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918年前德國的殖民體制與殖民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1918年前德國的殖民體制與殖民"

Copied!
3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5期 2006年5月,頁117-146. 1918年前德國的殖民體制與殖民 黃福得 *. 殖民地的目的在於為殖民母國服務。但是殖民地對「遲到」的德國而言, 除了經濟、社會等方面的作用外,還有更強烈的心理的作用:沒有殖民地, 不是世界強權;不是世界強權,將會面臨存亡的危機。俾斯麥對殖民地的消 極態度在先,威廉二世的積極態度在後,反映了德國自統一以來在經濟、社 會、心態等方面的重大改變。殖民地的取得,管理和發展,與中央(柏林, 外交部,國會)的決策、殖民地管理者(總督和其部屬)的政策以及被殖民者的 反應等三項因素有密切的關係,彼此間交互影響,而為時僅三十餘年的德國 殖民體制提供了很好的例證。 關鍵詞:殖民體制、俾斯麥、保護區、威廉二世、世界政策. 一、前言 1884 至 1885 年間,德國總理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 1815-1898)一口 氣對非洲的西南非、多哥、喀麥隆、東非以及南太平洋的新幾內亞和薩摩亞 等地頒佈保護令(Schutzbriefe) 1,正式使德國加入殖民強國的行列。1897 年, *.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本文承蒙兩位匿名審查人提供修改意見,特此致謝。. 1. 有關「保護令」、「保護區」等詞,本文稍後會有解釋。在此只是要說明,本文將「保護區」.

(2) .118..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5期. 威廉二世(1859-1941,在位 1888-1918)的政府經過多年積極的努力後,又為 德國爭取到唯一新增加的保護區,即中國山東省的膠州灣(青島)。這些地區 就是德國曾經擁有過的殖民地,而且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先後淪陷。戰後 英、法以德國對殖民地管理不當及虐待原住民為由,拒絕交還德國,而由列 強劃分管理。德國的殖民帝國可說相當短命。 儘管如此,1884、1885 年和 1897 年的殖民行動顯示出德國國內在內政、 外交、社會和經濟等方面的重大改變。這些改變促使德國在 19 世紀 80 年代 中葉起逐漸採取更具侵略性的外交政策。而且,德國管理殖民地的時間雖然 短暫,在其統治期間卻對一些殖民地的發展有相當大的影響,例如在西南 非、東非。德國在國家統一和殖民方面都比英、法等國晚,在建立其「殖民 體制」2時,因受限於國內的情況和殖民地的特殊條件,一方面顯示出德國的 獨特性,另一方面也顯示了西方工業國家在所謂「帝國主義」3時代的普遍趨 勢。殖民過程是很複雜的現象,自 15 世紀末以來歐洲的殖民史來看,經常 是中央(柏林、倫敦、巴黎)沒有前後一貫的殖民政策;此外,被派往殖民地 服務者(man on the spot),或基於個人的野心,或對當地情況的反應,會做出 意想不到的事,造成意想不到的結果,諸如戰爭或再擴大殖民區域等。因此 探討殖民體制經常必須考慮到殖民國內部的普遍狀況與決策,在殖民地當地. 與「殖民地」視為同義詞。 2. 即Kolonialismus (colonialism或譯成殖民主義、殖民政策),大致上的定義是:一、一個群體對 另一個群體所建立起來的統治關係;二、在此統治關係中,居於少數的統治群體以其文化和利 益為標準,而且以不願意適應當地的態度來決定被殖民者的根本生活方式;三、近代的統治群 體 因 為 較 高 的 文 化 價 值 觀 , 通 常 發 展 出 文 化 使 命 和 賦 予 統 治 正 當 性 的 理 論 。 見 Jürgen Osterhammel, Kolonialismus. Geschichte-Formen-Folgen (München: Verlag C.H. Beck, 1995, 3.. 3. Auflage, 2001), pp. 19-21. 帝國主義的定義莫衷一是,在此短文中無法討論。在此只是泛指19世紀中葉開始(有的學者以 1882年英國將埃及劃為保護國為起點),西方強國逐漸加強對非西方國家的控制和影響,而且 不只是正式的政治控制,也包括非正式的經濟和資本的影響力。就定義而言,帝國主義的範圍 比殖民體制廣泛,不只是殖民地的建立,也包括所謂的「非正式的帝國」。Osterhammel有更 詳細的定義,筆者在此僅提出最主要的特徵。Jürgen Osterhammel, Kolonialismus. GeschichteFormen-Folgen, pp. 27-28..

(3) 1918年前德國的殖民體制與殖民. .119.. 管理者所採取的措施,以及被殖民地區的一般情況與反應。4儘管德國的殖民 地面積比英、法的殖民地小,時間也短,但本文依然無法一一討論。故本文 擬以德屬非洲和青島的殖民過程作為主要個案,探討德國的殖民論述的形 成,殖民政策以及所造成的結果,希望藉此更能凸顯出德國殖民體制的特徵 和轉變。. 二、俾斯麥的「殖民政策」與鼓吹殖民團體的出現與論述 1890 年俾斯麥的去職,在德國近代史上可說是件劃時代的事件。自統一 以來,掌舵約達 20 年老船長離船了,接下來的是威廉二世的時代,德國的 社會、經濟和政治的發展有了新的方向。有關俾斯麥的政權,著名的德國史 家維勒(Hans-Ulrich Wehler, 1931 年生)有精闢的分析。他認為,俾斯麥的政 權「是在一個庇護傳統的菁英份子,承受了快速工業化和部分現代化的衝 擊,而且部分地受市民階級和官僚體制影響的半專制、假立憲的軍權王制架 構之下,而且因全民投票而有所加強的一個波拿巴式的,獨裁的政權。」5簡 單地說,德國統一後,帝國中最大的王國普魯士在國內議會的選舉中,以三 階級的選舉法保障了地主貴族階級的主導地位;在上議院(Bundesrat),即 22 個邦國的代表議會中普魯士可以以其擁有的 17 票否決任何修憲的提議(只需 總共 58 票的 14 票),並且普魯士國王兼帝國皇帝不僅委任普魯士總理兼帝國 總理主持上議院的會議,而且賦予他頒佈帝國法令、命令和指示的權力。帝 國下議院(Reichstag)議員雖然經由成男秘密選舉產生,對自由主義者算是一 種進步;但是下議院除了立法、預算審查權之外,只成為一個辯論場所,雖 然有影響力,卻不足以牽制帝國總理;這是俾斯麥設計來對抗「當時具有反 4. 此即研究歐洲擴張史多年的德國史家Wolfgang Reinhard所謂的「殖民體制的辯證」(Dialektik des Kolonialismus)。他認為,探討殖民過程時應分成環境、經濟、社會、政治和文化等方面來評 估影響。參見Wolfgang Reinhard, Geschichte der europäischen Expansion, Vol. IV. (Köln: Kohlhammer, 1990), pp. 203-213.. 5. Hans-Ulrich Wehler, Das Deutsche Kaiserreich 1871-1918 (Göttingen: Vandenhoeck und Ruprecht, 4. Aufl., 1980), p. 67..

(4) .120..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5期. 叛精神的市民」 。6此憲法體制一直延續到 1918 年,而這段期間正是德國快速 工業化的時候,尤其是 1890 之後,能否將逐漸興起的左派勢力(如社會民主 黨)、以及如雨後春筍般興起的各種利益團體反映於憲政體制中,在俾斯麥統 治的後期已出現問題,遑論有專制傾向的威廉二世了。 外交方面,俾斯麥為了捍衛新成立的帝國,以孤立法國為主要目標,以 德國和奧匈帝國的兩國同盟為基礎,拉攏俄國,例如 1873 和 1881 年的德、 奧匈、俄三國同盟。俾斯麥在外交上的策略是,讓其餘強權的利益彼此衝突, 並將緊張自歐陸導向邊陲地區,稍後他還企圖自英、法在非、亞兩洲的對立 中獲利。7俾斯麥是一位老式的政治人物,對英式的政黨政治始終不信任,因 此致力於鞏固與俄國的關係。在他任內的晚期,因為 1885、1887 年對俄國 穀物進口稅的提高,造成德、俄關係緊張時,他依然能夠透過 1887 年的德、 俄再保條約穩住局勢。但是同年 11 月的「禁止貸款法」事實上禁止了德國 金融界貸款給俄國,迫使俄國往後向法國尋覓資金。8俾斯麥在外交方面雖然 大權在握,但決策時卻不能不顧及德國境內其他利益團體。而且,他能否成 功地將列強在歐陸的緊張導向邊陲地帶,依賴著一個先決條件,那就是德國 不介入海外殖民,避免與列強起衝突。但是,他為何在 1884 和 1885 年宣布 先前提過的,在非洲和南太平洋的地區為德國的保護區呢? 主要原因在於,俾斯麥或許不需對帝國國會(下議院)負責,但是他卻也 不能忽視國會的選舉結果以及政黨的勢力的消長。多數的史學家相信,俾斯 麥在那兩年的殖民冒險行動,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外交局勢對他有利,因為 英、法因埃及問題有所齟齬,而且英、俄在中亞地區對立,英國無暇他顧。 另一個原因則是 1884 年 10 月底即將舉行的帝國下議院選舉,也就是說,他 企圖利用殖民地的議題影響選舉,爭取部分自由派份子的支持,以穩住他的 集結政策,也就是集結保守派和部分自由派等「國家的朋友」以對抗所謂的 6. Hans-Ulrich Wehler, Das Deutsche Kaiserreich 1871-1918, pp. 60-63. 引文為Max Weber的話,見. 7. Gregor Schöllgen, Das Zeitalter des Imperialismus (München: Oldenbourg Verlag, 1994), p. 58.. 8. Gregor Schöllgen, Das Zeitalter des Imperialismus, p. 59.. 頁61。.

