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臺評月刊第三卷第十二期「學歷通膨」全文下載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臺評月刊第三卷第十二期「學歷通膨」全文下載"

Copied!
20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2)

發行人 黃政傑(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講座教授) 總編輯 黃政傑(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講座教授) 副總編輯 鄭青青(國立嘉義大學幼兒教育系副教授) 2014 年度編輯顧問(依姓氏筆劃排序) 王振輝(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 李隆盛(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科技應用與人力資源發展學系教授) 林明地(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教授) 林新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經營與管理學系教授) 梁忠銘(國立臺東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郭昭佑(國立政治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陳伯璋(國立臺南大學教育學系講座教授) 游自達(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黃秀霜(國立臺南大學校長) 2014 年度編輯委員(依姓氏筆劃排序) 方志華(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副教授) 方德隆(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王金國(靜宜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 王為國(國立新竹教育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副教授) 王麗雲(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 田耐青(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暨教育創新與評鑑碩士班 副教授) 白亦方(國立東華大學課程設計與潛能開發學系教授兼教務長) 江志正(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育學系副教授兼系主任) 成群豪(華梵大學總務處處秘書、國立臺南大學哲學博士) 李懿芳(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教授) 吳俊憲(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暨師資培育中心主任) 吳錦惠(中州科技大學行銷與流通管理學系助理教授 吳麗君(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教育學系暨教育創新與評鑑碩士班 教授) 林亞娟(中州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 胡茹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副教授) 高新建(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 張芬芬(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教授) 陳文彥(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教育政策與行政學系助理教授) 陳世聰(屏東縣長榮百合國小校長) 許添明(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院院長) 陳麗珠(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教授兼系主任) 陳麗華(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許籐繼(國立臺灣海洋大學教育研究所所長) 黃明月(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教授) 游家政(淡江大學課程與教學研究所教授) 葉興華(臺北市立大學學習與媒材設計學系教授) 潘文福(國立東華大學教育行政與管理學系副教授) 劉秀曦(國家教育研究院助理研究員) 潘慧玲(淡江大學教育政策與領導研究所教授) 鄭淑惠(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學系暨教育政策與行政研究所 助理教授) 輪值主編 評論文章 林永豐(國立中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兼主任) 曾淑惠(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教授兼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專論文章 王金國 (靜宜大學教育研究所暨師資培育中心教授) 執行編輯 曾子旂(國立中正大學教育學研究所課程博士班研究生) 文字編輯 蔡玉卿(臺灣教育評論學會行政助理) 美術編輯 紀岳錡(臺中市大肚區山陽國小教師) 封面設計 劉宛苹(靜宜大學教學發展中心助理) 出版單位 臺灣教育評論學會 43301 臺中市沙鹿區臺灣大道 7 段 200 號 第二研究大樓 415 室 電話:04-26333588 FAX:04-26336101 聯絡人:蘇元煜 E-mail:ateroffice@gmail.com 出版地 臺中市 翻譯或轉載本刊文章須取得本刊書面同意

臺 灣 教 育 評 論 月 刊

Taiwan Educational Review Monthly

2011 年 12 月 1 日創刊

(3)

Publisher

Hwang, Jenq-Jye (Chair Professor, Providence University)

Editor-in-Chief

Hwang, Jenq-Jye (Chair Professor, Providence University)

Deputy Editor

Cheng, Ching-Ching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Chiayi University )

2014 Advisory Board Chen, Po-Chang (Chair Professor,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ainan)

Guo, Chao-Yu (Professor, National Chengchi University)

Huang, Hsiu-Shuang (President & Professor, National University of Tainan)

Lee, Lung-Sheng (Professor,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Liang, Chung-Ming (Professor, National Taitung University)

Lin, Hsin-Fa (Professor,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Lin, Ming-Dih (Professor,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Wang, Cheng-Hui (Professor, Providence University)

Yiu, Tzu-Ta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2014 Editorial Board Chang, Fen-Fen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Taipei )

Chen, Li-Hua (Professor, Tamkang University )

Chen, Li-Ju (Professor,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Chen, Shih-Tsung (Principal, Pingtung County Evergreen Lily Elementary School)

Chen, Wen-Yan (Assistant Professor, National Chi Nan University) Cheng, Chun-Hao (Secretary & Assistant Professor, Huafan University)

Cheng, Shu-Huei (Assistant Professor,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Chiang, Chih-Cheng (Associate professor & department head, National Taichung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Fang, Chih-Hua (Associate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Taipei) Fang, Der-Long (Professor, National Kaohsiung Normal University)

Gau, Shin-Jiann (Professor,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Hu, Ru-Ping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

Hwang, Ming-Yueh (Professor,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Lee, Yi-Fang (Professor,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 Lin, Ya-Chuan (Assistant Professor, Chung C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iou, Hsiu-Hsi ( Assistant Researcher, National Academy for Education Research)

Pai, Yi-Fong (Provost & Professor,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Pan, Hui-Ling (Professor, Tamkang University)

Pan, Wen-Fu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Dong Hwa University) Sheu, Terng-Ji (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Taiwan Ocean University )

Sheu, Tian-Ming ( Professor,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 Tyan, Nay-Ching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Wang, Chin-Kuo (Professor, Providence University) Wang, Li-Yun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Taiwan Normal University)

Wang, Wei-Kuo (Associate Professor, National Hsinchu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Wu, Li-Juing (Professor,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Education) Wu, Chin-Hui ( Assistant Professor, Chung Chou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 Chun-Hsien (Professor, Providence University) Yeh, Hsing-hua (Professor, University of Taipei) Yu,Chia-Cheng ( Professor, Tam Kang University) Editors

Review Articles Lin,Yung-feng (Professor,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 Tseng,Shu-hui (Professor, National Taip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Essay Articles Wang, Chin-Kuo ( Professor, Providence University)

Managing Editors

Tzu,Chi-tseng (Doctoral student Institute of Education National Chung Cheng University )

Text Editor

Tsai, Yu-Ching (Assistant, Association for Taiwan Educational Review)

Art Editor

Chi, Yueh-Chi (Teacher, Shan Yang Elementary School) Cover Designer

Liu, Wan-Pin (Assistant, Center for Teaching and Learning Development, Providence University)

Publishing Entity

Association for Taiwan Educational Review

No. 200, Sec. 7, Taiwan Boulevard, Shalu Dist., Taichung City 43301 Taiwan

Tel:+886-4-26333588 FAX:04-26336101

Publishing Entity

E-mail:ateroffice@gmail.com ( Su, Yuan-Yu ) Publication

Taichung, Taiwan

All right reserved. Translation or reproduction must obtain a written permit.

Since November 1, 2011

Vol. 3 No. 12, Dec. 1, 2014

(4)

本期評論的重點是學歷通膨,期望對日益增加的教育學歷數量現象,以及日益受 到質疑的學歷價值提出觀察與評論。我國在 1990 年代以前,高等教育屬於菁英教育, 招收的學生人數有限,因此有所謂高中生競相擠進「大學窄門」的現象,而相對地, 能順利通過窄門,取得大學學歷的人,也就成了「魚躍龍門」的寵兒,在這樣的時代 與背景下,高等教育的學歷是少量的,但其價值是受到認可與肯定的。不過,這樣的 典範也衍伸出不少批評,例如,教育資源僅有少數人得以利用、教育機會均等理想難 以落實、升學競爭激烈導致學生承受巨大壓力、高中教育不正常…等等。有鑑於上述 這些流弊,加上愈來愈高漲的教育與升學期望,1990 年代中期以後的教育改革,基本 是導向一個愈來愈擴張的高等教育體系,因此,大學窄門變寬了、上大學的機會變多 了、升學壓力變輕了、大學畢業的人數變多了…當然,這就衍申一個令人關心的重要 議題:大學學歷還是一樣值錢嗎?大學或研究所學歷還是一樣受到社會的肯定嗎?學 歷通膨的問題是高等教育擴張的結果之一,學歷通膨現象也需從整體高等教育的變革 著手,這些都是本期評論的範圍與重點。 本期蒙各界專家學者賜稿共 33 篇。其中主題評論 21 篇,其中包括從從概念與趨 勢探討學歷通膨的意義,包括林永豐、戰寶華、胡如萍、陳玉珍、蘇珍慧等之評論。 針對高等教育之學歷通膨現象進行之評論,包括劉曉芬、林宜樺、楊正誠、黃玉幸、 倪貴靜、楊俊鴻等。另有詹盛如、楊濟華探討韓國學歷通膨現象。此外,亦有許多專 家學者,深入探討學歷通膨在各教育領域中的影響,如劉祖華、劉豐瑞、鍾怡慧、張 仁傑討論技職教育的學歷通膨;蔡明昌討論師資培育中的學歷通膨;陳珊華討論學歷 通膨中的原住民議題;施溪泉、林振雄、許誌庭、蘇珍慧討論文憑的價值;王垠、曹 學仁則分析學歷通膨現象對教學的啟示等等。 主題評論之外,本期亦包括了 12 篇精闢的自由評論。主題包括學校經營、教學 專業、學校組織、生命教育、師資標準本位、教師職級制度、師培法規、高中職輔助 方案、教學 APP 等。 本期各文提供各類評論與建議,期望有助於對學歷通膨議題有更周全的思考,也 希望引發更多的討論與對話。 林永豐 第三卷第十二期輪值主編 臺灣教育評論學會編輯委員 國立中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兼主任 曾淑惠 第三卷第十二期輪值主編 臺灣教育評論學會編輯委員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教授兼人文與社會科學學院院長

(5)

