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李斯特B小調鋼琴奏鳴曲之探討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李斯特B小調鋼琴奏鳴曲之探討"

Copied!
64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國立中山大學音樂學系研究所 解說音樂會報告. 李斯特 B 小調鋼琴奏鳴曲之探討. 研究生:吳佩珊撰 指導教授:李美文教授 中華民國 九十七年七月.

(2) 致. 謝. 在研究所的這些年來,在鋼琴演奏的專業領域上收穫許多,這一路上 要感謝許多的老師、朋友與家人的指導、支持與鼓勵。 首先要感謝系主任翁佳芬老師,對待我如家人般的關心,在中山的這 些年來深受翁老師的照顧,非常感謝老師。再者要感謝我的口試委員林雅 敘教授及李思嫺教授,她們給予我許多論文資料上的提供,並在論文內容 上給予我許多指導與建議,我由衷地感謝兩位老師。最後,要感謝我的指 導教授李美文老師,這多年來在鋼琴藝術上給予我很多的引導與啟發,在 論文內容上用心的指導、指正,在我人生低潮時期給予我鼓勵、包容、打 氣,從老師身上讓我學到許多事,我覺得跟老師學習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也很幸運地可以一直在老師的門下學習。 其次感謝我的家人,爸爸、媽媽給予我在音樂學習路上極大的自由、 支持、包容與鼓勵。雖然這一路上走來並不順利,但還好有你們做我的支 持,我才能順利完成學業。爸爸、媽媽,我真的很愛你們!謝謝你們這麼 辛苦的栽培我,很感激你們對我的愛護與照顧。 最後感謝我的同學、朋友們包括士恩、因欣、永薇、翔婷、尉錡、林 玉簡大哥,你們給予我的意見、鼓勵與友情,我感動在心。 音樂不是生命上的一切,生活才是最重要的,但生活上沒了音樂是乏 味的,讓音樂成為生活上的一部分,生活上會變的更加美好與充實。. 吳佩珊 僅 誌 於 中 山 大 學 , 高 雄 , 台 灣 。 07.29.2008.

(3) 摘要 奏 鳴 曲 經 歷 了 巴 洛 克 時 期、古 典 時 期 的 發 展,至 十 九 世 紀 初 達 到 高 峯。 李斯特的《B 小調鋼琴奏鳴曲》是奏鳴曲文獻上極重要也是具有爭議性的 作品,其無論在曲式上或音樂內涵上,皆具有承先啟後的地位。. 本論文首先從《B 小調鋼琴奏鳴曲》的創作背景展開,探究作品之時 代意義。其次,綜合演奏家及學者的觀點,說明此曲兼有絕對音樂與標題 音樂之特性,以及它與《浮士德交響曲》之間的關聯性。最後則從「主題 轉化」分析此曲結構。. Abstract. Sonata had gone through the development of Baroque and Classical Era and reached the high point in the beginning of 19 t h century. Liszt’ s Piano Sonata in B minor is an important work. It is also an arguable piece in the sonata literatures. Its musical form or content are both the issues of which is considered to carry on the past musical heritage and opened up the future. This thesis starts from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composing background of Piano Sonata in B minor. It then focuses to 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work in Romantic Era. After that, many pianists’ and scholars’ view points a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for discussing how this work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bsolute music and program music.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Liszt’s Faust Symphony and this sonata is also explored. Finally, the structure of this sonata is analyzed for understanding how the technique of thematic transformation works in this piece..

(4) 目. 次. 前言…………………………………………………………………………… 1 李斯特《B 小調鋼琴奏鳴曲》的創作背景………………………………… 2 鍵盤奏鳴曲的起源…………………………………………………… 2 浪漫時期的奏鳴曲…………………………………………………… 4 創作背景……………………………………………………………… 9 絕 對 音 樂 與 標 題 音 樂 的 結 合 … … … … … … … … … … … … … … … … … … … 15 絕 對 音 樂 與 標 題 音 樂 的 精 神 … … … … … … … … … … … … … … … … 16 浮 士 徳 與《 B 小 調 鋼 琴 奏 鳴 曲 》的 關 聯 性 … … … … … … … … … … … 21 曲 式 結 構 探 討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8 結 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4 參 考 文 獻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5.

(5) 前言. 《 B 小 調 鋼 琴 奏 鳴 曲 》 ( Piano Sonata in B minor )完 成 於 1853 年 , 正 值 浪 漫 樂 派 的 全 盛 時 期 , 也 是 李 斯 特 ( Franz Liszt,1811-1886) 一 生 創 作 最 活 躍的時期,其不分樂章的外表之下有著精密複雜的結構,對奏鳴曲式亦提 出了前所未有的見解。由於李斯特本人未曾對此奏鳴曲有所說明,樂曲本 身也無加上標題,而且此曲中的主題變化豐富,使得這首李斯特唯一的鋼 琴奏鳴曲,無論在結構上還是內涵上都備受討論。除此之外,一如李斯特 在 其 多 數 作 品 中 展 現 的 高 超 技 巧,長 達 30 分 鐘 的 連 續 演 奏 時 間 對 於 鋼 琴 家 來說,在詮釋上與體力的克服上皆極具挑戰性。這種種因素,使得李斯特 的《B 小調鋼琴奏鳴曲》成為奏鳴曲文獻上極重要的作品,並成為當前許 多演奏家在音樂會中經典的曲目。 本論文從作品的創作背景、絕對音樂與標題音樂之結合與曲式結構探 討 三 方 面,探 討 李 斯 特 的《 B 小 調 鋼 琴 奏 鳴 曲 》。首 先 從 作 品 產 生 的 時 代 脈 絡、奏鳴曲的沿革與發展,以及李斯特的人生歷程探討,深入了解樂曲的 時代意義,也有助於對樂曲內涵的掌握。再者從作品本身著手,根據演奏 家及學者的觀點,闡述《B 小調鋼琴奏鳴曲》如何作為絕對音樂與標題音 樂兩者之結合或過渡,及探討與李斯特《浮士德交響曲》內容的關聯性。 最後分析樂曲的曲式結構,從中理解李斯特在此曲中所運用的作曲手法, 以期演奏時能將其中的主題變化理解並發揮盡致。 在相關資料之蒐集研究與論文寫作的過程中,對李斯特的音樂藝術終 能更深刻地體會:一個音樂家與其傳世作品的誕生,絕非單純的天才靈感 或命運,還包括對歷史遺產的尊敬、自身的不斷努力與嘗試創新的勇氣。 理解這些,才能更貼近作品的本質,從而於演奏中,也才能更完整地對作 品之精神給予詮釋。. 1.

(6) 李斯特《B 小調鋼琴奏鳴曲》的創作背景. 《B 小調鋼琴奏鳴曲》是李斯特唯一一首鋼琴奏鳴曲,不分樂章1 的 外表之下有著嚴密結構,沒有標題卻強烈透露著情感,整首作品長達三十 分鐘、技巧多元困難等特性,使得它無論在奏鳴曲的發展上、或者李斯特 的所有鋼琴作品中都別具意義。. 鍵盤奏鳴曲的起源. 奏 鳴 曲 ( Sonata) 一 詞 源 自 義 大 利 , 是 用 以 區 別 人 聲 作 品 「 清 唱 劇 」 ( Cantata) 的 器 樂 作 品 之 統 稱 。 十 七 世 紀 末 , 漸 漸 由 弦 樂 器 轉 而 運 用 於 大 鍵 琴 , 德 國 作 曲 家 庫 瑙( J. Kuhnau,1660-1722)是 第 一 位 試 著 將 原 為 弦 樂 器 而做的奏鳴曲應用到大鍵琴上的作曲家,而這些奏鳴曲的第一樂章已具備 了奏鳴曲式的雛型。. 2. 義 大 利 作 曲 家 史 卡 拉 第 ( D. Scarlatti,1685-1757) 以. 奏鳴曲為名的五百多首大鍵琴奏鳴曲中,則具備了一個樂章中兩段式的雛 形 。 至 十 八 世 紀 後 期 , 德 國 理 論 家 瑪 普 格 ( F.Marpurg,1718-1795) 如 此 定 義:「 奏 鳴 曲 有 三 個 或 四 個 樂 章, 簡 單 分 為 快 板( allegro)、慢 板( adagio)、 急 板 ( presto)」。 同 時 期 艾 曼 紐 ‧ 巴 赫 ( C.P. Emanuel Bach,1714-1788) 所 作 的奏鳴曲樂章數目皆符合快、慢、快三樂章,其為大鍵琴所作的六冊古鋼. 1. 在《 B 小 調 鋼 琴 奏 鳴 曲 》中 , 李 斯 特 並 未 將 整 首 作 品 作 分 樂 章 , 但 就 作 品 自 身 的 結構來說,奏鳴曲的樂章分段,在不同學者與演奏者有不同的看法,為避免混淆,本 文 以 「 不 分 樂 章 」 來 區 分 於 後 文 中 探 討 作 品 結 構 時 相 對 於 多 樂 章 的 「 單 樂 章 」。 2. 陳 玉 芸 , 《 李 斯 特 ─ 但 丁 詩 篇 讀 後 感 與 B 小 調 奏 鳴 曲 研 究 》。 (台 北 : 全 音 出 版 社 , 民 國 95 年 ), 16。 2.

(7) 琴 奏 鳴 曲《 為 專 業 與 業 餘 者 的 奏 鳴 曲 》( Sechs Clavier-sonaten für Kenner und. Liebhaber )也 已 經 具 有 相 異 的 第 一 、 第 二 主 題 。 此 時 奏 鳴 曲 的 發 展 方 向 已 初步定調。. 奏 鳴 曲 在 十 八 世 紀 中 葉 後 , 經 歷 了 艾 曼 紐 ‧ 巴 赫 、 海 頓 ( F.J. Haydn, 1732-1809)、 克 萊 曼 第 ( M. Clementi,1752-1832)、 莫 札 特 ( W. Amadeus Mozart,1756-1791) 以 及 貝 多 芬 ( L. van Beethoven,1770-1827), 逐 漸 確 立 其 主要結構。古典時期的奏鳴曲,通常分為三至四個樂章。第一個樂章中以 奏 鳴 曲 快 板 形 式 ( Sonata-Allegro Form) 呈 現 。 所 謂 奏 鳴 曲 快 板 形 式 , 就 是 由 呈 示 部 (Exposition)、 發 展 部 (Development)、 再 現 部 (Recapitulation)所 構 成 的 樂 曲 形 式 , 有 時 還 會 在 前 後 加 上 導 奏 ( Intro )與 尾 奏 (Coda)。 呈 示 部 首 先 將樂曲主題呈示出來,一般而言有第一主題與第二主題,兩個主題之間基 本上以調性的主屬或關係大小調區隔,展現互為明快、柔和之對比,調性 轉 變 之 際 則 會 加 入 過 門 樂 段 ( Bridge) 作 為 準 備 。 發 展 部 將 呈 示 部 調 性 分 明 的 樂 句 式 旋 律 做 擴 張 發 展 的 處 理,在 主 題 上 加 以 各 種 變 化,在 不 同 聲 部、 音域上重複、逆行、模仿、擴張,並可能在這個部份裡使用新的題材;發 展部也是最富戲劇張力及展現作曲者的創思的段落。再現部將呈示部中的 主題加以再現,從多變的發展部回到穩定的主調,第一跟第二主題同在主 調上,而過門樂段在此部可能另創新型。在大型作品中,再現部之後會有 一尾奏總結全曲,傳統作法會將呈示部中的主題加以延伸,在貝多芬中期 作品中尾奏則表現為豐富多變,塑造出雄壯的氣氛。奏鳴曲的第二樂章通 常與第一樂章形成對比,通常以慢板形式處理,以緩和 聆賞者的聽覺;曲 式上則有二段、三段或變奏曲等,較無特定形式。在四樂章的作品中,第 三 樂 章 在 古 典 時 期 前 期 多 為 小 步 舞 曲( minuet), 至 貝 多 芬 時 代 則 取 代 以 詼 諧 曲 ( scherzo). 3. ,若是三樂章的奏鳴曲則省略此部份。終樂章的調性則. 3. 這與貝多芬時代音樂家不再依附貴族謀生有關,海頓與莫札特時代小步舞曲為 貴族社交場合所必備,貝多芬以個人才華獨立生存之後便以短小精練的詼諧曲取而代 之 。 楊 沛 仁 , 《 音 樂 史 與 欣 賞 》。 (台 北 : 美 樂 出 版 社 , 2001 年 。 ), 179。 3.

