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5-2-3三角函數-複數的幾何意義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5-2-3三角函數-複數的幾何意義"

Copied!
1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2-3 複數的幾何意義 【目標】 認識複數平面及複數的極式表法,理解某複數乘以另一複數時,向徑與輻角的變 化,其對應的幾何意義為伸縮與旋轉。再引入棣美弗定理,並由此探討 1 的 n 次 複數方根,進而求一般複數的 n 次方根。 【討論】 1. 複數平面: 每一個複數 z 都有唯一的標準式表法,即 z  a  bi ,其中 a, b 是確定的實數。 因此,給一複數 z  a  bi ,在坐標平面上就有一點 P(a, b) 與 z 對應;反之, 在坐標平面上給一點 P(a, b) ,就有一複數 z  a  bi 與 P 對應。於是,所有複 數與坐標平面上所有點一一對應,如圖所示。. 當坐標平面上的點用複數表示時,該坐標平面稱為複數平面,其橫軸稱為實 軸,縱軸稱為虛軸。複數 z  a  bi 稱為點 P(a, b) 的複數坐標,記為 P(z ) 或 P(a  bi) 。有時為了方便,也稱複數 z  a  bi 為點,意指坐標為 z 的點。 2.. 在複數平面上,複數 z  a  bi (標準式)與原點 O 的距離為 a 2  b2 ,仿實數的 情形,此非負實數值定為 z 的絕對值,即 | z |  a 2  b 2 ,如圖所示,. 例如: | 3  4i |  | 3  4i |  25  5 , | 1  2i |  | 1  2i |  5 。 一般而言,複數 z  a  bi 與其共軛複數 z  a  bi 的絕對值相同, 因為|z | a2  (b)2  a2  b2 | z | 。 3.. 又 z z  (a  bi )(a  bi )  a 2  b 2i 2  a 2  b 2 | z |2 。 複數的絕對值: 複數 z  a  bi 與原點的距離為 | z |  a 2  b 2 ,因而 z z | z |2 。 在複數平面上, | z | 表複數 z 到原點的距離,此值也稱為 z 的向徑。給定正實 數 r 時,所有向徑為 r 的複數形成一個以原點為圓心、 r 為半徑的圓,如圖。. 28.

(2) 4.. 5.. 若 | z |  r ,且 z 在廣義角  的終邊上,則 z 的直角坐標為 ( r cos , r sin  ),因此 z  r cos  (r sin  )i  r[cos  (sin  )i] , 習慣上, (sin  )i 寫成 i sin  ,於是 z  r (cos  i sin  ) 。 r ( cos  + i sin  )稱為複數 z 的極式,其中 r  | z | 是 z 的向徑,而  稱為 z 的一 個輻角。換言之,複數平面上, z 的極式為 r ( cos  + i sin  )與 z 點的極坐標 為 [r, ] 同義。 複數的極式: 若複數 z 的向徑為 r(| z |  r)且以  為輻角( z 在  的終邊上), 則 z  r (cos  i sin  ) 稱為 z 的極式。 9  一個複數的輻角不是唯一的, 是 1  i 的一個輻角, 也是 1  i 的一個輻 4. 角。 1  i 表成極式可以是 2(cos 事實上, n 是整數時,.  4. . . 4. 9 9  i sin ) ,也可以是 2(cos  i sin ) 。 4 4 4 4.  2n 都是 1  i 的輻角。但每一個非零複數 z 恰有一. 個輻角  滿足 0    2 ,此輻角稱為 z 的主輻角,記為 Arg (z ) ,例如:  11 。 Arg(1  i)  , Arg( 3  i)  4. 6.. 7.. 8.. 6. 複數 0 的向徑是 0 ,任何廣義角  都可做為 0 的輻角,不規定主輻角, 0 的 極式為 0(cos  i sin  ) ,其中  可以是任意實數。 觀察,我們發現: |  |  |  | |  | ,且  的輻角加  的輻角變成  的一個輻 角。一般而言,設  ,  是任意複數,  , 分別是  ,  的輻角,則   |  | (cos  i sin  ) ,   |  | (cos   i sin  ) ,   |  | (cos  i sin  )  |  | (cos  i sin  )  |  | |  |[(cos cos   sin  sin  )  (sin  cos   cos sin  )i] 再由和角公式即得   |  | |  |[cos(   )  i sin(   )] 。 複數極式的乘積: 設   |  | (cos  i sin  ) ,   |  | (cos   i sin  ) , 則   |  | |  |[cos(   )  i sin(   )] 。 故 |  |  |  | |  | ,即向徑乘積等於乘積向徑。    是  的一個輻角,即輻 角之和即為乘積輻角。 |  |  |  | |  | 意謂兩複數其積的絕對值等於絕對值之積,而兩複數其和的絕 對值與絕對值之和的關係,以下面的例題說明。 設複數 z  | z | (cos  i sin  ) ,   |  | (cos   i sin  ) 。在複數平面上,若給定點 P(z ) 及點 A( ) 的位置,則可用尺規作圖作出  z ,方法如下(參閱圖):. 令 O(0),U (1) ,作 OUA 。 以 OP 為一邊,利用相似三角形的 AA AA 性質,作 OPQ ~ OUA ,其中取 QOP  AOU   , QPO  AUO 。 29.

