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統一與區分:馬克思與韋伯對科學的理解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統一與區分:馬克思與韋伯對科學的理解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9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研究所 碩士學位碩文. 統一與區分. 學. ‧ 國. 立. 政 治 大. ‧. ──馬克思與韋伯對科學的理解.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指導教授:孫善豪 研究生:陳冠甫. 2016 年六月. 1. v.

(2) 目錄. 摘要 ................................................................................................................................................... 4 壹、. 前言 ..................................................................................................................................... 5. 貳、. 文獻回顧──「馬克思 VS.韋伯」論題的發展歷程 .......................................................... 7. 參、. 馬克思與韋伯的知識背景 ................................................................................................. 12. 一、馬克思的知識背景 ................................................................................................................... 12 二、韋伯的知識背景 ....................................................................................................................... 15 肆、. 馬克思與韋伯對科學的理解 ............................................................................................. 18. 第一節 何謂科學? ........................................................................................................................ 18. 政 治 大. 一、馬克思的科學 ........................................................................................................................... 18 二、韋伯的科學 ............................................................................................................................... 22. 立. 三、小結 ........................................................................................................................................... 27 第二節 科學對象 ............................................................................................................................ 28. ‧ 國. 學. 一、馬克思的科學對象 ................................................................................................................... 28 二、韋伯的科學對象 ....................................................................................................................... 31. ‧. 三、小結 ........................................................................................................................................... 36 第三節 科學方法 ............................................................................................................................ 36. Nat. sit. y. 一、馬克思的科學方法 ................................................................................................................... 36 (一)唯物與實踐................................................................................................................................. 39. io. er. (二)辯證 ............................................................................................................................................ 40. al. n. v i n Ch (四)本質與表象................................................................................................................................. 41 U i e h n gc 二、韋伯的科學方法 ....................................................................................................................... 42. (三)抽象 ............................................................................................................................................ 41. (一)自然科學方法及釋義學 ............................................................................................................. 42 (二)價值解釋..................................................................................................................................... 43 (三)因果詮釋..................................................................................................................................... 44 (四)社會學研究方法──理念型 ..................................................................................................... 46 三、小結 ........................................................................................................................................... 48 伍、. 馬克思、韋伯與現代科學 ................................................................................................. 49. 一、現代科學哲學派別 ................................................................................................................... 49 二、馬克思與現代科學 ................................................................................................................... 58 三、韋伯與現代科學 ....................................................................................................................... 62 四、小結 ........................................................................................................................................... 66 陸、. 科學想像的前提──馬克思與韋伯的「個人」與「社會」觀念 .................................... 68 2.

(3) 第一節 哈伯瑪斯的「興趣」解釋 ................................................................................................ 68 第二節 「個人」與「社會」觀念的理論解釋 ............................................................................ 73 一、馬克思的人類性質 ................................................................................................................... 75 二、馬克思的社會性質 ................................................................................................................... 78 三、韋伯的人類性質 ....................................................................................................................... 83 四、韋伯的社會性質 ....................................................................................................................... 85 柒、. 結論 ................................................................................................................................... 88. 參考資料 ........................................................................................................................................... 91.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3. i n U. v.

(4) 摘要. 本文試圖從馬克思和韋伯的作品中釐清他們所理解的科學,以及這些觀點與 現代科學觀的異同,同時,本文更試圖解釋他們對科學的理解「從何而來」。首 先,在「文獻回顧」部分,本文約略回顧了各類以「比較馬克思和韋伯」為主題 的文獻之歷史,從中可見,以「科學」這個主題來談馬克思與韋伯的差別仍有其 意義。接下來,本文在「馬克思與韋伯的知識背景」章節中概述了馬克思和韋伯. 政 治 大. 立. ‧. ‧ 國. 學. 各自身處的外部環境對於他們的著作所造成的影響。而在正文部分,本文分析了 馬克思和韋伯各自對科學的構想、處理了他們所構想的科學與現代科學的異同、 並解析了馬克思和韋伯的「個人」與「社會」觀念。本文發現,馬克思與韋伯所 理解的科學之所以存在差異,其實來自於他們看待人類與社會的觀點有所不同。 雖然「社會是許多個人的共同活動」這一陳述馬克思和韋伯都會同意,但是他們 對於其中概念的理解、以及所進行的推論卻各異其趣,也進一步使得他們對科學. y. Nat. n. er. io. al. sit. 的構想具有截然不同的氣質。. Ch. engchi. i n U. 關鍵詞:馬克思、韋伯、科學、科學方法、科學哲學. 4. v.

(5) 壹、 前言 「科學」作為一種全面支配人類生活的力量已經數百年了。當作為一個名詞, 它是人類「有效地」認識、或介入世界的手段;當用作形容詞時,它更變成一種 踏實的、進取的生活態度(在中文語境尤其如此)。在此情形下回顧馬克思和韋伯 的文本,會發生一種「斷裂」 :對他們而言,自己所做的研究無疑是「科學研究」, 但從當今的「科學視角」來看,那些研究似乎充其量只能歸類為一種「社會理論」 了。不過,就像 Adorno 在研究黑格爾時所說的,那種「只因自己有幸生於黑格 爾之後,就至高無上地(sovereignly)為已逝者定位,從而把自己提升於黑格爾之 上」的態度是魯莽且高傲的,事實上,我們在談黑格爾的哲學哪些部分對於現在 有效、哪些無效之外,也應提出相反的問題:在黑格爾眼中,現在對於他又具有 什麼意義(Adorno, 1993:1)?同樣的,當用現代科學視角把馬克思和韋伯界定成社 會理論家的時候,我們就會過於輕易地把他們放在一些諸如「方法論集體主義 vs.方法論個人主義」或是「經濟因素導致資本主義 vs.宗教因素導致資本主義」.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的簡單對立中,從而遺忘馬克思和韋伯眼中的科學是什麼,也忽視了他們是基於 何種前提而構想出科學的樣貌。因此,本文的目標,就是從馬克思和韋伯的作品 中釐清他們所理解的科學,以及這些觀點與現代科學觀的異同,同時,本文更試 圖解釋他們對科學的理解「從何而來」?. y. Nat. 正如馬克思在《論猶太人問題》裡所說的:「對問題的表述就是對問題的解. sit. n. al. er. io. 決」(《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2002:165),以什麼方式提出一個問題, 就會以什麼方式解決該問題。同樣的,對上述三種問題之解決,構成了本文的主 要內容。首先,在「文獻回顧」部分,我約略爬梳了從1932年之後以「比較馬克 思和韋伯」為主題的文獻歷史,從中可以發現,大多數的意見是把馬克思與韋伯 放在對立面,強調他們相似之處的詮釋並不多。同時也可以看到,雖然談馬克思 主義與科學之關係的文獻頗多,卻鮮少有研究把韋伯的論述也納入考量;另一方 面,對於韋伯的處理通常聚焦於方法論的討論,這種文獻雖然相當豐富,但也很 少納入馬克思的論述。因此,以「科學」為主題去比較馬克思和韋伯的文獻其實 非常少,就算有也通常缺乏詳盡的考究。接下來,本文於第參章約略整理了「馬 克思與韋伯的知識背景」,雖然本論文著重於根據馬克思和韋伯的學說內容來解 釋他們對科學的理解,但畢竟他們兩人的歷史背景有半世紀左右的差距,這也在. Ch. engchi. i n U. v. 相當程度上決定了他們各自的學說樣貌。因此,我們也不該忽略外部環境(無論 知識界的氛圍或在生活上的遭遇)對於他們的著作所造成的影響。 在正文部分,本文分為三章:第肆章分析馬克思和韋伯各自對科學的構想, 並進行比較;第伍章處理他們的科學與現代科學的異同;第陸章則解析馬克思和 韋伯的「個人」與「社會」觀念,以此解釋他們科學想像的差異其實來自於對人 5.

