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漢代胡人的文面圖樣及其與內陸歐亞之關係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漢代胡人的文面圖樣及其與內陸歐亞之關係"

Copied!
40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去灣師大歷史學報 第 46 期 2011 年 12 月﹒頁 35-76

漢代胡人的文面圖樣及其與

內陸歐亞之關係*

陳健文*

摘要

在匈奴史的研究中-匈奴與內亞游牧伊朗人(如塞種)間的關係-是

較為中文史學界所忽、忱的面向。本文擬從一種漢代胡人臉上的圓圓狀文面

圓樣入手

採討此他文而習俗與內陸歐亞之間係。本文發現漢代胡人臉上

的圓形文而圓樣可~iJ~伊 8fl 舟息人的文面圓樣相當一致、而此種園形文面在

中亞地區有長久流傳的控史-可能是早期伊朗人的一項重要傳統。由漢代

匈奴與毛息人被有相 I;;] 文面習俗一事來看

匈奴文化中存有不少顯著的伊

朗色彩 伊朗系的早期游牧民如塞種等族群-可能曾在匈奴部落聯盟中有

兩重要的角色

匈奴的種族與文化提似受過游牧伊朗人明顯的影響

關鐘詞 胡人、匈奴、文面、內陸歐亞、安息人、游牧伊朗人、塞種

*

本文寫作過程中 7},中研院史話所研rq在田院士及法國高等」if 且是,(,Jt究院花品 1的小姐熱心 。皂示資料﹒復蒙匿名審查人提供許多贊賞意見﹒從益良多>芷申 ~M 忱。 **國立全灣師範大學反史學是三助 1史教拉

(2)

36

-別首 全灣師大歷史學報 第 46 期

1944 年可考 1

1

1:1勉發表了〈伊蘭之 IIV~ 與匈奴之 ilJd) _.文,提出

匈奴與波斯之間的關連性,並暗示匈奴曾受波斯文化之影響。 l 該

文發表至今雖已逾六!-年,然在學術界似未引起迦響。本文從漢

代胡人 2臉上的圓形文面3入手,希望能藉此揭示匈奴與早期游牧伊

朗人之間的密切關係。此種圓圈狀的文面圖像, J意與伊朗安息、王

朝貴族臉上的圓形文面屬於同一系統。立三於此種圈狀文面圖樣的

起 iJJj{ 至今仍不明確,似可追溯至早期印歐人的文身傳統。此種文

面在早期伊朗文化中為一種顯貴之表徵,與 II' 國古代縣面所展現

的刑罰j 意義大相逕庭。從漢代胡人圖像存有此種文面圖樣來看,

匈奴可能吸收了早期游牧伊朗人的文間傳統,且匈奴組成份子 '-I'

應有不少來臼中亞的伊朗系早期游牧民,因此斯基泰、塞種等游

牧伊朗人與匈奴的早期關係值得學界再次思考。

一、漢代胡人與早期中國北方民族的文面

在漢代胡人圖像的研究中,胡人臉上的文面是值得注意的一

個觀察面向。以往學界曾關注過所謂胡人特徵的辨識問題,此問

題經?你義田、高現印、剪I) 岩、霍巍等多位學者的努力,已為學界

提出了一些判定的基準, 473 我們在探討胡人圖像問題時提供了相

1 本刊,勉﹒〈伊的之苦月與匈奴之胡〉﹒文收林幹綸﹒《匈奴史論文i1i集> (北京:中 草書局, 1983 年) .頁 29-36 0 &在文原故《真理雜誌》﹒ 1

: 3

(重超﹒ 1944 年) 頁 309-314 。 有關本文所指涉的「胡人 l ﹒主妥指匈奴及來自西域的族群﹒有 11M;其代 r ;I;月人」一 詞的意涵﹒若從 J莫代的語 j史來分析﹒其主要搞 j步的對象是匈奴。相同的討論參見松 著﹒《先秦至兩 j美 4月人;意象的形成與變遷> (台北:固立全灣師範大學屋史研究所 博士論文.

2005)

.第二 i;t"·<' 蝴」字的語源與半時l 文獻中「在月 J (/J 指涉對 象〉﹒頁 19一 102 。 本文所使用的「文面 J - &司﹒你指在臉上那位施以 ;p,) 青或繪面兩種意 J函。因就考古 國{幸而言,我們並不能去判定這類的顏面記拉克究竟是屬於中 'I*g又是繪記﹒故本文給 中 'J 青而 j采用含意收 j瓷缸j r 文面」一詞。 4 上述學者大致認為在漢代的圖像史料中﹒胡人外貌通常具有以I"的特 it\. :一、頭戴 早期內亞遊牧民族(特別是塞種)常見的尖 'I唱﹒著緊身衣褲 υ 二、容貌上呈現深 目、高鼻、高擷、多假的夕|、貌。三、頭髮多呈被突或椎結:I犬。 3羊參衫原允〈哉﹒

(3)

漢代在月人的文面國樣及其與 I呵!主歐並之 /1111年

-

37-常重要的判別依據。至於如何去界定圖像上的人物是否為胡人?

確有其一定的爭議性。幸而在某些畫像石上 I肖I 留有標示畫面II'

人物的榜題,如「胡王」、「胡將軍」、「胡奴

I"J J 等于:樣,為我們

在判之何者為胡人時提供f 主要的依據。而下文所欲討論的胡人

文面|亞|像材料,即恰屬這類有榜題的圖像

o

1985 年 4 月,在河山省方城縣楊集鄉發現了一個墓門柱石譚

像, ltt| 像不 i 上部刻有 I i'Jj 奴們」之榜題。畫面巾的胡奴右手持

箏, ll~ 手提斧扛於肩上,被稱為「擁彗捐絨I'V

J 奴 FIIJ J 像。 3畫面 II'

的叫人高鼻多鬚,臉上有一圓形的文面符號(圖I

)

0

6有學者認 1.JU

此文回應是統治者對奴隸所施加的鯨記, 7女II 劉玉生認為河南扶 i_Iii'}

縣吳橋村漢墓的畫像磚上,有不少面頰上有印記的亭長形象,

x

J!:益

是受過靜、刑的門吏。這常然是一種合理的解釋,但是觀察吳橋村

漢慕 J~ 他畫像磚卜的人物造型,幾乎臉頰|二有|吋 if,-!!犬之陰影,又

似乎不能排除這種臉頰!二的晰影,或許是[匠為表現臉頰部位所

使川的一種造型手法。

〈漢代畫像石(之見 G Jl 志明人。)-:.有相〉﹒《早稻田大學大學院文學研究科紀要文 學﹒藝術學編» '另'J fill-第 14 集(來京﹒ 1987) ,頁 219-235 :高成印﹒ < i~-:'命南 I'易 法畫中"1;月人刊特徵及相 Iltl 問題〉﹒《中原文物》﹒ 1996 年增刊﹒頁 316-321 要 [I 岩﹒ 〈漢代藝術中的主月人固侏〉﹒《吾吾 i衍史研究》﹒第一 ltil

(

1999)

,頁 133-150 :那 義田﹒〈古代中國及歐昆文獻、國侏與考古資料中的「胡人」圳、幸免〉﹒《固立台灣 大學美術史L丹究集于'J» ﹒第 9 期(台北.

2000)

.頁 15-99 對l 玉生. <這:主"-I;月奴 /"I"i美畫像石〉﹒文收南l嗨,其代主侏石是f': f,!q-研討會辦公主 編﹒《漢代畫像石研究»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X7) ,頁 286-2封封。

王途中主編﹒《中國畫像石仝集》﹒第 6 卷(鄭州:河兩美術出版社 ·2000) .國

43

7 贅'I 玉生﹒ t這吉克 "-1;月奴 j叮叮;其主侏石 ﹒頁 287 要rl 岩﹒〈漢代在毒品峙中的叫人國 像〉﹒頁142 ~

jj;

11

~~ :¥:﹒〈扶溝吳梢村扮成法代畫像吽>

.

<中厚、文物»

.

19結4 年第 3 期 頁

50-53

(4)

- 38

圭灣師大歷史學報 第 46 期 別 Z' ,呵,

圖 l

河南方城縣楊集出土「胡奴門」畫像石

資料來源、 摘自《中國畫像石全集》﹒第 6 卷﹒國 43 。

另一個臉部有圓形文面圖案的漢代胡人圖像,出現在山東泰

安岱廟的石柱上(圖 2)

0

9l!t胡人亦作站立擁彗#犬,頭戴微向前彎

之尖 l帽,深目高鼻,臉部有一以陰刻呈現之圓圈狀文面。此胡人

所戴之尖帽,常見於斯基泰( Scythian) 、塞種( Saka) 等游牧伊

朗人的服飾,對此那義田先生已有專論, 10此處不贅。此一圓形文

面胡人的造型,與前述河南方城的「胡奴門」畫像石極為類似,

究係這兩個圖像上的圓圈狀文面是漢人所施以的鯨記,抑或另有

特殊來源,將是本文探索的重點。 9

比圈相片由卉[\義田院士拍攝﹒蒙邵先生皂賜使用.在此言堇申 2月t 忱。

l 。那義田, <古代中國及歐亞文獻、圖像與考古資料中的 r t月人」外貌> '頁 15­

99 。

(5)

漢代 6月人的文面國樣及其與內陸~亞之關仿

39

-圓 2

山東泰安岱廟石柱的擁室主胡人像

資料來,丹、 搞白骨11,*田﹒〈古代中國及歐亞文革夫、圖像與考古資料中的 r ~月人」外貌

74

.圈 10 (右因為那義田先生摹本、左圓相片為那義田先生措彩)。 ﹒頁

臉上有文面的外族圖像其實在先秦時期也有兩例,一是甘肅

靈臺白草坡所出土的西周人頭蓋章鉤戰(圖

3

)

0

II 該人頭像濃眉巨

眼,披髮捲鬚'肥、部有“ω刊形紋飾,有學者認沁表現出白種人的特

徵。 I:!

