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登山者的自然經驗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登山者的自然經驗"

Copied!
111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研究所 碩士學位論文. 登山者的自然經驗 Natural Experience of Mountaineers. 研 究 生:陳渭璇 指導教授:王順美. 中華民國一百零一年一月. 中華民國台北市.  .

(2)  . 謝誌 要寫謝誌,我猶豫了好幾天,我要謝謝哪些人呢?該怎麼說才能夠真正表達我心中 的感謝呢?  這一聲謝謝之後,是不是像大學時候那樣,在這裡的一切也就畫上了一個 遠距離的句號了?  論文口試結束的那天,沒有讓人興奮的尖叫場面,但拿在手上的論文卻更踏實了, 裡頭有我五味雜陳的心情;我的笑聲、我的感動、我的眼淚、我的嘆息。    【感謝學習對象】  研究所第三年,卯起來衝刺,把工讀都停下來,想要在埋頭做研究的情況下在一年 內完成它,但也因為這樣子,我的研究生涯過得很苦澀,我哪裡都不太敢去、錢也不太 捨得用。也有失心瘋的時候,但回來又是一陣懊惱。  這樣子的苦悶,我想,是因為自己急著想要把研究結束掉;越是窩在研究裡越是痛 苦,我益發意識到不能夠把研究當作一件事情,尤其是當我選擇質性研究的角度切入 時,它必須是生活的一部分。我壓抑的情緒,都直接影響我的研究工作。  看到博班的學長、學姊在討論研究所露出的興奮神情、生活依舊過得很豐富,我一 直默默提醒自己要向他們學習;這樣子才可以走得遠、做得開心啊。或許老天要我懂得 這種調適吧!我到了四上主修了一個把研究當作生活一部分的學分。    【感謝家人和來自家鄉的夥伴】  三年半了,這一回頭看,我發現我好像離家太久了,家人的支持、信任、想念、擔 心,都是讓我勇敢離開,也是讓我鼓起勇氣要回去的動力呢。  碩一剛剛進來的時候,沒有感覺很想家。但是,當身旁幾個馬來西亞的朋友一一前 後畢業離開後,我在失去了共同話題、記憶的對象後,才猛然發現自己完全處於一個離 家很遠的人。現在的他們都飛遠了,都以各自的姿態繼續生活著。  祝福這些把夢想落實的夥伴,你們都會越過越精采的。    【感謝同班同學】  這一次回來台灣學習,台北給了我些許不一樣的感覺。站在師大路上,看著熙來攘 往的異國學生、遊客,熟悉的店家所剩無幾;更多樣化了,也更陌生了。台北市,一直 在改變才是它不變的面貌啊!  研究所認識的同學,對外國學生的接納度比我以前大學的時候大很多。他們的背景 也都很不一樣,有應屆畢業的學生、轉校生,也有來自學校、政府單位和非政府組織的…… 看到環境教育在不同時代、單位的需要,心中忍不住喝采。  這一屆萍水相逢的朋友,無論如何,未來繼續加油哦!     .  . I.

(3)  . 【感謝所辦和研究室提供的工讀】  研究所的生涯,我不想再像大學那樣,常常因為急著往前往餐廳打工而扮演失衡的 學生角色。研究所期間,感謝指導教授還有助教給我工作的機會,讓我除了在生活費上 不需要操心,也藉此更認識系所的作息、研究工作,這些對我未來的工作都是有幫助的。    【感謝因為山,邂逅的新朋友】  這次的研究,讓我結識很多對台灣山林關心的新朋友,他們的熱情、積極總是讓我 自嘆不如,很希望馬來西亞也能夠擁有這樣的氛圍。  關於山林經驗相談最深入的,當然就是願意跟我一起投入這次研究的三位研究參與 者(雨露,晨曦和小威)。雖然我們每個個體都很獨特、背景也有很多的差異性,但是 山林的經驗、山林的感動,甚至有時候是無法用言語表達的感動,我發現我們彼此都知 道那是怎麼一回事;那一刻,我覺得我好像認識你們很久了呢。謝謝你們啊!那麼信任 我、那麼願意幫助我。  祝福你們,無論是在山上、走向山林的那一刻,抑或是在城市中的任何角落,都能 夠那麼真誠地跟自己在一起。    【感謝指導教授】  我生命中有個重要的課題,面對權威的學習。我很感激,雖然我們坐在不對等的位 置上,但是卻能夠相互尊重。  王老師,給我的太多,他不再只是指導老師的形象,他是個陪伴我獨立思考、為自 己做決定的人。初學研究就像嬰兒要學習站立那樣,很想找重心,但卻一直搖搖晃晃, 有時候會因為站穩了一下下而雀躍,有時候卻因為翻身的費力而生氣得哇哇大叫。老師 的言語、眼神都是刺激我一直要站起來的動力呢。  老師,感謝你,在我敲門的時候,沒有拒絕我(給你大大的擁抱) 。    【我將帶走的畫面和味道】  機票訂好了,離開台灣的日子開始倒數,最近有些畫面、有些味道一直在這個時刻 充斥在我腦海中。這一趟學習旅途的記憶,是分部圖書館泛黃書本的味道、國圖廁所昏 黃的燈光、椰林大道上拍照的準新郎新娘、研究生宿舍凝固不動的空氣、清潔阿姨臉上 的皺紋、臉蛋紅咚咚的地瓜阿姨、王老師煎的肉魚、麗萍的 Tomyam 蒸魚、詩儀媽媽過 年的便當、黛菁家鄉的肉乾、孟淵請我喝的咖啡、牧鄉家的昆布湯頭、阿利和偉倫各自 料理的咖哩雞、鴻騰送來的椒麻花生、鈺琪烤的棉花糖、菁砡請我吃的巧克力棒、佩瑤 從家鄉帶來的 twisties、慧蓮和大頭玉前後帶來的 marmite、佳霖帶來的雞仔餅、跟阿恭 吃過的牛肉麵……有人說,音樂是回到過去的鑰匙,映像、味道何嘗不是另一種記憶的 連結呢?  啊!還有我宿舍窗外的樟樹,春天冒芽、夏天濃郁的綠、秋天的蕭瑟、冬天的靜默, 你一直都那麼安靜地陪著我,也謝謝你啊。  我要帶著這些養分和滿滿的感謝,繼續走未來的路了。未來,一起加油囉! .  .  . II.

(4)  . 中文摘要 人與自然的關係在不同的時空一直在變化著。追逐都市化、工業化的今天,我們環 境的大量開發、生活型態的轉變,人與自然的距離隨著時間的前進,彷彿變得越來越遙 遠了。 親近自然、觸摸自然、感受自然是我們最原始與自然互動的方式。在自然已經離我 們生活範圍越來越遠的情況下,人們接觸自然的方式多透過休閒的安排。 過往,關於自然體驗的研究或論述多集中在孩童的身上,缺乏成人經驗的敘述,而 以登山為研究題材的更為罕見。研究者本身在登山過程中獲得自然的經驗,並且有深刻 的影響,因此,研究者透過質性研究方法,藉由訪談的方式,訪談三位資深且經常登山 的登山者,探討歸納登山過程中自然體驗的內涵,以及登山的自然體驗會受那些因素影 響。 本研究主要發現,登山者的自然經驗是登山者在平靜的狀態下,舉凡因為自然的情 境、事物所引起的反應(感官感受與情感連結)。登山者進入山林的環境,由於山林跟 登山者以往生活環境的差異、還有活動方式的不一樣,他們的身心都經歷調適的過程。 在他們要感受到大自然之前,他們必須先感受到自己,在一種「什麼都不用想」的狀態 下感受自己,身體感官會很快地敏銳到大自然的存在,感受大自然的「性格」,例如溫 度、濕度、風速等等,並從當下的和事後的感受去看待自己與山林的關係。此外,認識 大自然,除了透過身體的感受去認識大自然之外,還有一種是心裡與自然的對話,從中 看到人與自然的關係,並可能會引發人想為環境做點什麼的動力。最直接影響登山者的 自然經驗,是他們在山林裡活動時體驗到的個人因素,例如身體狀況、行走和定點停留。 而外在的因素,分別為有形的動植物、登山團體和重要影響人與原住民,及無形的時間。. 關鍵字:登山,自然體驗,環境教育.  .  . III.

