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數位時代的人文觀照—林宏桀的創作論述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數位時代的人文觀照—林宏桀的創作論述"

Copied!
8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數位時代的人文觀照-林宏桀的創作論述 

Humanistic Concerns within the Digital Era—

Discourse on the Work of Hung-Chieh Lin

   

研  究  生:林宏桀 

指導教授:林欽賢    教授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 

美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碩士論文 

 

A thesis

Submitted to

Department of Fine Arts

College of Humanities and Liberal Arts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For the Degree of Master of Art

August 2012

Taichung,Taiwan,Republic of China

(2)

數位時代的人文觀照—林宏桀的創作論述

學生:林宏桀 指導教授:林欽賢 教授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在數位時代中,通訊及網路科技發展產生「虛擬」距離卻疏遠了「現實」距離,筆 者藉由觀察這些現象,運用學理及美術史分析作為理論根基,探究因科技而影響人的生 活形態與樣貌,並將心象轉化為創作,再次釐清人存在的價值,具體呈現數位時代在人 與群體、空間互動關係的改變。 本研究之作品選取範圍是從 2009 年至 2012 年間的個人創作為主要內容,研究方向 共分五章:第一章敘述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方法與步驟、範圍與限制。第二章是以存 在主義及卡倫.荷妮的基本焦慮論,來探討數位時代中的人際互動及網路間的關係,做 為藝術創作的依據與構思。第三章陳述個人創作理念與實踐,以人文關懷為思維基礎, 透過油畫的表現形式傳達自我的價值觀。第四章將本創作分為二個系列──「距離」、 「網路成癮」,將創作理念與內容形式去進行分析與詮釋作品的意涵。第五章歸納本次 創作研究的歷程與心得,期望再度拓展自身創作潛能。 關鍵字:數位時代、人文觀照、虛擬、網路成癮

(3)

Humanistic Concerns within the Digital Era—

Discourse on the Work of Hung-Chieh Lin

Student:Hung-Chieh Lin Advisor:Professor Chin-Hsien Lin

Graduate Institute of Fine Arts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Abstract

In the digital era, developments in communication and internet technology have created “virtual" distance, but at the same time also created increasing detachment in “reality" distance. The author has observed these phenomena, employed the theoretical basis of the sciences and art history to analyze the ways in which technology has affected the forms and outlooks of human life, in order to transform projections of the mind into actual works of creation. These works redefine the value of man's existence, and provide manifestations of man's interactions within the human community and spatial relationships in the digital era.

The works chosen for this study consist mainly of personal creations from the period between 2009 and 2012. Research content include the five following chapters: Chapter 1 describes research motive and purpose, research method and procedure, scope and limitations. Chapter 2 is a discussion of interpersonal interactions and networked relations in the digital era based on existentialism and Karen Horney's theory of basic anxiety,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reference and structure for artistic creation. Chapter 3 describes personal creative concepts and creative practice, and how the artist's personal values, deeply founded in humanistic concerns, were expressed by means of oil painting representations. Chapter 4 distinguishes this work of creation into two series—“distance," and “internet addiction," both of which were analyzed and interpreted according to their respective creative concepts, content, and form. Chapter 5 contains a summary of the process and experience of this creative research project with the view of further developing the artist's personal creative potential.

(4)

誌 謝

自畢業後投身教職,一轉眼已過了十數個年頭。離開大學,似乎也遠離了當年塗塗 畫畫的日子,生活的重心變成了教書、指導學生以及家庭和工作,生活就著麼平靜的過 著……。隨著年紀的增長也慢慢地懷念起當學生的日子,想為自己充充電、想要再拿起 筆來畫畫圖、想再唸唸書、想再重回學生的日子,而進入研究所的求學生涯,也更讓人 特別珍惜與享受。 時光飛逝,一轉眼間竟也到了提交論文的時刻,如今執筆在手不免有些許感動與欣 慰。回顧四年的研究生生涯,感謝指導教授林欽賢教授,不管在創作上或是學術上都不 時給予協助,在教授嚴謹與專業的指導下,讓論文與創作方向逐步完整清晰;此外,也 要感謝口試委員莊明中主任及陳冠君教授的指導與建議讓本論文有更大的改進空間,使 創作研究更臻完善。 感謝系上老師的認真與付出,在你們的身上真的是看到了真正的專業與付出,謝謝 系上所有教導過的老師們,以及同甘共苦一起奮鬥的研究所同學們,使筆者這四年的研 究生涯充實豐富。還有同為同班同學的內人,這四年來一同的學習與努力、一起忙著照 顧小朋友、一起趕畫、一起熬夜趕論文,點點滴滴都是最美好的回憶。 最後,將此榮耀獻給所有幫助過我的人! 林宏桀 謹致於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美術學系碩士在職專班 中華民國一 O 一年八月

(5)

目 錄

封面內頁 審定頁 授權頁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ii 誌謝 ... iii 目錄...iv 圖目錄...v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研究方法 ... 3 第三節 自我創作分析與流程 ... 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9 第五節 名詞解釋 ... 9 第二章 創作研究之學理基礎 ... 11 第一節 存在的哲學思維 ... 11 第二節 卡倫.荷妮的基本焦慮論 ... 15 第三節 人際關係的親與疏 ... 19 第四節 人與科技網路的遭逢 ... 23 第三章 創作理念與實踐 ... 28 第一節 從藝術中體現人性關懷 ... 28 第二節 創作形式與表現 ... 34 第三節 油畫媒材與技法 ... 43 第四章 作品分析與詮釋 ... 49 第一節 距離系列 ... 49 第二節 網路成癮系列 ... 66 第五章 結論與展望 ... 76 第一節 結論 ... 76 第二節 展望 ... 77 參考文獻 ... 79

(6)

圖 目 錄

圖 1 創作研究流程圖...8 圖 2 霍伯《夜鷹》油彩,84×152cm,1942... ...22 圖 3 霍 伯《紐約辦公室》油彩,102×140cm,1962...22 圖 4 孟克《病童》油彩,119.5×118.5cm,1885...31 圖 5 席勒《死神與女孩》油彩,1915...31 圖 6 庫爾貝《碎石工》油彩,312 x213cm,1851...35 圖 7 庫爾貝《畫室》油彩,359 x 598cm,1855...35 圖 8 庫爾貝《奧南的葬禮》油彩,314 x 663cm,1849...36 圖 9《失溫的相遇》(局部) ...38 圖 10《0 與 1 的距離》(局部)...38 圖 11 《速食愛情》(局部)... 39 圖 12《速食愛情》(局部)... 39 圖 13《網路戀情》(局部)... 39 圖 14《綁架》(局部)... 39 圖 15《城市戀人》(局部)... 39 圖 16《數位腦》(局部)...39 圖 17 林宏桀《失溫的相遇》油彩,116.5×91cm,2011...40 圖 18《數位腦》(50F)...41 圖 19《沾黏》(50F)...41 圖 20《綁架》(50F)...41 圖 21 林宏桀《近距離的遙遠》油彩,173×136cm,2011...42 圖 22 林宏桀《速食愛情》油彩,116.5×91cm(二幅),2011...42 圖 23 打底劑 GESSO 及 打底工具...44 圖 24 打底劑 GESSO 製作 1...44

(7)

圖 25 打底劑 GESSO 製作 2...45 圖 26 繪畫用油...45 圖 27 繪畫過程...47 圖 28 以小圭筆進行細部描繪...47 圖 29 林宏桀《失溫的相遇》油彩‧畫布,116.5×91cm(50F),2010...51 圖 30 林宏桀《近距離的遙遠》油彩‧畫布,173×136cm(100F),2010...54 圖 31 林宏桀《速食愛情》油彩‧畫布,133×91cm(50F×2 幅),2011...57 圖 32 林宏桀《城市戀人》油彩‧畫布,173×136cm(100F),2011...60 圖 33 林宏桀《網路戀情》油彩‧畫布,173×136cm(100F),2011...63 圖 34 林宏桀《數位腦》油彩‧畫布,116.5×91cm(50F),2012...67 圖 35 林宏桀《沾黏》油彩‧畫布,116.5×91cm(50F),2012...70 圖 36 林宏桀《綁架》油彩‧畫布,116.5×91cm(50F),2012...73

(8)

