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小高年級公倍數教學之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小高年級公倍數教學之研究"

Copied!
109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數學教育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黃一泓 博士

國小高年級公倍數教學之研究

研究生: 李慶祥 撰

(2)

遙想二十幾年前大學畢業即投入職場,這些年來,再回學校繼續深造的念頭 從未消失,但總是畏於種種因素而未能實現。感謝好友相儒這幾年來持續不斷的 鼓勵與督促,二年前我終於得償宿願再次入學當研究生。 時間過得相當快,轉眼間,二年的研究所生涯即將畫下句點。回首研究所這 二年的學習之路,內心激動不已、感動莫名。在本論文即將付梓之際,感謝給予 我無限鼓勵與關懷的家人,以及熱心指導與協助的師長們。 首先我要感謝指導教授黃博士一泓,這二年來不論是專業知識或求學生活安 排,您犧牲寶貴時間、付出關懷與耐心指導,使我從一個對如何進行研究懵懂無 知的學生,直至今日能夠撰寫論文。因為有您的陪伴,我才能在研究之路走得平 坦順利。 接著我要感謝系上所有的教授,在我求學期間的啟發與引導,使我獲益良多, 以及系主任林博士原宏的關心與鼓勵,使我在工作之餘能夠安心求學。更要感謝 林博士炎全、謝博士闓如、甯博士平獻、易博士正明,給予數學教育專業課程的 指導,使我在數學教育的專業上有所提升。 再來我要感謝口試委員李博士林滄、林博士冠成對於本論文的審閱與指正, 有了您惠賜的許多寶貴意見,使得論文品質更加嚴謹完備。尤其是在口考時,聽 到最後一句「恭喜你」,求學種種歷歷在目,心中百感交集難以言喻。 最後我要感謝我的家人,有了你們的包容與支持,我才能專心的完成學業。 所有的感謝,僅以此論文獻給我的家人、好友與師長們,並期勉自己在數學教育 領域更加努力。 李慶祥 謹誌 2013.01.10

(3)

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補習班的公倍數教學與參加校外補習學生公倍數之學習成 效,分析學校的公倍數教學與學生公倍數之學習成效,進而探討以公倍數解題工 具進行分數通分之學習成效。 本研究以國小高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研究結論如下: 一、參加校外數學補習的五年級學生,大多數在四年級時屬於數學學習成就比較 高的學生。 二、補習班求最小公倍數的教學,先教短除法再教列表法、質因數分解法。學生 在短除法與列表法的學習成效皆高,質因數分解法的學習成效低。 三、學校求最小公倍數的教學,五年級教列表法與六年級教短除法。學生在列表 法與短除法的學習成效皆高。 四、先教列表法再教單列法,能使學生從用乘法找公倍數的概念,轉化成先用乘 法找倍數再用除法判準的概念。單列法的教學能提升學生公倍數的概念與學 習成效。 五、在異分母加法計算的情境下進行通分:無法正確求出最小公倍數的學生,極 大多數的學生都放棄作答;能正確求出最小公倍數的學生,無論使用哪一項 公倍數解題工具,都能正確的進行通分。 六、在異分母加法計算的情境下進行通分:當學生不易察覺異分母的公倍數才會 使用短除法;約半數的學生已經將公倍數的概念內化而以乘法直接求得異分 母的公倍數,顯示以列表法求公倍數的教學對學生建立公倍數的概念有實質 的助益。 關鍵字:公倍數、解題工具、通分、補習班、學習成效、學習成就

(4)

Abstract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know cram school's common multiple teaching, and understand student's common multipl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in cram school, analyze school's common multiple teaching, and student's common multipl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in school, investigate learning effectiveness for reduction to common denominator using common multiple as problem-solving instrument.

The object of this study is 5th and 6th graders, conclusion are:

1、Most of the 5th graders that go to cram school have higher achievements in mathematics at their 4th grade.

2、The least common multiple problem solving are taught in a sequence as short division, list method, prime factorization in cram school. The first two methods are more effective than the last one for students.

3、Finding the least common multiple are taught by using list method at 5th grade and short division at 6th grade, Both methods lead to high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iveness.

4、First list method and then single row method, let students use multiplication to find common multiple, also can use multiplication to find multiples at first and then judge. Single row method can enhance student's common multiple concepts and learning effectiveness.

5、Reduction to common denominator in the addition of different denominator: Students who cann't calculate the least common multiple correctly will give up to solve; Those who calculate the least common multiple correctly will have

reduction to common denominator successfully by any common multiple as problem-solving instrument.

6、Reduction to common denominator in the addition of different denominator: Students will use short division when they cann't detect common multiple easily; About half of the students using multiplication to obtain common multiple of different denominator directly. List method can help students to establish the concept of common multiple.

Keywords: common multiple, problem-solving instrument, reduction to common denominator, cram school, learning effectiveness, learning achievements

(5)

目 次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I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II 目次 目次 目次 目次... III 表目次 表目次 表目次 表目次... V 圖目次 圖目次 圖目次 圖目次... VI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第一章 緒論緒論緒論 ... 1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 4 第三節 研究問題 ... 4 第四節 名詞釋義 ... 5 第五節 研究限制 ... 10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第二章 文獻探討文獻探討文獻探討 ... 11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國小倍數、公倍數課程 ... 11 第二節 校外數學補習 ... 22 第三節 公倍數與解題工具 ... 26 第四節 異分母分數的通分 ... 33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第三章 研究研究研究方法研究方法方法 ... 35 方法 第一節 研究設計與流程 ... 35 第二節 研究對象 ... 41 第三節 單列法教學活動設計 ... 43 第四節 教材與教師教學分析 ... 46 第五節 研究工具 ... 48 第六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52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 第四章、、、、研究研究研究結果與討論研究結果與討論結果與討論 ... 55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公倍數校外補習 ... 55 第二節 公倍數解題工具 ... 65 第三節 公倍數與通分 ... 69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結論與建議結論與建議 ... 79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 ... 79 第二節 建議 ... 85

(6)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87 一、中文部分... 87 二、英文部分... 90 附 附 附 附 錄錄錄錄... 93 附錄一、紙筆測驗試卷(1)... 93 附錄二、紙筆測驗試卷(2)... 94 附錄三、紙筆測驗試卷(3)... 95 附錄四、紙筆測驗試卷(4)... 96 附錄五、紙筆測驗試卷(5)... 97 附錄六、紙筆測驗試卷(6)... 98 附錄七、參加校外數學補習學生的晤談大綱... 99

(7)

表目次

表 2-1-1 我國自 1962 年以來歷次國小課程修訂 ... 12 表 2-1-2 從 1962 年至 1993 年國小課程標準的倍數、公倍數課程教材綱要 ... 14 表 2-1-3 從 2000 年至 2008 年國小課程綱要的倍數、公倍數課程能力指標 ... 15 表 2-1-4 從 2000 年至 2008 年國小課程綱要的倍數、公倍數課程分年細目 ... 16 表 2-1-5 我國自 1962 年以來編輯國小數學教科書之依據與使用 ... 19 表 2-1-6 我國自 1975 年以來部編本國小數學教科書之公倍數解題工具 ... 21 表 2-3-1 1975 年、2003 年國小部編本之單列法的比較 ... 31 表 3-3-1 教科書原有課程與新增單列法教學的教學目標 ... 44 表 3-4-1 南ㄧ版國小數學高年級教科書教材內容分析 ... 47 表 4-1-1 五年級學生是否參加校外數學補習人數占各學習成就比率統計表 ... 57 表 4-1-2 五年級學生在補習班教學後公倍數之學習成效 ... 64 表 4-2-1 紙筆測驗試卷(2)學生作答率統計表 ... 66 表 4-2-2 紙筆測驗試卷(4)學生作答率統計表 ... 68 表 4-2-3 紙筆測驗試卷(2)、(4)學生作答率分析表 ... 69 表 4-3-1 高年級學生求出兩個整數的最小公倍數統計表 ... 71 表 4-3-2 高年級學生以列表法、短除法、其他方法求出最小公倍數統計表 ... 71 表 4-3-3 高年級學生以公倍數解題工具正確求出最小公倍數統計表 ... 72 表 4-3-4 高年級學生在通分時將分母化為公倍數統計表(ㄧ) ... 74 表 4-3-5 高年級學生在通分時將分母化為公倍數統計表(二) ... 75 表 4-3-6 高年級學生以哪一項公倍數解題工具進行通分統計表(一) ... 76 表 4-3-7 高年級學生以哪一項公倍數解題工具進行通分統計表(二) ... 77

(8)

