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淺談Nel Noddings的道德教育觀/ 184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淺談Nel Noddings的道德教育觀/ 184"

Copied!
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5,4(4),頁 184-185

自由評論 第 184 頁

淺談 Nel Noddings 的道德教育觀

林耀榮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

一、前言

道德教育(moral education)在我 國傳統儒家思想中的學習脈絡中,並 非如西方的分科教學方式將道德教育 獨立成科,而是融入在傳統文科教材 的內容之中,例如四書、五經皆帶有 濃厚的道德規訓內涵。但在近代我國 教育體系在西方文化衝擊之下,也已 逐漸朝向西方文理分科的趨勢前進, 越是高等的教育體制越顯得明顯,例 如我國大學的科系的劃分已與西方大 學幾無差別。然而,在與道德相關的 教育課程我國卻往往付之闕如或少的 可憐,僅僅見於一般較不受到重視的 通識課程或只佔一小部分篇幅的公民 與道德課。事實上,西方較為完整的 道德教育實值得我們作為參考,而發 展出道德教育的價值內涵亦值得我們 所借鏡。

二、Nel Noddings 的道德教育觀

如 西 方 著 名 道 德 教 育 學 者 Nel Noddings 在她的《教育道德人 : 品格 教育的關 懷取向 》( Educating moral people : A caring alternative to character education)一書中,以人性關懷(caring) 的 觀 點 來 探 討 道 德 教 育 。 Noddings (2002) 認 為 道 德 教 育 重 視 模 範 (modeling)、對話(dialogue)、和確 認(confirmation)。 (一)模範 模範為道德教育重要的一環,因 為孩童自出生以來,模仿是其學習的 主要方式之一,而家庭中的父母、兄 弟姊妹或親人,即為其模仿的對象, 這學齡前的家庭道德的模範則由這些 家庭成員來扮演。因而,什麼樣的家 庭即容易培育出什麼樣的孩子。在學 校教育中,教師是學生道德模範的主 要對象,教師本身的以身作則為其首 要要務,平日自身的所作所為必須與 教導學生的道德規訓一致,說的到必 須做的到,言行應當謹慎且相同。然 而,Noddings 卻提醒教師在專注於自 身作為道德模範時,可能容易分了心 未關注該關心學生(the cared-for)的 身上,教師往往易於著重於以自我的 道德標準來形成一個具強制性、控制 性的模範,要求學生必須照單全收、 依樣畫葫蘆,但卻忽略了學生道德教 育上的個別差異,忘了在乎個別學生 所需要不同的道德教育需求。教師應 當注意其與該關心學生之間的關係, 對學生的回應是否恰當?抑或教師形 於外的行為對於學生的道德成長是助 益或阻礙?Noddings 對教師的提醒是 相當值 得我們身為 教 師所應 當省思 的。 (二)對話 此外,就 Noddings 而言,對話是 道德教育關懷模式(the care model)中 最基本的組成要素,真正的對話(true

(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5,4(4),頁 184-185

自由評論 第 185 頁 dialogue)兩者之間的關係並非為封閉 式,而為開放式的(open-ended),對 話 的 起始 並不 固定 , 何時 開始 或 結 束,對話雙方並無法得知,而對話的 主題也往往並非如預期能夠掌握,有 時會因某些插入的議題而使得討論的 焦點偏離或轉向。關懷者(the carer) 在對話中必須專注地投注心力於被關 懷者(the cared),而相對地,被關懷 者也要能夠接收到關懷者對其付出的 努力,這種接收可被稱作為一種專注 的形式(attention)。因此,我們可以 瞭解到專注對於對話雙方的重要性, 關懷者作為關懷資訊的發送者,必須 全 然 專注 於被 關懷 者 的所 需要 的 需 求,給予適時適當的關心安慰,作為 其最佳的後盾,而被關懷者也必須可 以接收的這些關懷的訊息,進而進行 自我心理行為的調整、調適,以達成 改變教化的目的。相反的,在對話中, 被關懷者也可以是資訊的發送者,透 過言語或非言語之間的交流,專注地 傾訴其所面臨的情境與所遭遇之困難 或挫折,而關懷者也就成為了資訊的 接收者,必須專注地傾聽接受被關懷 者的訊息,一方面表達對被關懷者的 同理與尊重,另一方面思索該如何提 供 被 關懷 者適 當地 支 持與 協助 。 因 此,透過關懷者與被關懷者之間的對 話中,我們可以瞭解到真正的關懷對 話是建構於互動的專注之上,而透過 關懷對話的實踐,道德教育方可落實。 (三)確認 最後,根據 Noddings 的看法,確 認的意涵乃是去確認他人將他的內心 善的一面呈現出來(bring out the best in them),換句話說,關懷者期望將被 關懷者(the cared)的注意力轉向內在 善的自我(better self),向他人確認 說,即便個人做出依某種觀點所不道 德(unethical)或不具關懷(uncaring) 的事,那並未完全呈現出個人的善之 內在自我。因此,關懷者必須能夠試 著去指認(identify)出被關懷者具有 動機(motive)可以行使出合乎道德、 關懷該做的事,並可以確認其動機為 他或她自身所原先擁有的,非外在強 加於其上的。

三、結語

Noddings 的道德教育觀基礎似與 中國儒家的性善論相近,主張個人的 內在先天即具備善的自我,需要關懷 者與被 關懷者兩者 之 間建立 良好關 係,產生對話,使得後者進而確認那 善的自我,並將其循循善誘而出,以 期能夠呈現出道德關懷的良善行為。 參考文獻  Noddings, N. (2002). Educating

moral people:A caring alternative to character education. New York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評分項目 2分 1分 0分 小組討論 1.認真參與討論.

Z 指令 ping 為重要的使用 ICMP 封包的指令. Z 若設定防火牆,並非所有的 ICMP

4.6

教育統籌局 第 15頁 二零零三年二月. 諮詢文件內的建議

本校教師亦會透過不同形式的評估,如校內的中文

近年,教育改革強調多元化的㈻習模式和「促進㈻習的評估」 ,從而發

 教師展示第 21 頁白貓的圖畫。討論:跟之前的貓小 姐比較,白貓有甚麼特點足以令貓傾心?(自由作 答).  教師講述第

23 自評項目 反思重點 建議延伸學習資源 題號 1至4 關於書信寫作 參考簡報第24-25頁 題號 5至6 關於多媒體應用 參考簡報第25-26頁 題號 7至8 關於品德情意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