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IR:Item 987654321/4118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IR:Item 987654321/4118"

Copied!
1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第一章. 緒論. 本研究旨在探討增補肌酸對肌肉表現及跳躍能力的影響。本章內容 包含:第一節、問題背景;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節、研究假設;第 四節、研究範圍;第五節、研究限制;第六節、操作性定義。. 第一節. 問題背景. 競技運動比賽,勝負成敗之間,往往只是厘米或毫秒之差。為求戰 勝對手、獲致佳績,無不積極採用各種訓練措施,以期激發最高潛能、 發揮天賦極致,甚者,有人試圖藉助促力手段( ergogenic aids) ,追求超 越身心極限、提昇運動成績。 所謂促力手段,主要是使用禁藥和增補營養。禁藥的使用,既違反 運動道德,又戕害身心健康,已遭極力反對和全面管制;而營養的增補, 則是有效提高運動能力的合法手段。根據 Ronsen 、Sundgot-Borgen 與 Maehleum(1999)的調查報告,84%的挪威運動國手,有曾服用營養補 劑的經驗。 在諸多營養補劑中,肌酸(creatine,Cr)是廣被採用的一種。根據 Costley、Mandel 與 Schwenck(1998)的調查,NCAA 的一流運動選手, 大都認定增補肌酸有助提昇運動能力。而 Plisk 與 Kreider(1999)的報 告,也曾指出:1960 年代的東歐選手,已 在服用肌酸,甚至,1996 年的 亞特蘭大奧運選手,也有 80%曾經服用肌酸。 人體運動需要能量供應,而供應能量的唯一直接能源,就是腺 三磷酸(adenosine triphosphate,ATP)。由於體內的 ATP 儲量有限,很. 1.

(2) 快就被耗盡,所以必須不斷補充,才能維持運動繼續進行。 補充 ATP 是一種耗能的重新合成過程,其所需要的能量,是由磷酸 原、醣酵解及氧化等三種供能系統供應,其中,磷酸原系統( ATP-PC 系統)具有快速供能和最大功率輸出的特點,是短時間高強度運動的主 要供能系統(馮美云,1999) 。 磷酸原供能系統主要是靠磷酸肌酸(phosphocreatine,PC)在發揮 作用。當肌肉收縮而 ATP 不足時,PC 會分解釋出能量,提供 ADP 重新 合成 ATP(ADP+PC→ATP+Cr),其中,PC 是肌酸的磷酸化形式,是 由肌酸經肌酸激 (creatine kinase,CK)的催化轉變而成。因此,從理 論上,不難推想肌中的肌酸含量,對於 ATP 的重新合成,應該具有一定 程度的影響,而實際上,確實也有研究證明提高肌中的肌酸含量,可以 促進 PC 的合成和恢復,進而保證 ATP 的充分供應(Greenhaff, Bodin, Soderlund, & Hultman,1994;Engelhardt, Neumann, Berbalk, & Reuter, 1998) 。 運動能力與供能能力密切有關,晚近盛行增補肌酸,即是基於強化 磷酸原供能系統的考量,企圖達到提昇運動能力的目的。自從 Harris、 Soderlund 與 Hultman(1992)發現短期增補肌酸,可以有效提高肌中 的肌酸和磷酸肌酸含量以後,即有諸多學者針對增補肌酸對於肌肉表 現、運動能力、身體組成、肝腎功能及代謝特性的影響展開研究,並且 獲致豐碩的成果(Balsom, Soderlund, & Ekblom,1994),簡而言之,多 數研究都能肯定增補肌酸具有正面的效應,但是,由於研究設計的不同, 也有不少不具效用的結果(Williams, Kreider, & Branch,1999) 。 舉凡任何運動,都是肌肉收縮的具體表現,而且,跳躍能力在許多 運動項目中,都具有特殊的重要地位,即以排球運動為例,排球選手必. 2.

(3) 須在為時冗長的比賽過程中,反覆多次的每隔若干時間即需跳躍一次的 動作,終其一場比賽,合計跳躍次數總在百次以上( Reilly, Secher, Snell, & Williams,1990),甚者,晚近的排球比賽,由於積極講求運用佯攻掩 護、後排攻擊、跳躍發球和三人攔網等戰術,跳躍次數更有大幅提升的 趨勢(蔡崇濱,民 82) 。 綜上所述,增補肌酸能否有助肌肉表現與跳躍能力,以及增補肌酸 是否損及肝臟、腎臟功能,都是擬訂營養增補策略時的重要考量,因此, 實有進行研究的必要。.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問題背景,本研究之目的在於: 一、探討增補肌酸對肌肉表現的影響。 二、探討增補肌酸對跳躍能力的影響。 三、探討停止增補肌酸對肌肉表現及跳躍能力的保留效果。 四、探討增補肌酸對肝臟、腎臟功能指標的影響。. 第三節. 研究假設. 基於研究目的和文獻探討的結果,提出以下研究假設: 一、增補肌酸可以顯著提昇肌肉表現。 二、增補肌酸可以顯著提高跳躍能力。 三、增補肌酸對肌肉表現及跳躍能力的效果,可以保留到停止增補的 四週以後。. 3.

(4) 四、增補肌酸對肝臟、腎臟功能指標沒有不良影響。. 第四節. 研究範圍. 一、本研究以 19-24 歲未曾有過肌酸增補經驗的健康大專男性排球選 手(平均年齡 22.6 歲、平均球齡 7.5 年)為受試對象,研究結果 只適合推論於相同年齡層或相同背景的群體。 二、本研究的測量與測驗部分包括:身體組成測量、肌肉表現測驗【等 長肌力測驗、溫蓋特無氧測驗( Wingate anaerobic test) 】 、跳躍能 力測驗和血液尿液生化檢驗。身體組成方面,測量體重、脂肪重、 水分重、除脂肪體重、脂肪百分比及水分百分比;肌肉表現方面, 利用張力計測量上肢屈臂肌群的最大等長肌力,及利用腳踏車測 功器實施溫蓋特無氧測驗,測量下肢肌群的動力、作功能力與耐 力;跳躍能力方面,測試屈膝蹲跳( squat jump)的跳躍高度;血 液尿液生化檢驗方面,測量血乳酸( BLA)、血氨(NH3)、血尿 素氮(BUN)、肌酸酐(creatinine)、天門冬胺酸轉胺. (AST). 及丙胺酸轉胺 (ALT) 。 三、本研究的實驗依變項包括:身體型態指標的體重、脂肪重、水分 重、除脂肪體重、脂肪百分比及水分百分比;肌肉表現指標的最 大等長肌力、最高動力(peak power )、總作功量(total work)及 疲勞指數(fatigue index);跳躍能力指標的最高跳躍高度及平均 跳躍高度;生化檢驗指標的血乳酸、血氨、血尿素氮、肌酸酐、 天門冬胺酸轉胺 、丙胺酸轉胺 。. 4.

(5) 第五節. 研究限制. 一、肌中肌酸含量的原初水準,對增補肌酸的吸收能力有所影響(Harris et al.,1992;Ekblom,1996),但是限於設備條件,無法利用活 體針刺法( Biopsy)或核磁共振法( NMR),針對肌酸含量進行 檢測,只能以隨機分派方式,假定兩組受試對象呈現常態分配, 同理,肌肉代謝特性的變化,也是只能依據血乳酸和血氨的測定 值加以間接推論。 二、飲食顯然對於肌中的肌酸含量有所影響(Greenhaff,1997;Williams et al.,1999) ,但是限於客觀條件,增補期間雖然統一供應三餐飲 食,但在三餐之外,則就只能要求受試者避免服用其他營養補劑, 或刻意另外大量食用高蛋白質食物,或飲用含咖啡因飲料,或接 受藥物治療。 三、尿液肌酸酐係數是指 24 小時尿液中肌酸酐含量與體重的比值 (mg/kg/day),可作為體內磷酸肌酸含量的間接指標,唯為配合 受試對象的作息時間,只能利用林文弢(1996)研發的迴歸方程, 從次晨尿液中的肌酸酐含量,推測全日尿液的肌酸酐含量(詹貴 惠,民 87) 。. 第六節 操作性定義 一、肌肉表現(muscular performance) 在本研究中,是指肌肉作最大自主等長收縮,及作溫蓋特無氧測 驗時,所表現的肌肉力量、動力、作功能力與耐力,分別以最大. 5.

(6) 等長肌力、最高動力、總作功量及疲勞指數作為指標。 二、跳躍能力(Jumping ability) 在本研究中,以一次最大用力屈膝蹲跳的最高高度,及連續十次 屈膝蹲跳(一個回合)的平均高度表示之。. 6.

(7)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增補肌酸對肌肉表現及跳躍能力的影響, 茲分就肌酸的來源、儲存與代謝功能;肌酸的增補;增補肌酸與肌肉表 現;增補肌酸與跳躍能力;增補肌酸與生化變化等五個部份,分別進行 文獻探討,並歸納探討結果。. 第一節. 肌酸的來源、儲存與代謝功能. 一、肌酸的來源 肌酸首由法國科學家 Chevreul 於 1832 年在肉類中發現(Williams et al.,1999) ,其主要來源有二,其一是內源性合成,另一是外源性攝取。 (一)內源性合成 肌 酸 是 由 甘 氨 酸 ( Glycine )、 精 氨 酸 ( Arginine ) 和 甲 硫 氨 酸 (Methionine)三種氨基酸為前體,在肝臟、腎臟和胰臟合成,其過程 如圖 2-1 所示(李健雄、端木深、翁郁嘉、黃淑姿,民 89) 肌酸的合成受到多種因素的調節(馮連世,1996) ,其一是補充外源 性肌酸會抑制內源性肌酸的合成,實驗證明,肌酸本身具有抑制精氨酸 甘氨酸轉咪基. 的作用,可以反饋調節其自身的合成速度,所以體內的. 肌酸含量有其最高限度;其二是胰島素可以刺激肌肉從血中吸收肌酸, 因而減少肌酸對精氨酸甘氨酸轉咪基. 的抑制,具有促進肌酸合成的作. 用;其三是睪固酮和甲狀腺素可以加強轉咪基. 的活性,具有促進肌酸. 合成的作用,但胰高血糖素、雌激素和糖皮質激素則反之。. 7.

(8) 圖 2-1. 肌酸和肌酸酐的合成. 資料來源:李健雄、端木深、翁郁嘉、黃淑姿 編箸(民 89) 。 ,p. 503。臺北:藝軒。 生物化學(第二版). (二)外源性攝取 魚類和肉類食品中,含有成分不等的肌酸,人類透過飲食攝取, 可以不被酸性消化液或細菌破壞,而完整的被小腸吸收。 經過估計,平常人每天約自然流失 2 公克的肌酸,需要加以補充 (Williams et al.,1999)。葷食者每天約從飲食中攝取 0.25-1.00 公克 的肌酸,不足之量,則靠內源性合成;而素食者,則因不食魚肉,幾 乎全無攝取,惟靠內源性合成。 運動選手的肌酸消耗量較大,單靠正常飲食,很難達到理想含 量,因此,最好能夠藉助增補一途(Williams et al.,1999) 。. 8.