圖目次

圖 3-1-1 各階段的研究流程 ... 36 圖 3-1-2 第一階段研究期程 ... 38 圖 3-1-3 第二階段研究期程 ... 39 圖 3-1-4 第三階段研究期程 ... 41 圖 3-3-1 教學目標 5-2 的教學例題... 45 圖 3-3-2 教學目標 5-3 的教學例題... 45 圖 3-3-3 教學目標 5-4 的教學例題... 46 圖 4-1-1 五年級學生是否參加校外數學補習人數與學習成就高低關係圖 ... 56

(9)

第一章 緒論

本章分為五節:第一節為研究動機;第二節為研究目的;第三節為研究問題; 第四節為名詞解釋;第五節為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一節 研究動機

國內小學階段的數學教育,教師與學生使用數學教科書進行數學課程的教與 學。國內的國小數學教科書在1996年以前由國家編輯並全國統一使用,自1996 年起開放民間出版社編輯,出版社依據教育部頒定的課程標準或課程綱要編輯教 科書,屬於一綱多本的型式,因此目前國內的國小數學教科書同時存在數種不同 版本由學校選用。為了規範數學教科書編輯的內容,教育部(2003)頒布的國民中 小學課程綱要明定能力指標、分年細目與分年細目詮釋之內容,應為教師教學及 教科書編輯的主要參考依據。國民中小學教科用書應依據課程綱要編輯,並依法 由審查機關(單位)審定通過後,由學校選用。 目前國內國小高年級數學教科書依據教育部(2003)頒布的國民中小學課程 綱要進行編輯。以公倍數這個主題而言,課程綱要內容在五年級用列表的方式尋 找兩數的公倍數,六年級最小公倍數的初步教學,以列舉觀察為主,待學童熟悉 其意義後,再介紹短除法。所以目前國內國小數學教科書在五年級有公倍數的教 學,以列表的方式作為求公倍數的解題工具,在六年級才有最小公倍數的教學, 以列表的方式及短除法作為解題工具。但是教育部(2008)頒布的國民中小學課程 綱要,將最小公倍數的初步教學移至五年級,仍然以列舉觀察為主,待六年級時 再介紹短除法。目前教育部規劃(2008)頒布的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從100學年度 開始由小學一年級逐年實施,因此五年級的學生應可從104學年度開始使用依據 教育部(2003)頒布的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進行編輯的國小數學教科書。 以國小公倍數解題工具為例,依據教育部(1975)頒定的課程標準所編輯的部 編本國小數學教科書有列表的方式也有短除法作為最小公倍數解題工具,但是依

(10)

據教育部(1993)頒定的課程標準所編輯的部編本國小數學教科書只有列表的方 式卻沒有短除法,現行國小數學教科書依據教育部(2003)頒定的課程綱要所編 輯,在五年級以列表的方式進行公倍數教學,六年級則先以列表的方式初步認識 最小公倍數,再以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數。劉好(1986)指出有意義的學習加上學習 遷移才是完全的學習,一般國小學童很不容易了解以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數的原 理。謝堅(1998)指出短除法的原理牽涉到算術基本定理,國小的學童不易理解, 如果教師認為只讓學童知道如何使用短除法,而不要求學童瞭解這種方法的原 理,在教學上並沒有困難。因此,專家學者認同以列表的方式進行最小公倍數的 教學,但是以短除法進行最小公倍數的教學則有所疑慮。 求兩個整數的公倍數是異分母分數在進行通分的先備知識,異分母分數的大 小比較以及加減計算都需要先進行通分,顯示公倍數教學對分數通分的重要性。 教科書公倍數課程最常出現短除法與列表的方式作為公倍數解題工具,教師公倍 數教學也以這二項公倍數解題工具為主,但是這二項公倍數解題工具的教學,對 於學生建立公倍數的概念之學習成效為何,對於學生進行分數通分之學習成效為 何,皆有待驗證。 國小學生參加校外數學補習在我國有日益普遍的趨勢,參加校外數學補習的 原因非常多:家長除了需要有人可以陪伴孩子,也期待孩子能學的更多學的更 好;孩子除了自己的高成就動機所趨使,大多數都是聽從家長的規劃。由於國小 數學補習與學校所教的數學課程大致雷同,所以當補習的學生在學校數學考試成 績有提升,大多數家長與學生總認為是因為參加校外數學補習的結果,而非學校 教師教學的緣故,然而當學生在學校學習同時也在校外補習時,通常無法釐清學 生成績提高究竟是補習班教學或是學校教學的成效。以目前國小高年級學生參加 校外補習所學習的數學課程而言,學生可以提早學習學校尚未教過的課程,也可 以多學會幾種和學校不同的解題方法,因此參加校外補習的學生通常比沒有補習 的學生擁有提早學習或學習時間長,甚至已經學會的優勢。

(11)

綜合以上各方面的論述,有三個的現象值得思考:(1)我國歷經數次國小課 程修訂,國小數學教科書內容亦隨之更迭,最適合我國的國小公倍數課程為何; (2)短除法與列表的方式這二項公倍數解題工具的教學,對於學生建立公倍數的 概念與進行通分之學習成效為何;(3)國小學生參加校外數學補習日益普遍,對 學生學習的影響為何? 除了上述三個值得思考的現象,目前國內使用的國小數學的公倍數課程是依 據教育部(2003)頒定的課程綱要,有四個問題常引發教師的討論:(1)在五年級 以列表的方式同時進行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教學甚為合理,為何目前使用的國 小數學教科書要等到六年級才教最小公倍數;(2)求最小公倍數或是進行分數通 分,以列表的方式與短除法之學習成效為何;(3)國小學生參加校外補習日益普 遍,五年級學生在校外補習學習短除法,但是學校課程沒有短除法,因此教師在 五年級時是否可以引入短除法;(4)國小學童不易理解以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數, 但是在國小課程仍有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數的教學,這樣的課程安排似乎是認為短 除法在國小階段只須了解如何使用,而不需了解其意義。 總體而論,首先我們以五年級公倍數課程探討補習班的教學與學生的學習; 其次,目前國內國小數學課程在五年級以列表的方式求公倍數,在六年級以列表 的方式與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數,除了這二項公倍數解題工具,是否有其他公倍數 解題工具能夠協助五年級學生不需學習短除法就能加快解題的速度,進而提升學 生公倍數概念之學習成效;再來,最小公倍數應在五年級進行教學,或是應在六 年級進行教學,也須進一步研究;最後,我們想知道短除法與列表的方式這二項 公倍數解題工具的教學,對於高年級學生求得兩個整數的最小公倍數之學習成效 為何?對於高年級學生在進行分數通分時,採用哪些公倍數解題工具,也是本研 究須進一步探討的議題。

(12)

第二節 研究目的

基於上述研究動機,本研究分三個階段進行研究:(1)第一階段在學校進行 公倍數課程教學前實施,以參加校外數學補習的國小五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並 以補習班所經常使用的公倍數解題工具探討補習班的公倍數教學與學生公倍數 之學習成效;(2)第二階段在國小五年級學生已學會以列表的方式(列表法)求得 兩個整數的公倍數後,再實施研究者選用之公倍數解題工具(單列法)的教學,並 探討學生公倍數之學習成效;(3)第三階段在學生學習公倍數、最小公倍數、通 分、異分母分數加法的課程後實施,以五、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探討學生求 兩個整數的最小公倍數所使用之解題工具,並藉由異分母分數加法計算的情境下 探討以公倍數解題工具進行分數通分之學習成效。 本研究目的在於透過上述三個階段的研究結果,瞭解國小高年級公倍數教學 與國小高年級學生公倍數之學習成效。其具體目的分述如下: ㄧ、以公倍數解題工具探討補習班的公倍數教學與學生公倍數之學習成效。 二、探討國小五年級學生以列表的方式(列表法)與研究者選用之公倍數解題工 具(單列法)求兩個整數的公倍數之學習成效。 三、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生求兩個整數的最小公倍數所使用之公倍數解題工具與 以公倍數解題工具進行分數通分之學習成效。

第三節 研究問題

基於上述研究目的,分別提出幾個研究問題分述如下:

ㄧ、以公倍數解題工具探討補習班的公倍數教學與學生公倍數之學習成效。 (一)探討學生學習成就與參加校外數學補習的關係為何? (二)探討補習班在國小五年級公倍數教學所使用之解題工具為何? (三)探討國小五年級學生在補習班教學後公倍數之學習成效為何?

