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分離權利與差異權利:以1920-1992 的伊拉克庫德族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分離權利與差異權利:以1920-1992 的伊拉克庫德族為例"

Copied!
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亞 東 技 術 學 院

分離權利與差異權利:以 1920-1992 的伊拉克庫德族為例

唐玉禮

摘要

庫德族是中東地區一支古老的民族,以西方民族國家發展軌跡及其應具備之條件來看,足以成為一個民族 國家,卻沒有達成,後來成為中東地區民族衝突的引爆點之一。但一個民族的目標有幾種選擇?只能追求政治 獨立嗎? 本文以文獻研究為主,著重在探討伊拉克庫德族做為一個少數民族,其訴求獨立的分離權利與要求差別待 遇的差異權利之正當性和可能性;首先整理學者對庫德族問題之研究,讓吾人一窺庫德族的過去與現況,接著 討論分離權利與差異權利的內涵與主張,再說明伊拉克庫德族在伊拉克的遭遇,最後以分離權利與差異權利主 張剖析伊拉克庫德族民族運動的選擇。 本文結論是:從分離權來看,其中道德權利的主張無助於徹底解決非西方地區的民族糾紛;有條件的分離 權在於補救統治者統治行為之不當、不正義,但此時少數民族已受到相當傷害,即使想反抗,恐怕也無足夠力 量。在分離主義之實踐層次上,還是主權原則與國家利益至上,民族問題仍須回到一國之內來解決。因此,差 異權利的觀點相當具有參考價值。 關鍵詞:伊拉克庫德族、庫德斯坦、少數民族、民族分離運動、差異權利

壹、前言

庫德族1是中東地區一支古老的民族,擁有將近二千五百萬人口(見表 1),是中東地區第四大民族2,僅次 於阿拉伯人(約2.4 億人)、突厥人(約 5000 萬人)與波斯人(約 2500 萬人),分佈於今之土耳其、伊朗、伊 拉克、敘利亞、黎巴嫩3等國與前蘇聯地區4,但至今未建立屬於自己的國家,以西方民族國家發展軌跡及其應具

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講師。 1 庫德族的起源說法不一,一般認為庫德族是古代米底亞人(Medes)的後裔,是半遊牧民族,於西元前 6 世紀被波斯帝國併入;一說是古代 講高加索語的盧盧比人、庫梯人、卡西特人、烏拉爾圖人等;一說是認為庫德族的祖先是阿拉伯的拉比阿.伊本.尼札爾氏族,在中世紀 時的阿拉伯學者即已提出,但對阿拉伯人而言,庫德族也泛指居住在山區生活、具軍事組織的伊朗游牧民族;一說是由土耳其學者提出的 看法,認為庫德族是古代突厥移民;但此二說均顯示強烈的政治用意,意圖緩解本國境內的族群衝突。朱克柔,「庫爾德民族運動與庫爾德 問題」,楊灝城、朱克柔主編,《民族衝突和宗教爭端》,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頁 84-85。Kinnane 認為大約在西元前七世紀定居在庫德 斯坦、被伊朗化的部落,才是現代庫德族的文化的祖先,西元七世紀阿拉伯人征服此地之後,促進了種族之間的融合,庫德族一詞是指那 些被伊朗化的部落與亞洲民族、閃族與亞美尼亞人血統混合的族群,請參閱Derk Kinnane, The Kurds and Kurdistan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p.21. McDowall 則懷疑庫德族有一共同祖先的說法,很有可能是在西元前 2000 年當印歐部落跨越伊朗向西遷移時,留在庫德斯 坦的一群,然已無可考,確知的是他們是生活在古代帝國統治邊緣地區的部落民族。請參閱David McDowall, A Modern History of the Kurds ( London: I. B. Tauris, 1996), pp.8-9.

2 Heraclides 認為庫德族人數因為人口普查上認定其存在與否的變異問題,而造成總人數有極大的落差,1960 年代末約在 500 萬到 1500 萬

人之間,1990 年則在 1200 萬到 2000 萬人之間。然他對庫德族人是中東第四大民族,和其在各國所佔之比例與表 1 引據之資料相接近。 請 參閱Alexis Heraclides, The Self-Determination of Minorities in International Politics (Oregon: Frank Cass, 1991), p.131.

3 黎巴嫩並無庫德斯坦,但有庫德族居住,多是在 1920 到 30 年代從土耳其來的,1983 年時估計約在 9 萬人,信遜尼派,包括年輕一代都

是說庫德語,卻都未獲得黎巴嫩公民權,從事社會底層的腳伕、無技術工人等工作。請參閱Ismet Sheriff Vanly, “The Kurds in Syria and Lebanon”, in Philip G. Kreyenbroek and Stefan Sperl (eds.), The Kurds: A Contemporary Overview (New York: Routledge, 1992), pp.164-165.

(2)

備之條件來看,足以成為一個民族國家,卻沒有達成,學者5稱其為「無國家的民族」與「被遺忘的庫德族」, 後來成為中東地區民族衝突的引爆點之一6。 表 1 庫德族在土耳其、伊朗、伊拉克與敘利亞的人口估計表 百 分 比 國 家 總 人 口 占該國人口比 占庫德族人口比 土耳其 13,650,000 人 24 % 53 % 伊 朗 6,600,000 人 12 % 26 % 伊拉克 4,400,000 人 23 % 17 % 敘利亞 1,160,000 人 9 % 4 % 合 計 25,810,000 人 100 %

資料來源:Mehrdad R. Izady, The Kurds: A Concise Handbook (Washington, D.C.: Taylor and Francis, 1992), p.117, 轉引自 T. Robert Gurr & Barbara Harff , Ethnic Conflict in World Politics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94), p.32.

對庫德族民族問題,當探究其歷史時,首先質疑的是擁有千萬人以上、且有明確之祖先居住地的民族,會 是一個無國家民族?既未像希臘、保加利亞在19 世紀時脫離鄂圖曼帝國而獨立,也未能在一次大戰結束後,列 強處理戰敗國-鄂圖曼帝國之疆域重劃時順勢獨立,是庫德族未向列強主張其為一民族、行使民族自決權嗎?這 是內部問題,還是大環境不利於其獨立建國?歷史顯示有其內部問題,意謂著當時庫德族對自身的「民族」定 位尚有分歧;也有其大環境的關係,自由主義與民族主義這類對個人、團體之認知與定位的再思考和檢視,係 來自於歐洲的民族與國家關係之經驗,自19 世紀中期以後傳入中東與發酵,庫德族民族主義以庫德族整體追求 庫德斯坦獨立之主張是在20 世紀初,由庫德知識份子開始宣傳與推動,對偏處山區的庫德斯坦影響其實相當有 限,當列強簽訂塞福爾條約(the Treaty of Sèvres,1920),後被撕毀,由洛桑條約(the Lausanne Treaty,1923)取而代 之,於是,庫德族即進入各自在其居住國奮力爭取其權益,成為各居住國的民族問題,即現今大家熟知的庫德 族民族運動。 然而,庫德族問題在 20 世紀一旦牽動起來,將使原已多事的中東地區更加複雜,因為庫德族主要分散於土 耳其、伊朗與伊拉克等國家,其主體性若是以 19 世紀之前的大庫德斯坦(pan-Kurdistan)來主張,如是將牽動數 國之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勢必引起此區域緊張情勢,將超越所謂庫德族自決主張而已,進一步擴大到外部的 國際因素,甚至很有可能促使數國聯合共同對付庫德族民族運動,故大庫德斯坦未來要走向一獨立國,幾乎是 不可能;若是僅在一國之內主張其主體性,訴求庫德族做為一少數民族之權利,如是所牽動之範圍將僅限於一 國家,似乎較為單純與可能;但一國的庫德族的作為也很有可能會引起他國庫德族之效法,進而可能引發相關 之居住國在庫德族問題上,合作共同打擊之7。如是看來,無論是全體庫德族民族主義運動、還是部分(一國之

4 Kendal 粗估共約 27 萬 8 千多人,主要分佈:在亞美尼亞約有 37000 多人(1970 年),亞塞拜然約 15-20 萬人,喬治亞約 2 萬多人,土庫曼

約5 萬人,哈薩克約有 12000 多人。另 Vanly 則推估 1990 年在蘇聯的庫德族約 45 萬人。請參閱 Kendal, “The Kurds under the Ottoman Empire”, in Gerard Chaliand (ed.), trans. by Michael Pallis, A People without A Country: The Kurds and Kurdistan (New York: Olive Branch Press, 1993), pp.202-204; Ismet Sheriff Vanly, “The Kurds in the Soviet Union”, in Philip G. Kreyenbroek and Stefan Sperl (eds)., op. cit., pp.207-208.

5 Chaliand 與 Gurr & Harff 稱其為「無國家的民族(the people without a country)」,Milton-Edward 與 Hinchcliffe 稱其為被遺忘的民族(the forgotten kurds). 請參閱 Gerard Chaliand, “Introduction”, in Gerard Chaliand (ed.), trans. by Michael Pallis, op. cit.; T. Robert Gurr & Barbara Harff,

Ethnic Conflict in World Politics (Boulder,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94); Beverley Milton-Edward & Peter Hinchcliffe, Conflict in the Middle East since 1945 (New York: Routledge, 2001), p.67.