(9) 二、肌酸的儲存 肌酸經合成或攝取之後,由血液攜帶,被組織吸收,其中約 95﹪存 於肌肉,以游離型(Cr)和磷酸化型(PC)兩種形式存在,前者約佔三 分之一,後者則佔三分之二,兩者含量之和,稱為總肌酸含量(TCr)。 人體總肌酸含量,基本上保持相當穩定,根據 Harris 等人(1992) 利用活體穿刺法,測定 81 位男女受試者的結果,正常飲食者的肌中總肌 酸含量為 124.4 ±11.2mmol/kg.dry muscle(dm),其中 Cr 和 PC 的含 量分別為 49.0 ±7.62mmol/kg.dm 和 75.5 ±7.63mmol/kg.dm。 不同性別之間,根據 Balsom 等人(1994)的研究,股外側肌的總 肌酸含量並無顯著差異,而不同年齡之間的總肌酸含量,也未發現顯著 差異。 不同部位的肌肉 PC 含量不同,比目魚肌的 PC 含量,顯著低於股外 側肌, 而不同纖維類型之間,在安靜狀態下,Ⅱ型纖維的 PC 含量高於 Ⅰ型纖維(Tesch, Thorsson, & Fujitsuka,1989) 。 至於運動訓練是否能夠有效增加總肌酸含量,至關重要。根據 Gariod (1994)利用 NMR 法所作的研究,訓練組與控制組的 PC 含量並無顯著 差異;有人認為高強度或大阻力訓練可以導致肌肉肥大,應該可以增加 肌酸絕對含量,但是,根據 Nevill、Boodis、Brooks 與 Williams(1989) 和 Hellsten-Westing、Norman、Balsom 與 Sjodin (1993)的研究,並未 發 現 上 述 現 象 。 不 過 , 也 有 少 數 研 究 聲 稱 訓 練 可 以 提 升 PC 含 量 (Yakovlev,1975) ,但是,該些研究並未說明訓練的手段和測定的方法。 三、肌酸和磷酸肌酸的代謝功能 代謝方面,肌酸和磷酸肌酸具有儲存—提供能量、穿梭轉運能量、 緩衝酸性物質及促進合成作用等四項功能。. 9.

(10) (一)儲存與提供能量 肌酸經合成或攝取之後,大多存於肌肉,並在肌中與 ATP 作用,接 收高能磷酸基團~P,以高能磷酸化合物 PC 的形式存在。 高能磷酸化合物在供能過程中,通過轉移磷酸基團而釋放能量。在 運動中起主要作用的高能磷酸化合物,有 ATP、PC 和 ADP,其中,PC 分解是運動開始階段重新合成 ATP 的主要快速供能途徑,對於短時間高 強度的運動具有重要意義,所以通常稱謂 PC 是高能磷酸基團的貯藏庫, 具有儲存和提供能量的功能(馮煒權,1995) 。. (二)穿梭轉運能量 1954 年 Bessman 首先提出在 ATP 的生成部位和利用部位之間,有 肌酸—磷酸肌酸能量穿梭機制的存在,發揮轉運能量的作用(馮煒權, 1995;Bessman & Geiger,1981)。該機制包括三個部份(圖 2-2),一在 ATP 生成部位的粒腺體內,由 MB 型 CK 催化擴散進膜的肌酸,與氧化 合成的 ATP 反應,生成 PC;二在 ATP 利用部份的肌原纖維,由 MM 型 CK 催化細胞膜內的 PC 分解釋能,使 ADP 合成 ATP;三在肌原纖維與 粒腺體之間的空間,肌酸擴散進粒腺體內,而 PC 則擴散到肌原纖維(馮 煒權,1995;Walker,1979) 。 簡而言之,肌酸在粒腺體內與高能磷酸基團結合,形成 PC,貯存能 量,然後以 PC 的形式擴散通過粒腺體外膜,將能量運達肌原纖維,至 於在肌原纖維的 PC 與 ADP 結合生成的肌酸,則又擴散進入粒腺體內, 如此往復穿梭使用。. 10.

(11) 圖 2-2. 肌酸—磷酸肌酸能量穿梭示意圖. 資料來源:Bessman, S. P., & Geiger, P. J. (1981). Transport of energy in muscle: the phosphorylcreatine shuttle. Science, 211, 448-452.. (三)緩衝酸性物質 游離肌酸對於能量穿梭系統,具有重要的調節作用,如該系統的功 能良好,則 ATP 水解之後,可以很快重新合成,而使 ADP 維持在較低 水準,反之,若 ADP 濃度升高,則肌激 (Myokinase,MK)會催化兩 分子的 ADP,反應生成一分子 ATP 和一分子 AMP(ADP+ADP → ATP +AMP) ,其中,AMP 又在脫氨 使肌肉腺. 作用下脫去氨基,形成 IMP 和 N H3 ,. 酸庫存量減少。. 再者,在 PC 分解而重新合成 ATP 的過程中,既可耗用 ADP,以免 ADP 的濃度升高,而進入上述反應,又可耗用氫離子,避免 pH 值降低, 形成疲勞現象(Williams et al.,1999) 。. 11.

(12) (四)促進同化作用 肌酸是高滲透性物質,細胞內總肌酸含量升高時,可能導致水分內 流。學者認為細胞內水分增加,可以激活細胞吸收氨基酸、刺激蛋白質 合成或減少蛋白質降解,因而增加去脂肪體重(Clark,1997;Volek & Kraemer,1996) 。. 四、本節總結 肌酸具有儲存—提供能量、穿梭轉運能量、緩衝酸性物質及促進同 化作用等四項功能,對於肌肉代謝具有重大的調節作用。 正常情況之下,人體肌酸每天約自然流失 2 公克,需要加以補充。 補充之道有二:其一是內源性體內合成;另一是外源性食物攝取。 運動選手的肌酸耗量較大,單靠正常的飲食,很難達到理想的含量 水準,何況,運動訓練能否顯著提昇肌中總肌酸含量,又迄無定論,因 此,藉助增補一途,應是合理之舉。. 第二節. 肌酸的增補. 一、增補肌酸的實施 增補肌酸通常分成衝擊期與維持期兩期實施,但有許多研究,都只 設計作完衝擊期(短期增補) ,即就進行效果分析。 衝擊期中,大多採用不分體重每天增補 20-30 公克,或按體重每天 每公斤體重增補 0.3 公克的方式,分成四次服用,每次 5-7 公克,約相 隔 3-4 小時,連續增補 5-7 天(Williams et al.,1999) 。. 12.

(13) 維持期中,大多採用不分體重每天增補 2-3 公克,或按體重每天每 公斤體重增補 0.03 公克的方式,連續增補 4-10 週(Williams et al.,1999; Greenhaff et al.,1993b) 人體增補肌酸,一般認為採用溫水沖服效果較好(Harris et al. , 1992;Greenhaff et al.,1993b) ,而且,為使增補的肌酸能被最大限度的 吸收,最好是在空腹狀態下服用(馮連世,1996)。因為胰島素可以刺激 肌肉吸收肌酸,所以有些研究將肌酸摻合碳水化合物服用,結果獲致更 佳的效果,例如在 Green 、Hultman、Macdonald 與 Greenhaff(1996a) 及 Green 、Simpson、Litterwood、Macdonald 與 Greenhaff(1996b)的 研究中,每天增補 20 公克肌酸的同時,補充 380 公克葡萄糖,五天之後, 肌中肌酸含量比單獨增補肌酸高出 10%。 +. +. 至於咖啡,因為具有增加 Na -K -ATPase 幫浦活性的作用(Spriet, 1995),理論上應該有助肌肉吸收肌酸,在 Vandenberghe 等人(1996) 的研究中,肌酸摻合咖啡服用者的 PC 濃度,比單獨服用肌酸者,分別 高出 4-6%和 8-15%,但對 PC 的重新合成及等速性肌力表現則有抑制現 象。. 二、增補肌酸對肌中肌酸含量的影響 增補肌酸能否有效提高肌中的肌酸含量,是一重要議題,所以相關 研究很多。由於不同研究中,增補肌酸的方式不同、劑量不同和檢測方 法不同,所得的研究結果略有差異。根據 Williams 等人(1999)著作的 專書,歸納 21 篇研究報告的結果,增補肌酸之後,總肌酸的絕對含量平 均增加 22mmol/kg.dm(全距為 20-27mmol/kg.dm),百分比平均增加 18.5%(全距為 15-22%);磷酸肌酸的絕對含量平均增加 14.3mmol/kg.. 13.

(14) dm(全距為 3.4-26.0mmol/kg.dm),百分比平均增加 20.7% (全距為 4-52%)。由此可見,增補肌酸確實可以提高總肌酸含量和磷酸肌酸含 量,但是對於 ATP 含量,則無影響( Greenhaff et al.,1994;Harris et al., 1992;Soderlund, Balsom, & Ekblom,1994;Vandenberghe et al.,1997a; Vandenberghe, Van Hecke, Van Leemputte, Vanstapel, & Hespel,1999) 茲針對與本研究之使用劑量及增補天數相近的研究,探討其在增補 肌酸之後,總肌酸和磷酸肌酸的增加比例,介乎 4-36%之間 (圖 2-3)。 至於增補之後增加比例的多寡,則受原初肌酸含量水準和個別差異 的影響,在 Harris 等人(1992)和 Ekblom(1996)的研究中,原初肌酸 含量較低者,增加的比例較大,其中,以兩位素食者的增加比例最高; 在 Vandenberghe 等人(1999)的研究中,肌酸的增加量與原初水準成負 相 關 ( r = -.70 ); 而 Greenhaff 等 人 ( 1994 ) 也 發 現 原 初 含 量 低 於 120mmol/kg.dm 者,對肌酸增補會有反應,但高於 130mmol/kg.dm 者, 則無反應。 再者,根據 Harris 等人(1992)的研究,補充肌酸的第一天,吸收 率最高,在開始補充肌酸的頭三天,隨尿液排出體外的肌酸,分別占增 補劑量的 40%、61%和 68%,一週之後,幾乎每天增補的所有肌酸,都 隨尿液排出。此一結果,在 Maganaris 與 Maughan(1998)及 Poortmans 等人(1997)的研究,也有類似的發現。由此可見,肌肉吸收肌酸有一 飽和水準,亦即,肌酸在肌中的儲量有其上限,至於上限為何?一般認 為是 150-160 mmol/kg.dm(Clark,1997;Greenhaff,1997;Hultman, Soderlund, Timmons, Cederblad, & Greenhaff,1996;Vandenberghe et al. , 1997a) 。 停止增補之後,肌酸含量會逐漸降低,約在四週之後降到原初水準. 14.