(13)

二、探討國小五年級學生以列表的方式(列表法)與研究者選用之公倍數解題工 具(單列法)求兩個整數的公倍數之學習成效。 (一)探討國小五年級學生以列表法求兩個整數的公倍數之學習成效為何? (二)探討國小五年級學生以單列法求兩個整數的公倍數之學習成效為何? 三、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生求兩個整數的最小公倍數所使用之公倍數解題工具與 以公倍數解題工具進行分數通分之學習成效。 (一)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生求兩個整數的最小公倍數所使用之解題工具為何? (二)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生在異分母加法計算情境下進行通分之學習成效為何? (三)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生在進行通分時將分母化為兩個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數或 其他公倍數? (四)探討國小高年級學生使用哪一項公倍數解題工具進行通分?

第四節 名詞釋義

為便於本研究之分析與討論,以下僅就研究中涉及之重要名詞進行解釋與界 定如下:

一、

、國小高年級學生

國小高年級學生

國小高年級學生

國小高年級學生

本研究之國小高年級學生是指國小五、六年級學生,就讀學校使用依據教育 部(2003)頒定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所編輯國小數學教科書,由南一書 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於2010、2011出版(南一版)。

二、

、公倍數

公倍數

公倍數

公倍數、

、最小公倍數

最小公倍數

最小公倍數

最小公倍數

南一版(2011)數學五上教科書的備課指引指出公倍數是以探討ㄧ個指定整 數有哪些倍數為基礎,可以繼續探討兩個整數有哪些相同或共同的倍數問題。這 些相同或共同的倍數叫作公倍數,而公倍數的範圍受限於倍數有無限多個,例

(14)

如:3的倍數有3、6、9、12、15…因此公倍數的範圍也是無限的,ㄧ般依需要由 小至大列出,再取所指定的個數,如:2和3的公倍數由小至大找出三個。如:2 的倍數有2、4、6、8、10、12、14、16、18…,3的倍數有3、6、9、12、15、18…, 2和3的公倍數即為6、12、18。 教育部(2003)頒布的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指出一整數乙為兩個以上的整數 的倍數時,乙稱為這些數的公倍數。在所有正公倍數中最小者稱為最小公倍數。 本研究之公倍數、最小公倍數是指兩個整數的公倍數、最小公倍數。本研究 對象所使用之數學教科書在五年級上學期有公倍數課程,六年級上學期有最小公 倍數課程。

三、

、公倍數解題工具

公倍數解題工具

公倍數解題工具

公倍數解題工具

陳竹村(2001)指出對於某一問題而言,所謂的「解題工具(problem-solving instrument)」是指解題者可用以解決該問題的相關知識,包括概念及概念表徵, 而數學語言中的算式即是概念表徵。甯平獻(2010)指出所謂工具,是指協助人類 完成某特定活動的某個特定存有(beings),在有目標導向(goal-oriented)的前提 下,只要是協助活動目標達成的存有,就是工具。 本研究之公倍數解題工具是指可用於求出兩個整數的公倍數或最小公倍數 的方法。本研究對象在學校所使用的南一版數學教科書,在五年級以列表的方式 為主要的公倍數解題工具,在六年級以短除法為主要的公倍數解題工具。 本研究中所出現的公倍數解題工具有列表的方式(列表法)、短除法、質因數 分解法、兩個整數直接相乘的方法(相乘法)、研究者選用之公倍數解題工具(單 列法)。分述如下: (一)列表的方式(列表法) 教育部(2003)頒布的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分年細目「5-n-03能理解因數、倍 數、公因數與公倍數」的詮釋內容指出用列表的方式,尋找兩數的公因數與公倍 數。具體作法舉例如下:

(15)

題目:請由小到大依序寫出3個4和6的公倍數。 解題:4的倍數有4、8、12、16、20、24、28、32、36…… 6的倍數有6、12、18、24、30、36、42、48…… 答案:4和6的公倍數有12、24、36。 (二)短除法 教育部(2003)頒布的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分年細目「6-n-02能認識兩數的最 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與兩數互質的意義,理解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計算 方式,並能將分數約成最簡分數」的詮釋內容指出最小公倍數的初步教學,以列 舉觀察為主,待學童熟悉其意義後,再介紹短除法。具體作法舉例如下: 題目:找出4和6的最小公倍數。 解題: 2 4 , 6 2 , 3 2×2×3=12 答案:12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數。 (三)質因數分解法 教育部(2003)頒布的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標準用語與解釋:是質數又是某數 的因數,稱為某數的質因數;判別一數或一數以上的因數時只寫出除數和商,並 不詳細運算除法過程,若除數皆為質數,其過程即稱為質因數分解。具體作法舉 例如下: 題目:找出4和6的最小公倍數。 解題:4= 2 × 2 6= 2 × 3 2×2×3=12 答案:12是4和6的最小公倍數。

(16)

(四)兩個整數直接相乘的方法(相乘法) 教育部(2003)頒布的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分年細目「5-n-03能理解因數、倍 數、公因數與公倍數」的詮釋內容指出學童應知道兩整數的乘積一定是此兩數的 公倍數。具體作法舉例如下: 題目:請寫出1個4和6的公倍數。 解題: 4×6=24 答案:24是4和6的公倍數。 (五)研究者選用之公倍數解題工具(單列法) 本研究由研究者從依據教育部(1975)頒定的課程標準所編輯的部編本國小 數學教科書,選用單列法這項解題工具進行實驗。 單列法的使用方式:能先用乘法由小到大依序找出一個整數的倍數,每次只 找出一個倍數,再用除法判斷這個倍數是否為另一個整數的倍數,若整除,則這 個倍數就是兩個整數的公倍數。具體作法舉例如下: 題目:請由小到大依序寫出3個4和6的公倍數。 解題:(1)先用乘法算出6的1倍(6×1=6)是6, 再用除法檢查6是不是4的倍數? 6÷4沒有整除,6不是4的倍數。因此6不是4和6公倍數。 (2)先用乘法算出6的2倍(6×2=12)是12, 再用除法檢查12是不是4的倍數? 12÷4沒有整除,12是4的倍數。因此12是4和6公倍數。 (3)按照步驟(1)(2)的方式先算出6的倍數再檢查是不是4的倍數, 6×3=18,18÷4=4…2,18不是4和6的公倍數。 6×4=24,24÷4=6,24是4和6的公倍數。 6×5=30,30÷4=7…2,30不是4和6的公倍數。 6×6=36,36÷4=9,36是4和6的公倍數。 答案:4和6的公倍數有12、24、36。

(17)

四、

、補習

補習

補習

補習班

本研究之補習班是指研究對象在五年級時所參加的校外數學補習班,區分二 種類型:(1)數學補習班,以學生將於六年級下學期參加私立中學入學測驗或國 中資優班入學測驗為教學目的,同年級的學生集中成班由教師在班級中提供教 學,教學內容比學校多且加深加廣;(2)數學安親班,就是上數學課的安親班, 同年級的學生集中成班由教師在班級中提供教學,教學內容與學校雷同,但數學 題目的練習與測驗多。

五、

、通分

通分

通分

通分

教育部(2003)頒布的國民中小學課程綱要分年細目「5-n-05能用通分作簡單 異分母分數的比較與加減」的詮釋內容指出通分是利用約分或擴分,將兩異分母 的分數,變成兩同分母之等值分數後,再來做兩同分母分數的比較與加減。在小 學應以簡單異分母為教學重點,所謂「簡單」係指兩分母滿足以下情況之一:(1) 分母均為一位;(2)一分母為另一分母的倍數;(3)乘以2、3、4、5就可以找到兩 分母之公倍數(例如兩分母為12與18)。 本研究之通分是指國小高年級學生在異分母分數加法計算的情境下所進行 的通分。

六、

、學習成效

學習成效

學習成效

學習成效

本研究之學習成效,分二類:(1)學生能表達公倍數的概念並使用乘、除法 即能求出公倍數;(2)學生能使用公倍數解題工具進行解題並成功解題。 學生能使用公倍數解題工具進行解題並成功解題,分二類:(1)學生能使用 任何一項公倍數解題工具進行解題並成功解題;(2)學生能使用指定的公倍數解 題工具進行解題並成功解題。 如果學生能成功解題,但是卻無法寫出或無法說出計算過程,則視為沒有達 到學習成效。

(18)

七、

、學習成

學習成

學習成

學習成就

本研究探討學生學習成就與參加校外數學補習的關係為何?此學習成就是 指本研究對象的五年級學生在四年級時,其數學學期總平均成績在班級內的排 名。學習成就依據成績高低排名分為四個分組,依序分為高分組、中高分組、中 低分組、低分組。

