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高中地科總復習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高中地科總復習"

Copied!
2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第一章 板塊構造學說

一、地球的層圈構造  1.由地震波探地球的內部構造:P 波為縱波可以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S 波為橫波, 僅可以在固體之中傳播。P 波的波速度較 S 波傳播的速度快,在密度與硬度有差異的交 界面上,震波會產生反射、折射的現象。  2.走時曲線:縱軸為時間(震波到達的時間),橫軸為測站到震央的距離所形成的曲線。 3.地球的內部構造:從地表至地心分成地殼、地函、地核(外核、內核)等層圈構造  (1)大陸地殼比較厚(30-60km),分成花岡 岩質層與玄武岩質層。海洋地殼比較薄 (5-10km)為玄武岩質層。  (2)地函是從莫氏不連面到表面以下 2900km 為止。為橄欖岩質層,狀態為固體。  (3)外核是液體,內核為固體。外核、內核都是 含鐵、鎳合金。外核與內核的交界面(雷 門不連續面)位於地表之下約5100km 處。 4.層圈構造的交界面:  (1)地殼與地函的交界面:稱為莫氏不連續面。因地震波的走時曲線在此處有打折的現象, 而這曲線打折是因地震波在地函之內傳播的波速比地殼快。若從震央到打折處的距離為 ,且直接波與折射波波速為v1與v2,可以計算出地殼的厚為d。 1 2 1 2 v v v v 2 d      (2)地核與地函的交界面:稱為古氏不連續面。離震央的圓心角距 103°-142°的範圍(遮 蔽帶)內,沒有P 波與 S 波被發現,到 142°以後 P 波可以觀測到,因此得知外核為液 體。 (3)外核與內核的交界面:稱為雷門不連續面。由於觀測技術的進步在遮蔽帶內發現有微弱 的P 波反射,因而發現此面的存在。 二、板塊構造學說的發展史  1.大陸漂移說:在 1915 年,德人韋格納提出大陸漂移說,他認為在二億年前,有一單一 古大陸盤古大陸,經大陸漂移,才逐漸形成現在的樣子。且以大陸邊緣為界線把大西洋 東西兩側大陸接合起來。  (1)大陸漂移說的地質學上的證據   在大西洋的兩側有同種陸生植物化石。 古生代末期冰川遺跡的分存,可以利用冰 川遺跡拼成盤古大陸的南半部。

(2)

在歐洲與北美洲的山脈其褶皺的方向一致。 2.海底擴張說:1962 年美國地質學家海斯提出。他認為地函的岩漿,因熱對流作用於中洋 脊湧出,生成新的海洋地殼,而使海洋地殼往兩側移動。老的海洋地殼於海溝處隱沒, 終告消滅,又回到地函之中  (1)海底擴張在地質上與地球物理上的證據: 地質上的證據    A.以中洋脊為中心,左右兩側地形對稱。    B.中洋脊熱流值高,海溝熱流值低。    C.愈靠近洋脊,沉積物愈薄,離洋脊愈達 愈厚。    D.離洋脊愈遠的沉積物,年代愈老。且最老 不超過侏羅紀,約距今二億年前。 地球物理上的證據:    A.在海上測定地球磁地,發現有強弱分布的 條帶磁性異常分布,這些條帶磁性異常記 錄了地磁反轉的現象,以中洋脊的兩側呈 對稱分布。 3.板塊:在地函之內有震波的低速帶存,在這層 以上含上部地函一部分與地殼合起來稱為板塊 (岩石圈)。板塊約厚達100km。 4.板塊構造學說:結合大陸漂移說、海底擴張說與地震學而成的新的地球觀。地球表層可以 分成為七大板塊(包括太平洋、歐亞、南美洲、非洲、北美洲、南極和印澳等)和十幾個小 板塊所覆蓋,分別以每年數cm 的速度漂移。每個板塊漂浮於高溫且可塑性較高的軟流 圈之上,板塊更因軟流圈之作用而牽動漂移,相互撞擊形成山脈、海溝及島弧,造成現 在大地的形貌。

(3)

三、板塊邊界的類型  1.主要的板塊與其邊界 2.板塊邊界的類型  (1)張裂型板塊邊界(相背移動,逐漸分離):    形成洋脊。有高的地熱流,有強的火成活動,發生淺源地震,板塊相背向外推移,自洋 脊向兩側分離。 (2)聚合型板塊邊界(相向移動,逐漸聚合):   隱沒型:形成海溝。大陸板塊與海洋板塊互撞,密度大的海洋板塊互撞,密度大的海 洋板塊隱沒入大陸板塊之下。在大陸內部有與海溝平行的火山分布,易發生 地震。隱沒的板塊形成班尼奧夫帶。   碰撞型:形成造山帶。密度大的大陸板塊,隱沒入密度小的大陸板塊,產生強烈的擠 壓,並在板塊相接處形成高大的山脈。 (3)錯動型板塊邊界(水平錯動,不張裂不聚合):    形成轉形斷層。轉形斷層是平移斷層的一種,與洋脊成垂直,易發生淺源地震。

(4)

3.板塊邊界與地震 板塊邊界 類型 地形 實例 震源的深度 斷層種類 (規模)M 張裂型 洋脊 大西洋中央脊 淺源地震 正斷層 小 錯動型 轉形斷層 北美洲聖安得里斯斷層 淺源地震 平移斷層 小 聚合型 海溝與造山帶 日本海溝 淺源~深源地 逆斷層 大 (1)班尼奧夫帶:    從海溝沿著板塊面上向下隱沒,在內部發生的震源帶,從海溝起愈向大陸方向愈深, 稱為班尼奧夫帶。 四、台灣地區之板塊與地震分布  1.台灣的位置:台灣位於歐亞板塊與菲律賓海板塊碰撞之處,因此地震頻繁。 2.台灣地區的地震分存與板塊構造:下圖(右)表示台灣地區規模大於 3.0 的地震震源分 布情形。下圖(左)表示其板塊構造立體示意圖。 3.台灣地區板塊互動情形與結果  (1)菲律賓海板塊以每年數公分之速度向西北方移動,於是其北邊部分在琉球海溝處以 45 度角向北隱沒到歐亞板塊之下。  (2)菲律賓海板塊的西邊,則是逆衝到歐亞板塊的上方。換言之,歐亞板塊在馬尼拉海溝向

(5)

東隱沒到菲律賓海板塊的下方。

(3)臺灣地區由於板塊劇烈碰撞,地殼急速隆起,岩層褶皺、破裂、地質脆弱,因而加速河 川侵蝕,侵蝕率世界聞名。

(6)

第二章 岩漿的活動

一、板塊構造運動與岩漿活動 1.岩漿與火山的形狀  (1)岩漿:岩漿是地下深處熔融的岩石物質,呈黏稠狀的高溫流體,成分以熔融的矽酸鹽 為主,岩漿通常混合有少量的礦物晶體與氣體。 (2)岩漿的成分:含 A1、Fe、Mg、K、Na 等矽酸鹽,並與金屬氧化物混合,除此以外還含有 H2O、CO2、SO2、H2S 等揮發性成分的氣體。 (3)岩漿的種類:上部地函的橄欖岩產生部分融熔而形成玄武岩質岩漿。侵入周圍岩石熔融 的花岡岩質岩漿。此外介於玄武岩質岩漿與花岡岩質岩漿之中間成分的安山岩質岩漿。   岩漿形成是因地下溫度上昇或壓力降低所致。 (4)因熔岩的性質不同,噴發的方式與火山的形狀有差異。   玄武岩質熔岩,黏滯性小,流動性大,形成熔岩台地或盾狀火山。   流紋岩質熔岩,黏滯性大,流動性小,形成鐘狀火山。 (5)火山的分布:火山的分布經調查是有規則性的。   在海洋板塊隱沒入大陸板塊的島弧與海溝附近。   海底火山噴發(海洋板塊形成)在洋脊附近產生。   從地函深處有岩漿供應,形成鏈狀火山島的熱點噴發。 2.岩漿生成的環境  (1)中洋脊地區:岩漿活動以玄武岩質岩漿為主。 (2)隱沒帶地區:岩漿活動以安山岩質岩漿為主。 (3)含大陸地殼的板塊地區:岩漿活動以花岡岩質岩漿為主。 (4)海洋地殼內部(熱點式):岩漿活動以玄武岩質岩漿為主。 3.火成岩的組織:依岩漿冷卻速度的不同而形成。  (1)岩漿在地表附近固結,形成火山岩,含有斑晶與基質的斑狀組織。 (2)岩漿在地表之下深處固結,形成深成岩,大致有同樣大小礦物密集的粒狀組織。 二、礦物 1.定義:自然形成的固態結晶物質,經由無機作用生成,具有一定範圍的化學組成,和有 規則的原子排列。 2.物理性質:  (1)顏色:礦物具有不同的顏色,即使同一種礦物,常因成分上微小的變化,而呈現不同 顏色。 鐵鎂質矽酸礦物,尤其鐵、鎂的含量較高者多呈深暗色。如黑雲母、角閃石、輝石、橄欖石 均為富Fe、Mg 成分的礦物。 矽鋁質矽酸鹽礦物,則顏色較淺,甚至無色透明。如石英、長石類(鉀長石、斜長石等) 均為富SiO2成分的礦物。 (2)光澤:是礦物表面反射光線的狀況。

(7)

