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從毛澤東主義到社會民主? 測量中國城鎮居民的階級意識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從毛澤東主義到社會民主? 測量中國城鎮居民的階級意識"

Copied!
4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從毛澤東主義到社會民主?

測量中國城鎮居民的階級意識

From Maoism to Social Democracy?

Measuring Class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助研究員 林宗弘

Lin, Thung-Hong

(2)

From Maoism to Social Democracy?

Measuring Class Consciousness of Chinese

Urban Residents

Lin, Thung-Hong

(Nankang, Taipei, Taiwan, Institute of Sociology, Academia Sinica)

Abstract

Did the economic reforms and the transformation of class structure change the class identity and ideology of Chinese citizens? Three models are used to examine the changes of class consciousness and democratic attitude of urban residents in China. The first one is the “Maoist model” implied the class-labels and egalitarianism enduring from Mao’s years. The second one is the “modernization model” suggested that the bourgeoisie and middle class prefer the liberal democracy; conversely, the working class prefer socialist revolution. The third one is the “social democratic model” claimed that the working class and middle class prefer social democracy; in contrast, capitalists and cadres prefer authoritarianism. The three models are competing in terms of their explanation and expectation of class politics in China.

For testing the validity of the hypotheses derived from the three models, the 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 (CGSS) 2003, a national representative sample of urban residents, are used to investigate the class consciousness, egalitarian ideology, and democratic value of Chinese citizens. An 8-class schema—capitalist, new middle class, self-employed and unskilled workers in the private sector, as well as state cadre, state worker, collective cadre and collective worker—is introduced to define objective class locations of the interviewees. The empirical findings represent that: (1) the class-label system and ideology in Mao’s years still influence the class identity of Chinese citizens; especially, state workers and collective workers in the public sector tend to have stronger working class identity and egalitarianism. (2) In terms of the preference of democracy, the social democratic model better explains the statistical results—the urban lower classes are in favor of democracy, but capitalists, new middle classes, communist party members and state cadres prefer non-democratic values, which imply that they are in favor of the stability of CCP’s authoritarianism. The two empirical findings suggest that the class consciousness and democratic value of Chinese citizens are gradually shifting from the enduring Maoist model to the expectations of social democratic model.

Keywords: Social Class, Class Formation, China Study, Democratization, Economic

(3)

從毛澤東主義到社會民主?

測量中國城鎮居民的階級意識

林 宗 弘 中 央 研 究 院 社 會 學 研 究 所 助 研 究 員

摘 要

本文研究急遽轉型的階級結構對中國民眾階級意識與政治理 念的衝擊。首先,本文發現毛澤東時代的意識形態與階級標籤,或 稱之為「毛主義模型」(Maoist model),對中國民眾的身分認同仍 有一定程度的影響。其次,本文區分了兩種威權體制民主化過程裡 的階級政治理論:政治現代化模型(political modernization model) 與社會民主模型(social democratic model),這兩種模型對於威權體 制下的階級形成提出了不同的理論命題。最後,根據2003年的中國 社會綜合調查(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數據,本文引進新馬 克思主義的中國轉型期階級分類法,並以因素分析建構出衡量主觀 認知的階級認同指數、衡量政治價值的民主態度指數與衡量意識形 態的平均主義指數。統計結果顯示,雖然集體與國企工人等「工人 階級」仍延續毛時代以來較強的主觀階級認同與左傾的意識形態, 但中國城鎮居民的階級形成,似乎正從毛主義模型朝社會民主模型 轉變,其中,城市下層階級—個體戶與工人階級(包括國企與集體 工人)似乎更偏好民主參與及平等主義的意識形態,而現代化理論 裡作為民主化動力的新中產階級與資本家,反而比較支持共產黨的 威權統治。 關鍵詞:階級、階級形成、民主化、中國研究、經濟轉型

(4)

壹、導言

自在階級與自為階級的關係—亦即階級位置或階級結構對階 級意識或階級鬥爭的影響,是社會階層化與政治社會學文獻裡的經 典議題。1其中,歷史比較研究關注階級政治對政權轉型的影響,而 量化研究主要關懷民主體制下各階級成員的投票行為、或階級位置 對社會福利與意識形態的影響等。2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迅速轉型又 欠缺民主選舉的威權體制下,我們該如何衡量階級結構對階級意識 的影響呢?由於相關研究的政治敏感性,除了極少數研究以外,3階 級意識在中國社會階層化文獻中並沒有引起太多關注。 中國大陸各個階級民眾之階級意識與集體行動之間有什麼關 聯?有關抗爭政治的分析顯示,中國大陸的勞資爭議與各種社會抗 爭似乎正隨著經濟發展而崛起。4從官方公布的勞資爭議數據來看, 1. William G. Roy對此做了很好的回顧,見William G. Roy, “Class Conflict and Social Change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 Vol. 10 (August 1984), pp. 483~506.

2. 歐洲與美國階級投票的研究成果參見Robert Andersen and Anthony Heath, “Class Matters: The Persisting Effects of Contextual Social Class on Individual Voting in Britain, 1964-97,” Europe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18, No. 2 (June 2002), pp.125~138. 以及Michael Hout, Clem Brooks and Jeff Manza, “Democratic Class Struggles in the United States, 1948-1992,”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60 (December 1995), pp.805~828. 對美、日與瑞典三國意識形態的測量,見Erik Olin Wright, Class Counts (London: Verso, 1997).

3. 中國大陸文獻中少數的階級意識研究參見李培林等主編,社會衝突與階級意識: 當代中國社會矛盾問題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

4. 對中產階級抗爭與國企工人抗爭的分析,可以參見蔡永順的系列作品如Yongshun Cai, “China’s Moderate Middle Class: The Case of Homeowners’ Resistance,” Asian

Survey, Vol. 45, No. 5 (September/October 2005), pp.777~799;以及Yongshan Cai, State and Laid-Off Workers in Reform China: The Silence and Collective Action of the Retrenched (London: Routledge, 2006). 農民抗爭的研究見李連江的著作如Kevin J.

O’ Brien and Lianjiang Li, “Popular Contention and Its Impact in Rural China,”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 38, No. 3 (April 2005), pp. 235~259. 私營企業

女工抗爭可以參考Ngai Pun, Made in China: Women Factory Workers in a Global

Workplace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2005). 陳

志柔對上述各種抗爭的新聞資料做了初步的分類與數據趨勢分析,見Chih-Jou Jay Chen, “Growing Social Unrest and Emergent Protest Groups in China,” in

(5)

自1994年勞動法實施到2009年為止,中國大陸每年的勞資爭議件數增 加了36倍,上升到68萬件,2003年後發生集體爭議的人數維持在三十到 五十萬人之間,2008年金融風暴之後參與勞動爭議者更超過一百萬人, 官方的勞動爭議紀錄卻只是冰山一角(參見圖一)。5近年來勞資爭 議擴大的趨勢,或許可以被視為中國民眾階級意識(class consciousness) 逐漸轉變、或者說是階級形成(class formation)的指標。 0 100000 200000 300000 400000 500000 600000 700000 800000 1994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2007 2008 2009 0 200000 400000 600000 800000 1000000 1200000 1400000 各年度勞動爭議件數 參與勞動爭議人數 集體勞動爭議人數 件 人次 圖一:中國大陸歷年來官方紀錄的勞動爭議案件數與參加人數(1994~2009年) 本文的主題正是急遽轉型的階級結構對中國民眾階級意識與 政治理念的衝擊。首先,筆者回顧了資本主義民主體制下對階級身 分認同、階級形成與意識形態的測量方式,並且指出這些測量方式 在威權主義下信度(reliability)與效度(validity)的侷限性。其次, 本文指出毛澤東時代的意識形態或階級標籤,或稱之為「毛主義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Hsin-Huang Michael Hsiao and Cheng-Yi Lin eds., Rise of China: Beijing’s Strategies and

Implications for the Asia-Pacific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 2009), pp. 87~106.

5. 相關數據來自中國國家統計局編,中國統計年鑑,1996-2010(2011年)。 <http://www.stats.gov.cn/tjsj/ndsj/>

(6)

型」(Maoist model),在改革開放之後對中國民眾的身分認同仍有 一定程度的影響。第三,本文區分了兩種威權體制民主化過程裡的 階級政治理論:政治現代化模型(political modernization model)與 社會民主模型(social democratic model),這兩種模型對於威權體制 下的階級形成提出了不同的理論命題。最後,根據2003年的中國社 會綜合調查(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以下簡稱CGSS-2003) 問卷裡的相關問題,筆者用新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類法來測量客觀 的階級位置,6並以因素分析(Factor Analysis)建構出衡量階級主 觀認知的階級認同指數、衡量民主意識的民主態度指數與衡量意識 形態的平等主義指數,以估計階級位置對階級意識、民主意識與平 等主義的影響。 對2003年中國社會綜合調查數據進行分析後的結果顯示:在資 本主義發展過程裡,中國城鎮居民對階級與民主的認知似乎正從毛 主義模型朝社會民主模型轉變,其中個體戶與工人階級似乎更加偏 好民主參與,而現代化理論裡作為民主化動力的新中產階級與資本 家,反而比較支持共產黨的威權統治,對研究中國社會階層化與政 治轉型的社會科學家或政治觀察家而言,這個結論相當值得關注。

貳、有中國特色的階級形成?

