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福住永康---社區運動與都市生活」專書寫作計畫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福住永康---社區運動與都市生活」專書寫作計畫"

Copied!
18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 成果報告

「福住永康:社區運動與都市生活」專書寫作計畫

研究成果報告(精簡版)

計 畫 類 別 : 個別型 計 畫 編 號 : NSC 98-2410-H-009-046- 執 行 期 間 : 98 年 08 月 01 日至 100 年 01 月 31 日 執 行 單 位 : 國立交通大學人文社會學系 計 畫 主 持 人 : 莊雅仲 計畫參與人員: 碩士級-專任助理人員:翁鈺婷 碩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劉詠芬 碩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吳宜娟 碩士班研究生-兼任助理人員:劉如意 大專生-兼任助理人員:王婉婷 處 理 方 式 : 本計畫可公開查詢

中 華 民 國 100 年 04 月 28 日

(2)

前言  本書的討論周旋於政治、地方與都市三個概念之間,試圖定位出政治運作的 實際場所,而地方正是這個微觀權力運作的一個具體化空間。另一方面,都市性 的探討讓本書注意地方並非是一個固定不動封閉的社會與歷史既存,它的界線常 變動,疆界更是具有高度的可穿透性,不過並不代表這個具體化的空間已喪失其 內在的特殊性,時空的人文效應仍然左右地方與跨域力量的連結,因此地方必須 被視為內外關係叢節運作的一個結果,是某種政治與社會計畫的呈現。 對於研究台灣民主化的學者來說,永康街的都市田野提供一個在地的精彩的 切入點。台灣社會從 1987 年解除戒嚴後,各個面向的生活實驗在社會開放與重 結構的過程中展開:8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初期的探索激情,到 90 年代中期,已 化作小心翼翼的民主檢視。本書內容即是來自於對這個新民主的反思與檢驗,透 過了解 90 年代中期興起的社區運動,試圖探討民主生活與地方想像的辨證關 係。   研究目的  第一次造訪永康公園是 1997 年的 8 月,和美濃愛鄉協進會的鍾永豐一起過 去的。當時我正在注意台灣新興的社區想像與行動,這些地方性的組織動員,在 1990 年代中期的台灣,激起起了相當程度的政治與社會效果。透過鍾永豐的介 紹,我知道永康社區發展協會在這方面算是一個先鋒者,從 1995 年台北新政治 開展以來,一直有其發言位置。本書要記錄的是自從那天拜訪之後,我和永康公 園週邊社區居民 10 多年來的因緣。  本書對永康街附近市民生活的描述與分析,展現出長期觀察可以建立的有 利視角。永康街,最近紐約時報(3/2/2008),的台北旅遊特別報導中強調,是一 個適合遊客在週末晚上享用鼎泰豐的小籠包後,再步行轉個彎,進入尋找路邊小 吃的美食街。不過這個形成中的流行美食天堂,事實上有其成長史,過程充滿曲 折與選擇。  本書從 1995 年發生的永康公園保護運動談起,當 1997 年我到達永康街時, 這個在當地被稱為「保樹運動」(因為公園內有 40 幾棵老榕樹面臨被砍的危機) 的事件已像都市傳奇般流傳。本書從這些小人物立大功的故事切入,以理解「社 區」概念在過去 10 幾年來發酵的政治與社會效應,及其限制。社區運動,自  1990 年代初期開始成為台灣特有的地方認同建構的基礎,在官方、商業與民間力量的 介入操作下,實驗各種不同的在地生活想像、人群組織與發展策略。本書將追蹤 這個全國性的「社區」想像的形成,以及永康街特有的時空形構與人文組成和這 個新在地理念交叉碰撞的結果。  本書記錄並分析這個政治與社會計畫,尤其是市民組織、地方政治、都市 空間與日常生活的複雜性。本書將從 10 年來我在永康街的調查出發,述說一個 歷時的社會與文化的結構性變動過程,以及這些變動如何和個人的決定與行動相 互關連,因而產出永康街現在的人文樣貌與未來的可能趨勢。本書處理的永康街,

(3)