(6) 和社會的看法有所不同。首先在第肆章中,我以三個主題來形構馬克思和韋伯的 科學想像:(1)何謂科學?(2)科學的對象;(3)科學的方法。之所以採取這樣的方 式,理由在於馬克思和韋伯在談到科學時,其實存在一個理論層次上的落差:馬 克思的作品,是對於經驗世界的實際分析;但韋伯的方法論著作,本身就是站在 後設的立場上討論科學,反省「社會科學如何可能?」等問題。若用魯曼(Niklas Luhmann)的話來說,這是不同層次的「一階觀察」與「二階觀察」。因此必須 從「何謂科學?」、「科學對象」、「科學方法」主題來談他們的差異,如此才 能把馬克思抬升到與韋伯相同的平面,去解決以下問題:(1)當他們提及科學時 分別意味著什麼?(2)他們對科學對象的界定有何不同?(3)他們的科學採用什麼 研究方法? 同時,我在每個主題的「小結」中都總結了他們的差異,最後統整 指出他們所理解的科學的主要差異其實可以總結為「統一」與「區別」的差異。 在第伍章中,我將馬克思和韋伯置於「現代科學」這個平面,以揭示他們的 構想與現代科學的異同。若從歷史脈絡來看,「科學」這個概念如今已具有許多 不同的內涵,在不同思想家或思想派別那裏,科學就具有不同的方法論,在不同.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論述中,科學與非科學的區分判准也不同。若依據當今普遍的科學哲學分類,基 本上大概可以歸納出四種科學方法論立場:科學實證主義(Scientific Positivism)、 批判理性論(Critical Rationalism)、約定論(Conventionalism)、科學實在論(Scientific Realism)。我根據David Walker的框架,以「經驗主義和可檢驗性」、「解釋和 預測」、「因果性和法則」、「價值中立」、「科學統一」、「對哲學與科學之 看法」這六項論題整理各個科學哲學派別的主張,接著把馬克思和韋伯所理解的. y. Nat. sit. n. al. er. io. 科學放在此框架中進行檢視,經過對比後可以得出結論:馬克思由於「本質─表 象」的區分而與科學實在論較為親近,韋伯則因對「價值」的強調而和約定論相 似。但這種對比,其實只標舉出馬克思與韋伯的主張和現代科哲派別的主張之間 的契合程度,而並沒有解釋他們各自的觀點是怎麼來的?也沒有解釋基於什麼理 由馬克思會如此強調「本質─表象」、韋伯會這般強調「價值」?而第陸章的內 容,就試圖解決此問題。. Ch. engchi. i n U. v. 第陸章從哈伯瑪斯的論述談起,根據他的解釋,人類的所有知識都源自於三 種興趣:「技術控制的興趣」、「實踐的興趣」、「解放的興趣」,因此馬克思、 韋伯、乃至於現代科學哲學派別的觀點,皆可歸因於各自的理論興趣。但本文認 為,若以哈伯瑪斯的方式進行解釋,這其實是從理論的「外部」解釋理論、並且 是一種比較「唯心」層面的解釋。因此本文試圖從馬克思和韋伯的理論內部尋找 答案、提出比較「唯物的」解釋,亦即從他們對於人和社會的看法著手。我分別 對馬克思和韋伯的「人類性質」與「社會性質」進行分析,可以看到在「個人」 的層次上,馬克思強調的是個人的「歷史性」,韋伯強調的是歷史的「個人性」, 這個觀點上的差異也對應到他們對「社會」的看法:馬克思把社會視為「自然物」, 韋伯則把社會視為人的「產物」。雖然「社會是許多個人的共同活動」這一陳述 6.

(7) 馬克思和韋伯都會同意,但是他們對於其中概念的理解、以及所進行的推論卻各 異其趣,也進一步使得他們對科學的構想具有截然不同的氣質。. 貳、 文獻回顧──「馬克思vs.韋伯」論題的發展歷程. 一般來說,韋伯與馬克思幾乎在所有的論述上都被視為論敵。Lütfi Sunar 在 近期出版的著作中就提到:「人們可以說,社會學的歷史就建立在馬克思與韋伯 的對比之上」(Sunar, 2014: 1)。雖然從 1970 年代開始有另一種嘗試是去結合兩位 思想家的理論,但時至今日「韋伯與馬克思在理論上是相互對立的」這種傳統看 法仍在主流社會學具有支配地位。Sunar 認為,學界對於「馬克思─韋伯」這個 論題的看法,往往由於外部政治環境的影響,而形成不同的詮釋。以下就約略爬 梳處理此論題的著作史。.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第一個把馬克思與韋伯對照起來研究的人是 Karl Löwith,他在 1932 年以系 統性、批判性的方式統整了馬克思和韋伯的思想1,他分別從馬克思的「異化」 與韋伯的「理性化」來比較他們二人。對 Löwith 而言,馬克思與韋伯是根據相 同的衝動而關注資本主義,但是因為他們認識論上的假設和對人的觀念相當不同, 就走向相當不同的解決方式。韋伯認為資本主義是在「合理的生活方式」這個框. y. Nat. sit. n. al. er. io. 架中才發展出來的。他認為合理性從屬於西方的倫理(ethos),而這個倫理在資本 主義以及基督新教的「精神」中展現了出來。這種合理的生活方式導致了一個「多 重依賴的系統」、一個「從屬」的鐵牢籠,其中每個人都無可避免地被整合進某 個機構、機器當中。然而,這個合理性,對韋伯而言卻恰恰是人類「自由」的所 在地。Löwith 認為,韋伯學說的自相矛盾處就在於此:所有現代機構的理性、 企業般的特徵卻成了自我實現的場域,鐵牢籠變成了「自由行動」唯一適用的空 間。這個「矛盾」,表現在人之上,就是人與職業人的衝突。對韋伯來說,專家 與分工這種「異化」極大化了行動的自由,由於異化給出了框架,正是有框架存 在,才能有「自由行動」這種否定力量。但對馬克思而言,這是應該被廢除的東 西。因此,在韋伯的思考中,「個人」的地位是在一個已確立的專業化領域中保 存下來的。因此,「個人」在韋伯那裡並非不可分割的整體,反而是從事著各種. Ch. engchi. i n U. v. 不同角色的人。這種人的觀念總結來說可能無法打破普遍的「從屬」狀態,但在 個別人身上是可以打破的(Löwith, 1982:59)。這種對人類自由的觀念不只與一般 的個人主義(那種被黑格爾與馬克思斥為私人幻想的庸俗自由)形成對比,還與馬 克思的人類解放的自由站在極端。馬克思的那種觀念韋伯視之為烏托邦;反過來, 1. Löwith 的著作 Max Weber and Karl Marx 於 1932 年首發於期刊 Archiv für Sozialwissenschaft und Sozialpolitik,於 1960 年些微修改並再版,英譯本則於 1982 年出版。 7.

(8) 馬克思則會認為韋伯的人類英雄只是把資產階級英雄時代從僵死中喚醒。Löwith 最後作出結論指出:韋伯認為不可避免的命運,馬克思只當作是真正人性的前歷 史;而哪裡是馬克思視為真實人類歷史開始之處,韋伯就會視那裡為不可靠的信 念倫理開始的地方(Löwith, 1982:60)。 Löwith 的研究強調了兩人的差異,也呈現了兩人的相似性。但後來的研究 多數都著重於「差異」之上。Sunar 指出,從 1930 年代起,有些經濟史家開始研 究韋伯並把他與馬克思對立,H.M.Robertson(1933)就試圖在著作中建立出一種由 馬克思所發展出來的不同形式的因果關係,並主張韋伯尋求的僅僅是經濟事件的 心理上的決定因素。他認為,韋伯把資本主義的出現視為資本主義精神誕生後的 結果。而把韋伯引介給英語世界的 Parsons,則完全把韋伯放在馬克思的對立面。 Parsons 對韋伯在當代社會學的地位有重要影響,多年以來,他的《新教倫理》 譯本(1930; 1958)前言形塑了馬克思與韋伯的關係。他認為新教倫理是韋伯用來 反駁馬克思的。而 Albert Salomon 則把 Parsons 所預示的那種對立關係給說出來, 他說「韋伯是在與馬克思的幽靈的長期辯論中發展他的理論」(Salomon, 1945: 596),這變成了其作品的座右銘。他認為《經濟與社會》就是對於馬克思式社會 學的一種批判。這種看法在戰後變成了一種固定的信念。Gerth 和 Mills 為 From Max Weber(1946)一書所寫的導論,也為馬克思和韋伯在理論上的對立貢獻良多, 他們也認為韋伯的知識生涯都在處理馬克思,並且與歷史唯物論鬥爭(Gerth and Mills, 1946, pp. 46–50)。到了 1950 年代,Birnbaum 仍沿襲著前述的立場,認為 韋伯的理論是藉由與馬克思的爭論而形成的(Birnbaum, 1953, pp. 125–141),其主.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sit. n. al. er. io. 張更深化了馬克思與韋伯相互對立的普遍論調。於是美國的社會學界開始把韋伯 視為反對馬克思主義的西方價值的先知。在當時的政治影響之下,韋伯和馬克思 的對立被表現成:韋伯優於馬克思、 《新教倫理》優於《資本論》 、觀念與價值優 於物質因素、還有最重要的:理性資本主義優於不合邏輯的社會主義(Antonio and Glassman, 1985, pp. xii–xiii)。. Ch. engchi. i n U. v. 同時,把韋伯放在馬克思的對立面並不是西方或美國社會學界獨有的現象, 在另一邊、亦即社會主義陣營,韋伯通常被視作資產階級社會學家,盧卡奇在《理 性的毀滅》(1954)中把韋伯描繪成德國帝國主義和資產階級價值的擁護者。對 盧卡奇來說,馬克思主義是一種解釋社會的科學,而社會學則是用來反對歷史唯 物論的一種科學:「社會學,其所以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是因為它在探討社會 時撇開社會的經濟基礎,所以,把社會問題脫離經濟問題而獨立處理,是社會學 方法論的出發點」(Lukacs, 1988:523)。而韋伯則在操作上把社會學引向了精神科 學的道路,主張對歷史做唯心論的理解,盧卡奇因此把韋伯視為德國「非理性主 義」中的一份子(Lukacs, 1988:542)。在此脈絡下,Korsch 在其作品 Karl Marx(1938) 中也認為社會學乃是現代社會主義之對立面。在蘇聯方面,馬克思與韋伯的對立 更加深了,Johannes Weiss(1986)曾指出韋伯在社會主義國家中是被官方所禁止的, 8.