社會階級與政治轉型之間的關係是社會學史上重要的爭論主 題,在21世紀初迅速轉向資本主義市場經濟的中國社會,階級將會 在政治上扮演什麼角色?要解釋當代中國社會中各階級成員的集 體行動,仍需重返經典馬克思主義與新馬克思主義文獻。自馬克思 (Karl Marx)與恩格斯(Friedrich Engels)發表共產黨宣言(Manifesto 6. 相關的階級分類與對貧富差距的分析,請參見林宗弘,「城市中國的無產化:中

國城鎮居民階級結構的轉型與社會不平等,1979-2003」,台灣社會學,第14期 (2007年12月),頁101~153。更完整的全國性數據分析請參考林宗弘、吳曉剛, 「中國的制度變遷、階級結構轉型和收入不平等:1978-2005」,社會,第30卷第 6期(2010年12月),頁1~40。

(7)

of the Communist Party)以來,客觀階級結構對主觀階級意識與階 級形成的影響,就成為社會學研究的重要主題之一。眾所周知,宣 言認為資本主義階級結構將朝資產階級與無產階級兩極化發展,並 提出了無產階級革命的預測。7 然而,誠如葛蘭西(Antonio Gramsci)所言,俄國革命(以及 後來的中國革命)乃是一場「反資本論的革命」,與馬克思本人的 預測相反,在最先進的資本主義國家例如英國或德國,工人階級並 沒有成為暴力革命的先鋒。8為何先進資本主義社會的無產階級沒有 成為「資本主義的堀墓人」?西方馬克思主義者試圖從錯誤的階級 意識、壟斷資本的發展、工人階級形成的歷史過程、文化霸權、意 識形態國家機器或勞動過程等各方面,來回答這個否定馬克思工人 階級革命理論的謎題。9此外,許多政治社會學家注意到中產階級在 緩和階級衝突中所扮演的關鍵角色,10影響了1970年代以來的新馬 克思主義階級分析,例如Adam Przeworski對社會民主的政治分析,

7. Karl Marx and Fredrik Engels, Manifesto of the Communist Party (1969). <http:// www.marxists.org/archive/marx/works/download/manifest.pdf>

8. Antonio Gramsci, The Revolution Against Das Kapital, 2007 [1917]. <http://trotskyist. blogspot.com/2007/09/antonio-gramsci-1917-revolution-against.html>

9. 從 意 識 形 態 切 入 這 個 問 題 的 早 期 作 品 見 Georg Lukács, History and Class

Consciousness: Studies in Marxist Dialectics (London: Merlin Press, 1971);結構馬

克思主義對意識形態國家機器的評述見Louis Althusser, Lenin and Philosophy, and

Other Essays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2001);從壟斷資本切入的研究見

美國新馬克思主義者 Paul Baron and P. Sweezy, Monopoly Capital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66);勞動過程的爭論見Harry Braverman, Labor and

Monopoly Capital: The Degradation of Work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New York:

Monthly Review Press, 1974). 以 及 Michael Burawoy, Manufacturing Consent:

Changes in the Labor Process under Monopoly Capitali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79);英國馬克思主義政治學引起爭辯的作品見Ralph Miliband,

Marxism and Politics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階級形成的研究則

源自歷史學者E. P. Thompson, 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 (New York: Vintage Books, 1963).

10. Seymour Martin Lipset, “Some Social Requisites of Democrac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 53 (March 1959), pp. 69~105.

(8)

就特別關注中產階級與藍領工人階級佔階級結構的比例,對西歐各 國社會民主主義下階級形成或階級結盟的影響。11

根據瑞典、美國與日本等先進資本主義民主國家的經驗與數 據,Erik Olin Wright提出了一個微觀—宏觀互動的階級形成模型 (micro-macro interaction model)。在微觀層次上,Wright將「階級 意識」認定為個體層次的階級身分認同、民眾個人對其階級身分的 主觀認知。12延續馬克思主義「基礎決定上層建築」的理論命題, Wright認為主觀的階級意識相當程度上受客觀的階級位置所限制, 並且被勞動過程或者勞資衝突的階級實踐(class practice)經驗所型 塑。另一方面,此一模型認為「階級形成」是個宏觀層次的概念, 人們以微觀層次的階級意識與階級實踐為基礎,構成集體組織化的 社會力(collectively organized social forces)來追求階級利益。13

然階級鬥爭(class struggles)有可能改變各階級之間的政治結盟, 階級形成在很大程度上仍被客觀的階級結構所限制。14亦即,在微 觀層次上,個人的階級位置透過階級實踐的過程,塑造了個人主觀 的階級意識;在宏觀層次上,社會整體的階級結構透過階級鬥爭的 過程,塑造了政治體制中的階級形成與政策上的意識形態對抗。 然而,在中國這個例子上,新馬克思主義的微觀—宏觀互動模 型至少面對兩個主要的理論與經驗困境:毛澤東統治時期的意識形 態遺產,與威權體制的政治脈絡所造成的後果。一方面,毛澤東時 期中國民眾對階級一詞的認知,以及階級與個人身分的關係,仍然 影響改革開放之後對階級的理解與認同。另一方面,在中國大陸勞 資爭議勃興之際,威權體制對勞工運動或知識分子民主訴求的警戒

11. Adam Przeworski, Capitalism and Social Democracy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5).

12. Erik Olin Wright, Class Counts, p. 382. 13. Erik Olin Wright, Class Counts, p. 379.

(9)

更甚於以往,與階級意識或者階級行動有關的問卷以及田野調查, 多少都會面臨政治審查或者遭到壓制,令相關研究難以進行。上述 兩種困境,使得以歐美民主國家經驗發展出來的意識形態測量方式 受到重大的挑戰。 一、毛主義模型 微觀—宏觀互動模型所面對的第一個困境,是中國特殊的政治 鬥爭歷史所遺留下來的身分認同與意識形態,對民眾階級意識與階 級形成的影響。首先,毛澤東時代劃定的家庭「階級成分」,仍然 或多或少影響中國民眾在個體層次上的階級認同。1950年代共產黨 政權建立農村與城鎮的「階級成分/家庭出身」制度,作為推動經 濟 轉 型 與 發 起 政 治 鬥 爭 的 統 治 工 具 。 在 農 村 , 土 地 改 革 時 期 (1949~1952)劃定了農村居民的「階級成分」——地主、富農、 中農、貧農與雇農等;15在城鎮,社會主義改造時期建立的檔案制 度,劃定了城鎮居民的「家庭出身」,其中又以革命軍人、革命先 烈、幹部與職工等四類的血統為「根正苗紅」(另一類是不能進城 的貧農),地主、資本家、國民黨官僚與盜匪罪犯等則為「地富反 壞」四類份子,後來又加上雙百運動(1956~1957)期間的右派(多 數為知識分子),合稱為「黑五類」。階級成分/家庭出身一經劃定, 就透過父親的血統由子女繼承,直到1980年代初期,階級成分/家 庭出身才逐漸被平反或廢除。16 15. 對階級身分劃定的研究很多,可參見王友明,解放區土地改革研究,1941-1948: 以山東莒南縣為個案(上海: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或見陳益元,建 國初期農村基層政權建設研究,1949-1957:以湖南省醴陵縣為個案(上海:上 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2006)。

16. 見 Lynn T. White III, Policies of Chaos: The Organizational Causes of Violence in

China's Cultural Revolution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9);另參

考Maurice J. Meisner, Mao's China and After: A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3rd (New York, NY: Free Press, 1999),特別是第22章對文革後的討論。

(10)

毛澤東統治時期的政治動員,例如反右運動時期知識分子家庭 遭迫害的回憶,對經歷過鬥爭的群眾主觀階級認同,產生相當程度 的影響。文化大革命(1966~1976)期間,保守派紅衛兵提出「老 子英雄兒好漢、老子反動兒渾蛋」的血統問題,導致父母被打為右 派或出身不佳的學生或青年工人,飽受政治攻擊甚至暴力鬥爭,也 使得出身不佳者更傾向參加造反派組織。17反之,「工人階級」或「無 產階級」等出身認定,僅適用於城鎮國營或集體單位的職工及其子 女。毛時代的「階級鬥爭」經驗,顯然影響了國有或集體單位工人 的主觀階級認同。 其次,單位制度下的生活經驗與共產黨歷次政治鬥爭所強調的 「反資產階級」意識形態,也或多或少影響了宏觀層次上衡量階級 形成的平等主義指標。改革開放前夕,中國的經濟分配不平等主要 來自戶口與單位產權的差別,而非單位內部的收入或福利不平等,18 17. 除了上述研究外,對紅衛兵階級出身與上山下鄉的分析見Thomas Bernstein, Up to

the Mountains and Down to the Villages: The Transfer of Youth from Urban to Rural China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77); 毛時代教育與出身的關係可以