(3)條痕:是礦物粉末的顏色。礦物粉末的顏色與礦物的顏色不一定相同,在初步鑑定礦物 時,條痕比顏色更為有用。 (4)密度:礦物單位體積所含的克數。 含鐵、鎂成分愈多的礦物密度愈大,如橄欖石、輝石、角閃石等皆大於 3。 含鐵、鎂成分愈少的礦物密度愈小,如石英、長石、白雲母、方角石等皆小於 3。 (5)硬度:是礦物抵抗磨損的能力。兩塊礦物互相磨擦,受損的一塊具有較小的硬度。 摩氏礦物硬度標準,共分十級。硬度由小至大,以十種礦物為代表,分別為滑石、石膏、 方解石、螢石、磷灰石、正長石、石英、黃玉、剛玉、金剛石。 摩氏硬度級數是一相對大小的比較量。 (6)解理:解理是礦物受外力作用時,沿著許多相互平行的光滑平面發生破裂,發生解理的 原因,是因為晶體的某一組結晶面之間的距離較大,結合力較弱所致。 (7)斷口:斷口則是不規則亦不平整的破裂面。 (8)磁性:如磁鐵礦帶有天然磁性。 3.造岩礦物:構成岩石的礦物,以矽酸鹽礦物為主,而形成火成岩的造岩礦物有鐵鎂質礦 物與非鐵鎂質礦物(矽鋁質礦物)。  (1)非鐵鎂礦物:白色、無色的礦物。如石英、長石(鉀長石、斜長石)等。含這種礦物的岩 石,含SiO2多,含Fe、Mg 少。 (2)鐵鎂礦物:黑綠色、黑色的礦物。如黑雲母、角閃石、輝石、橄欖石等。含這種礦物的岩石, 含SiO2少,含Fe、Mg 多。 4.固熔體:結晶構造不改變,而化學組成有連續變化的礦物,例如橄欖石其化學式為 (Mg、Fe)2SiO4。 三、火成岩的分類 1.分類:依其組織與含 SiO2的量如下表加以分類。 2.酸性岩、中性岩與基性岩的分類  (1)酸性岩:SiO2的含量在66%以上的岩石,主要含有石英、鉀長石、黑雲母。 (2)中性岩:SiO2的含量在52%-66%的岩石,主要含有斜長石、角閃石、輝石。 (3)基性岩:SiO2的含量在52%以下的岩石,主要含有斜長石、輝石、橄欖石。 3.造岩礦物晶出的順序:岩漿冷卻如下表的順序晶出礦物。 早期←→晚期 矽鋁質 礦物 斜長石 鉀長石 石英 富Ca 斜長石 富Na 斜長石

(8)

鐵鎂質 礦物 橄欖石 輝石 角閃石 黑雲母 殘液 →Fe、Mg、Ca 減少  Si、O、K、Na 增加→ (基性岩) (中性岩) (酸性岩) ◎由玄武岩漿晶出造岩礦物的順序 4.岩漿的分異作用:上圖所示早期晶出的礦物,其比重大做沈澱,且與殘留的岩漿分離, 形成玄武岩與輝長岩。殘留的岩漿為安山岩質岩漿,形成安山岩與閃長岩。再者殘留的 岩漿為流紋岩質岩漿,形成流紋岩與花岡岩。 四、台灣的火成岩 1.成因:台灣位於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的交界處,而菲律賓海板塊不斷的隱沒鑽 擠進入歐亞大陸板塊下方。當隱沒至地底150km 深處,板塊就會被地熱熔成岩漿。岩漿 沿著斷層裂縫噴出地面,造成了火山爆發。 2.台灣的火成岩分區:台灣的火成岩分區有一為西部,二為東部,三為北部,三個分區。  (1)西部火成岩區:該區分布在澎湖群島,岩性是以玄武岩為主,發生於中新世至更新世, 其原來是淺海的地區,發生海底火山噴發,產生了澎湖群島。 (2)東部火成岩區:該區分布在綠島、蘭嶼、海岸山脈,岩性是以安山岩為主,發生於第三 紀中新世,為台灣與菲律賓間連串的火山島成員。是由海底經多次噴發而形成。 (3)北部火成岩區:該區主要分布在大屯火山群、基隆火山群,岩性是以安山岩為主,發生 於第四紀更新世噴發而成,到距今75 萬至 50 萬年前尚有間歇性的噴發。

(9)

第三章 造山運動與變質岩

一、板塊運動與造山運動 1.造山運動:地層發生褶皺、斷層或火成活動,地殼因而隆起形成山脈稱之。 2.世界的地質:大陸地殼可以區分穩定大陸(地盾)與造山帶。  (1)地盾:地殼變動比較穩定的地域(前寒武紀的岩石分布區域)。 (2)造山帶:在地盾的周圍分布的地區,是地殼激烈變動的地區。 3.造山運動的特徵:有下列各特徵。  (1)產生大的山脈。 (2)在垂直方向的變動量有 1 萬公尺為單位的變動。 (3)在時間長度有數千~2 億年為單位,影響生物的演化。 (4)是重要地下資源製造的場所。 4.引起造山運動的場所:造山運動的場所如下所示。  (1)島弧~海溝附近:板塊隱沒的地方,由於海底的沈積物隆起形成山脈。 (2)大陸板塊互相碰撞:兩個大陸板塊互相碰接,形成山脈。 二、變質岩 1.變質作用:岩石長期在地底下深處受到高溫高壓作用,維持固態下結晶出新的礦物,這 種作用稱之。 2.變質岩:沈積岩或火成岩受到變質作用,組織與礦物組成改變的岩石。 3.接觸變質作用:岩漿侵入時,圍岩受到熱的作用,而變質稱之,而產生的岩石稱為接觸 變質岩。  (1)角頁岩:由泥岩或砂岩變質而成。含有黑雲母、紅柱石。 (2)大理石:由石灰岩變質而成,是方解石的集合體。 4.區域變質作用:造山運動等大規模受壓力與熱變質而成稱之,而產生的岩石稱為區域變 質岩。 片岩:葉理發達,有光澤的岩石,且含有綠泥片岩、石英片岩等種類為多。 片麻岩:葉理結構不如片岩。由酸性的火成岩或含長石的砂岩或泥岩變質而成。 5.變質岩的特徵:變質岩的特徵如下所示。 (1)區域變質岩的葉理發達。 (2)持有光澤。 (3)持有變質岩特有的礦物。 (4)受到高溫與高壓作用不含化石。 6.原岩的影響:原岩的成分,影響生成何種變質岩的主要因素如下表所示。 原岩 石灰岩 砂岩 橄欖岩 玄武岩 花岡岩 頁岩(泥岩) 變質岩 大理岩 石英岩 蛇紋岩 角閃岩 花岡片麻岩 板岩.片岩.片麻岩 7.變質的程度:(低)←泥岩-板岩-千枚岩-片岩-片麻岩→(高) 8.變質作用的溫度與壓力:由右圖可以讀出當溫度與 壓力不同時礦物改變的情形。以A12SiO5為例,矽 線石為高溫低壓型。藍晶石為低溫高壓型。 三、板塊運動與地震 1.地震的成因:地表下岩層發生斷層時突然滑動所引 起,同時也產生地震波。 2.地震波的種類:地震波依傳播路徑分成兩類。  (1)實體波:能穿透地球內部者。 (2)表面波:平行地表的方向在地球淺部傳播者。 (3)實體波可依波動分成 P 波與 S 波。 (4)P 波的性質: P 波是縱波,當它通過地層時,質點會產生一疏一 密的振動,其性質和音波相似。 P 波的波速在地表附近約為 5~7km/s。 可以在固、液、氣中傳播。 (5)S 波的性質: S 波是橫波,當它通過地層時,質點會產生與波傳播方向互相垂直的振動。

(10)

S 波的波速在地表附近約為 3~4km/s。 僅可以在固體中傳播。 (6)表面波的性質: 週期長,振幅大。 可以沿著地球表面淺部傳播。 傳播速度約 3km/s。 (7)地震波與 P 波、S 波、L 波在介質中振動的情形: 3.震源至測站的距離(d)的求法     當 測 站 測 得 S 波 到 達 時 刻 與 P 波 到 達 時 刻 的 時 間 差 為 t , 已 知 測 站 到 震 源 離 為 d[km] , P 波 的 波 速 為 vp[km/s] , S 波 的 波 速 為 vs[km/s] , 則 p v d s v d t   , 所 以 )t s v p v p v s v ( d   ,d=kt,k 的值一般為 7~8 左右。 4.地震記錄  (1)以相對運動作為原理的地震儀,記錄地震波的資料,用來決定地震波發生的時間、規模 和震央位置及震源深度。 發震時間:根據某地點的地震儀所記錄下的 P 波和波到 達時間加以推算,t0=tP -p v d 或ts -s v d 。t0:為發震時間。 規模:代表地震的大小,常用芮氏規模表示,乃是根據 地震記錄上震波最大振幅,取常用對數值計算出來。規 模愈大的地震,發生次數愈少。 震源深度和震央位置:利用 P 波及 S 波到達三個測震站 的 時 間 間 隔 , 可 計 算 出 地 震 觀 測 站 至 震 源 的 距 離 (RA、RB、RC)。分別以三測站為圓心,(RA、RB、RC) 各為半徑,畫圓相交,過每兩圓相交之二點作一公共弦, 三個公共弦的交點即為震央的位置(如右圖中之E 點)。 再以e、f 兩點為直徑繪一圓通過 e、f 兩點,繪垂線交於 圓上一點H,EH 的長度(對應地圖上的比例尺長度) 即為震源深度。   震度:為地震發生時實際受損的程度。可分為無感與有感兩類,有感再分七級,微、輕 弱、中、強、烈、劇震。  5.地震帶:全球地震帶分布如下: (1)環太平洋地震帶:也屬聚合性板塊邊界。由於板塊隱沒較深,震源深度的分布也是由淺 到深。臺灣位在此地震帶上。 (2)地中海及亞洲地震帶:為聚合性板塊邊界。主要以造山運動的逆斷層為主,震源深度分 布由淺源到中源。 (3)中洋脊地震帶:為分離和錯動性板塊邊界所構成。斷層種類主要有正斷層和轉形斷層, 震源深度較淺。

(11)

