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20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 指導教授︰林永芳教授.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研究生:蕭乃文 中華民國一百年四月.

(2) 謝辭 終於,我等到了這一刻。回首政大求學的這七年,一路陪我走過的人 實在是太多了。而也因為在眾人的幫助和鼓勵之下,今日這本論文才得以 完成。 感謝碩班期間的工作夥伴和老師。國發所的高永光老師、劉佩怡老師 和民族系的趙竹成老師還有Sabrina、芝秀以及Celina 謝謝你們在我擔任國 科會助理時的教導和包容,才讓我習得作人處事以及應對進退上的方法。 AMBA 辦公室的工作夥伴們,謝謝你們在那段期間給予的幫助。因為有 你們的陪伴,使我的人生經驗更加豐富。. 政 治 大. 另外,在求學的這段期間,我特別要感謝一路陪我走過的政大合氣道 社的各位。感謝王仁吉師範和宗翰學長的指導和教誨,不但教授我們合氣 道的相關知識還有人生的道理。還有謝謝社團內的各位社胞,我不會忘記 每次練習時的那股熱血、大家相聚時的歡樂、為了比賽和升段時努力不懈 的樣子。不管是學長姐或是學弟妹,因為有你們的陪伴和鼓勵,使我的大 學和研究所生活烙印下不可取代的回憶。. 立. ‧. ‧ 國. 學. y. sit. io. n. er. Nat. 此外,更要感謝我的指導老師,林永芳教授。林老師給予我相當大的 自由和寬容,且適時地給予建議和方向,使得我從一個短暫的想法延伸成 為一個研究成果。以及魏百谷老師,感謝老師在就學期間不管是在學業或 是生活上都給予莫大的支持。最後感謝,俄羅斯研究所的鈺茹學姐還有在 al v i 我政大這七年所有陪我渡過的研究所同學、大學同學、高中同學們。由衷 n Ch engchi U 地感謝,因你們一路的陪伴,使我的政大生活更加有意義。 當然,我必需要感謝我的家人。謝謝爸爸、媽媽、阿姨、姨丈等家人 的支持和鼓勵,才有我今天的成就。最重要的是,我要感謝帶我長大的阿 嬤。謝謝你從小到大的養育,雖然我現在無法當面向你分享畢業的喜悅, 也無法表示感恩之情。但是,希望你在天上可以看到,我終於完成碩士學 位了。在此將論文獻給所有幫助過我的人,因為有你們的支持,我才能完 成這篇論文以及研究所學業,在此致上最深的感謝。 蕭乃文 謹誌 中華民國一百年 中秋.

(3) 摘要 對於一個國家而言,柔性權力的重要性和剛性權力同等重要。近年來, 各國紛紛加強本國的柔性權力,以吸引外國公眾前來學習和認同本國的文 化。美國學者奈伊,說明文化、政治價值觀和外交政策是國家所擁有的柔 性權力的資源。因此,本文以柔性權力作為出發點,連接公眾外交與文化 外交,進而探討俄羅斯從蘇聯時期到後蘇時期的對外文化政策之作為。 俄羅斯的對外文化政策從美蘇冷戰時期就已經開始,然而受限於意識. 政 治 大 普丁上任之後,俄羅斯開始積極向外拓展對外文化政策,其欲加強俄羅斯 立. 型態的框架之下,兩國的文化交流深受到國家領導人外交政策風格的影響。. 文化在世界上的影響力並且提高外國公眾對於俄羅斯文化價值的認同。俄. ‧ 國. 學. 羅斯於海外建立「俄羅斯世界基金會」和「俄羅斯合作」等文化推廣機構,. y. Nat. 斯。. ‧. 以教授俄語和俄羅斯文化為主。希望讓外國公眾以不同的面向,瞭解俄羅. er. io. sit. 本文的研究發現有下列幾點:第一、儘管俄羅斯近年來積極推廣俄羅 斯文化在海外的發展,但是,俄羅斯的發展重心仍是以境外俄羅斯人為主。. al. n. v i n Ch 第二、俄羅斯國家內部的人權和官僚體系的議題和對外政策的實行方針, engchi U 亦會影響俄羅斯柔性權力的發展。第三、俄羅斯的對外文化政策,與他國. 相比,仍然是以官方主導為主。因此,除了配合國家對外文化政策以外, 俄羅斯應該要多增加非政府組織參與的比例和提昇國內相關文化產業的 發展。. 關鍵字:柔性權力、文化外交、公眾外交、美蘇文化關係、俄羅斯對外文 化政策、俄羅斯世界基金會、俄羅斯合作.

(4) Abstract For one country, soft power is as important as hard power. In these years, countries are enhancing its soft power to attract foreign public to learn to these countries’ culture and identify to their countries. American scholar, Joseph Nye , once indicated that culture, politic value and foreign policy are the resources of national soft power. Therefore, this paper discusses soft power, then connecting with public diplomacy and cultural diplomacy, and further probe into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from Soviet Union era to Russian period .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started from the Cold War period, however , due to the ideology , the U.S-Soviet cultural exchange was deeply affected by the leaders of two countries. After the president Putin gained the power, Russia actively expanded it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overseas, it wanted to strengthen the influence of Russian culture in the world and enhance the identity of Russian cultural values toward foreign public. The Russian government has established “Russkiy mir foundation ” and “Russotrudnichestvo” overseas to teach Russian language and Russian culture . By expanding the influence of Russian culture, foreign public is able to understand Russia from different aspects..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at. n. y. sit. er. io. The following are the research findings in my paper: First, the Russian government has actively developed Russian culture overseas in these years, but , the Russian government still focuses on compatriot . Second , the human a l in Russia still deeply affecti vthe development of rights and bureaucracy issue n Russian government C h to other countries, soft power of Russia. Third, compared U engchi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on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Therefore , besides its official policy, Russia should encourage on participation of NGOs and increase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ltural industry.. Keywords: soft power, cultural diplomacy, public diplomacy, U.S-Soviet cultural relations,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Russkiy mir foundation , Russotrudnichestvo..

(5)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第二節 第三節 第四節. 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1 研究途徑、方法、範圍與限制......................7 文獻回顧.......................................10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17. 第二章 柔性權力理論..........................................22 第一節 柔性權力.......................................22 第二節 公眾外交與文化外交.............................34 第三節 小結...........................................47. 政 治 大. 第三章 蘇聯時期對外文化政策..................................49 第一節 列寧與史達林時期對外文化政策...................49 第二節 後史達林時期對外文化政策.......................53 第三節 小結...........................................77. 立. ‧ 國. 學. ‧. 第四章 後蘇時期對外文化政策..................................79 第一節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背景因素分析...............80 第二節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法規分析...................87 第三節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基本方向與任務 ..............91 第四節 小結..........................................124. n. er. io. sit. y. Nat. a. v. i l C 第五章 後蘇時期對外文化政策之機制與執行機構.................125 n hengchi U 第一節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執行機構....................126 第二節 俄羅斯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145 第三節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機制......................151 第四節 小節..........................................155 第六章 結論.................................................156 附件........................................................163 附件一......................................................163 附件二......................................................169 參考文獻....................................................183.

(6) 圖表目錄 【圖目錄】 圖 1-1 圖 2-1 圖 4-1 圖 4-2 圖 5-1 圖 5-2 圖 5-3. 研究架構..............................................18 文化與柔性權力關係圖..................................45 俄羅斯之聲聽眾分佈圖..................................103 俄羅斯基礎科學研究基金會國際合作統計圖................112 俄羅斯世界基金會 2010 年度工作方向.....................130 俄羅斯合作任務三階段..................................140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機制..............................154. 政 治 大 表 2-1 權力的分類............................................27 立 表 2-2 權力的三種類型........................................29 【表目錄】. sit. io. n. er. Nat. y. ‧. ‧ 國. 學. 表 2-3 公眾外交與傳統外交....................................40 表 3-1 1955 年日內瓦外長會議十七點原則之要點..................56 表 3-2 赫爾辛基最後議定書—文化領域實行之要點................65 表 3-3 赫爾辛基最後議定書—教育領域實行之要點................66 表 3-4 蘇聯對外簽訂文化協議年表(1955~1990).................76 表 4-1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合作形式..........................94 表 4-2 國際校友委員會之目標方向..............................109 表 4-3 俄羅斯聯邦目標計畫「俄語」計畫之方向內容..............116 al v i 表 4-4 赴俄羅斯旅遊人數統計表(2000~2009)...................120 n Ch engchi U 表 5-1 2008~2010 俄羅斯中心設立統計表.........................133 表 5-2 俄羅斯世界基金會與俄羅斯合作之異同比較................144 表 5-3 俄羅斯世界文化遺產一覽表..............................147.

