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1224 數列級數解答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1224 數列級數解答"

Copied!
4
52
3
顯示更多 ( 頁)

全文

(1)

- 1 -

1224 數列級數 姓名 座號

一、單選題 (25 題 每題 4 分 共 100 分)

( )1.設i 1,若級數 50 3 1 ( )n n i a bi   

,則 a  2b  (A)  1 (B)  3 (C)1 (D)3 【095 年歷屆試題.】 解答 B 解析 50 50 3 2 3 50 1 1 ( )n ( )n ( ) ( ) ( ) ( ) n n i i i i i i             

 [(  i)  (  1)  i  1]  [(  i)  (  1)  i  1]  …  [(  i)  (  1)  i  1]  (  i)  (  1)  0  0 … 0  i  1   1  i  a  bi 即 a   1,b   1 ∴ a  2b   3 ( )2.設 p、q 為二相異正整數,且 an為一等差數列的第 n 項。若 ap  q,aq  p,則 ap q  (A)0 (B)p (C)q (D)p  q 【098 年歷屆試題.】 解答 A 解析 an為等差數列的第 n 項 設首項 a1,公差 d ∵ ap  q ∴ a1  (p  1)d  q… ∵ aq  p ∴ a1  (q  1)d  p… 由   (p  q)d  q  p d q p 1 p q      d   1 代回 a1  (p  1)(  1)  q  a1  p  q  1 因此 ap q  a1  (p  q  1)d  (p  q  1)  (p  q  1)  (  1)  0 ( )3.求 102 到 2013 之間,個位數字為 7 的正整數共有幾個? (A)190 (B)191 (C)192 (D)193 【102 年歷屆試題.】 解答 B 解析 在 102 到 2013 之間,個位數字為 7 的正整數有 107,117,127,137,…,2007 這些數字可以形成等差數列an,其中首項 a1  107,公差 d  10,第 n 項 an  2007 則 2007  107  (n  1)  10  n  191 故個位數字為 7 的正整數共有 191 個 ( )4.已知等差數列:7, 2, 3 , 8, ,若首項為a ,公差為 d ,則1 3a14d? (A)1 (B) 2 (C) 3 (D) 4 【隨堂測驗.】 解答 A 解析 首項a17,公差d   2 7 5 則3a14d      3 7 4

 

5 1 ( )5.下列各數列,何者不是等比數列? (A) 3, 3,3, 3  (B) 5,25,125,625 (C) 2 2 2 2 2 ,4 ,8 ,16 (D)3 ,6 ,9 ,12 2 2 2 2 【隨堂測驗.】 解答 D 解析 (A)公比為1 (B)公比為5 (C)公比為4 (D)後項與前項的比值並不一致 ( )6.若 a、5、b、c、d、  3 成等差,則公差為 (A)  1 (B)  4 (C)  2 (D)2 【龍騰自命題.】

(2)

- 2 - 解答 C 解析 公差 3 5 2 4      ( )7.求 1 至 153 之間,所有 4 的倍數總和為 (A)798 (B)2964 (C)2980 (D)3012 【龍騰自命題.】 解答 B 解析 所求  4  1  4  2 … 4  38  4(1  2  3 … 38)  2964 ( )8.設一等比數列第 4 項為 2,第 7 項為1 4,則公比為 (A) 1 4 (B) 1 8 (C)1 (D) 1 2 【龍騰自命題.】 解答 D ( )9.若 1 n n i i S a  

,已知 Sn  n2  3n,則 a20  (A)23 (B)46 (C)64 (D)42 【龍騰自命題.】 解答 D 解析 a20  S20  S19  202  3  20  192  3  19  42 ( )10.在 5 與 320 之間加入 5 個正數,使之成為等比數列,則其公比為何? (A) 5 (B) 4 (C) 3 (D) 2 【隨堂測驗.】 解答 D 解析 設公比為r,由題意知首項為 5,第 7 項為 320, 則5r7 1 320r664 2 r    (負不合,∵ 均為正數) 故公比為 2 ( )11.從 1 到 10 的自然數中,任取三個相異的數字,由小到大排列,最多能排出幾組不同的等比數列? (A)3 組 (B)4 組 (C)6 組 (D)7 組 【龍騰自命題.】 解答 B 解析 有 1、2、4;1、3、9;2、4、8;4、6、9 共四組 ( )12.若 1  2  4  8 … 2n  1000,則 n 之最小整數值為 (A)8 (B)9 (C)10 (D)11 【龍騰自命題.】 解答 B 解析 1 2 1 1 2 4 8 2 1000 2 1 n n          2n  1  1001  n  1 最小整數值為 10  n 最小整數值為 9 ( )13.問 11 2 2k k

的和為 (A)508 (B)1020 (C)2044 (D)4092 【龍騰自命題.】 解答 D 解析 11 2 10 2 3 11 12 2 2 (2 1) 2 2 2 2 2 4 4096 4 4092 2 1 k k            

( )14.設一等比數列之公比為 r,若其前 n 項和為 Sn,已知 S10  5,S20  15,則 S40  (A)75 (B)20 (C)30 (D)25 【龍騰自命題.】 解答 A 解析 ∵ 10 10 ( 1) 5 1 a r S r     , 20 20 ( 1) 15 1 a r S r    

(3)

- 3 - ∴ 20 10 1 3 1 r r     r 10  1  3  r10  2 ∵ 5 1 a r  ∴ 40 4 40 ( 1) 5 (2 1) 75 1 a r S r        ( )15.設一等差數列之第 5 項為 19,第 9 項為 35,則前 10 項之和為 (A)210 (B)310 (C)410 (D)510 【龍騰自命題.】 解答 A ( )16.問級數 5 1 (2 3) k k  

