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習近平「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研究(2012-2015) - 政大學術集成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習近平「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研究(2012-2015) - 政大學術集成"

Copied!
12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指導教授:郭武平博士. 立. 政 治 大. ‧ 國. 學 ‧. 習近平「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研究(2012-2015). sit. y. Nat. n. er. io. Research on Xi jin-ping's"A Great Nation's al v i Diplomacy with Chinese n Ch engchi U Characteristics"(2012-2015). 研究生:侯俊榮 中華民國 105 年 6 月.

(2)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 n U. v.

(3) 摘要 中國共產黨自習近平於 2012 年 11 月於十八大後當選新一屆中央委員會總書 記上任以來,世界各國便聚焦於中國大陸未來的外交政策,首先,2008 年全球 爆發金融危機以來,中國大陸躍居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10 年躍居第一大經濟 體),原本世界各國所預期的「胡規習隨」傾向,是否能滿足現階段中國大陸綜 合國力日漸成熟強大的現況;其次在歐美西方大國實力相對下降,造成國際勢力 重新整合,中國大陸崛起所隨之而來的大國競合實難避免;再者,美國積極推動. 政 治 大 地緣政治爭端,都迫使在習近平主政之下的中國大陸必須對其外交策略明顯的表 立 的「亞太再平衡」政策、與日本的領土海權爭議、南海主權的紛爭及周邊國家的. 態。. ‧ 國. 學. 而中國大陸基於種種主客觀的政經實力日益增強,其所代表的國際話語權地. ‧. 位也與日俱增,這使得習近平更有自信以全球視野佈局「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y. Nat. 得以堅持用發展大國之基本定位,透過其外交政策與政治手段來緊緊圍繞「國家. er. io. sit. 發展」這個中心,積極建構與世界各國的新型大國關係,塑造和平穩定的周邊環 境;並在外交佈局上以「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 al. n. v i n 重要舞臺」為基本曲調,與其他大國在政治上相互尊重、經濟上互贏共利、安全 Ch engchi U. 上互信包容、文化上相互借鑒、意識形態上求同存異之全方位佈局。在此中國大 陸向上發展的重大機遇期,其外交政策的走向與規畫,對我國相關的對外政策實 有不可忽視的重要性與影響。. 關鍵字: 習近平、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修昔底德陷阱、亞太再平衡. I.

(4)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II. i n U. v.

(5) 目錄 摘要 .................................................... I 目錄 .................................................. III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1 第二節 文獻探討 ....................................... 3. 政 治 大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 22 立. ‧ 國. 學.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 24. ‧. 第五節 章節安排 ...................................... 24. y. Nat. er. io. sit. 第二章 中共提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 27 第一節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背景與目的 .............. 28. n. al. i n U. Ch. v. engchi 第二節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內涵與特點 .............. 32 第三節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作用與影響 .............. 40 第三章 習近平的對外政策思維 ............................. 51 第一節 習近平的人格特質 .............................. 51 第二節 習近平的國家發展戰略 .......................... 54 第三節 習近平的外交政策思維 .......................... 62. III.

(6) 第四章 主要大國對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反應與競合 ............. 75 第一節 中共總體外交政策 .............................. 77 第二節 中共與美國的競合 .............................. 80 第三節 中共與俄羅斯的競合 ............................ 86 第四節 中共與歐盟及日本的競合 ........................ 89 第五章 結論與建議 ..................................... 99. 治 政 大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心得 ................................ 99 立 ‧ 國. 學. 第二節 結論 ......................................... 102. ‧. 參考文獻 .............................................. 107. io. sit. y. Nat. 書籍及期刊 .......................................... 107. n. al. er. 網路資料 ............................................ 107. Ch. engchi. IV. i n U. v.

(7)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以中國大陸現行的軍事力量及經濟實力而言,現階段各項綜合國力均具備全 球性大國條件,而從近年來的積極參與國際多邊體制運作以及處理國際重要事務. 政 治 大. 所採取的外交策略逐漸成熟,展現出參與國際事務之自信,讓中國大陸逐漸成為 主導世界的關鍵角色。. 立. 自習近平上任以來,各界原本預估「習李體制」施政初期將呈現「胡規習隨」. ‧ 國. 學. 之傾向,隨著習近平在延續和平發展的外交基調下主動出擊,積極展開外事活. ‧. 動,出訪足跡遍及全球各區域,展現全方位之外交布局,再加上習近平提出諸多. y. Nat. 的創新理念,包括「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絲綢之路經濟帶」、「21 世紀海上絲. 1. er. io. sit. 綢之路」等倡議,在在都顯示在「胡溫體制」之後,習近平所展現的當機立斷、 自信強硬,以及求真務實之行事作風。 在策略上除了延續「和諧世界」的外交. al. n. v i n 政策外,並在推動大國外交的同時,更加強調必須塑造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理 Ch engchi U 念,為中國大陸謀劃一個更為穩定且友好的國際環境。. 自 2008 年全球爆發金融危機以來,國際政經格局出現「東升西降」的態勢, 中國大陸躍居全球第 2 大經濟體(2010 年超越日本),歐美西方實力相對下降, 導致國際力量重新整合,引發大國之間各項競爭與合作,致使各國博奕更為激 烈。此外,中共與日本的領土海權爭議持續陷入僵局,對峙立場趨於長期化、複 雜化,安倍晉三再度接任日本首相後意圖整軍經武,將自衛隊的健全列為優先政. 1. 曾復生,「習近平的國安戰略思維與佈局研析」,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4 年 6 月 11 日。http://www.npf.org.tw/post/2/13708,2015 年 9 月 1 日檢索。 1.

(8) 2. 策;再加上美國自歐巴馬總統上任以來,積極推動「亞太再平衡」政策; 俄羅 斯、印度等區域外大國亦逐漸重視亞太地區的重要性,以上種種皆使得亞太形勢 日益複雜,導致中共外交面臨不確定性因素相對升高。3 基於中共各項實力增強,使當權的習近平更有自信以全球視野開展「中國特 色大國外交」 ,4其內涵包括堅持發展中大國之基本定位,外交則緊緊圍繞「國家 發展」這個中心,更加突出互利共贏;積極建構新型大國關係,塑造和平穩定、 發展繁榮的周邊環境;推動在政治上相互尊重、經濟上互利共贏、安全上互信包 容、文化上相互借鑑、意識型態上求同存異之全方位布局,對我國對外政策影響. 政 治 大. 甚鉅,是為本文研究的主要動機。. 立. 二、研究目的. ‧ 國. 學. 自習近平掌權以來,中國大陸當前面臨內政外交等諸多問題,但其對大國外. ‧. 交部分仍積極應對並創新對策,期望在世界局勢日益複雜下尋求突圍,並在大國. y. Nat. 博奕中掌握戰略主動。5在外交佈局中更強調「大國是關鍵、周邊是首要、發展. er. io. sit. 中國家是基礎、多邊是重要舞臺」之戰略格局上,特別突出大國、周邊兩大工作 重點。其中,大國關係以美國、俄羅斯、歐盟及日本為目標,尤其是將美國視為. al. n. v i n 「重中之重」 。 習近平上任後僅僅 C h 2 個月之內即出訪美國,與美國總統歐巴馬在 engchi U 6. 加州舉行「莊園會晤」 ,習近平並於對談中提出有關中國大陸與美國共同建立「新 型大國關係」的內涵,包括不衝突、不對抗,客觀看待彼此戰略意圖;尊重彼此 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問題;合作共贏,摒棄零和思維,在尋求自身利益時促進共. 2. 薛理泰,「美中日戰略博弈局面或變」,中國評論新聞社(香港),2014 年 1 月 9 日。 http://hkmag.crntt.com/crn-webapp/mag/docDetail.jsp?coluid=61&docid=102970140&page=1,2015 年 9 月 1 日檢索。 3 「最高層著手『頂層設計』,中國周邊外交提速升級」,人民網,2013 年 10 月 27 日。 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2013/1027/c1001-23339772.html,2015 年 9 月 7 日檢索。 4 「王毅:探索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路」,人民網,2013 年 8 月 9 日。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3/0809/c112851-22507356.html,2015 年 9 月 4 日檢索。 5 馬振崗,「習近平主席外交戰略新特點」,人民網,2014 年 3 月 20 日。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0320/c1001-24688444.html,2015 年 9 月 4 日檢索。 6 郭小琴、王公龍,「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新世紀以來中國對美外交思想研究」,國際展望(上 海),2013 年 1 月。http://risechina.blogspot.tw/2013/03/blog-post_4402.html,2015 年 9 月 4 日檢索。 2.

