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有找到結果。

泰勒(C. Taylor)靈性思想及其教育蘊義

N/A
N/A
Protected

Academic year: 2021

Share "泰勒(C. Taylor)靈性思想及其教育蘊義"

Copied!
227
0
0

加載中.... (立即查看全文)

全文

(1)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指導教授:林逢祺 博士. 泰勒 (C. Taylor) 靈性思想. 及其教育蘊義. 研究生:林京霈 撰 中 華 民 國 一Ο三 年 六 月.

(2) 謝. 誌. 歷經了九年,終於到了寫謝誌的時候。 相較於碩班時的志得意滿,與剛念博班時的壯志滿懷,這幾年生命中的悲歡 離合與諸多嚴肅的生命課題,似乎讓我在面對生命時變得比較謙虛,尤其因為它 的無常,更讓我重新省思了生命的意義及其價值。正因為這些經歷,使我體悟到 靈性議題的重要性,但也因為這些經歷,使得我在進行思想理解與論文撰寫過程 中的每一分、每一秒都因深刻的感受而顯得特別緩慢。 在這漫長的研究與論文撰寫過程中,我首先要感謝的是我的父親林逢森先 生。自小,父親就經常利用午後的泡茶時間與家人們聊天,從政治、經濟、哲學、 修行,到生活瑣事的分享,從父親的視野看世界比自己的寬廣很多,也深入許多; 還要感謝他早早為我訂下念博士的志願,使我在讀書學習的過程中找到歸屬感; 更要感謝父親在病痛之際,仍鼓勵我出國研究並以我為榮。父親的支持一直是我 最大的動力,他的指引也一直是我最主要的依靠。倘若我有任何成就,都要歸功 於父親對我用心的栽培與教育。 逢祺老師是我最感激的人,除了在論文的研究和撰寫上總是不厭其煩的細細 叮嚀與指導,更以無比的耐心一遍又一遍地閱讀和修改我的文字,對於論文每章 的結構與當中概念的說明,亦總是在仔細斟酌與思量後,指出我的盲點,並提供 思考與改進的方向。老師如此地真誠用心,故論文未盡完善之處,該是我自身學 識能力有限使然。此外,還要感謝老師在父親生病與離世時,給予我明確的指引 與精神上支持。老師的一句「讓智慧和幸福自己回來找妳」 ,成為指引我安然走出 生命五里霧的北極星;在我偶爾失去堅持的耐心時,老師亦能給予我當頭棒喝的 提醒。如今我能順利完成論文、拿到學位,心中充滿著對老師道不盡的感恩。 此外,還要感謝歐陽教老師和黃藿老師的一直以來鼓勵。歐陽老師對於 Taylor 靈性思想圖示與莫陷入「非此即彼」之批評的建議,以及黃藿老師對於靈性證成 之重要性及天主教亦講求天人合一的提醒,幫助我修補了論文的缺失。亦要感謝 楊深坑老師與孫效智老師的指導。兩位老師在方法論以及論文撰寫上的建議,讓 我重新省思作為一位博士論文研究者應有的主體性。 還要感謝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之博士生千里馬赴國外研究獎助,讓我得以 遠赴美國印第安那州聖母大學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接受 Charles Taylor 學 I.

(3) 生 Dr. Ruth Abbey 的指導。亦十分感謝在美國那段時間,聖母大學哲學系教授 Gretchen Reydams 與她先生 Luc Reydams 一家人的照顧與陪伴,尤其 Gretchen 的 感性與體貼,讓我在異鄉倍感溫暖與感動。也謝謝悅如、亞震、Bruce Huang 在 我待美國時給予我的一切幫助與鼓勵。對於博班以來一直相互扶持、加油打氣的 曉雲和子菁,一直陪伴在身邊的大學死黨 Amigo、心儀、千舜、馨心、雪婷、雯 淑、筱婷,好友佩萱、華璟,以及成全我進修的新莊福營國中與板橋中山國中行 政人員與同事們,在此亦致上深深的感謝。 最後,感謝家人長時間對我追求夢想的支持與成全,尤其感謝我的母親張雪 梅女士與我的先生,兩位在我生活上無微不至的照顧,讓我能完全無後顧之憂地 投入我的工作與學業。亦謝謝我兩位可愛的妹妹和翁寶貝,為我的生活帶來很多 歡笑與喜樂。在為博士論文研究畫下句點的同時,深感一路走來受到許多貴人的 幫助,期許自己未來能在教育工作的崗位上盡心盡力,有所貢獻。. 京霈 謹誌 07/27/14. II.

(4) 泰勒 (C. Taylor) 靈性思想及其教育蘊義 林京霈. 中文摘要. 本研究旨在闡明 C. Taylor (1931-) 的靈性思想,以此瞭解現代人類靈性發展 的困境及其出路,並嘗試提出 Taylor 靈性思想的教育蘊義。首先,從 Taylor 對「滲 透性認同」至「阻絕式認同」的歷史發展與分析,掌握紀律社會及現代文明之主 要理念─「疏離理性」 。由於 Taylor 指出此一轉變之關鍵元素,在於失去對於「反 結構」中古老智慧的認識,故深入探究「反結構」的重要內涵及其轉變,為恢復 人類靈性的解方一。其次,說明 Taylor 用以解釋由工具理性或科學理性主導現代 社會運作之「內在性框架」的內涵,並進一步指出 Taylor 認為,吾人於「內在性 框架」中生活,並不代表封閉了向超越性開放的可能,有些人仍相信某種超越性 的存在。就 Taylor 的立場而言,向超越性開放的生命,較之於封閉式的立場來得 圓滿。是以,面對以「自我授權」為核心精神之封閉性內在框架的霸權,Taylor 試圖解構當中的迷思,並指出圓滿人生與人類靈性的開展,必須回歸存有論與倫 理學的討論,並考量人類內在資源的價值。此為恢復人類靈性之解方二。第三, 探究以個體義務行為或自由平等權利為焦點之「道德主義」的內涵,及其所潛藏 之「自許正義」對吾人道德生活,與靈性發展所造成的影響。另一方面,指出 Taylor 以超越性為道德根源,與以靈性發展為基礎所開展的倫理思想,能提供吾人對於 自我與善、他人、超越性之關係的新理解,並且給予有力的實踐動機。此為恢復 人類靈性之解方三。第四,從 Taylor 暫時「最佳論述」的觀點探究人類複雜的實 在及道德靈性經驗,並藉由歷史爬梳與分析封閉性人文主義、內在性反啟蒙之思 想及肯定超越性之主張等三種人類圖像,揭示 Taylor 的理想人類圖像除了包含對 III.

(5) 人類靈性發展的重視,亦肯定其對追求超越性的渴望。第五,探討 Taylor 靈性圓 滿的意義,以及超越性對靈性轉化的重要性,並析論如何透過多元的超越性取徑, 與本真性靈性生活提昇吾人的靈性。最後,於本研究之末尾就靈性教育的教育哲 學、教育目的、教師靈性與教育實踐四層面,提出 Taylor 靈性思想的教育蘊義, 希冀能開啟當前台灣教育對靈性發展之價值的關注與討論。 關鍵字:查爾斯‧泰勒、靈性教育、阻絕式認同、內在性框架、道德主義、超越性. IV.

