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居民生活品質、地方依附與社區參與之研究:以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區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居民生活品質、地方依附與社區參與之研究:以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區為例"

Copied!
155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 地理學系第四十五屆碩士論文. 居民生活品質、地方依附與社區參與之 研究:以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區為例. 指導教授:許嘉恩 研 究 生:易孜臻. 中華民國一零五年七月.

(2) 謝辭 研究初期最喜歡看學長姊們的謝辭,想像自己將面對什麼樣的洪水猛獸,其 中讓我印象深刻的一段文字,有人說「研究所生活是一段自我評價最低的日子」, 或許因為有著同樣的心情,直到研究告一段落的今天,這個描述依然深深地藏在 我心裡。也因為在這一個對自己充滿懷疑、自我價值幾乎萎縮至零的時刻,每一 個相信我、支持我、鼓勵我的力量都顯得份外珍貴。 寫一篇論文好比攀登一座高山,除了要有足夠技巧、工具外,擁有一位能激 勵你、帶你走出迷霧的領路人也很重要,非常感謝指導教授許嘉恩老師擔任我一 路上的嚮導,帶領我這個時常懷疑自己有沒有走錯路的登山客抵達終點。同時感 謝口試委員蘇淑娟老師、林裕強老師,指出我論文的短處與價值,讓我知道如何 讓論文發展得更完整,謝謝你們的指教與肯定。 蒐集到足夠問卷是我面臨第一個,也是最大的研究困境,要接受陌生人的攀 談實為不易,謝謝每一位願意填寫問卷或接受訪談的龍水里居民,以及幫忙牽線 的韓耀期老師、俞秀,沒有你們,這份研究無法順利完成。 很幸運地在研究所還有一群共同奮鬥的夥伴─正妹安啾林、韋伶、Ruby、大 師、千瑜、YCY、豆豆、小豆、家榕、育政、沛均、以忱、宇恩、一良、有為, 在修課、與論文搏鬥的同時,不忘出版「穿搭界一代宗師」 、 「人正真好」一系列 不正經紓壓小品,或配合各種節氣舉辦穿搭活動,我們創造了庫拉圈,歡樂的回 憶與古怪的禮物在研究室生生不息地流轉,有你們的研究生活又充實又美好。 一起修課、一起垃圾話午餐、一起 Emily 的學弟妹 YaYa、伊婷、玲玲、貴 雄、立彬,謝謝你們的關心與鼓勵,緊繃的神經總在與你們嘻嘻哈哈後得到舒緩, 還有謝謝陪我發過問卷的學弟冠州,祝你們論文一切順利。 生產論文的日子多半是很宅的,謝謝 1244 文君、詠晴、胤筠三位親愛的室 友,這一年伴我時間最長的應該就屬你們,本寢提供:烹飪、解夢、情感諮商、 飲食保健、運動健身、藝文論壇種種服務以及家的感覺,如此舒適的寢室與可愛 的室友讓我宅在寢室寫論文而不感到辛苦。 謝謝薰、雞、拎、花、鬼、琪一路遠遠的關心,尤其謝謝雞、花陪我初體驗 發問卷那一段不斷碰壁的路,還有謝謝林佳琪出席我的畢業典禮,連我最想要什 麼花都知道的默契實在是太噁心了。 最後謝謝爸爸媽媽,給我太多太多,能無後顧之憂地享受學生生活是一種絕 對的奢侈,謝謝你們總是給我嘗試的空間,並全力支持我每一個選擇,再多文字 與你們對我的支持與鼓勵相比都顯得單薄不完整,謝謝,我愛你們。 2016 年 7 月 於師大.

(3)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摘要 研究所別:地理研究所碩士班 論文名稱:居民生活品質、地方依附與社區參與之研究:以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 區為例 指導教授:許嘉恩 研究生:易孜臻 論文內容:共一冊,文約八萬餘字,分六章二十四節 內惟埤文化園區是高雄市內第一個實施都市設計規範的區域,一般大眾視之 為高雄市新興的豪宅區,有「美術館特區」這樣的稱呼。本研究以高雄市內惟埤 文化園區為基地,探討居民生活品質、地方依附與社區參與三者間之關係,以質、 量兼具的方式了解這一個區域。利用問卷分析不同屬性之居民對生活環境的看法 以及社區事務的參與情形;再來是透過訪談了解居民如何與環境的互動,凸顯居 民所認知的社區範圍與社區參與程度間的連結。 首先透過便利取樣與滾雪球的方式進行調查,共蒐集 380 份有效問卷。經結 構平衡方程式(SEM)之探索性因素分析後,本研究區居民生活品質受到「社區形 象」與「社區管理與配套措施」的影響最大,地方依附由「關聯性」與「獨特性」 兩方面所反映。而在驗證式因素分析中,本研究發現內惟埤文化園區居民生活品 質與地方依附間為正向關聯,表示兩者發展是可以相輔相成的,且生活品質對社 區參與有正面影響力,意即居民對生活品質越滿意,參與社區公共事務的意願就 越高;與過去研究結果有異的在於本研究模型中地方依附對社區參與呈現負向影 響,代表本社區居民對地方的依附程度越高,投入社區事務的意願會越低。 再者,深入訪談主要分成居民對社區實質環境的看法、對公共事務的看法以 及其對社區的情感三方面來探討。經本研究發現,內惟埤文化園區居民產生依附 感的對象是其所居住的門禁社區,但又因為社區中商家少,居民生活所需得倚靠 鄰近商圈,形成情感認同與資源依賴分離的情形。而居民對公共事務的看法主要.

(4) 受到他們所認知的社區範圍所影響,內惟埤文化園區內又可以分成大大小小的門 禁社區,居民通常以其生活的門禁社區為「社區」,故較常參與自家社區內的管 理委員會或聯誼活動,以內惟埤文化園區為單位的活動就少有機會接觸。. 關鍵詞:內惟埤文化園區、生活品質、地方依附、社區參與、結構平衡方程式.

(5) Abstract Neiweipi Cultural Park is the first region of Kaohsiung county that carry out the urban design review. The public regards it as an emerging luxury district of Kaohsiung, and calls it "KMFA (Kaohsiung Museum of Fine Arts) special region". This study conducted a case study at Neiweipi Cultural Park, and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 among the quality of life, place attachment and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of local residents by using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methods. First, questionnaires were used to understand different views of living environment and community public affairs aspiration of residents from various propety. After that, we interviewed some residents to comprehend their interactions with the space they live. In this part, we emphasized the link between community-wide awareness of the residents and their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This study conducted Convenience sampling and Snowball sampling in the beginning. A total of 380 usable questionnaires were collected. After using SEM (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 the results of EFA (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there are two dimensions of factors for the quality of life: “community image” and “community managements and facilities”. There are two factors for place attachment: “place dependence” and “place identity “. On the other hand, the results of CFA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indicated the effection between QOL (quality of life) and place attachment is positive, and QOL has an obvious positive effect o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Different from the former studies, this study detected place attachment has a negative effect on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meaning that when a resident’s attachment goes higher, then his or her willingness of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goes lower. This study discussed the residents’ the opinions of physical environment, public affairs and the sentiments toward their community through interview. The results showed the place where residents of Neiweipi attach to is the gated communities which they live in. But there has little shops in this community, so residents have to rely on the business district nearby for daily supplies. For this reason the thing they depend on and identify with is separated. Besides, the attitudes toward public affairs are affected by their community-wide awareness. Neiweipi Cultural Park are consisted of different size of gated communities, where residents usually take the gated community they live in as their “communities”. Hence, they often involve in the management committee or recreational activities within their own communities instead of participating the activities held by Neiweipi Cultural Park..

(6) Keywords: Neiweipi Cultural Park, quality of life, place attachment, community participation, SEM..

(7)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概念 ................................................... 4 第三節 研究區域 ................................................... 6 第四節 研究流程 .................................................. 10 第五節 研究目的 .................................................. 13 第二章 文獻回顧................................................... 14 第一節 社區(Community) .......................................... 14 第二節 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 ................................... 15 第三節 地方依附(Place Attachment) ................................. 23 第四節 社區參與(Community Participation) ........................... 30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5 第一節 研究架構 .................................................. 35 第二節 研究假說 .................................................. 37 第三節 問卷調查 .................................................. 38 第四節 深入訪談 .................................................. 51 第四章 結果與討論................................................. 53 第一節 樣本描述 .................................................. 53 第二節 居民生活品質、地方依附及社區參與現況分析 .................. 59 第三節 探索性因素分析(Exploratory Factor Analysis, EFA) .............. 67 第四節 驗證式因素分析(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CFA) ............. 89 第五章 訪談內容分析.............................................. 109 第一節. 在地居民對內惟埤文化園區環境的看法 ...................... 109.