(7)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 一、 研究背景 1991 年蘇聯共黨集團瓦解,長達將近半世紀的冷戰結束;其象徵國際 社會從兩極強權走向一超多強的局面。儘管國際社會上兩大勢力的對峙的 情況不再,區域性的衝突卻依然上演著。美國學者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在《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政 治 大 重要而危險的衝突,不在社會階級、貧富或其他經濟團體的衝突上,而在 立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一書中提到:「在這個新世界中,最普遍、. ‧ 國. 學. 隸屬於不同文化實體的族群間衝突 1。」也就是說,在後冷戰時期有別於 冷戰時期的意識形態衝突,取而代之的是不同文明之間的文化衝突。世界. ‧. sit. Nat. 差異,就可能會引發衝突。. y. 上不同的文明享有不一樣的價值觀及文化,一旦相異的文化有了認知上的. er. io. 蘇聯,一個曾經與美國相互匹敵的大國,其所象徵的是一個高度工業. n. 和集權的國家。在史達林時期,史達林實行計劃經濟政策,藉由推行五年 a v. i l C n hengchi U 計劃,強化蘇聯的工業發展,穩固蘇聯日後對抗美國的基礎。布里茲涅夫 時期,蘇聯入侵阿富汗事件是布里茲涅夫主義在軍事方面,對世界擴張極 大化的表現。 除了在政治和經濟上的表現,蘇聯也善於以文化援助以及共產思想輸 出的方式表現。在冷戰時期,為了要和美國的意識形態有所分別,並且劃 分各自的勢力範圍,蘇聯加強所有共產主義在其他國家的思想滲透與改造, 尤其是在拉丁美洲以及第三世界國家。藉由扶植共產黨執政,以達到宣傳 共黨思想以及馬列主義價值的目標,蘇聯為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大量的援助, 1. 杭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著,黃裕美 譯,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市:聯經 出版社,1997 年) ,頁 7。 1.

(8)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2 培養許多的人才與專業幹部,並且提供獎學金至蘇聯學習、參訪 。. 隨著冷戰的結束以及蘇聯的瓦解,驗證了蘇聯強權政治的失敗。從 1991 年到 2000 年近十年之間,俄羅斯經歷了政治以及經濟轉型,2000 年 之後普丁(Владимир Путин)接任俄羅斯聯邦總統一職。普丁所接收的俄 羅斯是一個國家內部意識混亂,國際社會地位低落的國家。然而,俄羅斯 實際上是一個文化大國,其擁有獨特的文化藝術以及斯拉夫價值。2000 年, 普丁在向俄羅斯聯邦議會提交的國情咨文(Послание Федеральному Собранию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中提到:「我們的人民固有的愛國主. 政 治 大. 義、文化傳統以及共同歷史記憶使俄羅斯的團結更加緊密。目前,我們的. 立. 藝術、戲劇及電影重新對祖國的歷史、祖國的根源以及我們大家所珍視的. ‧ 國. 學. 東西感到興趣。這無疑是思想發展和提昇的開始,不管怎樣,我們對此深 信不疑 3。」由此看出,普丁想要藉由喚起俄羅斯人民的共同意識及價值. ‧. 觀,凝聚國家發展和穩固國家與社會的關係。在普丁的領導之下,俄羅斯. Nat. sit. n. al. er. io. 斯的文化價值。. y. 彷彿是一隻沉睡已久的北極熊,等待適當的時機甦醒,向全世界宣揚俄羅. 二、 研究動機. Ch. engchi. i n U. v. 傳統上,我們對於大國的認識多著重於軍事武力是否可以嚇阻他國、 經濟實力是否可以影響世界,還有國內政治是否穩定。隨著後冷戰時期的 發展,國與國之間的交流漸漸地回到人類交流的文化根本。過去,不同民 族之間的和平交流多以文化交流為核心主體,藉由吸引其他民族學習自己 的文化,進而發揚其文化價值。中國唐代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中國利用. 2. 李智,文化外交:一種傳播學上的解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 年),頁 135。 “Послание Федеральному Собранию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2000 года”,Кремль ,http://tours.kremlin.ru/appears/2000/07/08/0000_type63372type63374type82634_2878 2.shtml . 2 3.

(9)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其獨特的文化,吸引日本和朝鮮半島等民族前來學習中國文化。直到現在, 日本和韓國的文化都深深受到中國文化影響,不管是從文字、建築、服飾 等等,我們都可以看到中國文化的影子。 在現代的國際社會當中,已經從過去的兵戎相見的剛性權力,到現今 的文化交流的柔性權力。由於時代的演進及發展,地球村的生活型態逐漸 成型,世界上各個文化相互交流、影響的機會越來越多。而且,科技進步 導致傳播方式的改變,從地球的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接收到最新的資訊。 國家和文化之間的藩籬被跨越,彼此之間的影響力從軍事對抗、政經交流. 政 治 大 在國際關係理論中提到:「外交是內政的延伸。」而文化則是影響各 立. 到現在的文化交流,文化因素開始被國家當作外交決策當中的一環。. 國內政的關鍵因素,故若要瞭解他國外交政策的走向以及其影響因素,則. ‧ 國. 學. 研究其文化背景為首要課題。《孫子兵法》: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影. ‧. 響一國外交政策決策的因素除了政治、經濟和戰略考量以外,文化意識也. y. Nat. 是一個相當重要的考量因素,文化影響國家人民的性格、意識形態以及利. er. io. sit. 益問題。壯大本國的文化實力,不但可以提高在國際社會的能見度,且可 以讓他國多瞭解並且接納自己的文化以及價值觀,在往後的外交決策上多. al. n. v i n 份影響力,影響他國制定對自己有利的政策。把文化作為一個國家推行外 Ch engchi U 交政策的方式與手段,相較於政治外交、經濟外交和軍事外交等模式,文 化外交(cultural diplomacy)在近年來的重要性逐漸上升。因此,文化交 流已成為國際政治中,一國政府為達到其外交目的而運用的一種特殊工具 4。 美國學者約瑟夫.奈伊(Joseph Nye)表示,若一個國家的文化處於中心 地位,別國就會自然地向它靠攏;若一個國家的價值觀支配了國際秩序, 它就必然會在國際社會當中位居領導地位 5。就此而言,國家的文化是一 種魅力,吸引其他國家追隨自己的文化與價值觀,藉由創造共同的價值觀 4. 法蘭克.寧柯維奇(Frank A. Ninkovich) ,美國對外文化關係的歷史軌跡,北京,第一期(1991 年) ;轉引自李智,文化外交:一種傳播學上的解讀,頁 13。 5 Joseph Nye, “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 ,No.80,(Autumn 1990),p.168. 3.

(10)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以謀求雙方最大的利益。 二戰結束之後,各國欲在斷垣殘壁當中休養生息。在這段期間,各國 也感受到剛性權力所碰撞出來的火花不是大家都能承受的。因此,各國切 換到另一個面向思考,回到最初的層面,展現出各國獨特的文化,把自己 獨特的價值傳遞給其他國家。美國的流行音樂、法國的美食饗宴、德國的 精細工業、西班牙的熱情奔放、俄羅斯的文化、體育還有日本的流行動漫。 每個國家自身的價值以文化外交的方式行銷到全世界,讓人們一聽到國家 名稱就會聯想到其獨特的文化價值。. 政 治 大 常派遣大劇院(Большой театр)等芭蕾舞蹈團,或是體育選手至世界各地 立. 俄羅斯自蘇聯時期以來,一直以壯大其軍事實力為要務。儘管蘇聯經. 巡迴表演、比賽,試圖向國際社會傳達,蘇聯不只擁有軍事武器,更擁有. ‧ 國. 學. 悠久的歷史和璀璨的文化傳統。冷戰結束之後,一觸即發的戰爭威脅已成. ‧. 為過去。當今國際社會上充斥的是以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價值觀和流行文化。. y. Nat. 說英文、吃速食還有看好萊塢電影,似乎已經變成人們生活中的一部分。. er. io. sit. 俄羅斯也意識到所謂的大國不應單單只追求軍事上的成長,還需要顧及國 家形象。因此,近年來,俄羅斯開始宣傳俄羅斯的文化,宣揚斯拉夫思想、. al. n. v i n 語言、藝術;柴可夫斯基優美的樂曲、普希金與托爾斯泰筆下動人的文學, Ch engchi U. 還有列賓畫筆下寫實的景物都躍上國際舞台發揚俄羅斯文化藝術;扭轉國 際社會對於俄羅斯還停留在蘇聯時期經濟貧困、政治集權的刻板印象。 檢視世界上各國的外交政策,大多已經把文化外交列為外交決策中重 要的一環,藉由宣揚本國的文化以及價值觀,累積在國際社會上的影響力。 從各國在世界各地設立文化中心來看,英國的英國文化協會、法國的法語 聯盟、德國的歌德學院、日本的交流協會還有中國的孔子學院等,俄羅斯 也要積極擴張自己在國際社會上的版圖。俄羅斯於 2007 年 6 月 21 日立法 通過成立「俄羅斯世界基金會」 (Русский мир) ,以此為中心向國際社會宣 4.