(8) 與第一樂章相同,多以活潑的快板表現結尾的氣勢,與第一樂章前後呼應 而產生整體感,最常見的曲式是輪旋曲式。. 浪漫時期的奏鳴曲. 浪漫一詞源自法國中古世紀的文學作品,指帶有英勇冒險情節的小說 ,或是記敘英雄人物事蹟的詩文作品。與愛、情感相關的事物,特別是關 於心中無法言喻的情緒、對不可得的事物的期盼之情,都是浪漫主義關注 的主題。十九世紀的音樂某種程度呼應了這時代音樂家的情感與情緒。4 這些特質表現在文學、藝術作品中,同樣也表現於音樂作品。用音樂來傳 達或描寫一個故事、情感、繪畫或其它非音樂性的想法稱為「標題音樂」 ( Program Music) ,與 文 學 的 密 切 關 連 讓 標 題 音 樂 成 為 浪 漫 樂 派 的 主 流,情 感的強調則讓傳統的音樂形式有所改變,包括奏鳴曲在內。. 奏鳴曲樂章與樂章間清晰分明的形式結構隨著古典時期至浪漫時期的 過渡,漸漸有了不同變化。早在海頓,已在樂章間嘗試加以連結,如其三 樂 章 的 《 E 小 調 奏 鳴 曲 》( Piano Sonata in E minor, Hob.XVI:34 ) 就 在 第 二 樂 章 結 尾 處 不 間 斷 的 (attacca subito)進 入 第 三 樂 章 ; 克 萊 曼 第 在 其 奏 鳴 曲 樂 章 間 發 展 主 題 動 機 的 持 續 性 ; 舒 伯 特 ( F. Schubert,1797-1828) 的 作 品 中 開 始 有 了 主 題 連 章 處 理( Cyclic Treatment) ,比 如《 流 浪 者 幻 想 曲 》 ( “ Wanderer”. Fantasie in C major, D. 760 ) 中 以 一 個 主 要 動 機 貫 穿 全 曲 ; 而 貝 多 芬 在 奏 鳴 曲上的貢獻更是直接影響了浪漫主義的作曲家。貝多芬最重要的影響之一 主 題 再 現,即 第 一 樂 章 中 所 出 現 的 動 機 會 在 其 他 的 樂 章 中 再 次 出 現。在《 第 九 號 交 響 曲 》「 合 唱 」( Symphony No.9 “ Choral” in D minor,Op.125 ) 中 , 貝 多 芬 首 先 以 原 始 動 機 ( Germ-motive) 的 擴 展 將 整 部 作 品 整 合 , 並 在 第 四. 4. 楊 沛 仁 , 207。 4.

(9) 樂章中將前三樂章的動機以變奏方式處理,這種作曲手法也被用在他的奏 鳴 曲 作 品 中,舉 例 來 說,其 最 後 一 首 鋼 琴 奏 鳴 曲《 C 小 調 鋼 琴 奏 鳴 曲 》 ( Piano. Sonata No. 32 in C minor, Op.111 ) 中 , 就 在 終 樂 章 結 尾 樂 段 持 續 將 先 前 的 主題變奏處理。晚年貝多芬賦予奏鳴曲交響化的特質,使得鋼琴也有樂團 般宏偉的聲響,結合了主題、速度、力度等對比因素,奏鳴曲於是成為一 種極具發展潛力的形式,這樣的風格成為包括李斯特的鋼琴音樂在內的十 九 世 紀 之 後 鋼 琴 音 樂 的 基 礎。5 在 貝 多 芬 之 後,白 遼 士( H.Berlioz,1803-1869) 是 另 一 個 對 浪 漫 主 義 音 樂 具 影 響 力 的 作 曲 家 , 他 的 《 幻 想 交 響 曲 》( Symph. onie Fantastique,Op.14 )使 用 固 定 樂 思( Idée fixe) 6 將 五 個 樂 章 統 一 , 並 使 用 了 主 題 轉 化 ( Thematic transformation), 此 做 法 呼 應 了 當 時 奏 鳴 曲 的 走 向 ,李斯特便是承此脈絡,在〈B 小調鋼琴奏鳴曲〉中充分利用這種以固定 動機為基礎、使整首奏鳴曲具有統一性的方式做出極致的表現。. 隨著十八世紀末歐洲的革命浪潮與階級瓦解,浪漫時期的音樂脫離為 宮廷服務的侷限追求創作的自由,加上鋼琴樂器發展使得音樂走入大街小 巷,音樂家開始創作富含個人風格的作品。貝多芬在其《第六號交響曲》 「 田 園 」( Symphony No.6“ Pastoral” in F major,Op.68 ) 扉 頁 所 寫 :「 情 感 更 7 勝 刻 畫 」 ,如 同 宣 示 著 浪 漫 主 義 的 到 來,表 現 來 自 性 格 中 的 幻 想 與 意 志 ,. 這樣的做法多過刻畫既有的故事詮釋與均衡節制的情感、美感。此時的奏 鳴曲,即使多半保留著古典時期傳承而來的曲式,但無論在結構、篇幅或 情感表現上都大幅拓展開來。以無間斷法彈奏古典時期奏鳴曲,成為此時 的一種風氣,從貝多芬以來就開始發展出形式龐大的奏鳴曲,在李斯特的. 5. Ma y na r d S ol om o n, Late Beet hoven :Music, Thought , Imagi nati on . U n i ve r s i t y o f C a l i fo r n i a P r e s s , 2 0 0 3 ) , 39.. (B e r ke l e y :. 6. 此為白遼士首次運用於幻想交響曲中的首創作曲技法,固定樂思為一段旋律, 代表特定人事物與或情感,在所有樂章中經過變化處理而持續出現,藉此連貫樂章與 樂章,達到全曲的整體效果,以《幻想交響曲》為例,其中的固定樂思代表作曲家對 愛人的思念。 7. 德 文 為 : ” Me h r E mp f in d u n g a ls Ma le r e i” ( M o r e f e e l i n g t h a n D e s c r i p t i o n ), 貝 多 芬 用 以 形 容 他 的 第 六 號 交 響 曲 。 P a ul R oë s , E ngl i s h ve rs i on by E dna D e a n Mc G ra y, Music,the Mystery and the Reality. ( C h e v y C h a s e , M d : E & M P u b , 1 9 7 8 ) , 3 . 5.

(10) 《B 小調鋼琴奏鳴曲》中,更以不分樂章的設計將這種無間斷、一氣呵成 的特質發揮盡致。從「主題轉化」的原理去安排樂曲的發展,達到全曲的 統一。 由於「主題轉化」對於李斯特的《B 小調鋼琴奏鳴曲》有很重要的影 響,以下介紹「主題轉化」一辭的意義、歷史及運用。 「主題轉化」是一種變化主題的過程。一個相同的辭是「主題變形」 (Thematic metamorphosis)。 8 當 主 題 在 樂 章 或 樂 段 中 再 出 現 時 , 運 用 變 奏 的 原則,藉由在力度、管絃樂配器法或節奏的改變,變換主題特性的手法, 雖然似乎是新的主題,但其實是相同的元素,使整個曲子在不同中又有相 似 性 , 達 到 統 整 的 效 果 。「 主 題 轉 化 」 常 運 用 在 循 環 曲 式 (Cyclic form)中 而 使 樂 章 之 間 的 主 題 達 到 連 貫 性 (continuity), 這 種 作 曲 手 法 為 十 九 世 紀 音 樂 家 所 喜 愛 。 它 給 了 在 多 樂 章 作 品 中 的 不 同 樂 章 間 一 個 很 大 的 內 聚 性 (Cohes ion),也 被 廣 泛 的 使 用 在 歌 劇 中。9 主 題 轉 化 不 再 只 是 變 奏 的 特 殊 運 用 而 已, 雖然與變奏技巧上是相似的但效果上是不同的。主題轉化不同於變奏處理 之處在於,它並非以曲調的變化、偏離為目的,反而是藉由不同形式的相 同主題來達到樂段的統一;其中最關鍵的元素是那些主題動群,這些動機 群透過作曲者自身的創作理想,安排編列成為形式、主題、旋律、節奏等 各個細節。 在 17 世 紀 早 期 , 最 早 出 現 主 題 轉 化 的 例 子 就 是 “ 對 舞 ” (Pair dance), 在同時變奏曲式也逐漸成為大型音樂結構所喜愛使用的形式。在作曲家布 偶 (Bull)的 鍵 盤 舞 曲 中 , 經 常 使 用 源 自 帕 望 (Pavan)舞 曲 旋 律 的 嘉 里 耶 (Gallia rd)舞 曲 , 它 使 用 更 自 由 的 變 化 , 所 以 這 不 是 另 一 個 舞 曲 的 嚴 格 變 奏 而 可 以 說 是 另 一 個 新 的 舞 曲 。 10 在 巴 洛 克 晚 期 , 主 題 的 使 用 被 引 導 到 不 是 賦 格 的. 8. Grove Music Online . Oxford Music .Online . ( 2 0 0 8 ) . S . V . “ T r a n s f o r m a t i o n , T h e m a t i c . ” b y H u g h M a c d o n a l d. ( h t t p : / / w w w . o x f o r d m u s i c o nl i n e . c o m / s u b s c r i b e r / a r t i c l e / gr o v e / m u s i c / 2 8 2 6 9 ) 9. 同前註。. 10. 同前註。 6.