類似的文面例于還有 Victoria

and

Albert 博物館所藏的人頭盡量

絨(圖 4) 。依據林巳奈夫的資料,此人頭蝕的年代屬於西周,l3

但周緯認為是殷商之器。 14其臉頰部位也有疑為刺青的圖記,圖案

近於甘肅靈臺白草坡的人頭載。此人頭誠的族屬疑來自北方,其

髮式近似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右旗出士的一尊石雕人像。該石像被

11 12 13 1-1 甘肅省博物館文物隊﹒〈甘肅靈台白草坡西 j司基〉﹒《考古學報》﹒ 1977 年第 2 期﹒頁 115 .國 13 :李永良主編﹒《河 l有t 文化> (香港:商務印書館﹒ 19n) .頁

79

.囝 92 。 林梅村﹒〈開拓絲網之路的先驅一一吐火羅人〉﹒《文物》﹒1989 年第 1 期﹒頁 71­

73

}I I 又正智﹒< ;其代以前的已 " I t,. 夕口-

f>

(東京:雄山間.

2006)

.頁 31­ 34 。 林巳奈夫﹒《殷j司時代青鋼結文樣。〉研究 殷 j司青銅器綜覽二一一> (來京 吉 川弘文館﹒ 19日 6) .頁 307

:

i余良高﹒〈商用青銅 ESU 人獸母題"紋飾考釋〉﹒《考 古》﹒ 1991 年第 5 期﹒頁 443 .國 1-1 j司緯﹒《中國兵 25 史> (北京:中國友搜出版公司.

1010)

.頁 251 .囝版第 1S~九 日月 。

(6)

- 40-

全灣師大壓史學報 第 46 期

認為屬於紅山文化早期(圖 5)

,

15髮式同樣是從眉弓開始,沿著

前額向上有一微漸隆起的凸脊, rl咬不同之處在於其面部特徵中的

眼部呈凹陷狀。

I

U 句

l

﹒屋 ~lin

圖 3

甘肅靈臺白草坡人頭學鉤戰

資料來源、:摘自甘肅省博物館文物隊, {考古學報》﹒ 1977 年第 2 期﹒頁 115 (右)、李永良 主編 'C可能文化〉﹒頁 79 '囝 92 (左)。 11 19

圖 4

Victoria and

Albert 博物館所藏的人頭學餓

資料來源 摘自林巳奈夫﹒《般用時代青銅~文樣仿研究一一般用青銅~綜覽二一一一>'頁

307

(左) ;周緯﹒《中國兵器史》﹒頁 252 (中) ;徐良高﹒〈商周青銅器“人獸 母題"紋飾考釋〉﹒頁 443 (右)。

(7)

漢代 4月人的文面囝樣及其與內陸歐亞之 /111 {幸

區的

內蒙古巴林右旗出士石雕

資料來源: 4尚自朝格巴圓﹒〈巴林右旅出土石雕人像〉﹒頁 52>

41

-文身是人類古老的身體裝飾習俗,在中國的周遭鄰近地區,譬如

居住於滿州的通古斯系民族,以及朝鮮、 H 本與東北站的所謂「古亞

細亞族 J '一般都有施行文身的習俗。 16 巾國境內的文身現象在先秦

時期己見諸史籍, 17除了東夷的文身外,中國東南方一帶的越人也盛

行文身之俗。 18~[f {史記﹒周本紀》載:

古公有長子曰太伯﹒次曰虞仲。太姜生少子季歷﹒季歷娶

太任,皆賢婦人﹒生昌﹒有聖 1丸。古公曰,-我世當有興

者,其在昌乎'? J 長子太伯、虞仲知古公欲立季歷以傳

昌,乃二人亡女口的蠻﹒文身斷髮,以讓季歷。 19

至於文身的動機,據學者研究大抵有以內接種:一、做 jtu 種族或

男女的標誌。二、 fl-, 1心階級的表徵。二二、作 1.L 見者的標識。 p 叫、

作 jJb 顯示婚期女子的表徵。 j ,: 、宗教的理由。六、身體的裝的j !J\Z

化妝。七、為醫療|一[IY'.! 而施行。八、刑罰、威 l嚇、性的動機、流

16 三上次男﹒〈來北 7γ7 仿文身國

﹒文收氏著﹒《古代末北 7::7 史研究~ (來

京 吉川弘文位官﹒ 1966) .頁 471 、 4 諒。。

17

Carrie E. ReccL

.‘

Early Chincse Tattoo'"

Sino-Platonic

Pap刮了.

I 03 (.l une. 2000)

,

pp. I-52

IX

Heather Pete r. "Tattoocd Faces and Stilt Houses: Who Wcrc the Ancicnt Yue')'"

Sino-PIαtonic Popel 有 17(April.

1990). pp.I-27.

!0 ,美﹒司馬遷﹒《史記~ (台北:

h-:

1;:書局.

1995

.點校本) .卷 4· <周本紀〉﹒ 頁 115 。

(8)

42 -

全;彎師大廈史學幸11 第 46 期

行、好奇心等。 20

不同於其他將文身做為正面意義表微的民族,中國卻將鯨面

作為刑罰的一種形式,其起源疑可上溯至商代。 21 同樣將鯨面做為

奴隸記號的還有古代希臘,值得注意的是 Jones 指出希臘人之所

以將奴隸施以鯨記,應是受到波斯人文身習俗的影響。 22那麼中國

古代將要京記作為一種懲罰,是否也是基於同樣的情況?即源自對

異族習俗的一種鄙夷。中國北方至少自商代起就有一些文身的人

群圖像,如殷墟婦好出土的跪坐人像,身上即有文身的圖案(區|

6)

a

23又日本天理參考館藏有一商代青銅人物形竿頭飾,人物為一

裸體女性,身上有疑似刺青的圖案。紋樣與殷墟婦好墓出土跪坐

人像背部刻痕類似,呈半蹲坐 H犬,跌足,腳下刻有青蛙圖案,當

為部族之標誌(圖 7)

a

24該人像的年代有爭議,天理參考館圖錄

認為是商代,但林巳奈夫認為是春秋後期(前五世紀前半)。 25另

一例為茹家莊墓地一號車馬坑所出士的青銅軌飾人像,其背後刻

有明顯的刺青,主題為兩隻相背回首的小鹿(圖 8)

a 26

{史記﹒

匈奴列傳》中曾提及

r 而穆王伐犬戒,得四白狼、四白鹿以

歸。」 27劉敦!忠先生曾根據茹家庄的這件青銅l/VC飾指出,此處所指

的四白狼四白鹿,很可能指的是當時俘虜了八個分別以狼和鹿為

圖騰的犬戒部落。 2X足見先秦時期中國北方確有不少文身族群與華

20 吉附有[\夫﹒《身体仿文化人類學一一身体變工已二令人~ (來京:給山間出版﹒

1994)

.頁 60-65 。 21

宋鎮豪﹒〈甲骨文中所見商代的墨升 n ﹒文收肇 'ii楚柱主編﹒《考古學集干 n ﹒第 15

集(北京:文物出版社﹒ 2004) .頁 189-198 。

刁 2

C.

P. Jones

,“

Stigma: Tattooing and Branding in Graceo-Roman Antiquity

,"

The Journal

。{R刊mall Sllldi的, 77(1987).

pp.146-147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殷坡婦好基~(北京,文物出版社﹒ 1980) .頁

153 。 24

天理參考館,編﹒《己/ I t-- 夕口一|、仿古代文物一一天J堂參考館50 周年記念一一~ (奈

良:天 1里參考館﹒ 1980 年) .國 9 0 15 林巳奈夫﹒〈殷周仿「天」干中>

.

<古史春秋》﹒第 6 號(東京﹒ 1989) .頁 3 :又 氏著﹒《春秋單美國時代青銅苦苦文樣仿研究一一般用青銅器綜覽三一一> '頁 105 。 2(1 盧 i造成、 4月智生, <寶雞魚國墓地》﹒J:.-/t

It

(北京 文物出版社﹒ 1988) .頁

403

27;美 司馬遷, <史記》﹒卷110 ﹒〈匈奴列傳〉﹒頁2 制 1 0 到劉敦 (tf:..、﹒〈周穆王征太手足 1等凹白 j良、\!.9白鹿"解一一兼論賀£烏拉家莊出土青銅車飾

(9)

;其代胡人的文面國旅及其與內陸歐亞之 Il自你

夏~堯15

0

43

-們〈Z

IW

圓 6

殷墟婦好墓出土跪坐人像

貧料來源:摘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 <殷 J,£婦好墓} .頁 153 .囝 80 。 IOcr.l 9 ~州、戶耘'. ,4).

圖 7

天理參考館所;葳商代青銅人物形竿頭飾

資料來源、: J白白天 J1'參考館編﹒《今 I~ 夕口一 I; 仿古代文物 天 1里參考仲:' 50 周年紀念》﹒國

9

0 族屬問題 >

.

<人文雜誌}

.

1986 年第 4 期﹒頁 110

:

1句田吟風認為此種記載/'令圖騰 說外﹒也有可能是象做征服了;阱。可II 鹿、 4良作為役欽的通古斯及突厥多收告[I 族的一種 比喻﹒參氏著﹒〈周代仿蒙拉(之就 Uτ 〉﹒<*-洋史研究》﹒第 4 卷 4-5 號(京吉1\

.

1939)

.頁 16 :內田吟風、田村tr~ 等譯注﹒《騎馬民族史l 正史北狄傳} (東 京:平凡手土.

