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評Michael Szonyi, Cold War Island: Quemoy on the Front Lin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xv + 310pp.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評Michael Szonyi, Cold War Island: Quemoy on the Front Lin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xv + 310pp."

Copied!
1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Michael Szonyi,

Cold War Island:

Quemoy on the Front Lin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8, xv + 310pp.

蔡松穎

∗ 在 1990 年代以前,由於戰地政務體制的存在,對於金門歷史 多集中於方志類型的書寫。即便是戰地政務體制解除後,金門當 地的文史工作者興起了對於原鄉研究的熱潮,但符合現代學術規 範的「金門史研究」著作也仍不多。1楊肅獻主編的《金門近代史》 和謝重光等人所著的《金門史稿》是少有的金門史研究專書。《金 門史稿》著重於 1949 年以前的金門史研究,對清以前的時段研究 尤為詳盡,2《金門近代史》則是大量使用了方志、《顯影月刊》與 《金門戒嚴時期的民防組訓與動員訪談錄》等史料,分別從政治、 經濟、社會、反抗運動等主題出發,述說民國以來的金門史。3

作者宋怡明(Michael Szonyi)的博士論文為

Practicing Kinship:

Lineage and Descent in Late Imperial China

,結合了歷史學與人類 學的研究法,藉由福州的宗族來探討民間地方策略的運作與形

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博士班研究生 1 楊肅獻,〈金門史的研究與書寫〉,收於李沃士等著,《2010 第三屆金門學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金門:金門縣文化局,2010),頁VIII-X。 2 謝重光、楊彥杰、汪毅夫著,《金門史稿》(廈門:鷺江出版社,2003)。 3 楊肅獻總編,《金門近代史》(金門:金門縣政府,2009),頁237-238。

(2)

式。本書與 Practicing Kinship 有很多相似之處,像是作者依然採 用了人類學與歷史學並行的研究法,在大量使用口述史料的同 時,仍保有歷史學對於時空變化的敏銳度;又或者對於地方策略 的強調,也依然是本書的主軸之一。從中,可以看出作者學思的 延續性。 和過往對金門史的研究相較,本書最大的特色在於理論性很 強 , 作 者 試 圖 以 「 軍 事 化 (

militarization

)」、「 地 緣 政 治 化 (

geopoliticization

)」、「 現 代 化 (

modernization

)」 和 「 記 憶 (

memory

)」等四個抽象的核心概念為骨架,建構起

1949

年後的 金門歷史。四者間交互影響的同時,也在金門人的生活中留下無 所不在的痕跡。軍事化,最主要體現在

1956

年後金門被劃為「戰 地政務區域」後。到

1992

年解除戰地政務為止,雖然同時仍有縣 政府等一般行政組織存在,但「戰地政務委員會」和軍隊的領導 者才是真正握有實權者,雙方互相依存,卻也因此而時有衝突(頁

26-27

)。以抵抗中華人民共和國入侵、防止匪諜滲透為目的而設置 的戰地政務,將人民作為假想的、抱有叛亂意識的潛在敵人,因 而百姓同時具有「國民」和「敵人」的二元身分,並受到無孔不 入的監視及軍法的嚴密管制(頁

31

)。島上的生產、生活作息等都 受到軍事化的影響,而強制動員的「民眾自衛組織」更成了金門 人的新義務。 然而,在金門實施軍事化的目的,除了作為日後反攻大陸後 該如何統治的實驗場外,也有很大一部分是為了因應國際局勢而 生。所謂的地緣政治化,就是把金門人的生活和全球政治連結在 一起(頁

3-4

)。對於世界來說,臺灣海峽兩方的戰爭並不只是中 國的內戰,同時也是共產主義和自由主義冷戰熱鬥的競技場之 一,而金門正是這場對決的前線。因此各國—特別是美國這個超

(3)