(5) 1918年前德國的殖民體制與殖民. .121.. 「國家的敵人」,那就是天主教,社會工人黨(即後來的社會民主黨)以及自由 派的左翼,所以才斷然採取迎合部分國內趨勢的措施。 9因為,自 1870 年代 晚期以來,德國國內已出現呼籲取得海外殖民地的聲音,而且影響力有逐漸 增強的趨勢。 1879 年新教神學家法布利(Friedrich Fabri, 1824-1891)發表了以一本書, 名為《德國需要殖民地嗎?》 。法布利所列舉的理由包括政治、社會、經濟、 文化的因素,往後的提倡殖民者的論點或許重點有所不同,但不出其右。他 認為,人口的持續增加,糧食的生產不足將會造成物價上揚,工資降低,不 利於工、商業的發展;而對國內情況不滿的德國人移居海外,則是人力和資 本的喪失;加上各國陸續採取關稅保護政策,德國工業又生產過剩,法布利 認為德國的未來不樂觀。他提議,有組織地從事德國人的移民,在合適的熱 帶地區建立墾殖的殖民地,因其產品恰可作為德國工業的原料,而且又可成 為德國工業產品的市場,相輔相成,同時解決德國的社會和經濟的問題。此 外他認為海外殖民地能促使整個德意志民族團結在一起,擴大德國人的視 野。由於法布利所屬的萊茵傳教會(Die Rheinische Missionsgesellschaft)在西 南非地區傳教,所以他也很強調殖民的文化作用,認為政治上強大的德國現 在也要成為「文化使命推動者」。總而言之,德國需要海外殖民地,而且被 視為是德意志民族「存亡的關鍵」(Lebensfrage)。 10 在 1879 年之前,已經有一些地方上的商人組織和學者組成的學會,利 用報章雜誌宣揚海外地區對德國的重要性。1882 年時機成熟了,第一個全國 性的,呼籲從事海外殖民的組織「德國殖民協會」(Deutscher Kolonialverein) 成立了。協會在成立之初只有 200 名會員,至 1884 年已發展成全國有 43 個 分會,會員達 9 千人的組織了。人數不多,雖然有不少中等規模的企業家、 9 10. Wolfgang Reinhard, Die europäische Expansion, Vol. III. (Köln: Kohl-hammer, 1998), p. 113. Friedrich Fabri, Bedarf Deutschland der Kolonien? Eine politisch-ökonomische Betrachtung, in Wolfgang Mommsen eds. Imperialismus: Seine geistigen, politischen und wirtschaftlichen Grundlagen. Ein Quellen- und Arbeitsbuch (Hamburg: Hoffman und Campe Verlag, 1977), pp. 114-119. 此書只節選了Fabri一書的重要段落。.

(6) .122..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5期. 商人以及學者加入,但是一些重要的政治界、銀行界、重工業界的人物加入 使得其影響力遠超越其人數。 111884 年 3 月,由不久之後在東非從事冒險的 彼得斯(Carl Peters, 1856-1918)的號召,一個新的「德國殖民促進會社」 (Gesellschaft für die deutsche Kolonisation)成立了。這個組織擁有比「德國殖 民協會」還強烈的國族主義與擴張的意圖。其成員主要是中小工商業者、軍 官、低層公務員。12兩者在 1888 年合併,成為「德國殖民會社」(Die deutsche Kolonialgesellschaft),會員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增加至 4 萬 2 千人左右。13 一些與海外貿易有切身利益關係者也加入,企圖利用組織的力量和宣傳達到 目的。1890 年以前這個團體的影響力還不至於太強大,當然不能迫使俾斯麥 接受他們的要求,除非他認為可行。不過,俾斯麥有他自己的打算。 1884 年 6 月 23 日俾斯麥在國會的演說中表示,他反對在德國沒有利益 的地方殖民,原因是缺乏官員,太過於昂貴而且需要海軍太多的支援,但是 對那些由德國人開發出來的,尚未屬於其他國家的地方,可以提供保護。3 日後,即 3 月 26 日,他在國會就清楚地說出他的想法。他表示,他不願意 把殖民地併入帝國成為帝國的一省,而是要將管理殖民地的責任交給德國人 民,也就是給由德國人組成的,像以前英國的東印度公司那樣的德國公司, 由帝國提供保護。實際頒佈的保護令的確將管理和司法權交給新成立的特許 公司,而帝國政府只負責監督和保留往後頒佈命令的權力而已。 14俾斯麥殖 11. 參見Hans-Ulrich Wehler, Bismarck und der Imperialismus (Frankfurt/Main: Suhrkamp Verlag, 1984), pp. 165-166. 作者在書中也列出一些人以及其代表的公司,有德意志銀行、西門子、克 魯伯、漢堡的大輪船公司和商號等,本文在此不詳列。又Horst Gründer,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Kolonien (München; Wien; Zürich: Schöningh, 1985), p. 41, 列出1883年3月底的1891個會員中的 1468個成員的職業:811個公司代表,10個重工業代表,43個銀行代表,213個科學家、藝術家、 律師、醫生和工程師,172個高等公務員,只有32個小手工業者、小生意人和雇員。. 12. Horst Gründer,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Kolonien, p. 42.. 13. Horst Gründer,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Kolonien, p. 43. 俾斯麥在國會的兩次演說的摘要以及他在1885年2月27日頒給彼得斯(Carl Peters)在東非的「保. 14. 護 令 」 , 可 參 見 Wolfgang Mommsen eds. Imperialismus: Seine geistigen, politischen und wirtschaftlichen Grundlagen, pp. 122-123.「保護令」中當然有一些限制,例如公司或公司的負 責人必須是德國公民。公司所擁有的權力包括與當地人所簽訂的條約中所確定的權利以及對原 住民、在當地居留或經商的德人和外國人的司法權。.

(7) 1918年前德國的殖民體制與殖民. .123.. 民地的價值一直抱著懷疑的態度,況且對於國內的政局未有太多的成效,加 上自一些殖民地又傳來一些小規模的亂事,之後他就不太談殖民地的事情。 他寧願採取其他措施來促進德國的海外貿易,例如 1885 年撥款補助自德國 至中國、澳洲的航運公司,1888 年促成「德華銀行」(Deutsch-Asiatische Bank) 的成立。 15其實,他設置「保護區」的策略沒多久就告失敗。多哥和喀麥隆 因商人不願負責管理的事,一開始就由帝國政府接管。西南非的公司資金太 少,無力管理,帝國政府只好於 1888 年接管;東非和南太平洋亦類似。俾 斯麥曾考慮將殖民地賣給義大利,也想將殖民地的管理權交給漢堡市的市政 府,但是沒結果。 16俾斯麥雖然不樂意見到「保護區」構想的失敗,但是他 已無法拋棄這些殖民地了。. 三、威廉二世時代的世界政策 威廉二世於 1890 年解除了俾斯麥的總理職位,一個新的時代開始了。 老總理的內政和外交的政策已經不被新皇帝和年輕一代的領導階層所接 受,而且快速的工業化也改變了德國的社會。威廉二世有意在政治上扮演更 重要的角色,但是他雖然有些能力,卻「專橫獨斷,甚至是專制的,充滿成 見和恨,無法容忍反對意見和批評」 17,不是一位有處理危機能力的皇帝。 威廉二世對政事雖未事事干預,但是他的傾向以及任命帝國總理和重要官員 的權力,對德國的政局有很大的影響。1897 年 6 月威廉二世任命提爾皮茲 (Alfred von Tirpitz, 1849-1930)為海軍部長,10 月任命畢羅夫(Bernhard von Bülow, 1849-1929)為外交部長以及 1900 至 1909 年的帝國總理,即是兩個很 15. Hans-Ulrich Wehler, Bismarck und der Imperialismus, pp. 230-257.. 16. Horst Gründer,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Kolonien, p. 58.. 17. Thomas Nipperdey, Deutsche Geschichte 1866-1918. Bd. II: Machtstaat vor der Demokratie (München: C.H. Beck, 1992), p. 476. 有關威廉二世的能力,同一頁Nipperdey提出「有迅速的理 解力,活潑的想像力,掌握事務概觀的能力,對現代性有所感受」。亦可參考Hajo Holborn, Deutsche Geschichte in der Neuzeit. Vol. III. Das Zeitalter des Imperialismus (1871-1945) (Frankfurt/Main: 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1981), pp. 69-71. Holborn對威廉二世的性格有很傳 神的描述。.