(11) 增 減 音 程 就 是 變 奏 曲 式 。 至 少 對 巴 哈 ( J.S.Bach,1685-1750 )的 前 奏 曲 與 賦 格 ( The Well-Tempered Clavier , BWV 846-893 ) 而 言 , 巴 哈 並 不 熱 衷 在 曲 中 使 用共同材料。莫札特為了偶爾的戲劇效果而使用主題轉化的技巧,例如在 他 的 歌 劇 《 女 人 皆 如 此 》 ( Cosi Fan Tutte,K.588 )的 第 二 幕 的 四 重 唱 (Quartet) 當 中 , 由 優 雅 的 6/8 拍 子 轉 為 急 板 的 4/4 拍 子 。 1 1 在 海 頓 的 第 103 號 交 響 曲 “ 擂 鼓 ” ( Symphony No.103“ The Drumroll” in E-flat major , H o b . I - 1 0 3 ) 中,把序奏的緩板轉化為曲末的快板。到了十九世紀時,主題轉化的使用 不屬於之上的範圍,作曲家充分利用主題轉化的可能性,把它應用在戲劇 性的主題上或是對於人類器樂或聲樂的重要作品中。在貝多芬鋼琴奏鳴曲 《 悲 愴 》 中 ( Piano Sonata no.8 " Pathétique" in C-minor, op.13 ), 一 個 轉 化 的 過程把第一小節緊張、戲劇性的音型轉變為第 4 小節出現在關係調上的甜 美音型。力度變化、伴奏音型及和聲簡化都對此樂章所出現主要樂念的發 展有很大貢獻。在貝多芬第九號交響曲的終曲,當“歡樂頌”主題從普通 的 D 大 調 4/4 拍 轉 化 為 B. b. 大 調 6/8 拍、進 行 曲 風 的 英 雄 式 主 題 樂 段,這 個. 大型的變奏曲計畫提供了許多十九世紀主題轉化的原型。在貝多芬最後的 b. 四 首 弦 樂 四 重 奏 中 , 例 如 ” 大 賦 格 ” 作 品 133( Grosse Fuge in B Major, Op.. 133 ), 遍 及 微 妙 轉 化 的 “ 四 個 音 ” 音 型 , 提 供 了 賦 格 織 度 對 比 上 的 廣 泛 變 化性。. 12. 在貝多芬的作品中的例子,轉化技巧被當作一種正式的交響樂技巧, 並且隨著音樂上標題重要性的增加,轉化技巧明顯包含統一了大規模的浪 漫派作品。白遼士的《幻想交響曲》引導了一條道路去展現一個主題的戲 劇 性 強 度,即 在 每 個 樂 章 中 所 出 現 的「 固 定 樂 思 」 ,而 固 定 樂 思 會 根 據 每 個 樂 章 的 背 景 來 轉 變 。 13 同 樣 的 主 題 能 這 樣 代 表 熱 情 的 化 、 優 雅 的 社 交 舞 會 和安息日中女巫的奇異舞蹈。在此同時,轉移作曲家心中固定的畫面到聽. 11. 同前註。. 12. 同前註。. 13. 同前註。 7.

(12) 眾的腦中。白遼士在之後用更敏銳地手法去使用主題化,特別是在他的作 品 《 浮 士 德 的 天 譴 》 ( La Damnation de Faust, Op.24 )中 。 特別是李斯特經常使用主題轉化的手法,他使用此手法當作音樂發展 的 全 面 來 源 。 在 他 的 《 浮 士 德 交 響 曲 》 ( Faust-symphonie )中 , 梅 菲 斯 特 (Mephistopheles)樂 章 不 是 建 築 在 轉 化 手 法 之 上 的 樂 章 , 它 象 徵 否 定 前 兩 個 樂 章 浮 士 德 (Faust)與 葛 麗 卿 (Gretchen)所 呈 現 的 主 題 。 1 4 而 李 斯 特 的 交 響 詩 《 前 奏 曲 》 ( Les Préludes )呈 現 出 用 整 個 管 絃 樂 方 式 來 頌 揚 曲 首 猶 豫 不 決 的 主 題。在 他 的 B 小 調 鋼 琴 奏 鳴 曲 中,當 曲 首 的 A3 主 題 (13-17 小 節 )(譜 例 2-1) 在低音中所呈現惡魔似三連音音型,到曲中變化成無限甜美及渴望愛情的 C 主 題 (153 小 節 ) (譜 例 2-9),李 斯 特 達 成 了 對 音 樂 性 格 最 非 凡 的 變 形 之 一。 15. 如此的程序成為十九世紀晚期音樂的一個慣例,特別是在李斯特的追隨. 者中。俄國人使用特殊的用法,小調的主題到了結尾處均轉換為輝煌的大 調 主 題,在 柴 可 夫 斯 基 ( P.I.Tchaikovsky,1840-1893)的《 第 五 號 交 響 曲 》( Symp. hony No.5 in E minor,0p.64 )及 芭 蕾 舞 劇 《 天 鵝 湖 》 ( Swan Lake , Op.20 )都 可 以 看 到 這 種 用 法 。 運 用 主 題 轉 化 最 深 遠 的 影 響 出 現 在 華 格 納 (Wagner,18181883)身 上 。 它 使 用 一 個 新 名 詞 「 引 導 動 機 」 (Leitmotif), 特 別 是 在 他 的 樂 劇「 尼 貝 龍 根 指 環 」( Der Ring des Nibelungen )中,引 導 動 機 被 組 合、擴 大 、 改變在型態、節奏、色彩上去反映所有戲劇情節中的特殊點。另外在他的 其它作品當中,引導動機彼此之間是有關係的,這點逐漸成為明確的,而 其 中 轉 化 的 手 法 逐 步 的 融 合 了 交 響 曲 的 發 展 。 16 到了十九世紀晚期,主題轉化被當作一個基本的作曲技巧,甚至連布 拉 姆 斯 ( J.Brahms,1833-1897)也 不 例 外 。 即 使 布 拉 姆 斯 比 他 同 時 期 的 作 曲 家 對主題轉化技巧較沒興趣,但他清楚的使用了一個比較少見、單獨的主題 轉 化 技 巧 在 他 的 鋼 琴 作 品〈 E 小 調 間 奏 曲 作 品 119 第 二 首 〉( Intermezzo in E. 14. 同前註。. 15. 同前註。. 16. 同前註。 8.

(13) Minor op.119, no.2 )中 , 這 個 例 子 與 布 拉 姆 斯 經 常 使 用 的 變 奏 曲 技 巧 有 很 大 的 差 別 。 1 7 到 了 二 十 世 紀 , 對 固 定 的 轉 化 手 法 型 態 失 去 了 喜 愛 (舉 例 來 說 , 把 一 段 歡 樂 的 旋 律 轉 到 悲 愴 的 小 調 上 );一 種 更 意 義 深 奧、結 合 更 多 一 般 性 的主題發展,可以在各式各樣的音樂中找到,特別是在那些接收了過去慷 慨 奉 獻 的 交 響 樂 音 樂 遺 產 中 。 18. 李斯特的《B 小調鋼琴奏鳴曲》創作於浪漫樂派的盛期,主題動機 群及其轉化正是其組織作品的主要手法,圍繞於此,半音的進行造成轉調 頻頻,亦造成調性的模糊;而序奏中加入三全音與教會調式的運用亦促進 動 機 群 的 發 展 想 像,主 題 A( 見 譜 例 2-1)從 前 奏 至 尾 奏 間 變 化 轉 折 而 兼 顧 流暢,貫串整首作品。. 李斯特嘗試在不分樂章的作品中放入所有素材,以奏鳴曲式中序奏、 呈示部、發展部、再現部與尾奏之結構完成全曲,直接取代了古典奏鳴曲 中樂章分段的形式。在基礎骨架上安置了自由發展的樂曲元素,並從廣大 的鍵盤音域表現出音響上的豐富層次,一如他性格中融合矛盾多端的包容 力,這曲《B 小調鋼琴奏鳴曲》之所以唯一,已經不僅僅是它作為李斯特 唯一創作之鋼琴奏鳴曲,還在於它充分表現了李斯特融合多元的音樂特質 與創作才華。. 創作背景. 李 斯 特 曾 說 , 他 要 「 拋 出 一 根 擲 向 未 來 的 矛 」。 1 9 在 早 年 《 愛 斯 特 山 莊 的 噴 泉 》( Les Jeux d'eaux a laVilla d'Este ,1833) 裡 , 他 透 露 了 印 象 主 義 的. 17. 同前註。. 18. 同前註。. 19. 漢 彌 許 . 米 恩 尼 , H a m i s h Mi l n e, 《 法 蘭 茲 . 李 斯 特 。 西 洋 音 樂 百 科 全 書 : 十 九 世 紀 薪 傳 (上 )》。 黃 寤 蘭 中 文 主 編 。 (台 北 : 台 灣 麥 克 , 1996 年 ), 40。 9.

(14) 20. 端倪. ; 而 《 死 之 舞 》( Totentans ,1849) 中 , 以 鋼 琴 表 現 出 打 擊 樂 的 效 果 ,. 這 種 處 理 方 式 也 影 響 了 後 來 的 巴 爾 托 克 ( Béla Bartók,1881-1945); 在 《 浮 士 德 交 響 曲 》中 甚 至 最 早 採 用 了 增 三 和 絃( Augmented Chord)。 2 1 我 們 可 以 說 這是李斯特的掙扎矛盾性格,但這也是他完美主義的理想與天賦,這樣的 特質,顯露於他的 B 小調鋼琴奏鳴曲中,也伴隨著他精彩的一生。. 一八一一年十月二十二日,李斯特出生於鄰近奧地利的匈牙利村雷丁 ( Raiding); 來 自 父 親 對 音 樂 的 熱 愛 , 與 來 自 母 親 的 宗 教 情 懷 , 一 生 影 響 著李斯特。早慧的音樂才華讓年幼的李斯特獲得出國學習的獎學金,十歲 便 前 往 維 也 納 與 貝 多 芬 的 弟 子 徹 爾 尼( C.Czerny, 1791-1857)學 習 鋼 琴 , 並 向 撒 里 耶 利( Antonio Salieri,1770-1827)學 習 作 曲 。 從 徹 爾 尼 那 裡 , 李 斯 特 接受了最紮實的基礎訓練,正規的鋼琴教育讓熱情勤奮的李斯特進步速, 一年之後,小李斯特就舉辦了兩場激起維也納人瘋狂的音樂會。之後李斯 特 來 到 巴 黎 , 他 在 萊 哈 ( A. Reicha,1770-1836) 與 佩 爾 ( F.Paёr,1771-1839) 的指導下學習音樂理論與作曲,隨後的演出也讓他在巴黎成名。期間李斯 特也往返英國多次,也曾於英王喬治四世前演奏。. 一八二七年父親過世後,李斯特除了沈浸於宗教冥思的慰藉之外,也 開始閱讀大量文史書籍,對宗教的熱情與浪漫主義思想同時佔據著李斯特 。 在 巴 黎 的 社 交 界 , 他 認 識 了 雨 果( V. Hugo,1802-1885)與 喬 治 桑( George Sand,1804-1885) 等 人 。. 一 八 三 O 年,法 國 爆 發 革 命,李 斯 特 的 作 品 風 格 受 到 自 由 民 主 的 思 潮 影 響 而 趨 向 激 進 。 一 八 三 一 年 , 義 大 利 小 提 琴 家 帕 格 尼 尼 ( N. Paganini,. 20. 同前註。. 21. G ro ut , D o na l d J a y , a n d C l a ude V . P a l i s c a , W. W. Nort on & Co, Inc., 1980), 579.. 10. A Hist or y of Western Music .. ( N e w Y o r k:.