級強權—的意向,便影響著金門的命運。像是1953 年金門重新設 立縣政府,作者認為一方面可能是因應韓戰爆發,另一方面是因 為中華民國知道想要獲得美方援助,便要先讓自己成為「自由」 的象徵,因此讓金門擺脫軍政專制的形象便成為必要之務(頁 27)。而 1954 年之後中華民國向金門大量增派兵員,也是為了讓 美國知道金門的重要性,並讓此處的陷落成為冷戰中自由陣營無 法承擔的損失,進而令美國加以協防(頁 48)。 當戰火逐漸冷卻成為一種表態,金門島上的冷戰進入了另外 一種層次─宣傳戰。因為地緣政治化和軍事化兩者的共同利益關 懷,使得 1960 年代金門有了現代化的契機(頁 81)。在冷戰中,「現 代化」也成為一種能動搖對方陣營的「武器」,這令軍方對於現代 化有了興趣;與此同時,作為一個延攬西方世界支持的「自由堡 壘」,金門也有著現代化以示自由的需求,兩者結合之下,才令金 門的現代化成為可能。這種現代化是奠基於軍事化上的,因此,「強 調衛生」一事便以動員軍、民捕捉老鼠的形式呈現,經濟力的提 昇也立足於軍隊相關產業的發展上。或者可以說,金門的現代化 是由軍事化所推動的。1949 年以後,金門的發展便由國家掌控, 而與世界失去聯繫,但受限於戰地政務,金門的經濟沒有像臺灣 本島一樣創造奇蹟。而金門的中產階級也未像本島一般,積極參 與政治轉型、民主化、去軍事化等轉變。即便如此,推動金門現 代化的另一股力量—地緣政治,在 1990 年之後令戰地政務解除, 使金門不再高度仰賴軍事經濟,終於再次帶動了金門的轉型。 無論是軍事化、地緣政治化抑或現代化,這三者都或直接或 間接地影響了金門人民的生活,同時,也影響了金門人對這些過 往的記憶。作者在本書中大量地使用了口述史料,他的目的不在 於透過這些史料來還原某種真實的過去,而是藉此來了解金門人

(4)

的記憶是如何被塑造、保留的。因此在本書中,我們常常可以看 到人民記憶和官方大相逕庭之處,像是記載中的823 砲戰,人民死 亡人數只有140人,但是人民對這場砲戰的主要記憶還是圍繞著「死 亡」(頁 68);又或者對於軍隊搜查共匪的行動,人民卻多是記得 軍人往往藉機順手牽羊(頁 34),這些都印證了人民有著不同於官 方版本的記憶。此外,作者還發現在這些口述史料中,不同居民 對同一事件的敘述常呈現高度的一致性。作者認為,這一方面是 因為「社會」本身會決定哪些事物該被記得,通常是有象徵性或 展現光明面的事件,以免人民在灰暗的記憶中過於痛苦;另一方 面則是因為在與官方的糾紛中,大多數人民的立場是一致的,特 別是那些能獲得賠償的糾紛中更是如此(頁225-226)。 除了以軍事化等核心概念為金門史開創了嶄新的解析面向 外,作者也試著將金門史放進更大的脈絡中,好作為其他研究的 借鏡。第一是可作為1949年以後臺灣政局和經濟發展的一種觀點, 臺灣雖然在戰後受到美國的大力干涉,但是在發展上仍有自身的 內在動力,而從金門的變遷和金門人對臺灣的觀察,都可以看出 當時臺灣政策、局勢變化的走向。第二是可以作為 1949 年後中共 政策的對照組。兩岸領導者的個人特質、政權中的官僚政治,以 及用鋪天蓋地的意識型態作為統治手段等等高度相似的特色,都 說明了中國在 1949 年以後的很多現象必須由兩岸共通的歷史背景 (像是兩岸政黨的前身都是列寧式的現代革命組織)來解釋,而 非突發的偶然。就像東、西德一般,兩岸並非各自獨立發展,而 是彼此參照、刺激,進而有如鏡象般地向前邁進(頁251-252)。第 三是可以作為其他高度軍事化社會的參照。冷戰中受到地緣政治 的影響,很多地區的現代化都帶有軍事化的特質,是軍事化擴展 到社會生活後的一種現象。軍事化影響了這些地區了解、發展現

(5)

代化的途徑,這在南韓、南越和臺灣皆是如此。金門的特殊發展 歷程,正好作為一個例子,提供這些地區研究的參照。 但是,本書同時也提醒著我們,在這些巨大的脈絡下,金門 人並非木然、被動地承受這一切,相反地,他們具有很高的能動 性(

agency

)。他們的對於種種不公所表現出來的「沉默」,並不是 外人可以用來譴責他們的理由,實際上,他們很可能隱約地察覺 了社會中的權力分配,進而以政治的、對抗的方式做出回應。這 點在他們的記憶中尤為明顯。在他們「反抗的記憶」裡,自身往 往是事件的核心,對壓迫者做出抵抗。這些抵抗絕非如過往研究 所言,從