(9) 例如《蘇聯百科全書》就把韋伯斥為一個反動的德國社會學家、史學家、經濟學 家、新康德主義者,是馬克思主義最具惡意的敵人,並且也是一個資本主義的擁 護者。至於法國的結構馬克思主義則提出了另一層面馬克思與韋伯的對立,阿圖 塞在《保衛馬克思》(1965)當中拒絕了與馬克思主義對立的個人主義社會學和科 學社會學,因為馬克思主義是一種關於社會結構的科學理論。而韋伯就在方法論 個人主義和政治自由主義的脈絡中,被阿圖塞視為資產階級社會學家。 在對韋伯的研究上,幾個重要的韋伯詮釋者也持續地論述馬克思與韋伯的對 立:Mommsen(1977a; 1985; 1989)曾以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的差異來談韋伯與馬 克斯,他指出韋伯是馬克思在理論上最重要的資產階級對手;Mitzman(1985)對 韋伯的作品進行佛洛伊德式的分析,主張《新教倫理》是對歷史唯物論的批判性 研究;Hughes(2002)主張韋伯那個世代最主要的任務,就是超越馬克思的十九世 紀的思想。Aron 的論點也常常被引用,他視韋伯為一個自由派理論家,但他認 為韋伯的思想卻不是歷史唯物論的顛倒,認為韋伯處於馬克思的完全對立面,或 是韋伯只是用宗教來解釋經濟,這是錯誤的觀點。Aron 認為他們的差異來自於 基本的方法途徑(Aron, 1965, p.264),這支持了 Parsons 早先提過的想法。Tom Bottomore(1975)在闡明馬克思主義與社會學的關係時,也捍衛了「韋伯的思想是 從對馬克思的回應中形成的」的觀點,認為韋伯的大多數作品都是批判地面對著 馬克思的思想,並且構思著關於資本主義起源的另一種觀點;Freund(1978)也認 為在韋伯的作品中馬克思主義一直是潛藏的敵人,因此韋伯才要駁斥馬克思主義 的科學性並捍衛價值中立的科學。至於 Carl Mayer 和 Robert J. Antonio 則試圖從.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sit. n. al. er. io. 德國思想的內在緊張中尋找韋伯與馬克思對立的基礎,他們認為韋伯和馬克思的 緊張其實來自於康德與黑格爾的對立:馬克思是黑格爾主義者,韋伯則是康德主 義者(Antonio, 1985; Mayer, 1975)。. Ch. engchi. i n U. v. 從 1960 年代中期開始,特別是在 70 年代以後,當許多經典作品開始被以新 的方式重新評估的時候,馬克思與韋伯的對立的觀念也開始有了一些不同的形式。 隨著「低盪(détente)」的政治局勢,以及一些對於馬克思和韋伯之相似性的強調, 有些學者甚至發現了韋伯思想中的馬克思主義傾向(Sunar, 2014:6)。在此時,前 述的清楚對立已經消退,取而代之的是「古典社會理論的共同財富」這種觀念。 尤其在歷史社會學的研究中,傳統上馬克思與韋伯之間的屏障開始被拆毀,二人 反被視為跨領域的先驅。在此脈絡中,Benjamin Nelson(1965)注意到韋伯與馬克 思的親近性是來自於德國思想的基礎;Bottomore(1978)和 Randall Collins(1981) 則主張韋伯的社會學是建立在馬克思所設下的基礎之上,Bottomore 甚至主張韋 伯是馬克思的詮釋者。在此時期,Giddens 的著作有很重要的地位, 《資本主義與 現代社會理論》處理了韋伯與馬克思各自對於經濟決定論、技術決定論、階級、 宗教等方面的看法異同。對 Giddens 而言,韋伯與馬克思的觀點差異,主要是來 自於認識論的立場上:韋伯採取的是新康德主義的立場,主張實然命題與應然命 9.

(10) 題的完全區分,這種觀點將推導出「不同價值之間不可化約」的結果;而馬克思 認同的是作為“終極目的”的科學倫理,因此它必然走向一種“整體”的史觀 (Giddens, 2013:308)。Giddens 試圖在馬克思與韋伯的遺產上,綜合韋伯的理解 社會學與結構主義社會學,來建構「結構化理論」,藉此做為檢視馬克思和韋伯 的「第三條路」 。但 Sunar 認為,Giddens 為了綜合馬克思與韋伯,而忽視了韋伯 在其作品中的階級價值,把二者的對立化約成了方法論上的區別(Sunar,2014:7)。 另外有些文獻把馬克思和韋伯的趨同(convergence)表現在其他層面上,在研 究「早期的韋伯」的文獻中,有些學者(Dibble,1968; Kozyr-Kowalski, 1968)斷言 韋伯在 1896 年以前的研究都抱持著馬克思主義的觀點;但也有人認為雖然韋伯 在教授資格論文中使用了上層建築與下層建築的概念,這卻不意味他抱持馬克思 主義的觀念,最多只能說是受到當時廣為人知的歷史唯物論途徑的影響(Roth, 1971)。而在對《政治經濟學批判大綱》的研究中,有一類觀點主張馬克思和韋 伯在分析東方社會時是彼此互補的:Lichtheim(1961)認為韋伯的宗教社會學與馬 克思在《大綱》當中建立的歷史發展架構是一致的;Mandel(1971)則認為韋伯對 東方社會的城市和工藝的看法事實上與《大綱》當中的觀點一樣;Nafissi(2000, 2005)則強調韋伯把東方社會的低度發展歸咎於原始的官僚行政系統,亦即他所 謂「東方專制主義」 ,這與馬克思在《大綱》中採用的途徑相一致。Bryan S. Turner 與 Sunar 基本上也採取這種立場,Turner(1974)否認馬克思和韋伯在整體上是相 互對立的,強調在對於東方社會的研究中,他們彼此相似:例如韋伯的世襲支配 論和馬克思的亞細亞生產方式彼此就相當接近。而 Sunar 則認為,雖然在對現代.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sit. n. al. er. io. 社會的分析上,馬克思和韋伯有很大的分歧,在對東方社會的看法上,他們卻是 聚合的。他們兩人都是依據西方社會來檢驗東方社會,所做出的分析具有很大的 親近性,甚至相互補足(Sunar, 2014:9)。. Ch. engchi. i n U. v. 而當代的社會科學哲學,通常習慣把馬克思和韋伯放在一種多元主義的類型 學當中,並不強調他們二人的相互對立,反而以「不同的方法途徑」去理解他們。 例如在「結構」與「行動」的區分中,把馬克思歸為「結構決定行動」、把韋伯 歸入「行動決定結構」之立場,或者把馬克思的研究視為一種「解釋」的途徑、 韋伯的研究則視為「理解」的途徑(Hollis, 2002)。或是把馬克思和韋伯的途徑放 在整個與科學哲學有關的脈絡中,與涂爾幹的自然主義、Popper 的否證主義、批 判實在論等途徑並列(Baert, 2011) 在台灣方面,陳介玄(1989)曾試圖從韋伯的「理念型」概念來比較馬克思與 韋伯。對他來說,雖然馬克思從未談過「理念型」,但馬克思把人類社會分成原 始共產、奴隸、封建、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社會五類,這其實也是一種典型類型 的運用,而如果把理念型視為類型學的一種建構方式,那在此層次上比較馬克思 與韋伯就是可能的(陳介玄,1989:138)。陳介玄於是從「本質」、「內涵」、「形 10.

