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大學推廣教育的批判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大學推廣教育的批判"

Copied!
13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

大學推廣教育的批判

國立臺灣大學農業推廣系 蘇雅惠 中文摘要

關鍵詞:大學推廣教育、批判評鑑方法、準則

臺灣社會急遽變遷,知識與資訊迅速澎脹,人們或是為學習適應社會變遷的 生存知能、或是為精進職業上的專業知識、或是為規劃生涯發展、或為追求自我 實現、或為瞭解生命的意義、或為關懷社會(或社區)的歷史、文化、生活及公共 事務、抑或是其他的動機,人們必需持續地學習且終其一生都需要學習,唯有建 立一個「學習社會」(learning society),才能充分提供社會大眾各種學習機會, 因此,建立一個終身學習社會是臺灣未來教育的遠景,也是教育改革的方針。顯 然的,臺灣正積極地邁向「終身學習社會」發展,為落實終身學習的理想,一個 「終身學習社會」應提供多元的教育資源及管道,大學推廣教育是為其中的一 環,大學如何調整由傳統「象牙塔」的菁英教育走向終身教育的理念? 我國大學推廣教育雖然行之多年,但是直到目前社會大眾對它的認知尚無一 定的準則,直到目前為止,各大學辦理推廣教育呈現多樣化,但是否合乎教育理 念?一直是學者探討的主題。過去幾年許多學者也曾想藉由學理的探討,企圖對 大學推廣教育定位,但是,學理上的探討,各有不同的論點。同時在執實際的執 行上,目前各大學辦理推廣教育也是呈混亂的局面,甚至沒學理的基礎。特別是 前年大學推廣教育法通過,各大學積極辦理各種推廣教育計畫之際,實有必要檢 討社會大眾對大學推廣教育的一些迷思,本文即是以「學習社會」及「終身教育」 理念為基礎架構,釐出幾項準則(criteria),然後再根據確定的準則,蒐集大學 推廣教育的實際推行的情況,對大學推廣教育提出批判。 本文所釐出的的主要準則為:(1)大學推廣教育的內涵;(2)大學推廣教育與 校內外各種教育資源的連結;(3) 大學推廣教育服務對象及服務原則;(4) 大學 推廣教育的課程與教學的主導方式。

(2)

Criticism on University Extension Education

by Yei Fei Su

English abstract

Key Words: University Extension Education, criticism (evaluation method),

Criteria

University extension education develops its educational principles upon the idea of “Learning Society.” The idea of learning society is generally regarded as that being attendant upon modern societal changes and/or the contingent expansion of knowledge, every person has to continuously learn, as well as the society has responsibilities to provide adequate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and resources. University extension, in a learning society, is an important channel for those who are in urgent need of learning to access to the educational opportunities and resources. While facing with the clientele amidst differentiation of ages, sexes and levels of formal education, university has to deliberately plan varying educational approaches which are independent from its traditional ways of academic-oriented.

This research, therefore, intends to applied “criticism” evaluation method to examine the existing programs of university extension and use the information to judge the quality and the meanings of the programs provided by university extension. The procedure of the criticism evaluation in this

research is included three steps: (1) setting criteria by means of literature review: identifying educat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university extension based on the rationale of learning society; (2) gathering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criteria set in the above step: illuminating the perspectives of all programs provided by the university extension; and (3) judging the quality and meanings of university extension by means of comparing the gathered information with the criteria. Throughout literature review, this research identified sets of criteria: (1) the significant values of the university extension; (2) the linkage of the resources within the university and between the university and outside society; (3) availability of the accesses to which that the targeted clientele reach; (4) the governance of the extension programs.

(3)