1976)

.頁 5 .譯文參余大鈞譯﹒< <史記 匈奴傳> ~;主〉﹒《北 方民族史與蒙古史詩文集> (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2003)

.頁 21 0

(10)

- 44-

去灣師大歷史學報 第 46 期

圓 8

茹家莊墓地青銅輒飾

資料來源: ~尚自盧述咸、明智生. <寶雞魚國墓地》﹒上Nt ﹒頁 403

三國時代的鍾都曾說過「漢律,罪人妻子沒為奴拌﹒將面」

",匈奴人似有鯨面之俗,~史記﹒匈奴列傳》三:

漢使王,島等窺匈奴。匈奴法,漢使非去節而以墨鯨其面者

不得入穹廬。王烏,北地人,習胡俗,時面﹒得入穹墟。

30

可以看出漢使王烏閃為「習胡俗J '在主動斯HIli後遂的一人穹)處回見

單于,故不能排除鯨面是匈奴之故俗,

31

1& 此要求漠使~Il 人境隨

俗。這個記載透露卅匈奴之所以要求漠使必須賊!冊,應是藉由這

個動作來宣示除-:11-: 認|吋叮叮俗J '仟則站在使沒有人穹的荒而見:f

l~ 于的

資格。此為一種民主兒匈奴文化i三間 'I叫:之動作,

fl

(I守在強調匈奴的

高政治姿態, -jiH|iiiE示威, ~J- )JITIi 也足以|二|身的文化為榮。

漢文帝時隨隊進人匈奴(I甘于吉它 iI' 行品,就曾經的告單于須堅持自

己的文化主體性,絕不I-IJ 貪於模I;明贈送|的絲網綾緻而降低匈奴的

文化位階。 32;1次此可以右L!::',匈奴人liR持漠快必須鯨間, )蔥非模仿自

漢人 N等罪犯法奴隸施以鯨記(11'.1 fl= 法,

I

(ij 足川顯鯨面為其故俗的一

2') 晉 l來寺撰﹒ It] ¥,月末, ~是松之 j主﹒《三國志 魏之、> (台北:宏業書局﹒ 1997 .結 校本) .卷 12

.

毛Jfr 1牟〉﹒頁 376 又 ii 參戴振雄﹒〈兩溪奴隸制度〉﹒《令貨 半月刊》﹒ 1

: 7

(上海﹒ 1935) .頁 34 圳,羹,司馬 i鑫﹒《史記》﹒卷 110 ﹒〈匈奴列傳〉﹒頁 2913 。 、 l 呵,q在回﹒〈古代中國正是歐亞文獻、囝侏與考古資料中的「胡人」外貌〉﹒頁 22 ,注

22

:蓋山林﹒ t 從 F金山岩畫看我國古代北方游牧人的習俗〉﹒《內蒙古大學學報》 19討 3 年第 2 期-頁 105-110

、 法﹒司馬進﹒《史記》﹒卷110 ﹒〈匈奴列傳〉﹒頁2899 。

(11)

漢代是月人的文面國樣及其與內陸歐亞之 l粉條

45

-種文化自信,進而要求漢人必須認同。

由上述的考古圖像分析可知,至少從西周時代開始,中國北

方地區就出現了以“ω"形符號來文面的習俗,降及漢代,胡人的臉

上亦有圓形的文面出現。有關這兩種文面符號之來源,目前尚不

明瞭。至於此種文面習俗的來源,不能排除是北方或狄的古老傳

統,然後再影響到漢代的胡人;但也有可能此種文面習俗是源自

早期內陸歐亞地區的古老傳統, .)j因為在伊朗及中亞地區,文面也

是該區常見的習俗,而且上述的這兩種文而符號,都可在伊朗及

中亞地區找到相關的聯繫線索。

二、早期內陸歐亞的園形文面傳統

'I' 閻北方緊鄰內陸歐亞地區,先秦時期的戒狄、周人、奈人

與內陸歐亞長期以來存有文化與族群悶的互動關係。 3-t從考古 11'1 上

文物 'Ir '可以觀察到漢代胡人的文面其實與內亞地區的文而俾統

關係街切。活躍於內亞地區的游牧民族與其他早期印歐人,有|叫i

文身的傳統見諸史籍。

1964 年,考古學家在伊拉克的 Hatra 聖殿,發現了幾 11鷗在心時

期的統治貴人塑像,其中一位人像疑為當時的羅馬皇帝世|拉其

(Trajan '

98-117A.D. 在位)。可看出在羅馬貴人耳旁兩側的臉頰古巴

位,有類似河南方城楊集畫像石胡奴臉上的圓圓形文而|量|樣。計從

細部來看,此種文前iJ在豈類似甜甜園的重圈狀(區19 、 10 、 1

1

)。知

筆者曾對早期印歐人兩傾的捲雲 H夫文面國樣作過初步研究﹒比;f:fr4卷玄}!夫文面曾出現

在中國西周時期的考古出土物。參.f:l:若﹒〈從文面囝像看內亞高加:手:種游牧氏與華 夏民族的早期接觸〉﹒《故玄學 J衍季刊>

.

29 : 2

(台北.

20 II )

.頁 77-113 3~ 杜正勝﹒〈周秦氏族文化「戒狄性」的考察一一一兼論關中出土的「北方式」青銅

器〉﹒《大陸敏:主>

.

87 : 5

(全北﹒ 1993) .頁 23

A. A. Kovalcv. "The Location

of Loufan Tribe in 4-2 Ccntury B.C. and Influence of Its Culturc to thc Culture ofCentral

Plain and thc

South'\m 邪的多斯青銅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鳩拉i 組織﹒《那兩多

斯青銅~國際學{,I寺研討會論文集> (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 年) .頁 283-394 35 J.

M.

C.

Toynbe吼叫Two

Malc Portrait-Heads of Romans from

Hatra.'‘ 5111111月的

Vo

l.

26

(1970). pp.

231-236可.I.

M.

C.

Toynbce 、“ Some

Problem of Romano-Parthian Sculpturc at

Hatra.'· The

.J

ollrl/

al

o

j"

NII/I/

u

l/

Sl

lI

dies

,

62( 1972). pp.1 06-1 10; Ivcnernizzi

,

Antonio

(12)

- 46-

全 i穹師大反史學報 第 46 期

圓 9

伊拉克 Hatra 聖殿的羅馬皇帝闡拉真頭像

資料來源.摘自 J.

M.

C.

To.ynbee 句“ Some

Problcm or Romano-Parthian

Sιulplure

at Halra

,"

P

I.

V

"h.

圖 10

伊拉克 Hatra 聖殿的羅馬貴人頭像

資才4 來源、 摘自 J.

M.

C.

Toynbe 巴,“ Some

Problem or Romano-Parthian Sculpture at Hatra

,"

P

I.

VII

圓 11

伊拉克 Hatra 聖殿的祭司頭像

(13)

漢代胡人的文面圓樣及其與內陸留;亞之關條

47

-由於歐洲的羅馬貴人並無在臉上施以圓形文面的習慣,故學

者推斷這些羅馬貴人臉上的圓圈形文面,並非是永久性的刺青,

而是受到鄰近安息人(

Parthians

)習俗影響而塗繪上的某種暫時

性符號。 36 相同的圓形文面也出現在同一時期中亞的貴霜

(

Kushan) 錢幣上,貴霜建國之初,曾受安息文化的強烈影響,

故在貴霜早期的錢幣中,貴霜統治者耳旁的臉頰部位,也有類似

的圓形文面圓樣。在貴霜王迦膩色迦(

Kaniska

)一世(

I-3th

A.D.)

(圓 12) 37以及繼任者胡韋(

fH

lt

)色迦(

Huvishka

)王(

1-3th

A.D.) 的錢幣(圖 13圳、區I 14

39

) 上,都可以發現相同的圓形

文面圖樣。

4

圖 ]2

貴霜王迦膩色迦 (Kaniska) 一世(

I-3th A.D.)

錢幣上的圓圈形文面

資料來源摘自 Harry

Falk. "Appendix:

Thein次 ription

on the so-called Kaniska Casket:' p.11 R

36

Ivenernizzi

,

Antonio. "Facial Marks in the Parthian

World,刊 pp.36-38

37

Harry Falk

,

'"Appendix:

Thein污cription on the so-called Kaniska Casket

,"'

Silk Road Art

and Arcbaeology

,

VIII(2002)

,

pp.11 1-120

3X

Katsumi

,

Tanabe "Hatra

,

Sansanian Persia and Gandhara: The Problem of

Star-and-Crescent

,"

Bulletin a/the Ancient Orie

l1l MlIselll月.

IO(

1988/89)

,

pp.77-89

39

Laura Giuliano. "Studies in early Saiva Iconography:

(I)

the origin ofthe trisula and some

(14)

l;.

- 48-

全灣師大&史學報 第 46 期

圓的

貴霜胡韋(間此)色迦 (Huvishka) 王(

I-3th A.D. )

錢幣上的圓圈形文面

資料來源 j高自 KatslI mi ,

Tanabe "Hatra

,

Sansanian Persia and Gandhara

,"

p.B3

圖 14

貴霜胡韋(耽)色迦( Huvishka) 王(

I-3th A.OJ

錢幣上的圓圈形文llii

資料來源、 摘自 Laura

Giuliano

"Studies in early Saiva Iconography:

(I)

the origin of the trisula and

some related

probl 巴 ms ,"

p.90

在伊朗及中亞地區,此種雙圈形文面有更多的發現。日人田

進勝美已舉出極多的例子,如伊朗東部 Kerman 出土的帶扣(西

元前卜後 2 世紀)上,有兩個面對面的人物半身像,可清楚看出

此二人臉頰部位有相同的圈狀文面(圓的)

0

40又在伊朗東部的中

(15)

,其代 6月人的文面圈樣及其與內陸歐亞之蚓份1

49

-亞地區,可以看到更多此種圓形文面的例子(圖 16

41

、圖

17

42

)。

除了回邊氏所舉的例子外,大夏地區(

Bactria

)此類的例子甚

多。在中亞舊撒馬爾干城的貴霜晚期Afrasiyab 遺址,有同樣的圓

形文面女神泥土塑像(圖 18 )。站在達爾弗津之丘(

Dalverzin-tepe) 所出土的陶土女神像,臉頰上也出現同類的圓形文面(圍

內)

0

44另外在中亞栗特錢幣上的統治者人頭像,其眼下臉頰的部

位亦可發現有圓形的文面記號(圖 20 )。“

61 4 科學 情?也, 成"

圓的

伊朗東部 Kerman 出士帶扛 I (西元前卜後 2 世紀)

人像上的圓圈形文面

資料來源:摘自由邊勝吳﹒《力‘/'夕,一步力、白正倉|吭/\》﹒頁 142 。 41 田 i圭勝美﹒〈眉問白毫相仿 17γ 起源、考 似、像仿于步/'起源論序言兒

> . <

14~

#1:.

