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社會技巧教學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的重要性 / 194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社會技巧教學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的重要性 / 194"

Copied!
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社會技巧教學對國中學習障礙學生的重要性

陳佳君 中原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班學生

一、前言

國中階段108 學年度身心障礙學生共 25,001 人,其中學習障礙學生有 11,491 人,身心障礙學生中約有46%為學習障礙學生(特教通報網,2019)。學習障礙 學生因缺乏社會技巧而造成社會適應的問題,根據 Most、Tova、Greenbank 與 Alicia(2000)調查 60 名八年級學生社會技巧能力,其中有 30 名學習障礙學生, 30 名非學習障礙學生,發現學習障礙的青少年在社會溝通的理解上處於劣勢, 情感認知方面都皆於一般同儕。在參與此研究中的教師認為學習障礙學生的社會 能力較一般同儕弱,若能經由教學讓學習障礙學生在識別情緒方面與社交場合中 適當地做出反應,以提高他們的社會技巧能力,進而增加學習障礙學生的社會互 動。故本文以文獻分析方式整理國內外對於國中學習障礙學生社會技巧教學之看 法,進而瞭解社會技巧教學對學習障礙學生之重要性。

二、學習障礙學生在人際互動上的困擾

學習障礙雖然係指神經心理功能異常而顯現出注意、記憶、理解、知覺、知 覺動作、推理等能力有問題,致在聽、說、讀、寫或算等學習上有顯著困難者。 其障礙並非因感官、智能、情緒等障礙因素或文化刺激不足、教學不當等環境因 素所直接造成之結果(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2013),但是間接影 響學習障礙學生表達與適應能力,造成人際互動表現不佳,例如:說話聲音不當、 詞語表達不當,或是分心難以遵守課堂規範。不適當的社會技巧,影響在普通班 中的適應及同儕認同。 普通班教師對於他們的關注,往往著重在課業學習的問題上,期望學生轉介 至資源班後能在學習方面有所改善,卻忽略他們除了學習困難外,在人際互動及 社會適應也產生許多問題。多數研究顯示,學習障礙學生在人際適應方面困難, 在班上與同學之間互動較少,在班上社會地位較低,易受到同儕忽視或拒絕,在 社會情緒適應層面可能同時出現社會情緒適應問題(曾瓊禛、洪儷瑜,2015)。 學習障礙學生不善於察覺、解讀社會情境或他人情緒的線索,常將自己成敗歸因 於外在因素,部份學生的自尊心和自我概念低落,因長期學業和社會上的失敗, 處於焦慮和沮喪的狀態,發展出負面、抗拒學習的態度(曾尚民,2002)。胡永 崇(2000)指出學習障礙者的社會技巧特徵,包含:缺乏社會理解技巧,無法對 社會線索及他人情感或情緒做適當的理解,經常做出不符合情境的對話;缺乏角 色扮演的技巧,無法對他人的情感或情緒,做出同理心的理解;人際技巧及社會 問題的解決技巧之缺陷,缺乏建立與維持人際關係及解決人際衝突的適當技巧。

(2)

綜合上述,顯示學習障礙學生人際互動與溝通能力不佳、自我概念低落、社 會知覺缺乏,因此適當的社會技巧課程,有助於提升學習障礙學生社會互動的能 力,減少不當的行為發生,以增進同儕之間的互動。

三、何謂社會技巧?

洪儷瑜(2002)提出的社會技巧定義:(1)社會技巧可為社會接納的行為型 態,可以幫助個人獲得社會增強、接納,或是逃避負面情境;(2)社會技巧是個 人要開始維持與他人正向人際關係所需的重要條件;(3)社會技巧的定義會因個 人需要互動的情境而異,其主要在增強個人社會行為的目錄,以在情境中獲得社 會增強或正向的結果。Gresham 與 Elliot(1987)提出社會技巧內涵包含三個向 度:同儕接納、行為和社會效度最具代表,社會技巧是可以增進同儕接納或歡迎 的行為;社會技巧行為都可以經由學習,藉由個人或社會的增強或減少懲罰學 得;社會效度為社會技巧的運用,可以改善個人與他人之間的關係。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身心障礙相關之特殊需求領域課程綱要中提到,社會技 巧強調學生在融合的普通教育中環境學習所需的方法或技巧。課程包含:(1)處 己:處理情緒技巧、處理壓力技巧與自我效能。(2)處人:訊息的解讀、基本溝 通技巧、人際互動技巧、處理衝突技巧、多元性別互動技巧。(3)處環境:學校 基本適應技巧、家庭基本適應技巧和社區基本適應技巧。 在融合教育的推動之下,社會技巧有助於學習障礙學生融入於普通班級中, 做出適宜的行為,才能增進同儕之間的良好關係,進而提升青少年的人際關係與 生活適應。

