表是不 好的極端值。當本座標軸代表的價值方向和一般約定俗成的價值相符時,觀眾可以省去 「記憶」價值向量的心理操作,將注意力灌注在其他動作所呈現的意義上。 Regular cell phones you can right there

媒材的合奏

Regular cell phones you can right there They are not so smart, And they’re, you know, they are not so smart to use 【雙手在胸前比劃】 Uh 【左手握拳放下巴】, but smart phones 【左手比出1的手勢】 are definitely a little smarter , but they actually are harder to use

... phones【舉起左手手心朝觀眾,比向左標軸正下方的位置】, Regular cell phones ,you can right there... 口說 wording 先說出 phones,左手再比座標軸下方再出現粉紅色圓

(25)

20

圈。手勢原本是提供指示性的功能,將觀眾的目光引導至座標軸下方,但手勢一比劃出 去座標軸下方出現粉紅色圓圈後,這時還沒接以下口說 wording (They are not so smart, And they’re, you know, they are not so smart to use 【雙手在胸前比劃】)。手勢在此比出 Regular cell phones 在這個位置,等於說出了 Regular cell phones 在座標軸上所代表的意 涵。反而,這時後面的口說(They are not so smart, And they’re, you know, they are not so smart to use)變成是講出這個粉紅色圓圈代表的意思為何。

They are not so

smart, and you know, they are not so smart to use

媒材的合奏

口說(They are not so smart, And they’re, you know, they are not so smart to use 【雙手在 胸前比劃】),又再次出現一種以手勢代表「價值」陳述的意涵。

圓圈加上品牌縮寫(文字),出現在某個「位置」,代表了更精確的價值向量。口說「not so smart, 或 not so smart to use」,「so」代表的程度有多高,可能在各個觀眾心中是不 同的數值。但透過在座標軸上佔有一個具體的位置,我們可以「確認」,一般手機「很 不聰明,好用度居中(介於好用與不好用的中間值)」。

(26)

21 Uh, but smart

phones are definitely a little smarter but they actually are harder to use

口說 wording... Uh 【左手握拳放下巴】, but smart phones 【左手比出 1 的手勢】 are definitely a little smarter but they actually are harder to use They’re really complicated. 講到 smart phones 時,左手比出 1 的手勢,這個手勢代表,喔對了,除了一般的 regular cell phones,還有另一類手機較具智慧性,但是它們也實在是很難使用。手勢似是扮演 Jobs 要來提醒觀眾還有另一類手機的功能。 影像與位置的合奏功能同上。透過位置的定位,我們得以知道他牌智慧手機「聰明度居 中,但好用度極差」。在此,影像協助口說內容的精確化與視覺化,並使其便於記憶與 比較。 小結 1. 手勢在此提供將動作具體地比劃出來(enacting)、再次確認(doublecheck)、節奏感、指示性以及隱喻等功能。如:將動作具體地 比劃出來(enacting)的功能,在於將觀眾在腦海中物座標軸作畫的過程,以手勢比劃的方向表示出來。同時,以手勢比向座標軸區塊 的方式,示意觀眾此刻應將焦點放在哪個區塊,具有「指示性」的功能。 2.不同顏色的圓圈在座標軸上的「位置」,完整地表現出口說內容中欲凸顯的各品牌手機之間的優劣問題。圓圈在某個「位置」出現, 代表了透過更精確的「定位」,同時指出在兩種評估向度上的得分(價值),圓圈的顏色則呈現了不同種類手機的區隔與差異化「轉換」。 位置與色彩成為一種判斷的輔具,協助觀眾記憶(價值的內涵),可以釋放出其他注意力的空間進行更多訊息的處理。

(27)

22

(四)主題三:新元素的極致—破格

在主題二中,被使用來鋪陳敘述(非 iphone 的其他手機的劣勢)的各類媒材(口語、身體、位置、色彩)的機緣展現由弱漸發展 到強,甚至展現了極端值或「破格」的狀態,共同烘托出 iphone 所向披靡的劃時代跳躍。 表六:主題三的媒材合奏 講者口說內容 媒介工具提供的影像 媒材機緣分析 we don’t wanna do is either one of these things . What we wanna do is to make a leapfrog product. That is Way smarter than 媒材的合奏

we don’t wanna do is either one of these things 【左手比向簡報左方動兩下】. What we wanna do is to make a leapfrog product【左手在胸前往上畫出向上的弧形】. That is Way smarter 【音調上升、音量大聲】 than any mobile devices have been And super easy 【左手從腰往胸前方向畫】to use this 【左手指向簡報右上方】is what iphone is, Ok? So, we’re gonna reinvent the phone.