藝術} ,第 162 號(東京﹒ 1985) ,頁 29-67 。 丹 田 i圭勝美﹒〈眉問白毫相仿 17/' 起源、考 -1t, 像仿 17 二/走堅持、論序言兒 〉﹒頁 46 0

43

Richard N.

Fry巴,

The

Heritα'ge

of Central Asia ./i·o

ll1

Antiqllit

/0

the

Tllrkish εl(pallSIOII

(Princeton: Markus Wiener Publishers

,

1996)

,

p.138.

抖。Ijangar.

Va. Ilyasov

&

Tigran.K.Mkrtyehev

,

"Bactrian Goddess from Dalverzin-tepe.'·

Silk Road Art and

Arcbaσ。log,·,

II( 1991/2). pp.1 07-217

4月 Kazim

Abdullaev. "Nomad Migration in Central Asia

,"

in

.J

oe Cribb

&

Georgina

Herrmann ed. A/ier Alexallder: Cemral

II 可 ia

before /SI

OlIl

(Oxford: Published for The

(16)

50

-a

b

主:;勞師大反史學報 第 46 期 C

國 16

中亞出土小塑像上的圓形文面

a 阿元前一千紀後半葉

b.西元 2-3 世紀前

C.西元前 2-4 世紀

資料來,原 摘自由遠勝美 眉問白毫相仿 f 予二/匙,厚、考 -1ιi象仍干 7/ 起源:命汗流一頁

.+6

a b

圖 17

9-1~~ 出土小塑像上的圓形文抽j

a.西元 2-3 世紀

b.貴霜時期( 1 刁 thA.D.

)

(17)

;美代胡人的文而囝樣及其與內 l哇歐 ':l 之 11I1 {于

51

-圓的

Afrasiyab

(舊撒馬爾干)出土貴霜晚期女神像

資料來源 ~,用自 Richard

N. Frye.

T

!l

e Heri{({ge o((叫Ira! Asia 戶。川 A II/iq/li/r 10 I

!l

e T/II如s!l

ι\fJallsioll ,

p.13H

|萱/19

達爾弗拉 I!之丘(

Dalvcrzi

YtH 來游;. ~的自 Djangar.

Va. Ilyasov

&

Tigran. K. Mkrtychcv. "Bactrian

Godde沁 li'olll

Dalverzin

tcpe:' pp.125-126.

出 20

張特錢幣人頭像的文而言己號

(18)

- 52 -

:f灣師大屋史學報 第 46 期

有關伊朗地區此種圓圈形文圳的起源,仁IJ 能與安息王朝王室

的圓形標記有關。在安息的錢幣中,可發現安息諸王面像的前額

部位,經常有一圓點狀的圖案; (闢 21

)

0

的關於此類圓點圖樣的意

義,學者認為是緣自安息王室長期以來臉部的遺傳性濕庇病女士

(圖 22

) ,

47而這種臉部的圓點病徵,後來竟演變成為一種象徵王

室尊貴血統的表徵,以致後來遂以文面的方式來表現。

會會

a

:寧

b

c

d

e

(贖靜觀

9 h

會;學

質量管1

m

s

q p 60 ~ {!L-' 于 17 王仍肖像(::J -1 νσ〉瓷)

圓 21

安息錢幣諸王面像前額的圓點狀圖案

貨料來源 J向自田 i全勝美﹒《力、/歹一步力 'G 正倉 l交代》﹒頁 140 村 田1:全勝美﹒ <

i j /

)7' 一步力、白正倉院/\》﹒頁140

47

Gerald D

,

Hart

,'‘

Trichoepithelioma and the Kings of Ancient Parthia."' Cwwdian

Jlifediι a/

Association

JOllrna人 94(

1966)

, pp , 547-549 可 Gerald

D

,

Hart

, “

The Diagnosis of Disease

(19)

,其代西月人的文面國樣及其與內陸歐亞之 Ii目你

53

-類似的情況也可見於中亞地區長期以來的變形頭竹習俗,二

者都是某種彰顯貴種血統的外在表徵。-18在中亞地區的貴霜人、 U}~

曜人與匈人之間,都曾流行過人工頭骨變形的習俗(區I

23)

,

-19其

目的皆在彰顯其尊貴血統。在唐代的新疆地區,疏勒與龜茲也都

有變形頭,門,風俗的記錄:

圓 22

安息、王室臉部常見的濕沈病女士

資料來源l

:

J尚自 Gerald

D. Hart. "Th

e:

Diagnosis of Disease

frol11八 ncient

Coins'" p.124

旬,

f

fLF

資料來源:摘自 laroslav

Lebedynsky

Les Slices.

p. 15

圓 23

中草地區貴霜人的人工變形頭骨

《新唐書﹒西域傳上﹒疏勒國} :俗尚詭詐﹒生子亦夾頭

取編﹒其人文身碧目童。

《新唐書-西域傳上-龜茲國》 一曰丘茲,一曰屈

4~

Aurelie Daems

&

Karina Crouche

r.

'"Artificial Cranial Modification in Prehistoric Iran

Evidcnce from Crania and Figurincs'"

Ira川 ClIrlllliqlla.

42(2007). pp.I-21

(20)

54

圭 i哼師大廈史學~Il 第 46 期

茲, ...俗善歌樂,旁行書,貴浮固法。產子以木歷首。

50

田邊)J芬美甚至進-步認為貴霜時期礎陀*{(\佛像前額的白毫

(

ell叫) ,即是起源自此種伊朗人的圓形文間傳統。如]阿富汗黃金

之丘 (Tilly Tepe) 所出土的西元前後早期游牧民族墓葬人像中,

其前額古巴位自 IJ 有此類的雙圈形圖樣, fiJi 這正是提陀羅佛像前額臼

毫的起源。 J=L 當時 '-/-1 草地區還流行在前額與臉頰吉I) 位施以圓點狀

的文面國樣,此乃唐代婦女臉部花鉗脹的j 之源流。 51

源自伊朗與中亞地區的圓形文面圖案,至唐代仍在新疆仍持

續流傳。克政爾石窟的摩耶窟(約四元 6 世紀)中,有一手持舍

利罐天制l 圖像,其雙頰與下巴且 IJ 有圓形的文面圖樣( [董I 24) 。可|二|

同造型的文而圖樣也出現在克政爾第 224 窟的壁畫(約 6-7 ↑1+

紀)中,畫面中有一疑為突厥人之辮髮男子,正引刀作勢而 ;1犬,

其臉頰與 F 巴的文面(圓 25) )j 正與摩耶窟類似。另在唐代阿斯

塔那古墓的伏羲女蝸圖中,亦可發現女 2月臉上同樣有著紅色圓形

的花釗|圖樣(圖 26 )。扎在新疆地區,墓葬中所 H:,土的乾屍身|二,也

經常可見在臉上文面的習俗, ).)足見此種圓形文面應是內 zlll 地區的

古老傳統,長期以來持續影響著活動於該區的諸多民族。在高力IJ

棠一帶的豆豆塞拜然、達吉斯坦、亞美尼亞、格魯吉亞等地居民,

時至今日仍有在臉部裝飾圓形文而的習俗,當地居民聲稱這是仁i

古以來的|國有風俗(區127 )。“

刑 1 宋 歐陽修、宋祁撰﹒《♀1[ 唐書} (北京 中華書局﹒ 1975 .結校本) .卷 221 上﹒〈西域傳上〉﹒頁 6230 、 6233 可| 田 i圭}吟美﹒〈眉 g,月白吾互相仿于手二/起 J原考 -1"'1象仍 17/ 起源吉為月 1兒一〉﹒頁 29-的,由進勝美﹒ ~-fj/? 一手力、已-lE 倉院/\》﹒頁 140

Katsullli. Tanabe. ··Iranian

Origin of the Buddhist Urna.'·

Billie/in o//he Ancie

l1l

O

,.ienl

illlIselllll 討(

1986)

,

pp

.4

I-54;

Katsu

l11

i. Tanabe. ·'Iranian Xvarnah and the Treasure of Shosoin at Nara in

.J

apan."

I ,.anica A

l1I

iqll/a.

23(

19試~

l

,pp.3 的 5-381

只2 平力柯克(

Albert von Le Coq

)等著﹒《新疆佛教童年術》 下愉(烏魯木齊:新疆教

育出版社.

2(06)

.頁的5 .囝版20 。

毛3 革力柯克( Alb巴rt

von Le Coq)

.

~新疆佛教藝術》﹒下十III ﹒頁 509 .插圖 225 。

H 藝品tct 家出版社編﹒《絲路文物主CL Wi'精華} (台北 藝術家也版社.

2(09)

.頁 37 。

于志、勇﹒〈新疆地區考古扮成的f舍身手口紋身〉﹒《西域研究》﹒1995 年第3J'(月﹒頁 98-104 。

(21)

;正代主月人的文面國線及其與內陸歐亞之闖將.

