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真的只有教師知識和信念嗎?數學教師覺察力:從另一個觀點來看待教師的專業能力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真的只有教師知識和信念嗎?數學教師覺察力:從另一個觀點來看待教師的專業能力"

Copied!
1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真的只有教師知識和信念嗎?

數學教師覺察力:從另一個觀點來看待

教師的專業能力

林勇吉

國 立 清 華 大 學 數 理 教 育 所

壹、前言

一、教師覺察力簡介

「 教 師 覺 察 力 」 (Goodwin, 1994; Mason, 2002; Seidel & Sturmer, 2014; Sherin & van Es, 2009)一 詞,簡 單的 說,它 是 在 探 討 教 師 的 視 野 中 到 底 看 到 什 麼 。 這 意 謂 教 師 在 複 雜 的 課 室 環 境 中 , 特 別 注 意 什 麼 、 關 心 什 麼 、 如 何 對 這 些 事 件 做 出 反 應 。 一 般 而 言 , 教 師 覺 察 力 有 兩 個 主 要 程 序 :(1)注 意 (attending to)特 定事 件 ; (2)對 注 意 的 事 件 賦 予 意 義(making sense of events)。 前 者 (注 意 )意 謂 教 師 身 處 於 龐 大 且 複 雜 的 教 學 情 境 中,他(她)必 須「 主動 」 的 選 擇 去 注 意 什 麼 、 注 意 多 久 、 同 時 也 決 定 忽 略 什 麼 。 後 者(賦 予 意 義 )是 當 教 師 決 定 去 注 意 什 麼 後 , 接 下 來 他(她 )要 決 定 如 何 去 解 釋 他(她 )所 關 注 的 事 件 , 進 一 步 決 定 要 如 何 去 回 應 這 些 事 件(Amador, 2014; Huang & Li, 2012; Jacobs, Lamb, & Philipp, 2010; Mellone, 2011; Sherin, Jacobs, et al., 2011; Star & Strickland, 2008; Sun & van Es, 2015; Walkoe, 2015)。例 如教 師(1)注 意 到 學 生 的 某 一 個 解 題 想 法(程 序 1: 注 意特 定 事 件), (2)接 著 理 解 學 生 的 背 後 的 數 學 思 考 , 然 後 決 定 要 如 何 介 入(程 序 2: 對事 件 賦 予 意 義)。 事 實 上 , 這 兩 個 程 序 交 互 影 響 , 並 且 形 成 一 個 反 覆 循 環(cyclical), 教 師 依 據 對 關 注 事 件 的 解 釋 決 定 了 要 繼 續 關 注 什 麼 、 忽 略 什 麼 ; 而 持 續 的 關 注 某 一 事 件 , 又 將 導 致 教 師 對 事 件 有 新 的 詮 釋 , 如 此 「 注 意 特 定 事 件 」 和 「 賦 予 意 義 」 交 互 的 循 環 且 影 響 著(Sherin, Jacobs, et al., 2011)。

二、教師覺察力的重要性

教 師 覺 察 力 在 教 師 研 究 領 域 具 有 極 為 重 要 的 意 義 , 因 為 教 師 覺 察 力 是 學 習 或 改 變 教 學 中 不 可 或 缺 的 一 部 分 , 同 時 它 也 是 教 師 教 學 決 策 中 的 重 要 元 素 , 與 信 念 、 知 識 高 度 相 關 , 說 明 如 下 : (一 ) 發 展 教 師 覺 察 力 促 成 教 學 改 變 (Philipp, Jacobs, & Sherin, 2014; Sherin, Jacobs, et al., 2011)。

教 師 所 注 意 的 , 也 將 是 他(她 )教 學 上 所 重 視 的(Schoenfeld, 2011), 所 以 如 果 教 師 不 注 重 某 個 課 室 事 件(例 如,學 生 的 某 個 數 學 思 考),我們 也 很

(2)

難 期 待 在 教 學 時 看 到 他(她 )如 何 去 處 理 它 。 教 師 注 意 什 麼 將 造 成 他(她 )的 教 學 行 為,因 此,提 升 教 師 的 覺 察 力, 使 得 教 師 將 用 不 一 樣 的 觀 點 看 待 原 本 的 課 室 事 件,並 且 能 夠 賦 予 新 的 意 義, 最 終 將 促 成 教 學 的 改 變 。 對 於 職 前 教 師 來 說 , 他 們 普 遍 缺 乏 教 學 的 技 能 與 知 識 , 而 發 展 覺 察 力 便 是 關 鍵 中 的 關 鍵 , 職 前 教 師 如 果 不 能 先 發 展 出 覺 察 力 , 最 終 將 無 法 發 展 出 成 功 的 改 革 教 學(Mitchell & Marin, 2015; Sherin & van Es, 2005)。

( 二 ) 教 師 覺 察 力 與 信 念 、 知 識 息 息 相 關 (Kersting, 2008; Mitchell & Marin, 2015; Schoenfeld, 2011)。 教 師 覺 察 力 影 響 了 教 師 在 課 室 中 的 決 策(decision making),但是 教 師 覺 察 什 麼 與 如 何 展 現 他(她 )的 關 注 , 則 是 與 他 ( 她 ) 的 信 念 與 知 識 相 關 (Schoenfeld, 2011)。例 如 Kersting 的 研 究 發 現 , 通 常 能 夠 在 解 釋 影 片 獲 得 高 分 的 人(覺 察 力 ), 也 能 夠 在 知 識 測 驗 上 得 到 高 分 , 這 告 訴 我 們 , 如 果 忽 略 培 養 教 師 的 覺 察 力 , 可 能 導 致 他 們 的 知 識 或 信 念 發 展 受 限 , 進 一 步 影 響 到 教 學 決 策 的 能 力 。