(15) (Febbraio, Flanagan, Snow, Zhao, & Carey,1995;Greenhaff,1997; Hultman et al.,1996;Vandenberghe et al.,1997a)因此,在採用交叉實 驗設計的研究中,排空期大多訂為 3-5 週(Vandenberghe et al.,1997a、 1999) 。不過,也有一篇增補五天(每天 20 公克)肌酸的研究( Lemon et al. 1995) ,隔 35 天之後,總肌酸含量仍未降回原初水準。. 50. 增加比例(%). 40. 36. 30 20. 18. 18. 20. 21. 20. 20. 總肌酸. 16. 15. 磷酸肌酸 10. 4. 6. 10. 11. 0 1. 2. 3. 4. 5. 6. 7. 8. 9. 研究者. 圖 2-3. 增補肌酸後總肌酸和磷酸肌酸的增加比例. 註:1:Balsom, Soderlund, & Sjodin(1995) ;2:Green et al. (1996b);3 : Greenhaff et al.(1994) ;4:Greenhaff et al.(1993a) ;5、6:Harris et al. 1992;7:Hultman et al. (1996) ;8:Vanderberghe et al. (1999) ;9: Zehnder et al.(1998) ;10:Vanderberghe et al.(1996) ;11:Vanderberghe et al.(1997a). 三、增補肌酸對重新合成磷酸肌酸的影響 Bogdanis、Nevill、Boobis、Lakomy 與 Nevill(1995)指出,休息 期間 PC 的重新合成能力,在激烈的間歇性運動中,對下一回合開始時 的能量儲備非常重要。. 15.

(16) 在 Greenhaff 等人(1993a)的研究中,做完高強度的等長收縮,休 息兩分鐘後,增補組的 PC 濃度,比控制組高出 20%,而在另外一篇類 似的研究中(Greenhaff et al. ,1994),則更高出 35%,此正表示,增補 肌酸可以加速 PC 的重新合成。 再者,Greenhaff 等人(1994)曾對研究中休息期間 PC 濃度的變化 加以分析,發現第一分鐘後,兩組的 PC 濃度並無顯著差異,但第二分 鐘後,則相差 42﹪,因此,Greenhaff 等人(1994)認為增補肌酸的真 正 價 值 , 在 於 增 加 肌 中 游 離 肌 酸 的 濃 度 , 因 為 CK 的 Km 值 (Michaelis- Menten constant)高達 19mmol/l,當運動開始之後,肌酸濃 度尚高,可以容易的合成 PC,但當肌酸濃度下降趨近 Km 值時,合成作 用即將受阻,此時,兩組受試者的肌酸濃度差異,就會發揮影響作用, 原本肌酸含量較高的增補組,當然可以較晚降到 Km 值以下,而重新合 成較多的 PC。 但在 Vandenberghe 等人(1999)的研究中,九名受試者於增補五天 肌酸(20 公克/天)的前後,利用 NMR 法測量等長收縮後,比目魚肌在 兩分鐘休息期間的 PC 重新合成比例,結果發現增補組與控制組並無顯 著不同。. 四、增補肌酸的安全性問題 增補外源性肌酸是否會對健康產生不良影響,是必須慎重考慮,並 且嚴肅以對的問題,茲分從對於肌酸合成功能、腎臟功能、肝臟功能和 肌肉功能的影響,及可能的副作用加以探討。 (一)肌酸合成功能 如前所述,肌酸具有自身反饋抑制肌酸合成的作用,根據動物實驗,. 16.

(17) 在增補肌酸期間,肌酸合成作用會暫時受到抑制( Guerrero-Ontiveros & Willimann,1998)。至於人體,則多從增補之前及停止增補前後 TCr 和 PC 含量的變化,加以推敲,根據 Febbraio 等人(1995)、Hultman 等人 (1996)、Lemon 等人(1995)和 Vandenberghe 等人(1997a)的研究, 短期或長期增補肌酸之後,TCr 和 PC 含量都有程度不等的上升,但在 停止增補 4-5 週之後,就會降回原初水準,而且,沒有發生疲勞、運動 能力低落、肌肉萎縮等肌酸含量不足的症狀,此正表示:肌酸增補停止 之後,內源性合成機制就會恢復功能,發揮補充每天自然流失之肌酸的 作用,不使肌酸降到太低水準。 由此可見,增補肌酸雖然暫時抑制內源性的肌酸合成作用,但是截 至目前為止,尚未發現有長期抑制的證據。. (二)腎臟機能 肌酸酐排出量是腎臟負擔的臨床指標,增補肌酸期間,未被肌肉吸 收的肌酸,大部份會以肌酸形式,少部份才以肌酸酐形式,隨同尿液排 出體外,Poortmans 等人(1997)研究短期增補肌酸(5 天,20 公克/天) 的結果,動脈血中、尿中和排除的肌酸含量,分別顯著增加 2.7、89 和 26 倍,但肌酸酐含量則只分別微幅增加 8.3%、6.6%和 3.8%,未達顯著 水準,表示只有少部份的肌酸會在肝臟降解為肌酸酐,並未增加腎臟負 荷。 在 Vandenberghe 等人(1997a)的研究中,短期增補肌酸四天(20 公克/天 ) 的 期 間 , 第 一 天 和 第 三 天 的 尿 中 肌 酸 , 從 0.035g/24h 升為 6.9g/24h 和 10.9g/24h , 而 肌 酸 酐 則 從 1.19g/24h 升 為 1.44g/24h 和 1.56g/24h;隨後長期增補肌酸 10 週(5 公克/天),尿中肌酸和肌酸酐含. 17.

(18) 量分別升為 3.6g/24h 和 1.56g/24h;但在停止增補四週後,則都降回原初 水準。以上檢測數值,都在臨床正常範圍以內,而且沒有發現任何腎臟 功能失常現象。 Poortmans 與 Francaux(1999)曾經評估長期服用肌酸者(10 月-5 年)的腎臟功能,在腎絲球濾過率、腎小管再吸收率和腎絲球壁滲透性 方面,都顯現正常結果,而 Kreider 等人(1999)以肌酸酐排除率評估 腎臟功能的結果,未曾服用、曾經服用和現正服用肌酸的三組受試者, 尿中肌酸和肌酸酐排除率,都在正常範圍,而且沒有顯著差異。 最近國內的類似研究(詹貴惠,民 87;許毓斌與吳慧君,民 89), 也都證實增補肌酸並未損及腎臟功能。. (三)肝臟機能 研究者經常把 AST(GOT)和 ALT(GPT)升高,當作肝臟負荷增 加的指標。在 Kreider 等人(1998)的研究中,美式足球選手在肌力和 敏捷性訓練期間,增補肌酸 28 天(15.75 公克/天),ALT 比控制組顯著 升高(17%對 7.3%) ,但是仍在正常範圍以內。 尤春英、岑浩望、徐昕與李國平(1999)則未發現增補肌酸者的 AST 和 ALT 與非增補肌酸者有顯著差異,而詹貴惠(民 87)及許毓斌與吳 慧君(民 89)的研究結果,也都證實增補肌酸並未損及肝臟功能。. (四)肌肉功能 CK 活性提高,是肌肉退化的指標,在 Almada、Mitchell 與 Earnest (1996)的研究中,針對老年男女受試者增補肌酸八週(五天,20 公克 /天;51 天,10 公克/天),只有中年男子的 CK 活性升高 50%,但在停止. 18.

(19) 增補的四週後,即就回復原初水準。在 Kreider 等人(1998)的研究中, 增補 28 天(15.75 公克/天)肌酸之後,因為承受的訓練量較大,所以 CK 活性比控制組顯著升高(159%對 70%) ,不過仍在正常範圍以內。 但是,Engelhard 等人(1998)的研究結果,則都顯現增補肌酸與否, 對 CK 活性沒有顯著影響。. (五)副作用 體重增加是服用肌酸唯一經過證實的副作用,綜合多篇評述性文章 (馮連世,1996;詹貴惠與許美智,民 86;Balsom et al.,1994;Demant & Rhodes,1999;Juhn & Tarnopolsky,1998;Kraemer & Volek,1999; Plisk & Kreider ,1999),共同肯定不論增補時間長短,或使用劑量多 寡,體重都會有所增加。 至於可能引起腸胃不適(反胃、脹氣、腹瀉) 、抽筋、脫水、肌肉受 傷等副作用的說法,迄今仍未獲得科學證實。. 五、本節總結 概括上述,最常採用的增補肌酸方式,是每天增補 20-30 公克,連 續增補 5-7 天,若將肌酸摻合碳水化合物用溫水沖開,於空腹狀態服用, 效果更佳。 增補肌酸,一者可以增加安靜時的游離肌酸含量,有助加速恢復期 PC 的重新合成;再者可以增加安靜時的 PC 含量,有助延後 ATP 重新合 成率的降低,延長高強度運動時間;三者可以強化轉運能量功能、緩衝 酸性物質,有助降低細胞酸性,延後疲勞來臨(前節已述) ;最後,結合 以上效果,可以提高訓練強度、增加訓練數量、縮短休息時間、降低疲. 19.

(20) 勞程度、加速疲勞解除和加快肌肉肥大。 至於增補肌酸的安全問題,截至目前,尚未發現對於肌酸合成功能、 腎臟功能、肝臟功能和肌肉功能有不良影響,也未證實有副作用存在。. 第三節. 增補肌酸與肌肉表現. 有關增補肌酸對肌肉表現的影響,一般都是分從等長性、等張性和 等速性肌肉收縮加以探討(Williams et al. 1999) 。為配合本研究之目的, 本節僅就對等長性肌肉表現的影響,及對以踩車方式測驗的等張性和等 速性肌肉表現的影響加以探討。. 一 、 增補肌酸對等長性肌肉表現的影響 Andrews、Greenhaff、Curtis、Perry 與 Cowley(1998)將 22 名心 臟病患者隨機分成肌酸組與控制組,每天分別增補肌酸或安慰劑 20 公 克,增補五天的前後,分別以 25%、50%及 75%的最大握力,測驗作間 歇性等長收縮的最高次數,結果,肌酸組在以 75%的最大握力測得的收 縮次數,其中位數由 8 增加為 14,表示增補肌酸可以增加肌肉的等長收 縮耐力。 Kurosawa 等人(1997)針對五名受試者的非慣用手,施以為期兩週 的等長性握力訓練,訓練期間,每天增補肌酸五公克,訓練前後,分別 測驗最大握力,及以 30%的最大握力所能持續收縮的最長時間,結果, 雙手的最大握力都有顯著增加,慣用手增加 20%,非慣用手增加 35%。 Lemon 等人(1995)以七名男子為對象,採交叉實驗設計(排空期 五週) ,探討增補肌酸五天、每天 20 公克,對最大等長伸踝力量的影響,. 20.