第一章    緒論 

          二十一世紀的今日已是「數位科技」(Digital Technology)的時代,隨著時代的變 遷,日新月異的科技在無形中不斷改變我們的生活方式。人們接收資訊的來源和速度都 大幅提升,人與人之間的聯繫與傳遞,從過去的狼煙、書信,逐漸變成電話、手機,到 現今藉由網路、視訊服務,只要有需要都可以快速便捷的與他人連絡。現代化的種種發 明,的確讓我們的生活更為便利,資訊及知識迅速地傳播流通,更能夠快速有效地讓我 們達到表情達意的目的。          本創作研究將透過筆者自身的觀察與感受,探討在運用數位科技產品縮短無形距離 的同時,人們生活上所產生另一層面的變化,企圖以油畫作為媒材來創作,表達筆者對 於數位科技時代帶來的各項改變,及抒發個人內在情感。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科技、資訊的突飛猛進,知識高速的膨脹促使社會繁榮而多樣,再加上網路及通訊 的進步與普及,世界進入了數位化的科技時代。透過網際網路中的通訊服務,如:視訊 會議、視訊電話、線上聊天……等的協助,可以讓遠方的人們可以看到對方的影像、聽 的到對方真實的聲音,彼此進行對話與溝通,甚至是透過視訊進行多方的開會與討論。 在數位時代中學習者與教學者也打破了教室的疆界,透過便捷網路讓學習變得隨處可 行,知識的獲取變得隨處可得。         筆者思考著:在世界地球村裡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似乎都拉近了,然而心靈上的距離 是否愈顯遙遠?原本應是面對面的口語與肢體情感交流,透過有溫度的聲音來表達情緒 與想法,現代人卻是運用無生命情感的網路服務,在數位化的虛擬空間中,尋找情感的 出口與慰藉。曾幾何時,帶著情感的話語被取而代之了,成了一堆的機械化、生硬的符

(9)

號與文字。表達被簡化了,情感也被簡化犧牲了,隱匿於心靈最真摯的感情,成了冷漠、 無感情的訊息流。數位科技底下的彼此近在咫尺,心靈距離卻益顯遙遠,科技為人類帶 來了真正的便利和舒適嗎?  或者,網路的便利與快速,增加溝通機會而讓彼此更加親密?事實上,因為有網路 的聯結,讓身處地球兩端的人們可以透過視訊服務,維繫情感,無論是在外地求學的學 子,或是因公身處國外的成人,都能因為這樣的聯結,馬上得知對方的消息,透過鏡頭 還能看到彼此,消弭距離所帶來的陌生與不安;甚至,現在的智慧型手機搭配無線網路, 只要透過手指觸控螢幕,馬上能瞭解朋友的最新動態,這些,都為忙碌的現代人增添不 少便利性。  藝術的表現和審美觀念,會不斷隨時空而變化著,由於所處時間、空間的不同,而 有所變異。此外,現代知識快速膨脹著,社會變遷的速度也愈來愈快速,藝術的創作也 隨著社會變遷的腳步迅速的被改變、瓦解而重建,而唯一不變的是在藝術最根本的本 質。藝術反映人類的生活,根源於人類內心對於審美的需求,是人類內在心靈面對人生 所產生的各種情感和思想的具體呈現。對於藝術,我們不應該只是單純追求感官的審美 愉悅,更應該運用理性思索,獲得正確價值觀的樹立。綜合來說,藝術是一種社會現象 與精神的映射,其範圍包含了文化與社會的各層面,能夠充分表達這些群體共同意念的 藝術作品,才能擁有撼動人心、觸發觀賞者內心的意念與情感的生命力。          藝術是以具有審美價值的語彙來反映社會中存在的文化形態。俄國學者普列漢諾夫 (Plekhanov,1856-1918)認為「藝術是社會現象的反映」,他主張藝術的本質與規律之 探索,不能脫離一定或特定的社會關係。托爾斯泰(Leo Tolstoy,1828—1910)在其著 作《藝術論》中也提到:「藝術的起源,是由於人類為了要將自己所體驗到的情感傳達 給別人,於是在自己心中重新喚起這種情感,並以某種外在的方式表達出來」1 。簡言之, 任何形式的藝術,都是當時的社會心理現象的一種投射,故筆者將數位時代中日常生活 所見的主觀內心情感記錄下來,並透過對週遭環境的親身感受,思考反芻,使之形成圖         1 Leo Tolstor 著,耿濟之 譯《藝術論》臺北:遠流,1981,頁 24。

(10)

像。 

二、研究目的 

        藝術源自生活,當代社會即是創作的最佳養份。藝術品不僅表現時代,也見證歷史。 羅丹(Auguste Rodin,1840-1917)曾說:「所謂偉大的藝術家,就是能從別人看來平凡 的事物中,看到不平凡。」因此,筆者認為藝術必須落實於生活,以釐清並探索藝術與 生活之間的密切關係。  故本研究創作的目的:  (一)透過筆者對身處在數位時代中社會現象的觀察及自身生活省思,來探討科技  洪流的時代中人存在的價值與人文關懷。  (二)以藝術創作方式闡述科技生活下的人際互動、生活型態的改變與距離感。  (三)透過學理分析,歸納及印證個人創作。  (四)藉由本次創作之經驗,提供未來持續創作之方向與深度。   

第二節    研究方法 

  由於資訊科技充斥在我們生活的各個環節,筆者嘗試藉由觀察人與人、人與科技之 間的距離感,運用學理及美術史的分析,探究自己的生活態度,運用創作繪畫作品的方 式,釐清科技產物的價值,具體呈現數位時代在人與群體、空間互動關係的改變。   

一、學理的分析與綜合 

人類知識不斷累積並分類,各學派多如繁星,透過相關文獻資料的搜集、研讀並從 中萃取精義,加以整理歸納,以分析與綜合的方式釐清個人創作理念之理論基礎。 「分析」(analysis),是將事物的整體加以分解,研究其個別元素,從而歸納出事物 的真實面貌的一種思維方法;「綜合」(synthesis),也就是建構,建立一統性或統一體, 一切事物都在綜合中建構起來的。自人類出生後也是在分析、綜合、再分析、再綜合的

(11)

反覆過程中慢慢去認清事物真理。                    筆者依據此分法,將本次研究「數位時代的人文觀照」的創作理論加以整理和釐清, 其步驟如下:  (一)透過生活經驗及社會環境的觀察,「分析」思索研究方向及訂定創作主題。  (二)針對創作主題收集文獻資料,「綜合」有關的社會學、心理學、美學、美術 史的重要圖書文物資料,分析綜合個人創作方向與實踐。   

二、創作之實踐   

哲學家杜威(Dewey,1859-1952)認為:「品質的思考是在『整個身心品質(包括 深刻的、個體的記憶)』與『所經驗的任何獨特自我世界之情境』兩者間的一種交換或 交互作用」2 。筆者以自身對於現今生活體驗作為依據,將個人內在屬性與外在環境屬性, 交互作用以提升作品之品質。如同艾克(Echer,1963)的藝術過程是一種解決品質問題 與建構品質關係的實驗行為,提出六個藝術創作過程之階段:

(一) 一個呈現的關係(a presented relationship):

面對某一個或某一些品質,使其成為轉化、再建構或改變的可能選擇。

(二) 實質的調解(substantive mediation):

為達成預期目的,嘗試建立新的品質關係。對於這些關係之取捨、建立、破壞,

影響其後品質的選擇,而之後的選擇也可能取代或改變前一品質。

(三)全面性主控之確定(determination of pervasive control):

能全面性主控個別品質並且能將品質關係相互結合的呈現。此整體品質的藝術 形式或風格可能為目前既有的,亦可能是新的形式或風格的產生。 (四)品質的規範(qualitative prescription): 於現前建立的全面性品質去推論品質的適切。 (五)實驗的探討(experimental exploration):         2 劉豐榮《幼兒藝術表現模式之理論建構與其教育意涵之研究》臺北:文景,1997,頁 15。

(12)

透過媒介實驗,測試組成品質之考慮與安排與整體或全面品質的關係。

(六)結論─整體品質(conclusion:the total quality):

作品被判斷為完整的,亦即達成整體性,該全面性已充分成為主控性。未來的 評價可能產生需再修正的結論。3  

三、藝術創作研究 

許多藝術工作者的創作歷程都是經過不斷的嘗試與修正的過程,在創作中發現問 題、研究問題進而解決問題。本創作論述是以筆者針對個人創作實踐進行的一系列活 動,藉行動研究之主要精神與步驟,融合個人創作歷程進行研究探討。          行動研究的領導者柯雷(S.M.Corey,1953)其《行動研究以改進學校措施》一書中 認為,行動研究(action research)的意義是:「行動研究是實際工作者根據科學的方法來 研究他們自己的問題,以期引導、改正與批評他們的決定及行動的過程。」其實施步驟 共分為:  (一)  發現問題  (二)  分析問題  (三)  擬定計畫  (四)  蒐集資料  (五)  批判與修正  (六)  試行與考驗  (七)  提出結論報告4   創作是個人歷程的呈現,在此行動歷程中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試行與修正,解決 實踐上的困難及創作的情境中的問題,以求得作品的實踐與最佳品質。              3 參 劉豐榮《幼兒藝術表現模式之理論建構與其教育意涵之研究》臺北:文景,1997,頁 18—19。 4 參 賈馥茗、楊深坑編《教育研究法的探討與應用》臺北:師大書苑,2000,頁 124—127。