代表台北近代都市發展過程中一個典型的空間結果,要了解類似的都市鄰里,無 法避免得回到台北都市史裡搜尋線索。這個歷史方法,將扣緊在地發展與跨國情 勢,以理解時間與空間向度交叉影響下的社會關係的形成與演變。  另一方面,本書特別探討台灣都市社會與文化的形成問題,試圖了解都市的 政治脈絡,以及政治的都市脈絡。不管是社會理論或跨國/在地政治論點,都市 從來不只是人群大量聚集的處所而已,都市還是某種價值觀點或意識形態的具體 呈現:不管這些觀點對都市的存在是褒是貶,認為都市的角色是革命還是反動, 都市生活是刺激創意還是引誘墮落,都市總是無法避免被品頭論足。本書將深入 市民日常生活,以回應這些不同的都市主義論述。   文獻探討  「社區」這個概念在 1990 年代中期受到各界特別重視,尤其是行政院文建 會指導下的社區營造成為醒目的公眾議題,在保樹運動中追尋一個新的社區意象 也成為重要的動員驅力。我會追溯「社區」概念在臺灣戰後發展過程中的意義轉 折,這個轉折指出戰後台灣特殊的政治環境與工業化過程及其都市影響,社區意 義的轉變某種程度代表一種回應-回應這個工業化過程下的都市變遷,尤其是都 市居民的認同變化與地方意識的形成,一個現象學式的探討可以帶我們進入人文 地理學家 Adams、Hoelscher 和 Till(2001)所說的地方紋理(textures of place) 或者人類學家 Feld 和 Basso(1996)告訴我們的地方感(senses of place)。  近十年來人類學家對文化概念的反省,指出重新探索地方(place)概念的重要, 了解台灣脈絡下的社區意識有助於這個反思。人類學家 Gupta  和 Ferguson (1997)  特別強調如何重新理論化地方與空間,以尋求一個不假設「同質、限定與靜態」 的文化概念,他們認為地方不是一個固定既存的實體,而是一連串地方形塑 (place making)的結果,同時地方與空間相互依存的辨證關係,也使得地方的 界線時時變動,這使得過去人類學將文化和地方等同為一的做法發生問題,連帶 動搖了傳統的文化觀念。台灣的社區意識作為一種特殊的地方概念的案例,雖然 翻譯自英文 community,不過「社區」在近幾年的社會運動中,已經發展成強調 在地性、空間性甚至異質性的概念,探討社區運動使得我們有機會進入在地動員 中引起的有關地方感與空間生產的辨證問題,某種程度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了 解地方創造過程中,文化與社會變遷的關係。  透過檢討過去都市研究的盲點,一個新的都市鄰里研究事實上體現了這樣 子的地方與空間的重概念化。古典的都市社會學研究告訴我們一個高密度、高感 度與高異質性的都市生活方式(Wirth 2002 [1938]),暗示了都市生活中的個人主 義與可能的心理迷失與社會失序。後來的都市人類學者雖然開闢了都市社區研究 的領域,不過主要針對新移民的生活適應,社區只被看作是一個抵禦都市疏離感 的避風港,人類學觀察不管在方法與觀點上,很大一部分只是著重這些新移民鄉 村或部落生活的延伸(Foster and Kemper 2002)。換句話說,古典的都市社會研 究,假設了一個都市生活方式(或稱都市主義 urbanism)與社區生活的對立,社

(4)

區暗指一個相對封閉的與強調面對面關係的同質空間。  近幾年來探討地方意識與經驗的理論發展,提供了超越這個二元對立,同 時具有行動意義的都市社區研究的可能。近十年來的文化批判者嘗試詢問地方認 同的未來:地方只是資本主義同質化力量威脅下的鄉愁對象,或更糟的甚至是反 動排外的藉口呢?地理學家 Doreen Massey (1994: 151)就說許多人認為堅持地 方或空間性的在地只不過是一種反動的逃避主義,不過她倒是相信地方可以是具 進步性的概念,只要賦予它新的定義:「假如空間是在時空的脈絡中,在社會關 係的所有向度下形成,則地方是這些關係的的某個特定的關係叢結(articulation), 在那些社會關係與理解的網絡中的特定時刻」(Massey 1994: 5)。Massey 認為地 方的特殊性應可從一個動態、開放與衝突的過程中獲得,任何一個地方都是內外 關係的一個特殊的混合體,換句話說,這一個定義賦予地方與空間一個辯證的相 輔相成的關係,因此保證了地方的活力。  從很多面向來看,台北都市「社區」的形成展現一個異質的、動態的和空 間的地方化歷史。這個特殊地方感的形成,告訴我們都市生活型態的多重面向。 都市研究者最好視都市主義的異質性不只在個人選擇的自由、多元與隨之而來的 迷惘,而且在某種共同生活的追求下的交叉想像,這或許不符很多人對都市生活 的直覺-疏離的原子式的生活形式,因此過去一直受到研究者的忽視。而且探討 這個共同生活的追尋,必須擺脫將社區視為一個理所當然的單位-類比成部落生 活,社區必須被看成是個人與群體掙扎的場域,一個權力鬥爭與社會想像的混合 體,一個歷史的產物,如同 Feld 和 Basso 所說,地方感乃是意指:「地方如何在 經驗與表達的方式下,被認識、想像、欲求、擁有、記住、聲明、生活、挑戰與 掙扎」(1996: II)。  社區作為都市空間的某個「關係叢結」,指出了將空間帶入地方生活意義討 論的必要。從這一個辯證的關係中,我們了解地方、文化與認同概念的變動;除 此之外,釐清這一組辯證也帶我們進入社區意識的核心問題:一種以社區為本、 以地方為基礎的想像所具有的力量來源。Arif Dirlik 在他的  ”Place‐based  Imagination”(2001)一文裡就試圖釐清這一對關係的模糊性,他認為「資本的 全球化已經以前所未有的強度,將空間的生產置於一個基進政治的議程上,在每 日快速的地方形塑與解消中,這個過程無疑地隨處可見,而地方的問題也一樣擁 有相同的急迫性,空間與地方並置所帶來的問題,不只是理論的問題,也是日常 生存的實際政治問題」(ibid.: 18‐9)。他認為最有用的捍衛地方的策略乃在於如何 將地方投射於空間的方法上,「沒有同時改變空間,地方的改變將不可想像」(ibid.:  37)。  國內學者從地方與空間觀點來探討這個運動經驗的研究已有許多成果,比 如呂欣怡的 The Politics of Locality: Making a Nation of Communities in Taiwan  (2002)  從文化旅遊的觀點來看台灣地方生產(place-making)過程中政治與文化經 濟的過程;李松根的《社區營造與社會發展:社會發展的文明進程視野》(2002) 或吳介民與李丁讚的《傳遞共通感受》(2005)則比較注意地方與公共領域建立的