參見Jonathan Unger, Education under Mao: Class and Competition in Canton

Schools, 1960-1980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82);對造反派的社會

基礎或起源可以參考王紹光,理性與瘋狂:文化大革命中的群眾(香港:牛津大 學出版社,1993)以及徐友漁,形形色色的造反:紅衛兵精神素質的形成及演變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9)。

18. 認為城市中國出現去階層化的觀點見Martin King Whyte and William L. Parish,

Urban Life in Contemporary China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84);最

早提到單位內與單位間差異的中國大陸社會階層化分析見李路路、王奮宇,當代 中國:現代化進程中的社會結構及其變革(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2),類 似的看法見Yanjie Bian, Work and Inequality in Urban China (NY: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1994)以及 Andrew G. Walder, Communist Neo-Traditionalism:

Work and Authority in Chinese Industry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6); 最 近 討 論 單 位 議 題 的 論 文 見 Xiaogang Wu, “Work Units and Income Inequality: The Effect of Market Transition in Urban China,” Social Force, Vol. 80, No.3 (March 2002), pp. 1069~1099,此外周雪光的著作比較了各種單位的不平 等,Xueguang Zhou, The State and the Life Chances in Urban China: Redistribution

and Stratification, 1949-1994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4);對上述

研究的整合性評論見林宗弘、吳曉剛,「中國的制度變遷、階級結構轉型和收入 不平等:1978-2005」。

(11)

文革時期單位內部在工資與福利分配上趨於平均,多數研究者發現 城市工人與幹部之間的工資與福利差異有限。另一方面,文革時期 政治鬥爭最為激烈的地區多半在城市單位、學校或黨政機關,而且 歷次的政治動員過程中,毛派所主張的平均主義代表政治正確,這 種「左」的意識形態也可能持續影響城鎮國有或集體單位的受雇 者。19 最後,從1990年代末期開始,前國務院總理朱鎔基推動了國企 的私有化政策,國企跟集體工人面對下崗失業的壓力,可能更懷念 毛時期的平均主義,誠如許多研究者注意到的,在許多下崗工人抗 爭的案例中,毛澤東的形象仍經常成為運動的象徵。20結果,以上 述的微觀—宏觀互動模型分析中國的數據時,很可能受到「毛主義 模型」左右。 本文所謂的「毛主義模型」指的是在毛澤東統治時期劃定階級 出身與多次政治運動規訓的影響下,國有與集體等城鎮公有單位的 受雇者,在主觀的階級身分上更傾向認同無產階級或工人階級,而 19. 關 於 毛 時 代 派 系 鬥 爭 的 社 會 基 礎 與 意 識 形 態 討 論 , 可 以 參 考 Joel Andréas, “Battling Over Political and Cultural Power during the Chinese Cultural Revolution,”

Theory and Society, Vol. 31, No. 4 (August 2002), pp.463~519;詳細的史學紀錄見

Roderick MacFarquhar, “The Origins of the Cultural Revolution,” Published for the Royal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the East Asian Institute of Columbia University, and the Research Institute on Communist Affairs of Columbia University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7 [1974]);最近對紅衛兵社會網絡的研 究見Andrew G. Walder, “Beijing Red Guard Factionalism: Social Interpretations Reconsidered,” The Journal of Asian Studies, Vol. 61, No. 2 (May 2002), pp. 437~471.

20. Barry Naughton將鄧小平南巡講話與朱鎔基的私有化政策當作經濟改革新階段的 標誌,見Barry Naughton, The Chinese Economy: Transitions and Growth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007),尤其是第4章對經濟改革的分期;對國企工人或集體工人 的抗爭分析見下列作品:Yongshun Cai, State and Laid-Off Workers in Reform China:

The Silence and Collective Action of the Retrenched,以及Ching Kwan Lee, Working in China: Ethnographies of Labor and Workplace Transformations (London:

Routledge, 2007),也可以參考沈原,市場、階級與社會:轉型社會學的關鍵議題 (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

(12)

在意識形態上更傾向平均主義,亦即更「左傾」的現象。相對地, 新興的私營企業受雇者或許反而缺乏「工人階級」所指涉的身分認 同。這種特殊的歷史經驗所留下的自我認知,或許可以被視為某種 有中國特色的階級意識,然而在迅速的經濟轉型過程中,毛時代的 身分認同可能已經受到巨大的衝擊。 二、政治現代化模型 微觀—宏觀互動模型所面對的第二個困境,在於Wright及其他 新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的比較階級意識研究,大部分集中在民主鞏 固或民主化的資本主義發達國家,21可以用階級投票或工會組織來 衡量階級政治。在威權主義發展中國家,一般人民的政治參與受到 嚴格限制,其集體行動面對統治者的鎮壓,缺乏政黨競爭與獨立自 主的工會組織,因此不可能用民主體制下的投票行為或工會入會比 率等指標,來衡量工人的階級政治傾向或對集體行動的參與。對威 權主義下的工人而言,政治自由化與民主化是集體行動與政治參與 的前提。基於新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對威權體制的忽視,筆者主張 應該從民主化理論裡的階級政治研究,來分析威權體制下的階級意 識,其中又以政治現代化模型與社會民主模型這兩組觀點,最為重 要。 雖然馬克思本人對自由民主的評論經常出現矛盾之處,他認為 所謂「資產階級代議民主」通常服務於資產階級的利益。22受到馬 21. Wright的Class Counts仍集中分析美國、日本與瑞典,但擴及西北歐十餘國,台灣 的階級分析可以參見許嘉猷等主編,階級結構與階級意識比較研究論文集(台 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4);蕭新煌主編,變遷中台灣社會的中產階級 (台北:巨流圖書公司,1989);以及蕭新煌,「新中產階級與資本主義:台灣、 美國與瑞典的初步比較」,許家猷主編,階級結構與階級意識比較比較研究論文 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4),頁73~108。上述文獻中幾乎沒有非 民主或是非資本主義國家。

22. 可以參考Martin Carnoy, The State and Political Theory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5).

(13)

克思的啟發,Barrington Moore對民主與獨裁政權的經典研究指出 「沒有資產階級就沒有民主」,23並認為資產階級發起對舊體制的流 血革命,乃是自由民主鞏固的歷史前提。諷刺的是,反對馬克思主 義的政治現代化理論,完全接受了馬克思與Moore對資產階級的觀 點。馬克思主義者(包括毛澤東)與政治現代化理論家都假設資產 階級與中產階級是自由民主的愛好者、是無產階級革命的反對者; 而工人階級或農民則反對資產階級民主,是革命的主要支持者。24 教條馬克思主義與政治現代化理論的差異,不在於各階級對政 體偏好的預設,而在於對階級結構發展趨勢的推斷:馬克思主義者 認定資本主義必然走向階級結構的無產化與兩極化,因此無產階級 的革命隊伍將不斷壯大;而現代化理論家認為隨著官僚化與社會分 工(專業化)的發展,專業管理階層不斷擴張之下,現代社會的階 級結構將會成為以中產階級為主的橄欖型,而中產階級傾向改良主 義的社會政策,並且壓制工會激進派或左派政黨的革命傾向,因此 將使得階級鬥爭逐漸民主化。25 三、社會民主模型:再探階級政治與民主轉型 同樣受馬克思與恩格斯的作品啟發,社會民主模型對各階級的 政治偏好做出了不同於現代化理論的預設。社會民主模型的文獻可 以追溯到伯恩斯坦(Eduard Bernstein)與考茨基(Karl Kautsky)對

23. Barrington Moore的 「no bourgeoisie, no democracy」名句見 Barrington Jr. Moore,

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Lord and Peasant in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Boston: Beacon Press, 1966), p.414.

24. 政治現代化理論的主要文獻參見Samuel P Huntington,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ies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以及其The Third Wave: Democratization in the Late Twentieth Century (Norman: University of Oklahoma

Press, 1991). 或見Seymour Martin Lipset, Political Man: The Social Bases of

Politic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1);以及 Walt W. Rostow, Politics and the Stages of Growth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1).

25. Seymour Martin Lipset, “Some Social Requisites of Democracy: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olitical Legitimacy”.

