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現行公民與道德第三冊經濟學教材對國三學生經濟認知成效之評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現行公民與道德第三冊經濟學教材對國三學生經濟認知成效之評估"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三學生對公民與道德科經濟教材經濟認知成效之評估

-以附加價值法探討

An Evaluation of the Effect of Economics Mater ials on Economic

Under standing in J unior High School Thir d Gr ade Civics Cour se:

A Value-added Appr oach

計畫編號:NSC 89-2413-H-003-098

執行期限:89 年 8 月 1 日至 90 年 7 月 31 日

主 持 人:黃美筠

執行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

計畫參與人員:黃劍華、呂啟民

執行單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

一、中文摘要 我國的教育決策者理解到經濟教育的 特殊需求,自民國七十五年起國中『公民 與道德』課程中即大幅增加國民生活必須 的經濟學教材。由於現行國中公民與道德 第三冊是國中階段最基本、完整的經濟學 教材,而學生是此統一教材的最終消費 者,因此教材的良窳可由學生的學習成 效,來作最佳的評斷。此外,使用該教材 的教師亦可在實務上對此教材作最佳的評 鑑。緣此,本研究以公立國中三年級學生 為對象,採用問卷調查法蒐集學生學習此 教材前後(附加價值法)對經濟知識認知 程度的相關資料,以及任課教師對該教材 的評估資料。以經濟知識測驗、初中經濟 學教材評估準則與二份基本資料問卷為評 量工具。 本研究採用二階段抽樣,首先依東、 北、中、南地區比例分配隨機抽取 17 所公 立國中。再採叢集取樣 34 班,有效樣本共 計 1,205 名學生。 關鍵詞:

經濟教育、經濟認知(經濟

知識)、經濟學教材

Abstract

Recognizing the value of teaching economics to students, Taiwanese high schools have provided a mandated course in economics since 1986. Specifically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take the course titled "civics" for one semester in ninth grade. Since the single textbook is the primary instructional tool in Taiwan junior high school classrooms, the quality of this economics materials should have a critical influence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economic education. Students, however are the ultimate consumers of the standardized curriculum materials and the quality of its best judged by the achievement outcome of student's economic learning. Therefore, this study utilized the survey method to collect data regarding economic concepts and cognitive levels of third grade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before and after taking the course (value-added Approach). And the civics teachers also were invited in using a specific set of criteria developed by this study to evaluate the economics materials. The instrument that were used are the Test of Economic Knowledge, Criteria for Reviewing Junior High School Economics Materials with two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Two-stage sampling procedures were used in selecting the sample. A sample of seventeen junior high schools were contacted. A total of 34 third grade classes with 1,205 students were utilized as the sample in this study.

Keywords: Economic Education, Economic

Literacy (Economic Knowledge), Economics Materials

(2)