(9) 7. 同發展。 此外,積極拉攏俄羅斯及歐盟,與俄羅斯加強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習近平上任至今已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多次會面,並與俄羅斯在國際熱點問題聯手 出擊,避免中國大陸承擔過多國際責任,例如「中」俄共同在聯合國否決有關敘 利亞問題的決議。8對於歐盟,則加強有關經貿、人文及科技等領域的合作,試 圖利用歐盟為擺脫債務危機而寄望中國大陸市場的機會,拉近與歐盟關係,防止 美國與歐盟聯手對抗中國大陸,減緩大國對中國大陸的圍堵壓力,並藉歐債問題 加大併購、投資,獲取歐盟先進技術及優良資產,提昇中國大陸企業國際競爭力。 特別在 2014 年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定調「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為未來外交工. 政 治 大 義道路;在外交領域上的表現,「大國外交」則是中共特殊大國的自我定位,亦 立 作基本原則後,中國大陸官員與學者相繼提出,「中國特色」為中共特有社會主. 為從發展中大國走向全球大國的外交宣言。. ‧ 國. 學. 鑑此,本研究擬就以下問題進行相關探討:. ‧. (一)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於 2013 年三月首次提出,至 2014 年 11 月中央外事工作. y. Nat. 會議正式對內定調,期間內中共對大國外交的佈局有何變化?相較於和平發. er. io. sit. 展等既有外交理念,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有何特點?其外交原則是否有所轉變? (二)當前中共推動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可能發展方向為何?對美、俄、日、歐洲佈. n. al. 局方式為何?. Ch. engchi. i n U. v. (三)目前中共內、外情勢發展可能對中共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影響。 (四)習近平上任後外交佈局遍及全球,是否將導致世界格局產生變化? 在「中國 威脅論」和美日大國圍堵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面臨阻力與挑戰為何?. 第二節 文獻探討 有關習近平「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研究相關文獻,本文將分為中共總體外交戰 略以及與美國、日本、俄羅斯、歐盟之大國外交,有關文獻分述如下: 7. 「習近平概括中美新型大國關係: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新華網,2013 年 6 月 10 日。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6/10/c_116107914.htm,2015 年 9 月 5 日檢索。 8 「中俄聯合國聯手保護敘利亞」,環球軍事網,2014 年 5 月 26 日。 http://mil.xinjunshi.com/20140526/159265.html,2015 年 9 月 6 日檢索。 3.

(10) 一、中共總體外交戰略 (一)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 2014 年出席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中發 表:中國必須有自己特色的大國外交。我們要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豐富和 發展對外工作理念,使我國對外工作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 要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堅持中國的發展道路、社會制度、 文化傳統、價值觀念。要堅持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方針,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 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堅定不移走自己的路,走和平發展道路,同時絕不能放. 政 治 大 平共處五項原則,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都是國際社會平等成員,堅持 立. 棄中國的正當權益,絕不能犧牲國家核心利益。要堅持國際關係民主化,堅持和. 世界的命運必須由各國人民共同掌握,維護國際公平正義,特別是要為廣大的發. ‧ 國. 學. 展中國家說話。9. ‧. (二)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部長王毅於「指導新形勢下中國外交的強大思想武器. y. Nat. ──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中認為:習近平以歷史唯物主義的銳利目光,深. er. io. sit. 刻洞察世界發展大勢,全面審視與世界的關係,勇於擔當的大國胸懷。以社會主 義大國領導人的恢宏氣度,推動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發出大國聲音、發揮大國作. al. n. v i n 用。中國將在力所能及範圍內積極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和義務,同世界各國一同維 Ch engchi U. 護人類良知和國際公理,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主持公道、伸張正義。必須有自己 特色的大國外交,要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豐富和發展對外工作理念,使中 國對外工作有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順 應國發展大勢,契合當今時代潮流,體現了中華民族自強不息、兼濟天下的品格 和胸懷。中國要勇於擔當,積極探索和推進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切實走出一條與 歷史上傳統大國不同、具有中國特色的強國之路。10 9. 「習近平出席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新華網,2014 年 11 月 29 日。 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11/29/c_1113457723.htm,2015 年 9 月 16 日檢索。. 10. 王毅,「指導新形勢下中國外交的強大思想武器──讀《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人民網,2015. 年 2 月 12 日。http://cpc.people.com.cn/n/2015/0212/c64102-26552026.html,2015 年 9 月 16 日檢索。 4.

(11) (三)中國公共外交協會副會長馬振崗在「習近平主席外交戰略新特點」一文中指 出:當今世界正經歷著深刻的變革與調整。在全球化縱深發展的時代,中國這樣 一個東方大國的迅猛崛起,導致世界力量強弱對比的改變,必然會引發國際上各 種各樣的強烈反應。與之相應,中國戰略機遇期的內涵與條件發生重大變化,面 臨的機遇與挑戰同時增大。在這樣的大背景下,中國新一代領導人,科學地判斷 時代潮流的發展大勢,準確把握國際形勢和環境的變化特點,在保持外交大政方 針延續性與穩定性的基礎上,以戰略的高度和前瞻的視野因應國際因素的變化, 拓展創新,全面推進外交理論與實踐的發展,積極探索出一條中國特色的大國外. 政 治 大 (四)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院長賈慶國於「中國國際問題高級講壇 2015:中國 立 交道路。11. 特色的大國外交」研討中表示:「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仍然前景可期。我們. ‧ 國. 學. 要有信心。中國以和平發展戰略參與國際體系,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外部世界對. ‧. 中國崛起的擔憂和抵制。此外,「中」美關係仍是合作大於衝突。這些因素都為. y. Nat. 「中」美構建新型大國關係提供了可能。同時兩國需要充分認識到「中」美掉入. er. io. sit. 所謂「修昔底德陷阱」的現實可能性,在關鍵節點處理兩國關係更需耐心,應避 免急於作出決定而增加對抗的風險。12. al. n. v i n (五)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教授李志永在 「大國外交的中國特色之論 Ch engchi U. 中國特色的外交範式及目標取向」指出:大國外交是中國真正擺脫「受害者心 理」,重拾外交自信、外交自覺和外交自尊的開始,是中國試圖真正承擔起與大 國地位相稱的大國責任的開始。綜觀國內外形勢,中國大國外交勢所必然,因為 中國已然是大國,不實行大國外交既不能有效維護日益拓展的全球利益,也不能 有效地承擔不斷增加的全球責任,所以,中國要做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但是,鑒 於中國外交的特殊歷史經歷,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是從弱國或小國外交到正常大國. 11. 馬振崗,「習近平主席外交戰略新特點」,人民網,2014 年 2 月 18 日。.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4/0218/c367550-24393622.html,2015 年 10 月 1 日檢索。 12. 「四大關鍵字解讀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中國社會科學報,609 期(2015 年 1 月),頁 4-9。 5.

(12) 外交的回歸與轉型,這種轉型絕對不是也絕對不能重蹈以大國主義或強權政治為 核心特徵的傳統大國外交之路,而是也必須是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通過自身的和 平發展,促進世界的互利共贏和共同發展。在面臨種種挑戰與機遇的全球治理 中,以中國大國之力、大國之智去承擔應有的大國之責、大國之義。在實現中華 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同時,促進和諧世界建設的世界夢的實現。因此,大國外 交的中國特色在於:這是一條告別傳統大國主義、強權政治的大國外交之路,而 致力於在自身和平發展的同時促進世界和諧的新型大國外交和平之路。13 (六)中國社會科學院亞洲太平洋研究所副研究員周方銀於「大國外交需要軟硬兼. 政 治 大 勢變得頗為嚴峻。目前存在一種「機會窗口」的觀點。某些周邊國家認為,中國 立 施」撰文指出:2009 年以來,中國周邊地區的挑戰也有所發展,中國的周邊形. 崛起勢不可擋,中國遲早會取得東亞地區的主導地位。對於某些自認與中國有矛. ‧ 國. 學. 盾的國家來說,從長期看,時間的發展對他們的談判地位是不利的。但從中短期. ‧. 來說,中國在真正崛起以前有一個相對脆弱的時期,這個脆弱期可能為 5 到 10. io. sit. 14. er. 於「維護」其利益。. y. Nat. 年。在「相對脆弱期」對中國發難,可能是最好的時機,錯過這個時機,則不利. (七)中國清華中美關係研究中心副主任趙可金在「解讀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一. al. n. v i n 文中表示:中國外交的特色,契合於當今時代潮流和世界大勢。當今世界正在經 Ch engchi U 歷前所未有的大變革、大調整。新興市場國家群體性崛起,發展中國家整體實力 不斷增強,國際力量對比正在朝著更加均衡的方向發展。中國,作為和平與發展 潮流的推動者,願意發揮中國外交與時俱進的品質,投身於國際體系的變革,以 開拓創新的精神,推進國際秩序朝著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演變。在中國夢的統攝 下,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將呈現為不同戰略布局、策略思維突出共贏,把維護和 鞏固中國和平發展的勢頭,推動建立更加公正合理的國際體系和國際秩序,維護 13. 李志永,「大國外交的中國特色之論中國特色的外交範式及目標取向」,太平洋學報,2015 年 第 2 期,頁 10-17。. 14. 周方銀,「大國外交需要軟硬兼施」 ,人民網,2012 年 9 月 17 日。. http://theory.people.com.cn/n/2012/0917/c112851-19028317.html,2015 年 9 月 22 日檢索。 6.

