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生活中的修行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生活中的修行"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位活命的修行

吳末盛 生活中放不下的事情太多了,於是喜怒 生滅、惡業,都是「我執」在作怪,而這些 哀樂變化無常,苦不堪言:末學到現在為。虛假的名相,到頭來卻是一場空,來無影去 止,還會有些許的念頭:我要步步高升,我 i 無蹤,只有徒增自己無盡的煩惱。 要開 Benz 轎車,我要住大廈,頂樓開個共修 1 日常生活中,所謂「善」就是利益眾生 的佛堂,供養高僧弘法制生,我要 。我的 j 的事,所謂「惡」就是自私自利的事。末學

心無法清淨,雖然我曾發願「一句阿彌陀佛!以為大慈悲心無所得心,是吾等修行的根

一直念到底 J '卻一直無法做到。末學深知, I 本 o 所謂慈就是給于快樂,悲就是拔除痛 無明障重,修行不能得利,即是定的功夫不 i 苦,大慈悲心是具有無緣大蔥、同體大志的 鉤。定功應先從靜功下手,才能從靜中得點 i 心量。無所得心是無分別無執著的心思,是 定的利益。末學自知,修行要得利,持戒是 i 清靜心,以此清靜心,做好該做的每一件 必修。因此,在生活當中,末學非常注意日!事,一切為眾生,而心不貪著。生活中的修 常的事物,言行舉止起心動念,一切從恭敬 誠懇中做起,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 言,非禮勿動,儘量做到識心而不起動念 處。 經云﹒佛法不離世間法,在聆聽監察院 長陳履安居士演講時,末學愧疚得涕淚交 流,頓覺虛度五十多年的光陰。履安居士以 國家五院院長之尊,平常日理萬機,仍然精 進用功修行,更以他的身份、地位、財富、 智慧、善巧表演,示現給~生看,真可說是 大菩直再來。經云: r 應以何身得度者, ~P 王克{可身度化眾生。」陳院長所說一一在末學 身上演過;末學自小開始,學的盡是名別是 非人我,如何去分別人我;如何去保護自 己、批評別人、攻擊別人;如何去炫耀自 己;如何去長養自己,這一.切的一切,無非 行,要從每天的點點滴滴細節做起 F 起心動 念,都要7fIJ 益一切軍生,修行才能得利,吾 等試著從每日的平常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開 始,全力以赴,將是最好的修行。 (一)每天清晨,當聽到鬧鐘響時,趕緊起 床,不要賴床: 早晨起床當願眾生精神飽滿事事如意 (二)起床後,應即老實完成每日例行要務, 盟洗清潔,使容光煥發: 刷牙洗臉當願眾生眼耳鼻舌清淨無朵 大小便時當願眾生去盡污穢減貪目真痴 (三)接下去的要務是吃早餐,因為早餐是凡 夫保養色身體健康最重要的起點,也 是每日修行管務補給的起點。因此,早

友聲有引擎

75

(2)

怨說平等 一切無礙 當願眾生誠忽恭敬 當願眾生心中喜悅 會見同僚 勤身告務 餐營養要豐富,而且要定時定量地好好 地吃: (十一)若有集會,亦要發心相助,共襄盛

j

舉,使會議成功:

i 參加會議當願眾生辯才無礙語如鐘聲

吃早餐時當願眾生滋養色身用功苦務 (四)用完早餐,要整理行裝,準備過這充實 的一天,故穿衣服鞋襪時,也要認真地 把它做好: (十二)善用電話,傳播信訊,溝通情誼,弘 法芳:j 生﹒ (五)離開家門,外出營生,無論是開車或行 i 接聽電話 路,亦都要動作紮霄,腳踏實地,按部! (十三)營務告一段落,在舍宅養息之時,亦 就班確實做好:

I

j

應、苦力口利用時間,做些有益的事: i 在家休息當願眾生珍惜分秒利益眷屬 (六)勤身營務,用心盡力,犧牲奉獻,也自;

走 I (十四)平常若非勞心勞力營務所需,晚餐儘

無量功德:

I

i 量不吃,不能不吃時,貝IJ 儘量吃得少, 吃得清淡一點,因為午後所食,為非時 食者,對修行用功不刺! 當願眾生和顏愛語心生歡喜 衣服鞋襪當願眾生稱身舒適儀表莊嚴 開車行路當願眾生安全方便身心自在 服勤務時當願眾生全心投入智慧、明了 (七)工作之餘,最好的作法,就是老宵念