(11)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6 傳俄羅斯的理念和價值觀 。. 總而言之,過去對於俄羅斯的研究大多集中在俄羅斯的政治、軍事和 經濟等剛性權力(hard power)方面的研究。然而,俄羅斯也開始意識到 自己肩負著發揚斯拉夫文化及價值觀的責任,讓國際社會認同斯拉夫的文 化價值。因此,俄羅斯近年來開始發展柔性權力(soft power),希冀國際 社會可以從另一個面向看待新的俄羅斯。全球化給我們帶來的影響不是認 識單一文化,而是接受不同文化的衝擊。文化外交就像是國家之間的橋樑, 藉由官方或是非官方的交流,看清其他國家文化價值的本質。. 三、 研究目的. 立. 政 治 大. 文化外交,從歷史的角度上來看,是國家和民族之間文化交流發展到. ‧ 國. 學. 一定階段的政治化產物,同時也是外交活動邁向成熟的標誌。而從根本來. ‧. 看,文化外交是一切外交的基礎和核心,一切外交活動都離不開文化外交. y. Nat. 的因素 7。傳統上,我們研究外交通常都是以兩國談判、國際爭端或是武. er. io. sit. 裝衝突等幾個面向切入。然而,我們卻都忽略了所有的互動都是跟人相關, 而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是來自於文化上的差異。故國際社會上新的外交手法. al. n. v i n 是把自己國家的價值和文化傳統傳播到全世界。在海外地區建立文化傳播 Ch engchi U 的中心(例如,俄羅斯世界基金會、英國文化協會等) ,以傳達國家的政. 策理念,有別於外交部著重在剛性權力(對外政策、政治以及經濟)方面, 而文化傳播中心則是以宣傳國家文化、語言和國家價值為主。除了吸引外 國公眾更加瞭解本國文化以外,也喚起海外國人的文化意識和國家認同。 俄羅斯拋開過去的蘇聯形象,重新包裝國家形象、建立俄羅斯在國際 社會的文化形象。前俄羅斯總統普丁分別於 2007 年和 2008 年簽署設立俄 羅斯聯邦文化部(Министерство культуры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和俄 6. “О Фонде”, Фонд《Русский мир》, http://www.russkiymir.ru/russkiymir/ru/fund/about. 李智,文化外交:一種傳播學上的解讀,頁 23。 5. 7.

(12)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羅斯世界基金會等文化單位,以國家的力量把俄羅斯獨特的價值傳遞到世 界各地。本文將從文化外交的面向切入俄羅斯的外交政策,目前俄羅斯政 府在全世界設立三十一個俄羅斯中心( русский центр)8,其中心成立目 的就是以俄羅斯中心作為實行對外文化政策的據點,傳遞俄國文學、文化、 藝術及俄羅斯價值等。 近幾年來,柔性權力與文化外交的相關議題已成為國際政治上的研究 重點,各國也陸續設立專門對外宣傳本國文化的專門機構。但是,目前學 者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歐美國家,對於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的研究就顯得薄. 政 治 大 文化交流互動。在後蘇時期,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背景因素探討、相關 立 弱。因此,本文的研究目的在於從蘇聯時期開始,檢視蘇聯與國際社會的. 文化法規、主要內容與方向以及國家與國際組織之間的互動模式以及執行. ‧ 國. 學. 成效,都是本文將逐一探討的主題。. ‧.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Отчёт об основных направлениях деятельности за 2009 год”, Фонд « Русский мир », http://www.russkiymir.ru/export/sites/default/russkiymir/ru/fund/docs/Report_2009.pdf. 6 8.

(13)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第二節 研究途徑、方法、範圍與限制及名詞界定 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涉及研究途徑(research approach)及研究方法 (research method)兩層面。前者是對於問題及資料的取捨;後者是資料 蒐集及處理的技巧 9。. 一、研究途徑 在研究途徑方面,本文試圖透過公眾外交(public diplomacy)研究途. 政 治 大. 徑,分析俄羅斯的文化外交政策,以探討俄國對於其文化戰略執行方針以 及在世界的佈局。. 立. 隨著全球化(globalization)和資訊科技的快速發展,各國政府意識到. ‧ 國. 學. 傳統外交政策已經無法滿足現況,民眾對於影響本國或是外國的外交政策. y. Nat. 的訊息等,公眾外交的地位也日顯重要。. ‧. 的地位逐漸提高。因此,各國開始塑造本國形象以及向國外民眾傳遞本國. er. io. sit. 公眾外交是一國政府與國外公眾溝通的過程,目的在於使公眾瞭解該 國之看法與理念、制度與文化,及該國之國家目標與現行政策 10。歐美等. al. n. v i n 國政府將公眾外交納入整體國家安全戰略一環,凸顯出公眾外交已成為推 Ch engchi U 展國家柔性權力的重要角色,他不僅能創造一個有利達成外交政策目標的 民意環境,也能夠向國外公眾間創造共識(manufacture consent) 11。 當前國際社會,各國了解到不太可能以大規模戰爭解決國際爭端,而. 是以一種溝通、認同的方式緩和緊張情勢。政府運用政治力介入公眾外交 的發展,以政府的力量推動海外公眾對於本國的認知。這樣的外交手法成 為當前國際社會的主流,故筆者公眾外交來分析俄羅斯的文化外交政策。 9. 易君博,政治理論及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1984 年),頁 98。 卜正珉 ,公眾外交:軟性國力,理論與策略(台北:允晨文化,2009 年),頁 37。 11 Ostick A.William , “Public Relations, U.S Public Diplomacy and Foreign Policy Affairs ” International Commerce & Policy(ICP) George Manson University, http://icp.gmu.edu/course/syllabi/capstone/fall2002/ostick.pdf . 7 10.

(14)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研究的主題是以奈伊所提出的柔性權力作為理論架構,進而 延伸至俄羅斯文化外交的理論、實踐與評估;本論文以文獻分析法 (document analysis)為主軸。 文獻分析法 文獻分析法是為使用各種既存的史料、官方資料等,來印證對某一事 件的主觀看法 12。並且同時蒐集到之中文、外文之原始資料及次級資料,. 政 治 大 與建議,指出需要驗證的假設,並說明這些假設性的假設是否有拿來當作 立 包含相關科學研究報告、期刊、學位論文及相關專書等。分析其研究結果. 自己研究基礎的價值,是一種探索性的研究方法 13。因此,文獻分析法是. ‧ 國. 學. 把蒐集到的資料以有系統的方式整理、歸納,且輔以學者專家所發表的相. ‧. 關研究,以客觀的立場提出假設、分析並且於最後歸納出一結論。. y. Nat. 透過研讀有關柔性權力、文化外交之專書、期刊和學術論文等資料,. er. io. sit. 建構出本論文之理論基礎。接下來蒐集報章資訊、官方出版品等、專書和 論文等資料以客觀的立場檢視當前俄羅斯施行對外文化政策之任務與方. al. n. v i n 向,並且輔以新聞資料檢視俄羅斯在實踐對外文化政策之作為。 Ch engchi U. 12 13. 許禎元,政治學研究與網路應用(台北:立威,1998 年) ,頁 19。 楊國樞,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東華書局,1990 年) ,頁 51。 8.

(15)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三、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本文探討的時期可以分為蘇聯時期和後蘇時期。蘇聯時期的研究當中 主要是以史達林作為研究的分界,將蘇聯時期分化為史達林時期和後史達 林時期。在後史達林時期,以赫魯雪夫、布里茲涅夫和戈巴契夫之任期作 為主要之研究對象。而後蘇時期的探討對象主要為普丁和梅德維捷夫 (Дмитрий Медведев)在對外文化政策上之作為。普丁執政時期,俄羅斯. 政 治 大 丁欲提昇俄羅斯的國際形象以及肩負起傳承俄羅斯文化的使命,於就任總 立. 的政治逐漸趨於穩定、經濟狀況也開始好轉;國內問題獲得解決之後,普. 統期間設立了和文化外交相關的組織機構,以發揚俄羅斯文化價值。故本. ‧ 國. 學. 文研究的時間軸是從蘇聯時期跨越至後蘇時期之對外文化政策,研究內容. ‧. 則以俄羅斯文化相關議題作為研究對象,如語言、文學、藝術、戲劇和文. y. Nat. 化價值等面向切入,對於剛性權力(軍事、政治和經濟)的部份大致上不. n. al. er. io. sit. 在本文探討的範圍。. (二)研究限制. Ch. engchi. i n U. v. 蘇聯時期,蘇聯在國際社會的形象就是強大的軍事工業、集權政治體 制和計劃經濟國家。往後,學者專家研究俄羅斯之相關研究,大多以剛性 權力的面向切入,對於俄羅斯的柔性權力似乎有所缺乏。在理論基礎的部 份,俄國學者直接探討柔性權力等相關文獻資料不多,故需要借助西方學 者的觀點切入,再以俄羅斯學者所發表之柔性權力相關資料為輔助。. 9.