四、台灣的地震分布 1.台灣的地震分布:台灣位處於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板塊交界處,地震頻繁。下圖左 表示台灣地震源之立體投影。圖中顯示東部和西部均有淺源地震,而東北部及東南部地 區除了淺源地震帶外,尚有中源地震,分別形成向北和向東傾斜的班尼奧夫帶,即菲律 賓海板塊隱沒至歐亞大陸之處如下圖右所示。 2.台灣地區地震分布:台灣地區地震分布可分成三區如下。  (1)西部地震帶:自台北南方經台中、嘉義而至台南。寬約 80 公里,大致與島軸平行。地震 發生頻率較低,且均屬淺層地震(深度約在十公里左右),往往造成地面劇烈錯動, 因此地震災害較大而且餘震亦可能較多。 (2)東部地震帶:北起宜蘭東北海底,向南南西延伸經過花蓮、新港到台東一直到呂宋島。 此帶成近似弧形朝向太平洋,亦和台灣島平行,寬約130 公里,特徵為地震次數多, 通常震源較西部者為深。 (3)琉台地震帶:此帶自琉球群島向西南延伸,經花蓮、宜蘭至蘭陽溪上游附近。震源深度 從淺層一直到300 公里之深。

(12)

第四章 地層與地球的歷史

一、沈積物與沈積岩 1.沈積物:露地表的岩石經風化、侵蝕,藉流水或風或其它營力的搬運,形成屑碎沈積物。 其中顆粒>2mm 稱為礫。介於 16 1 mm~2mm 稱為砂,< 16 1 mm 稱為泥。 2.沈積岩:沈積物經壓密、膠結、再結晶等成岩作用之後形成的岩石稱之。 3.沈積岩的分類:  (1)碎屑沈積岩:碎屑物沈積而成者。如礫岩、砂岩、泥岩、凝灰岩等。 依構成粒子的粒徑來分類: 顆粒的直徑 (mm) 2 以上 2~16 1 16 1 ~2561 2561 以下 沈積物的名稱→ 沈積岩的名稱 礫→礫岩 砂→砂岩 泥→粉砂岩 泥→頁岩或泥岩 (2)生物岩:古生物堆積而成者。如石灰岩(紡錘蟲)、石灰岩(珊瑚)、燧石(放射蟲)、 煤等。 依化學成分或生物的種類來分類: 生物的種類 紡錘蟲、珊瑚、貝殼 放射蟲、矽藻 植物 化學成分 CaCO3 SiO2 沈積岩的名稱 石灰岩 燧石 煤 (3)化學岩:溶在海水中的成分析出,或與其它元素化合沈澱而成者。如石灰岩、燧石、岩鹽 等。 依化學成分來分類:

化學成分 CaCO3 CaMg(CO 3 SiO2 NaC1 CaSO4、2H2O

沈積岩名稱 石灰岩 白雲岩 燧石 岩鹽 石膏 4.沈積岩的特徵  (1)層理:沈積物質的顆粒與性質有差異所形成。 (2)化石:在地層之中沈積當時生物的遺骸或排泄物。 (3)交錯層:在單層之中見到數 mm~數 cm 的條狀結構分層,這分層互相交錯稱之。 二、地層的層序 1.疊積原理:互相重疊的二地層,若沒有倒轉在上的地層比在下的地層新。 2.沈積構造:沈積時,沈積物常受到當時環境或生物影響,而形成一些特有的形狀稱之。 如層理、粒級層、交錯層、波痕等。 3.決定地層新舊:依次如下所示。  (1)粒級層:濁流帶來的沈積物,最大的顆粒先沈積,顆粒越小越後沈積,形成粒級層。如 右圖顯示愈往上方之地層愈新。 (2)交錯層:在急流或風大的地區,易生成交錯層。如右圖可看出此岩層為正常層序,流流 方向自左向右。 (3)波痕:水流過的地區,由於水波的作用,常形成波痕,如右圖,具有波痕的砂岩層,波 痕指出此地層沒被倒轉。另外,在風成砂丘中也常見波痕。 (4)不整合:將兩個不同地質時代岩層分開的一侵蝕面,或是一個沈積不連續面或停止面, 年代較新位於不整合面以上,較老地層位於其下。

(13)

4.不整合的特徵  (1)在不整合面為凹凸面。 (2)在不整合面上,上下層理有斜交(交角不整合)。 (3)在不整合面上有底基礫岩存在。 (4)在不整合面上、下地層所含的化石種類有很大的差異。 (5)在不整合面,顯示地殼上升有陸化現象。 三、化石 1.化石:化石是地質時代古生物的遺體、遺跡及排泄物等,在地層之中保存者。 2.標準化石:決定地層沈積的相對年代,做 為地層對比的化石。  (1)其條件需要具備:演化速度快、生存期間 短、分布範圍廣、個體數多、特徵明顯。 3.化石對比地層:離開甚遠兩地的地層利用 化石對比稱之。  (1)利用標準化石對比地層:圖中甲、乙二地 的層1、2、3 及 4,因化石相同,可互相 對比,而乙地的4、5 地層介於甲地 3 與 6 之間;另外甲地 7 也因化石不同,層 位在 6 之上,屬較新時代,所以判斷地 層1 到 7 之順序,其沈積年代正好由老 到新。 (2)利用化石群對比:若地層中不見標準 化石,則可利用化石群集進行對比, 比只利用單一化石精確(如右圖)。    利用A1:乙地對比至甲地地層柱的全 部。 利用 A2:乙地對比至甲地地層柱的上部 三分之二。 利用 C1:乙地對比至甲地地層柱的下部 三分之二。    利用A1、A2、C1:乙地比至甲地地層 柱的中段。    由上述三種對比結果,可看出A1的精 確度最低。 4.指相化石:有些古生物對它們生存的環 境有很敏銳的反應,且能夠將當時的沈積環境或氣候情況記錄下來,這一類化石稱為指 相化石。例如:造礁珊瑚化石→海相,陸上植物化石、恐龍化石→陸相。 四、地球歷史與地質年代 1.相對地質年代:由生物誕生到滅絕來考量決定的年代。 2.相對地質年代的確定  (1)疊積定律:在一般情況下,地層沒有倒轉,重疊的地層之中,上層的地層比下層的地 層新。 (2)截切原理:被截切的地層比截切的地層老。 (3)化石層序律:生物的演化由簡單至複雜,從低級到高級不斷發展。因此,一般說來,年 代愈老的地層中所含生物越原始、越簡單、越低級;年代越新的地層所含生物愈進步、 越複雜、越高級。另一面,不同時期的地層中含有不同類型的化石及其組合,而在相同 時期且相同地理環境下形成的地層,只要原先的海洋或陸地相通,都含有相同的化石 及其組合,稱之為化石層序律。 3.絕對地質年代:絕對地質年代表示地層及地層形成或地質事件距今有多少年。  (1)絕對地質年代的求法:利用放射性元素衰變成安定元素的方法。 (2)半衰期:放射性元素減半的時間稱之。 238U 的 半 衰 期 為 4.47×109年 ;40K 的 半 衰 期 為 1.28×109年 ;14C 的 半 衰 期 為 5.73×103年。

(14)

4.地質時代的區分:基於生物演化來區分。 新 生 代 65 中 生 代 24 7 古 生 代 57 5 第四紀 新第三紀 古第三紀 白堊紀 侏羅紀 三疊紀 二疊紀 石炭紀 泥盆紀 志留紀 奧陶紀 寒武紀 前寒武紀 ▲數字以百萬年為單位 5.地球的歷史 (1)地球是距今約 46 億年前形成。 (2)世界上找到最古老的岩石距今約 38 億年。 (3)距今約 32 億年,單細胞生物出現。 (4)然後藻類進行光合作用,放出氧,使得生物欣欣向榮。 (5)到古生代寒武紀距今約 5.7 億年,三葉蟲繁盛。 (6)到了古生代的志留紀魚類祖先甲冑魚出現。 (7)到了古生代的石炭紀陸上大型蕨類出現繁盛。 (8)到了中生代的海洋之中菊石多起來。陸上爬蟲類繁盛,恐龍時代來臨。 (9)到了白堊紀菊石、恐龍等突然滅絕。 (10)哺乳類在白堊紀晚期出現,到了新生代全面繁盛。 (11)人類約在更新世出現,成為世界主宰迄今。

(15)

