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書評:Gender and Elections: Shaping the Future of American Politics﹝性別與選舉:打造美國政治的未來﹞Edited by Susan J. Carroll and Richard L. Fox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書評:Gender and Elections: Shaping the Future of American Politics﹝性別與選舉:打造美國政治的未來﹞Edited by Susan J. Carroll and Richard L. Fox"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民主季刊

r 書評:Gender and Elections: Shaping the Future of American Politics〔性

別與選舉:打造美國政治的未來〕edited by Susan J. Carroll and Richard L. Fox〔蘇珊.卡羅、李察.福克斯(編)〕(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Paperback, 240 pp., ISBN 0521606705)

楊婉瑩

國立政治大學

正進行中的美國2008年總統大選,最引人注目的,莫過於歐巴馬與希拉 蕊在民主黨的拉鋸戰,在民主黨初選打得如火如荼之際,看到性別與選舉這本 2006年甫出版的書,不禁讓人眼睛為之一亮,試圖在這本書中,找到一些解讀 此次美國選舉中的性別政治的蛛絲馬跡。然而,此次選舉的過程,不僅象徵了 美國的族裔以及性別政治的歷史性對壘,同時也凸顯出在美國總統選舉中,媒 體的角色立場、初選的程序複雜、政黨政治生態、各州生態與議題差異,以及 各州選民結構等各個複雜的層面,共同構成決定了此次選舉。分析希拉蕊的選 戰發展與結果,正如同要解讀選舉與性別,必須要將性別的視角拉進這些構成 選舉過程的各個環節之中。也因此,這樣的工程,既是龐大的,也難免是瑣碎 的。這也是個人在閱讀本書時,最直接的第一印象。 本書乃是源於2002至2003年的三場討論國會選舉的圓桌論壇會議的產物, 參與者多是長期耕耘於性別政治專題研究與教學的學者,試圖以性別的視角, 重新理解並詮釋美國的當代選舉政治。本書不同章節涵蓋了不同層次的選舉, 楊婉瑩 國立政治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專長領域為性別政治、民主政治、國會政治。

Wan-Ying Yang is associate professor at the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National Chengchi

(2)

小至州議會選舉大至全國性總統選舉,同時從選舉過程中的不同行為者角度, 由女候選人、非裔女候選人、選民、政黨、婦女團體,以及媒體來觀察選舉的 性別現象,在各類的選舉中,女性候選人即使並未參選或是勝選,性別與性別 關係仍貫穿了選舉的過程,簡言之,本書所試圖呈現與分析的,便是選舉過 程中的性別政治。因為是合輯,同時主題範圍相當大,不同作者各有不同的研 究興趣以及切入點,每篇的焦點不盡相同,在閱讀時,除了性別與選舉之外, 很難找到一個有系統地貫穿的分析軸線,也使得個人很難對全書進行整體的評 析,只能個別回應,本文試著以問題意識來解讀各個章節如下: 「理想的美國總統的特質為何?總統特質是如何被性別化?」在第一 章中,Georgia Duerst-Lahti討論了美國總統選舉的性別化過程。作者提出了 Presidential timber(總統特質),並對該名詞以非常白話方式解釋為製造總統 的材料,同時以幽默口氣指出,製造總統的人類材料中主要是男性。該文分析 的素材,主要是美聯社以及相關報章雜誌,針對2004年總統候選人以及對2008 年的可能人選的報導,探討了所謂合適的總統人選所具備的形象與條件,乃是 如何地陽剛化的過程。包括強調堅強、競爭性、運動嗜好、軍事英雄等等,總 統選舉的勝敗往往也取決於在這些特質上的輸贏。該文也引用了R.W.Connell 對於陽剛化特質的兩種區分:宰制型與專業技術性,來分析不同的總統特質, 例如老布希在波斯灣的勝利後可以視為具有宰制性特質,柯林頓與高爾則以才 智強調其專業特質,而小布希的弱點正在於其欠缺後者。同時透過內容分析可 以發現,媒體往往鍾愛並放大對宰制性特質的報導篇幅。媒體的性別化處理方 式,對於女性候選人相對而言較為不利,女性往往被視為欠缺宰制型的陽剛化 特質,即使具備這樣的特質也往往不被選民所接受。同時,衡諸過去參與過總 統初選的女性,在媒體的報導中,一方面必須接受媒體以男性化特質做為檢驗 標準,同時又無法擺脫三個H(hair, husband, hemline)的困境。這篇文章的討 論,對於希拉蕊的困境,提供了很好的寫照。

(3)