(8) .124..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5期. 重要的例子。兩位都是威廉二世所信任者,前者推動的擴大德國艦隊的計 畫,後者執行的「世界政策」,是第一次大戰前能夠左右德國政局的重要人 物。 新皇帝和新總理卡普利維(Leo Graf von Caprivi, 1831-1899)的新外交政 策可在發生於 1890 年的兩件事情見端倪:6 月中德俄「再保條約」未續約而 失效,7 月 1 日德、英簽訂賀哥蘭─桑吉巴(Helgoland-Sansibar)條約。前者顯 示,德國不願與俄國保持類似聯盟的關係,雖然德國政府表示與俄國政府維 持友善關係的強烈意願。此事的後果相當嚴重,俄國在 1892 年就與法國簽 訂軍事協約,隔 1 年簽訂正式同盟條約。德、英的條約則是劃定兩國在非洲 殖民地的邊界,德國表示不會擴大其非殖民地的領域,而且以東非海岸外的 桑吉巴島和英國交換位於北海易北河河口不遠的賀哥蘭小島。 18德國國內批 評者強烈地指責說,卡普利維以一個王國換回了一個「浴缸」,並且強調德 國在非洲的利益可能會受到打擊,喊出如「擁有桑吉巴島的人就擁有非洲」 的口號。 19批評者的聲浪往後會越來越強烈,不過更重要的是,威廉二世時 代的外交基本政策已經逐漸成形了:擺脫德國侷限於歐陸的格局,自由地在 世界上尋求合乎升等為強權的德國所應有的地位,並同時尋求與英國的合 作。直至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止,有諸多的原因促使德、英兩國無 法靠攏,而德國的執政者最後則發現,德國不僅不能自由行動,反而被英、 法、俄等列強包圍了。 1890年起,德國國內的政治氣氛也有所改變。各式各樣的利益團體和壓 力團體如雨後春筍般的出現。很多組織代表個別行業的利益,如代表工業、 農業的特殊利益;有一些則是以「民族」 ,整體未來為訴求的民間壓力團體。 這些組織在德國特殊的憲政體制下對政局有很大的影響。 一些強烈批評賀哥蘭─桑吉巴條約的人士於 1891 年組成「泛日耳曼聯. 18. Hajo Holborn, Deutsche Geschichte in der Neuzeit. Vol. III. Das Zeitalter des Imperialismus. 19. Michael Fröhlich, Imperialismus: Deutsche Kolonial- und Weltpolitik (München: dtv, 1994), p. 58.. (1871-1945), pp. 74-77..

(9) 1918年前德國的殖民體制與殖民. .125.. 盟」(Allgemeiner deutscher Verband, 1894 年改名為Alldeutscher Verband)。比 起先前提過的「德國殖民會社」 , 「泛日耳曼聯盟」的成員人數較少。成員雖 有些來自上層,但主要來自中產市民階級,其中的著名人士如後來擔任克魯 伯公司董事會主席的胡根堡(Alfred Hugenberg, 1865-1951),經濟學家和政治 家 哈 塞 (Ernst Hasse, 1846-1908) , 律 師 兼 政 論 家 克 拉 斯 (Heinrich Class, 1868-1953, 1908-1939 任聯盟的主席),史學家如藍普雷希特(Karl Lamprecht, 1856-1915)以及有段時間曾是會員的韋伯(Max Weber, 1864-1920)等。透過文 章和演說,這些人將民族、強權和世界政策等觀念廣泛地傳播開來。德國是 「世界強權」 ,應該採行「世界政策」在 1890 年代已是德國人共有的認識了。 20 整體而言,泛日耳曼聯盟具有更強烈的種族主義和反猶主義,也更具侵略 性。1891 年的聯盟成立宣言中,除上述的目標之外,它還強調「要培育以及 保護那些在所有國家中為保持他們獨特性而奮鬥的德國同胞,而且要集合全 球的德意志的因素(deutsche Elemente)以達成此目標」 。21聯盟成立後,其成員 的言論隨著邁入 20 世紀而越來越激進,除了攻擊、詆毀其他民族之外,也 不斷地加入其他流行的論點如「為生存而戰」、「文化使命」,而鋪陳出一些 不切實際的計畫,例如德國銀行團於 1899 年取得建造君士坦丁堡至巴格達 的鐵路建造權的前後時期,就有人提出要將此鐵路沿線地區變成德國的貿易 區;也有人提議將巴勒斯坦做為德國移植人民和文化的目標。 22德國政府和 銀行團固然以實際的眼光來考量整個計畫的可行性,但是德國國內的激進的 言論卻造成在內政和外交不必要的緊張。 另外一股更強大的壓力來自於 1898 年成立的「艦隊協會」(deutscher Flottenverein)。這個在新任海軍部長提爾皮茲的支持下而成立的民間組織, 在動員支持者方面比上述兩個組織更有效率,自成立後的 18 個月內就有 20 20. Michael Fröhlich, Imperialismus: Deutsche Kolonial- und Weltpolitik, pp. 58-59, 74-75.「泛日耳曼 聯盟」是國人較熟悉的譯名,故在此不採用「泛德意志聯盟」。. 21. 引自Wolfgang Mommsen, Imperialismus: Seine geistigen, politischen und wirtschaftlichen. 22. Michael Fröhlich, Imperialismus: Deutsche Kolonial- und Weltpolitik, pp. 85-89.. Grundlagen, pp. 127-128..

(10) .126..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5期. 萬付費的費員,至 1906 年已增加為 30 萬,而且會員來自許多不同的行業, 基礎比較廣泛。「艦隊協會」成立的目的是為了「加強德國人民對於艦隊的 重要性與任務的認識以及提高對艦隊的興趣」 。23「艦隊協會」可說是一個真 正的「人民的協會」(Volksverein)。它在選舉中宣傳,也在國會議員以及與 造艦利益攸關的工業界遊說,使得提爾皮茲的擴大艦隊的計畫在德國輿論界 受到廣泛的支持。 24提爾皮茲在 1898 年後能順利地獲得國會通過造艦計畫, 與此組織的努力以及當時的政治氣候有相當大的關係。 這 3 個組織只是當時成立的壓力團體中比較重要的民間組織。這類團體 可說是政府、政黨之外的第三勢力。俾斯麥所訂定憲政體制在 1890 年後並 沒有改變。帝國政府不用對國會負責,而且大致上採用集結政策,集合工業、 農業等保守派以及一些自由派的力量來打擊被視為國家敵人的社會主義份 子,有時候也打擊天主教的「中央黨」。政黨之間卻各有其特殊的利益,例 如保守派中的工業和農業份子之間常有利益衝突,個別陣營之中亦是如此, 在國會的立法過程中有如政黨所代表的利益團體的分贓,讓許多德國的有識 之士認為,德國尚未成為民族國家(Nationalstaat),在面對與其他列強的生死 存亡的競爭時會有危險。於是這些自社會轉型中出現,未能被現行體制所接 納的民間勢力在 1890 年後逐漸地組織起來,以「民族」 、「人民」全體的未 來為訴求,向政府和政黨施加壓力。這股「激進的民族主義」提出更極端的 論點,企圖影響政府和政黨的決策。政府和政黨在此壓力下不得不採用一些 這些民間壓力團體的建議,以確保政權的穩定和政黨的利益。於是,在德國 當時的憲政體制下,民間的壓力團體產生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在極端論點的 相互激盪之下,使 20 世紀前 14 年的施政越來越不切實際,造成了自我的毀. 23. Geoff Eley, “Reshaping the Right: Radical Nationalism and the German Navy League, 1898-1908,” The Historical Journal, 21 (1978), p. 330. Eley在同頁的註釋7提供了一個數字供參考:泛日耳曼 聯盟在1914年前有2萬名會員,德國殖民會社有4萬名會員。. 24. Thomas Nipperdey, Deutsche Geschichte 1866-1918. Bd. II: Machtstaat vor der Demokratie, p. 601. Nipperdey在同一頁提出一個數字,1914年這個協會,加上透過其他聯盟而結合的331000非正 式會員,共有111萬會員。.

(11) 1918年前德國的殖民體制與殖民. .127.. 滅。 25第一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威瑪共和時期政局的不穩定,乃至於希特勒 (Adolf Hitler, 1889-1945)政權的崛起,都與此自 1870 年代以來持續發展的極 端思想有密切關係。 也因此,1890 年之後德國政府推行的所謂的「世界政策」實際上沒有具 體的計畫和目標。在積極的採取外交政策的口號下,德國政府卻不知目標在 何處。著名的自由主義派的政治家和政論家李希特(Eugen Richter, 1838-1906) 曾嘲諷畢羅夫的外交政策說,所謂的世界政策就是「不論世界上發生的什麼 事,德國也必須趕至現場」。 26 率軍到中國鎮壓義和團的德國元帥瓦德西 (Alfred von Waldersee, 1832- 1904)在 1900 年的日記寫道,「我們應該推動世 界政策。如果我知道,那是什麼的話;那終究只是個口號。」 271897 年德國 強佔膠州灣一事,正足以說明這種情況。 1894 年 10 月 , 年 邁 的 巴 伐 利 亞 貴 族 霍 恩 羅 爾 (Chlodwig Fürst zu Hohenlohe- Schillingsfürst, 1819-1901)接替卡布維利為總理。他任職時期,外 交部長馬沙爾(Adolf Freiherr Marschall von Biberstein, 1842-1912),以及 1897 年後的畢羅夫有更大的發言權。同時期遠東因為中日戰爭出現了所謂的「遠 東問題」,吸引了列強的注意力。1895 年 3 月中國的戰敗,中日合談的條件 不久也傳至德國外交部。馬沙爾與英、俄政府交換意見的同時,也詢問德國 海軍部部長霍爾曼(Friedrich Hollmann)有關在華合適的海軍據點一事。1895 年 4 月 23 日德國與俄、法向日本政府遞交一份共同聲明,勸日本政府放棄 遼東半島,即是所謂的「三國干涉還遼」 。28德國首次在遠東的世界舞台上嶄 25. 此段文字的概念來自Wolfgang J. Mommsen, Imperial Germany 1867-1918.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ety in an Authoritarian Sta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Deveson (London/New York/Sidney/ Auckland: Arnold, 1995), pp.75-100. Mommsen分析1914年前德國的帝國主義的原因與目標,基 本上採用Hans-Ulrich Wehler的「社會的帝國主義」(Sozialimperialismus)的架構,但是更注意到 德國社會自以階層為主的舊社會轉型到以階級為主的工業社會的過程中所釋放出的新力量,以 及這股力量與舊憲政體制的複雜關係。. 26. 27 28. Wolfgang Mommsen, Imperial Germany 1867-1918.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ety in an Authoritarian State, p. 82. 引自Michael Fröhlich, Imperialismus: Deutsche Kolonial- und Weltpolitik, p. 76. 有關德國政府決定干涉的詳細過程可參考Kuo-chi Lee, Die chinesische Politik zum Einspruch.