第五章 大氣與海洋的觀測

一、大氣的觀測 1.大氣的觀測:大氣的觀測項目很多,例如降雨量、雲高與種類、能見度、溫度、濕度、風向、 風速。 2.大氣的觀測分成三類:地面觀測、高空觀測、海洋觀測,分別如下所示。  (1)地面觀測:將觀測儀置於觀測坪之內進行觀測。 觀測坪的四週不能有障礙物阻礙觀測,而且要通風好、地面平坦、不會積水。 為了避免日照或雨雪附著,溫度或濕度計、自記式的溫、濕度計,必須放在百葉箱內。 (2)高空觀測:藉高空球、飛機及雷達等。進行濕度、溫度、氣壓、風向、風速等觀測。 雷文送(探空氣球):利用電子感應和無線電發射器,感應傳回大氣各層的溫度、濕度 氣壓、風向與風速等資料。 氣象雷達:利用雷達回波的強弱與返回時間,可推知降雨地點及降雨的雨勢大小。雷達 觀測只能觀測細微現象,屬於主動遙測。範圍約200km,觀測時間大約間距 10 秒。 (3)海洋觀測:利用船舶或漂浮在海上海面觀測進行浪高、海溫和海面風向與風速的觀測。 3.衛星觀測:氣象衛星是接收目標物放射或反射的電磁波,分成同步衛星與繞極衛星二類。  (1)這些衛星可以進行測地(海面)溫度或氣溫與濕度在高度的分布。 (2)同步衛星可以拍攝可見光與紅外線衛星雲圖。 二、海洋觀測 1.海洋觀測:泛指海洋各種現象的觀測。  (1)海洋的定位:研究海洋的首要工作為如何求得正確的海上定位。現在的研究船設有迴轉 式羅盤(經),六分儀、雷達、電子定位系統或人造衛星定位儀,求得正確的位置。 (2)觀測項目:包括水深、水溫、鹽度、海流、潮流等測定,以及波浪、潮汐、海水、海洋沈積物、 海洋生物等採集調查,海上氣象的觀測等等。 (3)海洋觀測中常使用溫鹽深儀測量海水的溫度及鹽度,再利用溫度、鹽度推算密度。因溫 鹽深儀所測量的是導電度、溫度及壓力,再換算塩度、深度及密度。 (4)洋流觀測的基本方式有兩種,一為描述定點水體的流速及流向。例如利用錨錠式海流儀 觀測海流;另一為測量特定水體的運動軌跡,例如以漂流瓶推估洋流的路徑。 三、海底地形的探測 1.海洋地形探勘  (1)十九世紀中葉曾有航海家用粗麻繩懸吊重錘沈入海底,由繩長而測出水深,惟此對較 深的海底測量往往不夠精確。 (2)直到 1920 年,才發明音波回聲測量海底深度的回音探測法(或稱聲納)。 (3)回音測量法是由船上發生音波,因海水為聲波的良導體,音波經海水傳至海底,再經反 射而成回音,當折返之音波傳到水面時,船上的儀器就會記錄它的信號和時間。 (4)根據回音時間發生之快慢,就可計算出各地方的深度。例如音波在海水中的平均波速為 1500 公尺/秒,若測得往返時間為 6 秒,則海深為 450 公尺(4.5 公里)。 2.海底地形分類:海底地形可以區分成三類一為大陸邊綠,二為海底盆地,三為中洋脊。  (1)大陸邊緣: 大陸棚是指接連在海岸之外,坡度最平緩的海底,它的外緣水深約 200m,坡度大約 千分之一到千分之二。 大陸坡是大陸邊綠上,坡度最大的地方,其坡度六比一到四十比一,常有很多深切的 河谷出現,是標準的V 型剖面,稱為海底峽谷。 大陸緣積連在大陸坡的外邊,是大陸坡底的沈積地帶。 (2)洋底盆地:  洋 底 盆 地 是 位 於 大 陸 邊 緣 和 中 洋 脊 二 地 形 間 的 深 海 底 平 地 帶 , 水 深 多 半 在 4000~6000m,平均水深大約 5000m。 坡度是一千分之一,表面都是沈積物所覆 蓋。 海溝是海洋最深的地方,其鄰側都是一連串的島嶼,常排列成弧形叫島弧。島弧和海溝 附近是地震和火山活動強烈的地方,震源有很深的。 (3)中洋脊: 頂峰區是中洋脊最高的地方,中央有下陷的斷裂谷是由張力拉開所造成的,海底地形 最崎嶇的部分。 側翼區是緊接在頂峰區的兩側,地劫稍緩但仍很崎嶇。

(16)

破裂帶則是許多橫截中洋脊的斷層帶。這種斷層如下圖所示稱為轉形斷層。 3.台灣附近的海底地形 (1)台灣附近的海底地形,可以分成台灣海峽與東部外海兩部分。 (2)台灣海峽深度絕大部分淺於 100 公尺,澎湖以北水深淺於 80 公尺,且與東海大陸棚結 合。 (3)在澎湖與台灣本島之間有一狹長海槽稱為『澎湖水道』。 (4)澎湖群島以南從 100 公尺的大陸棚逐漸變成大於 200 公尺的大陸坡。 (5)在巴士海峽西南是處於南海的洋底盆地。 (6)台灣以東就是菲律賓海,水深變化急遽,自蘇澳以南至花蓮附近,1000 公尺等深線接 近海岸,外海海底地形使很短的距離從水深1000 公尺變成 3000 公尺。 (7)宜蘭外海以南,為東西走向的海底沈積盆地及凹陷的海溝地形,是菲律賓海板塊向北隱 沒於琉球海溝所形成的島弧及海漕構造。

(17)

四、鹽度的觀測 1.鹽分的組成:鹽分以氯化鈉最多占 77.8%,氯化鎂占 10.9%次之。鹽分組成就主要元素 而言,彼此的比率各海域大致保持一定。 2.鹽度的測量:可以用硝酸銀滴定法,由 Ag+與海水中C1產生AgC1 沉澱。先求 C1 量再依經驗公式,代入鹽度(0/ 00)=1.805C1-(0/00)+0.03。 3.台灣地區鹽度分布  (1)台灣附近表層海水鹽度變化比較小,下圖所示其值介於 33%~35%,不過夏季與冬季 的分布亦有不同。 (2)台灣東部海域鹽度變化不大,因為全年高鹽的黑潮主流流過。 (3)鹽度稍有改變可能與河川流入淡水或降雨不同,及洋流消長所影響而改變。 (4)在台灣海峽夏天時靠近中國大陸有低鹽區,是因有河水注入所致。 (5)在台灣西南部海域之鹽度亦有一低鹽區,可能因河水注入所致。

(18)

五、海溫的觀測 1.海溫的測量:利用溫鹽深儀 CTD,同時測定海水的導電度(C)、溫度(T)與深度 (D)。亦可以利用衛星紅外光遙測,得到水溫。 2.台灣地區溫度分布  (1)台灣在冬季吹東北季風,夏季吹西南季風。 (2)下圖所示夏季海水表面溫度,東部與西部溫差不大。且都維持 25℃高溫以上。 (3)在冬季海水表面溫度,變化相當大,東部較高,西部台灣海峽東側約 13℃,這是因為 海溫不只受季風影響,也隨著水團移至有關,冬季由北方流入低鹽低溫的中國沿岸流, 使得台灣西部海水溫度下降。 (4)在夏季台灣東西部均被黑潮主流與支流籠罩,因此海溫維持高溫。 六、溼度的測定  1.溼度:大氣中水氣量多少的物理量稱之。 2.水氣壓:大氣壓之中水氣所佔的壓力稱之。 3.飽和水氣壓:大氣飽和時的水氣壓。溫度愈高愈大。

(19)

4.溼度表示方法 (1)絕對濕度:是指單位容積內水氣的重量,其單位為克/立方公尺。也可以空氣中之實際水 氣壓力,即水銀柱高若干公釐,或是多少百帕來表示之。 (2)相對濕度:通常以百分比(%)表示之。     相 對 濕 度 = 100% s m m 100% 飽和水氣量 實際水氣量    或 相 對 濕 度 = 100% s e e 100% 飽和水氣量 實際水氣量    m:實際水氣量  ms:飽和水氣量  e:實際水氣壓  es:飽和水氣壓 5.乾濕球溫度計 (1)構造:乾濕球溫度計係以兩支相同之溫度計合為一組使用,一支為乾球溫度計,一支為 濕球溫度計,係將其水銀球部分包以紗布並吸水使其潤濕,故合稱為乾濕球溫度計, 簡稱乾濕計。 (2)乾球之溫度即氣溫,濕球會因水分蒸發而降低溫度,當讀數不再降低時,即達平衡。故 可由乾球溫度、濕球溫度、乾濕球溫差,查表求得露點及相對濕度。 6.露點:已知容積之空氣,將其冷卻到特定之溫度,其相對濕度達到 100%,即為飽和, 此特定之溫度稱為露點(Td)。

(20)

第六章 海洋

一、海水的組成與垂直結構 1. 海 水 的 組 成 : 海 水 之 中 主 要 的 鹽 分 為 NaC1 ( 佔 78% ) 、 MgC12( 佔 11%)、Na2SO4(佔 4.7%),且以離子(C1-、Na+、Mg2+、Ca2+、SO24)存在。  (1)鹽度:海水所含鹽分的多寡稱之,以每仟克的海水含鹽的克數。單位為 000,海水的鹽 度大約是35 000 (2)溶在海水中的物質:有 O2與CO2溶在海水之中,溶的氧可以提供生物做呼吸使用。 氧、二氧化碳、鹽養鹽隨深度的變化圖如下所示。 A.表層海水氧的含量達到飽和。表層下方氧的含量達最大,因為海洋植物行光合作用放出 氧,隨著深度增加溶氧量達到最低。更深層海水都源於高緯,因水溫低,溶氧量高。 且因耗氧較少,所以溶氧量比上層稍有增加。 B.表層海水二氧化碳的含量,因海洋植物行光合作用使二氧化碳的量減少。深層海水二 氧化碳的含量隨著深度的增加而加大。 C.海水中的鹽養鹽,因海水中的浮游生物行光合作用產生氧,而消耗了海水中營養鹽, 而營養鹽隨深度的變化與氧的含量恰好相反。 2.鹽度的分布:海水之鹽度受到隨水量與蒸發量及水團移進或河水注入而變。  (1)鹽度小的海域:接近大陸由於河水或地 下水注入,降水量大的間熱帶幅合區或 極鋒區,冰川融解的海域。 (2)鹽度大的海域:離大陸遠的海洋,蒸發 強的副熱帶高壓帶與信風.帶,海水結 冰的海域。 3.海洋的垂直結構:海水的密度是由鹽度與 水溫來決定。  (1)海水的垂直方向主要分三層-表層、中層 (躍層)和深層。 (2)海水的溫度垂直分布的一般特徵: 離海表面到水深 100~200 公尺,水溫 高且大致不變,由於海水受日射作用變 暖,並藉波浪及海流作用,使海水均勻 混合,亦稱混合層。 由混合層以下達水深數百公尺,溫度急速變化,稱為溫度躍層或斜溫層。 在斜溫層之下,海水溫度隨著深度緩慢降低直到海底,水溫達 2~3℃,稱為深層。 (3)海水的鹽度的垂直分布:海水的鹽度的分布與密度分布十分相似。

(21)