貳、文獻回顧

一、教師覺察力

覺 察 力(noticing)或 可 譯 為 「 注 意 」、 「 察 覺 」、「 關 注 」或「 意 識 」,它 的 意 思 是 「 觀 察 」(observe)、「 理 解」(realize)和「 處 理 」某 事(Ball, 2011),「 覺 察力 」是 我 們日 常 生 活 的 一 部 分 , 例 如 我 們 可 能 會 注 意 到 今 天 的 早 餐 好 不 好 吃 、 某 位 朋 友 的 心 情 好 不 好 、 今 天 的 天 氣 如 何 等 , 覺 察 力 同 時 也 決 定 了 我 們 的 行 為 反 應 , 例 如 我 們 注 意 到 今 天 的 天 氣 是 陰 天 , 可 能 會 下 雨 , 因 此 我 們 會 攜 帶 雨 具 出 門 等 。 老 師 每 天 處 在 訊 息 爆 炸 的 課 室 環 境 中 , 他(她 )到 底 關 注 些 什 麼 ? 什 麼 背 後 原 因 造 成 他(她 )特 別 注 意 這 些 事 物 ? 這 些 都 與 他(她 )的 覺 察 力 相 關 。 教 學 是 一 個 複 雜 行 為 , 教 師 每 天 都 在 處 理 極 度 複 雜 與 快 速 的 資 訊 , 透 過 覺 察 力 , 從 中 進 行 教 學 決 策 。 學 者 們 對 於 教 師 覺 察 力 的 定 義 分 歧 (Jacobs et al., 2010; Sherin, Jacobs, et al., 2011),他 們 各 自有 不 同 的 重心 , 但 van E 和 Sherin (2002)的定 義 是 比較 普 遍 被 接受 的 定 義 , 她 們 定 義 教 師 覺 察 力 包 含 注 意 、 解 釋、連 結 三 個 要 素。(1)注意:辨 識 出什 麼 是 課 室 情 境 中 值 得 注 意 的 重 要 事 件。(2) 解 釋 : 使 用 個 人 的 瞭 解 去 理 解 這 個 特 定 課 室 事 件。(3) 連 結:將 辨 識 出的 特 定 課 室互 動 與 廣 泛 的 教 學 與 學 習 原 則 間 連 結 。 Jacobs et al. (2010)將 教 師 如何「 回 應 學 生 」也 加 進 去,所 以 他 們 的 三 個 元 素 是: (1)注 意學 生 的 思考、(2)解 釋學 生 的 瞭 解、 (3) 回 應 學 生 的 工 作 ( 回 應 學 生 也 可 見 於 Warshauer et al., 2014) 。 類 似 的 Stockero(2014)也將 教 師 如 何「 回 應 學 生」 加 到 她 的 定 義 中,不 過 她 保 留 了 上 述 的「 連 結 」,她 有 四 個 元 素:(1)辨 識出 情 境 中 的重 要 事 件(注 意 )、 (2)連 結 特 定 課 室 情 境 與 教 學 和 學 習 的 廣 泛 原 則 、(3)理解 這 個 情 境 、 (4)決 定如 何 回 應。補 充 說 明的 是,上 述(1)-(3)的 定義 主 要 是基 Sherin 的定 義(e.g., van Es & Sherin, 2002),而(4)則 是來 自 Jacobs et al. (2010)。

(3)

學 者 們 通 常 會 將 上 述(2)連 結 與 (3)理 解 歸 為 同 類,因 為 這 都 是 屬 於 如 何「 解 釋 」 課 室 現 象;如 果 用 更 廣 泛 的 定 義,連(4)回 應 也 會 與 連 結 與 理 解 同 類 , 這 都 屬 於 教 師 如 何 對 決 定 觀 察 的 現 象 賦 予 意 義(making sense)(Sherin, Jacobs, et al., 2011), 其 後, 我 們 將 再 整 理 這 些 不 同 定 義 。 Star 和 Strickland (2008)的 定 義 則 是 聚 焦 在van Es 和 Sherin (2002)的(1)注 意 上,Star 和 Strickland 認 為(1)是覺 察 力 的 基 礎 , 如 果 沒 有 注 意 , 後 面 的 連 結 與 解 釋 根 本 不 可 能 發 生 。 他 們 所 謂 的 注 意 , 簡 單 來 說 就 是 當 教 師 在 觀 察 課 室 的 時 候 , 教 師 注 意 到 什 麼 與 忽 略 什 麼。對 職 前 教 師 來 說, 「 注 意 」 這 個 元 素 尤 其 重 要 , 因 為 職 前 教 師 往 往 缺 乏 注 意 這 個 最 基 本 的 能 力 。 Goodwin(1994) 使 用 專 業 視 野 (profession vision)來 描 述 覺 察 力 , 他 認 為 專 業 視 野 是 一 種 基 於 個 人 興 趣 , 看 見 和 瞭 解 重 要 事 件 的 能 力 , 對 教 師 來 說 , 就 是 察 覺 教 室 和 解 釋 重 要 課 室 互 動 的 能 力 。 Sherin (2007)認 為 專 業 視 野 應 該 包 含 兩 個 主 要 的 程 序 : (1) 選 擇 注 意 (selective attention) 和 (2) 知 識 為 基 礎 的 推 理 (knowledge-based reasoning)。 選 擇 注 意是 指 教 師 決 定 在 當 下 要 注 意 什 麼,如 同 前 述, 課 室 是 一 個 複 雜 的 環 境 , 很 多 事 件 同 時 發 生 , 教 師 必 須 決 定 選 擇 去 注 意 什 麼 、 以 及 忽 略 什 麼 。 選 擇 注 意 這 個 想 法 在 先 前 的 研 究 就 被 探 討 過,例 如 Bell 和 Cowie (2001) 談 到 的「 互 動 式 形 成 評 量 」,這 個 詞 彙 用 來 說 明 教 師 可 以 分 辨 哪 些 學 生 聽 得 懂 , 哪 些 學 生 聽 不 懂。此 外,Fraivilling, Murphy, 和 Fuson (1999)強 調 教 師 等 待 和 聆 聽 學 生 想 法 的 能 力 , 這 意 味 教 師 仔 細 聆 聽 所 有 學 生 提 供 的 想 法 , 然 後 從 中 辨 認 出 哪 些 跟 今 天 課 程 要 教 的 主 題 特 別 相 關 。 第 二 個 程 序 知 識 為 基 礎 的 理 解 , 意 味 教 師 從 他 的 知 識 和 瞭 解 去 理 解 他 所 注 意 的 現 象 , 例 如 教 師 可 以 從 他 的 課 程 知 識 、 學 科 知 識 、 對 學 生 的 知 識 去 理 解 特 殊 事 件。上 述(1)選 擇 注 意和 (2)知 識為 基 礎 的理 解 是 兩 個互 動 的 程 序 , 這 意 味 教 師 選 擇 注 意 什 麼 會 影 響 他 如 何 進 行 理 解 , 相 對 的 教 師 的 知 識 和 期 待 也 會 驅 動 他 們 去 注 意 什 麼 。 總 結 來 說 , 上 述 這 些 定 義 的 差 異 性 可 以 區 分:(1)只 定義 注 意 和 忽略 什 麼,例如 Star, Lynch, 和 Perova (2011); Star 和 Strickland (2008)。 (2)同 時 定 義 注 意 和 解 釋 , 例 如 Sun 和 van Es (2015)。(3)定 義 注 意 、 解 釋 與 如 何 回 應 所 注 意 的 事 件 , 例 如 Jacobs, Lamb, Philipp, 和 Schappelle (2011)、 (4)聚 焦 特 定 主 題 , 例 如 聚 焦 學 生 思 考 的 覺 察 力(Kang & Anderson, 2015)。

儘 管 存 在 一 些 對 教 師 覺 察 力 不 同 的 定 義 , 但 是 這 些 定 義 都 在 談 論 個 體 如 何 對 情 境 賦 予 意 義(making sense)(Jacobs et al., 2010)。Sherin, Jacobs, et al. (2011)總 結 這 些 不 同 定 義 , 認 為 教 師 覺 察 力 有 兩 個 主 要 程 序 : (a) 注 意教 學 情 境 中的 特 定 事 件:為 了 掌 控 課 室 的 複 雜 性,教 師 必 須 決 定 注 意 什 麼 和 忽 略 什 麼。換 言 之,他 們 必 須 選 擇 注 意 什 麼、注 意 多 久、忽 略 什 麼、 以 及 忽 略 多 久。在 這 個 定 義 下,有 學

(4)