(14)

德國社會民主黨反對革命策略的一系列自我辯護,其主要論點在於 連結工人階級與民主化之間的關係。社會民主主義者並未拒絕馬克 思的階級結構無產化理論,並且認為無產化確實會導致工人階級意 識的提升與政治態度的左傾。然而,社會民主派反對馬克思—列寧 主義的革命路線,認為隨著擴大成年男子普選權——亦即民主化的 發展,在工人階級成為多數選民的趨勢下,左派政黨將透過選舉取 得政權,並且以國有化與福利國家政策逐漸邁向社會主義。26此一 模型認為相對於革命政黨與暴力奪權,工人階級更偏好民主體制與 修正主義路線,反之資產階級與土地貴族才是威權體制與保守主義 的主要支持者,因此,工人階級與中產階級的政治結盟是民主化與 福利國家擴張的主要動力之一。27

在1992年的資本主義發展與民主(Capitalist Development and

Democracy)一書中,Rueschemeyer, Stephens, and Stephens分析了歐

洲與拉丁美洲各國的轉型過程,發現工人階級通常是支持民主化的 主要社會力來源。他們反對馬克思與政治現代化模型對資產階級政 治偏好的觀點,因為從比較歷史分析來看,資產階級與地主通常站 在威權統治者的一邊,而非民主化的支持者。資本主義發展之所以 經常導致政治轉型,原因不是強大的資產階級支持民主,而是由於 26. 對 德 國 社 會 民 主 黨 的 發 展 史 參 見 Adam Przeworski, Capitalism and Social

Democracy;最近對社會民主的回顧與論述見Anthony Giddens, The Third Way: The Renewal of Social Democracy (Cambridge: Polity Press, 1999);也可以參見Dietrich

Rueschemeyer, Evelyne Huber Stephens and John D. Stephens, Capitalist

Development and Democracy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2);Erik

Olin Wright將社會民主下的階級妥協以數學模型來表示,見Erik Olin Wright, “Working-Class Power, Capitalist-Class Interests, and Class Compromise,”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Vol. 105, No. 4 (January 2000), pp. 957~1002.

27. 歐洲民主與福利國家的關係參見Walter Korpi, The Working Class in Welfare

Capitalism: Work, Unions, and Politics in Sweden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78). 或其後續著作Walter Korpi, The Democratic Class Struggle (London: Routledge and Kegan Paul, 1983). 也可參考Gøsta Esping-Andersen的經典之作 Gøsta Esping-Andersen, The Three Worlds of Welfare Capitalism (Oxford: Polity Press, 1990).

(15)

階級結構的轉型逐漸改變了各階級之間的人數比例與政治力量的 對比,從而使得被支配階級—城市中下階級與無產階級—逐漸發展 出自我組織與集體行動的能力。28結果,與資產階級、地主或者農 民相比,工人階級的政治組織大多是民主轉型堅定的支持者。 在所謂「轉型典範」(transition paradigm)理性選擇分析的衝擊 下,29政治社會學者一度認為社會條件或階級結構對於民主轉型沒 有太大的影響。例如,受到轉型典範的影響,Ruth Collier認為 Rueschemeyer等人的研究太過強調工人運動對威權體制的衝擊,低 估了統治菁英或反對派菁英引導民主化進程的霸權計畫(hegemonic project)。30然而,誠如其他研究者指出的,菁英的霸權計畫通常是 在工人階級集體行動的威脅之下,才勉強提出的妥協方案,工人階 級的意識與行動仍有助於民主轉型。31 相對於「轉型典範」過度強調統治菁英與反對領袖的政治算 計,以及軍事強人角色,過去幾年來的民主化研究重心,重新回到 了階級的理性行動上。例如Acemoglu與Robinson的政治經濟學研 究,重新修正了Rueschemeyer等人對資本主義發展如何導致民主化 28. 見Dietrich Rueschemeyer, Evelyne Huber Stephens and John D. Stephens, Capitalist

Development and Democracy, p. 302. 對拉丁 美洲威權政體 類似的看法可 見

Guillermo O'Donnell, Bureaucratic Authoritarianism: Argentina, 1966-1973,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8).

29. 此處所謂的轉型典範最早源自Walt W. Rostow, Politics and the Stages of Growth, 其經典之作為Guillermo O'Donnell and Philippe C. Schmitter等人主編的系列叢書 結論Transitions from Authoritarian Rule. Tentative Conclusions about Uncertain Democracies (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6). 或 見 Adam

Przeworski, Democracy and the Market: Political and Economic Reforms in Eastern

Europe and Latin America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對轉型典範文獻的界定與重要批判,可以參考Thomas Carothers, “The End of the Transition Paradigm,” Journal of Democracy, Vol.13 (January 2002), pp. 5~21. 30. 見Ruth Berins Collier, Paths toward Democracy: The Working Class and Elites in

Western Europe and South America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9).

31. 對Paths toward Democracy 的精采批評見Daron Acemoglu and James A. Robinson,

Economic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Cambridge: Cambridge

(16)

的理論命題,他們認為是「資本主義發展的效果,同時改變了公民 的力量與統治菁英在鎮壓與讓步之間的兩難困境,才決定了民主的 最終命運」。32也就是說,不只是由於資本積累本身對階級力量的影 響,而是資本積累對某一社會裡的生產性資產價值的重組,導致了 統治菁英在民主化與鎮壓之間的成本與效益估計出現重大的變 化,迫使菁英放棄一再地鎮壓民主運動。 此一理性選擇模型指出:民主是政治權力的平等化,而中下階 級是選票中的多數,更傾向支持再分配的稅收與福利政策。工人階 級與城市貧民的生活可能由於民主化之後的政治權利與經濟再分 配而獲得改善,他們是民主化堅定的支持者。反之,大地主與資本 家最反對經濟再分配或國有化政策,然而由於資產的流動性不同— 資本家可以用「資本罷工」或資本外移來對抗民主政權的經濟再分 配政策,或者要求保護私有產權,但地主卻無法攜帶土地外移,或 是放棄土地落跑—因此地主階級與其他階級之間構成了你死我活 的零和遊戲,這使得地主經常成為最反民主、支持威權體制的階 級,而中產階級作為人力資本的擁有者,通常屬於政治上的牆頭 草,但可能相對支持再分配政策、或至少不反對民主化。資本主義 發展使得統治菁英從地主與農民得到的收益,遠小於資本主義下的 各個階級所提供的稅收,也使得鎮壓民主運動的成本—導致工人與 中產階級罷工、或造成企業主資本外移—對經濟成長與稅收的傷害 節節升高。33 理性選擇模型重新回答了馬克思主義/現代化模型與社會民 主模型所爭辯的老問題:在資本主義發展過程中,工人階級偏好革 命或民主?從理性選擇分析出發,暴力革命或是民主化的策略兩 32. Daron Acemoglu, and James A. Robinson, Economic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p. 67.

33. 除了Daron Acemoglu and James A. Robinson 的作品之外,類似論點見Carles Boix,

(17)

難,同樣取決於工人階級對兩者成功的機率與成本效益的估計。在 國家有效壟斷暴力與租稅,也就是國家能力較強的狀況下,工人階 級通常不會以卵擊石,而是選擇與中產階級結盟,成為民主運動的 支持者,透過政治平等來追求經濟再分配,或是與各階級達成利益 妥協(class compromise)。34反之,統治者通常與資產階級結盟,拉 攏中產階級,並且鎮壓工人或學生的政治活動,以穩定其威權統 治。35 在新馬克思主義對城市中國階級結構的分析裡,林宗弘發現資 本家的收益持續上升,幹部與新中產階級作為技術/權威資產的擁 有者,仍保持相當的所得優勢,而無產者與個體戶已經成為中國城 市的底層;另一方面,隨著1990年代國有單位與集體單位的私有化 (組織資產的貶值),國企工人與集體工人的收入正在下滑。36在無 法與國家暴力對抗(武裝革命)的條件下,我們可以簡單假設各階 級成員的理性選擇是:在經濟轉型中獲益或仍維持優勢的生產性資 產所有者,偏好維持威權體制的現狀(status quo);反之,經濟轉 型中的弱勢者或受害者偏好民主轉型。具體而言,中國共產黨幹 部、資本家與新中產階級更傾向維持威權體制,37而工人階級(包 34. 詳見Adam Przeworski , Capitalism and Social Democracy. 與Erik Olin Wright,

“Working-Class Power, Capitalist-Class Interests, and Class Compromise”.

35. 據其對阿根廷威權體制民主化的分析,Gerardo L. Munck的作品對學生、各階級 組 織 的 集 體 行 動 與 軍 方 的 政 治 立 場 有 詳 盡 的 描 述 , 見Gerardo L. Munck,

Authoritarianism and Democratization: Soldiers and Workers in Argentina, 1976-1983 (University Park, Penn.: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8).