二、緣由與目的 目前在臺灣擔任國中經濟學課程的教 師多為公民老師,他們大部分使用傳統的 教學法,即以講述和複述教科書內容為 主,教科書幾乎是他們唯一的教學工具。 惟臺灣現行的公民與道德教科書是教育部 統一編定的,在考試領導教學的情況下, 教材與教學空間受到制式的約束;但無論 如何該冊經濟學教材每年都有三十萬左右 的國三學生,花上近半年的時間學習與研 讀。因之經濟學教材的良窳,對整個經濟 教育的成效具有關鍵性的影響。而由文獻 探討可知,前版教科書(即自民國七十五 年採用至八十七年的以成長的經濟為主題 的教科書)在「中國經濟學會」與其他相 關研究中皆指陳其內容有諸多不妥之處。 不過,就教科書內容本身深入的檢討,固 然是一種教師和研究者可以促使教育部改 進其產品內容的方法,但僅是主張教科書 內容需要改革是不夠的,既然學生才是此 標準化課程最終產品的消費者,因此教材 的內容品質可由學生的學習成效,來做最 佳的評斷。此外,使用該教材的教師亦可 在實務上對此教材做最佳的評鑑。緣此, 而進行本研究期能達成下述目的: (一) 瞭解現行國中經濟學教材是否涵 蓋了學者專家認為應在此階段教導的概 念。 (二) 瞭解國三學生對經濟概念的理解 程度。 (三) 瞭解國三學生對經濟認知的三個 認知層次的表現強弱。 (四) 瞭解影響國三學生經濟知識分數 的各種因素。 (五) 瞭解相同研究工具,在舊教材的 研究結果。 (六) 瞭解相同研究工具,在其他國家 的研究結果。 (七) 提供教師在未來教科書開放市場 中選擇經濟教材的參照準則。 (八) 歸納上述研究結果,提供國中公 民教師評估教學效果的參考。 (九) 歸納上述研究結果,提供教科書 編訂者和執行單位做為經濟教材編修時的 參考。 (十) 歸納上述研究結果,提供公民教 育相關師資培育課程之改進參考。 三、結果與討論 (一)、經濟教育的立論基礎與課程內涵 雖然學者主張將經濟學納入學校課程 各有其立論的基礎:「學習經濟學的雙重 效益說」、「經濟教育是公民教育和社會 教育不可或缺的一環」、「適應變動中的 世界經濟說」;但皆提供了基本理由將傳 遞經濟知識和技能的主要責任置於學校身 上,認為學校和他們的教師實為提供經濟 教育給年輕人的最佳途徑。 再由明確界定高中畢業生應該獲得的 基本經濟知識,結果發展出「確認經濟學 的核心概念」。因之概念學習成為經濟教 學的重心。本研究依據經濟學基本概念教 學架構(FTBC)及非強迫性的經濟學國家內 容標準(VNCSE)歸納出國三學生應習得的 基本概念。而就如何利用經濟學的教學以 習得推理的過程和技巧來說,本研究在此 方面著墨雖較少,但卻為經濟教育真正最 後 的 目 標 , 因 此 , 以 如 何 做 決 策 (Decision-making)為中心的教學方法,也是 經濟教學特別重視的。 (二)、學童經濟概念的認知發展 從 1950 年至今大約有三十多篇的論文 探討學童的經濟認知發展,這些研究提供 了二個重要的結論,第一,學童的經濟概 念傾向於遵循一定的發展順序,隨著年齡 的增加,他們的思考也變得更為抽象和富 於彈性。第二,雖然研究顯示經濟思考隨 著年齡而逐漸進步,但就某些概念而言, 其成熟的推理發展要較其他概念為快。例 如「利潤」這個概念是理解市場經濟如何 運作的核心概念,但要到 11 歲左右才開始 發展,又如「稀少性」卻能以簡單的方式 教導 6 歲的學童理解。是故在編寫經濟教 材時,應根據學生經濟概念認知能力的發 展,選擇適合其學習程度的經濟概念為內 容,方可發揮預期之成果。

(3)