(6) C. Taylor’s Spiritual Thoughts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Education Ching-Pey Lin. 英文摘要. This study inquired into C. Taylor’s spiritual thoughts to understand the crises of human spiritual development and to find out their solutions and also expounded its significance in education. Firstly, by analyzing Taylor’s spiritual thoughts, it attempts to shed light on the process of identity development—namely, the transition from a “porous” to a “buffered” identity. The latter is presupposed by “disengaged reason”, which is a central idea of disciplinary society and modern civilization. According to Taylor’s argument, the crux of the development is losing insight of the wisdom that is embodied in “anti-structure”. Therefore, the significance of and changes in “anti-structure” are also investigated in the later part. This is the first antidote to the crises of human spiritual development. Secondly, the author investigates the important concept, Immanent Frame, which Taylors uses to illustrate the frame of modern society governed by instrumental or scientific reason. Taylor argues that living within the immanent frame does not necessarily entail sloughing off transcendence. Some of us continue to live in the immanent frame, not disregarding the possibility of an existence beyond it. According to Taylor, a life that is open to transcendence is much fuller than a life that is closed to it. Therefore, in the face of the hegemony of the closed immanent frame, the essence of which is “self-authorization”, Taylor tries to illuminate the inadequacy of “closed world structures” and claims that the discussions on ontology and ethics should certainly be revisited for the achievement of a fuller lif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pirituality. That is the second antidote to the crises of human V.

(7) spiritual development.Thirdly, by analyzing “ moralism”, whose focus is more on an individual’s obligatory actions and his or her rights to freedom and to equality than on what is considered morally good, Taylor sheds light on the problem of its “righteousness” and contends the ethics whose moral source is the transcendent and which is concerned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spirituality can provide a new understanding on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self and the good, the self and the other, and the self and the transcendent, as well as a more powerful motivation to behave morally. That is the third antidote to the crises of human spiritual development. Moreover, although complications and ambiguity of human reality, including our moral and spiritual experience, are difficult to picture, no matter what perspectives we employ, Taylor contends that “the best account” could make provisional best sense of them until we come up with more prescient substitutes. Through historical analysis, Taylor investigates three dominant accounts namely, those of exclusive humanism, immanent counter-Enlightenment, and transcendence. Taylor believes that the best account is the one that recognizes humanity’s aspiration to transcendence,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of human spirituality. In addition, the study explores the meaning of spiritual fullness, the importance of transcendence to spirtual transformation, and how human can cultivate their own spirituality by plural itineraries toward the transcendent and the authentic ways to live a spiritual life. Lastly, based on the above discussions,. the implication of Taylor’s spiritual thoughts for education is expounded at the end of this dissertation. Keywords: Charles Taylor, spiritual education, buffered identity, immanent frame, moralism, transcendence. VI.

(8) 目次 謝 誌 ............................................................................................................................................ I 中文摘要 ...................................................................................................................................... III 英文摘要 ....................................................................................................................................... V 目次 ............................................................................................................................................. VII 圖次 .............................................................................................................................................. IX 第一章 緒論 ............................................................................................................................... 1 第一節 研究背景 ................................................................................................................... 1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 6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 19 第四節 研究限制 ................................................................................................................. 24 第五節 研究範圍 ................................................................................................................. 25 第六節 研究章節架構 ......................................................................................................... 26 第二章 Taylor 對現代靈性發展困境的分析 ......................................................................... 29 第一節 「滲透性」認同 ..................................................................................................... 29 第二節 「反轉儀式」的智慧 ............................................................................................. 31 第三節 紀律文明的「阻絕式認同」 ................................................................................. 34 第四節 「反結構」的意涵 ................................................................................................. 40 小結 ......................................................................................................................................... 48 第三章 Taylor 對「內在性框架」的析論 ............................................................................. 49 第一節 內在性框架 ............................................................................................................. 49 第二節 自我授權的封閉世界結構 ..................................................................................... 53 第三節 Taylor 對 CWSs 迷思的解構 ................................................................................. 60 小結 ......................................................................................................................................... 70 第四章 Taylor 對「道德主義」的批判 ................................................................................. 71. VII.

(9) 第一節 道德主義的盛行 ..................................................................................................... 72 第二節 道德主義的「自許正義」 ..................................................................................... 75 第三節 Taylor 以「超越性」為道德根源的靈性倫理思想 ............................................. 82 小結 ......................................................................................................................................... 93 第五章 Taylor 的理想人類圖像 ............................................................................................. 95 第一節 Taylor 的「最佳論述」概念 ................................................................................. 96 第二節 三種人類圖像 ......................................................................................................... 97 小結 ....................................................................................................................................... 114 第六章 Taylor 思想中靈性圓滿的意義與實踐 ................................................................... 117 第一節 靈性的「圓滿」 ................................................................................................... 117 第二節 「轉化」與多元「超越性」 ............................................................................... 120 第三節 「本真性」的靈性生活 ....................................................................................... 126 第四節 異議與回應 ........................................................................................................... 141 小結 ....................................................................................................................................... 147 第七章 Taylor 靈性思想的教育蘊義 ................................................................................... 149 第一節 靈性教育的教育哲學 ........................................................................................... 153 第二節 靈性教育目的之建構 ........................................................................................... 156 第三節 教師靈性的開顯 ................................................................................................... 164 第四節 靈性教育的實踐 ................................................................................................... 170 小結 ....................................................................................................................................... 182 第八章 研究結論與建議 ....................................................................................................... 185 參考書目 ................................................................................................................................... 192 一、中文部分 ....................................................................................................................... 192 二、英文部分 ....................................................................................................................... 199. VIII.

(10) 圖次 圖 1:研究章節架構 .................................................................................... 27 圖 2:反結構、閾限之性質與位置理解圖 ................................................ 42 圖 3:Talyor 的靈性思想圖示 .................................................................. 152. IX.