四、社會技巧教學的重要性

在Forness & Kavale(1996)根據教師、同儕和學習障礙學生自己的評估中

發現,有學習障礙的學生,其中有75%的學生社交能力水平低於同年齡的孩子。

大約50%的學習障礙學生被同儕排斥,忽視或受害(Baumeister & Kimhi-Kind, 2008)。根據 Cartledge 與 Gwendolyn(2005)研究指出,社會技能的指導必須在 學齡前和小學階段開始,因此階段是孩子最容易接受行為改變時。若能在黃金時 期,加入良好的社會技巧指導可以大幅地減少或預防問題行為,這些行為在以後 的幾年中可能會變得更加嚴重或難以忍受。 研究顯示,學習障礙學生在進行為期十週的社會技巧遊戲後,父母與教師均 表示,從治療前到治療後,他們的社交能力都有顯著提高(Milligan et al., 2016)。 根據Kavale 與 Mostert(2004)研究調查,接受社會技巧訓練之學習礙學生比未

(3)

接受社會技巧訓練之學習障礙學生成功率只有成長10%,由此可知社會技巧訓練 對於增進學習障礙學生的社會能力成效並不顯著,但有60%的學習障礙學生認為 社會技巧教學是有益的,他們會從中學習解決社會問題、增加社交能力、增強自 我概念,提高對自己特徵的認識並增進自我價值感,可改善在班級中的社會地位。 然而,以臺北市為例,學習障礙學生有75%在小六升國中的轉銜階段被篩選 出來,有25%是進入國中才第一次被篩選出來(連文宏、洪儷瑜、闕嫣男、蔡明 蒼,2013),相較於自閉症學生從幼年時期發現,接受早療來說,學習障礙學生 在社會技巧的課程訓練較少。許多身心障礙學生都接受過社會技巧的訓練,運用 線上資料庫查詢,討論、研究自閉症社會技巧課程的相關文章不勝枚舉。以關鍵 字「社會技巧」、「學習障礙」、「學校適應」搜尋,以國中學習障礙學生為研 究對象的文章中發現,大多數仍以學科學習的研究為主要方向,討論有關國中學 習障礙學生的社會技巧、學校適應、同儕關係方面相關的較為少數。雖然學習障 礙學生主要指在聽、說、讀、寫或算等學習上有顯著困難者,但許多學習障礙學 生在社會能力較一般同儕差(Most, Tova; Greenbank& Alicia,2000),所以除了 課業學習外,加強學習障礙學生的學校適應和同儕相處是非常必須的,因此社會 技巧在學習障礙學生中也是一項重要的訓練。 良好的社會技巧能力,可以增進學習障礙學生在普通班級中,做出適合的行 為,進而增進與同儕間的友好關係。以下介紹四種常見的社會技巧教學方法。 (一) 社會故事法 社會故事法主要對象是自閉症和亞斯伯格症者,由家長及老師觀察,發現學 生在某些情境有認知與表達困難,依學生個別需求撰寫具結構的簡短生活情境故 事,並在此情境中尋找社會線索及做出適宜的反應(柯香如,2011)。而社會故 事固定的編寫格式,能協助學生結構化地建構社會故事所傳遞的訊息,促使其理 解複雜的社會信息。社會故事法的基本句型:描述句、觀點句、指導句、肯定句。 附加句型:控制句、合作句(梁碧明、劉芙蓉,2011)。在丁儀馨(2012)研究 中顯示,社會故事法對學障學生有一定的成效。 (二) 影片示範教學法 影片示範教學是學習者經由模仿影片中示範者示範的目標行為,或是依據影 片中所呈現的實際場景,進而學習特定技能或行為的一種實際操作的教學方式。 根據相關研究指出,影片示範教學對很多障礙類別甚至一般發展的人均有顯著學 習成效。教師進行影示範教學,在視覺提示及刺激下,較容易引起學生興趣及專 注,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環境刺激因子,可重覆觀看的情況下,加深印象、重點提

(4)