(5)  . Abstract Industrialization has brought about rapid urbanization of our environment. Coupled with our pursuit of a ‘modern’, urbane lifestyle, mankind is increasingly alienated from mother nature. It is human’s instinct to be attracted to mother nature. However, when nature seems further apart from our daily lives, getting closer to nature can only be achieved through planned recreation activities. Existing research material on experiences of nature are mostly focused on children as target subjects. Research on adult interactions with nature is lacking, much less specific research on mountaineering. Having had great experiences during mountaineering, the researcher hopes to explore the specific interactions with nature for experienced mountaineers and understand the various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is experience. Qualitative research was conducted through interviews with three experienced mountaineers. It was found that connections with nature were usually made when the mountaineers were in a calm state of mind. The sights and sounds of nature were then able to invoke emotions. When first exposed to the natural environment, the mountaineers undergo a brief phase of adjustment as the environment is vastly different from what they are used to in the city. Before they can truly experience nature, they have to reach a state of inner calmness and be aware of themselves and their physical being within the environment. Only then can their senses be in tuned to interact with nature, to sense nature’s various attributes such as the subtle changes in temperature, humidity and wind speed etc. Their experience of nature is a combination of this physical experience when being in nature, as well as their feelings and memories of the event. Other than the physical experience, there exists emotional interactions with nature whereby man begins to understand their relationship with nature and realizes the role they have to play to safeguard the environment. Factors that affect these experiences include individual specifics such as differing physical conditions, paths travelled and rest stops. External factors include the flora and fauna on the mountain; other mountaineering groups; the aborigines inhabiting the area and most of all, time.. Key words: Mountaineering, Natural experience,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  . IV.

(6)  . 目錄 謝誌 ............................................................................................................................................. I 中文摘要 .................................................................................................................................. III Abstract .................................................................................................................................... IV 目錄 ........................................................................................................................................... V 表次 .......................................................................................................................................... VI 圖次 .......................................................................................................................................... V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 7 第三節 名詞釋義 ............................................................................................................ 7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8 第二章 文獻探討 .................................................................................................................... 9 第一節 登山 .................................................................................................................... 9 第二節 重要生命經驗研究 .......................................................................................... 13 第三節 自然經驗 .......................................................................................................... 18 第三章 研究方法 .................................................................................................................. 23 第一節 研究取向 .......................................................................................................... 23 第二節 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 ...................................................................................... 24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27 第四節 研究歷程 .......................................................................................................... 29 第五節 研究信效度 ...................................................................................................... 32 第六節 研究倫理 .......................................................................................................... 36 第四章 研究結果與討論 ...................................................................................................... 37 第一節 登山者自然體驗的內涵 .................................................................................. 37 第二節 影響登山者自然體驗的因素 .......................................................................... 44 第五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 63 第一節 研究結論 .......................................................................................................... 63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65 第三節 研究省思 .......................................................................................................... 67    參考文獻 .................................................................................................................................. 70 附錄..………………………………………………………………………………………….76 附錄一 協同研究邀請函 .............................................................................................. 76 附錄二 協同研究同意書 .............................................................................................. 77  .  . V.

(7)  . 附錄三 附錄四 附錄五 附錄六. 逐字稿訪談效度檢核表 .................................................................................. 78 研究參與檢核函 .............................................................................................. 79 【研究札記】節錄 .......................................................................................... 80 研究參與者登山的自然經驗 .......................................................................... 83. 表次 表 2-1 表 2-2 表 3-1 表 3-2 表 3-3 表 3-4 表 4-1. 對環境產生關切的影響因素.................................................................................... 14 不同年齡對環境承諾的來源.................................................................................... 15 研究參與者化名及背景資料整理表........................................................................ 26 研究訪談大綱............................................................................................................ 28 研究參與者訪談時間及地點整理表........................................................................ 30 逐字稿編碼說明表.................................................................................................... 31 雨露與晨曦行走時的感受........................................................................................ 47. 圖次 圖 5-1. 登山者自然體驗的內涵與影響自然體驗的個人因素和外在因素(研究者繪製). .................................................................................................................................................. 63.  .  . VI.

(8)  .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一、. 研究動機與背景. 研究動機 身為研究者的我,將透過個人及他人過去登山經驗的分析,去探究登山的自然經. 驗。我從 2006 年開始接觸背負登山的活動,剛開始想加入的目的,是想讓自己在周末 能夠放鬆、偶而離開制式化的生活場域,讓自己有機會跟別人多認識。 但是,登山不盡然是件愉快的事情。剛開始面對的痠痛、髒臭、濕冷、螞蝗、小黑 蚊,還有我的懼高、不懂得搭帳篷、烹煮、不習慣在戶外過夜;面對在大自然中這樣手 足無措的自己,我會在行走過程中對山還有自己生氣,也會告訴自己不會再有下一次了。 但是,下山後,每當朋友再次召集,自己仍會喜孜孜的報名、請假、鍛鍊體力、準 備裝備。不是忘記了在山林間行走的辛苦,而是自己在行走間不小心對山上癮了。我母 親對我經常請假去登山感到百思不解,她有一次問我「登山有那麼好玩咩?你爸爸進山 是為了工作,你是為了什麼?」。我那時候覺得他不懂、就算我說了他也很難理解我在 山林中的經驗,其實,是我自己也說不上來是什麼原因,所以沒有辦法回答他。 現在回想,我發現我在登山的過程中已經不只是單純地在登山、等待日出,而是在 與自己對話、與過去的自己對話、與生命型態跟我不一樣的大自然對話。隨著我的山齡 逐漸增加,這些對話變得更具體,我也比較清楚自己為什麼一直想要上山了。 從來沒想過我會喜歡上在大自然行走、停留的時間,對於我過去在馬來西亞三年的 登山經歷,我梳理了一些我在登山過程中的收穫:. (一)透過山連結過去,對父親的釋懷 爸爸是個伐木工人。在我小時候的記憶中他有很長的時間都不在家,我只有他 出遠門和回家那幾天的記憶,還有偶爾跟他一起進入山林的畫面。出遠門前他會整  .  . 1.

(9)  . 齊地穿上卡其色的長袖長褲和墨綠色的帆布軍靴,回家的時候有時候會帶回來少見 的動植物、還有讓我印象非常深刻的染著紅色血跡的褲管。長大後在山中行走,我 看見熟悉的伐木道、度過冰涼的溪水、還有讓我頭皮發麻的螞蝗,我發現自己透過 這個時空的山林與過去的爸爸有了不一樣的接觸,這種了解也讓現在的我跟爸爸有 了不一樣的互動;我開始懂得體恤那時候為了工作而不在家的他,而山林也成為我 們談話的內容之一。. (二)與土地的靠近,找到歸屬 在台灣的大學畢業之際,我對要留在台灣或回馬來西亞求職這個選擇上,內心 裡頭拉扯的,是對一個地方的歸屬感。台灣,是我在學習生涯上的第三個驛站,我 在這裡的 5 年當中,有了新的生活空間、朋友、經驗。但是這裡沒有我的過去、我 的家人、食物的熟悉味道。回到馬來西亞是我後來的選擇,但是從那個時候開始, 覺察到自己在台灣是僑生、在馬來西亞卻好像二等公民身份的一種落寞,一直懸在 我心裡。 忘了是第幾次的登山,我開始有輕輕撫摸苔蘚的動作、向大樹問好的習慣。曾 經有一次不小心在行走間落單,但是自己卻能夠平靜地和山林相處,我也開始在日 後的登山有意無意地讓自己有落單的機會;這種願意親近大自然的行為,讓我發現 自己漸漸對大自然釋出的好感。2008 年,我和其他山友利用 9 天的時間登大漢山。1 由於行走的天數比一般的時候多,所以行囊的重量也增加了不少,帶著沉甸甸的背 包行走,體力的消耗讓我每一天都累得說不出話,我也記得自己有些時候因為體力 的不足而跟自己鬧脾氣。在行進的第五天,我們下午 4 點左右抵達山頂附近的露營 區,大家有一段時間同時靜默著看著眼前的山。我卸下了背包,脫下登山鞋、光著 腳丫踩在冷冷的地面上, 「啊,我們到了呀。」心裡輕快地對自己說,而山那時候像 個老人家般正在午睡著,那麼祥和地在等待我們的拜訪,無視我們的狼狽。我在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 大漢山座落在馬來西亞的國家公園,是馬來西亞半島的最高峰。  . 2.