(21) 結果,最大力量顯著增加 11﹪(p<.05) 。 Maganaris 與 Maughan (1998)以 10 名接受重量訓練的男子為對 象,採交叉實驗設計(排空期三天) ,先後增補安慰劑及肌酸各五天、每 天 10 公克,結果,雙腿伸膝肌的最大等長肌力顯著增加 10%(p<.05)。 研究者將進步歸因於重量訓練使得肌肉肥大的結果。 Tarnopolsky、Roy 與 Macdonald(1997)以七名患者為對象,採交 叉實驗設計,研究每天增補肌酸 10 公克,14 天後對等長性肌肉表現的 影響,結果,能夠維持收縮 10 秒及 40 秒的握力都有顯著進步(p<.05) , 但是,最大握力則無進步,表示增補肌酸有助於等長性肌耐力,而無助 於最大等長肌力。 Van Leemputte、Vandenberghe 與 Hesppel(1999)發現每天增補肌 酸五公克,五天之後,在 12 回合的等長性屈臂測驗中,肌肉收縮後的放 鬆時間縮短 20%,研究者認為,這是增補肌酸有助提高間歇性肌肉收縮 功能的機轉之一。 但是,並非所有研究都能肯定增補肌酸,具有提昇等長性肌肉表現 的效果。在 Bermon、Venembre、Sachet、Valour 與 Dolisi (1998)的 研究中,32 名老人(67-80 歲)隨機分成四組,其中既增補肌酸(前五 天每天 20 公克,後 47 天每天 3 公克) 、又作重量訓練的一組,及只增補 肌酸(天數及劑量同前) ,不作重量訓練的一組,在推舉、蹬腿及伸腿的 三項測驗中,等長性耐力沒有顯著進步。 Deutekom、Beltman、de Ruite、de Koning 與 de Hann(2000)針對 23 名訓練有素的划船選手,實施不同電刺激頻率引發等長性收縮的訓 練,結果,肌酸組在增補前為 305 ±10Nm,增補後為 298 ±12Nm(p >.05) ,表示增補肌酸(六天、每天 20 公克)並未顯著影響最大等長肌. 21.

(22) 力。 在 Rawson、Clarkson 與 Melanson (1998)的研究中,16 名老人 (60-78 歲)隨機分成肌酸組與控制組,前者每天增補四次,每次含肌 酸 5 公克、葡萄糖 1 公克,連續五天;後者則增補等量的安慰劑葡萄糖。 增補前後,分別測驗屈臂肌的最大等長肌力,結果,兩組都無顯著進步。 在實驗設計完全相同的另外一篇研究中(受試對象 17 名),Rawson 與 Clarkson(1999)也是獲得相同的結論。 在 Vandenberghe 等人(1996)的研究中,九名男子受試者隨機重複 接受三種各為六天的實驗過程(排空期三週),實驗 A 是每天每公斤體 重增補 0.5 公克肌酸;實驗 B 是每天增補同量的安慰劑葡萄糖;實驗 C 的前三天與實驗 A 相同,後三天則每公斤體重加服 5 毫克咖啡因。 在實驗過程的前後,利用等速測力器,測驗非慣用腿最大用力伸膝 動作的最大等長肌力,結果在 95 度、120 度及 145 度三種測驗角度的最 大等長肌力,都無顯著變化(p>.05) 。 總括上述,增補肌酸對等長性肌肉表現的影響,呈現相當不一的結 論,唯一相同的是都無顯著退步。. 二 、 增補肌酸對踩車測驗時肌肉表現的影響 Birch、Nobel 與 Greenhaff(1994)將 14 名男性受試者,隨機分成 肌酸組與控制組,分別增補五天肌酸或安慰劑各 100 公克,並且接受三 個回合的 30 秒等速性踩車測驗,結果,肌酸組在第一回合的最高動力顯 著增加 8%(p<.05) ,平均動力及總作功量亦都顯著增加 6%(p<.05)。 研究者認為這是增補肌酸之後,PC 可用率增加,而使肌肉收縮時,ATP 轉換率隨之獲得改善的緣故,但是,對於能量物質的可用率並非最高動. 22.

(23) 力的限制因素,而第一回合的最高動力居然有所顯著進步,深感大惑不 解。 Casey、Constantin-Teodosiu、Howell、Hultman 與 Greenhaff(1996) 針對九名男性受試者,實施肌酸增補五天,每天 20 公克,並且接受兩個 回合的 30 秒等速性踩車測驗,結果,第一回合的最高作功量增加 4.1%, 未達顯著水準(p=.052),而總作功量則顯著增加 4.2%(p<.05)。在此 研究中,並且發現增補肌酸之後的總肌酸含量,與增加的最高作功量及 總作功量,呈現高度相關( r=.71,p<.05;r=.71,p<.05) ,但 PC 含量, 卻與兩者不呈顯著相關(r=-.19;r=-.01) 。 Cooke、Grandjean 與 Barnes(1995)將 12 名男性受試者,隨機分 成肌酸組與控制組,分別增補肌酸與安慰劑(五天、每天 20 公克),並 且接受兩次 15 秒的全力踩車測驗,結果,在最高動力、到達最高動力時 間、總作功量及疲勞指數都無顯著變化( p>.05) ,表示增補肌酸對功率 輸出及延後疲勞,沒有顯著影響。 Cooke 與 Barnes(1997)為探討不同的運動間歇時間對增補肌酸的 效果影響,將 80 名男性受試者,依增補與否及間歇時間長短,隨機分成 八組,利用踩車方式測驗最高動力與到達疲勞時間,結果,增補肌酸者 (五天、每天 20 公克)在第一回合的兩項測驗指標,都無顯著改變(p >.05),表示增補肌酸對單一回合測驗的無氧動力及無氧耐力,沒有顯 著效果。 Deutekom 等人(2000)針對 23 名訓練有素的划船選手,實施兩個 回合的 30 秒踩車測驗,測量最高動力、總作功量、到達最高動力時間及 到達最高作功量時間,結果發現增補肌酸(六天、每天 20 公克)並未顯 著影響各項測驗指標(p>.05) 。. 23.

(24) Earnest、Beckham 與 Whyte(1998)將 10 名有重量訓練經驗的男 性受試者,隨機分成肌酸組與控制組,分別增補肌酸或安慰劑,並且接 受三個回合的 30 秒溫蓋特無氧測驗,結果第一回合的總作功量顯著增加 13%(p<.05) ,最高動力亦有顯著增加(p<.05) 。 Kirksey、Warren、Stone、Stone 與 Johnson(1997)將 36 名男女田 徑選手,分成肌酸組與控制組,前者接受為期六週、每天每公斤體重 0.3 公克的肌酸增補,結果,在第一回合的溫蓋特無氧測驗中,平均動力有 顯著增加(p<.05) ,但最高動力則否(p>.05) 。 Ledford 與 Branch(1999)的研究,採用雙盲交叉實驗設計,將九 名受過良好訓練的女性運動員,先後增補肌酸(五天、每天 20 公克)與 安慰劑,並且分別接受三個回合的溫蓋特無氧測驗,結果,第一回合的 最高動力與總作功量,都無顯著進步(p>.05) ,因此,研究者認為女性 的肌酸原初含量較高,增補肌酸對其肌肉表現無所助益。 Odland 等人(1997)將九名受試男性,隨機接受增補肌酸(三天、 每天 20 公克)、增補安慰劑及充當控制組等三種不同順序的實驗處理, 並且接受溫蓋特無氧測驗及活體穿刺檢驗,結果,在最高動力、10 秒平 均動力及 30 秒平均動力方面,都無顯著變化(p>.05),表示三天的肌 酸增補,對無氧性的肌肉表現,尚且不足構成影響。 Ruden 等人(1996)的研究,九名大專男女受試者先後增補肌酸(四 天、每天 20 公克)與安慰劑(相隔兩週),並且接受溫蓋特無氧測驗, 結果,總肌酸含量有顯著增加(p<.05),但 PC 含量則否(p>.05),而 且,最高動力、平均動力及疲勞指數都無顯著變化(p>.05) 。 在 Snow 等人(1998)的研究中,八名男性受試者依交叉實驗設計 方式(排空期四週),先後接受五天、每天 30 公克的肌酸增補,然後比. 24.

(25) 較增補與否對 20 秒全力踩車之最高動力、平均動力、到達最高動力時間 及動力下降比例的影響,結果,所有測驗指標都無顯著改變(p>.05)。 研究者推論是因總肌酸含量的上升比例才只 10﹪,不足發揮影響作用。 Tarnopolsky 與 MacLennan (2000)將 12 名男性與 12 名女性,採 用交叉實驗設計,分別先後增補肌酸(四天、每天 20 公克)與安慰劑, 並且接受兩個回合的 30 秒全力踩車測驗,結果,增補肌酸之後的絕對與 相對最高動力,都有顯著增加(p<.01) ,而且沒有性別差異,但在平均 動力、總作功量及疲勞指數方面,則都全無顯著變化(p>.05) 。 總括上述,增補肌酸對以踩車方式測驗的肌肉最高動力、平均動力、 總作功量及疲勞指數,並無一致的影響。. 第四節 增補肌酸與跳躍能力 許多研究顯示增補肌酸有助提昇跳躍能力,在 Bosco 等人(1997) 的研究中,14 位男性短跑及跳躍選手,隨機分成兩組,分別增補肌酸與 安慰劑(每天 20 公克) ,五天之後,實施持續 45 秒的連續垂直向上跳躍 測驗,結果前 15 秒的作功量顯著增加 7%(p<.05),中 15 秒顯著增加 12%(p<.05) ,而後 15 秒則無顯著增加(p>.05) 。 Goldberg 與 Bechtel(1997)利用 34 位 18-22 歲的男子美式足球及 徑賽校隊選手為對象,研究增補肌酸對垂直跳的影響,結果,每天增補 3 公克的實驗組在 14 天之後,跳躍高度顯著提昇 2.56 %(p<.05) 。 Stone 等人(1999)以 42 位美式足球選手為對象,研究增補不同劑 量的肌酸,對垂直跳的影響,其中,高劑量組每天每公斤體重增補 0.22 公克,低劑量組每天每公斤體重增補 0.09 公克。在為期 35 天的增補前. 25.

(26) 後,分別測量屈膝反彈跳與屈膝蹲跳,結果,高劑量組與低劑量組在屈 膝蹲跳的功率輸出,都顯著高於安慰劑組 3.5%(p<.05),而高劑量組 在發力率(rate of force development)方面,也顯著優於安慰劑組(p <.05 ), 至 於 跳 躍 高 度 方 面 , 高 劑 量 組 和 低 劑 量 組 分 別 進 步 3.2% 及 0.4%,與安慰劑組沒有顯著差異(p>.05) 。 Stout 等人(1999)研究增補不同成份的肌酸,對美式足球選手垂直 跳成績的影響,八週之後,增補 Phosphagen HP TM 者(21 克/天,五天; 10.5 克/天,51 天) ,垂直跳高度增加 5.6cm,顯著優於控制組(p<.05), 但增補肌酸摻合葡萄糖者,垂直跳高度雖增加 5.1cm,卻未顯著優於控 制組(p>.05) 。 但是,並非所有研究都能肯定增補肌酸具有提昇跳躍能力的效果, 在 Balsom 等人(1995)的研究中,七名受試者每天增補 20 公克肌酸, 連續六天之後,屈膝反彈跳與屈膝蹲跳的成績都無顯著進步(p>.05)。 在 Kirksey 等人(1997)的研究中,36 位男女大專田徑選手隨機分 成實驗組(每天每公斤體重增補肌酸 0.3 公克)與控制組,42 天之後, 利用測力板測量屈膝反彈跳與屈膝蹲跳的結果,跳躍高度均無顯著提昇。 Miszko 等人(1998)將 NCAA 中 IA 級的 14 位女性壘球選手,隨 機分成兩組,肌酸組每天增補肌酸 25 公克,經六天後,垂直跳高度反而 降低 3%(42.7cm 對 41.1cm) ,而控制組亦降低 4.7%(48.3cm 對 46.0cm) , 因為兩組的體重分別增加 1Kg(1.4%)與 0.8Kg(1.2%) ,所以研究者認 為體重增加是跳躍能力退步的主要原因。 Noonan、Berg、Latin、Wangner 與 Reimers(1998)研究短期大量 增補肌酸(每天 20 克,五天)之後,維持期的兩種不同劑量(每天 8.5 克與每天 25.5 克)對垂直跳的影響,結果跳躍高度各只增加 2cm 與 1cm,. 26.