36. 見林宗弘,「城市中國的無產化:中國城鎮居民階級結構的轉型與社會不平等, 1979-2003」以及Thung-Hong Lin and Xiaogang Wu, “The Transformation of Chinese Class Structure: 1979-2005,” Social Transformations in Chinese Societies, Vol. 5 ( 2009), pp. 81~112,或見邊燕杰等對幹部權力維繫的研究, Yanjie Bian and John R. Logan, “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Persistence of Power: The Changing Stratification System in Urba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61, No. 5 (October 1996), pp. 739~758.

37. 對中國共產黨如何收編私營資本家的研究參見Bruce J. Dickson, Red Capitalists

in China: The Party, Private Entrepreneurs, and Prospects for Political Change

(18)

括國有或集體單位的工人)與個體戶更愛好民主轉型。 威權體制下各階級的理性選擇理論符合社會民主模型的預 期,並且與教條馬克思主義及現代化理論背道而馳。首先,馬克思 與現代化理論家都認為資產階級與知識分子偏好民主而工人階級 反對之,但本文的社會民主模型認為在目前的中國大陸,工人階級 與弱勢群體更支持民主與經濟平等;反之資產階級與中產階級仍支 持威權主義,共產黨員與國家幹部作為政治權威的擁有者——甚至 近似於地主,可以操弄城市土地開發的所有權,則是最反民主的勢 力。其次,隨著中國經濟朝資本主義轉型,除了受私有化衝擊的國 有與集體單位工人之外,私營企業工人的階級意識也會逐漸提升, 形成一個偏好民主體制與再分配政策的城市中下階級群體。然而, 如前文「毛主義模型」所言,相較私營企業工人,國有與集體單位 工人對無產階級的身分認同與平均主義的意識形態可能仍然更為 強烈。 上述的毛主義模型、政治現代化模型與社會民主模型在各個階 級對民主與平均主義的偏好方面,分別提出了不同的假設命題。以 下我們將以經驗數據來檢驗,上述三種模型在解釋中國民眾階級意 識與政治意識上的有效性。

參、階級位置與階級意識的測量與理論假設

建立客觀的階級位置分類方式,是研究階級位置如何影響階級 意識的前提。本文裡中國的客觀的階級位置,來自林宗弘與吳曉剛 所發展的新馬克思主義階級分類。38此一分類立基於新馬克思主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o, “The Changing Pattern of Classes and Class Conflict in China,” Journal of

Contemporary Asia, Vol. 33, No. 3 (2003), pp. 363~376。蔡欣怡認為中國資本家反

民主的態度違反了政治現代化理論的預設,但本文認為社會民主的理性選擇模型 可以解釋這種態度,參見Kellee S. Tsai,Capitalism without Democracy: The Private

Sector in Contemporary China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2007).

(19)

對生產性資產的分析—封建主義下對農業勞動力的束縛—對應於 中國戶籍制度裡的農業戶口、資本主義下的勞資差異、國家社會主 義下的單位權威差異—對應於中國大陸的國有單位與集體單位,以 及社會主義下的技術差異,據此可將中國民眾的階級位置分為十 類。與中國大陸社會學者所發展的十大社會分類以及英國的韋伯學 派分類法相比,林宗弘與吳曉剛的十大階級分類對中國大陸民眾的 教育程度與收入分配有更佳的估計能力。39 在本文中,對中國民眾的階級位置分類操作方式,具體如下: 首先,筆者將國家社會主義(毛時代)與資本主義下的階級結構分 開,依據毛時代的戶口制度(農業/非農戶口)、單位級別(國有 /集體)與幹部身分的有無(代表權威與技術資產),將中國民眾 區分為六類——農民、農村幹部、集體工人、集體幹部、國企工人 與國家幹部,並且將改革開放後資本主義下的階級位置,依據資本 與權威/技術的有無區分為四類——資本家、小資產階級(個體 戶)、新中產階級(專家/管理人員)與非技術工人(無產階級)。 此一分類方式詳見圖二所示。然而,由於本文所使用的CGSS-2003 數據僅包括城鎮居民的樣本,因此筆者僅使用了其中的八類——計 畫經濟下的集體工人、集體幹部、國企工人與國家幹部,以及資本 主義下的四種位置——資本家、小資產階級、新中產階級與非技術 工人。 近年來,對中國中產階級的研究似乎有增加的趨勢,筆者在此 特別說明本文的分類法與其它中產階級界定方式的差異與一些優 點。相對於以貧富差距的經驗標準——例如所得或房地產價值來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Structure: 1979-2005”,以及林宗弘、吳曉剛,「中國的制度變遷、階級結構轉型 和收入不平等:1978-2005」。 39. 相關理論見林宗弘,「城市中國的無產化:中國城鎮居民階級結構的轉型與社會 不平等,1979-2003」。對幾種階級分類模型之統計效度比較有興趣者,請參考林 宗弘、吳曉剛,「中國的制度變遷、階級結構轉型和收入不平等:1978-2005」論 文中的表三與表四。

(20)

為分類方法所界定出的中產階級,40本文刻意將經驗中被稱為中產 階級的各類型——國有幹部、集體幹部、個體戶與私部門的技術或 管理人員分為四類,如市場轉型理論所指出的,要比較政治資本與 人力資本在經濟轉型過程中的差異,就必須把國家幹部或集體幹 部,與私營機構中的個體戶與新中產階級做出區分,確定兩者的所 得與政治意識並無統計差異之後再行合併,才符合理論與實證研究 的規範。來自中國大陸的歷年數據顯示,這四類民眾的所得發展趨 勢確有不同——國家幹部與新中產階級獲益較多,41本文則將證明 這四類民眾的階級意識也有差異。 階級意識的衡量是社會階層化研究中的一大難題,威權體制下 的社會調查面對更嚴重的困境。跟隨新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分析,本 文將階級意識的測量分為兩個部分:微觀層次的主觀階級身分與階 級實踐,以及宏觀層次的意識形態或政治態度。42在微觀層次上, 階級位置一定程度上限制並決定了主觀階級認同與階級實踐。43由 於主觀階級意識(工人自以為是資本家)導致個人客觀階級位置的 流動(從工人變成資本家)幾乎不可能發生,在個體層次上的「內 生性」(endogenous)問題可以忽略。此外,威權體制下微觀層次的 主觀階級身分—例如一個人自認為是工人或資本家—並不是什麼 敏感的議題,但所謂的階級實踐——例如勞動過程、罷工行為等仍 不易測量。事實上,新馬克思主義的階級意識研究中對微觀階級實 踐的測量問題著墨並不多。

40. 對某些研究以所得或房地產界定階級的批評,見Erik Olin Wright, Classes. 41. 請參考Victor Nee,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 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 Th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54, No. 3 (October 1989), pp. 663~681,並參見林宗弘、吳曉剛,「中國的制度變遷、階級結構轉型和收入 不平等:1978-2005」。

42. Erik Olin Wright, Class Counts.

43. 對美國階級意識微觀層次的測量可參見Mary R. Jackman and Robert W. Jackman,

Class Awareness in the United States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21)

在宏觀層次上,階級結構一定程度上限制並決定了階級形成與 各階級的政治傾向。雖然文化與政治因素也可能會反過來影響階級 結構的變遷,44但多數的研究者仍然承認階級結構在很大程度上塑 造了各階級成員的意識形態與階級政治結盟的可能性。45在民主體 制下,階級結盟、政治態度或階級鬥爭的集體行動,通常用選民的 投票行為、工會組織率或罷工人數就可以較準確地衡量,46但是在 威權體制下,我們不可能以選舉或工會數據來做為階級意識的指 標。因此,筆者使用對社會政策或稅收政策意見的量表,來衡量不 同階級成員意識形態的左右程度。47 然而,用西方社會平均主義量表在測量中國民眾的意識形態 時,必須面對一些限制或偏誤。首先,中國共產黨官方宣傳仍然強 調社會主義的政治信念,這導致受訪者在面對相關問題時,可能出 現三種偏誤:第一種是「受訪者偏誤」(interviewee’s bias)——受 訪者基於恐懼或客氣而做出符合政治正確標準的回答,但卻是違心 之論;第二種是「訪員偏誤」(interviewer’s bias)——訪員的引導 或其所代表的公眾壓力導致受訪者做出某種回應;第三種是「答是 偏誤」(「yea-saying bias」),也就是受訪者不耐煩或是不解題意,乾 脆對一系列測量意識形態的問題全部回答「是」或「同意」。48這三 種偏誤,可能導致受訪者對類似問題的答案前後不一致,令問卷的 信度與效度大打折扣。

44. E. P. Thompson, 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

45. 對階級結構影響階級政治行動的歷史比較研究見Barrington Jr. Moore, Social

Origins of Dictatorship and Democracy: Lord and Peasant in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World. 或見Adam Przeworski 的理性選擇模型對歐洲社會民主的分析,

Adam Przeworski, Capitalism and Social Democracy.