大學推廣教育的批判

一、問題緣起

處於目前急遽變遷的社會中,創新科技與資訊迅速膨脹,不僅日常生活方式 改變了,而且工作、休閒及文化活動的結構也深受衝擊。人們必需持續地學習, 且終其一生都需要學習。為了滿足民眾持續追求新知的需求,我們的社會必須建 立一個「學習社會」(learning society)。教育部於 87 年公布「邁向學習社會白 皮書」(教育部,民 87 年 3 月) ,以我國邁向開發國家的挑戰,提出終身教育的 願景以及推行的途徑及行動方案,企圖整合各種教育資源及管道,推行終身教 育,大學推廣教育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大學如何調整其傳統「象牙塔式」的 菁英教育而走向終身教育的理念? 我國大學推廣教育行之多年,但社會大眾對它的認知,尚無一定的準則,因 無法源之依據,嚴重地影響了大學推廣教育的理念及精神(大學教育改革促進 會,民 82: 47-48),直到教育部於 86 年 5 月,正式頒佈「大學推廣教育實施辦 法」。有了法源依據之後,在短短不到二年的時間內,各大學各以不同的理念及 多樣化的課程進行推廣教育工作。基本上,目前大學推廣教育大致上可分為三大 類,第一類是大學夜間部,根據教育部頒佈的「大學推廣教育實施辦法」(教育 部,民 86 年 5 月 7 日),大學開始將夜間部定位為推廣教育,稱為進修推廣教育 學士班(八十六學度北區進修推廣教育學士班聯合招生委員會)。第二類是屬於非 學分班的短期課程(教育部,民 86 年 5 月 7 日),各校各系所依其特長,開設了 許多課程包括了美食、餐飲、服裝、室內設計、金融與貿易、生活與休閒、各種 外國語文、電腦與資訊、藝文修習(文學、美術、鄉土認識)、法律、稅務、證券、 代書等等,(許多大學在「大學推廣教育實施辦法」頒佈之前,即已開設此類課 程)。第三類則是學分班(教育部,民 86 年 5 月 7 日),包括學士學分班及研究所 學分班,學員考試及格即發給學分證明,若考上各系所,其所修學分可以酌予抵 免。另有兩類獨立於一般大學推廣教育,其中一類即是全國五所設有農學院的大 學或科技大學所辦理農業推廣教育,為所屬轄區的農民提供許多有關農業、農家 生活及鄉村社區發展的知識與技術服務;另一類則為僅有非常少數的大學大學辦 理漁業推廣教育,提供漁民各種教育服務工作。以上說明了各種推廣教育課程, 這些課程是否能夠落實「學習社會」或「終身教育」理念? 大學為實現「學習社會」的重要教育機構之一,本研究即是企圖,釐清以「學 習社會」理念為基礎架構(rationale)的大學推廣教育特質並據此特質為準則1 1 「學習社會」的概念於赫欣斯提出之後,隨著社會變遷,在「知識必需應用」以及「社會在進 步」的情況下,不論中外學者及實務工作者在不同時空的成人教育情境內,對「學習社會」 有不同的看法與做法,導致「學習社會」的內涵隨至今仍然不定型、有時,甚至混淆不清, 因此,它被認為是一迷思、是一種理想,更進而被質疑它的可行性。特別是教育部去年頒 佈的白皮書,也將「學習社會」視為願景,雖有不少學者直接提出可行的途徑(楊國賜, 民 87,黃富順,民 87 年 b,魏惠娟,民 87),但亦有學者認為建構「學習社會」的指標, 才可能檢視其推行的結果(胡夢鯨,民 87b),有學者認為學習者的學習權被重視,「學 習社會」才可行(王政彥,民 87),雖然「學習社會」的內涵及特質尚待釐清,本文因僅 探討大學推廣教育且創始者赫欣斯的學習社會的理念曾在芝加哥大學推行,因此僅就大學 推廣教育以「學習社會」理念為基礎的特質,加以鑑定探討。

(4)

蒐集目前各大學辦理推廣教育的實況及結果,提出批判。

批判(criticism)是一種評估的方式(Eisner, 1977, 1984; Kelly, 1978, 1980; Smith, 1981; )。雖然有不同學者從藝術、文學、影劇及後設批判的觀點提出教 育批判,基本,批判是一種闡明的藝術(the art of disclosure)(Eisner, 1977:347; 1985:219; Kelly, 1973),若將批判用之於教育,其目的是將教育事件(events)的 重要特質展示出來,並根據這些重要特質判斷此教育事件的意義及方向(Eisner, 1977:348& 352; 1985:217; Kelly, 1978:114-116; Smith, 1981:266-268)。基本 上,教育批判包括了描述(descriptive)、詮譯(interpretive)及評鑑(evaluative)等 三個連續的層面(Eisner, 1977:345; 1979:15-16; 1985:229-238; 1991:89-103; Kelly, 1978:115-116)。在描述層面,批判者以概念或意象(image)表示一個教育 事件的特質(Eisner, 1985:226-228;1991:89-95; Kelly, 1978:116-117) 。接著, 在詮譯層面,批判者說明此教育事件發生的實況及結果,並且應用適切的理論去 解釋此教育事象(Eisner, 1985:230-233;1991:95-98; Kelly, 1978:117-125)。最 後,在評鑑層面,批判者(研究者)判斷此教育事象的真正涵義(meanings)(Eisner, 1985:233-235;1991:98-103; Kelly, 1978: 126)。