(11) 第一章. 緒論. 第一節 研究背景 我愈深刻地探求全球環境危機的根源,就愈加確定那是一種內在危機— 靈性危機的外在顯現。我深信,內在生態價值所倚靠的,與象徵健康環 境所需要的平衡與整全原則,是同樣重要的。. ---A. Gore (1992: 12) 美國近年校園槍擊事件頻頻發生,2012 年的 12 月,20 歲的 A. Lanza 在康乃 狄克州的桑迪‧胡克小學 (Sandy Hook Elementary School) 開槍射擊,造成 28 人 死亡,其中還包含他自己的母親以及 20 名的兒童。2014 年 5 月,22 歲的 E. Roger 求愛被拒,在自己無法快樂生活的狀況下,心生亦要毀了其他人的念頭與計畫。 於是,在美國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奪走 6 人的性命,造成十幾人受傷,最後 開槍自盡。被公認為亞洲最安全之城市的台北,也在同年 5 月發生 21 歲的鄭捷於 行駛捷運上拿刀隨機砍人,造成 4 人死亡,二十多人受傷的悲劇。鄭捷自小便立 志要做一番大事,但又覺得人生痛苦,不想活下去,在沒有勇氣自殺的狀況下, 想藉由殺人被判死刑。這些事件僅是現代社會問題的冰山一角,其他悲劇還包含 層出不窮的校園霸凌事件、為錢財殘酷弒親的倫理悲劇、資優生自殺的遺憾,乃 至對沒有還擊能力之嬰孩或動物的施暴等。面對這些慘絕人寰的悲劇,以及兇手 冷漠、無感的言行舉止,我們不禁要問:現代社會出了什麼問題?為何衣食無缺 的生活,仍無法保證社會的和諧以及人們的安樂?即便各大醫院身心科充滿了看 診的人潮,還是無法解決許多人的憂慮情緒、無法使其獲得心靈的平靜? 除了從生理與心理層面去分析這些悲劇背後的原因之外,若吾人嘗試從靈性 角度來觀察上述這些事件之加害者,我們或可發現他們大多缺乏對自我的信心與 內在力量,因而無法處理來自外在的壓力與挫折;希望獲得存在感和認同,但缺 1.

(12) 乏正向且明確的生活目標,於是藉由暴力的方式彰顯自我生命的價值;比起關懷 體貼他人,無寧更在乎自己的感受與需求,與周遭環境及他人關係疏離,缺乏感 動的經驗等。簡言之,從靈性的觀點來掌握行動者的動機、瞭解他/她的內在狀態, 乃至整個社會脈絡與問題的關係,或許能為這些現象的核心問題提出不同的洞見 與方法。 靈性是人類內在較高自我,代表高級精神的狀態與活動,並作為統整生命的 根源。靈性的彰顯能夠超越物質世界,從宇宙萬物生命的聯結關係洞察生命的真 理,並體現美好的德行、真摯的情感與偉大的情操。然現代人類的靈性發展卻遭 遇困境,其原因在於過度重視工具理性,忽略美善的價值;過度強調個人主義, 忽視整體生命的福祉;關注物質的認識、發展與追求,漠視對精神需求的關懷與 陶養。在強調理性、競爭、進步與物質繁榮的現代框架中,吾人甚至不認識靈性 的存在及其重要性。而對於靈性需求與發展的忽略,造成許多個人的、社會的與 環境的問題。 誠然,現代人類靈性發展陷入困境的原因錯綜複雜,然不可諱言的,工具理 性的盛行是至關重要的因素。從古代進入現代,隨著社群規模的發展,文明的紀 律愈益受到重視,加以科學技術發達,人類逐漸進入主體/客體二分的理性至上時 代。此後,機械論逐漸取代古典目的論,成為主流的世界觀與生命觀。人類對於 建構社會秩序、認識自然萬物、發展科學技術與創造人類最大幸福等方面的能力, 亦抱持相當的信心。是以,如同 M. Weber (1864-1920) 的分析,在現代文明發展 的過程裡,以價值作為行動之依據的觀念,逐漸失去地位,取而代之的是重視外 在目的與手段之聯結關係,和以實際效用為優先的工具理性 (Weber, 1922/1968)。 主體/客體、身/心、內在/外在、理性/情緒等二分之觀念的盛行,再加上對工 具理性的信仰,成了現代人面對外在世界的主流態度。人們建立各種制度與組織, 以求社會得以運作順當,而對制度與組織的依賴,以及對工具理性之標準的固戀, 2.

(13) 使吾人趨於以 M. Buber (1878-1965) 所說的「吾─它」 (I-It) 關係看待人類互動, 亦即把人類當成空乏心靈的外在客體那般地處理與對待 (Buber, 1923/ 1958: 12-13, 23)。在這樣的「文明紀律框架」當中,人類生命的活潑性及其內在精神靈 性的狀態與需求,並不是受關注的焦點,首重的是依循既定的規範框架,與符合 國家社會的主流期待。不僅面對活潑潑的人類是如此,即便面對浩瀚無窮之自然, 人類念茲在茲的亦是如何掌握關於自然的客觀知識,進而以人為力量控制自然力 量,避免它為人類世界帶來災害、損失與威脅。更甚,透過日新月異之科技,運 用、開發及剝削自然的資源,使自然資源發揮最高效益以滿足人類需求。 支持工具理性框架的理念之一,乃是「人類中心主義」 (anthropocentricism)。 此一立場一方面擺脫了古代宗教力量的束縛,並且視之為迷信、狂熱、不理性的 表現,另一方面則堅信人類中心的價值,並且主張人類的能力能夠取代上帝的仁 愛,建構和諧的社會秩序。然而宗教改革之後新教對於個人主體之重視與強調, 協同「以人為中心」之思維於往後的歷史中蓬勃發展,除了造成工具理性的壯大, 亦逐漸形成了 C. Taylor 所說的「自戀文化」 (culture of narcissism) (Taylor, 1991: 16-17)。所謂的「自戀」是指對個體及其主觀表達與選擇的重視,以及過度強調 個體自我實現 (self-fulfillment)。不難想像,此一自戀文化與主張價值中立的自由 主義 (liberalism) 一拍即合,且在相互支持、相互作用之下愈益強化。然而,對 「個人主義」 (individualism) 立場的強化,很容易造成集體凝聚感的衰落、道德 視野的消退及意義的喪失,甚而在強大的疏離感中失去自我認同 (Hodder, 2007, Taylor, 1989)。在欠缺對意義脈絡的肯定,以及對實質價值的認識下,個體慾望的 滿足、自主的選擇及自我的實現,乃在極大程度上受到以自由主義和資本主義為 核心之意識型態的操弄與宰制,如此不僅無益於對自我的理解,亦可能迷失在膚 淺的物質追求,甚至是扭曲的價值觀當中。 邇來,資本主義的勢力隨著經濟全球化更加銳不可擋,其挾帶的物質主義文 化亦決定許多現代人生活的意義與努力的目標。換言之,許多人存在的目的即在 3.

