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Item 987654321/4303
128
0
0
全文
(2)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瞭解學校改制前後,教師及學生對「體育政 策的制定與推行」 、 「 體 育 行 政 組 織 的 架 構 與 資 源 運 用 」及「 體 育教學與體育活動之規劃及實施」等三方面,是否有差異性 的看法。本研究採問卷調查法,以全校高二、高三學生及教 師為研究對象。問卷內容蒐集國內外相關文獻作為基礎,並 配合學校之特性,經專家效度修正後編制而成。學生問卷共 計 發 出 6 11 份 , 有 效 問 卷 為 5 8 8 份 , 有 效 回 收 比 率 9 6 . 2 4 % ; 教 師 問 卷 共 發 出 68 份 , 有 效 回 收 比 率 100% 。 主 要 統 計 分 析 採 SPSS 10.0 for windows 統 計 套 裝 軟 體 進 行 分 析 。 資 料 分 析 包括:描述性統計、獨立樣本 t 檢定與單因子變異數、鄧肯 事後檢定、成對樣本 t 檢定。 研 究 結 果 發 現:在 整 體 的 研 究 構 面 上,學 生 認 為 在「 體 育行政組織的架構與資源運用」改制前優於改制後。教師則 認為三個研究構面上,均有差異性的存在,且一致認為改制 前優於改制後。本研究結果可提供學校行政單位、教師及後 續研究者之參考。 關鍵詞:體育政策、體育行政、體育教學、體育活動. i.
(3) Abstract The main purpose of this research is to survey the differenc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before and after the renovation of Kuo-Kwang High School.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ree aspects :(1) the establishm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PE policies, (2) the structure in PE administration and resources management and (3) the design and practice in PE teaching and activities. A total of 679 questionaires based on related l i t e r a t u r e p u b l i s h e d i n Ta i w a n a n d a b r o a d w e r e d i s t r i b u t e d t o 611 eleventh and twelfth grade students a nd 68 te achers. 588 students (96.24%) and 68 teachers (100%) responded to the q u e s t i o n a i r e s . S P S S 1 0 . 0 s t a t i s t i c a l p a c k a g e f o r Wi n d o w s w a s applied to this research. The data for analysis included descriptive statistics, independent samples, t-test, one-way A N O VA , D u n c a n ’ s p o s t - h o c a n d p a i r e d s a m p l e s t - t e s t . The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indicate that most students think aspect (2) in Kuo-Kwang High School was better than after the renovation, while the teachers maintain that there are definitely differences in all the three aspects of research and they unanimously agree that things were better before the renovation. The findings can serve as references for the school administration, teachers and researchers for further studies. Key words: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p o l i c y, p h y s i c a l e d u c a t i o n t e a c h i n g physical education administration physical education activities. ii.
(4) 誌. 謝. 欣 逢 母 校 45 週 年 校 慶 暨 94 學 年 度 畢 業 典 禮 , 校 慶 當 天 學校特別舉辦【校友回娘家─尋找駱駝的足跡】活動,邀請 畢 業 滿 4 0、 3 0、 2 0、 1 0 年 的 校 友 返 校 , 安 排 與 昔 日 的 師 長 、 同學一同敘舊話當年。感謝母校提供在職進修的機會,讓自 己在教育工作崗位上任教了三十年,可以回來重溫一次學生 的 夢 想,更 難 得 的 是 畢 業 典 禮 當 天,以 畢 業 30 年 的 校 友 暨 應 屆畢業生的雙重身份,來參與這場盛會。 更感謝這兩年來關心我們、認真教導我們的師長,以及 重佑導師和我們這一班「一起學習、相互勉勵、彼此扶持、 同甘共苦」的同學,和大家在一起的日子,感覺真好! 很慶幸能邀請到屏東科技大學人文暨社會科學院劉照金 院長、正修科技大學運動健康與休閒系蔡崇濱主任、中山大 學附中校長蔡清華教授、以及亦生亦師的方信淵博士、陳敏 弘博士,給予諸多斧正與具體的建議。 當然,承蒙指導教授蘇金德副校長以及蔡俊傑、李俊杰 兩 位 教 授 的 指 正,提 供 諸 多 寶 貴 意 見,並 細 心 逐 一 校 對 潤 飾 , 使得論文的撰寫過程能夠更臻完善。 最後,因為班上有兩位傑出的同學:瑞良、登雄,有您 們在前面的帶領,讓我們跟隨著腳步,才能走得更穩健、更 順利! 感謝大家、祝福大家! 張少東謹識 民國 95 年 6 月. iii.
(5) 目錄 中文摘要………………………………………………………………… Ⅰ 英文摘要………………………………………………………………… Ⅱ 謝誌……………………………………………………………………… Ⅲ 目錄……………………………………………………………………… Ⅳ 表目錄…………………………………………………………………… Ⅶ 圖目錄…………………………………………………………………… Ⅹ. 第壹章 緒 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問題………………………………………………… 1 第二節 研究目的………………………………………………………… 6 第三節 研究假設………………………………………………………… 7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8 第五節 名詞釋義…………………………………………………………10. 第貳章 文獻探討 第一節 學校體育經營與管理之分析……………………………………12 第二節 學校體育政策制定之研究………………………………………15 第三節 學校體育行政組織的探討………………………………………16 第四節 學校體育教學與體育活動的內涵………………………………21 第五節 相關文獻摘要分析………………………………………………22. iv.
(6)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第一節 研究架構…………………………………………………………27 第二節 研究流程…………………………………………………………29 第三節 研究對象…………………………………………………………32 第四節 研究工具…………………………………………………………35 第五節 資料處理…………………………………………………………37.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第一節 研究對象背景變項分析…………………………………………39 第二節 研究對象問卷實施現況分析……………………………………43 第三節 學生與教師對研究構面的差異性分析…………………………57 第四節 學校改制前後期間差異性分析…………………………………78 第五節 分析與討論………………………………………………………82. 第伍章 結論與建議 第一節 結論………………………………………………………………90 第二節 建議………………………………………………………………94. 參考文獻. ……………………………………………………………………96. 附錄 1. 問卷專家效度審查邀請信函………………………………… 102. 附錄 2. 問卷專家效度審查意願同意函……………………………… 103. 附錄 3. 學生問卷初稿………………………………………………… 104. v.
(7) 附錄 4. 教師問卷初稿………………………………………………… 108. 附錄 5. 學生正式問卷………………………………………………… 111. 附錄 6. 教師正式問卷………………………………………………… 115. vi.
(8) 表目錄 表 2-2-1 改制後班級數及教職員額編制規模表…………………………17 表 3-3-1 高二、高三學生總人數表………………………………………32 表 3-3-2 服務年資未滿三年教師名單……………………………………33 表 3-4-1 問卷審查(專家內容效度)學者名單……………………………36 表 4-1-1 學生背景變項資料分析摘要表…………………………………40 表 4-1-2 教師背景變項資料分析摘要表…………………………………42 表 4-2-1 學生對「體育政策的制定與推行」改制前認同程度分析 摘要表……………………………………………………………43 表 4-2-2 學生對「體育政策的制定與推行」改制後認同程度分析 摘要表……………………………………………………………44 表 4-2-3 學生對「體育行政組織的架構與資源運用」改制前 認同程度分析摘要表……………………………………………45 表 4-2-4 學生對「體育行政組織的架構與資源運用」改制後 認同程度分析摘要表……………………………………………46 表 4-2-5 學生對「體育教學與體育活動之規劃及實施」改制前 認同程度分析摘要表……………………………………………47 表 4-2-6 學生對「體育教學與體育活動之規劃及實施」改制後 認同程度分析摘要表……………………………………………48. vii.
(9) 表 4-2-7 學生對改制後「學校擬定的方案與推動計畫」 認同程度分析摘要表……………………………………………49 表 4-2-8 教師對「體育政策的制定與推行」改制前認同程度分析 摘要表……………………………………………………………50 表 4-2-9 教師對「體育政策的制定與推行」改制後認同程度分析 摘要表……………………………………………………………51 表 4-2-10 教師對「體育行政組織的架構與資源運用」改制前 認同程度分析摘要表 …………………………………………52 表 4-2-11 教師對「體育行政組織的架構與資源運用」改制後 認同程度分析摘要表 …………………………………………53 表 4-2-12 教師對「體育教學與體育活動之規劃及實施」改制前 認同程度分析摘要表 …………………………………………54 表 4-2-13 教師對「體育教學與體育活動之規劃及實施」改制後 認同程度分析摘要表 …………………………………………55 表 4-2-14 教師對改制後「學校擬定的方案與推動計畫」 認同程度分析摘要表 …………………………………………56 表 4-3-1 學生「性別」與研究構面之差異性分析摘要表………………59 表 4-3-2 學生「年級」與研究構面之差異性分析摘要表………………61 表 4-3-2 學生「科別」與研究構面之差異性分析摘要表………………63. viii.
(10) 表 4-3-4 教師「性別」與研究構面之差異性分析摘要表………………65 表 4-3-5 教師「聘任類型」與研究構面之差異性分析摘要表…………67 表 4-3-6 教師「年齡」與研究構面之差異性分析摘要表………………69 表 4-3-7 教師「年齡」與研究構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0 表 4-3-8 教師「年資」與研究構面之差異性分析摘要表………………72 表 4-3-9 教師「年資」與研究構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3 表 4-3-10 教師「職別」與研究構面之差異性分析摘要表 ……………76 表 4-3-11 教師「職別」與研究構面之變異數分析摘要表 ……………77 表 4-4-1 學生成對樣本檢定變異數分析摘要表…………………………79 表 4-4-2 教師成對樣本檢定變異數分析摘要表…………………………81 表 4-5-1 學生與教師對研究構面現況差異性對照表……………………89. ix.