(3) 於是點 Q 的坐標即為  z 。證明如下: OQ OA OQ |  | , , OQ  |  | | z | 。   |z| 1 OP OU QOU  QOP  POU     。. 由 OPQ ~ OUA 知. 故點 Q 的坐標為 |  | | z |[cos(   )  i sin(   )]  |  | (cos   i sin  )  | z | (cos  i sin  )   z 。 9. 旋轉與伸縮: 複數 z 乘以   |  | (cos   i sin  ) 的變換,相當於在複數平面上,將 z 點旋轉  並伸縮 |  | 倍。 【定義】 1. 複數平面(高斯平面): 每個複數 z  x  iy( x, y  R) 都恰好對應於此平面上的唯一一點 ( x, y) 。反 之,給定坐標平面上一個點 ( x, y),可找到唯一一個複數 z  x  iy 與之對應。 這種與複數對應的平面稱為複數平面,又稱 x 軸為實軸, y 軸為虛軸。當點 P( x, y) 對應於複數 z  x  iy( x, y  R) ,我們稱 z  x  iy 為 P 點的複數坐 標,並寫成 P(z ) 或 P( x  iy) 表示。 2. 共軛複數: 3.. 設 z  x  iy ( x, y  R) ,則 z  x  iy 稱為 z 的共軛複數。 複數的絕對值: 對於複數 z1  x1  iy1 , z 2  x2  iy2 ( x1 , y1 , x2 , y 2  R) ,. 他們差的絕對值 | z1  z 2 | ( x1  x2 ) 2  ( y1  y 2 ) 2 表示兩點 P1 ( z1 ), P2 ( z 2 ) 的距離。 【性質】 1.. z1  z2  z1  z2 。. 2.. z1  z2  z1  z2 。. 3. 4. 5.. z1 z ) 1。 z2 z2 | z1  z2 || z1 |  | z2 | 。 z |z | | 1 | 1 。 z2 | z2 | (. 30.

(4) 【定義】 1. 極坐標: 設 P( z)  P( x  iy) 的極式為 r (cos  i sin ) , 以符號 [r, ] 來做為 P(z ) 的坐標,稱為極坐標,記為 [r, ] 。 在複數平面上選定一點 O ,再過 O 作一數線 L , 以其正向為始邊,繞定點 O 旋轉,使 P 點恰在其上, 若其旋轉量  (為一有向角,逆時針為正、順時針為負),且設 OP  r , 我們就可以利用 r, 來描述 P 點的位置, 用符號 [r, ] 表示 P 點的位置,這種表示法就是極坐標表示法。 其中 O 點稱為該極坐標系的極(或極點),數線 L 稱為極軸, 並稱 [r, ] 為 P 點的極坐標。. P( z)  P( x  iy) r. . L. O 註: 1. 極坐標就是用長度與角度來描述點之意。 2. 點的極坐標的表示法不唯一(因為有同界角的關係), 但直角坐標的表示法唯一。 3. 直角坐標: ( x, y)  (r cos , r sin ) 。 複數坐標: z  x  iy  r (cos  i sin ) 。 極坐標: [r, ] 。 【公式】 1. 兩點距離: 兩點 A[r1 ,1 ], B[r2 , 2 ] 的距離為 AB  r1  r2  2r1 r2 cos(1   2 ) 2. y B[r2 , 2 ]. A[r1 ,1 ]. x. 31. 2.