二、研究目的

本研究的主要目的為: (1) 釐清大學推廣教育以「學習社會」理念為基礎架構的特質(作為本研究 的準則) (2) 探討目前各大學推廣教育的實況和結果,解釋說明我國大學推廣教育目 前發展的情況 (3) 根據前述(1)與(2)的比較,判斷我國大學推廣教育的素質與其意義 (4) 根據(3)的結果,建議未來大學推廣教育的規畫方向

三、 文獻探討

前面曾說明本研究以「學習社會」理念為基礎架構,然後釐定大學推廣教育 的特質,以此特質作本研究蒐集資料的準則。文獻探討說明如下: 「學習社會」理念的基層架構(rationale) 學習社會(learning society)的理念始於 1968 年,由當時芝加哥大學校長赫 欽斯首先提出(Hutchins, 1968:115-123; McNeill, 1991:51),培養學生具有獨立 自由思考以及批判的能力(Hutchins, 1968:115-123)。以此為基礎,具備繼續學 習的能力,並能作價值的轉變(Hutchins, 1968:168),才能實現「學習社會」的 理念(Hutchins, 1968:151-168)。赫欽斯預期的「學習社會」具有兩種意義:(1) 培養學習者的基本學識與思考推理能力、(2)提供各種學習資源與資訊,俾使社 會民眾終其一生都有繼續學習的機會,並能作有意義的學習及價值轉變。前者是

(5)

為正式的學校教育,而後者可在任何正式學校或非正式學校機構裡繼續進行。赫 欣斯的「學習社會」包含了博雅教育、基本學識的培養以及終身教育(學習)等三 項基本理念。本研究藉此三項基本理念以及三者間互動所產生的特性,並引用與 三項理念相似或相異的一些學理基礎,說明大學推廣教育以「學習社會」理念為 基礎架構(rationale)的一些特質,茲說明如下: (一) 大學推廣教育的內涵 欲說明大學推廣教育的內涵,還是要追溯它的源由:英美兩國於十九世紀中 期推行推廣教育之情況以及之後的發展情況。 回顧英美兩國大學推廣教育的發展情況,可知英國是由博雅教育走向實用 (職業)且與博雅教育並重,而美國方面則是一般州立大學由實用走向實用與博雅 教育並重的教育內容,但是,不論是英國或美國,其所具有悠久歷史的著名私立 大學,都是以博雅教育為主要的課程。而隨著工商業的發達,外界對實用科技及 工商專業知識的需求量增加,當實用知識需求增加時,私立大學是否能維持博雅 教育?乃是一個重大的考驗(蘇雅惠,民 84: 392-396)。 國內大學推廣教育直到最近幾年才上軌道,目前大學推廣教育規劃的課程, 以實用課程為主,其主要有五個因素:(1) 社會民眾對科技、工商及各種專業教 育的需求增加、(2) 政府及私人企業期盼提昇科技專業人才的素質以增加生產 力、(3) 政府及私人企業對行政人員之管理能力的需求提昇、(4) 政府有關單位 提供大量的經費支援這些教育課程(亦有少部分私人企業提供經援)、以及(5) 各 大學在自籌經費的壓力下,提供有市場價值的實用課程以招攬顧客(蕭崑杉,民 85: 2;蘇雅惠,民 84 年: 255)。於此情況之下,有關人文薰陶及獨立思考能力 的培養、社區的關懷的教育活動,不被重視。大學兩個文化(博雅與實用教育) 之兩難問題(金耀基,民 72; Snow, 1963 ; Allen:1988),也同時在大學推廣教 育的課程內發生。 從以上的回顧中,可看出影響臺灣大學推廣教育內涵與品質的主要因素為: (1) 政府的干預(經費及法源的根據)、(2) 外界社會中一般民眾對繼續教育的需 求與期望,以及(3)大學本身對學術及教育的執持(包括主管與有關工作人員的 需求與企望)(蘇雅惠,民 84: 396-397,蔡秀美,民 85:10)。這些影響大學推廣 教育內涵的因素可作為本研究收集資料的準則。 (二) 大學推廣教育與各種教育資源之連結 英國學者賈維斯(Jarvis)也提出了「學習社會」包括(1)培養基礎學識的啟引 教育(正式學校教育)以及(2)後續的繼續教育(Jarvis, 1990: 198 &166; 1995: 25-30, 40-41)。以賈維斯的說法大學推廣教育絕對是終身繼續學習的場所。在國內 「教育改革審議改革委員會」對於「學習社會」也持同樣的看法,並提出幾項有 關「學習社會」中,正式學校教育與大學推廣教育間如何銜接的具體建議:(1) 調整中小學課程以增強學生自我學習的理念、(2)加強中小學與社區資源結合(3) 增加開放大學及加強高等教育的推廣。這說明了在「學習社會」中,大學推廣教 育在推展「終身學習」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時也說明了大學推廣教育不能自 絕於外,必須與各種正式或非正式教育機構呈縱向及橫向的連結。

