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析論香港初中學生的說話能力問題─以全港性系統評估考試報告(2006-2013)為例  / 81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析論香港初中學生的說話能力問題─以全港性系統評估考試報告(2006-2013)為例  / 81"

Copied!
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析論香港初中學生的說話能力問題─

以全港性系統評估考試報告(2006-2013)為例

吳善揮 香港五育中學中國語文科教師 香港浸會大學中文系碩士班研究生

一、引言

課程發展議會(2002)指出「教 師在教學中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 以讀寫聽說能力為主導,並使學生在 思維能力、審美能力、自學能力,以 及共通能力等均得到全面的發展。」 這就是說中國語文科(下稱中文科) 以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為目標,而語 文科教師亦應該以此為教學的重心及 焦點,以配合課程發展議會的倡導及 要求。在這樣的背景下,香港中學會 考中文科亦參考了高級補充程度會考 中國語文及文化科實施說話能力考核 的經驗,在 2007 年開始設置說話能力 考核,而 2012 年實施的中學文憑考試 中文科亦繼續一如以往考核學生的說 話能力,希望藉此能夠以評核帶動學 習,全面提升香港學生的說話能力。 為了評量香港學生在不同學習階 段中、英、數的學習表現,香港教育 局便在小三、小六、中三設置了全港 性系統評估(以下稱 TSA)。當中所得 的數據,有助學校調適課程的規劃、 教學的目標,同時,這亦有助教育局 提供適切的支援予有需要的學校及學 生,從而提升學與教的表現(香港考 試及評核局,2013a)。中三級在 2006 年開始實施 TSA,而中文科亦把說話 能力納入評量範圍,以配合課程發展 議會制定的課程目標及取向。 事實上,中三級 TSA 自 2006 年實 施至今已經達八年,可是從香港考試 及評核局(以下稱考評局)有關 TSA 說話評估表現的評論(2006—2013) 中,我們便可以看到初中學生的說話 水準並沒有顯著的進步,這是因為考 評局歷年都用了比較多的篇幅去批評 考生的表現,而較少指出學生優秀的 表現。因此,初中學生的說話能力實 在令人擔憂。 由是觀之,本文分為三個主要部 分,嘗試以中文科 TSA 說話評估為案 例,說明其考核的方式及要求、分析 全港中三級學生的說話表現、提出初 中說話能力的學與教建議。

二、中文科 TSA 的說話評估模

式、評審準則

中文科 TSA 的說話評估合共分為 兩個部分,而其評估模式及要求如下: 表 1 TSA 說話評估模式 部分 評估模式 考試時間 個人 短講 學生須依題目 要 求 完 成 短 講。 預備時間:五分鐘 說話時限:兩分鐘 小組 討論 四人為一組; 學生須依據題 目的要求,與 同班同學進行 討論。 預備時間:五分鐘 討論時限:八分鐘 資料來源:2013 年全港性系統評估便覽(P.2-1)。香港 考試及評核局,2013。香港: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2)

圖 1. 說話評估評審準則(個人短講)。資料來源:2013 年全港性系統評估便覽(P.2-21)。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2013。香港: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個人短講主要考核學生能否就論 題進行簡單而完整的演講,要求學生 輔以例子佐證,以培養學生基本的演 說能力;試題舉隅:「假如你有權為學 校修訂一條校規,你會修訂哪一條? 為甚麼?」(2013) 圖 2. 說話評估評審準則(小組討論)。資料來源:2013 年全港性系統評估便覽(P.2-21)。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2013。香港: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小組討論主要考核學生與人溝通 的能力,並希望藉此培養學生與人交 際的興趣、加強他們展開討論的積極 性、掌握與人討論的技巧及態度,進 而提升學生的議論能力;試題舉隅: 「近年每當有新款的手提電話推出發 售,不少香港人就會蜂擁搶購,你對 這 種 現 象 有 甚 麼 看 法 ? 為 甚 麼 ? 」 (2013) 說 話 評 估 考 試 的 題 目 非 常 生 活 化,主要環繞初中學生的生活經驗、 學習經驗等,以讓學生「有話可說」; 同時,試題亦兼及社會時事,以培養 學生對生活、社會時事的觸覺。

三、研究方法

要了解香港初中學生的中文說話 能力問題,一個最為可行的方法就是 有系統地檢視過去八年全港性系統評 估中文科考試(中三級)的經驗,從 中汲取可資借鑒的教訓。本文選取了 全港性系統評估(中三級)2006 年至 2013 年的中文科考試報告,進行內容 分析(content analysis),希望從中了解 初中學生的中文說話能力表現,並從 中歸納他們的問題,以供教育同工作 為參考,以針對性地提升學生的說話 能力。