(13)

第三節    自我創作分析與流程 

         根據上述的研究目的與方法,筆者先從學理上分析,並持續觀察生活,再透過系統 化的流程,反覆檢視審核畫面構思,以畫作搭配論文的方式,呈現目前數位時代裡,當 代生活的觀照。   

一、自我創作分析 

(一)研究創作主題:

以「數位時代的人文觀照」,進行研究的主體,蒐集相關資料及圖像,探究科 技的進步帶來人們之間親疏關係的改變。 

(二)試驗與探索:

藉由寫實的描繪技法及象徵的表現方式,以人物的形式透過藝術的表現的過 程,將筆者感受到的情感予以呈現抒發。並對油畫媒材與技法多方嘗試。 

(三)理念實踐與創作:

相關資料分析整理為創作理念後,將理念及情感轉化成可見的藝術形式進行創 作。 

(四)作品分析與詮釋:

以作品創作的方式,探究藝術與情感的關聯,並與學理相互印證,探索未來可 能的方向。   

二、創作研究流程 

(一)蒐集資料:

透過哲學、社會學及美學的學理基礎,嘗試尋找現今社會中人的情感與科技間

(14)

的改變因素,人與周遭環境的距離感。並從中歸納整理出適切的圖像,從中獲 取創作靈感。 

(二)構思與創作:

  將心中的意念反覆思考、醞釀,去蕪存菁後整理成為畫面進行圖像創作。 

(三)作品呈現:

嘗試以多層次畫法及透明畫法將畫面寫實的描繪出來,將筆者所欲傳達的意象  與內在情感呈現於畫面之中。並持續進行檢討與修正。 

(四)論文撰寫: 

於創作的同時,也能繼續尋求美術史、哲學論述等文獻上的支持,整理為心得 與創作理念,並且針對呈現形式、媒材技法與創作間的關係加以闡述,以進行 論文的撰寫。 

(五)檢討與修正: 

創作的內容方向,以及內容與形式技法上,持續進行修正與調整,並與指導教  授進行討論,以修正及彌補疏漏之處。 

(六)完成作品與論文發表: 

作品完成並舉辦個展,同時經過反覆修正完成論文。 

(15)

圖  1 創作研究流程圖   生活經驗  文獻探討  教授指導  歸納與構思 確立主題  進行創作    論文寫作  完成作品  論文完成  檢討與修正    反省與修正  社會觀察  教授指導  檢討與驗證    舉辦個展  論文發表 

(16)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科技與網路進步的速度如此驚人,本創作自述論文僅為筆者自 2009 年至 2012 年間 所創作的作品,以自身為出發點,透過親身觀察與感受,描繪生活週遭因為數位時代中 科技通訊的便捷所帶來的人與人之間、人與環境之間的親疏感受,抒發個人內在情感與 對社會現象的人文關懷,並運用油彩中的多層次畫法、透明畫法、直接畫法作為油畫技 法,表現自身感受及人文互動為詮釋,不探討科技與通訊的政策及政治層面。  心理學、哲學其學問及學派繁多且精深,本論文研究雖進行學理基礎探討,然筆者 並非心理學或哲學專精者,只能就概念認識做相關探討。而創作部份以油畫作為創作媒 材,但是油畫的發展至今已有幾千年的歷史,在顏料、技法、打底、畫布等都有許多深 奧的學問,僅就所學所知作相關研究,無法在短短四年內將所有材料做一透徹了解。   

第五節    名詞解釋 

          依據行文,筆者將論文中指涉的名詞,定義如下:  一、通訊: 指網路帶來的溝通方式及行動電話的通話、視訊電話及簡訊 sms 的溝通聯絡方式。  二、觀照:    佛家語。靜觀世界以智慧而照見事理。只要有覺知的生活就是由神意的存在,就是 觀照,指靜觀世界以智慧而照見事理。觀照之法:善知識,聽聞佛法,並將所聽聞 的佛法在日常生活中加以思維觀照,體會緣起的道理。類似於佛家的參禪。是以心 靈深刻的觀察來品味人生(即冥想),如『于觀照得甚深。』(李華‧律詩體公碑), 對事物的仔細觀察、審視,不同於“關照"的“關心照顧" 5 。            5 說文解字 http://www.kmuh.org.tw/www/drgga/book3/K10/K105.htm 2011 年 8 月 2 日

(17)

三、疏離:          疏離(alienation),即疏遠、離間、異化、疏離,是社會學名詞,指的是個人或團體 對社會關係的隔離而言。和親密,溫暖的感覺正好相反,疏離是一種感覺很陌生, 冷漠,孤立無援,和人很疏遠的感覺,常用來形容城市之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6 。  四、心象:          把日常生活所見的主觀內心情感記錄下來,是感受週遭環境,由於創作等動            機的需要,由主觀者經過加工之後而形成的圖像。  五、集體潛意識: 

        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7認為在潛意識中有個人潛意識及集體潛意         識。他考察非洲及美洲等地原始人類的宗教、神話、傳說、童話、與夢並比較西方          人與東方人的宗教、神話、傳說、童話、與夢,發現許多共同的原型而得到的結論。          榮格認為集體潛意識中充滿了神的形象,認為集體潛意識是人格中最深刻、最有力          的部分,它是幾千年來人類祖先經驗的積累所形成的一種遺傳傾向。這些遺傳傾向          被稱為原型。各種原型在夢、幻覺、幻想、神經症中無意識地表現出來8。  六、訊息流:  為資訊流通之意,亦為一般雜誌上常見的資訊流。廣義定義是指人們採用各種方式 來實現信息交流,從面對面的直接交談直到採用各種現代化的傳遞媒介,包括信息 的收集、傳遞、處理、儲存、檢索、分析等渠道和過程。本論文採狹義定義是從現 代信息技術研究、發展、應用的角度看,指的是信息處理過程中信息在電腦系統和 通信網路中的流動9。                6 維基百科 http://baike.baidu.com/view/48131.htm 2011 年 6 月 11 日 7  卡爾‧古斯塔夫·榮格,瑞士著名心理學家,也是個精神科醫生,是分析心理學的始創者。  8 維基百科 http://goo.gl/6Lf6a 2011 年 5 月 10 日 9 MBA 智庫百科 http://wiki.mbalib.com/zh-tw/%E4%BF%A1%E6%81%AF%E6%B5%81 2012 年 5 月 21 日 

(18)

第二章  創作研究之學理基礎 

  本研究的相關學理基礎主要涉略到兩個範疇的書寫,整理相關理論作為個人創作的 脈絡依據:一個是影響西方近代思想的存在主義,另一個為心理學方面的卡倫‧荷尼的 基本焦慮論,將兩者各別分析討論之後,再論述目前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親疏感及 科技與網路帶來的轉變,做為藝術創作的依據與構思。   

第一節    存在的哲學思維 

  「由於藝術是來自潛意識的傳達,它向我們揭示著一個迄今尚未出現的人的形象, 此形象僅對那些具備敏銳覺察力的社會成員們顯現,這些人活在我們社會的最前線,宛 如一隻腳的足尖已踏在未來之境」10。社會的外在變化愈來愈快,競爭愈來愈激烈,不 確定性也帶來了人內心的焦慮與不安,更讓人意識到自己的存在並想超越與改善現況。 人不僅是生物的、心理的、社會文化的動物,更是精神的動物,人不僅要了解自我,更 需要探索人生的意義與價值,去追求人生存在的意義。   

一、人類生存的精神課題 

「神創造了人,人卻背叛了神,而人在背叛神後被驅逐出伊甸園,開始追尋生存的 意義」11 。在中外的哲學及思想史上,關於人生觀問題的爭論一直未曾停止。在中國古 代,有孟子(372BC—289BC)主張的人性本善─人要自我修養並防範受外界污染;荀 子(313BC-238BC)主張人性本惡─人須受理法及教育約束才能克服人的惡性。在國 外,從古希臘大哲學家蘇格拉底(Socrates,470BC—399BC)12 開始,直至今日也持續對         10 羅洛.梅(Rollo May)著,彭仁郁 譯《愛與意志》臺北:立緒文化,2001,頁 13。 11 蔣勳《孤獨六講》臺北:聯合文學,2007,頁 198。 12 蘇格拉底(Socrates,470B.C—399B.C.)正式的用「Philo—Sophia」古希臘語愛與智慧的結合,作為探討 宇宙人生的方法和內容。

(19)