步行世表講昨天跑

圓 24

克政爾石窟摩耶窟天神像的圓形文面圖樣

55

-資料來,房、 摘自勒柯克(

Alberl von Le Coq

)等著﹒《新疆佛教藝術〉﹒下崎﹒頁 655 .囝版 20 。

圓 25

克故爾第 224 窟傍 Itli壁畫臉頰與下巴的圓形文面

(22)

- 56 -

生';弩師大歷史學報 第 46 期

圓 26

唐代阿斯塔那古墓伏羲女蝸圓的文面圖樣

資料來源:摘自童年術家出版社編﹒《絲路文物藝術精華》﹒頁 37

'

因三阿 'Ii;r. J~江自立的位身

圓 27

亞塞拜然婦女的圓形文面

資料來源 摘自吳姊吞﹒〈西域辮愛與紋身習俗初探〉﹒頁 55 。

至於此種臉部圓圈狀文面之功能與起源,目前尚曖昧不明,

Antonio

lvenernizzi 認為圓形文面可能具有某種象徵「神性」的功

能。 57在伊朗西北部自守 Hasanlu 曾出土一金杯,可觀察到金杯上有

一領羊者,其臉部即疑有此種圓形文面圖樣。該金杯之年代約為

西元前 12-11 世紀(圖 28)

,

58可說是這類文面圖樣在西亞地區流

傳的早期證據。但在地中海地區克里特島的邁錫尼遺址中,也有

57

Ivenernizzi

, Antonio. '"Facial Marks in the Parthian World ,"

p

.44

M 林良一解說﹒< /\ I I..- 三/7 仿造主》﹒第二崎(東京:新人物往來不土﹒ 1979 年) ,頁

(23)

,其代 4月人的文面園林及其與內陸歐亞之叫你

57

-一臉部圓形文面的頭像,年代約為西元前 13 世紀晚期(圖 29)

,

59較伊朗地區的例子更為古老。的而幾乎完全相同的文面圖樣也出

現在西元 4-5 世紀的烏茲別克考古遺址中(區I

30)

a

61 邁錫尼文明

另有兩例陶俑,其臉頰兩側分別有圓馬Ii 狀與方形的文面(圖

31 )

,

62是一個可資參考的例子。由於邁錫尼文明疑與印歐人的入

侵有密切關係,的因之有關此種文面的起源,恐要追溯至更早的原

始印歐人起源階段。看來在臉頰兩側文間的習俗,可能是早期印

歐人的一項古老傳統。

圖 28

伊朗西北部 Hasanlu 出土金杯領羊者的文面國樣

資料來,原:摘自林良一解況﹒< /\1 [,公 7 的 ili 主》﹒第二崎﹒頁 16 囝 II

,

9

Sir Arthur Evans

,

Ti

n.!

polace 刊( Millo 只 Vo!.3

(London:

Macmillan可 1930),

p.520: Rodncy

Castleden.

lvll'ce川oealls

(London

&

Ncw York: Routlcdgc

2(05)

,

p.131

州有趣的是早期印歐人另有一種「捲雲狀」的文面囝樣,有學者認為早期歐亞大陸的

J卷雲紋母題同樣也來自逃生»1 花﹒參見 E.

E. Kuz·min:

l.

"Stagcs of Dcvelopmcnt of

Stock-Breeding Husbandry and Ecology of the Steppcs in thc Lighl of thc Archaeological

and Palaeoecological Datas (4

1h

Millcnnium BC- 8

1h

Ccntury

13('):

in Bruno Genilo ed

The Archaeolo

g1'

o( Ihe Sleplles:

IlIelhoc!.可 olld

Slralegies

(Napoli: Istituto Universitario

Orientale. 1994)

p.39

lig.6

(>\ 采京函立博物館等編﹒《公 1[" 7 口 -I..:' 仿造寶一一古代 中世仍來西文化交流》

(東京:日本經濟新 I\IJ'+.土. 19的) ,國 82

。:'

Rodney

Castledcn‘ 1IIII'cell{怔,日liS.

p. 148

Robert Drews. The

cOllli川‘日刊(Ihe

Creeks: I

lI

do-Enropeoll

{ 川l{lne叫、 ill

Ihe Aegeall

a川d II此,

(24)

- 58 -

金;彎師大 !1I 史學報 第 46 期

圖 30

圖 29

邁錫尼文明遺址中有圓形

文面的頭像

西元 4-5 世紀的烏茲別克

考古遺址中的文面頭像

i資才牛來源、:摘自 Sir

Arthur Evans

,

The palace

of Minos

,

YoU

,

p.520

資料來源:摘自采京國立博物館等編﹒(:/ I t-夕口 -F 仿造寶一一古代 中 世仿來西文化交流》﹒囝泣。

4京

(玲:\

|變!可

HL

圓 31

邁錫尼文明臉頰有圓點狀與方形文面的陶俑

(25)

,其代胡人的文面國樣反其與內陸歐亞之 Il~ {幸

59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在克政爾 5 號石窟(約西元 7 世紀)前

主側 H吉先進的壁畫上,畫面上排在側以及下排右側的兩位人像臉

上,各布一文面圖樣(區I 32) 。糾令人感興趣的是其文間的圖案樣

式,究與前述甘肅靈墓,白草坡人頭戰(參圖 3 )及 Victoria

and

Albert 博物館所藏人頭譽主[x (參圓的臉上的“ω"形文回國樣非常

近似。此二者之間的聯繫頗堪玩味,看來甘肅靈臺白草坡人頭戰

與 Victoria

and

Albert 博物館所藏人頭蓋章餓所描繪的異族,應與

'I'

國北方的內陸歐亞有著某些淵源,儘管中國北方的例子在年代上

要遠早於克致爾石窟的年代,但石窟工恆的手法顯然是西方式

的,這其間的相似性應非出自純粹的偶然。除此之外,下排在側

人像臉上的內刀形文面圖樣,在漢代也有類似的例子。紐約大都

會藝術博物飢(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藏有一件西元一世紀

漢墓出土的隨非|掏抖,柱端有一作蹲狀之,、于摹

illll

l

鐘,其前部有類

似胡人的特微,濃

)1' I 大 H良, II局上有缸, -I"巴多鬚,其臉頰兩側口IJ

有彎月形之文|自il益|樣: (圖 33 )。“類似造型的漢某人像立柱羅森爵

士 (Jessica Rawson) 在其論文中也舉出一例(I國 34) ,羅森認為

該人像的族屬可能來"~I 邊疆。“除此之外,山東|;如斤(I 莊出士的東

漢晚期畫像石菜'I I 也 IIJ見到類似的造型(區I

35)

,的故此而Ep 靈可能

是以胡人的形象來打造的。儘管克政爾5 號石仿的年代與前述的

兩件西周人豆豆戰相jR 近千餘年,與漢墓立牲的年代差

~I i 也有五、

六百年,但其臉上文回圖樣的一致性,仍值得政們去的意此類文

而習俗在內亞地區頑強的流傳性。文面可能與這

11古|地區長期流行

的傍昨II 習俗一樣, (lx:(fl~是源 |ι| 於早期伊朗人的一項吊豆豆傳統,然後

叫勒柯丸(

Albert von Le Coq

)等等﹒《新疆佛教藝術》﹒下將﹒頁503 '插圖 221

州 Michele Pirazzoli仆'Serstevens;

translated by Janet

Seli皂man,

Th

t! Hall

I.月'I"//(/S'.\'

(New

York:

Rizzoli、 1982),

p. 134.

l~g.85

f呵 Jessiιa

Rawson

,

'‘Thinkin芭 the

Pictures: tomb ligures in the Chinese view orlhe afterlile

," TiDIISac'.iol1s 刊(lhe 0川(-'lila! 亡'c}"(IIJ1 i正 S叫 i(-'lI·.

61

(1996/1997)

,

p.33

“7 要1\ 岩﹒〈漢代藝術中的胡人圖像>

'

{藝 i.fcj-史研究> '第一M-(廣州 中山大學址:

版社,

1999)

,頁 133-135

:

E元榮吞- 佛教兩方之路」北滲山來 1令部〉﹒《故

宮文物月干,)

> .

14 : 10

(台北﹒ 1997) ,頁試 l

川 江上波夫﹒ 立一步三, 7 北方氏族仍辛辛札 r-: 打 It 石芳芳函、故耳、剪!這仁 J 扒 τ 文收氏若干﹒《匈奴仍干土令已二文化 ;工上汶夫文化史論集 3

>

(來京.山川自版社﹒

(26)

- 60 -

金,特師大反史學報 第 46 期

再往東擴散至中國北方草似地世而 jfufxd 奴所承襲,甚至進而影響

華夏。

hw

、FeMA

f/'

IIJf

一τ

可,

區132

克政爾 5 號石窟人像臉上的hω"形文面圖樣

資料來源 摘自勒柯克(八 Ibert 、 011

Lc Coq

)等著﹒ 新疆佛教藝 i衍}﹒下冊﹒頁 503 插囝

:22

1

1999 )

頁 311-322 楊希枚﹒〈論北海、你耳 j也望和月氏、匈奴、晉人撈面之 俗〉﹒《大陸幸在言,主>

.

38 : 1

(台北.

1969 )

﹒頁 7-10 :谷:在﹒< I句|注 7:;7 0) 傷 身行為(二閃寸志-"式:為〉﹒《史學敏:土》 第 93 織第 6 號(來京﹒ 1984) .頁 41­

57

:那}II頁布和﹒ c為斯基泰湯面 .~J 俗的;K傳及其;生氣〉﹒《北方文物》﹒1992 年第 4 期,頁 67-72

(27)

漢代主月人的文面囝樣及其與內 l主歐亞之 11,11主

61

-圓 33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藏漢墓隨葬陶性之守墓神靈

資料來源、 摘自 Michele Pirazzol卜 t'Scrstevens,

Tile

/-l

Ull

D

\'Il{/SIL

p.