臺灣民主季刊

個問題的答案,透過回顧了女性獲得投票權的歷史路徑,女性選民從選民註冊 到投票率的演變,女選民的不同年齡層社經地位對於政治參與的影響,以及主 要政黨以及不同的婦女團體,如何運用新的虛擬媒體多樣科技以及廣告型態, 來訴求不同的女性選民以提高其政治參與。該章結合了許多的媒體傳播科技的 分析,是本書中最為時事取向的一篇文章,也因此在分析取徑以及內容深度上 顯得相當單薄,流於回顧性的描述。 「男女選民的投票差距為何?投票性別差距的普遍性以及持續性如何?」 在第三章,由本書的編輯Susan J. Carroll寫作,試圖回應這個問題。延續了她 過去長期關注的現象,Carroll探討了美國投票性別差距的歷史發展以及演變。 透過檢視不同層級的選舉以及不同背景的選民特質,來觀察性別差距的普遍 性,同時透過分析跨時間的選民投票動向,來解讀性別差距的持續性。美國選 舉中的性別差距,主要指從1980年代開始,美國女選民傾向支持民主黨的這種 趨勢。解釋這樣的現象可歸因於男女的不同政黨取向以及不同議題關切,影響 了男女選民的不同投票選擇。除了檢視現象之外,該文也討論了影響性別差距 的因素,包括關愛性價值、女性主義與婦女運動的動員、經濟與社會福利政 策、以及政府在經濟議題角色。相較於其他篇章,本文是全書中,由現象理論 到實證的結合,較為完整的章節。 「美國國會中的女性代表人數為何如此偏低?」在第四章中,本書的另一 位編輯 Richard L. Fox透過分析了女性參與國會選舉的歷史沿革與目前的發展, 試圖回答這個問題。延續了作者過去對於選舉政治所關心的角度,該文先由現 實政治角度入手,也就比較男女候選人的競選實力是否存在差異,他發現在募 款能力與得票能力上,男女候選人並無明顯差異,這對女性參政者而言是正面 的訊息。然而由另一角度來看,女性參政仍存在區域性文化的差異、政黨間的 提名差異、在位者優勢的阻礙、以及男女候選人政治野心的差異,這些因素都 可能提供了國會議員人數稀少的解釋。本章雖然提出了各種可能的解釋,但是 除了排除實力差異的解釋之外,並未透過系統性的資料來直接檢證這些解釋的

(4)

效力,而是採取了一種綜合性的觀點。

「非裔女性的參政機會為何?」在第五章中,Wendy Smooth探討了非裔 美國女性在選舉政治中的歷史經驗。透過比較1972年Shirley Chisholm與2004年 Carol Moseley Braun這兩位試圖參與美國總統初選的歷史,翻開了自1965年投 票權法案以來,一頁頁非裔女性參政之路的進程。1972年Chisholm無法取得非 裔社群以及女性主義團體的支持,相隔32年後的Braun雖然得到非裔社群的支 持以及女性主義團體的支持,然而其媒體的曝光度以及募款能力終究使得其退 出了初選,非裔女性政治人物往往遭遇雙重種族主義與性別主義等雙重歧視, 同時在越高層級的選舉其代表性越低,該文透過歷史性的描述以及個案的鋪 陳,指出非裔女性從政的制度性困境,以及突破這些困境的努力。本篇以歷史 分析為主,輔以個案的討論。 「政黨與婦女團體對於婦女參政的影響為何?」在第六章中,Barbara Burrell則是檢視政黨與婦女團體在促進女性從政上所扮演的角色。女性參政必 須取得組織性的支持與機會,政黨與婦女團體是其中的關鍵。政黨對於女性從 政的支持乃是一條相當漫長的路,政黨由沒有女性黨代表,到近半數的女性黨 代表;由傳統編派女性候選人到沒有勝選希望的選區,到意識到女選民與性別 差距的成長,轉為提名支持女性從政以及提供必要的資源協助。這些過程,民 主黨一路走在共和黨之前。此外,文中也整理了婦女團體如何透過各種行動委 員會的組織,對於女性政治人物,提供有別於政黨更積極與實質的協助,從人 才的招募到訓練到募款協助,成為女性從政重要的支持基礎。本篇的分析方式 同樣是兼顧歷史的整理與現在發展的敘述性討論。 「媒體對於男女候選人報導的質與量差別為何?」在第七章中,Dianne Brystrom檢示了媒體對於選戰的影響,集中於媒體報導電視廣告以及網站中的 性別現象,與第一章同樣是對於媒體在選戰性別中的角色的討論。媒體的性別 差異一則是量,多數媒體對於女性報導少於男性政治人物,1990年代以來媒體 報導在量的差異上逐漸減少;性別差異另一來源是質的差別,媒體習慣於以刻