(12) .128..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5期. 露頭角,而且還與俄、法兩國合作! 德國政府已決定,如果列強即將瓜分中國,德國不能落後,但是對於何 處是合適的據點,威廉二世、海軍部和外交部有不同的意見。威廉二世只是 希望盡快派艦隊去佔領,1894 年 11 月他建議佔領台灣,1895 年 9 月建議佔 領威海衛,1896 年 10 月廈門。 29海軍部在 1895 年 4 月回答外長馬沙爾說, 海軍部要的並不只是海軍據點,而是一個還需要有商業發展可能的地方,並 建議南、北各一處,建議舟山島和廈門與鼓浪嶼。 30外交部擔心地點選擇不 對可能會引起英、俄兩國的不快,既不能太接近南方,也不能太偏北,小心 翼翼。此外還有其他的建議,紛亂不堪。最後,1897 年擔任海軍部長的提爾 皮茲建議膠州灣,他也能說服其他人;加上消息傳來,確定膠州灣並沒割讓 給俄國,外交部才放心。31不過最後還是得等到在 1887 年初派往膠州灣考察 的水利工程師法藍求斯(Georg Franzius, 1832-1902)證實膠州灣是個不凍港 後,目標才確定。 32 德國外交部寄望於用外交手段達成目的,但是德國駐華公使向總理衙門 的詢問皆遭駁斥。李鴻章在 1896 年 6 月訪問柏林時,馬沙爾也談及此事, 李鴻章則以中國近蒙戰敗,無法割讓土地回絕。 33談判不成,德國政府於是 von Shimonoseki und gegen die Erwerbung der Kiautschou-Bucht. Studien zu den deutschchinesischen Beziehungen von 1895 bis 1898, (Münster: C. J. Fahle GmbH, 1966). 有關的德國外 交部的文件見Johannes Lepsius, Albrecht Mendelssohn Balthody, Friedrich Thimm (hg.), Die grosse Politik der europäischen Kabinette,1897-1914. Sammlung der diplomatischen Akten des Auswärtigen Amtes, (Berlin: Deutsche Verlagsgesellschaft für Politik und Geschichte, 1924), 與中 國事件有關部分見第9與第14冊,此文獻在本文中此後簡稱GP.。 29. “Hohenlohe an Marschall,” 17.11.1894, GP. 9, Nr. 2219, pp. 245-246; “Marschall an Hohenlohe,” 02.09.1895, GP. 14, Nr. 3648, pp. 11-12; “Wilhelm II. An Hohenlohe,” 27.11.1896, GP. 14, Nr.3668, p. 34.. 30 31. “Hollman an Marschall,” 17.04.1985, GP. 14, Nr. 3646, pp. 7-11. “Aufzeichnung des Admirals von Knorr,” 09.11.1896, GP. 14, Nr. 3665, pp.36-39. Knorr接獲李鴻 章的幕僚Gustav Detring(1842-1913)傳來的消息。駐華公使海靖(Heyking, 1850-1915, 在華時期 1896-1899)在1887年5月確認此消息“Heyking an Hohenlohe,” 05.05.1897, GP. 14, Nr. 3674, p. 53.. 32. “Rotenhan an Radolin,” 22.06.1897, GP. 14, Nr. 3675, p. 54. 可參考G. Franzius, “Kiautschou,”. 33. “Aufzeichnung von Marschall,” 19.06.1896, GP. 14, Nr. 3663, p. 32.. Marine-Rundschau, 3 (1898), pp. 411-432..

(13) 1918年前德國的殖民體制與殖民. .129.. 決定先佔領,再談判的策略。1897 年 2 月時,威廉二世強烈地表達立即行動 的意願: 「不必再詢問了!只要目標確定,立即佔領。」34德國外交部再度透 過管道確認俄國在膠州灣沒有任何權利,直到 10 月中旬才真正安心。當 1897 年 11 月 1 日兩位德國天主教傳教士在山東巨野被殺,威廉二世獲知後,6 日 就下令德國遠東艦隊佔領膠州灣,命海靖向中國政府提出嚴峻的要求,同時 再度以電報向沙皇尼可拉斯二世(1894-1917)確認俄國的同意。359 日俄國外長 突然提出俄國在膠州灣的「優先停泊權」,讓德國外交部陣腳大亂,但已經 來不及收回命令,11 月 14 日德國的艦隊已佔領膠州灣。總理衙門寄望於俄 國的聲援採取拖延談判的策略,但是當俄艦於同年 12 月 14 日駛進旅順港, 並宣稱佔領,總理衙門只好讓步了。 36不久,英租九龍、威海衛,法佔廣州 灣。列強已將中國瓜分成各自的勢力範圍來達成彼此之間的勢力均衡。對中 國有何不良影響,並不在德國政府的考慮當中,重要的是,畢羅夫總算可以 在國會興高采烈的宣稱,德國在遠東擁有「太陽底下的一席之地」 37了。 德佔膠州灣一事顯示出,德國必須小心翼翼,在已確立地位的英、俄、 法等強權中尋求機會,德國政府想要不亢不卑地維持其在世界上的權利和利 益並不是件容易的事。俾斯麥在非洲和南太平洋的殖民地是透過與英、法等 列強談判而取得的。1884-1885年之交由他於柏林召開的柏林會議,確立了歐 洲列強瓜分非洲的原則,同時也在外交上鞏固了那時新取得和即將取得的德 國保護區,可說是俾斯麥處理外交事務的經典之作。但是1897年的佔領膠州 灣之舉,則顯示出威廉二世時期的莽撞和躁進。進入20世紀後,德國政府有 34. “Marschall an Wilhelm II,” 19.02.1897, GP. 14, Nr. 3673, p. 50. 這是威廉二世在文件上的眉批。. 35. “Wilhelm II. An Bülow, ” 07.11.1897, GP. 14, Nr. 3690, pp. 69-71. 詳細情況可參考王守中,《德國侵略山東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壽楊賓(編著),《青. 36. 島海港史(近代部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頁31-45。1898年3月6日簽訂的中德膠 澳租借條約主要的內容是:租借99年,德國可興建兩條鐵路,擁有鐵路沿線30里地區的採礦權, 以及德國在山東地區的優先權。故德文亦稱膠洲灣為Pachtgebiet(租借地)。 37. 引自Michael Fröhlich, Imperialismus: Deutsche Kolonial- und Weltpolitik, p. 75. 時間是1897年12 月6日,而且獲得國會議員的熱烈掌聲。畢羅夫說,「我們不願將其他人推入陰影中,但是我 們也要求在太陽底下佔有一席之地。在遠東,在西印度也是,我們會忠於德國的政治傳統,不 亢不卑地維護我們的權利和利益。」.

(14) .130..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5期. 一連串貿然的行動,製造了更大的國際的危機,例如1905和1911年的兩次摩 洛哥危機即是最好的例子。威廉二世的德國要想成為世界強權,強大的海軍 被認為是必要的。提爾皮茲擔任海軍部長後,立意於擴大德國的艦隊,雖然 他明知無法與擁有悠久傳統,且四處有據點的英國海軍相比擬,卻要使德國 艦隊強大至足以抵禦的程度,使英國不敢貿然攻擊。對威廉二世時期的德國 而言,強大的艦隊是世界強權的象徵,同時也是逼迫英國最後向德國靠攏的 外交武器。但是,擴艦計畫的結果適得其反,它使英國感受威脅,因而造成 英國尋求與法、俄的結盟。就德國的例子而言,殖民地的取得,艦隊的擴大 與世界強權的思想很密切地結合在一起。 就殖民地的發展而言,德國取得殖民地的時機與德國政府如何管理殖民 地有關係,俾斯麥時期與威廉二世時期有所不同;又,殖民地的發展卻又與 國內政局的發展有相互影響的關係,下一節會有簡要的討論。在新任海軍部 長的堅持下,膠州灣歸海軍部管轄,其餘的殖民地則依舊歸外交部管理。至 1897 年,德國在非洲和南太平洋的殖民地已有十二年的的發展機會,但是青 島的發展卻有後來居上之勢。造成發展差異的原因是管理者,管理的政策, 地區的地理人文的差異等不同的因素。. 四、殖民體制與殖民地的發展 俾斯麥對於殖民地不感興趣,他也未設立獨立的機構來管理殖民地。 1890 年前,殖民地的事務是由外交部政治局(Politische Abteilung, 1A)之下的 一 個辦公 室來 處理, 只有 少數幾 位辦 事人員 。1890 年才提 升為 殖民局 (Kolonialabtei- lung),依舊隸屬外交部,但只設有局長和幾位職員,例如 1897 年局裡有 4 位官員,十餘位助理和幾位書記員。殖民局的人手不多,卻必須 處理眾多事務,如編列殖民地預算,人事問題(任命、支薪、度假,發佈指示), 而且也得與國會交涉。20 世紀前 10 年中殖民局的組織逐漸擴大,也逐漸專 業化,一部份原因是 1904 至 07 年西南非和東非的動亂,另一個原因則是新 上 任 的 局 長 , 如 史 提 伯 (Dr. Oscar Stübel, 1900-1905)和 財 經 專 家 登 布 格.

