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睦鄰運動: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的場域議題探索與課程設計 / 38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睦鄰運動: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的場域議題探索與課程設計 / 38"

Copied!
6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大學睦鄰運動:

大學社會責任計畫的場域議題探索與課程設計

梁鎧麟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專案助理教授

一、 前言

教育部於2017 年中推出「大學社會責任實踐計畫」(以下簡稱 USR),希望 各大學能夠重新關注在地需求,將各項需求帶回校內,透過教師團隊的專業與課 程導入場域,協助或是共同與地方社群組織,發展出解決問題的方案,並希望藉 此形成因應在地需求的智慧,將大學知識能夠留在地方應用。同時,也希望透過 此計畫的經營,讓就學的學生能夠更近一步貼近在地需求,於就學時期就能夠接 觸地方議題,並進而運用其所學,結合實務,降低產學落差的差距,讓學生在大 學所學習的知識,能夠應用於實務議題中。 不同於過去各大學所推動的產學合作計畫,多是以教師專業技術與產業界進 行合作開發或技術移轉,主要是以教師本身的專業技術為導向出發,進行產業的 媒合應用。USR 計畫則是希望翻轉「以大學為主體」的概念,回歸「以關注在 地需求為主體」的概念,先透過在地需求的調查與了解,進而媒合大學內的專業 知識,發展出創新方案以滿足在地需求。因此,USR 計畫可以說是一場大學的 睦鄰運動,透過大學師生團隊的參與,翻轉過去從大學出發的主體概念,重新重 視在地需求與問題,並運用大學所長共同與在地社群組織或民眾,發展滿足需求 的創新解決方案。 USR 計畫立意良好,希望藉此讓大學能夠走出象牙塔,讓高等教育的研究 知識能夠運用在解決地方議題上,發展出在地知識,而這樣的立意出發與社區工 作先驅 Jane Addams 所領導的睦鄰運動相似,其核心的價值是透過與受苦者的 「共在」 (do with ) ,來與社會中的受苦者「共同創造」更美好的生活(張英陣 等,2012:90)。在這樣的發展趨勢下,傳統單一學科已經難以獨立提出全方位 的有效對策,需要透過跨部門、跨學科、跨社群的合作,來共同因應在地議題發 展解決模式(熊慧嵐等,2019)。但對於過去以大學為主體的大學教師來說,翻 轉原有的生態與知識應用的方式,確實也形成各大學校內外的一大挑戰。首先, 對於大學來說,若是過去並無與在地社群團體合作的經驗,如何進入設定的場域 中進行需求的了解與調查,就會成為執行計畫的一大課題;再者,了解完場域需 求後,如何將一學期18 週的課程,與場域需求議題結合,進行課程設計,並帶 領學生進入場域中學習,也就成為下一個重要課題。本文中,筆者將針對自身參 與執行 USR 過程中的經驗,提出場域議題探索與課程設計兩個面向的行動經驗 反思,與相關執行 USR 或在地實踐計畫的教育工作者,相互交流與對話,共同

(2)

尋找大學在地方議題中參與的最佳方法。

二、 場域議題探索

大學的教師團隊進入場域後,優先面臨的課題就屬「到底要在場域中進行 哪些議題」,以筆者參與的長照議題來說,近年來主要面臨:第一線照顧人才不 足、社區照顧能力不足、長照財源不穩定、民眾對長照認知不足等各項議題,但 就大學教師團隊的有限資源情況下,並非所有議題都是大學能夠包山包海來處 理。因此,如何確認實務場域中議題處理的優先順序,就成為大學教師團隊進入 場域後,優先需要與在地社群組織共同對焦的事項。大學團隊如何運用學術研究 的方法,進入場域中與社群團體進行共同進行議題對焦,並發展後續實作方案, 大學教師團隊在不同階段中,又應該扮演何種角色,筆者在本文中,初步將此階 段的行動過程,初步分為:規劃階段、提案階段、落實階段,三個階段的行動內 容如下圖1 所示。 圖1 場域議題探索階段的行動流程圖 資料來源:本文自行繪製。 面對各個計畫團隊所關心的議題,身為大學教育工作者都會透過各式研究方 法與工具,協助團隊評估盤點場域中所面臨需要待解決的課題,但什麼樣的課題 是團隊與在地社群所能夠共同解決的議題,筆者認為就需要透過進入場域中觀 察,並不斷的與場域中的關鍵組織、成員,不斷的進行議題對焦討論,釐清大學 團隊與場域組織團隊共同認為重要議題的先後順序,將所有場域待解決的議題定 位排序清楚,才能夠進一步評估要從哪些議題著手。確認完場域議題優先順序 後,團隊必須再進一步的確認可連結的資源有哪些,畢竟大學團隊不可能永遠在 場域中實作,所以大學團隊必須要協助場域內的合作組織進行資源盤點與確認,