(5)

價值問題。空間做為一種社會建構,地方與空間的形成與重建將包括不同都市行 動者的空間概念與想像,以及這些概念與想像的社會實踐,這使得我們必須進入 社會關係的空間過程。在本書的探討中,這些過程將在社區運動的空間政治中展 開,在都市規劃者的理論與立場中實施,在居民的空間主張中落實與失落,社區 運動作為一種集體的都市生活的一個地方計畫,是一種空間的政治與詩學,一種 空間與意義的辨證。  本書同時試圖分析都市地方政治問題,瞭解一個轉型中的都市鄰里政治與 相關的政治文化。最近對都市地方政治的一個普遍誤解是,認為都市化造成新的 原子式個人主義的形成,顯現在都市政治的是原有派系系統的瓦解,因此形成所 謂的空氣票或文宣票,或者政治立場不明顯的中間選民。這樣子的見解雖然不完 全錯,不過忽略了新的人際關係的建立和舊勢力的重新集結過程,以及這些過程 對社區政治與社區發展的影響。一些學者的研究已經指出了這個錯誤,像陳東升 就認為派系關係在都會政治中仍具有相當的決定性,他批評都市發展研究中的經 濟多元主義,強調都市經濟的權力面向,並試圖尋找這個權力角力中的主要參與 者(1995:350)。  不過因為陳東升主要著重探討都市外圍的都市化過程中,舊勢力的新活動, 因此較不處理新政治勢力的崛起過程;他同時也認為臺灣的都市政治「不像西方 國家的政治部門利用不同的方式與資本階級結合以營造地方經濟持續繁榮的情 境,而主要是在不同的都會地區以空間所創造的經濟租金來鞏固各個民間部門的 利益團體對於威權國家的依附與支持」(同上引:  59)。換句話說,陳東升強調 國家角色的主導性——即使他認為只是相對的,這一個強調促使其放棄傳統政治 研究的多元論。多元主義的社區權力研究強調不同勢力的折衝過程,認為社區問 題牽涉到不同議題與不同資源的運用過程,因此其決策的過程也就蘊含不同勢力 在某種遊戲規則下的權力角力(Dahl 1961;Polsby 1963)。陳東升也批評政治經 濟學的觀點,不認為國家機器只是與資本合作的「執行委員會」。  本書從都市核心區域的民族誌研究出發,卻提供一個不一樣的圖像。都市 政治經濟學研究基本上還是一個有用的分析起點,Logan 和 Molotch(1987)提 出成長機器的觀念,筆者認為他們的地方商品化概念,提供了分析永康街鄰里政 治的一個起點。陳東升認為在臺灣的都市脈絡中,成長的關鍵力量還是行政機器, 因此「都市行政體系才是成長機器」(1995:9)。不過,臺灣在 1990 年代的政治 社會轉變,使得類似國家中心以及發展導向的分析架構有必要修正,本書將討論 資本與政治力量的一個新關係——類似的侍從關係其實正在解體之中(王金壽  2004),代之而起的則是一個新的資本形式與新的市民社會的表現——以重新考 慮陳東升《金權城市》一書裡所談的都市情況。Logan 和Molotch(1987)則提 出了一個比較複雜的架構,來說明一個由商業團體、政治人物與其他周邊力量組 成的成長聯盟,同時他們也試圖說明社區組織的可能回應方式。  其實早在 1970~1980 年代間,美國的都市社會學家就曾熱烈地討論過都市 政治經濟學的理論架構。David Harvey(1985a,1985b)的兩部曲大作提供了一

(6)