(4)海水的溫度與鹽度受制於河水的注入、海流或湧升流。如台灣海峽主要受制於沿岸低鹽 水和外海高鹽水兩種不同水團的消長變化。 二、海水的運動 1.潮汐:由於日、月的引潮力所引起海水面週期性的升降。海水面上升一次週期約 12 小時 25 分。每日發生海水面最高點時稱為滿潮,最低點稱乾潮。且海水面上升為漲潮,而下 降為退潮。  (1)引潮力:萬有引力與離心力的合力。在月球與太陽的正下方的地點朝地球向外作用,離 90°時的地點朝地球向內作用。月球的引潮力是太陽的 2 倍左右。 (2)大潮:滿月、 新 月 時 , 太 陽 與 月 球 所 造 成 的 引 潮 力 的 合 力 最 大 , 所 以 造 成 潮 差 最 大 。 如右圖所示。 (3)小潮:上、下 弦時,太陽與月球的引潮力合力最小,所以造成潮差小,如下圖所示。  (4)潮流:在漲落期間的海流稱之。在漲潮時稱為漲潮流,落潮時稱為落潮流。流向、流速 都呈週期性變化。 (5)潮差:高潮與相鄰低潮間的水位差稱之。 潮差在各地均不相同,而同一地點也因日期不同而異。 一個月內,以朔、望後一至三日之潮差最大;而上、下弦後一至三日之潮差最小。 就台灣而言,高雄港的潮差才一公尺左右,而在台中港則達三、四公尺,最大可達公六 公尺以上,世界上最爻潮差的地方在加拿大的芬地灣(Fundy Bay);一般為 15 公 尺之多,最大可達20 公尺。 潮差大可以利用作為發電用,且淤積較不嚴重。且對河流的清潔功能愈好。但是對船舶 裝卸貨物較為不便。 對防災的影響:在河流出海口處,海水較重潛伏侵入河水底部,由於上層河水帶動海 水一起往外海流,所以下層水流流速減緩。河流底部在前緣水流極為緩慢,河水中所 帶泥沙最容易在此處淤積。當潮位低時,河中沙洲處處可見,不但妨礙船隻航行,如 遇洪水,河道排水不良最易造成災害。 2.海流:海流又稱洋流,為某海水向某一特定方向流動的現象。  (1)成因:由於密度(鹽度、溫度)不同及風力吹送所造成。 (2)種類: 密度流-由於密度不同所造成的。 吹送流-由於固定風的吹送所造成的。 傾斜流-由於風、氣壓、降雨等影響造成海面傾斜所造成的。

(22)

  補償流-由於海水面海水流失,由下層海水來補償所造成的。 (3)環流:北太平洋的赤道海流→黑潮→北太平洋海流(西風漂流)→加利福尼亞海流,所 構成環流(副熱帶環流)。在北半球為順時針旋轉的環流,在南半球為逆時針的環流。 產生環流的原因為地球自轉之故。 西岸強化:如黑潮與灣流在西岸流動的海流,由於地球轉肩向力之故,增強了海流的 強度。 (4)台灣附近的海流 夏季時黑潮主流流經台灣東岸,其支流與西南季風吹來的南海海流一起流入台灣海峽 , 然後進入東海。這幾股海水水溫都很高,因此台灣沿海地區夏季濕度大,氣溫高。 冬季時黑潮主流仍流經台灣東部,其支流則與東北季風吹送的中國沿岸流相遇到澎湖 群島附近,然後向西南一起流入南海。影響所及北部的台北、基降冬季氣溫偏低、濕度 大;高雄、屏東則氣溫高、濕度大;恆春則少有寒冬,四季如春。 3.波浪:是一種複雜的海水運動。都是由於風吹過水面所造成,為空氣移動經過水面發生 的摩擦力所造成的。  (1)波浪的種類: 表面波:波長比水深深時,在海面海水做圓周運動。波速(V)與週期(T)(或波長(L)的平 方根)成正比。 gT V  或 2π gT V  (g:重力加速度)。 長波:波長比水深淺時,到海底全體海水做運動。波速為與水深 h 的平方根成正比。 gh V   (g:重力加速度)

(23)

(2)風浪:由於風吹送所造成。 波長與波高隨著風速增大而增大,到高氣壓的距離(吹送距離),與吹送時間影響到 風速。 (3)湧浪:由於海上低氣壓,引起海面波動,由颱風中心向外傳播到另外海域所致。海上颱 風形成波長數百公尺的湧浪,其速度比颱風快,漁民可藉此預知颱風即將來襲。 波長長(400m 以上),具有圓形的波峰。 (4)海嘯:由於海底地震或海低火山噴發引起的浪。 週期約數十分鐘,波長約數十 km。 4.碎浪:海浪由外海水深區,進入水淺區,浪頭峰頂快於基部時,汳形變陡,以致破碎崩 潰稱之。 三、海洋與大氣的關係 1.熱的貯藏與移動:海水的比熱約是大氣 4.2 倍,海洋貯藏的熱量約是大氣 30 倍。海洋貯 藏的熱,藉由水的蒸發使大氣移動。 2.聖嬰現象:在南美洲秘魯海洋,其下層冷的海水向上湧升,使得比同緯度的印尼海洋溫 度低。以數年為週期,發生水溫變高的現象稱之。當發生時,信風發生改變,引起氣象 異常的現象。 3.水循環:海洋中所蓄貯的海水與陸地的河川、湖泊、地下水與冰雪等經降水、蒸發、地面的 沍流等水文現象,達平衡稱之。  (1)地球上的水,大部分是海水約佔 97%,陸地上總水量約佔 3%。陸地上的總水量之中 冰川與冰帽佔77%,地表總水量(河川與湖泊)佔 0.6%,地下水佔 22.3%,土壤水 分、滲透水佔0.1%。 (2)降落在陸地的雨與雪,大部分蒸發回到大 氣,殘留的部分藉河流注入海中。在海洋 之中蒸發量比降水量多,餘下的水蒸氣藉 大氣向大陸輸送。 (3)水循環示意如右圖所示:     海 洋 的 蒸 發 量 (960 ) = 海 洋 的 降 水 (880)+吹往陸地的水量(80)。達成 平衡。 陸地的蒸發量(210)+海洋吹往陸地的水量 (80)=陸地的總降水量(290)。且又 知海洋吹往大陸的水汽(80)=陸地河流 入海的水量(80)。達成全球大氣與海洋 之間的水文平衡體系。

(24)

第七章 大氣

一、大氣的構造 1.大氣的組成:到高度 80km 為止,組成地球的大氣是由占 99%氮和氧組成,其中氮約 占 54 ,氧約占51 。此外,還有少量二氧化碳、水氣、臭氧(以上三者是變動氣體)和漂浮 在空中的一些微小液體固能微粒(一般稱為懸浮微粒或氣膠)。 固定氣體 氣體名稱 氮氣(N2) 氧氣(O2) 氬氣(Ar) 體積百分比 78.08 20.95 0.93 ◎固定氣體和其體積百分比 變動氣體 體積百分比氣體名稱 水氣0~4(H2O) 二氧化碳0.035(CO2) 甲烷0.00017(CH4) 0.000004臭氧(O3) ◎變動氣體和其體積百分比 (1)溫室效應:大氣之中二氧化碳和水氣吸收紅外線的地面輻射,大氣再輻射回地表,被地 表吸收,在地表附近氣溫保持高溫(平均15℃)稱之。 2.氣壓:單位面積內氣體分子的重量。在地表 1atm≒1013hPa。

(1)1atm=1033.6gw/cm2×980dyne/gw≒1013×103dyne/cm2=1013×102N/m2=1

013hpa。 (2)在離地高度為 5.5km 時,氣壓減半。 (3)在距地面數千公尺之大氣層中,氣壓隨高度之遞減 率約為每10 公尺降低 1 百帕,愈高空因空氣愈稀 薄,氣壓隨高度之遞減率也就愈小。 (4)若地面之氣壓相同,溫度愈高的空氣柱膨脹愈大, 氣壓隨高度之遞減率也就愈小。反之,溫度愈低的 空氣柱,其氣壓隨高度之遞減率也就愈大。 3.大氣的垂直分層:大氣圈是依溫度的變化加以區分。  (1)對流層:因大氣對流旺盛,產生所有的天氣現象。氣 溫的直減率約為0.65℃/100m。 (2)平流層:有臭氧的分布,可以吸收紫外線,氣溫隨 高度增大。 (3)中氣層:氣溫隨高度降低。 (4)增溫層:因在高溫的狀態,大氣之中一部分被游離。 有極光出現。 4.對流層頂:對流層與平流層的交界處。  (1)平均高度:約 11km。 (2)高度的變化:緯度愈高高度愈低。對季節而言,夏季 較高。 二、氣溫的時空分布 1.氣溫的日變化:由於地球自轉和公轉, 使得地球各地太陽入射角,在不同時間 會有所不同,進而造成各地接收太陽強 度不同。也因日射與地射有差異,造成 氣溫的日變化。  (1)地面氣溫最大值,發生在輻射盈餘最 多時(日午後約二~三小時)。 (2)地面氣溫最小值,發生在輻射虧久最 多時(清晨日出後)。 2.逆溫:大氣的溫度隨高度升高而升高的 現象。  (1)發生逆溫時,大氣很穩定,不易產生對流。大氣汙染物不易消散。 (2)逆溫通常發生於晴朗微風的夜晚,因地面輻射率大於高層大氣輻射率。

(25)

三、風的成因 1.氣壓梯度力:在同一水平方向,二個地點間的氣壓差 所造成的力。氣壓梯度力是風的原動力。如右圖考慮 空氣塊為正方體。空氣的密度為p,氣壓梯度力大小 為 P1aP2 p 1   。 2.等壓線與風:風開始時沿著等壓線垂直方向吹,等壓 線間距愈小,風速愈強。 四、地轉偏向力(科氏力) 1.地轉偏向力:在地球上運動的物體,受到地球自轉的 作用,在北半球沿著前進的方向向右偏的力稱之。  (1)地轉偏向力的方向:在北半球與物體前進的方向垂 直向右偏,在南半球與物體前進的方向垂直向左偏。 (2)地轉偏向力的大小:其大小與運動物體的速度和緯度的正弦值的乘積成正比。可以寫成 C0=2Ωv sin Φ,Ω=地球自轉角速度,v=物體運動的速度,Φ=緯度。在兩極最大, 在赤道上為0。又知同緯度地轉肩向力與風速成正比。 五、風吹的方式  1.地轉風:在高度 1km 以上平行等壓線吹的風稱之。 2.近地風:受摩擦力作用,地面風斜穿等壓線指向低壓。摩擦力愈大時,等壓線與風向的 夾角愈大。 六、高氣壓與低氣壓  1.高氣壓:在等壓線呈封閉的區域,中心比周圍的氣壓高,中心產生下沈氣流,天氣都是 以晴天為多。  2.低氣壓:在等壓線呈封閉的區域,中心比周圍的氣壓低,產生上昇氣流,有雲發生,形 成惡劣的天氣。 七、氣團  1.氣團:是指大範圍的溫度和溼度相近的空氣塊。 2.氣團源地:形成氣團的地區,即為氣團的源地。 3.氣團的分類:  (1)依源地冷熱程度,可分極圈(A)、極地(P)、熱帶(T)、赤道(E)等氣團。 (2)依源地乾溼程度,可分乾燥的大陸性(C)氣團和潮溼的海洋性(m)氣團。 (3)Cp 為極地大陸性氣團,性質冷、乾、極穩定。mT 為熱帶海洋性氣團,性質暖、溼。 4.影響台灣的氣團  (1)夏季時,台灣受太平洋熱帶海洋氣團(mT)影響,帶來溫暖又潮溼的空氣。 (2)冬季時,台灣受蒙古高壓造成的極地大陸冷氣團(cP)籠罩,帶來寒冷又乾燥的空氣,也 主宰了台灣冬季的天氣。  5.寒潮:冷氣團移出源地,迅速沿經線南下,過程中仍保持原來乾、冷的性質,則會使台