1. 口說 we don’t wanna do is either one of 【手勢停頓】these things 【手勢停頓】。以 左手比向簡報左方畫面上的其他牌手機,以手勢擺動兩下的方式,配合口說的內容, 創造出口說的節奏感。

(28)

23 any mobile devices have been And super easy to use This is what iphone is, Ok?

So, we’re gonna reinvent the phone.

2. 口說 What we wanna do is to make a leapfrog product【左手在胸前往上畫出向上的弧 形】. 以左手比劃出往上跳躍的姿勢,把口語的「leapfrog」由下往上跳的過程展現出 來。再者,口說講的是 make a leapfrog product。也有把這個優越產品的性能,藉由由 下往上跳的過程,暗示著 iPhone 將會出現在這張座標軸上的哪個位置。換言之,這個 手勢先給了「將動作具體地比劃出來(enacting)」的功能,再來說 That is Way smarter,以【音調上升、音量大聲】創造出 way 這個單字也是由下往上跳的聲線,聲 音在此有「合聲」的功能,也由於手勢和聲音的合聲作用,共同指出一條由下往上跳 的弧線,暗示 iPhone 的出現將超越座標軸上的任何一牌手機,以及 iPhone 出現的方 向位置是在上方。

3. 口說 And super easy 【左手從腰往胸前方向畫】to use this 【左手指向簡報右上方】 is what iphone is, Ok? Jobs 比劃出 iPhone 可能出現的方向,以及 iPhone 代表的價值優 於其他牌手機,以左手指向簡報右上方的位置,說 this is what iphone is... 手勢有介 紹大家認識這就是 iPhone 的感覺,具有總結前面所說 make a leapfrog product、and super easy to use 的特點。

(29)

24 上述經由各媒材的機緣分析,可梳理出在簡報活動的過程中,各個環節是如何經由「選擇」 (selection)或者「互相協力」(co-work)的過程,使其意義浮現(emergent)。換言之,不同媒 材的搭配及其提供的功能,在特定的情境之下展現一流暢的敘事。而我們又如何知道在某些情 境下,媒材的搭配與選擇是最能夠完整表達意義的。如:在下圖(圖 2)中,經由不同顏色的圓 圈表示不同的空間方位,同時也表達不同的價值意涵,凸顯了口語中要強調的空間感,這些媒 材的搭配相較於口語而言,更為精準展現口語原本要表達的意義。 圖 2:iphone 簡報現場 圖 2 中有幾個不同的媒材:線條、圓圈、顏色、文字等。若分開拆解來看,兩條箭頭線條交 叉定位在方形框之中,這兩種媒材的搭配提供「方向性」的機緣;而當箭頭線條的四端各有 smart v.s. not so smart 以及 easy to use vs. hard to use 這些文字出現時,這三種媒材的組合提供了「價 值」優劣的問題。

我們可經由簡報上這些不同顏色的圓圈依序出現的順序,梳理出它們在當下展現意義以及如 何完整表述口說的意涵。分述如下:

1. 簡報上的圓圈提供「表意」的功能,不需要直接說出是哪些品牌的手機。口說 wording... Uh 【左手握拳放下巴】, but smart phones 【左手比出 1 的手勢】 are definitely a little smarter , but they actually are harder to use。they 代表的是 Moto Q、E62、Treo 三牌手機。換言之,口說 wording 沒有呈現出來的數字概念「they」等於這三牌手機。再者,簡報上以三個藍色圓圈表示。對照它 們在座標軸上的位置,可勾起觀眾使用這些牌手機的使用經驗。

(30)

25

2. 不同顏色的圓圈提供「分類」的功能,分類的同時也呈現不同牌手機之間的「價值」。依照圓

圈在座標軸上的位置,代表 smart 與 easy to use 的價值。而顏色只能提供分類,但是價值感的呈 現是經由不同顏色圓圈的分類以及在座標軸上的定位。因此,座標軸上的四個極端值的文字, smart v.s. not so smart 以及 easy to use vs. hard to use,是決定不同顏色圓圈代表不同價值感的關 鍵。若少了這些文字,只有座標軸上的兩條軸線,不同顏色的圓圈只有「分類」的功能。