(3)

協力合作組織共同鏈結資源發展解決議題的方案,如此未來方能夠培力合作組織 具備操作方案的能力。因此,確認完可連結資源後,大學團隊與合作組織將會篩 選前一階段所評估的場域議題,優先針對有資源可處理的議題,確立後續共同行 動的價值,並發展合作的服務方案。 為實踐 USR「以關注在地需求為主體」的核心價值,大學團隊進入實務場 域中,應拋開自身是「專家學者」的角色,而是要抱持著「聆聽者」、「協作者」 這樣的角色概念,進入場域中與合作組織共同參與實作方案的設計,並在方案設 計過程中,如何充分與未來的服務使用者進行對話,並理解場域中各項資源未來 可鏈結程度,都會攸關未來實作方案是否具體可行,且合作組織是可負擔的關鍵 所在。而這樣的服務方案設計思維,正也呼應「社會設計」的理念,重新回歸使 用者的需求思考服務方案,將使用者的聲音與需求帶入服務方案的設計過程,如 此實作方案方能夠貼近使用者本身的需要,也才能夠切合場域中待解決的議題, 發展出符合場域合作組織與服務使用者的實作方案。因此,大學團隊進入場域進 行實作的過程,並需要多元聆聽在地聲音,並且與合作組織「共工、共學」,化 身為「協作者」的角色,共同發展切合場域議題的實作方案。 是以,大學團隊參與 USR 計畫,進入場域進行實作的過程中,必須先屏除 大學原本的專業本位主義,需要與在地合作組織共同優先理解與詮釋場域中的各 項議題,並評估場域中可連結資源程度,進行場域議題的順序定位,爾後再與相 關利害關係人進行服務方案的發展,如此一來大學才不會被場域中的利害關係人 認為,大學只是為了執行計畫來到場域中,場域內的組織、成員都只是為了幫大 學執行計畫,大學團隊則是更應該從場域中的利害關係人角度進行思考,評估考 量大學自身的專業與資源可如何結合運用,於實作方案推動後,可為場域內組織 留下什麼、改變什麼、解決什麼,這才是 USR 計畫期待大學團隊進入場域的核 心價值。

三、 課程設計

USR 計畫除了前述的場域議題與實作外,另一項重要的目標就是課程導入 場域中,帶領課程學生一同進入場域,透過課程導入,與在地社群組織成員共工 共學,讓學生在課程進行過程中,能夠將課堂知識運用在實務場域的議題中,培 養學生具備解決實務場域議題之能力。大學教師團隊如何在前述對應的場域議題 下,回到校內組織校內課程架構,連結校內跨領域教師團隊,共同針對場域議題 進行課程設計與安排,就成為教師團隊首要思考的重要課題。筆者認為,在課程 設計的部分,除了涉及大學教師本身的課程設計外,同時也需要學校的校務系統 支持,包含:授課彈性、減授鐘點、跨領域授課學分認定、社會參與課程學分數 加重採計等,校務支持系統的改革。

(4)

