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數位個別指導模式成效之比較-以「面積的估算」單元為例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數位個別指導模式成效之比較-以「面積的估算」單元為例"

Copied!
12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數位個別指導模式成效之比較-以「面積的估算」單元為例

王雪芳 丁境蔚 施淑娟 許天維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 國立台中教育大學 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 snowdmdm@yahoo.co

m.tw ilikefion@yahoo.com.tw ssc@mail.ntcu.edu.tw sheu@mail.ntcu.edu.tw

摘要

本研究以國小六年級為對象,將 數學領域「面積的估算」單元做為教 學內容,自編教材,進行電腦化適性 測驗,利用貝氏網路診斷學生錯誤類 型後,再進行個別化的適性補救教 學。本研究比較不同教學模式對於學 生的教學成效及補救教學的成效,結 果顯示,進行一對一個別指導模式有 利於教學的成效;而個別指導模式對 於中低分組的學生,在補救教學上有 較好的成效。 關鍵詞:面積的估算、適性測驗、貝 氏網路

一、緒論

評量是個時常被用來瞭解學童學 習情況的工具。教師可以藉著評量來 瞭解學童在學習特定範圍之後的困難 所在,並加以補救教學,讓學童能在 其學習時得到最佳的協助。然而教師 在進行評量時,常遇到診斷測驗的編 製的問題,施測後計分及記錄的問 題,如何根據測驗結果進行適當補救 教學的問題(郭伯臣,[2])。 除此之外,教師必須在有限的教 學時間範圍內,完成編定的教學進 度,再施以診斷測驗來得知學童的學 習成就和困難,以利補救教學之進 行。但是課程緊湊的教學現場,教師 想要挪時間進行補救教學,就有一定 的困難,倘若還要針對學生的錯誤概 念個別進行補救教學,更是難上加難。 另外,傳統評量沒有與之配套的 補救教學教材,所以教師經常無法進 行及時且有效之補救教學,進而影響 到學童日後的學習。 貝氏網路是近年來在人工智慧領 域應用十分廣泛的判斷工具,它提供 了強而有力的機率推理模式,可將學 生受測資料與專家知識結構結合起 來,有效預測學生學習概念的有無, 並能正確的推論變數間的關係。由於 貝氏網路具有如此強大的功能,因此 許多研究[7][8][22]積極的將它應用在 評量學生特定認知能力上,來偵測學 生的迷思概念。 傳統以班級為單位的教學及補救 的方式已逐漸不符合時代潮流。現在 先進國家都為學童量身訂製適性化與 個別化的教學、測驗與補救方式,可 以節省學習時間與增進學習成效,藉 由電腦化適性診斷測驗並配合補救教 學可以達到這個目的。 歷年來數學課程的修訂,「幾何」 從零散分佈的知識,到目前九年一貫 數學領域正式綱要中的完整主題(教 育部,[12]),可知「幾何」教材的重 要性。但是將「幾何」納入正式課程 綱要至今,仍有許多研究明白指出「幾 何」有待其改進之處。 鑑於此,本研究嘗試以九年一貫 課程正式綱要之數學領域的能力指標

(2)

「能以適當的正方形單位,對曲線圍 成的平面區域估算其面積」設計一套 「面積的估算」教材內容,並研發出 提供教師於學童完成電腦化適性測驗 後,進行補救教學之用的數位個別指 導教材,且透過一對一、一對二及團 班實驗探討不同教學模式對學習效果 的差異。