四、中文科 TSA 2006 年至 2013

年的考試報告內容分析(個

人短講)

(一) 內容方面的要求 1. 說話內容欠缺創新 主考員經常指出學生的個人短講 內容空洞乏味,欠缺吸引力。例如:「短 講內容空泛」、「部分學生為盡用兩分 鐘,不斷重複內容,致內容冗浮欠實」 (2006);「多重複論點,內容薄弱」 (2007)、「短講內容空泛、欠深度、 缺新意」(2007);「短講內容空泛貧乏」 (2010);「內容流於平淡,缺乏創見」 (2011);「內容多流於俗套,泛泛而 談,欠缺創意」(2012);「內容流於表 面……久缺新穎意念」(2013)。由是 觀之,學生往往未能就題目的要求而 提出創新的觀點或獨到的見解,而說

(3)

話內容大多是老生常談;因此,如此 沉悶乏味的個人短講自然不能夠打動 主考員,而所得的分數亦自然相對較 低。 2. 說話欠缺說服力 考試報告指出學生的說話內容欠 缺例子支持,說服力有嫌不足。例如: 「論據薄弱」(2008)、「未能援引例子 佐證」(2009)、「未能善用例證作支持」 ( 2008 、 2012 )、「 欠 缺 例 證 支 持 」 (2013)。由此可見,學生在表達對論 題的看法時,未能輔以相關的日常生 活例子作佐證,使到說話的內容欠缺 信服力;另外,我們亦可以從中看到 他們對社會所發生的事情認知不足、 生活經驗淺薄。 3. 說話內容不符題旨 考評局經常批評學生審題不周, 導致短講的內容偏離題旨。例如:「未 能緊扣題旨加以發揮,更有小部分學 生審題不小心,以致離題」(2006)、「審 題欠準確,以致未緊扣題旨,甚至個 別學生出現離題的情況」(2007)、「未 能緊扣題目重點加以發揮」(2008)、 「未能注意題目中的關鍵字眼……以 致說話內容未能扣緊題目」(2010、 2011、2012、2013)。由是之故,學生 欠缺審題的能力,以致未能掌握題目 的關鍵字詞,使到短講的內容出現不 符題旨的情況。 4. 闡述不足 考試報告又指出學生未能充分地 說明自己的見解。例如:「有一成學生 的 短 講 時 間 少 於 一 分 鐘 」( 2006 、 2011)、「學生大多只運用了一分半鐘 的時間表述,未能充分發揮」(2010、 2011、2012、2013)。括言之,學生未 能充分運用兩分鐘的考試時間來表達 自己的意見,部分同學更在演講一分 鐘後便無以為繼,蓋因他們對題目的 思考角度不足,並且欠缺足夠的說話 材料。 (二) 表達技巧方面的要求 1. 短講內容欠組織 考試報告指出與考學生的短講組 織鬆散,有欠條理。例如:「(學生) 偶 有 含 糊 混 亂 , 條 理 不 清 的 情 況 」 (2006)、「內容缺乏重心,或東拼西 湊」(2008)、「小部分隨說隨想,欠缺 條理組織,甚至不用標示語」(2011)、 「小部分學生沒有摘錄說話要點,隨 說隨想 , 也沒有善用 標示語和連接 詞,以致結構鬆散」(2012) 、「小部 分學生沒有摘錄說話要點的習慣,隨 說隨想 , 也沒有善用 標示語和關聯 詞,以致結構鬆散」、「部分學生欠缺 組織,以致內容詳略不當」(2013)。 由此可見,學生未有充分利用五分鐘 的準備時間去構思說話的內容要點, 亦沒有分清當中的主次關係,更沒有 善用標示語疏理說話的內容,乃致予 人一種鬆散的感覺。 2. 遣詞造句未見準確 考試報告批評學生的詞語運用欠 準確、所掌握的詞語亦見有限,而且 更有中英夾雜的問題。例如:「未能掌 握 句 與 句 之 間 連 接 的 語 用 規 則 」 (2006)、「詞彙貧乏,欠生動變化」

(4)