(8) 第二節. 在地居民對社區公共事務的看法 ............................ 117. 第三節. 在地居民對社區的認同與情感 .............................. 122. 第四節. 小結 .................................................... 128. 第六章 結論...................................................... 131 第一節. 研究結果 ................................................ 131. 第二節. 研究貢獻 ................................................ 132. 第三節. 結語 .................................................... 134. 參考文獻.......................................................... 136 附錄(一).......................................................... 139 附錄(二).......................................................... 143.

(9) 圖次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圖. 1-1 研究區範圍圖 ................................................................................... 7 1-2 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計畫案計畫範圍圖 ................................... 9 1-3 研究流程圖 ..................................................................................... 12 2-1 台北市生活品質關係模型圖 ......................................................... 18 2-2 生活品質構面 ................................................................................. 19 2-3 社區參與階梯理論示意圖 ............................................................. 33 3-1 研究架構圖 ..................................................................................... 36 3-2 居民生活品質、地方依附、社區參與初始模式 ......................... 36. 圖 3-3 結構方程式(SEM)模型說明 .......................................................... 47 圖 4-1 生活品質因素分析陡坡圖 ............................................................. 71 圖 圖 圖 圖 圖. 4-2 地方依附因素分析陡坡圖 ............................................................. 73 4-3 生活品質模式修正路徑圖 ............................................................. 95 4-4 地方依附模式修正路徑圖 ............................................................. 98 4-5 社區參與模式修正路徑圖 ........................................................... 100 4-6 整體模型路徑圖與標準化係數 ................................................... 103.

(10) 表次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1-1 內惟埤文化園區發展歷史 ............................................................. 10 2-1 地方依附向度與相關研究提出之問項 ......................................... 26 3-1 內惟埤文化園區居民人口統計變數 ............................................. 39 3-2 居民生活品質問項設計的文獻來源或理念 ................................. 40 3-3 居民地方依附問項設計的文獻來源或理念 ................................. 42 3-4 居民社區參與問項設計的文獻來源或理念 ................................. 43 3-5 龍水里人口統計資料 ..................................................................... 44 3-6 受訪者一覽 ..................................................................................... 52. 表 4-1 龍水里全體居民與問卷受訪者性別比例 ..................................... 54 表 4-2 龍水里全體居民與問卷受訪者性別比例 ..................................... 54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4-3 受訪者基本屬性分析表 ................................................................. 55 4-4 受訪者基本屬性交叉比對 ............................................................. 56 4-5 年齡與個人屬性之交叉分析 ......................................................... 57 4-6 教育程度與個人屬性之交叉分析 ................................................. 58 4-7 居住時間與受訪者屬性交叉分析 ................................................. 59 4-8 居民生活滿意度 ............................................................................. 60 4-9 社區居民地方依附 ......................................................................... 62 4-10 社區居民社區參與 ....................................................................... 64.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4-11 生活品質可靠度分析 ................................................................... 68 4-12 地方依附可靠度分析 ................................................................... 69 4-13 社區參與可靠度分析 ................................................................... 70 4-14 生活滿意度因素負荷值 ............................................................... 72 4-15 地方依附的因素負荷值 ............................................................... 74 4-16 受訪者屬性資料與生活品質之差異檢定 ................................... 76 4-17 受訪者屬性資料與地方依附之差異檢定 ................................... 77 4-18 受訪者屬性資料與社區參與 t 檢定 ............................................ 79 4-19 受訪者屬性資料與社區參與卡方檢定 ....................................... 79 4-20 年齡與社區參與交叉分析 ........................................................... 81.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4-21 教育程度與社區參與交叉分析 ................................................... 81 4-22 住宅型式與社區參與交叉分析 ................................................... 84 4-23 生活品質所有問項之態勢與峰度分配 ....................................... 89 4-24 地方依附所有問項之態勢與峰度分配 ....................................... 90 4-25 社區參與所有問項之態勢與峰度分配 ....................................... 91 4-26 結構方程式(SEM)適配度分析標準 ............................................ 92.

(11) 表 4-27 生活品質模式參與估計暨測量誤摘要表 ................................... 93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表. 4-28 生活品質模式適配度考驗指標摘要表 ....................................... 94 4-29 地方依附模式參與估計暨測量誤摘要表 ................................... 96 4-30 地方依附模式適配度考驗指標摘要表 ....................................... 97 4-31 社區參與模式參與估計暨測量誤摘要表 ................................... 99 4-32 社區參與模式適配度考驗指標摘要表 ....................................... 99 4-33 整體模式參與估計暨測量誤摘要表 ......................................... 101 4-34 整體模式適配度考驗指標摘要表 ............................................. 102.

(12)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現今社會中,「以社區為基本組織單位」的觀念已經逐漸被大眾給接受,社 區逐漸成為人們融入社會的第一個觸點,現今社會的主流思維主張:國家環境資 源的永續利用應該朝向以社區為導向的管理模式(林嘉男、許毅璿,2007),故 社區研究日漸受到重視。透過對地方生活品質的評價,我們將有機會瞭解人們對 地方滿意的根本原因,以及此評價如何影響居民與地方的關聯。1966 年,美國 麻省理工學院以 Bauer 為首的研究小組在社會指標(Social Indicators)論文集中首 次建構了社會指標體系,企圖以系統性的架構從醫療、健康、經濟、生活環境、 社會福利等層面,全面衡量社會的現況與發展變遷(Bauer, 1966;引自:黃旭男、 唐思佳,2012),顯示人們在價值觀上的轉變,從二次大戰後的全力衝刺經濟成 長到關心生活品質的提升,也使 Bauer 成為生活品質研究的先驅。生活品質 (quality of life)之衡量目的在反映人們的生活狀況,透過生活品質調查、建立品 質的計量指標,不只可以描述社會現狀及人民福祉,同時可成為政府制定公共政 策,促進社會發展,增進人民福祉的依據。 從理論及政策角度而言,不同領域的滿意度(例如城市、社區、住家等的滿 意度)都是重要且值得深入研究的,決策者會關心居民的滿意度、想知道如何強 化滿意度,而改變其政策,因此從不同客觀條件瞭解人們滿意度是地方生活品質 研究一個重要的部分(李永展、吳孟芳,2005)。而人與環境長久相處所產生的 依賴或認同關係,是決定地方存在和發展的重要前提,從許多研究結果中發現, 這樣的關係直接來自於居民對生活環境的滿意度。於是,了解在地社群與地方環 境的聯結關係,已經成為環境相關研究中受矚目的議題,本研究希望透過居民生 1.

(13) 活品質的滿意度調查,剖析生活品質之影響因素為何,分析並生活品質與居民地 方依附之間的關係。 地方依附(place attachment)指的是人對於一個地方環境所擁功能性之依賴以 及情感上之認同,並且地方依附會受到場所的實質與社會品質的影響。大多數研 究將地方依附分成地方依賴(place dependence)與地方認同(place identity)兩種層 面,其中地方依賴主要是指人對地方環境與資源的依賴性,受到像是環境景觀、 公共設施、特殊資源、可及性等因素影響,由於評價生活品質的指標來源多會選 用與該地區人民生活最息息相關的層面,例如就業、健康醫療、教育、住宅、安 全、文化休閒等領域,可見地方依附和生活品質兩者間應有其關聯性。 進一步了解內惟埤文化園區,它是高雄市內第一個實施都市設計規範的區域, 亦即該區域有關建築物、開放空間、交通系統、廣告招牌、街道家具、植栽、都 市景觀、公共工程規劃及其他都市設計等事務,皆必須經由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 委員會審議,通過審議始可開發(高雄市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設置要點,2003)。 但查閱都市設計審議委員會設置要點,在組成委員中卻不見居民代表,審議過程 中亦無民眾可直接參與之機會(何友鋒、劉正智與劉玉屏,2010) 。 「住家」 、 「社 區」這些與居民最密切貼近的地方,在設計、規劃過程卻缺乏其置喙之處,無獨 有偶地,長期以來台灣不論都市、社區之規劃,幾乎都是由上而下的控制,但是 一個成功的城市設計,需要市民的參與才能走得更長遠(林崇傑,1996)。 許多研究指出地方依附可減緩或逆轉社區社會與實質環境,亦有助於社區政 策之擬定,近年舉凡國土規劃、社區林業、社區總體營造、公(私)有土地賦權 管理等,皆有賴將人與環境之間的抽象關係具體化,以利推行環境教育時作為在 地居民自發或集體環境行動的重要基礎(江昱仁、林君儒與郭心怜,2009;林嘉 男、許毅璿,2007)。Walker and Ryan (2008)指出地方依附係探討人與地方間情 緒與心理連結的地區研究,更認為地方依附是增進地方居民支持維護策略的動力 2.