(11) 式」三個方面來論述馬克思與韋伯之「理念型」的區別。首先在理念型的本質上, 馬克思的理念型具有「必然性」意味,它表現了在自然現象與社會現象之間法則 式的內在聯繫,由此,馬克思的概念與對象就被「必然的」法則之力所貫穿,從 而處於同一個範疇;相反地,韋伯的理念型具有「可能性」意涵,它與對象之間 是斷裂的,在研究過程中,它都是一個假設性的概念,只有在研究的終點,一個 確定的概念才有可能出現。其次,在理念型概念的內涵上,韋伯的理念型是「片 面性」的,這源於他的知識論立場:認為實在是無限的雜多,研究者只挑選了某 些有限的部分作為他的研究對象。馬克思的理念型則是「整體性」的,在 Lukács、 Marcuse、Kocka 等人的詮釋中,馬克思的學說都具有整體的意涵(陳介玄,1989: 147),馬克思使用的每個概念,若窮盡地分析,都能關聯到他的整個理論體系, 就連個人的存在也是與世界史直接聯繫的。最後,在理念型的形式上,陳介玄認 為韋伯的理念型具有「規約(regulative)」的性格,意即其概念雖不能夠構造經驗, 但可以規約經驗,例如韋伯談生活型態全面的「合理化」時,「合理化」就不是 經驗之所以可能的條件,但可以透過它去了解現在社會;而馬克思的理念型想當 然則具有「辯證」原則,他把事態放在運動中去理解,視之為暫時的過程,並且 透過該原則,馬克思的概念就含有實踐的可能(陳介玄,1989:152)。.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黃瑞祺在《馬克思論方法》(1994)中也約略比較過馬克思與韋伯的方法論差 異。他指出,透過韋伯對理念型的論述,可以發現韋伯強調要嚴格地區分概念與 實體、理論與歷史、研究者與研究對象,對他而言,把觀念給實體化是一種錯誤 (黃瑞祺,1994:37)。相對而言,根據馬克思在《費爾巴哈提綱》中的論述, 「感. y. Nat. sit. n. al. er. io. 性活動」或「實踐」可以作為概念與實體、理論與歷史、研究者與研究對象之間 的「中介者」,由於有「實踐」作為中介,觀念就可能實現成實在。另外,對韋 伯來說,馬克思所說的「規律」也只是一種理念型;而對馬克思而言,規律乃是 實際在事物中發揮作用的東西。就這點來看,韋伯在認識論上比較接近唯名論 (nominalism),馬克思則偏向實在論(realism)。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方面,黃瑞 祺也粗略地整理了馬克思與韋伯的差異:馬克思認為,儘管我們必須用抽象來分 析社會型態而不能用顯微鏡等自然科學所使用的工具,但二者基本上仍然是一樣 的,理由在於(1)社會是自然的一部份;(2)馬克思要找出現代社會的發展規律; (3)自然科學或社會科學都是要去揭露表象後面的本質。而對韋伯來說則恰好相 反,韋伯強調兩種科學的差異,主張社會科學的研究對象是主觀有意義的行動、 研究方法是運用理解或解釋、研究目標則是去理解特定的個人和過程,而非發現. Ch. engchi. i n U. v. 通則或規律,這三點都與自然科學有很大差別。 綜上所述,把馬克思與韋伯放在對立面的意見還是居多,就算強調他們相似 的層面,也只能就「關懷的問題相似」或「對某些議題之觀點相似」這些層面而 言,而不可能主張他們在哲學上的立場或是研究上的途徑是相似的,但上述的文 獻較少著重「科學」這個議題,黃瑞祺的比較只約略處理馬克思與韋伯的概念性 11.

(12) 質,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議題上也只概括式的提及他們的主張,缺乏詳盡的 考究。而雖然談馬克思主義與科學之關係的文獻頗多,卻鮮少有研究把韋伯的論 述也納入比較;在韋伯那一方面,處理韋伯方法論的研究近來更是多不勝數,但 也很少納入馬克思的論述。以下本文即分別整理馬克思與韋伯各自對科學的看法, 再將他們的論述與現代科學進行比較。. 參、 馬克思與韋伯的知識背景. 馬克思生於 1818 年,1883 年過世,韋伯則於 1864 年出生,1920 年過世。 在韋伯出生的那年,馬克思由於剛繼承了兩筆遺產而走出經濟狀況的悲慘時期, 正開始投入第一國際的運動,並著手寫作《資本論》中關於資本的段落(McLellan, 2005:300)。而在馬克思過世的那年,德國的國民經濟學的「方法論爭」才正要 發生,韋伯剛就讀海德堡大學不久,正開始對國民經濟學產生興趣(張旺山,2013:.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576)。他們兩人的歷史背景有半世紀左右的差距,這也在相當程度上決定了他們 各自的學說樣貌。因此,雖然本論文著重於根據馬克思和韋伯的學說內容來解釋 他們對科學的理解,但也不可忽略「歷史層面」的解釋方式:他們所身處的知識 背景毋寧對他們的理論有很強的解釋效力。本節就約略整理馬克思和韋伯的外部 環境對於他們的著作所造成的影響。. er. io. sit. y. Nat. n. 一、馬克思的知識背景 a v. i l C n hengchi U. 列寧曾經在〈馬克思主義的三個來源和三個組成部分〉(1913)中這麼說過: 「馬克思學說是人類在 19 世紀所創造的優秀成果──德國的哲學、英國的政治經 濟學和法國的社會主義的當然繼承者。」(《列寧選集》第 2 卷,1995:310), 於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與歷史》(2000)一書便依照列寧所說的話分別整理 了德國哲學、英國政治經濟學和法國社會主義各自的歷史脈絡。首先在德國哲學 方面,《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理論與歷史》(以下簡稱《理論與歷史》)一書把康德 視作德國古典哲學的奠基者,按照康德的見解,人無法瞭解「物自身」的世界, 只能接觸現象世界,而認識能力本身最重要的任務就在於構成現象世界。康德把 認識的本質性導回到自我意識,因而把主體在認識中的主導作用給凸顯出來。但 是,也正因這個重大變革,康德哲學就不可避免地暴露出主觀主義、二元論和不 可知論的種種缺陷。後來的費希特與謝林都試圖修正與解決康德學說所產生的問 題。到了黑格爾那裡,他把整個自然的、歷史的和精神的世界描寫為一個過程(這 12.

(13) 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論》的引論中所說的),且認為這整個發展過程是「絕對精 神」的自我運動,就是絕對從自身出發,經過它的異化又回到自身的過程(《理 論與歷史》 ,2000:15)。黑格爾在馬克思思想中,無疑佔有很特別的位置,大多 數對於馬克思思想的闡述,都會強調黑格爾對他的影響,例如「異化」這個概念 就是馬克思從黑格爾那裏挪用過來的2。不過,孫善豪在〈馬克思主義者對「馬 克思─黑格爾關係」之討論〉一文中曾指出,馬克思與黑格爾的關係,其實是一 個歷史的產物,是經過恩格斯、伯恩斯坦(Eduard Bernstein)、列寧與後來的「西 方馬克思主義」等人的詮釋,才變成一個如今看來「理所當然」的關係。對這個 關係,有人持正面評價(例如列寧、盧卡奇、Karl Korsch)、有人則否(例如伯恩斯 坦)、亦有人根本上否認此關係(例如 Althusser、Negri),之所以有這種眾說紛紜 的狀況,是來自於馬克思對於黑格爾本就是欲拒還迎的:他總是批判著黑格爾、 卻也自認繼承了黑格爾。於是上述的每一種立場都能從馬克思的原典中找到證據, 卻也都不能反駁對方(孫善豪,2009:19-40)。. 政 治 大 相對於黑格爾的曖昧,費爾巴哈在馬克思的思想中的地位似乎就比較清楚。 立 根據《理論與歷史》的定位,費爾巴哈是第一個對德國唯心哲學所發展的「思維 ‧. ‧ 國. 學. 與存在的統一」論題作出重要批判的人,在他看來,黑格爾雖然消除了康德哲學 中的思維與存在的對立,但黑格爾的絕對統一本身其實只是思維。這並沒有建立 思維與存在的統一,反而只是破壞了這種統一。對費爾巴哈而言,思維和存在的 統一,只有以「現實的人」作為統一的基礎的時候才有可能,因為人無非就是具 有思維能力的物質存在。費爾巴哈的觀點在馬克思和恩格斯從唯心主義向唯物主. y. Nat. sit. n. al. er. io. 義的過渡中起了重大的作用,在馬克斯的早期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McLellan 曾指出,費爾巴哈在 1843 年發表的《關於哲學改造的臨時綱要》一文對馬克思 產生了直接影響,馬克思在批判黑格爾政治哲學時,每一頁都顯示出他受到費爾 巴哈方法的影響,他採用了費爾巴哈的人道主義,並以此在黑格爾的辯證法中運 用了費爾巴哈主詞、謂詞顛倒的方法(McLellan, 2005:64-69)。《神聖家族》也在 很大程度上受到費爾巴哈唯物主義觀點的影響(《馬恩全集》第二卷,2002:VIII)。 至於《巴黎手稿》中所提到的“類”這個概念,其實也是從費爾巴哈那裏繼受過來. Ch. engchi. i n U. v. 的(McLellan, 2005: 99)。不過,費爾巴哈的哲學其實只把人理解為進行直觀和感 覺的存在物,而自然界則始終是直觀和感覺的客體。換言之,他只是從客體的或 者直觀的形式去理解事物和現實,因此不能達到「感性的活動」。這樣一來,費 爾巴哈在掃蕩唯心主義的同時,卻拋棄了主體的能動原則(《理論與歷史》 ,2000: 17),也正是這一點,使得年輕時對費爾巴哈讚譽有加的馬克思後來告別了費爾 巴哈並發展自己的學說。 被列寧是為馬克斯思想之第二來源的英國政治經濟學,則是由重商主義轉變 2. 不過 J. S. McClelland(2000)指出,黑格爾認為「異化」乃是錯誤的世界觀所導致的結果,而馬克 思則把異化視為工業資本主義的產物(J. S. McClelland, 2000:622)。 13.