46. 最近英國階級投票的研究成果見Tak Wing Chan and John H. Goldthorpe, “Class and Status: The Conceptual Distinction and Its Empirical Relevance,”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72, No. 4 (August 2007), pp. 512~532.

47. 同樣的作法請參閱Erik Olin Wright的Classes與Class Counts. 48. 對此種偏誤的討論可以參考Erik Olin Wrigh, Class Counts, p. 451.

(22)

本文中另一個測量階級形成的指標是民主態度量表。理論上, 威權體制下各階級成員對民主的偏好程度應有顯著差異,因此,這 是在威權主義下衡量宏觀階級形成的一種替代估計工具。民主態度 量表的優勢在於,民主並非中國共產黨官方意識形態宣傳裡的關鍵 辭;反之,由於民主政治仍然是個敏感的問題,相關的問題可能會 被社會調查的合作單位從問卷中刪除。即使問卷中保留了相關的政 治態度問題,研究者還是可能面對「拒答偏誤」(non-response bias) 或者「答是偏誤」,而且受訪者常無法理解題旨。不可否認的,在 中國大陸當代的社會調查裡,無論是平等主義量表或是民主態度量 表,都或多或少出現了上述的信度問題,因此整組測量問題往往前 後不一致,而統計結果也常不顯著。上述兩個在中國大陸測量意識 形態與政治意見時的常見問題,我們應該謹記在心。 如前所述,階級研究通常認為受訪者的階級位置對其階級意識 以及政治態度,應該有一定的影響。筆者將三種模型—毛主義、社 會民主與政治現代化模型—不同階級位置對應於主觀階級認同、平 均主義指標與民主態度指標等三種測量的結果展現於圖二。 圖二所呈現的三種模型各有其特徵:首先,毛主義模型將工人 與私營企業中的職員或雇主區分成兩種明顯的身分——紅五類與 其他較差的階級出身,因此國企與集體職工以及私營企業工人應該 多半自認為是無產階級,而資本家、自雇者與中產階級則被定位為 走資派。類似地,毛主義也把階級出身與意識形態當成同一回事, 出身紅五類就應該信奉激進的平均主義與無產階級專政,階級出身 不純正者就會成為反對平均主義的牛鬼蛇神。 相對於二分法的毛主義模型,與社會民主相近的新馬克思主義 的微觀—宏觀模型則在階級結構中界定了「矛盾的階級位置」,並 且以此來預測中產階級與小資產階級相對模糊的主觀階級認同,也

(23)

圖二:新馬克思主義的中國社會階級分類與階級形成的三種模型之關係

就是說,中產階級與小資產階級在面對上述平均主義或民主態 度測量時,可能採取無意見或者自相矛盾的立場,與工人或資產階

(24)

級相比,其意識形態的平均評分在統計上可能有顯著地差異。49此 外,由於國企與集體幹部也是組織權威的擁有者,這兩群幹部的意 識形態更有可能介於資產階級與工人之間。 其次,在宏觀的意識形態方面,依據毛主義模型、現代化模型 與社會民主模型的預測,中國城鎮地區八類階級位置將會呈現出不 同的階級形成:毛主義模型認定資本主義下的資產階級、小資產階 級與新中產階級等在意識形態上屬於右派,而城鎮職工與無產階級 在意識形態上屬於左派,社會民主模型則強調矛盾的階級位置對中 產階級造成的效果。因此,毛主義模型與社會民主模型推論階級位 置與階級形成之間的關係,與兩個模型對主觀階級認同分布的預測 十分類似——兩者的差異在於對幹部與中產階級意識形態的預測。 最後,在民主態度指標的預測方面,現代化模型與毛澤東模型 非常類似,認為工人階級——包括公有部門的受雇者,應該傾向反 對資產階級民主,而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與新中產階級是民主的 支持者。反之,社會民主模型則認為資產階級與國家幹部作為經濟 轉型的獲益者,應傾向維持威權體制,私營部門非技術工人——馬 克思主義所定義的無產階級、個體戶、國企工人與集體工人作為經 濟轉型下的弱勢者或受害者,應偏好民主體制,私營部門的新中產 階級政治態度則介於兩者之間。 圖二表格的對比,可以視為三種模型對各階級主觀認同、意識 形態與民主態度的競爭性假設,其中又以經常被中產階級研究混淆 的公有單位幹部、個體戶與新中產階級最為關鍵:在主觀的階級認 同與平均主義方面,毛主義模型與現代化理論認為國有幹部傾向無 產階級認同與平均主義,而社會民主模型則認為國有幹部也可能自 認為是中產階級甚至資產階級;反之,毛主義模型將私營部門的新

(25)

中產階級與個體戶打為右派,但社會民主模型認為新中產階級或個 體戶的階級認同與對平均主義的看法應該介於資方與勞方之間。透 過社會調查的經驗數據,我們可以判斷這些模型是否符合中國城鎮 居民的主觀認知。

肆、數據來源與測量指標的建構

本文所使用的數據主要來自中國綜合社會調查(China General Social Survey, CGSS-2003)計畫,2003年度項目是調查的第一期, 由香港科技大學調查研究中心和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系共同主 持,調查在2003年10月和11月間完成,在559個中國城市地區居民 委員會中完成問卷5,894份,成功率為81%。根據CGSS-2003在中國 城鎮地區分層隨機入戶抽樣所得到的個人層次的豐富資料,我們可 以將之分類到八種階級位置,50這是本文最重要的自變量。在 CGSS-2003數據中,問卷設計者列出了測量主觀階級認同、意識形 態與民主態度的一系列問題;然而,在後續的2005年度全國抽樣問 卷中卻刪除了與民主態度及勞資爭議有關的部分,因此本文仍以 2003年度數據為主。在此數據中,筆者挑出了四組測量微觀層次階 級意識與宏觀層次階級形成的問題,作為構成因素分析所使用的相 關組成因素,問卷的相關問題見表一所示。 本文挑選的第一組問題針對的是受訪者的主觀階級認同。在 CGSS-2003的問卷其中一題「現在社會上常常將人們劃分為下面一 些不同的類型,您認為自己屬於其中的哪一個群體?」答案裡給受 訪者四組二分法的階層位置選項:富人或窮人、幹部(領導)或群 眾、有產或無產、管理者與被管理者,並詢問他們認為自己屬於二 分法的哪一組。雖然由於某些原因,中國社會綜合調查問卷的設計 50. 同樣的八類在統計上可以計算出顯著的所得與房地產不平等,見林宗弘,「城市 中國的無產化:中國城鎮居民階級結構的轉型與社會不平等,1979-2003」。

(26)

者刻意避免使用「階級」一詞,可能導致測量上的困擾,我們仍假 設相對而言,受訪者選擇自己屬於窮人/群眾/無產者/被管理者 的,其主觀的工人階級認同較強而資產階級認同較弱,反之選擇富 人/幹部/有產者/管理者的,其主觀的資產階級認同較強而工人 階級認同較弱。這四組二分法形成的向量,構成本文第一個測量微 觀層次階級意識,或者說主觀階級認同的指標。 本文挑選的第二組問題,測量的是受訪者的階級實踐。階級實 踐指的是在勞動過程中工作經歷與勞資鬥爭的影響。事實上,新馬 克思主義的研究雖然提及階級實踐(宏觀層次對應的是階級鬥 爭),卻不曾提供具體的測量指標,而且階級實踐在統計模型裡的 定位不明確:既是階級位置的應變量、又是影響階級意識與形成的 自變量——也就是兩者之間的中介變量。此處,筆者暫時把階級實 踐當成階級位置的應變量來看待,我們所使用的問題是「假定您的 單位在調整工資或工作時,使包括您在內的一大批人受到嚴重不公 正的待遇,這時,如果有人想叫上大家一起去找領導討個說法,動 員您一起去,您會怎麼辦?」若是受訪者對集體行動表達正面的參 與態度,則表示其微觀層次的階級意識較強;反之若採取消極抵制 的態度,則表示其階級意識較弱。這個參與/抵制集體行動的二分 法,構成了本文測量微觀層次階級實踐與階級意識的第二個指標。 本文挑選的第三組問題,測量的是受訪者對社會政策的意識形 態。這些問題與受訪者的平均主義傾向有關,例如「進城農民工應 該享受與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或是「應該從有錢人那裡徵收更多 的稅來幫助窮人」等,受訪者可以在「同意」、「不知道」與「不同 意」三組答案中做選擇,在數據處理方面,筆者將這三種回答登記 為「1」、「0」與「-1」。此處假定若是受訪者同意平均主義的社會政 策與稅收政策,則為意識形態偏左;反之若其反對平均主義的社會 政策與稅收政策,則為意識形態偏右。這個支持左派或右派政策的

(27)