(14) (李青松、楊明青與車成緯,2011),可見了解居民對社區之依附有助於社區發 展,實為社區研究不容忽視的一環。 國內少有以社區為單位探討生活品質與地方依附關聯性的研究,在選擇研究 區域時,除了考慮研究者進行調查的方便性,社區本身的特性更是本研究選擇時 的考量。本研究選擇內惟埤文化園區為研究對象,原因在於它是高雄市內第一個 實施都市設計規範的區域,可稱是高雄市都市發展的明日之星,從民國八十一年 「高雄市內惟碑文化園區特定區計畫案」頒布此地區的規劃與配套措施起,內惟 埤文化園區從原本雜亂無章的工業用地,變更成住宅區、商業區以及公園綠地, 並且結合高雄市立美術館,提供市民一個休閒、生態、文化並濟的生活空間(賴 鐘國,2006),在生活品質具有指標性的意義,加上本區在民間建築團體的開發 下,成為高雄市新興的豪宅特區─美術館特區,儼然成為身份地位與品味的象徵, 計劃案中特別規劃出來的內惟埤公園,做為附近居民日常戶外活動場所,在功能 性方面應滿足住民活動空間的需求,在情感連結、社區凝聚方面,應有促進認同 之效應。社區是居民體驗周遭都市環境的最基本單位,而隨著近年對心理層面與 社區規劃的重視,從社區居民心理感受出發的議題開始被探討,本研究即以居民 感知的角度出發,了解在內惟埤文化園區特殊的發展背景中,居民特性、選擇動 機對其地方依附建立的影響,並透過理解社區居民生活品質與地方依附之關聯性, 進一步提出社區規劃設計建議。. 3.

(15) 第二節 研究概念 本節針對本研究的三個重要概念:「生活品質」、「地方依附」、「社區參與」 進行概念的深入探討。 (1)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 最早的生活品質衡量指標是由經濟學家所提出來的,由於當時社會重視基本 生理需求,因此以國民所得、國民生產毛額等經濟指標作為國民生活品質的指標 (李永展、吳孟芳,2005)。到了 1960 年代,社會指標運動的興起,對於經濟 學家以國民生產毛額、國民所得等「生產」指標或純經濟指標來描述人民生活水 準的不滿,社會學家開始發展出一些較能反映出人民生活狀況的「福利」指標, 在原本的經濟指標之外,增加了社會、文化、環境等指標來描述人民的生活狀況。 世界衛生組織(WHO)定義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為: 「在文化及價值系統的 社會脈絡中,個人對其生活所在位階之知覺;個人生活在這種文化及價值系統中, 而此系統與人們的目標、期望、標準及關懷有關」(WHOQOL,1998)。在各種 有關生活品質、生活滿意度的研究當中,目前並不存在一套衡量生活品質的絕對 指標,李永展、吳孟芳(2005)指出生活品質衡量應透過居民的知覺、使用以及評 價了解,從測量居民各領域滿意度應可以得到真實的生活品質經驗,如同本研究 希望了解內惟埤文化園區居民的主觀感受,分析其中各種要素的影響力,以及居 民對生活環境的滿意度如何影響其地方依附感和社區參與。在現今重視個人滿意 度與個人感受的民主社會,傾聽居民真實的聲音成為社區發展一件重要的事,於 是在生活品質量表方面,本研究主要參考李永展與吳孟芳(2005)針對台灣城市 生活品質所建立的衡量指標,配合內惟埤文化園區特性,建立最適切的指標,希 望透過如此分析,提供政策制定者進行實質的環境改善依據。. (2)地方依附(place attachment) 地方依附為個體對於特殊地點的歸屬感,是使用者感覺到自己與地點結合的 4.

(16) 程度,以及對於環境的情緒、環境所象徵的意義與感覺(Williams、Vaske,2003; 曹勝雄、孫君儀,2009)。相關研究經常用地方依賴(place dependence)與地方認 同(place identity)兩個構面來描述地方依附的意義(林嘉男、許毅璿,2007;曹勝 雄、孫君儀,2009)。地方依賴(place dependence)主要指的是人對地方環境與資 源的依賴性,具體的因素像是環境景觀、公共設施、特殊的資源、可及性等等, 當這些事項越能滿足使用者的需求,就能造成越高的地方依賴。地方認同(place identity)則是指透過外在物理環境、社會世界中的個人位置,形塑出一個人對地 方的認可與自我定位,人們如何在與地方的互動當中,把自己當作是地方的一部 份,這個過程稱作地方認同,地方認同屬於人類自我認同的一部份,也是自我期 待、自我定位的一部份,這樣的認同不只是隨著生理階段的變化發展,同時受到 外在物質環境的影響,包含人在一環境特質定居後,所產生「方向感」與「認同 感」兩種情感連結(李秋玲、吳建平,2011)。簡而言之,當人對一地方資源、 功能性有所依賴,這就屬於地方依賴,人對地方產生情感則屬於心理層面的地方 認同。 地方依附實為一個牽涉許多層面、相當複雜的抽象概念,相關對地方概念所 涉及到的變量,通常能以對空間環境的認知、情感、行動三部分,整合到態度結 構的框架中(李秋玲、吳建平,2011;林嘉男、許毅璿,2007)本研究選擇以地 方依附做為居民情感的討論議題,主因在於討論人與環境聯結的研究中,地方依 附的概念分別有偏向「實質環境層面」的地方依賴,和偏向「情感心理層面」的 地方認同兩部分,使得本研究得以從物理環境與社會關係方面,了解內惟埤文化 園區生活環境對居民情感的影響。綜合以上所述,本研究將地方依附定義為:由 地方依賴與地方認同兩種構面組成,是人對環境所產生的認知(cognitions)、情感 (affections)與行為(behaviors)等聯結,這些聯結主要來自自身經驗、社會經驗以 及與空間環境的互動。 5.

(17) (3)社區參與(community participation) 社區參與意義與「民眾參與」 、 「市民參與」相近,皆是來自政治學與社會學 的詞彙(黃源協、蕭文高與劉素珍,2007),指社會大眾以自發性的行動,影響 政府政策制定與執行。廣義的社區參與意義包含政府與非營利組織加入社區發展 計畫,與社區居民透過各種方式、手段體現對公共事務的關懷,分擔社區發展的 責任,並且分享社區發展的成果;而狹義的社區參與概念則針對居民的參與和實 踐。 參與社區活動、社區事務是產生地方依附的重要元素,又透過參與社區事務, 將這些依附情感轉化為具體的行動,成為社區進步的基礎,兩者屬於相輔相成的 作用(廖培珊,2003);另外,有研究指出若居民曾經參與鄰里活動、社區服務 計畫等,其對地方依附感、整體環境的滿意度都高於不曾參加的居民(浦青青, 2005) ,可見透過涉入、實踐等行為將有可能提升居民對社區的依附感和滿意度, 故檢視內惟埤文化園區居民的社區參與情形,有助於本研究了解當地居民地方依 附發展與生活滿意度的形成。 以往對民眾社區參與程度的相關研究,並沒有統一通用的測量方式,研究者 多依相關文獻或理論自行發展評估社區參與程度的量表,多半都是以居民在社區 事務中自主性的高低作為分級標準(Plummer、Taylor,2004;郭瑞坤、徐依鈴、 張秦瑞與沈逸晴,2013;郭彰仁、郭瑞坤、侯錦雄與林建堯,2010),本研究主 要參考 Plummer 和 Taylor 的參與階梯理論,將內惟埤文化園區居民社區參與行 動分級,觀察不同屬性之居民參與行為的差異。. 第三節 研究區域 內惟埤文化園區位於高雄市鼓山區,一般民眾以「美術館特區」稱呼之,根 6.

(18) 據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計畫案,該計畫範圍為龍水里,東起中華一路, 西止縱貫鐵路,北迄中華一路與縱貫鐵路交叉處,南濱愛河,如圖 1-1 所示即本 研究所謂「內惟埤文化園區」之範圍,研究區域面積總計約 170 公頃。. 圖 一-1 研究區範圍圖 註:(1)白色區域為本研究之研究區;(2)由研究者自行繪製。 7.

