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我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師資供需問題研究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我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師資供需問題研究"

Copied!
4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我國高融工業職業學校師資供需問題研究

我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

師資供需問題研究

藝術學院工藝系

楊朝祥﹒謝澄漢

壹、研究緣起與重要性

國家經濟建設之實施,首重技術人力之培育。工業職業學校為工業技術人力的重要 培育機構,為配合我國經建發展的急切需求,應加速發展工業職業教育。近年來,我國 工業職業教育在政府的大力提倡之下,在量的增加方面極為快速,但也正由於發展過於 快速,使工職教育存在著很多問題,其中尤以師資問題最為嚴重,茲闡述如下:

工職卸責素贊亟待提高

一、就學歷及資格而言 根據行政院經建會人力規劃小組及教育部教育計劃小組於七十一年五月編印之「我 國中等學校科技教師人力結構調查研究報告」指出(詮一) ,我國工業職校工場教師計 有 3 , 555 人,具有學士以上學位者有 2 , 091 人,佔 58.83% ,另外 42.17%的教師只 具有專科學校或專科以下之學歷(參閱衰 1-1 )。 表 1-1 我國工業職校工場教師學位概況表 學位 博 士 間-才- 專 科 其他學位 無學位 A 口 計

人數

1

10

2

,

080

1

,

160

66

238

3

,

555

百分比

0.03%

0.3% 58.5% 32.6%

1.9%

6.7%

100%

資料出處:教育部,我國中等學校科技教師人力結構調查研究報告。 該研究報告同時指出(註二) ,我國工業職校教師之資格概況,合格教師計有 2 , 244 人,伯 63.1

%

,非合格教師具有 1 , 311 人,佔 36.9% (參閱衰 1-2 )。

(2)

師大學報第三+期 衰 1-2 我國工業職校教師資格概況表 資格 合格教師 技藝教師 試用教師 其他資格教師 i口'>. 計

人數

2

,

244

740

366

205

3

,

5551

百分比

63.1%

20.8%

10.3%

5.8%

100%

資料出處: (同表 1-1 )。 以上資料顯示我國工職教師的資歷約有百分之四十不符規定,.亟須給予補救措施, 使非合格教師均能成為合格教師。

二、以優良工科教師應具備之能力而言

在約百分之六十的合格教師中,雖然其資格合於規定,但若以「能力本位 J 的精神 來評鑑工職教師的素質,則工職師資有待提高的必要性將?意見顯著。由於工科教師的特 殊性,優良的工科教師必須具備多樣的能力,諸如教師一般能力涵養,行業理論、行業 技術及教育專業能力等。 r 按我國現有工職工科教師之來源約可分為五類: (→師範院校工業教育系工職組畢業者。 (斗師範院校工業教育系工技組具有專業科目二十學分者。 (三)普遍大學工學院及技術學院相關科系畢業者(依部頌中等學校教師登記辦法規 定〉。 (四)專科學校相關科畢業者。 但)高工畢業程度具有五年工廠經驗者。 表 1-3 工職教師來源及能力比較表

師 資

工 工 工 工 局

優敬及師其

*

輔一

教 教 且 可-專 工 系 系 院

之備力

工 工 相 程 職 技 關 關 應能 教師一般能力涵養 優 優 優 良 中

fJ

業 理 論 中 中

fJ

業 技

中下

fJ

業 經 驗

中下

優 教育專業能力

資料出處:“高雄市工業職業教育美日考察團赴美日考 察工職教育報告"。 -604,...,

(3)

~圓高融工業職業學校師資供需問題研究 上述五煩來源所培育的工科師贅,由於學經歷背景的不同、他們在工職學校表現的 能力求準有很大的差異,黨就上述五種不同來源的師資以優良工科教師所應具備的能力 作比較如衰 1-3 所示(註三)。 由表 1-3 之分析,可見目前我開工職現有之合格工科師資中,不管其來源如何,如 以優良工科教師應具備的能力加以評量,都有某方面的不足,是以都亟需予以補救措施, 以提高其素質。

工職師資數量亟需大量積充

根攘教育部於六十九年六月編印的「中等學校未來十年教師需求量推估研究」指出,

在未來十年內(自六十八學年度起至七十八學年度正) ,我國工職學校每年約須聘用工

科專業師資 457 至 677 人(註四)。但目前工職師資培育機構的容量十分有限,每年的 畢業生不足 200 人,尚不及需求量的一半。按目前實際培育工職師資的機構只有師範大 學及彰化教育學院兩校的工教系。茲將兩校每年可以培育的工職師資數量與每年工職師 資的需求量比較如表 1-4 (註五)。

充。

表 1-4 工職師資供需統計表

時要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師範大學

60

60

60

78

77

79

82

80

教育學院

52

79

81

76

75

75

75

l口k

112

139

141

154

152

154

157

155

需 求

457

679

677

516

559

549

599

610

缺 額

345

540

536

362

407

395

442

455

資料出處:楊朝祥,工職師資質與量的問題及其對策,工業職業 教育雙月刊三卷十期。 由以上的敏述,可見我國目前工職師贅,在素質上既有待提高,在數量上更亟待補

師資需求量之資料欠缺

以上雖列舉出未來工職工科師資的需求量,但其資料不夠詳盡,缺乏實際價值。 關於工職師資需求量之推估,最新而且推估期限最長者,為教育部編印之「中等學 校未來十年教師需求量推估研究 J ,但該研究只推估工科師資需求量之總數,未將現有

(4)

師大學報第三十期 各科之數量分別予以推估。 我國工職即將實施新課程,原有之三十多科將合併為五群,各群之師資需分別培育, 並且各群之需求量不一。是以上述研究所得之資料無法提供有關當局決定師資培育機構 每年的招生數量,亞須有更完善的推估資料。

師資素費的提高亟待更完善的規畫

我國工職師資的素質有待提高的情況已如上述。關於提高師資之對策,各專家學者 論述頗多,但或者所論只屬個人之意見,未經韻密廣泛的意見調查研究;或者所論只偏 於某一方面,未能作各層面之探討;或者所論只提原則,未能列舉具體的實施辦法。因 此,雖有很多建議,但大多未能被教育當局探納實施,導致工職師資素質低落的情況, 多年來尚未能有重大的改善。 因此,經過頓密廣泛的意見調查,提供具體可行方案的有關提升工職師資的研究亟待

進行。

基於上述的認識與動機,決定本研究之目的如下:

拉估工職師資的需求量

本研究將推估未來十年(自民國七十三學年度起至八十二學年度正)我國工職師資 的需求量,俾供教育行政當局規畫師資培育機構各群招生名額之參考,使我國未來工職 師資之供需能逐漸平衡,進而提高工職教育之水車。 探討解決工職師資質與量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一、確立我國工職師資應具備的專業能力。 二、研擬我國工職師資的培育途徑。 三、探討我國工職師資在職進修之現況及改進之道。 四、依據研究及調查結果,研擬解決我國工職師資質與量的問題之對策,做為教育 當局規晝師資培育之參考。 【末節附註】 註一:行政院經建會人力規畫小組暨教育部教研會教育計量小組編印,我國中等學校科 技教師人力結構調查研究報告,七十一年五月,頁 18 。 註二同註一,頁 25 。 註三:高雄市工業職業教育美日考察團,赴美日考察教育報告,七十一年十二月,頁 58 。

(5)

-606-設國高融工業職業學校師資供需問題研究 註四:教育部編印,中等學校未來十年教師需求量推估研究,六十九年六月,頁 47 。 註五:楊朝祥,工職師資質與量的問題及其對策,工業職業教育雙月刊三卷十期,七十 二年二月,頁 17 。

貳、研究範圍內容與方法

關於L 我師質量的才真估

一、研究範團與內容 本研究之範圍,就時間方面言,係以六十九至七十二學年度之資料為根據,推估七 十三學年度至八十二學年度之高工各科教師需求量 b 就所欲推估之學科教師類別言,本 研究所推估的包括公私立高職(含日夜間部及補校三部份)工業類科之需求量。就調查 對象而言,本研究對資料之搜集乃採普查性質,故調查對象包括台灣省、台北市及高雄 市之所有公私立高工職校(含附設工科之普通高中)。