(27) 都未達到顯著水準(p>.05) 。 總括上述,增補肌酸對跳躍能力的影響,結論相當不一,對於從事 需要爆發性發揮的運動項目選手,大都獲有肯定的正面結果,不過,亦 有因為體重增加而被抵銷進步的研究結果。. 第五節. 增補肌酸與生化變化. 在增補肌酸對肌肉表現的影響研究中,Greenhaff 等人(1993a)發 現實驗組在完成測驗動作之後的 NH3 濃度,顯著低於控制組( p<.05), 表示增補肌酸可以加速 PC 的重新合成,有較高的可用率。而 Andrews 等人(1998)發現在等長肌力測驗之後,及 Birch 等人(1994)發現在 三個回合的 30 秒踩車測驗之後,實驗組 NH3 濃度都有顯著下降,表示 增補肌酸有促進 ATP 轉換速率的效果。 在以全力踩車方式實施測驗的研究中,增補肌酸之後的血乳酸變化 情形不很一致,Birch 等人(1994) 、Casey 等人(1996) 、Odland 等人(1997) 及 Snow 等人(1998)的研究結果,血乳酸濃度都無顯著變化(p>.05), 但在 Tarnopolsy 與 MacLennan(2000)的研究中,肌酸組的血乳酸濃度 顯著高於控制組,而在 Prevost、Nelson 與 Morris(1997)的研究中, 則是增補之後顯著低於增補之前。 至於在其他方式的測驗中, Smart 等人(1998)發現在 30 回合的 20 公 尺 衝 刺 後 , 血 乳 酸 濃 度 與 增 補 之 前 沒 有 顯 著 改 變 。Thorenson、 McMillam、Guion 與 Joyner (1998)也發現在六回合的 40 碼衝刺測驗 後,實驗組與控制組的血乳酸濃度沒有顯著差異。而 Burke、Pyne 與 Telford (1996) 、Earnest 等人(1998) 、Mujika、Chatard、Lacoste、Barale. 27.

(28) 與 Geyssant( 1996)及 Peyrebrune、Nevill、Donaldson 與 Cosford(1998) 也有相同的研究結果。不過,Balsom 等人(1994)及 Miszko、Baer 與 Vandenberghe(1998)都發現血乳酸濃度在增補之後有降低的趨勢,而 Bosco 等人(1997)的研究結果則反之。 綜上所述,增補肌酸之後,NH3 都有下降的趨勢,表示對 ATP 的重 新合成作用有所助益,但血乳酸則多數傾向維持不變。. 28.

(29) 第三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研究對象. 本研究以大專男性排球選手為對象,先行約集可能參加實驗 者,經說明實驗相關事項(意義、目的、條件、過程、配合事項) 及可能發生的危險後,徵求志願參與者,然後進行健康狀況調查(附 錄 A)及血液尿液生化檢驗,排除肝腎功能異常者、素食者及目前 服用營養補劑者,總計徵得 18 位選手為本研究之受試對象。 所有受試對象隨機分成肌酸組與控制組,每組各有九名選手, 實驗過程中,各組各有一名選手因故退出實驗,故實得受試對象為 16 名,其基本資料如表 3-1 所示。 正式實驗之前,受試者均須詳細閱讀並完全瞭解「受試者須知」 (附錄 B)的內容,並填具「參與實驗同意書」(附錄 C) ,確認願意 接受實驗情境條件的規範。 表 3-1 肌酸組 控制組. 人數(人) 8 8. 受試對象基本資料. 年齡(歲) 身高(cm) 體重(kg) 22.4 ±1.8 181.1 ±2.8 73.1 ±6.1 22.8 ±1.6 182.9 ±4.2 73.9 ±6.2. 第二節. 實驗時間與地點. 一、實驗時間:中華民國九十年一月十四日至三月十八日。 二、實驗地點:國立臺灣體育學院運動生理實驗室。. 29. 球齡(年) 7.8 ±1.5 7.2 ±2.0.

(30) 第三節. 實驗設計. 本研究旨在探討增補肌酸之後,肌肉表現及跳躍能力的可能變化, 特作如下之實驗設計,其實驗流程如圖 3-1: 一、受試對象確定之後,安排每位受試者在正式實驗之前的三週內, 到實驗室兩次,熟悉測驗動作。為避免學習效果的影響,兩次 到室之間,及第二次到室與正式實驗之間,至少間隔一週以上。 二、正式實驗的第一天,先作第一次測驗(前測),利用張力計與腳 踏車測功器測量肌肉表現(最大等長肌力、最高動力、總作功 量、疲勞指數);以屈膝蹲跳方式,測量跳躍能力;並抽血和集 尿,瞭解肌肉代謝作用。 測驗前 24 小時,避免激烈運動,測驗前晚 10 時以後停止進食。 三、第二天起,將 18 名受試對象隨機分成肌酸組與控制組,每組九 名選手(實驗過程中各有一名退出) 。肌酸組增補肌酸(Creatine Monohydrate, Sigma Biochemicals)120 公克(每天 20 公克,分 四次服用、每次五公克、連續六天)及葡萄糖 24 公克(每天 4 公克、分四次服用、每次一公克、連續六天) ,控制組則服用安 慰劑麥芽糊精(味道、顏色與肌酸相似)及葡萄糖,其劑量、 次數及天數與肌酸組相同。 本研究採雙盲設計,先將肌酸或麥芽糊精五公克及葡萄糖一公 克分裝成包,於上午訓練前(8:00) 、上午訓練後( 11:30)、 下午訓練前(15:00)及下午訓練後(18:30)由專人將補劑 溶於溫開水後,交予受試者當場服用。 實驗期間,統一供應三餐飲食,並指導選手在三餐之外,不得. 30.

(31) 使用氨基酸及高蛋白補劑,避免食用高蛋白質零食,及飲用咖 啡因飲料,並且避免接受藥物治療。同時,還需保持正常的生 活習慣。 四、第八天起停止增補,進行第二次測驗(後測) ,測驗項目、時間、 順序和方法,均與第一次測驗時相同,以確保測驗條件一致。 五、停止增補之後,進入為期四週的排空期,第 36 天進行第三次測 驗(保留測) ,以瞭解增補肌酸在肌肉表現及跳躍能力的保留效 果,其測驗項目、時間、順序和方法,均與第一次測驗時相同。. 四週前. 1 徵求受試對象。 2 進行實驗準備. 第1天. 1 說明實驗注意事項(詳閱受試者須知) 2 填具參與實驗同意書 3 建立基本資料 4 收集晨尿. 第一次測驗(前測). 5 進行分組(隨機分配,分成兩組。) 第2天 採雙盲實驗設計,肌酸組增補肌酸六天、每天四次、每次五 公克(外加葡萄糖 1 公克) ; 控制組服用安慰劑(麥芽糊精) 六天、 每天四次、每次五公克(外加葡萄糖 1 公克) 第7天 第8天. 收集晨尿. 第 二 次 測 驗(後測). 第 36 天. 收集晨尿. 第 三 次 測 驗(保留測). 圖 3-1. 實 驗 流 程. 31.

(32) 第四節. 實驗方法. 本研究之實驗部分,包括身體組成測量、等長肌力測驗、溫蓋特無 氧測驗、跳躍能力測驗及血液尿液生化檢驗五個方面,各項測驗於各週 之同一天的同一時間實施,首先作身體組成測量,其次作溫蓋特無氧測 驗、並抽血檢驗,再次作等長肌力測驗,最後作跳躍能力測驗。其實驗 方法分述如下: 一、身體組成測量 (一) 測驗儀器 身 高 與 體 重 採 用 身 高 計 與 體 重 計 ( Takei Kiki Kogyo Co. LTD) ,脂肪重、水分重、脂肪百分比、水分百分比及除脂肪體重 採用身體組成分析儀(Body Composition Analyzer, Biodynamics Model 310e) (二)測量順序 隨機分派受試者測量順序,唯順序一經確定之後,後續之各 項及各次測驗,均維持相同順序。 (三)測量步驟 1.受試者來室報到之後,靜坐休息 15 分鐘,量取身高,以 0.5 公分為計取單位。 2.測量體重(三次測量均須穿著同套服裝),以 0.1 公斤為計 取單位。 3.測量身體組成 (1)受試者仰躺,雙手平放體側,離身體約六吋,雙腳伸直。 (2)貼電極片於手背(腕關節、中指指跟) 、足背(踝關節、. 32.

(33) 中趾趾跟) (3)輸入基本資料(年齡、身高、體重、每週運動時間) (4)進行分析、列印結果。 二、溫蓋特無氧測驗 (一)測驗儀器 本項測驗採用 Monark 824E 型腳踏車測功器施測,並以 MP100 System(Biopac Systems, Inc., Santa Barbara, CA)記錄踩車圈 數。 (二) 測驗順序 同身體組成測量 (三) 測驗動作 30 秒全力快速踩車 (四) 測驗步驟(圖 3-2) 1.抽血:完成身體組成測量之後,靜坐休息 15 分鐘,然後抽取 肘前靜脈血液 5ml。 2.準備活動:受試者先作五分鐘伸展操,特別強調下肢肌群, 再踩五分鐘腳踏車測功器(Bosch ERG 550 型 負荷 60W、轉數 80rpm) ,其間,在第二、三、四分鐘的開始,作全力快速踩車五秒, 以適應測驗動作。 3.休息階段:準備運動之後,受試者移至測驗用腳踏車,靜式 休息五分鐘,其間,由協助人員調整座位高度(腳踩至最低點時, 膝關節呈微屈),並記下座位高度(後續之各次測驗均維持相同高 度) ,然後貼上角度計,並綁緊踏蹬鞋帶(toe calipers) 4.實施測驗:受試者做好準備姿勢(兩個踏蹬在與地面平行的. 33.