(13) 國際公平正義作為中國外交的根本目標。中國外交的角色正在從國際體系和國際 秩序的「建設性參與者」向「積極的改革者」轉變,中國不僅是中國國家利益的 維護者和執行者,更是國際公平正義的捍衛者和貢獻者。15 (八)清華大學當代國際關係研究院院長閻學通在《環球時報》刊發文章「大國外 交得區分敵友」一文中指出:自鴉片戰爭以來,我國積累了豐富的以弱制強的外 交經驗,但以強對弱的現代外交經驗則較少。例如,不結盟就是兩極格局下的一 種弱對強外交戰略。歷史上小國不結盟常見,但帝國和超級大國不結盟的現象鮮 見。外交採取區分敵友還是不分敵友的理念,是我國大國外交面臨的新課題。. 16. 政 治 大 全的大國》一書中寫道:中國在全球範圍內的影響力疲弱得令人驚訝,並且分佈 立. (九)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學和國際關係學教授沈大偉在《中國走向全球:不完. 極不均衡。與傳統觀念認為的相比,中國並沒有那麽重要,也沒有那麽大的影響. ‧ 國. 學. 力,距離成為一個真正的全球大國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中國在各個領域的全球. ‧. 影響力,在外交方面,中國是一個被動回應型的孤立國家,缺乏真正的盟友。在. y. Nat. 安全防衛領域,中國不像美國那樣擁有全球範圍內的軍事基地網絡以及盟國。在. er. io. sit. 文化領域,中國對於全球文化潮流的影響微乎其微,國家軟實力可以忽略不計, 國際形象則在毀譽參半和糟糕之間徘徊。經濟實力不會自動轉化為相應的政治、. al. n. v i n 軍事、外交和文化力量。因此,保守點說,中國很有可能在 2025 年成為全球最 Ch engchi U 大的經濟體,但不會同時成為全球最重要的政治強國。17. (十)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國際戰略研究部副主任陳須隆在「中國特色的大國外 交」一文中表示:「大國外交」意味著,中國在對外交往中要體現其作為一個新 興大國的氣度和作為,要有大的國際擔當,要負起大的國際責任,要做出大的國 際貢獻,包括主持公道、伸張正義、提供更多優質國際公共產品。其中,有四大 15. 趙可金,「解讀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共識網,2013 年 7 月 8 日。 http://www.21ccom.net/articles/qqsw/zlwj/article_2013070887239.html,2015 年 9 月 22 日檢索。 16 閻學通,「大國外交得區分敵友」,中國評論新聞網,2014 年 8 月 25 日。 http://www.zhgpl.com/doc/1033/5/4/0/103354026_3.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3354026&mdate=0 825100618,2015 年 9 月 12 日檢索。 17 「中國走向全球:不完全的大國」,中共中央編譯局,2015 年 2 月 2 日。 http://www.cctb.net/wxzl/zttj/201502/t20150202_317773.htm,2015 年 9 月 19 日檢索。 7.

(14) 主張為:(1)主張合作共贏成為各國處理國際事務的基本政策取向,積極推動建 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係;(2)主張結伴而不結盟,在堅持不結盟原 則的前提下廣交朋友;(3)主張建立新型大國關係,力爭擺脫新興大國與守成大 國走向衝突對抗的老路;(4)主張維護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堅持不干涉內政而又 積極介入國際事務。雖然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與西方大國外交多有不同之處,但也 遵循大國外交的基本規律和共同路徑,並願意以開放和包容態度,虛心學習西方 大國外交的先進理念與實踐。這其中包括:重視多邊機制和國際規範建設,推進 國際法治,增強全球行為能力和資源能源的全球支撐,深入參與全球治理,提供. 政 治 大. 更多國際公共產品,對世界可持續發展與安全施加積極影響。18 二、美國. 立. (一)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於訪美時指出:中國和美國是世界上兩. ‧ 國. 學. 個重要國家,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2013 年,莊園會晤時達成共. ‧. 同構建「中」美新型大國關係的重要共識。「中」美實現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 y. Nat. 重、合作共贏,不僅惠及兩國,也有利於亞太乃至世界和平與發展。「中」美兩. er. io. sit. 國面臨的共同問題要共同去解決,這樣世界才能夠變得更好,發展得更快。 「中」 美兩國在一些問題上存在不同看法、存在分歧在所難免,關鍵是如何管控。最關. al. n. v i n 鍵的是雙方應該相互尊重、求同存異,採取建設性方式增進理解、擴大共識,努 Ch engchi U. 力把矛盾點轉化為合作點,要把一個更加美好的「中」美關係留給子孫後代,這 是「中」美雙方應該長期為之努力的目標。「中」美作為世界最大發展中國家和 最大發達國家,兩國關係如何發展,是擺在面前的重大歷史課題。現在,「中」 美新型大國關係方向已明,戰略已定。新問題等待尋找新途徑去解決,新分歧等 待中國施展大智慧來管控,新挑戰等待中國探索新理論來應對。新起點,等待兩 國開拓合作共贏新方式,新征程,等待兩國譜寫和諧互動新華章!19. 18. 陳須隆,「中國特色的大國外交」,中國國際問題研究所,2015 年 3 月 10 日。 http://www.ciis.org.cn/chinese/2015-03/10/content_7735037.htm,2015 年 9 月 21 日檢索。 19 「習近平:把一個更加美好的中美關係留給子孫後代」,國際在線,2015 年 9 月 26 日。 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42071/2015/09/26/7551s5116511.htm,2015 年 9 月 26 日檢索。 8.

(15) (二)中共國務委員楊潔篪楊潔篪接受了中央電視台英語頻道和《中國日報》聯合 採訪時表示:習近平主席第六次的訪美將進一步加深「中」美兩國人民的友誼, 拓展雙邊各領域務實合作,推動「中」美關係取得更大發展。習近平主席出席聯 合國系列峰會,將全面闡述中國對國際秩序和國際關系的政策主張,充分展示中 國為促進世界和平和全球發展事業作出的重要貢獻。20 (三)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副院長袁鵬在「中國新一輪改革與『中』美新型大 國關係」一文中指出:「中」美關係可以從兩個視角來看,第一個就是習近平主 席十八屆三中全會之後又啟動了中國新一輪改革,新一輪的改革和新時期的「中」. 政 治 大 的逆轉,這是我們比較關心的問題。第二個視角看,「中」美關係不僅攸關中國 立. 美關係到底能否像過去 35 年一樣是一個正相關的關係,還是有可能出現方向性. 看, 「中」美關係還是處在一個很關鍵的歷史時期。21. 學. ‧ 國. 新一輪改革開放的成敗,而且攸關中國新一時期總體戰略布局的成敗,這樣來. ‧. (四)哈佛大學甘迺迪政府學院貝爾福中心高級研究員陸克文在「習近平治下的. y. Nat. 『中』美關係」對於未來「中」美關係的看法是:中國經濟高速增長幾十年,儘. er. io. sit. 管近幾年有所減緩。若中國的國內生產總值在未來十年超越美國,這將是第一個 非西方國家、非英語國家和非自由民主國家成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這將深刻影. al. n. v i n 響全球地緣經濟重心之轉移,還有隨之而來的政治力量的變遷。儘管上述全球經 Ch engchi U. 濟重心之轉移頗為明顯,但未來十年,美國仍將以絕對優勢佔據著地區和全球的 軍事主導地位。雖然中國軍費在持續增長並逐步縮小與美國的差距,但是在本世 紀中葉之前,中國的軍事實力尚無法與美國並駕齊驅。跟世界其他國家一樣,在 中國戰略思維的核心位置,仍然適度警惕美國的超級軍事力量。因此,我們正在 見證一個不對稱世界的出現:最大經濟體和最強軍事國不再合而為一。事實上, 兩者的差異逐漸增大,而通過外交政策體現的政治實力則在兩者之間努力調和。. 20. 「楊潔篪:習近平主席訪美將加深中美兩國人民友誼」,人民網,2015 年 9 月 12 日。 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2015/0912/c1001-27574927.html,2015 年 9 月 20 日檢索。 21 「袁鹏:中國新一輪改革與中美『新型大國關係』」,國際網,2015 年 4 月 23 日。 http://comment.cfisnet.com/2015/0423/1301219.html,2015 年 9 月 30 日檢索。 9.

(16) 但是,在目前缺乏高明外交手段的情況下,未來幾十年裡,華盛頓和北京之間的 差距或將持續增多。「中」美之間國家利益的差異、歷史和文化傳統大相徑庭、 基本價值觀存在巨大差異等等都不幸地體現了這一趨勢。22 (五)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副院長金燦榮在「當前『中』美關係的問題與出 路」一文中指出:當前「中」美關係處於一個很微妙的階段,它其實是一對「老 大和老二」的關係,即現存國際秩序領導者和最具潛力接班人之間的關係。從今 天全球化發展的深度上講,「中」美兩國所具備的經濟和政治能力本身已經具有 極強的外部性,兩國間的和平共處與合作是世界經濟發展與安全穩定的必要保. 政 治 大 才能解決。「中」美兩國的「超大性」決定了它們必須為全球負責,而承擔好這 立. 障,加之全球性問題的突顯更是只有由「中」美這樣的能提供公共財的大國合作. 份責任的基本要求就是兩國關係的合作性質。23. ‧ 國. 學. (六)中原大學副校長兼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資深顧問李英明在「歐習會. ‧. /陸美談競合不比拳頭硬」認為:儘管世界格局已然進入後冷戰,或甚至後後冷. y. Nat. 戰階段,但美國相關各界基於包括維護美國的世界地位等因素在內,仍然有意無. er. io. sit. 意的奉行國際現實主義,強調以軍政經實力為基礎的權力展示與操作的重要性, 從而與世界格局之間形成種種的不協調。目前面對中國的崛起,美國內部的現實. al. n. v i n 主義聲浪,不只不絕如縷,甚至不斷高漲;而反觀中國大陸,隨著其綜合實力的 Ch engchi U. 不斷提昇,以及世界地位不斷攀升的同時,其內部相關的國際現實主義聲浪也不 斷湧現高漲,陸美雙方內部這樣形勢的發展,基本上與世界格局不相搭調。如果 任由這種形勢發展下去,陸美雙方就真的可能掉入上述的「修昔底德陷阱」中。 這次習歐會談,雙方都強調要避免「修昔底德陷阱」,這說明陸美雙方領導人都 對世界格局有清醒的認識。順應後冷戰或後後冷戰時代的發展,陸美雙方若要克 服「修昔底德陷阱」的魔咒,就必須劍及履及的實踐一種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 競爭中有合作,合作中有競爭的戰略夥伴關係,揚棄過於激進的國際現實主義觀 22. 陸克文,「習近平治下的中美關係」,Asia Society,2015 年 4 月。 http://asiasociety.org/files/USChina21_Chinese_1509.pdf,2015 年 9 月 29 日檢索。 23 金燦榮,「當前中美關係的問題與出路」,國際觀察,2014 年第 1 期,頁 23-29。 10.