(16)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四、名詞界定 對外文化政策 一般來說,談論到有關國家在制定或是實行文化相關之外交政策的時 候,普遍使用「文化外交」來說明。但是,根據俄羅斯聯邦外交部或是俄 羅斯聯邦政府單位對於文化外交一詞的用法,都以「對外文化政策」 (внешняя культурная политика)取代文化外交。因此,筆者以俄羅斯對 外文化政策之用法論述俄羅斯在海外的文化交流和文化關係。. 立. 政 治 大 第三節 文獻回顧. 本文的討論架構以柔性權力、文化外交兩個面向為主。在文獻蒐集的. ‧ 國. 學. 過程當中,筆者發現關於柔性權力的文章多以英美國家發表為主,且大多. ‧. 是奈伊於九十年代所提出的柔性權力為理論基礎。而俄羅斯目前對於柔性. y. Nat. 權力和文化外交的研究缺乏一個有系統性的統整討論,故筆者先以西方學. n. al. er. io. sit. 者的觀點作為基礎,再輔以俄國學者的觀點探討俄羅斯的文化外交。. 一、柔性權力. Ch. engchi. i n U. v. 我們常常常聽到權力,那什麼是權力?簡單地說,權力就是一種可以 影響你想要結果的能力。因此我們也常將權力定義為擁有大量人口、土地、 自然資源、經濟能量、軍事實力或政治穩定等要素 14。也就是說,權力可 以說是手中握有的籌碼,如何運用自己的籌碼去和競爭者對抗甚至使其歸 順的力量。 傳統上,強權的指標常在於它是否擁有所謂的「戰爭能力」 15。一國 若在軍事武力上握有強大勢力,便可以使其他國家臣服甚至影響其他國家 14. 約瑟夫.奈伊(Joseph Nye),蔡東杰譯,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台北縣:左岸文化,2002 年) ,頁 47。 15 A.J Taylor, The Struggle for Mastery in Europe, 1948-1918,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4, xxix. 10.

(17)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的決策。然而,隨著冷戰的結束,對於強權的指標不再只是衡量一國的戰 爭能力,而是不用武力威脅便可以吸引他國的能力— 柔性權力。 最早提出「柔性權力」一詞是美國學者、哈佛大學甘迺迪政治學院的 院長,約瑟夫.奈伊於 1990 年在《外交事務》(Foreign Affair)期刊上發 表柔性權力的概念。奈伊表示,在國際社會上有兩種權力,一種是剛性權 力,另一種是柔性同化式權力。前者意指命令或是收買其他國家按照其意 志行動的能力,而後者表示國家建構一種情勢的能力,借助於這種情勢, 這個國家使其他國家以其意圖和利益一致的方式來發展本國的意圖和界 定本國的利益 16。1999 年奈伊發表《柔性權力的挑戰》 (The Challenge of Soft. 政 治 大 Power)一文中,他定義柔性權力為: 立. ‧ 國. 學. ‧. 柔性權力是一國文化與意識形態的吸引力,是通過吸引而非強制的方式達 到期望結果的能力。它藉由讓他人信服或讓他人滿足某種我方所期望的行為;柔 性權力在很大的部份是依賴於資訊的說服力,如果一個國家可以使其立場在他人 眼中更有說服力或是一個國家加強鼓勵其他國家以尋求共同的利益,那麼一國就 無須擴展那些傳統的經濟或是軍事實力 17。. er. io. sit. y. Nat. 這種同化他人使其與自己目標一致的能力就是所謂的柔性權力,它是. al. n. v i n 屬於威脅(棍子)和誘因(胡蘿蔔)以外的第三條路。用懷柔招安的能力 Ch engchi U 和其他國家分享價值觀,此種價值觀不但表現於我們的文化當中、隱含在. 國內的政策裡面,同時也指引著我們的國際行為。這些價值觀蘊含民主、 公民社會、經濟發展、歷史文化和大眾文化等。也就是說,一個國家的文 化接受度,以及它能否建立一個管理國際行為的有利規範或制度,都是相 當重要的權力來源 18。然而,對於國家來說,開始著重於柔性權力的發展 並不意味著剛性權力削減的開始;相反地剛性權力和柔性權力之間權力運. 16. Joseph Nye , “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 pp.153~171. Joseph Nye, “The Challenge of Soft Power” , Time, February 22,(1999), p.21. 18 約瑟夫.奈伊(Joseph Nye)著,蔡東杰譯,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頁 56。 11 17.

(18)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19. 用的巧妙就是在於拿捏結合兩者之間的分寸 。國家在國際社會競爭的時 候,不僅必須要維持其剛性權力,也必須對自己的柔性權力有所瞭解,同 時更應該在追求國家利益的時候,適時地把這兩種力量結合在一起 20。 奈伊在 2004 年出版了《柔性權力》 (Soft Power)一書,其把過去對於 柔性權力的概念加以統整。奈伊認為,勸誘總是比威逼有效。也就是說, 利用自己本身的吸引力,吸引其他國家認同、服從於本國的價值觀遠遠勝 過於軍事恫嚇,逼迫他人順從本國的意志來得好。因此,柔性權力是一種 相對於武力的一種力量,它蘊含了價值、生活方式和文化學術領域。但是,. 政 治 大 的是一種手段和方法,一種吸引競爭者前來取經、交流和學習的一種力量。 立. 所謂的「柔性」表達的不是柔弱、無為而治的概念;相反地,它所要表達. 奈伊提出柔性權力這個概念的時空背景是美國在波灣戰爭當中採取單邊. ‧ 國. 學. 主義,當時美國不顧國際社會的反對堅持攻打伊拉克,結果使得國際社會. ‧. 對於美國的印象和支持度大大打了折扣。以上說明了若一昧地使用剛性權. y. Nat. 力,往往會賠上相當的柔性權力,柔性權力的建造需要時間慢慢累積才有. er. io. sit. 成果,而其成果可能一下子就被剛性權力所摧毀。因此,兩者之間的拿捏 相當重要。柔性權力講求的是好感,建立在共通的價值之上以及在面對與. n. al. i n 這些價值一致的政策時,各自所負相稱的責任 。 Ch engchi U 21. v. 柔性權力的資源有三項:第一、文化,文化是一套替社會創造意義的. 價值與風俗習慣、語言、歷史、藝術、價值觀等都是吸引他人前來學習的 拉力,特別是一國的文化包含了普世價值,而且其政策所提倡的價值和利 益也是與他國共有的,那麼它得到所想要的東西的機會就相對提高。第二、 政治價值觀,一國向外宣揚的價值觀和政策必須和其對外政策一致。若國 家把人權、民主和環境保護議題視為國家的核心價值,那麼在國內外所制. 19. 約瑟夫.奈伊(Joseph Nye)著,吳家恆、方祖芳譯,柔性權力,頁 72。 約瑟夫.奈伊(Joseph Nye)著,蔡東杰譯,美國霸權的矛盾與未來,頁 9-12。 21 約瑟夫.奈伊(Joseph Nye)著,吳家恆、方祖芳譯,柔性權力,頁 117。 12 20.

(19)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定的政策必須遵守其價值,否則就會顯得偽善。第三、外交政策,外交政 策必須要師出有名、有道德說服力。對外政策顯示的是一國在國際社會上 的作為,一意孤行的政策反而會把自己陷入困境,對於自身的國家形象也 會大打折扣 22。因此,柔性權力是國家對外的形象包裝,藉由塑造國際形 象、宣傳自己的價值吸引他人認同並且在處理國際議題上面可以按照其意 願進行,柔性權力講求的是散發出來的吸引力,而不是迫使他人行動的能 力。. 政 治 大 什麼是文化?對於文化的定義,許多學者有不同的解釋。英國人類學 立. 二、文化外交. 家泰爾(Edward Tyler)認為文化是知識、信仰、藝術、法律、道德、風. ‧ 國. 學. 俗習慣和任何其他人類社會的能力與傳承。美國人類學家克羅孔(Clyde. ‧. Kluckhohn)則表示,文化是歷史創造體制的生活方式(history-created. y. Nat. system of survival types.) ,在特定時間由全體或某一群體所共同享有的價值. io. sit. (Tendencies shared by the whole group or by some particular part in a certain. al. er. period of time)23。因此,文化對於人類而言是一種生活經驗的累積與共同. n. v i n 溝通的語言。而文化不是一個獨立可變的因素,其受到許多其他因素的影 Ch engchi U 響,例如地理與氣候、政治和歷史。文化也會影響一國的對外政策的制定,. 艾通嘉.曼谷利(Etounga-Manguelle)指出: 「文化是母親、制度是小孩 24。」 國家在國際社會上的作風和實行的政策深受其國內的制度和文化所影響, 一國的文化觀念會影響決策者的行為。也就是說,決策者在無形當中會在 其決策上顯示以本國文化為基礎的決策行為。文化就是一種外交力量,是 國家推行外交政策的一種強而有力的動力。對於國家內部,它不僅通過文 22. 約瑟夫.奈伊(Joseph Nye)著,吳家恆、方祖芳譯,柔性權力,頁 41。 Gan Chunsong, Modernization and Cultural Choice, Jiang Xi People’s Publishing House (1998), pp.2-4 24 哈瑞森(L.E. Harrison) 、杭廷頓(S.P. Huntington)編著,李振昌、林慈淑 譯,文化為什麼很 重要(台北:聯經出版社,2003 年) ,頁 8。 13 23.