(15) 1918年前德國的殖民體制與殖民. .131.. (Bernhard Dernburg, 1865- 1937, 任職期 1906-1910)採取積極的態度,而且德 國國內改革殖民地管理的氣氛也漸趨成熟。1907 年在登布格任內,殖民部終 於成立了,不僅組織較完備,合理,也有較清楚的管理殖民地的方針:至少 殖民局自成立後,宣布了保護原住民的官方政策。此外,1900 年之後,殖民 局的官員也被派到不同的專業學校受專業或語文的訓練。不過,在整個官僚 體制中,殖民部門的官員普遍地受到歧視,被認為是無能者工作的地方。38於 是,批評德國政府在 1907 年前沒有清楚,一貫的殖民政策,並不為過。 在提爾皮茲的堅持下,膠州灣地區一開始就交給帝國海軍部管轄,換句 話說,一開始就有個領導中心。提爾皮茲是個「有榮譽心,野心,衝勁的人, 性格樂天,聰明,對於事務帶有臆測和理想化的傾向,但是他在高位上卻有 個缺點,即容易只見事物的一面,而且傾全力達到一個目的,沒有全面考量 他的職位的普遍情況,以致於某方面的獲利,卻造成另一方面的損失」 39這 個評語似乎變成了預言,提爾皮茲的擴艦計畫以及他不肯妥協的態度,後來 帶來的英、德交惡的後果。不過,他的堅持和自信對青島殖民地的建設,卻 有很大的影響。他認為,海軍部有足夠的專業人才,有能力將青島建設成一 個「模範殖民地」,一方面用來證明海軍部的管理能力,一方面則用青島來 作為他的擴艦計畫的宣傳:海軍是全德人民賴以取得「世界地位」的重要工 具。提爾皮茲認為青島有三重的作用,一是海軍據點,二是商港,三是德國 在遠東的文化中心。為此,他在 1900 年斷然拒絕陸軍參謀總部以青島為進 攻基地的計畫,以及撤換他認為不適任的青島總督,為的是不讓任何事危害. 38. 此段主要參考L. H. Gann, Peter Duignan, The Rulers of German Africa 1884-1914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pp. 45-55. 至於在1890年設立殖民局的原因,Albert Wirz認為是 政府要安撫被賀哥蘭─桑吉巴條約激怒的擁護殖民者。見Albert Wirz, “Die deutschen Kolonien in Afrika,” in Rudolf von Albertini, Europäische Kolonialherrschaft 1880-1940(Stuttgart: Steiner. 39. Verlag, 1985, pp. 302-327), p. 306. 這是海軍上將Knorr在1897年對尚未任海軍部長的提爾皮茲性格的描述,引自Walter Hubatsch, Die Ära Tirpitz. Studien zur deutschen Marinepolitik 1890-1918(Göttingen/Berlin/Frankfurt: Musterschmidt Verlag, 1955), p. 12..

(16) .132..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5期. 到青島的發展。 40青島在庚子之亂後,能夠持續的發展,與提爾皮茲有密切 的關係。 另一個可能影響殖民地發展的中央機構是德國國會。國會對於殖民地有 立法權和預算審核權,變成一個管理殖民地單位之外的一股不可忽視的力 量。殖民地的利益衝突,因相關人士的投訴或媒體的揭發,時而在國會引起 激 烈 的 討論 ,也 會 對殖民 地 造 成一 些影 響 。例如 在 樸 特卡 繆(Jesco von Puttkammer)擔任喀麥隆總督期間(1895-1907),因為支持大農場主的政策,過 度壓榨原住民,以及屬下的軍官、士兵諸多違紀等問題,受到在喀麥隆的傳 教士和自由派商人的舉發,多次引起在國會中激烈的討論。就這件事而言, 國會雖然沒能直接影響喀麥隆的整體發展,至少造成樸特卡繆在 1907 年被 解職了。 41另外,在西南非,東非以及喀麥隆東南部等地在 1904 至 1907 年 間爆發的動亂也對國會的局勢發生影響。1907 年 1 月的國會選舉被稱為「霍 藤托藤選舉」(Hottentottenwahlen),殖民地的問題在這次選戰中成為主要選 戰的爭論點,造成支持政府殖民政策的保守聯盟獲得過半數席位,不僅肯定 了畢羅夫的世界政策,也使得政府可以從事改革,即殖民局的成立和新的殖 民政策。 42 如上所示,中央殖民機構的決策固然可以影響殖民地的發展,殖民地的 事件也有可能影響到中央的權力分配,但是在整個殖民體制中,對殖民地影 響最大的還是管理殖民地的總督和他的幕僚。殖民地的總督普遍地擁有發佈 法令、命令和規定的權力,針對當地的情況當機立斷地下決定。事後,總督. 40. 參見Fu-teh Huang, Qingdao: Chinesen unter deutscher Herrschaft, 1897-1914 (Bochum: ProjektVerlag, 1999), pp. 32-33.. 41. Horst Gründer,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Kolonien, p. 140. Wooddruff D. Smith, The German Colonial Empire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78), pp. 80-82. 這類事件 在德屬非洲發生過多次,多是傳教士聯合自由派的小商人控訴大農場主和殖民地政府對原住民 的暴行。. 42. Horst Gründer,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Kolonien, p. 69. Hajo Holborn, Deutsche Geschichte in der Neuzeit. Vol. III. Das Zeitalter des Imperialismus (1871-1945), pp. 104-105. 霍 藤 托 藤 (Hottentotten)是德國人稱呼西南非那瑪(Nama)族的名稱。.

(17) 1918年前德國的殖民體制與殖民. .133.. 必須回報中央,但是經常是已成既成事實,除非殖民地有醜聞被揭發或發生 亂事,否則中央不會加以干涉。總督之旁經常有個諮議會可參與討論政策, 由當地的歐洲人代表,有時也有原住民的代表組成,但是最後決定權還是在 總督的手中。於是,總督人選是否適任,攸關殖民地的發展。 在膠州灣擔任總督者都是海軍上校(Kapitän zur See),是軍事、民事的最 高決策者。諮議會則是由總督,加上海軍參謀副官、財政、營造、軍醫等單 位首長,以及兩位民政長,即歐人和華人的民政長,所組成。1899 年起有 3 位定居青島的德人代表,1902 年起成立的「華人董事會」可獲得邀請參加諮 議會,有發表意見的機會,但是最後下決定的還是總督。除了法院和郵政是 獨立的機構外,整個膠州總督府的行政體系由海軍完全掌控。提爾皮茲慎選 總督人選,例如他在 1898 年 10 月就以「無能顧慮膠州灣發展的長遠目標」 為由,把上任才 6 個月的第一任總督羅申達(Karl Rosendahl)撤職。 43由此可 見提爾皮茲對膠州灣殖民地的關注。在一貫的軍事指揮系統下,歷任的膠州 總督不斷地發佈法令、命令和規定,以德國人的「秩序」來建設殖民地,尤 其是在青島市,規定比在郊區更嚴格。 44 在其他的德國殖民地,總督擁有同樣的權力,但是中央的殖民機構卻無 法嚴格控制,前已提及的喀麥隆總督樸特卡繆只是其中一例而已。而且許多 文人出身的總督是否能夠控制其屬下的冒險之徒和軍官貿然的行動,亦是個 問題。德國在非洲和南太平洋的殖民地又具有複雜的地理、人文的因素,因 中央沒有一致的殖民政策,加上各地的總督有不同的因應之道,使得各殖民 地有不同的發展方向。 43. Fu-teh Huang, Qingdao: Chinesen unter deutscher Herrschaft, 1897-1914, pp. 39-40. 真正的原因 是,兩位德國的媒體人是於1898年夏季訪問青島後,在德國報紙上撰文批評青島建設緩慢。總 督府在規劃城市建設和土地拍賣的計畫也耗費了不少時間,引起佔領後就趕至青島的德商的不 滿,而不滿的聲音也傳回德國了。. 44. 有關在膠洲的各式各樣的命令、規定,詳見在青島出版的《青島官報》(Amtsblatt für das deutsche Kiautschougebiet, 1900-1914)。官報每週六出刊,收集各種命令、資訊(天氣、貨幣兌換率、物 價等),有關華人的德文法令附有中文翻譯。規定的事項涉及生活個個層面,大如「區分膠洲 區分內外兩界的詳細章程」,小至禁止採樵的命令。.