(14) 於拼命追求成就、累積財富、追求事業亨通,然後再用這些所得去追逐享樂,並 且認為這就是快樂人生。然而,當這些慾望無法滿足(或說在滿足之前) ,人們往 往處於苦悶之中而無法自拔,偶爾獲得滿足,便隨之起舞、開心不已,但快樂的 情緒馬上又隨著另一種慾望的升起而幻滅,以致陷入另一波負面的情緒裡頭,或 是投入另一段忙碌與盲目的奮鬥。即便是物質慾望皆被滿足的人,也未必因此而 快樂,他可能因為害怕失去而終日惴惴不安,也可能因為內在空虛而憂鬱不已。 而這一種現象似乎說明,比起金錢、財富、名利與地位,生命中尚有更重要的事, 比如健康、愛的關係、對自己的認識、生命意義的探求與內在精神的和平安祥等。 更進一步說,無論世俗成就與物質生活多麼精彩,生命終究必須面對老病死,而 現代人在追求財富、成就與享樂的忙碌生活中,看不見這個必然的事實,往往要 歷經深度的失去與痛苦之後,才開啟對存在課題、生命意義,以及最重要價值的 思考。 綜合前述分析,可以發現處於由工具理性、人類中心、自戀文化、資本主義、 物質文化等所形成的現代框架中,個體與內在自我、他人、自然環境之間的關係 往往是疏離的。許多人汲汲營營地追求現世的成就名利,鮮少關注自我內在精神 狀態,遑論予以提升。在競爭、匆促、忙碌、壓力大的生活中,只能也只願意把 時間花在自己在乎的人事物上,對廣大他人的關懷,及不涉及自我利益的社會事 務,則漠不關心。人與人之間表面又短暫的交會,再加上競爭對立的氛圍,亦使 同理與慈悲能力逐漸麻木萎縮。而過度關注人類生活的發展與發達,促使我們無 止盡地掠奪大自然的資源,並且忽略其他生物與我們之間共融的關係。最後,隨 著對人類力量與日俱增的信心,及科學技術知識不斷創新,人們對超越性力量或 存有指引生命意義的倚賴,不如以往那般理所當然與堅定。雖然現代人傾向以自 我為優先關懷的焦點,但卻因與自我內在、他人、自然環境、超越性力量或存有, 甚至傳統文化連結的淺薄,而缺乏對自我內在深度的認識與陶養。於是,許多人 缺乏深厚的與穩定的價值觀,因而面對瞬息萬變的現代社會,無法安身立命,亦 4.

(15) 欠缺清明的靈性與圓熟的智慧,處理生命各種課題,因而無法活出有深度、有內 涵、能圓融與幸福的生命。 而現代框架中的教育,一方面為國家積極培養具競爭力的人才,另一方面被 許多人視為累積資本的途徑,或通往未來世俗成就的跳板。服膺資本主義的教育, 以追求外在成就為主要目的,重視技術訓練與實用知識,更甚於美善價值的認識 與人格精神的陶養;強調效率、績效與外顯結果,更甚於幫助學生全人的發展。 教師被期待有效地達成教育的外在目標與標準,如國家考試制度、培育具競爭力 之人才等,原本教育實踐中對學生的深度理解與對教學內容、教學情境的深思熟 慮,及對學生人格與內在精神的陶冶,陷入邊陲化的困境(林京霈,2008) 。而學 生被教導力爭上游,考取好的學校,找到好的工作,才能有美好的生活。然教育 過程中對實用知識、專業技能、心智活動的重視,或許教會了學生在社會中「安 身」所需的專業知識,但是若不正視教育主體本真存在的需求,忽略培養學生同 理與關愛的能力,缺乏探索價值理想、人生意義與目的,將可能造成受教者深感 「靈性虛空」而無法有所「立命」 (林秀珍、徐世豐,2002:19;陳立言,2004: 21-22)。靈性陶養的缺席,加上以競爭為目的之教育歷程,養成了「空洞的向外 索求者」 。此一存有者仰賴向外探求以滿足生存的需求與慾望,並由此確立存在價 值。然因外在的競爭氛圍及與一切人事物的疏離關係,於是傾向以對立、排他、 掠奪等非訴諸武力的文明化戰鬥,來獲取所需或捍衛安全。而當這些慾望無法獲 得滿足時,就可能產生焦慮或其他負面的結果。於是,社會亂象不斷,各式暴力 事件、倫理價值混淆、家庭失能、智慧型犯罪猖獗、笑貧不笑娼、政治人物貪污、 為富不仁等現象接踵而來。 整個現代社會的主流價值與主要運作模式,不僅忽略了人類靈性的重要,更 在某個程度上阻礙了靈性的發展。而當中的教育除了極大程度受到主流價值的影 響,以外在成就的追求為重要的教育目標,亦投入了相當多的時間在「認識、適 應與控制外在環境」。在此一認識活動中,認知主體多採取「內在呈現」 (inner 5.

(16) presentation) 的心智圖像模式,來認知外在客體。這種偏重心智思維、重視客觀 知識的學習,強化了學習者與外界關係的疏離,忽略了對整體生命內涵的瞭解, 以及人類「內在靈性」的認識、探索與鍛鍊。然而,教育既是以「人」為主體, 就該回到對人類特質的關注,以及回歸對人類存在的關懷。就「存在」 (existence) 一字來看,其詞源”exit”是「離開」或「佇立在外」,意味著一個人能夠從所屬的 社會環境及其諸多影響力中跳脫,省思個人的特性與本質的一種狀態 (Turner, 1969:138, 188)。是以,教育應該要正視較高自我對於真善美的需要與渴望,並且 培養學生適時跳脫出社會主流價值的框架,關照、反省自我內在生命之狀態與發 展的能力。當內在較高自我逐漸開顯或靈性越益清明,將能賦予外在成就之追求 恰當的意義,同時亦能堅持生命的理想。 藉由提升生命內在的品質,我們能有較佳的心靈力量來面對人生種種的挑戰 與無常;能在眾多慾望與價值之間,做出較佳的判斷並且實踐;能跨越人我之分、 發揮同理與慈悲能力;能揚棄自我中心,進而超越自我,與他人、自然,及超越 性產生統體感,並從這樣的關係中體悟生命更深層的內涵與真正重要的事物。是 以,教育不該盲目服膺社會主流價值,淪為資本主義、工具理性戲碼中的一角, 或者僅為國家競爭力背書。教育必須能突破工具理性思維,回到對「人」的真正 關懷,重新思考對教育對象、教育內涵與目標的預設,以使教育實踐不再一味受 制於外在起起伏伏、虛虛實實的要求與期待,真切地幫助學生建立能與生命對話 的內在力量與智慧。. 第二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壹、心中的兩隻狼 人類具有求生存的生物本能,會因為需求而有侵略的行為與臨險的恐懼;然 而,演化至高等動物的我們,除了擁有較高級的情感,亦渴望洞察存在的意義與 獲得精神的超拔。在美國切洛基族 (Cherokee) 印地安人的傳說裡,一位有智慧的 6.