(6)

(三) 大學推廣教育服務對象及服務原則 從回顧中,也可看出早期英美兩國大學推廣教育服務的對象及課程的內容。 英美兩國大學推廣教育,在開始時都以社經地位居於弱勢的族群為教育對象(農 民、工人以及婦女),隨後,因科技及工商業發達的衝擊,亦將工商業的專業人 員納入服務範圍,並且擴及社區服務,以大學所在的社區為服務對象(美國州立 大學將該州所屬的範圍視為社區)。因此,早期的大學推廣教育具「有教無類」 的教育精神,但是,隨著科技與工商的蓬勃,專業知識的養成及繼續精進的需求 日增,許多大學開始只提供付得起學費的專業人員(白領階級)有關專業知識方面 的課程,惡性循環的結果,造成原就較具豐富教育資源的白領階級更易獲取更多 的教育資源,而原就教育資源不足的弱勢者則更不易觸及推廣教育的管道 (Anderson, 1987: 306-307)。因此,學習權的保障、學習管道的普遍性、以及學 習機會的公平性是本研究的另一類準則。 (四) 大學推廣教育的課程與教學的主導方式 教育的意義主要在於建構一個「學習情境」(Knight,1982: 9),讓學習者或 其他有關的人發展各種課程規劃或應用各種教學方式,以促使學習者獲取預期的 學習結果。建構「學習情境」最關鍵的要點是由誰規劃課程及教學方案?課程的 內容及教學的方式由誰主導(governance)?大學推廣教育者?或是經費支援機 構?或是與學習者共同規劃的?因此,學習情境主導權及學習者的成長方式皆為 本研究的準則。

四、研究方法

本研究應用批判的原理,以文獻探討剖析大學推廣教育的特質,以此特質作 為準則,收集各大學辦理推廣教育的實況及結果。本研究以多重研究法(multi-method)的理念,預期對大學推廣教育所提供的學習情境及學習者學習情況, 能作較深度的瞭解。茲說明研究步驟如下: (一)蒐集各大學推廣教育課程的情況 先利用網路、報紙(各大學推廣教育招生廣告)以及各大學發行的推廣教育 課程簡介,蒐集各校辦理推廣課程的資料,整理之後,再以電話訪談各大學推廣 中心,確定各校課程的內容及分類。 目前各大學的推廣教育課程,可以分成五類:推廣進修教育學士班(原夜間 部轉型)、非學分班的短期課程、大學推廣教育學分班(包括學士與研究所學分 班)、農業推廣以及漁業推廣。其中,第一類推廣教課程本研究將之排除。 (二) 問卷設計及試查 選定一個辦理四種推廣教育課程的一個大學為田野觀察及訪談的地點,實地 參觀該校辦理推廣教的情況,以瞭解推廣教育相關的運作,在此校中,深度訪談 辦理推廣教育課程的負責者、課程規畫者、行政人員、授課者、學習者及相關人 員。訪談的結果,作為深度訪談問卷的初稿。 再以問卷初稿試訪該校相關人員(因辦理四種推廣教育的大學不多,所以試 查仍然在該校)。在試查之後修正深度訪談問卷內容。

(7)

(三) 正式訪問調查受訪對象 1. 第一階段的研究對象以大學為主 在辦理四種及三種推廣教育的大學中,選定辦理課程最多的大學各二校;在 辦理兩種及一種推廣教育的大學中,選定辦理課程最多的大學各三校。總計十校 為本研究訪談的大學。 2. 第二階段的受訪對象 第二階段的受訪對象為樣本學校之推廣教育負責者、課程規畫者、行政人 員、授課者及參與的學習者。 (四) 研究方法及工具 本研究以一個大學為研究單位,對該校所辦的推廣教育活動作全貌性的探 討。本研究的研究方法包括下列幾種方式:(1)檔案資料:該校有關推廣教育的 相關檔案資料,(2) 深度訪談:以文獻探討所得的大學推廣教育特質訂定指標, 以組織好的指標作半結構性問,深度訪談推廣教育工作者、授課者及學習者,訪 問時,進行錄音,(3) 田野觀察及記事:給予訪問員一個指標表,請其依指標表 記事,(4) 視聽資料:照片、錄音等視聽器材。