(15) 1782-1804) 在 巴 黎 演 出 , 讓 李 斯 特 震 撼 於 其 技 巧 的 絢 麗 與 大 膽 熱 情 的 風 格,於是李斯特研究帕格尼尼的音樂藝術,將其作品中炫技的創作手法運 用於鋼琴作曲上。他改編帕格尼尼的許多曲目,最重要的是一八四一年的 超 技 練 習 曲 ( Etudes d ' e xécution Transcendant )。 不 僅 改 編 的 工 作 重 現 了 帕 格 尼尼的藝術,李斯特自己的許多鋼琴作品中也能見到許多來自帕格尼尼的 啟發,這也讓李斯特從中超越了鋼琴演奏傳統中的限制,擴大鋼琴表現的 可能,連續八度與重複音的技巧在當時可稱作是神技,這也被大量使用於 《B 小調鋼琴奏鳴曲》之中。. 李 斯 特 在 一 八 三 二 年 於 巴 黎 首 次 聽 白 遼 士 的《 幻 想 交 響 曲 》 ,被 其「 固 定樂思」深刻感動與啟發,並將之改編為鋼琴作品,從中發展出比擬管絃 樂 團 的 音 響 效 果 。 而 經 由 白 遼 士 的 引 介 , 李 斯 特 初 次 閱 讀 歌 德 ( J.W.von Goethe,1749-1832) 作 品 , 從 此 對 歌 德 作 品 《 浮 士 德 》( Faust ) 相 當 投 入 深 入研究。. 李 斯 特 在 一 八 三 一 年 初 識 蕭 邦 ( F.Chopin,1810-1849), 蕭 邦 曾 先 後 贈 給李斯特兩部練習曲作品,並曾經對李斯特的鋼琴技巧表達讚嘆,但是蕭 邦對李斯特作品的直接影響要到蕭邦過世後才真正出現。因為蕭邦,李斯 特把自己的音樂從技巧的追求拉回到音樂詩意的本質上。李斯特非常讚譽 蕭邦的技巧與氣質,並在蕭邦死後,在其陸續創作的樂曲中表現了對蕭邦 的認同。華麗炫技與激情的李斯特風格仍然存在,但是蕭邦的作曲方式與 作品中深刻的意境表達,都影響了李斯特的創作。. 一八三八年至一八四八年,李斯特在歐洲各地巡迴演出,所到之處眾 人崇拜,樂評因此這樣對他形容過︰「一位受到群眾夾道歡送的君王,他 統 領 的 是 不 朽 的 精 神 世 界 」 22 李 斯 特 的 行 為 作 風 備 受 爭 議 , 並 在 梵 諦 岡 開. 22 胡金山 主編, 際 , 1995), 頁 63。. 《 音 樂 大 師 7: 白 遼 士 、 蕭 邦 、 李 斯 特 、 馬 勒 》。 (台 北 巨 英 國 11.

(16) 創了獨奏音樂會的先例。且由於他寫了多首前輩大師的改編曲,如貝多芬 交響曲或華格納的唐懷瑟等,不僅讓這些樂團編制龐大的樂曲走入大街小 巷,也讓音樂經過他的改編產生不同的詮釋內涵。. 李斯特曾在給喬治桑的書信中透露長年演奏的空虛,瘋狂的樂迷多半 只是出於盲目的激情與流行,他需要對音樂找回真實的熱情。但是,多年 的旅行生活確實也帶給李斯特各種不同的自然與人文的藝術經驗,這些經 歷有助於李斯特在炫技追求之外,對音樂內涵更深入的反思與探究,並使 得李斯特具有一種國際人(世界主義)的性格,這樣的視野與胸襟之下, 他 除 了 為 自 己 作 品 努 力 , 也 積 極 介 紹 了 當 時 其 他 作 曲 家 的 優 秀 作 品 。 23. 結 束 長 期 演 奏 的 生 涯,李 斯 特 定 居 於 德 國 的 威 瑪 (Weimar),除 了 指 揮 、 評論之外,他的重心放在作曲之上,創作了他一生中大部份的代表作。李 斯特並積極將新作搬上舞台,也讓當時的威瑪成為德國的音樂重心。. 一八五九年李斯特辭去宮廷樂長官職,其後他往返於威瑪、羅馬、布 達佩斯之間,直到一八八六年,在趕往拜魯特觀看華格納歌劇途中,李斯 特染上肺炎,安詳過世為止。一八六五年他加入聖方濟教會,從低階神父 當 起 , 並 創 作 彌 撒 曲( Missa Choralis ), 以 及 許 多 反 應 宗 教 內 容 的 作 品 , 如 一 八 六 二 年 的 《 聖 依 麗 沙 白 傳 奇 》 ( Die Legende von der Heiligen Elisabeth ) 與 一 八 六 六 年 的 三 部 清 唱 劇 《 耶 穌 基 督 》 ( Christus )。 李 斯 特 並 在 威 瑪 首 開 先 例 創 設 了 大 師 班( Master class), 他 的 大 師 班 以 不 收 取 指 導 費 著 名 , 他 要 求學生克服技巧上的困難,鼓勵演奏者在詮釋與風格上下工夫。他指導過 許多著名的音樂家,教育熱情使他成為音樂界受人尊敬的大師,他指導過 的 弟 子 中 著 名 的 有 畢 羅( H. von Bülow,1830-1894) 、索 爾( E. von Sauer, 1862-. 23. 西 村 朗 記, 林 勝 儀 譯。 第 十 卷 第 四 集 ( 1986.4): 35。. 〈 當 代 鋼 琴 名 家,布 倫 德 爾 一 席 談 〉 , 《全音音樂文摘》. 12.

(17) 1942)、 羅 森 塔 爾 ( M. Rosenthal, 1862-1946) 等 。 李 斯 特 的 一 生 之 中,最 重 要 的 作 品 都 在 產 生 於 威 瑪 時 期。一 八 四 八 年, 李 斯 特 定 居 於 威 瑪 之 後 , 在 維 特 根 斯 坦 公 主 ( Princess Carolyne von SaynWittgenstein) 的 鼓 勵 下 潛 心 創 作 , 並 常 與 著 名 的 音 樂 家 音 樂 交 流 。 往 後 直 到 1859 年,這 段 期 間 他 寫 出 大 量 重 要 的 作 品,包 括 被 後 世 公 認 為 傑 作 的《 浮 士 德 交 響 曲 》以 及《 B 小 調 鋼 琴 奏 鳴 曲 》, 而 著 名 的《 超 技 練 習 曲 》、《 巡 禮 之 年 》( Année de Pèlerinage ) 前 二 卷 與 六 首 《 帕 格 尼 尼 大 練 習 曲 》( S i x G r. andes Etudes de Paganini)也都是在威瑪時期做出最後定稿的。這段時 期 的 主 要 作 品 還 有 鋼 琴 與 管 弦 樂 合 奏 的 《 死 之 舞 》、《 但 丁 交 響 曲 》 ( D a n t e. S y m p h o n y )。 2 4. 李斯特首創的交響詩也在同時期產生,這些繼承了白遼士的精神,帶 著更超越的形式,結合文學想像與個人情感,讓這樣充滿豐富變奏與文學 情感的曲風將浪漫派音樂帶向高峰。交響詩屬於標題音樂的範疇,是單樂 章 的 管 弦 樂 作 品,在 李 斯 特 的 十 二 首 交 響 詩 中,有 內 容 涉 及 古 代 神 話 的《 普 羅 米 修 斯 》( Prometheus ) 和 《 奧 菲 士 》( Orpheus ); 有 結 合 文 學 作 品 的 如 歌 德 的 《 塔 索 》( Tasso )、 雨 果 的 《 馬 采 巴 》( Mazeppa ) 和 《 山 中 所 聞 》 、莎 士 比 亞 (W. Shakespeare,1564-1616)的《 哈 姆 雷 特 》 ( Hamlet ) ( Festklänge ) 、席 勒( J. C. F .v. Schiller, 1759-1805)的《 理 想 》 ( Die Ideale )與 拉 馬 丁 ( A. Lamartine,1790-1869)的 《 前 奏 曲 》( Préludes ); 有 啟 發 於 繪 畫 藝 術 的 《 匈 奴 ( Von der Wiege bis zum Grabe ), 之戰》 ( Hunnenschlacht )和《 從 搖 籃 到 墳 墓 》 以 及 象 徵 祖 國 形 象 的《 匈 牙 利 》 ( Hungaria )與《 哀 悼 英 雄 》 ( Héroïde Funèbre ) 等 。 25 李 斯 特 從 大 量 改 編 曲 中 累 積 發 展 了 鋼 琴 的 演 繹 技 巧 , 而 交 響 詩 的 創. 24. 關於這個時期李斯特的其他鋼琴作品還有:一八四八年前後完成三首演奏會練 習曲,前兩首風格明顯深受蕭邦影響,這樣子具有蕭邦風格的作品,同時期還包括兩 首〈 敘 事 曲 〉 ( Balla de s )、 兩 首《 波 蘭 舞 曲 》( P ol o na i s e s )、 一 首 《 搖 籃 曲 》( B e r c e us e )、 一 首〈 馬 祖 卡 舞 曲 〉 ( Maz ur ka ) 以 及 他 早 期 華 爾 茲 作 品 的 改 編 版 。 除 了 《 B 小 調 鋼 琴 奏 鳴 曲 》之 外 ,《 大 獨 奏 曲 》 ( Grosse s Konze rts ol o, 18 4 9 )、《 詼 諧 曲 與 進 行 曲 》 ( Sc herz o a nd March , 1851) 也 是 李 斯 特 這 個 時 期 重 要 的 作 品 。 25. 張友珊,. 《 西 方 音 樂 家 的 故 事 》。 (台 北 : 林 鬱 文 化 , 1993 年 ), 193。 13.

(18) 作,無疑反應了他對音樂本質的理念,這兩者充分結合在他的《B 小調鋼 琴奏鳴曲》裡。. 李 斯 特 於 一 八 五 一 年 開 始 構 思《 B 小 調 鋼 琴 奏 鳴 曲 》 ,一 八 五 三 年 初 步 將 作 品 完 成 , 一 八 五 四 年 正 式 出 版《 B 小 調 鋼 琴 奏 鳴 曲 》, 但 直 到 一 八 五 七 年 才 由 弟 子 畢 羅 在 柏 林 公 開 首 演 。 為 了 答 謝 舒 曼 ( R.Schumann,1810-1856) 十 七 年 前 獻 給 他 的 《 C 小 調 幻 想 曲 》( Fantasie op.17 ,1836), 李 斯 特 便 將 此 曲題獻給舒曼。. 李斯特在這首作品中運用了許多象徵性的手法,同時也擁有清晰的曲 式 架 構, 《 B 小 調 鋼 琴 奏 鳴 曲 》對 李 斯 特 的 鋼 琴 藝 術 而 言 具 有 相 當 重 要 的 意 義,它反應了多年來社會的變動與人生起伏,將抒情與昇華寫盡,卻又能 嚴守形式結構的精密邏輯,並在形式上有了超越傳統的嘗試。加上全曲長 達三十分鐘,作品在不分段的連續中,內容雖繁複卻能完整呈現,無論是 精神或技術層面,處處存在著各種相異、甚至相互矛盾的元素。. 14.