的和為 (A)15 (B)17 (C)13 (D)19 【龍騰自命題.】 解答 A 解析 5 1 (2 3) ( 1) 1 3 5 7 15 k k         

( )17.若兩等差級數,前 n 項和之比為(3n  1):(7n  1),則兩數列第 7 項之比為 (A)11:24 (B)13:27 (C)3:7 (D)4:9 【龍騰自命題.】 解答 D 解析 ∵ a7:b7  13a7:13b7  S13:S'13  [3(13)  1]:[7(13)  1]  4:9 ( )18.在1 4和 4 81之間插入 3 個正數,使這 5 個數成等比數列,則此等比數列的公比為 (A) 2 3 (B) 3 4 (C) 3 2 (D) 4 3 【龍騰自命題.】 解答 A 解析 1 1 4 a  , 5 4 81 a   4 1 4 814r  2 3 r  (負不合) ( )19.在1 4和 4 81之間插入 3 個正數,使這 5 個數成等比數列,則插入的第三數為 (A) 1 6 (B) 1 9 (C) 2 16 (D) 2 27 【龍騰自命題.】 解答 D 解析 1 1 4 a  , 5 4 81 a   4 1 4 814r  2 3 r  (負不合) 插入的第三數為 3 3 4 1 1 2 2 ( ) 4 3 27 aa r    ( )20.設 10 1 7 k k a  

, 10 1 13 k k b  

,則 10 1 (5 k 3 k 4) k a b    

(A)34 (B)39 (C)44 (D)49 【龍騰自命題.】 解答 A ( )21.一等差數列第 3 項是  18,第 12 項是 9,此等差數列自第幾項開始為正數? (A)9 (B)10 (C)11 (D)12 【龍騰自命題.】 解答 B ( )22.1 到 300 之間 13 的倍數有幾個? (A)23 (B)24 (C)25 (D)26 【龍騰自命題.】 解答 A 解析 設有 n 個 13 的倍數 an  a1  (n  1)d  299  13  (n  1)  13  n  23 ( )23.一等差數列第 4 項是 51,第 9 項是 31,則此數列第幾項是  53? (A)26 (B)29 (C)30 (D)33 【龍騰自命題.】 解答 C

(4)

- 4 - ( )24.一等差數列第 4 項是 51,第 9 項是 31,則此數列自第幾項開始為負數? (A)16 (B)17 (C)18 (D)19 【龍騰自命題.】 解答 B ( )25.設a、 b 、c三數成等比數列,且滿足a b c  9及 2 2 2 189 abc,則等比中項 b (A) 6 (B) 2 (C)1 2 (D) 6 【106 年歷屆試題.】 解答 A 解析 〈法一〉 ∵ abc成等比數列 ∴ 2 bac 2 2 2 189 abc   a2c2189b2 9 a b c    a c  9 b

a c

 

2 9 b

2  2 2 2 2 81 18 aacc   b b 

a2c2

2 ac81 18b b  2 

2

189 b 2b2 81 18b b  2  18b 108  b 6 〈法二〉 設等比數列abc的公比為rbar, 2 car 9 a b c    2 9 aarar  

2

1 9 a  r r  2 2 2 189 abc   2

 

2

 

2 2 189 aarar   a2a r2 2a r2 4189  2

2 4

1 189 arr  :

2 2 4 2 1 189 9 1 a r r a r r      



2 2 2 2 1 1 21 1 a r r r r a r r        

2 1 21 a  r r   2 21 aarar   :2ar 12  ar 6 ∵ barb 6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寫出等差數列 2kK1

三十、會計科目共分四級,其編號第一級科目為一位數(如 1-資產),第二級科目 為二位數(如 11-流動資產) ,第三級科目為四位數(如 1101-現金)

Weierstrass 是用級數來研究與刻劃複變函數的性質, 在第一講與第二講中我們已提到全 純函數的冪 級數展開, 以及 Weierstrass M -

生成函數 (generating function) 是藉由冪級數中的係數來呈現數列, 是研究數列性質非 常有用的工具。 他能用於解很多不同類型的計數 (組合)

在次數分配表中,從各組的次數最小一組,逐一向次數較大一組依序

特色課程名稱 開課年級 開課堂數 學分數 課程內容 科學閱讀理解寫作 高一選修課程

整數數量乘以分數, 理解為將整數(例如: 9個) 數量按分母(例如: 3)均分, 並按分子(例如: 1) 取多少份,

所以 10 個數字 個數字 個數字 個數字 pattern 就產生 就產生 就產生 就產生 10 列資料 列資料 列資料 列資料 ( 每一橫 每一橫 每一橫

[r]

[r]

3級 2級 3級 2級 3級 2級 3級 2級 3級

明龍計算一題兩個數相加的數學題目,不小心算成了相減,所得到的答

[r]

[r]

[r]

[r]

[r]

[r]

在【逐步解析 1】中,共需要輸入 2 個答案,為了避免「後面 輸入的答案(數學分數)」取代「前面的答案(國文分數)」,我 們要利用 2 個不同的變數來區別兩者,並以變數

將一群統計資料由小而大排成一列,則中位數(Me)前段數值之中位數稱為第 一四分位數(Q1),中位數(Me)後段數值之中位數稱為第三四分位數(Q3),而中

如圖,已知平面上不共線 A、B、D 三點,小明利用尺規作 圖找出另一點 C,使得四邊形 ABCD

如圖,已知平面上不共線 A、B、D 三點,小明利用尺規作 圖找出另一點 C,使得四邊形 ABCD

軟技術 偏向藝術 (art) ,包 括有:談判技巧、溝 通能力、激勵、決 策、創新思考、團隊 建立、壓力處理、商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