二、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研究係採用趨勢分析及推估法研究,亦即根據過去的發展趨勢推估未來十年高工 各科教師的需求量。 為蒐集過去資料作為趨勢分析及推估之根據,須先編製調查表,用調查法調查過去 四年的有關資料以供應用。 故本研究之主要研究步驟有五,即: (→建立推估程式及編製調查表。 仁)利用調查表調查過去四年之有關資料。 (三)根據調查研得之資料分析過去之發展趨勞。 個)根接過去發展趨勢及推估程式推估未來十年之高工各科教師需求量。 但)撰提報告。 主、關於才在估程式之說明 師大教育研究所會於民國六十四年及六十六年接受教育廳委託由黃昆輝教授主持完 成「台灣省未來六年國小教師需求量之推估研究 J ,首開我國師資人力系統推估之先河。 其後,師大教育研究所叉於民國六十六年接受教育部委託,進行「園中數理學科教師需 求量推估研究」。民國六十九年,該所復完成「中等學校未來十年教師需求量推估研 究。」 本研究係參酌上述三項研究所用之推估程式,建立適合工職師資需求量推估之可靠

(6)

哥大學報第三十期

模式。

由於工職教育與普通教育相較之下,有其特殊性,其師資之需求趨勢,亦有差異, 故師資需求量,除由過去之趨勢推估外,尚考慮了下述之因素: (斗配合教育部「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實施計畫 J 之各項規畫。 仁)依教育部工職新課程修訂草案,將由各科分別調查所得之資料,合併為機械、電 機電子、土木建築、化工及工藝等五群分別推估各群師資之需求量。 四、研究限制 工職師資的需求,常受科技整合變遷的影響。例如資訊與自動化時代的來臨,使此 兩方面師資的需求突增,並使若平科別的師資逐漸滅少。但此方面變遷之影響甚難預先 估算。故本研究關於未來十年工職師資需求量之推佑,除:考慮前述諸項因素外,未能將 科技整合變遷的影響予以估算,此為本研究之限制。 五、調查表格之設計 為搜集推估研究所需之資料,編製了下列二種調查表: (→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暨高級中學附設工業類科學生數及專業科目選修情況調查表。 (二)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暨高級中學附設工業類科職業科目教師狀況調查表。

關於探討解決工我師資與量的問題及其解決方法

研究範園

本研究意見之調查對象包含台灣地區所有公私立工職、工農(農工)、商工(工商) 及高中附設工科的校長、教務主任、實習主任、教學組長、各科科主任與專業科目教師。 再研究內容與方法 (→師資所須具備專業能力之確立 確立師資所獨具備的專業能力有二大目的:一可用以檢討目前師資培育途徑有何不 當之措施,並攘以提出改進之道;一可用以評按目前之在職教師所 2頁加強之專業能力, 以作規畫在職進修之依攘。 本研究根攘「能力木位」之精神,分析工職教師所需具備之能力。 仁)研擬具體可行的師資培育途徑 根攘前項研究所確立之師資應具專業能力,並考慮我國當前教育及社會狀況,研擬 具體可行的師資培育途徑。 (司探討師實在職進修之現況及缺失 探討目前工職教師在職進修之概況及所應興革之措施。 -6個~

(7)

書長國高鼠工業職業學校師資供需問題研究

奎、工職師資需求量推估有關問題之探討

工職師資供求之影響因素

教師供求之影響因素很多,包含有教育系統內與教育系統外兩大因素。 教育系統內之因素包括工職班級數之增誠,平均每班學生數之多寡,閩中畢業生升 學工職升學率之高低,在學學生保留率之變動,每位教師平均任教本科時數,各類輝、授 課時數,教師專業程度之提高,退休制度之實施等等。 教育系統外之因素包括工業化與都市化所造成之教師異動率,社會經濟之榮枯,職 業之聲望等。以下逐一加以分析。 一、工職每班學生數:平均每班學生人數之多寡,影響到班級之數量,而班級數叉 直接影響教師之需求量。根據「中等學校未來十年教師需求量推估研究 j 之實際調查所

得(註一)

,

64...67 學年度我國工職每班平均學生數一年級為 44.82 人,二年級為

40.33 人,三年級為 42.46 人,四年級為 25.37 人。十年以後的今日,工職各年級的

每班平均學生數是否有改變,將是影響師資需求量的一大因素。 二、教師每週授課時數之規定:依接我國目前工職教師每週授課時數,專任教師為 十六小時。 64...67 學年度,工職教蹄每週平均授課時數為 16.58 小時(註二)。專任 教師的超鐘點數及兼任教師數的誠少,都將使教師之需求量增加。 三、教師退休制度之實施:有關教師退休服務年資之規定與其意願,退休年齡之限 制,退休金之數額,退休人員之福利及省市退休經費之預算,凡此都足以影響教師之退 休人數,亦影響教師之需求量。 四、教師的異動率:我國公立工職教師離職最主要的原因為轉業,其次為死亡及退休 等,再其次是升學,不續聘等,離職率為 4.91% (註三)私立工職教師的離職率應大 於此數。根據「中等學校未來十年教師需求量推估研究」指出,

63...

67 學年度我國工 職教師之平均離職率為 11.71%( 註四)可見私立工職教師離職率之大。此外,各群教 師之離職率也有很大之差異。離職率與經濟之景氣與否關係極大。 五、教師專業程度之影響:據調查,我國工職教師主修與任教相關程度,完全相關 者佔 78.40% ,大致相關者佔 18.14% ,不相關者佔 3.5% (註五)。如教育行政主管 機關在政策上對於工職教師專業程度之要求從嚴,則工職教師之需求量自然跟隨政策之 改變而增加。 六、義務教育之年限:義務教育年限的延長,將增加學生人數。我國已開始實施「 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 J ,將使工職學校的學生逐年增加,同時亦增加工職教 師的需求量。 七、社會經濟條件之影響:一九七三年石油輸出國家數度巨幅的調整石油價格,導

(8)

師大學報第三十期 致各國物價節節上升,經濟成長率直線下降,甚至呈現負的成長率,各聞人民因物價之 上漲而降低消費能力,因而影響工業生產及質易額之滅少白我國受此經濟不景氣之衝學 工業產品出口數量頓斌,工業生產指數下降,貿易額滅少,導致工廠及私人機構裁員停 工之情況,失業率大幅增高,呈現工職教師由工商企業界回流教職之現象,並使教師離 職率頤時滅少。等到國際經濟成長率呈上升現象,出口貿易額大量增加,工廠及私人企 業機構爭相羅致人才,叉使得工職教師大量轉離教職。據調查,我國工職 63 學年度之

教師離職率為 9.97%

,

64 學年度開始回升,增為 11.7'8

%,

65 、 66 學年度最高,

達 13.43% 及 13.11%

,

67 學年度叉開始下降為 10.2'1% (註六-) ,凡此離職率之變

化,皆說明了工職教師需求量受社會經濟條件之影響。 八、職業的聲望:工職教師與工程師、科學家、醫師、建築師同屬科技專才,但是 其在職業上的聲望,去[J有所不同。我聞之調查資料顯示,科學家、工程師、醫師、建築 師‘中學教師之職業聲望等級分別為第一,第三,第五,第丸,第十四。(註七)因此, 一旦有較佳之機會,工職教師便會轉業他就,對於師資之需求發生影響。 由以上之分析,可見影響工職師資需求量之因素極多。欲進行工職師資需求量之推 估,應將上述諸因素考慮在內,方能使推估所得之資料更具參考價值。

影響永永工職師資需求量之重大教育措施

師資需求量之推佑,若以過去之發展趨勢推估,則影響師資需求量最大者,為人口

之增滅與離職率之高低。但如教育措施有了重大的變化,則其影響於師資之需求量,往

往大於人口之增滅與離職率之變化。

翠將我國已實施及即將實施的兩項教育措施,及其對於未來師資需求量可能之影響 設述如下:

一、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之實施

←)概述 教育部基於國家建設及教育發展之需要,傳授青年職業知能,並加強其職業道德及 文化胸拾,以培育優秀之基層技術人力及現代化之健全國民,乃有「延長以職業教育為 主的國民教育」之實施。 此項教育措施分三階段實施: 1 近程階段:自七十二年八月起至七十五年七月,將使已就業之圈中畢業生利用工 作餘暇接受職業教育或部分時間職業補習教育,連同就讀各類高級中學之學生人數"達到