(19) 絕對音樂與標題音樂的結合. 李斯特的《B 小調鋼琴奏鳴曲》的出現,正好是標題音樂與絕對音樂 爭 論 的 高 峰 期 , 一 八 五 O 年 新 德 國 樂 派 ( Neudeutsche Schule) 與 保 守 派 互 相對立,前者以華格納為首,主張音樂透過作曲家表達音樂以外的情感, 後者支持布拉姆斯,認為音樂本身的形式就是音樂真正的內容。李斯特的 奏鳴曲卻同時擁有且融合絕對音樂與標題音樂的特質,在無標題的作品結 構中注入詩意的內容,在即興曲般的外表之下,仍有著明顯的理論架構。 李斯特在創作的成熟時期完成這部唯一的奏鳴曲作品,作為其個人歷史的 轉折,或音樂史上的轉折,皆能相互呼應。. 李斯特《B 小調鋼琴奏鳴曲》之複雜性,主要的爭議來自三方面。其 一是音樂史上的爭議:它是絕對音樂或標題音樂?其二是內涵上的爭議: 它 強 烈 鮮 明 的 主 題 背 後 的 故 事 究 竟 是 什 麼 ? 浮 士 徳 與《 B 小 調 鋼 琴 奏 鳴 曲 》 的 關 聯 性 ? 26 其 三 則 是 結 構 上 的 爭 議 : 它 是 多 樂 章 還 是 單 樂 章 的 奏 鳴 曲 、 單樂章中又如何分段?本段主要針對前二兩個部份探討,說明此曲何以兼 有 絕 對 音 樂 (Absolute music)與 標 題 音 樂 (Program music)之 特 性,之 後 再 探 討 與《浮士德交響曲》的關聯性。並在下一段從各家對樂曲結構的分析流派 與自身的彈奏心得中歸結出本論文對此曲結構曲式的觀點。. 26. 李斯特一生都未對此曲內涵作說明,但是這首奏鳴曲中對比鮮明的音樂性格、 旋律所表現的愛情隱喻,與三個主題之間的互動,讓人對音樂背後的故事充滿討論與 聯想。華格 納認為它是李斯特自己一生的寫照;有人認為是米爾頓的詩作《失樂園》 的 音 樂 版 ; 而 當 代 的 柯 爾 托 (A .C ort ot , 1877-1962)、 阿 勞 (C . A rra u, 1903-1991)、 布 倫 德 爾 (A.Bren del,1931-)等 許 多 鋼 琴 家 則 認 為 此 首 奏 鳴 曲 背 後 的 故 事 就 是 李 斯 特 本 身 非 常 著 迷 的《 浮 士 德 》 。焦 元 溥, 《 經 典 縱 橫 觀 - 樂 曲 解 析 與 樂 派 特 性 》 。( 台 北:聯 經 出 版 社 , 2005 年 ), 4。 15.

(20) 絕對音樂與標題音樂的精神. 首先先分別了解一下絕對音樂與標題音樂的定義,及兩者之間的不同 之處。. 絕對音樂: 絕對音樂是為音樂自身的目的而作,而非作曲家用在任何特定表達 的媒介。絕對音樂一詞所標示的,與其說是一個公認的概念,更不如說是 個 美 學 的 問 題 。 27 這 個 源 自 德 語 的 說 法 首 先 出 現 在 一 些 浪 漫 主 義 哲 學 家 與 評 論 家 的 作 品 中 , 諸 如 提 雅 克 ( J.L. Tieck,1773-1853)、 赫 德 ( J.G. Herder, 1744-1803) 、華 肯 羅 德( W.H. Wackenroder,1773-1798) 、李 希 特( J.P. Richter, 1963-1825) 與 霍 夫 曼 ( E.T.A. Hoffmann,1776-1822) 等 。 2 8 它 不 僅 出 現 於 十 九 世 紀 的 爭 論 中 — 如 漢 斯 力 克 斯 ( E.Hanslick,1825-1904) 與 華 格 納 之 爭 , 也出現在二十世紀的美學裡。絕對音樂指出一個音樂之純粹性的理想,也 就是一個理想的形式,這個型式讓音樂得以從許多途徑上被區分出來;這 些 途 徑 包 括 : 作 為 文 字 的 附 屬 ( 在 歌 曲 之 中 )、 戲 劇 ( 在 歌 劇 中 )、 去 再 現 某 些 特 定 的 意 義( 在 標 題 音 樂 中 ) ,或 甚 至 是 不 明 確 需 求 之 情 感 表 達。實 際 上,人 們 更 常 以 否 定 多 於 肯 定 的 方 式 去 定 義 音 樂 之 絕 對。表 達 某 事 物 為 “ 絕 對”的最佳方式就是去說明什麼不是絕對。 它 不 是 “ 文 字 背 景 ”( word-setting) 。歌 曲、教 會 音 樂 與 歌 劇 皆 否 認絕對音樂的地位。音樂若作為文字背景,它就不再是純粹的音樂本身, 而是部分的依據字面意義而被理解。絕對音樂必須至少是器樂音樂,但人 聲 有 時 亦 作 為 器 樂 而 發 , 德 布 西 (C.Debussy,1862-1918)、 戴 流 士 (F. Delius ,. 27. G r ove Music O nli ne . Oxf ord Musi c O nli ne . ( 2 0 0 8) . S . V . “ A b s ol ut e Mu s i c . ” by R o ge r S c r u t o n . ( h t t p : / / w w w . o x f o r d m u s i c o nl i n e . c o m / s u b s c ri b e r / a r t i c l e / grove/ m usi c / 00069 ) 28. 同前註。 16.

(21) 1862- 1934)的 某 些 作 品 中 可 以 見 得 。 李 斯 特 與 華 格 納 主 張 , 雖 然 文 字 從 音 樂 中 缺 席 , 然 而 文 字 上 的 意 義 仍 然 是 存 在 於 音 樂 當 中 的 。 29 李 斯 特 的 標 題 音 樂 與 華 格 納 的 總 體 藝 術 ( Gesamtkunstwerk) 皆 建 立 在 這 樣 的 觀 點 上 : 所 有 音 樂 都 是 本 質 上 地 有 意 義 的 , 且 音 樂 不 比 其 他 的 事 物 更 絕 對 。 30 這 種 觀 點帶來了對於音樂之“絕對”的更加否定性定義:音樂本身並無外在涵義 。 絕 對 音 樂 如 今 是 全 然 獨 立 的 , 它 的 存 在 因 ( raison d'être) 就 在 其 自 身 ; 它只有在一種抽象的結構中才能被理解,此結構只在與人類靈魂運動的偶 然 關 係 中 才 能 被 建 立 。 31 李 斯 特 則 宣 稱 再 這 樣 的 意 義 之 下 可 以 沒 有 絕 對 音 樂 。 32 李希特和霍夫曼這兩個作者皆認為音樂的純粹性—作為“純粹”藝術 之品質—存在於它的表現力的本性中。對李希特而言,音樂是純粹的,它 是自然中之神性的顯露;而對霍夫曼來說,音樂只有通過嘗試表達人類情 感 的 無 限 時 才 成 為 絕 對 。 借 用 黑 格 爾 (G.W.Hegel,1770-1831)的 說 法 : 音樂是絕對的,因其表達了絕對。. 33. (在這觀點看來,教會音樂就是所有音樂中最絕對的了。) 絕對音樂的鼓吹者主要集中在兩個觀念上:客觀性與結構。其中最有 力 的 論 點 來 自 於 當 代 的 奧 地 利 理 論 家 仙 克 ( H.Schenker,1868-1935) 與 史 特 34 拉 文 斯 基( I.F.Stravinsky,1882-1971)。 音 樂 因 其 作 為 “ 客 觀 的 ” 藝 術 而 變. 得絕對,它通過自身結構獲得客觀性。說音樂是客觀的,就意味著音樂是 作 為 一 個 物 件( object in itself)、 而 非 求 助 於 任 何 語 義 或 外 在 原 因 而 被 理 解 的。它製造著適當的圖樣與形式而變得客觀。這些形式可以滿足我們,因. 29. 同前註。. 30. 同前註。. 31. 同前註。. 32. 同前註。. 33. 同前註。. 34. 同前註。. 17.

(22) 為我們有一種作為例證之結構關係的理解。這些關係在聽覺於理解的直觀 活動中被領會,但其滿足的過程更類似於數學。這並非向任何人開放的一 種 滿 足 ( satisfaction)。 3 5 一 如 數 學 它 依 賴 於 理 解 , 而 只 有 藉 著 特 定 的 音 樂 文化之建立,音樂的理解才能被促生。對仙克而言。這意味著學著去“有 結 構 地 ” 聆 聽 某 首 音 樂,如 同 細 緻 地 安 排 一 個 具 有 基 本 和 聲、旋 律 之 結 構, 再根據結構將音樂譜寫出來。 如此一個音樂中的絕對的觀念在現代的論域中大量被涉及。而否認音 樂可以成為絕對的意見,就跟主張音樂可以成為絕對的那些一樣立場堅持 。 它 激 起 了 反 浪 漫 主 義 的 聲 浪 , 並 且 在 亨 德 密 特 ( P.Hindemith,1895-1963 ) 、 史 特 拉 文 斯 基 與 荀 白 克 ( A.Schoenberg,1874-1951) 的 追 隨 者 們 的 作 品 中 找到證明。確實,十二音列作品的發明似乎揭示了音樂本質上就是一種結 構藝術,而只要新的“語言”模仿古典形式的複雜性,傳統的音樂結果就 可以被更新。荀白克沒有參與到他的弟子們在此一理論上的狂熱;對他而 言 , 音 樂 已 經 是 、 且 持 續 是 一 種 基 本 的 表 達 媒 介 。 36 必 須 注 意 的 是,這 樣 的 定 義 中,“ 絕 對 ” 音 樂 的 意 義 是 多 過 於 “ 抽 象 ” 音樂的。有許多其他的抽象藝術,包括建築與某些繪畫的形式。稱它們為 抽象是指它們並非具象的。這並非意味它們是透過排除外在原因與心靈的 主觀狀態而被理解。一個抽象的繪畫並非缺乏表達。而“絕對”音樂則是 一種不允許任何不純粹尺度介入的完美觀念。明顯的,無論音樂中的絕對 是什麼樣子,它只有在聲音裡出現某種理解勝過欣賞的東西之際,才可引 起 我 們 的 注 意 。 37. 標題音樂: 關於故事或是描述性文體的音樂。這辭常被延伸代表試著在音樂概念. 35. 同前註。. 36. 同前註。. 37. 同前註。 18.