人性及人生的意義進行探討。 尼采( Friedrich Nietzsche,1844—1900)13 在其著作《快樂的科學》裡寫道,有關 一個狂人清早於市場大喊著尋找上帝: 「上帝到哪裡去了﹖」他對人們大喊:「我要告訴你們,我們把他殺了,你們 和我! 我們都是謀殺他的凶手!然而,我們是怎樣把他殺死的呢﹖……我們 難道沒聽見掘墓人在埋葬上帝﹖難道沒嗅到上帝屍體正在腐爛﹖上帝並不是 不朽的。上帝死了,永遠死了!我們把他殺死了!」14  尼采文中說的狂人感受到上帝的離去,這裡所指的上帝不僅止於宗教意義的上帝, 同時也是指「形而上學(metaphysics)15的死亡」,意味著人的思維由宗教轉為個人。  「上帝」及「形而上學的死亡」,歐洲兩千多年來的中心思想中以宗教做為人們唯 一的信仰與哲學根基,遭到破壞動搖。沒有了上帝,人轉而思索自身存在的意義。放棄 了對上帝的信仰為人類發展自己的創作能力開了第一道門戶。對於人生存在的價值及人 生最終追尋的真意不再只是對上帝的服侍與宗教上的滿足,而是回到個體去思索本身存 在的價值與意義。人本主義(Humanism)在反動思潮中針對封建制度和教會對人們的壓 迫,號召人們回到人間,回到自然,把崇拜和敬仰的對象從神變為人自己,把人生的意 義從天堂轉到人世16。  兩次世界大戰以後,存在主義哲學產生,以非理性主義(Irrationalism)─唯我主義 (Solipsism)為特徵,並運用深感不安、危機、沉淪,但有決心超脫、設計自己的個人 存在經驗為基礎17。於是,社會科技的發展後,資訊媒體的蓬勃發展及資本主義 (Capitalism)的盛行,導致人們追求物化,演變成追求個人的存在意義成了人生最重視 的課題。          13 尼采(Nietzsche, 1844—1900) 德國哲學家,尼采所提出的「上帝已死」成了存在主義的中心論點:若 沒有上帝,那麼就沒有必然的價值或道德律。以及若沒有必然的價值或道德律,那人類應該如何自處 的問題。 14 參 鄭祥福《後現代主義》臺北:揚智文化,1999,頁 87—88。 15 形而上學是哲學術語,哲學史上指哲學中探究宇宙根本原理的部分。它用孤立、靜止、 片面的觀點看世界,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遠不變的;如果說有變化,只是數量的增減和場所 的變更,這種增減或變更的原因不在事物內部而在於事物外部。也叫玄學。 16 參 洪鎌德《人文思想與現代社會》臺北:揚智文化,1999,頁 9。 17 參 今道友信等 著,黃鄂 譯《存在主義美學》臺北:結構群,1989,頁 9—10。

(20)

二、存在主義的價值觀 

詹戈帝塔(Thomas de Zengotita,1944—)在《媒體上身》書中提出警告:「部落格、 臉書、推特、Youtube 早已將真實與虛擬的界線混淆在一起,在這個「每個人都是媒體」 的時代,大家都自覺或不自覺地『媒體上身』,除了在網路上展演自己,也讓網路上的 自我展演形塑了個人的自我認同」18 。現今的數位科技時代,我們面對的是複雜而多樣 的生活環境,在這瞬息萬變的社會中充斥著各種媒體資訊、科技新知、消費文化、意識 形態與權力運作,讓人對於自我的價值產生疑惑,當人們感到孤單、空虛、恐懼和絕望 時,人的思想反動及個人存在的意義與價值更被突顯出來,故筆者以存在主義中「人」 為中心,在這虛擬且變化快速的數位時代裡,去探討存在的最根本最內在的問題。 存在主義(Existentialism)大師沙特(Jean-Paul Sartre,1905—1980)對存在主義說 道:  我所說的存在先於本質是什麼意思呢?我們的是,人首先存在,然後就自己對 抗自己,湧上這個世界—同時又限自自己。……人是很簡單的。我們說簡單並 不是說他是靠自己意識到自己而存在,而是說,他想成為什麼就成什麼。但是, 正如他是在存在之後才意識到自己那樣,他也是在存在之後才有意想成為一定 的狀態。人不是別的,乃是這樣的東西,即他創造他自身。這就是存在主義的 首要原則。19 存在主義的出現改變了之前哲學的對人性的思考模式,將唯物主義(materialism) 及唯心主義(idealism)對人性的探討回歸到最根本的本質「存在」─他是如何存在的? 他的存在狀態?如尼采認為週遭世界的一切都是虛幻的,唯獨我才是真實的。  「人的偉大就在於他是『存在先於本質』20。沙特說:『存在主義的宗旨就是要使每 個人自己來掌握自己』」21。我們能把握的只有我們現實中具體的存在。存在主義強調的         18   參  詹戈帝塔《媒體上身》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11。  19 高宣揚《存在主義》臺北:遠流出版社,1993,頁 64。 20 傅佩榮《自我的意義:齊克果、馬塞爾、海德格、卡繆》臺北縣:洪建全基金會,1995。 21 高宣揚《存在主義》臺北:遠流出版社,1993 頁 73。

(21)

是個人自我選擇、自我決定、自我創造和自我奮鬥的過程,認為每個人都要樹立敢於主 宰自己的一切的自我意識,勇敢向前衝,去把握「存在」的基本問題,並且付諸於實際 行動中,把握自己的生活,不隨波逐流,勇敢的成為自己,也唯有如此,人的存在才會 是真正的「存在」。  存在主義的「存在」是要付諸實施的,而不是僅僅停留在自我意識階段,然而要將 理想貫徹於現實的生活中,卻發現現實中的個人,乃是「在世界中的存在」(Being in the world),儘管我們掌握了自己,認定自己是生命的主人,但卻永遠無法脫離別人而存在, 一方面我們注定要存在於一定的具體環境中;另一方面人的存在本身又有一種超越一切 的性質,因此人的生活總是存著客觀的限制和主觀慾望之間的矛盾。我們不得不「失落」 在這個世界以及周圍的「他在」之中,這是人生存於現實世界中永遠無法克服的矛盾。

這不可克服的矛盾正是海德格(Martin Heideg,1889—1976)所說的「擔憂」(die Sorge )

的情緒。因為這種矛盾,人們對生活產生厭倦,嚮往擺脫生活,嚮往絕對自由。因為現 實的存在是一種「黏滯」、「令人作嘔」的現實,所以唯有在自由意志中,我們可以是一 切,如同佛教禪宗所說的「頓悟」、「涅盤」一樣是一種純粹的想像,是唯一可以擺脫外 界,又能擺脫自己的過去和將來的真正自由的存在,而成為一種「自為的存在22」23。  藝術在創作中追求人生的價值,正如存在主義從外在客觀事物回到「自我」,企圖 在有限的時間中去體現存在,進而實現自己的存在本質。「科技不斷進步,但是伴隨文 明向前推移的,卻是越來越多的『交引纏繞』(entanglement),而不是與日俱增的自由。 我們的世界是走向一個納入了越來越多事物,並因而逐日擴充多樣性的集體 (collectives)」24 。由於時間的流變,並且最後必須面對死亡的空無性,生活在現實 世界的人們,皆受到「不存在」的限制,所以生命是有限和暫時的。死亡是隨時隨地都 可能出現的一種「可能性」,每個人都懼怕死亡所造成的「不存在」,這份恐懼感恰恰表 達了人對於「存在」的渴望,因此人的生命出現焦慮憂懼之感。         22 所謂「自為的存在」,即是自我對「此在」的環境和未來的認識之後做出判斷,這不同於其他「非真正」 的存在,因為真正的存在乃是自己選擇自己的行動,自己來體驗,自己來掌握。 23 參 高宣揚《存在主義》臺北:遠流出版社,1993,頁 67—103。 24 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科技渴望社會》臺北:群學出版社,2004,頁 84。

(22)

現代人在追尋人生價值與存在意義的同時,外在環境的總總限制與不安、科技帶來 的瞬息萬變的環境空間、人際關係的複雜化上的種種問題,讓人的內在產生了諸多的衝 突、不安與困惑,帶來了緊張與焦慮的心理因素,是否也深深的影響現代的每個人?讓 人越來越焦慮困惑了?甚至以自殺來結束自身的存在?  