者 廣 泛 的 討 論 教 師 注 意 什 麼、忽 略 什 麼(Star & Strickland, 2008);但 也 有 學 者 聚 焦 於 特 定 主 題 的 覺 察 力,例 如 聚 焦 學 生 思 考 的 覺 察 力(noticing of students ’ mathematical thinking) (Ferná ndez, Llinares, & Valls, 2013; Kang & Anderson, 2015; Walkoe, 2015) (b) 對 教 學 情 境 中 的 事 件 賦 予 意 義 (making sense): 對 於 教 師 注 意 的 事 件,教 師 不 是 被 動 的 訊 息 接 受 者,相 反 的,教 師 必 須 解 釋 他 們 所 見,將 這 些 事 件 抽 象 化 與 特 徵 化。對 於 教 師 如 何 理 解 這 些 現 象,不 同 學 者 有 不 同 的 分 類 架 構(Sullivan, 2011), 並且 有 時 候 也 包 含 了 教 師 如 何 回 應(Jacobs et al., 2011)。 其 中(a)和(b)是 互動 的 循 環,教師 注 意 什 麼 會 決 定 他 如 何 去 解 釋 這 些 事 件 , 而 如 何 解 釋 這 些 事 件 , 也 會 影 響 他 下 次 決 定 要 去 注 意 什 麼 , 兩 者 相 輔 相 成 。

二、研究教師覺察力的方法學差異

研 究 教 師 覺 察 力 有 一 個 最 直 接 的 作 法 , 就 是 要 求 他 們 把 當 時 看 到 和 想 到 的 , 用 放 聲 思 考 的 方 式 講 出 來(Ericsson & Simon, 1980),然 而,對 於 教師 來 說 這 是不 太 可 行 的 , 因 為 不 可 能 在 教 學 的 當 下 打 斷 教 師 的 教 學 。 因 此 研 究 上 大 概 有 三 個 主 要 的 作 法(Sherin, Russ, & Colestock, 2011): (1)提 供別 人 的 教學 影 帶,供 教 師評 論、(2) 教 師 事 後 回 想 在 教 學 中 看 到 什 麼 與 想 什 麼 (可 以教 完 立 即 問、也 可 以 請他 看 自 己 的影 帶)、 (3)從 教 師 的 教 學 影 帶 中 推 論 教 師 的 覺 察 力 。 除 上 述 外,還 有 一 些 不 同 的 分 類 方 式: 例 如 有 些 研 究 者 聚 焦 研 究 個 別 教 師 的 覺 察 力(個案 研 究 , 如: Mitchell et al., 2015)、 而 有 些 聚 焦 於 整 體 教 師 的 覺 察 力(Sherin, Jacobs, et al., 2011); 覺 察 力的 評 量 設 計也 有 差 異 :(1)有 些 使 用 學 生 的 寫 作 (如 解 題 過 程) 當 作 素 材 (Fern á ndez, Llinares, & Valls, 2012)、(2)使 用 靜 態 的課 室 教 學 圖片 (Carter, Cushing, Sabers, Stein, & Berliner, 1988)、(3)使 用教 學 影 帶(van Es & Sherin, 2002) 、 (4) 使 用 卡 通 動 畫 (Herbst et al., 2013)、 (5)觀 看 真 實 的 課 室 教 學 當 作 媒 介 (Sherin & Es, 2003);如 果 是影 帶 當 作 素材 的 研 究,則 可 以 區 分 影 帶 的 長 度(短 片 或整 個 教 學), 例 如 Sherin 和 van Es (2009)的 影 片 是 剪 輯 過 後 的 影 片 , 長 度 約 5 分 鐘; Star et al. (2011)則是 觀 看 完整 的 課 室 教學 影 帶(約 50 分 鐘)。影 帶 的 來源 則 是 可 以區 分 教 師 自 己 的 教 學 或 別 人 的 教 學 、 編 輯 過 或 未 編 輯 過 的 影 帶(McConville & Lane, 2006);此外,有 學者 使 用 動畫 或 是 課 室轉 錄 稿 來 取 代 傳 統 的 影 片(Herbst et al., 2013)。 如 何 擷 取 教 師 的 覺 察 力 也 各 有 作 法 , 例 如 有 些 學 者 分 析 教 師 的( 口 語 ) 討 論 資 料、有 些 學 者 分 析 教 師 寫 作 的 資 料(撰 寫反 思 文 本)(Jacobs et al., 2010)、有 些 透 過 分 析 教 師 的 畫 圖(Star & Strickland, 2008);問 題 的 選 用 上,有 些 是 結 構 化 的 問 題(如:影 片 中 學 生 的 計 算 錯 誤 是 什 麼?)(Star et al., 2011),有些 是 開放 性 的 問 題(如:你 注 意到

(5)

什 麼?)(Walkoe, 2015); 有 些允 許 受 試 者回 看 影 片(倒 轉、快 轉、暫 停 )或 再次 觀 看 影 片 (Herbst et al., 2013; Star et al., 2008); 有 個 最 新 的 方 式 是 讓 教 師 使 用 頭 戴 式 隱 藏 攝 影 機 , 藉 由 分 析 教 師 錄 什 麼 來 瞭 解 教 師 覺 察 力(Sherin, Russ, et al., 2011)。

當 然 除 了 這 些 不 同 研 究 方 法 外 , 也 有 一 些 是 因 為 研 究 者 聚 焦 的 覺 察 力 之 處 不 一 樣,例 如Jacobs et al. (2010)聚焦 於 學 生思 考 上 , 因 此 他 的 研 究 資 料 包 含 教 師 如 何 理 解 學 生 的 想 法、教 師 如 何 回 應 學 生 的 問 題, 而Mitchell 和 Marin (2015)的研 究 是 聚 焦 在 職 前 老 師 身 上 , 因 此 , 很 自 然 的 他 在 意 的 是 用 結 構 化 的 方 式 引 導 教 師 回 答 , 並 且 僅 收 斂 在 職 前 教 師 如 何 注 意 重 要 和 不 重 要 的 事 件,並 沒 有 收 集 如 何 回 應 學 生 的 資 料。 表 1 整 理 這 些 研究 方 法 的 差異 性 。