國中畢業生總數 83.16%為目標。

Z 中程階段:自民國七十五年八月起至七十八年七月丘,將使已就業或未升學、未 就業之園中畢業生,利用時間接受職業進修教育或部分時間職業進修補習教育,以該項 學生連同各類高級中學學生人數達到國中畢業生總數百分之九一﹒六六為目標。 -610_

(9)

我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師寶供需問題研究

3. 遠程階段:自民國七十八年八月起至八十一年七月止,將使凡在十八歲以內未在

高中(職)就誼之國中畢業生,無論就業與否,均接受職業進修補習教育,並開始規劃 延長國民教育年限。就讀高中(職)之學生。達到國中畢業生總數百分之九二左右。 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關民教育之重要措施為: (1)改進國民教育,高中教育及職業教育。 (2) 加強辨理全時制職業進修教育。 (3)推動部份時間之職業進修補習教育。(註八) (二)師資來源之規晝 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其師資來源為: 「各類職業學校之教學均以現有高級中等學校(含補校)合格教師擔任為原則。教 師兼代課每週以不超過九小時為宜,超過標準或專業技術教師及教師不敷時,得聘請企 業界具有該項教師資格之專門技術人員擔任,所需鐘點費按現行標準列支。如尚有不足, 則提出需求量,有計晝的加以培養。 J (註九)。 另外,該計畫並列出所需師資: 「一、實施木計畫所需之師贅,除由現有高職日、夜間部、高中及補校教師擔任外, 得聘請企業界具有專業技術教師資格之專門技術人員,擔任專業及實習科目之教學。」 「二、七十二學年度起至七十四學年度丘,職業學校增班設梭所需增加之師資,計 農科三十九名、工科四一一名、商科一七七名,家事科六十九名。除分發師範院校相關 科系畢業生擔任外,不足數以甄選大學院校相關科系畢業生補足。 J (註 -0) 由以上所列可見,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的師資來源乃以現任教師兼代課 為主,其次聘請企業界之專門技術人員兼課,如有不足,則甄選大學院校相關科系之畢 業生補足。故不必再由正規的師資培育機構增加培育量。 但)招生數之規晝及其對師資需求量之影響 該計畫對於招生數之規畫,有如下之要點: l 為瞭解台灣地區近五年來高中、高職、高級進修補校及五耳氣之規畫招生情況及 每年實際人數,作一統計分析,作為本次規畫招生之依據。經統計分析結果,平均每年 增加招生人數:高中為一一七九人,高職為六八七;二人,五專為一一二一人,補校為三

八二六人。為便於規畫起兒,均採取四捨五入方式,高中為一一八 0人,高職為六八七

0 人,五專為一一二0 人,補校為三八六 0 人,每年依上列數額規畫增加。

Z 規畫招生名額均以七十一學年度為基礎,依每年增加招生名額比例逐年遞增。但

至七十六學年度起國中畢業生數滅少,除七十八學年度高中及延長職教仍于增加招生名

額外。其餘均暫不增加招生名額。(註一一) 按師資之需求量,與學生人數之增滅有極密切之關係。考查我國過去所作之師資需 求量推佑,皆由人口數之增滅比例來求學生數之增滅量。但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 教育實施計畫,已將七十二至七十八學年度之職校招生人數予以政策上的規畫,除非該

計畫有改變,否則未來各年度(至七十八學年度)的學生人數便得依上述之規畫計算。

(10)

師大學報第三十期 此為該計畫影響於未來師資需求量之所在。

七十九學年度以後,由於該計童對於招生人數未有規章,故本研究擬以人口之增滅 1

比例來推估學生之增誠數。

二、工業課程之修訂

件概述 我國現行工業職業學校課程標章,訂頒於民國六十三年,迄今已逾十年。當年係採 單位行業精神設科,並依科別訂定課程。闢因科技進步,工業結構改變,致使該項課程 標車已不能完全配合時代需要。 教育部於民國六十八年開始執行「工職教育改進計畫 J ,遂將巴著手修訂之課程標 草草案,配合該項計畫重行研究,並廣徵工業教育專家、學者及企業界代表意見,再經 課程修訂委員多次會議、審慎研商修訂,於七十三年五月完成「工職課程修訂草察 J 。 該草案列出此次課程之修訂方向為: l 探群集階梯之精神,分機械、電機電子、土木建黨、化工、工藝等五個群進行, 根攘各該群行職業領域及我國工業發展政策,研訂各群宜設科組。 Z 各科組課程設計,除應注重人格修養及文化掏洽外,宜探先廣後專之方式,第一 階段基礎課程,第二階段專業課程,第三階段實用課程,並應加強基礎學科及外國語文 等課程。期增進工職學生學習科技新知及技術之基本能力。 課程之修訂架構為: (I)每週上課總時數包括週會、班會、導師時間、自習等 32--36 小時。 (2)科目類別予以簡化為三類: @一般科目,估 30% 。 @專業科目及實習,估 60% 。 @選修科目,佔 10% 。 此次之修訂重點為: @採群集階梯之精神設科。 @明確訂定各科教育目標。 @課程設計採先廣後專方式。 @加強數理化等專業基礎科目教學,使程塵不低於高中。 @增加資訊、材料、能輝、自動化、晶管及安全課程,以因應工業升級自懦要。 @滅少實習節數 E 實習內容更加難演。 @增加選修彈性,發展學校地區特色(註一二)。 仁)工職新課程對於師資需這時量推估之影響 1 按各群努1JlJ 推估需求量:目前我國工職所設科別三十餘,如要各科分別推佑,由 於新課程即將實施,甚多科別將被歸併,是以已無必要。故本研究擬以新課程所訂,將 主職依機絨毛電機電子、土木建集、化工、工鑫等五群分別推估各群之師資需求量。 -612_

(11)

我國高敵工業職業學校師資供需問題研究

Z 新課程初實施之第一、第二兩年,將使師資之需求量頓滅。

我國現行工職課程標準,其課程結構為: 普通科目

28.95%

專業科目

28.95%

實習

42.10%

新訂之工職課程結構為: 一般科目

30.5%

專業基礎科目

14.3%

專業科目

29.5%

實習科目

2

1.

0%

選修科目

4.8%

(註一四) 上列「專業基聽科目」包含數學、物理、化學及計算機概論, r 選修科目 j 包含有 工業英文及數學。這些科目除計算機概論外,應由擔任現行普通科目之教師任教,是以 專業科目之授課時數將滅少。按目前各科專業科目之每週授課時數一年級大多為二十二 節,二年級為二十四節,三年級為二十四或二十五節,新訂標車以機械群為例,一年級 為十六節,二年級為十九節,三年級為二十五節。由上可見,新課程實施以後之第一、 第二兩年,專業科目之師資需求量,將突然滅少一 綜合以上之敏述,可知由於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之實施及工職新課程的 訂定,將對今後工職師資需求量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對於未來十年工職師資需 求量之推估,除應考慮本節第壹段所述之因素外,更需考慮上述兩項因素,以便推估所 得能更具參考價值。

我國..x..織師資需求量推估布關之研究

關於工職師贊需求量之推佑,最新而且推估期限最長者,為教育部於民國六十七年 七月開始進行,完成於民國六十九年六月的「中等學校未來十年教師需求量推估研究 J 。 該研究係以六十四至六十七學年度之有關資料為根據,推估六十八至七十七學年度 之中學教師需求量。推估的學校包含公私立國民中學、高級中學及高級職校三類。 關於工職學校師資之需求量,該研究係將工職所設各科合併推估,因此,推估所得 為所有各科需求量之總數,無法君出各科個別之需求量,請見衰 3-1 。 此外,該研究據以推估之資料,為六十四至六十七學年度者,當時尚未有「延長以 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之實施計聾,且工職課程標車才於六十二年開始實施,該研 究未考慮將來課程修訂之影響,其推估僅就正常之發展趨勢實施,未預測將來可能變動 之因素。時至今日, r 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已於七十二年八月開始實施, 而教育部並擬自七十四學年度起實施高工新課程。這些教育措施的重大改變,都將影響 師資之需求量。過去之推估所得,是否仍具有參考價值,亦值得探討。是以亟氯再進行

(12)