6 Nader Entessar, Kurdish Ethnonationalism (Colorado: Lynne Rienner Publishers, Inc., 1992), p.2.

7 Heraclides 研究 1961-75 年間的伊拉克庫德族指出,敵視庫德族的各國會擔憂泛庫德斯坦運動(pan-Kurdistan),並以之為藉口壓抑庫德族人,

(3)

內)而已,都將引發此區域緊張情勢與不安,牽涉層面複雜而多樣,也難怪西方強國不願在以巴問題之外,再 多個燙手山芋,直到不得不面對時才開始重視庫德族問題,時序已來到1990 年。但西方各國立場傾向較易著手 的途徑,即應在一國之內以少數民族身份尋求自治來看待庫德族問題,而不願鼓動庫德族分離運動。在中國與 歐美學者對庫德族問題的研究在歷史、文化、宗教、民族與國際因素著墨甚多,但尚未見從分離權利與差異權 利的觀點切入的剖析,故本文不在探究庫德族之民族起源或認同,係著重在探討伊拉克庫德族做為一個少數民 族,其訴求獨立的分離權利與要求差別待遇的差異權利之正當性和可能性。 本文以伊拉克庫德族為研究對象是因其在伊拉克境內的地位與發展,顯示在一個較佳狀態8,不但被政府 承認為一少數民族,還談及自治等條件,後因政府不實踐承諾而有抗爭與爭取獨立之作為,雖不受國際重視, 直在1990 年之後與美國合作、反抗海珊政權之不正義行為,其問題與現象呈現出一個選擇應如何取捨的討論與 分析:一個少數民族究竟應選擇在一國之內的民族權利保障或是脫離既存國家而分離。本文是以文獻研究為主, 因篇幅限制,研究之時間則是從1920 年到 1992 年第一次波灣戰爭結束後初期為止,一因 1920 年代是舊帝國瓦 解之際,其疆界重劃與形成何種政治體制,突顯出舊帝國內之各方勢力與西方殖民勢力你爭我奪的變動過程, 牽動到伊拉克國家權力要由阿拉伯與庫德族共享或由阿拉伯主掌之鬥爭。1993 年之後的伊拉克情勢,將不在本 文探討範圍。本文擬從分離主義觀點切入,此乃學者尚未探究過的途徑,以庫德族為主體來討論伊拉克庫德族 可追求的目標為何,訴諸自由主義的個人自由到民族自決而主張的分離權利能為伊拉克庫德族民族主義運動提 供什麼樣的正當性?那既存國家可否以聯合國的主權原則來拒絕民族自決原則與權利?國際社會又是如何來因 應這兩個相互矛盾的原則?若分離而獨立的代價太高或不可行,那自由主義的多元文化論者主張的差異權利與 社會性文化來調和一國之內少數民族與原住民的政治和文化等訴求,對於多民族國家內部成員的權力分配與地 位對待,是否可提供伊拉克庫德族與伊拉克政府另一策略的選擇。 因此,本文首先整理學者對庫德族問題之研究,讓吾人一窺庫德族的過去與現況,接著討論分離權利與差 異權利的內涵與主張,再說明伊拉克庫德族在伊拉克的遭遇,最後以分離權利與差異權利主張剖析伊拉克庫德 族民族運動的選擇。

貳、文獻檢閱

庫德族問題在中東而言,可以說是以巴問題之外,另一牽動區域情勢變化的重要議題9,然庫德族問題直到 90 年代之後才受到學者重視,然著作量並不多,中文尤其有限。本節就可蒐集整理中英文期刊與書籍後發現, 一般學者在研究庫德族問題時,多由歷史、文化、民族主義與國際關係、地緣政治角度切入,且在1920 年代之 後都是分由土耳其、伊拉克、伊朗與敘利亞等國探討其境內的庫德族問題,更呈現出庫德族問題的複雜性與牽 涉廣泛。 從歷史、文化角度而言,庫德族有自己的語言10、文學,居於祖先相傳下來的高山地區,生活方式受傳統封

坦運動了。A. Heraclides, op. cit., p.132.

8 伊拉克庫德族在伊拉克被英國託管之前,就已被國際聯盟是為一少數民族,託管之後,有機會爭取其自治地位,雖成效有限,相較於鄰 國的庫德族命運則是比上不足、比下有餘,其人數在伊拉克所佔比例亦較高;又自1991 年在美國發動攻打伊拉克的波灣戰爭後,即在北部 北緯36 度成立的「禁航區」獲得某種自治地位,在 2003 年 4 月美國打垮海珊政權後,於 2005 年在政治參與、語言地位與自治權上均大有 斬獲。 9 王京烈即謂庫德族問題可稱為中東的「另一個巴勒斯坦問題」。請參閱:王京烈,〈困擾多國的庫爾德問題〉,《西亞非洲》(雙月刊),第5 期(1994),頁 54。 10 目前學界對庫德語言則有共同看法,主張其語言屬印歐語系伊朗語族西支,並分成西北方言與東南方言。西北方言即是指Kurmanji 語, 通行於土耳其、敘利亞、前蘇聯、伊朗及伊拉克說庫德語區域的北方;東南方言是 Sorani 語,通行於伊拉克南部與伊朗說庫德語區域的中 部。但差異大有溝通的困難。此外,庫德語沒有統一文字,依其分布地區使用鄰近民族的文字。在伊拉克和伊朗境內的庫德族用阿拉伯文, 在土耳其和敘利亞境內者用羅馬(拉丁)字母,在前蘇聯境內者用西里爾字母。Philip G. Kreyenbroek, “On the Kurdish Language ”, op. cit., p.71 ;

(4)

建、以血緣為基礎的部落意識影響甚深,宗教信仰是以伊斯蘭教的遜尼派為主11,以這樣一個具備獨特民族條件 的庫德族至今仍是一個無國家民族,林頌業和王鐵錚12、楊興禮13認為其原因主要在於封建部落意識造成其內部 派系林立,不易團結;Entessar14、楊灝城15Saeedpour 16指出,庫德族的歷史英雄薩拉丁 (Salah ad-Din,Saladin)

於12 世紀打敗由獅心王理查率領東征的十字軍,憑藉的並非特定的民族意識,而是伊斯蘭信仰;Kinnane17認為,

由於庫德族強烈的部落根性(tribalism),各部落由其酋長主導,常為私利而行動,彼此間亦不團結,雖出現過偉 大的薩拉丁,但留下的是庫德族在軍事上的驍勇善戰的名聲,雖也有部落起而反抗帝國統治,卻無一具有足夠 號召力的領袖出現,各部落很容易在威脅利誘下被拉攏而臣服。McDowall, Entessar, Chaliand, Kendal 和 O’Balance18等指出,於1514-1639 年間鄂圖曼土耳其與波斯兩大帝國處於激烈對峙中,有 16 個庫德族酋長國支 持鄂圖曼土耳其,當然宗教派別-遜尼派(Sunni)是選邊的原因之一,卻因庫德酋長國各酋長們彼此間為謀取自身 特權與領土保障而相互對立,遑論團結起來對抗帝國,如此一直維持到19 世紀初;其實,兩古老帝國從未直接 統治、也未曾嘗試平定庫德斯坦的庫德酋長國,庫德族酋長個別地向鄂圖曼土耳其的蘇丹-哈里發效忠,酋長的 利益高於全庫德族的利益,甚至在19 世紀末,又在蘇丹號召之下,一些庫德部落參與屠殺信仰基督教之亞美尼 亞人的行動,此行動所潛藏的嫌隙,雖然庫德族與亞美尼亞人均是帝國境內少數民族,卻無法聯合起來共同爭 取最大利益,再加上西方強國覬覦的石油特許權而介入,當然就錯過一次戰後的民族自決風潮,這也是庫德族 一直無法統一的歷史因素。正如Chaliand 和 Ghareeb19所言,庫德族在歷史上從未出現一個完整而獨立的政治實

體,也沒有為全民族利益而團結的奮鬥史。Bruinessen20亦認為,19 世紀雖有歐比都拉 (Obeidullah 或 Ubaydallah)

領導的反抗運動,似乎顯示了庫德族的民族意識,其實不然,在19 世紀的伊斯蘭教世界中均無西方式現代國家 的族群意識,而係以宗教為尊,McDowall21持相同看法,在19 世紀末、20 世紀初的鄂圖曼帝國,面臨著現代國 家機器與傳統部落社會之間的巨大衝突與矛盾22 ,庫德族各方對帝國的改革,反應不一,有的認為帝國的蘇丹-哈里發才能在當時快速變動中,提供各方一個確定與安全的環境,但有的則開始思考族群問題,進而引發對誰 忠誠與認同誰的問題,有主張在伊斯蘭世界中追求各族群的自主性 (autonomy),另也有傾向政治分離與民族獨 立。

Kinnane, op. cit., p.4 ; N. Entessar, op. cit., p.4 ; 朱克柔,前引文,頁 85。

11

請參閱Kinnane, op. cit., pp.3-4,10; Martin van Bruinessen, Agha, Shaikh, and State : the Social and Political Structures of Kurdistan ( N. J.: Zed Books, 1992);王京烈,前引文;莊尚武,〈庫德族與國際政治〉,《歷史月刊》,第九十期(1995.7);朱克柔,前引文;林頌業、王鐵錚,〈庫 爾德問題與中東政治探析〉,《西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 年第 4 期(第 26 卷,總 93 期);李紹先,〈庫爾德問題來龍去脈〉,《現 代國際關系》,第10 期(1996.10);楊興禮,〈簡論中東庫爾德民族問題〉,《世界民族》,第 2 期(1997);王國樑,〈庫爾德問題的產生、 發展及地緣政治影響〉,《世界地理研究》,第7 卷第 1 期(1998.6)。其中荷蘭人類學者 Martin van Bruinessen 於 1970 年代深入土耳其與伊 拉克境內的庫德斯坦,實地觀察庫德族社會與政治生活。

12 林頌業和王鐵錚,前引文,頁 51。 13 楊興禮,前引文,頁 26。 14 N. Entessar, op.cit., p.3.