第五節 研究限制

本研究以臺中市西屯區某國小144位五、六年級學生為研究對象,該校位於 臺中市政府辦公廳舍附近,屬於都會區的小型學校。本研究主要以國小高年級公 倍數課程為研究範圍,但仍涉及學生參加校外數學補習、分數的通分課程、異分 母分數加法計算課程、學校教師授課內容和數學教科書內容有所差異等因素的干 擾,因此本研究為排除干擾因素或界定研究假設、方法、目的,於是分三個階段 進行研究,各階段參與研究人數不一,研究結果應視相關因素是否與本研究相符 合再進行適當的推論,不宜做過度推論。 尤其第三階段研究的研究對象有先學列表法再學短除法,也有先學短除法再 學列表法,因此本研究得到的結論,並不能據以推論列表法、短除法學習先後順 序對學生的公倍數概念是否會有影響。

(19)

第二章 文獻探討

本章共分為四節:第一節說明國小倍數、公倍數課程的演化過程,旨在介紹 我國歷經數次國小課程修訂,國小數學教科書內容也隨之更替,作為本研究之基 礎;第二節說明國小學生參加校外數學補習日益普遍,對學生在學校的學習產生 影響;第三節探討公倍數、公倍數解題工具相關研究;第四節為說明異分母分數 的通分,探討公倍數與分數通分的關係,作為研究討論的參考。 

第一節 國小倍數、公倍數課程

Howson,Keitel 與 Kilpatrick(1981)將課程區分成 intended curriculum、 implemented curriculum 與 achieved curriculum 三類。甯自強(1998)引用上述學者 的論點提出課程可以區分成學者專家企圖的課程、教師真正實施的課程與學生的 實際課程成就三類。陳秉筠、梁淑坤(2008)指出課程的定義有三:分別是意圖課 程、實施課程和達成課程(Robitaille & Garden, 1989)。 就以上三類課程以我國國小數學課程發展為例:意圖課程就是學者專家企圖 的課程(intended curriculum)包括教育部頒布的課程標準或課程綱要與國小數學 教科書;實施課程就是教師真正實施的課程(implemented curriculum)是指教師的 教學,原則上由國小教師與學生按照國小數學教科書的內容進行教與學,但亦有 部份國小教師依自己的經驗進行教學;達成課程就是學生的實際課程成就 (achieved curriculum)是指學生的學習成就,目前在我國並無任何具公信力的機 構針對學生的學習進行全國性普測,只有由國家教育研究院建置之臺灣學生學習 成就評量資料庫(Taiwan Assessment of Student Achievement,簡稱 TASA)於 2005 年針對小六學生,於 2006 年起針對小四、小六、國二、高中二及高職二之學生 進行全國性的抽測。施測之科目從 2005 年開始進行國語、英語、及數學三科之 成就評量,至 2009 年起進行成就評量之科目涵蓋國語文、英語文、數學、自然、 社會領域(不含小四英語文及社會)五科(國家教育研究院,2012)。

(20)

在我國,國小數學課程由教育部頒布的課程標準或課程綱要所規範,課程標 準或課程綱要是編輯國小數學教科書的主要參考依據,國小數學教科書的內容則 提供教師與學生進行國小數學課程的教與學。 以下以教育部歷年來頒布的課程標準或課程綱要以及由教育部編輯的部編 本國小數學教科書兩方面來探討我國在國小倍數、公倍數課程的演化過程。

一、

、教育部頒布的課程標準或課程綱要

教育部頒布的課程標準或課程綱要

教育部頒布的課程標準或課程綱要

教育部頒布的課程標準或課程綱要

我國歷經數次國小課程修訂,自 1962 年至 1993 年歷經四次修訂的國小課程 名稱都以「課程標準」命名(以下簡稱 1962 年國小課程標準、1968 年國小課程 標準、1975 年國小課程標準、1993 年國小課程標準),自 2000 年至 2008 年歷經 三次修訂的國小課程名稱都以「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命名(以下簡稱 2000 年國小 暫行綱要、2003 年國小課程綱要、2008 年國小課程綱要)。我國自 1962 年以來 歷次國小課程修訂,如表 2-1-1: 表 2-1-1 我國自 我國自 我國自 我國自 1962196219621962 年以來歷次國小課程修訂年以來歷次國小課程修訂年以來歷次國小課程修訂 年以來歷次國小課程修訂 頒布時間 課程修訂名稱 1962 國民學校修訂課程標準 1968 國民小學暫行課程標準 1975 國民小學課程標準 1993 國民小學課程標準 2000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 2003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2008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修改自陳秉筠(2008)。台灣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的沿革台灣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的沿革台灣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的沿革台灣小學數學課程標準的沿革:::以數與計算為:以數與計算為以數與計算為以數與計算為 初探 初探初探 初探(碩士論文)(頁 39-40)。

(21)

2000 年國小暫行綱要以能力指標來呈現各階段應實施課程的教材,並以能 力指標詮釋來呈現應實施課程的教學活動、指標或是教學目標…等內容。能力指 標係依主題及階段學習能力而訂定,能力指標闡釋則包含與階段能力指標有關教 學活動、指標或活動的說明、舉例…等內容(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 2000)。 2003 年、2008 年國小課程綱要仍然是以能力指標來呈現各階段應實施課程 的教材,但是卻以分年細目來呈現各年級應實施課程的教材,另外以分年細目詮 釋來呈現各年級應實施課程的教學活動、指標或是教學目標…等內容。能力指標 係依主題及階段學習能力而訂定,然因多數指標須採分年進階式教學方能達成其 教學目標,因此,由階段能力指標演繹出更細緻的分年細目及詮釋,以利分年進 階式教學進度目標的明確掌握(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2003,2008)。 分析 1968 年國小課程標準、1975 年國小課程標準、1993 年國小課程標準: 發現 1968 年、1975 年國小課程標準,以教材綱要來呈現各年級應實施課程的教 材。但是 1993 年國小課程標準,先以分段目標規範低、中、高年級應實施課程 的教材,再以教材綱要來呈現各年級課程的教材;同時也發現 1968 年、1975 年、 1993 年國小課程標準,並沒有針對各年級應實施課程的教學活動、指標或活動 的說明、舉例以及教學進度目標…等內容。 綜合以上論述,自 1968 年至 2008 年歷次修訂的國小課程標準或課程綱要, 我們發現可以從「教材規範」以及「教學規範」這兩方面來探討國小課程的演化 過程。教材規範方面所指的是屬於各階段或各年級應實施課程的教材;教學規 範方面所指的是針對各階段或各年級應實施課程的教學活動、指標、舉例以及 教學進度目標。 倍數、公倍數在國小課程中屬於同一類的課程,而且因為因數與倍數的概念 是相對的,所以國小課程標準或課程綱要將因數與倍數編在同一個課程的教材, 因此我國的國小倍數、公倍數課程並不會單獨出現在國小課程標準或課程綱要, 而是包含在因數與倍數課程裡。以下探討國小倍數、公倍數課程的教材規範與教

(22)

學規範,皆會同時出現因數與倍數課程的教材與教學。 (一) 倍數、公倍數課程的教材規範方面: 陳秉筠(2008)比較我國歷次修訂的國小課程標準或課程綱要,指出 1962 年 國小課程標準沒有因數與倍數課程,1968 年國小課程標準才出現因數與倍數課 程。分析自 1968 年至 2008 年歷次修訂的國小課程標準或課程綱要,發現我國自 1968 年國小課程標準開始出現因數與倍數課程,至今都仍然將因數與倍數列為 國小高年級課程,因此倍數、公倍數課程當然也列為國小高年級課程。 我國從 1962 年至 1993 年國小課程標準以教材綱要來呈現各年級應實施課 程的教材。以國小倍數、公倍數課程的教材規範方面為例,我國從 1962 年至 1993 年國小課程標準的倍數、公倍數課程教材綱要,如表 2-1-2: 表 2-1-2 從 從 從 從 1962 年至年至 1993 年年至年至 年年國小年國小國小課程標準的國小課程標準的課程標準的倍課程標準的倍倍數倍數、數數、、公、公公倍數課程公倍數課程倍數課程教材綱要倍數課程教材綱要教材綱要教材綱要 課程標準 教材綱要 1962 年國民學校 修訂課程標準 無倍數、公倍數課程 1968 年國民小學 暫行課程標準 教材綱要(六年級): 整數之約數與倍數。 1975 年國民小學 課程標準 教材綱要(五年級): 因數、倍數。 術語與符號: 因數、倍數、公因數、質數、 合數、公倍數。 1993 年國民小學 課程標準 分段目標(高年級): 認識因數、公因數、倍數及公 倍數。 教材綱要(五年級): 因數、倍數、公因數、公倍數 的認識。 術語與符號: 因數、倍數、公因數、公倍數。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教育部(1968)。國民小學國民小學國民小學國民小學暫行暫行暫行課程暫行課程課程標準課程標準標準。臺北市:教育部。 標準 教育部(1975)。國民小學課程國民小學課程國民小學課程國民小學課程標準標準標準。臺北市:正中書局。 標準 教育部(1993)。國民小學課程國民小學課程國民小學課程國民小學課程標準標準標準標準。臺北市:台捷國際文化實業股份 有限公司。