(14) 過來的,作為商業資本的意識形態,重商主義認為財富的源泉是源自於金錢交易 與流通。而隨著商業資本逐漸失去領導地位,轉向生產與流通的結合,William Petty 這個「現代經濟學之父」於是轉而從勞動中去尋找財富的基礎,進而提出 了「勞動決定價值」這個基本原理。反之,法國的重農主義領袖 François Quesnay 則認為財富的真正泉源在於自然界,只有農業才能夠增加價值,工業卻只是把既 有的物質組合起來,並沒有增加價值。而 Adam Smith 和 David Ricardo 基於 Petty 和 Quesnay 所建立的理論基礎,發展了他們關於生產的基本概念和價值學說: Smith 把勞動理解為「一般社會勞動」、理解為「僅僅是創造價值的必要勞動的 量」,從而確定了勞動價值論的真正基礎。此外,他還研究了三個基本階級的三 種收入,即工資、利潤與地租,井且初步探討了資本的構成。而 Ricardo 則克服 了 Smith 學說中的某些矛盾和混亂,他堅持物質價值的增加和減少,是以消耗在 這些物質上的勞動的多少決定的,李嘉圖以此為基礎發展他的整個經濟學體系。 從 1843 年夏天起馬克思就一直在斷斷續續地閱讀經濟學。到 1844 年春天,他 已經閱讀並摘錄了從 17 世紀晚期的 Boisguillebert、Quesnay、James Mill、Say 等所有重要經濟學家的著作。馬克思還提到他受惠於未指明的法國和英國社會主 義者及其自己同時代夥伴,例如 Wilhelm Weitling、赫斯等人(McLellan, 2005:95)。.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可以說,古典經濟學是最發達的「市民社會的」科學,無論是就其內容來說還是 就其性質來說都是如此,但是,其最根本問題在於,它們把私有財產視為某種自 然的、因而也是永恆的事實,且也把抽象的原子式個人、利己主義的個人當作基 本出發點(《理論與歷史》,2000:19)。馬克思也是基於這個理由稱古典經濟學 為「資產階級經濟學」,他雖然沿用了古典經濟學家所提出的證明方式,但他批. y. Nat. sit. n. al. er. io. 判他們的前提是有錯誤的並對之展開批判。例如在《巴黎手稿》的導言中,他就 寫道「我用不著向熟悉國民經濟學的讀者保證,我的結論是通過完全經驗的以對 國民經濟學進行認真的批判研究為基礎的分析得出的」(《馬恩全集》第 42 卷, 2002:45)。. Ch. engchi. i n U. v. 馬克思的第三個理論來源是法國的社會主義,又稱「空想社會主義」,它是 由於資本主義在創造出巨大生產力的同時,也造成了社會分化、對外掠奪、小生 產者的破滅、經濟危機等問題而產生的(《理論與歷史》,2000:21)。其主要代 表是聖西蒙、傅立葉和英國的歐文等人。空想社會主義者尖銳的批判了當下的社 會制度,並普遍懷疑這種制度的理性根據。這種思潮一方面是文藝復興以來人道 主義文化傳統的繼續,另一方面則主要在法國的唯物主義中找到自身的理論基礎。 空想社會主義要求對資本主義社會進行某種形式的否定。例如它所體現的平等原 則已不只限於政治權利方向,而是擴大到個人的社會地位方面,它不只要求消滅 社會中的階級特權,更要消除階級差別本身。McLellan 認為,馬克思之所以支 持無產階級的事業,可以直接歸因於他親身接觸法國社會主義知識份子,同時也 源於他對法國大革命的分析。馬克思在巴黎時和一些著名的社會主義者毗鄰而居, 他文章中有關無產階級的思想顯然是巴黎老生常談的事,從 1843 年 10 月起,馬 14.

(15) 克思就經常參加正義者同盟的領導人會議,浸潤在社會主義的氛圍中(McLellan, 2005: 93)。同時,正是在 1843 年透過閱讀法國大革命的歷史,他看到了階級鬥 爭在社會發展中的作用,進而認為這個無產階級特殊等級必須被看成整個社會公 認的罪惡,從這個特殊領域解放出來就表現為普遍的自我解放,無產階級因此被 馬克思看作處於 1789 年法國資產階級的位置(McLellan, 2005: 86)。McLellan 指 出,無論馬克思運用了多少青年黑格爾派的宣傳語言,他對無產階級所作的論述 都是取自於他對法國革命的研究更多一些(McLellan, 2005: 88)。然而,根據恩格 斯的說法,空想社會主義者的主要缺陷在於,他們只是在觀念中構想未來社會的 設計和改革社會的方案,並把各種社會問題的解決僅僅歸之於理性的力量。因而 不能從現實的歷史中獲取解決社會與經濟問題的辦法(《理論與歷史》,2000: 21)。. 治. 政 二、韋伯的知識背景 大. 立. ‧. ‧ 國. 學. 相對於馬克思顛沛流離的生涯,韋伯則一直以來都是個學院中人。他所關注 的問題,也多是存在於學者或學派之間的一些爭議。根據韋伯夫人 Marianne 所 著之《馬克斯‧韋伯傳》(2002)(以下簡稱《韋伯傳》),我們可以看到韋伯寫作 方法論文時的知識環境之狀況,據 Marianne 的描述,韋伯在寫作方法論文時期 所面對的主要爭議有二:首先是政治經濟學當中的爭議;第二是自然科學與人文. y. Nat. sit. n. al. er. io. 科學的爭議。由於政治經濟學的英國奠基者們把促進商品生產當作主要目標,於 是自由市場的無止盡的營利策略就開始無情地剝削無產者,因此大多數的青年學 者都成了「講壇社會主義者」,對自由主義經濟學採取了不同態度,主張經濟政 策應該以「公平分配商品」為目標,韋伯 1895 年在弗萊堡大學的就職演說,基 本上就是在回應這種論調(《韋伯傳》 ,2002:352)。至於自然科學與人文科學的 爭議,在狄爾泰(Dilthey)、Windelband、Simmel、Rickert 的帶領下,絕大多數邏 輯學家和哲學家都參與了這場討論,「自然主義者」要求自然科學的方法和世界 觀要統領所有的生活與思想領域,「人文科學家」則試圖證明自身建立在不同的 基礎上(《韋伯傳》 ,2002:355)。這個爭論也擴及政治經濟學領域,政治經濟學 「古典學派」的領導人物 Menger 反對用「精神」與「自然」來畫分對象,認為 可以用同一種觀點來看待實在,因此他把政治經濟學歸入自然科學,認為其任務. Ch. engchi. i n U. v. 就在於發現經濟生活的規律,而這要透過抽象概念所構成的體系來達成。由 Schmoeller 所領導的「歷史學派」則相反,他們認為政治經濟學和歷史研究一樣, 是要清晰地再現具體現實的特殊性。不過像 Roscher 和 Knies 這些人,他們雖屬 於歷史學派,但他們卻相信可以發現政治經濟學的自然規律。就是在這整個背景 下,韋伯開始進行他的研究(《韋伯傳》,2002:356)。. 15.