個相當完整的馬克思主義架構,來理論化資本主義都市形成與發展的問題; Manual Castells(1983)則指出都市社會運動與社會變遷的關係。Logan  和 Molotch 承續這個馬克思主義傳統,他們兩個人合著的書 Urban Fortunes 就討論都市做為 一個成長機器和地方政治之間的關係,認為地方的商品化威脅地方使用價值與認 同。不過他們也批評馬克思主義的都市社會學忽略了都市政治行動的可能性 (Castells 的書可能是一個例外,不過 Logan 和 Molotch 仍然認為他過度簡化了 社會結構與都市政治和草根動員的關係)。對 Logan  和 Molotch 來說,政治行動 必須被帶入都市的政治經濟學分析中,從中都市學家可以瞭解都市生活與都市發 展之間的關係。  筆者的研究案例顯現出一個類似的多邊動態關係。Urban Fortunes 這本書引 導我們注意社區組織可能的複雜化過程,任何社區組織剛建立時的理想都得經過 內部與外在的持續試煉,研究者必須小心探討其在新狀況下的轉變,尤其是這些 狀況常牽涉一個全市性的成長機制。Logan 和 Molotch 的觀點讓我們可以從一個 組織性的成長機器觀點來看前面提到的空間商品化的過程,永康社區的案例顯示, 這一個成長機器由商業協會、社區協會、專業顧問公司、里辦公室與市政府的商 業發展部門組成。  Logan  和 Molotch 的研究雖然提供了一個同時具有深度又綜合性的架構來 觀察地方爭議,不過他們兩人過度將這些爭議視為地盤之爭的作法——亦即他們 所謂使用價值與交換價值之間的對立——卻值得商榷。雖然 Logan 和 Molotch (1987:38)批評 Castells 太過浪漫地看待都市動員的作法,認為不見得所有在 都市的動員都有其都市性與進步性,不過 Logan 和 Molotch 卻忽略了集體性的文 化意義之爭所可能具有的批判意涵,使得他只能體認到社區組織的困境與矛盾, 卻無法提供一個理論介入的出路。同時 Logan  和 Molotch 認為成長機器的相關組 織皆會同意一個「價值中立」的成長導向的地方發展策略(同上引:32),也忽 略了即使在成長聯盟內部,某種複雜性也是可能的。在另一本討論成長機器的回 顧文集裡,Jonas 和 Wilson(1999)認為這個忽略主要是因為 Logan 和 Molotch 對文化與意識形態的粗淺理解,致使二人無法深入探討「成長機器透過什麼樣的 語言力量,形塑日常的社會生活」(同上引:8)。  尤其臺北的例子顯現出雖然成長或許是一個共同追求的目標,資本投資也 被視為好事,但是一個共同的決定仍然不易從單純偏好淨資本值的增加中達成。 換句話說,所謂使用與交換價值的對立其實不能簡單轉換成是成長機器和社區之 間的對立(Logan and Molotch 1987:99–146)。尤其,自從 Jean Baudrillard(1981) 後,使用價值很難再被看成是社會抗爭的基礎,反而應該是一個符號的政治經濟 學的結果。Logan 和 Molotch 的書產生的一個問題是(這其實也是大部分政治經 濟研究的問題),雖然他們已試圖說明「人的行動如何是一股都市發展中的力量」 以及「將地點看成是人的行動的一個基本的物質成果,承認地方是社會的產物」 (1987:11–12),不過(地方)行動的問題之討論在他們的書中仍然太過抽象與 受限,尤其在這些行動中形成的都市政治。 

(7)

筆者認為檢討傳統人類學對權力的定義——亦即「某種改變別人行動與決 定的影響力」,可以提供不一樣的權力觀念來看這樣一個行動取向的都市地方政 治研究。人類學家向來不把權力視為靜態的與機械的運作,古典的政治人類學急 欲尋找對於跨文化的秩序建立與衝突解決的理解,很早以前就從一個綜合性的觀 點看待權力:既是政治的、經濟的也是道德與儀式的(Cohen 1969:162),同時 權力也是一個動態過程的操作,而不是固定的規範(Gluckman 1956;Turner  1996[1957])。這些想法依然有用,不過對一些人類學者來說,Foucault 對權力的 革命性看法是一個重要的反省起點。Foucault 將權力視為某種不均勻的關係場域, 使得研究者得以掙脫將權力視為某些人或團體的擁有物的理論困境,這個困境讓 政治研究陷入某種形式主義,或是成為詢問「誰統治」的理論個人主義。相對地, 對新一代的政治人類學家來說,Foucault 的權力觀念使得我們得以檢視行動、言 語與事件的始末,開展某種權力/論述的分析途徑,權力被定義與定位成「權利 規則……提供某種權力的形式界限……權力產生與傳遞的真理效應……然後再製權 力」,而「多重權力關係穿透、形塑與建構社會軀體……但沒有論述的生產、累積、 流通與運作,權力本身卻無法形成」  (Cheater 1999:4,引用自 Foucault 1980: 93)。Foucault 的這個權力/論述的說法跳開國家機制所構成的範圍界線,揚棄了 韋伯式的將權力與權威分開的作法;換句話說,從「誰統治」的權力有無問題轉 變成是論述分析中建立的權力地圖。  這些反省有助於我們理解本書所處理的地方衝突,不過基本上還得做一些 調整。晚近政治人類學的發展試著重新閱讀古典理論,並和新的權力理論進行對 話,基本上希望可以瞭解特定具體脈絡下權力是如何運作地,尤其在較複雜社會 的社會形式中(Vincent 2002)。類似的重讀因此希望可以調整 Foucault 太過大範 圍的權力論述形成,本書轉而分析個人的行為、策略、思考與情感展現——權力 的瑣碎世俗性,注意類似日常性的權力關係,帶我們進入地方的政治經濟學與地 方文化想像之間的交會地帶。Cheater(1999)提到許多人對 Foucault 的批評, 比如 Wikan 認為太過注意論述有許多缺點,忽略了交互主觀的共振中共享的人類 經驗(同上引:5,引用自 Wikan 1993:208),Cheater 認為 Foucault 的論述分析 因此忽略了具體的情境與個人,尤其是個人的行動、發言與想法。不過,Cheater 試著說明 Foucault 的理論並非不相容於對個人的注意(Cheater 1999:3),甚至 認為 Foucault 的權力理論和政治人類學的交換理論(強調個人在互動過程中的策 略運用,cf. Bailey 1969)其實可以互相比較。Gledhill 雖然批評 Foucault 的理論 太過「從上而下」,不過也認為 Foucault 的理論不只和論述有關,而且也是權力 的「策略、技術與程式」的理論,有助於我們對於歷史的結構與能動性的瞭解 (Gledhill 2000[1994]:150–152)。  Foucault 的理論和政治經濟學之間的緊張關 係事實上掩蓋了許多原可以有豐碩成果的研究取向,Wolf 提到他所說的「結構 的權力」時也說:「傅柯自己主要將之看做統治意識的權力,但我想使用它來指 建構政治經濟的權力……。這個詞重新定義『社會生產關係』這個較舊的觀念, 強調權力佈署與分配社會勞動的面向,如果只從互動的觀點來看權力,這一個統