二、文獻探討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於建立一套 以九年一貫課程正式綱要之能力指標 「能以適當的正方形單位,對曲線圍 成的平面區域估算其面積」為基礎的 教材內容、試題,和數位個別指導教 材,並評估「面積的估算」單元教材 內容、不同教學模式之成效。以下針 對研究主題,以試題結構理論、貝氏 網路、以貝氏網路為基礎之電腦化適 性測驗、面積的估算教材概念分析及 補救教學加以闡述。 (一) 試題結構理論 郭伯臣、謝友振、張峻豪、蔡坤 穎[10]指出使用良好的試題結構,可有 效降低施測題數,該研究中比較了三 種估計試題結構方法,「順序理論」 (ordering theory, OT [16] )、「試題關聯 結 構 分 析 法 」 (item relationship structure analysis, IRS[22]) 及 Diagnosys[12],研究結果顯示,使用 OT 結構之適性測驗選題策略,所需訓 練樣本較少與可節省較多施測題數, 優於IRS 與 Diagnosys,故本研究採用 OT 順序理論技術來估計試題結構,並 用於適性測驗流程之建立。茲將此理 論敘述於下。 令X=( ,X X1 2, ,L Xn)表示一個向量 包含n 個二元試題成績變數,每一個 受試者者作答n 題得到一個 0 與 1 的 向量x=( , , , )x x1 2L xn 之後,試題 j 跟 k 的聯合邊界機率(the joint and marginal probabilities)可以如表 1 表示。 表1 試題 j 與試題 k 之機率四分割表 順序理論OT,令 ε ε* = ( =0, =1)< k j jk PX X ,且 0.02 0.04 ε ≤ ≤ 故試題j 能夠向試題 k 連結。而兩者之 間的關係可以被紀錄成XjXk,這也 表示若XjXk不可或缺的條件。 在OT 中,若XjXkXkXj, 則兩者的關係可以表示成XjXk,而 且這樣表示試題j 與試題 k 是等價的。 茲以圖1 來說明: 圖1. 利用知識或試題結構如何節省施 測試題 假設要瞭解學生學習某單元後之 剖面圖需要以試題A 到 I 來進行測 量,在傳統紙筆測驗中試題A 到 I(共 九題)皆需施測。假設有一試題順序 結構如圖1 所示,其中 B→A 表示試 題A 為試題 B 之上位試題,如果答對 試題A 則試題 B 也會答對,以試題順 序結構為基礎之適性測驗流程中,如 受試者答錯A 試題則需進一步測量試 題B、C 及其子試題,以診斷學生之 真正迷思概念。如C 對 B 錯,則認定 C 下之所有試題蘊含的概念皆已精 Item k 1 = k X Xk =0 Total 1 j X = P X( j=1,Xk=1) P X( j=1,Xk =0) P X( j=1) 0 j X = P X( j=0,Xk=1)P X( j=0,Xk=0) P X( j=0) Item j Total P X( k=1) P X( k=0) 1 A B C D E F G H I

(3)

熟,不必再測,僅需再施測D、E,可

節省F、G、H、I 四題。 (二)貝氏網路

貝 氏 網 路 也 叫 做 貝 氏 信 念 網 路 (Bayesian belief networks)、因果關係網 路 (casual networks) 、 機 率 網 路 (probabilistic networks)或者為知識地 圖(knowledge map),主要以有向的無 迴路圖 (directed acycle graph, DAG) 為基礎,應用其變數之間的因果關係 與其相互影響的機率。完整的貝氏網 路包含二個部分,分別是節點(node) 及連結(link)。在貝氏網路中,節點代 表欲研究的變項;連結代表的是變項 之間的相互關係。連結的有無即代表 其節點之間的關係是否為條件相依或 條件獨立的情形,其影響程度則是以 條件機率來表徵。 (三)以貝氏網路為基礎之電腦化適性 測驗 本研究是以貝氏網路為基礎的電 腦化適性測驗為核心概念,作為診斷 測驗之用,因此必須先了解其模式及 內涵,故本節將就診斷測驗、電腦化 適性測驗做深入的介紹。 1. 診斷測驗概述 陳英豪,吳裕益(1995,[9])提到, 測驗若依實施的時機和功能可分為安 置測驗、形成性測驗、診斷測驗、與 總結性測驗。而診斷學習能力的步驟 為: (1)透過查看習作、利用上台作答、採 用問答,口頭說明等方式,決定學 生是否存在學習困難。 (2)透過觀察、測驗診斷描述學童學習 困難的情境及問題。 (3)找出學習困難的原因 (4)擬定補救教學計畫 (5)依計畫實施補救教學 (6)定期檢討、評鑑、記錄、追蹤 目前診斷測驗大多採紙筆測驗的 方式進行,但之後分析太花時間,浪 費施測者的時間與精力,且資料也可 能失去時效性,無法給予受試者及時 且有效的回饋。如果採用電腦診斷測 驗,施測完立刻經由電腦分析,馬上 得知測驗的結果,既省時又省力,是 目前多方亟欲研究的診斷工具。 2. 電腦化適性測驗 郭伯臣(2004,[3])的國科會專題 研究「國小數學科電腦化適性診斷測 驗(II)」提到,一般而言,電腦化適性 測驗可分為二大類:一是以試題反應 理論(item response theory, IRT)為基礎 [25],另一則是以知識或試題結構為基 礎[17][20][21][24][26]。以知識及試題 結構為基礎的電腦化適性測驗具有診 斷學生錯誤概念的功能,即依據學童 學習教材內容後所形成的知識結構設 計適性化測驗流程,提供適當的試題 給不同的受試者作答,藉此節省試題 的數量。最後有所有作答反應時,再 以貝氏網路作為推論工具,可精準的 推論出學生的錯誤概念。楊智為 、 劉 育隆、楊晉民、 曾彥鈞[15]研究結合 了試題順序理論與貝氏網路的電腦適 性測驗,且接近全部試題的貝氏網路 辨識率。其研究也達到節省施測題 數,進而節省施測時間,且能有一定 的辨識率。 (四)面積的估算教材概念分析 本研究以九年一貫正式綱要的數 學領域能力指標「能以適當的正方形 單位,對曲線圍成的平面區域估算其 面積」設計一套完整的單元教材、測 驗內容及補救教學教材,以下將針對 面積的估測概念、面積概念的迷思分 別探討。 1. 面積的估測概念 估測可以分為估算(computational estimation)和估量(estimating measures