三、教師的覺察力訓練

如 何 培 養 教 師 的 覺 察 力 是 一 個 重 要 的 課 題 , 一 般 而 言 , 我 們 透 過 訓 練 教 師 觀 看 影 帶 或 評 論 影 帶 達 成 目 的(Moreno & Ortegano-Layne, 2008; Roth McDuffie et al., 2014; Sherin et al., 2010; Sherin & van Es, 2005; Star et al., 2011; van Es & Sherin, 2002; van Es & Sherin, 2008; Walkoe, 2015) 。 那 麼 影 帶 有 甚 麼 特 性 呢 ? 影 帶 長 久 被 使 用 教 師 的 學 習 上 , 影 帶 可 以 記 錄 豐 富 的 課 室 互 動 資 訊 , 此 外 影 帶 具 有 重 複 觀 看 的 特 性 , 所 以 教 師 可 以 反 覆 觀 看 影 帶 獲 得 不 同 的 觀 點 , 例 如 教 師 可 以 在 第 一 次 注 意 教 學、第 二 次 注 意 學 生 反 應(Brunvand & Fishman, 2006);或 者 可 以 反覆 注 意 同 一個 事 件 , 藉 此 獲 得 更 深 入 的 瞭 解 。 此 外 影 帶 可 以 暫 停 、 可 以 快 轉 、 可 以 回 復 , 幫 助 教 師 聚 焦 某 個 教 學 片 段(Sun & van Es 2015)。 影 帶 也 可 以 提 供 不 同 的 視 野 , 例 如, 有 攝 影 機 專 門 拍 攝 各 組 學 生 的 學 習 , 教 師 可 以 一 次 觀 察 好 幾 組 的 學 習 , 這 是 課 室 觀 察 中 做 不 到 的(通 常 只能 擇 1 組 深入 觀 察)。 並 表 1、 教 師覺 察 力 研 究方 法 的 差 異性 向 度 差 異 性 人 數 1.個 人 、 2.群 體 (一 群 教 師 的 表 現 ) 媒 介 1.學 生 寫 作 、 2.教 學 影 帶 、 3.實 際 課 室 教 學 影 帶 1.片 段 (短 時 間 )、 2.整 個 教 學 (長 時 間 ) 影 帶 來 源 1.自 己 的 教 學 、 2.別 人 的 教 學 影 帶 格 式 1.動 畫 、 2.逐 字 稿 、 3.傳 統 影 片 研 究 方 法 1.分 析 教 師 (開 放 式 )寫 作 資 料、2.分 析 教 師 討 論 資 料、3.分 析 教 師 答 題 表 現 培 養 覺 察 力 1.開 放 式 的 觀 察 不 提 供 引 導 、 2.給 予 分 析 結 構 , 教 導 如 何 觀 察 評 量 問 題 1.開 放 性 問 題 (如:你 注 意 到 什 麼 )、2.結 構 式 問 題 (如 選 擇 題、是 非 題 ) 覺 察 力 定 義 1.三 要 素 皆 有 : 注 意 、 解 釋 、 回 應 、 2.只 有 注 意 、 3.特 定 主 題 的 覺 察 力 (如 : 對 學 生 思 考 的 覺 察 力 )

(6)

且 研 究 已 經 證 實 觀 看 影 帶 可 以 幫 助 教 師 提 升 覺 察 力 (Brantlinger, Sherin, & Linsenmeier, 2011; Sherin et al., 2010; Sherin, 2007; Sherin & Linsenmeier, 2011; Sherin & van Es, 2009; van Es, 2012; van Es & Sherin, 2008, 2009; Walkoe, 2015)。

「 影 帶 俱 樂 部 」(video club)(Sherin, 2003; Sherin, 2007; van Es, 2012; Walkoe, 2015) 意 味 聚 集 一 群 教 師 ( 職 前 或 在 職 ) 對 教 學 影 帶 進 行 分 析 與 討 論 , 這 是 覺 察 力 研 究 上 , 使 用 影 帶 來 提 升 教 師 覺 察 力 的 著 名 方 式 。 研 究 已 證 實 教 師 透 過 影 帶 俱 樂 部 中 的 討 論 可 以 提 升 覺 察 力 , 這 可 以 從 幾 個 面 向 來 看:1. 教 師聚 集 在 一 起共 同 檢 驗 他們 的 教 學 , 可 以 提 升 他 們 的 覺 察 力 , 在 此 影 片 提 供 一 個 可 以 共 同 聚 焦 的 討 論 的 主 題 。 2.教 師 鮮 有 機 會 觀 看 別 人 的 教 學 , 影 帶 俱 樂 部 提 供 這 樣 的 機 會 。3.一 群 人 一 起 討 論 教 學 有 助 於 提 升 覺 察 力 , 優 於 自 己 分 析 影 帶 , 因 此 影 帶 俱 樂 部 能 夠 幫 助 合 作 學 習 (Brantlinger et al., 2011; Sherin & Linsenmeier, 2011; van Es & Sherin, 2006; van Es & Sherin, 2008)。

儘 管 影 帶 已 被 證 實 可 以 提 升 教 師 的 覺 察 力 , 然 而 , 我 們 較 缺 乏 的 是 瞭 解 評 論 影 帶 如 何 提 升 教 師 的 覺 察 力 。

四、表徵教學實務

設 計 覺 察 力 的 評 量 或 是 培 養 教 師 覺 察 力 時,很 多 都 仰 賴 於 使 用 表 徵 教 學 實 務(如 影 帶)來 達 成,因 此如 何 表 徵教 學 實 務,便 成 了 重 要 的 課 題(Herbst et al., 2013; Herbst & Kosko, 2013; Moreno & Ortegano-Layne, 2008)。研究 上 主要 有 三 種 不同 表 徵 實 務的 方 法:第 一 種 是 書 寫 的 課 室 教 學 情 境(課室

教 學 轉 錄 逐 字 稿)(Dreher & Kuntze, 2015)、 第 二 種 是 最 普 遍 的 影 帶(Seago, 2003; van Es & Sherin, 2002)、第 三 種是 動 畫(Herbst et al., 2013)。 書寫 的 課 室 情境 強 調 的 是個 人 與 表 徵 間 的 互 動 , 他 可 以 控 制 外 在 干 擾 因 素,讓 讀 者 聚 焦 在 某 一 些 情 境 上(Dreher & Kuntze, 2015)。

影 帶 是 目 前 最 常 見 的 做 法(Seago, 2003; Sherin & van Es, 2005; Sherin & van Es, 2009; van Es & Sherin, 2008; Walkoe, 2015),它被 認 為能 最 佳 表 徵教 學 實 務 的豐 富 訊 息 , 然 而 它 並 不 是 毫 無 缺 點 與 限 制 (Chieu et al., 2011; Moreno & Ortegano-Layne, 2008; Sherin, Russ, et al., 2011), 首 先(1)影帶 取 得 不易 , 它 需 要學 校 、 教 師 、 學 生、家 長 的 同 意 才 能 拍 攝;(2)影 帶 的焦 點 受 限 , 影 帶 不 可 能 像 人 的 眼 睛 一 樣 想 看 哪 裡 就 看 哪 裡 , 它 有 拍 攝 視 角 的 限 制 性 , 有 時 候 只 拍 老 師 教 學 看 不 到 學 生 的 反 應 , 這 也 許 可 以 透 過 多 台 攝 影 機 輔 助 , 但 畢 竟 不 像 現 場 觀 察 那 麼 自 在;(3)影 帶紀 錄 較多 複 雜 的 訊 息 , 有 時 候 我 們 只 希 望 受 試 者 特 別 注 意 某 個 特 定 的 教 學 內 容 , 但 是 在 影 片 中 通 常 紀 錄 了 許 多 額 外 的 資 訊 , 例 如 拍 攝 學 生 思 考 , 可 能 會 看 到 桌 上 的 擺 設 、 文 具 用 品 、 衣 著 、 聽 到 同 儕 聊 天 的 聲 音 等 , 考 驗 觀 賞 者 覺 察 力 , 不 利 無 經 驗 的 職 前 教 師 觀 察 或 是 進 行 特 定 目 的 之 研 究;(4)影 帶無 法 改 變 情 節 , 用 在 研 究 上 有 侷 限 , 例 如 , 我 們 想 要 學 生 故 意 問 錯 誤 的 問 題 , 但 現 實 中 學 生 並 沒 有 這 樣 做(Herbst et al., 2013; Herbst, Chazan, Kosko, Dimmel, & Erickson, 2015; Herbst & Kosko, 2014)。

有 鑑 於 影 帶 的 限 制 ,Herbst 和 他的 研 究 團 隊 開 發 動 畫 來 表 徵 情 境 , 他 們 認 為 動

(7)