15楊灝城,〈阿拉伯人的團結與分裂-阿拉伯人的形成及其特徵〉,楊灝城、朱克柔主編,前揭書,頁 8-11、27。 16 Vera Saeedpour, “Reckless Disregard”, Peacework (Cambridge), Issue300 (Nov 1999).

17 Kinnane, op. cit., pp.22-23.

18 請參閱 David McDowall, “The Kurdish Question: A Historical Review”, in Philip G. Kreyenbroek and Stefan Sperl (eds.), op. cit., pp.12-14;

David McDowall, A Modern History of the Kurds, pp.61,95,115,120 ; N. Entessar, op. cit., p.3; Gerard Chaliand, op. cit., p.5; Kendal, op. cit., p.15; Edgar O’Ballance, The Kurdish Struggle,1920-94 (N. Y.: St. Martin’s Press, 1996), pp.1-3,12.

19 Gerard Chaliand, op. cit.; Edmund Ghareeb, The Kurdish Question in Iraq ( N. Y.: Syracuse University Press, 1981), p.5. 20 轉引自 Kırışcı and Winrow, The Kurdish Question and Turkey: An Example of a Trans-state Ethnic Conflict

( London: Newbury House, 1997), p.78.

21 David McDowall, A Modern History of the Kurds, pp.87-88.

22 McDowall 指出,這種衝突與矛盾是指當面臨鄂圖曼帝國轉向現代國家之際,國家抱怨傳統的、階層的、獨立自主的部落妨礙國家的統治,

部落領袖亦很埋怨現代國家企圖掌控每一地區與每一部落人民,傳統式領導權在在受到國家機器壟斷權力的衝擊,雖已有少數庫德族人轉

向農業定居,甚至是住在城市中,但此種以血緣關係為主的部落社會形象深植人心,直到20 世紀之際,即便在都市裡,也免不了血緣意識

的影響,但這樣的部落形式也不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當部落領袖遭受挑戰,其會向外(別的部落或鄰國)尋求協助,而當強者被殺時,有 可能造成部落之間的合併。請參閱David McDowall, A Modern History of the Kurds, pp.13-16.

(5)

由上可知,庫德族民族意識(kurdishness)在 20 世紀初尚未形成,仍停留在部落封建意識與伊斯蘭宗教信仰, Hassanpour、唐志超、王國樑和王京烈23等指出,20 世紀初庫德族民族意識還在萌芽之際,且以生活在大都會與 城市裡的庫德知識份子為主,人數有限,有利於民族主義運動形成的一個以中產階級為主的社會基礎尚嫌薄弱。 因此,當鄂圖曼帝國瓦解後,庫德斯坦何去何從、庫德族的政治選擇根本無法自主決定,即在英法強國與新興 的阿拉伯勢力競奪之下而遭分割24,居於庫德斯坦的庫德族變成為一個橫跨數個國家的族群,要談整合,何其容 易。再加上各國之社會經濟發展,對境內之庫德族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壓抑措施(見表2),限制了庫德族民族 意識之形成,當然談不上內部整合,尤其是對居住在農村與偏遠鄉鎮的庫德族,其民族認同完全無法超越傳統 的部落根性與宗教認同。有一些學者探討庫德族之起源,是於 20 世紀之後因環境變化而被建構出來的?! Bozarsalan25Bruinessen26研究土耳其的庫德族民族主義建構其民族與民族意識,與凱末爾掌權前後的整個政治 環境變化有相當關係。Fuccaro27針對敘利亞在1920 到 30 年代庫德族民族意識發展部分指出,一般庫德族的社 會架構的主軸是所謂的侍從主義,由傳統部落與宗教生活形塑人民的忠誠,妨礙其民族主義的發展。Vali28則跳 脫民族起源(origins)辯論的弔詭,探究庫德民族主義之開始(beginning),傾向建構論式的經驗主義者,帶出了民 族主義與現代民主理論的必要卻複雜(complex)的關係,尤其是主權與正當性(legitimacy)之概念。 因此,當吾人從國際關係與地緣政治切入庫德族問題時,學者對1920 年代之後的發展都是分由三到五國去 探討各國境內的庫德族問題(見表2),看似庫德族問題是各國國內問題,實際上牽動著地緣與國際情勢,如中 東情勢與政治,庫德斯坦的戰略價值—富藏石油和水資源,及強國在中東的石油、經濟與戰略利益,當然在以 國家利益至上的國際政治中,庫德族很難在其中居於主體,居住國不可能任由其獨立自主,而西方國家亦不支 持,反而成了國際強權爭鬥下的犧牲品。而土耳其、伊朗、伊拉克與敘利亞等國對待庫德族之政策面向,Gunter 和 Gotlieb29指出,均是就國家立場在促進整體發展的經濟眼光來加速庫德斯坦的現代化,開發當地之礦藏、石 油與水,但庫德族本身則視國家整體發展政策是對庫德斯坦與庫德族的經濟剝削與文化帝國主義,雙方如是對 於發展認知上的巨大落差,也是造成庫德族與居住國間武裝衝突的原因之一。

23學者指出,庫德族本身條件不足,仍未擺脫傳統封建社會的影響,如:社會經濟總體發展、傳統部落意識,內部意見紛歧,在在削弱庫德

族自身力量。請參閱Amir Hassanpour, “The Kurdish Experience”, Middle East Report, July-August (1994);唐志超,〈庫爾德問題的歷史、現狀 及前景〉,《現代國際關系》,第11 期(1999),頁 44;王國樑,前引文,頁 48-9;王京烈,前引文。 24 林頌業和王鐵錚一文指出庫德族遭兩次分割,一次是在 1847 年波斯(伊朗)沙法維王朝和鄂圖曼帝國爭雄之後的協議,一次是在 1923 年依據土耳其凱末爾與協約國簽訂的洛桑條約而被分在伊朗、土耳其、英屬伊拉克、法屬敘利亞和前蘇聯境內等五國。林頌業和王鐵錚, 前引文,頁51。 25 凱末爾在1920 年初,為重振頹危的土耳其,以伊斯蘭宗教號召帝國內的各民族與各方勢力,然在掌握政權後,為推動國家現代化、提升 政府地位,於1924 年廢除宗教的「哈里發」制,促使庫德族傳統社會的部落與宗教領袖失去一個掌握人民的機制,這些領袖不得不向都會

的庫德知識份子靠攏,走向民族主義運動,在1923-38 年間是土耳其庫德族的反抗時期。請參閱 Hamit Bozarsalan, “Some Remarks on Kurdish Historiographical Discourse in Turkey(1919-1980)”, in Abbas Vali (ed.), Essays on the Origins of Kurdish Nationalism (Costa Mesa, Ca.: Mazda Publishers, Inc., 2003), pp.26-31.

26 Bruinessen 以歐洲民族與國家的發展脈絡為經驗與對照指出,庫德民族主義之起源不可能在 17 世紀,而應是在 19 世紀末到 20 世紀初。

Bruinessen, “Ehmedî Xanî`s Mem û Zîn and Its Role in the Emergence of Kurdish National Awareness”, in Abbas Vali (ed.), op. cit., pp.40-57.

27 Nelida Fuccaro, “Kurds and Kurdish Nationalism in Mandatory Syria: Politics, Culture and Identity”, in Abbas Vali (ed.), op. cit., pp.191-217. 28 Abbas Vali, “Genealogies of the Kurds: Constructions of Nation and National Identity in Kurdish Historical Writing”, in Abbas Vali (ed.), op. cit.,

pp.58-105.

29 M. Gunter, The Kurdish Predicament in Iraq: A Political Analysis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9), p.127; Yosef Gotlieb, “Irreconcilable

Planning: the Transformation of Life-Place into Economic Space in Iraqi and Turkish Kurdistan”, in Tovi Fenster and Oren Yiftachel (eds.), Frontier

(6)