(4)

and estimating numerosity)兩種。估算 是一種猜出合理近似值的技能;估量 則是在不使用工具的情形下,以某種 方法推論出該度量的過程。[19]因此, 認為估測是一種可以訓練、培養的猜 測活動,它能在未知數量前,進行估 量的活動。 面積的估測就是為了建立面積量 感所從事的活動。例如:透過操作活 動,學童經驗到 1 公分的正方形,面 積是 1 平方公分;百格板用了 100 個 邊長 1 公分的正方形才能蓋滿,所以 一個百格板的面積為100 平方公分;1 平方公尺則用了 100 個百格板才能蓋 滿,所以 1 平方公尺的面積是 100 個 100 平方公分組合起來,也就是 10000 平方公分。透過訓練活動,使得單位 間的轉換不再是「記憶公式」,而是單 位量之間的「量感的轉換與描述」。學 童就容易瞭解平方公尺等於 10000 平 方公分的意義,並且會選擇適切的單 位量進行面積的測量。 2. 面積概念的迷思 迷思概念是思考與判斷錯誤所造 成的,也是造成學習障礙的最大原因 (陳鉪逸,[11])因此教師必須瞭解學 童的迷思概念,透過學生的表現、解 題策略中觀察他們的真實狀況,依照 實際的情形,設計補救教學,用以導 正學生的迷思概念。 許多關於面積概念的研究文獻中 顯示國中、小學童的面積概念經常出 現一些迷思概念,整理如下: (1)缺乏面積的保留概念:學童容易受 到視覺或圖形旋轉的影響,而無法 了解面積的保留性質。 (2)面積單位的錯誤:學童對於面積單 位常會和長度單位混淆。 (3)不了解單位與測量的關係:學童會 以點數圖形的單位格子作為其面 積,而沒有發現給定單位方格的大 小。 (4)學童估測與實測的能力不足:學童 會有高估面積較小的規則圖形情形 發生。 (5)解題時依賴面積公式及不了解面積 公式:高年級學童有時會為了遷就 欲使用的公式,自行更換題目中已 知的條件。甚至是誤用面積公式及 題目中無關的訊息。 (6)不了解不規則圖形的面積計算:學 童在使用百格板點數面積時,會將 未滿一格的圖形當成一格或是省略 不計算。 (五)補救教學 (1)補救教學的意義:教師透過診斷測 驗診斷出學童的學習困難後,針對 診斷結果所進行的教學活動。補救 教學是一種「評量Æ教學Æ再評量」 的循環歷程(高金水,[1])。 (2)補救教學的對象:目前學校補救教 學的對象,是針對學科成績在全校 平均數負一個標準差以下者,或成 績在全班後百分之五者(張新仁、 邱上真、李素慧,[13])。 (3)補救教學的原則(許天威,[6]): 運用診斷測驗結果設計教學;多元 化的教材與教學法;考慮學童個別 化差異;教師積極投入的程度;多 元化的評量方法;持續觀察學生的 學習表現予以評量;指導學習;早 期鑑定。 (4)補救教學模式:張新仁、邱上真、 李素慧[14]指出,使用直接教學法、 合作式學習、精熟教學及個別化教 學等教學模式,能夠有效幫助低成 就學生。除此之外,近來電腦輔助 教學也常用於補救教學,優點是能 製造學童積極的學習態度,提高學 童的學習動機,容易達到教學目標。 本研究中的數位個別指導,其意 義與個別化補救教學模式雷同。透過 診斷測驗,了解學童的錯誤所在,針 對學童個別的錯誤概念進行數位個別

(5)