(11) 圖目錄 圖 2-2-1 改制前學校行政組織架構圖……………………………………20 圖 2-2-2 改制後學校行政組織架構圖……………………………………21 圖 3-1 研究架構圖…………………………………………………………31 圖 3-2 研究流程圖…………………………………………………………33 圖 3-3 研究進度甘特圖……………………………………………………34. x.
(12) 第壹章. 緒論. 本章內容包括五部分,分別為第一節研究背景及問題、 第二節研究目的、第三節研究假設、第四節研究範圍與限制 及第五節名詞釋義。. 第一節. 研究背景及問題. 本節首先瞭解本研究學校之背景,再進一步以國內相關 改制學校之個案作分析,最後說明本研究欲探討之問題。 一、學校之沿革背景 對日抗戰勝利之後,高雄煉油廠自日方接收過來的 初期,曾多次遭戰火襲擊,各處斷垣殘壁,百廢待舉, 急於整修擴建,不得不增加員工;隨著員工日益增多, 子弟受教育的問題也慢慢受到重視。由於當時煉油廠地 處郊區,附近沒有設立學校,所有員工子弟都要到其他 地區學校去上課,早出晚歸交通十分不便,廠方因陋就 簡 先 利 用 廠 區 旁 一 棟 舊 有 女 工 宿 舍 略 作 修 繕 , 於 民 國 36 年 先 設 立 小 學 , 定 名 為 「 私 立 油 廠 小 學 」 。 民 國 46 年 , 政府為免除「小學升入初中」的競爭,減輕學童們課業 負擔的壓力,制定「免試升入初中方案」,以新竹、高 雄兩地為試辦區,於是在高雄市各小學的畢業生,都可 以按照學區免試升入各市立初中。按照學區的分配辦法, 油廠小學畢業的學生應該進入「楠梓四中」,但是廠裡 員工極力爭取自辦初中,並獲得長官的共識與支持;於 是向教育廳中教科申請創設中學,其進行手續分下列三. 1.
(13) 步 驟 : 一 、 申 請 設 校 ―說 明 設 校 的 地 理 、 環 境 , 在 該 地 設 校的原因,以及設校的主辦人、土 地、設 備的來 源。二 、 成 立 董 事 會 ―成 立 董 事 會,詳 填 各 位 董 事 的 學 經 歷,並 要 有 三 分 之 一 的 董 事 曾 從 事 教 育 工 作。三、申 請 立 案 ―按 照 設校規定的合格標準,將校地、設備逐一填寫,並將第 一屆招生人數,及擬聘教職員名冊報備。因為當年手續 繁 雜 趕 辦 不 及 , 故 想 出 一 權 宜 之 計 , 洽 商 設 立 高 雄 市「 四 中 分 班 」 ( 四 中 即 目 前 之 楠 梓 國 中 ), 經 高 雄 市 政 府 同 意 , 即向油廠小學借用教室一間,接收了油廠小學該屆畢業 生 四 十 九 人 , 聘 請 教 師 二 人 , 於 民 國 46 年 秋 季 如 期 開 學 上 課 。 至 民 國 48 年 立 案 手 續 完 成 , 定 名 為 「 私 立 國 光 初 級中學」,因為中國石油公司的產品為國光牌,以示同 一 系 統 ( 俞 王 琇 , 2002) 。 民 國 5 4 年 , 增 設 高 中 部 , 訂 名 為「 私 立 國 光 中 學 」。 民國五十七年,延長國民義務教育為九年,初中部經高 雄市政府教育局指定辦理代用國民中學,提供高雄煉油 廠宿舍區「宏榮、宏毅、宏南」三里之油廠員工子弟就 讀 , 並 試 辦 三 年 。 民 國 60 年 , 國 中 部 獨 立 , 與 高 中 部 分 設為:私立國光國民中學及私立國光高級中學兩校。 在整個國家時空環境的改變之下,中油公司民營化 是政府既定之政策,再配合市場自由化的競爭,油品已 非中油公司獨佔之事業,必須面對國外的開放進口以及 台塑麥寮六輕量產的壓力。因此,公司必須全面重新調 整目前經營的方式,首先在組織改造、人力精簡的要求 下,各單位的裁併精簡無一倖免,在經營成本績效的優 先 考 量 下,無 法 達 到 營 運 目 標 與 效 益 者,也 一 一 被 裁 撤 ,. 2.
(14) 多餘的人力或即將屆齡退休者,鼓勵提前優惠資遣或優 惠退休,以減低人事成本並加強對外界的競爭力。 另外,首當其衝的就是讓國內僅存的一所子弟學校 「國光中學」面臨「自主經營」之轉型;學校的人事費 用及各項支出,無法再像以往由中油公司編列預算全力 資 助,所 以 自 85 學 年 度 起 先 開 放 對 外 招 生、增 加 班 級 及 學生人數、自聘教職員工,一步一步朝向私立學校經營 的模式改變。但是多年下來私校經營之不易,每年都要 面臨下列之困境:升學績效的維持不易、招生不足及學 生素質逐年滑落的隱憂、與公立學校學雜費差距過大競 爭不利、國中畢業直升學生大量的流失、和鄰近學區學 校爭搶學生等問題。 此時適逢行政院公布「國家資產管理一元化實施要 點」 ,明 令 國 營 事 業 單 位 閒 置 之 土 地 資 產 及 非 相 關 事 業 將 收歸國有。由於「辦校」屬中油公司非相關事業,在此 契機之下,經學校教師會、高雄市教師會、全國教師會 及立法院多位熱心的民意代表,不辭辛勞努力奔走,主 動聯繫經濟部、教育部、人事行政局、國有財產局等各 相關部會,多方協調排除萬難,終獲教育部黃榮村部長 首 肯,協 助 國 光 中 學 於 民 國 9 4 年 2 月 1 日 起 正 式 改 制 成 國立中山大學附中。 二、國內學校改制的案例 過去國內由私立學校改制成公立學校者,僅有台中縣太 平 市 的「 國 立 勤 益 技 術 學 院 」 , 還 有 苗 栗 市 的「 國 立 聯 合 大 學 」 兩所大專院校,首先就此二校之沿革及改制時機作一說明。. 3.
(15) 國立勤益技術學院簡介: 該 校 創 立 於 民 國 60 年 , 發 展 歷 程 中 分 為 私 立 專 科 學 校 (60.08∼ 81.06)、 國 立 專 科 學 校 (81.07∼ 88.07)及 國 立 技 術 學 院 。 民 國 76 年 12 月 致 書 教 育 部 毛 高 文 部 長 , 願 無 條 件 將 學 校 捐 獻 , 改 制 技 術 學 院 , 只 要 求 保 留 校 名 , 教 育 部 於 民 國 80 年 8 月 22 日 正 式 宣 佈 , 並 奉 行 政 院 核 定 : 自 民 國 81 年 7 月 1 日 起 改 制 成 立「 國 立 勤 益 工 商 專 科 學 校 」, 民 國 8 8 年 7 月 1 日,奉准改制為「國立勤益技術學院」 ( h t t p : / / w w w. n c i t . e d u . t w / )。 國立聯合大學簡介: 「 聯 合 大 學 」的 前 身「 聯 合 工 專 」是 民 國 5 8 年 6 月 創 立 , 時任經濟部長之李國鼎先生鑒於我國工業發展迅速,為加強 中級技術人力之培養,特倡邀新竹、苗栗地區之大型公民營 企業共同集資,並選定尚未設立大專院校之苗栗地區創設該 校。當年經濟部孫運璿部長指由國營事業委員會負責籌建, 於 61 年 9 月 開 學,成 立 二 專 部,為 當 時 苗 栗 地 區 唯 一 專 科 學 校 。 創 校 之 初 以 工 業 類 為 主 , 8 1 年 增 設 商 業 類 科 , 更 名 為「 聯 合工商專科學校」 。8 4 年 7 月 1 日 董 事 會 將 學 校 捐 贈 教 育 部 , 改 隸 為 「 國 立 聯 合 工 商 專 科 學 校 」, 8 8 年 7 月 1 日 正 式 核 准 改制為技術學院。為帶動地方高等教育的發展,復以技術學 院 之 理 工 、 管 理 為 基 礎 , 作 為 宏 觀 的 願 景 規 劃 , 並 獲 准 於 92 年 8 月 1 日 改 制 為 綜 合 大 學 ( h t t p : / / w w w . n u u . e d u . t w / )。 綜觀以上兩所改制的學校均屬大專院校,屬於中小學體 制的僅有高雄市「國光中學」為國內唯一的個案。. 4.