(17) 爺爺告訴他的孫子,每個人的心中都有兩隻狼,一隻是邪惡的,會讓你生氣、嫉 妒、憎恨、貪婪、說謊、自卑、傲慢及優越。而另一隻則是善良的,牠讓你開心、 和平、愛人、慈悲、善良、慷慨、同理、真誠、抱持希望與信心。這兩隻狼經常 在我們的內心打架衝突。天真的孫子聽了問爺爺: 「那麼哪一隻會打贏呢?」這位 有智慧的老人家笑著告訴他: 「你餵哪一隻,哪一隻就贏啊!」實則人類除了生存 需求,尚須肯定並且陶養其精神靈性。人本主義心理學之父 A. H. Maslow (1908-1970),在 1960 年代提出所謂的「Z 理論」 (Theory Z)。在他的需求理論中, 人一旦滿足了生理與安全等「生物性」需求 (「X 理論」),會開始追求愛與尊重 等屬於「人性」需求的滿足。然而,對有些人而言,相較於這些基本需求的滿足, 更渴望的是自我獨特潛質的發展與實現。在自我實現及自我主宰生命朝向更好目 的發展的過程當中,個體能感受到自我存在的價值,並且獲得內在精神的充實與 喜樂 (「Y 理論」)。但是,晚年的 Maslow 指出,一味地強調自我實現,可能會 走向自我中心、個人主義,甚或因優越感而來的菁英主義表現 (Maslow, 1969/1993: 279, 282)。他發現有些自我實現者追求的目標超越自利,且常能知覺「存有領域」 (the realm of Being) 以及產生「存有認知」 (cognition of Being),是以,Maslow 在「自我實現」的層次上增加了超越性 (靈性) 的需求。Maslow (1969/1993: 273-283) 指出,超越自我實現者或說靈性清明者,能跳脫現世的分類與價值觀, 本真地回應真善美的價值,體驗更高的情操,甚而能體驗與他人、自然、宇宙或 某種神聖力量同一的統體感,而在這類高峰經驗 (peak experience) 中體悟的洞見 或智慧,往往能為個體帶來生命觀與世界觀的轉化。總之,人類有滿足生存需求 的慾望,也有追求較高價值與目的的渴望,這兩種趨力對我們的生活樣貌,乃至 對生命意義的理解與探索都有著相當的影響力與重要性,忽略何者都會造成缺失 與不完整。這也是為什麼宗教史學家 M. Eliade (1907-1986) 面對現代社會傾向「剔 除神聖」 (desacralization) 的現象時指出,從各種節慶活動、電影小說內容和人 類夢境來看,仍可看出現代人對超越性與神聖性的嚮往,或可說超越性與神聖性 7.

(18) 對吾人而言,就像是一種「鄉愁」 。所以若欲尋求生命的意義與價值,必須回歸、 正視人類這種深層的存在結構,才可能達到「完整存有者」 (total being) 或「真 實存有者」 (authentic being) 的境界 (Eliade, 1957/1959;楊素娥譯,2000)。 如果教育所欲成就的不只是受教者的智能發展與競爭能力,更希冀協助受教 者擁有更好的心靈能力或靈性狀態,在整全的發展下,探索自我生命意義、統整 生命內涵,那麼我們似乎應該在生命教育的討論中納入對靈性教育的思考。雖有 學者認為生命教育的哲學思想,往往賦予人生意義相當羅曼蒂克與高調的理想, 而若又將道德教育與生命教育綁在一塊兒討論,將會因為超拔的標準對人類造成 某種束縛與挫敗 (但昭偉,2002a:169, 2002b:33-34)。然倘若吾人肯定道德教育 的內容不只是生活規範、公民素養與價值認知的傳遞,更涉及個體整體生命所表 露出對自我、他人、社會、自然,乃至對超越性的一種傾向、氣質與信念,那麼 道德教育便與生命教育有著相當緊密的關係。換言之,個體生命的樣貌和內涵, 與其日常的倫理思考、道德實踐習習相關。亞理斯多德倫理學主張德性實踐是通 往幸福生活的重要關鍵,而幸福就是最大且最高的善,此一觀點頗能說明倫理學 與生命意義、生存目的的關係。再者,擁有好的心靈力量與清明的靈性,亦有助 於道德的判斷與實踐,甚而超越物質世界的限制,表現出較高德行與偉大情操。 生命教育與靈性教育、道德教育三者彼此之間互有關係、相互影響,當我們回到 對教育主體—人—的關懷時,對這三個領域及其關係必須有更深一層的考量。孫 效智等人所研擬出的高中生命教育課程架構,呈顯出「終極關懷與實踐」、「倫理 思考與反省」、「人格統整與靈性發展」三個環環相扣、交互為用的領域,並以之 作為「人生三問」—「我為什麼要活著?」、「我該怎麼樣活著?」、「我要如何才 能活出應活出的生命?」—的回應。其中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孫效智指出, 人不只是一種身體性的存在,更是一種既超越又內存於身體的靈性存 在,…靈性的「內存性」指的是那在身體內,卻能自覺與覺他的神性我 的存在,而靈性之「超越性」則表現出神性我不受身體之束縛,渴望真 8.

(19) 理、追求美善、嚮往永恆並虔敬神聖的無限向度。 (孫效智,2007:6-7) 孫效智 (2007: 7) 認為,涉及人生觀、生死觀及宗教觀的終極智慧,賦予生 命意義與方向,並作為建構倫理價值體系之基礎,以提供明確的道德實踐。而個 體人格的統整與清明的靈性,除了能夠落實知行合一,亦能對生命智慧有更深的 洞察,對倫理思考有更透徹的了悟;而倫理思考與實踐能力的提昇又將促進靈性 的發展。此三個面向之間交互作用,透過正向循環能向上超升。這是國內教育課 程綱要中,首次提及人類的超越屬性,並明確指出對靈性教育的重視,而靈性教 育正是餵養人類心中渴望追求真善美那隻狼的重要關鍵。 貳、靈性教育的文獻探討 世界衛生組織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於 1948 年將健康定義為「一種 生理、心理、社會福祉 (well-being) 的狀態」 ,爾後,許多學者把情緒從心理的層 面抽離出來,再加入靈性健康 (spiritual health),使得健康定義擴充為生理、心理、 社會、情緒和靈性等五個層面的組成 (蕭雅竹,2003;Conttrell, Girvan & McKenzie, 1999)。1970 年代末期,靈性已成為整體健康運動 (holistic health movement) 的核 心部分,時至今日,大多數人已然接受靈性是個體及整體生活的重要面向 (McGee, Nagel & Moore, 2003)。 靈性對於人類的完整發展如此重要,但要清楚地界定它的定義並且獲得大多 數人的同意,卻不是件容易的事。之所以有所爭議,多半在於靈性與宗教、倫理 學、美學、哲學等關係難以有所定論。其中又因當代公立學校多與宗教有所分離, 對於靈性究竟需不需要涉及宗教的討論,尤為關切。關於靈性與宗教的關係於九 0年代末期,在高等教育研討會與公共論壇上有許多的爭辯與討論 (Estanek, 2006)。大體上來說,靈性的概念及靈性的發展與宗教之間的關係密切,但是並不 相等。許多學者認為靈性的範疇大於宗教,每個人都有靈性。換言之,靈性屬於 人性的一部份,發展靈性的途徑不只是宗教才能做到,每個人都可以藉由其與生 9.