3. 簡報上的圓圈說出口語中凸顯的「空間感」。如:「right there」、「definitely a little smarter」以 座標圖的落點位置呈現出來。這不只是空間上的位置分布示意圖,而是透過兩條軸線的定位, 呈現出這個圓圈落在座標軸上的方向精確性。換言之,簡報軸線上的圓圈將口說中的「definitely」 的空間位置呈現出來。此時,選擇用座標圖的方式呈現空間位置比文字精確。

而口語中出現以"er"結尾的「比較級」。如:「smart v.s. not so smart」、「easy to use v.s. not so easy to use」、「 a little smarter v.s. but they actually are harder to use」。這不僅只是對於手機價值陳述的 一種比較而已,而是藉由這個「比較級」凸顯出口說要創造的空間感。

4. 簡報上圓圈出現的位置、時間順序,代表手機產品價值往上跳的「順序感」

5. 簡報上的圓圈位置提供記憶。口說「we don’t wanna do is either one of these things」中的「these things」、「Either」屬於指示性代名詞,需以圖像再一次表現的方式提供記憶的功能。 透過以上的分析,我們發現個別媒材在敘事結構中慢慢地加深其強度,猶如斜率不同但均在 慢慢爬升的線條,多個線條在過程中互相補充,共同產製出某個「意義」的多元樣態,豐富了 敘事的層次感,也協助了emergent於媒材合奏之中的「意義」更加完整及穩固,降低了閱聽人進 行個別詮釋時產生的歧異意義,同時也打造了一個邀請閱聽人共同參與敘事的環境。 整體言之,我們經由分析不同媒材之間與人的互相協力過程中,梳理出幾個重點: 1. 簡報作為當代的傳播活動,需經由不同媒材與人之間的互相協力,並掌握其在情境中的 意涵,方能完整表述意義。 2. 意義的完整展現有賴不同媒材之間的「選擇」與「搭配」過程,使其意義浮現。 3. 多媒材的組合中涉及不同媒材居於「前景」的問題(foreground)。亦即,特定媒材在某 些時刻居於前景成為一種最適媒材(niche mode),這使得媒材的「物質性」及其「機緣」

(31)

26 的問題被推至前台。 4. 循上述,這些不同媒材之間的合奏、搭配和諧與否,形成簡報活動過程中意義能否完整 傳達的重要關鍵。不同媒材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提供不同的功能,在不同的時間點,位處前 景、中景、背景的媒材為何,可能是不斷在輪替的。「最適」的組合為何,必須視當時的情 境脈絡進行評估與即興創作。

三、結語

就找路而言,我們關心的是:物質工具之機緣為何,如何幫助人們找路?這些物質工具如 何可能?找路人如何隨情境變化,搭配使用工具?這些工具又如何影響找路人的認知活動? 進一步言,找路人之所以可以確認自己的位置,以及與目的地之間的距離、方位,原因可 能得益於個人歷史經驗。也就是說,理解身在何處,除了從實體、物理空間的意義上加以界定 之外,也有其他切入的視角。找路者,縱然有著計畫階段的地圖輔助,其行進過程,仍需要實 地去經驗周遭的環境,以評估個人所在位置,而其所評估的這個環境,並不像地圖所顯現的, 是一個既存劃界分明的空間,相反地,這個環境是動態性的移動運轉(movement),總是在實 際找路過程中,持續不斷地納進新進的資訊,將其收編整併為「整體資訊」的一部份,因此這 個環境,不是一個從A地到B地的固定範圍,而是一塊持續有著各式各樣來來往往的資訊流動之 區域。 在找路的過程中,人們是處在一個尋路情境裡,面臨四面八方迎面而來的資訊,可能是路 標、建築物、其他行人車輛、也可能是道路行駛限制等,所以找路者並非直接汲取過往的經驗, 即可判斷將如何前往目的地(若是如此,則還是一個反映論的思考模式:執行腦海中的地圖); 反之,他是不斷地「感知」著他正在前往的過程:他既擁有著先前知識,同時也扣連自己正感 知到的環境中的變動資訊,在出發那一刻到抵達之前,他總是持續地微調自己所已知前往目的 地。 因此,即便找路者使用地圖或導航系統,這種找路過程中的按圖索驥活動,仍是一種面對 變動環境的移動過程。地圖或導航對他而言,乃提供關於其此時此刻環境的部分視野,他在這 個當下,拼湊所能利用的各種資訊,包含汲取地圖中部分有助於他的資訊,以「不斷形構」成 屬於他個人的「當地」資訊。 如此一來,找路過程的「已知」,不是發生於出發之前的計畫階段,而是出發後的執行階段。 換句話說,「知道如何前往目的地」意義不同以往,不是在出發前的計畫階段先行閱讀過地圖, 而概略知道應該如何前往。真正的「知道」是在執行階段,拼湊手邊身邊諸多可資利用的資訊,