臺評月刊第三卷第十二期「學歷通膨」全文下載

封面 中文版權頁 / Ⅰ 英文版權頁 / Ⅱ 主編序 / Ⅲ 目次 / Ⅳ

主題評論

林 永 豐 有關學歷通膨概念的幾點釐清 / 1 胡 茹 萍 學歷之質與值 / 4 戰 寶 華 學歷通膨成因與因應之道 / 7 陳 玉 珍 學歷非通膨、文憑未貶值 / 14 劉 曉 芬 浪漫與現實之間-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博士就業議題初探 /16 林 宜 樺 從資源分配觀點論高等教育擴張現象對文憑價值的影響 / 23 楊 正 誠 台灣高等教育學歷通膨現象分析 / 32 黃 玉 幸 高等教育學歷的社會流動 / 38 倪 靜 貴 21 世紀台灣高等教育通膨之我見 / 42 楊 俊 鴻 新科教育博士的職涯省思 / 48 詹 盛 如 楊 濟 華 學歷通膨?韓國發展經驗 / 52 劉 祖 華 學歷通膨時代,技職教育的作為 / 56

(6)

鍾 怡 慧 張 仁 傑 臺灣科技校院通識教育面對學歷通膨趨勢之因應創新 / 60 蔡 明 昌 師資培育的學歷通膨現象及其因應芻議 / 70 陳 珊 華 當原住民的高等教育人口增加遇到了學歷通膨 / 75 施 溪 泉 學校教育的功能與價值 / 83 林 振 雄 從「學歷通膨」淺談「學力價值」 / 85 許 誌 庭 文憑制度-教育改革的幽靈 / 88 蘇 珍 慧 學歷通膨年代-離開學校後才是關鍵 / 92 王 垠 學歷通膨與教學創新 / 100 曹 學 仁 學歷與學力之競合及省思 / 101

自由評論

謝 佩 蓉 誰是合格教師?美國師資標準本位評量的啟示 / 103 黃 鈺 婷 教師職級制度在美、日、中國大陸及澳洲實施概況與台灣發展現況之淺 見 / 109 曾 子 旂 政策執行者的難題:試評析現階段師資培育法規之理解落差 / 114 陳 惠 卿 幼托整合-提升教師專業能力的之歷程與省思 / 119 王 瑞 壎 高中優職化輔助方案推動之個案分析 / 120 陳 婉 寧 「你會不會再回來?」志工旅行與服務學習的反思 / 127 盧 志 玲 陳 玉 真 愛與被愛是生命教育的起點 / 134 蔡 佳 雯 當自然遇上閱讀 / 138 林 耀 榮 林 國 楨 學校經營的後現代視角 / 141 盧 衍 宇 從組織公正理論觀點論學校行政 / 150

(7)

蔡 銘 修 教學 App 了沒?推行與不行 / 156

專論文章

黃 政 傑 翻轉教室的理念、問題與展望 / 160

本刊資訊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稿約 / 186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四卷第二期評論主題背景及撰稿重點說明 / 189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第三卷各期主題 / 190 文稿刊載授權書、公開展示授權同意書 / 191 臺灣教育評論月刊投稿資料表 / 192 入會說明 / 193 入會申請書 / 194

(8)

有關學歷通膨概念的幾點釐清

林永豐 中正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教授 學 歷 通 膨 受 到 重 視 的 最 主 要 原 因,乃是受教機會的普及,導致取得 學歷的人數增加,使得學歷的內涵受 到質疑,甚至學歷的價值因而降低。 我國國人向來重視教育,也對接受高 等教育有很高的期待。自 1980 年初以 還,高中職畢業人數的增加,直接增 加了可以進入大學的人數。不過,過 去只有少數人可以取得的大學或研究 所學歷,現在有愈來愈多的人取得, 則自然會產生質疑的聲音,要問:這 樣的學歷,還有其品質與價值嗎? 在臺灣,學歷通膨的現象可以從 一些明顯的趨勢看得出來(教育部, 2014): 1. 學齡人口在學率增加了:高級中 等教育階段的 15-17 歲組,其粗在 學率由 1980 年時的 64.4%,1990 年時增加到 91.1%,而 2013 年時 已達 101.1%;大學階段的 18-21 歲組,其粗在學率則由 1980 年時 的 16.2% , 1990 年 時 增 加 到 29.7%,而 2013 年時已達 83.9%。 2. 就學年限延長了:15-19 歲組的勞 動參與率,從 1980 年的 41.6%, 降到 1990 年的 24.7%,到 2013 年僅剩 8.1%;20-24 歲組的勞動參 與率,從 1980 年的 65.3%,至 1990 年時還有 65.7%,但到 2013 年, 則降至 52.7%。據此推估,1980 年時,50%的年輕人大約在學至 18 歲,但到 2013 年時,則延長至 22.5 歲。 3. 大學畢業生增加了:2013 年度共 有 226,799 名大學畢業生,是 1900 年時的 5.28 倍,更是 1980 年時的 7.04 倍。 4. 碩士畢業生增加了:2013 年度共 有 60,218 名碩士畢業生,是 1990 年時的 10.43 倍,更是 1980 年時 的 31.04 倍。 5. 博士畢業生增加了:2013 年度共 有 4,241 名博士畢業生,是 1990 年時的 10.34 倍,更是 1980 年時 的 66.27 倍。 不過,學歷通膨的現象雖然愈來 愈明顯,但卻也容易導致一些誤解。 本文即試著說明這些概念,並加以釐 清。 (一) 學力通膨是全球化下許多國家高 等教育擴張的現象,不光是臺灣 獨有 有論者認為,學力通膨的現象是 臺灣地區重「學歷」,不重「學力」的 結果,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的文化產物。此一說法,解釋了我國 人民對教育的期待與投入,自然是造 成後期中等教育與高等教育擴張的重 要因素,1990 年初所謂「廣設高中大 學」的倡議,基本上即反映了此一文 化考量。不過,高等教育的擴張,卻

(9)

絕非臺灣地區特有的現象,事實上, 1930 年代以後,世界各國陸續經歷了 所謂「中等教育的全民化(secondary education for all)」,而愈來愈多的中等 教育畢業生,自然也使更多人得以具 備進入高等教育的條件。Martin Trow 於 1973 年發表的從菁英大學到普及的 高等教育,即預見了此一高等教育擴 張與學力膨脹的趨勢。 (二) 不是所有階段的學歷都貶值 首 先 , 從 失 業 率 的 消 長 情 形 來 看 , 1990 年 時 全 國 的 失 業 率 僅 為 1.67%,但 2009 年時達到 5.85%的高 點,隨後又降至 2013 年的 3.99%。期 間,具有專科或大學學歷的人口其失 業 率 有時 高於 、有 時 則低 於總 失 業 率。但是,一般而言,僅具有高中學 歷的人,其失業率往往高於具有大學 學歷的人。其次,若從年齡層來看, 所 謂 「 青 少 年 失 業 ( youth unemployment)」的情形也很明顯。主 計處的統計顯示:15-19 歲組、20-24 歲組、以及 25-29 歲組的失業率,從 1990 年以來,均高於總失業率,且年 齡愈低、失業率愈高(行政院主計處, 2014a)。由上可知,所謂高學歷、高失 業率的說法是不成立的,至少在大學 階段以前,高學歷,代表低失業率。 第三,Baum(2014)的研究顯示,在美 國,具大學學歷之所得,是僅具高中 學歷人所得的 170%,而有碩博士學歷 人 之 所得 ,則 是高 中 學歷 人所 得 之 225%。在臺灣,行政院主計處(2014b) 的 資 料顯 示: 與據 高 中學 歷的 人 相 較,專科學歷人之所得為其 125%,大 學學歷是 126%,碩博士學歷則更高達 189%。由上可知,學力通膨雖然是指 學歷的價值降低,拿到較高的學歷, 還是有較好的經濟報酬的。 (三) 不是所有機構的學歷都貶值 學歷貶值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僅 因為取得學歷的人愈來愈多了,也是 因為提供學歷的機構增加。例如,我 國的高等教育機構,從 1990 年時,僅 有 123 所大學與學院,增加到 2007 年 最多曾有 164 所,乃增加了 1.3 倍。後 期中等教育階段的高中職學校情形亦 同,1990 年時,共有 386 所,至 2013 年則有 499 所,等於增加了 1.3 倍。然 而,這些為數眾多的教育機構,是否 具有相同的教育品質?是否培育出相 同水準 的學生?恐 怕 都是令 人質疑 的。另一方面,即使這些大學或高中 職都努力辦學,但入學機會的增加, 使得許多原本不具備相當學術能力基 礎的學生,也得以入學,則不僅其學 習更為吃力,其學習成果自然也無法 與傳統菁英型教育體制下的學生相提 並論。影響所及,部分機構所頒發學 歷的價值,自然尚無法受到肯定。簡 言之,所謂的學歷貶值是有差異的, 有辦學績效的、有品質肯定的、或有 傳統社會聲望的學校,其學歷往往仍 有一定的價值;反之則否。 (四) 學歷貶值意指學歷的價值降低, 但絕非表示學歷無用 最明顯的一個現象是,在此愈來 愈全球化的時代,人才的流通日益頻 繁與明顯,而專業人才身份與資格認 定的重要依據,乃是其所取得的學歷

(10)