(26)

灣地區的氣溫驟然下降,而形成寒潮。  (1)寒潮定義:其一是台北的當日最低溫降至 10℃或以下,其二是台北的當日最低溫連續 下降兩日,下降幅度達4℃以上,而且氣溫降至 14℃或以下。 八、鋒面  1.鋒面:當氣溫、溼度差異較大的氣團相遇時,在氣團之間將會存在著十分狹窄的傾斜過 渡區域,就是峰區。氣象上常鋒區近似看成一個鋒面,而鋒面與水平面相交的一條線常 稱為鋒或鋒線。 2.鋒面的種類:鋒面可以分成暖鋒、冷鋒、滯留鋒、囚錮鋒四種。  (1)暖鋒:暖空氣主動推動冷空氣的鋒稱為暖鋒。 暖鋒的性質:   A.暖氣團沿著鋒面上升緩慢,形成的雲系為卷雲、卷層雲、高層雲、雨層雲,以層狀雲為 主。 B.降水主要發生於鋒前,雨勢較小的連線性降水。雨區寬約 300~400km。 C.鋒面角的坡度約 3001 ~ 100 1 。 D.鋒面通過氣溫上升,氣壓降低,雨過天晴。  (2)冷鋒:冷空氣主動推動暖空氣的鋒稱為冷鋒。 冷鋒的性質: A.暖空氣被抬升,在鋒面上出現積雨雲。以積狀雲為主。 B.降水主要發生在鋒後,雨勢強的陣雨,雨區較窄。 C.鋒面角的坡度約( 1001 ~ 50 1 )。 D.鋒面通過之時,風向由南或西南風轉為西或西北風。風速亦增強。 E.鋒面通過氣溫下降,氣壓上升,天氣轉晴。 (3)滯留鋒:冷、暖氣團的勢力相等的鋒面稱為滯留鋒。 滯留鋒的性質: A.台灣五、六月左右形成的滯留鋒,造成梅雨季。滯留鋒的坡度比暖鋒還要小。 B.雲系與降水區域比暖鋒更寬,且降水強度大,持續時間長。 (4)囚錮鋒:冷鋒趕上暖鋒,所形成的鋒面稱為囚錮鋒。 囚錮鋒趕上暖鋒,所形成的鋒面稱為囚錮鋒。 九、颱風  1.熱帶低氣壓(氣旋):在緯度 5~20°,在水溫 27℃以上的海上發生。  (1)特徵:有發達的積雨雲,沒有鋒面伴隨,等壓線約呈圓形分布。 (2)能量來源:從海水蒸發的水氣凝結之時所放出的潛熱。 2.颱風:颱風是一種形成熱帶海洋上的低壓系統,發展成為熱帶氣旋。當熱帶氣旋近中心 附近的平均最大風速超過每秒17.2 公尺,即稱為颱風。 3.颱風的名稱:颱風一詞是西太平洋地區對此低氣壓特有的地域性稱呼,其他地區亦有不 同區域性稱呼,例如美國稱為颶風,印度稱為旋風,菲律賓稱為碧瑤,廣東一帶稱為大 風。  4.颱風的分類

(27)

(1)在預報作業上,中央氣象局以颱風中心附近平均的最大風速為準,依風速的大小將颱風 的強度分成輕度、中度、強烈三級,如下表所示。 颱風強度 輕度颱風 中度颱風 強烈颱風 中心附近平 均最大風速 蒲福氏風級公尺/秒 17.2~32.68~11 32.7~50.912~15 51.0 以上16 以上 (2)颱風的暴風圈,是以七級風為暴風半徑。 5.颱風形成條件 (1)海水溫度必須達 27℃以上,才能有豐沛的水汽蒸發,供應颱風能量。 (2)颱風滋長的區域必須在南北緯度 5°以外,科氏力才能有足夠強度,導引雷雨胞四周的 空氣,形成氣旋式環流。 (3)大尺度運動最好能提供高空輻射、地面輻合的理想環境。如下圖中數字標號區即為過去 記錄中颱風生成的區域。 6.颱風的結構 (1)由氣象衛星拍攝的照片,可看出颱風中、上層的水平結構,其風暴範圍相當大,半徑長 達三、四百公里,甚至更大,環流外觀大致成圓形,有許多螺旋狀旋轉的雲繞進颱風中 心。 (2)由颱風的垂直環流結構顯示,在中心附近伴隨的是微弱的下沉氣流,區內既無狂風也無 暴雨,天上僅有少許的薄雲,甚至可以看到陽光,當颱風的結構比較完整時,中心會 成為接近圓形的形狀,稱為颱風眼。 (3)在颱風眼的四周,為一圈高聳環立的雲層所圍繞,稱為雲牆,此區域雲層最厚、風雨最 大、上升速度最強。氣流繞著雲牆由下往上旋轉,上升至頂層後,小部分自颱風眼沉 降,極大部分往外輻散,而在距中心數百公里以外的地區下沉,形成完整的颱風環流 結構。 7.侵台颱風的路徑 (1)第一類路徑常沿著太平洋副熱帶高 壓南緣往西移動,在 高壓西緣,移 動方向由西北 轉向北方,此後向東 北方向加速離去。 (2)第二類路徑因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的 影響性減弱,颱風常持續西移進入 中國大陸。  8.影響颱風移動的因素 (1)主要包括:外圍大氣運動系統、地球 自轉效應、鄰近氣壓系統的配置、洋 面溫度及水氣分布、颱風環流和外 圍環流的交互作用、鄰近地形的阻 擋等因素。 (2)在颱風的發展過程中,水氣的提供

(28)

是不可或缺的,颱風為了維持繼續發展,常會往洋面溫度較高的海域前進;若颱風登 陸或逐漸移向高緯度,缺乏了水氣的供應,無法提供發展所需的能量,進而威力減弱, 甚至消失。 9.颱風的災害:颱風所引起的災害,主要可分為豪雨、強風、暴潮三方面。 (1)豪雨:颱風的雲層中含有大量的水氣,所到之處經常帶來豪雨。此外颱風過境,其外圍 環流若引進潮溼的西南氣流,也會導致豪雨。 (2)強風:強風所產生的破壞是颱風最直接的影響。風壓與風速的平方成正比。 (3)暴潮:颱風是低壓中心,由於壓力作用,外圍的氣流會往中心匯集,連帶的吹動海水, 造成海平面增高。颱風登陸經常造成數公尺的巨浪。如果恰巧遇到漲潮期間會造成海水 異常上漲的現象(俗稱暴潮),常引起嚴重的災害。 十、局部熱力環流  1.熱力環流:由於地表溫度有差異所形成的大氣環流。 (1)風的產生:在近地表附近,風吹向相對高溫的地區。 (2)熱力環流的規模:地表溫差相差愈大,產生熱力環流的規模愈大。 (3)由熱力環流所形成的風:海陸風、山谷風、季風。 2.季風:隨著季節轉換而風向更替的風系。冬季大陸較冷,海洋較暖,大陸由冷高壓盤踞, 低層空氣外流;夏季大陸較熱而形成暖性低壓,空氣內流。 (1)冬天時,海水比陸地熱,風由大陸吹向海洋。因為冬天時,西伯利亞地區的冷空氣堆積 得相當快,冷氣團往外發展,亞洲地區在大陸冷高壓的籠罩下,幾乎吹著乾冷的東北 風。 (2)夏天時,陸地比海水熱,風由海洋吹向大陸。大陸冷氣團強度減弱,太平洋暖高壓加強, 受到海洋氣團的影響,東亞沿岸的風向從原來乾冷的北風轉為溫暖的西南風。 3.海陸風:發生在比熱小的陸地與比熱大的海洋之間。日間吹海風,夜間吹陸風。 4.山谷風:由於山谷之間溫差不同,造成的風稱之。白天吹谷風,晚上吹山風。

(29)