(19) 當說到高美館附近的社區,大多數人的第一印象都是「高級住宅區」,這個 社區之所以會讓人有不一樣的感覺,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包括:建商進駐投資,興 建豪宅大樓,再加上高雄市藝文重鎮─市立美術館位在此區內,配合美術館四周 的綠地公園、開放空間使本區域在視覺上即給人華麗、新穎、規畫完善的感受, 但內惟埤地區並非一開始就是如此模樣,以下回顧內惟埤地區的發展,瞭解內惟 埤地區每個時代所代表的意義,以及如何成為高雄市內新興的豪宅特區。 早在明鄭時期,軍屯以此地為農業用地,為克服台灣西南部降水時空分布不 均之先天缺陷,利用本地低窪的地形開挖埤圳,於是「內圍陂」一名在乾隆二十 九年(1764)首度出現,成為南部重要穀倉之一;到了日治時期,由於缺乏港口機 能,此區並未劃入政府都市規劃發展重心;台灣光復後高雄市政府所發布之「高 雄市都市計畫」一開始也沒有將此區劃入,民國五十二年(1963)的都市計畫將此 區規劃為工業區,才使此區從明鄭時期一直以來的農業用地身分有了巨大的轉變; 然而缺乏細部開發計畫配合,又受到縱貫鐵路、愛河河道的空間阻礙,此區長期 呈現低密度使用狀況,在土地利用方面呈現農、工參雜的混亂狀態(賴鐘國, 2006)。 直到 1980 年代,高雄市政府力倡「港都文化」,並受到台北市立美術館興設 的刺激,在市議員與藝文界人士強力推動下,1985 年元月二十一日,時任高雄 市長許水德做了設立高雄市立美術館的決策,並於次年(1986)年宣布,在內惟埤 學產地興建美術館,內惟埤公園全部規畫成美術公園,基地面積二十三公頃;隔 年(1987),市政府為統合市政重大建設投資,於是以土地重劃的方式,擴大美術 公園用地及調整鄰近土地使用分區,由二十三公頃增為四十一公頃;民國七十七 年一月(1988)蔣經國總統過世,為紀念已故總統,市政府將內惟埤美術公園更名 為「經國文化園區」。至此,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要求本區因更新面積廣大, 應對土地規劃提出更詳盡的計畫內容,於是才有《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 計畫案》在民國八十一年(1992)七月公告實施,實施範圍如下圖 1-2 所示。 8.

(20) 圖 一-2 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計畫案計畫範圍圖 註:(1)圖中斜線處為內惟埤文化園區計畫範圍;(2)資料取自高雄市政府(1992)。. 9.

(21) 在民國八十一年的《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計畫案》中將此區內土地 使用作了更為完整、全面的規劃,將原本農工混和的土地利用,變更成為住宅區、 商業區以及公園綠地,從此內惟埤地區搖身一變,成為高雄市內一個生活、文化、 休閒、生態並具的生活園區,吸引建商進駐開發,美術館周圍開始出現華美的豪 宅大樓,結合原有的公園綠地,使內惟埤文化園區搖身一變成為高雄市高級住宅 區的代表之一;以表 1-1 呈現內惟埤文化園區的歷史發展變遷中的結構型轉化。 進入所謂的「美術館特區」便能感受到此區與高雄其他地方之不同處,寬敞整齊 的馬路、特別保留的綠地公園,與外觀新穎、華麗的大廈,讓人對此區的居民生 活產生許多期待與幻想。本研究以內為埤文化園區為例,從生活品質、地方依附 一探居民實際居住的感受,找出影響居民生活品質、地方依附感的關鍵因素,並 且這些感受如何反映在社區參與上。 表 一-1 內惟埤文化園區的歷史發展變遷 時間 1764 1963. 事件 利用低窪地形開埤築圳,「內圍陂」首度出現。 高雄市政府都市計劃中本區變更為工業用地,內惟埤地區從以農業 為主轉而發展合板、鋼鐵工業。. 1986. 宣布於內惟埤學產地興建美術館,內惟埤公園全部規畫成美術公 園,基地面積二十三公頃。. 1987. 以土地重劃的方式,擴大美術公園用地及調整鄰近土地使用分區。. 1988. 更名為經國文化園區。. 1992. 公告實施《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計畫案》. 資料來源:本研究整理。. 第四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進行流程如圖 1-3 所示。首先論述研究背景與動機,訂定本研究主題 為「居民生活品質、地方依附與社區參與之研究─以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區為例」, 依據研究背景與動機,擬定研究目的,並規劃出本研究之架構,包括三個研究概 念之各影響因素,透過文獻回顧進一步確立三個研究概念之關係。 10.

(22) 研究方法部分,一方面透過文獻回顧建構生活品質、地方依附與社區參與三 個潛在變項之測量量表,一方面實地訪查居民,了解其生活品質、地方依附與社 區參與情形,並根據訪談內容調整問卷問項與訪談大綱;初步問卷設計完成後進 行預試,以預試結果作為再次修改問卷的依據,修改完成後以此為本研究之正式 問卷,於高雄市內惟埤文化園區發放。 待問卷回收後,進行資料整理與統計分析;訪談方面則是參考問卷分析結果, 深入訪問居民個人經驗與想法。問卷與訪談資料蒐集完成後撰寫結果與討論,最 後提出本研究之結論與建議。. 11.

(23) 圖 一-3 研究流程圖 註:(1)本研究自行繪製;(2)虛線框為凸顯本研究主要使用量化問卷,同時以深度訪談輔助分析。. 12.

(24) 第五節 研究目的 根據上述研究背景與動機,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可歸納成下列幾點: 一、 瞭解內惟埤文化園區居民生活品質、地方依附與社區參與之現況。 二、 分析影響內惟埤文化園區居民生活品質與地方依附之因素。 三、 建構並驗證「內惟埤文化園區居民生活品質、地方依附、社區參與模式 以及三者間之影響關係」。. 13.

(25) 第二章 文獻回顧. 社區是一個包容異同的空間,社區中有形形色色的人、迥異的生活方式以及 各種價值觀,它不是由一個統一的中心輻射出來,而是像百貨公司五花八門的專 櫃彼此相近、各具特色,它具有多元的特性且是居民體驗周遭都市環境的最基本 單位,涵蓋具體的物理環境以及抽象的心理環境,使得各種學門的專家都曾經以 社區環境作為研究的對象;內惟埤文化園區是高雄市內第一個實施都市設計規範 的區域,結合居住、文藝、生態等元素的生活園區,也是高雄市新興的高級住宅 區,本研究欲了解身處在內惟埤文化園區的居民,對環境中各種因素組成的生活 品質的滿意狀況,以及這些因素是否會使他們對這個地方產生特殊的認同、依賴 情感,並形成具體的社區餐與行動。接下來將闡釋生活品質、地方依附與社區參 與在本研究中的定義與重要性。. 第一節 社區(Community) 彌來,以人為主體,重視其心理與環境規劃的議題開始廣受討論(吳建平、 侯振虎,2011),而社區是現代居民體驗周遭環境最基本的單位,若欲了解或改 變居民所感知的環境,以社區為對象將是有效的出發點,本研究即是以居民感受、 視角出發瞭解內惟埤文化園區的環境。 「社區」一詞有多種解讀方式,李青松等人(2011)認為社區指的是人們在 某一規範的地理區域內,對該社會環境產生認知、關心與互動等共識行為。黃源 協等人(2007)在探討社區意識及其影響因素時,引用 Mattessich 與 Monsey(1997) 對社區的定義,認為社區是指「人們在一個被範定的地理區域內,彼此與社區中 的其他人具備社會面和心理面之聯繫」,此定義包含兩種重要的要素,首先強調 「地方」,這個範定的地理區域可能是都市的鄰里或其他被居民認同的地方;再 14.

(26) 者是重視社會與心理的連結,社會連結包括建立在親屬、友誼以及社區內彼此熟 悉者間的互動,或以參與社區活動展現,心理連結則包含歸屬感、認同與對地方 的承諾、尊重及義務等意識。黃源協等人(2007)也指出早期國內社區研究常將 「社區」直接就字面解釋,而過度與「地理區域」產生聯想,相對忽略其較抽象 的一面,也就是現今學者所重視的非正式或隱性互動;在此研究中研究者以「一 種界線與意識」來描述社區的概念,顯示社區不只具有地理上的意義,不僅僅是 地方的行政區位,還關乎身在其中的人們對它的想法、情感,對有關單位來說更 有促進人們福祉或增進居民自主性的意涵(黃源協等人,2007)。由於社區一詞 所包含的意義太過廣泛,眾說紛紜,但一般而言社區(community)一詞主要包含(1) 地理;(2)網絡;(3)意識三種意涵,本研究將社區定義為「在特定地理範圍中一 群人產生所的社會性」。 雖然傳統將社區視為地理區域的觀點在現今被認定為過於狹隘,但實際運用 上,相關實證研究指出定義社區界線是社區研究與相關實務工作所遭遇到首要挑 戰(洪富峰、甘慧茹,1996),研究區界線模糊不清的特性將減損研究的信度與 統計考驗力,降低研究結果對社區的評估。受限於前述特性,許多研究者為了讓 研究得以進行,將社區的定義回歸到以行政區域為劃分基準,例如黃源協等人 (2007)以南投縣的鄉鎮當作抽樣架構,此辦法或許無法與傳統社區的地理界線 吻合,也常被質疑是否具有社區居民集體意識的代表性,但卻是社區研究難以取 代的要素,本研究便依循同樣做法,以內惟埤文化園區計畫範圍─高雄市龍水里 做為研究區域。. 第二節 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 「生活品質」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其概念起源可追溯至古希臘時期,最早是 由西方哲學之父─亞里斯多德(Aristotle)提出,他認為快樂(Happiness)是靈魂得到 15.