(16) Fritz Ringer(2013)則從德國學術傳統的角度來說明韋伯的知識背景,就他看 來,韋伯所繼承的德國學術傳統起源於十八世紀末與十九世紀初,那時德國發生 了一場教育革命,使得哲學院系相對於其他學科有更特殊的重要性,於是十九世 紀的德國大學便瀰漫著一股新人文主義的風潮,人們普遍相信,透過對經典的研 究,可以培養出教養(Bildung)。到了十九世紀末,上述的期望逐漸發展出以下觀 點:學術或科學應該產生一種「世界觀」,一種全面性看待世界並帶有評價的觀 點。於是科學與教養扣連在一起,並且貶抑實際的與經驗性的知識,認為知識的 層級是從抽象的理論開始,最後才是那些「實用的」知識(Ringer, 2013: 8-10)。 韋伯著名的「職業人」和「價值中立」等概念,可以說都是為了回應那些源自於 上述脈絡的偏頗看法。而從 1890 年以後,一些主張「教養」的人文與社會學科 教授,由於一些外部因素產生了另一種焦慮:由於教育體系的結構性轉化,當時 普遍認為要增加實業學校(Realschulen)以因應現在社會的需要,但許多教授反對 把這些院校拉拔到等同於大學的位階,而他們把「教養」一詞拿來作為維持現狀 的武器(Ringer, 2013: 12-13)。就算大部分的學界人士都介入專門化的工作,也從 自身學科拓展出一些次領域,但他們卻認為這預示著知識的碎裂化,各種研究之 間再也看不出關聯,而這將會危及知識的一貫性(Ringer, 2013: 17)。也正是在這 種背景下,韋伯認為有必較重新界定高等教育的角色和現代知識分子的責任。.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除了上述所描述的歷史背景與環境氛圍之外,我們也可以從相對「個人」的 層次來檢視韋伯的知識背景。Wolfgang Schluchter(2014)在其成名作中就明確表 示:應該把韋伯的理論放在西南德新康德學派的價值論,尤其是 Rickert 和 Lask. y. Nat. sit. n. al. er. io. 的理論脈絡裡。Schluchter 指出韋伯的〈羅謝與肯尼士〉相當程度追隨了 Lask 的 博士論文,Lask 的主要論點在於認識論的非理性問題,他指出不可能由法則演 繹到個案、由整體演繹到部分(Schluchter, 2014: 79)。Schluchter 認為,韋伯沿襲. Ch. i n U. v. 了康德對「概念是客觀實在的複製品」這種獨斷理性主義的批判,同時他也反對 「真實是概念的具體化」這種流出論式的說法,對韋伯來說,概念與對象之間的 鴻溝是無法克服的。Schluchter 強調,雖然韋伯在概念論上承繼了新康德學派對 於康德的批評,主張不能用抽象的價值框架去理解真實,而要用具體的歷史框架 去理解(Schluchter, 2014:80)。而在新康德學派哲學家當中,Rickert 對韋伯的影響 算是眾所皆知,據 Marianne 的描述,Rickert 的知識理論對韋伯有特別重要的意 義:韋伯的方法論寫作,最初只是想檢驗 Rickert 把「價值判斷」與「價值關聯」 區分開來的這種觀點是否適用於政治經濟學,是寫到後來才超越了這個目標,把. engchi. 狄爾泰、Wundt、Simmel、Münsterberg、Meyer 等人都納入了討論範疇。不過, 至少韋伯的「各種科學是由於研究者的興趣差異而彼此有別」的看法,確實是從 Rickert 那裏接受過來的3(《韋伯傳》,2002:357)。. 3. 根據 Guy Oakes(1988)的說法,第一個有系統地分析韋伯的方法論文的人是 Alexander von Schelting,而 von Schelting 在 1922 年就指出韋伯的許多方法論概念是奠基於 Rickert 對科學的概 念(Oakes, 1988: 38)。對此,Fritz Ringer(2013)的看法也大致相同。但他補充,Rickert 的許多觀點 16.

(17) 但對韋伯的學說有特別影響的人當然不只 Rickert。據《韋伯傳》的說法, 韋伯關於「理解」的學說,是從狄爾泰和 Simmel 的觀點出發的,Münsterberg 也 對此有所研究,Gottl 則把這種方法全面用於政治經濟學和史學,韋伯透過與他 們的論爭,發展他自己關於理解的學說(《韋伯傳》 ,2002:358)。而 Ringer(2013) 則認為,韋伯的方法論立場其實大多產生自他對於德國史學傳統4的批判,例如 韋伯所評論過的 Roscher 和 Knies、Lamprecht、Eduard Meyer、狄爾泰等人,其 實都廣義的處於該傳統當中,這些人對韋伯的影響並不深。Ringer 認為,對於韋 伯的觀點影響較大者,除 Rickert 之外,應屬 Simmel 和 Windelband。對 Simmel 來說,人在進行互動時都是從他人的行動與姿態中推斷其思想和感情,雖然史學 家不可能完全掌握研究對象的情感,但某種程度的洞識還是可能的。Simmel 指 出歷史並不是法則科學而是實在科學,且歷史研究與探問歷史之「意義」的問題 是不同的,後者乃是價值判斷的範疇。韋伯的觀點顯然很大程度上受到 Simmel 的影響(Ringer, 2013:21-27)。至於 Windelband 對於韋伯的影響則在於自然科學與 人文科學的區分標準之上,Windelband 認為過去區分兩種科學的基礎在於「自然」 與「心靈」的本質差異,但他認為此種標準是有問題的,因而他主張經驗科學在 方法論上分為「法則科學」與「事件學(Ereigniswissenschaften)」兩種途徑,而同 一組現象可以用不同的途徑加以研究(Ringer, 2013: 28)。至於韋伯晚期對於社會 學方法的建構,Ringer 指出韋伯長期以來對於社會學並不感興趣,直至 1909 年 他協力創建德國社會學學會之後,才開始聚焦於社會學研究,從過去方法論文中 強調文化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方法論、對「理念型」的說明,轉向到對「社會關係」 的分析。而韋伯的社會學觀點,除了受到 Simmel 的影響之外,也有賴於 Tonnies.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n. er. io. al. sit. 的理論(Ringer, 2013: 43)。. Ch. engchi. i n U. v. 其實禁不起檢驗:例如他所提出的「價值關聯」並沒有排除「價值判斷」 ,且他也把歷史研究的 「客觀性」等同於引導歷史研究的價值的普遍有效性。因此 Ringer 認為,韋伯雖然受到 Rickert 的影響,但他從未全面接受 Rickert 的價值哲學(Ringer, 2013: 32)。 4 所謂「德國史學傳統」,Ringer 認為它是被前述所言之「教養」的意識形態所形塑的,這種傳 統提倡「設身處地」地去了解歷史人物,這當然不是錯誤的,但是這同時也意味著這種技巧是無 法言傳的,同時也無法確證,Leopold von Ranke 與 Johann Droysen 皆是此途徑的擁護者。(Ringer, 2013: 19)。 17.

(18) 肆、 馬克思與韋伯對科學的理解 第一節. 何謂科學?. 一、馬克思的科學 「科學」一詞在馬克思那裏顯然總是具有正面的意義。正如 A Dictionary of Marxist Thought 在「自然科學」條目的解釋當中提到的,馬克思與恩格斯其實都 深受十九世紀思想的影響,認為科學乃是一種「進步」。後來一些具影響力的詮 釋者──伯恩斯坦、考斯基、普列漢諾夫等人──也大量依賴自然科學的模式與類 比來強調馬克思主義的科學性。由於當時無有對科學進行反思的必要,當馬克思 提到科學的時候,常常只是為了批駁一些在他看來的謬論,例如在《德意志意識 形態》當中,「科學」就是與德國哲學從天降地的「玄想」相對立的: 德國哲學從天降地;和它完全相反,這裡是從地升天。也就是說,並 不是從人之所說、所設想(einbilden)、所想像的東西出發,也不是從被 說、被思考、被設想、被想像出來的人出發,以便達到有血有肉的人; 而是從實際活動著的人出發,而且從他們的實際生活過程出發……在 玄想終止的地方,在實際生活那裡,也正好就開始了「實際的、實證.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sit. er. io. 的科學」 、對人們「實際的發展過程」的「實踐活動」 的鋪陳(Darstellung)。 意識的「言詞」會終止,實際的知識必將取而代之。隨著對實際的鋪 陳,獨立的哲學將失去其存在媒介。(《馬克思哲學與政治經濟學著作 選5》,2015:118). n. al. Ch. engchi. i n U. v. 因此,所謂「科學」 ,首先要「從實際的前提出發」 。它的前提就是人,是處於實 際的、經驗可見的、在特定條件下的「發展過程」中的人,而不是被這些人所描 述、所設想的那種人。馬克思於是批評德國當時的歷史書寫甚至比不上一個日常 生活中的小販,因為每個時代怎麼說、史學家就怎麼信,毫無能力判別那是「裝 模作樣」還是「實際如此」(《選集》,2015:139)。而除了德國哲學和歷史學家 之外,經濟學家也犯了相同的錯誤,馬克思曾說「我們可別像國民經濟學家那樣 ──當他想要做解釋的時候,就──跑到一個虛構的原始狀態裡去。這樣的原始狀 態什麼也解釋不了。它只是把問題推到一個灰濛濛的遠方而已。它把它應該推論 的東西,亦即兩個東西──例如分工和交換──之間的必然關係,給假定為事實、 事件(《選集》 ,2015:64)」 。不只前提要是實際的,在進行推論時也都不該離開 實際生活過程,因此, 「科學」在這裡可說是等同於「實際」 、 「非玄想」 。恩格斯 5. 此書由孫善豪老師所編譯,即將出版,以下簡稱《選集》 。 18.