(三)、我國國民中學經濟教育課程的內涵 我國國中經濟教育課程的內涵,可由 國中公民與道德科課程標準中關於經濟方 面的課程目標、教材綱要與國中公民與道 德教科書經濟教材內容分析等方面來探 討。結果發現,國中階段經濟教材內容廣 泛,可說涵蓋了 FTBC 所提出的基本經濟 概念範圍,但若與 VNCSE 相較,則「邊際 分析」、「誘因」等概念、似乎有所不足, 此等概念為學生在做決策或經濟推理時所 需的重要概念,實需加強之。 而就個體經濟學概念和總體經濟概念 的比重來看:現行教材頗偏重個體經濟 學。有鑒於個體經濟學是總體經濟理論的 基礎,且個體經濟學理論完備,總體經濟 學甚多理論尚未定論,此應是正確方向。 但 在 總 體 經 濟 學 方 面 , 無 論 FTBC 或 VNCSE 皆強調之「國內生產毛額」概念似 宜加入,俾便學生對整體經濟社會的表現 有所了解。再就國際經濟學概念而言,亦 嫌不足,我國是以「外貿」為導向的國家, 故宜加強此類目的比重。此外宜注意教材 定位、銜接、與其他學科之整合問題。若 再從另一角度來看,我國中學經濟教材以 知識傳授為主,而經濟教育所重視的解決 問題,推理能力的教材較少,此與美國教 科書重視實用的特質相距甚遠,我國中學 的經濟教材在此方面有待加強。 (四)、臺灣地區公立國中三年級學生經濟 知識測驗之結果 本研究之經濟知識測驗(TVTEK)共計 39 題,總分為 39 分,而全部有效樣本 1,205 位學生 TVTEK 前、後測平均分數與標準差 分別為 20.46,6.19 及 23.23,5.18。 後測分數較前測分數平均增加了約 3 分,表面上看起來國三經濟教材創造出來 的附加價值似乎微不足道,但前後測分數 差仍達統計上的顯著水準。顯然現行經濟 教材的確對學生的經濟知識有所增進,事 實上,也改變了學生對經濟學的態度。 就 TEK 內容類目來看,學生學習後表 現最佳的是「基本的經濟概念」,其次為 「國際經濟學概念」再其次為「個體經濟 學概念」,最差的則為「總體經濟學概念」 領域。 就三個認知層次中,學生學習後表現 最佳的是「理解」層次,其次為「應用」 層次,最差的則為「知識」層次。 (五)、TEK 測驗結果與美國及修習舊教材 的國三學生之比較 研究問題一,經由六項虛無假設來驗 證。 第一項虛無假設被拒絕了,亦即臺灣 國三學生與美國同年級的學生經濟知識有 顯著差異。臺灣學生在 TEK 的平均成績, 較美國學生為高。 第二項虛無假設被拒絕了,亦即使用 現行教材與舊教材的國三學生在經濟知識 上有顯著差異。使用舊教材的國三學生在 TEK 的得分上,較使用現行經濟教材的國 三學生來得高。 第三項虛無假設是對 TEK 四個內容類 目的比較。除了「個體經濟學概念」類目 的比較接受了虛無假設外,所有的比較皆 拒絕了虛無假設。亦即臺灣國三學生與美 國初中生在「個體經濟學概念」類目的平 均答對百分比沒有顯著差異,而其他的三 個內容類目(基本、總體、國際的經濟學 概念)的平均答對百分比有顯著差異,而 臺灣國中生對此三領域的理解都優於美國 學生。 第四項虛無假設是對 TEK 三個認知層 次的比較,除了「知識」層次的比較接受 了虛無假設外,而在「理解」和「應用」 兩層次的比較則拒絕了虛無假設。亦即臺 灣國三學生與美國初中生在「知識」層次 的平均答對百分比沒有顯著差異,而在「理 解」、「應用」兩個認知層次的平均答對 百分比有顯著差異,而臺灣國中生在此二 層次的表現皆優於美國學生。 第五項虛無假設是對使用新、舊教材 的國三學生在 TEK 四個內容類目的比較。 除了「基本的經濟概念」類目的比較接受 了虛無假設外,所有的比較皆拒絕了虛無 假設。亦即使用現行教材與舊教材的國三 學生在「基本的經濟概念」類目的平均答 對百分比沒有顯著差異,而其他的三個內

(4)