或資格。歐盟(EU)為了促進區域人才 的 流 通 , 乃 制 訂 「 歐 洲 資 歷 架 構 」 (European Qualifications Framework, EQF);東南亞國家協會(ASEAN)也 制訂「東協資歷參照架構」(ASEAN Qualifications Reference Framework), 目的都是在讓各國教育制度及其所頒 授證書與資格,得以相互參照,因而 使得各國得以瞭解人才的教育程度, 便於進行學歷認證。倘若一個人並未 取得一定的學歷,不僅無助於瞭解其 學力,也增加跨國人才認定上的困難。 (五) 學歷貶值不只意味學歷價值的高 低消長,而是指其性質上的轉變 Martine Trow(1973)於討論高等教 育擴張的趨勢時,區分三種類型的高 等教育:當就讀大學的人數少於 15% 時,是菁英型;若超過 15%,為大眾 型;倘若超過 50%,則為普及型。Trow 進一步主張,菁英型高等教育培養的 是少數菁英,強調的是統治階層與菁 英心靈的陶冶;而大眾型高等教育的 對象已不限於統治階級,教育重點在 專業技能的學習;而在普及型高等教 育中,對象更多更廣,教育目的除了 上述菁英養成與專業學習之外,也包 括了培養人們生活能力,為進入社會 做準備。可見,高等教育的普及,也 意 味 其教 育目 的或 大 學功 能的 多 元 化。學生既然是為了不同的目的而來 念大學、或者說不同的大學機構是為 了不同的目的在培養其學生,則其所 取得的學歷,自然不應以同一把尺來 衡量。當然,倘若學歷貶值的現象愈 明顯, 則不僅意味 大 學所培 養的學 生,並不受社會所肯定;而且也指大 學所定位的教育目的與功能受到了質 疑,那麼,大學就不只是要改善提升 其「品質」,而需認真考慮是否「轉型」 了! 參考文獻  教育部(2014)。教育統計。台北: 教育部。  行政院主計處(2014a)。人力資 源調查統計年報。台北:行政院主計 處。  行政院主計處(2014b)。人力運 用調查報告。台北:行政院主計處。  Baum, Sandy (2014). Higher

Education Earnings Premium: Value, Variation and Trends. The Urban

Institute. Available at:

www.urban.org/UploadedPDF/413033-Higher-Education-Earnings-Premium-V alue-Variation-and-Trends.pdf.

Accessed: June 6, 2014.

 Trow, M. (1973). Problems in the

transition from elite to mass higher education. Berkeley, California: Carnegie Com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

(11)

學歷之質與值

胡茹萍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工業教育學系副教授 臺灣教育評論學會理事

一、前言

Max Weber 在其 1968 年出版之 《經濟與社會》(Economy and Society) 一書中曾提及,以往所謂「出身名門 之證書」業被「教育證書」所取代, 大學所頒授之各領域的文憑,亦是為 形成科層體制特權階層所作之服務。 而「十年寒窗無人聞,一舉成名天下 知」亦為科舉時代,求取功名的真實 寫照。然而在二十一世紀的臺灣,獲 得學士學位文憑已非難事,例如大學 聯合招生(指考)錄取率自 91 學年度 80.41%提升至 102 學年度之 94.39%, 多元入學方式之錄取率則自 91 學年度 65.63%增加至 102 學年度之 75.73%。 至於四技二專之錄取率則自 91 學年度 之 37.59% , 成 長 至 102 學 年 度 之 64.28% ( 教 育 部 統 計 處 , 2014a , 2014b)。 另外,隨著學士學位錄取率之增 長,研究生占大學學生數比率亦連帶 成長,例如以 93 學年度及 102 學年度 言 , 私 立 普 通 大 學 分 別 為 8.72% 、 9.50%,私立技術學院及科技大學為 1.35% 、 2.14% ; 而 公 立 普 通 大 學 為 29.82%、32.89%,公立技術學院及科 技大學為 11.97%與 16.21%(教育部統 計處,2014c)。基此,針對學歷取得 朝大學一端快速成長之現象,本文特 就「品質」及「價值」二面向,省思 學歷應是能力之表徵及學歷應是就業 力之保證二議題。

二、學歷應是能力之表徵

按各級教育階段,皆有其教育宗 旨。例如《國民教育法》第一條明示 國民教育「以養成德、智、體、群、 美五育均衡發展之健全國民」。《高級 中等教育法》第一條揭櫫高級中等教 育「以陶冶青年身心,發展學生潛能, 奠定學 術研究或專 業 技術知 能之基 礎,培養五育均衡發展之優質公民」。 而《專科學校法》第一條則明定專科 學校「 以教授並提 升 應用科 學及技 術,培育就業能力,養成實用專業人 才為宗旨」。至於《大學法》第一條第 一項則規定「大學以研究學術,培育 人才,提升文化,服務社會,促進國 家發展為宗旨」;是以,大學所培育之 人才,應該具有研究能力,具備文化 素養及願意參與社會服務且擁有動能 之人。 承上,學生須通過上開各級教育 法律所規定之畢業要件,始能獲得相 應之學歷。換言之,凡能取得各該教 育階段畢業證書者,皆應該具有上述 各級教 育階段法律 所 明定之 能力內 涵,始足以當之。然而,目前之困境 在於取得畢業證書者,並不能確保渠 等確實達到應具備之能力內涵。也因 此,學校辦學是否良善,似應以其是 否真正培育各級教育階段法律所揭櫫 之教育宗旨為主要衡量依據。而各該 能力內涵之最低標準則應有一致性。 簡言之,一致性標準乃指社會通念上

(12)

對於國民中學、高級中等學校、專科 學校、大學或研究所之畢業生應具備 最低之能力期待。至於各校自可建立 各校特色,在上述最低標準上,架接 各校認為適合各該校之更高標準。

三、學歷應是就業力之保證

社會是分工組成的。學歷既屬能 力之表徵,則不同教育階段所取得之 學歷證書,對於不同就業領域、不同 層級所應具備之就業能力,自應有所 對應;亦即取得學歷者,應具備相關 就業領域之就業能力。雖然就業力之 培 育 與是 否真 正就 業 係屬 二事 。 然 而,在現實層面中,卻常是「學」「用」 分離。 次以,就業亦關乎市場容納量之 問題。因之,當高學歷之取得普遍化 之後,則就業領域所需人力之資格限 定亦隨之提升,但薪資或酬勞則可能 停滯,畢竟當供給大於需求,則價格 就會下降,此為經濟學所謂之供需原 理。 除上述之經濟因素外,尚應思考 者乃學習個體之需求層面。個體積極 進入正規教育體制學習,並獲取高學 歷 之 目 的 所 為 何 來 ? 以 Abraham Harold Maslow 自我實現觀點言,如取 得高學歷能培養自己擁有更寬廣之能 力(包括就業能力),能讓自己更容易 經由理性思考,適應社會變化,則高 學歷之取得,自有其價值。

四、結論

以經濟觀點言,現今社會確有學 歷貶值之虞。但以個體自我實現言, 則難以認定學歷係屬無用。學歷之價 值取決於個體之看法。至於學歷之品 質,除學校、教育工作者是否善盡職 責外,學習者自身亦負有義務。學習 者是否曾經思考「為何而學」、「所學 為何」、「自我期許為何」等問題,而 非只是「人云亦云」、「重視表象」及 「浮誇不實」。在充斥高學歷的社會環 境下,審視自身對學歷品質與價值之 理解及珍惜,應該是對自我負責最佳 之表現! 參考文獻  大學法(2011年1月26日修正公 布 ) 。 取 自 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 esult.aspx?p=A&k1=%E5%A4%A7%E 5%AD%B8%E6%B3%95&t=E1F1A1& TPage=1  高級中等教育法(2013年7月10公 布 ) 。 取 自 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 esult.aspx?p=A&k1=%E9%AB%98%E 7%B4%9A%E4%B8%AD%E7%AD%8 9%E6%95%99%E8%82%B2%E6%B3 %95&t=E1F1A1&TPage=1  國民教育法(2011年11月30日修 正 公 布 ) 。 取 自 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 esult.aspx?p=A&k1=%E5%9C%8B%E 6%B0%91%E6%95%99%E8%82%B2 %E6%B3%95&t=E1F1A1&TPage=1

(13)

 教育部統計處(2014a)。大學校 院 新 生 錄 取 人 數 及 錄 取 率 。 取 自 https://stats.moe.gov.tw/files/important/ OVERVIEW_U10.XLS  教育部統計處(2014b)。四技二 專 錄 取 率 。 取 自 https://stats.moe.gov.tw/files/important/ OVERVIEW_U11.XLS  教育部統計處(2014c)。大學校 院 研 究 生 比 率 。 取 自 https://stats.moe.gov.tw/files/important/ OVERVIEW_U07.XLS  專科學校法(2014年6月18日修正 公 布 ) 。 取 自 http://law.moj.gov.tw/Law/LawSearchR esult.aspx?p=A&k1=%E5%B0%88%E7 %A7%91%E5%AD%B8%E6%A0%A1 %E6%B3%95&t=E1F1A1&TPage=1

 Weber, M. (1968). Economy and

(14)