佛,既可少造業,又可增福慧:

j 色力增長身心健康 (十五)一天的營生,在晚餐結束後告一段 落,除非必要,否則應儘量減少交際應 酬,減少惡緣,以免起惑造業,留較多 清靜時間,用功修行: 吃晚餐時當願眾生 有空間時當願眾生放下萬緣老實念佛 (八)午餐的時候,要懷著感念原生的滋養, 老老實實的把午餐吃飽,才有體力完成 這一天該做好的事務: 身心清淨 業障消除 一心不亂 洗除污垢 懇切懺悔 全神貫注 當願眾生 當願眾生 當願眾生 身沐浴時 做晚課時 拜佛念佛 吃午餐時當願眾生法喜充滿福慧增長 (十六)夜晚就寢前,應將一天的營務種種心 念全部放下,全心全意將一句「阿彌陀 佛」默默由心中提起,由緩入急不出 聲,將一句洪名伴君入眠,亦伴君明日 早起: (九)末法眾生,定力較難修成,祖師大德經 常開示,要修定功,應從靜功起修,而 要修靜功唯有誠懇恭敬請誦大乘經典, 持續不斷方能得利。故日常生活,除勤 身營務外,應排有定課,持詞大乘經 且:

交大友聲

午夜養息當顧眾生執持名號淨念相績 眾生酬業而來,從母月台糊里糊塗的出 J 生,又在是非名利人我的環境中,糊里糊塗 持誦經典當願眾生從身語意修戒定慧 (十)與同事在一起工作,要隨緣不變,不變 隨緣,不起分別,不生煩惱:

76

(3)

過生活,不知又造了多少的罪業。更不知自 壽莊嚴清淨平等覺經 J '持繽三千部以上便會 己的生活環境中,不如意事十之八九,通常 有所成就。遵照淨空老和尚的開示,從流通 的反應是遇不如意事貝iJ心生瞋怒,而遇如意 的錄音帶得知,就有位妙音師妞,在不到三 事便生快樂,甚至樂而忘形,又起惑造業, !年的時間已讀誦了三千部以上,而且已有不 樂極生悲了。生活中的修行,就是要修正這 i 可思議的成就,這是千真萬確的鐵證,不容 些生活中不好的習氣,人間事務不離財色名 i 有任何懷疑。如果仁者今已持誦三千部以上 食睡,名為人間五欲;見財貪財,見美色食 i 而未能得利,那麼仁者應該趕緊檢討:是否 美色,為名貪名,賴床貪睡,見美食貪美 i 心不在焉,未能誠懇恭敬,身口意與阿彌陀 食。身口意隨境起惑造業,以致身常追殺!佛的大慈大悲無法感應道交所致。那就要趕 業、盜業、淫業,口常造妄言、綺語、兩 j 緊禮佛,懇切求懺悔,蒙佛加持再開始用 舌、惡口等業,遇不如意事便起瞋 'r良心, -功。持誦大乘經典時,與勤身營務的原則不

絲瞋心起,燒盡功德林,如遇 )11頁境使生貪(相衛突,要能太懷疑、不間斷、不夾雜、如

念,復造諸惡業,平平庸庸不苦不樂時便是:此持誦,日久必定功成。 愚痴,如是貪瞋痴便是六道輪迴的根本。所! 誠懇恭敬的心茹素,也是平時生活修行

謂善惡乃一念之差,尤其在日常生活中養成 i 的重要的部分,雖然在家居士學佛 9 不一定

的習氣,若吾等能藉生活中的修行,將生活!要吃素,但是以恭敬心吃素,對平日修行很 中惡的習氣,逐漸的修正過來,這便是生活 i 有助益,長養大慈悲心,成就無所得心。仁 中修行最大的意義。 I 者可以試著從色香味的層面去想,茹素者只 生活中惡的習氣,乃是由於貪念而起 I 要營養均勻,身體必定比未茹素者健康,因 而貪念是因我執而起。吾等因我執太重,凡!為茹素清淡,無燒措煎烤,無過度膽固醇等 是以「我」為中心,順境時則生賞,逆境時 j 破壞內臟健康的因素,無提昇肝火的因素。

則生嗔,不順不逆時則生痴。生活之中,身!故茹素者血液循環較正常,內臟火氣較少,

口意隨境在起惑造業,無非都是我執在作 j 通常較少發脾氣,就是有脾氣,也是很短 怪。如何去我執,就從身口意下功夫。末學 j 暫,因此少造業,消化系統亦正常,身心當 以為,如果仁者真正能誠懇恭敬請誦大乘經;然健康。凡夫平常食衣住行四大根本需求 典時,端身正坐,身不犯殺、盜、淫 o 口中;中,民以食為天,一般人飲食,苦苦追求, 誦唸經典,相繼不斷,口絕不犯妄言、椅 1 為的是三餐山珍海味以為最高享受,而茹素 語、惡口、兩舌 o 由於端身正念,請誦流 j 者三餐清淡遠離殺戮,永絕惡誅,這是長養