師大學報第三十瑚 師資需求量之推佑,以供教育行政機關作為規晝工職師資培育之參考。 表 3-1 68-78 學年度高職師資需求量推估表

悍的

工業類 商業額 農業類 家事類 :水產類 醫事類 i口k 計

68

I

457

324

62

72

53

20

988

69

679

403

34

19

27

41

1203

70

677

393

41

-2

27

44

1182C 一 2)

71

516

334

26

15

27

41

959

72

559

322

23

17

27

35

983

73

549

343

20

15

24

33

984

74

599

320

27

19

26

35

1026

75

610

350

29

17

27

36

1069

76

536

301

22

14

26

37

936

77

524

294

20

16

23

33

910

78

526

293

20

12

24

33

908

資料來源:教育部「中等學校未來十年教師需求量推估研究」。

師資需求量之才真估程式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於民國六十四年及六十六年接受台窩省教育廳委託由 黃昆輝教授主持完成「台灣省未來六年國小教師需求量之推佑研究 J ,首開我國師資人

力系統推估之先河。其後,該所文於民國六十六年接嘆鞍育部委託,進行「園中數理學

科教師需求量推估研究」。民國六十九年,該所復完成「中等學校未來十年教師需求量 推估研究」。 查考上述三種推佑研究,其推估方法都利用過去之發展趨勢,以推估未來之需求量。 「中等學校未來十年教師需求量推估研究 J ,因完成時間居上述三種推估研究之後,且 含有高級職校工業類科師資需求量之推估,故其所用之推估程式較能切合本研究之推佑, 葾摘鋒該研究之推佑程式如下(註一五)。 、 過去四年各學年之學生數 =過去四年各學年之每班學生平均數 過去四年同一學年之班級數

空fi未來各學年每班學生推佑平均數 C

A )

過去四年某一學年某年級學生數

過去四年在前一學年未升學或升級前之原有學生數 =過去四年某一學年之升學率或保留率

整iE 未來各學年之推估升學率或保留率 C

B )

-614_

(13)

1.1;圖為數工業職業學校師資供需問題研究 三、過去各學年未升學及未升級前之原有學生數×未來各學年之推估升學率或保留 率(

B )

二天來各學年之推估學生數(

C )

四 未來各學年推估學生數(

C )

未來各學年每班學生推估平均數(

A )

二未來各學年推估班級數(

D )

五、(某科每週必修時數×推估班級數 D

)

+

(該科每週選修時數×推估選修班級 數)二某科每週授課總時數之推估數(

E )

---'-

過去四年各學年某科每週授課總時數

/\、

過去四年各學年某科應聘教師數

=過去四年各學年某科每位教師每週授課平均數

整軍未來各學年該科每位教師每週授課推估平均數(

F )

未來各學年某科每週推估授課總時數(

E )

七、未來各學年某科每位教師每週授課推6平商贏了

F )

三未來各學年該科所需教師推估數(

G )

八、未來各學年某科研需教師推估數(

G

)一前一學年度該科原有或推估教師數 +未來各學年該科離職教師推估數 =未來各學年某科教師需增滅推估數(

H )

由以上君來,此推估程式頗能考慮上述影輯工職教師供求之因素,故大體上能作為 本研究之推估程式。 【本節阿註】 註 一:教育部編印,中等學校未來十年教師需求量推估研究,六十九年六月,頁 337 。 註二:同註一,頁 348 。 註 三:王鶴程,我國公立高級工業職業學竣工科教師素質之調查研究,師大工業教育 研究所碩士論文,六十八年六月,頁 112--113 。 註四:同註一,頁 351 。 註 五:行政院經建會人力規熹小組贊教育部教研會教育計喬小組編印,我國中等學校 科技教師人力結構調查研究報告,七十一年五頁,頁 212 。 註六:同註四。 註 七:林清江,教師角色理論與師範教育改革動向之比較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集于1

第十三輯,六十年六月,頁的 --66 。

註 八:教育部,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賢施計畫,七十二年八月,頁 1--8 。 註九:同上,頁 24 。 註-0: 同註八,頁 28 。 註一一:同註八,頁 26 及附表六。 註一二:教育部,工職課程修訂座談會資料、工職課程修訂草案,七十三年五月,頁 1

(14)

師大學報第三十期 --3 。 註一三:楊朝祥等撰述,台灣省美日工職教育考察團報告,七十二年四月,頁 4 之 17 。 註一四:同註一二,頁 13 。 註一五:同註一,頁 9--10 0 '

肆、工職師資應具備的專業能力有關問題之探討

教師應具備之專業能力

「專業能力 J 一詞,即英文之“ Competencies"一字,與一般所稱之「能力 j 有別。 一般所謂的「能力 J 乃指心理、生理等得自艾母遺傳的活動力及如美術、音樂、工墨等 得自後天學習的才能(註一)。布魯納(

T. S. Brunne r

)從教育的觀點,認為能力應包 括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學習新知識或技能的能力(註二)。 威爾等人(

E. P. We

i1

&.

M. We

i1

)在專業主義(

Professionalism

)一文中,列 出十一項要點,歸納如下: (註三) 專業工作要求從業者應受過專門訓練,並具備專門的知識與技術,以應付需要各種 知識、技術方面的工作。從事專業工作的團體成員必須具有自主權,但應遵守倫理信條 與團體規約;各成員並應隨時進修,以改進本身工作的缺失,提高所屬團體的社經地位。 此外,也是最重要的,專業工作的從業人員要認真負責,將本身的工作視為終身職業, 重視服務勝於經濟上的報酬。 李聰明先生認為專業工作應包含下列八項要點(註四) 一、具有高度精神層面的職業,而非肉體的勞力,具有顯著之個性的人格的色彩, 在本質上為一種智慧的活動。 二、需要相當高度的見識、教養與專門性的知能,而非人人可從事者。 三、需要長期的車備教育與專門訓練。 四、在現,職中需不斷地持續地研修,以求日新叉新。 五、具有一定的資格標車,富專業精神,為世人所高度評價。 六、本性上屬於利他的,對社會而言,在本質上具有服務的機能,比個人的利益更 為強調與重視對他人的服務。

七、個人及其職業團體,具有廣博的自律性,並對其自律範圍內所作之判斷與行為

承擔一切責任。 八、有職業團體的組織一一種擁有廣博的自主規制及維持改善責任的自治組織, 並且有明確的倫理綱領。 比較威爾民及李聰明先生之意見,可見兩人之觀點甚多雷同之處。 教學工作在所有的職業中歷史極為悠久。在美國,曾經作過調查,有百分之八十的 _616_

(15)

我國高跟工業職業學校師資供需問題研究 教師認為教學是一項專業工作,其理由為: 就服務的觀點而言,教師的工作,乃在為人顛服務,主要並非藉教學以獲取高薪的 報酬。 就資格方面而言,教師必須經調相當長久的專業訓練,而且其資格越來越被要求提 高。 就教學活動本身性質而言,教學是一項需要智慧、技巧、領悟及努力的工作,並且 要經過不斷地在職進修或研究,才能勝任其工作。 從適度的自主觀點來君,由於教師大多均為直接或間接受聘於政府,所以其自主權 不及醫師、律師或建築師等,但從教學方法的運用來君,教師的自主權仍極高。(註五) 由以上可知,教學可以被親為一項專業工作,而教師對此項工作所應具備的知能、 態度與服務熱誠,可謂之專業能力。 本研究所謂的「專業能力 J ,乃指與個人職務有闕,即個人扮演某一社會角色,充 分發揮角色功能所需具備的能力。因各種行業的性質不同,所以各種行業的人員必讀具 備各該行業的專業能力,才能勝任其工作。教師與科學家、工程師、醫師、建黨師等, 同屬專門人才,如要提高本身之專業地位,自應具備相當的專業能力。 教師所應具備的專業能力,根攘駱德爾(

N. R. Rodl

)之意見,應包含下列三項要 素: (→教師在每日工作中所表現的能力。 仁)教師表現在教學資格之能力。 (才教師增進學生智力、社會、情緒及生理各方面發展所需具備的態度、認知、技能 及行為(註六)。

古柏(

T. M.

Co

oper )

,鍾斯(

H.

L.