(18) .134..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5期. 這些非洲和南太平洋的殖民地於 1884、1885 年成為保護區之前,已有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德國的商人以及傳教士活動的地區。來自漢堡和不來梅 的德國公司相當成功地與英、法的公司競爭,建立了與這些地區的貿易關 係。除了西南非之外,貿易的主要項目是熱帶地區的產品,如棕櫚油、棕櫚 子、生膠等以交換德國的產品,如槍械、烈酒、紡織品、或英製的商品等。 在這些地區中,多種原住民部族並存,且相互不合的關係是很平常的現象。 在成為保護區之前,德國商人大多在海岸附近設立商站,透過當地的中間商 進行貿易,例如在喀麥隆的杜阿拉(Duala)族,在東非桑吉巴的穆斯林的政權 或印度人,也因此甚少介入非洲內地各部族之間的紛爭。但是在這些地區變 成保護區之後,先後出現的是集資而成的德國大企業,不僅企圖與內地建立 直接的貿易,而且收購大片土地,以建立農場,因而引起原住民部落的反抗。 為 了 管 理 德 屬 西 南 非 而 設 立 的 「 德 國 西 南 非 殖 民 會 社 」 (Deutsche Kolonialgesellschaft für Südwestafrika)即因此而受到黑瑞洛人(Hereros)和那馬 人的持續反抗而無力經營,1888 年起,德國政府只好派遣軍隊,最後在 1894 年正式接管。 45 彼得斯在東非的「德國東非會社」(Deutsche ostafrikanische Gesellschaft)也因企圖建立直接的貿易網,加上該會社的代理人對當地人殘暴 行為,引起了 1888 至 1889 年的海岸地區人民的反抗,俾斯麥又被迫派出遠 征軍,接著德國政府在 1891 年接管。 46德國政府派任的總督此後大權在握, 開始從事內部的征服,大約至 1907 年。此後德國在非洲殖民地的管理才進 入比較成熟的階段。 德屬非洲面積廣大,最小的多哥有大約 8 萬 7 千平方公里,最大的東非 則有 99 萬 5 千平方公里;而膠州地區的面積僅有約 550 平方公里。47非洲殖 45. Horst Gründer,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Kolonien, pp. 81-82. 有關非洲的部分,本文還參考了 Wooddruff D. Smith, The German Colonial Empire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78); L. H. Gann, Peter Duignan, The Rulers of German Africa 1884-1914 (Stanford:. 46.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L. H. Gann, Peter Duignan形容彼得斯是個自大,種族主義者,有殘暴的傾向,對英國有一種愛 恨交加的感覺。L. H. Gann, Peter Duignan, The Rulers of German Africa 1884-1914, pp. 11-12.. 47. 見 L. H. Gann, Peter Duignan, L. H. Gann, Peter Duignan, The Rulers of German Africa 1884-1914,.

(19) 1918年前德國的殖民體制與殖民. .135.. 民地的人種複雜,地形差異大,由熱帶雨林、草原至沙漠地區,故管理非洲 殖民地的總督所面對的問題與膠州總督不同。對於比較沒有經濟價值的地 區,或者已有穩固的原住民政權的地區,非洲的總督經常以間接統治的方 式,鬆散地管理而已,例如多哥的北部、喀麥隆的東北部、東非內陸大湖區 和南半部、西南非的南部和沿岸地區的沙漠。此外,影響這些殖民地發展的 另一項因素是,一些德國人成立的大公司紛紛在殖民地購買土地,建立大農 場。多數的總督採取配合的態度,在土地政策、原住民政策以及稅制上給以 配合。最極端的例子就是喀麥隆的總督樸特卡繆。他在任內繼續前任總督的 征服事業,擴大直接統治的領域。在經濟政策方面,他極力支持大農場的設 置,為了取得土地甚至在 1896 年發佈命令,宣布所有的無主的土地為皇室 的土地,也限制每戶原住民家庭所擁有的土地不得超過 2 公頃(ha)。樸特卡 繆自己也投資於 1897 年成立的「西非維多利亞墾殖會社」(Westafrikanische Pflanzungsgesellschaft Victoria),1904 年時,該公司以擁有 2 萬公頃的肥沃土 地以種植可可,並強迫原住民遷離,使不少人淪為無產的工人或成為挑夫。 在喀麥隆山(Kamerunberg)地區,「西非維多利亞墾殖會社」與其他兩家規模 較小的公司在 1913 年就擁有超過 9 萬公頃的土地,雖然被開發出來土地約 只有四分之一,但已有為數不少的原住民被迫改變他們的傳統生活。48此外, 樸特卡繆以官方不投資,但是抽取營利百分之十的條件給予「南喀麥隆會社」 (Gesellschaft Südkamerun, 1889 年成立)在東南部森林開發生膠的權力;1905 年該公司有 150 萬公頃的面積,而且因生膠在國際市場價格的上漲,大獲其 利。不過,生膠的生產並未被德國公司壟斷,在一次大戰前,依然有 49 家 公司,數千位非洲商人以及 2 至 3 萬名挑夫參與生膠的生產。 49 1898 年,1901 年,在喀麥隆的德國傳教士和自由派的商人聯合國內的 反樸特卡繆的勢力,在報紙上發表文章抨擊喀麥隆的虐政。雖然每次都略有 p. X. 該頁中有德國所有殖民地的一覽表,即使太平洋殖民地的總面積也有249054平方公里。 48. Horst Gründer,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Kolonien, pp. 146-147. 1899年時,在喀麥隆山地區已有4. 49. Horst Gründer,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Kolonien, pp. 143-144, 148.. 千名原住民為德國墾殖公司工作了。.

(20) .136..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5期. 收穫,例如 1903 年的抗議後,中央殖民局修正「王室土地法」 ,明確的規定 「原住民的居住地和耕地不能無緣無故的被奪走」 ,但樸特卡繆總督依然我行 我素。於是 1905、1906 年有一股更強大的反對勢力形成,同一批傳教士和 商人提供總督違法的證據,在德國國內引起激烈的討論和批評,最後總算使 這位總督在 1907 年 5 月去職。接替的賽茲(Dr. Theodor Seitz, 1907-1910)總督 雖然採取「維護黑人」的政策,努力使原住民不受過度的剝削,但是仍無法 遏止原住民工人遭到大農場的殘酷對待和剝削。 50 其他德國非洲和太平洋殖民地也有類似的發展趨勢。總督或出自於本身 的種族優越的信念,獲利的意圖,或由於大農場所有者的壓力,經常會以行 政手段幫忙取得土地,以收稅(只收現金),如茅屋稅或人頭稅等方式迫使原 住民為白人工作。殖民地的開發對原住民社會和生活方式所造成的衝擊則因 地而不同,討論此問題時,必須考慮不同的因素,如該地白人的移民的多寡, 開發地區的人文和地理條件,殖民者所採取的政策,以及原住民的因應方 式。例如位處西非的多哥和喀麥隆,因氣候酷熱潮濕,對身體健康的威脅大, 德國移民最少,1913 年的白人人口分別是 368 和 1871 人。51多哥的情況也因 此比喀麥隆好。雖然也有德國人的大農場,但是居住於多哥沿岸地區,與西 方人有長久貿易關係的當地人能夠很快地適應,在生產棕櫚油、棕櫚子、可 可等方面甚至比德人的農場多。自 1913 年當地領袖的一封申訴書的內容沒 有特別嚴重的控訴可見一般:要求黑人、白人有法律上的爭議時,黑人享有 平等地位;取消上腳鍊和杖刑;降低人頭稅。 52這些白、黑不平等的措施可 以說在殖民體制下的正常狀況,可說是白人優越感的表現,不足為奇。不過 50. Horst Gründer,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Kolonien, pp. 147-151. 因工作沈重、衛生不佳,有些農 場的工人死亡率約有30%。雖然1902、1909、1913都有立法保護工人,但實際上沒有改善多少。 傳教士因此稱之為「國家的奴隸制」。. 51. 這 裡 所 列 的 人 口 數 參 考 了 註 釋 47 的 一 覽 表 以 及 Uwe Timm, Deutsche Kolonien, (Köln: Kipenheuer & Witsch, 1986), pp. 197-203. 兩者的數字有些微的差異。這些人口數字也包括殖民 政府的行政人員。在此使用白人一詞,因為列出的數字還包括其他歐洲國家的移民。. 52. Horst Gründer,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Kolonien, p. 135. 多哥狀況比較好的一個原因是,總督 策許(Graf Julius von Zech, 1903-05代理,1905-10)不片面偏袒德國的公司。.

(21) 1918年前德國的殖民體制與殖民. .137.. 多哥的情況顯示出,該地的原住民社會比較有自我調整的機會,不致於完全 受德國人的宰制。 最嚴重的地區是東非和西南非,1913 年的白人人口分別是 5336 和 14830 人。雖然是最大的兩個殖民地,但是適合建立農場的地區並不多,在東非白 人移民的地區主要在東非北部的奇力曼扎羅山(Kilimandscharo)附近地區;在 西南非主要在後來的首都溫土克(Windhoek)附近和以北的雨量較多的地區, 殖民地面積雖大,但是有 70%的土地甚至不能種植耐旱的植物。在東非,當 德國的總督要將其稅收制、以及強迫種植棉花制延伸到南部草原區時,遭到 一些先前不受德人控制的部族聯合的反抗,這就是 1905 至 1906 的「馬吉─ 馬吉」(Maji-Maji)的反抗。德國軍隊殘暴地鎮壓,反抗者共有 7 萬 5 千人死 亡,潘瓦族(Pangwa)由原先約 3 萬人減少至 1 千至 1 千 5 百人左右,而反抗 的中心溫古尼(Ungoni)地區的人口則減少一半。在西南非的黑瑞洛和那馬族 先後在 1904 年起而反抗德國人的統治,原因主要在於牛隻,土地以及逐漸 增加的白人移民之間所造成的衝突。經過了 3 年的戰爭,在德軍的圍剿戰術 之下,黑瑞洛族人或戰死,或被德軍蓄意驅趕入沙漠,缺水而死,或者之後 死於集中營之中,人口由原先的 6 至 8 萬人減少為 1 萬 5 千人左右;那馬族 的人口據估計減少了一半。反叛的部族被解散,土地和財產由殖民政府沒 收。 53德軍在這兩個地區的暴行,是德國殖民史上最黑暗的一章。 「膠州灣保護區」一開始所設定的目標就是一個海軍據點,商港和德國 的文化中心,以作為向內地發展的橋頭堡,從來就不是容納大量移民的墾殖 的殖民地。要達到前兩個目標,就需要港口以及連接內地的鐵路;要成為文 化中心,就得有一個德國的城鎮以展示德國式的效率和秩序。對殖民地建設 的整體規劃在 1898 至 1899 年準備就緒,這是青島與其他德國殖民地最大的 差異。此外,在保護區內也沒有大規模的動亂。至 1900 年的義和團大動亂 53. Horst Gründer,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Kolonien, pp. 113-124(西南非), 158-161(東非). 亦可參 考Albert Wirz, “Die deutschen Kolonien in Afrika,” pp. 309-312. 引起反抗的原因,簡單地說,是 原住民傳統的游牧方式以及牛隻具有的社會、政治地位的價值受到殖民政府和白人移民牧場經 濟方式的衝擊。此外,白人鄙視黑人,平時即有虐待、欺詐等不法的事。.