(27) 滿足之狀態,而快樂的人就是凡事順利且生活良好,也就是有較好的生活品質。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經濟發展一直是世界各國制定政策的首要目標,此時重 視的是人民物質層面的基本需求,相信外在生活環境改善就能提升人民福祉,於 是當時最常見的經濟指標就是國民生產毛額(Gross National Product, GNP),用經 濟發展指標來描述社會概況。1950 年代至 1960 年代間,美國全力發展經濟確實 帶來了富足與繁榮,但卻也伴隨著嚴重的環境汙染與社會問題。於是人們開始反 思,體認到「人」才是社會的主體,社會發展應以人為中心,美國經濟學家 Galbraith 在 1958 年所提出的主張,他認為增進人民福祉不應該只是盲目追求經濟成長, 也應該重視整體社會生活的均衡發展。當人們開始重視生活整體質量提升,「生 活品質」的概念從此出現;Campbell 等人將生活品質定義為個人對生活中不同 領域之滿意度匯總形成整體的生活品質評價,開始於經濟指標外,添加社會、文 化、環境等指標來評價人民的生活狀態,這個評價是主觀的,來自每個人因價值 觀、需求、信仰、目標與參考團體等因素,對生活產生不同的期待(黃旭男、唐 思佳,2012)。 由 1970 年代起,生活品質被定義為個體對客觀生活環境的主觀感受,強調 人民對生活的幸福感、滿意度或福祉。生活品質是一種主觀的概念,是人們主觀 的生活滿足感,其構成因素包括物質和精神的層次,物質的層次包括可以量化的 財貨、勞務和物質財富,而精神層次則偏向心理和社會歸屬感的面向。楊國樞 (1981)則從「人的需求」的角度來發揮生活品質概念,他依據人類需求的滿足程 度來為生活品質下定義,生活品質的好壞、高低,與需求滿足層次是相對應的。 北美著名心理學家與行為科學家 Victor H.Vroom (1964)認為一個人達成他的需 求就會感到滿足,需求強度越高,得到的滿足感就越強烈,換言之,若希望人們 對生活品質感到滿足,其生活環境應具備回應其需求之種種條件(洪富峰、甘慧 茹,1996)。 社會學與心理學界的學者,長久以來都在嘗試建立生活品質的社會指標系統, 16.

(28) 生活品質核心是「人」,所指涉的是人的生活,必須由人對自己的生活品質做直 接判斷。生活品質為一種涵蓋廣泛生活領域的多元構念,所構成的要素涉及人們 的物質生活及心理世界各種層面,迄今,各研究對於生活品質指標應採用哪些生 活領域,各生活領域應該包括哪些代表性客觀指標尚未形成共識。一般評估生活 品質的研究可以分為客觀指標與主觀指標兩種,早期多以官方統計來建構社會指 標,但忽略人們對生活品質的主觀評價,有學者提出「品質必然是主觀」的說法, 客觀的社會指標並不能代表人們主觀對生活環境的滿意程度,欲了解人們對生活 品質的滿意程度,直接詢問民眾才是最正確、有效的做法 (李永展、吳孟芳, 2005) 。楊國樞(1981)與成中英(1982)皆針對生活指標也提出以下看法:生活品質 指標包含物質與非物質的指標,然這些被制定出來的指標除了客觀條件,更重要 的是居民生活的主觀經驗。討論生活品質會同時受到客觀環境因素和個人內在因 素的影響,因此以互動論的視角,同時考慮外在環境因素以及內在個人特徵和條 件,研究者透過兩者關聯性的實徵研究能夠知道何種環境品質因素可以滿足居民 主觀的需求,透過這類研究,決策者得以了解如何改善環境因素,以提高特定需 求的主觀滿足(洪富峰、甘慧茹,1996)。由上述學者所言可知,人對於生活品 質的體驗是以自我為中心出發,每個人從生活過程不斷接受各種物質與非物質的 體驗,由這些體驗建立價值觀,成為個人判別與決策的參考依據,世界衛生組織 (WHO)對生活品質(Quality of Life)下的定義為:「生活品質是指個人在所生活的 文化價值體系中的感受程度,這種感受與個人的目標、期望、標準、關心等方面 有關」,所以生活品質的概念隨時隨地處於開放和變動的狀態,不斷受到刺激並 累積經驗,成為個人評價其環境的標準,也就是基於客觀經驗所做出的主觀判 斷。 當研究者試圖以具體指標測量抽象的生活品質時,發展適合的量表就是首件 重要的工作,所選指標要能廣泛地涵蓋研究對象生活中最關切,而且與日常生活 最息息相關的領域,將主觀、抽象的生活品質轉化成為具體的媒介,成為客觀評 17.

(29) 判的係數,各個項目與生活品質概念之間必存有誤差,研究者同時必須面對兩個 問題:哪些具體的變項具有代表性?什麼變項組成是有整體性的?這兩個問題會 因研究地區和其居民組成而出現不同的答案,因此任何生活品質變項的選擇,都 必須依其地域特性而調整。2001 年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團隊針對底特律大都會 地區進行家庭生活品質量測,開發出底特律地區研究(Detroit Area Study, DAS), 也被簡稱為 DAS 20011,李永展與吳孟芳(2005)曾以 DAS2001 的概念為基礎, 彙整出適合台灣城市生活品質概念之架構,如圖 2-1 所呈現,提出以市政服務、 鄰里認同、社區形象、鄰里評價與地區認同五個層面來衡量生活品質,並以台北 市作為實證對象,探討民眾主觀反應與生活品質之間的因果關係,以及對相關生 活品質指標建構提出建議。. 圖 二-1 台北市生活品質關係模型圖 註:(1) 資料取自李永展、吳孟芳(2005) ;(2)研究者自行改繪。. 1. DAS 2001 主要研究計畫是以測量生活品質為目的,同時運用主觀與客觀指標進行描述,該研究 的推動是要告知底特律地區管理者應有的規劃和政策,提出對都市、城鎮、鄉村地區的環境關懷, 以及人們主觀對環境的行為反應,選擇關心的議題包括人們對社區、鄰近地區、住宅的評價;人 們對政府和大眾服務、運輸的評價、公園的使用、社區事務的參與、遷移目的和居住偏好、稅賦 及人們對環境問題的知覺等。 18.

(30) 本研究欲了解內惟埤文化園區居民生活品質滿意度受何種因素影響,從居民 自身觀點出發,與上述研究目標相似,參考其研究假設,並修改成適合社區尺度 的面向,將「市政服務」修改成以社區為單位的「社區服務評價」,並刪去地區 認同,改以「社區凝聚力」測量內惟埤文化園區居民之鄰里認同。本研究關懷的 是居民主觀感受,建立內惟埤文化園區生活品質指標時,應該要從研究區域內居 民的生活經驗和體會中尋找著力點,在參考上述研究所提之層面,納入園區本身 獨特的發展背景和地區特色後,將內惟埤文化園區生活品質分成:社區服務評價、 社區凝聚力、社區形象─居住地區特徵以及鄰里環境評價四個層面,如圖 2-2 表 示本研究中組成生活品質之各面向,以下分項說明。. 圖 二-2 生活品質構面 註:本研究自行繪製。. 一、社區服務評價與生活品質之間的關係 Becker(1974)針對紐約住宅的研究報告指出,精心維護的路面與環境中有無 垃圾等雜物,是居民對社區具體設計滿意的前提條件(徐磊青、楊公俠,2005), 也就是居民對於社區生活品質滿意,除了事前的設計外,社區後續的管理、服務 影響能否維持該社區的景觀品質和吸引力,另外良好的社區管理還有助於提高居 民安全感並且降低社區裡的犯罪,有研究顯示都市的外在環境以及其中的無理現 象,例如街道上垃圾亂丟、隨意塗鴉,會讓居民有社區秩序紊亂、治安不良的聯 19.