第二節    卡倫.荷妮的基本焦慮論 

  荷妮博士(Karen Horney,1885—1952)認為二十世紀可以說是「焦慮的年代」,人 應透過對自我的了解與觀照,才能了解存在及人性的價值,從而尋求真誠的自我。   

一、焦慮的來源 

焦慮是種非特定的、不清楚、不愉快的感覺狀態,且不易與其他情緒狀態做區分, 常配有某些生理上的反應。精神疾病的診斷與統計25中,將焦慮定義為對即將發生的危 險或不幸心存擔憂的預期,並伴隨不愉快地感受或緊張地身體症狀,如:呼吸急促,顫 抖,冒汗或是心跳加速等情況出現。所預期到危險的對象可來自內源性或外源性。因為 害怕或是對未來可能會發生的事物而先預期的擔心,因而使人產生不好的情緒反應或是 身體出現緊張、坐立不安、疼痛等不適的狀況發生。  兩次世界大戰、韓戰、越戰、美蘇冷戰、波灣戰爭到九一一恐怖攻擊事件,直至近 來頻傳的天災,這些無法預期的浩劫使得人心靈普遍的空虛、焦慮與失落、人性價值的 崩潰,生命的意義遭受到嚴重的質疑。再加上急速的工業化與都市化的變異,生活環境 的急遽轉變,生活空間變得狹小擁擠,身處這大環境中處處充滿恐懼與不安的感覺。在 這種矛盾的情境中,很容易就迷失自我,喪失對自我的了解、認知能力,慢慢變的不再 肯定自己,遂而產生一種虛假的自我與虛幻的認同。有時變成去封阻外界的刺激,對內 心的感受也麻木不仁,很難去肯定自我的存在。也因為這樣,人們開始出現了一些精神         25 維基百科 http://goo.gl/jmkV7 2011 年 5 月 28 日

(23)

方面的徵候以及相互鬥爭猜忌、不信任與爭奪,破壞與矛盾的行為,甚至是自我傷害的 行為也層出不窮,也造成了社會上的許多混亂現象。  在西方資本主義帶動全球追求經濟進步的風潮之下,社會變得功利,人與人變成了 相互競爭的對象。好學校的追求、找到好的工作、領到好的薪水、開好車住好的房子, 成了人們追逐的目標,也成了評斷一個人成功與否的指標。而潛在的敵對以及對競爭失 敗時的擔憂也成了一個人感到不安全感的另一種因素,像是成功時擔心忌妒,失敗時擔 心嘲笑,害怕受威脅與報復,害怕無法達成大眾所訂定的成功標準,於是人際關係的緊 張,也會造成不安全感的提升。這些都是潛在引發不安全感的因子,而不安全則會導致 焦慮的產生。當人們的認知與外在環境的生活條件相互衝突時,發生反應的機會就增加 了,若是個人的內在無法與外在刺激調和時,就有可能轉變成不適當的反應,最後以外 顯的行為呈現出異於常人的精神官能徵候(neurosis)26。   

二、卡倫.荷妮的理論觀點 

人格受多種因素交互影響,從佛洛依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的生物決定 論(biological determinism)開始,進而去注意社會文化層面,開始探究影響人性的社會 文化因素,並去發覺表面底下的潛意識對人的性情以及行為究竟造成多大的影響。新精

神分析學派的先驅者卡倫.荷妮在她的著作《現代人的精神病》(The Heurotic Personality

of Our Time)中指出,造成現代人焦慮不安的心理狀態之原因,可以追溯至孩童的早期

生活經驗,並強調心理病症受到社會、文化的因素影響。我們可以從她的「整體人性論」

(The Theory of Whole Man)當中更進一步的去理解她的觀念,她認為:

個人乃是某一社會情境內的整體,既受其環境影響,也不斷影響其環境。 人格的某一功能也許會表現的比較明顯,但如片面的以此功能來分類,則是以 偏概全,只有透過個人的全部人格層面,才能完整的了解個人。同時影響個人         26 精神官能徵候(neurosis)一詞籠統地概括精神疾病、心悸、腸胃機能不佳、慮病、歇斯底里等症狀。 因此,目前的診斷分類:焦慮性疾患、身體型疾患、解離型疾患在當時均被統括在精神官能症這樣的 概念底下。

(24)

人格的除了生物需求外,也包含了社會需求,行為形式,內心感受,對別人與 自己的態度,自我評價及自我概念,社會價值,期望、禁制及衝突,這一切因 素皆構成個人人格的部分,並不斷的使人格結構改變。任何因素或條件皆無法 加以孤立,它們是互相影響、交互作用的。27    荷妮繼承和保持了佛洛依德的一些基本觀念。如壓抑、抗拒、移情、自由聯想。她 強調社會和環境條件,形成人格方面的重要性。她的著作《焦慮的現代人》強調了「基 本焦慮」這個重要概念。強調內部心理衝突潛意識的重要性,也重視追求優越的補償作 用。由於她使用正統精神分析學派理論,于臨床實踐了 15 年之後,不滿意治療的效果, 所以激發她重新評估精神分析學派,而產生下列的理論: 

(一)取消了性慾(Libido)的概念 

她反對佛氏的亂倫學說和破壞性的本能所激發的假設學說。強調人格的決定因  素是社會而不是生物。  影響個人的人格因素除生物需要外,也包含了社會需求,行為形式,內心感受, 對別人與自己的態度,自我評價及自我概念、社會價值、期望、禁制及衝突, 這一切因素皆構成個人人格的部份,並不斷的使人格結構改變,任何因素或條 件都無法加以孤立,它們是互相影響,交互作用的。 

(二)心理症的起因 

每種文化都會因其具體的生活景況而引發一定的恐懼。這種生活景況包括外在 的危險(自然、敵人)、社會關係的型態(壓抑、不公平、強迫性的依賴、挫 折引發的敵視)、文化傳統(傳統上對鬼魂、對破壞禁忌所引發的恐懼)。28心 理症只是在積極成長和自我實現的先天力量,因外界社會的影嚮受到阻礙時才 出現,這種外界社會的力量實際上是一種人際關係。不良的人際關係,使人產 生一種孤獨無助的不安全感,從而形成一種基本焦慮29,它是心理病賴以生長         27 參 荷妮 著,葉頌壽 譯《焦慮的現代人》臺北:志文出版社,1975,頁 7—8。 28 荷妮 著,陳虔 譯《我們時代的病態人格》臺北:華成圖書出版社,2004,頁 19。 29 基本焦慮,乃是一種以為自己渺小,無足輕重、無依無助、無能為力,並生存於一個充滿荒繆、競爭、 

(25)

的溫床。 

(三)擺脫不安全感的常見現象 

兒童因為年紀尚輕,雖然對父母的愛意懷疑,但卻不敢表露,害怕因此受到懲 罰與遺棄,這種被壓抑的情緒導致更深的焦慮,結果導致兒童正常的發展受到 阻礙,喪失自尊自信,因而形成孤獨、冷僻、憤世嫉俗的性格。  荷妮對正統精神分析學的修正,主要表現在她以文化決定論(Cultural Determinism) 取代了佛洛德的生物決定論(biological determinism)。認為產生神經症的個人內心衝突, 雖然不排斥性壓抑、遺傳稟賦、童年經歷等個人特徵,但本質上卻來源於一定社會的文 化環境對個人施加的影響。她認為神經症雖然是一個醫學術語,但在使用中卻不可避免 地要具備特定的文化內涵。  所謂不正常的人,無非是指他的行為、情感、思維方式不同於一種文化中大多數人 的行為模式。也許正因為如此,他們內心才充滿了那樣多的恐懼、焦慮和不安全感。所 有這些病態傾向,一方面緣於童年時代因缺乏安全感而產生的一種基本焦慮,但更多是 來自現實生活中的衝突。這些衝突深深地植根在文化內部,從這一意義講,神經症患者 個人的精神危機,在一定程度上乃是一定社會一定時代的文化危機的反映;神經症患者 的內心衝突,只不過是一定文化內在衝突的縮影。  焦慮是荷妮思想中的一個基本概念。為了對抗這種焦慮,人不得不拼命追求愛,追 求事業的成功追求權力、名聲和財富,以獲得安全感和自信心;但由於這些追求本身建 立在恐懼的基礎上,而同一種恐懼又妨礙了他去愛,去獲得事業上的成功,所以神經症 患者總是處在無休無止的內心衝突中而無法獲得愛,無法獲得事業的成功,這就進一步 加深了他的恐懼和焦慮,由此而造成了更嚴重的惡性循環。  由於神經症患者無力正視和解決這些矛盾,他真正的自我始終得不到成熟,而不得         欺騙、嫉妒與暴力的世界。把減輕強烈的基本焦慮作為主要生活目標,它壓倒了與生俱來的健康願望  和需求。結果造成,自發地提防他人,以對自己有利的方法對付或操縱他們。這樣一來,自我實現的  健康追求,己經被竭盡全力追求的安全內驅力所取代,因此引發了心理疾病。 

(26)

不以一連串虛幻的不真實的追求和幻想來代替其真實的自我。各種文化衝突以焦慮為仲 介,在人格中產生了一整套複雜的病態防禦機制和內在動力,它們支配著整個人格,最 終變成一種生活方式。而這種生活方式也深深的影響數位時代中的每個人,使得這時代 中的每個人的內心多少都隱藏著孤獨與焦慮的因子。   