(32)

27 是進行式狀態的「知道」,是在找路的「當下」知道如何跨出下一步。 換句話說,我們感知環境,是將所處環境(包含當下的任務、使用的工具)當作一個整體 去感受和經驗它。這個環境如何被組合而成,乃透過人們實際從一地到一地所走的通道、移動 的歷史經驗和變動中的視角加以扣合。如果變動中的環境作為一個整體,人們身處其中所經歷 的、納進這個整體的資訊,就像是整個廣泛的網絡中來來往往的節點。真正的世界實際上是沒 有地圖的,地圖是來自人們對世界的觀看而畫出的表面。真正的世界依舊需要來自「處在世界 中」的人們去體會。

參、提出行動觀點的工具使用理論

一、從資訊處理到行動論

研究者多年來探討實用智能,其主軸為個人如何在情境中解決問題,其中子題之一為物的 心智功能,透過本計畫,分析實用智能之架構逐漸成形,以下簡要說明。 就情境和個體互動之關係而言,傳統取徑以資訊處理觀點為主流,可稱為地圖論。依照資 訊處理觀點,實用智能展現在表徵的能力和品質; 個體對環境形成表徵,根據表徵解決問題。 Varela, et al. (1991) 指出,從這個角度,認知行動像是跳傘進入已存世界。他/她是否能夠生存, 關鍵在是否裝備了地圖,而且知道如何根據這地圖行動」。 從地圖論的角度,對實務智能的想像如下: 1.實務智能的核心內容是表徵,或者一張精美地圖。 2.環境是客觀存在的,不因個人行動而有所改變,正如繪製地圖此一行動並不改變地貌。 對環境形成表徵是一個單向的過程。

相對而言,我們採取行動論觀點(enaction,Varela, Thompson,&Roschm1991; Bruner, 1990; Stewart, Gapenne, Di Paoloa, 2010)。依照此一觀點,實務智能的核心是行動; 個體透過對於情境 的各種行動解決問題。Varela, Thompson, & Rosch (1991, p. 231)曾用人走路這一譬喻來說明個體

和環境的關係:「路是我們自己走出來的,我們又被這條路所限制。」。行動論根據我們前述對

於情境的看法,對於個人和情境如何互動有了和傳統不同的想像。

路是人走出來的。從這個觀點,探討實務智能,和地圖論觀點有以下幾點重大的分歧(見 圖 3A、B):

(33)

28 圖 3A:地圖論 圖 3B 行動論 圖 3A 3B:個體和情境的關係:地圖論 vs 行動論 個體 環境 表徵 環境 連動 個體 情境 資源 限制 心理表徵 身體

(34)

29 行動論觀點進一步說明如下:

(一)實務智能的本質是行動

我們可以棒球比賽中接球為例來比較地圖論和行動論。根據地圖觀,接球的核心工作是對 對球之路徑形成表徵,再根據此一表徵預測球的落點,是否接到球視所形成之表徵其品質而定。 相對而言,從行動論角度,球員接球,是在過程中不停移動身體,監測當下情境,隨時調整 (McBeath, Shaffer, & Kaiser 1995)。對實務工作如機艙、影印、考古、實驗室的研究,也有類 似的發現(Suchman, 2007)。 前面所提及之「身體技術」、「和物協力」等概念其實都己涉及行動。