1980

年代的政治抗爭行動才開始,而是自始至終都存在 的。而國際間對金門的高度矚目,也讓他們藉由參與「國際事件」 來定位自身的價值,成為自我認同的一部分(頁

246-248

)。地方 人民的能動性和地方策略,近來屢為學者所強調。如華琛(

James

Watson

)便認為在中央政府對地方宗教實施標準化之餘,地方人 民也因自身需求而對中央的規定做出變化,而非一味接受;4康豹

Paul R. Katz

)也透過對寺廟、儀式的研究,揭示在宗教層面的 話語權爭奪裡,地方菁英與神職人員是能相互抗衡的;5羅士傑對 溫州的研究中更顯示地方政治實由地方菁英主導,政府在此是相 當無力的。6然而,正如

William H. Swell

所指出的一般,縱使每

4

James Watson, “Standardizing the Gods: The Promotion of T’ien Hou (Empress of

Heaven) along the South China Coast, 960-1960,” in Dacid Johnson et al eds.,

Popular Culture in Late Imperial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5), pp. 292-325.

5 康豹,〈中國帝制晚期以降寺廟儀式在地方社會中的功能〉,收於林富士主編,《中 國史新編:宗教史分冊》(臺北:聯經出版公司,

2011

),頁

375-412

。 6 羅士傑,〈地方神明如何平定叛亂:楊府君與溫州地方政治(

1830-1867

)〉,收於 吳松弟、連曉鳴、洪振寧主編,《走入歷史的深處:中國東南地域文化國際學術 研討會論文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1

),頁

432-448

(6)

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施展自身能動性的空間,但在不同的社會 系統下,人們能做到的程度和內容也大不相同。7不同於明清傳統 帝國中的任何區域,1949 年以後的金門是一個現代國家治下的小 島,且受到政府的高度關注。在政府掌控力相對高漲且無孔不入 的情況下,金門居民能發揮的能動性其實相當有限,即便居民試 圖在宗教場域和官方爭奪話語權,他們也無法因此在官方手下攫 取多少權力。作者對於居民反抗、能動性的強調,雖然讓我們見 到了居民們如何利用各種象徵、脈絡、甚至地緣政治作為工具, 但反而更凸顯了此時期官方政治力量的強大以及居民對改變現狀 的無力。 綜觀全書,作者藉由軍事化等四個主軸替金門史做出了前所 未有的解讀,並讓其擁有了與其餘研究對話的平台,著實令金門 史脫離地方研究的侷限,提升到更大的脈絡中,賦予了金門史研 究新的價值,可謂是一新典範的樹立。與之相比,《金門近代史》 雖能讓讀者清楚地對民國以來的金門史有一定程度的了解,且也 用訪談錄來補足官方材料的偏頗,但本書卻更進一步地為金門的 發展提出了這四條主軸,並將金門史放到了更大的地緣與學術脈 絡中;而張淑雅則是從官方的角度出發,細緻地分析臺、美政府 的決策制定,並未及於人民的觀點。8從觀察面向來看,本書確實

7

William H. Sewell, Jr., “A Theory of Structure: Duality, Agency, and Transformation,”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 98: 1 (July, 1992), pp. 20-21.

8 可見張淑雅,〈美國對臺政策轉變的考察,

1950

12

月─

1951

5

月〉,《中央研 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19

(臺北,

1990.6

),頁

469-486

;張淑雅,〈臺海危機 與美國對「反攻大陸」政策的轉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36

(臺 北,

2001.12

),頁

231-297

;張淑雅,〈「主義為前鋒,武力為後盾」:八二三砲戰 與「反攻大陸」宣傳的轉變〉,《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70

(臺北,

2010.12

),頁

1-49

;張淑雅,〈臺海危機前美國對外島的政策(

1953-1954

)〉,《中 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

23

下(臺北,

1994.6

),頁

293-330

(7)