(16) 三、研究的問題 從 學 校 的 歷 史 及 改 制 的 背 景 因 素,為 保 留 這 所 4 7 年 來 在 教育界頗具聲譽的中油員工子弟學校,故徵得中山大學暨教 育部的同意,仍沿用國光中學之校名,改制後的校名全銜為 「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附 屬 國 光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 研 究 者 自 民 國 6 7 年 2 月 1 日 即 進 入 學 校 服 務,一 轉 眼 已 近 28 年,從 擔 任 體 育 專任教師起步,前後陸續兼職組長、主任等行政工作,至民 國 8 8 年 接 任 國 光 國 中 校 長 一 職,現 在 再 從 自 己 手 中 將 學 校 順 利移轉改制為中山大學附中,全校師生更希望學校改制之後 ,掛著「中山大學」這塊金字招牌,能邁向更燦爛的遠景。 學校改制之前,國光中學倚靠著國內最大的國營事業單 位「中國石油公司高雄煉油廠」為後盾,享有優美寬敞的教 學環境,體育場館設施齊全,各項運動設備器材應有盡有, 長久以來享受如此豐富的資源;對於改制之後,基於學校各 項預算的編列及政府財政日益拮据緊縮預算的原則下,如何 未雨綢繆,在現有的環境中,透過學校經營管理的策略,有 效的執行學校體育政策、行政與教學工作,因而激發起自己 研究的動機。希望透過本研究,能夠深入瞭解改制之後,如 何透過更有效的經營管理模式,讓學校體育特色能夠更進一 步發展;在學校不同環境及制度之下,有效的推動體育政策 及提供行政資源;更希望在體育教學及活動方面,讓學生獲 得更多元的學習,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面對改制前後公私 立學校不同的環境因素下,將先分析學校體育相關措施的優 劣情境;以目前公立學校有限的資源中,如何推動最有效率 的經營管理策略,來追求體育政策與體育行政工作更佳的績 效;在 體 育 活 動 與 教 學 上,透 過 逐 年 精 簡 有 限 的 人 力 及 物 力 ,. 5.
(17) 如何更多元化的滿足學生的需求?以上所陳述之問題癥結, 引起研究動機及欲探討分析之問題所在,更希望透過本研究 ,能夠建構全校師生對學校未來發展的共識,共同推動學校 體育的願景。. 第二節. 研究目的. 本研究根據上述之研究背景及問題,想進一步探討本校 改制前後,有關學校體育政策的制定與推行上的延續性、體 育行政組織架構及資源的運用、體育教學與體育活動之規劃 及實施上,具有那些差異性,所以提出下列研究目的: 一、探 討 改 制 前 後,學 校 體 育 政 策 的 制 定 與 推 行 上 的 差 異 性。 二、比 較 改 制 前 後,學 校 體 育 行 政 組 織 架 構 及 資 源 運 用 上 的差異性。 三、分 析 改 制 前 後,學 校 體 育 教 學 與 體 育 活 動 之 規 劃 及 實 施上的差異性。 四、瞭 解 改 制 後 學 校 所 擬 定 的 方 案 與 推 動 計 畫,全 校 師 生 認同的情形。. 6.
(18) 第三節. 研究假設. 根據研究目的提出下列假設問題: 一、學 校 改 制 前、後 在 體 育 政 策 的 制 定 與 推 行 上 具 有 顯 著 的差異性。 (一 )學 生 不 同 背 景 變 項 , 對 「 學 校 體 育 政 策 的 制 定 與 推行」上,在改制前、後具有顯著的差異性。 (二 )教 師 不 同 背 景 變 項 , 對 「 學 校 體 育 政 策 的 制 定 與 推行」上,在改制前、後具有顯著的差異性。 二、學 校 改 制 前、後 在 體 育 行 政 組 織 架 構 與 資 源 運 用 上 具 有顯著的差異性。 (一 )學 生 不 同 背 景 變 項 , 對 「 學 校 體 育 行 政 組 織 架 構 與資源運用」上,在改制前、後具有顯著的差異 性。 (二 )教 師 不 同 背 景 變 項 , 對 「 學 校 體 育 行 政 組 織 架 構 與資源運用」上,在改制前、後具有顯著的差異 性。 三、學 校 改 制 前、後 在 體 育 教 學 與 體 育 活 動 規 劃 及 實 施 上 具有顯著的差異性。 (一 )學 生 不 同 背 景 變 項 , 對 「 學 校 體 育 教 學 與 體 育 活 動之規劃及實施」上,在改制前、後具有顯著的 差異性。 (二 )教 師 不 同 背 景 變 項 , 對 「 學 校 體 育 教 學 與 體 育 活 動之規劃及實施」上,在改制前、後具有顯著的 差異性。. 7.
(19) 四、學 校 改 制 後 所 擬 定 的 方 案 與 推 動 計 畫 具 有 顯 著 的 差 異 性。 (一 )學 生 不 同 背 景 變 項 對 學 校 改 制 之 後 , 所 擬 定 的 方 案與推動計畫,具有顯著的差異性。 (二 )教 師 不 同 背 景 變 項 對 學 校 改 制 之 後 , 所 擬 定 的 方 案與推動計畫,具有顯著的差異性。.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一 )本 研 究 將 於 94 學 年 度 下 學 期 起 對 全 校 老 師 及 學 生 實 施 問 卷 調 查 , 因 受 限 於 改 制 前 後 之 比 較 , 94 年 2 月 1 日 學 校 改 制 時,目 前 高 一 新 生 尚 未 入 學,雖 然 高 一 新 生 當 中 由 國 中 直 升 之 人 數 約 佔 30%, 為 避 免 影 響 本研究之代表性,故僅以全校高二、高三學生為研 究樣本。 (二 )老 師 的 問 卷 , 也 一 樣 受 限 於 改 制 前 後 對 學 校 之 認 知 與感受,故摒除服務年資未滿三年以上的老師,即 91 學 年 度 (91 年 8 月 1 日 以 前 )已 受 聘 於 學 校 服 務 的 老師,才列為問卷的對象。 二、研究限制 (一 )本 研 究 採 用 問 卷 調 查 的 方 式 , 由 學 生 來 填 答 。 問 卷 填答屬自陳量表,可能會受到研究對象的填答動機 所影響,故研究者親自商借各班不影響正常教學的. 8.
(20) 時間,安排在舒適的視聽教室,利用前半節課先行 講解說明問卷內容及填答方式,後半節才發放正式 問卷開始填答;填答時可能受到情緒、認知、態度 等主觀因素的影響,僅能假設所有受試者皆依真實 情境誠實回答。 (二 )針 對 老 師 的 問 卷 , 無 法 像 班 級 學 生 一 樣 , 先 集 合 說 明之後並集中作答;可能受限於每位老師本身對學 校體育活動的關注與興趣喜好不一而有所影響。 (三 )有 關 學 校 職 工 部 分 並 未 列 入 問 卷 對 象 的 原 因 , 是 因 為原來任職國光中學的職工,均屬高雄煉油廠借調 支援的人力,因為身份均不符合公立學校所規定的 任用資格,所以陸續在學校改制前均已調回高雄煉 油廠,新進之職工對學校過去並不瞭解,無法作為 問卷的對象。. 9.
(21) 第五節. 名詞釋義. 本研究是在學校經營管理的理念下,分析學校改制前後 ,有關體育政策的制定與推行、體育行政組織的架構與資源 運用、體育教學與體育活動之規劃及實施等構面,以問卷調 查的方式實施分析與研究。 為確定本研究之範圍與內容,茲將重要的名詞,界定如 下。 一、改制 (一 )臺 灣 省 政 府 所 屬 「 省 立 高 中 」 之 改 隸 臺 灣 省 政 府 功 能 業 務 與 組 織 調 整 後 , 於 88 年 7 月 1 日起,原臺灣省教育廳改隸教育部,由中部辦公室 實 際 負 責 督 導 臺 灣 省 及 金 門 、 馬 祖 地 區 343 所 公 私 立高中、高職及特殊學校之業務,原隸屬臺灣省政 府 教 育 廳 之 省 立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 自 89 年 2 月 1 日 正 式 改 隸 教 育 部 , 故 校 名 由「 省 立 」改 隸 為「 國 立 」 (教 育 部 中 部 辦 公 室 )。 如 國 立 鳳 山 高 級 中 等 學 校 、 國 立 中壢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國立雲林特殊學校等。 (二 )私 立 國 中 與 高 中 的 改 制 經 查 詢 教 育 部 相 關 法 令 規 章,僅 限 專 科 以 上 學 校 升 格 改 制 辦 法,另 外 屬 特 殊 案 例 是 由 私 立 專 科 技 職 院 校 捐 贈給教育部續辦者;目前全國中小學唯一改制的個 案 , 即 原 屬「 高 雄 市 私 立 國 光 中 學 」改 制 為「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附 中 」。 依 照 私 立 學 校 法 第 七 十 條 、 七 十 五 條 及相關規定:私立學校願將校產捐贈政府繼續辦理 者,由 董 事 會 報 經 主 管 教 育 行 政 機 關 核 准 接 辦 後,依. 10.
(22) 法 修 改 學 校 捐 助 章 程,並 完 成 變 更、解 散、清 算 等 相 關 事 宜 ( 教 育 部 , 2 0 0 2 )。 (三 )本 研 究 所 探 討 之 學 校 改 制,乃 指 國 光 中 學 改 制 為 中 山 大學附中為對象。 二、學校體育經營與管理 學校經營與管理的意義,乃在於運用管理學的理論與技 術為基礎,並因應學校體育的需求與目標,協調學校體 育組織成員間的互助與合作,以創造學校體育的價值與 績 效 ( 洪 嘉 文 , 2 0 0 5 )。 一般而言「經營」表示外部性或整體性之組織運作的現 象, 「 管 理 」則 表 示 內 部 性 或 細 節 性 之 組 織 運 作 的 現 象( 蔡 培 村 , 1 9 9 8 ); 可 以 將 兩 者 放 在 一 起 , 用 以 表 示 整 體 性 與 細 節 性 之 運 作 活 動 ( 洪 嘉 文 , 2 0 0 5 )。 本研究正值學校改制之際,所探討之「學校體育經營與 管 理 」, 應 該 是 「 經 營 與 管 理 」 合 為 一 起 的 分 析 , 強 調 的 內 容 有 「 學 校 改 制 前 後 體 育 政 策 的 制 定 與 推 行 」、「 改 制 後學校所擬定的體育方案與推動計畫」 ,這 些 均 屬 於 外 部 性或整體性的組織運作;另外「學校改制前後體育行政 組織的架構與資源運用」以及「學校改制前後體育教學 與體育活動之規劃及實施」 ,這 些 內 容 較 偏 向 內 部 性 或 細 節性之組織運作的現象。. 11.