(2007)、「用詞貧乏,偶見通俗詞語 或夾雜英語」(2008、2010、2011、 2012 、 2013 )、「 多 用 口 語 詞 彙 」 (2011)。簡言之,由於學生的語文基 礎 能 力薄 弱、 所掌 握 的詞 語數 目 有 限,再加上受到廣東話口語化、英語 學習的影響,致使演講用語未符語文 規範、內容亦欠缺生動。 3. 語調、聲量欠得宜 考試報告指出學生未能掌握恰當 的說話語調及聲量,使演講缺乏生動 性, 同時導致主考員 給予較低的分 數。例如:「個別學生生硬地讀出擬定 的草稿」(2007)、「有如讀書般讀出短 講內容」(2011、2012、2013)、「說話 聲線微弱」(2008、2010、2011)、「說 話速度太快」(2010)、「說話出現懶 音,以致主考員未能聽清楚其內容」 ( 2011 )、「 語 調 平 淡 , 欠 缺 變 化 」 (2012、2013)。簡言之,很多學生只 求完成演講任務,而未有注意演講的 精粹在於打動人心,而打動人心的首 要一步,就是要使人提起精神,而要 做到此就必先要有恰當的語調變化, 以及適當的音量,因為只有這樣的演 講才能夠吸引別人的目光,並且達致 傳情達意的基本目標。 (三) 其他考試技巧 1. 有欠儀態 考評局批評學生在進行個人短講 的時候,欠缺應有的儀態。例如:「少 數學生說話時身體左搖右擺」(2010、 2011、2012、2013)、「將手上原子筆 不斷按撳,發出聲響」(2010)。由是 可見,學生大概平常欠缺足夠的說話 訓練 ,乃致不懂得說 話時應有的禮 儀,以致在考試時有失儀態而不自知。 2. 態度欠認真積極 主考員屢屢批評學生的說話態度 有欠認真積極,表現令人失望。例如: 「被動而不積極」(2010) 、「個別考 生在說話能力主考員多番鼓勵下,仍 默不作聲,態度欠認真」(2011、2012、 2013)。由此可見,學生未有在進行說 話評估 時 , 積極表達 自己的個人見 解,這不但反映出該些學生的學習態 度出現問題,亦反映了他們不重視說 話能力的培養。 3. 欠缺自信心 考試報告指出學生未能在演講之 時表現出大方自信,以致影響了說話 的 整 體 表 現 。 例 如 :「 表 現 緊 張 」 (2006、2007、2008)、「缺乏自信」 (2008)、「未能與主 考員作眼神交 流,表現欠缺自信」(2010、2011、 2012、2013)、「少數考生更東張西望」 (2011)。一言以蔽之,學生公開講話 的機會並不多,乃致學生未能積累相 關的經驗,由是欠缺自信心,不能夠 大膽地向群眾發言。

五、中文科 TSA 2006 年至 2013

年的考試報告內容分析(小

組討論)

(一) 內容方面的要求 1. 未有輔以論據作支持 主考員經常指出學生未能提出具

(5)

體的理據支持自己的觀點。例如:「不 懂得善用例子作具體說明」(2006)、 「論據亦不足」(2008、2012)、「欠有 力的論據」(2011、2013)。由此可見, 學生在提出一己觀點之時,往往欠缺 論據佐證,由是未能說服別人支持一 己的看法,而所得的分數亦自然較低。 2. 未能就別人的發言作出補充 考試報告又指出學生未能有效地 銜接別人的發言,即不能在別人看法 之基礎上作出補充或拓展。例如:「未 能適切地就別人的發言作進一步的發 揮」(2006)、「未能就別人的意見作進 一步的補充或闡述」(2007)、「部分學 生 在 回 應 別 人 說 話 方 面 表 現 較 遜 」 ( 2008 )、「 每 多 重 複 別 人 的 見 解 」 (2008、2010、2011、2012、2013)。 括言之,學生未能就別人的發言作出 拓展,亦不能補充別人意見的不足之 處,又或優化提昇別人的說法,可見 學生一般未能對別人的說話作出批判 性的思考。 3. 對社會認知貧乏 考評局多批評考生對社會情況缺 乏 應 有的 認知, 致使 對論題認知不 足。例如:「學生的時事及生活知識貧 乏」(2007)、「學生對社會時事和生活 的認識不足」(2008、2010)、「學生對 社會時事和生活體驗不足」(2011、 2012、2013)。這就是說學生平常並不 留意社會所發生的事情,再加上對社 會事務的參與不足,導致他們欠缺常 識,並不瞭解較貼近日常生活的論題。 4. 邏輯思維不足 主考員多批評考生欠缺邏輯思維 能力,未能在討論之時展現出具有系 統性的推論過程。例如:「缺乏多角度 思考能力」(2007)、「多角度思考、邏 輯思維方面亦較弱」(2008)、「欠缺多 角度思考」(2010、2011、2012)、「出 現 論 點 與 論 據 不 相 符 的 情 況 」 (2011)、「思考角度狹窄」(2013)。 簡言之 , 學生對於身 邊所發生的事 情、從課堂上所學習得來的知識均欠 缺深入的思考,多為盲目接受,未有 思慮當中的關聯性、邏輯關係,乃致 未能以不同的角度對論題進行具邏輯 性的分析。 (二) 表達技巧方面的要求 1. 欠缺互動交流 主考員認為學生的討論欠缺互動 性,不能達到交流的目的。例如:「部 分學生在討論過程中,只是發表個人 意見」(2006)、「多是各自表述,交流 欠深入」(2007)、「在討論時只顧發表 個人意見,欠缺溝通與交流」(2008)、 「在討論時欠缺互動交流」(2010)、 「只是輪流地表達己見,自說自話」 (2010、2012、2013)、「未能承接別 人所言,自說自話,欠交流」(2011)。 由此可見,學生未有清楚認識討論的 目的在於交流,由是往往在討論之時 只是急於提出自己的看法,而無視他 人所提出的觀點,致使討論失去了互 動交流的目的,亦未能透過討論解決 彼此之間對論題所產生的分歧。 (三) 其他考試技巧 1. 態度欠積極、認真