(5) 【定理】 1. 平行四邊形定理: 平行四邊形中兩對角線平方的和等於各邊平方的和, 即 | z1  z 2 | 2  | z1  z 2 | 2  2(| z1 | 2  | z 2 | 2 ) 。 y. z1  z 2. z2. z1. O. x.  z2. z1  z 2. 【定義】 1. 複數的極式: y. P( z)  P( x  iy). r  x2  y2. . x. (1) 複數平面上任一點 P( z)  P( x  iy)(x, y  R) , 設 OP  r ,並以  表示任意以 x 軸的正向為始邊, OP 為終邊的有向角, y 則 r  x 2  y 2 | x  iy | 且 x  r cos , y  r sin 及 tan   , x x y  i )  r (cos  i sin ) , 故有 z  x  iy  x 2  y 2 ( x2  y2 x2  y2 x y , sin   其中 cos  , 2 2 2 x y x  y2 z  r (cos  i sin ) 稱為複數的極式。 (2) 給定一個複數 z  x  iy ( x, y  R) , 我們就可以把 z  x  iy 表示成 x  iy  r (cos  i sin ) 的型式。. 2.. 反之,若知道 OP  r ,以及任一有向角  (以 x 軸的正向為始邊, OP 為 終邊)的大小,就可以確定 P 點的位置及其複數坐標,又  的取法不唯一。 向徑與輻角: 其中 r  x 2  y 2  | x  iy | 稱為複數 x  iy 的向徑(或絕對值),  稱為複數 x  iy 的輻角,記為 arg(z ) ,並將 r (cos  i sin ) 稱為複數 z  x  iy 的極式表 示,簡稱為極式。也就是說極式是用長度與角度來描述複數,且若 0    2 ,則稱輻角  為複數的主輻角,把它記為 Arg (z) 。 32.

(6) 【性質】 1. 若  為 z  x  iy 之輻角,則   2k (k  Z ) 亦為複數 x  iy 的輻角。主輻角 Arg (z) 只有一個,而輻角 arg(z ) 卻有無限多個。 2. 複數 x  iy 的極式 r (cos  i sin ) 中,須注意 r  0 ,前後角度必須相同,且以 cos 為實部, sin  為虛部。 3. 注意: (3 cos30  3i sin 30) ,  3(cos30  i sin 30) , 3(sin 30  i cos30) , 3(cos30  i sin 30) , 3(cos30  i sin 60) , 3(sin 30  i cos30) , 6 , 3 1 3 1  i ) 等均不為複數極式的型式。  i ) ,及 3( 2 2 2 2 4. 化成複數極式的技巧為先調整 r  0 ,再化成 cos , sin 的順序,接著化成加 法型式。 【公式】 複數的乘除運算與棣美弗定理: 1. 若兩複數的極式分別為 z1  r1 (cos1  i sin1 ) 及 z 2  r2 (cos 2  i sin 2 ) , 則 z1 z 2  r1r2 (cos(1   2 )  i sin(1   2 )) , 即複數的乘法,其長度為兩複數的長度相乘,角度為兩複數的輻角相加。 證明: z1 z 2  r1 (cos1  i sin1 )r2 (cos 2  i sin 2 )  r1r2 [(cos1 cos 2  sin1 sin 2 )  i(sin1 cos 2  cos1 sin 2 )]  r1r2 (cos(1   2 )  i sin(1   2 )) 1 1 2. 設 z2  r2 (cos 2  i sin 2 ) ,則  (cos( 2 )  i sin( 2 )) 。 z 2 r2 證明: (cos 2  i sin  2 ) 1 1   z 2 r2 (cos 2  i sin  2 ) r2 (cos 2  i sin  2 )(cos 2  i sin  2 ) 1 1  (cos 2  i sin  2 )  (cos( 2 )  i sin( 2 )) r2 r2 3. 若兩複數的極式分別為 z1  r1 (cos1  i sin1 ) 及 z 2  r2 (cos 2  i sin 2 ) , z r 則 1  1 (cos(1   2 )  i sin(1   2 )) , z 2 r2 即複數的除法,其長度為兩複數的長度相除,角度為兩複數的輻角相減。 證明: r (cos1  i sin 1 ) r z1  1  1 (cos1  i sin 1 )(cos( 2 )  i sin( 2 )) z 2 r2 (cos 2  i sin  2 ) r2 r r  1 (cos(1  ( 2 ))  i sin(1  ( 2 )))  1 (cos(1   2 )  i sin(1   2 )) r2 r2 3(. 33.