(22) .138..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5期. 期結束前,為了保護在山東內地的傳教士和德國的鐵路工程師和設備,好戰 的總督葉士克(Paul Jaeschke, 1851-1901)幾次派遣小支部隊出擊,例如 1899 年 3 月進攻日照,造成相當的破壞,並俘擄了 5 位當地仕紳回青島當人質, 直到給天主教會的補償辦妥才釋放。1900 年 10 月下旬的攻擊高密附近 4 個 村莊,造成 400 人死亡, 54可說是膠州總督府所主導的最重大的軍事行動。 因為新任山東巡撫袁世凱(1859-1916)與德國的山東鐵路公司達成合作協 議,且葉士克於 1901 年 1 月 27 日病逝,加上繼任總督托爾伯(Oskar Truppel, 1854-1931)也採用與山東巡撫合作的政策,使得膠州地區往後能夠和平地發 展。長約 395 公里的膠濟鐵路能夠於 1904 年 6 月 1 日正式營運,與此合作 的政策有關。 干擾其他殖民地的問題,如土地和勞動力的問題,在青島,前者以總督 府直接壟斷土地買賣的方式解決,後者則因山東人口眾多,習於勤奮工作, 勞動力來源並不缺乏。在膠州灣的地區所實施的土地政策很特別,與在德國 其他殖民地的紛亂現象不同。佔領膠州灣後,德國軍方立即宣布禁止所有佔 領區的土地買賣,隨後由總督府以公定價格收購土地,於整個都市規劃完成 後,再擇日公開拍賣,由最高價者得標;購得土地者必須在 3 年內依照先前 提出的計畫完成建築計畫,若未完成,可再展期 5 年,如未完成,總督府可 以以半價購回土地;購得土地者依照地價年交 6%的土地稅,往後出售則必 須繳交三分之一的土地增值稅。 55這套政策引起了趕至膠州灣的德國商人的 不滿,因為第一次土地拍賣是在 1898 年 10 月 3 日才舉行,不過殖民政府嚴 格控制土地買賣卻阻止了可能發生的紛爭以及土地投機。至於被迫出售土地 的華人是否全出於自願,以及他們往後的生計如何,總督府認為收購價錢合 54. 「青島官報」(Das Amtsblatt)有詳細的戰況報導1:17, 27.10.1900, p. 124;1:19, 10.11.1900, p. 142-. 55. 整個土地制度以及與華人的事務都與施蘭麥爾(Wilhelm Schrameier, 1859-1926)有極密切的關. 143. 可參考王守中,《德國侵略山東史》,頁152-160。 係。施蘭麥爾在佔領膠州灣後不久即由德國北京使館至膠州灣,負責與當地居民談判購地事 宜。1900至1909年他擔任青島華人民政局局長。詳細的情況可見,Wilhelm Schrameier, Aus Kiautschous Verwaltung. Die Land-, Steuer- und Zollpolitik des Kiautschou-Gebiets (Jena: Verlag von Gustav Fischer, 1914)..

(23) 1918年前德國的殖民體制與殖民. .139.. 理,未多加關切。 56 青島的建設需要眾多的工人,不只是建築地、鐵路、碼頭等地,甚至後 來青島市區的主要交通工具的人力車,都需要勞動力,而這在人口多的山東 並不成為問題。不過,總督府以為了取得廉價勞工,以總督的命令規定工人 的日薪或人力車伕的費用,對一般工人並未多加關照。青島雖然並未發生如 在一些德屬非洲殖民地的虐待工人致死的殘酷事件,但是眾多不識字的華工 在規定森嚴的青島市區,常因違反細微的規定而受到警察的取締與懲罰,還 是必須承受殖民者所強加的秩序。 57 在青島,德國人的優越感在個個層面上都很明顯地表現出來,在醫療方 面如此,在居住方面是如此,在司法制度上也是如此。總督府所秉持的兩大 原則是華、德(歐)人分隔,降低管理費用。於是總督府將推展華人教育、改 善華人醫療的事交給在青島的傳教會;將華人集中在靠近青島大港和小港的 大鮑島地方,以及位於市郊,讓工人居住的台東鎮和台西鎮;而德國人選擇 居住的面臨黃海,今日青島灣和匯泉灣沿岸的地區,因北有嶗山擋住冬天北 風,夏日則有來自海洋的海風,比較健康,並且禁止華人居住於歐人地區 58。 有關華人司法則交給會講中文,略受法律訓練的德國人,稱為「華人審判廳 長」 ,在考量華人律法、習俗之下,迅速且便宜地解決華人之間的法律紛爭。59 比較特別的是所謂的「大規模的文化工作」,那就是,1909 年成立的「德華 特別高等專門學堂」(Deutsch-chinesische Hochschule),是德國其他殖民地所 沒有的。這所由提爾皮茲提議,漢學家法蘭克(Otto Franke, 1863-1946)至北京 與張之洞(1837-1909)談判而成立的大學,計畫用來訓練中國的技術、法律、 農林以及醫學的人才。不過,德國的投資(首次 60 萬,然後每年 13 萬馬克) 56. Fu-teh Huang, Qingdao: Chinesen unter deutscher Herrschaft, 1897-1914, p. 81. 第三任總督,1898. 57. Fu-teh Huang, Qingdao: Chinesen unter deutscher Herrschaft, 1897-1914, p. 114-125. 有關居住的規定,可參考Wilhelm Schrameier, Kiautschou, seine Entwicklung und Bedeutung. Ein. 年在膠州灣任軍官的托爾伯曾在一篇給海軍部的報告中提到以武力沒收4塊小塊的土地。 58. Rüchblick (Berlin: Verlag von Karl Curtius, 1915), pp. 37-38. 官方所提出理由是「健康考慮」。 59. Wilhelm Schrameier, Kiautschou, seine Entwicklung und Bedeutung. Ein Rüchblick, p. 72. 杖刑是 慣用的處罰方式,其次是罰款。.

(24) .140..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5期. 的目的還是寄望於未來能收回利息。 60 與其他的德國殖民地比較起來,在海軍部的管理下,青島的經營比較有 系統,發展也比較迅速,而且除了最初 3 年的混亂情況之外,青島並沒有出 現如東非和西南非那般的大動亂。提爾皮茲的堅持,膠州總督的照規矩行 事,華人的實際態度,使青島能夠較順利的發展,人口也持續增加。1913 年 住在膠州地區的歐洲人有大約 2 千 4 百人(不包括約 2 千 5 百人的駐軍),而 華人已由佔領初期的 6 至 8 萬人增加至 1913 年的 18 萬 7 千人了。 61. 五、結語 德國的殖民體制與國內的憲政體制,政黨政治,以及逐漸強化的民族意 識有密切的關係。自 19 世紀最後 20 年開始,歐洲列強似乎想像自己正從事 著一場生死存亡的戰爭,而且這種感覺在新近建國的德國更為強烈。英、法 兩國是老牌的殖民國家,已先佔據有利的地區,俾斯麥的德國只好以佔據經 濟效益不高的地區作為穩住內政的一個幌子,卻不願意承擔起管理殖民地的 責任。在中央沒有清楚的殖民政策下,俾斯麥的保護區體制又讓不願負責任 或種族主義者在殖民地任意作為而崩潰。威廉二世時代也沒有更好的概念, 對大部分殖民地無法合理地管理,雖然 1907 年之後有所改善,已造成了很 多的犧牲者。 德國的支持海外殖民者也憑空想像,海外殖民地可以順利解決所有的經 濟和社會的問題,卻未認真地考慮實際的可行性。海外殖民地作為接受德國 人的移民區並未成為事實。直到 1913 年,德國的所有殖民地總共也只有不 超過 2 萬 4 千人的移民,自統計數字可看出,絕大多數的德國人移民的目的 地是美國。 62就殖民地的經濟價值而言,德國與其殖民地的貿易值固然持續 60. 61. Otto Franke, “Die Deutsch-chinesische Hochschule in Tsingtau, ihre Vorgeschichte, ihre Entwicklung und ihre Aufgaben,” Marine-Rundschau, 20 (1909), pp. 1322-1324. 見「青島官報」(Das Amtsblatt), Jg. 14 (1913), p. 195. 膠州總督每隔3年有人口統計,都會在「官 報」刊登人口統計數字。. 62. Horst Gründer,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Kolonien, p. 236. 在1880-1893的期間,大約有180萬德國.