(10)  . 一煞那,覺得自己被山、自己家鄉的土地接納了,心裡有一股暖流竄動著,對自己 說「原來我生長的土地是那麼的美」。 在大地找到的歸屬感,難以改變我對我國家社經教育不公平的深刻感受,但是 當下它讓我有多一份留下來的理由和勇氣。. (三)大自然,讓我學習謙卑: 長時間生活在安逸、安全的環境裡,要走進山林活動、生活,是不容易的。山 林在我們面前呈現它最原始的面貌,在那無法掌握的環境裡,讓人有探險的感受, 而這種感受會鍛鍊我們的感覺和知覺,學習懂得自然的語言以判斷自己的行為是否 得宜,例如:搭帳篷前要注意這個地方是否是水流經過匯集的地方、附近有沒有快 要倒塌的枯樹、經過溪流時注意水的顏色和水位的變化,而當我們逐漸摸索到這些 語言後,除了發現山林是以另一種面貌呈現生命的狀態之外,無形之中也因為認識 而拉近了自己跟大自然的距離。這就如知覺心理學家 Laura Sewall 所說的,我們的 視、聽、觸、嗅、味等感官能力,是自我和世界接觸的基本橋梁(Roszak, Gomes, & Kanner, 1995)。 以前聽到別人在山林裡發生意外的時候,直覺上就會認為大自然是危險的。但 現在再聽到這樣的報導或是自己在山林裡對困難危險的時候,我發現那是人類自己 不懂得山的語言。這種轉變來自於我真正地接觸過大自然後發生的。 這種開始懂得了山林的語言的經驗,並不是從此就能夠讓要進入山林的我們無 往不利。山林是有生命的,就算是去過了很多次的山區,我們永遠不知道這一趟的 山行會遇見什麼樣的狀況,所以我們只能夠謙卑地把未知交給大自然。. (四)意識到大自然的存在: 1.來到大自然,看著很少人為干擾的大自然的面貌,我曾經對照自己的生活環 境,思考著「如果沒有人類,大地會是什麼樣子?」,那時候變得有點討厭 人類、也由於爸爸的職業而對土地產生愧疚感,延伸了我想要對土地做些什  .  . 3.

(11)  . 麼的念頭。但經過這幾年的學習,我認為把人類從環境當中剔除的這種想法 是一種極端,人需要環境,無論是物質上或精神上的,我們要做的是經營彼 此的關係,而不是把任何一方關起來。而我由衷相信:人類都會想要讓自己 變得更好。 2.多次地在平日生活的空間與山林之間移動,大自然在我的腦海裡逐漸形成一 個完整的個體,在我的世界裡除了我、你、他、牠、它(非生命),還有另 一個它(非人的生命體)的形像也越來越鮮明。換句話說,我開始意識到大 自然的存在,也把它當作一個生命體在互動,這是我對大自然從忽略到看見 的歷程。我的變化,讓我體悟到大自然在每個人心中的圖像是會決定它存在 狀態與意義的。. 山中健行,提供了許多經驗,還讓我自己產生了不一樣的變化,這些變化後來還影 響了我的想法與行為,嘗試讓環境工作成為我的志業。其中有一個很重要的改變是來自 於我「從我到我們的思考」;與山林接觸的經驗,讓我意識到大自然這個個體。無論是 在山林中或是離開山後,思考山林課題時,有時候是從我個人出發,但也有從我們人類 與山林互動的角度出發。這個尺度的改變,在當時讓我看見人類對地貌的影響,也為了 想要保留大自然的原貌,而激發起想要透過教育影響他人的念頭。 我在山林中有過的經驗與後來的轉變,讓我深感驚奇,自己也想理解其他人有沒有 跟我一樣的登山自然經驗、感受及想法。本研究透過訪談三位喜歡山林的登山者,來增 加對於自然經驗的了解。. 二、研究背景 研究未進行之前,研究者將對當下自然經驗的研究狀況先做初步的了解,和進行此 研究的必要性。.  .  . 4.

(12)  . (一)自然經驗研究的現況 研究者發現當今相關自然經驗的討論和研究多數是針對孩童的。Richard Louv (郝冰與王西敏譯,2009)強調自然體驗不僅有益於孩子,也有益於土地,但卻也 提出當下很多孩子都被隔絕在大自然外的情況。另外,他看到自然資源保護、環境 保護組織以及一些傳統童子軍組織已經開始了解,雖然自然知識重要,但熱情才是 奮鬥的長期動能,能激勵我們保護自然遺產、建設綠色城市、再造失去的土地與水 源。熱情不會來自於影帶或光碟,它是孩子們用沾滿泥巴的雙手從大地裡捧出來的, 它沿著染上草汁的袖子走進心中。研究者認同 Richard Louv 在文中提出不能忽視探 索自然、弄髒雙手、沾濕雙腳的需要,但認為失去山林的人,不只是孩子,現在很 多的大人可能不只是在童年就缺乏與大自然接觸,連帶在進入青少年或成年的時 期,由於陷入成績分數、工作收入、個人享樂的生活模式中,更失去了想要親近大 自然的動力。 另外,Rachel Carson(孟祥森譯,1998)提到,「不管是對孩子,或是對想要 導引孩子的父母來說,知識的重要性遠不及感受的一半。假若資料是種子,日後可 以成長為知識與智慧,則印象與感受就是沃土,種子必須在其中發芽生長。而童年 就是準備土壤的階段。一旦情感已產生對美的感受,對未知而新鮮事物的欣喜興奮, 對萬物的同情、悲憫、讚嘆與愛,我們就會想去認識這些讓我們產生情感的事物。 一旦求得了這些,它就具有長遠的意義」。文中仍舊強調童年的自然經驗,研究者 禁不住好奇,面對在童年時候可能就缺乏自然經驗的大人,如何引導他們親近大自 然呢?若接觸到大自然後的他們是否還來得及準備他們的「土壤」? 研究者透過國家圖書館查詢以自然經驗為論文題目或關鍵字的論文研究發現, 當今研究對象多鎖定在幼兒、國小、國中、精神病患者身上(徐邦寧,2006;黃淑 敏,2010;陳鈺雯,2010;張碧凰,2008;林辰峰,2008;吳岸芳,2007;李美珠, 2007;徐瑞梅,2007;張立莉,2006;徐美惠,2006;王碧君,2006;鄭世彬,2005; 李淑幸,2004),只有一篇研究探討家長的自然經驗(張菁砡,2008)。台灣目前在 針對不同群體自然體驗的探究是缺乏的。研究者認為,環境教育不是孩童的專有也  .  . 5.

(13)  . 不只是環境工作者的專有,是每個人都需要的,尤其是成人,他們對於環境的影響 是現在進行式的。. (二)登山自然經驗研究的必要 張宗昌和余智生(2009)透過國家圖書館全球資訊網及 CEPS 思博網蒐集了 1999 年至 2008 年的登山學術論文,共計 105 篇,探討台灣地區登山研究現況與發展趨勢。 分析結果發現,論文年發表率平均 10.5 篇,篇數偏少,但年成長率平均 1.44 篇,顯 示台灣國內有關登山之研究逐年成長。研究主題以「登山者特質」之研究比例最高, 其次為「登山教育」 、 「登山制度」和「登山環境」 。研究細目,則以四大主題中的「心 理特質」、「社會行為」和「登山人文」的比例較高。張宗昌和余智生認為可能原因 是針對「人」之研究,從心理學、社會學等社會科學領域容易切入議題。該研究把 研究對象分成一般登山者、銀髮族、學生和其它(登山環境、教育和制度等) ,分析 結果發現,研究對象主要為一般登山健行者,佔 51.4%,認為可能是受試者較易取 得的關係,並提出學生是登山人口的基石,而銀髮族登山近年蔚為風氣,兩者在未 來皆應投入較多研究。而在研究設計方面,登山的研究則以「量的研究」比例較高 (63.7%),研究方法則以「問卷調查法」比例較高(48.3%),質的研究較為欠缺。 透過以上的研究,除了能夠了解目前登山研究的狀況,研究者發現「登山者特 質」的研究雖然占比例最高,但是在這主題的細目中,關於自然經驗的研究卻僅占 很少的部分,山中的自然經驗是複雜的、流動改變的,要深入了解它是什麼、是如 何受到影響、造成什麼影響,是需要做深入的質性研究。 另外,從國家圖書館全球資訊網得知,登山論文主要研究的系所為體育系所, 再來是休閒所。研究者認為這是因為登山多被視為是運動或休閒活動,但登山其實 是一種接觸大自然的活動,尤其當今全球都市化的現象、大量人口都流入城市中, 越來越多人如果要接觸到比較荒野的大自然,可能都會是這種需要長距離來回的型 態。登山者主要的經驗都在山林中發生,如果能夠透過此活動探討人在大自然的活 動中與自然建立關係的過程與內涵,相信這對透過登山進行環境教育的工作者是重  .  . 6.

(14)  . 要的。. 第二節. 研究目的與待答問題. 一、研究目的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索與呈現持續在接觸山林的登山者自然經驗,透過第一次登山至 今的記憶,特別注重自然經驗的歷程與內涵,以及經驗這些體驗時的感受。. 二、研究問題 1. 登山者自然經驗的內涵為何? 2. 那些因素會影響登山者的自然經驗?. 第三節. 名詞釋義. 一、自然 本研究的自然經驗雖然主要發生在中級山和高山地區,但在山林裡的原住民、古 道、遺址、步道、山屋等等,是無法避而不見的,所以自然之意在本研究中亦包括在山 林中人的營造。. 二、登山 本研究為了探究研究參與者在大自然中的自然體驗,要求他們在山林中的生活經驗 是貼近大自然的,所以他們的登山經驗多為背負健行。但為符合研究參與者的用字習 慣,接下來皆稱之為登山。. 三、自然經驗 本研究的自然經驗,是指在真實的自然環境中,人透過身體感官感覺和知覺外界的  .  . 7.