(23)

我國從 2000 年至 2008 年國小課程綱要以能力指標來呈現各階段應實施課 程的教材。以國小倍數、公倍數課程的教材規範方面為例,我國從 2000 年至 2008 年國小課程綱要的倍數、公倍數課程能力指標,如表 2-1-3: 表 2-1-3 從 從 從 從 2000 年至年至 2008 年年至年至 年年國小年國小國小課程國小課程綱要課程課程綱要綱要的綱要的的倍的倍數倍倍數、數數、、公、公倍數課程公公倍數課程倍數課程能力指標倍數課程能力指標能力指標能力指標 課程綱要 階段 能力指標 2000 年國民中 小學九年一貫 暫行綱要 六、七年級: N-3-18 能察覺整數的因數、倍數、公 因數、公倍數。 2003 年國民中 小學九年一貫 課程綱要 四、五年級: N-2-04 能理解因數、倍數、公因數與 公倍數。 六、七年級: N-3-02 能理解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 數與兩數互質的意義,並用來將分數 約成最簡分數。 2008 年國民中 小學九年一貫 課程綱要 五、六年級: N-3-03 能理解因數、倍數、公因數與 公倍數。 N-3-05 能認識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 數與兩數互質的意義,並用來將分數 化成最簡分數。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教育部(2000)。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暫行暫行暫行綱要綱要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綱要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我國 2003 年、2008 年國小課程綱要以能力指標來呈現各階段應實施課程的 教材,以分年細目來呈現各年級應實施課程的教材。2000 年國小暫行綱要僅有 以能力指標來呈現各階段應實施課程的教材,但是卻沒有以分年細目來呈現各 年級應實施課程的教材。以國小倍數、公倍數課程的教材規範方面為例,我國從 2000 年至 2008 年國小課程綱要的倍數、公倍數課程分年細目,如表 2-1-4:

(24)

表 2-1-4 從 從 從 從 2000 年年至年年至至至 2008 年年年國小年國小課程國小國小課程課程綱要課程綱要綱要的綱要的倍的的倍倍數倍數數、數、、公、公倍數課程公公倍數課程倍數課程分年細目倍數課程分年細目分年細目分年細目 課程綱要 年級 分年細目 2000 年國民中 小學九年一貫 暫行綱要 六、七年級: 無分年細目 2003 年國民中 小學九年一貫 課程綱要 五年級: 5-n-03 能理解因數、倍數、公因數與公倍數。 六年級: 6-n-02 能認識兩數的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 數與兩數互質的意義,理解最大公因 數、最小公倍數的計算方式,並能將 分數約成最簡分數。 2008 年國民中 小學九年一貫 課程綱要 五年級: 5-n-04 能理解因數和倍數。 5-n-05 能認識兩數的公因數、公倍數、最大 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六年級: 6-n-02 能用短除法求兩數的最大公因數、最 小公倍數。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教育部(2000)。國國國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暫行暫行暫行綱要綱要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綱要 教育部(2003)。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教育部(2008)。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臺北市:教育部。 (二) 倍數、公倍數課程的教學規範方面: 課程的教學方面所指的是針對各階段或各年級應實施課程的教學活動、指 標、舉例以及教學進度目標。我國從 1962 年至 1993 年國小課程標準,並沒有針 對各年級應實施課程的教學方面的相關內容。 2000 年國小暫行綱要以能力指標的闡釋來呈現各年級應實施課程的教學。 以國小倍數、公倍數課程的教材規範方面為例,2000 年國小暫行綱要能力指標 的闡釋並無任何說明(空白)。 2003 年、2008 年國小課程綱要以分年細目詮釋來呈現各年級應實施課程的 教學。以國小倍數、公倍數課程的教材規範方面為例,依照 2003 年、2008 年國 小課程綱要將分年細目詮釋分述如下:

(25)

2003 年國小課程綱要與倍數、公倍數有關的分年細目有 5-n-03 與 6-n-02, 其分年細目詮釋分述如下: 5-n-03 能理解因數、倍數、公因數與公倍數。分年細目詮釋:  以 1-n-07(幾個一數),2-n-08(九九乘法),3-n-04(除法)為前置經驗,理 解因數、倍數的概念。  用列表的方式,尋找兩數的公因數與公倍數。學童應知道兩整數的乘積一定 是此兩數的公倍數。 6-n-02 能認識兩數的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與兩數互質的意義,理解最大公因 數、最小公倍數的計算方式,並能將分數約成最簡分數。分年細目詮釋:  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初步教學,以列舉觀察為主,待學童熟悉其意義 後,再介紹短除法,計算兩數的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數目大小原則參 見 6-n-01。  兩數的最大公因數是 1 稱為互質。注意區辨互質與質數的不同。例如 14 與 15 雖然都是合數,但兩者互質。 2008 年國小課程綱要與倍數、公倍數有關的分年細目有 5-n-04、5-n-05 與 6-n-02,其分年細目詮釋分述如下: 5-n-04 能理解因數和倍數。分年細目詮釋:  以 1-n-07(幾個一數),2-n-08(九九乘法),3-n-05(除法)為前置經驗,理解 因數、倍數的概念。  五年級安排本細目與 5-n-05,目標在於協助學童做分數約分、擴分、通分之 計算,而非整數內在關係的理論(六年級題材),因此數字大小應配合分數之 教學(5-n-07)。  學生應學習基本的因數判別法,其中 2、5、10 較容易,3 的因數判別法則 由教師告知,11 暫不需要教學。

(26)

5-n-05 能認識兩數的公因數、公倍數、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分年細目詮釋:  用列表的方式,尋找兩數的公因數、公倍數、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  學童應知道兩整數的乘積一定是此兩數的公倍數,此可用於分數之通分。  五年級時,只是初步認識這些概念,學生只需用列表解題。短除法算則則 在六年級配合因數之短除法一起教學(6-n-02)。 6-n-02 能用短除法求兩數的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分年細目詮釋:  最大公因數、最小公倍數的初步教學,以列舉觀察為主,熟悉其意義 (5-n-05)。本細目則更進一步以 6-n-01 求質因數的短除法經驗,發展以短除 法計算兩數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方法,數目大小原則參見 6-n-01。  學童應在過程中觀察到互質的意義(6-n-03)。  小學只處理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 由以上論述可得知,我國自 1968 年國小課程標準出現倍數、公倍數課程至 今,仍然將倍數、公倍數列為國小高年級課程。自 1968 年以來歷次國小課程標 準或課程綱要,從教材綱要、能力指標、分年細目至分年細目詮釋,將倍數、 公倍數課程目標、教學題材、教學年段規範的越來越具體,說明的越來越詳盡。

二、

、教育部編輯的部編本國小數學教科書

教育部編輯的部編本國小數學教科書

教育部編輯的部編本國小數學教科書

教育部編輯的部編本國小數學教科書

周祝瑛(2003)指出立法院在 1994 年 6 月 9 日通過「教育部應於二年內全面 開放審定本教科書,審定標準由教育部定之」,隔年二月教育部宣布由民國八十 五年(1996)起民間出版社可以參與編寫國小主要科目教科書。 我國的國小數學教科書在 1996 年以前由國家編輯並全國統一使用,自 1996 年起開放民間出版社編輯,出版社依據教育部頒定的課程標準或課程綱要編輯教 科書,屬於一綱多本的型式,因此目前國內的國小數學教科書同時存在數種不同 版本由學校選用。為了規範數學教科書編輯的內容,教育部(2003)頒布的國民中

(27)

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明定能力指標、分年細目與分年細目詮釋之內容,應為教 師教學及教科書編輯的主要參考依據。國民中小學教科用書應依據課程綱要編 輯,並依法由審查機關(單位)審定通過後,由學校選用。我國自 1962 年以來編 輯國小數學教科書之依據與使用,如表 2-1-5: 表 2-1-5 我國自 我國自 我國自 我國自 1962 年以來年以來年以來編輯年以來編輯編輯國小數學教科書編輯國小數學教科書之依據國小數學教科書國小數學教科書之依據之依據與使用之依據與使用與使用 與使用 編輯國小數學教科書之依據 國小數學教科書 1962 年 國民學校修訂課程標準 教科書由國家編輯, 全國統一使用部編本。 1968 年 國民小學暫行課程標準 教科書由國家編輯, 全國統一使用部編本。 1975 年 國民小學課程標準 教科書由國家編輯, 全國統一使用部編本。 1993 年 國民小學課程標準 開放民間出版社編輯, 民編本與部編本並行。 2000 年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暫行綱要 開放民間出版社編輯, 有民編本、無部編本。 2003 年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開放民間出版社編輯, 民編本與部編本並行。 2008 年 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開放民間出版社編輯, 有民編本、無部編本。 綜合以上論述,國小數學教科書的編輯要依據教育部頒定的課程標準或課程 綱要,而我國使用的國小數學教科書大致分為民編本與部編本。我國自1993年至 2008年歷經四次國小課程修訂,民間出版社都有依據1993年、2000年、2003年、 2008年國小課程標準或課程綱要分別編輯出四個不同的民編本國小數學教科 書,但是由國家編輯的部編本國小數學教科書卻只有依據1993年國小課程標準 以及2003年國小課程綱要編輯的部編本,並沒有依據2000年、2003年國小課程 綱要編輯的部編本。