(20)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化認同在精神上整合民眾的力量,以便一致對外;對於涉外關係,它還可 以通過文化擴散感召和吸引他國民眾和國際社會 25 。 文化外交指的是國家與國家及其人民之間,為了促進彼此的認識和瞭 解,所進行的思想、藝術、資訊以及其他文化方面的交流,如此和平、包 容的交流方式達成的效果較過去傳統的外交行為(軍事、政治與經濟)將 會更強大。塔克(Hans N. Tuch)在《與世界溝通:美國在海外的公眾外 交》 (Communicating with the World: U.S Public Diplomacy Oversea)一文 中將文化外交定義為官方政府為了形塑海外的溝通環境,以利後來美國外. 政 治 大 。對於美國來說,要實現在國際社會上控制他國、影響國 立. 交政策的運作。其目的在於減少雙邊因錯誤的認知或瞭解,而複雜化美國 與他國的關係. 26. 際事件的外交目標,就要先讓他國民眾和國際社會瞭解美國的文化價值觀,. ‧ 國. 學. 進而把他國民眾和國際社會的價值觀和美國的價值觀同化 27。. ‧. 英國前外交官米歇爾(J.M Mitchell)於 1986 年出版《國際文化關係》. y. Nat. (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 ,該書定義文化外交為透過國家之間的. er. io. sit. 協議,運用本國文化輸出,進而對國家政治外交和經濟外交的直接支持 28。 從文化外交單向行為體的角度來看,文化外交被認為是主權國家利用文化. al. n. v i n 手段達到特定政治目的或對外戰略意圖的一種外交活動,是主權國家重要 Ch engchi U 的外交形式之一 29。而從文化外交雙向行為體的角度來看,它則是由政府 或者是和官方機構合作的承辦單位(contractual cosponsor)合作向他國人 民宣傳本國的價值,其目的是在於加強他國人民對於本國文化、藝術和生 活型態等情況的瞭解;從而提昇本國在海外地區的聲望,支持其對外政治、. 25. 李智,文化外交:一種傳播學上的解讀,頁 12。 孫國祥,「文化外交之內涵與實踐」 ,非傳統安全威脅論壇,中央警察大學恐怖主義研究中心 主辦,2007 年。 27 William Preston, Hope and Folly: The United State and UNESCO 1945-1985,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1989), p.31. 28 J.M Mitchell, International Cultural Relations, Allen & Unwin Publishers Ltd (1986), p.81. 29 Kevin V. Mulcahy , Cultural Diplomacy and the Exchange Programs: 1938-1978, The Journal of Arts Management , Laws and Society, Vol.29, No.1(Spring 1999), pp.8. 14 26.

(21)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30. 經濟關係或是加強海外僑胞對於本國的向心度以及認同度 。以文化外交 的本質上切入,文化外交的初衷是藉由兩國官方或是非官方的接觸,讓彼 此更加瞭解;就官方面向而言,主要是依賴文化談判、交涉、簽訂各項國 際文化交流項目的官方協定、締結文化條約、召集與參與各項國際文化會 議、組建和加入國際文化組織、保障文化人員的互訪和文化成果的對外展 覽等 31。運用政府層級的力量,訂立相關的文化協議,讓人民可以在政府 指導的大框架之下,接收他國所傳遞的訊息;其傳播的範圍較為廣大,上 至國家層級單位,下至學校單位,都是發送文化訊息的傳遞點。兩國互設. 政 治 大 簽署於兩國互設語言年的協議,其加強推動兩國之間的文化、語言、藝術 立. 「語言年」就是一個例子,2008 年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俄羅斯總統普丁. 合作 32。這種以國家為主體、以文化為主題的交流形式,促進了國家與國. ‧ 國. 學. 家之間的溝通橋樑,國家提供了一種大型集體的交流平台,促進各種官方. ‧. 與民間的對話,加深兩國之間政府和人民的瞭解。而就非官方面向而言,. y. Nat. 國家向他國傳遞自己的文化、語言等,成為他國人民想要學習的吸引力,. er. io. sit. 以自發性的學習而去瞭解一國文化價值,這種方式的吸引往往比國家層級 的文化外交來得更深入,以美國的大眾文化為例,好萊塢的電影和美國的. al. n. v i n 流行音樂,讓他國人民藉由大眾傳播媒體瞭解美國的文化、精神價值和生 Ch engchi U. 活方式等,進而激發學習英文和瞭解美國價值,這就是因國家對外的魅力, 而吸引海外人士瞭解本國文化的非官方行為。 在俄羅斯外交部所發佈的《俄羅斯聯邦外交部與外國文化關係發展之 基本方向》(Основные направления работы МИД России по развитию культурных связей России с зарубежными странами)一文中提到:俄羅 30. Oliver Schmit, Small Atlantic World : U.S. Philanthropy and the Expanding International Exchange of Scholars after 1945, Cultural and International History, eds., Jessica C.E Gienow – Hecht & Frank Schumacher, Berghahn( 2003), pp.127. 31 李智, 「試論文化外交」 ,外交學院學報,第一期(2003 年),頁 83-87。 32 中國網,中俄簽署協定 互辦"2009 俄語年"與"2010 漢語年", http://www.china.com.cn/international/txt/2008-05/24/content_15454417.htm . 15.

(22)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斯文化使人類文明的普世價值具體化,並且是人類歷史的珍貴遺產,所以 俄羅斯政府有責任向外宣揚俄羅斯的文化價值。俄羅斯聯邦政府認為,文 化關係是最有效靈活的外交工具,並且通過文化關係一掃過去俄羅斯的刻 板印象,讓世界上其他國家更加認識民主、自由的俄羅斯。文章中強調, 俄羅斯文化外交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協助俄羅斯海內外的同胞與外國公眾 33. 學習俄羅斯的文化以及語言 。俄羅斯學者沃斯特里亞科夫(Л.Е. Востряков)在《文化政策:概念、理解與模式》(Культурная политика: концепции, понятия, модели)指出,文化外交是一個複雜的問題,其會牽. 政 治 大 行需要長遠且連貫的執行,並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的。執行文化外交相關 立. 涉到政府單位、學校單位以及各官方與非官方的組織,而且文化外交的實. 人員的培養,主要著重於保護歷史文物、宣傳俄羅斯文化、語言教育、文. ‧ 國. 學. 化創意等人才。故需要藉由政府的力量,統籌分配文化外交的政策與執行 34。. ‧. 綜合上述觀點,我們可以看出俄羅斯政府較偏向於運用政府的力量推動國. y. Nat. 家的文化外交,其中政府最注重的面向是欲保持境外俄羅斯人以及獨立國. er. io. sit. 協的人民對於文化的認同。另外俄羅斯擁有豐富的文化歷史背景,故對於 俄羅斯的藝術和文化的宣傳也不遺餘力,利用文化外交的方式對外傳播本. n. al. i n 國的文化價值,是維護本國利益的最佳方式。 Ch engchi U. v. МИД ,Основные направления работы МИД России по развитию культурных связей России с зарубежными странами , http://www.mid.ru/ns-dksu.nsf/6786f16f9aa1fc72432569ea0036120e/3ab2f674ebfae614c3256e39002d 28a6?OpenDocument 34 Л. Е. Востряков ,“ Культурная политика: концепции, понятия, модели” , http://www.cpolicy.ru/analytics/80.html 16 33.

(23)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第四節 研究架構與章節安排 一、 研究架構 本文主要探討: 「蘇聯時期對外文化關係和後蘇時期之對外文化政策。」 因此,筆者從俄羅斯各官方部門、組織蒐集相關資料以釐清俄羅斯內部如 何決策、執行文化外交。並且參照俄羅斯聯邦目標計畫、外交部、文化部 和其他文化相關的部會所公佈的資料,分析當前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走 向。. 政 治 大 對外文化政策以及後蘇時期對外文化政策。第一部份論述有關於柔性權力 立 圖 1-1 為本文的研究架構,分為三個部份;柔性權力理論、蘇聯時期. 與文化外交的理論基礎。並於第二部份,以歷史的脈絡檢視在蘇聯時期,. ‧ 國. 學. 美蘇之間的文化交流。第三部份是延續蘇聯時期的對外文化政策,主要是. ‧. 探討 2000 年以後,俄羅斯拓展文化版圖的作為和與各國之間的活動。.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17. i n U. v.

(24)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研究背景、動機與目的. 研究途徑與方法. 文獻回顧. 政 治 大. io. n. al. y. 後 史 達 林 時 期. er. Nat. 史 達 林 時 期. 對 外 文 化 政 策 之 背 景 分 析. ‧. ‧ 國. 立. 後蘇時期對外文 化政策. 學. 柔 性 權 力. 公 眾 外 交 與 文 化 外 交. 蘇聯時期對外文 化政策. sit. 柔性權力理論. Ch. engchi. 結. i n U. 論. 圖 1-1 研究架構. 18. v. 俄 羅 斯 文 化 法 規 分 析. 對 外 文 化 政 策 任 務 及 方 向. 俄 羅 斯 對 外 文 化 機 構.