五、研究發現

以前面文獻探討釐出以「學習社會」(包括終身教育理念)為基礎之特質為 準則,以所蒐集資料,解釋我國大學推廣教育的情況。茲說明如下: (一) 大學推廣教育的內涵 在各大學所辦的推廣教育班分學分班與非學分班,非學分班的學歷沒有限 制,可以自由修課,目前各大學所規劃的非學分班的推廣課程,非常多元,大部 分大學以數個單元為主軸,每一單元開設一系列講座,譬如管理系列:投資及財 務管理、領導或中階主管管理、會計、企業管理、國際經濟;語言系列:各國語 言課程;行政系列:行政學,行政管理、工作績效,人力資源發展;法律系列: 民事法、行政法、法律與生活、金融法務、勞基法與勞健保法;電腦與網路系列: 電腦課程、網際網路、網頁設計;休閒系列:各種球類(保齡球、網球、高爾夫 球)禮儀、攝影、繪畫(國畫及西書)、插花、美容、韻律舞、有氧舞蹈、歌唱、 樂器;美食系列:中西餐點製作、烘焙、調酒、飲料;服裝系列:服裝材料、色 彩、服裝製作、剪裁、打版;室內空間設計:室內設計、製圖、室內光源與色彩、 業務與估價及合約。也有兒童班及銀髮族班,課程多為休閒活動。從課程的內容 看來,各大學開設非學分班,多為實用技能或各種語言的課程,而藝文修習等課 程則較少。上列課程,有些課程是第二職業專長的訓練,也有些課程結業時可取 得證照。 各大學所辦的推廣教育班學分班,本只有學分班(包括大學及碩士班),特 別是碩士學分班(有學分,無學位),各大學行之多年,修過學分班,若又考上 相關科系的研究所,還可將已修得的學分抵免畢業所需學分。87 年6月教育部 公佈碩士在職專班辦法(及學士回流教育在職生)(在職者利用假日上課,可獲 學位)。不論是學分班或專職班,有學歷的限制及嚴格的入學審核。各校利用既

(8)

有師資開課,有些大學幾乎所有系所都開班,但大多大學只幾系所開設。目前, 碩士專職班在某些大學已引起爭議,主要是教師需在假日上課,負擔重,且有些 專職班學生難以嚴格要求,嚴重影響教學品質。 此外,僅有幾校辦理農業與漁業推廣教育,主要服務農民及漁民,有關大學 將已研發的農學或漁業的創新知識,希望轉移給農民及漁民,協助農民及漁民具 有自我導向的學習能力,能轉換創新技術至既有經驗,而能採用。有關大學也常 開短期的各種農業創新技術及管理訓練班、農場經營與管理、漁業經營與管理, 包括近年來熱門的農場休閒經營管理短期訓練。另外,對農家與漁家生活也投入 相當關懷,也開設一些有關農民與漁民生活民改善的課程。同時,有關大學設有 推廣教授,定期至轄區的農家,協助農民解決農場經營,包生產技術與運銷及農 場經營問題。 由目前大學推廣教育所規劃的課程來加以分析,推廣教育的課程多為實用技 能或語言方面,專業技能的養成與回流教育的課程非常多,可看出目前各種高科 技的電腦及工科之專業人才、工商及金融專業人才、政府行政管理人才以及教師 對專業教育之需求非常殷切,而藝文修習的課程非常少。不論學分班或非學分 班,而社區服務上則可說是掛零,目前僅有少數大學辦理農業推廣教育,但此部 分獨立於大學一般的推廣教育,農業與漁業推廣教育確實對所屬轄區的農民及漁 民作了不少技術服務事項。 (二) 大學推廣教育與各種教育資源之聯結 教育資源的聯結主要是橫向的聯結,一種是與校外其他機構的資源聯結或分 享,另一種是推廣教育與校內有關系所的教學與研究互為相長。 與校外其他機構的資源聯結或分享,以經費、人力及教育資源三方面來說。 就經費而言,前述三類課程,第一類非學分課程,有部分課程是第二職業專長的 訓練或是結業時可取得證照,這些課程大多是政府有關單位委託並提撥經費而開 辦的,也有少數課程是由私人企業委託輔以經費補助,譬如青輔會、勞委會、國 貿局、經濟部、教育部、軍事學校、各縣市政府、各縣市教育局、各縣市社會局、 各縣市勞工局、各縣市職訓局以及私人企業(企業及財團法人或金融人員研究訓 練中心)委託各大學辦理各種專長訓練。第二類課程是學分班或可取得學位班, 大部分是學生自已付費(雖有少數是所屬機關為其員工付費)。第三類的農業與 漁業推廣完全由政府提撥經費。部分第一類與第三類推廣教育靠政府許多單位 (或少數私人企業)的經費支援,與校外有極強之聯結。就人力資源而言,大部 分大學都以校內現有的教員任教推廣教育課程。因此,人力資源方面與校外幾乎 沒與校外聯結。至於,教育資源則除了有些大學推廣教育兼辦社區大學之外,大 部分大學鮮少與其他學校或機構之間有教育資源之聯結。 就校內資源之聯結而言,絕大部分大學推廣教育利用校內相關系所的教員擔 任教學工作,大學利用原有的教學人力資源支援推廣教育,可說僅在教學上與校 內有關系所之間有教學人力資源的聯結之外,推廣教育似乎很少與校內有關系所 在教學與研究互為相長,尤其,各大學自籌經費的壓力下,更是不可能。僅有的 是,農業與漁業推廣教育真正至農鄉村與漁村社區去,將農漁社區的問題帶回大 學估做研究並教學示範至農漁社區,農業與漁業推廣教可與教學和研究互為相 長。