表2 1920-1990 年在土耳其、伊拉克、敘利亞、伊朗的庫德族主要的政治組織一覽表 項目 所在國 政治組織 政治訴求(或目標)與立場 領導人 居住國之對策 備註 1.庫德族人在 1925, 1926,1930,1936-38 年間,曾進行武裝抗 爭,但均失敗。 2.1961 年在南部邊境小 城西洛比成立庫德民 主 黨 , 以 迪 亞 巴 克 (Diyarbakir)為活動中 心。 1.政治上,土耳其人與庫 德族兩族平等,庫德族應 按人口比例參加議會、政 府。 2. 明 訂 庫 德 語 為 官 方 語 言,成立庫德斯坦大學、 電台、出版庫德語刊物、 書籍。 3.共享石油收益,實施庫 德斯坦優先政策。 2.1978 年庫德工人黨 (PKK)成立,成員多 是中下階層。前身是 安 卡 拉 高 等 教 育 民 主愛國協會,基地設 在伊拉克境內。 1.阻止土耳其政府壓迫庫 德族,爭取政治、文化 權。 2.號召所有散居各國的庫 德族,建立泛庫德族聯 盟,俾成立獨立的庫德 斯坦共和國。 3.自 1984 年訴諸武力游擊 戰,以引起國際對庫德 族權利的重視。 4.重視在歐洲各國之庫德 族僑民工作, 阿布都拉.奧 加蘭,於1990 年6 月被判叛 國罪、分裂國 家罪。 土 耳 其 3. 庫 德 斯 坦 工 人 先 鋒 黨,因土耳其政府在 1968 年逮捕而逃到 伊 拉 克 之 庫 德 民 主 黨人,成立庫德斯坦 民主黨,於 1970 年 代 中 斯 改 走 左 派 路 線,1977 年建立庫德 斯坦民族解放者,後 因 與 奧 加 蘭 之 庫 德 斯坦工人黨區別,改 名 為 庫 德 斯 坦 工 人 先鋒黨。 主 張 完 全 獨 立 的 庫 德 斯 坦。 1.凱末爾上台後,為推 動國家現代化、提升 政府地位,於 1924 年廢除宗教的「哈里 發」制,同時也造成 庫德社會條件之轉 變。 2.採取同化與高壓政 策,1925 年禁止學 校、刊物用庫德族語 言、文字,視庫德族 為山地土耳其人,不 承認庫德族之在; 1927 年還將庫德族 由東部遷到西部; 禁止成立以民族為 基礎的政黨團體。 3.1990 年代土國政府 多次派軍隊越境進 入伊拉克北部追剿 庫德工人黨;而在 1992 年 10 月的追剿 行動中,有伊拉克的 庫德民主黨與愛國 聯盟之協助。 伊 拉 克 1.1945 年庫德民主黨 (KDP)成立在伊拉克 東北部,支持者多在 鄉村,使用Kurmanji 方言(與土耳其庫德 族相同)。 1.在伊拉克實行自治,爭 取 庫 德 族 人 政 治 、 經 濟、社會文化之平等權 利。 2.1964 年 10 月巴爾扎尼向 政府提出自治、武裝力 量,以及財政與石油收 之分配比例、政府要職 等要求,均未被接受。 創始人是穆斯 塔法.巴爾扎 尼,死於1979 年遂由其二子 伊 德 里 斯 (Idris, 死 於 1987 年)和 馬 斯 烏 德 (Masoud) 繼 位。 1.1950 年 代 卡 基 姆 (Qassim) 政 權 釋 放 庫德族,允許被驅逐 的庫德族返回伊拉 克,承認KDP 是合 法政黨,可出版報 紙。 2.1961~70 年,伊拉克 政府出兵圍剿庫德 武裝力量。 1.其他組織尚有 庫德斯坦民主 人民黨、庫德 社會黨、庫德 斯坦社會黨、 庫 德 真 主 黨 (1985 年成立)。 2.1990 年 8 月伊 拉 克 海 珊 (Saddam Hussein)

(7)

2.1976 年由庫德民主黨 分 裂 出 來 而 成 立 庫 德 斯 坦 愛 國 聯 盟 (PUK),基地在伊拉 克南方,使用Sorani 方言(與伊朗庫德族 相同)。 1.主張庫德族之自決。 2.建立伊拉克與庫德族的 聯邦、外交、國防、財 政由中央決定,餘者自 治。 創始人是賈拉 勒.塔拉巴尼 (Jalal Talabani ),是一位知識 份子,熟知馬 克斯主義,不 同於保守、傳 統作風的巴爾 扎尼。 3.1970 年伊拉克政府 與KDP 達成協議, 即三月宣言:在庫德 族居多數的省分自 治,可組1萬人武裝 部隊…等等,政府方 面一直拖延實施時 程。後於1974 年 3 月 頒 佈 第 33 號法 案,縮減原先承諾庫 德族自治權限與範 圍。於是,雙方又發 生武裝衝突。 4.復興黨政府為解決 庫德問題,與伊朗政 府簽「阿爾及爾」協 定,在邊界糾紛問題 讓步,才切斷伊朗政 府對KDP 的援助。 政權入侵科威 特,1991 年 1 月美國等組成 之聯軍在聯合 國授權下攻打 伊拉克,3 月科 威特復國,4 月 在伊拉克北方 北緯36 度以北 成立一安全禁 航區,由庫德 族在此自治, 1992 年組成民 選政府,成立 「伊拉克庫德 聯 邦 國 家 (KFSI)」,但不 具主權地位。 敘利亞 1957 年一群庫德族知 識 份 子 在 農 民 與 工 人 支 持 下 成 立 庫 德 民 主 黨 (KDP of Syria, KDPS) 文化自治、語言權、經濟 發展與政治民主 Dr. Nureddin Zaza, Osman Sabri, Daham Miro. 阿拉伯人主政,不承認 庫德族之存在,視其為 阿拉伯人,但承認亞美 尼亞人是一少數民族。 1.1960 年取締庫德民 主黨,逮捕其領導份 子20 人。 2.1962 年 8 月 23 日頒 佈93 號命令,只對 Jazira 省進行人口普 查,結果12 萬庫德族 被列為外國人,沒收 其身份證;媒體配合 宣傳庫德族是一威 脅,必須保護阿拉伯 人安全。 3.1965 年執政黨復興 黨在Jazira 省進行 Hilal 的計畫,為防範 土耳其,在兩國邊境 上興建一個阿拉伯防 線,並建立阿拉伯 區,卻造成14 萬原居 於此的庫德族農民人 口遷移,更淡化庫德 民族色彩。 4.1970 年上台的阿塞 德 總 統 (Hafiz al-Asad),屬什葉派, 拉攏庫德族共同對付 遜尼派,卻不承認庫 德族是一少數民族。

(8)

伊朗 1945 年 10 月,伊朗庫 德 族 穆 罕 默 德 在 庫 德 斯坦振興協會(1942 成 立的秘密組織,簡稱科 梅勒)的基礎之上,召集 部 落 酋 長 與 名 流 等 成 立 庫 德 斯 坦 民 主 黨 (KDPI) 1.要求庫德斯坦自治、庫 德語為官方語言。組織 立法議會、庫德族參與 地方政府、稅應回饋庫 德斯坦。 2.後來,伊拉克的巴爾扎 尼 亦 來 加 入 , 共 同 為 1946.1.22 在馬哈巴德成 立 的 庫 德 共 和 國 而 努 力。 3.1980 年向伊斯蘭新政府 提出建立庫德族占多數 地區自治與民族權利。 1940 年 代 之 領導人為穆罕 默德;1970 年 以後則為阿卜 杜.拉赫曼. 哈希姆薩。 1.1946 年面對在馬哈 巴德成立的庫德共 和國,伊朗政府經與 蘇聯簽定共同開發 油田之協議,蘇聯不 再支持庫德民族運 動,致伊朗政府出兵 將之平息。 2.1975 年薩王巴勒維 與伊拉克府簽訂「阿 爾及爾」協定,解決 邊界糾紛,伊朗則承 諾不支持伊拉克庫 德族。 3.1979,在伊斯蘭革命 期間,庫德族與何梅 尼合作,之後的新政 府卻出兵鎮壓。 1988 年 4 月庫德 民 主 黨 革 命 指 導 委 員 會 自 庫 德 斯 坦 民 主 黨 分裂出來。 其 他 組 織 庫 德 勞 動 革 命 者 組 織 ( 簡 稱 科 馬 拉,Komala,成 立於1969 年) 1.作者自行整理

2.資料來源:Kinnane, op. cit.;朱克柔,前引文,頁 107-123;王京烈,前引文;林頌業、王鐵錚,前引文;Hamit Bozarsalan, “Some Remarks on Kurdish Historiographical Discourse in Turkey(1919-1980)”, in Abbas Vali (ed.), op.

cit.; Ismet Sheriff Vanly, “The Kurds in Syria and Lebanon”, in Philip G. Kreyenbroek and Stefan Sperl (eds.), op. cit.,

pp.151,157,159. 郝承敦30與Heraclides31 比較猶太人與庫德族這兩個命運多舛、但境遇迴然不同的兩大離散的民族,庫德族 人相當欣羨猶太人能在其家園-中東建立國家,在 1970 年代伊拉克庫德民主黨還接受以色列的武器與財務的支 援,伊拉克即指控庫德族有如中東的「第二個以色列」。就庫德族問題的出路與解決之道而言,王京烈與楊興禮 認為不外四種32:民族解放而獨立、一國之內之區域自治、享有平等之政經社會文化權利、被同化而不再是一民 族,較佳選擇是在一國之內享平等之政、經、社、文化權利為宜,不去變動國家疆界之架構,至於區域自治已 在伊拉克實行,繼續實踐即可。研究區域衝突的Gurr&Harff 33經由建立一個分析族群衝突與動員的架構,討論 一國政府的政治、經濟、社會或民族政策如何影響境內其他族群的凝聚力,少數民族面臨國家政策的因應是融 入整個國家當中,或是轉向內部強化,此時,若還有第三者(鄰國或他國或國際組織)之介入,又會如何影響 政府與該族群的互動,以伊拉克庫德族為例,一直是中東地區之附屬品,內部又是意見紛歧、黨同伐異,在90 年代初才獲得國際社會有限支持,其中美國立場與中東局勢變化是很重要的變數;Ofra Bengio 和 Shlomo Avineri 也有相同質疑。Avineri34指出國際社會對中東地區一向較關注以巴衝突中的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聯合國亦如

是,庫德族根本就是一次大戰後的大輸家(big loser),成了「無依無靠的民族(dispossessed people)」,因為他沒有

30郝承敦,〈“祖國之夢”──猶太民族與庫爾德民族命運之比較〉,《廣東職業技術師範學院學報》,第 1 期(2002),頁 50-55。 31 A. Heraclides, op. cit., pp.139-140, 144.

32 請參閱王京烈,前引文,頁 56-61;楊興禮,前引文,頁 26-27。另 Fulya Atacan 一文提及 Osman Resulan 的看法認為,90 年代的庫德族

問題解決方案有三:獨立、承認其文化權與在伊斯蘭共同體架構下某種形式的聯邦體制,以第三種的可行性最高,也符合伊斯蘭教義;但 Resulan 並未進一步說明聯邦的細節。Fulya Atacan, “A Kurdish Islamist Group in Modern Turkey: Shifting Identities”, Middle Eastern Studies (London), Vol.37(3)( Jul 2001).