第八章 星光燦爛與天文觀測

一、認識星空 1.天球:以地球為中心,半徑無限大 的球,即天體投影在半徑無限大的 球面上。  (1)天頂:觀察者的正上方,通過天 球中心的鉛直線與天球的交點。 在上為天頂。 (2)天底:觀察者的正下方,通過天 球中心的鉛直線與天球交點。在 下為天底。 (3)天球北極與天球南極:延長地球 的自轉軸與天球的交點。地球北 極與南極正上方。 (4)天球地平線:通過天球中心與水 平面延長和天球相交的大圓。 (5)天球子午線:通過天球北(南)極與 天頂(底)的大圓。與天球地平線與 天球赤道垂直。 (6)天球赤道:地球的赤道面的延伸與天球相交的大圓。與自轉軸垂直。 (7)東西南北的方位:天球子午線與地平線相交的點之中,靠天球北極的方向為北,離遠為 南,北方的右邊為東,左邊為西。 2.赤經與赤緯  (1)春(秋)分點:春分時,從地球上看 太陽在天球上所在的位置,就叫做 春分點。因為這天太陽融好直射赤 道,也就是太陽是在天球與黃道的 交會點,因此無論是在星座盤上或 天球上,春分點是天球赤道和黃道 的交會點。同理,因為秋分時太陽 也是直射赤道,所以天球和黃道的 另一個交會點就是秋分點。 (2)赤經:在天球座標系統上,赤經是 沿著天球赤道,從春分點開始往東 算 起 , 總 共 劃 分 成 24 小 時 的 座 標 單位。 (3)赤緯:在天球座標系統上,赤緯是 以天球赤道為0 度,往天球北極與 天球的南極算起劃分成±90 度的座 標單位。 3.星座:會自行發光的恆星,它們距離地球非常遙遠,在天球上的相對位置,它顯得長久 固定不變,於是古人把排列成群的恆星合稱星座。  (1)為求方便,更把其中比較明亮的星連接起來,想像成各種動物 (如金牛、獅子)或神話 (如仙女、仙后)人物或器具的形狀來命名。 (2)中國的二十八宿,就是星座的總稱。 (3)現在各國都按照國際天文聯合會決定的議決,將全天球分為八十八個星座。 4.恆星的周日運動:恆星以天球北極為中心,逆時針方向以 23 時 56 分繞轉一週稱之。且 與天球赤道平行,由東向西移動。  5.太陽的周日運動:太陽在天球上,因季節與緯度的不同,每日的軌跡不同。在冬至太陽 赤緯為-23.5°,太陽周日運動軌跡偏南,在地平線上路徑最短,太陽過中天的高度最低。 晝的長短與周日運動的路徑關係,與過中天的高度如下圖所示。

(30)

6.太陽的周年運動:太陽在黃道上由西向東,以一年為週期繞轉一次。一日大約以 1 度(時 間約4 分)做移動。  (1)黃道:太陽周年運動時,在天球上所移動的大圓。與天球赤道夾 23.5°。 7.恆星(天體)的周年運動:相對於太陽的周年運動,恆星(天體)的周年運動以一年為週期, 由東向西移一圈。因此從地球視之,恆星茬天球上一天向西移1°。如上圖所示,地球從 E 移至 E'時,恆星向西從 S 移至 S'。 (1)由於地球的自轉與公轉,星星每天提早 4 分鐘升起。在不同的季節,即使在相同的時間 地點觀察天空,天空的星座都不同。 (2)地球繞太陽的軌道、季節、黃道面以及黃道 12 宮的示意圖(如下圖所示)。

(31)

8.日、月食:日食發生於月球(新月)恰在地與日之連線間,月球擋住部分或全部的太陽。月 食發生於地球位於月(滿月)與日之連線間,地球擋住月球。  (1)如下圖所,日食是發生在黃道與白道交點附近新月時,日、月、地在一直線上。日食分 成日全食、日環食、日偏食。另外一方面月食是發生在黃道與白道交點附近滿月時,日、 地、月在一直線,月食分成月全食、月偏食、半影月食。 9.恆星日與太陽日:地球間隔兩次對準遙遠恆星的時間,恆星日約 23 小時 56 分 4 秒,而

(32)

地球間隔兩次對準太陽的時間稱為太陽日。因一年當中太陽日長短不一,定義『平均太 陽日』為一天為86400 秒。 (1)由 O 轉至 O2,這時地球自轉一週。這一期間地球間隔兩次對準遙遠恆星。 (2)由 O 轉至 O2再轉至O3時,這一期間地球間隔兩次對準太陽。 10.恆星月與朔望月:月球繞行地球一圈 360 度需 27.3 天,稱為恆星月。從新月(滿月)到 下次新月(滿月)的時間約 29.5 天,稱為朔望月。 (1)月球由甲轉至乙所需時間為 27.3 天。 (2)月球由甲轉至乙再轉至丙所需的時間為 29.5 天。 11.不同緯度的星空 (1)北極星恰巧位於地球自轉軸和天球的交點附近,其並不會隨著周日運動而大幅度移動, 所以北極星的位置都不變,也不會東昇西落。 (2)自地平線到天球北極的仰角,大約等於觀測者所在的緯度。 (3)不同的緯度的地理位置的觀測者所見到的星空,隨時間與緯度也會不同如下圖所示。 12.月相的變化

(33)

(1)地球繞著太陽運行,月球也繞著地球旋轉。地球、月球及太陽三者的相對位置,使得月 球受日光照射的角度不同而產生規律的盈虧現象,如上圖所示。 (2)月球的軌道面(白道)與黃道面約夾 5°角。 (3)月球均以同一面繞著地球自轉。 二、星球的物理性質 1.亮度(B):在地面上單位時間,單位面積接收恆星所輻射的能量。公式為 4πd2 L B  ,L 為光 度,d 為距離。 (1)視星等(m):公元前 150 年,希臘天文學家希巴卡斯將天空最亮的星定為 1 等星,次亮 的定為2 等星,眼睛還可看見最微亮的星定為 6 等星。亮度愈大,等級愈小。 (2)視星等(m)與亮度(B)的關係:+1 等星的亮度+6 等星的 100 倍,每差一等星亮度差 2.512 倍。  一 顆 恆星 亮 度 為 B1, 視 星 等 為 m1, 另 一 顆 恆 星 亮 度 為 B2, 視 星 等 為m2, 則 B1/B2=100m 25m1。 2.光度(L):單位時間輻射出電磁波的總能量。L=4πσR2T4,R 為半徑,T 為表溫。  (1)絕對星等(Mv):將所有的星都放在一定的標準距離 32.6 光年上比較,在這樣的距離所 見到的星星亮度的視星等值,就稱之絕對星等。 (2)距離模數:視星等與絕對星等與距離之間的關係可用距離模數來描述。m-Mv=5 log d-5,m:視星等,Mv:絕對星等,d:距離以秒差距(pc)為單位,1pc=3.26 ly。 (3)光度(L)與絕對星等(MV)的關係:若一顆恆星光度為 L1,絕對星等為MV1,另一顆恆星 的光度為L2,絕對星等為MV2,則 5 V1 M V2 M 100 2 L 1 L   。 3.星球顏色與表面溫度(T):恆星的顏色是因表面溫度的不同而不同。因此從天體發光顏色, 便能判斷輻射的溫度。  (1) 韋 恩 定 律 : 輻 射 的 最 大 能 量 的 波 長 λmax(m) , 與 表 溫 T(k) 有 λmax.T=2.9×10 -3[m.k]關係。 (2)顏色與溫度的關係:紅色的星球表面溫度較低,藍色的星球表面溫度較高。 (3)光譜型:由恆星的吸收光譜(暗線),可以區分 O、B、A、F、G、K、M 型。 光譜型與表面溫度與星色的關係:O 型表溫高,藍白色。M 型表溫低,紅色。

(34)

太陽的光譜:G2 型的主序星,溫度 5800K,顏色呈黃色。 4.距離(d):以光年(光走一年的距離)與秒差距(周年視差角 P"的倒數)來表示。  (1)近距離的恆星可用視差法測得,下圖為簡單原理 e=e'+2p ,

2πd

ES

2πd

ES

60"

60'

0

360

p(

角秒

)

     ES 接 近 1AU→pd=206265→d=206265/P[AU]→d= [ly] p 3.26 d [km] p 13 10 3.1    [pc] p 1 d  我們定義:當 p=1 角秒時,d 為 1 秒差距。P 稱為周年視差角(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 對應恆星的角度)。則 pd=1(p 單位:角秒["],d 單位:秒差距[pc])。 (2)1 秒差距=206265 天文單位=3.26 光年=3.1×1013公里。 (3)在地面觀測,受到大氣擾動的影響,很難分辨 0.01 角秋以下的角度變化,所以視差法 對100 秒差距以內天體較適用。 三、觀測儀器 1.地面望遠鏡:分成光學望遠鏡與電波望 遠鏡。  (1)光學望遠鏡:光學望遠鏡分成折射式 與反射式望遠鏡兩種。 折射式:利用一片焦距很長的凸透鏡 作為物鏡,再配合上短焦距的目鏡組 成。 反射式:利用一面凹鏡作為物鏡,此 凹面用特殊的玻璃或熔融石英研磨後, 再鍍上一層反光極佳的鋁膜而成。 優缺點:折射式容易引起色像差、價格 高昂,但優點是光軸易於調整,鏡筒 封閉不受溫度變化影響,影像素質極 佳。反射式容易引起球面像差,光軸 易發生變化,鏡面容易氧化,但優點 是沒有色像差,價格低廉。 架設的方式:有赤道儀與經緯儀兩種。    A.赤道儀:經由調整赤道儀的自轉軸與地球自轉軸平行,附有馬達,使赤道儀以與地 球自轉速率相同,但方向相反轉動,使可追蹤星星,星星可以長時間留在望遠鏡的

(35)

視野中,便於觀測與攝影。 B.經緯儀:其能上下方向和水平方向自由轉動,可以測定天體高度和方位而也可以用於 赤經、赤緯、時刻等測定。 (2)電波望遠鏡:藉天體發出的無線電波來研究天體,就要使用地面的電波望遠鏡來收集這 些電波。 其主要部分為:碟形反射器、接收器、放大器、記錄器。 無線電波望遠鏡可以用來接收氫原子及許多分子(如一氧化碳)所發射的電波對研究雲氣 特別有用,且不受天氣的影響,但單獨使用解析力較差,如果排成陣列,由相距甚遠 的地點同時觀測,再用特殊的方法將資料綜合分析,解析力可以比光學望遠鏡更高, 可以達0.001 角秒。 電波望遠鏡無像差問題,且不受天候影響,但受人為電波的影響。 2.望遠鏡的三大功用:望遠鏡有三大功用,分別為放大率、聚光力、解析力。  (1)將影像放大,且 M(放大率)= fF ,F:物焦。f:目焦。 (2)使影像顯得明亮, F2 2 a Gα  G:聚光力。a:口徑。F:物焦。且 a F 的比值稱為焦比。當焦比 愈小時,聚光力愈大,愈能看見暗星。 (3)使影像變得清晰,增強解析力。 ["] a λ 5 10 2.1 α   ,α:為解析角,λ 愈短,解析力 愈強,像看得愈清楚。一般可見光望遠鏡因受到大氣擾動影響,其解析角僅大於0.2"。