容類目(個體、總體、國際的經濟學概念) 的平均答對百分比有顯著差異,而使用舊 教材的學生在此三領域的理解都優於使用 現行教材的學生。 第六項虛無假設是對使用新、舊教材 的國三學生在 TEK 三個認知層次的比較。 所有的比較皆拒絕了虛無假設,亦即使用 現行教材與舊教材的國三學生在 TEK 三個 認知層次(知識、理解、應用)的平均答 對百分比有顯著差異,而使用舊教材的學 生在此三層次的表現皆優於使用現行教材 的學生。 (六)、影響國三學生經濟知識理解之因素 研究問題二,經由第七項虛無假設來 驗證。 第七項虛無假設被拒絕了,亦即依據 二個逐步多元迴歸分析模型的結果: 根據 y1(前後測分數差)迴歸分析顯 示:在二十項個人背景因素、教師因素與 學校因素變項中,對國三學生經濟知識前 後測分數差有預測力的變項包括畢業後的 升學意願、經濟教材是否困難、教師教學 經驗、教師是否修過經濟學、公民為主要 或次要任教科目、學校所在地、學校規模 等七項;但此七項自變項對學生經濟知識 前後測分數差預測的決定係數不高,僅為 4%左右,因此,附加價值法有待進一步的 研究。 根據 y2(後測分數)迴歸分析顯示: 在二十項個人背景因素、教師因素與學校 因素變項中,國三學生經濟知識後測分數 有預測力的變項包括學期成績、畢業後的 升學意願、經濟教材是否困難、學生性別、 公民為主要或次要任教科目、教師是否修 過經濟學、教學經驗、教師是否參加研討 會、教師性別、教師是否修過如何教經濟 學、學校所在地、學校社區型態等十二項; 此十二項變數對學生經濟知識分數預測的 決定係數為 38%左右,其中以個人因素的 變項預測力最高。 (七)、公民與道德教師對國中經濟學教學 缺失及現行教材的評估 根據樣本研究分析結果,公民與道德 教師認為國中經濟學教學缺失最嚴重的是 「不充足的教學媒體和補充教材」,其次 為「學生缺乏了解」,其他依序為「對經 濟學的不夠重視」、「不充足的教學準備」、 「學生缺乏興趣」。 而公民與道德教師根據本研究所提供 之四類共十五項準則對現行經濟教材的評 估則顯示: 教師對四類準則所表達的滿意度依序 為:「經濟學的內容」、「教學法」、「初 中生焦點」及「產品特質」。 若就十五項個別準則而言,教師認為 現行經濟教材最符合「正確地使用經濟概 念和原則」這項準則,其次為「鼓勵學生 在學習中積極的參與」和「列舉明確的可 以做得到的目標」二項準則,而評估等級 最差的則為「教師指引很完整」及「鼓勵 學生做抽象地推理」二項。 綜合言之,現行經濟教材的評估結果 還是差強人意,當有其改進的空間,而經 濟學的教學亦應力求改進。 (八)、現行國三公民與道德第三冊「經濟 教材」教與學之困難情形 根據研究結果顯示:幾乎學生在學習 上認為困難的教材,教師亦認為在教學上 亦較困難。這些概念包括「機會成本」、 「摺紙飛機青蛙例」、「比較利益原則」、 「相對成本較低」、「理財工具」、「租 稅公平」、「消費、生產循環」、「人與 人,自然的關係」、「經濟制度」等;皆 有 50%以上的學生和 40%以上的教師表示 在學習上和教學上有不同程度的困難。若 依多數概念所屬的課文內涵歸納而言,顯 然該冊教科書在第四課、第九課、第十課 的教與學較為困難,值得教材編寫者重新 檢討。 四、計畫成果自評 目前國內對於國中階段經濟教育的研 究相當缺少,本研究透過文獻探討,確立 國中階段經濟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並 找出適合國中學生學習的經濟概念及推理 教學。而在實證調查中,則以國中三年級

(5)

學生與其公民與道德教師為對象,透過測 驗、問卷以評估學生學習成效、國中經濟 教材的缺失及教與學困難的情形,研究結 果可做為日後國中教科書編訂,開放市場 後教科書的選擇及師資培育之參考。 檢討整個研究過程、研究者提出下列 建議,做為進一步研究參考: (一)、修正研究變項 本研究規劃之經濟知識成效的自變項 包括三大類:一是個人背景因素,計有性 別、升學意願、學期成績、父親教育程度、 母親教育程度、家庭經濟狀況、修習經濟 學前後之態度等項;第二類為授課教師因 素,包括教學經驗、公民為其主要任教或 次要任教科目、修習經濟學學分數、參與 在職進修情形等項;最後一類別則是學校 因素,包括社區類型、學校所在地、學校 規模等。然經逐步多元迴歸分析後,在使 用附加價值法(經濟知識前後測分數差為 自變項)的迴歸模式中,顯示上述自變項 中雖有 7 項變項達到顯著水準,但對學生 經 濟 知識 理 解程 度 的 解 釋 力僅為 4%左 右。因此有待後續研究者發掘或修正本研 究的變項以瞭解影響學生經濟知識理解程 度的因素為何? (二)、擴大研究對象 受 限 於 時間、人力及研究經費等因 素,本研究僅依地區、學校之比例,決定 學校後,以班級為單位做叢集抽樣調查, 是以本研究未能顧及縣市之普遍取樣。且 抽樣人數亦不足以建立臺灣地區 TEK 的常 模(英、美等國皆以大量樣本建立該國 TEK 之常模)。是以今後之研究對樣本之選取, 可以更周詳且增加校數、人數,當更能理 解國中經濟教育的實施成效,且可建立本 測驗的標準化常識。 (三)、採用附加價值法之商榷 本研究使用附加價值法(value added approach),重覆施測,亦即利用 TEK 在學 生開始上經濟教材課程前先做「前測」, 然後在課程結束後再施以「後測」,藉以 分析前後測分數之差異做比較。如此,可 較深入的了解此課程或教材對學生經濟學 的學習有多少助益。但研究結果顯示,「後 測」成績即足以分析學生的學習成效及教 與學困難的情形,是以此法在未來研究中 應權衡使用的時機。 (四)、發展適合我國國中生的經濟認知研 究工具 本研究使用之研究工具係翻譯美國目 前針對中學八、九年級所使用的施測問 卷,儘管翻譯完成後,經由學者專家的修 定,並透過預試確定其信度;但因為我國 與美國所使用的教材不同,所以有必要針 對我國國中階段經濟教育的教材內容,結 合經濟學、經濟教育課程專家,共同編寫 適合我國學生的試卷,如此對國中經濟教 育之研究及推論俾能更為準確。 (五)、其他研究主題 本研究旨在評估國中公民與道德第三 冊經濟教材實施之成效,並未涉及不同教 科書學習成效之比較。在今日高中教科書 已全面開放民間編印、而國中教科書亦將 開放的情形下,可利用本研究所發展出來 之評估初中階段經濟教材的準則,進行不 同版本教科書對學生學習成效之影響的比 較,亦可調查教師對不同版本教科書的意 見,抑或探討教師在實際經驗經濟學教學 中的困擾,作為研究主題,以提供經濟教 育改進之參考。 五、參考文獻(僅列舉最主要者)