(15)  . 經驗。本研究自然經驗發生的場域界定在山林中,研究參與者乃透過登山方式去接觸、 認識大自然的人,研究者從他們當下的、下山後對於山林的感覺與知覺中擷取該經驗。. 第四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想探究接觸山林的豐富經驗,因此立意取樣選取超過兩年以上且持續接觸 中、高級山的登山者為對像,因而此研究結果不適用於推論到所有的登山經驗。 另外,研究者對台灣登山的環境的不熟悉,會影響研究者研究參與者經驗的理解和 訪談的深度。因此在研究過程中,研究者透過親自登山了解台灣山林的環境。也在登山 研討會當工作人員,接觸關心山林的政府單位和民間團體,了解當今被關心的登山課 題。研究者亦因為接觸學校登山團體和私人團體的機會,了解他們的運作和登山方式。.  .  . 8.

(16)  . 第二章. 文獻探討. 由於本研究所界定的研究對像與自然經驗發生的場域,所以第一節將探討關與登山 的研究。環境教育相關自然體驗的研究,為重要生命經驗的研究,所以研究者將在第二 節探討此部份。最後第三節將探討研究者關心的主要現象,即自然經驗的研究。. 第一節. 登山. 一、登山活動的歷程 登山的歷程主要分成山下的準備和山上不斷移動的生活。張蕙芳(2000)針對政大 登山隊的登山經驗將它分成四個階段:山下、上山、山上和下山。 山下包括登山團體的結構和行前工作。一個完整的登山隊伍應該有的職務為:領 隊、嚮導、總務、財務和留守人。領隊負責「開」隊伍,他決定去那裡、怎麼走、排幾 天,他也有決定人數於決定「收」誰的權力。隊伍行進時,領隊走在隊伍的最後面,觀 察整個隊伍的狀況,並且依整隊的狀況決定應該走還是應該休息。嚮導走在隊伍的最前 面,他必須有足夠判斷地形、地勢的能力。遇到不確定的地方,便由兩個人共同討論, 而由領隊做最後的決定。登山者所背的重量是錙銖必較的,因為登山者一整天都需要背 者背包。因此,所有太重的東西都是違禁品,含有水份的東西也盡量不帶,但是這些規 則會因為不同的領隊而有所改變。行前工作則細分成計劃、蒐集資訊、成員、裝備和出 發。 在上山這個階段,登山活動的目的並不是在登頂,而是在登山。上山的過程是登山 活動的重要部分,就算登到山頂,如果沒有過程,就不算是登山。登山者一天大約要走 六到八個小時的路,在登山的過程中,登山者是很少交談的,就是一直走路,講話的機 會通常是替夥伴打氣或者研判地圖。台灣的高山系統尚未規劃,更不用說中級山了,所.  .  . 9.

(17)  . 以登山者走的路不一定有路跡,而且必須在途中和地圖與植被奮戰。再加上背包的重量 與稀薄的空氣,這對所有登山者來說是一個痛苦的過程。 山上主要是介紹到了營地之後登山者做些什麼及夥伴之間互動的狀況,細分成食、 衣、火和住。 張蕙芳(2000)提出,其實登山的最終目的不是登頂而是下山。認為離開山下的生 活這麼久,在山中掙扎了這麼久,雖然也有些登山者捨不得回去,但是大部分的登山者 都是迫不急待地想回家,就像他們那時迫不及待地想上山一樣。 以上的登山歷程,是屬於比較有組織,且參與者變動性較小的學校登山社。研究者 認為營利的社會登山團體、私人登山團體、政府或民間舉辦的年度登山活動跟學校登山 社最不一樣的地方,是在山下的階段,大部分的準備工作和登山過程的工作多由主辦單 位或召集人負責。. 二、登山活動的類型與登山者的類別 登山型態區分成傳統登山活動(單以登山為主要目的的活動) 、生態性登山活動(懷 有特定目的,包括研究、欣賞及享受當地的景緻和野生動植物,及任何現存文化特性, 故這類活動內容包含生態與文化性的登山活動。如賞鳥、探勘古道等活動)和冒險性登 山活動(必須具備某種程度特殊技術、知識及體能的付出,登山者能感受刺激與挑戰, 以滿足冒險性的體驗,如溯溪、攀岩,長程探勘活動皆是) (張惠芳,2000) 。登山活動 是一種綜合性的活動,它因為地形不同而會包括攀岩、溯溪等活動,在登山過程中也包 含了露營、長途徒步的活動,但是任何起中一個項目都不足以代表登山活動。 同樣是在進行登山的活動,但是卻會出現態度和行為不一樣的登山者。歐雙磐和侯 錦雄(2007)透過認知、情感與行為三個專門化面向擬定問卷,分析出六種不同類型的 登山者,分別為「玩票性登山者」 、 「入門型登山者」 、 「實踐型登山者」 、 「情感性登山者」 、 「認知型登山者」以及「專業型登山者」。 「玩票型登山者」大多沒有參與社團,登山活動對於「玩票性登山者」來說僅是休 閒活動之一,偏好易達性高的一般郊山作為踏青地點,為普遍的登山休閒遊憩行為。 「入  .  . 10.

(18)  . 門型登山者」對於登山活動處於初學狀態,對登山認知不足相對也侷限自己的行為參 與,喜歡山帶給自己的意境想像,對登山活動產生興趣並逐漸摸索登山相關的事項,進 而加入社團以及參與課程,在能力不足的情況下僅能參與一般郊山以及入門的高山行 程。「實踐型登山者」著重在登山知識以及登山經驗與裝備的累積,積極參與登山活動 來增加自己的經歷並且隨時充實自我登山技術與知識,其情感程度與入門型登山者的情 感程度接近,亦可以算是「入門型登山者」的進階。「情感型登山者」從投入登山活動 中獲得成就感與快樂,常將生活重心寄託於登山活動、寄情山林,雖然認知程度不足且 行為程度中等,但對於登山的活動與情境展現出難以忘懷,其情感的表現甚至與認知型 登山者接近。「認知型登山者」在專門化認知、情感以及行為程度皆高的條件下,仍注 重登山的相關知識與技術學系,積極參與相關訓練以提升自我能力來邁向專業,登山類 型偏好以高山為主。「專業型登山者」在各面向程度皆為最高,在接觸登山時間較長的 前提之下,進而累積了登山的知識、技術以及經歷,在年齡上也較其他登山者類群高, 而「專業型登山者」似乎不偏好一般郊山的情境,較喜歡高山。 本研究的受訪者喜歡中級山或高山的體驗,但不會介意接觸郊山。在山林中,他們 有過在城市所沒有的深刻感受,登山更在他們生命當中有著特殊的意義。不在山上的日 子,他們也會談論山、關心自然環境,甚至透過不同的課程活動去接觸關於山的課題。 偏屬於「情感性登山者」和「認知型登山者」之間的類別。 山林接受任何想要接近它的人,但是隨者環保意識的抬頭、氣候的變化、自然環境 的崩壞或減少,人類接近大自然的態度和方式在近幾年開始被關注與討論。吳夏雄 (2007)提出,早期登山叫做「砍山頭」 ,後來叫「攻山頭」 ,到了近代開始叫做「走山 頭」 ; 「山岳文化」因時代變遷而提升。為了強化文化層面,提升登山素質,登山界必須 覺醒,他認為,除了改變一般社會對登山負面、刻板的印象,更重要的是要讓大家體認 登山不只是一項運動,更是文化的一環。現今登山界應表現出登山人對山的熱愛與對山 岳文化的關切,這種情懷將是未來登山活動得以永續發展,山岳文化得以延續不斷的原 動力。吳夏雄也提出,登山活動必須具備正確的登山觀念,應具有尊重自然、謙卑為懷、 包容萬物之胸襟;應能認識浩瀚之偉大、自然之奧妙、山林之珍貴;應能體悟到人生之  .  . 11.

