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可不知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可不知"

Copied!
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喀報第兩百零三期 社會議題 人物 樂評 書評 影評 即時新聞 文化現象 照片故事 心情故事 請輸入關鍵字 搜尋 大事記 交大頻道 記者群 其他刊物▼ 本期熱門排行 媒體歷屆廣告 夢想配方 攝影甜點與咖啡 洪詩宸 ╱ 人物 橙色的季節 唯美「柿」界 陳思寧 ╱ 照片故事 老驥伏櫪 馬躍八方 許翔 ╱ 人物 追本溯源 探究大地之聲 劉雨婕 ╱ 人物 變化自如 幕後的聲音演員 張婷芳 ╱ 人物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可不知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不可不知

2009-11-01 記者傅如尉報導 個人若是得到精神疾病,重新踏出陰影往往是一大心理障礙。 (攝影/傅如尉)

在民國八十八年的「九二一集集大地震」,以及最近發生的莫拉克「八八水災」之後,分別造成 台灣各方面的嚴重打擊,除了生命財物的損失之外,更讓許多人面臨到極度的心靈恐慌,甚至形 成內心一道不可抹滅的創傷。因此,在災後容易出現的精神疾病「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osttr

aumatic Stress Disorder

,簡稱

PTSD

〉也逐漸為人重視,而這也是我們必須加以認識探討地 重要課題之一。

重大災害後

重大災害後 精神疾病備受矚目

精神疾病備受矚目

近年來我們可以發現,「心理衛生」這個名詞和我們的生活,可以說是如影隨形。舉例來說,個 人最常出現的負面情緒「焦慮」,更是經常在日常生活中上演。隨著現代人精神壓力越來越重, 尋求專業人士的案例也越來越多,例如常常聽到的憂鬱症、躁鬱症等。而每每在重大災害如八八 水災過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即成為社會大眾注目的焦點。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一詞,首先出現在參與美國越戰歸來的軍人身上,他們發現即使過了很長 一段時間,自己仍無法釋懷戰爭對他們帶來的衝擊,甚至嚴重影響日常生活作息。此後,我們便 把「創傷後壓力症候群」定義為:個人直接或間接經歷到重大事故,例如戰爭、車禍、自然災害 、性侵害等,且這些壓力是無預警地發生,因而造成個人心理創傷甚至引發後遺症等現象。 根據黃龍杰《搶救心理創傷》一書,病症大致上可分為以下幾點:(一)重複體驗事件或不自主 的經驗重現「

Flashback

」,易產生過度的生理或情緒反應。例如不斷地做噩夢、經歷類似場景 會產生痛苦感覺等。(二)行為和情感上的逃避或麻木現象。例如不願意多回應意外事件、避開 社交場合甚至自我封閉等。(三)過度警覺反應。例如時刻提心吊膽、無法專心、焦慮、易怒等 。(四)事件必須造成個人臨床上的顯著痛苦,也是最重要的判斷依據。例如無法順利上學、工 作,認為生活中處處存在著危險等 。

面對實際案例

面對實際案例 幫助重拾希望

幫助重拾希望

目前就讀輔仁大學臨床心理研究所的顧維倫,在今年的八八水災過後前往台東大武鄉大鳥村進行 賑災 。他發現其實災害過後,災民們最急需的是生活上的重建,例如食物、住所等,因此即使帶著臨 床心理的專業,去到當地最先做的事反而是安頓災民、 包紮檢測等工作。「其中令我印象深刻的,是一個害怕災後現場的老伯伯,而這些想法也讓他無 法入睡、焦慮。」顧維倫說,在幫助對方重新站起來的過程中,可以感受到所謂的陪伴,就是要 站在對方的角度去看、去聽,並且用對方可接受的步調一起走出陰影。另外,由於當地許多居民 信仰天主教,有些人會認為這是神給他們的懲罰,此時認知重建的技巧就派上用場:除了讓災民

推文推文推文推文 推薦文章 推薦文章

變化自如 幕後的聲音演員變化自如 幕後的聲音演員

那些年 爸爸與芭樂的回憶那些年 爸爸與芭樂的回憶    

關余膚色 我想說的事關余膚色 我想說的事 總編輯的話 總編輯的話╱╱郭穎慈郭穎慈 本期共有十九篇稿 件。頭題〈夢想配方  攝影甜點與咖啡〉 忠實刻劃一位科技新 貴勇敢出走,開設一間攝影風格咖 啡廳的歷程和堅持。 本期頭題王 本期頭題王╱╱洪詩宸洪詩宸 嗨,我是詩宸。雖 然個子很小,但是很 好動,常常靜不下 來。興趣是看各式 各樣的小說,和拿著相機四處拍, 四處旅行。喜歡用相機紀錄下感 動,或值得紀念的人事物。覺得 不論是風景還是人物,每個快門 的

...