示、不同示範者促進類化、工作分析等,並且可依學生的學習速度來模仿,實有 利於社交技巧的學習(王慧婷,2013;林智娟,2013)。 (三) 直接教學法 直接教學法原理是教師進行直接的、明確的、結構化的主導教學,並積極的 的練習與回饋(胡永崇,2006),提升學習障礙學生之社會技巧表現。實施方式: (1)將學習內容分為較小的步驟,每個步驟只教導一個概念;(2)確保學生每一步 驟均已精熟;(3)提供結果回饋,隨時矯正學生之錯誤;(4)逐漸褪除教師主導, 使學生獨立學習;(5)給學生充分、系統化的示範與練習;(6)讓學生複習自己學 得之新知識及技能(洪育慈,2001)。 (四) 桌上遊戲教學 桌上遊戲通常被簡稱為桌遊,泛指在桌子或是任何平面上進行的遊戲,且不 須網路也不需要插電,但遊戲具有規則,而結果未知的一種遊戲方式。運用不同 桌遊吸引學生注意,以桌遊為增進人際互動的媒介,在遊戲中學習遵守規則,透 過觀察他人的表情及肢體動作,猜測對方的情緒與感受。在活動過程中因想獲勝 而增加與組員的互動。藉此探究自己與同學相處的情形,並發展出良好的互動模 式(詹芯蘋等,2019)。

五、結論

學習障礙學生長期學業表現不佳,教師對學生的協助及輔導常常以學習或學 科加強方面為主,然而許多學習障礙學生在社會能力有顯著問題,在學業表現不 佳的情況下,同儕之間又無法獲得認同,相對影響學習障礙學生學習學科知識的 動力。由此可知,社會技巧學習對學習障礙學生的重要性,改善學習障礙學生的 社會技巧,需從教師做起,積極為學習障礙學生設計適合的社會技巧課程,結合 適合的教學策略,讓學習障礙學生能將學習到的社會技巧類化到不同的對象及情 境之中,進而改善與同儕之間的關係,並增進社會適應能力。 教師經由功能評估,且多方收集或利用同儕曾經發生過的事件,設計不同的 情境,編授符合學習障礙學生社會技巧需求的課程內容,例如:讓學習障礙學生 利用社會故事法、影片示範教學法讓學生利用角色扮演的方式在課堂練習。也可 以在實際情境下,由教師或是請同儕擔任小天使進行隨機教學,以協助或直接教 導方式,幫學習障礙學生面對及處理問題。Prater, Serna 和 Nakamura(1999)研 究得知,同儕教導加速學習障礙學生學習社會技巧的技能學習,雖然在學習水平 上的技能不如教師的高。在同儕的協助下,與同儕共同參與社會活動,並學習正

(5)

確的準則和價值觀,對生活有實質性影響。 教師需視學生之個別差異,設計適合的教學策略,幫助學習障礙學生適應學 校生活,改善其社交能力。家長可以多與孩子溝通,瞭解其在學校所面臨到的困 難,讓教師能夠更清楚學生的需要及困境,更能有效率去幫助學生。然而,社會 技巧教學的含義取決於學生面對的問題。例如,如果成績低下會導致自我概念低 落或同儕拒絕,則針對學習障礙學生學業低落方面加以補救,而不是加強社會技 巧訓練。另一方面,如果社交能力不足導致他們在學習環境中退縮,缺乏自尊心, 最終導致社會適應困難,那麼社會技巧教學對他們來說絕對有存在的必要性。 《親子天下》2014 年調查四年級到九年級中小學生及中小學輔導教師發 現,人際困擾與課業壓力,是中小學生最大的困擾(蘇岱崙、方翊涵,2014)。 兒童福利聯盟2016 年的兒童心願與煩惱調查,發現孩子煩惱的第二名是「交友 問題」,而「交到好朋友」也為孩子心願的第三名(兒童福利聯明文教基金會, 2016)。這兩項調查不論是人際困擾或交友問題,皆指向學生急需一種如何與他 人互動建立正向關係的能力。對於身心障礙學生來說,在普通班級中被孤立或排 擠並非因為自身的障礙問題,而是因為缺乏與一般同儕適切的互動方式,若能經 由教師的引導,讓一般同儕能了解身心障礙學生並提供適時的協助,且教導身心 障礙學生適當的社會技巧訓練,以加強彼些間正向互動的社會能力。 參考文獻  丁儀馨(2012)。社會故事應用於非語文學習障礙學生之探究。特教園丁, 27(4),59-68。  王慧婷(2013)。影片示範教學於教導患有自閉症學生的介紹與應用。特殊 教育季刊,126,9-16。  胡永崇(2000)。學習障礙者之教育。載於王文科(主編),特殊教育導論(第 三版),345-390。臺北市:心理。  胡永崇(2006)。直接教學原理在學習障礙學生之教學應用。屏師特殊教育, 12,28-36。 柯香如(2011)。社會故事的應用與探討。臺東特教,34,1-6。  林智娟(2013)。影片示範策略運用在智障學生不適當身體碰觸行為之成效。 雲嘉特教,16,41-49。