134 日 g.85

|國 34

漢墓碑柱上疑似 m 人造型的人像

資料來 ~!Tf.、 {I白白 JesslC “ Rawson ,

"Thinking the Pictures

tomb 日旦ures

in the Chinese view of the

a tierl i

fe弋 p.JJ

(28)

62 -

金,穹師大 Iff:. 史學才It 第斗 6 期 4

圓 35

山東臨ii斤 I' I 莊出士m 人像

資料來,原 怕自草Ii 岩﹒ 漢代藝 H看中的胡人囝侏 ﹒頁 13 -1 (在)

:

E元榮吞﹒ 且各 北,參山東南岳[\頁 81 (右)

、匈奴與早期游牧伊朗人間的關係

佛教冶方之

{-t:前述二章中,本文己討論了漢代胡人臉上圓形丈 I

(I

iJl!

iJ

I句陪

歐封閉的關係,特別注與安息、人文面圖像的高 j立一致 'I呵 o

'y

),~!,

.:-F.

朝統治者來自伊朗北方的草原地區,

69這一帶是早 nJJ 游牧伊朗人如|

斯基泰(

Scythians

)、馬塞葦特(

Massgataes

)、!你爾馬特人

( Sarmatians

)、塞研(

Sakas

)等族群的活動地域。泣比此族彼此

間都有緊密的關係'他們可能操東伊朗語(或北市

IHP印j 語) ,學界

成稱他們為「游牧iP圳人 J

(

Iranian Nomads)

7肘。 I (Ij 1

x

JJ 奴 jJu 何與伊

朗系的游牧人 n干有半月:牛 II 同樣式的文面習俗,的 {iftlif 俐的得思考的

的 Ehsan

Yarshater cd..

TI此> (叫,1/YFK〈grff川 /01:"

o

j"

lro

l/

Vo

l.

3( I) (Cambridge:

Uni、'erslly

Press司 2000).

pp.26-27:

Malcolm

A. R.

Colledgc

,

The Par/hia

l/,\'

(Ncw York: Frederick

A.

Praegel\Publ ishcrs

,

1967)

,

pp.22-35 可 Elton

L.

Daniel:蒜、李蛾匠譯﹒《伊朗史} (上 j每:東方址: Ji反中心.

20 I 0)

.頁 55 。

70

Janos Har

ll1

atta cd

、 Hil'/m:" 刊I Cil'ili::αIII川、 oj" ('e

l/

/ral

A.、 ia

/l

oUI (Paris: UNESCO

Publish川 g.

1994)

p.23-25

:中譯本方參徐文桂、 l"l仲 II/I ~干﹒《中 52.文明史》﹒第二

(29)

漢代胡人的文面囝樣及其與內 l注重!A.亞之 II自 1~,

63

-問題。有關匈奴的語言泣族屬,向來學界都傾向認為他們是屬於

阿爾泰系統的突厥或蒙古,對此學術界似未有太大的異議。但值

得注意的是,學界仍有部分學者提醒我們匈奴與寒種或游牧伊朗

人之間的緊密關係,甚至主張匈奴的核心統泊成員,其實是來自

屬於伊朗人的塞種古巴落。

在匈奴人的語言方面,早期學者多嘗試從阿爾泰語的角度,

來解讀中國文獻上的少量匈奴語詞。不論足從突厥語、蒙古語或

通古斯的觀點,學者都有很多的解諂 o 7lf而立 ;;43; 另闕膜徑,從葉尼

塞語來解釋匈奴語詞,得出了匈奴訢屬於古葉尼塞語的結論。

72

1大|

此當政們在嘗試解讀匈奴語 H寺,不他;完全出阿爾泰語的角度來看

問題,也!在考慮到其他語言解釋 (I勻 nJ 能性。嘗到1 早年孫次舟曾就

「冒 i偵」一詞之語源請教過陳寅 1名先生,據孫氏所言,陳鈍 'I特曾

提示德國學者 MUlIer 謂該詞貨扎伊朗語,

J

~義為「火而I'l'

J

0

力;1在以

往學界因習慣從阿爾泰語來解釋 {xJ.1奴詣的結果,常容易讓人忽略

匈奴語詞可從伊朗語解釋的 10行EfqoM女1-' I"冒頓」一祠,貝利自 J了

71 這方面的研究以白鳥庫吉最具代表性﹒參氏荐. <言之古民族。〉起原〉、〈支 HII 本土 j司閏言者氏族〉﹒均收入《白烏庫吉~集》﹒第四卷(來京 岩波書店﹒ 1970) .頁 23-61 、 549-739 。其他研究可 17 參方壯敵﹒〈匈奴語言考〉﹒《國學季干 I) ~

.

2 : 4

( 1930)

.頁 693-740 :布特將其﹒〈從語言學上看匈奴人的旅Hb 問題〉﹒《內蒙 古社會科學》﹒ 1990 年第 1 j例﹒頁 56-57 :何主亮﹒〈匈奴語試釋〉﹒《中央民族學 院學報》﹒ 1982 年第 l 期﹒頁子 II ~件,勉﹒〈冒績之言吾原及其音清〉﹒《西北通 訊~ .

3 : I ( I 948)

.頁 6-7 、 12 烏其拉國﹒〈吾II 分匈奴話:司之千荒原考釋〉 《內蒙古大學學~11. ~﹒ 1999 年第 4 -101 ﹒頁 53-59 :韓景林﹒〈匈奴t吾特見'>

.

<中央 民族學院學報》﹒ 1993 年第 5 -10J .頁永 7-90 :採克勒﹒〈匈奴語言卑感問題探討〉 《西北民族學院學 {Iq ﹒ 1982 年第 4 期-頁 7-9 :奧﹒普里察丸若、收世 L'\. -;;丰﹒〈匈奴 人的文化和語言〉﹒《氏族坪;r.t ~

.

1989 年第 5 期﹒頁 48-53 、 47 :維新. <匈奴單 于號研究〉﹒《中國史叫花~

.

2006

SF-第 2 期﹒頁 23-36 :蔡吳越﹒〈成吉思及待黎 狐,余釋義〉﹒《中國史L丹花~

.

2υ07 年第 2 期﹒頁 99-106ω

T'.

E. G. Pullcyblank

,

"The Ilsiung-nu Language

,"

Asia

Mojol

9: 1-2(

1 9( 2)、 pp.239-265 中

譯本另參清悟三L﹒、 i~~ 文 1甚 3丰

<

J二古漢語的峭音系統~ (北京:中華書局,

1999

)可頁 l 的 -201 。後來 Vovin 補充了:為立本的說法.

Alcxander Vovin

,

"Did the

Xiong-nu Spcak a

Ycni 泊。 ian

Languagc'I

, " Ce川 tl'a/ .4 、 ioric

.J

Ol/l'll

o/

, --1

4: 1(2000). pp.

87-104.

73

孫次舟﹒〈匈奴出從中凶 i是:&-:的 II寺代>

'

<西北.i.t丘吉Il ~﹒第 3

jlJ] ( I 947)

.頁 I

1

0

7-1

Sanping Chen

,

"Sυn

0

1'

lleavcn and Son or God: Intcractions among Ancient Asiatic

Culturcs Rcgarding Sacral

King討 hip

and Thcophoric Nmnc

s."

.J

ol/I'I/

a/

o

j'

tlie

/?o\ 日/

Asiatic

(30)

- 64 -

全灣師大反史學報 第 46 期

即從伊朗語釋之,意為「真正的強大」。其他的早期匈奴主號如

「頭曼 J '伊朗語意為「漸強的力量與愉悅 J .而「老上」一詞就

伊朗語之角度,可理解為「使光明、使統治 J '其詞義一如唐代安

祿山之葉特名「祿山」。又如撐型、孤塗等詞,貝利爵士都有其伊

朗語的釋讀角度。 75有關匈奴的語言歸屬,目前學界探討最多的是

《晉書﹒佛圖澄傳[~所留 F 的一段記載:

及日翟自攻洛陽,勒將救之,其奎下成揀以為不可。勒以訪

j登,澄曰. r 相輪鈴音云. Ii秀支替皮同,僕谷彷禿

當。』此羯語也。秀文,軍也。替皮同,出也。僕谷,辜IJ

日翟胡位也。句力禿當,捉也。此言軍出捉得日翟也。」 76

因漢代文獻留下的匈奴語僅有單詞,故此段話 I-~I 的「秀文替

皮同,僕谷 tJh 禿當」這完整的句子便引起了學界相當大的興

趣。《魏書﹒羯胡石勒傳》曾載:

羯胡石勒,字世龍,小字旬勒。其先匈奴別部,分散居於

上黨武古自1\ 羯室,因號羯胡。 77

因羯胡是「匈奴別部 J '古文學界認為此段兼有與語音與釋意的記

載,應可幫助我們探素匈奴的語言歸屬。雖然羯胡不見得是匈奴

的核心直系部落,且此段羯語的漢語音譯也未必完全精確(譬如

我們不能完全忽視方音的影響因素) ,但因此而起的討論相當多。

有從蒙古語與通古斯語角度釋之者, 7品有從葉尼塞語解釋者, 79更

多的學者是從突厥語的觀點來解誼,然者I) 未能提出令學界完全信

75

H.

W.

Bailey

,

Indo-ScVlhian、 S

1U

dies:

heing

KI川/α刊的e le.:

r/

s

Vo

l.

VII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司 1985),

pp. 25-4

1.

7(. 唐﹒房玄齡等棋﹒《晉書> (北京:中華書局.

2003

.結校本)﹒卷95

.

<

14t>圈 J登 傳〉﹒頁 2486 。 77 北齊﹒魏收﹒《魏:.!J

>

(北京:中華書局.

2003

.點校本) .卷 95

.