(31) 想,心中因此產生恐懼(吳建平、侯振虎,2011)。李永展與吳孟芳(2005)透 過線性結構關係模式分析台北市居民生活品質影響因子,也發現市政服務評價為 影響滿意度的因素,市政服務觀察變數包括街道與公共區域的清潔、街道的維護 以及垃圾收集工作,洪富峰與甘慧茹(1996)認為由於一般民眾對於生活品質的 覺知集中在自家住屋鄰近的小範圍內,因此提升生活品質的政策宜由小社區的範 圍做起,例如垃圾清理、停車空間再規劃、街道清掃、水溝清潔、流浪犬問題解 決等,這些具體而微的社區改善行動將有效提升居民對於生活品質的滿意程度。 本研究以內惟埤文化園區中的居民作為研究對象,從社區尺度了解生活品質構成 因子,故將市政服務評價改為社區內的服務評價,推論社區服務評價將直接影響 生活品質。. 二、社區凝聚力與生活品質之間的關係 鄰里交往以及社區感是徐磊青與楊公俠(2005)在《環境心理學》一書中提 出影響生活品質的其中兩個面向。「鄰里交往」是一項影響居民對社區滿意感的 條件,儘管在一些社區研究中跟實質環境品質相比它並不被當作重要因素,原因 在於現代都市不斷擴張、人口大規模流動,人們有更多機會接觸其他社會環境, 例如工作、學習的場所等,於是社區中的社會關係重要性相對降低,不過馬丘比 丘宣言(1977)提到:「人們的相互作用與交往是城市存在的基本依據,城市規劃 與住房設計必須反映此一現實。」因此鄰里交往對居民生活質量而言,依然有其 重要性,鄰里交往除了深受個體差異影響外,還有社區環境的空間特徵,像是各 住宅的距離、相對位置和形式,以內惟埤文化園區常見的電梯大樓為例,許多研 究中都發現此種高層的住宅形式,會減少其中居民的互動,居民在地面活動的時 間與機會比低層住宅居民來得少。侯錦雄與宋念謙(1998)則提出「社區感」, 代表社區居民的認同及依戀,與居民對個人生活、社會環境、實質環境的滿意程 度密切相關,主要受到居民個人特徵、居住時間和實質環境特徵所影響,就住宅 形式而言,高層集合住宅的居民的社區感就會比低層連列式的居民低,同樣若能 20.

(32) 適當控制居住密度,也有益於居民對鄰里與社區的關懷。當然社區內部的活動與 事務參與,也是形成居民社區感的重要因素。雖然鄰里交往減少與關係日愈薄弱 是整體社會發展的結果,但 Lee(1968, 1970)也表示在像社區這種小規模鄰里中, 考慮周詳的實質環境設計將有利於提升居民社交關係(徐磊青、楊公俠,2005); 吳建平與侯振虎(2011)則認為小規模的鄰里和較低層的住宅形式,會讓居民覺得 對環境握有較多的控制感,相對較有安全感也易產生熟悉感,本研究區內多數住 宅為電梯大樓,形成集合式的住宅區,鄰近美術館、內惟埤公園等公共開放空間, 如此環境將如何形塑居民的社區凝聚力與生活品質?根據上述學者研究結果,推 測社區凝聚力將直接影響生活品質,而內惟埤文化園區居民對社區的認同、依賴, 以及社區活動投入意願,將由「地方依附」以及「社區參與」兩個章節繼續深入 討論。 三、社區形象與生活品質之間的關係 過去對生活品質的評量,實質環境佔了大部分的影響力,在李永展與吳孟芳 (2005)發現台北市民對生活品質主觀評價中,地區形象成為主要的評價指標, 也就是居民重視精神層面的滿意程度勝過實質環境,推測是過去對生活品質評量 以實質環境作為客觀指標,但是當評量轉成居民主觀滿意評價時,這些客觀因素 影響力轉為不顯著,取而代之的是地區或社區環境帶給居民精神方面的滿意,心 理上的滿足,也就是居民重視的不再只是公共設施完善程度、住家附近是否寧靜、 清潔,而是這個地方適不適合養育下一代、有沒有值得與人分享的事物等形象。 社區形象來自實質環境給人的感受,如同有學者提出,居民對生活環境品質的評 價可能受到地方呈現出的美學品質影響,美學品質代表此社區外觀上是否賞心悅 目,與設計風格較無關,重點在於社區內建築是否錯落有致、輪廓線的變化和視 覺上的豐富與和諧,一些研究顯示人們喜歡住在看起來有較高社會地位的住房, 例如單調的建物立面使住房看起來像「公共機構」而非私人住宅,間接暗示住在 裡面的人是社會地位低下、接受社會福利的一群;20 世紀 90 年代以來廣場、公 21.

(33) 園、人行步道等公共空間成為城市建設的重要內容,通過這些設計除了為社區空 間帶來綠色、寬敞的形象,也使人們有更多交流的機會,為社區空間注入人性(吳 建平、侯振虎,2011),由此可知住房形式、社區整體空間可能影響該社區的形 象,內惟埤文化園區中建築物以充滿設計感的高樓為主,點綴著內惟埤文化公園 等綠地、市立美術館及其周邊裝置藝術,為此地區建立高質感的社區形象,也暗 示此社區居民擁有較佳的生活品質。綜上所述,本研究推測社區形象將直接影響 此區居民生活品質評價。. 四、鄰里環境評價與生活品質之間的關係 徐磊青與楊公俠(2005)在《環境心理學》一書中,認為「社區鄰里品質」 是影響居民對社區生活品質滿意程度面向之一。首先「社區鄰里品質」會影響一 個人想不想住在這個地點,接著影響其生活的滿意度,鄰里環境評價主要來自對 地方實質條件的滿意度,包含居住環境是否寧靜、交通狀況、基礎設施等。過去 許多學者曾研究噪音對人的影響,結果都顯示出噪音對人們生活、工作、學習都 有負面影響,更是居民對社區品質不滿意的主因,內惟埤文化園區中仍有零星鋼 鐵、合板工廠仍在運作,西邊的縱貫鐵路也有噪音干擾之虞(賴鐘國,2006), 在規畫、設計之初有否恰當地將社區內噪音干擾降至最低,將可能影響居民對鄰 里環境的評價。交通如同一個地方的血脈,連結對內與對外各節點,直接影響地 方的型態與效率,對生活在社區的居民而言,聯外交通必然重要,社區內部的車 道規劃、人行步道更是影響生活品質的因素。除了寧靜的環境、交通問題外, 「在 城市工保留一小片自然」也是過去學者指出解決許多城市問題的方法之一,渴望 親近自然是人類的天性,都市中營造自然景色有調節居民壓力的作用;從 19 世 紀起,有些都市開始開放草地,除了滿足居民接觸大自然的需求,還是不同族群 有機會一起休息以及交流不同意見的地方(吳建平、侯振虎,2011),時至今日 公園等開放空間依然有著相同的意義,內惟埤文化園區中有內惟埤公園以及各個 22.

(34) 規模不一的公園綠地,雖然此區多數居民住在電梯大樓裡,但是同時擁有許多接 觸綠地的機會,有機會促進居民對社區生活的滿意。另外,當初規劃本園區時, 高雄市政府為內惟埤文化園區特定區計畫案訂定了下列三項計畫目標:「塑造園 區藝術文化活動特色,提供藝術文化活動空間」 、 「強化都會區中心都市文化服務 機能」 、 「創造優美都市景觀,提供休閒遊憩場所」 、 (高雄市政府,1992)也都屬 於實質鄰里環境的改造,納入本研究鄰里環境評價的考量因素當中。參考各學者 指出居民生活中實質環境的影響,本研究推測鄰里環境評價將直接影響居民生活 品質評價。 不同專業的人員在相同的空間裡會因不同的視角而發現不同的問題,傳統上 生活品質由國家用法律和政策制定一系列相關標準,但是近年來這些判斷依據使 用起來已經相當不合時宜且受到質疑,原因在於缺少了居民本身對生活品質的判 斷。環境和行為研究正好可以彌補這方面的缺陷,因為環境和行為研究從人和環 境相互作用的觀點,探討環境各方面議題,包含住房的實質特徵、居住環境中居 民的感覺和行為、社區中實質環境和社會關係等特徵對居民行為的影響。本研究 以社區的尺度,關心什麼樣的社區、鄰里是令人滿意的?社區中哪些元素受人喜 愛?採用探索式研究,採用相關研究結果進行歸納,作為本研究假設與影響構面 模式擬定的依據。. 第三節 地方依附(Place Attachment) 人與環境的關係屬於抽象的概念,這樣的概念時常被用來解釋在地社群(local community)在環境資源利用上不同的行為模式,由內惟埤文化園區居民所組成的 社區即屬於本研究愈了解的在地社群。地方(place)是一種透過個人化、群體化以 及一連串文化過程形成的經驗場所,因人類的行為和意圖使其充滿獨特性,人們 為這樣一個地方創造獨特性(unique)和無法替換(irreplaceable)的特性,不像一般. 23.