(34) 位置) ,聞「開始」口令之後,即應盡力快速踩車,以克服車輪慣性, 協助人員於受試者踩完半圈後,放下負荷鐵片(重量 = 0.090 ×體 重) ,並啟動 MP100 System,開始紀錄踩車圈數,持續紀錄 30 秒鐘。 測驗進行中,隨時給予口頭鼓勵,並且要求臀部不得離開座墊。 5.結束活動:完成 30 秒最大用力踩車之後,協助人員移開負荷 鐵片,受試者繼續緩慢踩車兩分鐘。 抽血. 抽血. 抽血. 抽血. +2’. +5’. +8’. +11’. +15’. 測驗. 抽血. 休息. 踩車. 伸展操. 抽血 2’. 5’. 5’. 5’. 圖 3-2. 肌肉表現測驗及抽血流程圖. 三、等長肌力測驗 (一)測驗儀器 本項測驗採用張力計(Takei Kiki Kogyo Co. LTD )施測。 (二)測驗順序 同身體組成測量 (三)測驗動作 屈肘成 90 度,作最大用力的自主等長收縮,測驗屈臂肌的最大 等長肌力。 (四)測驗步驟 1.準備活動:受試者先作五分鐘伸展操,特別強調上肢肌群。. 34.

(35) 2.休息階段:準備運動之後,受試者靜式休息五分鐘。 3.實施測驗:受試者胸部緊靠桌緣,受測手臂屈成 90 度,另一 手臂水平置於桌上。調節索鍊的長度與高度,確保肘部屈成直角, 然後緩慢使出最大力量,此時,身體避免向後傾斜。左右手臂交互 測量兩次,每次測量之間休息 30 秒鐘,以公斤為單位,取最高值。. 四、跳躍能力測驗 (一)測驗儀器 本項測驗利用 MP100 System (Biopac Systems, Inc., Santa Barbara, CA)施測 (二)測驗動作 本項測驗參照 Bosco 等人(1997)所採用的測驗動作,測驗 最高跳躍高度時,先讓受試者站在墊上,雙手叉腰,屈膝半蹲(約 90 度)成準備姿勢,聞令後,以最大的努力直接向上垂直跳起; 以受試者離墊騰空時間換算垂直距離(Bosco et al.,1997),測驗 平均跳躍高度時,準備姿勢同前,在跳起落地後,迅速恢復成準 備姿勢,然後再度儘快起跳,如此連續反覆跳躍(十次為一回合), 跳躍期間雙手始終保持叉腰姿勢。 (三)測驗順序 先測最高跳躍高度,再測平均跳躍高度。受試對象之測驗順 序同身體組成測量,唯同一受試者必須連續實施八個回合的測驗。 (四)測驗步驟 1.檢查場地及設備的安全性。 2.啟動 MP100 System。. 35.

(36) 3.受試者先作 10 分鐘的準備活動,包括伸展操五分鐘(特別強調 下肢肌群)及踩踏腳踏車測功器(Bosch ERG 550 型、負荷 60W、轉數 80rpm)五分鐘。 4.做完準備活動之後,坐下休息五分鐘,然後開始接受測驗。先 以雙手叉腰,屈膝半蹲(約 90 度)的準備姿勢直接跳起,測驗 單次跳躍的最高跳躍高度(兩次) ,然後再測連續跳躍的平均跳 躍高度,每十次為一個回合,總計測驗八個回合,回合之間採 用原地踏步方式休息 20 秒(如圖 3-3) 。. 5’. 休息. 踩車. 伸展操 5’. 5’. 測. 20”. 20”. 20”. 第 1 回 合. 圖 3-3. 20”. 第 2 回 合. 驗. 期. 20”. 第 3 回 合. 間. 20”. 第 4 回 合. 20”. 第 5 回 合. 20”. 第 6 回 合. 20”. 第 7 回 合. 第 8 回 合. 跳躍能力測驗流程圖. 五、血液尿液生化檢驗 (一)血液檢驗 1.抽血 實施溫蓋特無氧測驗時,於進行準備活動前兩分鐘,及完成 測驗後五分鐘,各在非慣用手的肘前靜脈抽取血液 5ml,其中 2ml. 36.

(37) 注入含有抗凝劑 EDTA 的紫頭管,並且馬上放入冰水冰藏(供檢 驗血氨用) ,其餘血液先抽取 25μl 供檢驗全血乳酸,然後注入不 含抗凝劑的紅頭管,離心取其血清,在室溫下保存(供檢驗血尿 素氮、肌酸酐、AST 及 ALT 用) 。 另外,在完成測驗後的第 2、第 8、第 11 和第 15 分鐘,以 Lancet 在指尖扎針取血 25μl,以供檢驗全血乳酸。 2.檢驗 除血乳酸是以 YSI 1500 型乳酸分析儀檢驗外,其餘項目是以 SHIMADZU CL-770 型半自動血液分析儀進行測量,其基本原理 乃是利用酵素作用或酵素與輔. 作用,生成其他產物或顏色,再. 以比色儀算出反應物的濃度。各檢驗項目的反應原理為:. (1)肌酸酐 Creatinine + H2O Creatine + H2O. Creatinine Amidohydreolase Creatine Amidohydreolase. Sarcosine + O2 + H2O. Sarcosine Oxidase. Creatine Sarcosine + Urea Glycine + Formaldehyde + H2O2. Peroxidase. H2O + Leuco dye. Colored dye. 反應波長為 680nm。 (2)血氨 NH4 + + á-Ketoglutorate + NADH. GLDH. Glutamate + NAD++H2O. 以 340nm 波長比色,測 NADH 減少量,可以測出氨的含 量。 37.

(38) (3)BUN Urease Urea(H2NCONH2)+ H2O. 2NH3 + CO2. NH3 + Ammonia indicator. Colored dye( Red). 反應波長:660nm. (4)AST(GOT) Aspartate+α-Ketoglutarate. AST. Oxaloacetate+Glutamate. P-5-P. Oxaloacetate + NADH + H﹢. MAD. Malate + NAD﹢. (測量 NADH 的氧化速率) 反應波長:340nm. (5)ALT(GPT) Alanine +α-Ketoglutarate Pyruvate + NADH + H﹢. ALT P-5-P LDH. Pyruvate + Glutamate Lactate + NAD﹢. (測量 NADH 的氧化速率) 反應波長:340nm. (二)尿液檢驗 1.集尿 在第 1、8、36 天,收集晨尿,受試者於前天晚上 10:00 將尿. 38.

(39) 液排空,其後,直至集尿當天早上 6:30,所有尿液均收集在 預先準備的容器,以供檢驗肌酸酐。 2.檢驗 (1)將所收集之尿液以量筒量取總體積 (2)震盪均勻後,取 50μl 置於 1.5ml 瓶中,加水稀釋,再度震盪 均勻。 (3)以 SHIMADZU CL-770 型半自動血液分析儀,進行測量肌酸酐 數值,其反應原理如前檢驗血液肌酸酐所述。 (4)所得數值乘以稀釋倍數及總尿量倍數,然後帶入下列回歸方程 式,即可得出一日尿液的總肌酸酐含量(林文弢,1996) : Y=2.5301X+272.71 (X 表晨尿肌酸酐含量;Y 表全日肌酸酐含量). 第五節. 資料收集與處理. 一、資料收集 本研究之肌肉表現的最大等長肌力,是以左右手共四次測驗中的 最佳成績為準。其他三項指標,是依溫蓋特無氧測驗中的踩車圈數(以 0.5 圈為採計單位) ,按以下公式計算(林正常,民 86) : (一)最高動力( W) = 體重(kg)×0.090 ×每五秒為一間隔的最 多踩車圈數 ×11.765 (二)總作功量(KJ) = 體重(kg)×0.090 ×30 秒的總踩車圈數 × 6 ×9.8 ÷1000 (三)疲勞指數(%)=(最高動力—最低動力)÷最高動力 ×100. 39.

(40) 跳躍能力測驗方面,採用 Bosco 等人(1997)的公式:h=t 2 ×9.81 ÷8,依離墊騰空時間【t(秒)】,換算垂直距離【h(公尺)】。先計取每次 跳躍高度,再計算每回合的平均跳躍高度。身體組成測量及生化檢驗結 果,依據報表所列數據,作為統計分析資料。. 二、資料處理 (一)均質性考驗: 先將兩組受試對象的前測資料(肌肉表現、跳躍時間) ,進行獨 立樣本 t 考驗,若未達顯著差異水準,表示具有均質,則以變 異數分析法( ANOVA )進行增補效果的各項考驗;反之,若達 顯著差異水準,則以共變數分析法(ANCOVA)為之。 (二)探討增補肌酸對肌肉表現及跳躍能力的影響: 依據前測及後側之各項肌肉表現指標及跳躍能力指標的資料, 採用「增補前後 ×組別」的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法(或 共變數分析法)進行考驗,若有交互作用存在,再進行單純主 要效果分析。 (三)探討增補肌酸對肌肉表現及跳躍能力的保留效果: 依據保留測各項肌肉表現指標及跳躍能力指標的資料,與前測 及後測的資料,進行相依樣本配對 t 考驗。 (四)身體組成及生化檢驗值採用相依樣本配對 t 考驗。 (五)本研究採用 SPSS for Windows 10.0 版套裝軟體進行資料處理, 所有統計數值考驗均以α=.05 為顯著水準。. 40.

(41) 第四章. 結果. 本章主要是呈現測驗所得的資料經過統計處理之後的結果,共分八 節,第一節是實驗情境的檢核;第二節是分組的均質性考驗;第三節是 身體組成的測量結果;第四節是增補前後肌肉表現的變化;第五節是增 補前後跳躍能力的變化;第六節是停止增補之後肌肉表現的變化;第七 節是停止增補之後跳躍能力的變化;第八節是血液與尿液的生化檢驗結 果。. 第一節 實驗情境的檢核 本研究採雙盲實驗設計,施測者對受試者之分組與補劑應無所悉, 而受試者亦應相信自己服用肌酸。實驗過程中,受試對象之分組與投劑, 均由專人負責,其他施測人員皆無參與,而完成實驗之後,經以問卷調 查受試對象是否確信自己服用肌酸,所得答案皆為肯定。 本研究配合寒假集訓實施,實驗期間,要求受試對象登記身體異常 現象,內容包括晨起自覺疲勞程度、睡眠狀態、情緒狀態、食慾以及有 無抽筋、脫水、腸胃不適(反胃、脹氣、腹瀉) 、肌肉受傷、其他受傷等 現象。彙整登記結果,除有一位踝關節扭傷及有一位腿部舊傷復發外, 其餘受試對象均無異常現象發生。 本研究增補期間,統一供應三餐飲食,並且要求選手在三餐之外, 不得使用氨基酸及高蛋白補劑,避免食用高蛋白零食及飲用含咖啡因飲 料,並且避免接受藥物治療。調查結果,除有一位控制組之受試者,因 腿疾復發而服用藥物外,餘者皆能充分配合要求行事。. 41.