(二)個人和情境不停相互影響、共同演化

延續前面「路是人走出來」的譬喻,個人和情境之間是個雙向道,相互建構,而且這是一 個生生不息的動態過程,形成了「連動」(coupling)的關係。所謂連動指的是: 在連動的關係裡,其中一方改變會導致另一方的改變。這個特定的過程來來回回,也因為 如此,我們在解釋一方的活動軌跡時,不可能不去考慮另一方的活動軌跡,無法只觀看其中一 方而不去關注另一方。就像人在紙上寫字,人和紙兩方兩者便形成了一個相互連動交互的系統。 人造成紙的改變,紙的改變又多多少少產生了人的改變,如使他找到了表達的方式、探索新的 想法,如果不是這個相互連動的過程,這些改變不會發生。部分變化導致整體結果隨之而變。 藉由可保存的紙張,這場交互互動能使人看見話語、再現和探討某些觀點,否則是辦不到的。 兩者之間的互動是一種動態過程(Kirsh,2008,pp. 58-69) 我們可以使用「視障者持手杖走路」這件事來說明連動。常一切順暢時,身、心、情境(手 杖、路面)即進入連動的狀態。連動是實務工作追求的目標。而實務智能則展現在以行動保持 和情境之連動關係,或在某一環節出問題時(如路面不平),透過行動回到連動的狀態。

(三)實務智能之高下其關鍵在與情境互動之品質

根據以上的討論,個體所展現之智能,是否能解決問題,視其是否能扣合特定之情境。換 言之,解決問題之方案其高下優劣,並無絕對的標準,而是視情境而定。專家所以表現傑出, 不在於其擁有較好的理論,而在於他/她是否能和情境緊密互動,展現在此特地情境下最佳 (optimal)的行動。

(35)

30

(四)區分情境和環境

既然情境和情境不停連動,情境不再是客觀不變的現象。循著此一理路,本書將對環境和 情境兩個概念作一區分。環境指的是所有生物所在的客觀的物理環境,如星辰日月,而情境則 因生物、工作和時空而異,和環境不同。具體而言,人類和青蛙雖然環境相同,但其生存條件 各異,在此情境類似演化論所謂之「利基」(niche)。而同在人類社會,專業不同(如記者相對 於律師),工作情境也不同。依此往下推演,即使同樣的工作,每個個案的情境都有少許的差 異。 也因為如此,實務智能之主要埸域是情境,而非環境。 表七比較行動論和傳統資訊處理之觀之差異。 表七資訊處理和行動論之比較 預設 資訊處理取徑 本書觀點 實務智能的本質 為何 表徵=知識 1. 本質是表徵 2. 展現於表徵系統之品質 表徵 知識 1. 本質是行動,為一豐饒知識 2. 散溢於身體、心、世界之中 實務智能在那裡 智能在心裡 1. 個人是知識的主體 2. 表徵是行為的源頭 1. 分散智能和我們主義 1. 心不是解決問題過程中唯一的主 角 2. 實務智能跨越分佈在個人、環境 之間 實務智能和情境 的關係為何 地圖論 1. 個體對環境形成表徵, 根據表徵解決問題 2. 環境是客觀存在,不因 個人行動而有所改變,對環 境形成表徵是一個單向的過 程 行動論 1. 實務智能的本質是行動,個體透 過對於情境的各種行動解決問題 2. 實務智能在情境中浮現 3. 區分情境和環境:情境非客觀不 變,環境也儲藏豐富的智能 以下將進一步說明情境、物和實務智能等要素:

(36)

31

二、情境

以下就情境此一概念再作進一步之分類:

(一)區分常態情境和動態情境

就情境穩定的程度而言,實務智能所因應之情境可粗分為兩類。一類為「常態情境」,為 比較穩定而恆常之情境。如報紙之科技情境長久以來並無太大之變化。面對此類情境,個體通 常能發展出穩定之身心行動,這些也可進一步整理歸納為規則和理論。 至於動態情境,相對而言則較為動態。面對動態情境,必須即興創作,因應之模式往往難 以歸納成為規則。以訪問為例,對話中每句話一方面是因應情境的產物,另一方面立即又創造 了新的情境,成為下一組對話的資源和限制(Drew & Heritage,1992)。因此動態情境往往構成 實務工作最大的挑戰。 解決實務問題,所處之情境往往是常態和動態情境兩者並存。

(二)區分限制和資源:

依情境相對於個體的關係,情境可分作以下兩類:

三、物的角色: 延伸心智和機緣

物在此指人類所創造的物質文明,包括工具、器物,對傳播研究而言,最關鍵的物是媒介。 本書將指出,物儲存了相當的智能,是實務工作中的重要角色。以傳播工作為例,媒介不只是 個管道,它也擔負著智能的工作,如記憶。 不過就實務智能而言,在表徵主義的大帽子下,物頂多是輔助工具,並未受到應有的重視。 過去二三十年間,諸多涉及心智的學科,如哲學(Wallace, Ross, Davies, & Anderson, 2007; Rowlands, 2010)、認知科學( Clark, 1999)、社會學( Burkitt, 1999)、心理學(Sternberg, & Preiss, 2005;Mesquita, Barrett, & Smith, 2010)、神經科學(Noe, 2009)、教育學、考古學( Malafouris & Renfrew, 2010)、人類學(Lave, 1988;Hutchins, 1995),皆已重新檢視心智與物的關係,也 重新定義物的角色。

根據本研究群多年的研究,物在實務工作中的角色可歸納成以下兩類:(一)延伸心智,即

(37)

32

(一)物作為延伸心智

1.物作為外在的智能資源 (1)物儲存智能

從歴史的角度,工具承載和傳遞了前代的智慧(Burkitt, 1999; Spinuzzi, 2003)。一如 Bodker (1997: 150)所言,「工具是知識的結晶,某一代人發明、使用的科技技術,可能被融合在 下一代的工具中」。而 Wartofsky(1973, 39)更直指,「工具在文化演化中的角色,正如基因在 生物演化中的角色」。因為如此,後世在解決類似問題時,不必從頭開始,重蹈前人摸索、失 敗的覆轍(Pea, 1993)。 (2)工具作為外在智能,可補表徵之不足 Donald(2010)比較內存記憶(如人本身的記憶)和外存記憶(如電腦記憶體)發現內存 記憶有以下的問題,如格式變化不大、容易失真、檢索方式有所侷限等。相對而言,外存記憶 系統具備了一些內存記憶系統缺少的特性,包括:儲存空間幾無限制;組織記憶的方式更為多 元和靈活,如透過目錄、索引等方式來組織書中資訊。這些工具,整體構成了豐富的認知資源。 2.物作為實務智能的協力夥伴 不過,在以上的討論,物基本上並未改變原有智能的內涵。本書進一步主張,物是協力夥 伴,因此進一步促使智能產生變化。此一協力,有兩個特徵:(1)個體和物是一個互相建構和 影響的關係。物的性質促使個體發展新的智能,反過來,個體也可能改造物的功能。(2)在某 種意義上,物和人已合為一體,最終產生的智能是兩者互動的結果。 例如文字的出現,催生了分析性的思維。在口語時代,表達往往和思考同步,人不易對自己的 想法進行檢視和反思。到了文字出現,思想成為可以檢視的客體,我們方得以對自己的想法進 行再思考。更具體地說,藉由文字及圖像等語言工具,分類、演繹、歸納、證明(verification)、 分辨、量化,才得以發生。 因此 Ong(1982)指出書寫文化最關鍵的能力是: 大量閱讀詞彙,掌握複雜文法結構的能力,包括:安排主句、子句的能力;將句子組織高 層結構如段落文章的能力。同時必須能分辨和應用不同的概念,例如區分證據和推論、觀察和 推論、陳述和詮釋。(p. 349)

(38)

33

(二)物提供機緣

機緣此一概念涵蓋了物(工具)相對於個體的關係。前文己說明其主要意旨。根據本計劃 之分析,表八進一步發展出分析媒介及其物質性與機緣。

(39)