(20) 俱來的靈性需求與能力進行體悟與開展 (張淑美、陳慧姿,2007;Banks, Poehler & Russell, 1984;Diaz, 1993;Dyson, Cobb & Forman, 1997;Sumner, 1998)。Co-Shi Chantal Chao、Ching-Huey Chen 和 Miaofen Yen (2002) 亦指出靈性經常和宗教混 淆,但是當人們說「我沒有宗教時」並不意味著「我不具靈性」 ,靈性是人類存有 的核心。陳家倫 (2004) 探討西方社會自六0年代、七0年代之後新興宗教運動 中對自我宗教的重視,指出西方學者 W. C. Roof 發現戰後嬰兒潮世代比較愛用「靈 性」 (spirituality) 勝過於「宗教」 ,而 M. Brown 則認為現代美國人比較喜歡說「你 重視靈性嗎?」而不是「你有宗教性嗎?」 ,而人們亦常說「我正在努力培養我的 靈性」或是「我正學習聯繫我的靈性」 。由此可知,當代對於靈性的看法與宗教或 有重疊之處,但並非完全相等,甚至傾向以靈性的探索代替宗教信仰,此一發展 趨勢與當代流行之新靈性觀中認為人的內在本來就具有神性,人與神的關係可以 被視為人與較高自我 (higher self) 完美神性之關係有關 (陳家倫,2004:146-147)。 至於對靈性的定義,P. G. Love 和 D. Talbot (1999) 提出五點:(1) 靈性發展包 含尋求個人本真性、真實性及完整性的內在過程;(2) 靈性發展包含持續超越自 我中心的過程;(3) 靈性發展包含透過關係和社群的連結,以發展自我與他者更 大的締結性;(4) 靈性發展包含獲得生命意義、目的和方向;(5) 靈性發展包含不 斷地開放探索與那些超乎人類所知、不可觸摸卻又普遍瀰漫之力量或本質的關 係。而 E. J. Tisedell (2003) 基於質性研究提出關於靈性的說明:(1) 靈性和宗教並 不同一,但對許多人而言,它們互有關係;(2) 靈性是透過生命力量 (Life-force)、 上帝、較高力量、較高自我、宇宙能量、佛的本質或是偉大精神的玄義,覺知並 且尊敬所有事物的相互連結性與完整性;(3) 靈性在本質上是關於意義的締造 (meaning-making);(4) 靈性總是在學習的環境中顯現 (儘管此一事實常常未被承 認);(5) 靈性發展促使朝向更偉大的本真性 (authenticity),或是更本真的自我 (more authentic self);(6) 靈性是指人們如何透過無意識和象徵的過程建構知識, 通常在藝術的形式,如音樂、美術、影像、象徵及具文化性的儀式中更為具體; 10.

(21) (7) 靈性的經驗通常以出奇不意的方式發生。M. McGee 等人 (2003) 在靈性健康 是否可透過有計畫之教育促成的研究中,尤其推崇 J. W. Howden 的靈性量表,因 其定義具綜合性。Howden 靈性量表的四個屬性包含:(1) 生命的目的和意義 (Purpose and Meaning in Life)—尋求或發現能提供價值感、希望、存在理由之 事件與關係的過程。在當中能感受到「滿足感」與「方向感」 ;(2) 內在性或內在 資源(Inner Resources)—追尋或是發現認同、賦能感與完整性的過程。在面對、 處理生命中的危機時刻與不確定事物時,內在性或內在資源能提供存在的方向 感、幫助保持沉著與冷靜、協助個體與環境世界和平相處,並在過程中使個體覺 知自己具有相應的能力。在當中能感受到「自我的力量」與「平衡的感覺」 ;(3) 相 互連結的和諧感(Unifying Interconnectedness)—能感覺到與自我及他者的和諧 感、與所有生命的連結感、與宇宙或宇宙之存有的整體感。在當中能感受到「與 所有生命的連結感」與「為他者服務的喜悅」 ;(4) 超越性(Transcendence)—超 越尋常經驗、才能及意願的能力,克服身體與生理限制的經驗,或達到健康和自 我療癒的能力。在當中感覺到「自我有能力超越生理與心理的限制」、「能以超越 的時空觀點看待自我原來的世界」 (McGee et al., 2003)。Co-Shi Chantal Chao 等 人 (2002) 參考外國許多學者對靈性的說法,並採取質性研究取徑了解臨終病人 靈性本質,提出關於靈性的四個構成模式與十個主題:(1) 與自我的溝通,包含 自我同一 (本真自我的發現)、整全性 (wholeness)、內在平和 (inner peace) 三個 主題;(2) 與他者溝通,包含愛和和解 (reconciliation) 的主題;(3) 與自然的溝通, 包含來自自然的靈感與啟發、創造性等兩個主題;(4) 與更高之存有 (higher being) 的溝通,包含忠誠 (faithfulness)、希望 (hope)、感恩 (gratitude) 等三個主題。此 四個模式與其附帶的子題以「我」為中心,換言之,經由這四種模式將有助於掌 握與理解「我」的生命意涵和圖像。 從眾多學者對靈性的定義與說明當中,我們大致可以為靈性的定義歸結為個 體與自我、他人、自然、超越性等四個面向的關係,其協助構成個體內在力量與 11.

(22) 內在資源的統合狀態,並作為個體探尋及開展生命意義的一種內在驅力,使個體 最終能在精神的超越與昇華中,獲得智慧與達到圓滿。 不論在西方或是台灣,對於靈性的討論多可見諸於醫學、心理學、衛生教育、 護理、社會工作、神學、藝術、社會學、管理學及教育等領域。而從期刊、研討 會發表文章及碩博論文來看,台灣學術界對靈性研究最多的還是屬醫學護理界與 教育界。其中,教育領域的部分若以研究對象作為區分,可分為:中學生/青少年、 大學生、教師及一般成人。若以研究主題來區分,則有:(1) 生命教育相關研究 (孫 效智,2009;陳立言,2004;郭純芳,2004;郭淑婕,2012;陳錫琦,1999;陳 錫琦、陳淑香,2008;張靖姿、徐嘉鄉,2008;黃麗萍,2008)。(2) 靈性與品格 之關係 (陳慧姿,2008;陳美琴,2007)。(3) 靈性健康與幸福感、自我概念、生 活態度及教學效能等關係 (呂嘉偉,2008;李昱平、陳淑美,2008;林彥伶,2006; 陳慧姿,2007;郭純芳,2004)。(4) 靈性健康與壓力、憂鬱的關係 (黃惠貞 2002; 黃淑貞,2005)。(5) 影響靈性健康之相關因素的研究 (張淑美、陳慧姿,2008)。 (6) 促進靈性發展的討論 (楊仕裕,2006;潘裕豐,1994)。(7) 靈性與生死議題的 探討 (劉佩瑜,2010)。(8) 特殊學校靈性課程的介紹 (王麗梅,2012)。(9) 宗教 與靈性關係之研究 (沈碩彬、黃文三,2008;鄭志明,2013)。(10) 靈性與教師、 師資培育之研究 (王秀槐,2013;李志揚,2008;徐薇婷,2008;張美玲,2006; 孫樂平,2010;劉素萍,2009)。(11) 靈性相關思想與理論的探究 (王淑姿,2012; 胡淑琴,2013;陳怡秀,2009;陳儀芳、陳伯霖,2008)。(12) 其他,如靈性與生 涯規劃及行政領導的研究 (鄭彩鳳、黃柏勳,2003;蔡進雄,2006)。從上述這些 研究看來,可發現國內對於靈性的探究多與生命教育的推行有關,或說其多在生 命教育的框架下進行靈性的相關探究,比如郭淑婕的《生命教育相關課程與學生 靈性健康之研究─以中原大學為例》 ,與黃麗萍的〈探索生命教育的靈魂─靈性學 習〉 。其次,多數研究的目的在於探究個體靈性健康與其他相關因素 (如品格、幸 福感、生活態度與壓力等) 之間的關係,希冀了解靈性健康所展現的屬性、指出 12.