暢,全神貫注,意絕不犯食嗔痴。如此-大慈悲心最好的作法。而對每日三餐山珍海

來,身口意三業自然清淨,若能持續不斷,味的美食都能看淡放得下,其他還有什麼不 則靜的功夫自然容易達到。淨空老和尚經常:能放下的。這也是成就無所得心最具體的{參 照示,在家居士,日常生活匆忙,定的功夫 j 持。是故祖師大德的慈悲間示,要吾等茹素 比較難修成,最好的方法,是先從靜功下;當然深具意義,這些年來,末學茹素已深得 手,要修靜功,就是從身口意起修。而修身 此中利益。 口意最好的方法,是從日常生活中,排有定 生活中還有較不能放下的,就是從出生以 課,以誠懇恭敬的心,請誦「佛說大乘無量 來,過去時中所養成的一些錯誤習氣,因其

丈聲有聲

77

(4)

悅耳出芸芸誼

胖乎:海軍

1940 年出生於台灣省南技縣草屯鎮 '72 年管 研所畢業, 84"""'85年擔任交大電信聯誼會會 長,現在中華電信訓練所服務。平常工作除 電信線路技術領域之教學管理之外,喜歡閱 讀詩詞、佛教經典與名人傳記,或管理哲學 之類的書報,寫寫短文在「中華電信」月刊 中發表。

作者 IJ 、檔案

交通大俘問 t學

友詰弟都妥

吳末盛學長於中華電信舉辦的交通大學同學 電信聯誼會上致詞。 已根深蒂固一時無法馬上改變。現在既已學 佛,深信因果,知道有三世因果關係'知道 已種的惡因如何去對治,知道如何轉熟為 生,轉生為熟,知道如何發願'知道如何下 1 于處。但最重要的問題還是在現實的繁雜生 i 活環境中,無法保持不夾雜‘不間斷。末學 雖知在生活中一門深入較易得利,也雖曾發 i 願「一句阿彌陀佛一直念到底 J' ,-轉化所有 i 環境為西方聖境」。但末學畢竟凡夫,在現實 1 生活中,因靜定功夫不夠,心常隨境轉,一 句阿彌陀佛常因怨憎念而斷掉,一片清涼心 常因不順耳的言語而消失,甚至會起瞋心妄 心。末學知道,分別心,我執心致使自己常

常無法放下身段,遇事用情而有怒怨憎煩,

I

智慧無法生起。生活的現實既然難免,怨僧 i 會既然難避,無謂的言語既然難禁,當下唯 F 有歡喜接受,懇切懺悔,趕緊提起「阿彌陀 佛 J '不論大聲小聲或默唸'可視場合而定, 一般環境許可,出聲會比較容易得刑,剛開 始可採三三四聲制,等自己心平靜之後,便 可恢復一般速度,一般聲調,如此才不致太 累,如果持念珠者,可以四聲一珠或十聲一 珠,一般靜定功夫高的可以十聲一珠。但要 念的清楚,聽的清楚,如此用功,才能將生 疏的佛號轉熟,將熟的雜念轉生,才能逐漸 淡化世間的是非名別人我,時時如此,日日 如此,自心自然逐漸清淨,心淨則佛土淨, 西方聖境自然現前。 人生幻化,苦空無常,既知無常是有生 滅的,而有生滅的就不是自主的,無生滅才 是真常,才是自主的。生活中的修行,就是 學習不去執著那有生滅的事物,學習去看 破,放下自己無法做主的事物,而成就自己 可以做主的道業,那就是了脫生死、永斷煩 惱。

交大友聲

78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願門普攝無有棄化 求生㧞欲根本 持名功不虗棄 求生要學信實 尼真超請示 七期念佛普說 女眾錯會經旨 求生不可勝數 往生公私兩利 稱名復本 作佛釋疑 一信永信

  願共諸眾生往生安樂國   至心歸命禮西方阿彌陀佛  十劫道先成  嚴界引群萌 

(此計劃 書以一間全 日制、營辦 每級 5 班全校共 30 班、獲 分配學生輔 導服務津貼

(主法云) 一心奉供。一真法界。映現修羅。四趣所銜。種種勝劣。各及眷屬。惟願現人 天身。作佛子眾。受法施食。為菩提因。盡未來際。行菩薩道

 今復入胎舍  欲度諸眾生   身淨無惡行  口行無虛妄   意行常慈悲  清淨菩薩道 

 三業專心無雜亂 (願往生)   百寶蓮華應時見 (無量樂)    般舟三昧樂 (願往生)   臨終聖眾自來迎 (無量樂)    行者見佛心歡喜 (願往生)   彌陀接手坐華臺 (無量樂)

• 爸爸媽媽認識 -> 成為朋友互相了解 -> 時常都希望在一起,願 意互相遷就,令彼此開心 -> 想永遠一起生活,建立家庭並願意

 畢竟無眾生  諸法中無礙   無戒無忍辱  亦無有毀戒   無智亦無慧  亦無非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