學歷通膨成因與因應之道

戰寶華 國立屏東大學教育行政研究所副教授

一、前言

美國勞工統計局(Bureau of Labor Statistics)公布之失業資料顯示,2012 年具大學及以上程度之失業人口數, 首度超過高中及以下程度者,且 10 萬 名清潔工擁有大學學歷,顯示大學學 歷不斷貶值。大學負擔暨生產力中心 (CCAP)主任、俄亥俄州立大學經濟 學家李察•維達(Richard Vedder)即 指出,美國目前有超過 6,000 所大學, 大學生在 2008 年創下歷史新高,達到 1,900 萬人,大學過度膨脹,造成就業 市場供需失衡,社會必需重新思考高 等教育之意義(賴至巧,2012.9.22)。 國內亦有學歷通膨的問題,其後 遺症之一即是高學歷、高失業現象持 續浮現,1990 年大學以上學歷之年平 均失業率為 2.03%;2000 年提高為 2.67%;但是至 2012 年已達 5.37%,肇 因於長期以來許多年輕人盲目進大學 與研究所,不僅學非所用,造成教育 資源浪費及勞動市場失衡,也影響國 家未來競爭力(李沃牆,2013)。而大 學數量暴增導致供過於求,亦使校園 生態丕變,致使部分大學招生是來者 不拒、照單全收、甚至毫無限制,長 遠 而 言, 違反 物以 稀 為貴 之市 場 法 則,學歷在惡性通膨下,畢業證書恐 將淪為壁紙。楊朝祥(2013)亦指出, 「研究所大學化,大學高中化」是當 前教育界最嚴重之危機,隨之而來的 苦果即是「學歷通膨、學位貶值」,進 而 造 成企 業選 才的 學 歷要 求愈 來 愈 高,薪資卻愈來愈低,且高階低用、 學非所用之情況愈趨普遍;然而另一 方面,企業實際渴求之進階專業人才 卻又遍尋不著,人才培育呈現發展不 均、供需失調之窘境。 爰 此 , 綜 觀 國 內 學 歷 通 膨 之 情 形,發現其僅是結果與現象,而非問 題本身,是以必須正本清源思考其背 後原因,始能對症下藥解決問題。茲 就長期以來教育體制之形態轉型、人 才培育之素質轉變,所造成之政策失 當與學用失衡兩大層面做剖析,進而 探尋可行之因應之道。

二、成因

(一) 政策失當 1. 盲目廣設大學院所 依據教育部(2014a)教育統計資 料顯示,臺灣的大學數量於 82 學年度 (1993 年)僅 21 所,因 1994 年 410 教改遊行之後,行政院開始推動高等 教育改革而快速增加,至 2007 年大學 數量首度突破 100 所;且大專院校數 量亦達歷史高峰之 164 所。截至 103 學年度(2014 年),整體大專院校數量 雖減少為 159 所,但大學數量卻再創 歷史,高達 124 所。 過去二十年間,臺灣的大學數量 增長近六倍,而研究所數量之增加速 度亦是驚人。82 學年度,研究所為 566

(15)

所:博士班學生 7,713 人、碩士班學生 28,117 人;至 102 學年度,研究所數 量增加為 3,384 所:博士班學生 31,475 人、碩士班學生 177,305 人(教育部, 2014b)。其中,以碩士班學生人數增 加 149,188 人,達 6.3 倍,最為可觀。 教育環境質變與學校數量增加, 導致質量失衡之現象更為明顯,進而 出現高能低就之隱藏性失業、學能落 差之結構性失業或不願屈就之自願性 失業。李誠(2013)明白指出,素質 差異是高學歷、高失業之主因,例如 有 些 由專 科轉 為科 技 大學 之本 質 太 差,無論課程與師資皆未能提升到大 學程度,因此畢業生根本未具大學素 質,造成找不到適合大學畢業生之工 作。人智學教育基金會董事長嚴長壽 亦指出,國內大學有 2/3 科系不值得讀 (沈如峰,2013.6.13)。爰此,教育部 長吳思華表示,臺灣的大學數量應減 到 100 所以下,教育部將於年底提出 完整輔導、合併、轉型與退場之方案 (戴雅真,2014.9.30),因而期待教育 主管機關能適時協助各校建立特色、 並規劃汰弱扶強機制,提升高教變革 動能。 2. 放任大學自主管理 陳慧蓉與蘇錦麗(2014)指出, 長久以來,大學自主與績效責任一直 是各國社會所關心之重要議題,由增 加大學自主性,解除對教育制度、教 育資源、教育行政之管制,以幫助建 立自主層級之品保機制,然而大學是 公共資源,政府仍應肩負起監督大學 辦學績效之重責大任,以維繫整體教 育品質。但是當研究所品質發生問題 或資格認證產生疑義時,教育主管機 關卻常以《學位授予法》第 7-1 條「碩 士、博士學位所應通過之各項考核規 定由各大學訂定」為擋箭牌,致使許 多公私立研究所出現:學習修業規範 南轅北轍、畢業論文品質良莠不齊、 博士學位授予機制鬆散等怪異現象。 爰此,本欲提升教育品質之教育鬆綁 (deregulation of education)政策,其 良善美意卻因劣幣驅逐良幣現象而呈 現出意外後果定律(law of unintended consequences),於是期待教育主管機 關能實質監督各校品質管制、並擬定 學位檢覈制度,促進大學正向發展。 3. 獨尊論文發表數量 黃政傑(2013)指出,大學教師 由論文發表得分決定其學術階級與薪 資待遇,而各大學之學術層級與經費 補助又與該大學教師論文發表總得分 而定,環環相扣導致大學淪為生產論 文之血汗工廠。不少頂尖大學以篇數 計算獎金,鼓勵教授發表論文,所以 臺灣學者有人是國外學者產量十倍以 上,淪為一年可以發表 20、30 篇的論 文製造機(林秀姿,2014.10.3)。爰此, 曾任成功大學校長之馬哲儒先生亦明 確指出臺灣研究所的問題癥結,即是 大學教師致力於發表論文,而疏於處 理教學與檢核學生,不如國外研究生 在獲得碩士與博士學位前,已通過層 層之考試及檢核,有些甚至所選的每 一門課都有考試,必須過關斬將,一 步一步嚴格磨練而成,所以獨尊論文 之做法,埋沒了臺灣學生的競爭力, 也減損 了經濟發展 的 原動力 (徐武

(16)

軍,2014.10.3),所以期待教育主管機 關能逐步擴大多元評鑑標準、並設計 激勵獎懲誘因,強化教研深耕意願。 (二) 學用失衡 1. 產學落差日趨嚴重 超過七成企業感受到人才荒,卻 找不到「對的人」可用,因為學校教 的都是純理論,但在現實環境卻不能 適用,例如,交大工業工程管理博士 施昌甫進入大銀微系統公司時,發現 自己「什麼都不會」,不僅不懂線性馬 達等專業產品,就連採購、生產管理 等做事方法,都和所學不同(謝明玲、 林秀姿,2012)。事實上,大學努力產 學合作原是正確發展方向,然而或因 規劃不全、經驗不足、心態不正、便 宜行事,常造成假借建教實習之名, 行勞力剝削之實,許多學生並未獲得 合宜之學習照顧與技術指導。而教師 在產學合作績效競爭壓力下,亦常衍 生假產學之現象,甚至有教師自掏腰 包 , 當作 產學 合作 經 費( 黃政 傑 , 2013)。長期只重表象、忽略實質的惡 性循環,造成產學落差日趨嚴重,誠 如陳星貝(2013)所言,政府推動產 學合作以提升學生及國家競爭力已多 年,應是時候徹底檢視政策施行及實 效。 2. 學歷能力無法匹配 詹火生(2012)指出,近十餘年 來,我國具高等學歷人口數量大幅增 加,尤其是文法社會科學領域之高教 人力增幅最大。而過度追求數量增加 卻忽略品質提升,致使部分科系忽視 就業市場需求,導致這些系所畢業生 面臨失業問題;同時科技大學畢業生 又較以往更不願進入技術就業市場, 以致勞動市場出現供需失衡現象。楊 朝祥(2013)亦指出,面對知識經濟 產業轉型之關鍵時刻,當高等教育僅 重數量擴增,品質卻停留於高中職之 實力,以致大學畢業生僅能擔任基層 工作,造成人才培育不僅未能順利將 人力結構由燈籠型態轉變為凹透鏡型 態,反而因高學歷畢業生覓職困難, 薪資偏低之嚴重問題,出現無法掌控 之僵局。事實上,根據 1111 人力銀行 與《遠見雜誌》「企業最愛研究所調查」 結果顯示,企業對實務與專業能力愈 趨重視;且在學歷偏好層面,逐漸回 歸到人才本身素質,不再僅參考學校 光 環 及 排 名 ( 1111 通 訊 社 記 者 , 2013),顯示職場充斥太多高學歷之求 職者,僅憑學歷光環即可勝出之情形 已不復以往。 3. 學非所用資源錯置 教育資源有限且資源運用具排擠 效應,如何妥善配置與使用資源,應 是教育 主管機關念 茲 在茲的 關鍵議 題。然而當出現「政大風險管理與保 險研究所博士生棄學改行賣炸雞排」 (蕭夙眉、朱俊彥、鄭敏玲,2013.3. 10)、「臺大法律系、歷史系與竹中畢 業之三兄弟一起開店賣拉麵」(楊琇 惇、陳志文,2013.4.5)、「35 歲留美女 博士因未能通過六年助理教授升等規 範而到藥廠當試藥白老鼠」(洪凱音, 2014.9.1)等報導,不由讓人產生人才 閒置與資源錯置之疑慮。雖然行行出

(17)

狀元、職業無貴賤,並非博士生不能 賣雞排、臺大畢業生不能開拉麵店、 助理教授不能當試藥員,但術業有專 攻、聞道有先後,倘若莘莘學子能先 瞭解自身專長與興趣,再學習進修以 截長補短,應可避免時間與成本之虛 耗。例如,賴本智先生以碩士身分回 家務農,但學以致用而成為知識花農 先驅,運用其於中興大學植物系與研 究所碩士班多年所學,讓蘭花養植技 術傲視國際,更使臺灣成為全世界唯 一可以將蝴蝶蘭「帶盆輸入」美國海 關的國家(熊毅晰,2011),即是教育 資源有效運用,對社會國家更有貢獻 之實例。