(17) 點,從而開展一種中國大陸所說的新型大國關係,以促進現行世界格局的穩定發 展。24 (七)喬治•華盛頓大學政治學和國際關係學教授沈大偉於「從習近平訪美觀察『中 美』關係的十大指標」認為:「中」美關係仍將持續發展,兩國元首將繼續於每 年進行幾次會晤,雙方政府也會保持對話。即使這次峰會未能解決雙方的磨擦, 「中」美關係也不會因而破裂。這就是外交:在討論和縮窄分歧的同時,尋求擴 大合作領域。「中」美關係對兩國以至全球都至關重要,雙方政府都不會任由兩 國陷入敵對關係,否則兩國的領導人必然要為此下台。然而,「中」美關係需要. 政 治 大 要在棘手的重大問題上尋求實質進展。但由於「中」美分歧既深且廣,而且涉及 立 有更堅實的基礎,不能光依靠短期協議或領導層維持關係的意願去支撐,而是需. 實質的國家利益,要在重大問題上尋求進展並不容易。在這種情況下,最樂觀的. ‧ 國. 學. 預期是雙方能夠達致「競爭共存」 (competitive coexistence)的關係:兩國既. y. Nat. 讓步。25. ‧. 能有效管理分歧、防止情況失控,也能夠針對彼此的重大關注議題,作出相應的. er. io. sit. (八)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研究員林正義於「美國與中國大陸在南海衝突持續升 高」一文中指出:有關專屬經濟區軍事偵察行動不同的看法之外,歐巴馬政府在. al. n. v i n 重返亞太或「再平衡」(rebalancing) C h 戰略之下,調整美國政府長期對南海的政 engchi U. 策。美國調整南海政策的背景,與中國大陸崛起及建設海洋強國有密切的關連 性。美「中」兩國在南海的衝突,反映在國際會議上的針鋒相對。在新加坡每年 舉行的「香格里拉安全對話」、在東協國家輪流舉行的「東協區域論壇」提供美 「中」唇槍舌戰的場域。美國與中國大陸在「東協區域論壇」針對南海有不同立 場,反映出習近平要建立「美『中』新型大國關係」並非易事。兩國之間有 90 24. 李英明,「歐習會/陸美談競合不比拳頭硬」,聯合新聞網評論,2015 年 9 月 28 日。 http://udn.com/news/story/7339/1214515-%E6%AD%90%E7%BF%92%E6%9C%83%EF%BC%8F%E9%9 9%B8%E7%BE%8E%E8%AB%87%E7%AB%B6%E5%90%88-%E4%B8%8D%E6%AF%94%E6%8B%B 3%E9%A0%AD%E7%A1%AC,2015 年 10 月 2 日檢索。 25 「沈大偉:從習近平訪美觀察中美關係的十大指標」,南早中文網,2015 年 9 月 23 日。 http://www.nanzao.com/tc/international/14ff4b37318fb11/shen-da-wei-cong-xi-jin-ping-fang-mei-guan-cha-z hong-mei-guan-xi-di-shi-da-zhi-biao,2015 年 10 月 9 日檢索。 11.

(18) 多個對話管道,不見得可以相安無事。澳洲國防部長強斯敦(David Johnston) 關 切中國大陸在鄰近區域的不穩定行為,指出「中」方欠缺正當性,將損及未來的 經濟繁榮。26 (九)成功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兼主任陳欣之於「從中共『主場外交』論析美『中』 關係與中國大陸區域戰略之成效與前景」一文中表示:美「中」兩國強化在亞太 區域主導存在的競合並沒有停止,不過雙方都無意啟動霸權戰爭機關,希圖透過 兩強領袖的直接晤談,與制度化的軍事意外防阻機制,消弭誤解誤判,透過在全 球暨亞太區域安全事務合作,累積戰略互信,打造低盪(detente)常態化氛圍,. 政 治 大 領域交流與合作:1.舉行正式雙邊會議,通過坦誠和建設性對話來解決差異和分 立. 爭取提振國力的戰略空間與時間。並希望藉由以下五點增進戰略互信,深化各個. 歧,共同建設美「中」新型大國關係。2.完善美「中」兩強的制度性戰略對話機. ‧ 國. 學. 制與軍事信心建立措施,舒緩兩強對峙緊張強度,避免軍事意外因為誤解與誤. ‧. 判,衍生為兩強安全危機 3.美「中」在部分全球安全事務暨雙邊互動,達成具. y. Nat. 體的合作成果。4.中國大陸聲言「一帶一路」相關倡議的包容性,以歡迎美國參. er. io. sit. 與各種倡議的說詞緩和美「中」對立僵局,吸納美國盟邦參與中國大陸主導的亞 太政經新制度。5.刻意排除介入具爭議性的全球地緣戰略課題,努力營造美「中」. al. n. v i n 兩強和諧溝通的正面形象,鋪陳雙方後續拓展軍事信心建立措施的揮灑空間。 Ch engchi U. 27. 三、俄羅斯. (一)南華大學歐洲研究所專任教授兼所長郭武平在「2015 年習近平訪俄研析」 文中指出:在當前中、俄、美大國三角關係中,美俄交惡、 「中」俄交好、美「中」 競合,中國大陸處在三角關係的軸心位置。「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在戰 略上的接近,某種程度上說是美國擠壓、圍堵的結果,「中」俄兩國面對美國打 壓、遏制,感同身受,不得不相互倚重,是美國壓力下的被動產物。在國力真正 恢復成為所謂大國之前,俄羅斯很難在相互尊重、平等交流、互不干涉內政的原 26. 林正義,「美國與中國大陸在南海衝突持續升高」,亞太和平月刊,第 6 卷第 9 期,頁 17。 陳欣之,「從中共『主場外交』論析美『中』關係與中國大陸區域戰略之成效與前景」,亞太 和平月刊,第 6 卷第 12 期,頁 11。 27. 12.

(19) 則基礎上與美交往。在美國眼中,中國大陸的威脅一度超越過冷戰結束初期的頭 號對手俄羅斯,但是,復興的俄羅斯比崛起的中國大陸對美國威脅更大。對於追 求恢復往日大國的俄羅斯來說,保持與中國大陸的全面戰略夥伴協作關係是有其 需要的;同樣的,中國大陸對俄羅斯安全戰略需求也有其必要。而中國大陸面對 美國的「亞太再平衡」或是再再平衡戰略,須借助俄羅斯力量以穩住後方,以爭 取南北兩面的戰略空間。在這種大環境下,逼得「中」俄不得不聯手突破美國的 擠壓圍堵,這也是雙方為了自身生存發展最佳的戰略選擇。習近平訪俄,西方國 家多聚焦於地緣戰略的影響上,其實中國大陸並未改變對外不結盟政策,「中」. 政 治 大 陸經濟發展。習近平正在透過「一帶一路」倡議,尋求建立以合作、共贏為基礎 立. 俄戰略夥伴關係亦有其制約,習近平主要目標仍在穩定周邊,爭取機遇期以利大. 的新型大國關係。28. ‧ 國. 學. (二)郭武平、許菁芸、黃建豪於「『中』俄關係 20 年:權力、利益、認知的回顧. ‧. 與前瞻」指出:「中」俄的經濟發展有相當的依存度,且雙方對於國際權力分布. y. Nat. 的認知又同為以美國主導的單極體系,因此在制度性平衡上的戰略皆選擇以排斥. er. io. sit. 性的制度平衡策略的方式來制衡共同目標國─美國,且經濟上也走向建立雙邊制 度性的互動,再以建構專屬的資產─泰納線支線,以及成立上海合作組織增進了. al. n. v i n 彼此的社會認同,更加強了雙方政治經貿往來與合作,從而增進雙邊的戰略性協 Ch engchi U. 作夥伴關係。無論「中」俄雙方的原始同盟動機為何,雙邊關係的穩固有利雙方 國家利益,將是未來主要趨勢。「中」俄戰略夥伴關係的產生與美國之冷戰後的 單邊外交政策走向息息相關,但與美抗衡另一層意義就是願意負擔實際成本,這 意味著不僅是國內資源重新定向的成本,也包含著引起霸權不滿的成本。相對於 中國為了獲取經濟利益所採取的軟性外交政策,俄羅斯則是背負恢復往日大國聲 威,雙方基於權力分布而聯手,但當中國逐漸崛起,有朝一日改變權力分布並影 響專屬資產與社會認同,甚至超越經濟互賴考量,美國回頭為了壓制中國,轉而 拉攏俄羅斯,屆時,「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是否仍是世代友好、永不為敵就 28. 郭武平,「2015 年習近平訪俄研析」,展望與探南,104 年 6 月,頁 5-10。 13.