(7) 【問題】 1. Arg ( z1 z 2 )  Arg ( z1 )  Arg ( z 2 ) ?(解答:錯誤) z 2. Arg ( 1 )  Arg ( z1 )  Arg ( z 2 ) ?(解答:錯誤) z2 3. arg( z1 z 2 )  arg( z1 )  arg( z 2 ) ?(解答:錯誤) z 4. arg( 1 )  arg( z1 )  arg( z 2 ) ?(解答:錯誤) z2 5. 試解釋複數極式的乘法及除法之幾何意義(如旋轉、伸縮等意義)?試以下圖 z 1 例子中 z1 及 z 2 作圖標出 z1 z 2 、 1 及 之位置。 z2 z2 (解答:乘或除一個複數就是表示對某一點的伸縮及旋轉之意。) y z 2  2(cos. z1  (cos.  4. . .  i sin ) 3 3. .  i sin ) 4. x. 【問題】 1. 試在複數平面上用 z  x  iy 表示出 P(z ) 點對於 x 軸、 y 軸、原點、直線 y  x 等的對稱點。 2. 試在複數平面上說明 z1  x1  iy1 , z 2  x2  iy2 ( x1 , y1 , x2 , y 2  R) 與 z1  z 2 , z1  z 2 之間的幾何意義為何? 3. 設  ,  是複數,試證: |    |  |  |  |  | 。 解答: |    |2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     |  |2 。. 令    x  yi ( x ,y 為實數),則    x  yi ,於是,       2 x  2 | x |  2 x2  2 x2  y 2  2 |   |  2 |  | |  |  2 |  | |  | 。. 因此, |    | 2 |  |2 2 |  | |  |  |  | 2  ( |  |  |  | ) 2 , 得到 |    |  |  |  |  | 。 註: 由於複數加法(實部相加,虛部相加)在複數平面上的表現類似平面向量的加 法,因此, |    |  |  |  |  | 與 | a  b |  | a |  | b | 具有相同的幾何意義。. 34.

(8) 【討論】 1. 複數的 n 次方根: 設 z  | z | (cos  i sin  ) ,由複數極式的乘積可知 z 2  z  z  | z |2 (cos 2  i sin 2 ) , z 3  z 2  z  | z |3 (cos3  i sin 3 ) , 依此類推,可猜測 z n  | z |n (cos n  i sin n ) 。 對每一個正整數 n 都成立,以下用數學歸納法證明之: n  1 時, z  | z | (cos  i sin  )  | z |1 (cos1  i sin1 ) ,成立。 設 n  k 時成立,即 z k  | z |k (cos k  i sin k ) , 則 n  k  1 時, z k 1  z k  z  | z |k (cos k  i sin k )  | z | (cos  i sin  )  | z |k | z |[cos(k   )  i sin(k   )]  | z |k 1 [cos(k  1)  i sin(k  1) ] , 故 z n  | z |n (cos n  i sin n ) 對任意正整數 n 恆成立。 2. 棣美弗定理: 若複數 z  | z | (cos  i sin  ),則 z n  | z |n (cos n  i sin n ) 對每一個正整數 n 都成 立。 3. 設 z 是一個非零複數,且 n 是正整數,仿實數的情形,定義: 1 。 zn 設非零複數 z  | z | (cos  i sin  ) , n 是正整數,求證:. z0  1 , z  n . 4.. z  n  | z | n [cos(n )  i sin(n )] 。. 證明: z n . 1 1 1 cos n  i sin n  n  n n z | z | (cos n  i sin n ) | z | (cos n  i sin n )(cos n  i sin n ). 1 (cos n  i sin n )  | z | n [cos(n )  i sin(n )] 。 | z |n 由以上討論可知:當非零複數 z  | z | (cos  i sin  ) 時, . 5.. 6.. z n  | z |n (cos n  i sin n ) ,對任意整數 n 恆成立。特別在 n  1 時, 1 1  z 1  | z |1 [cos( )  i sin( )]  [cos( )  i sin( )] 。 z |z| 故複數   |  | (cos  i sin  ) ,   |  | (cos   i sin  )  0 時,  1 | |    [cos(   )  i sin(   )] 。   | | 設  是一個複數, n 是正整數,若複數 z 滿足 z n   ,則稱 z 是  的一個 n 次 方根。首先考慮 1 的 n 次方根,令複數 z  | z | (cos  i sin  ) 滿足 z n  1 ,則 | z |n (cos n  i sin n )  1  1(cos0  i sin 0) ,. 於是,正實數 | z | 滿足 | z |n  1,且 n 與 0 是同界角,即 n  2k ,其中 k 是整 2k 2k 2k 數,故得 | z |  1 且   ,即 z  cos 。  i sin n. n n 2 k 2 z 的向徑為定值 1,輻角為 ,雖然 k 可以是任意整數,但 z 恰有 n k n n. 個解,即取 k  0,12,, n  1便足夠,其他 k 值所表輻角都只是同界角而已。. 35.