(19)  . 目的、生命之價值、生活之意義,才是一個真正有內涵的登山人。本研究的受訪者,是 三位目前在登山的時候已經不介意有沒有攻頂的人,他們會認為,只要能夠上山就是一 件很棒的事。他們除了享受置身山林中的感受、喜歡山林,更能夠學習去反思和調整自 己與山林關係,即為有內涵的登山人。. 三、登山動機 Murray 指出,動機由人類需求所導致,它是反映內在狀態的不滿足或意識到對某些 事務的短缺(Tran & Ralston, 2006, p.426) 。張春興與楊國樞(1983)定義動機為引起個 體活動的因素,維持該種活動,並促使該活動朝向某一目標行動的一種內在歷程,其產 生的原因主要有兩種,分別為需要和刺激。動機也稱為驅動力,是一種強大的力量引導 個體尋求需要或滿足,並藉此降低焦慮程度與緊張的感受(Kotler, 1991) 。Solomon(1999) 認為遊憩動機所代表的涵義即消費者為追求壓力的減輕或消除所施加的推力、拉力、方 向與強度。Yoon 和 Uysal(2005)整合動機為拉力與推力兩個因素,並認為這兩個力量 描述出個體如何被不同類型的動機變數所推動,進而做出旅遊的決策,以及個體如何被 不同類型的目的地屬性或特色所吸引。對於本研究的研究對象來說,他們的登山動機會 不會影響他們的自然體驗呢? 張君如,林志遠,李宜錫(2007)透過問卷調查,將登山者的參與動機依序分成「自 然體驗」、「健康適能」 、「自我挑戰」、「沉澱抒壓」、「自我成長」和「形象」。研究結果 發現,年紀較輕的登山者比較傾向於「沉澱抒壓」,而較年長者則傾向於「健康適能」; 另外,常爬高級山者比常爬郊山者傾向於「自我成長」與「自我挑戰」;登山頻率較高 者比較傾向於「健康適能」,特別是登山健行頻率每年參與 1-10 次的人比 11-20 次的人 較傾向於「自我挑戰」。在樣本社經背景方面,大專教育程度者的「沉澱抒壓」高於國 中教育程度者,而高中職相較碩士教育程度者傾向「健康適能」,顯示教育程度較低的 登山健行者比較著重於身體的健康情形,而教育程度較高者則較關心個人情緒及壓力的 調適情況。不同性別及婚姻狀況在登山參與動機上無顯著差異。我的受訪者,年齡介於 20-30 之間,且都是碩士研究生,喜歡能夠讓他們放鬆的自然環境。  .  . 12.

(20)  . 第二節. 重要生命經驗研究. 一、國外重要生命經驗研究 Thomas Tanner 是重要生命經驗研究的創始者,Tanner(1980)研究了 11 位環境保 護者的傳記,發現他們之間有個顯著的共同點:「大多的童年時光,都是單獨一人或幾 個朋友在有些原始的環境中」的經驗,認為在其他積極的和見多識廣的人們當中也可以 預料到一樣的生命經驗。於是 Tanner 選擇四個美國環保團體的幹部做為樣本,以郵寄問 卷的方式詢問他們。研究結果歸納出九個因素;「戶外活動」、「居住地」、「父母」、「老 師」、「書籍」、「父母或老師以外的成人」、「居住地的變化」、「孤獨感」和「雜項」,最 常被提及的是「戶外活動」 (78%) ,次要是「居住地」 (58%) 。 「戶外活動」即是與大自 然、農村或其他相似的原始棲息地互動,「居住地」則是經常或是每一天接觸大自然、 農村或原始的棲息地。而在成年時期回憶起的潛在童年興趣,則被歸類在雜項的因素裡。 Palmer(1993)發現在環境教育研究文獻當中,由於缺乏細查積極關懷環境的人的 生命,所以 Tanner 的研究是引起注意的,但是關於自傳資料方式進行環境教育者生命經 驗的分析仍是不足的。續 Tanner 的研究,Palmer 以問卷調查探索對環境產生關切的影 響因素。以英國環境教育學會會員為對象,研究結果分析出 13 個類別,其中「戶外」 是提及率最高的(91%) 。 「戶外」包括童年戶外生活、戶外活動和荒野中的獨處。童年 戶外生活包括在農村地區的成長、在郊外的假期生活和各種戶外活動;戶外活動即是在 大自然花費的時間,行走、露營、划船、賞鳥或動物、農作、實際的保育工作、園藝、 長期或假日居住在鄉間;荒野中的獨處,特別涉及遙遠的地方或空曠的場地,所體驗到 的孤獨或自由。 由於 Palmer 在 1993 年的研究分類上有許多不清楚,因此 Palmer 和 Suggate(1996) 重新登錄 Palmer 在 1993 年的資料,其中將對象分成 30 歲以下、30-50 歲與 50 歲以上 三個不同年齡層加以分析,更將影響因素的組群(group)細分成不同的單一因素(single factor),以組群「戶外」為例:.  .  . 13.

(21)  . 表 2-1. 對環境產生關切的影響因素. 組群. 單一因素. 例子. 戶外. 童年戶外. 在大自然與農村的經驗. 青年戶外. 露營,登山健走. 成人戶外. 攀岩,散步. 成人自然. 賞鳥. 成人農耕與園藝. 涉及農耕與園藝的活動. 資料來源:整理自 Palmer & Suggate(1996:112)。. 在單一因素的分析結果當中, 「童年戶外」的提及率是最高的(55%) ,而且隨著年 齡漸長提及率則越高(25%-62%-70%)。雖然成人生活階段在享受戶外活動和對農 耕、園藝有興趣的數目不足於進行統計測試,但它是有被留意到的。 後來,Palmer 和其他國家的環境教育者(Palmer, Suggate, Bajd, & Tsaliki, 1998; Palmer, Suggate, Robottom, & Hart, 1999)採用與前述研究類似的方法與理論,探討在各 國政經文化條件都不同的情況下,對環境關切的生命經驗是否有差異。Palmer 等人 (1998)針對九個國家做了比較研究,最常被提及的四個因素群組包括「自然經驗」 、 「人 們」 、 「教育」與「負面經驗」 。 「自然經驗」在九個國家之間,超過一半的回應者都提及 它,是最具有影響的因子,而「人們」 、 「教育」與「負面經驗」的影響程度大致上是一 樣的,被提及率在 38%和 40%之間。「童年的自然經驗」在澳洲、加拿大、南非和美國 都是最重要的,但在其他國家則沒有顯著的影響;而在香港、斯里蘭卡和烏干達,大多 的回應者提及的是「成年的自然經驗」,這顯示即使在童年錯過接觸自然的機會,成年 再接觸自然仍可提升對環境的關切。此外,30 歲以上這一組常提到「童年的自然經驗」; 而 30 歲以下這組則較常提到的是「成年後的自然經驗」。 Chawla(1999)以 30 位美國與 26 位挪威的環境行動者為研究對象,將生命經驗的 分類與內容提出更明確的說明。最常被提到的是「接觸自然的經驗」 ,達 77%。 「接觸自 然的經驗」包括童年時期住家或休閒地點被農村風景或森林、原野、山脈、湖泊或海濱  .  . 14.

(22)  . 所圍繞;接觸到家族的土地,例如農場;享受在自然環境進行的戶外活動,例如泛舟、 露營、登山健行、賞鳥;成人暴露在自然環境。接著,Chawla 再根據這個因子發生時 的年齡,建構出一個影響環境公民形成的生命歷程(見表 2-2),Chawla 的分析詮釋方 式,讓重要生命經驗研究能從生命不同階段來思索經驗的形成,對後續研究提供了重要 的參考價值。. 表 2-2. 不同年齡對環境承諾的來源. 孩童時期. 高等教育時期. 成年時期. 自然棲地的消失. 自然棲地的消失. 自然經驗. 汙染. 環保團體 教育. 家庭. 環保團體. 環保團體. Ö. 社會正義. Ö. 教育 朋友. 職業 朋友. 社會正義 書籍. 書籍. 原則/宗教 註:小號字體在該年齡層有 7-14%的提及率,正常大小字體為 15%或以上的提及率,粗 體字的提及率至少有 25%,大號且粗體字體則至少有 70%的提及率。 資料來源:出自 Chawla(1999: 21). 二、台灣國內重要生命經驗的研究 台灣國內已有重要生命經驗的研究,黃建榮(2000)研究在台外籍人士劉力學(Pierre Loisel) ,將劉力學的環境行動分成十二個事件,並就個別事件來看影響這些行動的生命 經驗。結果顯示,「對孩子和子孫的關心」、「家庭的影響」、「處世原則與信仰」、「社會 正義感」、「負面的經驗」與「朋友的影響」,都是主要影響劉力學採取環境行動的重要  .  . 15.