Jones

)及韋柏(

W. A.

Weber) 強調,教師 應具備的能力內涵為:

l 知識的能力(

Kn

owledge Compet encies )

,指教師對所任教的課程及教材必讀 熟悉,並暸解學習理論及管理教室的方法。 Z 表現的能力(

Performance

Co

mpetencies)

,指教師在實際教學或學習中,必 讀表現的行為或態度 o 1 統整的能力(

Co

nseguence Competencies )

,指教師教學的結果能增進學生在 情感與智慧上的成長(註七)。 由以上之探討可知,教師所須具備的專業能力中,應包含知識、技術、態度及方法 等四方面,亦即教師必 2頁能熟悉教學內容,運用各種方法進行教學,並能評量學生的學 習成果,以作為改進教學之依接。 【本節附註】 註一:林宗孟,特殊教育專業師資專業能力分析研究,師大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六十

七年六月,頁 17 。

(16)

師大學報第三十期

註二:高橋均,能力的概念,於「現代教育社會學講座 J 卷三:現代社會的人間形成。

東京大學出版社,六十五年,頁 21 。

註三:

Weil

,

E. P.

,

&

Weil

,

M.

Professionalism : A Study of Attitudes and

Va1ues"

,

1n the Journa1 of Teacher Eduætion

,

Vo

1.

1,

22

,

No.3

,

1971

,

PP. 314--

318 。

註四:李聰明,教育事業的經營管理,幼獅文化事業公司,六十七年,頁 10 。

註五:林秀美,我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校長領導行為與工科教師專業精神關係之研究, 師大工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七十年六月,頁的。

註六 N.

R. Rod1

, “

Se1ecting Compentency Outcomes for Teacher Education "10

Jr

l.

of Teacher Education

,

Vo

1.

14

,

No.3 AACTE

1973

,

P.194 。

註七:參閱:

(1) James M. Cooper Howard

L.

Jones

&

W

i1

fÒrd A. Weber

, “

Spe-cifying Teacher Competencies " . In Stan Dropkin et

a1.,“Co mter明叮

American Education

", (

3rd ed.) Macm

i1

lan

,

1975

,

P. 445-446

<) (2~

.

Stanly E1am

,“

Performance-Besed Teacher Education"

,

AACTE

,

1975

P.5-6 。

伍、工職師資培育途徑之外析

我國師資培育機構專業化之演進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系杜源芳教授,在其所著 r:我國國民中學教師素質研究 J 中 ,將我國中等教師訓練之演進,分為瓶設期、生長期、摧殘期、再生期、擴展期及革新 期。(註一) 於瓶設期中失早在清光緒二十九年公佈的「奏定學堂章程」即規定師範教育自成一 系統,以優級師範學堂為中學師資的培育機構。 於生長期中,教育部於民國元年頒佈師範學校令,規定「高等師範學校以造就中學 校、師範學校教員為目的;女子高等師範學校以造就女子中學校、女子師範學校教員為 目的。 j 並規定「高等師範學校經費以國庫支給之。 j 可見當時師資之培育機構已專業

化。

民國十一年,政府頒佈新學制,一切教育措施取法美國,使師範教育有重大改變, 師資之培育不限制於師範學校, r 原為巍巍獨立之師資訓練機構,今竟淪為附庸。 j 當 時甚至有人認為「凡知識階級,盡可以為師,教育原理並無秘訣 J ,竟倡言應廢止師範 教育。 「新學制之公佈,其目的在糾正舊有制度之弊端,→新國人耳目。就新學制中,有 關師範教育制度之變更,或云以充實師範教育內容,提高師範生程度以及寬留地方伸縮 618

(17)

-該國高融工業職養學授師資供需問題研究 餘地相標榜,此就理論言,未嘗不是合理的措施。但將原有福等師範歸併於大學,致使 舊時高師獨立尊嚴之體制,以及師範生專心從事教育之精神,摧毀無遺。中學師資之培 養,改由普通大學及大學之教育院系負責,學生因觀念上的改變,多偏重學科內容之研 習,而忽親教育專業訓練。或重對育學理之探討,而於擔任學科之教學則無專精。其結 果非但導致師資水準低落,且造成師範生數量之萎縮,其有礙於中等教育之健全發展, 不言而喻,故末期在我開師範教育制度發展上言,可謂摧殘期。 J 因有上述之缺失,因此民國十七年第一次全國教育會議遂有關於師範教育獨立之決 議案,主張「師範學校單獨設置 J 。民國十八年,政府訂頒中華民國教育宗冒及其實施 方針,第五條謂「師範教育為實現三民主義的關民教育之本源,必須以最適宜之科學教 育及最嚴格之身心訓練,養成→般國民道德上學街上最健全之師贅,為主要任務。於可 能範圍內,使其獨立設置,並盡量發展鄉村師範教育」。民國二十一年,羅廷光氏在其 「師範教育新論」中,會明白主張 I 師範學校應獨立,不應為高級中學之附庸;師範 大學及大學師範學院(或教育學院)為造就中等師資之正宗機關;未受師範訓練而欲充 任小學教師者,必讀加以檢定。」由此可見,當時政府與學者如何重視師範教育。 從以上可見,我國中等學校師資之培育,原來乃由專門機構培育,其後仿效美國, 採開放政策,不限制在師範院校培育,由於引起諸多問題,因而叉實施培育機構專業化 制度。 此外,根據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人事室主任徐枕先生在七十三年六月十二日於接待教 育部推行工作簡化輔導訪問團中報告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之特性時,會追憶民國十一年質 施新學制以後師資之培育情形 o 徐先生說,當時中學教師只要大專院校畢業即可,不限 定必績為師範院校之畢業生。如此造成每當一中學校長出缺,各大學校長無不運用各種 嘯係,企間使自己學校的校友能遞補該一職位,以便校內的學生畢業後能到該校任教。 如此,經常引起教育行政上的諸多困擾。另外,由於師資非由專業機構培養,專業精神 欠缺,擔任教職者,只為生計,經濟景氣不佳時,將學校作為暫時棲身之所,一旦景氣 興旺﹒則紛紛轉離學校,到工商界求發展。學校隨著經濟景氣的榮枯,有時師資不足, 有時師資充斥。並且,景氣不佳時,教師清一色是校長的校友,景氣好轉時,非校長的 校友才能來校任教。學校教師的變動極大,教師離職率極高。政府鑑於上述之缺失,乃 決定師資培育機構應專業化。 由以上之探討,可見師資培育機構專業化之必要。

各圓 L 職卸責之培育途徑概述

一、美國 L職師賞之培育途徑

美聞工職師資之來源有兩類,其一為來自師資培育鐵構,具有學士以上學位的教師; 其二億來自工業界有多年的工廠經驗,不具學位,但經過檢定合格的教師。不具學位,

(18)

師大學報.第三十期 但具有行業技術的工職教師,所估比例很高,億美國工職教育的一大特色。 有學位的工職教師,目前改以州立農工大學或學院的工業教育系與職業教育系及技 術學院(

Technical

College) 為主要的培育場所,由師範學院培育者,正逐漸消失中。 可知,美國的工職師資養成教育乃探開放制,而非閉鎖制。 無學位的工職教師,乃由工業界有多年(通常規定至少五年)工廠經驗的高中(工) 畢業生,於通過檢定後,發給執照,具有工職教師任用資格,可在該地區各校受聘任教, 待遇與有學位者相同,但任教期間,須至附近大學補修教育學分。一般規定必賓於三年 內修畢十八學分,否則將不予換照或續聘。 為滿足大量未具學位的工職教師補修學分之需要,美國目前許多州已逐漸採用合作 制工職師資訓練方案,以供有志從事教職的工業界從業人員於參加甄選以前,先將教育 學分修畢。此種方案通常在大學內成立一種師資訓練撥構(

Teacher Training

Organ-izations )

,作為工職師資教育行政機構的綜合單位,專供已具熟練行業技術的人員, 作為選修教育課程之場所。此種機構除了為有志從事教職的工業界人員設置教育進修課 程外,尚協助州教育廳辦理地區師資之檢定,安排教師在職進修課程,以及有關教育學 術之研究等事宜。(註二)

二、日本工職師資之培育途徑

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日本設置「工業教員養成所 J ,負責培養工職師資。該所類做 我國師範大學中的工業教育系,採公費制度,係屬於封閉制的教師養成制度。二次大戰 以後,日本接受「美國教育使節圓 J

(

The U. S.