(9) 以 n  5 為例,1 的 5 次方根為 z  cos. 2k 2k ,其中 k 可為任意整數,但  i sin 5 5. 取 k  0,12,3,4 即可。1 的 5 次方根恰有 5 個,在複數平面上形成正五邊形的五 個頂點,如圖所示。. 7.. 1 的 n 次方根:. 設 n 為正整數,則 1 的複數 n 次方根 z 恰有 n 個,即 z  cos 8.. 2k 2k ,其  i sin n n. 中 k  0,12,, n  1。 設   |  | (cos   i sin  ) 是一個非零複數, n 是正整數,若複數 z  | z | (cos  i sin  ) 是  的一個 n 次方根,即 z n   ,則 | z |n (cos n  i sin n )    |  | (cos   i sin  ) , 於是 | z |n  |  | , n  與  是同界角。因此正實數 | z | 是正實數 |  | 的 n 次方根,   2k 即 | z |  n |  | ; n    2k ,即   。得到 z  n |  |(cos.   2 k n.  i sin.   2 k n. n. ) ,其中 k 可以是任意整數,但取. k  0,12,, n  1即可。這 n 個 n 次方根的向徑都是 n |  | ,所以散布在以原點  2  4  為圓心、 n |  | 為半徑的圓上,又輻角為 ,  ,  ,…,. n n n n n 2(n  1)  ,故這 n 個根是該圓上輻角從 開始的 n 等分點,當  是  的主  n n n. . 輻角時,如圖所示。. 9.. 複數的 n 次方根: 設   |  | (cos   i sin  ) 是非零複數, n 是正整數,則  的 n 次方根為   2k   2k n |  |(cos  i sin ) , k  0,12,, n  1。 n. n. 36.

(10) 【定理】 1. 棣美弗定理(De Moivre`s Theorem): 若 z  r (cos  i sin ) 為極式,則 z n  r n (cos n  i sin n ), n  Z 均成立。 證明: (1)當 n  1時, z 1  r 1 (cos(1   )  i sin(1   )) ,原式成立。 設 n  k 時,原式成立, 即 z k  r k (cos k  i sin k ) 成立, 則 n  k  1 時, z k 1  z k z  r k (cos k  i sin k )r (cos  i sin  )  r k 1 (cos(k  1)  i sin(k  1) ) , 故由數學歸納法得知 z n  r n (cos n  i sin n ), n  N 均成立。 (2)當 n  0 時, z 0  1  r 0 (cos(0   )  i sin(0   )) ,原式成立。 (3)當 n  m, m  N 時, 1 1 1 z n  z m  m  m  m (cos(m )  i sin(m )) r (cos m  i sin m ) r z  r  m (cos(m )  i sin(m ))  r n (cos n  i sin n ) 。. 由上知 z n  r n (cos n  i sin n ), n  Z 均成立。 註: 1. 有時棣美弗定理指的是: 若 z  r (cos  i sin ) 為極式, 則 z n  r n (cos n  i sin n ), n  N 均成立。 2. 此定理即表示 | z n |  | z | n 及 arg( z n )  n arg( z1 )  2k , k , n  Z 。 3. 定理可以用於簡化複數的乘除法運算。 1 1 4. 若 x   2 cos  x  cos  i sin  x n  n  2 cos n 。 x x 【問題】 1. 求 1  3i 的 3 次方根。 解答: 1 3 2 2 1  3i  2(  i)  2(cos  i sin ) , 2. 2. 3. 3 2  2 k  2 2k 故 1  3i 的 3 次方根為 3 2[cos(  )  i sin(  )] , k  0,1,2 。 9 3 9 3. 37.