畫 可 以 操 弄 控 制 , 可 較 符 合 研 究 性 質 , 他 們 用 幾 何 圖 形 和 代 數 來 類 比 影 帶 和 動 畫 的 差 別 , 影 帶 就 像 是 幾 何 圖 形 , 透 過 個 體 的 行 為 來 表 徵 教 學 實 務;而 動 畫 就 像 是 代 數, 裡 面 的 卡 通 人 物 就 像 代 數 符 號 , 透 過 卡 通 人 物 來 表 徵 現 實 中 的 人 物 ; 在 他 們 的 研 究 中(Herbst et al., 2013; Herbst et al., 2015; Herbst & Kosko, 2014),使 用影 帶 與 動 畫並 無 顯 著 差 異 , 甚 至 教 師 在 某 些 覺 察 力 向 度 上 , 動 畫 組 的 表 現 還 略 優 於 影 帶 組 。 Moreno 和 Ortegano-Layne (2008)的 研 究 也 發 現 動 畫 組 的 職 前 教 師 有 校 正 向 學 習 態 度 , 和 學 習 成 效 。 綜 合 上 述 , 茲 將 各 種 不 同 媒 體 評 量 設 計 優 缺 點 比 較 如 表 2。

五、教師覺察力的實徵研究

教 師 覺 察 力 的 研 究 越 來 越 受 到 重 視 , 其 研 究 題 材 廣 泛 , 儘 管 前 述 內 容 已 對 教 師 覺 察 力 研 究 多 有 著 墨 , 在 此 我 們 用 另 外 一 種 方 式 來 整 理 這 些 相 關 研 究 , 企 圖 幫 助 讀 者 更 瞭 解 這 些 不 同 類 型 的 研 究 。 然 而 這 些 分 類 並 非 絕 對 的 , 例 如 下 述 「 比 較 覺 察 力 的 研 究 」 這 個 分 類 , 想 要 凸 顯 這 些 研 究 中 進 行 兩 個 變 項 的 比 較(如:在 職 vs.職前),但 屬 於「 比 較 覺 察 力 的 研 究 」這 個 分 類 的 研 究, 有 些 也 可 被 劃 分 在 「 培 養 覺 察 力 的 研 究 」 的 類 別 中 。 因 此 在 這 裡 的 分 類 是 要 凸 顯 某 一 個 特 性(部 分 內容 在 前 述 已曾 提 及): (一 ) 比 較 覺 察 力 的 研 究 : 1. 比 較 職 前 與 在 職 教 師 (或 初 任 教 師 )的 覺 察 力: 例 如 Jacobs et al. (2010)對 教 師 如 何 覺 察 學 生 思 考 有 興 趣 , 他 比 較 職 前 與 在 職 教 師 , 瞭 解 這 兩 群 教 師 如 何 發 展 他 們 的 覺 察 力 。Huang 和 Li (2012)的 研 究 比 較 中 國 的 生 手 與 資 深 教 師 , 發 現 在 職 教 師 較 在 意 培 養 學 生 的 高 階 數 學 思 考、數 學 知 識 的 一 致 性, 較 少 注 意 教 師 引 導 。 2. 比 較 覺 察 力 文 化 差 異 (跨 國 比 較 ): 例 如 前 述 Miller 和 Zhou (2007) 的 研 究 , 他 們 發 現 美 國 教 師 的 覺 察 力 較 注 重 在 教 學 策 略 上 , 而 中 國 教 師 的 覺 察 力 較 注 重 在 數 學 。 (二 ) 培 養 覺 察 力 的 研 究 : 1. 聚 焦 培 養 在 職 教 師 的 覺 察 力 : 例 如 前 述 Star et al. (2011); Star 和 Strickland (2008)研究 職 前 教師,他 們 特 別 聚 焦 培 養 職 前 教 師 的 基 礎 覺 察 力:能 看 到 什 麼 與 不 能 看 到 什 麼(覺 察 力 元 素 1:注 意),透 過教 材 教法 課 程, 表 2、 不 同覺 察 力 評 量設 計 優 缺 點比 較 真 實 時 間 製 作 成 本 操 弄 劇 情 取 得 1=最真 實 3=最虛 擬 1=最快 速 3=最耗 時 1=最簡 單 3=最耗 力 1=最低 3=最高 ○=可 ×=否 ○=易 ×=難 影 帶 1 1 1 1 × × 動 畫 2 3 3 3 ○ ○ 文 本 3 2 2 2 ○ ○

(8)

提 供 分 析 架 構,訓 練 職 前 教 師 發 展 覺 察 力 。 2. 透 過 訓 練 教 師 對 影 帶 編 碼 來 提 升 覺 察 力 : 例 如 Scherrer 和 Stein (2012) 讓 教 師 對 課 室 影 帶 進 行 編 碼,藉 此 來 訓 練 他 們 的 覺 察 力 ;Mitchell 和 Marin (2015)的 研 究 發 現 訓 練 職 前 教 師 使 用 MQI 編 碼 架 構 (Hill et al., 2008)對影 片 編 碼,可 以 成 功 發展 覺 察 力 。 3. 線 上 討 論 提 升 覺 察 力 : Fernández et al. (2012) 以 線 上 討 論 為 媒 介 , 透 過 職 前 教 師 解 決 特 殊 數 學 問 題,讓 職 前 教 師 討 論 他 們 的 彼 此 解 題、學 生 的 解 題,再 將 他 們 的 討 論 如 何 解 題 延 伸 到 學 生 思 考 上 。 4. 影 帶 俱 樂 部 : 前 述 已 提 及 相 關 內 容 (Sherin, 2003; Sherin & Han, 2004; Sherin & van Es, 2009; van Es, 2012; van Es & Sherin, 2006; van Es & Sherin, 2009; Walkoe, 2015)。 (三 ) 科 技 融 入 的 研 究 : Walkoe (2015)的研 究 聚 焦 在發 展 學 生 代 數 思 考 的 覺 察 力 , 他 們 發 展 一 套 軟 體 , 可 以 讓 職 前 教 師 在 影 片 上 註 記(標 記 停 留 點),透 過影 帶 的註 記 與 彼 此討 論 發 展 覺察 力。van Es 和 Sherin (2002)使用 自 行 開發 的 VAST 軟 體 ,軟 體 中 可 以讓 教 師 觀 看自 己 教 學 的 影 片 並 記 錄 不 同 向 度 的 觀 察(軟 體 會 提 示 教 師 有 哪 些 向 度),例如 有「 學 生 思 考 」、「 教 師 角 色 」、「 對 話 」 等 視 窗 , 引 導 教 師 在 其 中 填 上 分 析 的 內 容 。 (四 ) 創 新 方 法 學 的 研 究 :

例 如 Sherin, Russ, et al. (2011)透過 頭 戴 式 影 藏 攝 影 機(戴 在 教 師 頭 上 ), 研 究 教 師 在 教 學 當 下 的 覺 察 力 ;Herbst et al. (2013)開 發 卡 通 動 畫 來 取 代 影 片 評 量 , 並 比 較 兩 者 的 差 異 , 研 究 結 果 發 現 兩 者 具 有 同 樣 的 功 效 。 (五 ) 學 生 思 考 的 覺 察 力 : 覺 察 學 生 的 思 考 是 發 展 教 師 覺 察 力 中 , 最 普 遍 關 注 的 研 究 議 題(Ding & Domí nguez, 2015; Fernández et al., 2012; Kang & Anderson, 2015; Levin et al., 2009; Roth McDuffie et al., 2014; Walkoe, 2015)。