<為胡石勒 傳〉﹒頁 2047 。 7X 白鳥庫吉﹒〈羯 4月考> .收方壯欲言丰﹒《來主月氏族考> (上海:商務印書館﹒

1934)

.頁 57-64 。

(31)

漢代胡人的文面國樣及其與內陸歐亞之間你

65

-服的論據。 80對此,貝利爵士也有其伊朗語角度的解讀, 81 這說明

了研究匈奴問題不能僅依賴阿爾泰學來解決。

在匈奴族稱的來源問題上,也是學界長期以來未能解決的議

題。粵仲勉提出波斯《火教經> (阿維斯塔 Avesta) 中所提到的

hvyaona 人,應即漢史文獻「匈奴」名稱之來源。他又進一步認為

匈奴人名陰山日「滋邪 J '亦得名白《火教經》中之伊蘭語,其義

為「好影(

well-shadowing)

J

'與陰山之意正同。故「胡」字之

義,當與伊蘭民族有關。他提示我們應留意「匈奴、伊蘭兩族之

關係'區|有吾人所未明者。」粵氏於文末還特別說明他並非認為

匈奴為阿利安種, {堇強調匈奴有西來之痕跡,只擬為自西北徙來

之突厥種。其人因先與伊蘭近居,自不難挾伊蘭胡以俱至。但貝利

爵士也有相似的見解,他認為《阿維斯塔》中曾提到瑣羅亞斯德

的贊助者 Vistasp訟,有名為 Hyaona- 的敵人,而 Hyaona- 一詞之詞

源可追溯至 *hyaur悶,相當於古伊朗吠陀語之 syona '這些詞在印

伊朗語中其意為「所有者 J

(possessor)

,亦即為「統治者

( lord)

J

'故依此可合理的解釋為何匈奴一詞能作為貴種之名或整

個部族的稱號。貝利推測一個名為 *Hy6nah 的部落在西元前八-世

紀左右,從阿姆河地區遷徙到東方而成為中國史仁的「匈奴 J

0

83

最近 Beckwith 也提出「匈奴」一詞,應是源自於伊朗北方名為

何 ku8a (意為射手 archer) 部族的某種轉寫,其發音亦可比擬為

*Soyda 、 *Soγla 、 *Sak(a)da 等,叫梅維恆更認為早在西元前 1200

80

E.

G.

Pulleyblank

,

"The

H 討 iung-nu

Language

,"

p.264 最近的研究參見 Sencer

Divit<;:ioglu

"Beyond the Hunnic Couplct

,"

Celllral

Asialic .J府 II/ 'nα人 48:2(2004),

pp.185-19

1.

也 I

H. W.

Bailey‘ Indo-ScVlh的11.、。 S!IIdies:

heillg Kholullese

I盯f 、 I'o/.V刀,

pp

.4

0

-4

1

~2 本仲勉﹒〈伊的之胡與匈奴之胡〉﹒頁 33-36 。

X3

H.W. B

<l

iley.

IlIdo-ScYlhia川、•

S

!II

dies:

/:肘IIg

Kho

!a

llese

I盯似的/.

VII.

pp.39-41.

在生次舟

也持類似的看法﹒認為匈奴本為西方草原、之游牧民族﹒秦始皇時代方遊海至中國﹒

參氏著﹒〈匈奴出現中國 i是萃的時代〉﹒頁 9-1

I

0

X4

C

I.

Beckwith

,

ElI1pil 叭.

ollhe Silk Roa

d:

a

Hisl削 F

of

Cel1/ral 品".asia

.fi'

·01ll

Ihe

81加Ize

Age

10

Ihe

P,到elll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9).

pp .404-405 。先前哈I'是 曾將此詞比J疑為月氏﹒認為月氏的上古音與斯基泰的*zguja 或 *zglljaka 名稱能對應 起來,參見 Von

Gustav

Halolln-Gottingen

,

"Zur

Ue-ts

'l

-Frage

,"

Zeilschriji

del

(32)

的的 全 i弩師大征文學才It 第 46 期

作,拈IJ! 伊朗誦的部稽可能已約1 阿迪 III 國的進境。自5

匈奴主;正化 1_1:1有不少成分 'Vi ~~W 米 I~! 游牧伊朗人(女 II 某種)的影

悍,譬如|咐:漢代的畫像碎石~:

i71i

'I'

,

t;)j 人的形象經常足頭上戴持

尖 JTi 高惘, I 而這是內亞游牧伊 fljJ 人去 n 斯幕泰、塞種的典習I) 裝扮。制

H 次是漢代畫像縛石上的胡人 i逅相,將常將"白人(匈奴人) ti!i~~:1會

成深鬥、商品、多鬚狀,呈現明顯的高加余種特徵。在外蒙古所

發現的平;二字1 計71年

為拉匈奴墓葬 if

I

,但II-e',土過幾件毛艷織物,

Jt

'I' 一件 1.hl的二I ~.與)~己的主題,兩件沁人物像|的斷片(區

I

35)

0 K7

Rostovtzeff 強調騎士的服裝與副部 IJ 都是典型的伊朗式,馬飾也與

南傲的瞬間 ij ), [0 特人萃持相似。騎上臉|三千寸,鹿鼎主鬚'面貌特徵與彼

得大帝藏自r' II 的)f即自Ij 類似。倒也、傘科 (S.

I.

Rudenko) 認為這些騎

士的相貌皆沁歐羅巳種(高加索種)類則‘他指卅匈奴除了與東

方的漢朝、。桓有1牛?切交往外,其實與)J 氏、)。可孫、葉特、安局、

等其他西方的民族|吋II寺也有密切的關係,泣IIJ 從諾 T于一烏拉墓葬

出士不少凶)j 風格I'i勻織物察知。匈奴偶爾神與這些1J糾悴的貴人存

有姻親關係(如|烏孫) ,彼此間難免會有奢侈川的交換。日匈奴單

于的幕營Lj

I

,或有多1<: 1" 大廈(

Bactria

)、玄,l斗的男虫;工|丘。約有學

者認為這些毛艷上的駒L 像日IJ

11-'

,

I可希臘或 fly I:~~ 工|丘,透過伊朗而

輸出到匈奴,所描繪的 Jt 實是斯基泰人。 90勃勞烏卡譯為,上述刺

認同這樣的比對 他認為匈奴立傾卒于在微張初期往北打擊過的!在l 射」﹒其古音 更符合 *zgujaka 這個斯基恭的特音﹒參見 l三 G.

Pullcyblank. "Chincsc and

Indo-Europcans."·

The

Jouruo/ ο{Ihe

Rm"(//

A 、 ialic So正'Iell 口(Creal Brilain αnd Irelα月d,

1-2( 1966)

p.17

卅 Victor

H. Mail\"Old

SinitiιMyag.

Old

Pel 只 ian

Magus and English Magician ,"

EωII

Cltino

.15( 1990). 45-46

、“

'111

1'l\田 古代中國及歐亞文獻﹒囝{幸與考古資料中的 r -!;月人」外貌〉﹒頁

15-99

f 梅 Jfr.、末,台﹒《蒙古/1 二/﹒ '/7 扮成仍逍物> (來京:采洋文庫﹒ 1960年) .國版

l 、 2

卅 M.

RostovtzclT

,

The

{//Iil/lu/ 、 1I -Ie i川、lIullt Rus川J 叫 Id

China

(Princeton: Princcton

Univcrsity Press

,

1929). pp.R7

x'

,

S. I. Rudcnko 苦、加藤九祥洋﹒〈匈奴主化仍清民族仿 l均你〉﹒《季刊立 -7'./7> , 3

(采京﹒ 1971

)

.頁 40

(33)

;正代胡人的文函囝樣反 J{. 與內陸歐亞之關條

67

-繡品中的人物和黑海北岸出土的斯科泰人的金銀器血 I I:' 及陶器上

的人物完全一﹒樣,這說明斯基奈人和屬於斯基泰的薩爾馬特人,

已經把希臘式歧巴克遠利亞式的工藝品,經由中央亞細亞,傳到

匈奴去了。 91

另一 1li

f

il-nj 供討論的考古 1-1-\士物是恢西客省莊所卅士的一件牌

飾(區I

36)

,把年代被斷為西漠,該墓被懷疑為匈奴摹。的牌飾主

圖 35

蒙古-trrti--烏拉匈奴豆豆葬中所II仁j--,之人像毛說

資料來 J原。摘自梅原木:台﹒《萃古/-{:'---'7予特此仍逍物、﹒囝j反 l 、 2 。 l 林幹 - f 中國古代北方氏族通論>( "4戶和浩特:內宗古人民出版社﹒ 1999) -頁 367 。 "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織﹒《迎面份材報告> (北京.文物出版社.

1963)

.

頁 139 :來京閻立博物館編﹒《大草原仍騎馬民族> (東京 來京國立博物館﹒

1997)

.頁 127 ‘ l 的 -184 。

的烏忠﹒ c你匈奴考古研究中的t~ 個問題〉﹒《考古學報》﹒ 1990年第 4 期﹒頁 410­

411 在每采﹒〈匈奴逍存的特I見與研究〉﹒收吉林大學邊拉考古研究中心編

«

)旻 祝張忠培先生七十且是論文集> (北京:科學址(版社.

2004)

.頁 479

(34)

68

全灣師大反史學報 第 46 期

圖 36

客省莊出士牌飾(上)與西方收藏品(下)之比較

資料來源、 摘自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編﹒《過西矜持報告} .

p.139

(上)、東京國立博 物館編﹒《大草原 0) 騎馬氏族》﹒頁 127 (下)。

題為兩個作摔跤狀的人物,成披髮狀,但值得注意的是髮未有椎

結,高鼻特徵明顯。造型幾乎相|司的牌飾廣見於西方的收藏品,

此種造型的牌飾分佈於西元前七世紀至西元後四世紀的蒙古、南

西伯利亞、大夏與巴爾幹地區, Bunker 認為牌飾上的人物相貌為

歐羅巳種。 9.+此種高鼻椎結的人物造型,在西元前第一個千禧年的

伊朗與烏克蘭都有發現,

95

Rostovtzeff 指出此種雙人摔跤的主題

亦見於希臘藝術中所tti 綿的斯基泰人生活,而且此種習俗可追溯

94

.J

essica Rawson

&

Emma

Bunk訓 , Allcie川t

Chinese alld Ordos b

l"Ol'/

zes

(Hong Kong

Oriental Ceramic Society 01' Hong

Kong可 1990),

pp.303-304. 342 ;

.J

eny F So

&

Emma

C. Bunk凹 ,

Traders

(/I'/

d

Raiders 作n China',宮 Northern

Fro

l7/

ier

(Seattle and London

AI1hur M.