(11) 【討論】 1.. 2 2 ,則 1 的 n 次方根  i sin n n 2 k 2 k 2 2 cos  i sin  (cos  i sin )k   k , k  0,12,, n  1。 n n n n 2 即 1 的 n 個 n 次方根為 1 ,  ,  ,…,  ,它是以 1 為首項、  為公比的 2 2 等比數列。由於  n  (cos  i sin )n  cos 2  i sin 2  1 , n n 2 2 而 n  2 時,公比   cos  i sin  1 ,故等比級數 n n 1 n 11 1     2    n 1    0, 1  1 . 設 n 是正整數,令   cos. n 1. 因此可知 1 的 n 個 n 次方根之和為 0 。 更一般地,非零複數   |  | (cos   i sin  ) 時,  的 n 次方根為   2k   2k n |  |(cos  i sin ) n 2  2  n |  |(cos  i sin )(cos  i sin ) k , k  0,12,, n  1。 n n n n   2 2 令   n |  |(cos  i sin ) ,   cos  i sin , n n n n 則  的 n 個 n 次方根為  ,  ,  2 ,…,  n 1 。. . n. . n  2 時,等比級數      2 . 2..   n 1 .  (1   n )  (1  1)   0 ,故  的 n 1 1. 個 n 次方根之和為 0 。 2 2 複數   cos  i sin 的性質: n. n. 2 2 有下列性質:  i sin n n  是 1 的 n 次方根,即  n  1 。 n  2 時, 1     2    n 1  0 。. 令 n 是正整數,   cos. 【問題】 1.. 2 2 ,求下列各式的值:  i sin 5 5 (1)  100 。(2)    2   3    99 。(3) (1   )(1   2 )(1   3 )(1   4 ) 。. 設   cos. 解答: (1) 100  ( 5 )20  120  1 。  (1   99 )   100   1    1 。 1 1 1 (3)方程式 x5  1  0 的 5 個根為 1 ,  ,  2 ,  3 ,  4 ,故 x5  1  ( x  1)( x   )( x   2 )( x   3 )( x   4 ) ,. (2)    2   3 .   99 . x5  1  x 4  x3  x 2  x  1, x 1 因此, (1   )(1   2 )(1   3 )(1   4 )  1  1  1  1  1  5 。. 於是, ( x   )( x   2 )( x   3 )( x   4 ) . 38.

(12) 【討論】 1. 給定複數標準式   a  bi ,欲將  表為極式時,雖然知道  的輻角  滿足 cos . a a b 2. 2. , sin  . b a  b2 2. 。但若  不是特別角,則  不易表示,極式 3 5. 表法也就有問題。例如 3  4i 的輻角  滿足 cos  , sin  . 4 ,其中  約為 5. 53 ,但  不易精確表示。當   a  bi 的極式表法有問題時,求  的 n 次方 根就有困難,但  的 2 次方根仍可求得。 【問題】 1. 1)求 3  4i 的 2 次方根。 (2)解複係數二次方程式 x2  2(1  i) x  (3  6i)  0 。 解答: (1) 方法一》  x2  y 2  3 2 xy  4. 設 3  4i  ( x  yi)2 ,其中 x, y 是實數,則  由得 y . ,. 2 代入,得到 x. 4  3 , x 4  3x 2  4  0 , ( x 2  4)( x 2  1)  0 , x 2  4 , x  2 。 2 x 當 x  2 時, y  1 ;當 x  2 時, y  1 。 故 3  4i 的 2 次方根為 (2  i) 。 x2 . 方法二》 3 5. 4 5. 令 3  4i  5(cos   i sin  ) ,其中  滿足 cos   , sin   , 且0  .  2.   ,則 3  4i 的 2 次方根為 5(cos  i sin ) 2. 2.     及 5[cos(   )  i sin(   )] ,亦即  5(cos  i sin ) 。 2. 2. 2. 2. 又由半角公式, 3 3 1 5  2 , sin   1  cos   5  1 。 2 2 2 2 5 5 2 1 故所求 2 次方根為  5(  i)  (2  i) 。 5 5. . 1  cos  cos   2 2. 2.. 1. (2)用配方法將原方程式化為 [ x  (1  i)]2  (3  6i)  (1  i)2 , [ x  (1  i)]2  3  4i , 知 x  (1  i)  (2  i) ,故 x  (1  i)  (2  i) ,即 x  3 或 x  1  2i 。 1 的 3 次方根: 試解方程式 z 3  1 。 解答: 設解之極式為 r (cos  i sin ) 且 1 之極式為 (cos0  i sin 0)  (r (cos  i sin  )) 3  (cos 0  i sin 0)  r 3 (cos3  i sin 3 )  (cos 0  i sin 0) 39.