(9)

(三) 大學推廣教育服務對象 在大學推廣教育的學分班的報名資格中,都有學歷的要求,學士班需要中等 學校畢業或同等學歷,而研究班則需要大專學歷或同等學歷。而非學分班,除了 一些較休閒式的課程,較無學歷限制外,有關科技專業、工商專業、行政管理專 業以及教師專業的課程都要求中等教育或以上的學歷。顯然,大學推廣教育的學 習者教育程度偏高,加上有些課程,需要繳高額學費,也是經濟情況較佳者,才 能報名參加的,因此,能夠參加大學推廣教育的學習者,一般而言,社經地位較 高。尤其,最近幾年,各大學校因自籌經費,廣設學分班、碩士在職專班及學士 回流教育在職生專職班等推廣教育課程,收取高額學費,更是雪上加霜,更忽視 了在社經地位居弱勢者。 目前臺灣各大學所辦的推廣教育,並未能如歐美國家創始大學推廣教育時, 服務社區,並提供所有社會民眾均等的教育機會。目前,大學推廣教育以利潤為 前題,淪為營利工具,教育的理想與教育的素質降低,大學推廣反應社會民眾需 要的科技、工商、行政以及教師專業之需求,走向實用主義,缺乏人文關懷,大 學推廣教育是不是以此種趨勢繼續發展,值得我們深思。 (四) 大學推廣教育的課程與教學的規劃方式 目前大多數大學辦理推廣教育,其所規劃的課程以實用為主,會產生這樣的 結果,可從兩方面來說明,一方面是大學推廣教育單位本身提供有市場價值的 程;另一方面是大學推廣教育單位接受政府或私人企業的委託及輔助而規劃委託 機關認為有用的課程。這說明規劃大學推廣教育課程的主導權,是大學推廣教育 的主事者以及委託單位。若「學習的情境」及「課程」由大學推廣教育主事者(或 許有委託單位的干預)主導規劃,則學習者對「學習的情境」的主導權處於弱勢。 這種由外面的力量主導學習者之「學習情境」的情況存在,學習者的意識及批判 思考很難啟發及蘊釀(Jarvis, 1993:128-129; 133)。 在教學方面,教材或教學內容由任教之教師選擇,作決定。教師有絕對的自 主權,教師與課程規畫者無需溝通,因此,規畫課程者與教師之理念是否相符應, 若為不能相符,推廣教育課程是否有價值,無法獲取答案。 對學習者而言,絕大多數只是為了取得得專業資格而來學習,其學習動機及 學習素養已經打了折扣,加以規畫者而設計課程以迎合他們的需求,惡性循環, 推廣教育的素質與大學正規課程相距甚遠,換言之,大學辦推廣教育的標準(特 別是學分班、碩士在職專班及學士回流教育在職生專職班)與正規教育的標準有 很大之差距時,大學的教育品質會深受影響且降低品質,因此,我們要正視大學 推廣教育的執行品質。 總而言之,目前我國大學推廣教育的發展,距「學習社會」的理念奧義,尚 有一大段距離,對大學推廣教育如何定位,尚待各方人士探討及論證,有關人士 一定要基於社會正義(social justice)的原則處理。從事大學推廣教育的工作者也 應培養倫理規範(ethic) 來規劃推廣教育的課程(Edwards & Usher, 1997: 162-163),唯有以倫理規範為依事準則,推廣教育者才能判斷什麼才是正確的,什麼 才是公正的或平等的(Wood, 1996:13-14)。

(10)