指導,以達概念的澄清與精熟。

三、實驗方法與步驟

以 下 就 整 個 研 究 對 象 、 研 究 工 具、實驗設計、研究流程和資料處理 與分析加以討論,內容說明如下: (一) 研究對象 1. 紙筆測驗(預試):紙筆測驗採方便 抽樣,對象為95 學年度高雄市國小 六年級學生共10 個班級,有效樣本 共計209 人。 2. 電腦適性化診斷測驗 (正式施測): 電腦適性化診斷測驗採方便抽樣,對 象為台中縣市即將升上六年級的國 小學生,共計91 名學生為研究對象。 (二) 研究工具 依研究目的之需要,本研究所使 用的工具包括「診斷測驗」、「學生 試題結構」、「電腦化適性診斷測驗 系統」、「數位個別指導教材」,分 別說明如下: 1. 診斷測驗:先將教材內容依據「電 腦化適性診斷測驗之研究」(陳怡 如、吳慧珉、黃碧雲,[10])試題化 方法,建立適性測驗題庫,以達成 編製以知識結構為基礎之適性測驗 的目的。 2. 學生試題結構:以試題順序理論, 分析學生的試題結構關係,建立單 元內的選題策略結構。 3. 電腦化適性診斷測驗系統:將測驗 利用以貝氏網路為基礎的適性診斷 測驗系統進行,達到省時省題的線 上測驗。 4. 數位個別指導教材:先建立整合了 學生試題結構與專家知識結構的補 教教學結構,進而編製適合個別指 導使用的補救教學教材。 (三) 實驗設計 為了評估「面積的估算」單元教 材內容、數位個別指導教材及不同教 學模式之成效,利用「電腦適性化測 驗系統」(郭伯臣、何政翰,[4])設 計一套實驗,採準實驗設計,實驗變 因設計如表2 實驗步驟如下: 表2 實驗變因設計表 組 別 實驗變因 不同教學 模式 補救教學 依據 實驗 控制 實 驗 組 I 一 位 個 指 師 對 一 位 學生 實 驗 組 II 一 位 個 指 師 對 二 位 學生 個別 診斷 報告 使用 相同 單元 教材 及數 位個 別指 導教 材 對 照 組 一 位 個 指 師 對 全 班 學生 錯誤概念 次數表 (四) 實驗流程 本研究的實驗流程設計,首先, 在教學前,先進行第一次測驗,稱為 起點行為檢測,此測驗目的為檢測學 生在學習前的數學能力成績。接者進 行單元的教學活動,共分為三組進 行,實驗組為個別指導模式,對照組 則是傳統的團班教學設計。在教學活 動後,進行第二次的測驗,也就是前 測,實驗組的個別指導教師根據診斷 結果,進行適性的補救教學;對照組 則只有整各班級的錯誤概念累積次數 表。在補救教學活動之後,進行第三 次測驗,也就是後測,以便檢驗補救 教學的成效。 本實驗流程圖2 如下:

(6)

(五) 資料處理與分析 本研究主要目的是要探討在不同 教學模式下第一次測驗前的課堂教學 之成效與在不同教學模式下第一次測 驗(前測)與第二次測驗(後測)間 的補教教學成效。 在某些情況下,會影響實驗結果 的變項即使事先知道,也無法用實驗 控制方法排除,此時就必須用統計控 制方法排除此變項的影響,這種方法 就是共變數分析(ANCOVA)。共變數分 析是變異數分析和直線回歸的合併使 用,先利用直線迴歸將共變量的影響 排除,再利用變異數分析來考驗各組 平均數之間是否有差異存在。 在使用ANCOVA 之前,必須先對 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進行考驗,若未 達顯著水準(>0.05),表示各組組內迴 歸線互為平行,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 假設獲得支持,可以進行共變數分析。

四、研究結果

(一) 單元教材之不同教學模式成效 主要是利用起點行為測驗及電腦 適性測驗的前測的結果來檢驗不同教 學模式之下,「面積的估算」單元教 材是否具有成效。實驗過程中,限制 個指師必須完全依照教學指引中所明 列的方法、內容、步驟進行指導,盡 量將個指師的人為影響降到最低,以 瞭解教材的使用成效。 本實驗共有 3 個班級進行「面積 的估算」單元教學,扣除無效樣本, 有效樣本為85 位學生,再以不同教學 模式及不同個別指導模式進行分析, 結果分別如下: 1.依不同教學模式之學生表現分析 表3 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表 來源 自由度 平均 平方和 F 檢定 顯著性 班級* 起點 1 227.06 1.55 .217 誤差 81 146.79 由表 3 可知,組內迴歸係數同質 性 檢 定 結 果 ,F 值=1.547;p=.217 >.05,表示班級間共變數(起點行為 測驗分數)對依變項(前測分數)進 行迴歸分析時並無顯著差異,也就是 說兩組迴歸線的斜率相同,起點行為 測驗和前測分數間的關係不會因為教 學模式的不同而有差異,符合共變數 內迴歸係數同質性假定,可進行單因 子共變數分析。 表4 誤差變異量的 Levene 檢定等式 F 檢定 分子自由度 分母自由度 顯著性 3.343 1 83 .071 由表 4 可知,p=.071>.05,表示 個別指導與團班之間的變異數檢定為 同質性可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圖 2 施測流程圖 起點行為檢測 受試者 診斷報告 1 對 2 個別指導 後測 診斷報告 1 對 1 個別指導 第三次測驗 前測 第二次測驗 第一次測驗 1 對 2 個別指導 1 對 1 個別指導 團班指導 團班補救 教學模式

