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毅力撐起農場 感謝我是客家人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毅力撐起農場 感謝我是客家人"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導讀 農業新生 文化記錄 表演藝術 法政社會 工程推手 自然科學 醫學貢獻 其他期別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 記者群

毅力撐起農場 感謝我是客家人

毅力撐起農場 感謝我是客家人

2014-03-28 童于蕙   從原本的職業婦女到成為休閒農場負責人的余秀容,侃侃說起她經營農場的甘與苦,在過去 八年,不管是否能看見農場的未來,余秀容仍堅持她的理念,把農場給撐了過來。余秀容很感謝 自己從小所生長的環境,讓她能有毅力與勇氣走過這段艱辛的路程。雖然一路跌跌撞撞,但她對 工作的熱情與自信從不因此而減少,投注的心血也已化作甜美的果實。   余秀容從小就在新竹關西的一個客家農村長大,平時她會幫忙家裡的農事,日子雖然苦,但 也因此培養出她堅強的耐力與毅力。在求學階段,因為家裡生活條件差,無法持續支付孩子求學 的費用,所以在她高中的時候就轉至桃園中壢就讀職校,開始半工半讀的生活,畢業後就到台北 發展,白天上班,晚上上課,就這樣過了六年,才返回家鄉。   在台北生活期間,她學的是企業管理,白天從事辦公室業務,回到家鄉後則轉換職場跑道, 從業務轉到銷售方面的工作。在著手經營農場之前,她的工作離不開銷售業,是個標準的職業婦 女。直到她的父親退休,想種植一些農作物,也剛好家鄉附近有一塊自己的土地,但因為當時如 果單純只是種田,收益並不大。   「因緣際會之下,有人告訴我們可以種番茄。」在他們正猶豫不決的時候,有人建議他們可 以往這個方向走,於是如馬拉松競賽般,「華山休閒農場」從起跑點正式跨出了第一步。 看見有收成就很開心 看見有收成就很開心   最初,余秀容並未參與農場的經營,是因為父親及弟弟先開始,她的丈夫後來也加入生產的 行列,隨著農場的面積逐步擴大,接著衍生出的是農作物的銷售問題:「我本來就是從事銷售的 工作,所以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由我來解決。」余秀容態度確定地說著。此後,她才開始介入農 場的運作。   「踩在田裡,看見有收成就很開心了!」余秀容描述當時的感覺很單純。那時,農場的經營 還未轉至觀光休閒農場,或著應該是說,她根本沒想過要往這個方向發展,只是想打出通路,把 他們辛苦種的番茄銷售出去。但生產與銷售是一環扣一環的,當通路打出去,農產品銷售得不錯 ,生產方面就會略顯不足,所以在調整的過程中,農場經營的面積也會不斷擴大,如果單單只是 維持農產品的生產及銷售模式,是無法解決農產品滯銷問題的。而且,繼續這樣的經營方式,農 場將難以維持下去。 余秀容坐在自製的滑板上採蕃茄,看見自己種的蕃茄有好的收成,心底有說不出的愉快。(攝影/童于蕙) 意外搭上了觀光列車 意外搭上了觀光列車   當政府推動「一鄉一休閒」政策時,正是農場遇瓶頸,同時也是農場轉型的契機點。余秀容 的農場也搭上這部「觀光」列車,但無論是人力、物力,甚至是財力方面卻可能會帶給農場巨大 的衝擊。由於政府當時曾提供諮詢服務與實質的幫助,他們也到處觀摩各地的休閒農場,但是農 場該往哪個方向走,決定權還是在自己身上。就這樣一步步走來,一路上修修改改,不斷地做調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2)

整,農場才能有今天的規模。   農場開始碰觸觀光面的那個階段,對余秀容來說,是跨足另一個陌生的領域,她必須不斷創 新,收集許多資源,因為那畢竟不是她的專業,那個過程是她最難熬且最痛苦的時候。但是,她 知道這條路是非走不可。   因為自己從小就在刻苦的環境中長大,父母親傳遞給她的不只是物質上的、還有精神方面的 鼓勵,也就是客家精神