(25)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二、 章節安排 本論文分為六章,分別從柔性權力理論、蘇聯時期對外文化政策與俄 羅斯對外文化政策實行情況三個面向切入探討。. 第一章 緒論 在第一章中,將介紹本文的研究動機和研究目的,並且針對美國學 者奈伊所提出的柔性權力和對當前文化外交相關的文獻進行探討。本章節. 政 治 大 及中文文獻為主。筆者將加入一些俄羅斯學者的期刊文章和俄羅斯官方的 立 針對目前有的柔性權力和文化外交的文獻進行統整,過去資料大多以英文. 途徑與名詞界定也會逐一說明。. 學. ‧ 國. 資料,希望以不同的角度檢視俄羅斯的文化外交。對於本論文之研究限制、. ‧ y. Nat. 第二章 柔性權力理論. er. io. sit. 「柔性權力」乃是相對於武力的一種力量,它涵蓋了價值、生活方式、 文化學術等領域 35。因此,它和剛性權力是相反的概念,過去國際社會多. al. n. v i n 聚焦於政治、軍事和經濟等面向,然而受到大環境變化的影響,各國開始 Ch engchi U 發展自己的柔性權力。運用柔性權力來提昇國家在國際社會的形象、拓展 文化版圖已經是當前國際政治的潮流。本章將以柔性權力作為主軸,深入 探討公眾外交和文化外交的理論與柔性權力之間的連結。. 第三章 蘇聯時期對外文化政策 在研究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前,必須先瞭解在冷戰背景之下的美蘇 文化關係。由於冷戰時期,強烈的意識形態左右當代的國際情勢而形成兩. 35. 約瑟夫.奈伊(Joseph Nye)著,吳家恆、方祖芳譯,柔性權力,頁 9。 19.

(26)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極對立的局勢。因此,美國和蘇聯之間的文化關係就顯得相當地重要。筆 者將蘇聯時期的對外文化關係分為兩個時期,第一是史達林時期,第二則 是後史達林時期。後史達林時期又可依照領導人的不同而分為三個不同的 階段。筆者從歷史的脈絡統整歸納出在個別時期,蘇聯和美國之間的文化 互動。研析當時蘇聯對外文化政策之特色以及跟美國之間的文化關係。. 第四章 後蘇時期對外文化政策 隨著蘇聯的解體和國際情勢的改變,俄羅斯將重新整理國內的對外文. 政 治 大 三節:第一節、分析俄羅斯實行對外文化政策的國內外背景因素,以瞭解 立. 化相關法規與組織機構,在國際上重新找回文化大國的風範。本章可分為. 推動對外文化政策的動力。第二節、俄羅斯之文化法規分析。從法的角度,. ‧ 國. 學. 檢視俄羅斯實行對外文化政策的合法性和正當性。第三節、從俄羅斯聯邦. ‧. 外交部所頒布之「俄羅斯與海外國家之文化合作基本方向」著手檢視俄羅. y. Nat. 斯對外文化政策中的主要方向和任務,並且以新聞、期刊等資料交叉分析. er. io. al. n. 第五章. sit. 俄羅斯所實行的對外文化政策之有效性。. i n 後蘇時期對外文化政策之機制與執行機構 Ch engchi U. v. 完善的對外文化政策,除了需要國內政府的支持,對外也必須輔以駐 外文化機構和國際文化組織的配合。因此,本章節以「俄羅斯世界基金會」 、 「俄羅斯合作」為例,檢視俄羅斯駐外文化單位的活動情形。而在國際文 化組織的部份,筆者俄羅斯參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角度切入,探討 俄羅斯與教科文組織之間的互動。最後,綜合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政策 制定和執行機構,統整出其對外文化政策機制。. 20.

(27)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第六章 結論 本論文的研究,可以從兩個方面檢視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成果。第 一,由奈伊所提出柔性權力的資源(文化、政治價值觀和外交政策)檢視 俄羅斯柔性權力的建構是否符合奈伊所提出的標準。第二,從俄羅斯與其 他國家在文化方面的互動情形,歸納出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的特色以及所 面臨的問題。.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1. i n U. v.

(28)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第二章 柔性權力理論 國際政治學者杭廷頓(Samuel Huntington)指出,世界政治進入了一 個新的階段,文化將成為全球政治的一個關鍵且核心的因素。在新的世界 裡,衝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基於(政治)意識形態上或是經濟上。人類最 大的分歧和衝突的主導性根源是在於文化意識形態的衝突。全球政治的首 要衝突將發生在擁有不同文明的國家和集團之間。文明的衝突將主宰著全 球政治,文明之間的斷裂將成為未來的交火線 36。也就是說,人類之間的 衝突主要都是因為文化價值和政治意識形態上的差異所造成的結果。如何. 政 治 大. 讓國際社會接受自己的文化並分享其價值,這就是展現一國柔性權力的策. 立. 略方針。. ‧ 國. 學. 本章第一節將先論述柔性權力的發展背景和來源,並從歸納出和剛性 權力的差異性,接著探討柔性權力的理論和架構,深入瞭解其真正的意含。. ‧. 最後從國際事件的角度出發,說明柔性權力的重要性。第二節則是探討公. sit. y. Nat. 眾外交和文化外交兩者的相關性和差異性。接著,分析文化外交之方法及. n. al. er. io. 策略,並且說明文化外交和柔性權力之間的相互關係。. C第一節 h e n 柔性權力 gchi. i n U. v. 柔性權力對於很多人來說或許是一個陌生的名詞。但是,柔性權力卻 在一直存在於我們的生活當中。在國際關係的學界,直到最近幾年才開始 熱烈討論相關的議題。柔性權力一詞,是由美國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院長 約瑟夫.奈伊最先提出來的;而這個想法的提出是基於 20 世紀 80 年美國 國內關於美國國家實力和國際地位的衰退的言論在美國流行起來,並由此 引發爭論。奈伊認為美國的力量並沒有衰弱,而是美國力量的本質和構成 產生了變化。他注意到從權力的本質上來看,權力不意味著威脅、嚇阻、 36. Samuel Huntington, “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 ?”, Foreign Affairs, Vol.72, No. 3(Summer 1993),p.22. 22.

(29)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壓迫和利誘等手段的結果,從觀察後冷戰時期的國際趨勢中看出全球化和 資訊革命等觀點出發,提出同化、勸說力和吸引力在國際社會中扮演日趨 重要的角色。從 1990 開始,奈伊在一系列的發表文章中不斷地概括論述 並且完善他的柔性權力的理論。1990 年,奈伊陸續在《外交政策》 (Foreign Policy)發表「柔性權力」 ,說明關於權力的定義開始從武力轉向文化吸引, 並且強調柔性權力和剛性權力之間的關係重要性;在《政治學季刊》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上發表「世界權力本質的變遷」 (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ld power) ,其分析了權力、均勢和霸權的概念,並以柔性權力. 政 治 大 年在《外交政策》中發表「凝視未來」 (peering into the future),解釋在冷 立. 作為出發點,說明受到全球化的影響,世界正面臨權力架構的轉型;於 1994. 戰過後,各國的當權者所面臨的不確定性以及如何在其中做出抉擇;2002. ‧ 國. 學. 年於《亞太評論》(Asia Pacific Review)上發表「資訊革命與美國的柔性. ‧. 權力」 (The information revolution and American soft power) ,這裡奈伊表示. y. Nat. 為了因應資訊革命等改變,國家應該要制定新的策略以擴大在國際社會的. er. io. sit. 影響力,其一系列論文為柔性權力的理論架構打下了基礎。除了期刊論文 的發表,奈伊於 1990 年也出版了《勢必領導:美國權力本質的變遷》 (Bound. al. n. v i n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CofhAmerican Power)一書,其明確地說明了柔 engchi U. 性權力的概念,並將其界定為:通過吸引而非威脅或收買他人,而獲得我. 們所需的能力。2002 年,出版《美國的霸權困惑:為何美國不能專斷獨行》 (The Paradox of American Power: Why the World’s Superpower Can’t Get Alone),進一步說明了柔性權力的理論,這是奈伊提出柔性權力的代 表作。2004 年,出版《柔性權力:在世界政治中的成功途徑》 (Soft Power: The Means to Success in World Politics)專書,在這本書中系統性地歸納了 柔性權力的理論與實踐 37。最後,2008 年,在《強權的柔性權力:美國和. 37. 陳正良,中國“軟實力”發展戰略之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年),頁 20。 23.