(23)  . 生命經驗。而「接觸自然的經驗」除了與屬於劉力學個人的環境事件無關,其餘 11 個 事件都與接觸自然的經驗息息相關。以劉力學的經驗而言,他受到童年時期的自然體驗 較為深遠,但是從童年一直到成年,他都從未間斷跟大自然的接觸。 李曉珊(2004)以參與觀察及深入訪談,探究影響三位花蓮環保團體女性領袖環境 行為養成的重要生命經驗,並探究這些經驗,在個人特質、政治、社會與文化背景下, 如何被建構成重要的生命經驗。研究結果發現「接觸大自然的經驗」是重要生命經驗的 其中一項影響。因為接觸的時間又分成「童年的經驗」與「成人的經驗」,但「童年經 驗」為主要的影響。「童年的經驗」可細分成兩種不同的經驗,一種是童年在自然環境 裡遊玩的愉快經驗;另一種則是當時經濟生活與自然密切相關的體驗。面對挫折時, 「自 然」是能夠是其心靈受到鼓舞的力量。 許世璋(2004)以郵寄問卷蒐集花蓮環保團體積極成員的傳記式回憶,在進行內容 分析。他特別設計了環境行動量表,確認研究對象符合環境公民的標準,以改善過去研 究可能選到非環境行動者的缺點。得到的有效問卷為 42 份,絕大多數樣本(79%)介 於 30 至 50 歲。結果,最常被提及的重要生命經驗是「自然經驗(幼年、小學階段)」 (57 %),其內容包括童年時享受鄉村家庭生活、到離家不遠的大自然中(如清溪、海 灘、樹林)玩耍、或是到位居鄉下的祖父母家玩等。這些被提及的童年自然經驗,大部 分都是日常生活中具備較強身體感受性的單純動態玩耍,而非較深沉靜態的內在體驗, 是即興的、而不需精緻的策劃,諸如在田園中烤地瓜與灌蟋蟀、到溪流溝渠中游泳與抓 青蛙魚蝦、採集並品嚐野菜或野生果實等。至於其他與自然經驗有關的影響因子,依序 為「自然經驗(社會階段)」(24 %)、「自然經驗(中學階段)」(17 %)、與「自 然經驗(大專階段)」(10 %)。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被提及的自然經驗,逐漸不再 是如童年時以在自然中的動態玩耍為主,而是更細膩深化的內在體驗,諸如對自然之美 的欣賞與感動、獨自或與三兩好友在自然中徜徉、感受自然之和諧與奧秘的驚喜等。. 二、有關重要生命經驗研究的省思 從世代間成長環境差異的考慮,Annette Gough(1999)主張重要生命經驗研究的重  .  . 16.

(24)  . 點應該是年輕人,而不是那些成長在戰後嬰兒潮的中老年世代,因為年輕時代的生命經 驗是最貼近正規教育所面對的學生們。Noel Gough(1999)則認為,我們應嘗試為環境 教育經驗創造新的可能性,而不僅是複製上一代的經驗。孩子們是最有希望超越我們 的,我們不該拒絕他們進入我們主觀認為重要的生命經驗中,相反地我們必須在開放我 們經驗的同時,不排斥他們的生命經驗,以保有培養出環境公民的各種可能性。 Stephen Gough(1999)提出,過去重要生命經驗的研究者,傾向於接受環境教育是 造成人類行為改變的一個潛在因素,而人類行為又是造成環境演變的決定因子。在這前 提之下,從已觀察到的行為來回溯影響者行為形成的生命經驗,再根據這些經驗規劃出 介入方式以達到改善環境的目標。也許有人不完全接受以上觀點,但反之,如果認為將 重要生命經驗的研究成果,轉移為配合各地獨特背景的環教課程或教學方法,絲毫無助 於讓人行為變得更有益於環境,這觀點將更讓人難以接受。 透過國內外學者重要生命經驗研究的發現,研究者發現當中的自然體驗對人的環境 承諾造成的影響是最重要的。接觸的環境,以比較原始的棲息地為主。因為接觸自然而 產生的影響可以分成不同的年齡階段,隨著年齡的增長,這些被提及的自然經驗,逐漸 不再是如童年時以在自然中的動態玩耍為主,而是更細膩深化的內在體驗。這顯示,即 使在童年錯過接觸自然的機會,成年再接觸自然仍可提升對環境的關切。另外,研究中 還發現不同國家重要的自然體驗年齡階段是會不一樣的。 但,或許是受到重要生命經驗的創始人 Tanner 帶來的影響,或是大部分的研究對象 都超過 30 歲的關係,童年的自然體驗一再被強調,成年後的自然體驗則多是被忽略的。 過去研究不足的地方,是沒有對不同年齡階段的自然體驗內涵做更深入的探究。 以上的省思與討論,使研究者認為自然經驗的研究應該更深入且重視不同年齡群的 需要,以便環境教育在應用自然體驗課程的時候,有所助益。.  .  . 17.

(25)  . 第三節. 自然經驗. 一、自然經驗的定義 Stephen Kellert(2002)把自然經驗分為直接經驗(direct experience)、間接經驗 (indirect experience)和替代經驗(symbolic or vicarious experience) 。直接經驗涉及身 體實際地接觸到自然環境和人類以外的生物,例如兒童在後院、鄰近的森林、草地、小 河或社區理的公園自發地玩樂或活動,相較正式計畫成有結構的計畫或是活動來說,這 些體驗多半是沒有經過計畫的。 間接體驗雖也涉及身體有實際的接觸,但接觸到的情境卻屬於比較受到限制、計畫 和管理。間接經驗到的自然生態環境和人類以外的生物是經過管理和策劃的人類活動。 大自然在這樣的情境之下多為經過仔細思考的產物和人類大量的控制與運用。例如兒童 在動物園、水族館、熱帶公園、植物園、自然歷史與科學博物館和自然中心接觸到的植 物、動物和棲息地。 最後一個經驗是替代經驗,它是沒有實際接觸到自然環境的經驗。兒童接觸到描述 或描繪的自然景象的替代品有時候是真實的,但也要視情況而定,有時候多為象徵性 的、比喻性的或非寫實的。這種經驗在現代社會創新的通訊技術環境中出現,相關技術 如電視機、電影或電腦。雖然更多傳統的印刷媒體就如書籍和雜誌,仍持續地成為兒童 重要的大自然影像傳播者。但很明顯地,當今兒童意想不到地大量接觸到大自然是替代 的影像。 至於台灣國內的研究,陳俊甫(2001)在《自然體驗的理念與思維-返照初心見自 然》中所指的自然體驗分為狹義得自然體驗和廣義的自然體驗。狹義的自然體驗是指體 驗者以開放的態度去直觀與感受物質自然界的歷程。廣義的自然體驗,則除了狹義的個 人體驗,更超越物體與人為的區別,重返個體內在的本性。張維國(2002)《一顆自然 體驗教育的種子-從「自然寫作」與「自然教學」的對話中萌芽》,則延伸陳俊甫的定 義,針對狹義的自然體驗做進一步的區分。他認為狹義的自然體驗可以分為「理性」取 向與「感性」取向。理性取向的自然體驗是指藉由直接看到或是進入物質自然界的歷程,  .  . 18.

(26)  . 獲得、擁有相關自然界的技術或知識,這是在自然中的觀察和探究,可稱為自然觀察。 而感性取向的自然體驗是指以開放的態度去直觀與感受物質自然界的歷程,是設身處地 融入自然事物、產生互為主體的經驗。研究者此次的研究,將透過喜歡登山的青年在山 林的直接體驗,探究他們與山林互動的經驗。 當今大部分居住在城市裡的人,能夠接觸到大自然,大多數是透過休閒的機會。 Clawson(1966)認為休閒很大程度意味著目的和選擇,僅僅空閒著的、因為不知道要 做什麼或無法做他想要做的事情的情況,都不是真正的休閒,但他不排除有目的的決定 了什麼都不做、放鬆閒著的情況。休閒明顯地是由社會個體的生活所決定的,低收入國 家大多的人民都擁有空閒的時間,然而這與休閒是有差別的,以最接近我們生活的例子 來說,貧困的人、尤其是健康狀況不好的人,是完全空閒著的,但那都不是真正的休閒。 休閒活動,包括選擇的過程,涉及人類的智力、情感和覺知,但也有學者將休閒活動定 義為經驗。區別休閒活動的特質來自於活動進行時候的態度;同樣的活動,如果是自由 的選擇和有「想要」的基礎,可能是休閒活動,但如果主要是為了收入、工作或社會責 任則可能是工作。 Clawson(1966)認為我們不可能也不需要去細想各種休閒活動的差別,但休閒時 間明顯地有四種主要類性:1.每一天可進行的休閒,一天平均有 3 到 6 小時,不是連續 而是被切割的時間;2.周末進行的休閒,活動時間在一天內最高可以進行到 12 小時;3. 年度的休閒活動,生活型態跟平日比起來是完全不一樣的;4.退休後,休閒時間可能相 對地提高。另外,他依據當事人處於的位置和休閒活動的位置做為基礎的分類有:1.靠 近生活的地方(user-oriented areas) ,適合在放學後或下班後前往,範圍經常較小且不要 求物理特性。可以快速抵達的位置是首要的要求;2.距離生活地點遠一點的位置 (intermediate-use areas),主要可以進行一整天的休閒活動,普遍上需要 1 個小時以內 的車程,這個地方的位置和消遣的活動比較有不同的變化;3.這是個消遣為主的地方 (resource-based areas) ,僅管對大多人來說這個地方是不方便的,但它擁有令人嚮往的 極好和稀有的物理或歷史特質。第一項需要或最適合日常的休閒,第二項屬於周末的休 閒,第三項則屬於假日。我們將特別關注最後一項,以自然資源為主的地方,它包括國  .  . 19.