(7)

表5 不同教學模式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檢定摘要表 來源 自由 度 平均平 方和 F檢定 顯著 性 個指 與 團班 1 1176.0 7 7.96 .006 誤差 82 147.76 表6 不同教學模式的比較 班級 個數 調整 後平 均數 平均數 差異 (I-J) 標準 誤 顯著 性 個指 (I) 55 85.695 團班 (J) 30 77.910 7.785 2.759 .006 由表5、表 6 可知,在排除起點行 為測驗成績對前測成績的影響後,不 同教學模式(個別指導與團班)對前 測 成 績 的 影 響 效 果 檢 定 之 F 值 = 7.959;p=.006<.05,達到顯著水準, 表示受試學生的前測成績會因為教學 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單因子共變 數分析調整後的平均數,可知「個別 指導」教學模式前測總分的平均數經 調整後為85.695 高於「團班」教學的 77.91,且達到顯著差異,因此可推得 「個別指導」教學模式優於「團班」 教學。 2.依一對一與一對二個別指導模式之 學生表現分析 表7 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表 來源 自由 度 平均平方 和 F檢 定 顯著 性 班級*起點 行為測驗 1 91.51 .905 .346 誤差 51 101.08 由表 7 可知,組內迴歸係數同質 性 檢 定 結 果 ,F 值 = .905 ; p=.346 >.05,表示班級間共變數(起點行為 測驗分數)對依變項(前測分數)進 行迴歸分析時並無顯著差異,也就是 說兩組迴歸線的斜率相同,起點行為 測驗和前測分數間的關係不會因為個 別指導模式的不同而有差異,符合共 變數內迴歸係數同質性假定,可進行 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表8 誤差變異量的 Levene 檢定等式 F 檢定 分子自由度 分母自由度 顯著性 .653 1 53 .423 由表 8 可知,p=.423>.05,表示 不同個別指導模式之間的變異數檢定 為同質性,可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表9 共變數分析檢定摘要表 來源 自由 度 平均平方 和 F檢 定 顯著 性 一對一與 一對二 1 95.72 .949 .335 誤差 52 100.89 表10 不同個別指導教學模式的比較 班級 個 數 調整後 平均數 平均數 差異 (J-I) 標準 誤 顯著 性 一對 一(I) 25 84.070 一對 二(J) 30 86.941 2.871 2.947 .335 由表9、表 10 可知,在排除起點 行為測驗成績對前測成績的影響後, 不同個別指導模式(一對一與一對二)

(8)

對前測成績的影響效果檢定之 F 值 =.949;p=.335>.05,未達到顯著水 準,表示受試學生的前測成績不會因 為個別指導教學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差 異。單因子共變數分析調整後的平均 數,可知「一對二」的個別指導教學 模式前測總分的平均數經調整後為 86.941 高於「一對一」個指教學的 84.070,但未達到顯著差異,因此可推 得「一對一」與「一對二」的不同教 學模式之教學成效並無差異。 (二) 數位個別指導教材的補救教學成 效 本節主要是利用電腦適性測驗的 前、後測的結果來檢驗「面積的估算」 單元的數位個別指導教材是否具有成 效。實驗過程中,限制個指師必須完 全依照教學指引中所明列的方法、內 容、步驟進行指導,盡可能將個指師 人為因素的影響降到最低,以瞭解教 材的使用成效。本實驗共有 3 個班級 進行線上適性測驗,扣除無效樣本, 有效樣本為85 位學生。接下來,依不 同教學模式、不同個別指導模式及高 中低能力分組進行分析。 1.依個別指導與團班之學生表現分析 表11 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表 來源 自由 度 平均平方 和 F檢定 顯著性 班級 * 前測 1 272.8 3.372 .070 誤差 81 80.9 由表11 可知,組內迴歸係數同質 性 檢 定 結 果 ,F 值=3.372;p=.070 >.05,表示班級間共變數(前測分數) 對依變項(後測分數)進行迴歸分析 時並無顯著差異,也就是說兩組迴歸 線的斜率相同,前測和後測分數間的 關係不會因為教學模式的不同而有差 異,符合共變數內迴歸係數同質性假 定,可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表12 誤差變異量的 Levene 檢定等式 F 檢定 分子自由度 分母自由度 顯著性 2.467 1 83 .120 由表12 可知,p=.120>.05,表示 不同教學模式(個別指導與團班)之 間的變異數檢定為同質性可進行單因 子共變數分析。 表13 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檢定摘要表 來源 自由 度 平均平方 和 F檢定 顯著性 個指與 團班 1 1.86 .022 .882 誤差 82 83.3 表14 不同教學模式的比較 班級 個 數 調整後 的平均 數 平均數 差異 (J-I) 標準 誤 顯著 性 個指 (I) 55 87.004 團班 (J) 30 87.325 .321 2.150 .882 由表13、表 14 可知,在排除前測 成績對後測成績的影響後,不同教學 模式(個指與團班)對後測成績的影 響效果檢定之 F 值=2.150;p=.882 >.05,未達到顯著水準,表示受試學 生的後測成績不會因為教學模式的不 同而有所差異。單因子共變數分析調 整後的平均數,可知「團班」教學模 式 後 測 分 數 的 平 均 數 經 調 整 後 為 87.325 高 於 「 個 別 指 導 」 教 學 的 87.004,但未達到顯著差異,因此可推