(19) 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也有相同的看法,他批評空想社會主義者認 為社會主義是絕對真理的表現,只要把它發現出來,它就會自己征服世界,且這 種觀點長期支配著 19 世紀的社會主義陣營。恩格斯認為,這種看法只能得出一 種折衷的、不倫不類的社會主義,相對於此,必須發展出一種位於現實的基礎上 的「科學的」社會主義(《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三卷,1995:732)。而所謂「實 際」 ,必然是以「感性」為基礎的: 「感性 (參見費爾巴哈) 必須是所有科學的基 礎。科學只有從感性意識和感性需要這兩種形貌的感性出發……才是實際的科學 (《一八四四年經濟學哲學手稿》,《選集》,2015:90)」。 馬克思的「科學」不只是當作一種形容詞使用,時而也指涉確切的對象,在 《一八四四年經濟學哲學手稿》 (以下簡稱《巴黎手稿》)當中,馬克思就曾論述 過「自然科學」和「人的科學」: 自然科學卻藉由工業而愈來愈在實踐上進入了人的生活、改造了人的 生活,並為人的解放做了準備,儘管它必須直接完成的是「非人化」 (Entmenschung)。工業是自然對人、從而是自然科學對人的「實際歷史 關係」 。因此,如果把工業看成人的本質力量的公開的揭示,那麼,自 然之「人的本質」,或者人之「自然的本質」,也就被理解了;這樣, 自然科學就將失去它的抽象物質的,或者不如說是唯心主義的方向, 並且將成為人的科學的基礎,正像它現在已經──儘管以異化的形貌 ──成了實際上人的生活的基礎一樣。(《選集》,2015:90).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sit. n. al. er. io. 在這裡,馬克思把自然科學視作一種生產力與控制勞動力的手段,亦即今日所謂 的「科技」。馬克思在此強調自然科學的「實踐」性質,如果今天只把自然科學 視為某種對物質世界的觀察或抽象理解,那這是不夠的,並且是「唯心的」,因 為工業正運用著自然科學,作為人與自然之間的一種互動中介,一方面讓人類得 以利用、改造自然,另方面也改造著人的生活。同時,自然科學所使用的儀器也 無非是工業的產物,所以無論從哪方面看,科學都處於與人的實際互動過程之 中。. Ch. engchi. i n U. v. G. A. Cohen(1972)則試圖從「本質」和「表象」的關係來處理馬克思的科學 。他舉《資本論》中的論述為例,指出馬克思所認為「真正科學的」解釋其實 就等於對現象之「深邃內在(esoteric)」的解釋,因為馬克思說過:「如果事物之 6. 表象及其本質會直接等同,那就不需要科學了」 ;在 1865 年一場對工人的演說當 中他也提到:「科學真理與我們的日常生活經驗總是相矛盾的,我們的日常經驗 僅僅捕捉到事物迷惑我們的那些表象」(Cohen, 1972: 183)。反過來說,既然有科 學存在,就表示一個外在現象一定具有一個與它不同的本質。就像我們所呼吸的 6. G. A. Cohen, “Karl Marx and the Withering Away of Social Science”, Philosophy & Public Affairs, Vol. 1, No. 2 (Winter, 1972), pp. 182-203 19.

(20) 空氣看似是單一的,但化學可以揭示其中其實含有許多成分;或者太陽看似是繞 著地球轉的,但科學會告訴我們事實恰好相反。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分析之所以 可說是「科學的」 ,正是由於對一般的資產階級經濟學家──馬克思口中的「庸俗 經濟學家」──而言,由於工人的勞動看似獲得了完全的報酬,如此一來,資本 家的利潤勢必就來自勞動以外的地方,所以他們就把利潤歸因於資本家的精明等 因素;但在馬克思的解釋中,只有勞動的耗費才會創造經濟價值,因此,工人其 實並沒有得到其勞動的全部報酬。在此意義上,庸俗經濟學家只看到利潤的表象, 只有馬克思才「科學地」指出了利潤被隱蔽起來的本質。 對 Farr(1991)而言, 「闡明內在機制」也是馬克思的科學中相當重要的部分。 如果自然科學與化學是去闡明物理現象的「實在」,那馬克思欲闡明的,則是人 類或社會機制的「實在」,Farr 認為,馬克思研究人的實在時,聚焦於「力量」 及「關係」這兩方面。而若從這兩方面來辨別事物本質,這其實並沒有把自然對 象與社會對象區分開來,就此而言,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是具有連續性的。 不過,Farr 認為馬克思仍然有區別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意圖。馬克思的歷史的 社會科學當中的「法則」 ,都是以趨勢(tendency)的形式出現的,所有的經濟法則, 對他來說都是特定的個人或階級,在不同的自然或社會環境下實現自身力量的趨 勢,這是「歷史必然性」而非「絕對必然性」(Farr, 1991: 115)。該法則並非永恆 有效的,而是「社會地」有效,它對於特定生產關係而言是客觀的,而該生產關 係從屬於被歷史所決定的社會的生產模式。Farr 引用了馬克思的話:「法則只對 一個給定的歷史發展而言有效」 、 「它們的假設,決不適用於所有的社會階段」(Farr,.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sit. al. er. io. 1991: 116)。這就構成了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的原則性區分,也構成了馬克思與 資產階級經濟學家的主要區別,後者自認他們的法則是跨歷史的並且是普世的。. n. 所以,馬克思既相信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之間存在許多連續性:都是去把某些機 制、力量、關係給理論化,都是經驗的、理論的、辯證的與唯物的方法等等。但 他也渴望強調出社會科學的某些特有特徵:例如它們的法則是歷史的。Farr 認為, 馬克思並不像一般的自然主義者一樣,相信社會科學可以化約為自然科學,用自 然科學的術語、法則、方法來進行研究。. Ch. engchi. i n U. v. 既然科學要從實際出發,又具有實踐的特性,那麼科學的目標也當然在於實 踐,或用馬克思最著名的話說: 「改變世界」 。整篇《費爾巴哈題綱》都在強調理 論必須要走向實踐,在《哲學的貧困》文末,馬克思也提到科學的責任在於激起 鬥爭,引導社會走向沒有階級對立的狀態: 只有在沒有階級和階級對抗的情況下,社會進化將不再是政治革命。 而在這以前,在每一次社會全盤改造的前夜,社會科學的結論總是“不 是戰鬥,就是死亡,不是血戰,就是毀滅。問題的提法必然如此。” (《馬 克思恩格斯文集》,2009:656). 20.

(21) 然而,在揚棄階級的社會狀態中,科學將如何發展,卻存在一些不同的詮釋。 Perelman(1978)認為馬克思眼中的科學的歷史,是一種逐步把荒謬事物清除的過 程7。科學的整個發展與經濟狀態息息相關,但只有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科學的 潛能會得到最廣泛的利用,也正是科學與工業的結合,才創造出資本主義的龐大 生產力。而對於生產力與科學,都應該藉由生產關係來加以掌握:資本主義的生 產力乃是特定生產關係的體現;也正是在特定的生產關係底下,科學才變成一種 與勞動有所區別的力量,並且也必須為資本服務。但資本主義雖有利於科學發展, 它卻也支配著科學發展,只要科學仍處於資本的支配底下,知識與物質活動就始 終分裂成「無思想的活動」與「無活動的思想」(Perelman, 1978:863)。Perelman 指出,馬克思不只認為科學可以改進社會,社會也能改善科學。這一點必須從馬 克思說「科學是在特殊的生產方式之下發展的」之概念中來理解:過去的原始生 產方式使得當時的人處於迷信的狀態,只有在這種迷信衰退之後,人才能夠把動 物、亦即自然視為人的工具;而在資本主義的發展當中,則是人本身被視為工具。 因此,資本主義中的科學只是一種有限的科學,同樣的,奠基於這種科學所發展 的工業也只能被視為人的有限能力的表達。但一旦資本主義這個眼罩(blinder)被 移除了,自然科學就將拋棄它的抽象的、唯心的傾向,而變成一種人的科學,換 言之,只有當科學以及人的其他力量,被認為是社會力量的時候,人類的解放才 是可能的。在那個理想的情境下,由於科學與生產方式的相互加強,科學將會前 所未有的繁榮(Perelman, 1978:867)。.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Cohen(1972)的想法卻與上述不同。對他來說,由於馬克思的「科學」乃是. sit. n. al. er. io. 對一個現象之「內在」的解釋,所以:只有在社會的型態是與掩蓋它的基本結構 的機制結合在一起時,科學才可以對這個社會進行研究;從社會科學所扮演的角 色來說,人類互動的真實內容一定要是隱蔽起來的(Cohen, 1972: 193)。例如,資 本主義社會與封建主義社會實際上都存在剝削8,但不同之處在於:在封建社會 中,「對產品的榨取(剝削)」是明顯的,而「人際關係是功利性的」這個事實是 隱蔽的9;而在資本主義社會中, 「對產品的榨取」是隱蔽的,而「人際關係是功 利性的」是明顯的。這兩個社會實際上都存在著這兩種特徵,但各自只有其中一 種特徵容易被看到10。所以,在資本主義社會下,工人討價還價的自由隱蔽了奴 7. Ch. engchi. i n U. v. 這其實是恩格斯的說法,但 Perelman 認為馬克思勢必會同意。參見 Perelman(1978: 860)。 封建主義社會與資本主義社會與十九世紀德國社會學常用的「共同體(Gemeinschaft)」與「社 會(Gesellschaft)」的區分類似, 「共同體」中的每一方看起來都關心對方的福利:領主是為了農 奴而戰鬥、農奴是為了效忠而耕作。而在「社會」中,人的相互聯繫則是因為每個人都期望從該 聯繫中得到自己的好處。對 Cohen 來說,這兩種連結都不必然就是剝削的,例如馬克思所說的 「簡單商品交換」就是一種「社會」連結,但其中卻沒有剝削,或者假如「共同體」中的關係是 親密如家人一般,那也並不存在不公正(Cohen, 1972: 189)。 9 在封建社會中,人們看似是被非經濟的傳統與感情所結合起來,但就歷史唯物論看來,其實是 經濟的必要性把它們聯合在一起,因此其基礎仍然是功利主義(Cohen, 1972: 190)。 10 拿資本主義社會與奴隸社會來對比,也能得到類似的結果:奴隸看似完全白做工,其實他有 所得,因為他被主人允許消費其部分產品;工人則看似完全得到回報,其實卻有所失,因為有一 部分成果被資本家拿走了(Cohen, 1972: 193)。 21 8.