(27)  . 家公園和野外區域,是人們與自然環境互動的重要地點,人們在這裡進行各種活動,例 如釣魚、負重健行、露營、徒步健行等等。登山是周末和年度的休閒活動,而它的活動 位置為地點不便但卻擁有吸引人前往的特質。 最後,就在戶外進行休閒活動的而論,Clawson(1966)以五個清楚的時期提出完 整的休閒經驗,研究者也將登山分為這幾個時期: 1.預期或策劃時期:當家庭或其他單位決定要去哪、在那個地方要做什麼、要攜帶什麼 器材、要花費多少等等的階段。會花費超過一半的支出;購買大多的器材,包括食物 和汽油等等的補給品。在這個階段,休閒者很可能參考或接受專業的建議,他們這時 候可以是小心的、清醒的、根據消息的,或非正式的、碰巧的和輕率的; 2.前往休閒地:相較抵達目的地前,到較遠地方的去程中,花費的時間和金錢會較多; 3.休閒地現場的感受與經驗:這個經驗最常與戶外休閒活動聯結,通常為整體經驗提供 目的和意義,但它並不代表全部。這個環節是最需要自然環境的; 4.從休閒地的回程:雖然去程和回程沒有很大的差別,但最重要的,是休閒者態度的不 一樣; 5.回憶:全部的滿意度和價值在這裡出現,很多人在與別人敘述他們經驗的時候會得到 很大的滿足感。過去旅程的回憶通常會決定下一個旅程,同時,回憶會漸漸與計畫合 併在一起。 由於研究者著重研究參與者與自然直接接觸的經驗,所以他們主要是敘述在休閒地 現場的感受與經驗和當下對山林經驗回憶的想法,探究自然體驗在登山過程中的內涵。. 二、. 自然體驗對於與大自然連結的重要性 David W. Orr(1992)曾提出,生態素養的思想與素質,來自在地球上一個人的移. 動、碰觸、觀察大自然的方式。它是心景(mindscape)與地景(landscape)的相互影響。 生態素養乃由驚喜感(sense of wonder)所驅動,意既是活在美麗、神祕、無邊世界純 粹的喜悅。換句話說,人們對自然的情感與態度,將對他日常生活的周遭環境、甚至對 他能夠發揮決定權的自然環境產生影響。  .  . 20.

(28)  . 但就當今大部分人們的生活型態所見,很多人的生活都是遠離大自然、遠離土地 的。知覺心理學家 Laura Sewall(Roszak, Gomes, & Kanner, 1995)提出,我們視、聽、 觸、嗅、味覺等感官能力,是自我和世界接觸的基本橋梁。我們感官日漸鈍死是造成環 境危機的核心,重新喚起感官是重建與地球連結是不可或缺的一個步驟。對於人們透過 直接體驗與地球的連結,是很值得被多了解的。 張菁砡(2008)透過訪談九位參與荒野保護協會親子教育的次團體-炫蜂團的家長 探究休閒中的「自然經驗」,了解他們在參與前後休閒經驗的差異,及參與後「自然經 驗」轉化的歷程與影響之內涵。發現他們自然經驗有四個階段的轉化歷程,依序分別為 「親近自然」、「感知自然」、「融入自然」和「分享自然」。在「親近自然」的階段,張 菁砡發現研究參與者從原先因為與自然世界的疏離,而感到陌生害怕、視而不見、聽而 不聞,無動於衷的經驗,透過引導接觸自然、開啟感官的體驗,如「自然觀察」 、 「自然 體驗」等課程,研究參與者會有從書本跳出來接觸到真實世界的感動,也初次體驗到自 然可以如此被貼近,可以真實的看見、聽見,甚至有觸摸到真實自然的喜悅。而在「感 知自然」,發現覺知的開展有助於自然意識的浮現,漸能與自然為友而融入自然,從自 然中汲取智慧,以達師法自然的體驗。「融入自然」意即來到自然就有如回家的自在, 如與母親般的親近,與自然的關係呈現交融和諧之感。最後,「分享自然」的階段中發 現,研究參與者的參與動機都是為了孩子而加入,但在深度接觸自然後,對自然的感受 態度思維都不同以往。九位研究參與者當中,七位的孩子皆早已離團,但他們卻仍持續 參與義工服務,這內在的動力,大多是來自於對自然的瞭解與感動。這些轉化的歷程, 就如 Steven Harper(Roszak, Gomes, & Kanner, 1995)所指出的一樣,真實的荒野體驗會 徹底撼動我們對「文明」與「原始」的假設,而足以造成「現實感的衝擊」。從張菁砡 的研究中還發現,這些體驗課程最後還能夠對人與自然的關係帶來深遠的影響。直接體 驗是重要的,倘若能夠對不同群體重新與大自然連結的經驗做更多的了解,相信對於關 心環境的教育工作者都是有幫助的,因此本研究會針對青年的登山自然經驗,是在填補 其中的空隙。.  .  . 21.

(29)  . 三、自然體驗的應用 自然體驗雖然可以隨心所欲,但是若缺乏一些方法,有些人即使接觸到自然,也無 法體驗到自然的美、生態保育的重要或個人的成長,因此了解有哪些原則是可以提高體 驗的效益是重要的。自然體驗也屬於戶外教學的其中一環,教育者的角色是引導,而非 傳授者,應引導孩童運用感官蒐集資料,而且應把握機會教育,在驚喜之自然事物出現 時即時觀察,使學生留下難忘回憶(周儒、呂建政譯,1999)。 柯內爾從 1970 年代開始擔任自然學教師,發現運用自然遊戲讓學員直接與自然接 觸的教學效果良好,於是著手撰寫分享其遊戲及方法(王家祥、張美惠譯,2005)。在 自然教育活動廣為推廣時,也促進人們反省自然體驗的重要性,重新提醒人類回歸自然 對人類身、心、靈之效益。沈振中認為,Joseph Cornell 的體驗自然活動自 1996 年開始 在台灣推動,引導者不應只是解說或穿插自然體驗的遊戲,而應該將「體驗」 、 「情意感 受」的精神「內化」到自然教育的整個過程及內容中(沈振中,1999)。 自然體驗對人的情緒和環境素養能夠產生正面的影響,是有被驗證的。近年來,台 灣的學者皆開始重視這個議題;林振峰(2008)、李美珠(2007)、徐瑞梅(2007)、吳 岸芳(2007)、張立莉(2006)與鄭世彬(2005),皆透過他們的研究,個別針對幼兒、 國小及國中的學生進行自然體驗課程的研究,在學生的情緒、自尊、環境素養都被證明 有正面的影響。張碧凰(2008)則針對慢性精神分裂病患進行自然體驗的研究,研究結 果發現自然體驗能夠有效改善病患的症狀及認知功能方面的能力。從這些研究當中,發 現自然體驗對人能夠帶來正向影響是毋庸置疑的,但是目前的研究對象卻多以孩童為 主,對於當下就能夠對環境產生改變與決定權的成人的研究卻相當缺乏。自然體驗既然 是能夠促進人與自然關係的,那麼在成人與自然的關係當中也應該被探討。.  .  . 22.

(30)  . 第三章. 研究方法. 本章針對研究方法做說明,共分成六節,研究取向、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研究工 具、研究歷程、研究信效度和研究倫理。. 第一節. 研究取向. 本研究為質性研究取向。Sharan B. Merriam(2002)提出,質性研究的特性分為四 種,第一種特性為研究者將努力地理解人們在自己的世界和經驗中所建構的意義,意即 是人們如何賦予經驗意義。這個理解並不試圖去預料未來必然會發生的事情,而是去理 解情境的本質。第二個特性即研究者是資料蒐集與資料分析的主要工具。由於理解是研 究的目的,做為工具且能夠快速反應與適應的人,似乎會是理想的蒐集與分析的工具。 另一個優勢為研究者能夠擴展他的理解,透過語言和非語言的溝通、立即處理訊息、澄 清與總結資料、向資料提供者確認詮釋的準確性、還有探究獨特的或意料之外的答覆。 第三個特質是歸納;意即是研究者透過收集資料後建立概念、假設,或理論,而不是透 過推論得到要驗證的假設。典型地,質性研究的研究發現將挑出概念、分門別類、歸納 成主題、在提出暫時性的假說,甚至是獨立學說的形式。最後一個特質為,質性研究探 究的結果是豐富的描述。透過文字或照片而不是數字去傳達研究者從現象中的到的學 習。.  .  . 23.