(28)

以下僅以依據1975年國小課程標準、1993年國小課程標準、2003年國小課 程綱要分別編輯的三個不同的部編本國小數學教科書內容來探討國小課程的演 化過程(以下簡稱1975年國小部編本、1993年國小部編本、2003年國小部編本)。 1975 年、1993 年國小部編本,皆以課程標準的教材大綱為編輯的基礎,由 教科書編輯群自行展現課程的教學目標、學習內容、教學策略於教科書的內容。 2003 年國小部編本則受限於課程綱要能力指標、分年細目與分年細目詮釋的規 範,以及依法由審查機關(單位)審定通過後,由學校選用的規定,教科書編輯者 大多只能依據課程綱要進行編輯。 教育部歷次頒定的國小課程標準或課程綱要都有相同的課程,但是相同的課 程卻不一定都安排在相同的年級進行教學。以國小公倍數課程為例,1975年國小 部編本安排在五年級上學期進行教學,1993年國小部編本安排在五年級下學期進 行教學,2003年國小部編本分別安排在五年級上學期與六年級上學期進行教學。 大致相同的是上述三個不同的國小部編本的公倍數課程皆在高年級進行教學,而 且其教學目標也大致相同,皆包含公倍數、最小公倍數。 教育部歷次頒定的國小課程標準或課程綱要都有相同的課程,但是相同的課 程卻不一定都有相同的教學內容。就國小公倍數課程內容而言,上述三個不同的 國小部編本,只有1975年國小部編本有兩個整數、三個整數的公倍數與最小公倍 數的教學,另外二個不同的國小部編本只有兩個整數的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教 學。 教育部歷次頒定的國小課程標準或課程綱要都有相同的課程,但是相同的課 程卻不一定都將相同的解題工具編輯在教科書中讓教師進行教學。以國小公倍數 解題工具為例,上述三個不同的國小部編本的內容雖然都以「一整數甲為兩個整 數的倍數時,甲稱為這兩個整數的公倍數」作為學生初步認識公倍數的教學,但 是接續其後的公倍數解題工具卻有極大的差異。

(29)

以下就短除法、列表的方式(列表法)、兩個整數直接相乘的方法(相乘法)、 先求一數的倍數再判斷是否為另一數的倍數的方法(單列法)、質因數分解法等公 倍數解題工具,分析三個不同的國小部編本以哪些公倍數解題工具進行教學。我 國自1975年以來部編本國小數學教科書之公倍數解題工具,如表2-1-6: 表 2-1-6 我國自 我國自 我國自 我國自 1975 年以來年以來年以來年以來部編本國小數學教科書之公倍數解題工部編本國小數學教科書之公倍數解題工部編本國小數學教科書之公倍數解題工具部編本國小數學教科書之公倍數解題工具具具 解題工具 國小數學教科書 項目 使用說明 1975 1993 2003 短除法 用短除法求兩數的最小公倍數。 ˇ ˇ 列表法 先用乘法由小到大依序找出兩個整數 的倍數,再將相同的倍數圈起來就是 兩個整數的公倍數。 ˇ ˇ ˇ 相乘法 先將兩數相乘, 得到的乘積就是兩數的公倍數。 ˇ ˇ ˇ 質因數分解法 先分別將兩數質因數分解, 再求出兩數的最小公倍數。 ˇ ˇ 單列法 先用乘法由小到大依序(每次一個)找 出一數的倍數,再用除法判斷這個倍 數是否為另一數的倍數,若整除,則 這個倍數就是兩數的公倍數。 ˇ 先用乘法找出一個整數在一定範圍內 的所有倍數,再用除法判斷這些倍數 是否為另一數的倍數,若整除,則這 些倍數就是兩數的公倍數。 ˇ 註 註 註 註:1975、1993、2003 為依據 1975 年、1993 年、2003 年課程標準或課程綱要 所編輯的部編本國小數學教科書。ˇ表示教科書有該項公倍數解題工具。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 資料來源:國立編譯館(1987)。國民小學國民小學國民小學國民小學數學數學數學數學課本課本第課本課本第第第九九九九冊冊冊冊。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國立編譯館(2001)。國民小學國民小學國民小學國民小學數學數學數學數學課本課本第課本課本第第第十十十十冊冊冊冊。臺北市:國立編譯館。 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2010)。國民小學國民小學國民小學國民小學數學數學數學數學課本課本課本課本第第第第九九冊九九冊冊冊、、、、第第十一第第十一十一十一冊冊冊冊。 新北市:國家教育研究院籌備處。

(30)

由以上論述可得知,我國的國小數學教科書自 1996 年起開放民間出版社編 輯,出版社依據教育部頒定的課程標準或課程綱要編輯教科書,屬於一綱多本的 型式,因此目前國內的國小數學教科書同時存在數種不同版本由學校選用。為了 規範數學教科書編輯的內容,教育部(2003)頒布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 明定能力指標、分年細目與分年細目詮釋之內容,應為教師教學及教科書編輯的 主要參考依據。 以國小公倍數課程為例,雖然三個不同的國小部編本的公倍數課程安排在五 上或五下或六上,但是大致上公倍數課程皆在高年級進行教學,而且其教學目標 也大致相同,皆包含公倍數、最小公倍數。就國小公倍數課程內容而言,三個不 同的國小部編本,只有 1975 年國小部編本有三個整數的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 教學。 以國小公倍數解題工具為例,上述三個不同的國小部編本內容所使用的公倍 數解題工具有極大的差異,2003 年國小部編本的公倍數解題工具最少。

第二節 校外數學補習

國小學生參加校外數學補習在我國有日益普遍的趨勢,以目前國小高年級學 生參加校外補習所學習的數學課程而言,學生可以提早學習學校尚未教過的課 程,也可以多學會幾種和學校不同的解題方法,因此參加校外補習的學生通常比 沒有補習的學生擁有提早學習或學習時間長,甚至擁有已經學會的優勢。 如果提高學習成效是學生參加校外補習的主要目的之ㄧ,以數學學習成效而 言,由於國小數學補習與學校所教的數學課程大致雷同,所以當補習的學生在學 校數學考試成績有提升,大多數家長與學生總認為是因為參加校外數學補習的結 果,而非學校教師教學的緣故。然而當學生在學校學習同時也在校外補習時,通 常無法釐清學生成績提高究竟是補習班教學或是學校教學的成效,因此除了認同 補習有助於提升學生成績外,也不能忽略學校教學對學生成績的幫助。

(31)

以下分別就補習班的類型,以及補習對於學生學習相關研究進行探討:

一、

、補

補習

習班的類型

班的類型

班的類型

班的類型

補習及進修教育法第三條:補習及進修教育區分為國民補習教育、進修教育 及短期補習教育三種;凡已逾學齡未受九年國民教育之國民,予以國民補習教 育;已受九年國民教育之國民,得受進修教育;志願增進生活知能之國民,得受 短期補習教育。第六條:短期補習教育,由學校、機關、團體或私人辦理,分技 藝補習班及文理補習班二類。目前國小學生參加的校外數學補習班、安親班屬於 文理補習班。 教育部委託高雄市政府教育局設計直轄市及各縣市短期補習班資訊管理系 統,該資訊管理系統統計近十年全國文理類補習班數量(2003 年 4580 家,2004 年 4319 家,2005 年 5239 家,2006 年 6243 家,2007 年 7237 家,2008 年 8163 家,2009 年 8940 家,2010 年 9779 家,2011 年 10405 家,2012 年 10485 家)。 從 2003 年至 2012 年逐年增多,其數量快速成長達 2.3 倍。該資訊管理系統統計 近十年臺中市文理類補習班數量(2003 年 553 家,2004 年 633 家,2005 年 787 家,2006 年 938 家,2007 年 1111 家,2008 年 1284 家,2009 年 1444 家,2010 年 1594 家,2011 年 1691 家,2012 年 1705 家)。從 2003 年至 2012 年逐年增多, 其數量快速成長達 3 倍。由上述資料顯示,補習班加數成長多。