E~catiornïl

Mission to

Jap組)的 建議,探用美國開放制的養成制度,即原則上工職教師由普通大學培育,任何大學畢業 生只要修畢規定的科目學分,即可申請擔任教師職務 J 此時期師資培育廢除公費制度。 戰後經文部省認可的工職師資養成大學雖然數量有僻多,但其畢業生到工職去任教者 並不多。「例如西元 1960 年,曰:本需補充工業教師約 600 人,當時雖有 800 名工科畢 業生已經取得教師資格,但大部分都把這種資格保留不用。因為工科教師的待遇遠不如 工廠的待遇,且工作負擔相當繁重,再加上未來升遷機1~豈不多,許多青年都將工科教師 的工作視為畏途,公私立大學畢業有資格當工業教師者數百人當中,不及一百人在工業 學校服務。 J (註三)為改進以上所述之缺失,日本工職數師養成制度特別委員會乃建 議主張採用戰前的封閉性養成制度。於是文部省乃於 1961 年制定「國立工業教員養成 所設置等有關臨時措置法 J ,在九所國立大學工學院附設「國立工職教員養成所 J ,以 優厚的條件吸收學生,以確保工職師資之來源。由上可見,日本目前有關工職師資的培 育制度,乃採行折衷辦法,即採用「師範型 J 教育外,還准許公私立大學設教育學部, 以培養工職師資。(註四)

三、德國工職師資之培育途徑

目前德國工職師資之培育,有二蝶途徑: -- 620 __

(19)

1x國高設工業戰業學校師資供需問題研究 l 理論科目師贅,統由大學辦理,月,持有中學成熟證害者,都可報考,錄取後,在 校肆業八學期,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實務訓練,在公私企業機關從事實務工作二 年。第二期為學科訓練。二期修業期滿,參加國家考試及格,派任試用教員,期限為二

年。

Z 工場實習教師和學校技術教員,都不在大學培養,其資格頸具師傅或技術員之合 格證書,或畢業於至少一年全時制的「專門學校 J ,並有五年專業工廠經驗者,才能任 教工職學校。 由上可見,德國為補充工職師資之缺乏,除正規之培育途徑外,並大量延用工業界 之專門技術人員擔任。(註五)

四、英國工職師資之培育途徑

英國於 1952 年由倫敦市行業公所設立職業教師證書(

Technical Teachers

Cer-tificate

)考試,以甄選職校教師。 1956 年,於波爾頓(

Bolton

)設立第一所教師訓

練學校,於倫敦設立西北工藝學院(

North Western Polyteclmic Co

l1

ege )

,次年文

於哈德斯費爾德(

Huddersfield

)設專科學校,以培育工職教師。

英國教育部並於 1956 年成立「教師訓練與供應顧問委員會(

National Advisory

Council f or the Training and Supply

0

f

τèachers

)

,負責策書職業師資之訓練事

宜。(註六)

五、法國工職師資之培育途徑

法國工職師資之來源有三﹒ l 理論科自由持有技術學校教員資格證書之合格教師擔任。另外,亦由技術教員擔 任。 Z 工場實習由技術教員(

Technical

Tcachers) 搶任。此類技術教員乃由以往之技 術助理員經考試及格取得合格教師資格而來。(註七) 由以上各國工職師資培育途徑之探討,可以得出可供我國規畫工職師資培育途徑之 參考者如下所列: l 主職師資之培育,主要有兩條途徑,一為由專設之師資培育機構培育者,此類教 師必須具有大學以上之學位;一為由工業界之技術人員甄試合格者,此類教師不必具有 大學以上之學位,但2頁補f咨教育學分。前者以擔任理論科目之教學為主,後者以擔任工 場實習為主。 Z 工職師資之培育,如不由專責機構培育,並給予公費待遇,常無法控制師資之供 應量,具有教師資格者,不願擔任教職。

學制改革萃索中才閥師資培育之祈議

(20)

師大學報第三十期 教育部為求改革當前我國學校制度上若干缺點,特成立「改革學制研究小組 J ,對 於現行學制的優點和缺點,加以檢討,並提出建議。該小組於七十二年十二月所提出的 「學制改革草案 J 中,有關師資培育之研議者,陳述如下。 一、師範教育體制之梭討 「自先總統 蔣公昭示『師資第一,師範為先』的政策後,教育部即積極建立師範 教育體制。民國六十八年政府訂頒『師範教育法j] ,規定『師範教育,由政府設立之師 範大學、師範學院及師範專科學校設施之。公立教育學院及公立大學教育學系學生,修 習教育專業科目興師範大學(學院)相同,其志願於畢業後任中等學校教師者,準用木 法之規定。j] (第二條)。政府重視師範教育,蓋因中、小學為實施國民基木教育之機 構,國民道德、之培育,民族精神之養成,胥賴健全師資始能達成。尤以我國現在處於戰 時狀態,必須藉師範教育加強精神與思想國防。近年以來,我國教育界均能默默耕耘, 為國育才,各級學校學風純正。凡此皆由先總統 蔣公睿智決策之所賜。本草案關於師

範教育部份,除以『師範教育法』為基準外,並補充若平條文,以擴大學校師資之來源,

使一般大學畢業生亦獲有從事教育工作之棧會。 J (註八) 由上可見改革學制研究小組認為師範教育對於國民道德之培育,民族精神之養成, 思想國防之加強,極為重要。

二、職校師資培育途徑之規畫

學制改革草案中關於職校師資之培育,有如下之規定(註九) 甲案 (寸「師大、師院及教育院系得設『第二部j] ,招收大學相關學系畢業學生,予以為 期一年之教育,培育各科所需之師贅,並發給教育專業證書。」 (二.) r 職業學校師資之培育,除維持現制外,師大師院及教育院系得與其他公立大學 辦理合作培育計畫,施以專業訓練,並發給專業證書。 j

乙案

「高中、高職師資逐漸提高至碩士水車。」 為配合上述之改革,該草案提出: 「改進師大師院招生方法,擴大師範生的來源。一部分學生以由大學聯招中錄取第 一志願及成績優夏之新生為原則;一部分學生可在第二學年招考及保送師專畢業服務期 滿之學生;另設第二部招考大學畢業有志從事教育工作之學生,修業一年,予以公費符 遇,畢業一併分發任用。 J (註-0) 綜合以上,歸納出學制改革草案關於工職師資培育途徑之規畫要點: l 規晝原則:學生來源多源化,培育機構專業化。 Z 具體作法:師範院校設第二部,招收大學畢業生施以一年之專業訓練,給予公費 待遇,學生修業期滿,分發任教。培育過程中,可與他校合作。 -622_

(21)

袋國高級工業職業學投師資供需問題研究 1 工職師資學歷未來將提高至研究所以上。 【末節附註】

註 一:杜源芳,我國國民中學教師素質研究,教育文物出版社印行,六十三年四月,

頁 6--57 。 註 二:高雄市工業職業教育美日考察團,赴美日考察工職教育報告,七十一年十二月, 頁 58 。 註 三:開談輝,我國工業職業教育工科師資培育之研究,中國工業職業教育學會發行,

六十七年四月,頁 33 。

註四:同註二,頁 53-- 54 。 註五:同註三,頁 30-- 31 。 註六:同註三,頁 35--36 。 註七:同註三,頁 36--37 已 註 八:教育部改革學制研究小組,學制改革草案,七十二年十二月,頁 8-- 9 。 註九:同上,頁的及頁的。 註 -0: 同註八,頁 23 。

陸、提昇工職師資素質有關問題之探討

我閻 L 職師資在職進修之就況

台灣光復初期,職校之師贅,大都由一般大學有關科系的畢業生來擔任。因其未受 過教育專業訓練,不能算是健全的工職教師。民國四十一年,師大設立工業教育系以後, 我國始有工職師資培育的專門機構。 教育部為便將來有志從事教職的大學生有接受教育專業訓練的機會,會核准政大、 台大、興大及成大開設教育課程,以供學生進修。其中農、商、工各院校學生修滿規定 之教育學分者,也可以至職校教專門科目。然而這些措施,都缺乏間詳的計畫與完善的 制度。(註一) 教育部於民國廿九年會訂頒「獎勵職業學校教員進修暫行辦法 J ,中學、師範、職 業等中等學校之進修會訂有各種辦法,但從政府還台以後,大多因財力不足,暫停實施。 民國四十四年九月,教育部頒佈「提高中等學校師資素質實施方案 J ,其中有關輔 導教師進修之規定,其要點如下: 一、加強師範院校中等教育輔導委員會活動: (→學辨觀摩教學,注意教學方法之改進。 (二)舉辦教師通訊研究,輔導教學上之問題。

