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永不迷失的空間記憶──《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別卷》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永不迷失的空間記憶──《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別卷》"

Copied!
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卷一 . 08. 永不迷失的空間記憶── 《鄭清文短篇小說全集別卷》 佳作 財金系 傅佳禎. 「我的一生充滿著偶然,怎麼想,也不會有成為作家的條件。」 作者出生於桃園鄉下,由於舅父無子嗣,作者周歲時便被過繼給他,由李改 姓蕭,於新莊長大。作者有兩個父親、三個母親、四個哥哥、兩個姐姐,教育程 度皆低,父親對作者的教育,只做了一件事,就是讓他入學。 作者考入北商,參加就業考試被分發至華南銀行,透過進修辦法考取台灣大 學商學系,當時是一個書籍貧乏的時代,中國、俄國的書皆為禁書,由於大學課 程輕鬆,閒暇之餘作者常到舊書攤找書,因台灣曾受日統治,留下不少日文書, 一本日本新潮社的《俄羅斯三人集》之中,果戈里、契訶夫、高爾基影響作者日 後的寫作生涯。 作者「讀得很雜,寫得很慎重」,他讀過微積分書,發掘數學線條之優美, 似乎了解數式的意涵是一場造化;也曾讀過天文書,在空間、時間之中體認無限 之感,領悟人類世界之渺小,懂得謙虛與誠謹;還有藉由哲學書籍,了解理性才 能客觀,懷疑才能看到真相的道理。 有人問作者為何於銀行工作還能寫小說,作者認為「文窮而後工」是過去的 思維,由於從事機械性的工作,公餘的時間全屬自己。在台灣,寫作一直是吃力 不討好的工作,不但收入不優渥,有一段時期還要冒很大的風險,面臨這樣的處 境,作者仍相信,「人有願望,人有理想,人有信念,人必須走到更遠的地方, 去看更高大的山」,這種擇善固執、屹立不搖的信念,使作者有誠誠懇懇、踏踏 實實地累積的動力,勇敢地持續寫作這條漫漫長路。 作者的童年依傍著舊鎮 ( 新莊 ) 的大水河畔,釣魚、摸蝦子、照魚……,這 條河構築了作者自然純樸的童年回憶。最令作者懷念的景色是「渡船」。船夫是 一個辛苦且長時間的行業,整日守著渡船,三餐必須由家人送,他的一生注定與 船相伴,作者佩服船夫的孤獨與勇敢,更曾夢想成為一名船夫,戰爭之後,作者 到台北讀書,疏離了大河生活,告別了家鄉,也告別了童年。直至二十年後,作 者回到舊鎮,清澈的河水已被強行披上一件嵌著汙物與油垢的厚重黑色大衣,全 身瀰漫一股都市繁華的臭氣。作者雖無於此處多著墨,卻留給讀者「人事已非」 之慨,童年的記憶早已被時光的洪流沖刷殆盡。 017.

(2) 中興大學「大學國文」閱讀心得作品集. 彭瑞金形容作者是一棵大王椰子,「不知什麼時候,它已筆直地聳立在那裡, 沒有人盼望它開花,也沒有人盼望它結果,不管是在驕陽抑或在月光下、在風中、 在雨裡,它的存在早已被當成自然又自然的事實。」作者的文學樸實無華,耐人 尋味,「永不卑屈,也永不驕矜」的椰子意象環繞著作者的作品。 對作者而言,文學是生活、藝術、思想,它是生活的反映,文學的內涵應具 多樣性與豐富性,有些人喜歡把內心的想法明確表達出來;有些人喜歡將情感隱 藏於文字深處,在明示與深藏之間,創造無數的層次。「兼容並蓄,有容乃大, 是文學的秉性,是文學存在的意義。」作者願意靠一己之力,闡述人與人良善的 關係,將信賴與愛推廣至社會的一隅一角,他相信,沒有一個人希望人類本身將 沒有明天。 時代不斷的更替,生活與想法亦不斷更新,但有些美好的本質,也隨時代飄 逝。幸好有少數人固守著優良的本質,重視不可改變的原則,台灣作家在每個時 代,依舊於寫作默默耕耘,寫出真真實實的作品,使時代不被空白,讓作品成為 歷史承先啟後的橋樑。這些作家能在困苦的時代背景中成長,且不迷失自我,是 因為在寫作過程中,內心存在著一個指針,就像渡船頭那盞微弱的孤燈,照亮作 者內心的孤獨與恐懼,賦予他們信心與力量,繼續完成每一個嘔心瀝血的創作。. 018.

(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一年級學生對於【校園美感小 旅行】的學習活動,充滿著期待與 興奮,尤其請小朋友藉著肢體動作

。初三文及第五文即是通證。餘三文別證。初發心位成佛言七文者。在於一地等。二

兄弟兩人合作的成果,是一部內容不斷擴充的文集,蒐集的故事最後多達 211 則。這部文集名 為《獻給孩子和家庭的童話》(K inder-und H ausm archen ),於 1812~1864 這 52

我一開始對這門課的目標只是想單純上課認真抄筆記、作業好好 寫、絕不早退外,還從未想過會上台報告。雖然我是老師點到要

• 由於對行文稱謂、格式的不熟悉,乃至於中西格式的 混淆,往往會出現一

就等同沒說明 śakra 為何譯成 brgya byin。再者,《新訂翻譯名 義大集》第 3140 條已規定:屬於世間天神類的 śatakratuḥ 要譯 作 mchod sbyin brgya pa,那麼若又指出 śatakratu

記著「共同目標」 守時 服從紀律 計劃由我一人決定 遊玩心態 不明白便問 我比別人「叻」 想點就點 接納他人意見 留意工作時限 有責任感 旁觀心態. 獨行俠 做事有計劃 服務他人

為麥樹堅散文集《對話無多》作序的葉輝指出,收錄 於集中的另一篇作品《家訪》,曾獲 2002 年中文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