(23) 靈性健康的重要性,並藉此向相關單位提出促進靈性健康之建議。比較特別的是, 這類的研究多以大學生與教師為研究對象,較少以中學生為研究焦點。這樣的現 象一來反應對教師靈性狀態於生命教育實施之重要性的肯定,二來似乎忽略中學 生靈性健康對其開始面臨課業壓力、自我認同及尋求生命意義的價值。從研究取 徑來看,多數研究偏向實徵研究,亦即其對於實際狀態的探究與瞭解多於理論的 析論與充實,其中又以靈性量表進行的量化研究多於質性研究。而量化研究所採 用的「靈性健康量表」多以國外既有之量表為改編之根據,如蕭雅竹的《護生靈 性健康與實習壓力、憂鬱傾向及自覺健康狀態之相關研究》 ,與黃惠貞的《某大專 院校學生靈性健康、知覺壓力與憂鬱之相關研究》 。至於量表的理論基礎、靈性內 涵與証成的理論根基、靈性思想的介紹與詮釋,乃至靈性教育的研究與發展等, 是國內學者較少觸及的部份。 關於國外對於靈性與教育的探討,若從 EBSCOhost 資料庫輸入”spirituality” 或”spiritualities”或” spiritual”和”education”,並於資料來源鎖定「學術刊物」,結 果共有 7671 筆資料。1之所以有如此豐富的研究與討論,可能與基督宗教於西方 歷史發展過程,和國家認同、政治、經濟、教育、道德、藝術、文學等層面皆有 密切關係的原因有關。這樣的歷史背景與環境,促使西方人在靈性議題的討論與 研究上似乎更為敏感與敏銳。從國外研究靈性與教育的文獻中,可看出其研究對 象包含小孩、青少年、高等教育學生。其次,若從討論議題來看,則有:(1) 靈 性相關理論的探究 (Carr, 1995; Grosch, 2000; Hurley, 2012; McMurtary, 2007; Neiman, 2000; Miller & Athan, 2007; Love & Talbot, 1999; Noddins, 2008; Radford, 2006; Rossiter, 2007; Yob; 2010)。(2) 靈性與宗教對青少年高風險行為的研究 (Allen & Coy, 2004)。(3) 靈性發展的取徑 (Mountain, 2007; Kessler, 2002; Yob; 2011)。(4) 宗教學校靈性教育的研究。(5) 公立學校靈性陶養的探討 (Lewy &. 1. 於民國 104 年 2 月 24 日查詢,結果共 7671 筆。其中 2011 年到 2014 年共 1615 筆,2001 年到 2010 年共 4092 筆,1991 年到 2000 年共 1089 筆,而 1971 年到 1990 年共 8 筆,由此可知,探討 教育與靈性之關係的文章在近十幾年有劇增的現象,可見此議題的重要性與備受關注。. 13.

(24) Betty, 2007)。(6) 靈性量表的發展與討論 (de Jager Meezenbroek et al., 2012; Fisher, 2006)。(7) 宗教學校與公立學校教師對靈性看法的探究 (Fisher, 2007; Kennedy & Duncan, 2006; Revell, 2008)。(8) 靈性課程與靈性模式的探究 (Buchanan & Hyde, 2008; Fain, 2005; Lerner, 2008; Salter, 2005; Koetting & Combs, 2005)。(9) 學生靈性 特質的實徵研究 (Hyde, 2008a, 2008b)。(10) 青春期男生與超越性連結的體驗 (Engebretson, 2004, 2006)。(11) 前青春期學生對宗教與靈性之認識的研究 (Ubani & Tirri, 2006)。(12) 與靈性相關之教育政策的分析及討論 (Hodder, 2007; Watson, 2006, 2007)。(13) 靈性與師資培育 (Belousa, 2008; Mayes, 2001)。(14) 針對「靈 性教育」進行爭辯的文章 (Best, 2008; Blake, 1996; Carr, 1996; Marples, 2006; Wringe, 2002)。 (15) 靈性與文化認同、多元文化及全球公民的研究 (Tisdell, 2006; Woolley, 2008)。 (16) 靈性、宗教與道德的研究 (Arweck, Nesbitt & Jackson, 2005; Rossiter, 1996; Thanissaro, 2010)。與國內靈性研究相比,國外對靈性教育的探討面 向較為多元,除了從理論的層面探究靈性與靈性教育的意義,從社會歷史背景分 析建議「靈性健康量表」的內涵,關注公立學校如何落實靈性教育的課程與實踐, 以及教師對靈性教育的觀點。值得令人注意的是,國外對於兒童與青少年靈性的 相關研究相當豐富,另一方面因其基督宗教的背景,亦使國外學者在探討靈性教 育時多涉及對宗教教育的討論。 之所以有如此豐碩的研究,另一原因出自於英國 1944 年的教育法案及 1988 年的教育改革法案,當中指出地方教育局具有促進初等及中等學生靈性、道德、 心理、生理、文化發展的法定義務。教育標準局 (OFSTED) 更於 1992 年開始視 導並評鑑學校促進學生「靈性、道德、社會和文化發展」 (SMSC) 的情形 (Morris, Clark & Potter, 2012)。在這樣的背景下,來自各領域的學者,及相關單位對於「靈 性」議題所進行的研究,有著相當的研究成果與討論。當中,有學者質疑面對教 育擔負國家競爭力的要求,英國教育當局對 SMSC 的態度可能是宣導大於實質的 關注 (Thanissaro, 2010)。其次,對於「靈性教育」究竟可不可教,亦有激烈的論 14.