第三節 人際關係的親與疏

  「『這是一個最好的時代,也是一個最壞的時代。』一個理性與非理性、社會進步 與遺傳退化、實證主義與神秘主義相互衝突的時代;一個科學技術突飛猛進與物質文明 日新月異的時代;一個給人類生存環境帶來嚴重挑戰的時代;一個充滿巨大衝突與貧富 差距嚴重的時代;一個瀰漫著希望與失望、樂觀與悲觀的時代」30。在這樣快速變遷與 矛盾的時代中更需要人文的關懷也更需去尋找人存在的價值與意義。   

一、人文現象的關係 

人與人之間的原生密切關係正在逐漸傾頹當中。人之於社會,不再有參與感,不再 有附屬感,也不再有被需要感。「人是價值的存有者,人生的歷程就是追求與實現價值 的歷程,當人肯定其自我的主體性,他會主動的為自己尋找生命的意義,為自己的人生 開創價值」31。人文與人事,都是以人為中心,觀察以人類生活為出發及其衍生出來的 各種現象,則稱為人文現象。「人文」首先出現於《易經》中「觀乎人文,以化天下」, 是指涉及人間的一切活動,也包含了教育、文化和章典制度。洪鎌德其著作《人文思想 與現代社會》提到其中又包含了人以下幾種關係: (一)人與自然: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份,也是自然的產物,人本身的生理結構,都是受到自然時         30 吳光遠《現代人越來越不會做夢—閱讀榮格》臺北:海鴿文化,2010,頁 12。 31 洪櫻芬《論人的價值:綜述謝勒與孔孟的價值觀》臺北:洪葉文化,2000,頁 7。

(27)

空與生老病死的演化所規範。然而人也懂得利用自然,人利用自然而生存,進而發 展卻也破壞了自然,工業化及現代化破壞了生態與環境的平衡,也耗盡了我們賴以 維生的自然。  (二)人與社會: 就字面而言「社」是指土地的神明,是祭拜地神。「會」是集合。「社會」是人 群的結合,而且這些人群彼此之間有一定的關係與交互的作用。「人是居住在市邦 的動物」,人不能離群索居,是生活在人群之中,是與他人發生親或疏的關係。因 此,一個人的存在與發展一開始便受到社會的制約與影響,而社會也受人的創造與 改革,人與社會的關係是緊緊相連而密切的。 (三)人與歷史: 人的歷史包含了個體的歷史和人類整體的歷史,也就是人類史。人是社會的動 物,人類為了生存、安全及心靈上的需求,集結成群體,並以集結的方式來進行生 產及經濟運作,並且進行感情上和精神上的活動,以維持人類的生存和發展。因此 整部人類史也是人類的社會歷史。人類社會的生成、變遷、轉型、衰弱、消失與重 生的歷程龐雜且多樣。然而人並不是憑空創造歷史、改變歷史,而是在傳承前人的

基礎上,去面對現實而創造歷史。正如馬克思(Karl Heinrich Marx,1818-1883)說

過:「人群創造了他們的歷史,但他們並不按其所喜歡來創造歷史,他們並不是在 其所選擇的情況下創造歷史。反之卻在直接碰上的情況下,在別人給予的、和過去 所傳承下來的情況下進行歷史的創造。所有已死的前代之傳統以夢靨的方式重重地 壓在活著的現代人之心靈上」。 (四)人與人: 人類的歷史發展中在探究身外的世界而取得知識、科學及工具、技術之後,人 們也開始反思。由於知識文化的長進,引發其身心心智之變化,人企圖改變週遭的 環境,同時也希望改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在社會進步與樂觀的表象背後卻存有悲 觀、頹廢的陰影。現代人物質生活的充裕、生活多采多姿,然而內心卻常是孤單與 疏離的。「失落的個我」是當代社會發展的境遇,這不僅是當代哲學和藝文關心的

(28)

對象,也是現代科學不容忽視的主題32 。 大千世界中人與自然、社會、歷史、乃至於人與人之間如此關係交織而複雜多 變的人文現象,筆者反思人在其中存在的意義與價值。

二、藝術創作中的人際疏離

    在上述的人文現象關係中,人與人是人類生活中最親密也最直接的關係。社會中不 同的人事變遷與時空背景相互交錯中產生了更多的複雜情感,讓原本微妙的人際互動, 激盪出更多的變數與火花。人與人之間的親密關係,亦或是疏離的、互動與冷漠關係深 深的吸引著人們,不管是親情、愛情與友情也是藝術家們喜愛探討的題材,筆者也希望 能藉此次創作能更加體認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並顯現於畫面之中。  「藝術和社會處於一種連鎖反應般的互相依賴的關係之中,這不僅表示他們總是互 相影響著,而且意味著一方的任何變化都與另一方的變化相互關聯著」33 。美國寫實主 義畫家霍伯(Edward Hopper,1882—1967)以深刻的寫實風格,啟迪美國風景下深沉的 精神面貌。在他的畫面中,沒有熙攘的人群,卻慣於呈現清晨的清泠、深夜的孤寂,反 映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美國,在經濟蕭條時代下,人與人之間的孤獨、寂寞的冷漠 關係。表現了美國藝術細膩、充滿哲思的一面。其代表性作品《夜鷹》(Nighthawks), 描繪在深夜裡早已熄燈的建築,周遭是空無一人的街道,寧靜的轉角 24 小時營業的餐 館裡,顧客孤伶伶的坐著,從玻璃窗所透出明亮的光,襯托顧客孤單的身影,大片玻璃 與深色背景所界定的框架,禁錮人的活動範圍,讓人就像生活在城市的框框中,在隔離、 孤立、被窺看下無奈的存在著。                32 參 洪鎌德《人文思想與現代社會》臺北:揚智文化,1999,頁 2–7。 33 豪澤爾《藝術社會學》台北:雅典出版,1991,頁 35。 

(29)

          科技通訊的進步、內容數位化及瀏覽器普遍化之後,人與人之間,變得緊密相關, 而大量產生的工作軟體不但連結了全球各種應用軟體,也使得人與人的溝通進入了一個 新的層面。這是一個被剷平的世界,人們的距離變近了、交談變得容易,合作的方式變 得多樣,如此的條件與環境,使得「抹平世界的平台」,一個具備全球合作方式的平台 漸漸浮現34。都市建設的發展是一種歷史的進步,當代人與自然的關係、人際的關係, 人與人的行為,也而跟著產生劇烈的變化,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也越趨於複雜。「而傳 統的生活規範並不全適用於現今的社會。倫理意識結構是一個時代和民族的賴以作出具 體的價值評價的基礎;古代社會被視為美德、善或是值得追求的品質、行為,在現代社 會可能被視為不足道的品質或行為,反之亦然」35。規範及社會價值雖因時空環境而有 所改變,然追求人存在的價值與生命的意義卻未曾改變。          34 參 湯馬斯‧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著,楊振富、潘勛 譯《世界是平的》臺北:雅言文化,2005, 頁 16。 35 舍勒箸,劉小楓編,羅悌倫等譯《價值的顛覆》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97,頁 1。 圖  2 霍伯《紐約辦公室》油彩,102×140cm,1962 翻拍自《清晰的模糊 藝術中的人與人》 圖  3 霍伯《夜鷹》油彩,84×152cm,1942 翻拍自《清晰的模糊 藝術中的人與人》

(30)

第四節  人與科技網路的遭逢 

  人與人之間交換訊息的傳統方式除了面對面的交談之外,不外乎利用書信,電話或 是收音機等等作為溝通傳遞資訊的工具。在科技的快速發展之下,電腦的功能逐漸強 大、網路的無遠弗屆,再加上智慧型手機的問世,使得傳遞訊息更加多元化、具有時效 性,因此以網路作為溝通媒介的方式,已逐漸普及並且成為重要的生活方式。   

一、資訊科技的發展 

人類在信息傳遞技術之進步,相關的溝通設備的發明漸漸地取代傳統通訊方式。電 報是藉由一些編碼將文字轉換為信號傳遞出去,在過去是可以改善書信往來的延遲。收 音機則是最普遍的單向溝通工具,不須花錢即可得知最新的消息,缺點則是缺乏溝通的 互動性。而電話可以說是二十世紀最偉大的溝通工具,  雖然只有聲音,但即時的互動 功能可以真實的完成人類溝通的需求,同時縮短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  在過去三十餘年來,資訊科技的發展因國防的需要而有長足的進展。其中又因網際 網路從原先的軍事用途移轉到商業、家庭,甚至個人的應用中而直接改變了這時代人們 的生活。階段新興科技的出現,除了改變並豐富了世人的觀看經驗外,也重塑了世人的 生活型態。36 二十世紀末「電腦」和「數位科技」的快速發展,徹底顛覆了世界原本的 樣貌,各式生活機能幾乎離不開電腦科技。雖然對「科技決定論」(technological determinism)37 持反面意見者認為人類不應受惑於科技的迷思,然而不可否認的,有賴於 科技的發展,人類的近代的歷史才會如此多元與精彩。 「科技並不在社會之外。正好相反,是科技將社會領域連結整合了起來」38 。不只 是人與人的連結,同時包含了人與物的連結。二十世紀末網際網路的興起,「網路已經         36 參 趙惠玲《視覺文化與藝術教育》,臺北:師大書院,2004,頁 79—80。 37 科技決定論是由美國社會學者韋布倫(Thorstein Veblen,1857-1929)所提出。強調:一個社會的科 技將決定其文化價值、社會結構或歷史。 38 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科技渴望社會》臺北:群學,2004,頁 88。