(8)

治的關係不會出現,結構的權力形塑社會的行動場域,所以可以決定哪些行為可 能,那些是較不可能或絕不可能。」(Wolf 2002:223)  本書得益於國內對台北都市史的研究甚多,尤其是曾旭正的博士論文《戰 後台北的都市化過程與都市意識型態之研究》(1994),將台北放在台灣戰後政治 與經濟變遷的過程來看,某種程度說明台北零碎化的都市發展特色,為本書田野 地永康社區提供一個歷史向度的省察,說明了戰後工業化的空間結果。當然蘇碩 斌的《看不見與看得見的台北》(2005),更延長了這個都市史深度,幫助本書了 解永康社區的殖民史面向。這個都市史面向一直提醒本書注意永康社區特有的巷 弄結構的歷史成因,尤其是這個巷弄結構和本區充滿特色小店有非常直接的關係, 提供了許多可供發揮的街道與建築元素。本區的巷弄文化特色在胡寶林的《失巷 的文明》(1992)裡有生動的描述,指出本區豐富的人文內涵。 因為這些豐富的街道人文,在闡述地方政治與經濟發展問題後,本書特別 針對家庭與商業空間以了解地方的變遷。本書的特色在於檢視商業空間和家庭空 間相互揉合的現象,以了解文化消費的當代型態,都市社會學 Sharon Zukin  的 The Cultures of Cities(1995)已注意到商業與公共空間相互滲透的現象,近年更 將其觸角延伸至消費、購物與商業活動,其 Point of Purchase: How Shopping  Change American Culture (2004)更探討消費如何影響公共與私人生活。這些都市 文化經濟探討,在本書裡被放在一個較大的全球經濟脈絡,像 Saskia Sassen(1991, 2000)所指出的全球城市。   結果與討論(含結論與建議)    1997 年拜訪永康公園之前,我從來沒有來過此地,有好幾次的機會過門卻 失之交臂。最早是在 1980 年代初期的幾年,當時我在建國中學唸書,逛國際學 社的年度書展,是當時剛從中部小鎮來到台北的我的必做的事情之一。搭 0 東公 車在信義路和新生南路的轉角下車,現在大安森林公園所在地即是當時的國際學 社及其周圍的違建區域。對剛從小鎮來到大都市的高中生來說,力圖沉浸於書香 與某種都市(現代)氣氛似乎是逛書展的主要目的,不過總不免被佔地廣闊的違 章區吸引,雖然膽子還不夠大到進入探險。當時的我根本就未聽說永康街,因此 壓根沒有想到再過個街口到永康公園,否則大概就可以看到同樣是戰後重要但和 違建區非常不一樣的台北居住型態。  下一次的機會是 1987 年以後,我在清華大學唸研究所,清華大學在台北的 辦事處月涵堂,地點就在金山南路和金華街交口處,是個外有圍牆圍繞,門口有 幾棵大樹庇蔭的一處三層樓公家招待所,距離永康公園只有不到 10 分鐘腳程。 清大常在月涵堂舉辦會議,開完會的我們同學,曾到金華街和麗水街上的餐廳吃 飯,可是卻也沒有想到再到幾步外的永康公園走走。  最近的一次則是在 1994 年,我在 1993 年赴美國攻讀博士,那年暑假回國, 一位住在永康街口的公寓房子的家鄉老友,找我過去小坐聊天。這是我第一次真

(9)