(20) 難免會面臨變數與考驗。 (三)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國安組顧問曾復生「『中』俄強國夢,挑戰與 矛盾重重」一文中認為:對於習近平而言,強化與俄羅斯的戰略協作關係,以穩 定北方邊界的安全形勢,並積極透過雙邊的軍事技術合作,加速推動共軍的現代 化進程,以拉近與美國在軍事科技落差幅度,符合中國戰略利益。當北京積極推 動「一帶一路」發展規畫,更需要加強與俄羅斯及中亞國家合作,進一步實現強 國夢。不過,近來俄羅斯內部出現「中國威脅論」聲音,強調俄羅斯不能過度依 賴中國。習近平與普丁的強國戰略佈局,首重營造中國與俄羅斯最有利的發展環. 政 治 大 擁有豐富的歷史恩怨情仇,雙方都擔心被對方侵略與威脅。當前兩國需要彼此互 立 境與位置。但是,「中」俄關係存在「既競爭又合作」的特質,尤其是兩國互動. 相支援合作,但並不代表親密關係不會生變。29. ‧ 國. 學. (四)中共研究社助理研究員王孜宜在「『中』、俄海上聯合一 2014 聯合軍演之戰. ‧. 略意涵」文中指出: 「中」 、俄聯合軍演對區域安全情勢而言,已成為東西方形成. y. Nat. 新冷戰的序幕.亞太環境中不再一直是美國與此區域國家一個接一個形成合作關. er. io. sit. 係的局面,中國大陸與俄羅斯深化軍事合作關係後,其他周邊國家將可能陸續以 不同合作型態加入,新型的冷戰對抗思維型態,加上經濟自由化的深度依賴,已. al. n. v i n 將區域安全形勢與國家關係複雜化,也許美、 「中」關係持續「鬥不破,但對抗 Ch engchi U. 模式恐將更為激烈」 ,未來有可能從「非零和賽局」走向「零和賽局」 。另「中」、 俄歷史上雖曾互不信任、甚至厭惡的情況發生, 相較於美國近期「重返亞洲」 戰略及克里米亞事件激起「中」 、俄危機意識,普丁的上海之行「海上聯合-2014」 預示雙方戰略結盟的開始, 「中」 、俄戰略夥伴關係對抗美、日軍事同盟態勢己見 雛型。 (五)莫斯科大學經濟系主任阿吾贊認為:雖然俄羅斯越來越多的提到與中國友 好,但兩國不是兄弟。中國的絲綢之路經濟帶計畫僅是在利用俄羅斯,把俄羅斯. 29. 曾復生,「中俄強國夢 挑戰與矛盾重重」,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5 年 8 月 17 日。 http://www.npf.org.tw/3/15312,2015 年 11 月 2 日檢索。 14.

(21) 當成向歐洲運輸貨物的橋樑和走廊。當然這對俄羅斯來說也不是件壞事,因為中 國還沒有想奪取俄羅斯的土地。但俄羅斯人不要指望在兩國關係中能獲得平等地 位。中國模式根本不值得俄羅斯羡慕,甚至仿效。中國今天展示給俄羅斯的畫面 不是美好的未來,而是俄羅斯人過去生活中曾經有過的好時光。30 (六)中國國際問題研究院研究員、外交學院兼職教授趙鳴文「新形勢下的『中』 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一文中認為:2014 年,在國際和地區形勢深刻複雜 演變過程中,處在高位運行的「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進入新的發展階段, 兩國政治互信進一步加深,戰略協作更趨緊密。中國愈加重視深化對俄羅斯各領. 政 治 大 些限制,使兩國軍事和能源合作取得突破性進展,其他領域合作出現「全面開花」 立. 域合作,俄羅斯一改對中國合作畏首畏尾心態,前所未有地取消了對中合作的一. 態勢。在俄羅斯戰略重心總體向亞太地區轉移調整中,俄羅斯對「中」全方位、. ‧ 國. 學. 寬領域、深層次的合作進程提前到來。雖然兩國各領域合作仍面臨諸多挑戰,但. y. Nat. 四、歐盟. ‧. 「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強勁發展勢頭難以逆轉。31. er. io. sit. (一)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主席強調:要確保「中」英關係在更高 水準上持久穩定,堅持「中」英合作在更廣領域開放包容,實現「中」英關係在. al. n. v i n 更大範圍互利共贏。「中」英要以合作共贏的方式處理好彼此關係,以開放包容 Ch engchi U. 的心態看待對方,相互尊重主權、獨立、領土完整,相互尊重各自選擇的發展道 路,平等相待,相互理解。兩國《聯合宣言》指出,「中」英視對方發展為雙邊 合作的重大機遇。雙方將擴大雙邊貿易投資,相互支持經濟競爭力和創新,在未 來十年造福兩國人民。這為雙方中長期全方位合作指明了新方向,繪就了美好藍 圖,開闢了「中」英關係發展的廣闊前景。 「君子和而不同」 ,雙方對「中」英關 係的新定位向世界表明,作為擁有全球影響的大國,「中」英都能以長遠和戰略. 30. http://m.voachinese.com/a/different-sounds-in-russia-and-china-coperation-20150703/2847698.html,2015 年 7 月 3 日檢索。 31 趙鳴文,「新形勢下的中俄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係」,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104 年 5 月,頁 48-56。http://www.oyyj-oys.org/Magazine/Show?id=1627,2015 年 11 月 1 日檢索。 15.

(22) 眼光,超越社會制度、文化傳統、意識形態差異,積極理性看待兩國關係,謀求 共同利益,實現共同發展。雙方戰略互信進一步增強,合作意願更加堅定, 「中」 英關係持續、穩定、健康發展的基礎更加牢固。32 (二)東海大學政治系副教授沈有忠於 104 年 7 月出刊的展望與探南「『中』德全 方位戰略夥伴關係的發展及其影響」認為德國做為大陸與歐盟的敲門磚:對大陸 而言, 「中」德關係的穩定將使德國成為有助於中國大陸降低與歐盟談判、交易 成本的夥伴。若從歐盟角度來看歐「中」關係發展,德國的對「中」政策具有極 大的指標作用和影響力,這是建立在歐盟整體與中國大陸之間,以及德國與大陸. 政 治 大 整體的對「中」政策,在經貿之外的議題亦有此趨勢。過去幾年,歐盟整體的經 立 經貿合作的基礎上。因此,從經貿實力看來,德國對「中」政策勢必也影響歐盟. 濟表現走勢疲弱。幾個主要會員國中,德國經濟的表現相對強勢,因此德國領導. ‧ 國. 學. 歐盟的趨勢也日益顯著。「中」德雙方對於擴大經濟合作有著雙贏的格局,對大. ‧. 陸而言,德國可以提供極具競爭力與領先地位的工業技術;對德國而言,大陸具. y. Nat. 有龐大的外銷市場可以支撐國內的企業,這對在近日歐洲經濟陷入困境的時刻來. er. io. sit. 說,格外有價值。長期看來,大陸與德國雙邊關係具有先經後政;由內而外的特 徵。兩國以經濟為夥伴關係的合作基礎,目前合作議題上也已經擴大到全球層. al. n. v i n 次,在歐盟發展陷入低迷的當下,德國對大陸在經濟上與維繫歐洲統合上的需求 Ch engchi U 將更明顯。33. (三)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講師、台灣大學兩岸暨區域統合研究中心副研究 員陳蔚芳認為,中國利用歐債危機的時機,對歐盟開出經濟支援的條件,用以交 換對中國市場經濟地位的承認,也顯示中國的政治和經濟實力還在不斷升高。在 雙方的權力天平不再朝向歐盟方向傾斜的情況下,歐盟已經越來越難再以推廣規 範和價值為名,對中國施加影響力,面對此一權力的消長情勢,歐盟必須採取更. 32. 「開啟面向全球的中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黃金時代——外交部長王毅談習近平主席對英國進行 國事訪問」,人民網,2015 年 10 月 24 日。 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5/1024/c1001-27734956.html,2015 年 11 月 2 日檢索。 33 沈有忠,「中德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的發展及其影響」,展望與探南,104 年 7 月,頁 42-61。 16.

(23) 為務實的眼光來看待彼此的關係,找到雙方能夠進行戰略合作的空間或是共同利 益的領域,如此才能既維護歐盟的利益,又保證與中國合作關係的穩定,而後才 有可能擴大相互信任與戰略夥伴關係的基礎。眼見與歐盟的戰略夥伴關係停滯不 前,加上「夥伴與合作協定」的談判遲未有所進展,中國也逐漸改變對歐盟的策 略,利用歐盟內部分化的情勢,拉攏對於中國較為友好的會員國,或是在經貿議 題上對中國有所求的國家,說服它們在歐盟內部提出支持中國立場的政策,或是 採取各個擊破的策略,以使會員國對於中國堅持的原則有所讓步。事實上,不論 是中國所期望的,與歐盟共同推動多極國際秩序,或是如歐盟所希望的,透過交. 政 治 大 歐盟沒有競逐世界權力中心的企圖與實力,另一方面,中國也不願意單向接受歐 立. 往促使中國走向民主、自由、開放與人權的國家,都是不切實際的目標。一方面,. 洲或西方文明的價值觀。由於歐盟與中國的世界觀並不一致,雙方共同利益的基. ‧ 國. 學. 礎也比較有限,因此若要使得戰略夥伴關係得到實踐,除了現有的框架對話之. ‧. 外,還必須進行具體的戰略合作,在重大國際議題上採取一致立場或聯合行動,. y. Nat. 才有可能產生戰略趨同的結果,進而走向具有戰略意義的夥伴關係。甫啟動的. er. io. sit. BIA 談判是影響歐「中」關係未來向的關鍵,若談判能夠順利取得進展,將為歐 「中」關係建立新的制度框架,不但能夠加強雙方的市場接軌,使歐盟與中國能. al. n. v i n 夠共同投入全球投資治理體系的建構,從而在此基礎上深化歐 「中」的戰略合作。 Ch engchi U 然而由於歐盟與中國大陸對於市場進入的共識仍嫌不足,談判充滿變數,若再次 出現滯礙,將很難藉此為發展歐「中」的戰略夥伴關係取得突破。34 (四)中國國際問題研究基金會研究員張林初「2013 年歐洲形勢與『中』歐關係 的主要特點」一文中表示:在「中」歐關係持續穩定發展的同時,矛盾也有所發. 展,雙邊關係仍有諸多制約因素:一是歐洲對中國不斷進行政治干擾,經常利用 「人權」問題「敲打」中國,部分歐洲國家還不時炒作涉藏、涉疆問題,對中國 的內政指手劃腳。二是「中」方關切的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以及取消對「中」 軍售禁令這兩個長期困擾「中」歐關係的問題迄今仍未解決。三是插手中國周邊 34. 陳蔚芳,「歐盟的中國政策:戰略夥伴關係的實踐」,問題與研究,103 年 3 月,頁 69-92。 17.