刻苦耐勞。余秀容說,如果不是本身已具足夠的耐力、毅力與抗壓性, 可能就沒辦法在完全看不到目標的狀況下,繼續走下去;如果沒有一定的堅持度,在農場轉型最 辛苦的時刻,自己就會先累倒,之前所做的努力也會全部白費。   農場在不斷的調整下,余秀容也想把一些客家產業帶入農場,如農場所提供的餐點原本是以 南瓜餐為主的西式餐點,後來也融入了客家小炒;在活動安排方面,客源量多的時候,無法全部 的人都在同一區域做活動,所以就安排等待的客人搗客家麻糬,讓來到這裡的人們不僅能玩得開 心,還能體驗客家農村生活。   「最忙的時候,我想的只有工作,常常疏忽了家庭和孩子。」余秀容略帶遺憾地說。原本是 職業婦女的她,每天都是正常時間上下班,有比較多的時間可以陪孩子,但是當她切入農場的經 營後,生活作息整個被打亂,余秀容無奈地說:「要做的事太多,時間根本不夠用!」早期她要 幫忙送貨及銷售農產品,後期就更不用說了,余秀容還要要負責規劃觀光的部分,家庭和工作之 間難以兩頭兼顧。   由於疏於照顧孩子,也讓孩子對她有所抱怨:「我最討厭的就是農場了!」她的孩子曾經如 此向她這樣說。那時她的兩個女兒都還是國小生,正是依賴父母親的年紀,而自己卻無法撥出時 間來陪孩子,這是她最大的遺憾。但讓余秀容覺得安慰的地方是,孩子漸漸長大,並沒有因為疏 於照顧而學壞,反而因為父母不常在身邊,而培養出他們獨立的性格,也比較能了解父母的辛苦 ,甚至能夠配合她的工作。   和家人之間雖有摩擦,但最終還是支持她的工作,除了家人,余秀容也有朋友的陪伴:「很 多東西不是我所學的,但只要有人拉我一把,給我的助力就很大!」余秀容很感謝在她最需要幫 助的時候,那些不吝惜伸出援手的朋友,回想起來,她有時很驚訝自己怎麼能走到今天:「只要 有朋友在,我相信我什麼都做得到!」有朋友的支持與鼓勵,她覺得潛力就會在無形中發揮出來 。 番茄園一景,步道上的軌道為方便採收番茄的設計。(攝影/童于蕙)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3)

Powered by

DODO v4.0

關於新客家人群像 聯絡我們

© 2007-2015 國立交通大學 傳播與科技學系 All Rights Reserved.

有朋友什麼都做得到 有朋友什麼都做得到   余秀容有個夢想,就是希望這一塊地,能成為許多人心中的後花園。她希望每一個來到農場 的客人都能感受到此地特有的自然與純樸,和濃濃的人情味。她自己也曾打扮成南瓜,讓客人融 入愉悅的氣氛中,記得這個被大自然包圍的鄉村農場。   「這八年來,走得很辛苦,但是給了我很多東西!」當農場經大家口耳相傳,加上網路的發 達,客源已逐漸穩定,常常一次接到幾十台遊覽車的訂單,有一次還受邀至總統府前擺攤,這些 對余秀容來說都是很大的挑戰,經常讓她忙到完全沒辦法休息。但當她完成每一件事,她得到的 卻是無法以言語形容的成就感,和面對困境時所湧現的勇氣。這些經驗讓她以後不管在哪裡,都 能回想起當初的自己是多麼的勇敢,問題也已不再是問題了! ▲

TOP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家長 聯絡網 親子活動 A教學管理 B學務管理 C輔導管理 D環境管理 E行政管理

大公段木香菇農場位於台東縣大武鄉山豬窟休閒農業區 上,海拔 516 公尺,40 餘年來的環境保育之下,目前農場 裡林業資源

在強化道德的懲戒功能的時候,客觀上,也減低了對信徒的吸 引力。這是一方面。然而,若換一個角度論之,五種姓理論在 心性論方面也有足於啟示後學者,最突出的是將眾生本身的根

《接外孫賈母惜孤女》全已 登場,但《水滸傳》大部分 的活動不在梁山泊,重要人 物宋江在第 17 回始出場。 《水

眼識生起」的場合,不能有對論者所說的「緣起」意義(亦即將“prati”解 釋作「種種」) 20 ,但是月稱一方面為佛護辯護,

1970 年代末期至 1995 年:許多農業生技公司開始投入研發以迄 1995 年第 一個產品上市。Monsanto 為此時期最早的投資者,且為第一個將農業生技產 品上市的公司,其他如 Syngenta 與

彈性:

每杯大概 $20 的咖啡,農民只賺到大概 $0.1 ,即不夠零售價 的百分之一 ,有些地方更低於種咖啡豆的成本,因為小農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