正進入永康街內,也感覺到街上小店生意的熱絡,不過說也奇怪,離開朋友住家 後就匆匆往信義路方向離開,沒有想到再往街心走幾步路,看看當時的永康公 園。  當我第一次真的駐足永康公園,上面的這些印象並沒有出現在腦海裡,這些 路線記憶比較出現影響的反倒是在後來的田野調查期間,後文會再談到。而且嚴 格說來,這些失之交臂的可能拜訪,其實造成我從來沒能看到原來的永康公園, 當我 1997 年 8 月隨著鍾永豐來到「永康公園」,原來的公園設施大多已被拆除, 圍牆被推倒,地板則被刨起,一副建築工地的模樣。  當時傾頹的永康公園有意無意地象徵一個新舊政治的交界,而且也代表一個 新的都市邊界正在形成,雖然初到這個都市內地的我,當時並無所知。我跟著鍾 永豐進入公園南側一棟老舊的四層樓公寓,走上三樓,正是永康社區發展協會的 辦公室。  接待我們的是陳歆怡,當時只是 20 歲出頭的大學女生,不脫稚氣。不過這 個小女生卻已是當地居民和大眾媒體眼中的小英雄:1995 年 6 月一個夏天午後, 陳歆怡順著她每天必經之路走路回家,穿過不知走過數千次的社區公園。突然一 塊新豎立的告示板打破了習慣性的無意識,揉了揉眼,她簡直不敢相信板子上所 宣告的,爲了開闢新路,大半的公園將予拆除。急忙跑至里長處詢問,得到的回 答是,新道路的興建計畫早經公告,並無異議,現在決策已定,是不可能再改變 了。不爲所懼,陳歆怡找了一些同學,開始到公園附近散發傳單,街頭演講,希 望收集足夠的連署簽名。六天後,這個倉促成立的工作團體,出乎原先意料之外 地得到五百多位居民的連署支援,並在當天召開社區說明會,邀請當時的都市發 展局局長張景森與會,一百多位居民出席參加。看到這樣多的反對聲音,當時的 都市發展局局長張景森同意整個道路計畫會重新評估,在評估出來之前,拆除工 作將先暫停。  眼前的陳歆怡看不出曾經帶起這樣的風潮,鍾永豐開始跟她交換起組織工作 的點滴辛苦。鍾永豐自己是南部美濃愛鄉協進會的創始者,1991 年時和妹妹鍾 秀梅還有好友李允斐回到美濃成立「第七小組工作站」,後來還因為反對美濃水 庫的興建計畫,於 1993 年成立「美濃愛鄉協進會」,展開長期的理論建構與地方 動員抗爭。兩位分居南北、農村與都市的社區工作者的閒談,引起我很大的興趣。 當時我的研究著重於解嚴前後蜂起的社會運動團體,主要是有關婦女、勞工和其 他議題(比如教改或社會福利)的社團或基金會,永康街的拜訪則刺激我注意到新 興地方運動及其複雜多樣性。  初到永康公園的我,其實一下子感受不到週遭的水泥公寓區如何能夠激起 這麼大的公園保護運動。我在 1980 年從中部小鎮「上來  」台北唸高中,住在民 生東路的親戚家,就一直對類似的公寓生活有點意見,也不大適應。陳歆怡當時 正在忙於公園改建的規劃事務,辦公室內就擺著一個新公園與周邊道路的縮小模 型,當時他們正忙於新公園西側圍牆外一條文化人行道的設計,協會和當時就讀 於台大城鄉與建築研究的研究生設計團隊合作,舉辦公聽會,聽取居民的意見。

(10)

她提議幫我們導覽一下永康社區。  導覽過程卻讓我印象深刻,某種程度也是為何我在博士論文之後,會選擇都 市文化為研究焦點的理由之一。公園、街道、圍牆、樹木在陳的導覽敘述中,化 作一則則的都市寓言:其中有她自己的童年回憶,因為永康公園就在陳每天的上 學路線上;有不為人知的路樹指南,那戶人家的圍牆外有種了幾十年的阿勃勒; 也有駭人聽聞的謀殺事件,從陳的訴說中似真似假地拼湊出當年轟動一時的社會 新聞。後來我才知道,類似的行走經驗每天喚起居民的地方想像,因而帶出許多 的社會效應,也促成不同的集體行動,這些效應與行動會在本書的章節中深入探 討。  本書分成三個部份論述,討論永康公園保護運動後的社區生活變化。第一 部分分兩個章節,第一章探討社區想像在台灣解嚴政治過程的開展,「社區」這 個詞自 90 年代中期以後,在台灣文化政治場域裡面具有重要的概念與實踐意涵, 本章對這些意涵進行一個系譜學的追尋。第二章則進入探討公園保護運動,並進 入都市鄰里的內在紋理,以瞭解運動為何開始與得以持續。本章並著眾了解都市 專業者如何成為這個再造過程的重要力量。  第二部分也包括兩章,第一章探討地方政治的轉化,社區運動牽動了地方 權力版圖,造成群雄並起,在新文化的刺激下,重建地方網絡,並促成新組織的 崛起與舊組織的轉化。第二章則以媽媽民主為題,試圖了解家庭主婦作為都市鄰 里內的數目最龐大的新興力量,這些社區媽媽以其照顧地方的心和建立姊妹情誼 的特有連結方式,創造了一個新政治空間。  第三部分則探討商圈發展和家的意義的轉換兩章。在獨特的台北行的文化 的建立過程中,街道成為新的展示場所,行人則同時是這個展示場的接收與創造 者,行走創造了地方,卻也在新的消費文化的衝擊下,讓地方暴露於未知的力量。 在有關家的一章中,本書試圖超越一般學者強調社區運動建立了某種公共空間, 深入社區論述中常忽略的私人空間,本章將回到家庭空間裡,尋找社區與家庭的 連結點。本書結論則探討 21 世紀(第一個十年已過)的社區運動何去何從?  本書在一年半的執行過程中,完成了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寫作,第三部 分則仍在整理和補充田野資料過程,計畫申請書原訂兩年執行時程,不過因為只 獲得一年補助,使得第二年的執行過程必須仰賴其他經費,因此無法穩定聘用研 究助理協助蒐集和整理資料,稍微影響了進度。另外一個影響第三部分寫作進度 的原因則是因為,田野地在這一兩年因為受房地產飆漲的影響,產生了和研究主 題相關的劇烈變化,尤其是當地豐富的公寓生活的量變和質變,從豪宅風到都更 熱嚴重改變此地新舊公寓的空間風格與居住使用。我預計 2011 年暑假再訪永康 社區  (此為第三次,前兩次分別是 1997‐1998 年間為期一年和 2002‐2007 的六個 暑假),補充這方面的資料,希望可以在今年年底完成全書的撰寫。      參考書目