國中學生校外數學補習以文理補習班為主,國小學生校外數學補習的類型 繁多。謝如山(2001)研究指出國小學生校外數學安親班區分三種類型:(1)私人 家教,ㄧ對ㄧ教學;(2)補習班,老師在班級中提供教學;(3)安親班,老師在班 級中只提供場地安至學生,但不提供教學。洪茂原(2009)研究將指出國小學生校 外數學安親班限定在數學補習班或家教班的數學課業補習活動,不包含才藝補 習。林宜臻、林沂昇(2007)研究引述林宜臻(2006)調查國小四、五年級的學童中, 曾經參與上數學課的安親班、數學補習班、珠心算班、數學家教等課外數學相關 活動者高達 57.1%。

(32)

由上述相關研究顯示,對於國小學生所參加的校外數學補習類型應有明確的 規範,以避免在進行學生參加校外補習與學生學習的相關性研究時,發生將補習 班、珠心算班或家教等不同類型補習對學生學習的影響混為一談的現象。 本研究之補習班是指研究對象在五年級時所參加的校外數學補習機構,區分 為二種類型:(1)數學補習班,以學生將於六年級下學期參加私立中學入學測驗 或國中資優班入學測驗為教學目的,同年級的學生集中成班由教師在班級中提供 教學,教學內容比學校多且加深加廣;(2)數學安親班,就是上數學課的安親班, 同年級的學生集中成班由教師在班級中提供教學,教學內容與學校雷同,但數學 題目的練習與測驗多。

二、

、補習

補習

補習

補習對於

對於

對於學生學習相關研究

對於

學生學習相關研究

學生學習相關研究

學生學習相關研究

兒童福利聯盟公布 2009 年台灣兒童課後照顧概況調查報告,發現國內高達 7 成 4 的孩子放學後要上安親班或補習班,其中有 4 成以上的孩子要待到晚上 7、 8 點後才能離開。講義雜誌調查 2 千多位小三到小六學生,2012 年 2 月 21 日公 佈 2012 年小朋友幸福大調查,發現調查發現 7 成 2 小朋友有參加校外補習。林 宜臻、林沂昇(2007)研究指出由不少學者(吳齊殷、章英華,2004;許綺婷,2002; 林宜臻,2006;黃雪萍,2002;陳昭輝,2004;許綺婷,2002)的相關論文之結 果顯示,目前國中小學學生補習的比例仍高,科目以數學為最多。 國內有關學生參加校外補習的研究,在探討補習與教育成就方面,蔡婉玲 (2010)研究指出在大多數的研究中,補習不論是對於教育年數或者學業成績,都 有正向的作用。蔡婉玲(2010)研究指出不少學者(陳順利,2001;楊肅棟,2002; 許綺婷,2002;黃雪萍,2002;張芳全,2006;黃國清、吳寶貴,2006;林大森、 陳憶紛,2006;郭淑娟,2007;巫有鎰,2007;吳登坤,2008;柯巨航,2008; Ju-shan Hsieh,2001)的研究都發現補習有助於提升學生學業成績。

(33)

雖然有如此多的學者的研究發現補習有助於提升學生學業成績,但是學生參 加校外補習不僅需要花費金錢,也必須投入更多的時間學習學校尚未教的課程。 如果已經在補習時學會了學校尚未教的課程,等到學校進行該課程的教學時,學 生在教室應如何自處呢? 林宜臻、林沂昇(2007)研究提出補習對學生的數學學習雖有所助益,但也有 其不利因素之影響,因此,家長與學生在考慮是否參加補習時,除了考慮家庭經 濟的因素外,亦需考量學生的學習狀況與意願,避免讓學生產生學習壓力及負 擔,造成學習的反效果。 國內有關國小學生參加校外補習的研究,謝如山(2001)對台北市國小三到六 年級學生進行數學學習成就的研究,研究結果指出高年級學生參加數學補習班的 學習成就比中年級學生高,中年級學生參加數學補習班的學習成就與學生的上課 意願成正比。學生參加安親班的學習成就比參加數學補習班高。 洪茂原(2009)對屏東縣國小高年級學生進行數學態度與數學學習策略影響 之研究,研究結果指出參加校外數學補習的高年級學生,其數學態度與數學學習 策略皆顯著優於未參加補習者。補習年數較長的學生,在數學態度與數學學習策 略上皆顯著由於補習年數較短者。每周補習時數「2-6」小時對學生數學態度與 數學學習策略的提升有顯著影響。補習班人數「11-30」人對學生數學態度的提 升有顯著影響。 由上述多位學者的研究結果發現,補習對國小學生的數學學習雖有助益,但 也存在著補習類型、學生年齡、學生意願、學生數學成績的差異、補習時數、補 習班人數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綜合上述相關研究結果顯示,大多數在探究補習與學生數學成績關係的研 究,數學成績的測量大多採用自製測驗試卷,也有採用包含數個教學單元的學校 月考,然而學生在學校學習同時也在校外補習,因此這些測驗通常無法釐清學生 成績究竟是補習班或是學校的成效。若要探究補習班的教學對於學生學習的影 響,則應排除學校教學的因素,如此才能取的較為可信的研究結果。

(34)

第三節

公倍數與解題工具

目前國內國小高年級數學教科書依據教育部(2003)頒布的國民中小學課程 綱要進行編輯。以公倍數這個主題而言,課程綱要內容在五年級用列表的方式尋 找兩數的公倍數,六年級最小公倍數的初步教學,以列舉觀察為主,待學童熟悉 其意義後,再介紹短除法。因此目前國內國小數學教科書在五年級以列表的方式 進行公倍數教學,六年級則先以列表的方式初步認識最小公倍數,再以短除法求 最小公倍數。 雖然五年級並沒有短除法的教學,但是當學生能正確且快速的求得兩個整數 的最小公倍數,則能加快分數通分及加減時的計算速度,但是使用列表的方式求 最小公倍數過程繁瑣速度慢,於是許多教師在違背國小課程規劃下讓學生在五年 級學習短除法。 由於我國歷經數次國小課程修訂,國小數學教科書內容亦隨之更迭,再加上 國小學生參加校外數學補習日益普遍,補習對學生的學習也產生重大的影響。目 前國內國小數學的公倍數課程有四個問題常引發教師的討論:(1)在五年級以列 表的方式同時進行公倍數與最小公倍數的教學甚為合理,為何要等到六年級才教 最小公倍數;(2)求最小公倍數或是進行分數通分,以列表的方式與短除法之學 習成效為何;(3)國小學生參加校外補習日益普遍,五年級學生在校外補習學習 短除法,但是學校課程沒有短除法,因此教師在五年級時是否可以引入短除法; (4)國小學童不易理解以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數,但是在國小課程仍有短除法求最 小公倍數的教學,這樣的課程安排似乎是認為短除法在國小階段只須了解如何使 用,而不需了解其意義。 以下分別就公倍數相關研究、公倍數解題工具相關研究以及列表法與單列法 三個方面進行探討:

(35)

一、

、公

公倍數

倍數

倍數相關研究

倍數

相關研究

相關研究

相關研究

倍數、公倍數在國小課程中屬於同一類的課程,探討公倍數的相關研究也大 多同時探討倍數。因為因數與倍數的概念是相對的,因此國內外與倍數相關的研 究報告大多同時包括因數的研究在內。 目前國外因數與倍數的相關研究,大多以國中階段的學生為研究對象 (Lamb & Hutcherson,1984;Edwards,1987;Ewbank,1987;Olson,1991; Graviss & Greaver,1992)。以國小階段的學生為研究對象的研究甚為少見。 目前國內因數與倍數的相關研究,大多以學生錯誤類型的研究為主。林原 宏、何欣玫(2005)分析國小六學生的因數與倍數的解題溝通能力,研究結果指出 因數與倍數概念之錯誤類型分析可分為:(1)語言概念錯誤,包括題意了解錯誤、 語意知識不足、專有名詞概念混淆;(2)認知概念錯誤,包括運思能力不足、粗 心錯誤、運算系統錯誤、直觀法則影響;(3)策略概念錯誤,包括解題策略錯誤、 計劃監控失誤;(4)個人態度錯誤,包括厭惡思考、猜測。劉伊祝(2009)研究指 出在五年級數學的課程中,許多學生對於因數與倍數的概念認知不清,概念之間 彼此容易混淆。劉伊祝(2009)研究指出目前已有不少學者(謝堅,1995;何東墀、 蕭金土,1996;黃耀興、邱易斌,1999;林珮如,2002;邱慧珍,2002;陳標松, 2003;黃寶彰,2003;陳筱涵,2004;蕭正洋,2004;于國善,2004)針對因數 與倍數主題進行研究,由研究結果得知學生有四項錯誤情形:(1)在計算過程中 發生因數、倍數、公因數、公倍數遺漏的錯誤,(2)對於因數、倍數、公因數、 公倍數的概念認知常有錯誤連結或互相混淆,(3)題意認知不清、粗心等而造成 計算錯誤,(4)文字應用題缺乏閱讀能力,造成錯誤解讀,進而影響解題。 在補救教學的研究方面,蕭正洋(2004)研究指出國小學童實施倍數補救教 學,其教學過程多透過實物對照及操作,著重於單位量、單位數與總量的概念, 進而引入總量為單位量之倍數概念。謝哲仁、林榮貴(2006) 研究結果發現以行 動為主的電腦設計圖形表徵,讓個案學生在處理因數與倍數問題時,更能理解問