六 、 教 師 覺 察 力 與 其 他 向 度 間 的 關

一 般 而 言 , 學 者 們 認 為 教 師 知 識 促 進 覺 察 力,而 覺 察 力 與 教 學 實 務 相 關(Jacobs et al., 2010; Kang & Anderson, 2015; Miller, 2011; Sherin & Es, 2002; van Es & Sherin, 2002; van Es & Sherin, 2008; Warshauer et al., 2014), 然 而學 者 也 普 遍認 為 覺 察 力同 時 受 到 知 識 與 信 念 的 影 響(Ding & Domí nguez, 2015; Dreher & Kuntze, 2015; Schoenfeld, 2011),我 們 依 據學 者 的 想 法, 將 覺 察 力 與 其 他 向 度 關 係 畫 圖 如 圖 1, 但 是 這 些 推 論 目 前 並 沒 有 充 分 的 量 化 研 究 證 實 。 同 時 , 我 們 也 好 奇 覺 察 力 對 學 生 成 就 的 影 響 , 這 是 目 前 研 究 上 缺 乏 的 研 究 , 但 這 也 是 因 為 學 生 成 就 與 教 師 能 力 的 關 係 , 本 來 就 不 容 易 透 過 實 徵 資 料 證 實 。

(9)

圖1. 覺 察 力 與 其 他 向度 間 的 關 係

參、結論

「 覺 察 力 很 重 要 」(noticing matters, Schoenfeld, 2011, p.233)。 Schack, Fisher, 和 Thomas (2015) 在 對 Mathematics teacher noticing: Seeing through teachers’ eyes 的書 評 中,引 述 了 上 面這 句 話,認為 Schoenfeld 成 功的 用 精 簡 字句 掌 握 住 這本 非 常 重 要 且 極 具 未 來 發 展 性 的 書 籍 , 這 句 話 背 後 所 隱 含 的 意 義 是 Schack et al.認 為 「 數 學 教 師 覺 察 力 」(mathematics teacher noticing) 重 要 且極 具 潛 力 的研 究 主 題 。 的 確,「 教 師 覺 察 力 」(teacher noticing) 近 十 幾 年 來 , 逐 漸 受 到 越 來 越 多 學 者 們 的 注 意 (Chieu, Herbst, & Weiss, 2011; Dreher& Kuntze, 2015; Goodwin, 1994; Mason, 2002; Mitchell & Marin, 2015; Schack et al., 2015; Scherer & Steinbring, 2006; Sherin & Es, 2003; Sherin, Jacobs, & Philipp, 2011; Sherin & van Es, 2009; Star & Strickland, 2008; Stockero, 2014; Sun & van Es, 2015; van Es & Sherin, 2002; van Es & Sherin, 2006; Walkoe, 2015),不 僅 如 此, 教 師 覺 察 力 這 個 主 題 更 擴 展 到 「 師 培 者 」 的 覺 察 力 上(Amador, 2014),或 是 其 他 教 育 領 域 中 , 例 如 : 科 學 教 育 領 域(Kang & Anderson, 2015)、 純 教 育 領 域 (無 聚 焦 特 定 學 科 , 各 學 科 同 時 包 括) (Seidel & Sturmer, 2014)、非 教育 領 域,如 護 士 培 育 (McConville & Lane, 2006),有 鑑於 此,我 們 無 法 也 不 可 避 免 地 必 須 透 過 研 究 更 深 入 了 解 教 師 的 數 學 教 學 覺 察 力 , 我 們 期 待 本 文 作 為 一 個 開 啟 數 學 教 師 覺 察 力 研 究 的 開 端 。

致謝

本 文 受 科 技 部 經 費 補 助 , 特 此 感 謝 。 計 劃 編 號 :MOST 1052511S007 011 -MY3。

參考文獻

Amador, J. (2014). Professional noticing practices of novice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or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published online. doi:

10.1007/s10763-014-9570-9

Balacheff, N. (1988). Aspects of proof in pupils' practice in school mathematics. In D. Pimm (Ed.),

Mathematics, teachers and children

(pp. 216-235).

Ball, D. L. (2011). Foreword. In M. G. Sherin, V. R. Jacobs & R. A. Philipp

(10)

(Eds.), Mathematics teacher noticing: Seeing through teachers’ eyes (pp. xx-xxiv). New York: Taylor

and Francis.

Ball, D. L., Thames, M. H., & Phelps, G. (2008). Content Knowledge for Teaching: What Makes It Special?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59(5),

389-407. doi: 10.1177/0022487108324554

Bell, B., & Cowie, B. (2001). The characteristics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in science education.

Science Education, 85(5), 536-553.

Brantlinger, A., Sherin, M. G., & Linsenmeier, K. A. (2011). Discussing discussion: A video club in the service of math teachers' National Board preparation.

Teachers and Teaching: Theory and Practice, 17(1), 5-33. doi:

10.1080/13540602.2011.538494 Brunvand, S., & Fishman, B. (2006).

Investigating the impact of the availability of scaffolds on preservice teacher noticing and learning from video.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ystems,

35(2), 151-174. doi: 10.2190/l353-x356-72w7-42l9

Carter, K., Cushing, K., Sabers, D., Stein, P., & Berliner, D. C. (1988). Expert-novice differences in perceiving and processing visual classroom informat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39(3), 25-31.

Chieu, V. M., Herbst, P., & Weiss, M. (2011). Effect of an Animated Classroom Story Embedded in Online Discussion on Helping Mathematics Teachers Learn to Notice. Journal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20(4), 589-624. doi:

10.1080/10508406.2011.528324 Dewey, J. (1904). The relation of theory to

practice in education. In National Society for the Scientific Study of Education (Ed.), The relation of theory to practice in the education of teachers (Vol. 3, Part 1). Bloomington, IL: Public School Publishing Co. (Reprinted from:

Teacher education in America: A documentary history, pp. 148-149,

by M. L. Borrowman, Ed., 1965, New York: Teachers College Press). Ding, L., & Domínguez, H. (2015).

Opportunities to notice: Chinese prospective teachers noticing students’ ideas in a distance formula lesson. Journal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Published

online).

doi:10.1007/s10857-015-9301-3

Doyle, W. (1977). Learning the classroom environment: An ecological analysis of induction into teaching.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28(6), 51-55.

Dreher, A., & Kuntze, S. (2015). Teachers’ professional knowledge and noticing: The case of multiple representations in the mathematics classroom. Educational Studies in

Mathematics, 88(1), 89-114. doi:

10.1007/s10649-014-9577-8

Endsley, M. R. (1995). Toward a theory of situation awarness in dynamic systems. Human Factor, 37, 32-64. Ericsson, K. A., & Simon, H. A. (1980).

Verbal reports as data. Psychological

review, 87(3), 215-251.

Fernández, C., Llinares, S., & Valls, J. (2012). Learning to notice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through on-line discussions. ZDM, 44(6), 747-759.

Fernández, C., Llinares, S., & Valls, J. (2013). Primary school teacher’s noticing of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in problem solving. The

Mathematics Enthusiast, 10, 37-63.