(11)

王金壽。2004 。瓦解中的地方派系:以屏東為例。臺灣社會學 7:177–207。 吳介民與李丁讚。<傳遞共通感受>。《臺灣社會學》第九期:119-63。 李松根。2002 。社區營造與社會發展:社會發展的文明進程視野。臺北:問津 堂出版社。 胡寶林。1992 。失巷的文明。臺北:業強出版社。 陳東升。1995。金權城市:地方派系、財團與臺北都會發展的社會學分析。臺北: 巨流圖書公司。 胡寶林。1992。《失巷的文明》。台北:業強。 曾旭正。1994。《戰後台北的都市化過程與都市意識型態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 博士論文。 蘇碩斌。2005。《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台北》。台北:左岸文化。 劉毓秀編。1997。《女性、國家、照顧工作》。台北:女書文化。 謝慶達。1995。《戰後台灣社區發展之歷史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博士論文。 Adams, Paul C., Steven Hoelscher and Karen E. Till eds. 2001. Textures of Place:

Exploring Humanist Geographies.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Bailey, F. G.. 1969. Stratagems and Spoils: A Social Anthropology of Politics. Oxford:

Blackwell.

Baudrillard, Jean. 1981. For a Critique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the Sign. St. Louis, MO: Telos Press.

Castells, Manuel. 1983. The City and the Grassroots:    A Cross‐Cultural Theory of  Urban Social Movements.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Cheater, Angela. 1999. Power in the Postmodern Era. In The Anthropology of Power: Empowerment and Disempowerment in Changing Structures. Angela Cheater, ed. Pp. 1–12. London: Routledge.

Dahl, Robert A. 1961. Who Governs? Democracy and Power in an American City.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Dirlik, Arif. 2001. “Place‐based Imagination:    Globalism and the Politics of Place.” In  Dirlik ed. Places and Politics in an Age of Globalization, pp. 15‐52. 

Feld, Steven and Keith H. Basso eds. 1996. Senses of Place. Santa Fe: School of  American Research Press. 

Foucault, Michel. 1980. Power/Knowledge: Selected Interviews & Other Writings 1972-1977. Colin Gordon, ed.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Gledhill, John. 2000 [1994] Power and its Disguises: Anthrop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Politics, Second Edition. London: Pluto Press.

Gluckman, Max.1956. Custom and Conflict in Africa. Oxford: Blackwell.

Gmelch and Zenner eds. 2002. Urban Life: Readings in the Anthropology of the City.  Prospect Heights: Waveland.   

(12)

Critical Anthropology.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Habermas, Jurgen. 1989. The Structural Transformation of the Public Sphere: An  Inquiry into a Category of Bourgeois Society. Cambridge: MIT Press. 

Harvey, David. 1985a. The Urbanization of Capital: Studies in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Capitalist Urbanization.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5b Consciousness and the Urban Experience: Studies in the History and

Theory of Capitalist Urbanization. Baltimore: John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90. 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ity. Cambridge: Blackwell. 

Jonas, Andrew E. G., and David Wilson. 1999. The City as a Growth Machine: Critical Reflections Two Decades Later. In The Urban Growth Machine: Critical Perspectives Two Decades Later. Andrew E. G. Jonas and David Wilson, eds. Pp. 3–18. Albany: SUNY Press.

Keller, Suzanne. 2003. Community: Pursuing the Dream, Living the Reality.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Lyon, Larry. 1999. The Community in Urban Society. Prospect Heights: Waveland.  Massey, Doreen. 1994. Space, Place, and Gender.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Tuan, Yi‐fu. 1977. Space and Place: the Perspective of Experience.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 1990. Topophilia: A Study of Environmental Perception, Attitudes, and Values.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Wirth, Louis. 2002[1938]. “Urbanism as a Way of Life.” In Gmelch and Zenner eds.  Urban Life: Readings in the Anthropology of the City. Prospect Heights: Waveland.    Logan, John, and Harvey Molotch.1987. Urban Fortunes: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Place.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Lu, Hsin-yi. 2002. The Politics of Locality: Making a Nation of Communities in Taiwan. London:New York: Routledge.

Polsby, Nelson W. 1963. Community Power and Political Theory: A Further Look at Problems of Evidence and Inference.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Sassen, Saskia. 1991. The Global City: New York, London, Tokyo.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 2000. Cities in a World Economy. Thousand Oaks: Pine Forge Press. Tönnies, Ferdinand. 2002 [1957]. Community and Society. Mineola: Dover.

Vincent, Joan, ed. 2002. The Anthropology of Politics: A Reader in Ethnography, Theory, and Critique.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Wikan, Unni. 1993. Beyond the Words: The Power of Resonance. In Beyond Boundaries: Understanding, Translation and Anthropological Discourse. Gísli Pálsson, ed. Pp. 184–209. Oxford; Providence: Berg.

(13)

Wolf, Eric. 2002. Facing Power—Old Insights, New Questions. In The Anthropology of Politics: A Reader in Ethnography, Theory, and Critique. Joan Vincent, ed. Pp. 222–233. Malden, MA: Blackwell Publishers.

Zukin, Sharon. 1995. The Cultures of Cities. Cambridge: Blackwell. 