34 表八 媒介物質性及機緣之分析架構 語意工 次級工 物質性 機緣 潛能 身體 手勢 1、多媒材 (multimodal),不同的 手勢具有多義性、模糊 性,需與口語搭配 2. 手形(hand shape) (Goodwin, 2000) 1. 手勢不只是視覺也是重要 的動覺(kinesthetic),身體透 過手認識世界(Goodwin, 2000 /曾惠鈴,1996,楊婉君,2013) 2. 手勢並不只是一個人做了 什麼動作,而是這些行動本身 如何使他人理解(Matthews, 2005/曾惠鈴,1996,楊婉君, 2013) 3. 手勢並不僅止於表達語意 的內容(illustrators),而是話 語的一部份(Kendon, 1980 & McNeill, 1985/轉引自Cienki & Müller, 2008/曾惠鈴, 1996,楊婉君,2013) 4. 不同手勢的意義需視文化 而定(Kress, 2010) 1. 指示手勢(indicate/deictic):說話者將手指向欲陳述的對象物 上(Efron, 1941; Ekvnan & Frisen, 1972; McNeil & Levy, 1982; McNeil , 1992, 1985/曾惠鈴,1996,楊婉君,2013)或者用來強 調與描繪出談話主題(Kress, 2010) 2. 節拍手勢(beat):手勢上下左右移動,凸顯話語中的訊息,擊 拍手勢用在介紹新主題與新訊息,為了節奏考量將話語訊息切割適 當的長度;也有提供節奏的功能,用手勢動作搭配話語創造規律、 重複的擺動(McNeill, 1985/曾惠鈴,1996,楊婉君,2013);轉 換至其他話語段落時,節拍手勢亦在提供一快速的轉換(McNeill, 1992/曾惠鈴,1996,楊婉君,2013) 3. 連續/連貫手勢(cohesive):說話者在陳述話語時先使用某一 種手勢,再換成另一種手勢,爾後回復為原本的手勢。說話者經由 回復至原本的手勢的方式,凸顯出欲陳述訊息的連貫一致性

(40)

35 (McNeil, 1992, 1987a/曾惠鈴,1996,楊婉君,2013) 4. 標示手勢(emblems):有些手勢代表固定的意義,如:單手揮 擺表示和對方道別、搖頭表示不同意或不知道、拇指與食指相圈代 表 ok(McNeil, 1992/曾惠鈴,1996,楊婉君,2013) 5. 比喻手勢(metaphoric):表達話語中的抽象圖像(McNeill, 1992 /曾惠鈴,1996,楊婉君,2013)

6. 相互確認(double check)(Goodwin, 2000/曾惠鈴,1996,楊 婉君,2013)

(41)

36 7. 表達情緒(Matthews, 2005/曾惠鈴,1996,楊婉君,2013) 8. 手勢兼具時間邏輯與空間邏輯(Kress, 2010) 表情 五官變化組合 眼神(正視或斜視)x 挑眉與 否 x 嘴部表情微笑與否 1. 表達價值判斷 2. 表達不同的感覺與情緒(emotion)(Goldin-Meadow, 2003/曾惠 鈴,1996,楊婉君,2013) 3. 人際功能 肢體 手、腳 柔軟度 動作流暢度 1. 自信程度、緊張或放鬆 2. 肢體的行動,如:手臂往前擺動指出一往前行進的方向(Cienki & Müller, 2008/曾惠鈴,1996,楊婉君,2013) 3. 和當下情境以及文化脈絡有關 口語 對話 聲調(pitch)、節奏 (rhythm)、速度 (speed)、停頓 (pausing)、腔調 (accent)、線性 (linear)、音量 (volume)、音色/音質 (timbre)、重複、語氣、 頻率(frequency) 口語文化特色: 1. 偏向時間面相(kress, 2010) 2. 起承轉合可以引導聽者以聽力為主的組織與統整能力(Ong, 1982) 3. 強調言者與聽者的共同在場,具移情、參與、情境化、凝聚力 (Ong, 1982) 4. 透過言者與聽者之間,建立人際關係(interpersonal function) (Bateson, 1972)

(42)

37 (Bezemer & Kress,

2008; StÖ ckl, 2004; Kress, 2010; Leeuwen, 1999) 5. 真理展現在口語傳述言者與聽者建立的共識中(Tannen, 1982 ; Ong, 1982; Olson, 1996 )。由於強調言者與聽者的知識共享,提供 共同參與、重視情境、凝聚社群意識等潛能(Ong, 1982) 6. 是一開放的結構,言者邀請聽者參與談話內容 7. 注重當下的理解能力(即時反饋的能力) 8. 口語結構相較文字結構更注重語言的實用性(Ong, 1982) 9. 對話/會話(conservation)有一定的輪番次序性,一次由一個人 說話。下一個說話者須回應上一個談話內容,如:上一個說話者提 出問題,下一個談話者接著回答或表示同意與否(Leeuwen, 1999) 1. 聲調(pitch) 1. 中文的四聲(平上去入) 英文的聲調(intonation) 2. 聲調的游動 (pitch movement) 聲調的範圍 (Pitch range) 聲調的音階 (Pitch level) (Leeuwen, 1999) 1. 擴展情感(增加聲調的範圍)、限制情感(降低聲調範圍) (Leeuwen, 1999) 2. 聲調的游動(pitch movement)、聲調的範圍、聲調的音階以及 旋律以不同的方式銜接,具體表現出聲音的變化(Leeuwen, 1999) 3. 說話者的聲調愈是上升,愈能使參與者主動參與話語的內容以 及增加互動性;聲調愈是下降,參與者愈無法主動參與其中 (Leeuwen, 1999) 4. 愈是增加聲調的範圍,說話者愈能從中表達情感以及態度;聲 調愈是下降,愈表達的情感與態度也隨之受限(Leeuwen, 1999)