(31)  . 第二節. 研究者與研究參與者. 一、研究者 在質的研究中,研究者不僅對研究有自己的目的與動機,對研究現象有自己的看法 和假設,而且在自己的生活經歷中通常也可以找到從事該研究的理由。這些因素直接影 響到研究各個方面的實施(陳向明,2002)。因此,以下將整理研究者的教育與自然經 驗,因為這將可能影響本研究之進行,另外亦會說明研究者在本研究中所扮演的角色。. (一)研究者本身的經歷與訓練 研究者是來自馬來西亞的僑生,家中有四位兄弟姊妹,父親是位伐木者,而母 親則是位家庭主婦。從小由於父親對華文教育的堅持,我們家中的孩子都是接受華 文教育的。直到中學,由於政府不承認華人創辦的學校,倘若要進入民間籌費經辦 的華人中學是需要承擔更多學雜費的,父親也不因此而改變他的堅持。伐木業在研 究者小時候的那個年代是個收入非常優渥的工作,但父親卻必須長時間居住在山 林,對研究者的兒時經驗而言,父親在生活中經常是缺席的,但令研究者印象最深 刻的回憶,是家人跟父親一起進入山林的美好時光。 中學生涯結束後,研究者就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畢業後在馬來西亞的 華人中學曾任生活老師、在華人私立學院擔任推廣教育中心和輔導與諮商心理學系 行政人員,七年後返回台灣繼續就讀台灣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碩士班一年級、二 年級皆跟隨老師進行過不同的研究,至目前已修完碩士班的課程,對於進行訪談、 資料分析有過紮實的經驗。具備熱情、真誠、開放等特質,能掌握研究參與者所要 傳達的感受和意義。 會選擇修讀環境教育研究所和決定進行這個研究的原因,是由於研究者在尚未 決定修讀碩士班的前三年前開始接觸並持續參與的登山活動,接觸山林的經驗引起 對於人在大自然裡能夠讓人感動和省思的興趣。並在研究所期間修讀環境行為學、 體驗教育、野外心理治療等,增加我對人與自然關係的了解。課程之外,參加荒野  .  . 24.

(32)  . 協會主辦的生態心理季系列演講和讀書會、園藝治療演講、登山研討會、親自接觸 台灣的山岳,增進自己對相關議題的認識。 質性研究方面的訓練,研究者曾修習質性研究、敘事研究課程,讓研究者對質 性研究有更多的了解。並在自行閱讀相關研究報告、與博士班學長姐的討論過程 中,逐漸增加自己做質性研究的興趣與能力。. (二)研究者的角色定位 研究者在此研究過程中擔任訪談者、逐字謄稿員、資料分析者。為了使蒐集的 資料與分析的內容更能貼近研究參與者的經驗,研究者在訪談與資料分析的過程 中,雖然無法將個人經驗與想法完全抽離,但會要求自己覺察自己的個人主觀經 驗,避免影響研究的進行。 由於研究者和研究參與者皆為登山者,研究者會在訪談過程中適度揭露個人經 驗與感受來貼近研究參與者的世界,與研究參與者建立信任的關係。並對對方個人 的經驗保持好奇,支持他們任何的分享。然而研究者的經驗仍有可能形成訪談與詮 釋結果的框架,因此研究者在研究進行中,除了不斷提醒自己有更開放的態度,並 透過訪談日誌、錄音資料和逐字稿的紀錄,反思自己。. 二、研究參與者 (一)研究參與者之選取 本研究選擇的考量,係根據研究者過往的登山經驗、參加與登山自然體驗相關 的講座及前導性研究,並與研究參與者自然經驗豐富與否、與研究者的合作與信賴 及與研究參與意願有關。在這些原則下,研究者採取立意取樣(purposeful sampling),選取資訊豐富的研究參與者做深度研究。依據研究目的,研究對象為 符合以下條件者: 1. 喜歡山,且至今仍持續活動。 2. 登山有兩年以上的經歷。  .  . 25.

(33)  . 3. 多為 3 天以上的登山活動。 4. 過夜方式多為自行搭帳篷或外帳。. 為了探究研究參與者的自然經驗,研究者希望他們在大自然中有豐富的體驗。 一般來說,第一年參加登山的人,對登山仍在摸索的階段,登山前他們會需要了解 自己的體能、懂得該如何準備行囊,進入山林要學習調整步伐和心態、該如何和團 隊合作、照顧自己的安全等等。為了避免找到的是登山初學者,且希望研究參與者 是對山已經產生情感的人,所以提出了第一項和第二項的要求。 另外,由於期待得知研究參與者更多暴露在大自然的體驗,所以亦要求他們在 山林的行程至少有一天是完整的一天,和以搭帳篷或外帳過夜為主的經驗。. (二)研究參與者背景資料簡介 本研究共選取三位研究參與者,依據訪談順序分別給予代號 A、B 和 C,後來 個別為研究參與者取化名,其背景資料整理如表 3-1:. 表 3-1. 研究參與者化名及背景資料整理表. 研究參與者. 受訪年齡. 山齡. 過去就讀大學. 登山經驗. A(雨露). 24. 近4年. 政治大學. 大學二年級下加入大學登山社。 大學畢業後,仍維持跟社團在爬 山。登山累積次數至第一次訪談 約 32 次;中級山 19 次,高山 13 次。. B(晨曦). 29. 7年. 東海大學. 大學三年級上加入大學登山社。 大學畢業後,仍維持跟社團的朋 友在爬山。27 歲曾經參加台灣生.  .  . 26.

(34)  . 表 3-1. 研究參與者化名及背景資料整理表(續) 態登山學校「無痕山林培訓課程」。 大學時期上高山的次數較頻密,畢業 後多去郊山,高山一年大概有 1、2 次。. C(小威). 26. 8年. 靜宜大學. 2002 年高職畢業後,透過參與社會 登山團體的活動開始接觸登山。隔 年,參加在古道行走的「福爾摩沙綠 色山徑健走」。 大學時期仍維持與綠色山徑健走認 識的朋友上山,有時候會帶系上的同 學登山。大學三年級結識做古道研究 的研究生,開始與其一同上山。. 第三節. 研究工具. 一、半結構訪談工具 本研究採質一對一個別訪談為蒐集資料的方法,希望能蒐集到較深入且豐富的訊 息。在一種相對開放且經過設計的訪談情境中,受訪者可能會比在標準化訪談法或問卷 作答中能夠更清楚地表達出自身的主觀觀點(李政賢等翻譯,2007)。本研究的訪談大 綱如下: 1. 背景資料:性別、年齡、職業、教育程度、參與資歷和經驗。 2. 訪談大綱:如表 3-2 所示。.  .  . 27.

(35)  . 表 3-2. 研究訪談大綱. 1)登山的經驗 # 方式、地點、準備工作、多久、次數。 # 興趣:可以跟我談談你是怎麼開始接觸登山這個活動的嗎? 還記得第一次的登山嗎?可否跟我分享你那一次的經驗? 2)知覺感受 # 可否談談這幾年在山中行走過程中,讓您印象最深刻的經驗? # 山林中有那些東西(生命或非生命的)或景象會特別引起您的注意嗎? # 登山的時候,最喜歡什麼時刻? # 登山的時候,最不喜歡什麼時刻? 3)與自然的關係:敘述自己與山的關係。 # 您覺得登山是個怎麼樣的活動? # 去過的山,您會再次攀登嗎? # 有沒有面對過無法抵達山峰的時候?若有,你的感受是什麼? # 對您而言,山是/像什麼? 4)影響:下山後的影響、未來的影響。 # 至今吸引您還在上山的原因是什麼? # 你現在登山的目的與過去有什麼不一樣嗎? # 這些經驗對你有造成什麼影響嗎? 5)其他 # 還有什麼是您想要補充或願意再分享的嗎?. 二、研究邀請函與訪談同意書 邀請研究參與者時,協同研究邀請函(附錄一)及協同研究同意書(附錄二) ,除 了幫助研究參與者對研究者以及研究內容能先有基本的認識,也幫助研究者對研究參與 者有事先的準備與了解。. 三、逐字稿檢核表 逐字稿及重要句都整理出來後,使用逐字稿訪談效度檢核表(附錄三) ,檢視本研 究將使用的資料,是否貼近研究參與者的經驗。  .  . 2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According to a team at Baycrest’s Rotman Research Institute in Canada, there is a clear link between bilingualism and a delayed onset of the symptoms of Alzheimer ’s and other

Monopolies in synchronous distributed systems (Peleg 1998; Peleg

Corollary 13.3. For, if C is simple and lies in D, the function f is analytic at each point interior to and on C; so we apply the Cauchy-Goursat theorem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

Corollary 13.3. For, if C is simple and lies in D, the function f is analytic at each point interior to and on C; so we apply the Cauchy-Goursat theorem directly. On the other hand,

• elearning pilot scheme (Four True Light Schools): WIFI construction, iPad procurement, elearning school visit and teacher training, English starts the elearning lesson.. 2012 •

 name common laboratory apparatus (e.g., beaker, test tube, test-tube rack, glass rod, dropper, spatula, measuring cylinder, Bunsen burner, tripod, wire gauze and heat-proof

● tracking students' progress in the use of thinking routines and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writing ability using a variety.. of formative assessment too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