(24) 事務,企圖利用中國與周邊國家島礁主權紛爭介入亞太事務,2013 年 11 月歐 日領導人會晤發表的共同聲明稱,歐盟對日本行使「集體自衛權」表示歡迎,並 對東亞地區的緊張局勢表示憂慮。四是歐盟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對「中」貿易糾 紛不斷。在全球戰略格局持續調整和世界經濟艱難曲折復甦的大背景下,歐盟將 努力弭合分歧,繼續推動治理改革,爭取在一體化建設和政治經濟社會發展方面 取得新的進展,以求早日擺脫歐債危機。「中」歐關係將保持快速發展的良好勢 頭,保持對話,深化互信,擴大合作將是「中」歐關係的主旋律。35 (五)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教授蔡明彥於「第 15 屆歐中峰會與歐中關係觀察」. 政 治 大 場萎縮,導致於大陸對歐洲出口下降,由於短期內歐洲經濟情勢難有實質性好 立 文中指出:對大陸而言,歐盟是其最大出口市場,但隨著歐盟經濟疲軟與消費市. 轉,加上歐盟對大陸部分產品展開反傾銷調查,讓歐「中」經貿關係更形嚴峻。. ‧ 國. 學. 為了避免相關發展衝擊雙邊整體關係,未來將持續深化「全面戰略伙伴關係」。. ‧. 並指出,歐「中」關係的核心在於「戰略性」,這種「戰略性」體現在雙方合作. y. Nat. 具有「長期性、穩定性和全域性」 、 「不受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差異的影響」 、 「也. er. io. sit. 不因暫時的困難和挫折喪失信心」。此外,針對歐盟解除對大陸武器禁運和承認 大陸市場經濟地位這兩項問題,歐盟仍以安全、意識形態等理由,限制對大陸的. al. n. v i n 高科技產品出口,這種根深蒂固的偏見,將對歐「中」關係發展帶來不確定性因 Ch engchi U 素。36. (六)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郇慶治在「『中』歐『全面合作夥伴關係』 :回 顧與展望」文中表示:從「中」美關係、「中」俄關係和「中」歐關係比較的角 度看, 「中」歐之間並未呈現為一種比其他兩對關係更高層級或更成熟形態的類 型。的確,過去十年間歐盟已成為中國最大的經貿合作夥伴,但美國對於「中」 歐雙方的經貿重要性都依然是不言而喻的,而在大多數超經濟議題上,歐盟和中. 35. 張林初,「2013 年歐洲形勢與中歐關係的主要特點」,和平與發展,2014 年 01 期 (2014 / 03 / 20) ,頁 28 - 38。 36 蔡明彥,「第 15 屆歐中峰會與歐中關係觀察」,中興大學全球和平與戰略中心,2012 年 11 月 8 日。http://cgpss.nchu.edu.tw/publish/publish.php?Sn=34,2015 年 11 月 8 日檢索。 18.

(25) 國都很難說是彼此的首選或最重要的合作夥伴,比如在哥本哈根峰會上中國事實 上形成了與美國的「G2」聯盟,而在包括敘利亞危機在內的中東政治動盪議題 上卻明確地站在了俄羅斯一邊。至少,單憑雙方龐大的經濟體量並不足以轉換成 一種超越經貿領域的建設性合作夥伴,尤其是在跨區域以及全球戰略的層面上。 比如,全球氣候變化應對上的戰略合作,「中」歐之間無疑存在著共同的重大利 益,但這種共同利益及其相互合作可以產生的收益,既有長期與短期之分,也有 地區和區域之別,而這就既需要一種非常高的政治共識和信奉,又需要相應的有 效的制度化協調。而實際情況是,不僅歐盟各成員國之間由於共同外交/經貿政. 政 治 大 侯經濟」而難以實現中央政府的理想佈局和管治。 立. 策上的「政出多門」而缺乏強有力的協調機制,中國也由於發展主義主導下的「諸 37. (七)梅克爾表示:近年來德「中」關係保持高水準發展,各層次交流十分密切,. ‧ 國. 學. 政治、經濟、人文等各領域交流合作不斷深入。新形勢下,德方願深化同「中」. ‧. 方在經貿、產業和金融方面務實合作,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和亞洲基礎設施投. y. Nat. 資銀行建設。德「中」兩國在國際事務中擁有許多共同利益和巨大合作潛力,可. er. io. sit. 以加強協調,共同為解決有關全球性問題、維護國際地區安全與穩定作出努力。 德方支持中國加入歐洲復興開發銀行,支持人民幣加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 al. n. v i n 款權貨幣籃子,支援落實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份額改革方案。 Ch engchi U. 38. 五、日本. (一)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總書記習近平於雅加達應約會見日本首相安倍晉三 時的講話時說:歷史問題是重大原則問題,希望日方認真對待亞洲鄰國的關切, 對外發出正視歷史的積極資訊。和平、發展、合作、共贏已是不可逆轉的時代潮 39. 流。. (二)國立台灣師範大學中國大陸研究中心主任范世平「從『中』日關係發展看習 37. 郇慶治,「中歐「全面合作夥伴關係」:回顧與展望」,國際論壇,2014 年 2 期,頁 21-28 「習近平會見德國總理梅克爾 促加強兩國合作」,美麗島電子報,2015 年 10 月 30 日 http://www.my-formosa.com/DOC_90414.htm,2015 年 11 月 8 日檢索。 39 「習近平應約會見日首相安倍晉三」,京華網,2015 年 4 月 23 日。 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5-04/23/content_192332.htm,2015 年 10 月 19 日檢索。 38. 19.

(26) 近平的外交思維」文中指出:從 2014 年 11 月開始,中共對於日本開始採取懷柔 政策,也正式宣告習近平對日強硬立場的「賞味期限」已經結束。由於習近平已 掌握軍權,也剷除了徐才厚、郭伯雄在軍中的勢力,因此強硬的對日政策已經完 成階段性任務,朝向「新常態」發展。日本眾議院通過「新安保法」,賦予軍方 行使「集體自衛權」的權力,這使得日本對外用兵有更大空間。雖然「中」日關 係進入「深水區」 ,但雙方互鬥只是兩敗俱傷,因此雙方都希望改善關係。目前, 中、日、韓三國首腦會談已經預計在 10 月底或 11 月初在韓國舉行,這將是 2012 年 5 月三國在北京舉行首腦會談以來的首次會談。如此中日關係將得到改善,雙. 政 治 大 (三)淡江大學美洲研究所美國研究組教授陳一新認為:「中」方的立場可以歸納 立 方仍會維持「鬥而不破」的格局。40. 為以下三點。第一,習近平指出, 「『中』日關係緊張,是『中』方不願看到的」。. ‧ 國. 學. 雖然聽來像是場面話,但也具有將主要錯誤都推給日本的實質意涵。第二,習近. ‧. 平表示,北京「願在中日 4 個政治文件基礎上,繼續推動戰略互惠關係」。這 4. y. Nat. 個政治文件從法律上鞏固了兩國關係的政治基礎,是「中」日兩國發展合作關係. er. io. sit. 的基石。習近平的用意是,日本過去數年完全違背了這 4 個政治文件的精神,未 來雙方要恢復談判,就必須回到這些文件的基礎。若是東京仍不斷挑釁,「中」. al. n. v i n 日關係勢將難以緩和。第三,習近平指出,日本應秉持正視歷史、面向未來的精 Ch engchi U. 神, 「正確處理釣魚台、歷史敏感問題,尋求妥善管控分歧與解決問題的方法」。 橫亙在「中」日兩國的問題無疑是盤根錯結,從釣魚台到歷史問題,從「中」日 4 個政治文件到日本擴充軍備,從雙方民調對彼此的不滿到相互視對方為假想 敵,要想重修舊好,顯然還有一段漫長的道路要走。41 (四)中原大學副校長兼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資深顧問李英明在「島爭難. 40. 范世平,「從中日關係發展看習近平的外交思維」,觀策站,2015 年 10 月 14 日。 http://www.viewpointtaiwan.com/%E5%BE%9E%E4%B8%AD%E6%97%A5%E9%97%9C%E4%BF%82% E7%99%BC%E5%B1%95%E7%9C%8B%E7%BF%92%E8%BF%91%E5%B9%B3%E7%9A%84%E5%A 4%96%E4%BA%A4%E6%80%9D%E7%B6%AD/,2015 年 10 月 17 日檢索。 41 陳一新,「習安峰會偶遇 中日能重修舊好?」,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3 年 9 月 10 日。 http://www.npf.org.tw/1/12691,2015 年 10 月 17 日檢索。 20.