本期疾速王 本期疾速王╱╱吳建勳吳建勳 大家好,我是吳建 勳,淡水人,喜歡看 電影、聽音樂跟拍 照,嚮往無憂無慮的 生活。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2)

橙色的季節 唯美「柿」界 橙色的季節 唯美「柿」界 新竹九降風吹起陣陣柿香,一片澄黃映入眼 簾,那既是辛苦的結晶,也既是甜美的滋味。 輔仁大學師生團隊於八八水災過後,至台東縣大 武鄉大鳥村進行賑災服務,此為和孩童們的溫馨 合照。(圖片來源/顧維倫) 志工們陪同孩子們做畫、遊戲,在藝術治療中幫 助他們走出事件創傷。(圖片來源/顧維倫) 了解這是一次自然發生的天災,而他們產生晚 上睡不好等情形,則是一種「不正常狀態下的 正常反應」,再藉由種種的深度討論,讓他們 重新合理地看待這次事件。 其實面對心靈上的不安恐懼,很多人在第一時 間想到的往往不是就醫,民俗宗教療法像是去 廟裡收驚、拜拜等,反而是大部分人尋求情緒 支持和問題解答的途徑。「在災難發生初期, 人們經常尋求自己最熟悉的支持力量;患者通 常在後期才會察覺到自己需要尋求專業的心理 治療,所以我們要先與他們建立關係,讓他們 知道有心理師的存在。」曾經擔任中山醫學大 學附設醫院臨床心理師的高之梅表示,因為從 前人們對心理疾病採取較隱晦的態度,不敢主 動接受治療,但隨著觀念的改變,已有越來越 多人不再害怕面對自己的困擾,願意重新走入 陽光中。

「原本一家三口開開心心地出遊,沒想到出 了車禍

,造成父死、母子重傷的悲劇,從此改變了 這家人

的一生。」高之梅說,在此次案例中,孩子 在人際

關係上產生明顯改變,變得不太愛開口說話 ,產生

退縮的傾向。我們或許會認為,因為孩子年 紀還小

,因此得到精神疾病的機率不高。其實這是 錯誤的

觀念,無論是大人或是小孩,在壓力情境下 若未能

獲得適當支持,都有可能發展成為心理疾病,差別

只在於病人能否擅用語言表達出內心的經驗或感受

。因此,為了幫助上述案例中不擅語言表達的孩子

,醫生選擇使用藝術治療。什麼是藝術治療呢?在

病患面對創傷後,許多記憶轉為非語言式的,也就

是由於大腦在過度刺激的情況下,記憶功能失調,

於是創傷經驗變成圖像式。我們可以想像,當你察 覺到自己需要尋求心理諮商時,面對專業人員侃侃而談已是件難事,更何況有些經驗如性侵害等 ,更是難以啟齒。此時,藝術治療便提供了另一個管道,讓病人能夠在遊戲及藝術創作中,呈現 自己的心理世界,讓傷痛被看到、了解及處理。

正確認識情緒

正確認識情緒 身心都健康

身心都健康

此外,面對遭受精神疾病折磨的患者時,我們要盡量避免使用表面的客套話安慰對方,例如不要 哭了、別再想了,這時候對他們來說,適度地情緒發洩是必要的。因此我們可以做的事,就是在 一旁傾聽並且陪伴,幫助他們接納目前的情況,並且階段性地恢復身心健康。而最重要的一點, 我們要正確認識自己的情緒,並在正負面情緒間尋求平衡點,其中,負面情緒不一定是壞的,有 時更具有警示作用,也是幫助自我成長的主要力量。 或許有人會注意到,近年來醫院診所的「精神科」一詞,已漸漸更名為「身心科」,交通大學諮 商中心汪承宏老師認為,或許是為了讓更多人主動接受心理治療,因此才將看似冷硬的精神科, 改名為較平易近人的身心科,只要對大眾有幫助,也沒什麼不好的。另外我們也可以發現,大眾 傳媒的宣導,例如醫學節目、報章雜誌的互動式醫學專欄等,由於影響層面快速且廣大,當面臨 突然發生的天災人禍時,若能結合其優點,傳播即時且正確的觀念,讓更多人認識精神醫療及諮 商心理專業,相信一定能達到更好的社會整合功能,發揮心理治療的最大功效。

國立交通大學機構典藏系統版權所有

Produced by IR@NCTU

(3)

Powered by

DODO v4.0

關於喀報聯絡我們

© 2007-2014

國立交通大學傳播與科技學系

All Rights Reserved.

▲TOP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我們搖籃的美麗島 是母親溫暖的懷抱 驕傲的祖先正視著 正視著我們的腳步 他們一再重覆地叮嚀 不要忘記 不要忘記 他們一再重覆地叮嚀 蓽路藍縷以啟山林

八、參加本要點領取臨時工作津貼者,其工作期間不併入參加就業促進津貼

他們會回到中間,這是打羽毛 球很重要的一環。目標是為了 準備下一球。試想想如果你在

課輔師資人力的不足,往往也成為學童持續學習的重大問題。也因此我們長

簡報 6(活動三) 尊重

要讀書,就是提醒我們要了解和重視前人研究的成果。要有心得,則

尊重不同的價值 :我們需要體諒別人的處境,重視別人

 以課程為目標時,課程包含的是所欲達成的 一組目標,強調課程目標的重要性,所以也 著重於課程目標的選擇、組織、敘寫,並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