(25) 1918年前德國的殖民體制與殖民. .141.. 上升,但是只佔整體的進出口值的 0.5%和 0.6%而已,經濟價值甚低。 63同 樣地,德國的資金也很少投資於殖民地,1906 年約 0.2%,1914 年也只有 2.1 %而已,主要的投資地區還是在歐洲和美洲。 64德國的大金融界對於不確定 的投資裹足不前,除非有政府的保證。而機器製造業、電子、化學等大企業 則寧願在世界市場上尋求機會,以技術的創新來確保其市場。 65殖民地並沒 有帶給德國實際的利益。相反地,殖民地對德國而言是個虧本生意。除了多 哥和薩摩亞收支能夠平衡之外,所有其他殖民地都必須仰賴帝國的補助。自 設立保護區至 1914 年止,國會總共撥給非洲的殖民地 4 億 5 千 150 萬馬克, 給青島(至 1913 年)1 億 6 千 2 百萬馬克的補助。 66這個數字也顯示出青島在 所有德國殖民地中的特殊地位。如果再加上鎮壓西南非、東非以及 1900 年 派軍遠征中國的軍事花費,德國當真所費不貲。 67 德國的殖民夢想雖然未因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而終止,但是所有的殖 民地卻被英、法、日(青島)等列強瓜分了。這些德國前非洲殖民大多在 1960 年代獨立,接受英、法等國家的統治,比德國的統治還長,德國殖民時代的 影響恐怕已消失殆盡。至少這些非洲國家的國語大部分是英語或法語,不是 德語。至於青島,德國留下了一個現代的城市,成為往後發展的基礎。許多 德國時代的建築物現在依然存在,膠濟鐵路也營運著,青島依舊是一個為人 喜好的度假城市。中國人對於德國人似乎沒有因為青島這段時間而有很惡劣 的印象,尤其是日本在 1922 年將青島歸還中國後。青島的膠澳商埠在 1928 人移民海外,90%的人前往美國。 63. Horst Gründer,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Kolonien, p. 238. 這是1910至1913年的數字。. 64. Wolfgang Mommsen, Imperialismus: Seine geistigen, politischen und wirtschaftlichen Grundlagen, p. 36.. 65. 66. Wolfgang Mommsen,. Imperial Germany 1867-1918.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ety in an. Authoritarian State, pp. 85-89. 前一數字見Albert Wirz, “Die deutschen Kolonien in Afrika,” p. 306. 後一數字見Jork Artelt, Tsingtau. Deutsche Stadt und Festung in China 1897-1914 (Düsseldorf: Droste Verlag, 1984), pp. 67-69. 據Artelt的統計,同一段時間膠洲總督府的稅收總共約3千4百餘萬馬克。. 67. Horst Gründer,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Kolonien, p. 239. 西南非5億8千5百萬,東非及中國各2 億4千萬馬克。.

(26) .142..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5期. 年出版了一本英文書,很驕傲地呈現青島進步的地方,除了漂亮的海灘、優 美的風景、先進的消防設備、訓練優良的警察等,並沒忘記提起請德國專家 在青島訓練德國狼犬一事。 68. 68. Kiao-Ao Commercial Port, Review of Tsingtao (Tsingtao: The Tsingtao “Times” Publishing Co., 1928)..

(27) 1918年前德國的殖民體制與殖民. .143.. 徵引書目 一、中文 1.. 王守中,《德國侵略山東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8。. 2.. 壽楊賓,《青島海港史(近代部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86。. 二、西文 1.. Artelt, Jork. Tsingtau. Deutsche Stadt und Festung in China 1897-1914, Düsseldorf: Droste. 2.. Eley, Geoff. “Reshaping the Right: Radical Nationalism and the German Navy League,. 3.. Franke, Otto. “Die deutsch-chinesische Hochschule in Tsingtau, ihre Vorgeschichte, ihre. 4.. Franzius, Georg. “Kiautschou,” Marine-Rundschau, 3 (1898), pp. 411-432.. Verlag, 1984. 1898-1908, ” The Historical Journal, 21 (1978), pp. 327-354. Entwicklung und ihre Aufgaben,” Marine-Rundschau, 20 (1909). 5.. Fröhlich, Michael. Imperialismus: Deutsche Kolonial- und Weltpolitik, München: Deut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1994.. 6.. Gann, L. H. Duignan, Peter. The Rulers of German Africa 1884-1914,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 7.. Gründer, Horst. Geschichte der deutschen Kolonien, München, Wien, Zürich: Schöningh, 1985.. 8.. Holborn, Hajo. Deutsche Geschichte in der Neuzeit. Vol. III., Das Zeitalter des Imperialismus, Frankfurt/Main: Fischer Taschenbuch Verlag, 1981.. 9.. Huang, Fu-teh. Qingdao: Chinesen unter deutscher Herrschaft, 1897-1914, Bochum: Projektverlag, 1999.. 10. Hubatsch, Walter. Die Ära Tirpitz. Studien zur deutschen Marinepolitik 1890-1918, Göttingen/Berlin/Frankfurt/Main: Musterschmidt Verlag, 1955. 11. Kiao-Ao Commercial Port (eds). Review of Tsingtao, Tsingtao: The Tsingtao “Times” Publishing Co., 1928. 12. Lee, Kuo-chi. Die chinesische Politik zum Einspruch von Shimonoseki und gegen die Erwerbung der Kiautschou-Bucht. Studien zu den deutsch-chinesischen Beziehungen von 1895 bis 1898, Münster: C. J. Fahle GmbH, 1966. 13. Lepsius, Johannes. Baltholdy, Albrecht Mendelssohn. Thimm, Friedrich (eds). Die große Politik der europäischen Kabinette, 1897-1914. Sammlung der diplomatischen Akten des.

(28) .144..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5期. Auswärtigen Amtes, Berlin: Deutsche Verlagsgesellschaft für Politik und Geschichte, 1924. 14. Mommsen,. Wolfgang. J.. (eds.).. Imperialismus:. Seine. geistigen,. politischen. und. wirtschaftlichen Grundlagen. Ein Quellen- und Arbeitsbuch, Hamburg: Hoffman und Campe Verlag, 1977. 15. Mommsen, Wolfgang J. Imperial Germany 1867-1918. Politics, Culture, and Society in an authoritarian State. Translated by Richard Deveson, London/New York/Sidney/Auckland: Arnold, 1995. 16. Nipperdey, Thomas. Deutsche Geschichte 1866-1918. Vol. II., Machtstaat vor der Demokratie, München: C.H. Beck, 1992. 17. Osterhammel, Jürgen. Kolonialismus. Geschichte-Formen-Folgen, München: Verlag C.H. Beck,1995, 3. Auflage, 2001. 18. Reinhard, Wolfgang. Geschichte der europäischen Expansion, Vol. III., Köln: Kohl-hammer, 1998. 19. Reinhard, Wolfgang. Geschichte der europäischen Expansion, Vol. IV., Köln: Kohl-hammer, 1990. 20. Schöllgen, Gregor. Das Zeitalter des Imperialismus, München: Oldenbourg Verlag, 1994 21. Schrameier, Wilhelm. Aus Kiautschous Verwaltung. Die Land-, Steuer- und Zollpolitik des Kiautschou-Gebiets, Jena: Verlag von Gustav Fischer, 1914. 22. Schrameier, Wilhelm. Kiautschou, seine Entwicklung und Bedeutung. Ein Rckblick, Berlin: Verlag von Karl Curtius, 1915. 23. Smith, Wooddruff D. The German Colonial Empire, Chapel Hill: The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1978. 24. Timm, Uwe. Deutsche Kolonien, Köln: Kipenheuer & Witsch, 1986. 25. Wehler, Hans-Ulrich. Das Deutsche Kaiserreich 1871-1918, Köln: Vandenhoeck und Ruprecht, 4. Auflage, 1980. 26. Wehler, Hans-Ulrich. Bismarck und der Imperialismus, Frankfurt/Main: Suhrkamp Verlag, 1984. 27. Wirz, Albert. “Die deutschen Kolonien in Afrika,” in Rudolf von Albertini, eds. Europäische Kolonialherrschaft 1880-1940, Stuttgart: Steiner Verlag, 1985, pp. 302-327..

(29) 1918年前德國的殖民體制與殖民. .145.. German Colonialism and Colonies before 1918 Huang, Fu-teh Department of History,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The purpose of establishing colonies was to serve the interest of the mother nation economically and socially. For a late comer as Germany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colonies also provided the psychological reassurance of their ability in claiming the membership of super powers. It was stated that without establishing colonies, Germany could not be taken as one of the superpowers, and without being considered a superpower, Germany would face a life threatening crisis. While Bismarck was rather conservative in colonization, William II was much more active, which reflected the grave economic, social and psychological changes in Germany since her unification. Germany’s colonial institution, which lasted no more than 40 years, provides an excellent example of the three-way interactions involving the imperial policies towards the colonies, the governance of the colonies, and the reaction of the people in the colonies.. Keywords: Colonialism, Bismarck, Schutzgebiet, William(Wilhelm) II, Weltpolitik.

(30) .146.. 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第25期.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目的) 、各種公民團體、 公民活動(參與) 、 目的) 各種公民團體 公民活動(參與) 公共領域與法治規範。..

七、選手來源及限制:選手應具有中華民國國籍,青年組限民國89年1

Der älteste Bericht eines chinesischen buddhistischen Pilgermönchs über seine Reise nach Indien mit Ü bersetzung des Textes, Wiesbaden 2005b. Fludernik, Grenze und

生殖醫學中心

勞動部為促進青少年就業,及培訓契合企業需求之優質專業技術人 力,自民國 92 年與教育部合作,引進德國「雙軌制」(Dual

凡中華民國國民,年滿 20 歲以上、65

具中華民國國民身分,年滿 20 歲以上,65

1.具中華民國國民身分,年滿 20 歲以上,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