(27) 息 『中』日能冷靜?」一文中認為:橫在北京/東京之間的問題,主要有東海釣 魚台主權資源爭端和靖國神社等議題。其中釣魚台主權資源,事涉疆域擴張和資 源的增加,北京/東京之間不存在徹底讓步的可能性。而一般的妥協,也僅止於 暫時擱置主權爭議,共同開發資源。至於靖國神社問題,和侵略中國及南京大屠 殺等歷史問題牽連在一起,日方基本上將其當成和北京討價還價的籌碼,希望保 持一種欲退還進的模糊性,以便和中國換取經濟或政治的好處;就日方而言,如 果在靖國神社這個歷史問題上讓步,在對陸關係上就會陷入完全被動的困境中。 北京/東京之間的關係,不是純粹的「『中』日關係」 ,而是國際現實政治格局的. 政 治 大 為,把與美國的關係搞好,和其他國家的問題就自然會搞好;因此,日本非常依 立 一環, 「中」日關係基本上和「中」日美關係糾纏在一起。日本長期以來一直認. 賴和美國的安保關係。日本自明治維新以來就有濃厚的「大國」上位意識,並且. ‧ 國. 學. 形塑出向強者看齊的民族性。於是二戰前選擇向歐洲看齊,戰後又選擇和美國靠. ‧. 攏。日本深怕「中」美越過日本搞越頂外交,而使美日安保關係名存實亡。42. y. Nat. (五)南京大學中國南海研究協同創新中心執行主任朱峰教授在「國際戰略格局的. er. io. sit. 演變與『中』日關係」一文中認為:「中」日兩國都曾是深受二戰後國際體系影 響的國家,都曾是冷戰時期亞洲地緣政治分裂所形成的對抗陣營的重要國家。不. al. n. v i n 同的陣營選擇,開啟了戰後時代兩國不同的歷史發展進程。但共同點是,從二戰 Ch engchi U. 結束到今天,兩國都從一度國際體系的「邊緣」 ,先後走到了國際體系的「中心」 。 不管我們曾經用什麼樣的定義來描述日本,經歷了戰敗到戰後復興成功的日本, 都是一個標準意義上的「大國」 。 「中」日關係今天已經成為國際關係理論到歷史 真正意義上的「大國關係」,並且是當今國際體系中的主要大國之間的關係。而 「大國」在國際關係中的標準定義,是具有「體系性影響能力」的國家。「中」 美關係和「中」日關係的不同點是,「中」美關係具有全球體系的影響能力,而 「中」日關係更可能影響亞太地區的國際秩序。許多亞洲問題的觀察者認為, 「中」. 42. 李英明,「島爭難息 中日能冷靜?」,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12 年 9 月 3 日。 http://www.npf.org.tw/1/11260,2015 年 10 月 12 日檢索。 21.

(28) 美關係的性質和狀態將決定「中」日關係。中國國內也有不少人輕視「中」日關 係對中國外交和安全戰略的重要性,特別是在「中」日兩國實力對比和經濟結構 發生變化的今天。我們可能長期面臨的局面是: 「中」日關係不能穩定與緩解, 「中」 美關係同樣不能穩定與緩和。「日本因素」很可能正在成為影響「中」美關係未 來戰略走向的重要變數。43 (六)中國社會科學院日本研究所政治研究室主任吳懷中研究員在「中國的日本政 治研究 30 年綜述」文章中指出:「中」日兩國是近鄰,「中」日關係一向被中國 作為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日本政治領域,持續出現了諸多令世人注目的重大. 政 治 大 常國家」(政治大國、軍事大國),再到「全面大國化」的「國際社會主要玩家」 立 變化,在治國理政大目標上,從追求「國際國家」 (實為「準政治大國」) 、到「正. (集中體現在安倍試圖以「安倍經濟學」 、 「安倍國防學」 、 「安倍外交學」的三大. ‧ 國. 學. 綜合政策,強勢推動實現「奪回強大日本」,爭做「亞太經濟及安全主導者」以. ‧. 及「國際社會主要玩家」的國家戰略構想上);在政治思想上,從新保守主義,. y. Nat. 到總體保守化,再到民族保守主義;在政黨體制及政局演變上,從中選舉區制到. er. io. sit. 小選舉區制,經歷了一黨優勢、多黨重組,疑似兩大政黨制,再到一黨獨大;而 在政體改革及央地關係上,又有圍繞集權與放權、公平與效率的反覆博弈過程。. al. n. v i n 日本政治的這些變化,對「中」日關係產生了直接或間接的影響,是造成近年兩 Ch engchi U 國關係不斷震盪的主動性原因。44.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一、研究途徑 本研究採歷史研究途徑,藉由整理、歸納與分析,一方面從歷史的發展過程,檢 視中共外交政策之變化,另一方面探討當前中共推動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策略意 涵,以瞭解中共所採取的外交手段及對大國之戰略佈局變化,進而試圖預測其未 43. 朱峰,「國際戰略格局的演變與中日關係」,人民網,2014 年 11 月 15 日。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4/1115/c1002-26031706.html,2015 年 11 月 1 日檢索。 44 吳懷中,「中國的日本政治研究 30 年綜述」,人民網,2013 年 8 月 9 日。 http://world.people.com.cn/n/2015/0809/c1002-27433182.html,2015 年 11 月 1 日檢索。 22.

(29) 來發展。然而,本研究為了探討中共習近平上台後其外交理念,以及對中共外交 政策與國際各方力量之間相互制衡和影響,因此,將研究向度整合而成的「歷史 結構分析法」做為輔助,以獲得更深入且明確的分析,避免流於陳述、整理事件, 缺乏檢討與評論的功能。透過垂直與水平的相互應用,客觀分析事件,以具有廣 度與深度的脈絡,對中共外交在大國外交政策上變化的進行整合及剖析。 二、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是最基礎的研究方法,也是研究的必經步驟,藉由從過去的相關 研究及文獻進行調查、蒐集,並篩選出有助於研究的資料,進而做出周延的歸納. 政 治 大 題能夠有初步的概念,因此本研究擬透過以下管道進行文獻蒐集: 立. 與整理,增加研究的可信度,以利後續研究。透過文獻蒐集與閱讀,對於研究問. (一)中國共產黨發布之相關政策法規及官方文件,例如:《中共十八大政治報. ‧ 國. 學. 告》、《中國外交白皮書》、《國家安全法》、《中國援外白皮書》等。. ‧. (二)中共舉辦相關重要會議,例如:「中央外事工作會議」、「周邊外交工作座談. y. Nat. 會」、「亞信峰會」、「亞洲太平洋經濟合作會議」、「博鰲亞洲論壇」等。. er. io. sit. (三)中共官方對外交提出之看法、演講及政策,例如:國家主席習近平等主要中 共領導人、國務院國務委員楊潔篪、國務院外交部長王毅等相關重要官員,以及. al. n. v i n 「新華社」、《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中共官方媒體報導。 Ch engchi U. (四)與中共外交政策、外交戰略…等與本研究主題相關之智庫學者、專書、論文、. 期刊、研究報告、報章雜誌、法律規章及網際網路資料。 本研究將在各方文獻研究中,對習近平上任後中共對中國特色大國外交進行探 討。. 23.

(30)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一、研究範圍. (一)時間範圍 本文將時間限制設定在 2012 年 11 月習近平當選新一屆中央委員會總書記, 開始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五代最高領導人,至其任職滿三年(2015 年 11 月)為. 政 治 大. 時間範圍。. 立. (二)對象範圍. ‧ 國. 學. 本文以中共就美、俄、日、歐盟等設定之大國外交政策中,有關中國特色大. er. io. sit. y. Nat. 二、研究限制. ‧. 國外交相關議題為對象範圍。. 本文研究限制為中共推動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研究資料僅能從中共發布之. al. n. v i n 相關政策法規、官方文件及中共官方對大國外交戰略佈局問題提出之看法、演講 Ch engchi U 及各方智庫文獻中推測其內涵及未來走向。. 第五節 章節安排 本文研究內容概分五章,架構為第一章為緒論,包含研究動機及目的、研究 方法與架構、章節安排與研究範圍、文獻評述與預期結果、文獻參考書目等。本 文第二章將介紹習近平人格特質與其上任後外交思想,並介紹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由來、特點,與歷屆領導人外交原則有何不同,另針對中共之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佈局作概述,以利後續章節鋪陳;第三章針對中共所提出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就國際情勢變化、中共國力提升已然成大國、中共大國外交之提出(特色),整理 24.

(31) 歸納出其政策意涵及未來發展動向;第四章著重於當前中共推動中國特色大國外 交發展方向,從對美、俄、日、歐洲佈局方式,探究目前中共內外情勢發展對中 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影響及佈局,或是引發「中國威脅論」疑慮;第五章為結論, 並補充文章未臻完善之處。 章節安排:.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一)研究動機 (二)研究目的. 立. 第二節 文獻探討. 政 治 大. ‧. (二)研究方法. ‧ 國. (一)研究途徑. 學. 第三節 研究途徑與方法. y. sit er. al. n. (二)研究限制. io. (一)研究範圍. Nat. 第四節 研究範圍與限制. 第五節 章節安排. Ch. engchi. 第二章 中共提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第一節 背景與目的 第二節 內容與特點 第三節 作用與影響. 第三章 習近平的對外政策思維 第一節 過去受毛澤東及鄧小平之相關影響 第二節 習近平之人格特質 第三節 習近平外交政策思維 25. i n U. v.