[1] Bansazak, R, A.(1985) Economics for early adolescents. In M. C. Schug (Ed.), Economics in the school curriculum, K-12 (pp. 44-59). Washington, DC: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and Joint Council on economic Education.

[2] Baumol, W. J. (1994). Economic education for a half-century of radical change. In W. B. Walstad (Ed.), An international perspective on economic education (pp. 19-36). Boston: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3] Buckles, S. (1991). Guidelines for economic content in school programs. In W, Walstad & J. Soper (Eds.), Effective economic education in the schools (pp. 24-34). Washington, D. C. :

(6)

National Education Association and Joint Council on Economic Education.

[4] Davis, J. E. (1987). Teaching economics to young adolescent: A research-based rationale. San Franciso, California: oundation for Teaching Economic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81 822).

[5] Gilliard, J. V., Caldwell, J., Dalgaard, B.R., Highsmith, R.J., Reinke, R., & Watts, M. (1988). Ecconomic: What and When – Scope and sequence guidelines, K-12, New York: Joint Council on Economic Education.

[6] Miller, S. L. (1991). The case for economic education in the school curriculum. In Walstad & J.Soper (Eds,) Effective economic education in the schools.

[7] NCEE, National Council on Economic Education (1997). Voluntary National Content Standards In Economics. New York: National Council on Economic Education.

[8] Phillip, J. V. (1999). The National voluntary Content standards in Economics.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ED428031.

[9] Saunders, P., & Gilliard J. V. (Eds), (1995). A framework for teaching basic economic concepts with scope and sequence guidelines, K-12. New York: National Council on Economic Education.

[10] Schug, M. C. & Walstad, W. B. (1991). Teaching and learning economics. In J. P. Shaver (Ed.), Handbook of research on social studies teaching and learning: A project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for the Social Studies (pp. 411-419). New York: Macmillian Publishing Company.

[11] Walstad, W., Soper, J. (1987). The test of economic knowledge : Examiner’s manual. New York: Joint Council on Economic Education.

(7)

附件:封面格式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

(計畫名稱)

※※※※※※※※※※※※※※※※※※※※※※※※※※

計畫類別:□個別型計畫

□整合型計畫

計畫編號:NSC -

執行期間:

日至

計畫主持人:

共同主持人:

計畫參與人員:

本成果報告包括以下應繳交之附件:

□赴國外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赴大陸地區出差或研習心得報告一份

□出席國際學術會議心得報告及發表之論文各一份

□國際合作研究計畫國外研究報告書一份

執行單位: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Time Discounting and Time Reference: A Critical Review.” Journal of Economic

O.K., let’s study chiral phase transition. Quark

The researcher of this study maintained that the junior high school curriculum emphasized too much on plane geometry and should incorporate existing high school curriculum

中國的宏觀經濟 中國政府對經濟 的規劃與調控

implica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Characteristics of package tours in Europe. Tourists and aboriginal people. The performance-importance response function: Observations

By using Balanced Scorecard (BSC),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struct indicators of school management with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for L junior high school in

The study applies Discriminate Analysis to discuss the aspects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living Adjustment Scale and then develops a scale to be the standard of Junior

This research tries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pplementary education of junior high school in Taichung City and investigate the learning factors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