(31)

成為我的全能媒體,大部分從我雙眼雙耳進入腦內的資訊都是順著網路這個渠道流入 的」39 。實現了天涯若比鄰的夢想,帶領著人類進入了網際網路的時代,數位科技成為 文化的主力。在數位科技時代,人們可以看見「虛擬事物」,而數位科技對於影像的創 造早已脫離了真實的再現,而是創造了真實「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40 」—而個體可 以藉由電腦的媒介,在虛擬的空間中占據「一席之地」,實現現實中所不能。「你身在虛 擬實境,你的大腦開始相信虛擬世界,而不是實體世界。這是轉變真正發生的一刻」41 。   

二、虛擬的網路世界 

「網路對整個社會而言已經明顯成為最多人選擇的通訊及資訊媒體,而且這和軟體 設計師柏納李(Tim Berners-Lee,1955—)撰寫最早的網際網路程式碼相隔僅僅二十 年」42 。網際網路的快速發展造成了相當深遠的影響,大量的文字傳遞速度相較於印刷 術有過之而無不及,互動的便利性已漸漸地取代了電話,電子郵件也將傳統書信化繁為 簡。然而其溝通的模式也有了根本上的改變。當我們在虛擬的網路世界漫遊的時候,我 們可以戴上各種面具,選擇自己的方式,暢所欲言,並且可以隨時摘下面具,回到現實 生活中,作回原來的自己。43 匿名、自由、安全的特性使人能放心的在網上與他人互動, 不會有現實世界與他人交際時的陌生焦慮,也不會有面對接觸的危險與壓力,如同著名

的心理學家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所提出的「人格面具」(Persona)理論。

人們在虛擬的網路空間中盡情的發洩或滿足慾望。網路的便利性與互動性使人能輕易地 建立起新的社群關係,並置身其中。網路具有以下特性:「『補償作用』、『替代作用』、『幻 想與認同作用』、『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愛與隸屬需求』」44          39卡爾(Nicholas Carr)著,王年愷 譯《網路讓我們變笨? 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 行為》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12,頁 20。  40  利用電腦模擬產生一個三度空間的虛擬世界,提供使用者關於視覺、聽覺、觸覺等感官的模擬,讓使  用者如同身歷其境一般。  41  Jaron Lanier 着    周宜芳譯《別讓科技統治你  一個矽谷鬼才的告白》臺北:天下遠見,2011,頁 249。  42 卡爾(Nicholas Carr)著,王年愷 譯《網路讓我們變笨? 數位科技正在改變我們的大腦、思考與閱讀 行為》臺北:貓頭鷹出版社,2012,頁 23。  43 參 吳光遠《現代人越來越不會做夢—閱讀榮格》臺北:海鴿文化,2010,頁 94。 44 參 林杏足 高危險群學生輔導—網路成癮 http://highrisk.heart.net.tw/internet.htm 2011 年 6 月 5 日

(32)

(一)補償作用:

對許多在真實生活中受壓抑的心靈而言,網路是最好的逃避場域,虛擬空 間就是真實世界的避風港。現實生活所缺乏的成就感,透過網路來扮演上帝, 為自己開創了一個虛擬的伊甸園,藉著網路遊戲補償現實生活中的無力感及減 少焦慮的發生。

(二)替代作用:

網路世界不受現實社會規範制約,人們將壓抑已久的本我慾望,在這個新 天地中實驗與嘗試經驗。這樣的替代作用在充滿著暴力、鬥爭的線上遊戲,充 斥火爆言詞的論壇,甚至虛擬性愛的網路聊天室中可見端倪。

(三)幻想與認同作用:

在虛擬的網路生活空間,透過其便利性與匿名性來達成自我實現的需求,化身 潛意識中的另類英雄,得到不同方式的尊重與肯定,以逃避面對現實時所產生 的壓力。

(四)生理需求:

網路徹底改變了當代人類社會生活的基本型式。透過網際網路的媒介,網 路購物滿足了現在一般人日常生活各類生計活動的物質需求。另外,網路上的 色情、網路性交等,亦相當程度滿足了網友在生理上的需求。

(五)安全需求:

匿名性,讓人們不受社會規範的約束,能夠較自在地與他人溝通,滿足安 全上的心理需求。

(六)愛與隸屬需求:

虛擬社區中的人際關係及互動,使人有被他人關愛、鼓勵甚至產生美好的 幻想的愛與隸屬的需求,藉由得到他人的認同與尊重從中獲得自我肯定。 也因為這種種的原因讓人逃離了現實生活的環境,戴上自己的面具,躲藏到虛擬的

(33)

網路空間中,以逃避現實生活中的問題或平復不安情緒。不知不覺將重心與注意力轉移

至網路中,成了「網路成癮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45,久而久之惡性循 環下,降低現實生活的抗壓性、容忍力,無形中產生低自我認同上與認知的扭曲。在科 技及網路如此發達的社會裡,人享受科技,卻也無形的被科技所束縛,而迷失在科技的 虛擬場域之中,忘了周遭最真實存在、最親密的親人和朋友,經過咀嚼社會各種現象後, 筆者以這系列的創作,來表達現代人和網路世界的互動。  「人不在憧憬變幻無常的現代生活,根本原因即是在於此。現代人普遍的煩躁、失 望甚至絕望的關鍵也就在此。在人類所有雄才大略的圖謀中,最後得到的總是抽象和冰 冷的產品,這是人無法擺脫的冷酷事實」46 。人的存在是為了創造自身的價值,嚮往在 絕對自由中實現自我。可惜的是,我們永遠無法擺脫現實存在的環境。只能在已註定存 在的生活中,追求超越自我,體驗自為的存在。在這種理想與現實的差距中,人們產生 焦慮和矛盾,而網路世界中提供人們可以發洩、滿足慾望之處。使人可以輕易的建立社 交關係,卻免去在現實世界中與他人交際時的焦慮;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中人們可以找到 一處發揮自己的天地,並且創造自己的偉大超人,在網路的虛擬世界中雄霸一方,許多 青少年為了滿足自己的慾望與幻想而沉迷於這不真實的虛擬空間之中,網路世界中到底 是滿足了自我追求或是自我逃避?拉近人際關係或是疏離了情感信任? 「上帝已死」,歷史上的上帝既已死,必須替自己再創造一位上帝,人必須設法變 成「超人」(Superman)。尼采提出「超人」的概念,超人不是人,也不是英雄,它是一 種價值轉向。超人產生於塵世生活中的人,有自由的意志,既執著於人,又嚮往超人, 可惜這種觀念到了現今的社會慢慢變調了,人開始崇拜金錢、物質、科學及感官等等, 於是金錢、物質、科學、感官,搖身變成了「變相的上帝」,也左右了現代人的心靈。 現代人衣食無缺,生活娛樂多得不計其數,電視、電腦和網路隨時提供各式休閒,五光 十色的城市生活,在豐富而華麗的外表下,卻是心靈空虛的巨大寂寞城市,也更加突顯         45 「網路成癮症」基本上是一種心理因為依賴或濫用網路而出現「想戒卻戒不掉」的心理狀態。美國精 神科醫生暨臨床精神藥理學家 Goldberg 於 1996 年首先以「網路成癮症」(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IAD) 此一專有名詞用來形容因為過度沉迷網路而形成類似行為性成癮的失常行為。

46

(34)

現代人的寂寞。在科技網路下的現代的社會中,一切的秩序都被解構。許多過去的規範

不再適用,在不確定之中,筆者認為人之存在就是要追尋自我,實現自我,要運用資訊

科技帶來的便利性,卻不受限於資訊科技的缺失,如此一來,才能在這個數位時代中,

(35)

第三章 創作理念與實踐

  藝術反映人生,甚至於可以真實表述社會現象和人類的心理活動,這亙古不變的真 理,更促使筆者想要探究從過去到現在,藝術家如何表達他們的觀察、如何透過畫面呈 現他們想要告訴後人的意念,這些藝術畫作的概念,成為筆者構思畫面的重要參考。以 下分節討論藝術作品中的人文現象,再分析油畫媒材的技法,並綜合成為筆者藝術創作 的養分。   