(42) 綜合以上實驗情境檢核的結果,除因受傷而中途退出實驗之兩名選 手外,其餘受試對象都能符合筆者情境操弄的要求,所有測驗所得資料, 都可用來進行分析,以驗證實驗假設。. 第二節 分組的均質性考驗 本研究之肌酸組與控制組,各有八名受試對象,因為樣本人數不多, 需先進行均質性考驗,才能決定資料分析方法。 茲將兩組受試對象在前測時的肌肉表現及跳躍能力資料,進行獨立 樣本 t 考驗的結果,所有各項指標的 t 值,均未到達顯著差異水準(p>.05) (表 4-1),表示實施增補之前,兩組受試對象在肌肉表現及跳躍能力方 面,沒有顯著不同,可以採用變異數分析法(ANOVA )進行各項考驗。. 表 4-1. 分組的均質性考驗. 最高動力 總作功量 1s~5s 作功量 6s~10s 作功量 11s~15s 作功量 0.70 0.40 1.92 -0.41 t 值 0.51 .493 .697 .075 .686 p 值 .616 待續. (續)表 4-1 分組的均質性考驗 16s~20s 作功量 t 值 -1.32 p 值 .208. 21s~25s 作功量 -0.86 .405. 26s~30s 作功量 -0.40 .697. 疲勞指數 -0.01 .997 待續. 42.

(43) (續)表 4-1 分組的均質性考驗 最高跳躍高度 第一回合 第二回合 第三回合 第四回合 平均跳躍高度 平均跳躍高度 平均跳躍高度 平均跳躍高度. t 值 0.29 p 值 .273. 0.08 .642. 0.51 .619. 0.37 .720. 0.29 .973 待續. (續)表 4-1 分組的均質性考驗. t值 p值. 第五回合 平均跳躍高度 0.30 .766. 第六回合 平均跳躍高度 0.31 .759. 第七回合 平均跳躍高度 -0.08 .938. 第八回合 平均跳躍高度 0.13 .900. *p<.05. 第三節. 身體組成的測量結果. 本研究之身體組成測量,包括體重、脂肪重、水分重、除脂肪體重、 脂肪百分比及水分百分比六項,經以相依樣本配對 t 考驗,比較三次測 驗之間的變化情形,結果如表 4-2 所示。肌酸組於增補之後體重、脂肪 重、水分重及水分百分比,分別顯著增加 0.7kg、0.8kg、1.2kg 及 1% (t=2.75, p=.029;t=2.53,p=.039;t=3.94,p=.006;t=2.41,p=.047), 脂肪百分比趨近顯著增加 1%(t=2.26,p=.059),但除脂肪體重則反而 下降 0.1kg,未達顯著差異水準( t=0.21,p=.837) 。停止增補四週之後, 除體重顯著下降 1.2kg 外(t=2.46,p=.044),其他各項指標均無顯著變 化(p >.05) 。 控制組除在增補之後,脂肪重有顯著增加 0.4kg(t=2.42,p=.046) 外,其他各項指標在三次測驗之間均無顯著變化(p >.05) 。. 43.

(44) 表 4-2. 身體組成的變化及相依樣本配對 t 考驗表 (1)-(2). t值 (1)-(3). (2)-(3). 72.6±5.2 73.4±5.7. 2.75* -1.21. 0.98 1.46. 2.46* 1.23. 9.4±2.4 9.8±5.4. 9.1±2.1 9.6±4.8. 2.53* 2.42*. 1.44 -0.81. 2.17 0.74. 44.5±3.1 43.8±2.8. 45.7±3.0 44.4±2.4. 45.7±3.1 44.3±2.6. 3.94* 1.89. 6.64* 1.62. -0.13 0.21. 64.5±4.1 64.6±2.4. 64.4±3.6 64.2±3.0. 63.6±3.5 63.8±3.1. 0.21 1.32. 2.15 2.28. 1.87 1.24. 脂肪百分比(%) 肌酸組 11.6±2.6 控制組 12.3±6.0. 12.6±2.4 12.9±6.1. 12.4±2.1 12.8±5.6. 2.26 2.29. 1.82 1.70. 1.25 0.33. 水分百分比(%) 肌酸組 61.0±2.0 控制組 59.5±5.0. 62.0±2.3 60.3±4.6. 62.9±1.5 60.6±4.4. 2.41* 2.00. 4.88* 2.17. 1.59 -0.89. 前測. 後測. 保留測. 體重(kg) 肌酸組 控制組. 73.1±6.0 73.9±6.2. 73.8±5.7 74.0±6.2. 脂肪重(kg) 肌酸組 控制組. 8.6±2.5 9.4±5.4. 水分重(kg) 肌酸組 控制組 除脂肪體重(kg) 肌酸組 控制組. n=8,以 Mean ±SD 的方式表示。 (1)表前測; (2)表後測; (3)表保留測 * p<.05. 第四節. 增補前後肌肉表現的變化. 本研究之肌肉表現指標,包括最大等長肌力、最高動力、總作功量 及疲勞指數四項。 一、最大等長肌力 本研究之最大等長肌力,係以屈肘成 90 度,作最大用力等長收縮的 方式施測,測驗所得資料,經以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的結果,如 表 4-3 所示,增補前後與組別之間,並無交互作用存在(F=0.28,p=.592) ,. 44.

(45) 而 由 表 4-4 亦 可 得 知 , 肌 酸 組 於 增 補 之 後 , 最 大 等 長 肌 力 雖 有 增 加 0.75kg,但與增補之前並無顯著差異(F=3.17,p=.118),而與控制組亦 無顯著差異(F=0.00,p=.950) 。. 表 4-3. 最大等長肌力的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SS. df. MS. F. p. 2.53 166.22. 1 7. 2.53 23.75. 0.11. 0.754. 受試者內 增補前後(B) 0.03 增補前後 ×組別(B ×A)3.78 殘差( (ERROR(B) ) 278.66. 1 1 21. 0.03 3.78 13.27. 0.00 0.28. 0.962 0.592. 全. 31. 變異來源 受試者間 組別(A) 群內受試(ERROR). 體. 451.22. *p<.05. 表 4-4. 增補前後最大等長肌力的變化. 前測. 後測. F1 值. 肌酸組 控制組. 20.00 ±3.59 21.25 ±3.39. 20.75 ±4.56 20.63 ±4.34. 3.17 2.20. F2 值. 0.41. 0.00. n=8,以 Mean ±SD 的方式表示。 *p<.05. 45. 單位:kg.

(46) 二、最高動力 本研究之最高動力,係取溫蓋特無氧測驗時,每五秒為一間隔的踩 車圈數中,圈數最多的一段,計算其功率輸出。計算所得資料,經以二 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的結果,如表 4-5 所示,增補前後具有主要效 果存在(F=4.74,p=.041),其中,肌酸組在增補之後顯著進步 65.45W (F=11.43,p=.012) ,而控制組亦顯著進步 50.73W (F=6.87,p=.034)(表 4-6) ,但是,增補前後與組別之間,並無交互作用存在(F=0.08,p=.785) 。. 表 4-5. 最高動力的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受試者間 組別(A) 群內受試(ERROR). 8954.9 121969.8. 1 7. 8954.9 17424.3. 0.51. .197. 受試者內 增補前後(B) 26995.0 增補前後 ×組別(B ×A)432.7 殘差( (ERROR(B) ) 119553.7. 1 1 21. 26995.0 432.7 5693.0. 4.74* 0.08. .041 .785. 全. 31. 體. 277906.1. * p<.05. 表 4-6. 增補前後最高動力的變化. 前測. 後測. 肌酸組 控制組. 911.05 ±115.38 884.95 ±85.77. 976.50 ±87.6 935.68 ±82.22. F2 值. 0.29. 0.72. n=8,以 Mean ±SD 的方式表示。. * p<.05. 46. 單位:W F1 值 11.43* 6.87*.

(47) 三、總作功量 本研究之總作功量,係依溫蓋特無氧測驗的總踩車圈數計算,經以 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的結果,如表 4-7 所示,增補前後與組別之 間具有交互作用存在(F=4.55,p=.045) ,因乃繼續進行單純主要效果考 驗(表 4-8、表 4-9),結果,肌酸組在增補之後,顯著增加 1.88KJ,達 到顯著差異水準(F=44.75,p<.001),而且亦顯著高於控制組 2.53KJ (F=5.78,p=.023) 。. 表 4-7. 總作功量的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受試者間 組別(A) 群內受試(ERROR). 12.79 66.30. 1 7. 12.79 9.47. 1.35. .283. 受試者內 增補前後(B) 3.06 增補前後 ×組別(B ×A) 12.81 殘差( (ERROR(B) ) 59.16. 1 1 21. 3.06 12.81 2.82. 1.09 4.55*. .309 .045. 全. 31. 體. 154.12. * p<.05. 表 4-8 變異來源 增補前後(B) 在肌酸組(a1) 在控制組(a2) 殘差 組別(A) 在增補前(b1) 在增補後(b2) 殘差 * p<.05. 總作功量單純主要效果考驗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SS. df. MS. F. p. 14.19 1.68 2.22. 1 1 7. 14.19 1.68 0.32. 44.75* 5.29. <.001 .055. 0.00 25.60 128.52. 1 1 29. 0.00 25.60 4.43. 0.00 5.78*. .999 .023. 47.

(48) 表 4-9. 增補前後總作功量的變化. 前測. 後測. 肌酸組 控制組. 20.32 ±0.06 20.33 ±0.10. 22.20 ±0.08 19.67 ±0.09. F2 值. 0.00. 5.78*. 單位:KJ F1 值 44.75* 5.29. n=8,以 Mean ±SD 的方式表示. * p<.05. 若將總作功量按每五秒作一間隔加以探討,則如表 4-10 所示, 只有第 11-15 秒及第 16-20 秒兩個區段的增補前後與組別之間,具有 交互作用存在(F=4.72,p=.041;F=13.75,p=.001),及第 6-10 秒趨 近具有交互作用存在( F=2.48,p=.130) ,因乃繼續進行單純主要效果 考驗,結果如表 4-11、表 4-12 所示,肌酸組在增補之後依序增加 0.53KJ、0.43KJ 及 0.38KJ,都與增補之前具有顯著差異(F=23.80, p=.002;F=68.80,p<.001;F=23.10,p=.002),而且亦都顯著高於控 制組(F=14.08,p=.001;F=4.21,p=.049;F=4.55,p=.041) 。 至於其他三個區段,則只第 1-5 秒在增補之後,有顯著增加 0.33KJ (F=9.69,p=.017) ,但是都與控制組沒有顯著差異(F=0.53,p=.473; F=0.48,p=.493;F=0.75,p=.393) 。. 48.