(23) 之外而沒有訴諸於演唱文字的所有音樂。用音樂來傳達或描寫一個故事、 情 感 、 繪 畫 或 其 它 非 音 樂 性 的 想 法 。 是 絕 對 音 樂 的 相 對 辭 。 38 標題音樂一詞來自李斯特,他同時創造了交響詩的表現形式作為描述 何為標題音樂的最佳示範。李斯特將標題定義為一頁“添入器樂音樂篇章 中的序言”,藉此作曲家意圖引導聽眾避免一個錯誤詩意的詮釋,並將其 關 注 導 向 那 整 體 或 者 部 份 詩 意 的 觀 念 ” 。 39 他 沒 有 將 音 樂 視 為 描 述 對 象 的 引導意義,而是將音樂設想為能夠將聽者推入一個相同的心靈框架中,一 如對象物自身所能夠的那樣。在這種方式之下,藉由事物之情感真實的提 出,音樂得以間接將其再現。這樣一個概念在貝多芬對其《田園交響曲》 之 描 述 中 被 以 “ 情 感 的 的 表 達 更 勝 於 刻 畫 ” 一 句 表 達 出 來 。 40 李斯特對“敘事”與“情感”兩者間密切關連之想法卻導致在“標題 音樂”用法上之混淆。有些時候這個詞多被用於帶有敘事或描述意義的器 樂 音 樂( 例 如 描 繪 一 個 場 景 或 故 事 的 音 樂 ) ;另 外 一 些 時 候 它 則 被 擴 大 運 用 於所有包含超乎音樂性指涉的所有音樂,無論其所指的是客觀事件還是主 觀 情 感 。 41 標 題 音 樂,用 以 對 比 於 絕 對 音 樂,差 別 在 於 其 試 圖 去 描 寫 對 象 與 事 件。 此外,它要求從這樣的嘗試中去獲得其邏輯。它不僅僅是回聲或模仿物, 而也具有獨立的真實;標題音樂的發展取決於其主題的發展。一如李斯特 所寫的: 在標題音樂中…動機的回歸、改變、更動、調整都以它們與一個詩觀念 之關係為條件…所有專用於音樂的考量,然而它們不應被忽視,皆須服 從 給 予 主 體 的 行 動 。( Schriften,iv,69). 38. 42. Grove Music Online . Oxford Music Online . ( 2 0 0 8 ) . S . V . “ P r o g r a m m e m u s i c . ” b y R o g e r S c r u t o n . ( h t t p : / / w w w . o x f o r d m u s i c o n l i n e . c o m / su b s c r i b e r / a r t i c l e / g r o v e / m u s i c / 22394 ) 39. 同前註。. 40. 同前註。. 41. 同前註。. 42. 同前註。 19.

(24) 李斯特認為自己在交響樂中放入一個新的理想,一個在貝多芬的《田 園 交 響 曲 》 及 孟 德 爾 頌 (F.Mendelssohn,1809-1847)、 舒 曼 、 白 遼 士 的 一 些 作 品中已經預示了的理想,而這個理想也被他視為古典音樂中缺席的部份。 他把音樂之敘事聯想放入其作曲的原則中,這與傳統交響曲式的持續並不 一致。“標題音樂”這一詞不僅運用在帶有故事的音樂,同時也被設計來 呈 現 一 種 特 質,例 如 理 查 史 特 勞 斯 (R.Strauss,1864-1949)的 作 品《 唐 吉 訶 德 》 ( Don Quixote ,Op. 35), 或 者 用 以 描 述 現 象 及 場 景 , 例 如 德 布 西 ( C.Debussy, 1863-1918)的 作 品 《 海 》 ( La Mer ); 這 些 都 是 “ 再 現 ” 對 象 的 音 樂 。 然 而 適 當 地 說,標 題 音 樂 就 是 帶 有 標 題 的 音 樂。更 進 一 步,跟 著 李 斯 特 的 概 念 , 標題音樂是根據它的標題而被理解的音樂;它源於它的樂章且它的邏輯來 自 其 嘗 試 描 述 的 主 題 。 43 這就是為什麼李斯特堅持標題音樂具有一種敘事或描述的元素,而這 些是本質上必須被理解的,對李斯特來說主題便成了音樂意義中的一部 份;帶著錯誤的聯想去聆聽音樂,在李斯特的觀點看來,就是實際上對它 的誤解。無論標題音樂在李斯特的判斷中是什麼樣子,標題音樂這個詞確 實給了音樂中的再現一個最似是而非的例子。更進一步地,嚴格意義下的 標 題 音 樂 並 不 包 括 僅 僅 作 為 表 達 模 仿 或 者 召 喚 的 音 樂 。 44 由於標題音樂的抒情特質,與古典時期相較,作曲者往往在作品中強 調了更多的自主性,重視主觀情感與意念的自由發展,因此樂曲長度的擴 展成為標題音樂作品中特有的現象。與標題音樂對照的則是絕對音樂,絕 對音樂為客觀的,純粹表達聲響組合的美感而無描述的意圖,不同於標題 音樂描繪景物人事情感的個人主觀化與自我表現。. 45. 與古典時期作曲家明顯不同的是,李斯特顯然更加自由地在樂曲中抒. 43. 同前註。. 44. 同前註。. 45. 楊 沛 仁 , 211。 20.

(25) 發 自 我,無 論 是 精 神 理 想 還 是 情 感 寄 託,但 與 同 為 浪 漫 主 義 的 作 曲 家 相 較, 李斯特花了更多的心思去設計樂曲,像是精心設計不同主題擁有不同的性 格、注重動機群之間的關聯性,並將主題與動機群巧妙的鑲嵌在樂曲的段 落上。. 鋼琴教育兼演奏家柯爾托認為,此曲足以被稱為奏鳴曲,因為它在即 興 曲 性 質 的 外 表 下,仍 有 明 顯 的 曲 式 架 構,而 且 即 使 沒 有 故 事 性 那 般 迂 迴, 至 少 有 著 某 種 意 念 在 當 中 。 46 從 此 曲 作 為 李 斯 特 題 獻 給 舒 曼 以 答 謝 其 相 贈 “幻想曲”這個事件中,可以看出標題與內涵之間的對應性:舒曼以幻想 曲為標題,實質上卻延續了奏鳴曲的格式與性格;反之,李斯特以奏鳴曲 為題,卻在奏鳴曲的架構中保留了更多幻想曲的性格與自由的結構。. 浮士徳與《B 小調鋼琴奏鳴曲》的關聯性. 飽讀文學與哲學作品的李斯特絕對知道語言文字對思考與想像的限 制,即使浮士德的主題呼之欲出,李斯特在命名之處保持沈默,反倒使得 故事傳說持續著無限發展的生命力。李斯特對此曲的設計是理性、精密且 機智的,也正因為這樣的設計,使得作品在感性的發揮上不受特定標題的 拘束而擁有更多可能。但儘管如此,在絕大部份演奏家與學者的眼中,結 構的問題仍然是非常重要的。鋼琴演奏家布倫德爾在訪談中被問及如何處 理李斯特這首奏鳴曲龐大複雜的結構,他說道:. …必須綜觀整首樂曲,同時必須隨著樂曲的展開,從第一小節到最後一. 46. 林勝儀譯,. 《 柯 爾 托 鋼 琴 解 說 》。 (台 北 : 全 音 出 版 社 , 民 國 76 年 ), 144。. 21.

(26) 小節,看到全曲的內部關係。你必須在開始時就看到它如何結束,儘管 中間還有許多必須注意的東西,還有即興發揮。李斯特奏鳴曲有種必然 性,猶 如 自 然 界 生 生 習 習,像 種 子 發 芽。這 種 作 曲 原 則 令 人 想 起 貝 多 芬 。 貝多芬在奏鳴曲起始處,通常在頭幾個小節中寫的,對全曲的其餘部份 關係很大。李斯特比其他浪漫派作曲家更理解貝多芬的作曲原理。 …最大的危險是彈得太像狂想曲,變成零零落落的插部,變成一連串五 花八門的意外事件,而不像一個交響曲式的有機體,一段導入下一段。 47. 在討論浮士徳與《B 小調鋼琴奏鳴曲》的關聯性之前,先簡單的介紹 李斯特《浮士德交響曲》的創作背景與其中各個樂章之內涵。 李斯特傑出的作品《浮士德交響曲》是他在寫完十二首交響詩之後的 傑作。一八五四年八月到十月短短兩個月之內,他在充滿熱烈的靈感中創 作 此 曲 , 而 在 三 年 後 (一 八 五 七 年 )增 加 最 後 的 終 曲 完 成 全 曲 。 早在一八三 0 年,白遼士介紹德國大文豪哥德的詩劇《浮士德》給李 斯特,而李斯特接觸了這部經典的文學作品後投入極大的熱情去研究這部 經典的文學作品,之後一直想要把這部經典的文學作品譜寫成音樂。在醞 釀了二十年之後,李斯特終於將《浮士德》詩劇中的精神和人物轉化為音 樂 , 呈 現 在 將 李 斯 特 正 要 開 始 著 手 創 作 的 《 B 小 調 鋼 琴 奏 鳴 曲 》 中 。 48 在經過多年的巡迴演奏生活,不停的演出行程阻礙了李斯特實現他的 計畫。當他定居在德國威瑪之後,這個哥德曾住過的城市,這個氛圍讓他 對《浮士德》這部詩劇更加入迷而整個投入最好的狀態去創作《浮士德交 響 曲 》。. 47. 大 衛 . 杜 包 ( D a vi d D u ba l ), 物 , 1998 年 ), 92。. 《 鋼 琴 家 談 演 奏 藝 術 》, 顧 連 理 譯 。 (台 北 : 世 界 文. 48. Grove Music Online . Oxford Music Online . ( 2 0 0 8 ) . S . v . “ L i s z t , F r a n z . ” b y A l a n Walker, et al. ( h t t p : / / w w w . o x f o r d m u s i c o n l i n e . c o m / su b s c r i b e r / a r t i c l e / g r o v e / m u s i c / 48265pg16 ) 22.

(27) 理 查 包 爾 (Richard Pohl,1826-1896)是 最 佳 及 最 早 寫 作 、 討 論《 浮 士 德 交 響 曲 》 的 人 之 一 , 他 是 李 斯 特 的 擁 護 者 , 他 的 作 品 (essay)在 一 八 六 二 年 出 版,這部作品突出之處在於能有來自李斯特本身對藝術細節豐富的解釋。 49. 李斯特用三個樂章分別來描寫哥德的詩劇《浮士德》中三位核心人物 並 分 別 在 三 個 樂 章 前 冠 上 標 題 : 浮 士 徳 (Faust)、 葛 麗 卿 (Gretchen)、 梅 菲 斯 特 (Mephistopheles)。 李 斯 特 並 沒 有 試 著 說 哥 德 詩 劇 中 的 故 事 , 反 而 相 反 地 創 造 出 三 個 主 要 主 角 的 音 樂 畫 像。第 一 樂 章 “ 浮 士 徳 ” 長 達 將 近 30 分 鐘 , 顯示出李斯特是一位第一等級的管絃樂配器專家。以無關緊要的方式來開 始這部作品,這吸引了當時評論的注意,這樂章主要描述浮士徳是一位年 老的思想家,正在思考著宇宙的奧秘。有些理論家已經發現曲首的開始主 題 不 只 是 一 個 下 降 的 增 三 和 絃 模 進 而 已,也 是 最 早 的 十 二 音 列 之 一。(譜 例 1-1) 【 譜 例 1-1】 李 斯 特 浮 士 德 交 響 曲 , (a)─ 開 始 主 題 。 5 0. 李斯特使用主題變形的手法特別適合反映浮士德人格的矛盾面。它介 紹 一 系 列 的 動 機 群 (motifs), 包 含 熱 情 、 愛 情 、 自 負 等 等 。 所 有 的 動 機 群 視 性 格 的 轉 換 而 定 。 懷 疑 動 機 (The doubt motif)(譜 例 1-2, b )與 愛 情 動 機 (The love motif) (譜 例 1-2, c )是 一 體 兩 面 的 。. 49. 同前註。. 50. 譜 例 1-1 取 自 同 前 註 。 23.