三、因應之道

(一) 減少大學數量以提高學生素質 以 102 學年度為例,4,241 名博 士、60,218 名碩士、226,799 名學士畢 業 自 國 內 公 私 立 大 學 ( 教 育 部 , 2014b)。在就業市場供需失衡、僧多 粥少之情況下,多數大學畢業生只能 放棄專長,投身非相關領域,更有碩、 博 士 畢業 生不 願屈 就 兼職 或約 聘 工 作,而處於長期待業之空窗期,不僅 形成高學歷長期失業之現象,更造成 整 體 人才 培育 資源 之 虛耗 ,殊 為 可 惜 。 因 而 草 根 影 響 力 文 教 基 金 會 (2013)針對大學氾濫問題進行調查 發現,逾 6 成(60.44%)的受訪者認 為政府應以強硬手段介入處理大學整 併 或 退 場 問 題 ; 而 不 贊 成 者 僅 佔 16.82%。此外,超過半數受訪者認為 大學退場後的校園可優先規劃作為設 立 社 福 機 構 ( 31.05% ) 與 公 園 綠 地 (20.24%)。因此,政府應積極鼓勵大 學推動產學合作與建立經營特色,並 依經營績效執行大學整併或退場之相 關作業,以確實扭轉供需失衡、缺乏 特色之高教市場現況。 (二) 建立品保機制以嚴格把關品質 品質保證機制之目的在於確認畢 業生具備應有之基礎知識能力,掌握 相關領域之專業學養,以及能夠展現 相應之職涯水準。特別是博士學位授 予,不僅代表該校學術水平與價值標 準,亦影響未來國家整體教研素質與 社會觀感,深具火車頭效應,絕不可 輕忽刻 意縱容與漠 視 品質之 嚴重後 果。事實上,面對 105 學年度少子化 之高教大限,教育領導者應體認經營 管理具有骨牌效應(Domino Effect) 與馬太效應(Matthew Effect),亦即具 有牽一髮動全身之連鎖反應以及好壞 加乘發生之倍增現象,所以必須周延 規劃以築夢踏實,畢竟要怎麼收穫先 那麼栽。以逢甲大學於 2013 年「企業 最愛研究所調查」中脫穎而出,成為 私立大學之翹楚為例,前校長張保隆 (2010)即指出,落實與深化品保機 制具有深耕卓越之實施效果,同時該 校近年 在研究所學 程 上強調 產學聯 盟、師生交流、就業追蹤與學用合一 等 四 大 特 色 ( 1111 通 訊 社 記 者 , 2013),即是用心建立品保機制而產生 正向循環加值效果之最佳明證。 (三) 回歸高教本質以傳道授業解惑 高教本質為何?「師者,所以傳 道、受業、解惑也」《師說》。然而,

(18)

蕭富元(2012)指出,現在的大學教 育,不是傳道授業解惑,而是績效升 等獎 金 ,因為教 授 拚 集點以 通 過升 等、續聘;大學拚評鑑以獲得經費、 生存,現行制度扭曲教育理想,所以 有超過四成之教師於《天下》問卷調 查中表示,現在的大學教育,對於提 升學生素質並無幫助。而運用企業提 升競爭力之 KPI 制度來考核大學與大 學教師之績效,則因教學熱情不易量 化與評量,常於績效考核指標中被刪 除,故教師們多關注於權重較高之研 究與論文發表,而忽略權重較低之教 學投入。然而在價值混淆模糊之現代 環境中,學生可能更需要學習經驗、 思 考 方法 、生 活適 應 上之 傳承 與 開 導,畢竟經師易當而人師難為。爰此, 績效考核之權重與項目,應考量更多 元、更廣泛之分配,期能誘發出高教 產業最需要之創新與熱情。 (四) 瞭解產業需求以改善供需失衡 監察院最新調查發現臺灣整體失 業人數約為 46 萬餘人,然而廠商缺工 人數卻超過 26 萬餘人,顯示勞動市場 存在人才供給與產業需求失衡之現象 (田德財,2014.8.22)。缺工產業多為 基層服務與製造作業員以及中高階管 理人才,其中,就作業員而言,大學 畢業生較不願屈就高中職教育程度之 職缺;就中高階人才而言,現行教育 體系又較難培育出企業所需之專才, 所以政府單位應該重視此一結構性落 差之警訊。爰此,政府各部會應依其 專業職掌規劃政策,並強化跨部會溝 通執行,並適時公佈產業人力供需之 即時資訊與未來展望,以便教育體系 培育相關人才、讓學生選擇興趣相符 之穩定行業、使產業能盡速調整需求 以利發展,進而改善供需失衡及產學 落差之現象。 (五) 提升實務經驗以強化競爭優勢 碩、博士教育多屬於研究人才層 級之培 育,除了須 強 化專業 能力之 外,亦須具備邏輯推理與解決問題之 特質,更須培養理性思考與客觀判斷 之素養,以利於專業領域發揮所長。 然 而 學 歷 好 不 如 能 力 好 , 彭 明 輝 (2012)指出,成功方式非常多元, 關鍵在於不放棄之毅力堅持,因求學 不順利只失去部分成就夢想之機會; 另外還有 60%至 70%需靠己身之堅持 與毅力,不輕易放棄才有機會找到自 我發揮的空間。另外,在學歷提升的 過 程 中 , 亦 需 思 考 自 己 的 王 牌 (A.C.E),落實對自我能力表現之問 責 ( accountability )、 強 化 競 爭 力 ( competitiveness ) 與 專 門 知 識 (expertise),期能掌握高教現況與職 場趨勢,以達到適才適能之理想情形。 (六) 增加資訊透明以落實學用合一 政府或學校宜經常宣導產業發展 資訊、職涯工作內容;落實職業性向 調查、創業能力評估,以及辦理求才 求職謀合、就業徵才活動,協助有志 攻讀更高學歷之莘莘學子,不論是計 劃把握時間當全職研究生,亦或是規 劃兼顧工作當在職進修生,皆可評估 外顯成本與隱含成本,以確立發展目 標,避免因產業變遷過於快速、專長 興趣認 識不清、或 就 業訊息 傳遞延

(19)

遲,反而在提高學歷之後,無法與就 業市場快速銜接。

四、結語

無論是肇因於政策失當或學用失 衡,高等學歷貶值,全民一起受害, 因而變革高等教育結構已是必然的趨 勢,政府應該協助未達標準之大學轉 型或退場,並建立品保機制以嚴格把 關品質,期能有效提高學生專業素質 與職場競爭力。此外,大學與教師評 鑑機制亦需重新考量其合宜項目與權 重,期能誘發出高教產業最需要之創 新與熱情,幫助莘莘學子認清自我特 色、融合理論實務、強化獨立思考能 力,進而運用正確態度累積專業知識 與實務經驗,以避免虛擲寶貴光陰。 再者,政府與教育主管機關亦應適時 公佈產業人力供需之即時資訊與未來 展 望 ,並 增加 工作 需 求資 訊之 透 明 度,促使教育體系、學生家長、產業 組織皆能有效評估外顯成本與隱含成 本,擬定最適抉擇,以克服資訊不對 稱所可能造成之逆選擇,俾利改善供 需失衡及產學落差。 參考文獻  1111通訊社記者(2013)。職場碩 士滿溢,企業獵才不易。取自http:// www.1111.com.tw/news/urveyns_con.as p?ano=56486  田德財(2014.8.22)。產學落差致 人力供需失衡。更生日報。取自http:// www.ksnews.com.tw/ewsdetail_ex.php? n_id=638151&id=101  李沃牆(2013)。學歷通膨效應擴 大影響國家競爭力。國政評論,財金 (評)102-044號。  李誠(2013)。臺灣的大學真的太 多了嗎。遠見雜誌,319,28-31。  沈如峰(2013.6.13)。嚴長壽:2/3 科 系 不 值 得 讀 。 中 央 社 。 取 自 http://www.cna.com.tw/Views/age/Searc h/hyDetailws.aspx  林秀姿(2014.10.3)。論文製造機 1 人 年 產 30 篇 。 聯 合 報 。 取 自 http:// mag.udn.com/mag/edu/torypage.jsp?f_A RT_ID=538503  段楚禎(2013.4.11)。學歷通膨博 士就業難,薪資僅比碩士高1成7。取 自 http://www.cardu.com.tw/ews/detail. php?nt_pk=28&ns_pk=19034  洪凱音(2014.9.1)。35歲留美女 博士到藥廠當白老鼠。中國時報。取 自 http://www.chinatimes.om/newspaper s/2014090101150-260102  徐武軍(2014.10.3)。名家觀點- 論文至 上的苦果。 中 國時 報 。取 自 http://www.chinatimes.om/newspapers/2 014100300890-260109  草根影響力文教基金(2013)。大 學氾濫,民眾怎麼看?民調記者發表會 新 聞 稿 。 取 自 http://www.gri.tw/site/ index.php/2013-12-12-03-57-27/2013-1 2-12-04-01-33/68-20131108001

(20)