八十六學度北區進修推廣教育學士班聯合招生委員會(民 86 年 4 月) 。八十 六學度北區進修推廣教育學士班聯合招生委員會簡章。民 86 年 4 月 14 日。 大學教育改革促進會(民 82 年)。臺灣高等教育白皮書。台北:時報。 中國時報(民 86 年)。隔空教育,教室無所不在。民 86 年 6 月 24 日。 王政彥(民 85 年)。大學隔空推廣教育。載於成人教育雙月刊。第 32 期,頁 25-32。 王政彥(民 87 年 a)。學習社會:從虛擬願景到美麗新世界。載於成人教育雙月 刊。第 44 期,頁 28-36。 王政彥(民 87 年 b)。學習社會與成人教育。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學習 社會(頁 211-238)。台北:師大書苑。 台北市政府(民 86 年)。台北市邁向二十一世紀終身學習活動展。台北市教育 局主辦。 行政院教育改革審議委員會(民 85 年)。教育改革總諮議報告書。 林清江(民 86 年 a)。評一九九六年歐洲終身學習年白皮書。成人教育雙月刊。 第 37 期,頁 2-8。 林清江(民 86 年 b)。學習習會中的公務人力發展策略。載於成人教育雙月刊。 第 39 期,頁 20-25。 金耀基(民 72 年)。大學的理念。台北:時報。 胡夢鯨(民 86 年)。學習社會的概念意涵與發展條件。載於 1997 兩岸三地成人 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1-15)。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系所、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國立高雄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及中華 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辦。 胡夢鯨(民 87 年 a)。學習社會發指標之建構。載於中華民國終身學習年國際終 身學習學術研討會論文集(頁 106-124)。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辦。 胡夢鯨(民 87 年 b)。學習社會發展指指標之建構與評估應用。中華民國成人教 育學會主編:學習社會(頁 33-63)。台北:師大書苑。 黃明月(民 87 年)。學習社會的心理學基礎。中華民國成人教育學會主編:學 習社會(頁 157-176)。台北:師大書苑。 黃明烈(民 85 年)。學習社會的展望:意義。特質與功能之分析。刊載於中國 成人教育學會主編:終身學習與教育改革(頁 51-80)。台北:師大書苑。 黃富順(民 87 年 a)。學習社會與人力資源發展。載於成人教育雙月刊。第 44 期,頁 8-16。 黃富順(民 87 年 b)。學習社會理念的發展、意義、特性及實施。中華民國成人 教育學會主編:學習社會(頁 1-32)。台北:師大書苑。 教育部(民 81 年 a)。大學校院推廣教育實施辦法草案。高教簡訊(第三版), 民 81 年 5 月 10 日。 教育部(民 81 年 b)。八十一年至八十四學度國立大學中程校務發展計畫綜合報 告。高教簡訊(第一版),民 81 年 8 月 24 日。

(11)

教育部(民 84 年)。中華民國教育報告書。台北:教育部。 教育部(民 86 年)。大學推廣教育實施辦法。教育部台(86)參字第八六O四五八 五九號令,民 86 年 5 月 7 日。 教育部(民 87 年 3)。邁向學習社會白皮書。台北:教育部。 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推廣教育中心、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研究所及佛光 大學南華管理學院推廣教育中心(民 87 年 3 月)。1998 大學成人及推廣教育 國際研討會。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楊國賜(民 87 年)。我國大學成人教育的政策及發展方向。載於國立中正大學 推廣教育中心等主辦。1998 年大學成人及推廣教育國際研討會(頁 7-22)。 嘉義:國立中正大學。 劉伶姿(民 83 年)。我國大學成人教育的實施現況。載於中國成人教育學會主 編:大學成人教育(頁 89-124)。台北:師大書苑。 蕭崑杉(民 85 年 7 月)。推廣教育的社會學省思。載於成人教育雙月刊。第 32 期,頁 2-7。 蔡秀美(民 85 年)。推廣教育的本質與工作哲學之探討。載於成人教育雙月刊。 第 32 期,頁 8-15。 蔡秀美(民 87 年)。學習社會的概念內涵與學習能力的探討。中華民國成人教 育學會主編:學習社會(頁 111-128)。台北:師大書苑。 蘇雅惠(民 83)。推廣教育的本質。載於黃政傑、主編大學教育改革(頁 387-409)。台北:師大書苑。 蘇雅惠(民 84 年):第五屆國際經驗學習會議報告。載於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 會:科學發展月刊(頁 252-255)。第二十三卷第三期。

Allen, Michael(1988). The goals of university. Milton Keynes, UK &

Philadelphia, USA: Open University press.

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1998 Fall). Special confintea v issue: United Nations conference on adult education.Adult Learning. 10(1).

Anderson, Lester (Ed.). (1976). Land-grand university and their continuing challenge. East Lansing: Michigan: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Press

Apps, Jerold (1985). Improving practice in continuing education. San

Francisco & London: Jossey -Bass.