(5)

臺灣民主季刊

版印象報導其女性特質多於其議題立場,著墨於髮型、造型、家庭與小孩,以 及質疑女性政治人物的能力。這些現象,也造成男女候選人在主流媒體中,必 須訴諸不同的議題以及性別特質的訊息來吸引選民,男性候選人往往強調其家 庭小孩關係來柔化其形象,反之女性候選人則避免觸及其家庭小孩來避免其私 領域角色的社會刻版印象,但是矛盾的是女性候選人卻又強調其在傳統性別相 關議題(教育文化社會福利等)的關注,這種既要避免性別刻版印象又要迎合 主流性別角色的矛盾現象,顯示出女性候選人在主流文化中的獨特處境。本文 也同時舉出例證強調,女性候選人如何透過其所能控制的媒介管道,另外開創 出能與選民產生連結的正面整合的形象。 「女性政治人物多在哪些州參選?在哪些州容易勝選?」在第八章中, Kira Sanbonmatsu則是將重點轉向較少受到重視的州級選舉中的性別政治,她 試圖回答兩個問題,2004年有多少女性參與州議會與州政府選舉,此次選舉中 女性候選人與上次選舉的差異為何?各州之間的差異為何?為何有的州選舉對 女性相對友善,有些相對不利?就提名而言,民主黨較共和黨對女性候選人較 友善,同時政黨提名權力越大,越強調既有男性網絡關係以及對女性候選人越 質疑,對提名女性越不利。就當選比例而言,各州女性議員人數的差異,可能 的解釋原因包括了州的價值文化差異、州的合格女性人才數目、州議會的專職 化程度,以及選舉方式。本章同樣地呈現出現象面的資料,也試圖提供解釋, 並進行了訪談,但是並未直接檢驗這些解釋,也使本文的討論流於描述性。 我試圖用問題來闡明個別作者的不同關注,並連結這本零碎化的性別政治 的拼圖,希望對於不同研究興趣的讀者而言,可以據此找到適合對話的章節。 整體而言,這本書有幾個特點:其一,該書是描述現象,而非理論取向的分 析。各章處理了不同的歷史背景、選舉層級與過程環節,然而在理論的討論上 相當有限,少數觸及理論探討的,如Duerst-Lahti以及Carroll這兩位過去長期寫 作相關研究的學者,在該書所提出的理論解釋,相較於過去討論也並無太大突

(6)

破或補充。其二,本書強調教學取向的介紹,而非研究取向的探索。如同該書 在開頭提到,參與該書的學者們對於坊間缺乏性別與選舉的基本教科書,感到 困擾,因此該書以提供入門教科書為重要目標。各章的討論,也都回到基本面 的討論,提供了相當多的基本事實資料、表格數據整理、歷史個案以及沿革, 這些資料背景主要用以作為例證,而非嚴格的學理論證。因此,若從既有的性 別與選舉的研究標準來要求,該書風格各異品質不一,不甚令人滿意;反之若 從多元豐富的教科書角度來定位本書,較能彰顯該書的價值。其三,本書蒐集 由過去到近期的選舉資料,並涵蓋了豐富的個案分析。就認識美國婦女參政的 經驗而言,確實提供了不錯的參考書,讀者從這些的現象中,可以尋找到各種 不同解釋以及綜合性的觀察,在這個意義上,該書確實提供分析2008年總統選 舉中的性別政治一個實用的指南。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中華人民共和國於 1949 年建立。建國初期,政府提出建設社會主義的目標,推 行不同的政治、經濟和社會的規劃與建設;但在 1966 年至

Tuskegee 是美國南方的一個地方,美國聯邦政府從 1932 年至 1972

Tuskegee 是美國南方的一個地方,美國聯邦政府從 1932 年至 1972

為世界上在位最久的女性君主與國家元首。 9 月 8 日女王駕崩後舉國哀痛,73

高雄市長韓國瑜在去年九合一選舉的政治獻金高達 1 億 2914 萬元,而當時的高雄市長 競爭對手,也就是現任行政院副院長陳其邁則是收入

指處於生育年齡的婦女。婦女生育年齡的界限取決於婦女的生理 狀態,婦女通常在 14 或 15 歲月經來潮,50 歲左右絕經,所以 人口統計中一般以 15—49

指處於生育年齡的婦女。婦女生育年齡的界限取決於婦女的生理 狀態,婦女通常在 14 或 15 歲月經來潮,50 歲左右絕經,所以 人口統計中一般以 15—49

在南京條約的政治方面,在 條約割讓香港會令中國政治 影響力下降,因為英國在華 的勢力坐大,中國慢慢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