(22) 役的本質,供給與需求的波動隱蔽了「價值由勞動時間決定」這個事實。而當馬 克思說社會主義下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透明的」和「可理解」的時候,其實就 表示社會主義使得科學成為不必要的,因為在社會主義社會中現象及其本質的差 異已經消除,社會科學也就沒有作用了。Cohen 進而提出:馬克思對於實在與表 象的名言與他對理論與實踐的統一的強調有密切關係。在資本主義下,勞動時間 採取了交換價值這個神秘的形式,但在社會主義下,不再有市場、貨幣、價值概 念,而只需要勞動時間概念,且勞動時間並非理論上的存在,而是可以實際應用 於經濟中的 (Cohen, 1972: 196)。社會主義使人的關係變得在實踐中可以理解, 這在過去的社會中是只有透過理論才能理解的。藉由統一了社會理論與社會實踐, 社會主義抑制了社會科學,當社會科學是必要的時候,代表人們並不了解自己: 而正因資本主義是模糊的,所以才要用科學來照亮它。Cohen 主張,我們應該可 以對《費爾巴哈題綱》第十一條進行補充:哲學家要改變世界,是為了使「解釋 世界」不再是必要的。理論與實踐的統一所談的可以不只是一個行動的方針,而 是已建立的社會主義社會的特徵。在《黑格爾法哲學批判》與《費爾巴哈題綱》 中,可以看到馬克思對理論與實踐統一的思想論述:理論的目的在於提供與現實.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一致的思想,實踐的目的在於提供與思想一致的現實。因此,理論與實踐的共同 點是渴望建立思想與現實的一致性。當社會環境不可避免導致思想和現實的不一 致時,我們應該與環境對抗,而非僅在思想中開戰(Cohen, 1972: 198)。. 二、韋伯的科學. sit. y. Nat. n. al. er. io. 馬克思與恩格斯把科學本身視為一種「進步」,當他們說一件事物是「科學 的」,代表他們對該事物有正面的評價。但在韋伯那裡卻並非如此,根據張旺山 (1998)的說法,韋伯對「科學」的明確定義是:「對實在所作的思想上的安排」, 這種描述無疑是中性的,其中並不含有評價。但在這個寬泛的定義底下,韋伯亟 欲解決的,是自然主義11在社會科學中所造成的問題。因此在韋伯早期的方法論 文中,把不同「科學」之特性界定出來,成為他的焦點所在,在〈羅謝與肯尼士 和歷史的國民經濟學之邏輯問題〉(以下簡稱〈羅謝與肯尼士〉)、〈社會科學的 與社會政策的知識之“客觀性”〉(以下簡稱〈客觀性〉)當中,韋伯費了許多功夫 在闡釋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文化科學之間的區別;在〈「文化科學的邏輯」這個 領域的一些批判性的研究〉(以下簡稱〈文化科學的邏輯〉)之中,韋伯則討論了. Ch. engchi. i n U. v. 一些如今應歸類為史學的研究方法,對他而言,史學無疑也是文化科學的一部分; 而在後期的〈關於理解社會學的若干範疇〉(以下簡稱〈範疇〉)、 《經濟與社會》 等文當中,韋伯雖然轉而處理「社會學」之特性與方法,但這些後期的論述,也 沿用、或者轉化了早期的說法,況且在《經濟與社會》的前言、亦即〈社會學基 本概念〉(以下簡稱《基本概念》)中,韋伯開頭就說「社會學是一門科學」。所 11. 亦即主張「所有社會現象都能用自然科學的方法進行研究」的立場。 22.

(23) 以,要談韋伯所界定的「科學」是什麼,必須去談在他理解中「何謂自然科學?」、 「何謂文化科學?」,甚至還要談「何謂社會學?」因為這些對韋伯而言無疑都 是科學的範疇12。 1903 年,韋伯發表了〈羅謝與肯尼士〉的第一部分,文中針對國民經濟學 「歷史學派」的創立者之一 Roscher 進行批判。對於 Roscher 所做的“哲學的”和“歷 史的”科學之區分,韋伯援引了 Rickert 對「法則科學」與「實在科學」的區分來 與 Roscher 對比:法則科學企圖以無條件有效的法則去安排雜多的實在,因此其 研究領域僅限於與它所使用的類概念有關的部分;相對的,實在科學則著眼於實 在的特殊之處,企圖將個別現象安排進一個具體的因果之普適性關聯中,其研究 領域則在於類概念所無法窮盡的那部份實在13。在此區分中,實在總是無限的雜 多,但對「法則科學」而言值得認識的乃是那些具有類型特徵之部分;對「實在 科學」而言值得認識的則是具體的實在本身。在一個註腳中韋伯就提到: 李克特的一個基本論點是:心理對象“給予”我們的方式,不能證成任 何相對於自然科學之特殊的、對於概念建構的方式具有本質性的區 別……。李克特的出發點是:“心理的”乃至“精神的”事實(無論人們怎 麼界定這二個多義的術語的範圍),原則上和“死的”自然完全一樣,都 可以用類概念與法則加以掌握。這個出發點在我看來是很有道理的。 (〈羅謝與肯尼士〉:16).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y. Nat. 因此對韋伯而言, 「精神的」事實也能夠以自然科學的方式去掌握。而另一方面,. sit. n. al. er. io. 那種「原生的一體關聯性(der urwüchsige Allzusammenhang)」也並不是社會過程、 亦即「人的」事實才獨有的(〈羅謝與肯尼士〉:註 30),如果我們試圖去探究某 個自然過程的完全具體的實在性,例如去探究一顆石頭從高處掉落之後的碎片分 布及碎塊大小,那種「原生的一體關聯性」就也會出現在自然過程中。所以,法 則科學與實在科學的區別,就不在於研究對象之上,而毋寧在於知識目標之不同。 韋伯指出, 「法則科學」是去不斷消除現象之個體性的因素,不斷把所發現的“法 則”安排到更普遍的法則之下,從而不斷遠離經驗上可以理解的實在,以求建構 出一套「普遍有效的公式之系統」,這些公式會以抽象的方式表現出所有歷史現 象中共通的東西(〈羅謝與肯尼士〉 :17)。韋伯特別強調,根據“法則性的”14知識 之邏輯本質,歷史實在不可能由這些公式導出來,因為法則的建構就是在「藉由 抽象來把概念內容空洞化」,亦即其方向乃是從實在往概念推進,而反向的「由. 12. Ch. engchi. i n U. v. 上述這些韋伯的方法論文,我主要參考張旺山老師編譯的《韋伯方法論文集》與 Bruun 所譯 的英譯本 Collected Methodological writings(2012),至於《範疇》一文由於未收錄於《韋伯方法論 文集》中,因此主要參考英譯版和德文原版。 13 雖然這是 Rickert 所做的區分,但韋伯基本上是同意的。在註腳中韋伯就提及,他試圖在本文 測試 Rickert 思想在文化科學當中的適用性(〈羅謝與肯尼士〉 :註 17)。 14 關於引號的使用,本文一般使用中文引號(「」),但由於譯本中有些詞彙會以英文的引號(“ ”) 強調,因此當提及那些詞彙時,本文即沿用英文引號。 2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auchy 積分理論是複變函數論中三個主要組成部分之一, 有了 Cauchy 積分理論, 複變 函 數論才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 並且導出一系列在微積分中得不到的結果。 我們先從 Cauchy

實在論 多瑪士 觀念論 經驗主義 馬克思 存在主義 語言分析 邏輯經驗

※非營利組織的使命與政府公共政策的目的在創造「公共利益」 ,切忌論述到最

※非營利組織的使命與政府公共政策的目的在創造「公共利益」 ,切忌論述到最

※非營利組織的使命與政府公共政策的目的在創造「公共利益」 ,切忌論述到最

審查整理呈現資料:蒐集到的資料應先審核 是否完整、正確、合理與一致,然後利用敘

但 Van Hiele 的幾何思考層次理論,主要值基於平面幾何系統的研究,Gutiérrez(1992)後 來延伸 Van Hiele 的幾何思考層次理論,並以 Van

2-1 化學實驗操作程序的認識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計劃與執行 2-2 化學實驗數據的解釋 探究能力-問題解決 分析與發現 2-3 化學實驗結果的推論與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