 張保隆(2010)。逢甲大學落實與 深化教學品保機制之具體作法。評鑑 雙月刊,26,24-26。  教育部(2014a)。重要教育統計 資訊—大專校院校數統計。臺北市: 教育部。  教育部(2014b)。主要統計表— 大專校院概況表(80-102學年度)。臺 北市:教育部。  陳星貝(2013)。學歷優勢=職場 表 現 ?臺灣 產學落差 仍大。 國 政評 論,教文(評)102-055號。  陳慧蓉、蘇錦麗(2014)。績效責 任與大學自主間的平衡-我國大學自辦 評鑑之比較性研究。評鑑雙月刊,50, 52-55。  彭明輝(2012)。學歷不如能力。 親子天下雜誌,33,126-127。  黃政傑(2013)。莫使血汗白流─ 趕緊擺脫大學污名。臺灣教育評論月 刊,2(7),1-6。  楊琇惇、陳志文(2013.4.5)。博 士雞排翻版!臺大3兄弟拋高學歷賣 拉 麵 。 東 森 新 聞 。 取 自 http://www. ettoday.net/news/20130405/188718.htm  楊朝祥(2013)。學歷通膨、學位 貶值。國政評論,教文(評)102-035 號。  詹火生(2012)。高學歷高失業問 題之政策分析。國政評論,社會(析) 101-021號。  熊毅晰(2011)。碩士種花,開出 億元江山。天下雜誌,464,208-211。  蕭夙眉、朱俊彥、鄭敏玲(2013.3. 10)。棄教授夢,博士改賣雞排。蘋果 日報。取自http://www.appledaily.com. tw/appledaily/article/headline/20130310 /34878500  蕭富元(2012)。教授拚業績。天 下雜誌,507,103-114。  賴至巧(2012.9.22)。10萬大學畢 業生當 清潔工。 世 界新聞 網 。取 自 http://sf.worldjournal.com/iew/full_sfb/2 0237246/article-10  戴雅真(2014.9.30)。教長:大學 減校目 標百所 以下。 中央 社 。取 自 http://www.cna.com.tw/ews/firstnews/20 1409305002-1.aspx  謝明玲、林秀姿(2012)。就業力。 天下雜誌,511,120-127。

(21)

學歷非通膨、文憑未貶值

陳玉珍 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助理教授 去年,郭台銘嚴批博士生轉賣雞 排為浪費高教資源後,引發學者投書 表示高學歷低就職的「學歷通膨」現 象不僅在臺灣出現,中國、日本、南 韓及美國等國家,都面對著同樣的現 象。臺灣在廣設大學後,高教人才遽 增,若從經濟學的觀點來看,不僅會 有浪費高教資源之說,更可能會有「學 歷通膨、文憑貶值」的看法。針對此 一問題,筆者嘗想,僅用經濟學的眼 光檢視,是否削減了民主社會廣設大 學的意義?筆者認為「學歷非通膨、 文憑未貶值」,高學歷低就職的現象, 是因為近年經濟環境變差了,能與學 歷對等的工作機會相對也變少了;再 者,社會型態變化大,不再尊「士」 為大,生涯價值觀多元化了。

一、經濟環境變差了而使與學歷

對等的工作變少

無論是從媒體報導或自身所見案 例,不少擁有碩士學位者選擇了學士 學歷即可擔任的工作;不少大學畢業 生卻在高中畢業生即可勝任的職缺中 找工作。乍看之下,似乎呼應了「學 歷通膨、文憑貶值」的說法。惟有一 些企業表示,大學畢業生比碩士更適 任於該企業的工作。此一說法,表示 他們看重的是「學力」而非「學歷」。 換言之,若有位大學畢業生擁有了該 企業或機構所要求的能力,即便出現 擁有碩士學歷卻缺乏該企業或機構所 要求的能力之競爭者,企業或機構依 然會捨碩士而取學士以成為其組織的 成員。學歷並非通膨,只是經濟環境 變差了,能與學歷對等的工作機會變 少了。在僧多粥少的工作機會,學歷 不再是贏得工作機會的優勢條件,適 任的能力才是求職致勝的關鍵。

二、生涯價值觀多元化

當今社會型態變化的層面與速度 都頗可觀,價值觀念多元化,「萬般皆 下品,唯有讀書高」、「士農工商,以 士為首」的觀念未若往昔。在競爭激 烈的職場上,雖有不少落敗者而出現 啃老、失業或暫居高學歷低就職的現 象,但也不少職場勝利組,離開原有 的專業職場,而作生涯轉向的決定。 有關高科技人才或是高知識份子捨高 薪、離城囂,轉向經營民宿或從事小 農工作等真人實事報導,常見於報章 雜誌。因此,博士生賣雞排、碩士當 明星、政大商學院學士以舞藝投身演 藝圈、臺大國貿系高材生堅持當歌手 等諸多實例,反映出高學歷低就職並 不全然關乎學歷與能力,而是源於個 人在社會型態與觀念變化中所發展出 來的生涯價值觀。

三、結語

臺灣教育發展過程中,價值標準 一向較為單一或窄化。在歷經廣設大 學、拓寬大學之門後,並未見高等教 育目標與課程相對地拓展;換言之, 高等教育課程的價值或標準未見多元 化或開闊的發展。學子進入高等教育

(22)

學習的機會大增,可以選擇的科系卻 依然有限。試想,臺灣現有高達 147 所大學院校數,其科系提供的人才類 別,是否能符合變化甚速的業界之需 求?而從另一角度思考,民主社會中 廣設大學的目的,不應僅是為產業培 育實用人力。在社會型態變化大、價 值觀念多元化的世代中,所謂「學歷 通膨、文憑貶值」的表象,除了有人 才與職缺的明顯落差外,高等教育的 目標與社會需求,顯然也存在相當程 度的落差。

(23)

在浪漫與現實之間—

人文社會領域博士就業議題初探

劉曉芬 國立臺北科技大學技術及職業教育研究所副教授

一、緣起~浪漫乎?現實乎?

遙想韋伯在《學術作為一種志業》 一文中曾提到,學術工作者是精神貴 族,能夠享受知性的快樂,但另一方 面,學術卻是一種瘋狂的冒險,只有 將學術視為個人生命志業的人才能走 遠(鄭伯壎,2010)。人文社會領域的 博士們或多或少都存有這類韋伯式的 浪漫,視博士桂冠為取得獨立研究的 入場券,期許自己成為學者集團的成 員。 然而在全球化與知識經濟的脈絡 下 , 知識 內容 與管 理 模式 已逐 漸 改 變,知識不再仰賴象牙塔中的學術共 同體所完成,而更多是在應用環境中 所生產,因此跨領域、跨學門成為常 態,傳統博士教育過於狹窄的學科分 類與職業定向也遭受挑戰。1999 年美 國 研 究 所 委 員 會 ( the Council of Graduate Schools, CGS)全面性的調查 全美高年級博士生的學習經驗,結果 發現許多博士生反應其面臨到期望的 博 士 訓練與職涯發展 不相稱的困境 (引自 Golde & Dore, 2001)。Garwood (周炳辰譯,2011)在 The Economist ( 經 濟 學 人 ) 撰 文 ‖ The disposable academic: Why doing a PhD is often a waste of time(免洗學術:為何念博士 往往是浪費時間)指出博士數目大增 是因為博士生是便宜、上進又可用完 即丟的勞動力(cost-effective PhDs), 指導教授收更多的博士生,就可以用 更少的錢,做更多的研究。但很少人 去反思這些學生獲得博士學位後的出 路在哪裡?他引述的 OECD 報告顯示 在比利時、捷克、德國和西班牙,有 逾四成半的博士在獲得學位之後只能 找到暫時性的約聘工作;而在斯洛伐 克這個數字更超過六成。其中大多數 是博士後研究者。在奧地利有三分之 一的博士最終只得從事和所學毫無關 聯的工作。在德國有 13%的博士作低 收入的工作;在荷蘭則有 21%。在某 些領域,博士甚至沒有較高的收入, 例如數學、資訊、社會學和語言,擁 有博士學位或碩士學位對收入沒有影 響,在工程、科技、建築和教育領域, 碩士比博士的收入還要高。Garwood 甚至調侃或許我們該好好運用研究能 力,探討這群「可隨意處置的學術人 材」。 其實類此問題非僅發生於歐美諸 國,近幾年已成為全球高等教育的危 機,在東亞,日本即有所謂「博士過 剩」一詞, 報章雜誌將―Over Doctor‖ 稱為「博士浪人」,專指具有求職的願 望, 卻在未就職的狀態下繼續從事研 究 的 博 士 課 程 出 身 者 ( 李 振 玉 , 2005)。依據文部省 2012 報告,2011 年 度各領域博士課程畢業生就業率的高 低是「保健」81.1%、「工學」71.2%、 「家政」61.2%、「農學」56.6%、「教 育」55.7%、「理學」54.3%、「社會科 學」48.4%、「人文科學」32.9%、「其

(24)