(43)

38 2. 節奏(rhythm) 速度放快 速度放慢 1. 速度由快變慢,提醒觀眾這裡是重點 2. 速度由慢變快,有可能代表此處的資訊不重要或者時間有限 3. 腔調(accent) 南腔北調 1. 與同一腔調的人建立熟悉感 or 親密感 2. 不同腔調有各自的獨特性 3. 吸引聽眾的注意(故意學某個腔調) 4. 線性(linear) 連續性(sequential) 口語對話具有一定的順序性(輪番發言) 5. 音量 音量大聲 表達重點、吸引注意力 音量小聲 音量小聲創造兩人之間耳語的感覺 音量大聲 x 速度放慢 x 聲調 上揚 提供表達重點的功能 音量(大聲或小聲)x 聲調(高 或低)x 輕柔 經由音量的變化,建立與聽者的距離(Leeuwen, 1999): 距離 音量的變化 親密距離 以輕聲低語(whispering)或柔軟的聲音 個人距離 以低音量的聲調與音量呈現柔軟、放鬆的聲 音 非正式的距離 較高的聲調與音量 正式的距離 以大聲、更高與緊縮的音量 公眾的距離 響亮的聲音

(44)

39 6. 粗獷/尖細/輕柔 1. 聲調範圍 2. 柔軟的聲音或大聲的聲音 建立與聽者的距離(Leeuwen, 1999) 響亮的聲音可以傳遞的很遠,而柔軟的聲音因音量的限制,排除了 所有人但也保留了與少數人的關係,亦即,可與聽者建立親密感以 及和保密相關(Leeuwen, 1999) 7. 空白(停頓) 引導(凝聚)聽者的注意力 8. 重複(強調) 再次強調重點 9. 語氣 語氣轉換 1. 表達情緒好惡、吸引注意力 2. 形成疑問句或表達贊同的語意 10. 其他(presence or not) 設計諺語、俚語,規則:押韻、 對仗、諧音等等 1. 便於記憶、背誦 2. 某些俚語或諺語反映社群文化中對於某些人、事、物的價值 演說 1. 口語:音量 (volume)、語調/聲調 (intonation)、頻率 (frequency)、音質 (voice quality)、節奏 (rhythm)、速度 1. 聲調平上去入、音量大小、 節奏快慢 2. 態度(自信、雄辯滔滔、抒 情、慷慨激昂) 3. 表情(眼神)、肢體動作流 暢與否或僵硬 1. 音量有大小聲漸層、節奏維持恆常速度、眼神正視前方、搭配 的肢體動作流暢,易被認為是一場精采的演說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o convert a string containing floating-point digits to its floating-point value, use the static parseDouble method of the Double clas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explore the important and satisfaction analysis of experiential marketing in traditional bakery industry by using Importance-Performance and

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achieve the recognition of guide routes by the neural network, which integrates the approaches of color space conversion, image binary,

Developing a signal logic to protect pedestrian who is crossing an intersection is the first purpose of this study.. In addition,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reduce delay of

Developing a signal logic to protect pedestrian who is crossing an intersection is the first purpose of this study.. In addition, to improve the reliability and reduce delay of

英 文 摘 要 : This research is to upgrade the previous work of a contact force-controlled scanning probe microscopy system design, which had main parts as: XYZ-stage, force

The usage of computer and Internet has provided a passageway to satisfy the needs.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probe into the Internet usage/online behavior and Internet

It also has great influence on their leisure lives, or even health.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explore the extent to which leisure constraint and leisure activity demand t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