33 T. Robert Gurr & Barbara Harff , op. cit.

(9)

有力的親朋好友,不友善的鄰居土耳其卻有美國撐腰與戰略地位,周邊的阿拉伯國家有各自的利益考量。Bengio35 具體陳述伊拉克庫德族問題在90 年代以來的進展與弱點,分析其未來面臨之難題是:是否留在伊拉克之內?這 將意謂著將放棄帶頭整合所有庫德族之終極理想。Gunter36研究80 年代末到 90 年代間的伊拉克庫德族有其內部 紛爭及與海珊政權之間的權力鬥爭的現象,美國雖在波灣戰後介入、提供援助、還需協調兩大黨派之爭等等, 突顯出庫德族因內部之部落意識仍在,語言差異頗大,再加上土耳其、伊朗、伊拉克、敘利亞等國對待庫德族 宛如內在殖民37,是非常不利於民族意識之成長,遑論建立一民族國家,除非解除這些國家之束縛。Milton-Edward 與Hinchcliffe38研究1945 以來的中東地區衝突指出,不宜由西方主流思考的東方主義來理解,而應回到此地區 內部衝突中去尋求較合理的解釋,由於阿拉伯民族主義與宗教教義(相當於一種意識型態),抑制各族群走向政 治民族主義,庫德族問題被視為是一族群衝突,國家視其為一少數民族,以限制其內部漸增的族群或民族意識。 伯納路易斯(Bernard Lewis)39分析中東地區伊斯蘭文明與阿拉伯文化的特色是相當多元的、且在發展上是不連 續的,不同於中國與印度那般具有語言、文化發展上的一致性與同質性,因其歷經希臘化、羅馬化、基督教化 與伊斯蘭教化四個歷程,最終是以伊斯蘭教的影響最深遠,不但是「身份地位的基礎」,也是「合法性與威權的 來源」,並以一種稱之為「米列特(millet)」的宗教-政治社群制度來界定與管理各民族,穆斯林與非穆斯林之間 的不平等是合理而正當的,此乃伊斯蘭教聖律所界定,當鄂圖曼帝國在一次大戰前後面臨歐洲傳進來的自由主 義、民族主義與愛國主義,當然會有一段適應與學習的過程,穆斯林與非穆斯林對新觀念的反應也是不一。 綜合上述,庫德族問題牽涉層面之複雜與多樣,在歷史、文化、宗教與國際關係等層面已經多位學者的描 述、研究與分析,有益於吾人認識庫德族,進而瞭解其民族問題的內涵,不但其內部因素如對庫德族自身認同 仍相當分歧、1920 年代已成散居在數國的型態之後,又如何奢望整合族人與土地呢?更何況外部因素牽涉的是 中東地緣政治與國際戰略能源的競奪,充滿強權之間的角力與合縱連橫。因此,庫德族問題在現今仍是主權原 則掛帥下,以研究一國庫德族為主,再對照鄰國庫德族問題較易進行,故本文以伊拉克庫德族為研究對象,原 因不僅在於伊拉克在建國之初是首先承認庫德族是一少數民族的國家,並表現出阿拉伯與庫德兩大民族共治的 短暫事實,在土耳其的庫德族則被當局視為居住於高山的土耳其人,而非一少數民族;再者,伊拉克庫德族在 1950 年代以來持續與居住國進行武裝抗爭行動,庫德斯坦民主黨早期的領袖巴爾札尼(Mulla Mustafa Barzani)有 如庫德族民族主義運動的化身,更展現出庫德族民族主義運動的內涵,代表著伊拉克庫德族在庫德族民族主義 運動的重要性40,如此似又為泛庫德斯坦運動點燃一絲希望。 然而,探討民族問題無論是從分離權利或是差異權利,都有一定之難度,因兩者都以自由主義為其哲學基 礎,會面臨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一律平等與包容差異、少數菁英統治與大眾決定之辯41。對此,綜合前文文獻 檢閱 Milton-Edward 與 Hinchcliffe 以及伯納路易斯的觀點提醒學界應以中東社會為主體來觀察,且其受伊斯蘭 教影響深遠,在鄂圖曼帝國之統治是植基於伊斯蘭教律法與習俗,尊重各民族之宗教信仰的同時,各宗教社群 間是不平等的,再加上庫德族的部落根性,歸納出庫德族社會應是較傾向傳統性、少數菁英統治與集體主義色

35 Ofra Bengio, “Iraqi Kurds: Hour of Power?” Middle East Quarterly, Vol.10, Issue3:39-48 (Summer 2003).

36. Gunter 在其分析伊拉克庫德族面臨的困境一書中,用一章的篇幅剖析 90 年代發生在伊拉克庫德族兩大黨庫德民主黨(Kurdish Democratic

Party, KDP)與愛國聯盟(Patriotic Union of Kurdistan, PUK)間的紛爭與內鬥,嚴重程度宛如內戰一般。請參閱 M. Gunter, op. cit..

37關於語言差異影響彼此溝通,嚴重影響庫德族之認同,以及各國在教育、語言、經濟等政策作為對庫德族像是內部殖民的看法,Entessar

所見相同。N. Entessar, op. cit., pp.5-10.

38 Beverley Milton-Edward & Peter Hinchcliffe, op. cit., pp.1,67-68.

39有四種米列特:伊斯蘭教徒、希臘人、亞美尼亞人、猶太人,各享有其特權與自治地位,如維持各自宗教律法、本族語言之教育權、本族

之文化權等,請參閱伯納‧路易斯(Bernard Lewis)著,鄭之書譯,《中東-自基督教興起至二十世紀末(下)》,台北:麥田出版,1998,頁 376-379、 492-3、498、505-509。

40 A. Heraclides, op. cit., pp.132-133.

(10)

彩,本文雖論及自由主義,因其是現今國際社會的主流,且於19 世紀傳入中東社會,多少發生一些影響,做為 本文分析的研究途徑,也是一個嘗試,同時會審慎運用之。

參、分離權利與差異權利之剖析

民族主義主張一民族一國家,此乃從西方18 到 19 世紀發展模式衍伸出的主要理解,但現今幾乎都是多民 族國家,且隨著以主權國家為組成基本單位的國際社會形成之際,主權原則是高過民族自決原則,一國之內盛 行著重個人主義的自由主義,主流價值在國家整合、社會融合與趨同,此時是不會再去強調或討論一國之內特 定社群的分離問題,自決原則也只適用在戰敗國或帝國式微瓦解之際,區域內民族成員決定自己的前途而已。 雖然自決權在1960 年代被亞非地區人民來主張民族解放,但聯合國也僅接受曾被殖民的地區人民可以行使之, 卻不適用於少數民族,然隨著非主流價值的抬頭如少數民族問題、弱勢(婦女兒童)團體權益的討論與重視, 少數民族主張分離的權利受到學者的重視與討論。Norman42歸納出學者研究分離主義的三個規範性理論,民族

自決理論或民族主義理論、選擇理論(choice theories)、正義因果論(just-cause theories),歸結其觀點的本質有二, 一是從自由主義哲學出發,偏向理論(即規範)層面,一是民族主義理論,跟國際政治又是密切相關,強調實 踐(即經驗)層面。故本節嘗試從自由主義哲學與國際關係整理出有關支持或反對或有條件支持分離主義的論 述,剖析庫德族分離主義運動的正當性與可行性的問題。但既然伊拉克庫德族既是一少數民族,除了分離主張, 還有另一選擇即自治或共享權力,加拿大政治學者金里卡(Will Kymlicka) 提出「少數民族的差異權利」概念為 自由民主的多民族國家的少數民族爭取更大文化自主空間,以平衡多民族國家忽略民族文化身分之缺失。 學者探討分離主義的相關論述多是集中探究分離主義的正當性與合法性的爭辯上,如分離主義是否是屬於 人民的道德權利,即使無制度或法律賦予,也無須任何前提要件,人民是有權主張分離(a right to secede),其論 辯結果有贊成、有反對分離主義。從自由主義哲學來論證分離主義,贊成者如Harry Beran43主張以民族為主體,

應有其道德權利主張其政治地位的自由,故視分離主張為一種道德的、且是無過失的分離權利,不應以分離主 義造成戰爭或影響秩序而予以否決之,他認為國家有如一政治結合體,其組成應尊重成員意願,成員可以是個 人與團體,當邊界發生糾紛時,可採取公民投票方式解決,又為避免因無過失分離權之行使而造成國家數量過 多,影響生存資源之潛在不足,追求獨立的民族應具備生存能力。反對者如:Allen Buchanan 和 Anthony Birch, 他們同意自由主義哲學從個人主義出發,從而得出個人應享有分離權利,如:革命權、移民與公民不服從,但 質疑分離權利究竟是個人權利還是團體的權利?若是一國家的成立已是經過同意程序的合法的民主社會,人民 仍應享有主張分離之權嗎?更何況,既存國家與國際社會的秩序對更大多數人的幸福才有保障,除非在某些情 況發生,才可主張分離權,故視分離權為一種補救(remedial)與改善的權利,Buchanan 歸納出若有三項條件出現 或發生時,可以接受分離主張:國家嚴重違反個人人權或危及民族生存、不正義地奪取土地又未加以補償、歧 視性分配(discriminatory redistribution)(即內部殖民或區域剝削)44;Birch45提出四個條件之任一條件時,人民可

主張分離而獨立:一部份人拒絕持續留在聯盟中、政府已無法保護某些公民基本權利、無法保障區域的政經利

Shapiro and Will Kymlicka (ed.), Ethnicity and Group Rights (New York: New York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3-5.

42 Wayne Norman, “The Ethics of Secession as Regulation of Secessionist Politics”, in Margaret Moore (ed.), National Self-Determination and

Secession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Inc., 1998), p.35.