Apps, Jerold (1988). Higher education in a learning society: Meeting new demands fo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San Francisco & London: Jossey

-Bass.

Apps, Jerold (1992). Adult education: The way to lifelong learning.

Bloomington, Indiana: Phi Delta Kappa Educational Foundation.

Della-Piana, Gaberiel (1981). Literary and film criticism. In Smith Nick L. (Ed.)

Metaphors for evaluation: Source of new methods (pp. 211-246).

(12)

Duke, Chris(1998). In search of the learning society. In Chinese Adult Education Association (Ed.). Proceeding of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lifelong learning (pp. 29-38). Taipei, Taiwan, ROC.

Edwards, Richard & Usher, Robin (1997). University adult education in the postmodern moment: Trends and challenges.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47(3/4), 153-168.

Eisner, Elliot (1977). On the Uses of educational connoisseurship and criticism for evaluating classroom life. Teachers College Record, 78(3), 345-358.

Eisner, Elliot (1979). The Use of qualitative forms of evaluation for improving education practice. Educational Evaluation and Policy Analysis. 1(6),

1979, 11-19.

Eisner, Elliot (1985). The Education imagination: On the Design and evaluation of school program(2nd ED.). New York: Macmillan.

Eisner, Elliot (1991). The Enlightened eye: Qualitative inquiry and the enhancement of educational practice. New York: Macmillan.

Jarvis, Peter (1990). An International dictionary of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Jarvis, Peter (1993). Adult education and state. London & New York:

Rouledge.

Jarvis, Peter (1995). Adult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 Theory and practice (2nd

ed.). London & New York: Rouledge.

Hughes, Christina & Tight, Malcolm (1995). The Myth of the learning society.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 Studies, 43(3)., 290-304.

Huntchins, Robert(1968). The learning society. New York & Toronto: Mentor.

Kelly, Edward F. (1978). Curriculum criticism and literacy criticism; Comments on the analogy. Curriculum theory network,5(2), 98-105, 1975. Reprinted

in Willis, George (Ed.). (1978).Qualitative evaluation: Concepts and cases in curriculum criticism (pp. 112-138). Berkeley, California:

McCutchan.

Kenneth H. (1979). American higher education in decline. College Station and

London: Texas A & M University Press.

Knapper, Cjristopher K. & Cropley, Arthur J. (1985). Lifelong learning and higher education. London: Croom Helm.

Knight, George R. (1989).Issues and alternative in educational philosophy (2nd

ed.). Berrien Spring, Michigan: Andrews University Press.

Marriott, suart (1984). Extramural empires: Service & self-interest in English university adult education: 1873-1983. Nottingham, England: Department

of Adult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McNeill, William H. (1991). Hutchins’ Universit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13)

Merriam, Sharan & Yang, Baiyin (1996). A Longitudinal Study of adult life experiences and developmental outcomes.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46(2), 62-81.

Shannon, T. J. & Schoenfelf, C. A. (1965). University extension. New Yok;

Center for Applied Research in Education.

Snow, C. P. (1963). The Two cultures and scientific revolution. New York:

Mentor.

Smith, Nick L. (1981). Criticism and Meta-evaluation. In Smith, Nick L. (Ed.).

New techniques for evaluation. Beverly Hills & London: Sage,

Van Der Zee, Henrik (1991). The Learning society.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10(3), 213-230.

Walford, Geoffrey (1987). Restructuring universities: politics and power in the management of change. London: Croom Helm.

Wood, George S. (1996). A Code of ethics for all adult educators?Adult Learning, 8(2), 13-14.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Axial (A), sagittal (B) and coronal (C) CBCT sections demonstrating a well defined radiolucency, with the attenuation of air, at the inferior margin of the C2 vertebral body,

(2) In each side of the mandible, the impacted teeth (the second and third molars) had their occlusal surfaces contac ng each other in a single follicular space.. Treatment

When case 2 in the present report is compared with those cases, the common findings are symptoms in relation to the condyle, absence of suppuration in relation to the

A unique case of desmoplastic ameloblastoma of the mandible: Report of a case and brief review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literature.. Kishino M, Murakami S, Fukuda Y,

body and ramus of the mandible, displacing the tooth germs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permanent lower right molars. d, e Cone beam com- puted tomography revealed a hypodense image in

With the results of the literature review on cooperative learning of game design structures,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possibilities of applying the “Multi-Touch Control”

The Government also established the Task Force on Promotion of Vocational and Professional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 April 2018 to evaluate the implementation

1, the Educational Research Establishment (ERE) of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undertook four research projects on the medium of instruction in secondary schools, three of wh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