(22)

師大學報第三十期 (三)設立函授進修班,以充實教師之專業知能。 二、充實各科教學研究內容。 三、改進暑期講習會辦法,未受專業訓練者應儘先選訓。 四、獎勵學術研究。 五、充實中等學校設備 o 六、建立教育廣播網,在省市教育行政機關或師範學院內舉辦。 七、選拔優良教師深造。 民國六十八年,教育部執行工職教育改進計畫,該計章第一項重點為「加強工職工 科師資培育、羅致與在職進修 j 。關於在職進修之執行情形 r 工科教師在職進修,國 內部份,為增進專長不符教師之專業知能及鼓勵合格工科教師吸收科技新知,本部特訂 定『高職暨專科學校專業科目教師在職進修計畫要點~為使已具專長技能而未修習教 育學分之工科教師修習教育學分,亦訂定『工職工科教師修習專業科目計畫要點~ ,接 以委託有關大學院校辦理教師在職進修事宜,根據統計:末年有工科教師四百餘人參加。 國外部份,已於末年九月中旬選送十一位工職工科教師及教育行政人員赴美國作為期六 個月之短期研習。 J (註三)葾將該計畫有關工職師資在職進修之兩項要點摘要如下。 ←~ r 工職工科教師修習教育專業科目計畫要點 j 摘要: l 目的:使日具「中等學校教師登記及檢定辦法」所規定之基本學歷及科系資格, 而未修習同辦法所規定教育專業科日之工科職業學科教師修習教育學分,以提高教師專 業知識,增進教學教果,並完成合格教師資格。 Z 參加對象: (1)公私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含農王、工商、商工及高中兼辦工科)未修習教育專 業科目學分之現職工科職業學科專任教師。 (2)經省市教育廳局教師資格審查合格或准予試用之現職工科職業學科專任教師。 (3)具有專科以上學校畢業程度,年齡未滿五十五歲者。 1 證書之授與及獎勵:修習教育科目二十學分以上,成績及格,發給「教育專業科 目學分證明書 J ,並於修畢二十學分當年九月一日開始提敘一級薪。 4. 費用:學分費、雜費、膳宿費由進修者負擔。 E 授課時間:於暑假實施,分三個暑期辦理,每期六週。 六十九年度參加此種進修的主職教師約有 120 人。(註三) (斗「高職暨專科學校專業科目教師在職進修計畫要點」摘要: l 目的: (1)鼓勵高職及專科教師吸收科技新知,以充實教學內容,提高教學教果。 (2)使專長不符之教師,參加在職進修,以增進其專業知能。 Z 進修對象: (1)工業、農業、海事水產及商業等四類之高職及專科學校之相關專業科目專任教師。 (2)年齡在五十五歲以下具有兩年以上任教經驗者。 -624_

(23)

說國高融工業職業學投師資供需問題研究 1 進修時間:分四個暑期辦理。 4. 證書授與:所選習之科日,修習成績及格,合於發給學分證明者,發給「專門科 目學分證明書 j 。 5. 提設規定:

(1)具有學士學位修習研究所程度之課程滿四十學分者,可提敏薪級最多四級。

(2)專科或大學獨立學院畢業修滿大學部程度課程,滿二十學分者,可提敏一級薪鸝 滿四十學分者句可提敏二級薪級。 a 學分之抵免:具有學士學位者修習研究所學分,自後於考取研究所進修時,可抵

免已修之學分。

7. 進修經費:學分費、雜費由教育部負擔,膳宿費.由進(害者負擔。但成績不及格者, 學分費及雜費須由進修者自理。 六十九年度受教育部委託辦理高職暨專科學校專業科目教師在職進修班之大學及科 則如下: (1)技術學院 機械工程科及機械製圓科 (2)交通大學 電子工程科 (3)清華大學 化學工程科 (4) 成功大學 電機工程科及建築科 (5)師範大學 汽車修護科 (6) 台灣大學 電機工程科 該年度參加之教師共約 300 人。(註四) 由以上教育部所訂有關工職教師在職進修之兩種要點君來,可見我國目前工職教師 在職進修制度之一斑。 根攘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人力規畫小組及教育部教育計畫小組於七十年四月聯合 主辦的調查,關於工職教師在職進修情形,請見衰 6 個 2 (註五)。 表 6-2 我國工職教師在職進修情形統計表

進修訓

專 師夜 公間 其或

公呵。

大問 私

他割|

(部

JL

院在

斗眉目

-才司 )職

夜學部

修練 ~

人數

227

549

283

19

15

631

946

2670

立 比例

95.8

78.8

84.0

82.6

57.7

70.1

52.8

66.5

人數

10

148

54

4

11

269

847

1343

JL

比例

4.2

22.2

16.0

19.4

42.3

29.9

41.2

33.5

之口』

人數

237 .

697

337

23

26

900

1793

4013

計 比例

5.9

17.4

8.4

5.7

6.5

22.4

44.7

100.0

(24)

師大學報第三十期 由上表可見我國工職教師在職進修之概況: 1 工職教師參加教育科巨之進修i者,占 17.4% ,人數不少,這說明了工職教師有 部份來自普遍大學畢業者,利用暑假赴師大(院)進修教育科目,取得教師任用資格 o Z 工職教師參加專門科目、研究所學分及公私立大學院校夜間部進修者不在少數, 對於素質的提高,當有所增進,今後更應加強此一類別的進修。 1 未參加進修者,比例頗高(

44.7%)

,而且私立學校教師參加進修者的比例頗低, 尤其研究所學分及專門科目的進修者,私校的人數極少。是以今後工職教師在職進修計 畫之研訂與推展,仍應積極進行。 【本節附註】 註一:中國教育學會,近五十年來之中國教育,六十六年,頁 369- 370 。 註二:教育部,工職教育改進計畫執行情形報告,六十九年十月,頁 1-2 。 註三:間註二,頁 5 。 註四:同註三。 註五:行政院經建會人力規畫小組及教育部教研會教育計畫小組,我國中等學校科技教 師人力結構調查研究報告,七十一年五月,頁 216 0

菜、調查之實施

工職師資需求量才真估程式之建立及調查表之編製

本研究為推估未來十年我國工職師資之需求量, ~頁先建立推估程式及編製推估所需 的調查表。 本研究之推估程式,係參酌教育部於民國六十九年委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 所所完成之「中等學校未來十年教師需求量推估研究」中之推佑程式,加以修改,使適 合於本研究之推估。 推估程式初精確立之後,復接以編定為搜集資料所需之調查表兩種: (寸表一 省市私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高級中學附設工業類科學生數及專業科目選 修情況調查表。 (二)表二 省市私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高級中學附設工業類科專業科目教師狀況調 查表。 為使建立之推估程式及所編製之調查表確能切合本研究所需,乃於七十二年十一月 十日召開本研究第一次討論會,對所建立及編訂的推估程式及調查表進行討論。與會學 者專家對於調查表提供甚多修改意見,並決定調查表應先進行試填。於是將調查表打印 後,選定八所學校(公私立各四所) ,即: -626_

(25)

我國高紋工業職業學投師資供需問題研究 台北市市立大安高工 私立開南商工 高雄市市立中正高中 私立大榮高工 台灣省省立海山高工 省立桃園農工 私立開明商工 私立成功工商 s 將調查表寄往試填。七十三年十二月底,寄往八所學校試填之調查表全部回收,乃 於七十三年一月六日再召集本研究第二次討論會,對回收之調查表及本研究有關問題進 行研討。在長達三小時的討論會中,各與會專家學者除對工職教師須具備的能力,師資 培育途徑及在職進修發表甚多精闢見解外,並決定了調查表的內容及格式。