Fraivilling, J. L., Murphy, L. A., & Fuson, K. C. (1999). Advancing children's mathematics thinking in everyday mathematics classroom.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30(2), 148-170.

Goodwin, C. (1994). Professional vision.

American Anthropologist, 96(3),

606-633.

Herbst, P., Aaron, W., & Erickson, A. (2013). How preservice teachers

respond to representations of practice: A comparison of

(11)

animations and video.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San Francisco.

Herbst, P., Chazan, D., Kosko, K., Dimmel, J., & Erickson, A. (2015). Using multimedia questionnaires to study influences on the decisions mathematics teachers make in instructional situations. ZDM, 1-17. doi: 10.1007/s11858-015-0727-y Herbst, P., & Chieu, V. M. (2011). Depict: A

tool to represent classroom scenarios technical report.

University of Michigan. Retrieved from

http://hdl.handle.net/2027.42/87949 Herbst, P., & Kosko, K. (2014).

Mathematical knowledge for teaching and its specificity to high school geometry instruction.

Herbst, P., & Kosko, K. W. (2013). Using representations of practice to elicit mathematics teachers’ tacit knowledge of practice: a comparison of responses to animations and videos. Journal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17, 515-537. doi:

10.1007/s10857-013-9267-y

Hill, H. C., Blunk, M. L., Charalambous, C. Y., Lewis, J. M., Phelps, G. C., Sleep, L., & Ball, D. L. (2008). Mathematical Knowledge for Teaching and the Mathematical Quality of Instruction: An Exploratory Study. Cognition and

Instruction, 26(4), 430-511. doi:

10.1080/07370000802177235

Huang, R., & Li, Y. (2012). What matters most: A comparison of expert and novice teachers' noticing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events.

School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112(7), 420-432.

Jacobs, V. R., Lamb, L. L., & Philipp, R. A. (2010). Professional noticing of children's mathematical thinking.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169-202.

Jacobs, V. R., Lamb, L. L. C., Philipp, R. A., & Schappelle, B. P. (2011). Deciding how to respond on the basis of

children's understanding. In M. G. Sherin, V. R. Jacobs & R. A. Philipp (Eds.), Mathematics teacher noticing: Seeing through teachers’ eyes (pp. 97-116). New York: Taylor

and Francis.

Jaworski, B. (1992). Mathematics teaching: What is it? For the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12(1), 8-14.

Kang, H., & Anderson, C. W. (2015). Supporting preservice science teachers' ability to attend and respond to student thinking by design. Science Education, 99(5), 863-895. doi: 10.1002/sce.21182 Kersting, N. (2008). Using Video Clips of

Mathematics Classroom Instruction as Item Prompts to Measure Teachers' Knowledge of Teaching Mathematic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68(5),

845-861. doi: 10.1177/0013164407313369

Kersting, N. B., Givvin, K. B., Sotelo, F. L., & Stigler, J. W. (2010). Teachers' analyses of classroom video predict student learning of mathematics: Further explorations of a novel measure of teacher knowledge.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61(1-2), 172-181. doi: 10.1177/

0022487109347875

Lesgold, A., Rubinson, H., Feltovich, P., Glaser, R., Klopfer, D., & Wang, Y. (1988). Expertise in a complex skill: Diagnosing x-ray pictures. In M. T. H. Chi, R. Glaser & M. Farr (Eds.),

The nature of expertise (pp.

311-342). Hillsdale, NJ: Erlbaum.

Levin, D. M., Hammer, D., & Coffey, J. E. (2009). Novice teachers' attention to student thinking.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60(2), 142-154. doi:

10.1177/0022487108330245

Lo, J.-J., & Luo, F. (2012). Prospective elementary teachers’ knowledge of fraction division. Journal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15(6), 481-500. doi:

10.1007/s10857-012-9221-4

Mason, J. (2002). Researching your own

(12)

London: Routledge Falmer.

McConville, S. A., & Lane, A. M. (2006). Using on-line video clips to enhance self-efficacy toward dealing with difficult situations among nursing students. Nurse Educ Today, 26(3),

200-208. doi: 10.1016/j.nedt.2005.09.024

Mellone, M. (2011). The influence of theoretical tools on teachers’ orientation to notice and classroom practice: a case study. Journal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14(4), 269-284. doi:

10.1007/s10857-011-9176-x

Miller, K., & Zhou, X. (2007). Learning from classroom video: What makes it compelling and what makes it hard. In R. Goldman, R. Pea, B. Barron & S. J. Derry (Eds.), Video research in

the learning sciences (pp. 321-334).

Mahwah, NJ: Erlbaum.

Miller, K. F. (2011). Situatin awareness in teaching: What educators can learn from video-based research in other fields. In M. G. Sherin, V. R. Jacobs & R. A. Philipp (Eds.), Mathematics

teacher noticing: Seeing through

teachers' eyes. New York: Routledge. Mitchell, R. N., & Marin, K. A. (2015).

Examining the use of a structured analysis framework to support prospective teacher noticing.

Journal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18(6), 551-575. doi:

10.1007/s10857-014-9294-3

Moreno, R., & Ortegano-Layne, L. (2008). Do classroom exemplars promote the application of principles in teacher education? A comparison of videos, animations, and narrative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56(4), 449-465.

doi: 10.1007/s11423-006-9027-0 Mullis, I. V. S., Martin, M. O., Foy, P., &

Arora, A. (2012). TIMSS 2011

international results in mathematics.

Chestnut Hill, MA: TIMSS & PIRLS International Study Center, Lynch School of Education, Boston College.

National Research Center of Taiwan. (2010).

A milestone of an international study in Taiwan teacher education: An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of Taiwan mathematics teacher preparation. Taipei: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 (2000). Inquiry

and the national science education standards.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cademy Press.

Osmanoglu, A., Isiksal, M., & Koc, Y. (2015). Getting ready for the profession: Prospective teachers’ noticing related to teacher actions.

Australia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40(2), 29-51. doi:

10.14221/ajte.2015v40n2.3

Philipp, R. A., Jacobs, V. R., & Sherin, M. G. (2014). Noticing of mathematics teachers. In S. Lerman (Ed.),

Encyclopedia of mathematics education (pp. 465-466).

Netherlands: Springer.

Roth McDuffie, A., Foote, M. Q., Bolson, C., Turner, E. E., Aguirre, J. M., Bartell, T. G., . . . Land, T. (2014). Using video analysis to support prospective K-8 teachers’ noticing of students’ multiple mathematical knowledge bases. Journal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17(3), 245-270. doi:

10.1007/s10857-013-9257-0

Santagata, R., Zannoni, C., & Stigler, J. W. (2007). The role of lesson analysis in pre-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an empirical investigation of teacher learning from a virtual video-based field experience. Journal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10(2), 123-140. doi:

10.1007/s10857-007-9029-9

Schack, E. O., Fisher, M. H., & Thomas, J. N. (2015). Multiple perspectives of teacher noticing: An emerging area of research. Journal for Research in

Mathematics Education, 46(3),

371-375.

Scherer, P., & Steinbring, H. (2006). Noticing children’s learning processes – teachers jointly reflect on their own classroom interaction

(13)

for improving mathematics teaching.