(32) 第四章 主要大國對中國特色大國外交反應與競合 第一節 中共總體外交政策 第二節 中共與美國的競合 第三節 中共與俄羅斯的競合 第四節 中共與歐盟及日本的競合. 第五章 結論 第一節 研究發現與心得 第二節 結論 參考文獻. 立. 政 治 大. ‧. ‧ 國. 學. n. er. io. sit. y. Nat. al. Ch. engchi. 26. i n U. v.

(33) 第二章 中共提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 中共自 1949 年建政以來,儘管外交政策在不同時期,曾基於不同國際戰略 環境形勢而有過不同的重點轉移,但「獨立自主」可說始終是一以貫之的核心價 值與中心指導概念所在。隨著歷史進入新世紀之際,尤其是相對於 1980 年代之 前,中共在全球政經結構中的權力地位、形象和利益取向,不僅正發生著關鍵性 的轉變,中共的一舉一動也逐漸成為國際問題研究的核心焦點。在政治方面,中 國的逐漸「大國化」,除了讓它擠身國際體系金字塔層峰之餘,同時也促使原本 幾個主要強權之間的平衡關係,出現了結構變遷態勢;在經濟層面上,中國非但. 政 治 大 的因素,其龐大之市場需求既影響著全球能源的生產、交易價格和未來投資走 立 成為推動當前資本主義世界體系繼續前進或產生質變之一個重要且極具活力性. ‧ 國. 學. 勢,更將使中國所獲得的關鍵地位亦將回饋到其政治影響力上面。不過,更重要 的或許是中國將如何把經此過程所累積起來的能量,透過對外政策的制定與施. ‧. 行,投射到全球結構的各個角落,從而形成實踐自身國家利益,並影響下一階段. sit. y. Nat. 國際權力結構變遷的起點。. al. er. io. 因此,中共所強調的「獨立自主」,體現在對外政策中,我們大致可分為四. v. n. 種關係:首先是中國與主要大國之間的關係(大國外交),其次是中國與中小國家. Ch. engchi. i n U. 之間的關係(南南外交),再者,是如何利國際環境以解決國家發展要求的關係(周 邊外交與能源外交),最後則是中國與當前全球事務或結構變遷發展進程之間的 關係(柔性外交與新型外交) ;由前述括號中所暗示的政策衍生性來看,當不難發 現獨立自主概念的地位及其廣泛影響。 國際政治學者認為,對外政策是一個內外環境因素互動下的產物;「外交」 則被視為國家實施外交政策的主要工具。因此,當我們探討中共的「大國外交」 時,我們首先要問,中共對外政策的目標和利益是什麼?中共的「大國外交」能 否達成中共的政策目標和獲取中共的外交利益?其次,談到國際環境因素對中共 對外的影響,我們必須了解中共對國際情勢變化的認知,尤其是中共眼中的「大. 27.

(34) 國」 ,在國際戰略格局扮演的角色為何?至於國內環境因素方面,我們關心的是中 共的「能力」、「政治」和「意識形態」,對於中共對外政策和「大國外交」的形 成,究竟發揮了多大的作用? 而本章將就順應此一情勢發展所導出的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作一探討,由外而 內的分析其背景與目的、內容與特點以及作用與影響。. 第一節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背景與目的 外交係指國家為實現對外政策而進行的對外活動。數千年的中國外交既有. 政 治 大 的同時,也不乏值得反思和反省的教訓。特殊的國情決定了中國的特色外交。 立. 古代的輝煌,也有近代的彷徨。中共建政 60 多年以來在外交取得相對可觀成績 1. 中共本身認為,中國不是現有國際體系的挑戰者,而是現行國際體系的參與. ‧ 國. 學. 者、建設者以及貢獻者。世界歷史上,新崛起的大國都試圖挑戰國際體系,修正. ‧. 國際體系,顛覆國際秩序,以暴力推翻國際結構。中國同歷史上任何大國崛起的. y. Nat. 形式不同,中國是和平崛起,不搞擴張,不搞強權,不謀霸權,是國際社會負責. n. 一、 「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背景. Ch. sit. io. al. 2. er. 任的大國,中國尊重國際制度並參與多邊規則。. engchi. i n U. v.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共在經濟上取得巨大發展成就,與世界的關係發生了歷 史性變化。當代中國越來越離不開世界,世界也越來越需要中國。國際社會更加 重視中國的地位和影響,重視加強與的中國合作。同時,由於意識形態、價值理 念的差異、冷戰思維的作祟及對中國快速發展的不適應,國際上對中國的偏見、 誤解和疑慮仍然存在,「中國威脅論」、「中國責任論」、「中國強硬論」、「中國傲 慢論」層出不窮。面對複雜的外部輿論環境,中共認為,必須通過開展公共外交, 積極引導國際社會樹立客觀全面的「中國觀」,更多地理解中國的歷史文化、發 1. 楊潔勉,「中國特色外交的實踐自覺和理論自覺」,外交評論,2014 年第 1 期,頁 5-12。 孔根红,「中國特色大國外交:應著力處理好十個重要關係—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外交工作 重要講話的體會」,毛澤東鄧小平理論研究,2015 年 12 期,頁 73-82。 2. 28.

(35) 展道路、治國理念、內外政策,樹立和維護中國和平、發展、合作、負責任的國 家形象,不斷增強國際話語權,確保國家發展戰略和外交方針政策順利實施。3 習近平接掌政權後,外交政策比過去更為主動、更為自信,而且更重視國際 制度建設的參與。美國 2011 年所採取的「重返亞太」或「戰略再平衡」雖然不 一定有心有力,但給予了中國大陸類似蘇聯末年的危機感,也給予了中國政府樹 立危機感的難得機會。加上亞洲金融風暴後,中國國力持續上升,美國國力則在 下降,使得中國不但完全拋棄「韜光養晦」,甚至連江澤民時代的「因勢利導」 和胡錦濤時代的「和平發展」也不大看重,因為當下的中國,已不希望等待「國. 政 治 大 的自信,去自己建構一個「勢」 ,去取其「利」 。這都使得習近平時代的新外交政 立 際形勢」出現,其國力之進一步上揚,亦不容許其繼續「因勢」,並已有了足夠. 策,出現改變。4. ‧ 國. 學. 相較於胡錦濤時期,習近平時期的國際安全態勢是更為嚴峻的,他面對著民. ‧. 族主義風潮、維護主權與核心利益及國際形象的多重壓力,確實需要有一套能夠. y. Nat. 統籌兼顧各方利益的大國外交理論與政策。在提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之前,. er. io. sit. 中共領導階層未曾公開詮釋「大國外交」政策的內涵,只強調繼續奉行獨立自主 的和平外交與重申絕不恃強稱霸的政策。此舉旨在低調印證中共面對大國自覺與. al. n. v i n 承擔的心態調整過程當中,依然謹慎思考建構 21 世紀新型大國關係的路徑,也 Ch engchi U 就是未來的中國要如何走。. 當 2013 年 3 月 19 日北京<環球時報>在一篇標題為<應構建有中國特色的大 國外交>的社論中寫道:「中國正站到綜合國力世界第一的位置,面對的戰略挑戰 只會增加,不會減少。因此,中國需要有更大的外交謀略支持今後的發展。」之 後,有關當局開始積極啟動廣泛聽取學術界和智庫機構的意見,構建以「中」美 關係為中心的習近平式的「大國外交」。而負責此項工作的即是中央政策研究室. 3. 楊潔篪,「努力開拓中國特色公共外交新局面」,求是雜誌,2011 年 4 期,頁 43-46。 沈旭暉,「點評中國:習近平時代中國外交的十大特色」,BBC 中文網,2015 年 11 月 16 日。 http://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a/2015/11/151116_cr_xijinping_diplomacy,2016 年 1 月 10 日檢 索。. 4. 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張意欣 女 財政部 國庫署副組長 輔仁大學統計學系

應標示中華民國製造或中華民國台灣製造,...但輸往美國以外之無邦交國 家或地區者,得標示台灣製造或同義之外文」規定,廠商出口本國產製之貨品

一、依行政院一百十一年 一月四日核定國發會 提送之「強化優秀僑 外生留臺工作行動計 畫」 ,將取得我國副學 士學位僑外生納入評 點制適用,並以自我 國產業發展所需之相 關科系畢

目前全世界生產結構存在全球供應鍊的整合體系,在 這種環境下,土國相信保護主義的形成亦對實施保護

國立政治大學應用數學系 林景隆 教授 國立成功大學數學系 許元春召集人.

在國外從A國將外國製造貨品出口至B國 可能受 出口管理法規規範,前提是外國製 造貨品:.

為加入歐盟,土國長期以來執行與歐盟經貿市場調和政 策,歐盟亦成為土國最大外資來源、最大外銷市場。土 歐於

2018 年,美國 Bowan 在匹茲堡殺掉 12 個猶太人。2017 年,加拿大 Bissoonett 在 魁北克殺死 6 位穆斯林。2015 年,美國 Roof 在南科羅萊那殺死 9 位黑人基督徒。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