(6)

兒童福利聯盟文教基金會(2016)。2016 年兒童心願與煩惱調查。 洪育慈(2001)。直接教學法在特殊班之應用。障礙者理解,1(1),29-35。  洪儷瑜(2002)。社會技巧訓練的理念–為什麼要如此做。載於洪儷瑜(主 編),社會技巧訓練的理念與實施。10-27。臺北: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 學系。  連文宏、洪儷瑜、闕嫣男、蔡明蒼(2013)。三個轉介時程之疑似學習障礙 學生後續鑑定結果比較—臺北市國中階段學習障礙學生之鑑定通報資料庫分 析。特殊教育季刊。127,9-21。  教育部特通網(2019)。各障礙類別學生數統計。  梁碧明、劉芙蓉(2011)。社會故事連環圖片亞斯伯症國中生社交技巧及語 文能力之教學應用。特殊教育季刊,121,8-21。 曾尚民(2002)。學習障礙學生的社會情緒問題與輔導。特殊教育季刊,82, 34-40。  曾瓊禛、洪儷瑜(2015)。學習障礙學生社會情緒適應困難內涵初探。特殊 教育季刊。137,9-19。  詹芯蘋、郭喬蓁、羅希哲(2019)。應用桌遊教學提升國中生班級人際關係 之研究。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教育類。13(1),21-48。  蘇岱崙、方翊涵(2014)。《親子天下》情緒力大調查:面對負面情緒,孩子 束手無策。

 Bauminger, N., & Kimhi-Kind, I. (2008). Social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ecurity of attachment, and emotion regulation in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Learning Disabilities, 41, 315–332.

 Cartledge & Gwendolyn(2005).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Social Skills: Reflections. 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 28(2), 179-181.

 Forness, S. R., & Kavale, K. A. (1996). Treating social skill deficits in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A eta-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Learning Disability

(7)

Quarterly, 19, 2–13.

 Gresham, F. M., & Elliot, S. N. (1987).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aptive behavior and social skill: Issue in definition and assessment. Th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21(1), 167-181.

 Milligan, Karen,. Phillips, Marjory & Morgan, Ashley.(2016). Tailoring Social Competence Interventions for Children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Journal of Child &

Family Studies. 25(3), 856-869.

 Kavale, Kenneth A. & Mostert, Mark P.(2004). Social Skills Interventions for Individual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Learning Disability Quarterly, 27, 31-43.  Most, Tova & Greenbank, Alicia.(2000). Auditory, Visual, and Auditory-Visual Perception of Emotions by Adolescents with and without Learning Disabilities, and Their Relationship to Social Skills. Learning Disabilities: Research & Practice, 171-178.

 Prater, Mary Anne., Serna, Loretta & Nakamura, Kayleen K.(1999). Impact of Peer Teaching on the Acquisition of Social Skills by Adolescents with Learning Disabilities. Education and Treatment of Children, 22(1), 19-3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推行為智障學生而調適課程的 特殊學校,可按智障學生的學 習能力和特殊學習需要等,在 2021/22學年或以後盡早調適

問題類型 非結構化問題 結構化問題 結構化問題 結構化問題 學習能力 不具學習能力 不具學習能力 自錯誤中學習 自錯誤中學習 學習能力 不具學習能力 不具學習能力

工作紙 合作學習 同質分組 腦基礎 電子學習 自主學習 異質分組 翻轉教室 生活應用 提問技巧 探究式..

▸ 學校在收集學生的個人資料前,必須徵得學生的同意,並向所

 課程發展議會於 2002 年提出將堅毅、尊重他人、責任感、國民身份認 同,以及承擔精神,作為促進學生全人發展和終身學習的首要培育的正 面價值觀和態度;並因應社會發展和學生需要,於

學習範疇 主要學習成果 級別 級別描述 學習成果. 根據學生的認知發展、學習模式及科本

趣 趣、 、 、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 學習風格等的不同,並有不同的學習需要。2.

因應社會需要的轉變,科學、科技和工程的急速發展,根據各類調查和會面收集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