(35) 物品可以搬移及攜帶,而是一個價值的凝聚(潘桂成、段義孚,1998)。地方感 在相關研究中多應用於人與環境關係的現象詮釋,其定義較為廣泛,舉凡感受、 信念、態度、行為、思維模式與生活型態等均包含其中,研究方法以質性設計居 多;地方依附與社區依附則多採用實證設計,以依附性(attachment)呈現人與環境 之關係,常以具體、量化的方式呈現結果,地方依附可用於解釋人們對實體環境 與社會環境的依附,而社區依附著重人與社會環境聯結的結果。就研究面向而言, 地方依附與地方感確實有雷同之處,惟地方依附在研究設計上,多採用實證設計 作為測量與解釋的依據,並且視研究目的,可以當作自變數或依變數,具有較明 確的定義與組成因子,在研究設計上更具解釋及預測其他概念之能力。林嘉男與 許毅璿(2007)在〈人與環境關係之論述〉中透過文獻分析2,針對「地方感」、 「地方依附」與「社區依附」在環境研究上的角色做了釐清,從此篇論述中對三 者定義的歸納分析,我們可以說地方感、地方依附與社區依附三者都是用來表示 人與環境的連結關係,地方感與地方依附的發生場所為「地方」,此時地方的概 念由實體環境、社會環境、心理環境三者組成,而社區依附則發生在「社區」當 中,社區概念著重的是社會環境與心理環境的組成,相對忽略實體環境的影響。 本研究選擇「地方依附」而非社區依附,是因為社區依附較重視人與社會環境的 關聯,而本研究重點在於以實證方式分析內惟埤文化園區的生活環境以及建設, 是否會讓身處此地的人們對該地方產生特殊的情感,因此選擇「實體環境、社會 環境、心理環境」三方並重的「地方依附」為研究概念,了解居住在內惟埤文化 園區的居民其地方依附來源。 地方依附(place attachment)源於環境心理學研究,最初是探討個體對住宅 (house)及家(home)的聯繫,後來這個概念被延伸運用至鄰里(nieghborhood)及地方 (place)等討論,用來表示個體與特定環境的聯結關係(林嘉男、許毅璿,2007),. 2. 主要參考 1996 年至 2006 年間的《環境心理學期刊》(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JEP) 以及《美國社會學叢論》(American Sociological Review, ASR)中的相關文章,以及《環境心理學 季刊》、 《美國社會學叢論》等刊物。 24.

(36) 目前是環境心理學中最備受討論的主題之一,已經有社區、都市、全球等大小尺 度的研究運用地方依附來討論人們對於資源的運用、生態保育、親環境行為 (pro-environmental behaviour)等議題(Heberlein,2012;Manzo、Devine-Wright, 2014)。不同於地方感所涵蓋的概念那麼廣泛,地方依附可以視作個體的行為, 說明人對環境的認知(cognitive)、情感(affective)與行為(behavioral)的正向聯結 (positive association)或結合(bond) (Manzo、Devine-Wright,2014;林嘉男、許 毅璿,2007),當個體對地方產生認同,並將自己納入環境內部時,這些依附行 為就有可能建立,也就是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所得到的體驗,經過時間積累,會使 人對生長、生活或工作的地方產生連結,於是個人或團體會對於所處環境產生情 感的認知。Moore 與 Graefe(1994)認為地方依附是一種情感的歸屬,是使用者 感覺到自己與地點的結合程度,也就是當地方被個體賦予意義,尤其是對地方有 正面的情感連結時,產生的一種情感涉入與歸屬;Williams 與 Vaske(2003)認 為地方依附代表個人對於地方的評價,此評價由兩個構面─功能性與情感象徵性 組成,其中「功能性」是指該地適合從事某種活動,大部分的研究將此功能評價 稱作地方依賴(place dependence),而另一個「情感象徵性」的依附是指該地對個 人具有特別情感與象徵意義,亦稱作地方認同(place identity)。大多數的研究都採 用這兩個構面來描述地方依附,地方依賴(place dependence)是根據地方對個人的 獨特性與功能性價值來判斷,是使用者感覺到對於環境的需要,Schreyer (1980) 曾提到,當地方可以滿足使用者需求時,會促使人們繼續在此地點進行活動,此 功能性意義與環境屬性有關,若達成使用者的行為目標,就能突顯地方對使用者 的價值(江昱仁等人,2009);地方認同(place identity)則是心理層面的感受 (emotional attachment),人在一段時間內透過接觸與體驗,藉由態度、信仰、價 值、意義與行為傾向等結合,進而與地方產生情感聯繫和象徵上的意義,特定地 方對個人具有情感與象徵性的意義,也是一種地方的歸屬感(Moore、Graefe, 25.

(37) 1994)。本研究參考上述說法,將內惟埤文化園區居民對社區的情感分成功能性 依賴以及情感性的認同,也就是從地方依賴以及地方認同兩個構面來討論。 回顧多項關於地方依附的研究,在向度方面多數研究將以地方依賴(place dependence)與地方認同(place identity)兩個面向視作地方依附(place attachment)之 組成,依照不同研究目的,研究者對於其下之問項各殊,表 2-1 為本研究對各研 究中地方依附向度、問項之整理: 表 二-1 地方依附向度與相關研究提出之問項 研究者 研究主題. Williams 與 Vaske(2003) The Measurement of Place Attachment: Validity and Generalizability of a Psychometric Approach 向度 地方依賴. 地方認同. (1) 「某地」是我從事喜歡事物的最佳 地點。 (2) 沒 有 別 的 地 方 可 以 比 得 上 「 某 地」。 (3) 比起其他地方,造訪「某地」讓我 更感覺快樂滿足。. (1) (2) (3) (4) (5). 我覺得「某地」是我的一部份。 「某地」對我而言非常特別。 我強烈地認同「某地」。 我非常依戀「某地」。 造訪「某地」可以代表我這個人的 特質。. (4) 面對同一件事情,我在「某地」進 (6) 「某地」對我而言有很多意義。 行會比在其他地點進行還重要。 (5) 我在「某地」做的事情無法被其他 地方取代。 (6) 我在「某地」進行的事情,在其他 類似的地點進行也同樣享受。 研究者 研究主題. 江昱仁等人(2009) 居民生活型態與地方依附之研究-以高雄市三民區河堤公園為例 向度 地方依賴. (1) 到河堤公園活動,主要是因為離家 近 (2) 有空喜歡到河堤公園活動 (3) 在此居住的主要理由,是因為有河 堤公園的關係 (4) 河堤公園活動可以鍛鍊我身體. 地方認同 (1) (2) (3) (4) (5) (6) 26. 對河堤公園有特別的感情 河堤公園具有特別的意義 河堤公園活動讓我充滿了回憶 覺得自己屬於河堤公園的一份子 常關心河堤公園的未來發展 對我而言,河堤公園有種熟悉的親.

(38) (5) 在河堤公園活動是我日常生活重. 切感. 要的一部份 河堤公園活動可以紓解我的壓力 非常滿意能生活在河堤公園附近 在河堤公園能獲得自己想要做的 休閒活動 在河堤公園,我認識了許多朋友 河堤公園提供我多種活動形式的 選擇 河堤公園是一個良好的生態環境 學習場所. (7) 河堤公園對我來說是一個特別的 地方 (8) 我的生活中有許多活動是和河堤 公園這個地方緊密結合的 (9) 強烈的認同河堤公園這個地方 (10) 在河堤公園的活動,能幫助自我的 探索追求 (11) 河堤公園可以讓我自由自在不受 限制 (12) 河堤公園活動會讓我有安全感. (12) 活動空間寬敞,使我沒有擁擠感 (13) 河堤公園提供我休閒活動所需的 設施環境. (13) 在河堤公園表現自我,可以讓我得 到別人的認同 (14) 願意投入時間、精神與金錢,使河. (6) (7) (8) (9) (10) (11). 堤公園成為更好的地方 研究者 研究主題. 李青松等人(2011) 以地方節慶探討地方依附、社區意識對節慶活動知覺效益之影響 向度 地方依賴. 地方認同. (1) 居住在土城能幫助我尋獲我想要 (1) 我感覺我與土城是有關聯的 的生活型態 (2) 我熱愛土城這個地方 (2) 土城是居住最好的地點 (3) 我覺得我就像是土城的一份子 (3) 沒有其他的居住地點能代替土城 在我心中的地位 (4) 比起其他居住地點,住在土城讓我 感覺滿意 (5) 土城是我唯一渴望待的居住地點 (6) 除了土城,我幾乎不想去其他地方 居住 (7) 在我心目中,土城是居住地的唯一 代表. (4) 我大部分的生活與土城的地方組 織有關 (5) 我常會注意土城發生的任何消息 (6) 我非常依戀土城這個地方 (7) 土城對我而言有不同的意義 (8) 居住在土城,可讓我認識自己 (9) 與其他的居住地點相比,土城對我 來說是重要的. 註:(1)資料取自 Williams, D. R.、Vaske, J. J. (2003) ;江昱仁、林君儒、郭心怜 (2009) ;李 青松、楊明青、車成緯 (2011) ;(2)表格由本研究整理。. 關於居民與其居住地方情感的研究,江昱仁等人(2009)曾經選擇高雄市三 民區河堤公園,一個都市居民可及性最高之鄰里型公園做為基地,探討居民生活 型態和地方依附之關係,期望可做為未來鄰里公園活動空間規劃及凝聚社區意識 27.