(23) 第貳章. 文獻探討. 本章就相關文獻進行分析,以下共分五節論述,第一節 為學校體育經營與管理之分析、第二節學校體育政策制定之 研究、第三節學校體育行政組織的探討、第四節學校體育教 學與體育活動的內涵、第五節相關文獻摘要分析。. 第一節. 學校體育經營與管理之分析. 有關「學校經營與管理」與「學校體育經營與管理」這 方面之文獻,參閱高雄師範大學副校長蔡培村教授所出版的 學 校 經 營 與 管 理 ( 蔡 培 村 , 1998) 暨 教 育 部 體 育 司 洪 嘉 文 科 長 所 出 版 的 學 校 體 育 經 營 管 理 策 略 與 實 務 ( 洪 嘉 文 , 2005) 等兩本書,摘錄其與本研究相關之內容,分述如下。 一、學校經營與管理 (一)學校經營與管理的意義 「經營」的概念是涵蓋「管理」的,二者均重視組 織內部協調運作的重要性,但「經營」更強調組 織與外在生態系統的互動;同時,也更注重組織 的生產效能與附加價值。 (二)學校經營與管理的功能 學校經營是以運用管理的理論與技術為基礎,因 應學校的需求與目標,協調學校組織成員間的互 助與合作,以創造學校的價值與效能。. 12.
(24) (三)學校經營與管理的目標 學校經營的目標,在於達成計畫、組織、人事、 領導、評鑑與發展等六個行政功能,以維持學校 組織的運作程序,並進而提升教學效能。 (四)學校經營與管理的原則 有 效 的 學 校 經 營 包 含:1.專 業 領 導、2.民 主 決 策 、 3.彈 性 組 織 、 4.科 學 管 理 、 5.多 元 發 展 、 6.績 效 評 鑑等六個原則。 (五)學校經營與管理的理論基礎 學 校 經 營 的 四 大 理 論 基 礎 為 : 1.管 理 學 、 2.團 體 動 力 學 、 3.法 學 、 4.生 態 學 。 (六)學校經營與管理的探討主題 學 校 經 營 包 括:時 間、專 業、目 標、資 訊、參 與 、 向上、激勵、衝突、權變、創造、績效、形象、 校務、決策等十四個主題。 二、學校體育經營與管理 (一)學校體育經營之意義 運用管理學的理論與技術為基礎,並因應學校體 育的需求與目標,協學校體育組織成員間的互助 與合作,以創造學校體育之價值與績效。 (二)學校體育經營的功能 1.規 劃 的 功 能 : 學 校 體 育 經 營 之 首 要 工 作 , 擬 定 年 度工作計畫,使學校體育事務之經營具有明確的 方向與發展途徑。 2.組 織 的 功 能 : 創 造 一 個 相 互 影 響 的 內 部 架 構 , 有 效的運用資源,並做最完善的組合,以實現組織. 13.
(25) 目標。 3.領 導 的 功 能 : 學 校 體 育 經 營 者 , 必 須 深 切 體 認 領 導的方法與知能,透過適切的溝通技巧與激勵政 策,使組織成員能主動的參與並相互合作,以促 進目標之達成。 4.控 制 的 功 能 : 一 位 成 功 的 學 校 經 營 者 , 必 須 善 用 控制的方法與策略,來控制學校經營的品質,並 針對行政運作上的缺失予以改進,進而提高學校 體育服務的品質與組織的績效。 依 照 以 上 二 位 學 者 對 學 校 體 育 經 營 與 管 理 所 作 之 論 述,研究者認為以目前學校的經營在概念的範圍上,應該涵 蓋了學校管理的層面。此時,正值學校的改制初期,學校經 營領導者,更應掌握此時機,確定學校體育經營的方向與目 標;換言之,學校行政的運作目的,是在提供適切的行政支 援,以有利師生的教學互動,而達成預期的教學目標;故以 學校體育經營與管理之概念作為分析研究之主軸,再往下探 討 「 學 校 體 育 政 策 制 定 與 推 行 」、「 學 校 體 育 行 政 組 織 的 架 構 與資源運用」及「學校體育教學與體育活動之規劃及實施」 等各子題之研究。. 14.
(26) 第二節. 學校體育政策制定之研究. 學校體育政策之制定,應有基本理念為依歸,才能使政 策制定更加周延與完整。體育政策的制定應從樂趣培養興 趣,再由興趣養成習慣,藉以提升學生體適能,進而促進學 生身心健康;有關當前學校體育政策制定之基本理念(洪嘉 文 , 2 0 0 3 ), 將 其 歸 納 成 下 列 十 點 : 一、學校體育願景在培養學生終身運動習慣。 二、學校體育目的在落實學生運動權利。 三、學校體育價值在促進學生身心健康。 四、學校體育實施對象乃以學生為核心。 五、學校體育導向由菁英化走向普及化。 六、學校體育目標由局部走向全面。 七、學校體育體系由封閉系統走向開放系統。 八、學校體育取向應著重學生基本運動能力養成。 九、學校體育應視為國內運動產業之基礎。 十、學校體育應作為競技運動與全民運動的橋樑。 研究者依據上述之定義,擬探討學校改制後各項體育政 策制定執行的延續性,如果因為改制而有所修訂時,是否合 乎學校未來的發展與目標,以及執行上可能遭遇之問題與解 決之道,將提出研究之結果與建議,作為學校決策者或行政 單位之參考。. 15.
(27) 第三節. 學校體育行政組織的探討. 一、名稱及隸屬 依 據 民 國 7 5 年 2 月 3 日 教 育 部 訂 定 發 布 之「 各 級 學 校體育實施辦法」第四條規定:各校應依有關規定成立 體 育 主 管 單 位 , 聘 請 合 格 體 育 教 師 兼 任 主 任 ( 組 長 ), 辦 理全校體育工作。各級學校的體育主管單位之名稱及隸 屬不一,就是中小學的規模大小,也有不同的名稱及隸 屬。 民 國 75 年 5 月 28 日 教 育 部 令 修 正 公 布 的 「 高 級 中 學 規 程 」以 及 民 國 7 8 年 1 2 月 1 8 日 教 育 部 令 修 正 發 布 的 「 國 民 教 育 法 施 行 細 則 」, 依 據 上 述 條 文 中 之 規 定 , 各 級 學校都還是隸屬於訓導(學務)處下的一組,屬於學校 的 二 級 單 位 , 有 稱 「 體 育 運 動 組 」 或 「 體 育 組 」, 而 「 體 育 衛 生 組 」則 屬 較 小 規 模 的 學 校, 將「 體 育 」和「 衛 生 」 的業務合併成一組。 二、學校體育行政業務 學校體育主管單位的業務,大致可分為(一)實施 學 校 體 育 計 畫 、( 二 ) 加 強 安 全 措 施 、( 三 ) 體 育 正 課 教 學 之 執 行 、( 四 ) 體 育 成 績 評 量 考 查 、( 五 ) 負 責 學 校 體 育 活 動 、( 六 ) 培 訓 運 動 優 秀 人 才 、( 七 ) 體 育 設 備 之 管 理。在學校常常聽到體育主管抱怨,推動學校體育工作 深覺挫折與無力感,舉凡原因如校長不重視、同事不支 持與配合、教師只管升學科目、學生也漠不關心。學校 推動體育之工作,絕對不是體育主管一人的事,上至校 長 下 至 每 一 位 師 生,應 該 都 是 人 人 有 責( 翁 志 成,1 9 9 9 )。. 16.
(28) 綜合以上所述,學校在改制前之行政組織架構(如圖 2 - 2 - 1 所 示 ), 分 別 設 置 體 育 與 衛 生 兩 位 組 長 , 然 而 在 改 制 之 後 , 受 限 於 未 來 班 級 逐 年 遞 減 之 規 劃 ( 如 表 2-2-1 所 示 ), 因 此 改 制 後 之 學 校 行 政 組 織 架 構 ( 如 圖 2 - 2 - 2 所 示 ), 體 育 與 衛 生 合 併 為 一 組 ; 在 整 體 的 行 政 工 作 推 動 上 是否受影響?另外在公立學校現有的資源下,以及僵硬 的會計制度下,如何有效的推動各項體育政策,譬如: 預 算 的 編 列 與 執 行、校 內 外 體 育 競 賽 活 動、代 表 隊 組 訓 、 場地器材設備之維護等,也將列入本研究分析探討之重 點。 表 2-2-1 改 制 後 班 級 數 及 教 職 員 額 編 制 規 模 表 93 學 年 度. 學年度 部別 班級數. 94 學 年 度. 95 學 年 度. 綜高 國中 合計 綜高 國中 合計 21. 22. 43. 21. 1. 1. 20. 綜高 國中. 41. 21. 1. 1. 合計. 18. 39. 校 長. 1. 教 師. 64. 46. 110. 64. 42. 106. 64. 38. 102. 職 員. 17. 2. 19. 17. 2. 19. 17. 2. 19. 總員額. 82. 48. 130. 82. 44. 126. 82. 40. 122. 96 學 年 度. 學年度 部別. 97 學 年 度. 1. 98 學 年 度. 綜高 國中 合計 綜高 國中 合計 綜高 國中. 班級數. 20. 校 長. 1. 教 師. 62. 職 員 總員額. 16. 36. 19. 1. 1. 33. 95. 59. 17. 2. 19. 80. 35. 115. 14. 12. 合計. 33. 18. 1. 1. 29. 88. 57. 25. 82. 17. 2. 19. 17. 2. 19. 77. 31. 108. 75. 27. 102. 30 1. 註:1 . 技 工 工 友 5 人 可 由 他 校 超 額 工 友 移 撥,總 員 額 未 列 入。. 17.