--. 2004. Point of Purchase: How Shopping Change American Culture. New York: Routledge.

(14)

國科會補助計畫衍生研發成果推廣資料表

日期:2011/04/27

國科會補助計畫

計畫名稱: 「福住永康:社區運動與都市生活」專書寫作計畫 計畫主持人: 莊雅仲 計畫編號: 98-2410-H-009-046- 學門領域: 文化人類學

無研發成果推廣資料

(15)

98 年度專題研究計畫研究成果彙整表

計畫主持人:莊雅仲 計畫編號: 98-2410-H-009-046-計畫名稱:「福住永康:社區運動與都市生活」專書寫作計畫 量化 成果項目 實際已達成 數(被接受 或已發表) 預期總達成 數(含實際已 達成數) 本計畫實 際貢獻百 分比 單位 備 註 ( 質 化 說 明:如 數 個 計 畫 共 同 成 果、成 果 列 為 該 期 刊 之 封 面 故 事 ... 等) 期刊論文 0 0 100% 研究報告/技術報告 0 0 100% 研討會論文 1 1 100% 篇 論文著作 專書 1 2 100% 申請中件數 0 0 100% 專利 已獲得件數 0 0 100% 件 件數 0 0 100% 件 技術移轉 權利金 0 0 100% 千元 碩士生 0 0 100% 博士生 0 0 100% 博士後研究員 0 0 100% 國內 參與計畫人力 (本國籍) 專任助理 0 0 100% 人次 期刊論文 0 0 50% 研究報告/技術報告 0 0 100% 研討會論文 0 0 100% 篇 論文著作 專書 0 0 100% 章/本 申請中件數 0 0 100% 專利 已獲得件數 0 0 100% 件 件數 0 0 100% 件 技術移轉 權利金 0 0 100% 千元 碩士生 3 3 100% 博士生 0 0 100% 博士後研究員 0 0 100% 國外 參與計畫人力 (外國籍) 專任助理 1 1 100% 人次

(16)

其他成果

(

無法以量化表達之成 果如辦理學術活動、獲 得獎項、重要國際合 作、研究成果國際影響 力及其他協助產業技 術發展之具體效益事 項等,請以文字敘述填 列。) 無 成果項目 量化 名稱或內容性質簡述 測驗工具(含質性與量性) 0 課程/模組 0 電腦及網路系統或工具 0 教材 0 舉辦之活動/競賽 0 研討會/工作坊 0 電子報、網站 0 目 計畫成果推廣之參與(閱聽)人數 0

(17)
(18)

國科會補助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自評表

請就研究內容與原計畫相符程度、達成預期目標情況、研究成果之學術或應用價

值(簡要敘述成果所代表之意義、價值、影響或進一步發展之可能性)

、是否適

合在學術期刊發表或申請專利、主要發現或其他有關價值等,作一綜合評估。

1. 請就研究內容與原計畫相符程度、達成預期目標情況作一綜合評估

□達成目標

■未達成目標(請說明,以 100 字為限)

□實驗失敗

□因故實驗中斷

■其他原因

說明:

計畫原訂兩年時程,不過因為只獲得一年補助,使得延長的第二年執行過程必須仰賴其他 經費,影響了進度。另外一個影響進度的原因,田野地產生了和研究主題相關的劇烈變化, 尤其是當地豐富的公寓生活的質變,從豪宅風到都更熱嚴重改變此地住居風格。我預計補充 這方面的資料,希望可以在今年年底完成全書的撰寫。

2. 研究成果在學術期刊發表或申請專利等情形:

論文:□已發表 □未發表之文稿 □撰寫中 ■無

專利:□已獲得 □申請中 ■無

技轉:□已技轉 □洽談中 ■無

其他:(以 100 字為限)

專書仍撰寫中,大綱送清華大學出版社審查,編輯表現出高度出版興趣。

3. 請依學術成就、技術創新、社會影響等方面,評估研究成果之學術或應用價

值(簡要敘述成果所代表之意義、價值、影響或進一步發展之可能性)(以

500 字為限)

對於研究台灣民主化的學者來說,本書處理的都市社區運動提供一個在地的精彩的切入 點。台灣社會從 1987 年解除戒嚴後,各個面向的生活實驗在社會開放與重結構的過程中 展開:80 年代中期至 90 年代初期的探索激情,到 90 年代中期,已化作小心翼翼的民主檢 視。本書內容即是來自於對這個新民主的反思與檢驗,透過了解 90 年代中期興起的社區 運動,試圖探討民主生活與地方想像的辨證關係。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定義問題 統整資訊 概念圖【行動版】.

為向社會大眾說明面臨全球化社會及經貿自由化的意義與影響,提

相異處 不強調學校能導引社 會變遷 學校應主動的引導社 會改革..

Community industry enhancement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re the most important goals of rural community empowerment; conversely, the collapse of communities and

致力於推動校園及社區的共讀活動。本會自 2005 年起,於 22 個縣市成立 257 座「愛的書庫」,購置超過 71 萬餘冊圖書資源,以相同

多元就業開發方案社會型 3 年期計畫書撰寫格式

資源和支援 學與教資源 社區資源 學校設施 和支援 研究與 發展計劃 學校領導與

事實上,就算不是經濟不景,由於現代化下都市生活的發展,經濟和社會情況轉變,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