43 Harry Beran, “A Democratic Theory of Political Self-Determination for a New World Order”, in Percy B. Lehning (ed.), Theories of Secession

(New York: Routledge, 1998), pp.32-42.

44Allen Buchanan, Secession: The Morality of Political Divorce from Sumter to Lithuania and Quebec (Boulder, Colo.: Westview Press, 1991).

pp.29-73; A. Buchanan,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ional Dimension of Secession”, in Percy B. Lehning (ed.), op. cit., pp.232-233.此三項條件是經由 12 個理由而歸納出的,分別是:維護自由、強化差異、保存自由信念的純淨、政治結盟的有限目標、使加入更順利、避免歧視性分配、提 昇效率、單純的自決或民族主義主張、保存自身文化、自我防衛、修補過去的不正義、同意等等。

(11)

益、無法維繫與少數民族地區的協議。 然而,由於分離主義所引發之影響與衝擊面頗大,Alexis Heraclides46認為仍應能由制度面來解決之,遂從 國內與國際架構來討論分離主義,當少數民族的確遭到被剝削、被強制同化或不賦予自治形式等等對待時,應 提議出於特定文化保護目的而接受少數民族片面獨立訴求。Bartkus47指出分離運動之衝突一旦形成危機時,一 定是有一個居於特定區域的群體、相關各造的領袖(leaders),以及該群體對統治者的不滿(discontent),然何時會 趨向緊張、走向危機,各方自有其各自代價與利益的考量。 Bishai48則將問題癥結帶回到主權與國家上,由於現代國家的特徵-主權與領土性,是不能允許任何條件的 分離主義,否則政治疆界與身份將面臨重劃與再認定,會帶來無休止的糾紛49,不但批評Buchanan 和 Birch 的 觀點—分離即可去除不正義而回歸正常、得到自由--無助於解決分離主義為國際社會秩序帶來的困境,也從實踐 層次削弱了Beran 的道德權利觀點,進而提出調和之法即是切割主權與領土的關連性50Freeman51亦指出,Beran

的分離權觀點是基於個人同意,且擁有其傳統上所生存的土地,運用多數決原則、經遞移(recursive)效果而主張 其分離,支持民族作為自決主體,具有民族主義色彩,卻混淆了究竟是一種公民民族主義或是種族民族主義? 更何況Beran 明確提出不同意分離的六個條件,如規模大小、不接受其他團體脫離、剝削其他團體、飛地(enclave) 等等,顯然亦考慮現實狀況,因此,就民主多數決原則而言,平衡多數與少數的矛盾應取決於適用分離權的具 體條件,一如Buchanan 的觀點取向。 綜合上述,Beran 的觀點關照在和平解決政治疆界問題,政治目標除獨立之外,還有承認少數民族權利、權 力共享與聯邦體制等等,也考慮到民族的生存能力問題,但從經驗層次觀之,相當程度與居住國政府的態度有 關,且分離運動經常是緊張與對峙的,甚至發生種族屠殺的情況。反觀Buchanan 和 Birch 強調西方歷史脈絡下 發展出領土國家的主權觀,卻不利於少數民族充分表達其政治主張。對於是否能走向Gottlieb 提議的主權解構, 雖然在全球化議題中,有謂民族國家的終結或是主權國家式微等,在目前國際社會格局仍是以主權國家為基本 單位,談主權解構尚言之過早。回顧歐洲人民追求民主與自由的歷史,也曾付出代價,充滿衝突與暴力,如法 國大革命;美國歷史在分離主義的經驗有著結果相反的兩種示範:獨立宣言象徵脫離暴政的自我解放、南北內 戰則是禁止挑戰國家之完整52,突顯出國家成立之際與成立之後的不同思考,前者面臨的是一個團體的對外關 係,後者則轉變成以國家為中心的思維。如是,西方社會又怎能評論亞非國家為遏止境內分離運動的軍事行動 是違法、不人道呢?又如何去苛責為爭取自由平等的少數民族分離運動為恐怖行動呢? 問題是,在分離主義的論辯中,應被優先考量的核心價值為何?為民族獨立目的而犧牲性命者將享受不到 運動後的成果,但不獨立,族人將持續忍受可能的文化、政治、經濟與社會地位的不平等對待,文化身份難以 伸張!這是可以選擇的議題嗎?金里卡53對分離主義運動的省思是吾人應認清到現代國家無法有效解決其問題 的根源在於缺乏包容,因為信奉自由主義的現代國家,以公民身份與法律制度統整所有成員,強調同質與一致, 即便重視人權,也是由個人主義出發,極易傾向以主流民族或是統治民族的文化和語言為主,忽略其他的文化 歸屬與民族間之聯繫,故提出「自由文化主義(liberal culturalism)」將民族主義融入自由主義與多元主義之中,

46 A. Heraclides, op. cit.

47 Viva Ona Bartkus, The Dynamic of Secession (Cambridge, U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48 Linda Bishai, “Altered States: Secession and the Problems of Liberal Theory”, in Percy B. Lehning (ed.), op. cit., pp.92-108.

49 關於民族自決原則有利於一民族主張分離,卻相當不利於國際社會秩序的看法,Ernest Gellner 持相同立場。請參閱 E. Gellner, Nations and

Nationalism (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83).

50 Bishai 這個觀點是來自 Gidon Gottlieb 的解構主權觀點。請參閱 L. Bishai, op. cit., p.107.

51 Michael Freeman, “The Priority of Function over Structure: a New Approach to Secession”, in Percy B. Lehning (ed.), op. cit., pp.12-28. 52 Ibid.

53 W. Kymlicka, Politics in the Vernacular., pp.39-42,77, 93-93; W. Kymlicka, “Is Federalism a Viable Alternative to Secession? ” in Percy B.

(12)

主張族群的差異權利,如:自治權、語言權、群體的政治代表權、對直接影響其文化生存事務的否決權等,其 中以多民族聯邦制較具體實踐包容而不壓抑少數民族的態度,但金里卡特別強調聯邦制並非解決民族衝突之萬 靈丹,尤其要注意該國行政區界之劃分,以及各級政府間之權力分配上應尊重少數民族之意見。 因此,本文主張有條件的分離權,是一種補救的而非道德的權利,且需放在國際架構中進行制度面的解決, 尊重國家疆界,以避免陷入一種新多數與新少數的循環論證中,同時還需考量差異權利的可能性,若民族國家 能在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的權力分配上包容少數民族的團體權利,何嘗不是另一較佳之選擇。本文擬就伊拉 克庫德族從1920 年代以來,所遭遇的政治上的不正義對待--政府一再地背棄賦予庫德族自治的承諾,引起庫德 族持續的武裝抗爭,以致伊拉克政府對庫德族所做的人口遷移、阿拉伯化庫德族的種種作為,甚至在1988-89 年間海珊政權用化學武器報復庫德族的幾近於種族屠殺的行為,來剖析庫德族做為一個獨特的民族,在面對政 府如此不正義對待當中,主張自伊拉克脫離或是持續堅持要求落實自治承諾兩者之間的選擇,何者為宜及其可 能性?

肆、伊拉克與伊拉克庫德族之關係(1920 年代-1990 年代)

自 1920 年至 1970 年代之間,伊拉克庫德族取得政府承諾自治不下五次,卻一再遭到背信,後來轉而主張 脫離伊拉克而獨立,卻波折不斷。這當中的轉折為何,伊拉克庫德族在自治與分離之間的選擇如何?本節分別 敘述伊拉克政府對庫德族的自治承諾及其變化、庫德斯坦的社經情形是現代化或阿拉伯化、以及兩伊戰爭與波 灣戰爭對庫德族造成的傷害與結果,進而剖析分離權利或差異權利的主張對庫德族民族運動目標達成會較有 利,做為本文之結論。 一、庫德族自治? 一次世界大戰之後,鄂圖曼帝國面臨境內各方勢力重組,如土耳其人、阿拉伯人、亞美尼亞人、庫德族人、 及西方帝國等等共同競逐權力與領土,亞美尼亞人與庫德族人是大輸家。今之伊拉克,當時是屬於英國勢力範 圍,內部權力競奪有三方:阿拉伯人、庫德族和亞美尼亞人。庫德族在錯失1922 年塞福爾條約賦予在部分的庫 德斯坦獨立建國之機後,必須與各方勢力競逐最大利益,但英國偏向建立一個阿拉伯人國家。1926 年,國際聯 盟為平息伊拉克與土耳其爭奪摩蘇爾(Mosul,伊拉克西北部)地區,組織一調查委員會,該委員會不但建議摩蘇 爾地區應歸伊拉克所有,也向阿拉伯人主政的伊拉克行政當局提出建議,應尊重當地庫德族的權益,賦予一定 的自治權限如語言、教育與行政官員之任用等;阿拉伯人在掌權後,先後承諾境內庫德族自治共有五次,並未 完全落實,其起因、自治與變化等內容請見表3。1926 年國際聯盟的自治建議成為庫德族一直堅持應予實踐的 基調。最終都在伊拉克政府堅持國家統一而不願賦予過大自治權限與石油收益分配問題上談不攏而作罷,致爭 端再起。

(13)