(29) 2.減 班 方 式 : (1)國 中 93∼ 95 學 年 度 , 新 生 入 學 時 各 減 二 班 。 96∼ 98 學 年 度 , 新 生 入 學 時 再 減 二 班 。 (2)高 中 96∼ 98 學 年 度 , 新 生 入 學 時 各 減 一 班 。 (3)全 校 在 98 學 年 度 達 到 國 中 12 班、高 中 18 班,合 計 30 班 之 規 模 。 3.資 料 來 源 : 國 立 中 山 大 學 附 屬 國 光 高 級 中 學 校 務 發 展 計畫書。. 18.
(30) 教務處. 高中教學組. 高中註冊組 設備組 國中註冊組. 國中教學組 學務處. 高中校長. 高中訓育組. 體育組 國中訓育組. 總務處. 高中生輔組 國中生教組. 國中校長. 文書組. 庶務組. 輔導組. 資料組. 出納組. 人事室. 會計室. 圖書室. 輔導室. 圖 2-2-1 改 制 前 學 校 行 政 組 織 架 構 圖. 19. 衛生組.
(31) 教務處. 教學組. 註冊組. 學務處. 訓育活動組. 總務處. 文書組. 設備組. 生活輔導組 庶務組. 實驗研究組 體育衛生組. 出納組. 校長. 國中部. 人事室. 會計室. 圖書館. 輔導室. 資訊媒體組. 輔導組. 資料組. 秘書. 圖 2-2-2 改 制 後 學 校 行 政 組 織 架 構 圖. 20.
(32) 第四節. 學校體育教學與體育活動的內涵. 蒐集國內專家學者對「體育教學」與「體育活動」的意 義所作的解釋: 葉 憲 清 ( 1991) 陳 述 , 體 育 教 學 是 為 達 成 一 定 的 目 標 , 遵從一定的規範和技術性規定,在教師指導下,由運動設施 及用具等物理性條件,以及班級或學習集團等社會性條件支 持,學習特定內容的學習過程。 吳 萬 福 ( 1992) 認 為 , 體 育 教 學 是 以 各 項 具 有 教 育 價 值 的各種運動作為教材,以場地、設備、器材為環境,教師採 用合理有系統的手續,指導學生學習各種運動知識與技能, 滿足身心需求,增進健康,培養良好的社會行為,啟發運動 興趣,充實康樂生活之具有目的性的師生活動。 蔡 禎 雄( 1 9 9 4 )指 出 , 體 育 教 學 是 根 據 學 生 的 學 習 心 理 , 身心特徵和需要,安排適當的教學情境,提供適合的教材, 運 用 妥 善 的 教 法,在 有 目 的、有 組 織、有 計 畫 的 身 體 活 動 中 , 因勢利導,循循善誘,以期達到體育的目標,實現整個體育 的理想。 周 室 宏 ( 1994) 說 明 , 體 育 教 學 乃 是 在 教 育 目 標 下 , 一 種有計畫、有目的的師生互動歷程,教師依據學習的原理原 則,透過各種具教育價值的運動項目與運動設施或媒體為媒 介,以有效的教學策略或學習集團為方法,指導學生學習, 以 期 達 承 先 啟 後 的 薪 傳,及 培 養 健 康、快 樂 身 心 的 一 種 學 習 。 蕭 秋 祺 ( 1996) 指 出 , 有 效 的 體 育 教 學 包 含 下 列 六 個 因 素 , 分 別 為 「 課 室 管 理 」、「 教 學 內 容 」、「 教 學 能 力 」、「 器 材 設 備 」、「 成 功 學 習 」、「 教 學 時 間 」 等 。. 21.
(33) 有關學校體育活動,國內學者葉憲清曾依據教育部體育 司 7 3 年 公 布 之 各 級 學 校 體 育 實 施 方 案 規 定,學 校 體 育 內 容 劃 分為三大領域:體育課、校內活動及比賽、以及校外比賽。 其中校內比賽是學校重大體育活動之一,而校內運動比賽有 檢討平日體育教學成效、提倡學校運動風氣、提高學生運動 興趣、鍛鍊學生身心健康,以及培養優良品格、聯絡感情, 提升運動成績與運動水準之功效。 綜合以上學者專家對體育活動及體育教學所作的解釋, 本研究著重於學生對體育教學與體育活動中所關心的「教學 內 容 」、「 場 地 器 材 設 備 」、「 教 學 效 能 」、「 體 育 運 動 社 團 」、「 校 內 競 賽 活 動 」、「 運 動 代 表 隊 組 訓 」 等 項 目 , 在 學 校 改 制 前 後 規劃與實施上的差異性,作為爾後體育教學上參考之意見。. 第五節. 相關文獻摘要分析. 確定研究主題與方向之後,便陸續著手蒐集國內外所發 表 之 期 刊 、 論 文 、 書 籍 等 , 有 關 「 學 校 經 營 與 管 理 」、「 學 校 體 育 政 策 」、「 學 校 體 育 行 政 」、「 學 校 體 育 教 學 」 及 「 學 校 體 育活動」等相關文獻報告,茲將重要內容歸納整理,以作為 本研究分析探討之依據。 一、學校經營與管理 在現有的參考文獻中,發現過去在企業的經營與產 業的管理上,才有較多的研究篇幅報導「經營與管理」 的內容,其目的不外乎是希望,如何在最精簡的人力與. 22.
(34) 成本之下,透過有效的經營與管理,增加產品的產值、 吸引更多的消費者、達到顧客的滿意度、創造更多的利 潤為目標。 面對二十一世紀知識經濟的時代裡,科技發展一日 千里,世界潮流瞬息萬變,學校的經營管理似乎也無法 以不變應萬變。由於教育改革的推動,在如此複雜多變 的教育環境中,如何運用經營與管理的理論與技術為基 礎,因應學校當前的需求與目標,協調學校行政組織與 成員的互助合作,創造學校的價值與效能,才能一步一 步達成共同的願景。 本研究的時間點,適逢學校改制之前後時期,其過 程一定有其適應之陣痛過度期,如能掌握學校經營與管 理的要點,去蕪存菁、克服困難、建立共識,必能開創 出學校未來更燦爛的前景。 二、學校體育政策 學 校 體 育 政 策 之 描 述 性 定 義 為: 「學校為達成其體育 目標,所制定之各種有關推展體育運動之指引方針或策 略 ( 曾 瑞 成 , 2 0 0 0 )。 」 學校體育政策的制定有其合法化的法源依據,因法 令 為 一 切 措 施 的 準 繩 、 工 作 的 憑 藉 ; 民 國 89 年 12 月 1 日 修 正 公 布「 國 民 體 育 法 」 ( 行 政 院 體 育 委 員 會 , 2 0 0 0 ), 明定各級學校應依有關法令規定,配合國家體育政策, 切實推動體育活動。 相關研究指出,我國學校體育政策問題形成之影響 因素,依重要程度排序分別為:體育活動、體育師資、 體育教學、教育理念、運動場地設施、教育與文化、社. 23.
(35) 會、經濟及政治等九方面。 本研究將針對學校體育政策的制定,面對學校的改 制,對過去執行的各項規章辦法的增修,是否造成一些 影響?能否延續過去的優勢?對學校未來體育的發展, 如何開拓更寬廣的空間?以及執行上可能遭遇的問題與 解決之道,將優先列為本研究之重點問題。 三、學校體育行政 依 據 中 華 民 國 7 5 年 2 月 3 日 教 育 部 訂 定 發 布 的「 各 級學校體育實施辦法」中第四條規定,各校應依有關規 定成立體育主管單位,聘請合格體育教師兼任主任(組 長 ), 辦 理 全 校 體 育 工 作 。 綜觀各法令規章,應是以教育部所頒的「各級學校 體育實施辦法」為共同遵循的規範條文。應以此條文的 內容作基礎的準則,然後再配合所屬主管機關之行政命 令,以及發展自己學校之特色,而訂定的學校體育之業 務 內 容 及 細 則 ( 翁 志 成 , 1 9 9 9 )。 學 校 體 育 行 政 業 務 , 法 定 應 辦 者 有 : 1.體 育 計 畫 、 2.安 全 措 施 、 3.體 育 教 學 、 4.成 績 考 核 、 5.體 育 活 動 、 6.培 訓 選 手 、 7.設 備 管 理 等 七 大 項 。 要 做 好 學 校 體 育 行 政 工 作 , 必 須 具 備 : 1.專 業 的 技 術 能 力 、 2.瞭 解 行 政 組 織 任 務 及 內 涵 、 3.熟 悉 體 育 行 政 的 運 作 、 4.訂 定 完 善 的 教 學 與 活 動 計 畫 、 5.經 費 預 算 的 編 列 與 執 行 、 6.場 地 設 施 的 增 建 、 整 修 及 安 全 維 護 、 7.積 極 發 展 運 動 團 隊 。 本研究將先分析學校改制前後,體育行政組織架構 以及體育經費資源運用上的差異性,受限於改制之後, 面對公立學校財源的緊縮,會計預算僵硬制度沒有彈性. 24.