Gallery 、 University

01' Washington

Press‘ 1995)、 p.21-22, 90

95

Sergey Minyaev

,

"The Oringins of the "Geometric Style" in Hsiung nu Art" in ed. by

.J

erannine Davis-Kimball et

al 人·lIrean.RitllalC弓 ,

Sites.and Settlements Eurasian Bronze and

(35)

;其代胡人的文面國樣及其與內 l注函、亞之關條

69

-至前兩天教時期的早期伊朗人信仰儀式,與早期游牧伊朗人的英雄

傳說有關。%雖然這兩個考古出土 lzh 並不必然說明他們能反映匈

奴的人種歸屬,但是從匈奴上層喜愛這些有濃厚伊朗人色彩的器

物,至少能側面反映匈奴與游牧伊朗人間的緊密接觸。

上述的|貴!像不但事涉相當複雜的匈奴人種問題,也牽涉到匈

奴與西域之間長期以來的密切關係。早在二十世紀初,日人內凹

吟風曾認為匈奴人至少在統治階層是屬於高加索種,

97

Otto

J.

Maenchen-Helfen

9X 、余太山"、李丘東lυ。等人也認為匈奴的核心部

落為歐羅巴種。在中國境內匈奴墓所出土的人骨雖然都屬於蒙古

人種, lt}l 但在外蒙古、貝加爾湖、南西伯利亞以及中亞地區匈奴

墓中所出土的人骨,卻呈現出蒙古人種與高加索種兩大人種並存

與混雜的現象。 102雖然此種人種混雜的現象可歸諸於匈奴在擴張

進人這些地區後,曾受到上述地區自新石器時代以來原有歐羅巳

種(

Europoid

)住民血統的滲透, Iυ311=1.亦不能排除匈奴民族的人種

)(,

M. Rostovtzeff

,

The

Allilllα/

S

lI

-/e in SOllth

Rllssia ω Id

ChillG

,

p.93; M.

Ro凶tovtzetT.

"The

Great Hero of Middle Asia and H is Exploits".

A

I"

ti/JIIs

A 川ae.

4:2-3( 1933). p. 10

I-I

02.

。7 內田吟風﹒〈匈奴仿人種休型(之方扒τ ﹒文收氏著﹒《北7:-:7 史研究匈奴

.ri.

d

(京者II 同朋舍﹒ 1988) .頁 143-165

卅 Otto

J.

Mae叩nehen-Hel (必en ‘ The H竹

I

Press. 1973)

,

p.364

"余太山﹒〈匈奴、 Huns 同族論質疑〉﹒收氏著《塞種史研究}(北京:社會科學

出版社﹒ 1992) .頁 242-271 (原載《文史》第33 輯)余太山﹒〈犬方、鬼方、 工方與彼伏、匈奴同源說〉﹒收八氏f峙, <歐亞吾吾干I) }﹒第一#~ (北京:中華書 局﹒ 1999) .頁 7-28 。 II的李旦采﹒〈早期匈奴帝國妝,心告II 族的考詮〉﹒《中興史學》﹒第7 期(台中﹒

2001 )

.頁 1-25 川潘其風﹒〈從顱骨資料看匈奴族的人種〉﹒收錄方~ ·1余元手II f品﹒《中國考古學研 究》﹒第二集(北京:科學也版社﹒ 1986) ,頁 293-301

'

IO~ 韓康 f言﹒〈塞﹒鳥 J車、匈奴恥笑厥之稜族人類學持做〉﹒《西域研究》﹒ 1992 年第 2 期,頁 3-23 1113 周連寬﹒〈絲 Jli,f.,街西伯利 5:;' 所份 1見的中國式宮殿逍址〉﹒《考古學校》﹒ 1956 年第 4 期﹒頁 55-66 ;奇 Y') ~若娃著﹒馮霞譯﹒〈南西伯利亞塔力口的文化先是源的主要 l吋 題〉﹒收綠草': oil 進已等偏﹒《中國考古集成東北卷} (九) (北京 北京出版 社﹒ 1997) .頁 11-14 .位金科著、清孟 I',句詩﹒〈論中國與阿爾泰部落的古代關 條>

'

<考古學報} . 1957 年第 2 期﹒頁 37 -4 8 ;諾夫~維多娃著、申 4昔榕吉幸﹒〈蒙 古民族匙,尿的初期階役〉﹒《民族譯:在》﹒ 1986 年第 4JUJ 頁 48-52 。

(36)

- 70 -

全灣師大 EE 史學 ~It 第 46 期

狀態、原本就是混雜的。 10-1就|三|前的證據而言,要判定匈奴的人種

尚有很多問題無法解決,難以斷定該民族核心成員的種族歸屬。

因為匈奴作為一個游牧帝國,隨著其征服與擴張的不斷發展,其

內部成員之組成勢將日趨複雜化。特別是後來與漢朝的長期戰

爭, 7sb 補充其 i戰士的耗損,又不斷從西域引進新的兵源及物資,

l 的這都極易造成匈奴人種的高度複雜性。

關方令匈奴的起源地區,至今也仍在爭辯之 II' 。俄國學者曾有

匈奴起源自內蒙古東部的看法, lM但匈奴人即使是起源於內蒙古

東部,其與南西伯利亞的關係應相當密切。願頡剛嘗認為匈奴之

族必在西北, 107小 J II 啄治也指出匈奴原先應分佈於溼、洛水源之

更西北方,戰國時因義渠強大之故而暫時南 F 受阻。 108 江仁波夫

副主認為匈奴屬於蒙古人種,但也指出匈奴的原鄉可能要往葉尼塞

河上游、陰山一粵I~ 爾多斯一線西面的戈壁西部、準噶爾方面去尋

找。從戰國至前漢時代匈奴所製作的青銅器來看,其與葉尼塞河

上游的塔加爾文化以泣天山一阿賴山脈的薩迦文化有著極為密切

的關係。這暗示春秋時代(前六 前五世紀)匈奴的原鄉,可能

還要在陰山

那爾多斯的更西北方, 10<)匈奴文化的社會層面應曾

受到薩彥一阿爾泰諸族(丁零系)貴族階層的明顯影響。 110

10~ 林幹, <關方?匈奴、東』月、突厥三大族急人梭的探索>

'

~內蒙古大學學報》 1997 年第 5 期﹒頁 1-10

:

H: 著﹒《先秦至 1有;其』月人意象的形成與變過》﹒頁 206­ 239 。

川有 Cosmo, Nicola Di

,

"Ancient

Inner Asia

Nomads:

Their

Economic

Basis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Chinese

History:、 JOIII"IW/ orA 、'iOIl

S

liI

dies.

53

:4(

1994)、 pp.

1092-

I

126 :

拙著﹒〈漢代長 1辛苦月人圖像初探〉﹒《故玄學 j材李干I)

> '

26 : 2

(台北.

2008 )

頁 13-46 0

106

S. Minyaev

,

"On the Origin ofthe

I-l iung-nu弋 /llj(JI'II1otion

BII//etin.

9( 1985). pp.69-78

107 頗槓圳﹒〈般i立民流;在西北者結合鬼方以用〉﹒收入氏著﹒《輛吉員何i'J言背書筆記第 九卷(下)

>

(全北:聯經出版事業公司﹒ 1990) .頁 7323-7324 。 lOR 小川 J平治﹒〈北支那先秦蕃族考〉﹒收羽的字編﹒《內藤博士還厝祝賀支那學論 叢> (京都 弘文堂書房﹒ 1925) .頁 284 、 30泉。

109 江上波夫訓話﹒《中央 7~7 史> (來京

山川出版社﹒ 1987) .第一章﹒〈中央 7

:/

7(之才可 rn多人梭,民族 文化的形成 t/ft 史的流才1

>

'頁 44 。

110

Camilla

Trever.ε忱。ναtions

ill

N川 ·them

!v/ollgo/in

(!

924- / 925)

(YoU of Memoir of the

Academy for Material

Cultll悶, Leningrad:

1932)

,

p.15

7

I) 工夕什二/卡心-三子立一 I)ν 著, 1左林純一譯﹒〈南三/代 I) 7 仿古代文化 (3»·~ 古代學>

.

5 : 3

-4

數據

圖 4 Victoria and Albert 博物館所藏的人頭學餓
圖 10 伊拉克 Hatra 聖殿的羅馬貴人頭像
圖 14 貴霜胡韋(耽)色迦( Huvishka) 王( I-3th A.OJ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本校完全中學附設職業類科課程係為學術導向 (大學) ,與專門導向 (四技二專或就業)

各位老師,您聽過「臺灣文史教學研習」嗎?國立臺灣圖書館(以

本文前兩部分引入階梯函數、 脈衝函數與廣義函數, 利用運算數學的思路來求得函數的傅 立葉轉換。 第三與第四部分則利用在轉換域的關係式, 進而避開直接由定義去做的繁複計算來 求解。 尤其是求

3.表 2 請填寫公職人員及關係人之基本資料,並勾選填寫關係人與公職人員間屬第 3 條第 1

一、訓練目標:充分了解在自動化 機械領域中應用 Arduino 控制,進 而能自行分析、設計與裝配各種控

臺中市別名「文化城」。清朝之前,為平埔族群巴則海族

70

智者大師根據《大品般若經》 、 《大智度論》 、 《成論》 、 《毘曇》等較早期的大乘經 論對禪法的演繹及修行,使我們聯想起近代西方學者 Paul Harri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