我國高級 Lj業職業學校師資供需問

題研究調查肉是在之編製

本研究為解決工職師資質與量的問題,乃採用文獻分析與問卷調查法進行研究。 經由國內外相關文獻的分析,研擬有關師資素質、培育途徑及在職進修等問題,進 行問卷之編製。在初稿擬訂後,即參酌學有專精及富於工職師資培育經驗的專家學者之 意見,作多次的修改,並於廿卡三年二月廿九日,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召 開「我國工職師資供需問題研究調查問卷討論會 J ,與會學者專家於長達三小時的熱烈 討論中,對於問卷的結構、內容及文辭作十分仔細的增刪與修改,始確定本研究關於師 資素質、培育遂徑及在職進修之調查問卷。 本項調查問卷分為甲、乙卷兩種。甲卷為行政人員用,乙卷為教師用。 問卷內容分為四大部分,即基本資料、教師素質、師資培育途徑及師贊賞的提昇等。 關於工職師資量的推估調查樣木之選取 本研究為求所搜集之資料之正確與齊全,對於過去四年之師資及學生狀況,乃採普 查性質。調查對象包括台灣省、台北告及高雄市之所有公私立高級職校(工職、工商、 商工)及普通高中附設工科學校共計一百九十五所(含金門農工)。

關於解決斗職師資寶典量的問題之間忘調查樣本之選取

此項內容的調查問卷。其受試者為工職學校的行政人員及專業科目教師,為顧及樣 本能夠代表各科別、各公私立學校及各種不同教育背景的教師之意見,乃就前述的一百 九十五所學校中,選定如下之調查對象:

(26)

師大學報 第三十期 一、甲卷(行政人員用) :各校校長、教務主任、實習主任及教學組長等,共 780

人。

二、乙卷(教師用) :各校工科各科之科主任及專業科目教師二人,共 2 , 019 人。 各科專業科目教師由各校隨機選取。

關於L職師資的才真估調查表的調查實施

「高級工業職業學校、高級中學附設工業類科工業科目教師狀況調查表」於打印完 畢後,、由教育部技職司於七十三年二月十日,以台 (73) 技字第四七三二號函寄往所有 受調查之學校。至三月中旬止,回收 154 份,回收率為 78.97% 。為提高回1&率,乃 於三月廿一日,由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研究所發函,附寄木項調查表,請未填寫之 學校盡速填列寄回。至四月初,仍有十九校尚未寄回,復由教育部技職司以台 (73) 技 字第一四 O 七九號函,催請該十九校寄回。另一方面,並以電話催收。至四月底止,仍 有九所學校未寄回。總計回收 186 份,回收率達 95.38% 。

我國高級..,:r.業職業學校師資供需問題研完調查

問志之調查實施

「我國高級工業職業學校師資供需問題研究」之調查問卷,於七十三年四月十一日, 由教育部技職司以台 (73) 技字第一三。一六號函,寄往各校(台灣省、台北市、高雄 ﹒市公私立高級工職學校及高中高職附設工科學校) ,由各校校長分發給附函所列人員填 答,再由校長彙齊寄回教育部技職司。至五月十日丘,共 145 校寄回,佔寄發學校總數 74.35% 。若平學校雖然寄回,因有部分人員不在梭,例如校長因公出園,或有部分教 師未填。此外,部分問卷填答不完全,則視為廢卷。葾將甲、乙兩卷之回收情形以表

7-1 表示如下:

表 7-1 問卷回收情形統計表

為慧芳

寄出數 回收數 回收率 廢卷數 可用數 甲

780

518

66.41%

12

506

2

,

019

1

,

273

63.05%

27

1

,

246

捌、研究結論

綜合本研究有關文獻之探討及調查發現,加以探討分析與歸納,獲得如下之結論。 -628 _

(27)

我國高跟工業職業學投師資供需問題研究 未來十年工職師資需求量之推估 將實際調查所得之資料代入推估程式,得出未來十年各類群師資之需求量如表 8-1

所示。

表 8戶1 未來十年我國工職各類群師資需求量推估表

群jJlJ學年度

73

74

75

76

77

78

機 械

215

53

113

280

226

187

電機電子

316

一27

288

286

248

211

土木建築

60

18

20

67

68

53

化 工

22

一12

18

13

16

11

工 塾

24

-16

14

27

31

25

之口』

637

57 453

673

589

48會 一一一一 說明:表中所列數字里負數者,為過剩之師資數。 由上衰,可得出以下若干結論:

79

80

194

265

219

280

58

65

16

22

25

35

512

667

81

82

281

323

323 335

67

79

23

29

40

43

734

809

一、本研究之推估比其他研究之推估能力考慮了當前的教育新措

施對於師資需求量之影響

木研究所用之推估方法,與教育部於民閥六十九年六月委託閥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 研究所完成之「中等學校未來十年教師需求量推估研究 J (以下稱該研究)所用者大致 相同。為瞭解木研究(乙)之推估所得與該研究(甲)之推估所得是否一致,遂將兩研 究之推估結果填列於衰 8-2 中。 表 8-2 本研究推估所得與他研究推估所得之比較衰

研河些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457

679

677

516

559

549

599

610

I

637

57

悔罪零

76

77

78

79

80

81

82

536

524

526

667

1

7

生寸可

673

589

487 512

由表 8-2 可以君出,七十三、七十六及七十七學年度本研究之推估所得比該研究之

(28)

師大學報第三十期 推估所得多。為何有此差異,可由衰 8-3 君出其大概。 表 8-3 本研究與他研究高工一年級學生推估數比較表

話FR

69

70

71

72

73

55

,

438

55

,

882

54

,

237

54

,

551

54

,

619

73

,

626

8

1,

046

83

,

545

81

,

380

85

,

332

hR些

74

75

76

77

78

54

,

940

55

,

_226

53

,

190

53

,

244

53

,

506

89

,

403

93

,

474

93

,

474

93

,

474

93

,

474

由表 8-3 可以君出,六十九年~七十二學年度該研究所推估之高工一年級學生數僅

50 , 000 多人,但由木研究實際調查研得之一年級學生數為七、八萬人,比該研究之推

估數每年約多二萬人。本研究由六十九~七十二學年度之實際調查所得往後推估,各年 度之一年級學生數便與該研究所推估者有很大的差距。因此七十三、七十六及七十七學 年度之教師需求量,本研究所推估者比該研究所推估者多。 再由表 8-2 可以君出,七十四及七十五學年度本研究所推估之師資需求量,比該研 究所推估者少。其原因乃由於七十四學年度高工將實施新課程,該年度一年級之專業科 目之授課時數驟然誠少(各群每週誠少的時數自 5 小時至 11 小時不等) ,七十五學年 度有一、二年級實施新課程,也同時誠少很多專業科目的時數。因此使此二個學年度之 師資需求量銳滅,並比該研究所推估者少。 除以上所述之外,本研究之推估比該研究更具有下述之特點: 刊將工職各群師資之需求量分別推估。 (三)考慮「延長以職業教育為主的國民教育實施計畫」中關於高職招生人數之規晝。 (三)考慮工職學校新課程的實施。 根據以上之分析,可見本研究之推估比該研究之推估能考慮了當前的教育新措施對 於師資需求量之影響。

二、工職實施新課程,對於師資之需求量將有重大的影響

由衰 8-1 可以君出,七十四學年度由於實施新課程,專業科目的授課時數突然大幅 滅少,使該年度各群師資之需求量銳滅,某些群甚至將呈過剩現象,此一問題頗值重視c ...630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Write the following problem on the board: “What is the area of the largest rectangle that can be inscribed in a circle of radius 4?” Have one half of the class try to solve this

You are given the wavelength and total energy of a light pulse and asked to find the number of photons it

好了既然 Z[x] 中的 ideal 不一定是 principle ideal 那麼我們就不能學 Proposition 7.2.11 的方法得到 Z[x] 中的 irreducible element 就是 prime element 了..

volume suppressed mass: (TeV) 2 /M P ∼ 10 −4 eV → mm range can be experimentally tested for any number of extra dimensions - Light U(1) gauge bosons: no derivative couplings. =&gt;

For pedagogical purposes, let us start consideration from a simple one-dimensional (1D) system, where electrons are confined to a chain parallel to the x axis. As it is well known

The observed small neutrino masses strongly suggest the presence of super heavy Majorana neutrinos N. Out-of-thermal equilibrium processes may be easily realized around the

incapable to extract any quantities from QCD, nor to tackle the most interesting physics, namely, the spontaneously chiral symmetry breaking and the color confinement.. 

(1) Determine a hypersurface on which matching condition is given.. (2) Determine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