(28) 【 譜 例 1-2】 李 斯 特 浮 士 德 交 響 曲 , (b)─ 懷 疑 動 機 , (c) ─ 愛 情 動 機. 51. 第二樂章“葛麗卿”,主題一開始先以雙簧管及中提琴的二重奏奏出 ,接著木管四重奏,最後以絃樂四重奏奏出。李斯特提到把管絃樂團當作 許多室內樂組合的集合體,集合體無止盡的變化而產生了萬花筒般多樣化 的 聲 音 面 貌 , 這 個 觀 念 影 響 了 之 後 的 馬 勒 (G.Mahler,1860-1911)和 理 查 史 特 勞斯。 終 曲 第 三 樂 章 “ 梅 菲 斯 特 ” (即 魔 鬼 ), 這 個 樂 章 顯 示 出 李 斯 特 最 天 才 之處。“梅菲斯特”可以說代表一個否定的精神,如何用音樂來描述“梅 菲斯特”對於李斯特來說是一個問題。因為“梅菲斯特”不能創造只能破 壞,所以李斯特沒有給它一個自己的主題,但用扭曲浮士德主題的方式來 表現魔鬼嘲笑浮士德。整個終曲是第一樂章的巨大變形,只有“葛麗卿” 主 題 保 持 原 貌 , 這 個 想 法 影 響 了 之 後 巴 爾 托 克 的 B 小 調 小 提 琴 協 奏 曲 ( Vio. lin Concerto in B minor,No. 2 )。 5 2 賦 格 (Fugue)主 題 是 描 繪 從 魔 鬼 手 中 飛 出 浮 士 德 的 畫 面 (用 適 當 的 型 式 來 表 現 飛 行 ), 賦 格 主 題 是 懷 疑 主 題 的 變 形 , 而 顯 示 出 浮 士 德 個 性 特 徵 是 易 受 誘 惑 。 (譜 例 1-3). 51. 譜 例 1-2 取 自 同 前 註 。. 52. 同註. 48. 。 24.

(29) 【 譜 例 1-3】 李 斯 特 浮 士 德 交 響 曲 , (d)─ 賦 格 主 題. 53. 這首交響曲原先只是一首純管絃樂作品,也最常被以這樣的方式演出 。在一八五四年完成之後三年,李斯特加上了一個新的結尾,一組神秘的 合唱團─給男高音獨唱及男聲合唱團,在一八五七年九月五日,在威瑪的 哥德紀念碑揭幕儀式上,李斯特親自指揮首演了這首浮士德交響曲,也將 他 的 《 浮 士 德 交 響 曲 》 題 獻 給 白 遼 士 。 54 把《浮士德交響曲》與《B 小調鋼琴奏鳴曲》互作比較,在寫作手法 上,兩者同樣經常的使用主題轉化的手法。例如在《浮士德交響曲》中賦 格 主 題 是 把 懷 疑 動 機 作 主 題 變 形 而 成 。 (譜 例 1-4) 【 譜 例 1-4】 李 斯 特 浮 士 德 交 響 曲 , (b)─ 懷 疑 動 機 , (d)─ 賦 格 主 題. 55. 而 在《 B 小 調 鋼 琴 奏 鳴 曲 》中 將 C 主 題( 譜 例 1-5)作 為 A3 主 題 (譜 例 1-5)的 主 題 轉 化 , C 主 題 在 這 裡 將 A3 主 題 詭 譎 的 魔 鬼 氣 氛 轉 化 為 另 一 種 戀. 53. 譜 例 1-3 取 自 同 前 註 。. 54. 同註. 55. 譜 例 1-4 取 自 同 前 註 。. 48. 。. 25.

(30) 愛 、 浪 漫 的 性 格 ; 也 可 以 說 是 將 曲 首 的 A3 主 題 (譜 例 1-5)在 低 音 中 所 呈 現 惡 魔 似 三 連 音 音 型 , 轉 化 到 曲 中 成 無 限 甜 美 及 渴 望 愛 情 的 C 主 題 (譜 例 1-5)。 【 譜 例 1-5】 李 斯 特 B 小 調 鋼 琴 奏 鳴 曲 第 13-15 小 節 (A3 主 題 )與 第 153-154 小 節 (C 主 題 ). 其 次 ,《 浮 士 德 交 響 曲 》 的 第 三 樂 章 “ 梅 菲 斯 特 ” 中 , 採 用 了 第 一 樂 章 “ 浮 士 徳 ” 之 懷 疑 動 機 來 當 作 賦 格 的 主 題 (譜 例 1-3), 這 與 《 B 小 調 鋼 琴 奏 鳴 曲 》 在 第 三 部 分 再 現 部 使 用 賦 格 手 法 重 新 呈 現 樂 曲 開 頭 的 A2、 A3(譜 例 2-1)主 題 有 異 曲 同 工 之 效 果 。 再者看《浮士徳交響曲》與《B 小調鋼琴奏鳴曲》之關聯性。在樂曲 的內涵上《浮士德交響曲》主要以三個樂章分別描寫浮士徳、葛麗卿、梅 菲斯特三個人物的音樂畫像;雖然《B 小調鋼琴奏鳴曲》沒有直接以標題 呼 應 浮 士 徳 的 故 事 , 但 如 果 單 純 由 四 大 主 題 的 音 樂 性 格 來 看 ,A 主 題 (譜 例 26.

(31) 2-1)的 懸 疑 氣 氛 象 徵 梅 菲 斯 特 以 青 春 、 金 錢 、 權 勢 及 美 好 的 愛 情 誘 惑 年 老 時的浮士徳,也預示了其後浮士徳對靈魂的出賣。承接整首樂曲中的二元 矛盾之氣氛,在過門樂段中,浮士德內心善惡的掙扎與辨證持續推移,至 B 主 題( 譜 例 2-7)經 歷 了 短 暫 光 明 之 戰 勝 後, 隨 即 又 轉 入 魔 鬼 的 陰 暗 陷 阱 中 。 抒 情 的 C 主 題 ( 譜 例 2-9) 為 葛 麗 卿 主 題 , 描 述 了 愛 情 的 浪 漫 特 質 之 外,也 刻 化 了 陷 入 愛 情 中 的 浮 士 徳 與 葛 麗 卿 戀 愛 的 畫 面。聖 樂 般 的 D 主 題 ( 譜 例 2-16) 出 現 時 , 則 象 徵 已 經 進 入 天 堂 的 葛 麗 卿 , 跟 著 而 來 的 則 是 浮 士 德 的 追 憶 與 懺 悔 。 57 在 整 理 研 究 過 程 中 可 以 看 見, 《 B 小 調 鋼 琴 奏 鳴 曲 》究 竟 是 一 首 標 題 音 樂還是一首絕對音樂,放在正當新舊交界的時代位置中,一直是一個備受 爭議的問題。如之前所述,李斯特一生都未對此曲內涵作說明,但是這首 奏鳴曲中對比鮮明的音樂性格、旋律所表現的愛情隱喻,與三個主題之間 的互動,讓人對音樂背後的故事充滿討論與聯想。華格 納認為它是李斯特 自己一生的寫照,而當代的柯爾托、阿勞、布倫德爾等許多鋼琴家則認為 此 首 奏 鳴 曲 背 後 的 故 事 就 是 李 斯 特 本 身 非 常 著 迷 的《 浮 士 德 》。 5 8 李 斯 特 要 對音樂發展在其時代的歷史情境提問,也要對自己的音樂生命提問,時代 的交界總是充滿辯證兩端的衝突,時代中追求提升的自我也無時不陷入自 我詰問的矛盾掙扎之中。. 57. 焦 元 溥 , 4-12。. 58. 同前註。 27.

(32) 曲式結構探討. 對於《B 小調鋼琴奏鳴曲》複雜的結構分析,因其編排設計上具有無 限發展的邏輯,各種專業的見解也皆能自成道理。這一方面造成了解讀此 曲無一定見,一方面卻也豐富了樂曲經驗的可能性。 關於此曲大部分的理論中皆強調其架構為“單樂章奏鳴曲式”,但即 使有這個共同認知,對段落的分析往往因人而異,有些雖然段數相同,也 會因為對主題的看法不同而有不同段落的分割方式。在研究李斯特音樂的 著名文獻中,對《B 小調鋼琴奏鳴曲》的結構分析大致劃分為兩個面向︰ 其一為來自交響詩觀念的主題變化探討,其二則將多樂章奏鳴曲形式與單 樂 章 的 “ 奏 鳴 曲 快 板 形 式 ”( Sonata-Allegro Form)結 合 , 取 兩 者 的 觀 念 作 複 合 之 結 構 與 調 性 分 析。以 主 題 變 化 為 探 討 的 代 表 為 學 者 艾 恩 斯 坦( Alfred Einstein,1880-1952), 他 認 為 此 曲 實 為 建 立 在 許 多 動 機 群 之 上 、 為 一 首 華 麗 偉 大 的 狂 想 曲,在 其 中 不 再 有 樂 章 之 分,取 而 代 之 的 是 以 宣 敘 調( Recitative) 般的連接句及主題轉化的頻頻出現。雖然作品仍存在著主題和副主題、快 慢 之 對 比 和 巨 大 、 高 戲 劇 化 之 發 展 部 (Development), 但 作 品 已 不 再 有 呈 示 部 (Exposition)和 再 現 部 (Recapitulation)。 5 9 首 先 提 出 “ 雙 重 功 能 曲 式 ” ( Double- function form)之 複 合 概 念 的 是 學 者 紐 曼( W.S.Newman, 1912-2000) ,他以交響曲結構的觀點來解析此曲,將不間斷的單樂章作品與多樂章形 式作結合,認為《B 小調鋼琴奏鳴曲》既是單樂章作品,同時也如同交響 曲般包含了四個樂章的型式“第一樂章—慢板樂章—詼諧曲—終曲”的四 樂 章 形 式 。 6 0 此 外 , 學 者 沃 克 ( Alan Walker,1930-) 也 從 “ 雙 重 功 能 曲 式 ”. 59 60. A l f r e d E i n s t e i n,. Music in the Romantic Era .. Kenneth Hamilton, Pr es s , 1996 ) , 2 8 .. Liszt Sonata in B Minor .. 28. ( New York: Nort on, 1947 ), 142. ( N e w Y ork: C a m bri dge U ni ve rs i t y.

(33) 出發,除了認同此曲具有明確的四段形式之外,更提出此曲具有兩首奏鳴 曲 結 構 之 重 疊 。 61 而 大 部 分 的 演 奏 家 皆 認 為 此 曲 為 單 一 樂 章 形 式 , 只 是 在 分段上有不同的看法:如阿勞的六段式 (Louis Kentner,1905-1987)的 三 段 式. 64. 62. 、布倫德爾的五段式. 63. 、肯特納. 等。. 以 (附 表 一 )整 理 出 理 論 家 及 演 奏 家 對 《 B 小 調 鋼 琴 奏 鳴 曲 》 的 曲 式 看 法 :. 【附表一】. 理論家:. 對《 B 小 調 鋼 琴 奏 鳴 曲 》的 曲 式 看 法. 艾恩斯坦. 以 主 題 變 化 為 探 討,認 為 此 曲 實 為 建 立 在 許 多 動 機 群 之 上、為 一 首 華 麗 偉 大 的 狂 想 曲,在 其 中 不 再 有 樂 章 之 分,取 而 代 之 的 是 以 宣 敘 調 般 的 連 接 句 及 主 題 轉 化 的 頻 頻 現。雖 然 作 品 仍 存 在 著 主 題 和 副 主 題、快 慢 之 對 比 和 巨 大、高 戲 劇 化 之 發 展 部,但 作 品 已 不 再 有 呈 示 部 和 再 現 部 。. 紐曼. 首先提出“雙重功能曲式”之複 合 概 念,他 以 交 響 曲 結 構 的 觀 點 來. 61. The New Grove Dictionary of Music and Musicians. ( 2 0 0 1 ) . S . v . “ L i s z t , B M i n o r. Piano Sonata” by Alan Walker,774-775. 62 J o s e p h H o r o w i t z , Conversations with Arrau . ( N e w Y o r k : L i m e l i g h t E d i t i o n s , 1992 ), 136-141. 63 Alfred Brendel, Music Sounded Out . ( London: Robon Book,1990), 173-180. 64 Louis Kentner, Solo Piano music(1827-1861) in Alan Waker,ed. Franz Liszt The Man and His Music . (L o n d o n : B e r r i e & J e n k i n s , 1 9 7 0 ) , 8 3 - 9 0 .. 29.