Journal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doi:

10.1007/s10857-006-0004-7

Scherrer, J., & Stein, M. K. (2012). Effects of a coding intervention on what teachers learn to notice during whole-group discussion. Journal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16(2), 105-124. doi:

10.1007/s10857-012-9207-2

Schoenfeld, A. H. (2011). Noticing matters. A lot. Now what. In M. G. Sherin, V. R. Jacobs & R. A. Philipp (Eds.),

Mathematics teacher noticing: Seeing through teachers’ eyes (pp.

223-238). New York: Taylor and Francis.

Seago, N. (2003). Using video as an object of inquiry for mathematics teaching and learning. 10, 259-286. doi: 10.1016/s1479-3687(03)10010-7 Seidel, T., & Sturmer, K. (2014). Modeling

and measuring the structure of professional vision in preservice teachers.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Journal, 51(4), 739-771.

doi: 10.3102/0002831214531321 Sherin, B. L., Sherin, M. G., Colestock, A.

A., Russ, R. S., Luna, M. J., Mulligan, M., . . . Hall, R. (2010). Using digital video to investigate teachers' in-the-moment noticing.

Learning in the Disciplines: ICLS 2010 Conference Proceedings - 9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2, 179-186.

Sherin, M. G. (2003). Using video clubs to support conversations among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Action in

Teacher Education, 24(4), 33-45.

doi:

10.1080/01626620.2003.10463277 Sherin, M. G. (2007). The development of

teachers’ professional vision in video clubs. In R. Goldman., R. Pea, B. Barron & S. Derry (Eds.), Video

research in the learning sciences

(pp. 383-395).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Sherin, M. G., & Es, E. A. v. (2002). Learning to notice as a focu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Classroom Leadership, 5(9), 1-6.

Sherin, M. G., & Es, E. A. v. (2003). A new lens on teaching: learning to notice.

Mathematics Teaching in the Middle School, 9(2), 92-95.

Sherin, M. G., & Han, S. Y. (2004). Teacher learning in the context of a video club.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0(2), 163-183. doi:

10.1016/j.tate.2003.08.001

Sherin, M. G., Jacobs, V. R., & Philipp, R. A. (2011). Situating the study of teacher noticing. In M. G. Sherin, V. R. Jacobs & R. A. Philipp (Eds.),

Mathematics teacher noticing: Seeing through teachers’ eyes (pp.

3-13). New York: Taylor and Francis. Sherin, M. G., & Linsenmeier, K. (2011).

Pause, rewind, reflect: Video clubs throw open the classroom doors.

Journal of Staff Development, 32(5),

38-41.

Sherin, M. G., Russ, R. S., & Colestock, A. A. (2011). Accessing mathematics teachers’ in-the-moment noticing. In M. G. Sherin, V. R. Jacobs & R. A. Philipp (Eds.), Mathematics teacher

noticing: Seeing through teachers’ eyes (pp. 79-94). New York:

Rougtledge.

Sherin, M. G., & Star, J. R. (2011). Reflections on the study of teacher noticing. In M. G. Sherin, V. R. Jacobs & R. A. Philipp (Eds.),

Mathematics teacher noticing: Seeing through teachers’ eyes (pp.

66-78). New York: Taylor and Francis.

Sherin, M. G., & van Es, E. A. (2005). Using video to support teachers' ability to notice classroom interations.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13(3), 475-491.

Sherin, M. G., & van Es, E. A. (2009). Effects of video club participation on teachers' professional vision.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60(1),

20-37. doi: 10.1177/ 0022487108328155

Star, J. R., Lynch, K., & Perova, N. (2011). Using video to improve preservice

(14)

mathematics teachers's abilities to attend to classroom features. In M. G. Sherin, V. R. Jacobs & R. A. Philipp (Eds.), Mathematics teacher

noticing: Seeing through teachers’ eyes (pp. 117-133). New York:

Routledge.

Star, J. R., & Strickland, S. K. (2008). Learning to observe: Using video to improve preservice mathematics teachers’ ability to notice. Journal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11(2), 107-125. doi: 10.1007/

s10857-007-9063-7

Steffe, L., & Olive, J. (2009). Children's

fractional knowledge. New York:

Springer Science & Business Media. Stern, W. (1930). Psychology of early

childhood up to the sixth year of age.

New York: Holt.

Stockero, S. L. (2014). Transitions in prospective mathematics teacher noticing Research Trends in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pp.

239-259): Springer.

Sullivan, P. (2011). Identifying and describing the knowledge needed by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Journal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14(3), 171-173. doi:

10.1007/s10857-011-9188-6

Sun, J., & van Es, E. A. (2015). An exploratory study of the influence that analyzing teaching has on preservice teachers' classroom practice. Journal of Teacher Education, 66(3), 201-214. doi:

10.1177/0022487115574103

van Es, E. A. (2012). Examining the development of a teacher learning community: The case of a video club.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8(2), 182-192.

van Es, E. A., & Sherin, M. G. (2002). Learning to notice: Scaffolding new

teachers' interpretations of classroom interactions.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teacher education, 10(4), 571-596.

van Es, E. A., & Sherin, M. G. (2006). How different video club designs support teachers in “learning to notice”.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22(4), 125-135.

van Es, E. A., & Sherin, M. G. (2008). Mathematics teachers’ “learning to notice” in the context of a video club. Teaching and Teacher Education, 24(2), 244-276. doi:

10.1016/j.tate.2006.11.005

van Es, E. A., & Sherin, M. G. (2009). The influence of video clubs on teachers’ thinking and practice. Journal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13(2), 155-176. doi:

10.1007/s10857-009-9130-3

Walkoe, J. (2015). Exploring teacher noticing of student algebraic thinking in a video club. Journal of

Mathematics Teacher Education,

18(6), 523-550. doi:

10.1007/s10857-014-9289-0

Warshauer, H., Strickland, S. K., Hickman, L., & Namakshi, N. (2014). Relating preservice teacher noticing with mathematical knowledge for teaching. In C. N. S. Oesterle, & P. Liljedahl, D. Allan. (Ed.),

Proceedings of the Joint Meeting of PME 38 and PME-NA 36 (Vol. 6, pp.

262). Vancouver, Canada: PME. Zhu, Y., & Fan, L. (2006). Focus on the

representation of problem types in intended curriculum: A comparison of selected mathematics textbooks from Mainland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cience and Mathematics Education,

數據

圖 1.  覺 察 力 與 其 他 向度 間 的 關 係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the revised secondary mathematics curriculum, further applications of mathematical knowledge in more complex real-life situations, which require students to integrate their

The case where all the ρ s are equal to identity shows that this is not true in general (in this case the irreducible representations are lines, and we have an infinity of ways

設計閱讀教學活動時,教師要注意哪些因素?Marie Carbo 曾 總結 12 個設計閱讀教學活動的原則,詳見 Becoming a great teacher of reading: Achieving high rapid reading gains

教育局將繼續舉辦的教師專業發展課程,以加強教師有關促進 STEM 教育的專業能力。繼 2015 年 7 月舉行的專題研討會外,教 育局亦於

Therefore, in this research, we propose an influent learning model to improve learning efficiency of learners in virtual classroom.. In this model, teacher prepares

z gases made of light molecules diffuse through pores in membranes faster than heavy molecules. Differences

在整個學與教過程中,教師按不同因素(如課程和學習目標、學生的興趣、能力和需要等)運 用適切的學與教策略 [

(ii)支援非華語學童---2018/19學年完結前,每所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