程度,構成了本文測量宏觀層次平均主義意識形態的指標。 最後,筆者挑選了七個與民主態度有關的問題,包括「民主就 是政府要為民做主」、「每個人無論水準高低,都有同樣的權利討論 國家與地方的大事」、「討論國家和地方的大事需要比較高知識和能 力,所以只能讓有較高知識和能力的人參與」等,來測量受訪者對 民主制度的認知或偏好,同樣地,受訪者可以在同意、不知道與不 同意三組答案中做選擇。我們假定若受訪者同意公正選舉、平等的 決策權力與程序正義才代表真正的民主制度,或是反對威權主義的 菁英政治決策方式(例如反對民主就是政府做主),則表示受訪者 對民主信念的認知清晰並且偏好民主制度;反之,若受訪者認同不 民主的決策手段、不平等的權力分配或是對民主定義不清等,則表 示受訪者對民主信念的認知錯亂,並且偏好威權主義。支持或反對 民主價值的程度,構成了本文測量宏觀層次政治態度的指標。 表一:測量階級意識與階級形成:構成四個指標所使用的問題,CGSS-2003 問卷 題號 問 題 評分 向量 方向* 微觀層次:測量主觀階級認同/階級實踐的問題 現在社會上常常將人們劃分為下面一些不同的類型,您認為 自己屬於其中的哪一個群體? I 7(a) 富人/窮人 0/1 + I 7(b) 領導、幹部/群眾 0/1 + I 7(d) 有產/無產 0/1 + I 7(e) 管理者/被管理者 0/1 + J 6 假定您的單位在調整工資或工作時,使包括您在內的一大批 人受到嚴重不公正的待遇,這時,如果有人想叫上大家一起 去找領導討個說法,動員您一起去,您會怎麼辦?

(28)

問卷 題號 問 題 評分 向量 方向* (1)大力支持,積極參與 (2)可以參與,但不出頭 1 + (3)-(5)看情況、不參與 0 宏觀層次:測量民主態度的問題 下列是一些說法,您是否同意?還是不同意?還是不知道? 同意為1,不知道 為0,不同意為-1 J 9(1) 民主就是政府要為民做主 -1/0/1 − J 9(2) 只有老百姓對國家和地方的大事都有直接的發言權或決定 權,才算是民主 -1/0/1 + J 9(3) 如果老百姓有權選舉自己的代表去討論國家和地方的大事,也算是民主 -1/0/1 + J 9(4) 每個人無論水準高低,都有同樣的權利討論國家與地方的大 -1/0/1 + J 9(5) 討論國家和地方的大事需要比較高知識和能力,所以只能讓 有較高知識和能力的人參與 -1/0/1 − J 9(6) 決定國家和地方上的大事,關鍵是看結果是否對大家有利 -1/0/1 − J 9(7) 決定國家和地方上的大事,關鍵是看做出決定的方法是否合 -1/0/1 + 宏觀層次:測量平等主義的問題 下列是一些說法,您是否同意?還是不同意?還是不知道? J 9(8) 進城農民工應該享受與城市居民相同的待遇 -1/0/1 + J 9(9) 應該從有錢人那裡徵收更多的稅來幫助窮人 -1/0/1 + J 9(10) 現在有的人掙的錢多,有的人掙的錢少,但這是公平的 -1/0/1 − 註:*向量方向為負向者,在因素分析中已經調整為同一方向。

(29)

表二:相關係數與因素分析的結果:主觀階級認同、民主態度與平等主義指標的 構成加權相關係數矩陣(測量主觀階級認同的問題因素分析(主觀階級認同“”²²加權相關係數矩陣:測量民主態度的問題因素分析:民主態度“”²²加權相關係數矩陣:測量平等主義的問題因素分析:平等主義“”²²

加權相關係數矩陣(Power-Weighted Correlation Matrix): 測量主觀階級認同的問題

因素分析(Principal-component Factor Analysis): 主觀階級認同

I7(a) I7(b) I7(d) I7(e) Factor Eigenvalue Difference Proportion Cumulative I7(a) 1 Factor1 1.80795 0.97934 0.4520 0.4520 I7(b) 0.2131* 1 Factor2 0.82861 0.05713 0.2072 0.6591 I7(d) 0.2006* 0.2461* 1 Factor3 0.77148 0.17953 0.1929 0.8520 I7(e) 0.2324* 0.4021* 0.2975* 1 Factor4 0.59195 - 0.1480 0.8851

Note: “*” P<0.01 Note: LR test: X²(6) = 2236.42, P> G² = 0.0000

加權相關係數矩陣:測量民主態度的問題 因素分析:民主態度

J9(1) J9(2) J9(3) J9(4) J9(5) J9(6) J9(7) Factor Eigenvalue Difference Proportion Cumulative J9(1) 1 Factor1 1.55726 0.2328 0.2225 0.2225 J9(2) -0.1485* 1 Factor2 1.32446 0.33856 0.1892 0.4117 J9(3) -0.0856* 0.0691* 1 Factor3 0.9859 0.05297 0.1408 0.5525 J9(4) -0.0219 0.1478* 0.1401* 1 Factor4 0.93293 0.06771 0.1333 0.6858 J9(5) 0.0960* -0.0375* -0.0086 0.3264* 1 Factor5 0.86522 0.12229 0.1236 0.8094 J9(6) 0.0828* -0.1917* -0.1043* -0.1010* 0.0815* 1 Factor6 0.74294 0.15165 0.1061 0.9155 J9(7) -0.1196* 0.1567* 0.1189* 0.1234* -0.0464* -0.0284 1 Factor7 0.59129 . 0.0845 1

Note: “*” P<0.01 Note: LR test: X²(21) = 1926.63, P> G² = 0.0000

加權相關係數矩陣:測量平等主義的問題 因素分析:平等主義

J9(8) J9(9) J9(10) Factor Eigenvalue Difference Proportion Cumulative J9(8) 1 Factor1 1.16943 0.14907 0.3898 0.3898 J9(9) 0.1163* 1 Factor2 1.02036 0.21014 0.3401 0.7299 J9(10) -0.0206 0.1365* 1 Factor3 0.81021 . 0.2701 1

(30)

透過因素分析方法(principal-component factor analysis method), 我們可以從上述幾組答案中建構出連續的向量作為測量指標。筆者 將加權相關係數與因素分析的結果並列於表二。從相關係數可以看 出,受訪者在我們選擇的四個主觀階級認同問題上,回答十分一 致,各問題的答案顯著相關,因此所計算出主觀階級認同的首要向 量(Factor 1)足以解釋四個問題中大部分的變異比例,具有較好的 統計性質。在估計階級實踐的問題上,答案僅是參與或抵制的二分 法,因此不需進行因素分析。 在測量意識形態與民主態度的題組方面,我們已經將傾向平均 主義或民主態度的選項依據表一當中的「+/─」轉換成同一方向 的變量;然而,從相關係數矩陣可以發現受訪者面對各問題的回答 部分不一致。舉平均主義的三個問題為例,反對歧視農民工與支援 租稅公平的係數為顯著正相關,但反對歧視農民工者與宣稱貧富差 距合理者之間的關係卻不顯著。與平均主義指標相比,民主態度指 標面對更嚴重的不一致,特別是第一題、第二題與第六題,由於問 題本身的模糊之處與刻意運用相反的命題來測量信度,導致受訪者 答案前後不一。相對來說,第二題到第四題回答同意表示受訪者支 持並理解民主,第五題回答同意者是反民主而支持菁英決策,這四 題在轉換成同方向向量後,呈現顯著的正相關,顯示受訪者對這些 問題有相對較明確的理解與回應。 為了避免研究者對問題的操弄——也就是只使用對研究結果 有利的問題來進行因素分析,筆者仍然使用了包括正反面問題在內 的所有的題組,來構成因素分析的首要向量,並且以此作為測量主 觀階級認同、平均主義意識形態與民主態度的指標。此外,從因素 分析可以看出在平均主義與民主態度方面,有兩個以上的不同向量 在模型中起顯著作用,這也是受訪者回答不一致所導致的後果,混 亂的答案可能來自受訪者偏誤、訪員偏誤、「說是偏誤」與受訪者

(31)

不明白題旨等等。由於本文假設上述問題應能測得一個同方向的連 續變量,因此只選擇首要向量來作為平均主義與民主態度的測量指 標。在下列迴歸模型中,我們就是以本節所陳述的三個連續指標— 主觀階級認同指標、平均主義指標、民主態度指標—與一個分類變 項(參與/抵制集體行動)作為應變量。