(13) r  3 1 r 3  1    2k , k  0,1,2 3  0  2k , k  z   3  2k 2k  根為 z k  cos  i sin , k  0,1,2 3 3 此 3 個根稱為 1 的 3 次方根。. y. A1 ( w) A0 (1) x. A2 ( w 2 ). 3.. 1 的 n 次方根: 試解方程式 z n  1, n  Z  。 解答: 設解之極式為 r (cos  i sin ) 且 1 之極式為 (cos0  i sin 0)  (r (cos  i sin  )) n  (cos 0  i sin 0).  r n (cos n  i sin n )  (cos 0  i sin 0). 4.. r  n 1 r n  1    2k , k  0,1,2, , n  1 n  0  2k , k  z   n  2k 2k  根為 z k  (cos  i sin ), k  0,1,2,, n  1 n n 此 n 個根稱為 1 的 n 次方根。 複數 a 的 n 次方根: 試解方程式 z n  a, n  Z  , a  C 。 解答: 設解之極式為 r (cos  i sin ) 且 a 之極式為 r0 (cos 0  i sin  0 ).  (r (cos  i sin )) n  r0 (cos 0  i sin 0 )  r n (cos n  i sin n )  r0 (cos 0  i sin 0 ) r  n r0 r n  r0     0  2k , k  0,1,2,, n  1 n   0  2k , k  z   n    2k   2k  i sin 0 ), k  0,1,2,, n  1  根為 z k  n r0 (cos 0 n n 此 n 個根稱為 a 的 n 次方根。. 40.

(14) 【性質】 1.. 2.. 2 2 ,則此 3 個根為 z 0 , z1 , z 2 ,即 1, w, w 2 ,且有以下性  i sin 3 3 質:  3  1 。 1     2  0 。 已知 z 3  1  ( z  1)( z 2  z  1) ,又 z 3  1  ( z  1)( z   )( z   2 ) , 可得 z 2  z  1  ( z   )( z   2 ) , 令 z  1 代入,得 (1   )(1   2 )  3 。 若點 Ak ( z k ), k  0,1,2 , 此 3 個根在複數平面上半徑為 1 的圓上,並將單位圓 3 等份, 2 即 Ai OAi 1  , i  0,1,2 (令 A3  A0 )。 3 1 2 此 3 個根在複數平面上所圍成的正三角形面積為 3  (  1  1  sin ) 。 2 3 2 A0 A1  A0 A2  | 1   |  | 1   |  | 3 |  3 。   2 2  i sin 若令 z 0  n r0 (cos 0  i sin 0 ),   cos , n n n n 則此 n 個根為 z 0 , z1 , z 2 , , z n 1 ,即 z 0 , z 0, z 0 2 ,, z 0 n1 , 且有以下性質:   n (註: z 0  [ n r0 (cos 0  i sin 0 )]n  r0 (cos 0  i sin  0 )  a ) n n 若令   cos. y A1 ( z1 )  A1 ( z0 w). A0 ( z 0 ) A2 ( z2 )  A2 ( z0 w2 ). 2 n. (n r0 ,0). x. An1 ( zn1 )  An1 ( z0 wn1 ). (1). z n  a  ( z  z 0 )( z  z1 )( z  z 2 )  ( z  z n 1 ). (2).  ( z  z 0 )(z  z 0 )(z  z 0 2 )( z  z 0 n1 ) 。 若點 Ak ( z k ), k  0,1,2,  , n  1 , 此 n 個根在複數平面上半徑為 n r0 的圓上,並將此圓 n 等份,. 2 , i  0,1,2,, n  1 (令 An  A0 )。 n 此 n 個根在複數平面上所圍成的正 n 邊形面積為 1 2 n  (  n r0  n r0  sin ) 。 2 n 即 Ai OAi 1 . (3). 41.