(9)

得「個別指導」與「團班」教學模式 在數位個別指導教材的補救教學成效 並無差異。 2.依一對一與一對二個別指導之學生 表現分析 表15 組內迴歸係數同質性檢定表 來源 自由度 平均平 方和 F檢定 顯著性 班級* 前測 1 185.10 3.018 .088 誤差 51 61.327 由表15 可知,組內迴歸係數同質 性 檢 定 結 果 ,F 值=3.018;p=.088 >.05,表示班級間共變數(前測分數) 對依變項(後測分數)進行迴歸分析 時並無顯著差異,也就是說兩組迴歸 線的斜率相同,前測和後測分數間的 關係不會因為個指教學模式的不同而 有差異,符合共變數內迴歸係數同質 性假定,可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表16 誤差變異量的 Levene 檢定等式 F 檢定 分子自由度 分母自由度 顯著性 .047 1 53 .829 由表16 可知,p=.829>.05,表示 不同個別指導模式之間的變異數檢定 為同質性,可進行單因子共變數分析。 表17 單因子共變數分析檢定摘要表 來源 自由 度 平均平 方和 F檢 定 顯著 性 一對一與 一對二 1 128.780 2.021 .161 誤差 52 63.707 表18 不同個別指導模式的比較 班級 個 數 調整後 平均數 平均數 差異 (I-J) 標準 誤 顯著 性 一對 一(I) 25 89.96 一對 二(J) 30 86.77 3.181 2.237 .161 由表17、表 18 可知,在排除前測 成績對後測成績的影響後,一對一與 一對二後測成績的影響效果檢定之 p=.161>.05,未達到顯著水準,表示受 試學生的前測成績不會因為個別指導 教學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單因子 共變數分析調整後的平均數,可知「一 對一」的個別指導模式前測總分的平 均數經調整後為89.953 高於「一對二」 個別指導教學的 86.772,但未達到顯 著差異,因此可推得「一對一」與「一 對二」不同個別指導教學模式在數位 個別指導教材的補救教學成效並無差 異。 3.依低、中、高能力分組之學生表現分 析 此部分將受試學生依前測成績分 成三組,前33%當作高能力組,後 33 %當作低能力組,其餘為中能力組, 比較這三組學生的進步情形。分析數 據如表19 所示: 表19 不同能力學生平均進步分數表 教學模式 一對一 教學 一對二 教學 團班教學 依起點行 為測驗分 組 平均 進步 分數 人 數 平均 進步 分數 人 數 平均 進步 分數 人 數 低能力組 16.25 8 2.4 10 14.1 10 中能力組 5.89 9 0 10 2.8 9 高能力組 -3.13 8 -4 10 0.9 10 合計 25 30 29

(10)

由表19 可知,「一對一教學模式」 之低能力組的平均進步分數最多,進 步16.25 分,其次是中能力組,高能力 組反而平均退步3 分;「一對二教學模 式」學生人數僅低能力組平均進步2.4 分,高能力組反而平均退步4 分;「團 班教學模式」中,低能力組進步最多, 平均進步14.1 分,中能力組次之,最 後是高能力組。