伍、模型與統計結果

上述的幾個指標能否呈現中國民眾的階級意識或階級形成 呢?筆者以柱狀圖來呈現各城鎮地區居民的階級位置與主觀階級 認同、平均主義與民主態度指數平均數的關係。圖三呈現了各階級 位置成員主觀階級認同指標的平均數,正向為認同工人階級、負向 為認同資產階級,我們可以發現其中三個階級位置——集體工人、 國企工人與私營非技術工人的工人階級認同遠高於整體平均,而資 本家的資產階級認同(負向)最強;相對地,新中產階級、國家幹 部與集體幹部介於兩者中間,個體戶或許由於參與了勞動過程,反 而比較貼近工人階級認同,因此,這個結果基本上符合新馬克思主 義階級分析的預期。另一個值得注意的特徵是國企工人與集體工人 對無產階級的主觀認同比私營非技術工人更為強烈,這個特殊的現 象顯示對集體與國企工人來說,毛主義模型可能對其自我認同仍然 有影響力。 圖四呈現了各階級位置成員意識形態平均主義指標的平均 數,正向為認同平均主義的政策或者是相對左傾、負向為反對平均 主義的政策或者是相對右傾。我們可以發現主觀階級認同與平均主 義指標統計分布的相似之處:集體工人、國企工人與私營非技術工 人的左傾程度高於整體平均數;反之,資本家有強烈的反平均主義 或者右派傾向,新中產階級、個體戶與集體幹部對平均主義的偏好 介於兩者之間。另一方面,國企工人與集體工人的平均主義傾向,

(32)

仍遠高於私營企業的非技術工人。然而,與主觀階級認同分布的最 大差異,在於國家幹部呈現了相對左傾的平均主義意識形態,這或 許是由於國家幹部更加熟悉官方宣傳,而出現了受訪者偏誤的後 果。整體而言,我們可以說階級位置與意識形態的關係仍受到毛主 義模型的影響,但大致與社會民主模型的預期趨近。 圖五呈現了各階級位置成員民主態度指標的平均數,正向為相 對支持民主制度或反對威權主義菁英決策、負向為反對民主制度或 支持威權主義菁英決策。我們可以發現民主的支持者與反對者隨權 威/技術的有無分為兩大陣營:個體戶、集體工人、國企工人與私 營非技術工人對民主的支持程度高於整體平均;反之,國家幹部與 資本家有強烈的反民主態度或是威權主義傾向,新中產階級與集體 幹部對民主態度的偏好介於兩者之間,前者對民主的偏好又略高於 後者。整體而言,我們可以說階級位置與民主偏好的關係大致與社 會民主模型的預期接近,而與政治現代化模型的假設大相逕庭。 權威/技術(幹部) 無權威/技術 集體單位 國有單位 無資本 資本所有者 -1 -0.8 -0.6 -0.4 -0.2 0 0.2 0.4 圖三:不同階級位置之中國城鎮居民主觀階級認同指標平均數的柱狀圖,CGSS-2003 中 產 階 級 資 本 家 工人階級認同度 國 家 幹 部 國 企 工 人 集 體 工 人 集 體 幹 部

(33)

權威/技術(幹部) 無權威/技術 集體單位 國有單位 無資本 資本所有者 -0.4 -0.35 -0.3 -0.25 -0.2 -0.15 -0.1 -0.05 0 0.05 0.1 圖四:不同階級位置之中國城鎮居民平均主義指標平均數的柱狀圖,CGSS-2003 權威/技術(幹部) 無權威/技術 集體單位 國有單位 無資本 資本所有者 -0.35 -0.3 -0.25 -0.2 -0.15 -0.1 -0.05 0 0.05 0.1 0.15 0.2 圖五:不同階級位置之中國城鎮居民民主態度指標平均數的柱狀圖,CGSS-2003 平等主義/左傾指標 民主態度指標 國 家 幹 部 資 本 家 集 體 工 人 集 體 工 人 集 體 幹 部 資 本 家 體 幹 部 個 體 戶 中 產 階 級 私 營 工 人

(34)

表三:階級位置對微觀階級意識與宏觀階級形成等四個指標的迴歸係數, CGSS-2003

模型一(OLS) 模型二(Logit) 模型三(OLS) 模型四(OLS) 自變量 應變量 主觀階級認同 參與勞資爭議 平均主義指標 民主態度指標 階級(dummy) 國家幹部 -0.192** 0.061 -0.054 -0.224*** (0.063) (0.144) (0.071) (0.072) 國企工人 0.310*** 0.198+ 0.052 0.009 (0.044) (0.113) (0.056) (0.055) 集體幹部 -0.240 0.216 -0.117 -0.128 (0.147) (0.247) (0.127) (0.126) 集體工人 0.318*** -0.083 0.101 0.120 (0.061) (0.195) (0.100) (0.098) 小資產階級 -0.137* -0.115 -0.123 0.071 (0.061) (0.161) (0.078) (0.072) 新中產階級 -0.487*** 0.190 -0.046 -0.067 (0.084) (0.163) (0.083) (0.077) 資本家 -0.800*** -0.453 -0.212 -0.043 (0.223) (0.381) (0.195) (0.188) 控制變量 教育年限 -0.045*** 0.050*** -0.019** -0.023** (0.007) (0.014) (0.007) (0.007) 共產黨員 -0.529*** -0.140 0.033 -0.201*** (0.061) (0.110) (0.055) (0.056) 女性 -0.133*** -0.143+ 0.033 -0.074+ (0.036) (0.080) (0.039) (0.038) 年齡 -0.006** -0.010* 0.011*** 0.009*** (0.002) (0.004) (0.002) (0.002) 常數項 0.819*** 0.128 -0.350* -0.050 (0.125) (0.272) (0.135) (0.133) R-squared 0.159 0.028 0.045 LR X² 52.93*** N 3553 3553 3553 3553 附註:(a) 括弧內為標準誤。 (b) 以私營非技術工人(無產階級)為參照組。 (c) “*” p<0.05, “**” p<0.01,”***” p<0.001, “+” <0.1(雙尾檢定)

(35)

前面三個柱狀圖並未控制其他變量,也未顯示各階級位置差異 的統計顯著程度,僅呈現了各階級位置的平均數。因此筆者以主觀 階級認同、平均主義指標與民主態度指標這三個連續變量作為應變 量,運用簡單線性迴歸模型(ordinal least square (OLS) regression) 來估計階級位置與其他控制變量對上述三個指標的影響。此外,本 文用來測量階級實踐的參與/抵制抗爭指標是個二分變項,因此筆 者運用二元邏輯迴歸(Logit regression model)來估計受訪者的客觀 階級位置與其他特徵對其參與集體行動(參與=1)的影響。 在表三的四個模型中,模型一(OLS)的應變量是主觀階級認 同、模型二(Logit)的應變量是參與勞資爭議、模型三的應變量是 平等主義指數,模型四的應變量是民主態度指數,四個模型的自變 量相同,主要是資本主義與國家社會主義下的八個階級位置的虛擬 變量(dummy variables),以非技術工人(無產階級位置)為參照組。 在控制變量方面,筆者加入教育程度與共產黨員這兩個被廣泛用來 測量「人力資本」(human capital)與共產黨社會之「政治資本」(political capital)的變量,51其統計結果有一定的參考價值。此外,性別與年 齡對階級認同、意識形態與政治態度的影響也應該列入考慮。 從表三的統計顯著程度來看,在四個模型當中只有估計主觀階 級認同的模型一統計表現較佳。模型一的迴歸係數大部分都通過了 0.95顯著水準,而主觀工人階級認同的預測值也與敘述統計中各階 級位置平均數的分布一致——對中下階級的身分認同由高至低分 別為集體工人、國企工人(兩者相當)與私營非技術工人,較認同 資產階級或中上階級身分者(迴歸係數為負值),由低至高的順序 51. 見Victor Nee, “A Theory of Market Transition: From Redistribution to Markets in

State Socialism,”; Yanjie Bian and John R. Logan, “Market Transition and the Persistence of Power: The Changing Stratification System in Urban China,” 以及 Xiaogang Wu and Yu Xie, “Does the Market Pay off? Earnings Returns to Education in Urban China,” 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Vol. 68, No. 3 (June 2003), pp. 425~44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年級 教學重點 學科活動 價值觀及態度 三年級 主題:粵劇 中文科:認識粵劇的背景

第十條 香港特別行政區應當通 過學校、社會團體、媒體、網絡 等開展國家安全教育,提高香港 特別行政區居民的國家安全意識

Arthur Waldron, The Warlord: Twentieth-Century Chinese Understandings of Violence, Militarism, and Imperialism The American Historical Review,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第一章 總綱 第一條.

y Define  clearly  the  concept  of  economic  growth  and  development  (Economic  growth  can  simply  be  defined  as  a  rise  in  GDP  or  GDP  per 

(1996)“Urban knowledge parks and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strategies”, Journal of Urban Planning and Development, 122(2):33-45. (1997)“Strategic behavior and

However, some basic and profound problems that have been addressed by political theorists still lack attention of practitioners in Taiwan, which may have created an misunderstanding

“Contextual Antecedents and Political Consequences of Adolescent Political Discussion, Discussion Elaboration, and Network Diversity.”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2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