(15) 3.. 2 2  i sin ,則此 n 個根為 z 0 , z1 , z 2 , , z n 1,即 1, w, w 2 , , w m 1, n n 且有以下性質: 若令   cos. y A1 ( z1 )  A1 ( w). A2 ( z 2 )  A2 ( w 2 ). A0 ( z0 )  A0 (1). 2 n. x (1,0) An 1 ( z n 1 )  An 1 (w n 1 ). (1).  n  1。. (2). 1     2     n 1  0 (即實部  cos k  0 且虛部  sin k  0 )。. (3). (4). (5) (6). n 1. n2. n 1. n 1. k 0. k 0. 已知 z  1  ( z  1)( z  z    z  1) , 又 z n  1  ( z  1)( z   )( z   2 )  ( z   n 1 ) , 可得 z n 1  z n  2    z  1  ( z   )( z   2 )  ( z   n 1 ) , 令 z  1 代入, 得 (1   )(1   2 )  (1   n 1 )  n 。 若點 Ak ( z k ), k  0,1,2,  , n  1 , 此 n 個根在複數平面上半徑為 1 的圓上,並將單位圓 n 等份, 2 即 Ai OAi 1  , i  0,1,2,, n  1 (令 An  A0 )。 n 1 2 此 n 個根在複數平面上所圍成的正 n 邊形面積為 n  (  1  1  sin ) 。 2 n 2 n 1 A0 A1  A0 A2    A0 An 1  | 1   |  | 1   |  | 1   |  | n |  n 。 n. 42.

(16) 【性質】 1. 在複數平面上,複數 z  a  bi (標準式)與原點的距離為 | z |  a 2  b 2 ,| z | 是非 負實數且 | z |2  z z 。 2. 若複數 z 有一輻角  ( z 在  的終邊上),則 z 的極式為 | z | (cos  i sin  ) 。 3. 複數 z 的主輻角記為 Arg (z ) , 0  Arg (z ) < 2 ,且 z 的輻角都是 Arg (z ) 的同界 角。 4. 設   |  | (cos  i sin  ) ,   |  | (cos   i sin  ) , 則   |  | |  |[cos(   )  i sin(   )] ,  | | 且   0 時,  [cos(   )  i sin(   )] 。  | | 5. 設  ,  是複數,則 |    |  |  |  |  | 。 6. 複數 z 乘以   |  | (cos   i sin  ) 的變換,相當於在複數平面上,將 z 點旋轉  並 伸縮 |  | 倍。 7. 棣美弗定理:若複數 z  | z | (cos  i sin  ) ,則 z n  | z |n (cos n  i sin n ) 對任意正整數 n 恆成立。 8. 設 n 是正整數,則 1 的 n 次方根為 2 k 2 k , k  0,1,2,, n  1 。 cos  i sin n. n. 9. 非零複數   |  | (cos   i sin  ) 的 n 次方根為 n |  |(cos. k  0,1,2,, n  1 。 10. 設 n 是正整數,   cos 1   2 .   2k n.  i sin. 2 2 ,則  n  1 ,且當 n  2 時,  i sin n n.   n 1  0 。. 43.   2k n. ),.

(1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Cauchy 積分理論是複變函數論中三個主要組成部分之一, 有了 Cauchy 積分理論, 複變 函 數論才形成一門獨立的學科, 並且導出一系列在微積分中得不到的結果。 我們先從 Cauchy

以下簡單介紹魔術三角形: 如圖 1, 若三角形每邊有 三個數且數字和都是定值, 稱為 3 階 (傳統) 魔術三角形; 如圖 2, 若每邊有三 個數且較大兩數和減最小數的差都是定值, 稱為

More precisely, it is the problem of partitioning a positive integer m into n positive integers such that any of the numbers is less than the sum of the remaining n − 1

從幾何圖形上來看,所有指數函數,在 (0,1) 的切線斜率恰 好為一的函數也只有惟一一個,因此

如果函數是由基本函數所組成,至少需要注意:分式函 數分母會等於 0

從幾何上看,一個在區間上的每一點都連續的函數,其函數 圖形沒有分斷。直觀上,這樣的連續圖形我們可以一筆劃完

先看 lim h-&gt;0 (sin h)/h ,這個極限值其實也不是很明顯,但透

前一章我們學過了一次函數,本章將繼續延伸到二次函數。二次函數的函數圖形為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