(6)

考試報告指出學生在討論時欠缺 應有的積極性。例如:「小部分學生在 討論時……不發一言」(2006)、「少數 學 生 在 討 論 時 …… 默 不 作 聲 」 (2007)、「個別學生在討論時欠投入」 (2008)、「個別學生在討論時默不作 聲,在其他同學邀請下才勉強回應一 兩句」(2012、2013)。由是觀之,學 生之所以未能在討論時展現應有的積 極性,蓋因他們平常並不重視小組討 論的訓練,未能養成對說話的熱愛及 習慣。 另外,考試報告又指出部分學生 在討論時所作出的表現,未有尊重莊 重的考試場合。例如:「個別學生坐姿 欠佳」(2012)、「個別學生坐姿不雅, 甚或不斷搖動身體」(2013)、「將手上 原子筆不斷按撳,發出聲響,影響討 論氣氛」(2012)、「個別學生在討論時 態度欠認真,不停地笑」(2012)。可 見,學生平常並沒有認真地進行小組 討論的訓練,乃致他們不懂得尊重考 試的場合。 2. 討論之時欠禮貌 考試報告指出學生在進行討論的 時候,並沒有展現應有的禮貌。例如: 「在討論時壟斷發言或打斷別人的說 話」(2006)、「少數學生在討論時搶著 說話,甚或用帶有質問的語氣發言」 (2010)、「少數學生在討論時言語尖 刻,甚或用質問的語氣,態度欠佳」 (2011)。由是之故,部分學生的個人 素養不足,所用的語氣、言辭皆未有 尊重參與討論的同學,誤以為討論是 辯 論, 使到其他同學 因此而感到難 堪,這對於討論的順暢度不無影響。

六、初中說話能力的學與教建議

(一) 改善說話內容的質素 1. 以報章的評論作教學 運用報章的評論作閱讀教學的材 料,以提升學生的說話能力。報章主 編所撰寫的評論,定必具有清晰的論 點、論據、論證,因此學生可以透過 閱讀報章的評論來學習別人的思考方 式,以加強自身的思考能力;此外, 教師亦可以要求學生撰寫反駁報章評 論的文章,以讓學生可以多動腦筋思 考,提升思考的能力。另一方面,報 章的社評多與當前的熱門社會時事有 關,因此學生同時可以透過閱讀報章 的評論來加強自身對社會的認知,使 自己不 至於與社會 脫 節 。 而 最重要 的,就是學生可以透過此來儲積說話 的材料,使自己可以在日後參與個人 短講或小組討論時,提出有力而具體 的論據。 2. 設置課外閱讀活動 閱讀是豐富己見的最有效方法。 常言道:「腹有詩書氣自華。」閱讀不 但能夠改善個人的視野、增進個人的 知識,而且更能夠改善個人的氣質, 因此課外閱讀實在是提升說話能力的 不二法門。事實上,語文教師可以舉 辦多樣化的課外閱讀活動,以提升學 生對閱讀的興趣,從而讓學生諸積說 話的意念及材料。例如:舉辦讀書會, 既可以讓讀畢書籍的學生發表自己的 見解,亦可以讓參加的學生了解書籍 的內容;舉辦戲劇比賽,要求學生在

(7)