他」54.8%(引自楊武勳,2013)。近 年來南韓已取得博士學位卻沒有工作 的博士失業率已超過 50%,亦即每 2 名博士中有 1 人找不到工作,其中又 以人文系為首,其次為醫學系、社會 系及工學系(譚淑珍,2012)。而國內 更有關於「流浪博士」和「學術長工」 的諸多討論(李雪莉,2005;林倖妃, 2012)。 綜觀國內研究所的成長亦極為可 觀,102 學年度全國大學已設有 839 個 博士班,在校博士生總數達 31,475 人 (教育部,2014) 然而高學歷高失業率 問題也反映在台、成、清、交等頂尖 大學的博士班招生上,博士班報名人 數創下屢創歷年新低,甚至有不少系 所無人應考(胡清暉、林曉雲,2012)。 這 些 博 士 都 能 順 利 找 到 教 職 嗎 ? 以 2001 年到 2013 年的 13 年間臺灣高等 教育機構的專任教師數從 46,042 人增 到 49,692 人,成長約 1.08 倍來看,博 士班在校人數則是從 18,705 人增至 31,475 人,成長約 1.68 倍,若再累加 13 年來博士畢業生「庫存」的壓力, 顯見高教學術市場人力供需失衡現象 相當嚴重。尤其是人文及社會領域的 博士,不同於理工科技學門習得較為 「實用」的技術,容易轉戰業界,前 者仍以大專校院的教學與研究職務為 主要求職方向,少子化及大學教師員 額的凍結使得渠等面臨更為緊迫的競 爭壓力,甚至產生學術階層化的新位 階,亦即在大學校園裡有黃金世代的 教授、職位相對安全但待遇不如前輩 的副教授、「不升等就走人」的助理教 授及講師,以及最底層的博士後「吉 普賽人」(蔡宏政,2010)。 基於上述背景,博士失業乃是全 球高等教育的普遍現象,相較於自然 理工領域博士的就業機會,人文社會 領域的博士顯得更加弱勢,因此國內 高等教育機構如何協助這些高階人力 順利覓職,在浪漫與現實間取得平衡 是值得討論的課題。

二、賽伊法則的困境

「賽伊法則」(Say's Law)主張在 資本主義的經濟社會不會發生任何生 產過剩的危機,更不可能出現就業不 足。商品的生産數量完全由商品的供 給面所決定,透過物價指數高低的調 整,商品的供給量最後必將等於商品 的需求量,換言之,供給會創造自己 的 需 求 ( Supply creates its own demand)。然而「賽伊法則」最根本的 錯誤在於供需兩大法則的矛盾和漠視 有效的需求(維基百科,2014)。在大 學校園裡,其實並無足夠的專任教職 可供博士擔任,或許對於 STEM 學門 (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博士 來說,尋覓一份教職以外的工作並非 難事,但對人文社會的新科博士可能 會是鐵板一塊。 Neumann 及 Tan(2011)研究發現 澳洲的博士在 2000 到 2007 年的 8 年 間投入學術工作的比例約過半數,但 投入非 學術性工作 的 比例卻 日益增 加。美國長期追蹤各學門博士畢業生 生涯發展的系列研究發現,五成以下 的博士從研究型大學畢業後便終止了 學術研究生涯,且其中存有學門上的 差異,約三分之一的理工畢業生和三 分之二的英文、數學及政治學的畢業

(25)

生會留在原本學術研究領域工作,同 時學校普遍缺乏對博士生職涯的引導 與輔導 作法 (Nerad, 2004; Neradetal., 2007)。另根據美國研究所委員會的統 計資料,現今的博士生有一半以上在 攻讀博士學位時,同時也在學術單位 以外的工作場合就職,而且有持續增 加的趨勢,博士生的出路因有職場工 作經驗的加分,已不再拘限於學術單 位。 其實關於博士就業問題自 1990 年 代全球高等教育擴充後即已浮現,相 較於學生的自求多福,許多國家亦著 手致力博士教育的改革,例如丹麥分 別於 2002 及 2006 年二度評鑑其本國 博士生的教育品質;英國高等教育品 質 評 鑑 局 ( the Quality Assurance Agency, QAA)於 2007 年針對英格蘭 及北愛爾蘭等地區的研究型博士項目 進行實證評估,而美國也推出了「研 究生教育行動」(Graduate Education Initiative, 1991-2007)、「研究生教育與 研 究 訓 練 整 合 計 畫 」( Integrated Graduate Education and Research TraineePrograms, 2000- )、「回應性博 士 計 畫 」( the Responsive Ph.D., 2000-2006)、「重構博士生教育計畫」 (Re-Envisioning the Ph.D.,2001-)以及 「卡內基博士生教育創新計畫」(the Carnegie Initiative on Doctorate, 2002-2007 )等(引自陳洪捷,2010)。 這些計畫目的均是為了回應當代知識 生 產 模式 的變 化所 進 行的 調整 和 改 革,包括增加博士學位的類型、培養 模式的多樣化、實施跨學科訓練、積 極與產業合作培育博士等(陳洪捷, 2010)。

三、他山之石-學校如何協助人

文社會博士就業

前述討論並未特別針對人文社會 領域博士的就業提出處方,爰此本研 究擬聚焦於大學如何協助人文社會博 士就業的面向,期待他山之石能開啟 更多改革的契機。 (一) 跨領域學門合作—Standford 大學 的數位人文計畫 在大數據(Big data)時代,不少 極具數據理解能力的新世代人文科學 專家呼籲,學術界必須立刻開始深入 探討科技如何改變我們對人文科學的 理 解 , 此 即 數 位 人 文 ( Digital Humanities)的理念的崛起。2010 年 的 11 月 17 日美國紐約時報刊出一篇 名 為 〈 打 開 人 文 寶 藏 的 數 位 鑰 匙 〉 ( Digital Keys for Unlocking the Humanities’ Riches)強調 20 世紀的 人文學歷經一波波「主義」的洗禮, 下一個關鍵概念(big idea)會是什麼? 答案是資料(data)。在如此海量資料 的時代,資訊科技提供了處理大量資 料的工具,人文與資訊兩者匯合催生 了「數位人文」的誕生(項潔、涂豐恩, 2011)。除了數位典藏,GIS 的運用也 頗受到關注,Standford 大學一群從事 歷史學與資訊科技的研究人員便開發 出古羅 馬世界的網 路 模擬地 理空間 (ORBIS)。它是宛如古代版 Google map 的線上工具,只要輸入起點和終 點,以及不同的交通方式(走路、騎 驢、牛車、馬車、騎馬),系統就能幫 你計算出需要幾天的時間才會到達目 的地。就像 Google map 會給你不同的

(26)

路線建議一樣,這套系統細膩地採用 2000 年前的古道路紀錄,搭配歷史學 的 考 證以 及運 用最 新 測量 氣候 的 儀 器,把古羅馬的船隻、馬車等交通工 具全納入考量。因此不同月份出發, 所 帶 來 的 推 算 結 果 都 會 不 一 樣 。 ORBIS 不僅是很好的教學工具,同時 也是極佳的研究工具(Regina,未署日 期)。 此外,Standford 大學在「數位時 代的古典文學教學」(Teaching Classics in the Digital Age)課程中要求研究生 利用廣受歡迎的歌詞註釋網站(Rap Genius)解釋荷馬(Homer)和維吉爾 (Virgil)的作品。文學實驗室則有一 個研究 18 世紀小說的課題,英語系所 學生根據一個包含將近 2000 本早期圖 書的資料庫進行研究,梳理「傳奇故 事」、「傳說」及「歷史故事」首次成 為長篇小說的時間,以及這些不同名 詞的含義。在「關鍵文本挖掘入門」 (Introduction to Critical Text Mining) 課程中,英語、歷史及電腦專業的學 生利用 R 軟體將文本分為不同板塊, 對小說和最高法院(Supreme Court) 的 裁 決書 進行 分析( 黃 錚、 許 欣, 2013 )。 人 文 社 會 科 學 的 未 來 在 何 方?Standford 大學的數位人文計畫,對 人文社會博士生而言不僅只是就業策 略,更開啟了一個嶄新的學術領域。 (二) 學 術 替 代 性 職 業 ( The Alt-Ac Track)的興起 Rogers(2013) 撰 寫 ‖Humanities Unbound: Careers & Scholarship Beyond the Tenure Track‖,在此報告

中,她建議人文學科博士可以脫離傳 統束縛,尋找終身教職之外的職業生 涯和學術研究,此即所謂學術替代性 職 業 ( alt-ac ) 觀 念 。 Bethman 和 Longstreet(2013)也指出,alt-ac 泛 指在高等教育中全時非教學非研究的 職位, 在大學校園 裡 除了永 聘教職 外,其實還有許多和學術活動密切相 關的職務,可做為職涯的第二選擇, 這些工作包括了教學中心的學術性事 務、學生生涯輔導、心理諮商相關事 務、研究中心的研發事務、圖書出版 及資訊科技事務、公關及行政管理事 務、創新育成中心衍生事務等等。這 些事務 大多夾雜部 份 教學與 研究性 質 , 需 要 高 階 人 力 的 投 入 支 援 。 Doherty(2013)認為人文博士畢業生應 該多加考慮非學術職業的發展前途, 並更清晰地認識到人文學科博士訓練 帶給個人的優點和缺點,以強化自身 的市場價值。她指出文科博士訓練有 三項優勢: 1. 廣博的知識和教授知識的能力; 2. 各種體裁的寫作和分析的能力; 3. 表達和演講的能力。 諸如中學老師、博物館策展人、 拍攝公共歷史紀錄片、演講稿或書籍 專業寫手、管理顧問、廣告文案、非 營利性部門人員等所需的能力幾乎都 是文科博士的強項。不過文科博士也 有兩項缺點必須克服,其一是缺乏協 調配合、團隊合作的精神,喜歡自己 孤軍奮鬥;其二是對市場驅動下的價 值觀和產品產生疑慮甚至拒斥。

(27)