(30)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日本的文化和國家財產》(Soft Power Superpowers: Cultural and National assets of Japan and the United State)的書序中,再次重申柔性權力在大國 之間所扮演的角色的重要性。 根據字典的定義,權力的意思是做事情、控制他人、迫使他人做違反 其意願的事情。由於控制他人的能力通常和擁有某些資源相關,政治家和 外交官往往會把權力的高低和人口、領土、自然資源、經濟規模、軍隊和 政治穩定有關 38。著名政治學羅伯特.道爾(Robert A. Dahl)將權力界定 為:讓其他人做其不願意做的事情的能力 39。現實主義大師摩根索(Hans Morgenthau)表示,權力是指人們對他人思想和行為施加影響的控制力 40。. 政 治 大 奈伊自己對於權力的定義為,權力是一個人實現意圖或目標的能力 立. 41. 。綜. 合上述,我們可以歸納出權力就是一種以威脅或是利誘等手段,控制他人. ‧ 國. 學. 意志,以達到個人或是團體所要達成的目標或是意圖。那我們又要如何去. ‧. 控制別人,指使他人遵從我們的意志,達到目的?過去,所謂的權力往往. y. Nat. 跟自己本身的實力連結,擁有強大的武力、廣闊的領土、眾多的人口、雄. er. io. sit. 厚的資源等都是傳統上判別權力高低的準則。根據歷史學家珀西瓦爾·泰 勒(Alan John Percivale Taylor)的分析,傳統上對於大國的檢驗就是對戰. al. n. v i n 。也就是說,剛性權力越強大,國家的權力地位也會隨之 Ch engchi U. 爭能力的檢驗. 42. 增加。而現在,權力的定義不再注重過去所積極強調軍事力量和征服力量。 相反地,技術、教育和經濟成長因素在國際權力中的作用越來越重要,而 地理、人口、資源等因素,相對來說就不那麼重要了 43。. 38. Joseph S. Nye, “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 No.80(Fall 1990), p.154. Joseph S. Nye, Bound to Lead: The changing Nature of American Power , New York: Basic Books(1990),p.26. 40 Morgenthau Hans Joachim, Politics among Nations: The Struggle for Power and Peace,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85), 6th ed.,p.35. 41 Joseph S. Nye, “The Changing Nature of World Power”, Political Science Quarterly, Vol.105,No.2, 1990,p.177. 42 A.J.P Taylor, The Struggle for Mastery in Europe,1828-1918,Oxford,E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54), p.xxix. 43 Joseph S. Nye, “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 op.cit., p.154. 24 39.

(31)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壹、柔性權力與剛性權力 權力的資源包含有形的、具體的和無形的、抽象的兩個方面,要全面 地評估一個國家的權力地位,必須同時檢視這兩項因素。奈伊將前者歸納 為剛性權力,意指藉由威脅或是利誘,讓別人做他們不想做的事情之能力; 後者則是歸類為柔性權力,意指通過吸引力而非強制的手段,讓他人自願 追求你所想要東西的能力 44。 剛性權力,是大家最為熟悉的權力分類。而我們也清楚地知道軍事和. 政 治 大 脅(棍棒)之上,但有時候無需威脅利誘,也能達到我們所要的結果。這 立 經濟力量常能讓人改變立場,剛性權力可以建立在誘惑(胡蘿蔔)或是威. 種迂迴的方式稱為「權力的第二面」。奈伊認為一個國家可以活躍於世界. ‧ 國. 學. 舞台的成功因素的背後,是因為其他國家認同其價值觀且願意效法,渴望. ‧. 其富足開放而想要追隨。從這個角度上來看,國家權力的建構,不是只有. y. Nat. 武力恫嚇或是經濟制裁就夠了,設定議題以吸引別的國家也很重要。這種. io. sit. 讓他人欲己之所欲的柔性權力,意在懷柔,而非威逼。柔性權力建立於塑. al. er. 造他人喜好的能力之上 45。從國家的立場來看,藉由讓國際社會看到我國. n. v i n 好的那一面,而增加他國對我國的喜好,並且認同我國的作為和價值觀, Ch engchi U 進而前來學習我國的優點。這樣的權力來源是來自於魅力的施展,如果可 以運用感化的方式,就不需要大舉揮動干戈,威脅利誘他國遵從我國的意 志。柔性權力是民主政治的家常便飯,讓人偏愛的能力往往與無形的長處 有關,如性格、文化、政治價值與制度有號召力,以及政策合理正當且具 有權威道德。柔性權力不同於影響力,因為影響力也能建立在威脅利誘的 剛性權力之上。柔性權力不只是說服力,也不只是以理服人的能力,雖然. 44. 李國正,國家形象的建構(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 ,頁 40。 約瑟夫.奈伊(Joseph Nye)著,吳家恆、方祖芳譯,柔性權力(台北市:遠流出版社,2006 年) ,頁 33。 25 45.

(32)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這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柔性權力也是吸引別人的能力,而吸引力往往 讓人順從 46。由於吸引力是出自本身的自由意願和模仿學習力量,所以當 兩個行為體接觸的時候,所產生的摩擦衝突相較於強制力來得低。因此, 對於權力的掌控,除了要握有各種資源(剛性權力)也要有可以吸引他人 前來學習的能力(柔性權力)。 剛性權力和柔性權力之間有什麼差別,根據奈伊的解釋,如果行為者 由可察知但有無形的好感決定,那麼就是柔性權力發生了作用。換言之, 雙方訴諸彼此關係之中的好感、愛或是責任感,或訴諸雙方共同的價值觀. 政 治 大 使對方被說服而支持行為者的目標。相反地,以命令的方式改變對方的喜 立. 和理念,為共同追求的目標有所貢獻。在沒有明顯威脅或是利益交換之下,. 好,用武力威脅或經濟制裁來得到行為者想要達成的目的。但行為者也可. ‧ 國. 學. 以運用經濟的力量,勸誘對方去做行為者想要做的事情,或是透過設定議. ‧. 題的方式,讓對方的奢望看似不切實際且限制對方的喜好,則是對於剛性. y. Nat. 權力的運用的範圍。柔性權力和剛性權力,兩者之間的關係密切相連,因. er. io. sit. 為兩者都是藉著影響他人行為來達到目的的能力。其中的差別是在於行為 的本質和資源的有形和無形。強制力,也就是改變他人的行為能力,其可. al. n. v i n 以建立在威嚇或誘惑之上。同化力,則是型塑他人願望的能力,可以根植 Ch engchi U 於對文化、價值的好感,或是左右政治選擇議題的能力,使他人因為自己 的某些喜好看似不切實際而無法將之表達出來。而在強制與同化之間的行 為類型很廣,從威嚇、經濟誘惑、議題設定到純粹的好感都有 47。 (見表 2-1). 46 47. 前揭書,頁 34。 前揭書,頁 37。 26.

(33)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表 2-1 權力的分類 剛性權力 行為類型. 柔性權力. 威嚇. 勸誘. 議題設定. 好感. 命令. 同化. 最可能運用的. 武力. 收買. 資源. 制裁. 賄賂. 制度. 價值 文化 策略. 政 治 大 從表 2-1 當中我們可以簡單地歸納出一個結論,柔性權力是一種不具 立. 資料來源:約瑟夫.奈伊(Joseph Nye)著,吳家恆、方祖芳譯,柔性權力,頁 37。. ‧ 國. 學. 有侵略性的力量,而是一種人類最初的生活態度和價值。從文化的面向切 入,各個民族經過時間的粹鍊所發展出來的獨特文化就是一種無法取代的. ‧. 價值,其中包含了文學、哲學和風俗等。因為各個民族獨特性,導致其他. sit. y. Nat. 文化層級較弱的民族就會被文化層級較高的民族所吸引。這符合我們之前. io. er. 所提及的柔性權力中的吸引力。. 當一國可以使其他國家達到自己所要的目標時,第二面向的權力(the. n. a. iv. l C second aspect of power)也就是同化力(co-optive npower)或稱柔性權力。. hengchi U. 相較於剛性權力以指令的方式,要求他國達到自己所要的目標,兩者有明 顯的對比。柔性權力中的同化力與剛性權力中的指揮力一樣重要,如果一 個國家可以使其權力被他國視為合法,則當其要達到自己的目標的時候, 他將會所面臨較小的阻力。如果一國的文化和意識形態是具有吸引力的, 則其他國家就會更加有追隨的意願。如果一國可以建立一個和自己本身利 益相符的國際規範,那麼這個國家就不用被迫使改變現有的狀態。如果一 國可以支持一項使他國必須按照本國的預期而採取預期的行動或是限制 其行為的制度,他可能就不需要因使用強制力或是剛性權力而付出巨大的 代價。同化力是一個國家所創造的一種情勢,使其他國家也願意追隨或是 27.