表3 1920-1970 年之間伊拉克政府承諾境內庫德族自治主張一覽表 項目 統治者 時 間 起 因 自 治 內 容 伊拉克政府不履行 之考量 1920 年 為掌控摩蘇爾油田區,以結合當地傳 統的部落勢力。 在伊拉克仍是一阿拉伯王國 中,接受庫德族的某種形式 自治,但未明言自治形式究 竟如何。 英國只想建立一個 阿拉伯王國,而不願 依照庫德族在蘇來 曼尼亞(Sulaymaniy) 地區領袖Ahmud 之 要求建立一個庫德 族的國家。 1926 年 (FaisalⅠ 費薩爾王 朝) 國際聯盟為平息伊拉克與土耳其爭 奪摩蘇爾地區,組織一調查委員會, 該委員會除了建議摩蘇爾地區應歸 伊拉克所有,還建議伊拉克應重視庫 德族民族要求。 國際聯盟建議伊拉克應承認 庫德族使用庫德語的權利, 也可用在學校中,並在庫德 族地區任用庫德族官員。 費薩爾王朝同意接 受國聯建議。 英 國 (委任 統治) 1930 年 (FaisalⅠ 費薩爾王 朝) 英國為避免他國租借,同意結束在伊 拉克的委任統治,但為繼續監控其在 伊拉克的石油利益,與費薩爾王朝簽 訂英伊條約(Anglo-Iraqi Treaty)。 該條約中只明載尊重庫德族 少數民族權與文化權,並未 完全納入1926 年國聯的建 議。 伊拉克政府欲將北 部油田區置於政府 之完全掌控之下。 Qasim(Abd al-Karim) 政權

1958 年 Abd al-Karim Qasim 將軍與「自由軍 官團」發動政變,推翻費薩爾王朝, 欲建立一個廣泛受到支持的、獨立的 新政府,主張民族和解,承認庫德民 主黨的地位,呼籲當時流亡在外的巴 爾札尼與其手下回國。 在新憲法中明載伊拉克的阿 拉伯人與庫德族是伙伴 (partner)關係,在伊拉克主權 下,承認庫德族民族權利。 另將庫德族新年訂為國定假 日,三人的國家最高委員會 之一是庫德族,特赦參與前 王朝時期暴動的庫德族,歡 迎巴爾札尼從蘇聯返國。 Qasim 後來怕什葉派 阿拉伯人援引庫德 族例提出相同要 求;再者軍方過去鎮 壓庫德族的經驗不 利於自治的落實。此 時,巴爾札尼強調其 訴求在自治而非獨 立。 復興黨 (Baath party)政權 (第一次執 政) 1963 年 復興黨發動政變,Qasim 下台。為維 持國家統一,欲加強阿拉伯人與庫德 族的兄弟關係,尊重庫德族參與政事 的民族權利。 巴爾札尼致電表示支持新政 府,並要求庫德族自治,復 興黨派代表協商。3 月 7 日的 協定草案中包含承認庫德族 民族權利、賦予庫德族自行 管理權限、大赦所有庫德 族、解除對庫德斯坦的經濟 封鎖;巴爾札尼再提進一步 自治後,政府於3 月 9 日宣 示,在去中央集權基礎上, 承認庫德族民族權利。 雙方無法在中央集 權的程度、石油利益 的分配,以及若組成 一阿拉伯國家時,庫 德族可爭取到何種 地位等方面,未能達 成協議。 阿里夫總統 (Abd al-Rahman Arif) 1966 年 6 月 al-Bazzaz 總理顧及國家各組成份子 及領土完整,以及重視國家經濟發 展,企圖降低因庫德族問題引發衝突 而耗費國家過多資源。 提出一個12 點計畫,承認庫 德族的民族與文化權利,且 伊拉克是由阿拉伯與庫德兩 大族所組成,允諾在議會民 主的伊拉克中,給予庫德自 治政府完整代表性。 軍方反對,將損及軍 方過去以來對國家 的影響力。 復興黨政權 (第二次執 政),1968 年Ahmad 1970 年 3 月 11 日 復興黨於1968 年再度執政,記取前 次教訓,欲徹底解決影響伊拉克國力 甚大的庫德族問題,與庫德族協商簽 訂「三月宣言」,有十五條條文,並 在憲法中明載伊拉克是由阿 拉伯與庫德族兩大族所組 成;同意在庫德族居多數的 地區中,庫德語為官方語; 由於「三月宣言」牽 涉廣泛,在後續的協 議當中,雙方互相指 控對方無善意的行

(14)

Hassan al-Bakr 任總 統。 籌組9 人委員會擬定實施細節,其中 阿拉伯人與庫德族各四位代表,由海 珊a主持,於四年內完成。 在學校可同時使用阿拉伯語 與庫德語;庫德族參與重要 政府職位,副總統由庫德族 出任;政府應促進庫德族的 農業、教育、文化、村莊發 展、與財政補助;要求在庫 德族居住地區的政府官員說 庫德語;庫德學生、青年、 婦女、教師有結社權。而庫 德族應交還秘密電台及庫德 武裝戰士繳械。 為,以致關係在1972 年9 月之後陷入緊 張。1974 年復興黨政 權公布第33 號法案 ,即自治法,對自治 政府仍有限制,且最 終權限仍在中央。巴 爾札尼為首的庫德 族拒絕接受,並進一 步提出庫德族成為 獨立國家的主張。於 是,雙方又陷入武裝 衝突(1974 年 4 月 底)。才有 1975 年與 伊朗簽訂「阿爾及 爾」協定。 1.作者整理

2.資料來源:E. Ghareeb, op. cit.; Hurst Hannum, Autonomy, Sovereignty, and Self-Determination: The Accommodation

of Conflicting Rights (Philadelphia: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Press,1990); N. Entessar, op. cit.; D.

McDowall, A Modern History of the Kurds, pp.287-300; E. O’Balance, op. cit.; Charles Tripp, A History

of Iraq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3.說明:a-薩達姆海珊(Saddam Hussein)於 1979 年之後擔任總統。 綜觀庫德族向伊拉克政府提出的要求,包含民族、文化、語言、經濟、政治的權利,但由於統治者對自治 範圍及其可能引起骨牌效應如什葉派阿拉伯人的效法之後遺症,先做承諾、後毀約;另一重要爭議即是對摩蘇 爾、克爾庫克地區石油收益分配的談不攏,牽涉庫德族自治範圍,更涉及國家主要經濟來源,而無法達成協議。 其後,雙方雖於1970 年簽訂「三月宣言」54,取得政權的復興黨承諾庫德族語言權、發展權及參政權,應是相 當有利於庫德族在一國之內自治的文化、經濟與政治目標,但雙方仍有歧見,庫德族認為克爾庫克(Kirkuk,伊 拉克東部)地區是屬於庫德族佔多數地區而應歸庫德族自治地區的主張,認為政府從中做手腳,不准居於該區的 庫德族登記,又視伊朗的庫德族是伊拉克公民、非庫德族,並欲繼續保有軍事力量(即 the Peshmerga);繼之, 政府於1972 年 6 月將伊拉克石油公司收歸國有,不接受庫德族主張應有一定比例的分配回饋給庫德族,更是違 反庫德族自治的精神,還指控庫德族接受伊朗武器等援助,嚴重影響國家主權。雙方一再協商,政府於1974 年 3 月 11 日頒佈第 33 號法案,以實踐庫德族的自治,並要求於 15 天內回復,但第 33 號法案所賦予的自治範圍 排除了克爾庫克地區,且變更自治區首府蘇來曼尼亞為埃爾比勒(Erbil),但前者具歷史和文化意義,雙方再度爆 發衝突55。伊拉克政府很清楚庫德族背後支持者主要是伊朗,只好與伊朗政府協商,以兩國存在已久的邊界糾紛 上讓步做條件,換取伊朗切斷對伊拉克庫德族援助並關閉邊界,代價雖大,卻是必要之抉擇56。兩伊在1975 年 3 月簽訂阿爾及爾協定(Algiers Agreement),伊拉克不但解決長久以來的庫德族問題,也改善其在中東地區的孤

54 1970 年 3 月「三月宣言」共有 15 條條文,全文請參閱 H. Hannum, op. cit., pp.190-191. 55

請參閱E. Ghareeb, op. cit., pp.115-116, p.132; H. Hannum, op. cit., pp.192-193; N. Entessar, , op. cit., pp.76-77; Malcolm E. Yapp, The Near East

since the First World War: a History to 1995( New York: Addison Wesley Longman, 1996, 2nd ed), p.247. 其中 Entessar 指出,巴爾札尼固然有正

當而明確的理由拒絕第33 號法案,但仍須實力來對抗政府,其背後有來自美國、以色列與伊朗支持,才有恃無恐地再起戰端。

(15)