(36) 的原則下,如何維護現有的運動場館設施?在預算的編 列與執行上,如何有效運用現有的資源,維持學校體育 行政工作正常的運作,達到應有的預期效果。 四、學校體育教學及體育活動 體 育 是 教 育 的 一 環 ( 江 良 規 , 1 9 7 7 )。 一 般 而 言 , 所 謂教學常泛指:施教者以適當的方法,促成受教者達到 預期教育目的的活動。 體育教學是教師以教育的目的與學生的能力及興趣 為 基 本,在 明 確 的 教 學 目 標 指 引 下,以 適 當 的 運 動 教 材 、 教學計畫、教學策略、場地設施,為促成學生認知、技 能、情意、社會行為、體適能的發展,以實現全人教育 所 進 行 的 一 連 串 的 師 生 互 動 的 歷 程 ( 潘 義 祥 , 1 9 9 9 )。 學校體育活動包含體育課、校內活動與比賽、校外 比 賽 等 三 大 領 域 。( 葉 憲 清 , 1 9 9 4 ) 相關研究探討學生對體育教學滿意度的因素,有下 列 各 重 要 構 面 : 1.體 育 老 師 教 學 態 度 與 專 業 素 養 、 2.運 動 的 學 習 成 效 、 3.運 動 場 館 及 設 備 器 材 、 4.身 體 技 能 與 發 展 、 5.課 程 內 容 與 項 目 、 6.同 儕 與 人 際 關 係 、 7.學 生 的 需 要 、 8.其 他 。 經 過 相 關 文 獻 探 討 與 歸 納,有 效 的 體 育 教 學 因 素 有: 1.課 室 管 理 、 2.教 學 內 容 、 3.教 學 能 力 、 4.器 材 設 備 、 5. 成 功 學 習 、 6.教 學 時 間 。 體 育 教 師 應 具 備 有 效 的 教 學 效 能,方能提升學生學習成就及滿意度,進而增加學生參 與體育活動的興趣,讓學生願意花更多的課餘時間,從 事並養成健康的休閒運動習慣。. 25.
(37) 一位好的體育教師對每位學生運動興趣的影響是一 輩子的事,可見體育教學的重要性。面對改制前後,學 生對體育教學、體育設施、體育活動、運動社團、運動 代表隊組訓等方面等問題,本研究將依據相關文獻之內 涵,作為問卷調查之題項,以進一步瞭解學生之需求。 五、本研究乃依據學校體育經營與管理策略的概念上,探討 學校「體育政策的制定與推行、體育行政的架構與資源 運用、以及學校體育教學與體育活動規劃及實施」等方 面,分析學校改制前後的差異性,參考上述文獻重要內 容及研究方法,依照研究架構與流程,進行相關分析與 探討。. 26.
(38) 第參章.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章主要目的在敘述本研究設計的方法與實施的方式, 全章共分五節;第一節為研究架構、第二節為研究流程、第 三節為研究對象、第四節為研究工具、第五節為資料處理。. 第一節. 研究架構. 本研究於確定主題後,隨即開始蒐集有關體育經營管理 策略、體育政策、體育行政、體育教學與活動等相關之期刊 與文獻,再進行研讀並整合資料,建立本研究目的與研究假 設,其 主 要 在 探 討 改 制 前 後,體 育 政 策 制 定 與 推 動 的 延 續 性 、 體育行政組織架構與資源的運用、學校體育教學及體育活動 規劃實施上的問題,透過研究分析及討論,在瞭解上述結果 之後,可以提出結論與建議提供學校辦學之參考。 本 研 究 之 研 究 架 構 圖 , 如 圖 3-1 所 示 。. 27.
(39) 體育政策的 制定與推行 學 生 學. 背 景. 校 體 育 經. 體育行政組織的 架構與資源運用. 結果與 討. 營 管 理. 教 師 背 景 體育教學與體育 活動之規劃及實施. 圖 3-1 研 究 架 構 圖. 28. 論. 結論與 建 議.
(40) 第二節. 研究流程. 本研究形成研究概念後,便著手蒐集並閱讀相關的資料 及 文 獻,爾 後 確 定 研 究 主 題,建 立 欲 研 究 之 目 的 與 研 究 假 設 , 再根據研究假設,進行問卷的設計,經過學者專家的審視修 正後,才進行正式的問卷調查,所得的資料經過整理分析之 後,撰寫研究結果與討論,並提出結論與建議。本研究流程 如 圖 3-2 所 示 , 並 依 據 研 究 流 程 訂 出 研 究 進 度 甘 特 圖 , 如 圖 3-3 所 示 。. 29.
(41) 擬定研究計畫. 確定研究主題. 學校經營與管理. 文獻蒐集整理與分析. 體育政策的制定與推行 體育行政組織的架構 與資源運用 體育活動與體育教學 之規劃及實施. 建立研究假設. 建立研究架構. 學者專家審視. 編製問卷. 修正問卷. 實施問卷調查. 資料處理分析與討論. 提出結論與建議. 圖 3-2 研 究 流 程 圖. 30.
(42) 時間 (年 、 月 ). 論文進度. 94. 94. 94. 94. 95. 95. 95. 95. 95. 95.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年. 9. 10. 11. 12. 1. 2. 3. 4. 5. 6.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月. 擬定研究計畫 確定題目及 收集資料 資料整理及 分析歸納 研究計畫 大綱口試 問卷編製 學者專家審視 印製正式問卷 實施問卷調查 資料分析 及處理 完成結論 與建議 論文審查 與修正. 圖 3-3 研 究 進 度 甘 特 圖. 31.
(43) 第三節. 研究對象. 一、母群體抽樣方式 本研究問卷調查的預定對象共分二組,第一組是以九十 四學年度第一學期,國立中山大學附中高二及高三全體學生 6 4 7 人 ( 如 表 3 - 3 - 1 所 示 ); 另 外 一 組 是 以 全 校 正 式 聘 任 教 師 共 計 81 位 ( 不 含 軍 護 同 仁 ), 摒 除 服 務 年 資 未 滿 三 年 的 教 師 9 位 ( 如 表 3 - 3 - 2 所 示 ), 預 定 實 際 參 與 問 卷 調 查 的 教 師 共 計 72 位 。 表 3-3-1 高 二 、 高 三 學 生 總 人 數 表 科別. 年級. 普 通 科. 高 三 合. 普 通 科. 班 甲 乙 丙 丁 戊. 別 班 班 班 班 班. 甲 乙 丙 丁 戊. 班 班 班 班 班. 班 甲 甲 甲 甲. 別 班 班 班 班. 計 高 二. 合 科別 年 高 資處科 高 高 汽車科 高 合. 計 級 三 二 三 二 計. 問卷人數總計. 32. 男生 29 25 26 23 15 118 27 30 40 21 17 135 男生 16 25 40 47 128. 女生 17 13 14 30 34 108 22 18 9 29 32 110 女生 25 23 0 0 48. 合計 46 38 40 53 49 226 49 48 49 50 49 245 合計 41 48 40 47 176. 381. 266. 647.
(44) 表 3-3-2 服 務 年 資 未 滿 三 年 教 師 名 單 人數. 姓名. 性別. 到職日期. 年資. 任教科目. 1. 劉 ○○. 女. 92.08.01. 未滿三年. 英文. 2. 沈 ○○. 男. 92.08.01. 未滿三年. 數學. 3. 王 ○○. 男. 92.08.01. 未滿三年. 化學. 4. 黃 ○○. 女. 92.08.01. 未滿三年. 生物. 5. 李 ○○. 女. 92.08.01. 未滿三年. 歷史. 6. 孫 ○○. 女. 92.08.01. 未滿三年. 歷史. 7. 陳 ○○. 男. 92.08.01. 未滿三年. 地理. 8. 巫 ○○. 女. 92.08.01. 未滿三年. 地理. 9. 吳 ○○. 女. 92.08.01. 未滿三年. 體育. 備 註 : 1.全 校 正 式 聘 任 教 師 共 計 81 位 ( 不 含 軍 護 同 仁 )。 2.服 務 年 資 未 滿 三 年 的 教 師 9 位 (如 上 表 )。 3.資 料 來 源 : 人 事 室 提 供 。. 二、有效樣本 (一 )學 生 部 分 學 生 正 式 問 卷 於 95 年 3 月 15 日 (星 期 三 )起 至 3 月 21 日 (星 期 二 )止 , 利 用 完 整 的 一 周 時 間 , 事 前 依 照 欲 參 與測試的班級課表,商借不影響班級授課進度的課程, 由研究者親自前往各班施測。由於問卷題項及題目內容 ,目的在瞭解學生對改制前後的看法,尤其第一和第二 題項內容都是陳述體育政策的制定、體育組織架構、資 源經費運用等問題,這些對學生來說都是十分陌生的議 題 , 所 以 在 填 答 問 卷 之 前 , 必 須 先 抽 出 10 分 鐘 的 時 間 ,. 33.