(34)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達到共同的利益目標的能力,這種權力的來源通常是來自於文化(culture) 、 意識形態(ideology)的吸引力和規範(rule)以及國際體制的建立 48 (institutions of international regime)等資源 。. 在一個國家的發展中,剛性權力和柔性權力不一定會同步發展,但兩 者往往是既相輔相成又相互制約。一個國家發展的最初,可能比較多的心 力在剛性權力的發展上,但是這種發展的維持延續和影響國際地位的提昇 只依賴剛性權力是不足的。對於擁有強大剛性權力的國家來說,如果柔性 權力的發展和剛性權力有所落差的話,那麼可能會阻礙剛性權力的發展。 就實際的情況來看,擁有豐富柔性權力的國家,國家的綜合實力通常都會. 政 治 大. 比較好。而柔性權力發展較弱的國家地區,其剛性權力的發展及其作用的. 立. 發揮都會受到很大的制約,國家的對外影響力、競爭力都會受到嚴重的阻. ‧ 國. 學. 礙 49。一個國家的強盛,除了要擁有雄厚的政治經濟實力以外,必然在文. ‧. 化、價值觀和制度上都有一定個規模和穩定度。以國家本身穩定結構為基 礎,在積極向外發展,以穩健的姿態立足於國際社會。當然,這說明為了. y. Nat. io. sit. 讓國際社會臣服,必須先以強健的剛性權力作為基礎,而穩定的剛性權力. er. 的背後通常含有健全的文化、政治體制和外交政策。簡言之,剛性權力和. n. a. v. l C 柔性權力在國家發展上,都扮演舉足輕重的角色,兩者相互補是國家走向 ni 強大的決勝關鍵。. hengchi U. 但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的民主化程度還不是很高,這限制了全球 權力的轉變;根據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2010 年自由度評比的統計, 全世界上 194 個國家中自由國家(free)有 89 個佔了 46%,部份自由國家 (partly free)有 58 個佔了 30%,不自由國家(not free)有 47 個佔了 24% 50。 從這個數據中我們可以看出來世界上約有一半以上的國家是處於部份自 由或是不自由的狀態。舉例來說,被列為不自由國家的北韓、阿富汗和伊. 48. Joseph S. Nye, “Soft Power”, Foreign Policy, op.cit., pp.167-168. 同註 2,頁 31。 50 “Freedom House”, http://www.freedomhouse.org/uploads/fiw10/FIW_2010_MOF.pdf 28 49.

(35)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朗等國家的政治體制都是屬於權威統治、專政獨裁。而被列為部份自由的 泰國、菲律賓和摩洛哥正在處於轉型的階段,可能會像其他國家經歷民主 轉型階段。在這樣的世局紛亂的世界,軍事、經濟和柔性權力這三種權力 資源依然是息息相關,只是程度各有所不同,關係彼此差異。不過,如果 資訊革命表現在經濟、社會的趨勢繼續發展的話,柔性權力會越來越重要 51。 (見表 2-2) 表 2-2 權力的三種類型. 軍事力量. 行為. 主要方式. 政府政策. 威嚇. 威脅. 強制外交. 治 政 武力 大. 阻止. 立. 戰爭 結盟. 收買. 威逼. 制裁. 援助 賄賂. ‧. 文化. n. al. Ch. 政策. e n g制度 chi. sit. 議題設定. 公眾外交. er. 價值觀. io. 好感. y. 制裁. Nat. 柔性權力. 誘惑. 學. 經濟力量. ‧ 國. 保護. i n U. 雙邊及多邊外交. v. 資料來源:約瑟夫.奈伊(Joseph Nye)著,吳家恆、方祖芳譯,柔性權力,頁 70。. 隨著資訊革命和全球化經濟改變了世界,縮短了距離的隔閡。過去, 因為地理等因素的關係,傳播速度不如現在精進。透過網路,過去可能需 要一年半載的傳播時間,現在只需要短短的幾秒鐘。因此,跨國企業和非 政府行動者將扮演更吃重的角色。這類組織有很多它自己的柔性權力,吸 引世界各地的人參與他們的組織。政治有一部分也會變成獲得好感、正當 性及可信度的競賽。分享資訊的能力,並且獲得信任而成為好感和權力的 51. 同註 10,頁 69。 29.

(36)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重要來源。全球資訊化時代的政治遊戲說明了柔性權力相對重要性將會增 加,一個國家若是擁有多元的資訊管道則有助於形成議題,其主流文化和 想法接近普世標準(現在這個標準強調的是自由主義、多元種族和自治) , 其國內外價值及政策增加了他的可信度,那麼具備這些條件的國家會更具 吸引力,並能在這樣的資訊時代獲得柔性權力 52。 而從表 2-2 中,可以看出施展柔性權力的行為模式,以好感和議題設 定作為行為主軸,和價值觀、文化、政策和制度做結合。利用本身的優勢, 建立起他人對於自己的好感和設定對於本國有利的議題,讓對方可以更認. 政 治 大 策的主要行為者。奈伊認為,除了國家自己本身的制度必須要穩定、有可 立 識本國的精神本質。奈伊這裡也提到政府的角色定位,政府為推行國家政. 以讓他人效法的價值、文化具有吸引力以外。國家在與他國交往的部份扮. ‧ 國. 學. 演關鍵性的角色,取代過去傳統上得軍事、政治或是經濟外交,而是以新. ‧. 的柔性外交—公眾外交和雙邊及多邊外交(bilateral diplomacy / multilateral. y. Nat. diplomacy)作為國家推行柔性權力的主要方式。公眾外交是以外國公眾主. er. io. sit. 要的傳播對象,而非只侷限於國家政府作為宣傳的對象。讓人民也可以參 與國家的決策,透過議題的設定和對他國的好感,而建立起一個良好的國. al. n. v i n 際形象和博得外國公眾的支持。雙邊和多邊外交,則是不讓政府陷入孤立 Ch engchi U. 主義的外交政策。作為推行國家的柔性權力,必須要積極參與國際事務。 從這一點來看,國家若活躍於國際社會,其他國家就會開始注意到其外交 政策背後的文化、政治體制和價值觀,藉由這樣的方式讓他國從不同的面 向認同本國。 貳、柔性權力的資源 奈伊在《柔性權力》一書中,說明關於柔性權力的來源,根據他的說 法柔性權力的主要資源有三項:文化(有吸引他人的特色) 、政治價值觀. 52. 前揭書,頁 71。 30.

(37) 俄羅斯對外文化政策之研究 A Study of Russia’s Foreign Cultural Policy. (國內外行事原則一致之處)和外交政策(須師出有名,具有道德說服 力) 53。 一、文化(culture) 文化是一套替社會創造意義的風俗習慣,他有很多種表現形式。奈伊 將他分為吸引社會菁英份子的高尚文化(文學、藝術和教育)和取悅大眾 的流行文化。若是一國的文化包含普世價值,而且其政策所提倡的價值利 益也是與他國共有,那麼它所想要達到結果的可能性就相對提高,因為它 創造了引人好感的關係和責任。狹隘的價值和在地文化比較不可能產生出. 政 治 大 萊塢的電影、大眾流行音樂、美式食物在世界上每一個角落都可以看到美 立 柔性權力。奈伊舉例,從美國的產品中不難發現民主價值和自由精神,好. 國產品的輸出。即便外國公眾不認同美國的外交政策或是無法直接接觸美. ‧ 國. 學. 國的理念價值,也會從這些產品之中發現美國的文化精神。另外,文化的. ‧. 傳遞也可以透過個人的接觸、訪問和交換來進行。以美國和蘇聯為例,在. y. Nat. 冷戰期間,雖然兩國是政治上的火線衝突,但是在文化學術交流方面卻是. er. io. sit. 緩和兩國衝突的契機。藉由訂立文化交流協議,交換學生、教師等學術人 員,讓蘇聯公民有機會到美國學習新的技術和民主價值,學成歸國之後再. al. n. v i n 把這個觀念傳遞給自己的國家。直到今日,美國依然以這樣的型態和世界 Ch engchi U 各國的學界交流,以傳遞美國的文化價值。 二、政治價值觀(political values). 政治價值觀是一種意識形態,也是一國所實行與推崇的政治價值觀。 而國家的國內外政策,也有可能是一國的柔性權力的來源。例如,美國長 久以來不斷推行的民主價值,在國內法上的制定也必須要依循民主價值的 道路。尊重人權、言論自由、集會自由等都是美國憲法所賦予人民的權利, 當外國公眾藉由媒體或其他方式得知美國的制度的時候,就會形成一股效. 53. 前揭書,頁 41-47。 31.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類型 教材內容 教學運用 圖片

*4 Apabila Badan Pelayanan Usaha Swasta Taiwan tidak mendapat surat kuasa dari pihak majikan atau Warga Negara Asing untuk mengurus dan memungut biaya

本文將就俄羅斯養豬 產業高達 業、肉豬市場 概況進行探討 況進行探討 , 並就台灣豬肉 產業高達 品拓展俄羅斯市場之優劣勢與可行作法 提出建議,以作

俄羅斯政府於 2020 年 7

俄羅斯政府於 2020 年 7

也是金帳汗國與立陶宛公國間的角力。然而,這個時

基於 TWSE 與 OTC 公司之特性,本研究推論前者相對於後者採取更穩定之股利政 策 (Leary and Michaely, 2011; Michaely and

港大學中文系哲學碩士、博士,現 任香港中文大學人間佛教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