首先,在校務支持系統的部分,大學教師要將課程帶入實務場域中進行參與 式的課程,需要學校在課程改革上的多面向支持,分別為:(一)授課彈性:因 為實務場域的議題往往是多元複雜,若是大學所選擇的場域不是在學校附近的場 域,那就需要花費交通時間成本,若是一門2 學分、3 學分的課程,每週進入場 域中實作,可能課程多數時間會花費的交通時間上,學校在授課彈性上,應可改 採學期總時數認定的方式,讓授課更加彈性,開課教師可以改採整天工作坊的形 式進行課程操作,有利於場域實作的進行;(二)減授鐘點、學分數加重採計: 參與式課程往往需要教師事前花更多的時間在場域的溝通、對焦與經營上,有好 的場域經營,課程導入後才不會為場域內的組織帶來困擾,學校對於參與投入 USR 的教師,應顧及教師需要花費時間經營場域,可給予減授鐘點制度,或是 給予教師 1.5 倍的學分數加重採計,減緩教師授課時數上的壓力;(三)跨領域 授課學分認定:場域中的議題常常是多元且跨領域的,往往非單一專業的課程能 夠解決,需要跨領域教師共同投入,而過去對於教師共同授課的學分採計,多是 以課程學分數由授課教師均分的方式採計,為鼓勵跨領域教師共同投入場域議題 的合作解決上,對於跨領域教師共同授課的學分採計,應改變過往均分的採計方 式,改採各分的採計方式,如一門2 位跨領域教師開授的 3 學分課程,均分的採 計方式是2 位教師各拿 1.5 學分數,各分的採計方式則是 2 位教師各拿 3 學分。 綜觀前述,對於 USR 計畫的課程設計,必須先建立在校務系統的支持下,方能 夠有效提升、鼓勵教師開授相關課程之意願,並減緩教師投入計畫的壓力,進而 開展出教師多元升等的制度,提升教師投入在地實踐工作的可能性。 有前述的校務支持下,教師針對場域議題進行開授課程的設計、連結、合作 上,則另外需要教師社群的設立,針對場域議題設立跨領域的教師社群,團隊教 師可透過教師社群溝通討論場域議題,並討論相互間的課程可以在實作方案上, 如何連結與延續。在實務操作的過程中,許多場域議題的解決並非單一門課就能 夠完成,可能需要好幾門課共同參與投入,並在各門課中產生小成果,進而再由 各門課的小成果串連起來,形成場域議題解決的成果;而有許多議題是需要不同 課程接力串接完成,可能需要跨學期的課程設計投入,方能夠完成一項場域議題 的解決。同時,在課程設計上,同時也須顧及到修課同學的年級數,其目前所具 備的專業程度,能夠在場域中操作的程度,都是課程設計上所需要進一步考量的 點。 課程設計與場域議題相結合後,必須對於場域議題可能涉及的課程需要有全 盤的理解,有些課程是在既有課程中,進行課程授課方式的改變就能夠解決,而 有些課程則可能需要透過新開授課程的方式,方能夠對應到相關議題,這就有賴 參與計劃的教師團隊進行校內課程的盤點與調查,筆者簡化自身參與課程設計的 經驗,歸納課程連結場域議題後,可能出現的不同階段課程導入的模式,如下圖 2。從服務學習、專業必選修的社會參與式課程、專業實習與自主學習等不同的

(5)

課程操作模式與概念,主要的關鍵都在於希望藉由場域探索到深入參與的過程, 能夠激發修課學生對於議題的認知與投入,同時也是挑戰授課教師本身專業對於 實務場域議題的可應用性,形成授課教師與修課同學同時都在因應場域可能衍伸 的相關議題,進行多元化的學習與實踐,最終希望教師團隊本身的專業能夠運用 在實務議題中,也希望參與課程的同學,未來在畢業後能夠具備解決實務場域議 題的能力,培養更多能夠在地就業與創業的新型創新人才。 圖2 USR 計畫的課程整體設計概念架構圖 資料來源:筆者繪製。