(45) 對學校改制的過程、體育政策制定的方向及原則、學校 行政組織架構的調整、學校經費預算的編列及執行等, 逐一向學生說明之後才開始作答。 全部班級陸續完成施測之後,問卷經過彙理檢視, 剔 除 填 答 不 完 整 之 無 效 量 表 , 結 果 如 下 : 全 部 學 生 647 人,各 班 施 測 當 天 請 假 缺 席 者 共 計 3 6 人,應 回 收 6 1 1 份, 剔 除 無 效 量 表 23 份,有 效 量 表 為 588 份,有 效 回 收 比 率 96.24%。 (二 )教 師 部 分 完成學生問卷回收之後,隨即準備教師問卷之發放 ,先在信封上逐一填上每位教師的姓名,再將問卷裝入 信封內,由研究者親自送到教師辦公室,除向在場的教 師說明填答內容與方式之外,並請代為轉答不在場的教 師。非常感謝每位教師的熱心協助,從問卷發放到回收 僅 三 天 時 間 便 全 部 完 成 。 全 校 正 式 聘 任 教 師 共 計 81 位 ( 不 含 軍 護 同 仁 ), 摒 除 服 務 年 資 未 滿 三 年 的 老 師 9 位 , 預 定 參 與 問 卷 調 查 的 老 師 有 7 2 位,扣 除 2 位 留 職 停 薪 ( 國 外 進 修 )、 1 位 近 期 申 請 退 休 及 研 究 者 本 人 , 實 際 回 收 6 8 份 , 經 檢 視 問 卷 均 填 答 完 整 , 有 效 回 收 比 率 100%。. 34.
(46) 第四節. 研究工具. 本研究是以問卷調查法來瞭解師生對學校改制前後,有 關 「 體 育 政 策 的 制 定 與 推 行 」、「 體 育 行 政 組 織 的 架 構 與 資 源 運用」及「體育教學與體育活動之規劃及實施」等方面差異 性的情形,研究者將該問卷命名為「國立中山大學附中改制 前 後 『 體 育 經 營 管 理 策 略 』 之 調 查 問 卷 」。 有 關 問 卷 的 編 製 程 序分別敘述如下: 一、問卷編製程序 本研究根據文獻分析及歸納期刊論述,建構編製本問卷 之量表初稿。 (一 )學 生 問 卷 初編的學生問卷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個人基 本 資 料 」, 第 二 部 分 共 有 三 組 題 項 , 第 1 組 題 項 為 「 體 育 政 策 的 制 定 與 推 行 」, 共 有 1 3 個 選 題 ( 題 號 1 ∼ 1 3 )、 第 2 組 題 項 為 「 體 育 行 政 組 織 的 架 構 與 資 源 運 用 」, 共 有 1 1 個 選 題 (題 號 14∼ 24)、 第 3 組 題 項 為 「 體 育 教 學 與 體 育 活 動 之 規 劃 及 實 施 」, 共 有 1 3 個 選 題 ( 題 號 2 5 ∼ 3 7 ) , 以 上 題 數 共 計 37 題。第 三 部 分 為 開 放 性 問 題,就 學 校 體 育 教學內容、體育競賽活動、運動場地設施器材等問題, 由 學 生 自 由 填 答 。 (學 生 問 卷 初 稿 如 附 錄 3 ) 問卷初稿經學者專家審視修正後,為配合研究目的 及研究假設,第二部分的題項,分別在每個題目的前面 與 後 面 各 設 五 分 量 表 的 選 項 , 改 制 前 之 選 項 以 「 A」 為 代 號 , 改 制 後 之 選 項 以 「 B」 為 代 號 。 增 加 第 三 部 分 : 針對學校改制之後,已擬定的方案與推動計畫,設計了. 35.
(47) 六個單一選項的題目。第四部分是開放性問題,也就是 原 來 問 卷 初 稿 的 第 三 部 分 。 (學 生 正 式 問 卷 如 附 錄 4 ) (二 )教 師 問 卷 初編的教師問卷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為「個人基 本 資 料 」, 第 二 部 分 有 三 組 題 項 , 內 容 及 題 數 均 與 學 生 問 卷 相 同 (教 師 問 卷 初 稿 如 附 錄 5 )。 問 卷 初 稿 完 成 後 經 學 者 專 家 審 視,修 正 完 成 正 式 問 卷 ( 修 正 方 式 與 學 生 問 卷 相 同 ), 再 進 行 施 測 及 分 析 。 (教 師 正 式 問 卷 如 附 錄 6 ) 二、問卷專家內容效度審查委員名單 本研究事先以邀請書函或親自拜訪方式,很榮幸邀請到 下列四位學者專家,擔任本研究問卷專家效度之審視委員, 更感謝為本研究問卷之編製初稿,提供寶貴意見與指導,俾 使 問 卷 內 容 更 具 效 度 。( 學 者 名 單 如 表 3 - 4 - 1 ). 表 3-4-1 問 卷 審 查 (專 家 內 容 效 度 )學 者 名 單 姓. 名. 職. 科 科 技 休. 技 學 大 閒. 專長領域. 蔡崇濱 教授. 國立屏 人文暨社 正修 運動健康. 蔡清華 教授. 中山大學附中校長 前中山大學教研所所長. 方信淵 助理教授. 實踐大學高雄校區 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劉照金 教授. 東 會 科 與. 稱. 36. 大學 院院長 學 系主任. 休閒運動經營管理 體育政策 運動生理 運動訓練 比較教育 教育政策 教育行政 運動管理 運動行銷.
(48) 三、問卷計分方式 本 問 卷 採 用 李 克 特 五 分 加 總 量 表 (Likert type five-point Summated Rating Scaler)予 以 計 分 , 所 謂 李 克 特 五 分 加 總 量 表 , 是 由 李 克 特 (Likert)在 1932 年 所 設 計 , 量 表 的 內 容 由 一 系列態度項目所構成,並假設每一個項目具有同等的態度數 值 , 根 據 受 試 者 的 反 應 , 選 擇 欄 分 別 為「 非 常 同 意 」 、 「 同 意 」、 「 尚 可 接 受 」、「 不 同 意 」、「 非 常 不 同 意 」, 依 序 給 予 5、 4、 3 、 2 、 1 分 ; 其 得 分 愈 高 , 表 示 認 同 度 愈 高 , 反 之 愈 低 。( 吳 明 隆 , 2000). 第五節. 資料處理. 本研究問卷回收後,首先剔除基本資料及選項填寫不完 整的無效問卷,再進行編碼、資料建檔與統計分析處理。本 研 究 採 用 統 計 套 裝 軟 體 S P S S f o r Wi n d o w 1 0 . 0 中 文 版 進 行 下 列各項資料分析: 一 、 效 度 分 析 (validity analysis): 本 研 究 首 先 以 專 家 效 度 考 驗本研究所建構之問卷量表。 二、依據本研究之目的,在研究上使用統計分析方法如下: (一 )描 述 性 統 計 (descriptive statistics) 以平均數、標準差、次數分配與百分比,描述不同 背景變項。 (二 )獨 立 樣 本 t 考 驗 ( t-test independent samples) 1.就 學 生 的 性 別 、 年 級 、 科 別 等 不 同 背 景 變 項 , 來 檢 定問卷內容中各因素構面認同的差異情形。. 37.
(49) 2.就 教 師 的 性 別、雇 用 類 型 等 背 景 變 項,來 檢 定 問 卷 內容中各因素構面認同的差異性。 ( 三 ) 單 因 子 變 異 數 分 析 ( o n e - w a y A N O VA ) 1.就 教 師 的 年 齡 、 年 資 、 職 別 等 背 景 變 項 , 來 檢 定 問 卷內容中各因素構面認同的差異性。 2.若 有 顯 著 差 異 , 再 以 鄧 肯 法 (Duncan’ method)進 行 事後比較。 (四 )本 研 究 有 關 統 計 上 的 顯 著 性 考 驗 採 用 百 分 之 五 。 (P< .05) 三、成對樣本 t 考驗,針對每一個因素構面作分析,以瞭解 學生及教師在改制前與改制後是否具有差異性。. 38.
(50) 第肆章. 結果與討論. 本研究係依據「國立中山大學附中改制前後『學校體育 經 營 管 理 策 略 』 之 調 查 問 卷 」, 所 得 的 資 料 進 行 分 析 ; 並 加 以 探 討 學 校 學 生 與 教 師 對 改 制 前 後 的 (一 )學 校 體 育 政 策 的 制 定 與 推 行、(二 )體 育 行 政 組 織 的 架 構 與 資 源 運 用,以 及 (三 )體 育 教學與體育活動之規劃及實施等三方面是否具有差異性。並 對學校改制之後所擬定的方案與推動計畫,瞭解學校學生及 教師的認同情形。. 第一節. 研究對象背景變項分析. 本研究之問卷對象:第一部分是以中山大學附中全校高 二 及 高 三 學 生,第 二 部 分 是 全 校 任 職 滿 三 年 的 正 式 聘 任 教 師。 茲將其人口背景變項資料分析如下。 一 、 學 生 部 分 : 受 試 者 有 效 樣 本 共 計 588 份 , 受 試 者 基 本 資 料 分 析 如 表 4-1-1。 (一 )性 別 受 試 者 男 生 共 計 341 人 , 佔 全 部 受 試 學 生 58%; 受 試 者 女 生 共 計 247 人 , 佔 全 部 受 試 學 生 42%。 (二 )年 級 受 試 者 高 二 學 生 共 計 321 人 , 佔 全 部 受 試 學 生 54.6%; 受 試 者 女 生 共 計 267 人 , 佔 全 部 受 試 學 生 45.4%。. 39.
