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國中理化教師在課堂上使用行動學習教學模式/ 101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國中理化教師在課堂上使用行動學習教學模式/ 101"

Copied!
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6,5(9)

,頁 101-104

自由評論

國中理化教師在課堂上使用行動學習教學模式

蔡依婷 嘉義縣義竹國中教師

一、緒論

本研究旨在觀察一位自然科教師 利用數位科技的便利性在課堂上所產 生的行動學習教學模式。期盼能為未 來欲從事行動學習的教師提供教學上 的參考。分別從研究動機與目的與名 詞釋義做為開端。 (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 研究動機 隨著資訊科技的進步,有些教師 使用手機與平板當作教學的工具,除 了能適時的引發學生學習的動機外, 教師也可以教導學生如何正當使用資 訊科技作為學習的輔具,增進自己的 學習成效,迎向雙贏的教與學模式。 因此在 2013 年教育部推動行動學 習學校計畫,強調教學與資訊通訊科 技的輔導,並適時引進電子白板與平 板電腦等設備與技術支援,累積了資 訊教學的臺灣經驗。(張姿安,2015)。 且在 2015 年教育部推出了教育創新行 動 年 , 提 出 未 來 教 育 能 加 入 新 的 元 素,使教學能更創新。而本研究的教 師選擇使用平板與雲端軟體 OneNote 作為教學的創新,因此個案教師的行 動 學 習 教 學 方 式 為 研 究 者 的 研 究 動 機。 本研究的個案教師為一名國中自 然科教師,使用資訊軟體輔助教學, 曾經利用網際網路與雲端的使用,讓 學生藉由手機隨時隨地寫下心得筆記 並可與同學分享,所以個案教師班上 的學生使用資訊設備作為學習的過程 也成為研究者進行課室觀察的動機。 2. 研究目的 吳清山(2014)認為教師如果能 在教學上使用資訊科技或教學過程中 能使用創新方式,可使學習更為活潑 有趣,本研究目的在暸解國中理化教 師行動學習的教學模式。 (二) 名詞釋義 為使本研究所使用的意義更為明 確,茲將相關的名詞界定如下: 1. 行動學習 行動學習是指學生運用資訊科技 與設備作為隨時隨地學習的工具,且 學生是主動學習新知,另外,教師運 用適當的資訊科技工具來進行教學前 的規劃、教學中的實施與教學後的評 量,達成學生有效地學習。 2. 行動學習融入教學的模式 指 教 師 在 課 堂 進 行 時 產 生 的 活 動,達成有效教學的目標。本研究中 的教學歷程包括觀察教師教學前中後 的活動與評量並分析教學活動進而建 立教學模式。 第 101 頁

(2)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6,5(9)

,頁 101-104

自由評論 (三) 研究範圍與限制 1. 研究範圍 本研究為個案教師在理化課上使 用行動學習方式教學,以 OneNote 軟 體與理化較具邏輯分析的科目特點進 行行動學習教學活動,觀察的範圍僅 為台東縣台東市太平洋國中的八年一 班教室與電腦教室。 2. 研究方法限制 本研究採用個案研究法,透過參 與觀察的方式呈現。質性研究資料的 蒐集與分析過程,牽涉到研究者主觀 的抉擇、描述和解釋,以判斷與個案 有關的因素,以及研究參與者的配合 程度、生心理狀態、語言表達能力等, 都 可 能 影 響 到 資 料 的 正 確 性 和 完 整 性。

二、行動學習的分組合作教學模

使用平板電腦作為自然科領域科 學遊戲設計課程中的使用媒介,可以 協助教師進行教學,並讓學生可以在 課 堂 上 進 行 實 驗 記 錄 或 分 享 ( 黃 姿 萍,2014)。有相關研究指出使用網路 媒介進行分組合作學習,可以增加小 組間的互動,並培養學習者主動學習 問題解決的能力(吳俊憲、黃政傑, 2006)。因此,網際網絡的便利性增加 教師使用行動學習在課堂上教學的意 願之外,並結合分組合作學習的方式 進行實作與分享,有助於使學生成為 教學活動的中心。而邱瓊慧(2002) 主張將資訊融入教學的模式分為教室 的電腦活動與電腦教室的活動。 綜合上述,在教學上有使用平板 或是網際網絡作為媒介,學生的學習 場域增加,可以不受限於教室中的學 習討論。

三、行動學習的建構式教學模式

有 研 究 指 出 採 用 建 構 式 教 學 策 略,最能成功地實施資訊融入教學(王 全世,2000)。因為使用建構式教學的 課程中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所設計 的教材、教學策略均以學生為中心, 而課程設計以問題為基礎的生活化教 材,這也與行動學習的意義相同。 另外有相關研究是依照時間軸分 為教學前、教學實施與教學評量階段 所建立的資訊融入教學模式,而教學 實施階段有四個策略,分別為探究式 教學、討論式教學、錨式情境教學模 式與綜合模式,主要是利用電腦設備 與 原 先 課 程 結 合 , 運 用 有 意 義 的 活 動,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吳芷婷, 2006;劉宏模,2007)。