四、 結論

USR 計畫希望能夠將大學內的專業知識帶到實務場域中應用與解決,將過 往的高等教育的研發能量運用的實務中,並透過課程的重新檢視與設計,培養出 更多符合實務現場議題的專業人才,降低產學間的落差,也能在現存的許多社會 議題中,獲得更多的創新解決方案。然而,透過 USR 計畫的導入,不僅是大學 執行計畫的概念,而是需要更多大學本身既有體質的改變,需要的不是單一教師 的授課與研究方向的轉變,更需要的是大學整體對於教師、課程、教學方式的轉 變,仰賴的是大學從上到下的一起投入,並非單單只是參與計畫的教師團隊在投 入。面對大學整體生態系統的轉變,大學需要更多的支援系統建置,給予第一線 投入的教師團隊有足夠的資源、能量與彈性,讓教師團隊能夠參與在這股轉變的 浪潮中。 面對這股在地實踐投入的浪潮,大學本身在整體校務系統上,需要重新檢視 過往的課程開授方式、教師開授課程的學分認定與彈性,並且在教師本身的升等

(6)

規定中,調整過去單一的研究升等途徑,開創多元升等的管道,讓教師能夠有足 夠的校務支持,參與在這股轉變的浪潮中。此外,教師在投入在地實踐的計畫中, 也需要重新審視過往與場域組織的合作模式,如何建構出每一個大學與在地社群 組織的合作模式,進行深度與長期的夥伴合作關係,發展共工共學的共同學習模 式,將長期經營的關係轉化為課程設計的投入,帶領校內教師與學生團隊共同參 與在在地的場域議題中,運用專業知識與課程的進入,共同與在地場域組織的成 員,發展出符合在地需求的創新服務方案,藉此發揮大學的睦鄰運動角色,將跨 專業、跨領域合作的解決方案帶進實踐場域中,落實大學社會責任。 USR 計畫的推動與參與,並非單單只是理解為大學教師投入計劃案,更需 要進一步的去審思反省大學在台灣社會的角色,如何建構「大學睦鄰運動」的價 值,讓大學能夠轉變過去學術象牙塔的刻板印象,轉化過往的教學研究能量,能 夠與在地場域的議題進行串接,轉移學術典範到在地實踐的議題中,將學術典範 落實在台灣社會各處所需要解決的社會議題中,讓大學所培養出的人才能夠更貼 近台灣社會的需求,降低產學間的落差,開創大學與社會間的共創合作價值。筆 者透過自身參與 USR 計畫的經驗,彙整筆者自身的行動經驗,期望能夠與投身 在 USR 計畫的大學教育工作者進行對話交流,共同參與在大學轉型的這股浪潮 中,一同提升自身專業知識的可運用性,開創社會創新的新可能。

參考文獻

 張英陣、鄭怡世(2012)。再探 Jane Addams 的社區工作理念。社會政策與 社會工作學刊,16 (1),87-132。  熊慧嵐、周睦怡、施聖文、陳東升(2019)。大學社會創新組織間的中介溝 通與信任建立機制分析。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31 (3),427-46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自然科學領域課程綱要草案》( 1040818公聽 會版本),【探究與實作】課程分為探究與實作

本校完全中學附設職業類科課程係為學術導向 (大學) ,與專門導向 (四技二專或就業) 學生

本校完全中學附設職業類科課程係為學術導向 (大學) ,與專門導向 (四技二專或就業)

科技融入教學社群 PLC 老師持續研討科技融入教學的課程,而在今年 學校基於此良好基礎,爭取參與教育部「行動學習專案」與信望愛基金會 所提供之「Flyer

• 教師若於領域學習或彈性學習 課程進行跨領域/科目之協同 教學,提交課程計畫經學校課

A-1-1參照課程綱要 與學生特質明定教 學目標,並研擬課 程與教學計畫或個

• 4.1 學校尚需提升學與教 效能。學校仍需持續探討 不同的教學策略, 以助 教師促進課堂互動,及 提升學生的共通能力...

(如善用學時、課程和教學上運用「有機結合、自然連繫」等)設計學習任務外 [ 詳見分 章一︰學校課程持續更新──深化成果 迎變求進及分章二︰學校整體課程規劃──有 機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