(36)

第九章 探索宇宙

一、太陽系 1.太陽系:以太陽為中心,周圍環繞著九大行星、衛星、小行星、彗星及行星星際間的塵埃、 氣體等。 2.行星的公轉與自轉 (1)公轉:所有的行星均大致在同一平面上,由天球北極視之以逆時針方向繞太陽公轉,而 且太陽的自轉亦相同方向繞轉。 (2)自轉方向:行星公轉的方向與自轉方向一致。僅金星自轉與公轉的方向相反。天王星與 冥王星大致橫臥在公轉的軌道上面。 二、類地行星與類木行星的比較 類地行星 類木行星 行星名稱 水星、金星、地球、火星 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質量 小 大 半徑 小 大 密度 大(5g/cm3左右) 小(1g/cm3左右) 自轉週期 長(1日以上) 短(1日未滿) 行星全體的組成 鐵、氧、矽 氦、氫 大氣組成 二氧化碳…金星、火星氮與氧…地球 氫、氦 衛星數目 1…地球 2…火星 許多 環 沒有 有 軌道 鄰近 疏遠 表面溫度 高 低 距日 近 遠 三、主要天體的特徵 1.水星:布滿了損石坑,沒有大氣,沒有衛星。  2.金星:與地球的大小與質量相近,大氣之中有濃密的二氧化碳,溫室效應顯著,表面溫 度達460℃。沒有衛星,自轉方向由東向西與地球相反。  3.火星:有與地球類似的四季變化,在兩極有乾冰與冰形成的極冠。有峽谷狀的地形,有 太陽系之中最大的火山。表面有顯明的隕石坑。  4.木星:太陽系之中最大行星。有大紅斑存在。木星的衛星埃歐,有活躍的火山活動。  5.土星:外圍有光環,密度低於水的行星。  6.天王星:其自轉軸倒躺在公轉軌道面上。大氣中含有甲烷會吸收紅黃光而反射藍綠光, 因此表面呈偏藍。  7.海王星:表面與天王星相同呈偏藍。大氣中曾攝得有一著名的大暗斑。  8.冥王星:比月亮小,太陽系之中最小的行星,其軌道有一部分在海王星軌道以內。  9.小行星:主要在火星與木星軌道之間做公轉,部分軌道深入地球軌道內。  10.彗星:是由冰與乾冰與灰塵形成的髒雪球,接近太陽形成彗髮與彗尾。  11.流星:為行星星際間的固體微粒,闖入地球大氣之中而發光者。若末燒毀殆盡落入地 球表面形成隕石。  12.月:自轉週期與公轉週期相同,以同一面面對地球。亮的高地有隕石坑為多,暗的海 則較少。因重力小,大氣不存在,晝間達120℃,夜間達-160℃溫度變化劇烈。 四、太陽 1.太陽的組成:由連續光譜之中的吸收譜線得知太陽的主要成分為 H與He,其中氫約佔 75%,氮約佔25%。 2.太陽的能量來源:由於中心部分,發生氫融合成氨的核融合反應,而放出能量。

(37)

 3.太陽的結構:由內 往外分為日核、輻 射層、對流層、大 氣 層 , 而 大 氣 層 再分成光球層、色 球層及日冕。  (1)光球層:   是太陽可見到的 表 面 , 約500 公里厚。   用望遠鏡可解析 出米粒組織。是 內 部 升 上 來 高 溫的氣體。  (2)色球層:   位於光球之上, 厚約幾千公里到 一萬公里左右。   過去只有日食時 可見到。   溫度由一萬度到 數百萬度,溫度 隨高度增加,但 密度減小。  (3)日冕:   太陽外圍稀薄的 大 氣 , 當 日 全 食 時 , 肉 眼 才 能見到。   日冕的厚度。可達太陽半徑的數十倍。   日冕低層溫度約50萬度,最外層可達350萬度。   日冕的物質,是失去電子的原子核,都帶有正電,以高速運動,但密度極低。  4.太陽的自轉:由黑子的觀測得知,由東向西約以27°天自轉一週,且低緯度比高緯度自 轉週期短。 5.太陽表面的活動:由黑子的數目變化量有 11 年的週期,稱為太陽黑子週期。芒得發現太 陽黑子出現的頻率與緯度位置和太陽黑子週期有關,其發現太陽黑子從極大期開始,黑 子大多從高緯度區產生;到了極小期時,黑子則多發生在低緯度區。作圖後狀似蝴蝶, 稱為蝴蝶圖或芒得圖。  (1)太陽風:從日冕所吹出帶電粒子(電子與正子)。 太陽風被地球磁捕獲形成范艾倫帶。  (2)閃焰:是在太陽黑子附近,從色球層之中高能爆 發的現象。由於發出強的太陽風使地球產生磁暴 與極光。太陽閃焰所釋出X-ray 和紫外線造成電 訊中斷。  (3)日珥:日珥為游離化氣體,在日全食時可見突出 於日面邊緣,有時呈絲狀結構,投影在太陽盤面 上。 五、星系與宇宙  1.星系:是恆星、星團、星際雲氣、星際塵埃等組成的 大集團;平均約含百億顆恆星,是構成宇宙的基本 單位。宇宙現知的星系有數以百萬計之。  2.銀河系

(38)

(1)銀河系主要的部分是直徑約為十萬光年的圓盤,其厚度約5000光年與中央凸起厚度約 1.5萬光年,全體形狀成凸透鏡狀。總共約有2xlO11顆恆星。 (2)外側是球狀星團與稱呼為銀暈的氣體,離銀河中心約7~8萬光年,形成球狀分布。 (3)銀河的赤道面稱為銀河面。銀河的中心在人馬座附近。疏散星團、恆星、星際物質分布於 圓盤上。 (4)太陽距離銀河中心約三萬光年處的圓盤面上。且以約25Okm/s的速度繞銀河中心旋轉。 太陽繞銀河中心一週需2.26x1O8年。 (5)利用電波望遠鏡觀測銀河的內部,發現其內部有四支旋臂,太陽位於主要旋臂 (英仙臂) 與外旋臂(人馬臂)之間。且銀河系是屬於漩渦狀星系。 3.星系的分類:星系的外觀可分成三大類,如下圖所示。  (1)游渦狀星系:   正型游渦星系。   棒狀游渦星系。 (2)橢圓狀星系: (3)不規則星系.  4.本星系群:就像恆星常常成團出現,星系也有集結成群的情形。銀河系就和三十多個鄰 近的星系形成一個本星系群,分布在直經約三百萬光年大小的空間裏。其中仙女座星系 M31 與銀河系相距約二百三十萬光年,其他星系間距離有的更近。  5.星系群與超星系群:星系亦有集結成群的現象,形成星系群。例如在室女座方向,離地 球六千萬光年之外,有一個星系群是由約二千五百個以上星系組成,直徑約一千萬光年。 幾十個星系群也會聚集成超星系群,直徑可達一億光年。  6.星團與恆星的種族 形狀 恆星數目 分布 年齡 重元素 亮星 種族 疏散星團 不一定 102~103 個 銀河圓盤上 ~50 億年 多 藍白色的主序星 I 族星 球狀星團 球狀 104~106 銀暈 100~130億年 少 紅色巨星 II 族星 7.赫伯定律:1920年赫伯利用光譜測了許多遙遠星系的運動速度,發現都在遠離我們,而 且距離愈遠的星系,奔離的速度愈大。可寫成:v=H0d。 v:星系奔離速度(公里/秒) d:星系的距離(百萬秒差距)  H0:比例常數(赫伯常數,約為每百萬秒差距50~100公里/秒)  8.3K背景輻射:西元1965年威爾遜和潘奇亞斯利用貝爾電話公司實驗室的特殊天線,發 現了太空中由各方向很均勻地射來微弱的無線電雜訊,這些輻射的能量對波長的分布很 接近一個絕對溫度3度的物體所發出的熱輻射,所以稱為3K背景輻射。  9.霹靂說:宇宙膨脹會使溫度降低,所以逆推回去,在過去宇宙必定是在一個非常高溫的 狀態開始的。這種宇宙由高溫、高密度狀態開始,由一次大爆炸引起急速膨脹的宇宙起 源學說叫霹靂說。  (1)由赫伯常數估計,假如過去的膨脹速度不變的話,那麼在100億到200億年前星系應 該擠在一起。    1010年 86400s/年 365 100km/s km 5 10 3 86400 365 3.26 6 10 100km/s pc 6 10 v d 0 H 1 1 T            

(39)

   1010年 86400s/年 365 50km/s km 5 10 3 86400 365 3.26 6 10 50km/s pc 6 10 v d 0 H 1 2 T              2   (2)霹靂說的兩大證據為赫伯膨脹與 3K 背景輻射。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世界衞生組織的建議, 5-17 歲兒童及青少年應在一星期內,累 積平均每天最少 60

趣 趣、 、 、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等的不同,並有不同的學習需要。2.

五、第十二款經濟弱勢戶 與第四款中低收入戶 資格重複,又配合行 政院強化社會安全網 計畫,高度風險家庭 納入危機家庭之保護

不像其他天災,如颱風、海嘯、火山爆發等,大難臨頭前還有跡可循,可以

小動物一起出海,遇 到壞天氣,小雞不慎 跌落海中.... 小動物一起玩風箏,

因此在表 5-4 評估次項目中,統計結果顯示政治穩定度、房產政 策、官僚政治以及景氣是接受度最高的,可以顯示政局安定以及當局

為上圖座標的意涵進行說明。橫軸是 D-R 原因度,縱軸是 D+R 中心度。當 D+R 越 大且 D-R

金額採計標準:係依據其年度計算,如跨年度則應將金額平均計入其所屬年度。 (依 財團法人高等教育評鑑中心 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