(51) (三 )科 別 受 試 者 就 讀 普 通 科 的 學 生 居 多 , 共 計 456 人 , 佔 全 部 受 試 學 生 7 7 . 6 %; 就 讀 職 業 類 科 的 學 生 有 1 3 2 人 , 佔 全 部 受 試 學 生 22.4%。 表 4-1-1 學 生 背 景 變 項 資 料 分 析 摘 要 表 背景 性別. 年級. 科別. 變項. 人數. 百分比. 男. 341. 58%. 女. 247. 42%. 高二. 321. 54.6%. 高三. 267. 45.4%. 普通科. 456. 77.6%. 職業類科. 132. 22.4%. 二 、 教 師 部 分 : 受 試 者 有 效 樣 本 共 計 68 份 , 受 試 者 基 本 資 料 分 析 如 表 4-1-2。 (一 )性 別 受 試 者 男 教 師 共 計 30 人 , 佔 全 部 受 試 者 44.1%; 受 試 者 女 教 師 共 計 38 人 , 佔 全 部 受 試 者 55.9%。 (二 )年 齡 受 試 者 年 齡 30 歲 以 下 共 有 8 位 , 佔 全 部 受 試 教 師 11 . 8 %; 年 齡 3 1 ∼ 4 0 歲 者 共 有 2 3 位 , 佔 全 部 受 試 教 師 3 3 . 8 %; 年 齡 4 1 ∼ 5 0 歲 者 共 有 1 3 位 , 佔 全 部 受 試 教 師 1 9 . 1 %; 年 齡 5 1 歲 以 上 者 共 有 2 4 位 , 佔 全 部 受 試 教 師 3 5 . 3 %;其 中 年 齡 3 1 ∼ 4 0 歲 及 5 1 歲 以 上 者 各 佔 23 位 及 24 位 , 為 較 多 的 兩 個 組 群 。. 40.
(52) (三 )年 資 受 試 者 任 教 5 年 以 下 者 有 12 位 , 佔 全 部 受 試 教 師 17.6%; 受 試 者 任 教 6∼ 10 年 者 有 16 位 , 佔 全 部 受 試 教 師 2 3 . 5 %; 受 試 者 任 教 1 1 ∼ 2 0 年 者 有 1 1 位 , 佔 全 部 受 試 教 師 1 6 . 2 %; 受 試 者 任 教 2 1 ∼ 3 0 年 者 有 1 4 位 , 佔 全 部 受 試 教 師 20.6%; 受 試 者 任 教 31 年 以 上 者 有 15 位 , 佔 全 部 受 試 教 師 22.1%; 其 中 任 教 6∼ 10 年 者 佔 16 位 , 為 較 多 的 一 個 組 群 ; 其 次 為 任 教 31 年 以 上 者 佔 15 位 。 。 (四 )職 別 受 試 者 擔 任 導 師 職 務 者 有 36 位 , 佔 全 部 受 試 教 師 的 5 2 . 9 %; 擔 任 科 任 教 師 及 兼 職 行 政 的 教 師 各 有 1 6 位 , 各 佔 全 部 受 試 教 師 的 23.5%。 (五 )聘 任 類 型 學 校 改 制 前 受 試 者 身 份 屬 於 學 校 自 聘 教 師 者 有 38 位 , 佔 全 部 受 試 教 師 的 5 5 . 9 %; 屬 於 中 油 公 司 約 聘 教 師 身 份 者 有 30 位 , 佔 全 部 受 試 教 師 的 44.1%。. 41.
(53) 表 4-1-2 教 師 背 景 變 項 資 料 分 析 摘 要 表 背景 性別. 年齡. 年資. 職別. 聘任類型. 變項. 人數. 百分比. 男. 30. 44.1%. 女. 38. 55.9%. 30 歲 以 下. 8. 11.8%. 31∼ 40 歲. 23. 33.8%. 41∼ 50 歲. 13. 19.1%. 51 歲 以 上. 24. 35.3%. 5 年以下. 12. 17.6%. 6∼ 10 年. 16. 23.5%. 11∼ 20 年. 11. 16.2%. 21∼ 30 年. 14. 20.6%. 31 年 以 上. 15. 22.1%. 導師. 36. 52.9%. 科任教師. 16. 23.5%. 兼職行政教師. 16. 23.5%. 學校自聘. 38. 55.9%. 中油約聘. 30. 44.1%. 42.
(54) 第二節. 研究對象問卷實施現況分析. 一 、 學 生 部 分 : 學 生 有 效 問 卷 588 份 , 對 問 卷 所 設 計 的 三 個 題項中,其認同程度分析如下。 (一 )體 育 政 策 的 制 定 與 推 行 (共 計 7 題 ) 1.改 制 前 : 整 體 構 面 的 平 均 值 為 3.25, 各 題 平 均 數 介 3 . 1 6 ∼ 3 . 3 4 之 間 , 學 生 認 同 程 度 屬 於 「 中 等 」。 認 同 度 較 高 的 前 三 項 分 別 為 : (1)依 據 學 校 願 景 、 條 件 與 方 向 來 運 作。 (2)能 結 合 社 區 資 源 形 成 學 校 特 色。(3) 學 校 體 育 政 策 的 制 定 與 推 行 較 具 彈 性 。 (如 表. 4-2-1. 所示) 表 4-2-1 學 生 對 「 體 育 政 策 的 制 定 與 推 行 」 改制前認同程度分析摘要表 平 均 數 排 序. 題 題目內容 號. 3. A1. 7. A2. 5. A3. 4. A4. 2. A5. 6. A6. 1. A7. 學校體育政策的制 定與推行較具彈性 學校體育政策的制定與 推行較為明確與周延 學校體育政策的制定與推 行配合學校發展之需求 學校體育政策的制定與推 行因應環境變遷的需要 學校體育政策的制定 與推行能結合社區資 源形成學校特色 考 量 學 校 法 規 與 制 度, 以提昇其推動可行性 依據學校願景、條 件與方向來運作. 5 非 常 同 意 (%). 4 同 意. (%). 3 尚 可 接 受 (%). 2 不 同 意 (%). 1 非 常 不 同 意 (%). 7.5. 30.6. 44.4. 13.6. 3.6. 27.7. 52.2. 6.8. 31.5. 4.6. 平 均 數. 標 準 差. 3.9. 3.24. .92. 14.1. 2.4. 3.16. .79. 41.7. 17.2. 2.9. 3.22. .91. 32.8. 46.3. 13.9. 2.4. 3.23. .83. 8.7. 31.8. 44.9. 13.3. 1.4. 3.33. .86. 5.8. 31.0. 43.5. 16.7. 3.1. 3.20. .89. 7.8. 33.5. 44.7. 13.1. 0.9. 3.34. .83. 3.25. 整體構面平均值. 43.
(55) 2.改 制 後 : 整 體 構 面 的 平 均 值 為 3.28, 各 題 平 均 數 介 於 3 . 1 7 ∼ 3 . 4 1 之 間 , 學 生 認 同 程 度 屬 於 「 中 等 」。 認 同 度 較 高 的 前 三 項 分 別 為 : (1)因 應 環 境 變 遷 的 需 要 。 (2)依 據 學 校 願 景 、 條 件 與 方 向 來 運 作 。 (3)能 結 合 社 區 資 源 形 成 學 校 特 色 。 (如 表 4-2-2 所 示 ) 表 4-2-2 學 生 對 「 體 育 政 策 的 制 定 與 推 行 」 改制後認同程度分析摘要表 平 均 數 排 序. 題 題目內容 號. 6. B1. 4. B2. 5. B3. 1. B4. 3. B5. 6. B6. 2. B7. 學校體育政策的制 定與推行較具彈性 學校體育政策的制定與 推行較為明確與周延 學校體育政策的制定與推 行配合學校發展之需求 學校體育政策的制定與推 行因應環境變遷的需要 學校體育政策的制定 與推行能結合社區資 源形成學校特色 考量學校法規與制度 ,以提昇其推動可行性 依據學校願景、條件 與方向來運作. 5 非 常 同 意 (%). 4 同 意. (%). 3 尚 可 接 受 (%). 2 不 同 意 (%). 1 非 常 不 同 意 (%). 4.6. 30.4. 45.6. 15.8. 3.9. 34.7. 46.1. 5.6. 34.7. 7.0. 平 均 數. 標 準 差. 3.6. 3.17. .87. 12.8. 2.6. 3.25. .82. 40.5. 15.8. 3.4. 3.23. .90. 42.2. 38.4. 10.2. 2.2. 3.41. .85. 7.7. 34.4. 43.4. 11.9. 2.7. 3.32. .88. 5.3. 31.6. 41.5. 17.7. 3.9. 3.17. .91. 7.7. 37.8. 41.2. 11.9. 1.5. 3.38. .85. 3.28. 整體構面平均值. 44.
數據
+7
Outline
相關文件
復為落實政府醫療政策,共享醫療資源,結合健保制度改革,本 基金依據 99 年 7 月 14 日行政院院臺榮字第 0990039235
復為落實政府醫療政策,共享醫療資源,結合健保制度改革,本 基金依據 99 年 7 月 14 日行政院院臺榮字第 0990039235
1.101年1月1日起,勞委會將改制為勞動部,職業訓練局將改制為
(1)建立有效之篩選機制進行篩選(不得低於 總校數之 2%) ,除能針對篩出學校之個別 情形提出改進辦法外,並需進行訪視工作 加強輔導,使各校確實依改進規劃落實執
復為落實政府醫療政策,共享醫療資源,結合健保制度改革,本 基金依據 99 年 7 月 14 日行政院院臺榮字第 0990039235
復為落實政府醫療政策,共享醫療資源,結合健保制度改革,本 基金依據 99 年 7 月 14 日行政院院臺榮字第 0990039235
復為落實政府醫療政策,共享醫療資源,結合健保制度改革,本 基金依據 99 年 7 月 14 日行政院院臺榮字第 0990039235
在 2019/20 學年起,在教師職位學位化政策全面推行的情況下,資助學校核准編制內的所有教席均為學位教師職位。在 20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