(39) 之參考。而研究結果顯示,該河堤公園確實扮演了附近居民戶外活動場所的重要 角色,距離遠近與易達性是吸引居民到社區公園活動的重要功能項目,做為催化 居民與地方情感的重要空間,相關單位應重視並提供必要的軟硬體管理,辦理長 期且持續性的活動,例如結合附近小學,進行生態導覽活動,以河堤公園為基地, 增強地方居民對此地的依附感。由此可知,當園區與居民日常生活貼近,不只能 為當地居民提供戶外休憩場所,更重要的是具有促進居民活動與凝聚社區意識的 特殊意義。另外也可能出現居民心理上認同河堤公園,但是實際行為展現不一致 的情形,故本研究為內惟埤文化園區設計地方依附問項時也應加入自我展現方面 的提問,同時內惟埤文化園區與河堤公園擁有類似的生態公園、綠地等適合做為 社區發展基地的條件,參考三民區河堤公園之案例,讓相關單位研擬適合各種族 群的實質環境與社會關係,使社區生活品質更合乎當地居民需求。 對於地方依附各家學者有許多不同的說法,而討論對象必定為個體、群體或 者社群與其生活的地方,這些人與地因日常生活、工作、休閒活動產生某些情感 連結,而這些連結確實對其行為、思想產生影響,近年來有些研究發現地方依附 帶來的行為傾向可能是矛盾,甚至負面的影響,廖培珊(2003)從地方依附的參 與面討論與生活品質的關聯性,研究結果顯示地方依附的參與面對生活品質有著 繁雜不一的影響,參與各種不同社區活動的受訪者認為他們有比較好的生活品質, 因為與鄰里密切活動提升對社區的向心力,也就容易對鄰里環境有較高評價,然 而參與社區活動以獲得更好生活環境的居民,對社區環境滿意度卻比較低,原因 在於此類居民參與社區活動的出發點就是不滿足於當前的生活狀態,抱持著目的 性的動機投入社區活動,所以呈現如此結果並不令人意外。廖培珊(2003)的研 究同時證實了先前的發現:即使居民不滿意他所居住的社區,仍然可能展現高度 的社區依附,由此可見地方依附與生活品質滿意間確實存在相關性,但是此相關 性是正向或負向,便得視各社區的實際狀況。本研究希望透過問卷調查了解內惟 埤文化園區居民地方依附與生活品質的關聯性,再透過訪談深入了解居民的社區 生活。儘管多數研究討論了社區依附情感、社區感與生活品質的關聯性,但是參 28.

(40) 與面就鮮少人提及,尤其是透過互動的理論來探討,廖培珊(2003)認為若透過 互動論來分析社區依附與生活品質間的作用,將有機會跳脫先前研究所使用的情 感觀點,故本研究除了透過問卷數據分析多數內惟埤文化園區居民地方依附的組 成,進一步訪談居民將能發掘出更多真實想法,與調查結果交叉討論。 地方依附為人們因為長時間處於某特定地區或空間,使該地方產生情感面、 功能面無可取代的意義,而這個意義又因為每個人不同的經驗、價值觀,讓處於 同一個地方內的個體不一定會發產出一模一樣的依附感。由過去種種地方依附的 研究可以發現,當人居住在社區當中,除了在該地方物理空間佔有一席之地,若 由該地方滿足其各種需求,更能進一步獲得情感上的滿足,吳珮雯(2003)認為 社區組織若能適時提供服務,發揮整體效能,確實能凝聚居民意識,加深個體對 地方的認同。吳建平與侯振虎(2011)的研究也指出,依附感會受到一個地方實 質環境與社會環境品質的影響,從國外居民社區感與社區環境特徵的相關研究3 中,也看到「物理環境確實會激勵鄰里關係和社區感」的結論,故我們可以推測 當社區居民生活品質─尤其是對實質環境擁有較好的評價,其對該地方的依賴與 認同就會越深刻。另外,地方依附也有助於人們關心其環境管理與土地利用政策, 更激勵人們關懷生活的空間,引起自發性的行動(Manzo、Devine-Wright,2014), 故了解地區內人們的依附感與社區參與之因果關係,有助於各項地方政策、社區 營造計畫之推行,而本研究目的即在分析評估地方依附個別問項展現的結果,以 找出具代表性的項目來設立尺度。. 3. Jane Jacobs 是首位提出實質環境可以影響安全的學者,其名著《美國大城市的生與死》(1961) 中指出若將公共空間安排在交通、人潮集中的地方,使居民主動觀察此空間,間接降低犯罪發生 的可能性;Newman 更擴展了 Jacobs 的想法,將他的理論稱為「可防衛空間理論」(defensible space), 認為改善照明、交通配置、讓空間公私分明,可以增進居民對空間的掌握度,提升居民的安全感、 領域感,進而居民願意利用更多空間,增強鄰居間的聯繫,對社區發展出更緊密的認同感。 29.

(41) 第四節 社區參與(Community Participation) 以社區居民為對象,本研究生活品質指的是居民對於內惟埤文化園區環境的 認知與滿意程度,地方依附則是居民與該地方的情感、關係。以上兩節說明生活 品質和地方依附的概念,而本研究關注的不只是內惟埤文化園區居民對生活品質 的滿意程度、對其社區的地方依附,還有連接兩者關係的其他因素。 儘管生活品質的指標目前仍缺乏一致的說法,但在許多研究中居民對社交滿 意程度會被當成其生活品質衡量標準之一,同時社交的頻率也常是地方依附的測 量指標,廖培珊(2003)檢視台灣地區社區依附對於個人生活品質的影響,並了 解居民參與社區活動的型態。研究指出地方依附是當地人對該地方產生依賴、認 同的情感,將這些情感轉為具體行動和表現,也就是若居民願意參加社區或地方 政府舉辦的活動,以實際作為展現其地方依附,這樣的受試者在調查中往往顯示 較為快樂,由此可知社區參與是促進良好個人生活品質的作用力。 從以上種種影響生活品質與地方依附的要素可看出兩者之間應有其相關性, 雖然依各個社區的特性地方依附與生活品質的定義會有所不同,不過它們發生的 場所都是在社區當中,社區是居民與社會進行實質交流的所在,地區中人與人、 人與環境的各種互動會形成居民對其生活品質的滿意度,其中各種互動便是本節 欲討論的「社區參與」。浦青青(2005)曾以國立科工館附近居民為對象,了解 《睦鄰方案》4推行成效。發現擔任過志工、參觀過科工館以及參與過睦鄰方案 的里民,在地方依附、整體滿意度以及其評定方案成效的平均值都高於不曾參與 過的里民,可見透過涉入、參與的過程可以提升居民對地方的依附感與滿意度。 居民參與社區公共事務之意願、對社區生活的滿意度,與其社區意識高低會有明 顯的影響關係,居民對於社區內部事務參與態度越熱絡,社區整體表現出來的自 主性將會越熱烈(侯錦雄、宋念謙,1998;郭瑞坤等人,2013)。部分學者也指 4. 國立科工館為回饋附近里民所推出之方案,內容包括居民可以免費參觀展示廳、免費參加新電 影試映、每年兩次睦鄰活動、停車優惠、員工甄選優先錄取里民等。 30.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By using the case study and cross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The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find out the Business implementing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ystem project, Our study

Mathematics Education in Different Cultural Traditions - - A A Comparative Study of East Asia and the West.. Comparative Study of East Asia and

Thus, this study argued the role and function of KIBS through evolution of local innovation system first; and then, this study analyzed interaction between technical firms and

Based on the above concep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explore the local residents’ perceptions and attitudes towards tourism development, whom have little or no

Through literatures relevant to service quality, service value, customer satisfaction and customer loyalty, this research conducts study on the five aspects of the theme

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whether the service quality and customer satisfaction have a positive impact on th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of the services and whether the

This study is conducted according to a Green Buildings Hand Book published by the Ministry of the Interior .Both the carbon neutral index and green quantity index

The isothermal and anisothermal mechanical behavior were analyzed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 (FEM) in this study to simulate the stress/strain behavior of the solder bal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