(34) 解 析 此 曲,將 不 間 斷 的 單 樂 章 作 品 與 多 樂 章 形 式 作 結 合,認 為 B 小 調 奏 鳴 曲 既 是 單 樂 章 作 品,同 時 也 如 同交響曲般包含了四個樂章的型 式“第一樂章—慢板樂章—詼諧 曲—終曲”的四樂章形式。 沃克. 也 從 “ 雙 重 功 能 曲 式 ” 出 發,認 為 李 斯 特 把 460 小 節 開 始 的 賦 格 樂 段 當 作 第 三 樂 章 和 返 回 533 小 節 再 現 部 之 前 的 擴 展 樂 段。除 了 認 同 此 曲 具 有 明 確 的 四 段 形 式 之 外,更 提出此曲具有兩首奏鳴曲的結構 重疊。. 莎 朗‧溫 考 夫( Sharon Winklhofer)將 整 首 奏 鳴 曲 視 作 單 樂 章 奏 曲,認 為 全 曲 為 五 段 式,整 曲 仍 然 具 有 傳 統的奏鳴曲之呈示部、第一發展 部 、第 二 發 展 部 、 再 現 部 、 最 後 加 上 兩 段 尾 奏 。 他 將 尾 奏 (Coda)分 為 兩 段 , 尾 奏 的 第 一 部 份 是 711小 節 之 前 、 從 682小 節 的 最 急 板 ( Prestissimo ) 奏 出 A2動 機 開 始 , 直 到 710小 節 中 的 延 長 二 分 休 止 符 為 止 之 樂 段。尾 奏 的 第 二 部 份 則 是 711小 節 之 後 到 曲 終 。 6 5. 65. Sharon Winklhofer, 1980 ), 131-132.. Liszt's Sonata in B Minor .. 30. ( Michigan: UMI ResearchPress,.

(35) 演奏家: 阿勞. 認 為 此 曲 為 單 一 樂 章 形 式,段 落 上 可 分 為 六 段 式,即 由 六 個 段 落 所 組 成。分 為 呈 示 部、過 門、發 展 部 、 賦格段落、再現部、結尾。. 布倫德爾. 認 為 此 曲 為 單 一 樂 章 形 式,段 落 上 可 分 為 五 段 式,即 由 五 個 段 落 所 組 成 。即 由 呈 示 部 、 第 一 發 展 部 、第 二 發 展 部、第 三 發 展 部、再 現 部 所 構 成。他 認 為 此 曲 由 六 大 主 題 所 構 成 ; 第 一 主 題 (mm.1-7)、 第 二 主 題 (mm.8-13)、 第 三 主 題 (mm.14-18)、 第 四 主 題 (mm.105-113)、 第 五 主 題 (mm.153-170)、 第 六 主 題 (mm.331346)。. 肯特納. 認 為 此 曲 為 單 一 樂 章 形 式,段 落 上 可 分 為 三 段 式,是 由 三 個 主 要 段 落 再 加 上 尾 奏 所 組 成;即 由 呈 示 部 、 發展部、再現部、尾奏所構成。. 從 (附 表 一 )的 整 理 中 可 以 發 現,研 究《 B 小 調 鋼 琴 奏 鳴 曲 》的 學 者 們 , 以主題變化為探討的代表為音樂學者艾恩斯坦,他認為此曲為建立在許多 動 機 群 之 上 的 狂 想 曲 。 66 首 先 提 出 “ 雙 重 功 能 曲 式 ” 之 複 合 概 念 的 是 學 者 紐曼,他以交響曲結構的觀點來解析此曲,將不間斷的單樂章作品與多樂 章形式作結合,認為《B 小調鋼琴奏鳴曲》既是單樂章作品,同時也如同. 66. A l f r e d E i n s t e i n, 1 4 2 . 31.

(36) 交響曲般包含了四個樂章的型式“第一樂章—慢板樂章—詼諧曲—終曲” 的 四 樂 章 形 式 。 67 在 紐 曼 之 外 , 學 者 沃 克 也 認 同 “ 雙 重 功 能 曲 式 ” , 認 為 此曲具有明確的四段形式之外,更提出此曲具有兩首奏鳴曲結構之重疊, 而 他 將 動 機 分 為 三 個 主 要 動 機 , 分 別 為 a(mm.1-7)、 b(mm.8-10)、 c(mm.1317), 以 及 兩 個 主 題 , 第 一 主 題 (mm.32-35)、 第 二 主 題 (mm.153-160)。 6 8 另 一 位學者溫考夫及本文所提到的演奏家們如阿勞、布倫德爾、肯特納皆認為 此曲為單樂章形式,只是在分段及主題上有各自不同的看法。學者溫考夫 認 為 全 曲 為 單 樂 章 五 段 式 , 整 曲 仍 然 具 有 傳 統 的 奏 鳴 曲 之 呈 示 部 (mm.1-20 4)、 第 一 發 展 部 (mm.205-330)、 第 二 發 展 部 (mm.331-452)、 再 現 部 (mm.453-6 54)、最 後 加 上 兩 段 尾 奏 (Coda 1,mm.650-710&Coda 2,mm.711-760)所 構 成 。 她 將 動 機 分 為 五 個,分 別 為 a(mm.1-7)、b(mm.8-10)、c(mm.13-17)、d(mm.105119)、e(mm.328-346),以 及 兩 個 主 題,第 一 主 題 (mm.32-44)、第 二 主 題 (mm.10 5-119)。 6 9 演 奏 家 阿 勞 為 李 斯 特 嫡 系 傳 人 , 他 認 為 此 曲 為 單 樂 章 六 段 式 。 7 0 另一位演奏家布倫德爾則認為此曲為單樂章五段式,主要由六大主題所構 成 。 71 鋼 琴 家 肯 特 納 他 認 為 此 曲 為 單 樂 章 三 段 式 , 主 要 是 由 三 個 主 要 段 落 再 加 上 尾 奏 所 組 成 。 72 理論家與演奏家的詮釋之間雖有著多樣的版本,但是就主題與段落結 構區分來說,除了以動機主導或幻想曲式等較特殊的詮釋之外,本文綜合 以上劃分段落之觀點,與學者溫考夫及演奏家阿勞、布倫德爾、肯特納一 樣 皆 認 為 此 曲 為 單 樂 章 的 形 式;並 且 認 為 B 小 調 奏 鳴 曲 為 樂 章 主 要 劃 分 為 三 個 主 要 段 落 加 上 結 尾 (尾 奏 , mm.711-760)組 織 而 成. 67. Kenneth Hamilton, 28.. 68. Alan Walker, 774-775.. 69. Sharon Wi nkl hofer, 131-132.. 70. Joseph Horowi t z , 136-141.. 71. Alfred Brendel, 173-180.. 72. Loui s Ke n t n e r , 8 3 - 9 0 .. 73. 73. ,總共分為三大部. 即 部 份 學 者 理 論 認 為 的 呈 示 部 、 發 展 部 與 再 現 部 。 因《 B 小 調 鋼 琴 奏 鳴 曲 》為 一 不 分 樂 章 之 作 品,明 顯 的 段 落 變 化 究 竟 是 否 全 然 對 應 於 傳 統 奏 鳴 曲 的 分 部,也 有 爭 議 ; 故本文概括取中性說法,以三個部份加上結尾取代之。 32.

(37) 份 : 第 一 部 份 ( 呈 示 部 , mm.1-330)、 第 二 部 分 (發 展 部 , mm.331-459)、 第 三 部 分 ( 再 現 部 , mm.460-710)。 概 括 來 說 , 在 呈 示 部 、 發 展 部 、 再 現 部 的 分法上則與學者溫考夫較為相似但與她的發展部、再現部與尾奏出現的小 節 數 有 所 不 同 (可 以 參 考 上 一 段 之 描 述 與 下 一 頁 附 表 二 所 示 )。 而 與 其 他 學 者 觀 點 不 同 之 處 , 本 文 認 為 此 曲 由 四 大 主 題 A、 B、 C、 D 所 構 成 , 在 各 部 份 中 以 A、 B、 C、 D 四 個 主 題 反 覆 變 化 , 以 不 同 調 性 與 速 度 發 展 完 成 。 以 下 是 樂 曲 中 各 個 部 份 的 分 別 說 明 ( 參 考 以 下 之 附 表 二 ): 【附表二】. 段落. 第一部份(呈示. 第 二 部 份( 發 展. 第三部份(再現. 結尾(尾奏). 部 ). 部 ). 部 ). 小節. mm.1~ 330. mm.331~ 459. mm.460~ 710. mm.711~ 760. 速度. Lento/Allegro. Andante. Allegro-. Andante. Prestissimo 調性. 主題. 不穩定調性(G. F # m a j or— A. Bb minor/ B. m i n o r — B m i n or ). major— F#. minor/B major. / B m i nor/ D m a j or. major. A. D. mm.331. A2、. C. mm.349.  A3. A1. mm.1. 動機 A2. mm.8. B. mm.363. A3. mm.14. D. mm.393 A2、 A 3. B. mm.105. C. B major. D. mm.711. C. mm.718. mm.460. mm.533. A3、 A2、. mm.433. A1 C. mm.153. A1. mm.453. B. 33. mm.600. mm.729.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In this paper, through analysis and researching materials o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Buddhist scriptures and music, the author illustrat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both sacred

We do it by reducing the first order system to a vectorial Schr¨ odinger type equation containing conductivity coefficient in matrix potential coefficient as in [3], [13] and use

The short film “My Shoes” has been chosen to illustrate and highlight different areas of cinematography (e.g. the use of music, camera shots, angles and movements, editing

(1) Western musical terms and names of composers commonly used in the teaching of Music are included in this glossary.. (2) The Western musical terms and names of composers

Students are asked to collect information (including materials from books, pamphlet from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Department...etc.) of the possible effects of pollution on our

Wang, Solving pseudomonotone variational inequalities and pseudocon- vex optimization problems using the projection neural network, IEEE Transactions on Neural Networks 17

Define instead the imaginary.. potential, magnetic field, lattice…) Dirac-BdG Hamiltonian:. with small, and matrix

Elsewhe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and this plain wave is, in virtue of equation (A13), of order of .Generally the best choice for x 1 ,x 2 are the points where V(x) h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