立狀態57,同時要求庫德族在2 週內歸順的最後通牒58,庫德族民主黨(KDP)也因此而內部意見紛歧,正式分裂

為二,新團體庫德斯坦愛國聯盟(PUK)591976 年 6 月成立,領導者塔拉巴尼(Jalal Talabani)曾是老巴爾札尼的

部下。 二、庫德斯坦的社經發展是現代化抑或阿拉伯化? 整個庫德斯坦富藏天然資源,如石油、鐵,土地肥沃,尤其是在伊拉克北部與敘利亞境內的平原,可說是 兩國的穀倉所在。農業60方面,在伊拉克庫德斯坦(山區)的庫德族人都有其歸屬之部落,彼此有著血緣與宗族 之關係,由酋長(agha)分配遊牧權利與區域,生活方式是半遊牧(semi-nomadism)的山牧季移方式(transhumance), 完全遊牧已經很少見了,因伊斯蘭繼承傳統是平均分配給每一兒子,土地愈分愈細碎,一個家庭最終也面臨必 須有人擔任季節性工人,工時有限,收入不豐,最後也是要遠赴都會地區謀生,然衝擊到的不止是庫德族的既 得利益者,如酋長、地主與宗教領袖(shaikh)的政治與經濟地位,還有庫德族傳統的封建體制;居於平原的庫德 族人,以小農與佃農為生,歸地主管轄,沒有血緣或宗族關係,地租是以一定比例(從10%到 80%不等,視環 境而定)的作物收穫量支付之,然此模式在1950 年代農業機械化與土地改革(1958 年 9 月)之後遭廢除,許多小 農與佃農只能直接受雇於地主,宛如長工,生計難以為繼者則離鄉背井到大城市找工作61。 庫德斯坦的教育制度,在 1921 年之前是屬於宗教層級的權限,依其宗教信仰入學,伊斯蘭學童進入由伊斯 蘭教士管理的madrassahs 上學,學習重心是可蘭經與伊斯蘭的普世主義,換言之,是反對族群的個別主義;1921 年由英國託管後,改以阿拉伯的語言、歷史、文化為教學重心,強調族群的同質性,嚴重忽視庫德族的語言與 文化;到1926 年,庫德斯坦只有 25 所小學,其中有 16 所小學使用庫德語與阿拉伯語為教學語言,使用庫德語 的小學只佔全國的2%,終於導致 1943 年的暴動;1958 年 Qasim 政權上台,進行教育改革,於 1960 年為學習 庫德語教育成立一個指導總署,1966 年 Bazzaz 總統提出 12 點計畫,承認庫德族的民族與文化權利,在教育方 面賦予庫德族僅是名義的主控權,1970 年「三月宣言」承認庫德語為官方語與教學語言62。在 1968-1977 年之 間,庫德斯坦的中小學校數均有增加,見表4。 表 4 1968-1977 年間學校數增加一覽表 各級學校 年度 小 學 學 校 數 中 學 學 校 數 1968 474 所 38 所 1977 1582 所 141 所 資料來源:E. Ghareeb, op. cit., p.180.

一地區的經濟發展,交通不便會是一很大障礙,19 世紀有德國人修築伊斯坦堡通往巴格達的鐵路,其後又 開闢公路,大大改善庫德斯坦之交通運輸,有利於對外聯繫與貿易,但在伊拉克,其運輸規劃是以行政需求為

57 伊拉克之孤立狀態,主要是因為伊朗的巴勒維(Pahlavi)王朝時期走親美路線,並在 1960 年代逐步改善與周遭的阿拉伯國家的關係,如埃 及(沙達特總統時期)、沙烏地阿拉伯等。 58 伊拉克政府將這些在 1975 年 3 月歸順的庫德族,遷徙到南方省分,切斷其與家鄉的關係;被破壞的約 50 個庫德村莊的人約 4 萬到 30

萬人之間,重新安置在土國邊界與伊朗邊界建立的新村莊與戰略小村莊(strategic hamlet)。Khaled Salih, “Anfal:The Kurdish Genocide in Iraq”,

Digest of Middle East Studies, 4(2):24-39(1995); Charles Tripp, A History of Iraq (N. 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0), pp.212-214; Ghareeb, op. cit., pp.179-180.

59 伊拉克庫德族兩大派別的背景、主張、立場、傾向等,請參閱 M. Gunter, op. cit., pp.68-72.

60一般作物是小麥、大麥、扁豆、馬鈴薯、甜瓜、湖瓜、洋蔥扁豆是主要食物;經濟作物則是煙草(tobacco),分佈在伊拉克北部(和土耳其

Diyarbakir)。M. van Bruinessen, Agha, Shaikh, and State, p.15.

61 請參閱 H. Hannum, op. cit., pp.179-180; Bruinessen, Agha, Shaikh, and State, pp.15-18; N. Entessar, op. cit., p.61. 62 N. Entessar, op. cit., pp.73-74.

(16)

主要考量,建立起垂直式的溝通網絡:中央—省—城市—鄉鎮,忽視各鄉鎮或各村莊之間的平行網絡,無助於 地方的工商業發展,更不利於地方產品與貨物之競爭,因為加重運輸成本63;煙草是北部的經濟作物,卻因收歸 國家經營,壟斷其生產與利潤,回饋給庫德斯坦的不過是國家總預算的 7%-12%64。而最具收益的油田區摩蘇 爾與克爾庫克不在庫德族自治範圍管轄內,因為政府相當堅持這二個地區應直屬中央。復興黨政權在1975 年擊 潰以巴爾札尼為首的庫德族分離勢力之後,耗費大量資源重建庫德斯坦的基礎建設如運輸、通訊、建屋、醫護 設施、造橋鋪路與學校等等,帶動當地的發展與現代化,其成果見表 5,對自治區內的土地訂定法令限制其所 有權買賣,重新分配土地給無地的庫德族農民,建立378 個合作農場與 400 個農業合作組織65。庫德斯坦雖有政 府這般的建設與開發,但庫德族的社會地位與職業多集中在下層,如叫賣小販、擦鞋業、小本生意人,受過教 育者,才能在政府部門任職,也多是低階公務員,失業率偏高66。 表5 1967-79 年間伊拉克政府開發庫德斯坦基礎建設一覽表 項目 年度 投 資 (﹪) 農 業 (﹪) 工業部門 (﹪) 建設與服務 (﹪) 1967 年 350 萬迪納* (3.1) 57 萬 9 千迪納(1.9) 67 萬 5 千迪納(1.8) 120 萬迪納 (5.6) 1979 年 3640 萬迪納 (12) 4600 萬迪納 (9.3) 7900 萬迪納 (6.3) 6800 萬迪納 (13.8) 資料來源:E. Ghareeb, op. cit., p.180.

說明:依據國際貨幣基金資料,1973-80 年間伊拉克貨幣 1 迪納(dinar)= US$3.39.; 2001 年 US$1 = 3000 迪納。 綜觀 1975 年之後伊拉克政府對庫德族地區的作為根本就是將庫德族阿拉伯化(Arabization),因為伊拉克政 府遷移25-30 萬名左右的庫德族到多是什葉派阿拉伯人居住的南方,這些庫德族人不懂阿拉伯語、遠離其社群, 無法再過傳統半放牧生活,又謂此乃國家的經濟發展,故發放補償金給遷移的庫德族,以肯定其配合國家政策, 再遷移阿拉伯人到庫德斯坦;而未遷移到南方的庫德族被隔離在有政府軍守衛、特別建造的村莊中67。伊拉克政 府借發展之名大規模遷移庫德族,以便去庫德化(de-kurdification),違反了庫德族的社會傳統與自然條件;整體 而言,庫德斯坦的工業化程度仍相當落後,主要集中在發展石油工業,背後的動機當然還是摩蘇爾與克爾庫克 兩大石油產地,但此兩地區卻一再被排除在庫德族自治之外,而在庫德斯坦建水壩則是為供應巴格達電力,伊 拉克庫德族在社會經濟層面的發展,清楚呈現出不平等的中央與地方關係和被邊緣化,宛如內部殖民68。 三、1980-1988 年的兩伊戰爭(the Iraq-Iran war)

伊拉克總統海珊於 1979 年上台,信奉遜尼派,但遜尼派在伊拉克之人數少於什葉派,伊朗 1979 年的伊斯 蘭革命後,什葉派領袖何梅尼上台,對伊拉克造成頗大之壓力,引起海珊反制,意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擊垮 伊朗伊斯蘭政權。海珊政權藉口有伊朗軍侵犯邊界,於1980 年 9 月 22 日入侵伊朗,撕毀了 1975 年阿爾及爾協 定,以重振伊拉克在波斯灣的霸權並收復「失土」。

63 M. van Bruinessen, Agha, Shaikh, and State, pp.15-20. 64 N. Entessar, op. cit., p.8.

65 E. Ghareeb, op. cit., p.179.

66 M. van Bruinessen, Agha, Shaikh, and State, pp.20-21.

67 請參閱 E. Ghareeb, op. cit., pp.179-80; Marion Farouk-Sluglett and Peter Sluglett, Iraq since 1958 : from Revolution

to Dictatorship ( London ; New York : I. B. Tauris, 1987), p.188; Ismet Sheriff Vanly, “ Kurdistan in Iraq”, in Gerard

Chaliand (ed.), trans. by Michael Pallis, op. cit., p.139; K. Salih,.op. cit.

68請參閱Y. Gotlieb, op. cit., p.322,327-328; N. Entessar, op. cit., pp.7-8. 伊拉克國家財政來源主要靠石油及相關產品的收益,在 1981-5 年間,

數據

表 2  1920-1990 年在土耳其、伊拉克、敘利亞、伊朗的庫德族主要的政治組織一覽表  項目  所在國  政治組織  政治訴求(或目標)與立場 領導人  居住國之對策  備註  1.庫德族人在 1925,  1926,1930,1936-38 年間,曾進行武裝抗 爭,但均失敗。  2.1961 年在南部邊境小 城西洛比成立庫德民 主 黨 , 以 迪 亞 巴 克 (Diyarbakir)為活動中 心。  1.政治上,土耳其人與庫德族兩族平等,庫德族應按人口比例參加議會、政府。 2
表 3  1920-1970 年之間伊拉克政府承諾境內庫德族自治主張一覽表            項目  統治者    時    間            起          因        自  治  內  容  伊拉克政府不履行之考量  1920 年  為掌控摩蘇爾油田區,以結合當地傳 統的部落勢力。  在伊拉克仍是一阿拉伯王國中,接受庫德族的某種形式 自治,但未明言自治形式究 竟如何。  英國只想建立一個 阿拉伯王國,而不願依照庫德族在蘇來曼尼亞(Sulaymaniy) 地區領袖 Ahmud 之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6 《中論·觀因緣品》,《佛藏要籍選刊》第 9 冊,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4 年版,第 1

The first row shows the eyespot with white inner ring, black middle ring, and yellow outer ring in Bicyclus anynana.. The second row provides the eyespot with black inner ring

In particular, we present a linear-time algorithm for the k-tuple total domination problem for graphs in which each block is a clique, a cycle or a complete bipartite graph,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Hope theory: A member of the positive psychology family. Lopez (Eds.), Handbook of positive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