五、結論與建議

本研究透過知識結構分析法,將 九年一貫課程正式綱要之數學領域的 能力指標「能以適當的正方形單位, 對曲線圍成的平面區域估算其面積」 設計一套「面積的估算」教材內容, 並研發進行補救教學之用的數位個別 指導教材,以國小六年級學童為研究 對象,進行不同教學模式的教學活 動、電腦化適性測驗和數位個別指 導,依所得資料分析單元教材、補救 教學的成效及比較不同教學模式的差 異。以下先根據研究目的與結果提出 結論,之後則提出建議,以供未來研 究之參考。 (一)研究結論:根據本研究施測流 程、實驗及結果分析,得到以下結論: 1.單元教材之不同教學模式成效: (1)不同教學模式之教學成效:在排除 起點行為測驗成績對前測成績的影 響後,受試學生的前測成績會因為 教學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且達 到顯著水準,個別指導教學模式之 教學成效明顯優於團班教學模式。 (2)不同個別指導模式之教學成效:在 排除起點行為測驗成績對前測成績 的影響後,受試學生的前測成績不 會因為個指教學模式的不同而有所 差異,「一對一」與「一對二」個別 指導模式之教學成效並無差異。 2.數位個別指導教材之不同教學模式 成效: 就教學模式而言,使用此套教材 進行一對一、一對二個別指導與團班 教學,學生的成績都略有進步。個別 指導師依據學生個別學習診斷書進行 個別補救,團班指導師則透過重點錯 誤人數統計表,由錯誤率最高的重點 開始補救,同時針對多數的學生進行 錯誤概念的澄清,因此,教學效率提 高。即數位個別指導教材適用於不同 的指導模式。 (1)不同教學模式之教學成效:在排除 前測成績對後測成績的影響後,受 試學生的後測成績不會因為教學模 式的不同而有所差異,「個別指導」 與「團班」不同教學模式之補救教 學成效並無差異。 (2)不同個指教學模式之教學成效:在 排除前測成績對後測成績的影響 後,受試學生的後測成績不會因為 個別指導教學模式的不同而有所差 異,「一對一」與「一對二」個別指 導教學模式之教學成效並無差異。 (3)依高、中、低能力分組之學生表現 分析:個別指導模式讓中低分組的 學生進步分數較高,顯示個別指導 模式在補救教學上有較好的成效。 (二)研究建議:本研究在整個研究 過程中,由於人力與時間的限制,使 研究無法達到盡善盡美,因此,提出 下列幾點說明與建議: 1.教學應用方面 (1)根據研究結果,個別指導教學模式 確實能有效提升學生在「面積的估 算」單元上的學習,建議教師在時 間、空間及人力不受限制之下,可 以嘗試此類教學模式進行教學。 (2)根據本研究結果,以知識結構為基 礎的數位個別指導教材能有效提升 學生在「面積的估算」單元上的學

(11)

習,建議教師可嘗試編製此類教材 進行教學。 2.研究方面 (1)施測對象:本研究紙筆預試人數為 209 人、正式施測人數為 85 人,因 研究者人力與時間有限,故以高雄 市、台中縣市為主,未來可增加不 同地區的受試者與人數,如此一 來,將可使學生知識結構更為精 準,在電腦適性診斷測驗上,節省 更多試題與時間,實驗結果也會更 精確,將能擴大研究推論。 (2)單元教材與數位個別指導教材:本 研究中所使用的單元教材與數位個 別指導教材,是由研究者與計畫團 隊一起設計編製,費時又費力,但 因目前仍為實驗階段,教材尚未加 入美工設計。一份好的教材除了詳 實的內容外,還必須有賞心悅目的 排版插圖搭配,讓個指師與學生樂 於使用,尤其是在多媒體教材方 面,還需要媒體設計專家專業的設 計,讓教材更精緻、更生動,更符 合需求。 (3)實驗設計規劃:本研究透過個指師 的教學,探討一對一、一對二及團 班指導模式的差別,雖然實驗限制 個指師必須完全依照教材進行教 學,但牽涉到個人教學風格、人格 特質和態度,結果也會有所影響。 未來若有這方面的實驗或教學現場 需要時,個指師的挑選及訓練也是 不容忽視的。 (4)未來發展:因研究者的時間與 能力有限,僅就一個九年一貫能力指 標進行單元教材的編製及研究,建議 未來可以不同能力指標進行研究,進 一步探討CAT 搭配補救教學在其他教 材的實施效果,更可推廣到數學領域 各能力指標,擴大應用層面,增加系 統的實用性。