第一節 從藝術中體現人性關懷

  海德格47 (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在他的藝術主張中認為「藝術品與一般物

最大的差異是『藝術揭現存有的本質』(art reveals the truth of Being)」48

,觀賞 者可以經由他們欣賞的作品進入到當中的不同世界,產生情感上的波動並與其互動,進 而為創作者的世界與思想的存在做為見證。   

一、從自我到他我 

存在主義的出發點在於「自我」,肯定自我的抉擇與負責態度,不願虛度此生。再 由自我推至「群體」,因為人是「在世存有者」與「共同存有者」,進而要以「我與你」 的相互尊重及觀照對待所有人。 「所謂『心靈關注』(spiritualconcern)的藝術,就是『藉藝術以求人生的價值』

(the personal search for values through art),是出自於作者心靈深處之作,故         47 馬丁.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1889-1976),德國哲學家,在現象學、存在主義、解構主義、詮釋 學、後現代主義、政治理論、心理學及神學有舉足輕重的影響。 48 湯瑪斯‧華騰伯格 編,張淑君、劉藍玉、吳霈恩 譯《論藝術本質:各家精選集 14》臺北:五觀 藝術,2003,頁 2。

(36)

最扣人心弦」49

。藝術創作是藝術家情感的描寫,也是時代精神的反應,對「人」議題

的關注一直是藝術家們最感興趣的課題,藝術家以其敏銳的心,觀察社會現象、關懷社

會及生命,透過創作將個人情感、意識清楚傳達,述說著時代的精神性,從中探討社會

價值觀及人性本質。杜米埃(Honore Daumier l808—1879)、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

1814—1875)、梵谷(Van Gogh 1853—1890)、魯奧(Georges Rouault 1871—1958),努力

跳脫出歌頌偉大事件或人物的侷限,選擇了窮苦的中下階層人物入畫,用自己的創作, 揭示社會的矛盾與不公,讓藝術的表現聚焦在不起眼的事物上,頌揚他們心靈中的美好 與滿足。儘管表現的形式、手法各異,但對人性的關懷卻是藝術家們共同的精神所在, 也是最具感性及人文的藝術表現。 筆者認為藝術的創造表現需能表現主觀理念又能反映客觀現實,是社會現象的反映 也是現實生活的縮影,以主觀情感去感受外在事物,在心中行成意念和圖像,最後轉化 為作品。正如藝術社會學的觀點—藝術與審美活動是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產物,也是人 類把握自然和社會的基本形式,因此藝術作品本身具有投射當時社會背景的功能,不論 是藝術、宗教、文化思想的發展皆與外在社會環境環環相扣,創作者的情感亦隨著周遭 環境而有所轉變,進而將其親身的感受投射在創作之中,並與當代的現況產生連結。  透過藝術家敏銳的觀察和創作手法,直接而深刻地把隱藏在人們內心深處的情感展 露出來,藝術創作要注重主觀、個性,及精神性,以表達出自己藝術理念及內心強烈情 感。 

二、入世的藝術表現 

表現主義(Expressionnisme)大約在 1910 年左右於德國興起,反對印象主義 (impressionism),而以作者的精神為主,自然為輔,不為外型所迷惑。利用線條及色彩 之誇張與扭曲變形的表現手法,以表達對社會現實的恐懼與人生的苦悶和焦慮。強調個 性,尤其是激情的表現,以單純少數強烈色彩作畫,在緊密構圖上追求單純化,強烈的         49 劉其偉《現代繪畫理論》臺北:雄獅圖書,2003,頁 21。

(37)

造型對比、扭曲變形的美感。他們反對忠實的再現自然物像,強調自然的、精神的表現。 「人」一直是表現主義者的興趣焦點,因為人是有思想,有縝密的思考行動,在強烈的 自我表現下,讓每個個體富生命意涵。多數的表現主義者都關注目前,他們希望透過了 解人的靈魂或精神,來改造社會,使得人的偉大之處能夠完全地實現。 孟克(MunchEdvard,1863—1944)因家族的遺傳疾病而常常生病,加上親人接連變 故,讓他的生命一路走來倍感艱辛。這種無法面對的無奈在孟克的作品中清楚的傳達 著。孟克寫道:「我們將不再畫那些在室內讀報的男人和織毛線的女人。我們應該畫那 些活著的人,他們呼吸、有感覺、遭受痛苦、並且相愛」。他以色彩、線條與形式來表 達自己的情緒,描述自己對生命的關注和珍惜,忠實表露人類心靈在潛意識下之真貌50。  孟克早期回憶母親與姊姊的死亡創痛經驗,創作了《病童》(圖 4)這件作品,畫中 的少女既是少女的現實,同時也是孟克的現實;既是疾病的現實,同時也是死亡的寓言。 51 全畫以綠灰的冷調為主調,在底色上塗了很多層的顏料,一次又一次的刮擦、塗抹, 造成多層顏料的混雜,沒有一處可以分辨出原色。這樣的作畫刮痕強調了畫中人物的輪 廓,描述自己對死亡的恐懼及對於人的關懷情感。         50 參 倪再沁《美感的探險》臺北:典藏藝術家庭,2004,頁 64。 51 參 魏尚河《百花齊放:33 位最具影響力的現代藝術家及其作品》臺北:信實出版社,2008,頁 114— 125。

(38)

埃貢‧席勒(Egon Schiele 1890—1918)是奧地利表現主義畫家,生長的年代是在 政治社會最動盪不安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前,虛無與頹喪氣氛造成當時人們心中普遍的不 安全感與失落,而存在主義思潮亦形成於此時。他以變形的人物造型傳達人性的病態與 脆弱,特別強調人手和臉部的肌肉線條、神經與血管,刻畫出動態霎那間的表情,所描 繪的人物充滿了不安和恐懼看似不停地在扭動、跳躍。從其作品中可以感受到強烈的 生、死和情感交織出熊熊的生命之火,精準刻畫出人類生命每一刻的躍動與需求。 在《死神與女孩》(圖 5)畫裡瘦骨嶙峋的一男一女,人物表情迷茫、肢體扭曲,有 些依戀,有些不捨,更有種活在當下,享受能夠擁抱的時刻。眼神呆滯目無表情,席勒 大膽的使用了紅、黃和黑色來表現強烈的情緒。強烈的對比與畫中的稜角,展現了對情 慾的焦慮和內心的痛苦,以及對生活的渴望。人物和背景都像是處在驚恐不安之中,生 的慾望和死的威脅交織成了可怕的陰影,壟罩在作品中。52少女所代表的生命和青春, 最終也離不開死亡。  對孟克來說,顏料不是畫面的塗飾物,而是他情感表達的媒介,在作畫及括擦的同         52 參 徐筱婷《顫慄美術館》臺北:八方出版社,2008,頁 86—87。 圖 4 孟克《病童》油彩,119.5×118.5cm,1885 圖片來源: http://tw.myblog.yahoo.com/ 22222222-999999999/photo?pid=226 圖 5 席勒《死神與女孩》油彩,1915 圖片來源: http://www.sj33.cn/ys/hhys/200705/11574.html

數據

圖  1  創作研究流程圖    生活經驗  文獻探討  教授指導 歸納與構思確立主題 進行創作  論文寫作  完成作品 論文完成  檢討與修正  反省與修正 社會觀察 教授指導 檢討與驗證  舉辦個展 論文發表 
圖 30  林宏桀《近距離的遙遠》油彩‧畫布,173×136cm(100F),2010
圖 31  林宏桀《速食愛情》油彩‧畫布,133×91cm(50F×2 幅),2011
圖 32  林宏桀《城市戀人》油彩‧畫布,173×136cm(100F),2011
+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報戶口:1 位學生當查戶口的人,有幾位 學生代表戶長站在最前面,其他 學生可以排在戶長的後面,當查 戶口的人去詢問戶長時問: 「你

說明:本題藉由羅馬史家 Ammianus Marcellinus 描述外族的兩則資料,檢測學生能否觀察

• 少年人自願或同意 與他人進行性活動 亦有可能 是有人利 用本身與少年人之間 權力差異 的特殊地位而對少年人在

本校秉承校訓「愛主愛人,求道更 新」,本著基督精神,讓學生在優 良及愉快的環境內,善用資訊科技

「老師知道了在討論一、二的兩件事後,要求 班中有份「 嘲笑別人的男生」 和「 杯葛別人的 女生」

閱讀劇本 了解劇情 文學賞析 音樂欣賞 創作背景、 配器法等 不同版本 深入探討 與原著的 關係 作出評論.

戲曲在元代進入大戲階段,發展成一本四折、一人獨唱,體製

法治 (Rule of Law) 没有統一定義。當代最廣為人知及引用的有關著作是英國兵咸勳爵 (Lord Tom Bingham) 在2010年所寫的 “The Rule Of Law” (中譯本: “ 法治 : 英國首席大法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