四、個 案 教 師 的 行 動 學 習

ACTIVE 模式

研究者先分析了個案教師的行 動學習教學信念,研究顯示教師對學 生的信念(beliefs about students)影響教 師 對 於 教 學 的 方 式 (Kon,1995 ; McDiarmid & Vinten-Johansen, 1993; Sung, 1997),而透過課室觀察後,歸納 出教師的行動學習教學信念如下:

(3)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6,5(9)

,頁 101-104

自由評論 (一) 「具體產出」 利用科技結合眾人力量,整理出 屬於個人化的數位學習內容,可建立 成就感及增強學習動機。 (二) 「自主學習」 讓 學 生 在 網 路 上 找 相 關 知 識 影 片,可結合他個人的實際生活經驗, 並獲得分享知識給同學的成就感。 (三) 「表達溝通」 讓學生上台報告而增進表達的能 力,而且可在網路上分享 自已的成 果,滿足學生表現感。 (四) 「即時回饋」 利用 Pagamo 線上軟體,達到即 時寫題、即時回饋的解題成果,而 且 會愈寫愈有成就感。 根 據 行 動 學 習 教 學 模 式 文 獻 探 討,依照個案教師實施理念與課堂參 與 觀 察 後 , 研 究 者 整 理 出 行 動 學 習 ACTIVE 模式,分別敘述如下: 1. Analyze(分析課文) 利用電腦軟體 分析課文,如 OneNote,並將課 文改編為有心智圖結構的樣式。 2. Connect(資源連結) 將網路上找到 的網路資料,如影像、文字,加入 電子版課文的連結。 3. Test(生活命題) 並請學生設計此單 元和生活相關的題目。 4. Issue(發表討論) 由學生上台介紹 自己的課文分析結果及搜尋的網 路資源,全班再一起共同討論。 5. Evaluate(數位評量) 利用 Pagamo 進行線上評量。 6. Electric review(行動復習) 學生可 以隨時隨地利用手機復習電子課 本。

五、結語

實施行動學習的教學後,教師不 再 是 教 學 的 活 動 的 主 角 , 教 師 教 什 麼,學生就學什麼,而是扮演著引導 者、輔助者、諮詢者的角色;學生轉 變為教學活動的中心,可以適度決定 自己所要學習的內容與進度。(王全 世,2000)。 藉由個案教師上課歷程而產生的 ACTIVE 模式,也可以應用在其他學科 上,讓學生事前先主動預習,上課中 和同學一起討論自己學習的文本,並 練習發表報告,最後結合資訊科技的 能夠雲端化的特點,學習將不再局限 於教室。 參考文獻  王全世 "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之意 義與內涵." (2000): 23-31  邱瓊慧(2002)。中小學資訊科技融 入教學之實踐。資訊與教育雜誌,88, 3-9。 第 103 頁

(4)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2016,5(9)

,頁 101-104

自由評論  吳芷婷(2006)。國小教師資訊融 入教學之模式研究(碩士論文)。  吳清山. (2014). 善用活化教學提 升 學 生 學 習 效 能 . 師 友 月 刊, (559), 31-35。  吳俊憲、黃政傑(2006)合作學 習發展與實踐。五南圖書出版。  張姿安(2015)。教師使用互動式 電子白板之教學信念與教學關注之個 案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 台北教育大學,台北。  黃姿萍。(2014)。以資訊科技融入 國小自然領域教學設計。(未出版的碩 士論文)。嘉義縣:南華大學資訊管理 學系。  劉宏模(2007)。影響教師採用資 訊 科 技 融 入 教 學 之 階 層 線 性 模 式 分 析。元智大學。  Kon, J. H. (1995). Teachers' curricular decision making in response to a new social studies textbook. Theory and Research in Social Education, XXIII(2), 121-146.

 McDiarmid, G. W., & Vinten-Johansen, P. (1993). The teaching and learning of history: From the inside out. E. Lansing, Michigan: National Center for Research on Teacher Learning,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 Sung, P. F. (1997). Making sense of ideological orientations in history teaching: Case studies of two preservice history teacher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Annual Meeting, Chicago.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基本概念 有效教學 差異化教學 多元化評量 適性輔導... A-5-3教學活動中融入學習策略的指導

5.曾依中小學兼任代課及代理教師聘任辦法或國民中小學教學支援工作人員聘任辦

2.預估缺額係依據教育部國民教育署補 助各地方政府 109 學年度推動國小合理 教師員額計畫辦理,俟臺中市政府教育

配合教育革新趨勢 發揮教育統整功能 因應開放教育理念 促進教學效能提升 符應教育學習理論

二、本案中等師資類科學生(特教系以外之學生)修習之「教育專業課程版本」應為106年11月17日教育部臺教師(二)字第

戶外考察活動 是歷史 科教師於課堂教學 以 外評估學生的常見方法。教師 在外 出之前應為學 生提供 明確的學習目標和 評 估準則。教師可以從以

學校有策略及計劃地推動和發展教師團隊,建立學習型組織,為教 師營造積極學習的文化。學校成立了

 另外,教師可考慮以「活動二」作為課 堂預習,讓學生先對粵港澳大灣區具備 初步的認識,然後於課堂上利用電子應 用程式(如 Socrative 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