六、參考文獻

[1] 高金水,“國小四年級學童三角形 概念之診斷教學研究”,國立台北 師範學院數理教育研究所碩士論 文,2004。 [2] 郭伯臣,“國小數學科電腦化適性 診斷測驗 (I) ”,行政院國家科學 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報告,計畫編 號 : NSC-91-2520-S-142-001 , 2003。 [3] 郭伯臣,“國小數學科電腦化適性 診斷測驗(II)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 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 編號:NSC-92-2521-S-142-003, 2004。 [4] 郭伯臣、何政翰,“國小數學領域 電腦適性化測驗系統之建製”,「二 〇〇四數位生活與網際網路科技 研討會」論文集,2004。 [5] 郭伯臣、謝友振、張峻豪、蔡坤穎, “以結構理論為基礎之適性測驗與 適性補救教學線上系統”,台灣數 位學習發展研討會,國立台灣師範 大學,2005 年 5 月 6-7 日。 [6] 許天威。學習障礙者之教育。台北 市:五南書局,1986。 [7] 許雅菱,“貝氏網路在教育測驗分 析上的應用”, 台中:國立台中師 範學院教育測驗統計研究所碩士 論文, 2005。 [8] 莊惠萍、林立敏、郭伯臣,“貝氏 網路在數學領域「數與量」主題測 驗上的應用—以國小五年級學童 「立方公尺與體積」單元為例”, 彰化:彰師大科教研討會, 2005。 [9] 陳英豪、吳裕益,“測驗與評量”, 高雄,復文書局,1995。 [10] 陳怡如、吳慧珉、黃碧雲,“電腦 化適性診斷測驗之研究”,測驗統 計年刊 12 輯,61 頁,台中市:台

(12)

中師範學院,2004。 [11] 陳鉪逸,“我國國小高年級學生平 面圖形面積概念的研究”,八十五 學年度師範學院教育學術論文發 表會,1996。 [12] 教育部,“國民中小學九年一貫課 程綱要數學學習領域”,台北市: 教育部,台國字第0920167129 號,2003 [13] 張新仁、邱上真、李素慧,“國中 學習困難學生之補救教學方案研 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 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計畫編號: NSC-88-2614-H-017-011,2000。 [14] 張新仁、邱上真、李素慧,“國中 英語科學習困難學生之補救教學 成效研究”,教育學刊,16, 163-191。1999 [15] 楊智為、劉育隆、楊晉民、曾彥鈞, “結合試題順序理論與貝氏網路之 電腦適性測驗演算法之探究”, 2006 第十一屆人工智慧與應用研 討會,高雄應用科技大學,2006。

[16] Airasian, P. W, & Bart, W. M.,

“Ordering theory: A new and useful measurement model”. Educational Technology, 1973, 5, 56—60.,1973.

[17] Appleby, J., Samuels, P., &

Treasure-Jones, T. “Dianosys - A Knowledge-based Diagnostic Test of Basic Mathematical Skills”,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28(2), 113-131, 1997.

[18] Bart, W.M., & Krus, D.J., “An

ordering theoretic method to determine hierarchies among items. Educational an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33, pp.291-300, 1973.

[19] Bright,G. W., “Estimation as Part of

Learning to Measure.In Measurement in school

Mathematics,1976 Yearbook of the National Council of Teachers of

Mathematics”, (pp.87-104). Reston, Va: The Council, 1976.

[20] Brown, J.S. and Burton, R.

“Diagnostic models for procedural bugs in basic mathematical skills”, Cognitive Science, 2:155-192, 1978.

[21] Chang, K-E., Liu, S-H., & Chen,

S-W. “A testing system for

diagnosing misconceptions in DC electric circuits.” Computers & Education, 31, 195-210, 1998.

[22] Russell G. Almond and Robert J.

Mislevy. “Graphical models and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Applied Psychological Measurement, 23(3),223-237, 1999.

[23] Takeya. “New item structure

theorem”, Waseda University, Tokyo, 1991.

[24] VanLehn K. “Student models. In

Polson M.C. & Richardson J.J. (eds.)”, Foundations of intelligent tutoring systems. Lawrence Erlbaum. Hillsdale., 1988.

[25] Wainer, H. (Ed.), “Computerized

adaptive testing: A primer (2nd ed.).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Publishers. , 2000.

[26] Wenger, E.,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nd tutoring systems:

Computational and cognitive

approaches to the communication of knowledge”, Morgan Kaufmann Publishers, California, 1987.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結構化程式設計 是設計一個程式的一個技巧,此技巧就

• 陳佳萍老師: 一分鐘的撕紙之後發表分享個人的策略,很精彩的學

※步進點主要應用於步進電路中。當不使 用步進指令時,步進點可作為一般的輔助 繼電器使用。 FX2 PLC的步進點可分為初

4 .專業選修課程應至少選修 33 學分,其中除 第一學年之不分組專業選修課程,以及所有

逸中、玟靜兩個人數學小考的平均分數為80分,若昊星的小考成績比逸

有人做過--個實驗:組織三組人,讓他們分別步行到十公里以外的三個 村子。

本論文之目的,便是以 The Up-to-date Patterns Mining 演算法為基礎以及導 入 WDPA 演算法的平行分散技術,藉由 WDPA

握持是手部最主要的功能之一,握力的量測能夠評量手部能力的操作能力。 Borg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