(49) 表 4-10 各區段作功量的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0.16 3.21. 1 7. 0.16 0.46. 0.35. .570. 1 1 21. 0.68 0.01 0.14. 4.44* 0.07. .047 .789. 1 7. 3.56 0.34. 10.48*. .014. 1 1 21. 0.74 0.41 0.16. 4.52 2.48. .460 .130. 1 7. 0.20 0.08. 0.74. .417. 1 1 21. 0.34 0.40 0.08. 4.06 4.72*. .057 .041. 1 7. 0.05 0.36. 0.14. .718. 1 1 21. 0.05 0.72 0.05. 0.95 13.75*. .341 .001. 第 1-5 秒 受試者間 組別(A) 群內受試(ERROR) 受試者內 增補前後(B). 0.68 增補前後 ×組別(B×A) 0.01 殘差( (ERROR(B) ) 3.00. 第 6-10 秒 受試者間 3.56 組別(A) 2.38 群內受試(ERROR) 受試者內 0.74 增補前後(B) 增補前後 ×組別(B ×A)0.41 殘差( (ERROR(B) ) 3.45. 第 11-15 秒 受試者間 組別(A) 0.20 群內受試(ERROR) 1.93 受試者內 增補前後(B) 0.34 增補前後 ×組別(B ×A)0.40 殘差(ERROR(B) ) 1.78. 第 16-20 秒 受試者間 組別(A) 0.05 群內受試(ERROR) 2.53 受試者內 增補前後(B) 0.05 增補前後 ×組別(B ×A)0.72 殘差( (ERROR(B) ). 1.10. 待續. 49.

(50) 續前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0.00 2.83. 1 7. 0.00 0.40. 0.00. .949. 1 1 21. 0.21 0.28 0.19. 1.12 1.45. .301 .241. 0.01 1.47. 1 7. 0.01 0.21. 0.06. .812. 0.00 0.09 0.08. 0.01 1.05. .942 .318. 1.77. 1 1 21. 第 21-25 秒 受試者間 組別(A) 群內受試(ERROR) 受試者內 增補前後(B). 0.21 增補前後 ×組別(B ×A)0.28 殘差( (ERROR(B) ) 4.01 第 26-30 秒 受試者間 組別(A). 群內受試(ERROR) 受試者內 增補前後(B) 0.00 增補前後 ×組別(B ×A)0.09. 殘差((ERROR(B)) * p<.05. 表 4-11. 不同區段作功量單純主要效果考驗的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變異來源. SS. df. MS. F. p. 1 1 7. 1.12 0.02 0.05. 23.80* 0.53. .002 .492. 1 1 29. 0.78 3.19 0.23. 3.44 14.08*. .074 .001. 第 6-10 秒 增補前後(B) 在肌酸組(a1)1.12 在控制組(a2)0.02 0.33 殘差 組別(A) 在增補前(b1)0.78 在增補後(b2)3.19 殘差 6.56. 待續. 50.

(51) 續前頁表 SS. 變異來源. df. MS. F. p. 1 1 7. 0.74 0.00 0.01. 68.80* 0.10. <.001 .764. 1 1 29. 0.02 0.59 0.14. 0.12 4.21*. .736 .049. 1 1 29. 0.57 0.20 0.03. 23.10* 7.88*. .002 .026. 1 1 29. 0.19 0.58 0.13. 1.53 4.55*. .227 .041. 第 11-15 秒 增補前後(B) 在肌酸組(a1)0.74 在控制組(a2)0.00 殘差 0.08 組別(A) 在增補前(b1)0.02 在增補後(b2)0.59 殘差 4.06 第 16-20 秒 增補前後(B) 在肌酸組(a1)0.57 在控制組(a2)0.20 殘差 0.74 組別(A) 在增補前(b1)0.19 在增補後(b2)0.58 殘差 3.68 * p<.05. 表 4-12. 增補前後各區段作功量的變化. 單位:KJ F1 值. 前測. 後測. 肌酸組 控制組. 4.53±0.03 4.42±0.03. 4.86±0.01 4.68±0.01. F2 值. 0.18. 0.53. 肌酸組 控制組 F2 值. 4.26±0.02 3.82±0.03 3.44. 4.79±0.01 3.90±0.02 14.08*. 23.80* 0.53. 肌酸組 控制組 F2 值. 3.72±0.02 3.79±0.02 0.12. 4.15±0.02 3.77±0.02 4.21*. 68.80* 0.10. 第 1-5 秒 9.69* 5.77*. 第 6-10 秒. 第 11-15 秒. 待續. 51.

(52) 續前頁表 前測. 後測. F1 值. 肌酸組 控制組 F2 值. 3.11±0.02 3.33±0.02 1.53. 3.49±0.01 3.11±0.02 4.55*. 23.10* 7.88*. 肌酸組 控制組 F2 值. 2.55±0.03 2.75±0.03 0.67. 2.57±0.02 2.40±0.05 0.48. 0.02 5.39. 2.11 ±0.02 2.24 ±0.03 0.700. 2.27 ±0.02 2.13 ±0.02 0.75. 1.05 1.39. 第 16-20 秒. 第 21-25 秒. 第 26-30 秒 肌酸組 控制組 F2 值. n=8,以 Mean ±SD 的方式表示. * p<.05. 四、疲勞指數 本研究之疲勞指數,係依溫蓋特無氧測驗的六個區段中,最高動力 減最低動力之差,先除以最高動力,再乘以 100 而得。 所得資料,經以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的結果,如表 4-13 所 示,增補前後與組別之間,並無交互作用存在(F=1.83,p=.191),而由 表 4-14 亦可得知,肌酸組於增補之後,疲勞指數雖然升高 1.6%,但與 增補之前沒有顯著差異(F=0.49,p=.506),而與控制組亦無顯著差異 (F=0.41,p=.527) 。. 52.

(53) 表 4-13. 疲勞指數的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SS. df. MS. F. p. 0.00 0.10. 1 7. 0.00 0.01. 0.00. .989. 1 1 21. 0.01 0.01 0.00. 4.60* 1.83. .044 .191. 殘差( (ERROR(B) ). 0.01 0.01 0.06. 體. 0.18. 31. 變異來源 受試者間 組別(A) 群內受試(ERROR) 受試者內 增補前後(B) 增補前後 ×組別(B ×A). 全. * p<.05. 表 4-14. 增補前後疲勞指數的變化. 單位:%. 前測. 後測. F1 值. 肌酸組 控制組. 51.8 ±7.0 49.3 ±8.0. 53.4 ±6.0 55.9 ±9.0. 0.49 9.59*. F2 值. 0.45. 0.41. n=8,以 Mean ±SD 的方式表示. * p<.05. 第五節. 增補前後跳躍能力的變化. 本研究之跳躍能力指標,包括最高跳躍高度及平均跳躍高度兩項。 一、最高跳躍高度 本研究之最高跳躍高度,係以雙手叉腰作屈膝蹲跳的方式測得,所 得資料,經以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的結果,如表 4-15 所示,增補. 53.

(54) 前後與組別之間,並無交互作用存在(F=1.44,p=.243),而由表 4-16 亦可得知,肌酸組於增補之後,最高跳躍高度雖然提高 1.58cm,但與增 補 之 前 沒 有 顯 著 差 異 ( F=1.48 ,p=.263 ), 而 與 控 制 組 亦 無 顯 著 差 異 (F=1.92,p=.176) 。. 表 4-15. 最高跳躍高度的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SS. df. MS. F. p. 20.80 304.81. 1 7. 20.80 43.54. 0.48. .512. 受試者內 增補前後(B) 增補前後 ×組別(B ×A) 殘差( (ERROR(B) ). 1.45 10.58 153.87. 1 1 21. 1.45 10.58 7.33. 0.20 1.44. .662 .243. 全. 491.51. 31. 變異來源 受試者間 組別(A) 群內受試(ERROR). 體. * p<.05 表 4-16. 增補前後最高跳躍高度的變化 前測. 後測. 肌酸組 控制組. 43.15 ±3.21 42.69 ±3.08. 44.73 ±5.34 41.96 ±3.85. F2 值. 0.05. 1.92. 單位:cm F1 值 1.48 0.31. * p<.05 二、平均跳躍高度 本研究之平均跳躍高度,係從雙手叉腰屈膝半蹲的姿勢開始,連續 反覆垂直跳躍十次為一個回合,求取十次跳躍之平均跳躍高度,合計測 驗八個回合。 各回合所得資料,經以二因子混合設計變異數分析的結果,如表 4-17. 54.

數據

圖 2-1  肌酸和肌酸酐的合成  資料來源:李健雄、端木深、翁郁嘉、黃淑姿  編箸(民 89) 。  生物化學(第二版) ,p. 503。臺北:藝軒。  (二)外源性攝取  魚類和肉類食品中,含有成分不等的肌酸,人類透過飲食攝取, 可以不被酸性消化液或細菌破壞,而完整的被小腸吸收。  經過估計,平常人每天約自然流失 2 公克的肌酸,需要加以補充 (Williams et al.,1999)。葷食者每天約從飲食中攝取 0.25-1.00 公克 的肌酸,不足之量,則靠內源性合成;而素食者,則因不食魚肉,幾 乎
圖 2-2  肌酸—磷酸肌酸能量穿梭示意圖
表 4-2  身體組成的變化及相依樣本配對 t 考驗表  前測  後測  保留測  t 值  (1)-(2)  (1)-(3)  (2)-(3)  體重(kg)  肌酸組  控制組  脂肪重(kg)  肌酸組  控制組  水分重(kg)  肌酸組  控制組  除脂肪體重(kg)  肌酸組  控制組  脂肪百分比(%)  肌酸組  控制組  水分百分比(%)  肌酸組  控制組  73.1±6.0 73.9±6.2 8.6±2.5 9.4±5.4 44.5±3.1 43.8±2.8 64.5±4.1 64.6
表 4-9  增補前後總作功量的變化       單位:KJ 前測  後測  F 1 值  肌酸組  控制組  20.32  ±0.06 20.33  ±0.10  22.20  ±0.08 19.67  ±0.09  44.75* 5.29  F 2 值  0.00  5.78*  n=8,以 Mean  ±SD  的方式表示  * p&lt;.05  若將總作功量按每五秒作一間隔加以探討,則如表 4-10 所示, 只有第 11-15 秒及第 16-20 秒兩個區段的增補前後與組別之間,具有 交互作用存在
+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Look at all the words opposite and complete the following networks. Make two or three other networks to help you to learn the words on the opposite page. Match the adjectives on

Given a shift κ, if we want to compute the eigenvalue λ of A which is closest to κ, then we need to compute the eigenvalue δ of (11) such that |δ| is the smallest value of all of

experiences in choral speaking, and to see a short segment of their performance at the School Speech Day... Drama Festival and In-school Drama Shows HPCCSS has a tradition

Curriculum planning - conduct holistic curriculum review and planning across year levels to ensure progres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speaking skills in content, organisation

Therefore, it is our policy that no Managers/staff shall solicit or accept gifts, money or any other form of advantages in their course of duty respectively without the

Macro Evolution of core-collapse supernovae (giant P violation) Chiral kinetic theory. Son, Yamamoto (2012); Stephanov, Yin

Second, we replicate the AN+MM and use European options sampling at exercise as control variates (CV-at-exercise). Last, we also replicate the AN+MM and use

Through training in coaching, and integrating the foundation knowledge and skills to design and implement an exercise and fitness training activity, this course not on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