較前人研究更為全面。 作者書中這四條主軸一方面是從金門當地的歷史中所歸納得 出,另一方面也是延續學界既有關懷而生的幾個面向。如軍事化 原本是用以強調國家增強力量以備戰的過程,以及人們的價值觀 與行為如何一步步往軍隊靠近。相較之下,作者在本書中較為淡 化了國家決策層面的角色,而是強調軍事化對當地社會帶來的衝 擊、和軍方的利益、價值觀與論述是如何滲入金門社會的(頁 3、 260)。這樣的選擇讓作者能更有效地體會當地人的心境,並從該 處出發去講述一個屬於這些人們的故事,而非定於一詞的官方說 法。作者雖未明說,但這與人類學強調當地觀點(native viewpoint) 的取徑是相互呼應的,9再次顯示作者將歷史學與人類學結合後所 作出的突破。又如地緣政治學是從地理與空間去了解國家、政治 的一個學門,其中又因側重面向的不同而有許多流派。10而作者雖 未直接引用這些學術理論,但其所採取的觀點則較接近從國際政 治結構的角度出發,由此來理解、分析當地的社會政治結構。11 作者別出心裁地將這種視野與另一個主軸─「記憶」相結合,讓 我們得以見到地緣政治是如何成為金門人了解自身經驗的重要框 架,以及這些政治事件是如何在記憶中被轉化的。 這些由作者口述所得的「集體記憶」是四個主軸中最特別的 一項。作者所用的史料,大致可分為「檔案」和「口述」兩類。 前者在使用最多的是小金門(烈嶼鄉)檔案,而國防部、國史館 與警察局的檔案都只佔寥寥數則,主要只是用來重建官方的視野

9 科塔克(Conrad Phillip Kottak)著,徐雨村譯,《文化人類學:領會文化多樣性》

(臺北:麥格羅西爾,2014),頁71-72。

10 孫相東,《地緣政治學:思想史上的不同視角》(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

2005),頁6-7。

(8)

以及其所採取的統治手段;而後者則用來表述當事者(主要是百 姓)對於該事件的想法,以及這些記憶如何被構築。這種處理法 一方面補足了官方歷史書寫中平民不易發聲的遺憾,使得歷史和 政策不再是單向的由上至下,而是強化了人民的能動性,使其脫 離被動的角色;另一方面也不像過往研究般將口述史料作為史實 的根據,成功地免除了讀者對於「口述史料可信度」的疑慮。因 為作者無意探討口述史料究竟能傳達多少史實,而是先行承認記 憶的被建構性,再進而解析這些建構因何而來。 這種對於「記憶」的理解,受到 Maurice Halbwachs 很深的影 響,特別是在「集體記憶」的部分。Halbwachs 認為,人們在溫習 自己記憶的時候,會受到自己現在的興趣和觀點所影響,而讓記 憶中的不同部分強化或減弱。因此經過生命中的不同階段,記憶 便會一次次受到不同時期的觀念系統所影響,而與最原始的樣貌 大相逕庭。12這些觀念系統來自於自身所屬的群體,當我們回想某 件事情的時候,其實是透過某個群體的思想邏輯來了解、評價那 段回憶,這才讓這段回憶的內容有了定位和意義,因此即便是個 人的記憶,其實也是集體記憶的一部分。而也是因為個人記憶其 實仰仗於群體邏輯來定位,所以同一個群體內對該段事件的記憶 往往會有高度的一致性。13作者對於金門人記憶的理解,與此一脈 相承。

然而,這種觀點亦有其限制。如 Barry Schwartz 和 Lewis A. Coser 便認為:Halbwachs 過於強調歷史記憶是被不同時代所詮釋 出來的,不同時代對同一事件的理解因而有著斷裂,使得這種看

12 哈布瓦赫(Halbwachs, M.)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上海:上海 人民出版社,2002),頁82。 13 哈布瓦赫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頁92-94。

(9)