(三) 多能博士整合平台的架設 承上討論,無論是強化人文社會 博士跨領域的能力或是增加職涯的選 擇機會,要達到此目標皆有賴一個資 訊暢通的平台來串接,許多博士反映 並非不想謀職,而是不得其門而入。 多能博士整合平台(Versatile Ph.D.) 的構想便極具特色。它是於 1999 年由 美國加州的企業組織所架設的網路平 台,擁有全美最大的線上博士社群, 目前成員已逾 40,000 人,其功能包括 提供免費的互動平台,讓社群裡的博 士 們 交換 職涯 訊息 ; 建立 媒合 資 料 庫,使能快速辨識、搜尋各種條件的 非學術性工作機會,並協助博士將他 們的學術資歷轉化為個人履歷,進而 向非學術類雇主推銷。全美許多知名 大 學 如 Harvard 、 Yale 、 Duke 、 Pennsylvania、Michigan State、Columbia 以 及 加州 大學 系統 等 都與 有合 作 關 係。國內目前尚未見到專為高階學術 人才媒合工作的平台,或許大學校際 間可以合作發展類此職涯輔導機制, 協助人文社會博士在就業路上減少跌 撞與挫折。

四、博學通達,君子不器(代結

語)

愛 因 斯 坦 說 專 家 是 訓 練 有 素 的 狗,也有人戲稱專家就是「專門害人 家」,近世博士訓練往往精而不博,實 有違 Ph.D(哲學博士)的雅號。但人 文社會領域博士的訓練有別於 STEM 學門,經由長期大量閱讀和審思所培 養的洞見與創造力,往往會在日後的 職涯中潛移默化地展現出來,他們容 或在第一份工作上遭遇困難,但長遠 看,雇主卻極為肯定他們獨立思考、 精準詮釋及彈性應變的能力,因此選 擇文科未必是一條孤獨的不歸路,端 視自己心態與行動的創化,人文社會 博士處在浪漫與現實的十字路口仍應 保有淑世的熱望,即使踽踽獨行。 參考文獻  李振玉(2005)。透視日本的博 士過剩現象。比較教育研究,182, 43-47。  李雪莉(2005)。迷失臺大,高 教悲歌。天下雜誌,318,124-150。  周炳辰譯(2011)。免洗學術:為 何 念博 士往 往是 浪費時 間 ( Jeremy Garwood 著 ) 。 取 自 http://case.ntu.edu.tw/blog/?p=7439  林倖妃(2012)。博士失業率飆 「 有 面 試 要 偷 笑 」 。 取 自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 ion?id=5044047  胡清暉、林曉雲(2012)。頭路 難找,台成清交博士班竟缺額。取自 http://mypaper.m.pchome.com.tw/m120 119314/post/1323194657  教育部統計處(2014)。中華民 國教育統計103年版。臺北市:教育 部。  陳洪捷(2010)。知識生產模式 的轉變與博士品質的危機。高等教育

(28)

研究,31(1),57-63。  項潔、涂豐恩(2011)。導論— 什麼是數位人文,收錄於項潔編,從 保存到創造:開啟數位人文研究(頁 9-28)。臺北市: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 心。  黃錚、許欣譯(2013)。人文學 科 的 未 來 在 何 方 ? 取 自 http://cn.tmagazine.com/education/2013 1104/t04humanities/zh-hant/  楊武勳(2013)。日本博士課程 畢 業 生就 業問 題。臺 灣教 育評論月 刊,2(7),70-74。  蔡宏政(2010)。高教人力供需 失衡及其政策意涵。人文與社會科學 簡訊,11(3),36-41。  鄭伯壎(2010)。學術志業與學 者養成。人文與社會科學簡訊,11(4), 4-8。  譚淑珍(2012)。韓國博士沒頭 路 。 取 自 https://tw.news.yahoo.com/%E9%9F%9 3%E5%9C%8B%E5%8D%9A%E5%A 3%AB%E6%B2%92%E9%A0%AD%E 8%B7%AF-213000277.html

 Bethman, B., & Longstreet, C.S. (2013). The alt-ac track. Inside Higher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s://www.insidehighered.com/advice/ 2013/01/14/essay-preparing-academic-o r-alt-ac-careers

 Doherty, M. (2013). The humanities Ph.D. at work. The Chronicle of Higher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hronicle.com/article/The-Humaniti es-PhD-at-Work/137393/?cid=oh&utm_ source=oh&ut

 Golde, C.M., & Dore, T.M. (2001).

At cross purposes: What the experiences of doctoral students reveal about doctoral education. Retrieved from

http://www.ssc.wisc.edu/~oliver/sociolo gy/PhDEducationreport.pdf

 Nerad, M. (2004). The PhD in the US: Criticisms, facts, and remedies.

Higher Education Policy, 17, 183–99.

 Nerad, M., Rudd, E., Morrison, E., & Picciano, J. (2007). Social science

PhDs– Five+ years out: A national survey of PhDs in six fields (Highlights report). Seattle: Centre for Innovation

and Research in Graduate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Neumann, R., & Tan, K. K. (2011). From Ph.D to initial employment: the doctorate in a knowledge economy.

Studies in Higher Education, 36 (5),

601–614.  Regina(未署日期)。身為一個古 羅馬人,沒有 Google Map 也是很正 常 的 。 取 自 http://www.biosmonthly.com/contactd.p hp?id=2011

(29)

 Rogers, K. (2013). Humanities

unbound: Careers & scholarship beyond the tenure track. Retrieved from

http://katinarogers.com/wp-content/uplo ads/2013/08/Rogers_SCI_Survey_Repor t_09AUG13.pdf

 Versatile Ph.D. Website (2014, September ). A new resource on non-academic careers for graduate students in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 Retrieved from http://versatilephd.com/

(30)

從資源分配觀點論高等教育擴張現象

對文憑價值的影響

林宜樺 國立政治大學教育系博士候選人

一、前言

自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各國政 府體認到學術發展與國家競爭力的直 接相關,高等教育除能提昇國家人力 素質與專業技術外,亦有助於個體開 發潛能、取得職業與收入並促進社會 流動(OECD, 2012;Sewell & Shah, 1967),故開始重視並擴張高等教育。 OECD(2012)統計自 1995 至 2010 年 間,其會員國在學術型態大學校院之 入學率平均成長近 25%,並預估 62% 人 口 在其 一生 中有 機 會接 受高 等 教 育 。 經濟 快速 崛起 的 中國 在相 同 期 間,大學在學人數從約 290 萬名增加 至 2,232 萬名,成長幅度近乎 8 倍,顯 示產業需求對高等教育發展的影響力 ( 中 華 人 民 共 和 國 國 家 統 計 局 , 2011)。至於我國高等教育在因應產業 結構轉型及勞動市場需求的趨勢,發 展程度亦跟上全球腳步,甚至大幅超 越許多國家。 儘 管 我 國 已 擴 大 進 入 大 學 的 窄 門,然而學生畢業文憑的價值為何, 實應透過探討高等教育擴張政策的利 弊得失而論,以作為未來高等教育發 展的基礎。文憑價值可從不同層面衡 量如:個體的公民意識、專業技能、 或社會穩定、國家競爭力等,本文則 以勞動市場的成就表現加以界定文憑 價值,並從資源分配觀點探討學校人 才培育與勞動市場間之對應關係。

二、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現況

(一) 規模及結構層面 我國深受傳統華人重視教育的價 值觀,長期對增加接受高等教育機會 的訴求不斷,自從 83 年教改團體發動 四一〇教育改革行動後,我國開始大 幅廣設大學校院,除新設學校外,還 包括專科學校改制技術學院及技術學 院改名科技大學,教育部(2014a)統 計我國 80 學年度大專校院總計 123 所,其中專科學校與大學校院比例為 1.46 比 1,以專科學校居多,然至 102 學年度大學校院數量增加為 161 所, 20 餘年間校數成長 31%,專科學校及 大學校院比例反為 1 比 10.5,專科學 校萎縮而大學校院成長,因此連帶學 士以上學位授予數量大幅增加,應足 以符應國人對取得大學文憑的期待。 (二) 名額及系科層面 過去經濟起飛年代,我國大學校 院的人才培育政策深受結構功能論影 響,社會不同部門依其特定功能進行 專業化分工,透過整合以提高勞動市 場生產及效率,為維持社會均衡運作 及符合國家建設需求,早期我國採計 畫經濟模式以規劃管控人力供需。自 20 世紀後半葉後人力資本論興起,經 濟投入要素從有形實體擴展至無形的 人力資本,為兼顧產業對創新能力的

數據

圖 1 我國教育程度別失業率  資料來源:行政院主計總處(2014)。  表 1  我國 102 學年度私立大學校院獎補助款(單位:元)  總計  校數  每校平均  學生數  每生平均  一般大學  2,754,863,000  38  72,496,395  677,761  4,065  技術校院  2,175,648,864  61  35,666,375  617,092  3,526  資料來源:一般大學出自教育部(2014d) 、技術校院出自教育部(2014e) 。本表不含專科學校, 含宗教研
表 5  我國 101 學年度大專校院低收入戶學雜費減免情形(單位:人次)  公立學校  私立學校  總計  一般大學  4,820(8.93%)  10,417(19.31%)  15,237(28.24%)  技專校院  4,566(8.46%)  34,150(63.3%)  38,716(71.76%)  總計  9,386(17.4%)  44,567(80.6%)  53,953(100%)  資料來源:教育部(2014g),含專科學校。
圖 1  高等教育學歷通膨形成
表 1  家庭收支調查中不同教育程度的人數比較  年度  高中  高職  專科  大學及以上  2002  1,051,106  2,474,733  1,850,726  1,663,718  2003  1,036,171  2,643,127  1,772,085  1,759,191  2004  1,097,329  2,633,100  1,822,272  1,901,857  2005  1,084,933  2,637,427  1,777,503  2,073,067  2006  1,
+3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Cheng Kung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Cheng Kung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Cheng Kung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Cheng Kung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Cheng Kung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Cheng Kung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Cheng Kung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National Cheng Ku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