閱讀一本文學作品後,以戲劇的形式 將當中的內容展現出來。 (二) 改善表達的技巧 教師須要增加學生的說話機會, 以讓他們累積不同的說話技巧。李萍 (2002)認為學生可以透過反復的練 習來改善說話的表達技巧,這是因為 他們可以從練習之中察覺自己的說話 毛 病, 從而可以調整 自身的說話策 略,改善表達能力的不足之處。事實 上,說話能力的培養乃是水滴石穿之 功,必須建基於日積月累的經驗,而 最重要的,就是一切的說話技巧都只 能夠透過練習而學習得來。因此,只 有增加學生的說話機會,才可能提升 學生的說話能力。 (三) 其他的考試技巧 運用不同的學習活動來加強學生 的說話興趣,繼而使學生建立出正確 的說話態度。吳善揮(2013)認為教 師只要能夠掌握學生的學習興趣,並 將之與說話能力訓練相互結合,學生 便會愛上說話,進而使說話教學的效 能得以最大化。事實上,要讓學生對 說話產生興趣,並且從中構建正確的 說話態度,教師便需要組織不同的學 習活動,例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上推 行說話能力的同儕互評活動,以培養 學生對說話的興趣;在說話興趣建立 後, 教師可以在課堂 裡推行自主學 習,由學生擔當「小老師」,讓說話成 為他們的日常習慣;之後,教師就可 以 讓 學生 多參 加朗 誦 比賽 、辯 論 比 賽,以培養學生的自信心,以及對場 合的尊重;接著,教師又可以讓學生 主持早上的學校集會,在臺上向全體 同學發言,以培養他們的說話膽量。

七、總結

在現今社會,小至人與人之間, 大至國與國之間,都需要透過溝通協 商來解決彼此之間出現的分歧,而且 隨着人 與人之間的 相 互交往 日漸頻 繁,沒有人能夠避免與人的溝通。因 此,說話能力的培養日益受到重視。 由是觀之,香港教育當局因應社會發 展的需要而推行教育改革,在小學至 中學階 段的中文科 設 置說話 能力考 核,以考評帶動學習,以圖加強香港 學生的競爭能力,實在令人讚賞;然 而,細看 TSA 說話評估的考試報告內 容,初中學生的說話表現仍然有待提 升,因此香港教育局仍然需要繼續努 力,研究如何能夠切實改善學生的說 話能力,以深化中文科課程改革的成 果。 參考文獻  吳善揮(2013)。「朋輩口試主考 員計劃」--口語溝通訓練的個案研 究。教育學,20,24-27。  李萍(2002)。淺談如何提高大學 生的說話技巧。岱宗學刊,6(3), 95-96。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06)。2006 年全港性 系統評估學生基本能 力報 告。香港: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8)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07)。2007 年全港性 系統評估學生基本能 力報 告。香港: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08)。2008 年全港性 系統評估學生基本能 力報 告。香港: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09)。2009 年全港性 系統評估學生基本能 力報 告。香港: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10)。2010 年全港性 系統評估學生基本能 力報 告。香港: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11)。2011 年全港性 系統評估學生基本能 力報 告。香港: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12)。2012 年全港性 系統評估學生基本能 力報 告。香港: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13a)。2013 年全港性 系統評估學生基本能 力報 告。香港: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 香港考試及評核局(2013b)。2013 年全港性系統評估便覽。香港:香港 考試及評核局。  課程發展議會(2002)。中國語文 教育學習 領域課程指引 ( 小一 至中 三)。香港:教育局。

數據

圖 1.  說話評估評審準則(個人短講)。資料來源:2013 年全港性系統評估便覽(P.2-21)。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2013。香港:香港考試及評核局。  個人短講主要考核學生能否就論 題進行簡單而完整的演講,要求學生 輔以例子佐證,以培養學生基本的演 說能力;試題舉隅: 「假如你有權為學 校修訂一條校規,你會修訂哪一條? 為甚麼?」 (2013)  圖 2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評估工具》在中文閱讀(或識字)及寫作(或寫 字)方面的整體表現,以了解整體非華語學生中文

在培養學生語文能力時,要適當引導學生了解聽、說、讀、寫的

本校教師亦會透過不同形式的評估,如校內的中文

高中課程的必修科目「中國語文」設有「戲劇工作坊」選修單

為配合中學中國語 文課程的實施,教育局課 程發展處邀請教師、學者 推薦適合中學生學習的材

運用想像力、形式/技巧表現一個 的夢境 回憶 的一刻,以形式/技巧,表達 的情 景/情緒。. 從評賞

策劃較為周全的學校,能善用質性和量性 的評估數據,辨識學生需要加強的質素,並根

• 參考「香港學生資訊素養架構」 參考「香港學生資訊素養 架構」 參考「香港學生資訊素養架構」 *,推行全校參與方 式 推行全校參與方式 的校本資訊素養 課程 ,例如 ,例. 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