(36)

題的意義,掌握各種外在表徵之間的關係變化,並產生具體可操作的心靈影像, 提升其學習成效。 在因數與倍數的相關研究,以教材為主的較為少見,黃培甄(2005)指出經由 課程分析後所設計的先引倍數教材再引因數教材的創新架構教學除可維持中高 分組學童學習水平外,更可提高低分組學童學習成效。張梅寶(2006)指出各版本 教科書在因數與倍數教材的編排,教學活動過程中的佈題與引導的方式雖然有些 不同,但均從實作中帶出定義。倍數概念啟蒙教材之各項教學活動出現的冊別、 編排的順序雖有不同,均掌握了漸進分化的原則呈現教材結構。倍數下位概念教 材的教學活動設計均符合學童的概念發展,做階層性的安排,有助於學生知識的 建構以及正確觀念的建立。 目前國內的國小五年級數學教科書中,2003 年國小部編本,也是先引倍數 教材再引因數教材的架構,此部分與黃培甄(2005)的研究結果相符。我國開放民 間出版社編輯國小數學教科書已十餘年,目前各版本國小數學教科書在教育部 2003 年頒布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程綱要規範下,其教材內容已接近相同, 此部分與張梅寶(2006) 的研究結果相符。

二、

、公倍數解題工具

公倍數解題工具

公倍數解題工具

公倍數解題工具相關研究

相關研究

相關研究

相關研究

陳竹村(2001)指出對於某一問題而言,所謂的「解題工具(problem-solving instrument)」是指解題者可用以解決該問題的相關知識,包括概念及概念表徵, 而數學語言中的算式即是概念表徵。甯平獻(2010)指出所謂工具,是指協助人類 完成某特定活動的某個特定存有(beings),在有目標導向(goal-oriented)的前提 下,只要是協助活動目標達成的存有,就是工具。 本研究之公倍數解題工具是指可用於求出兩個整數的公倍數或最小公倍數 的方法。

(37)

目前國外有關於公倍數解題工具的研究,Basserear(2001)指出可以使用兩個 圓圈相交後產生的交集與聯集的圖像來幫助學生了解最大公因數與最小公倍數 兩者的關係,由於此項解題工具在質因數分解的情境下才能使用,因此目前國內 無論民間本或部編本的國小數學教科書都沒有出現以此圖像做為公倍數解題工 具。就幫助學生學習的圖像而言,目前國內無論民間本或部編本的國小數學教科 書都使用樹枝狀的圖像來幫助學生了解一個整數的質因數分解,此圖像與 Kennedy & Tipps(1997)提出的樹枝圖相符。 目前國內國小高年級數學課程受到教育部(2003)頒布的國民中小學九年一 貫課程綱要的規範,課程綱要明定五年級用列表的方式,尋找兩數的公倍數,六 年級最小公倍數的初步教學,以列舉觀察為主,待學童熟悉其意義後,再介紹短 除法。所以目前國內國小數學課程在五年級以列表的方式作為求公倍數的解題工 具,在六年級才有最小公倍數的教學,以列表的方式及短除法作為求最小公倍數 的解題工具。 陳竹村(2001)指出解題者是否擁有「解題工具」是能否成功解題的必要條 件,而擁有較多的「解題工具」才會使得解題多樣化,進而才有不同解題策略效 率的比較。以國小數學教科書出現的公倍數解題工具為例,分析1975年、1993 年、2003年國小部編本,發現教科書中所出現的公倍數解題工具有列表的方式(列 表法)、短除法、質因數分解法、兩個整數直接相乘的方法(相乘法)、先用乘法找 出一數的倍數,再用除法判斷是否為另一數的倍數(單列法)。 目前國內公倍數解題工具的相關研究中,劉好(1986)指出有意義的學習加上 學習遷移才是完全的學習,一般國小學童很不容易了解以短除法求最小公倍數的 原理。謝堅(1998)指出短除法的原理牽涉到算術基本定理,國小的學童不易理 解。如果教師認為只讓學童知道如何使用短除法,而不要求學童瞭解這種方法的 原理,在教學上並沒有困難,謝堅(1998)提醒教師,不可以只教短除法而忽略最 小公倍數的基本概念。蕭正洋(2004)指出在公倍數的補教教學,應採用列表的方 式而不採用短除法。

數據

表 2-1-4  從從從 從 2000 年 年至年年至至 至 2008 年年 年國小年 國小課程國小國小課程 課程綱要課程綱要 綱要的綱要 的倍的的倍 倍數倍數 數、數、 、公、 公倍數課程公公倍數課程 倍數課程分年細目倍數課程分年細目分年細目 分年細目    課程綱要  年級  分年細目  2000 年國民中 小學九年一貫 暫行綱要  六、七年級:  無分年細目  2003 年國民中 小學九年一貫 課程綱要  五年級:  5-n-03  能理解因數、倍數、公因數與公倍數。 六年級:  6-n-02  能認
表 2-3-1  1975 年 年、年年、 、2003 年國小、年國小年國小 年國小部編本之單列法的比較部編本之單列法的比較 部編本之單列法的比較 部編本之單列法的比較   部編本的版本  單列法使用說明  1975 年部編本  先用乘法由小到大依序(每次一個)找出一數的倍數, 再用除法判斷這個倍數是否為另一數的倍數,若整 除,則這個倍數就是兩數的公倍數。  2003 年部編本  先用乘法找出一個整數在一定範圍內的所有倍數,  再用除法判斷這些倍數是否為另一數的倍數,若整 除,則這些倍數就是兩數的公倍數。
圖 3-1-1  各階段各階段各階段 各階段的的的 的研究流程研究流程 研究流程 研究流程   確定研究題目與目的 蒐集與探討文獻  調查學生參加校外補習現況 紙筆測驗(1)施測並晤談 教師依據課本教學 實施單列法教學 單列法教學活動設計 教材分析  紙筆測驗(2)、(3)施測並晤談 紙筆測驗(4)施測並晤談  第一階段資料處理與分析 第二階段資料處理與分析 公倍數相關教材分析 紙筆測驗(5)、(6)施測並晤談  第三階段資料處理與分析 教師公倍數相關教學分析 第一階段 第二階段 第三階段
表 3-3-1  教科書原有課程與新增 教科書原有課程與新增教科書原有課程與新增 教科書原有課程與新增單列法單列法 單列法教學單列法教學 教學的教學的 的教學目標的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教學目標         原有課程的教學目標  新增單列法的教學目標  1.透過乘法問題的解題活 動,認識倍數的意義。  2.察覺倍數有無限多個。  3.能從除法的解題紀錄中  ,了解倍數和因數的關 係。  4.能從除法的解題紀錄中  ,解決生活上的問題。  5.能從兩個整數的倍數中  ,找出相同的倍數,了  解公倍數的意義。
+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For the primary section, the additional teaching post(s) so created is/are at the rank of Assistant Primary School Master/Mistress (APSM) and not included in calculating the

Conversations Learning Journal Chart: Change & Strategic Thinking Date

In light of the unique context and different student needs in every school, and the common goal of fostering students’ learning abilities, the EDB has been encouraging schools

By using Balanced Scorecard (BSC),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is to construct indicators of school management with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for L junior high school in

In studying habits, 72.2 percent of the subjects attended cram schools before senior high school, and they went to cram schools two to four times a week.. After entering senior

Leung, Shuk-Kwan S.; Chou, Hui-Chi(2012).A Survey Study on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for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Proceedings of the 36th Conference of

Leung, Shuk-Kwan S.; Chou, Hui-Chi(2012).A Survey Study on Parental Involvement in Mathematics Learning for Elementary School Children.. Proceedings of the 36th Conference of

In different gender、time for study、time for cram、the parents education level and household income of ju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 some aspects of the academic stress we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