法並不能解釋歷史的連續性。14這個問題帶給了作者同樣的困境 ─作者若是只用現代人的歷史記憶,試圖反應現在金門的處境, 而對於過去金門的歷史,則是用這些扭曲後的記憶以及檔案資料 來補強。但,這一方面會使得他的研究無法深入那些 Halbwachs 所說的、被集體記憶框架所忽略的那些「遺忘的記憶」;15另一方 面則是在「歷史事實」的了解上,仍然無法突破檔案的限制,因 為口述材料僅能反應受訪者的價值體系,而對了解過往的真實沒 有幫助。作者並非未意識到這點,正如他在〈戰火下的記憶政治: 金門,1949-2008〉一文中所說,雖然必須將集體記憶放到更大的 脈絡中去理解、詮釋,但作者「仍希望強調集體記憶具有慣性 (inertia)的特性。也就是說,記憶論述的創造有其侷限,它並不 能全然超越既存的個人與集體記憶。」16這種認知突破了 Halbwachs 論述中的缺陷,令集體記憶的原始樣貌得以浮現。而金門人在歷 史中的面貌,也因此而更為明顯。 簡而言之,本書為金門史研究樹立了新的典範。此後對於金 門史的研究無法再滿足於單純對史實的描述而已,勢必得將金門 史與更大的脈絡結合。2012 年成功大學在金門招開的金門學研討 會中,鄭振滿、陳春聲、陳支平、丁荷生等華南學派的學者便試 圖將金門史與中國的鹽政、海外華人宗教等結合起來,以期更進 一步地解讀金門的過去,可見得對於金門的史學研究已經進入了 一個新的階段。17此後對於過往的重建,也不會只停在官方檔案給

14 Lewis A. Coser 著,畢然、郭金華譯,〈導論 莫里斯.哈布瓦赫〉,收於哈布瓦 赫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頁49。 15 哈布瓦赫著,畢然、郭金華譯,《論集體記憶》,頁289、304。 16 宋怡明(Michael Szonyi)著,李仁淵譯,〈戰火下的政治記憶:金門,1949-2008〉, 《考古人類學刊》,74(臺北,2009),頁64。 17 鄭振滿,〈明代金門的制度變革與社會轉型─以鹽政改革為中心〉,收於陳溢源

(10)

出的影像,而是更為看重民間的聲音與行動。此外,金門的豐富 口述材料對於研究者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寶庫,關於金門史中「記 憶」與「史實」間的交互辯證,也會在本書之後延續下去。18對於 後續研究者而言,固然可以在本書時間斷限以外做出延伸研究, 亦可以試圖挖掘出新的脈絡,或是和對臺灣本島的研究相結合, 描繪出更為全面的圖像。但是無論如何,本書的研究都提供了一 個很穩固的出發點,且未來研究者無論贊同與否,都無法迴避本 書的論述。就此而言,本書的成功是毋庸置疑的。

主編,《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金門:金門縣文化局、成大人文社會 科學中心,

2012.12

),頁

175-188

;陳春聲,〈在禮法正統與政治現實之間─魯 王在金門活動及相關歷史記憶的研究〉,收於陳溢源主編,《金門學國際學術研 討會論文集》,頁

189-206

;陳支平,〈清末鹽政浯洲場公牘匯鈔述略〉,收於陳溢 源主編,《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223-234

;丁荷生(

Kenneth Dean

), 〈海外華人廟宇、商業信託網路與金門(

Overseas Chinese Temple and Trust

Networks and Jinmen island

)〉,收於陳溢源主編,《金門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

集》,頁

533-577

18雖未有專著,但已有學位論文是針對這方面主題而生,參見呂靜怡,〈「出操」

的記憶與認同─金門婦女隊員的生命經驗敘說(

1949

1992

年)〉(花蓮:慈濟 大學人類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8

)。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mbedkar and Untouchability: Fighting the Indian Caste System,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05 , p.121.. Christopher Jaffrelot,

版面為 A4 單面全彩印刷。桂冠葉及星星圖案以燙金方式印刷。... 附件四

Asia, and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 Racism in the Formation of the Philosophical Canon, 1780–1830, New York: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 2013) 等人 的 研 究。Garfield

Christopher Clapham, A Concise Oxford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Oxford/New York, 1990.. Nelson, The Penguin Dictionary of Mathematics, Penguin Books

中國 歷史 歷史 地理 生活與 社會.

11 釋 聖 嚴,《 明 末 佛 教 研 究 》;Chün-fang Yü, The Renewal of Buddhism in China: Chu-hung and the late Ming Synthesi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例如,參閱:黃啟江,《因果、淨土與往生:透視中國佛教史上的幾個面 相》〈第六章·從佛教研究法談佛教史研究書目資料庫之建立〉,(台北:臺 灣學生書局,2004 年),頁 237-252; Yasuhiro

歷史上許多大地接均顯示,火災所造成的災害遠比震動所造成者為慘烈。如一九 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