(25) 辯。此外,除了實徵研究,有不少學者回歸至理論的層面探究「靈性」的意涵, 以及「靈性」與道德、宗教之關係,如 C. Erricker 和 J. Erricker (2000) 的《重建 宗教的、靈性的和道德的教育》 (Reconstructing religious, spiritual and moral education),R. Best (1996) 所編的《教育、靈性與健全孩童》 (Education, spirituality and the whole child) 及 D. Carr 和 J. Haldane (2003) 所編的《靈性、哲學與教育》 (Spirituality, philosophy and education)。在《靈性、哲學與教育》這本著作中,除 了觸及靈性與道德、宗教,甚至美學的關係,更回到哲學的愛智傳統對靈性及靈 性教育進行思考。 參、靈性、哲學與教育 面對當代環境的複雜、教育的困境,乃至於深切體悟競爭教育體制下,受教 者處理生命課題之能力的匱乏,研究者希冀從哲學的角度思考靈性的重要性、探 究人類靈性與超越性的關係、瞭解靈性對道德實踐與追求生命圓滿的影響,以及 討論透過教育歷程鍛鍊、陶養靈性的可能途徑。由此,一來嘗試為靈性教育提供 教育哲學的思考,二來為其理論與實踐的充實,開啟對話與討論的可能性。 研究者的碩士論文《泰勒 (C. Taylor) 自我根源論之德育蘊義》主要以當代加 拿大哲學家 Charles Taylor (1931-) 於 1989 年的巨作—《自我的根源:現代認同的 形成》 (Source of the self: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identity) —為主,展開對其道 德思想的探究,及其道德教育內涵的詮釋。Taylor 認為,現代自我認同的危機在 於自我與善之關係的脫離。他主張「構成性的善」 ,即「道德根源」 (moral sources), 對於吾人理解自我與探索生命意義有密切的關係。恢復自我與善的關係,有助於 真實地認識自我,獲得自我的同一性,並且因找到生命的定錨點而深感存在意義 (林京霈,2005)。在該著作當中,Taylor 傾向支持有神論之道德根源,能提供吾 人較佳的道德視域與道德動力。於書末,他亦揭露自己「直覺」猶太基督教等有 神論的觀點,對於人類神性之肯定的核心承諾,能給予吾人追求最高精神一個富 15.

(26) 有希望的前景 (Taylor, 1989: 518-521)。這似乎預告了 Taylor 將在這之後,把重心 轉向現代宗教與靈性的研究,以及對現代人靈性的關懷。終於,Taylor 對宗教信 仰的「直覺」 (hunch),在 2007 年出版的《世俗時代》 (A Secular Age),浮上檯 面正式討論。《世俗時代》是以 Taylor 於 1999 年,在 Edinburgh 大學所發表之一 系列以「世俗性」 (secularity) 為主題的演講內容為基礎,並結合他在這二十年 間其他關於宗教及其現代地位的著作,對整個西方世俗化的發展過程進行完整的 論述。這些著作包含 1999 年的〈一個天主教的現代性〉 (A Catholic modernity?)、 2002 年的《今日宗教的多元性:重訪威廉‧詹姆士》 (Varieties of religion today: William James revisited),以及 2004 年的《現代的社會想像》 (Modern social imaginaries) 等等 (Abbey, 2010a: 8)。由此可見,《世俗時代》是 Taylor 靈性研究 的集大成。 原來在《自我的根源:現代認同的形成》中,Taylor 以有神論 (theism) 表示 超越人類的道德根源,到了《世俗時代》,Taylor 改以更具包容性的「超越性」 (transcendence) 表示超越人類的存有,並採「肯定某一超越實在」的廣義定義來 表示宗教意涵。在該書中,Taylor 採取歷史研究探討西方在這五百年間道德靈性 經驗,及圓滿生命之計畫的轉變,並透過哲學分析與詮釋,一來說明靈性經驗轉 變背後的社會文化與思想流變,二來檢視關於靈性的不同主張及其問題。不同於 主流世俗理論主張,隨著科學的進步,宗教或超越性在現代社會中的地位逐漸被 受質疑,並且有退位至邊陲的現象。Taylor 認為現代人雖不若五百年前那般視信 仰為理所當然,但仍試圖以多元方式追求圓滿 (fullness),只是不同的背景與立 場,所詮釋的圓滿定義有所不同。是以,現代靈性的發展不僅沒有消退,反而因 取徑的多元而有持續擴增的現象。相較於 Taylor 在《自我的根源:現代認同的形 成》爬梳三種道德根源後,表示傾向支持有神論的道德根源;在《世俗時代》, Taylor 主張人類有向超越性開放的本然渴望,故在追求圓滿的多元取徑中,向超 越性開放的個體能獲得較佳的靈性發展及圓滿生命。值得一提的是,許多人以為 16.

(27) 對靈性發展的重視,意味著在某種程度上會輕忽身體的價值;然 Taylor 卻在其靈 性思想中,數度提到身體對發展與陶養靈性的重要性。這點對現代強調心智思維 的教育而言,應具有探討的價值性。 由前述的討論,可知靈性與倫理反思、終極意義的探尋有著相當程度的關係。 研究者以為,Taylor 的《世俗時代》承繼《自我的根源:現代認同的形成》的精 神,乃是探究如何恢復人類道德視野、提升靈性精神的更進一步闡述,也是 Taylor 諸多相關思想的集大成,顯見該著作之重要性。由於 Taylor 在《世俗時代》中對 靈性議題的研究成果卓著,在 2007 年獲頒英國譚普盾獎 (Templeton Prize)2;柏 克萊大學宗教社會學家 R. Bellah 亦稱《世俗時代》「是他生命中看到最重要的幾 本著作之一」。此外,美國社會科學研究會 (The Social Science Research Council, 簡稱 SSRC) 更為該著作之核心概念「內在性框架」 (the Immanent Frame),開闢 一個論壇提供讀者交流的平台,至今已有相當多的學者上該論壇討論,包含 Taylor 本人。2008 年四月,社會科學研究會偕同其他單位,在耶魯大學舉辦了一場以 Taylor 的《世俗時代》作為討論焦點的研討會,與會者包含有哲學家、政治理論 學者、歷史學家、社會科學學者、神學家及文學領域的學者等。 而以《世俗時代》為討論核心所出版的書,包含 2010 年的《泰勒效應:對世 俗時代的回應》 (The Taylor effect: Responding to A Secular Age)、《世俗時代中世 俗主義的多樣性》 (Varieties of secularism in A Secular Age) 與 2014 年的《世俗時 代中對圓滿的追求:對 Charles Taylor 著作中宗教與神學探討的數篇論文》 (Aspiring to fullness in A Secular Age: Essays on religion and theology in the work of Charles Taylor)。以該著作為討論主軸的專論期刊則有:2009 年的 Thesis Eleven、 2010 年 New Blackfriars 的《Charles Taylor 及其思想相關回應的專題論文》. 2. 譚普盾獎 (Templeton Prize) 於 1972 年設立,其主要頒發給在學術上或實踐上,皆於生活的靈 性層面有卓越成就的人。獲獎人中,大家較耳熟能詳的有 1973 年的 Mother Teresa,1974 年的泰 澤 (Taizé) 創辦人 Frère Roger,2007 年的 Taylor,2012 年的達賴喇嘛,以及 2013 年的屠圖大主 教。得獎者除了來自宗教領域外,尚有哲學家、物理學家、文學家、生物學家等。. 17.

(28) (Symposium on Charles Taylor with his responses)、Modern Theology 的《專題論文: Charles Taylor 及世俗時代》 (Symposium: Charles Taylor, A Secular Age) 及 2011 年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和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Anthropology 的 《世俗時代的信仰:人學、社會學和宗教經驗》 (Believing in a Secular Age: Anthropology, Sociology and Religious Experience) 等。 面對受工具理性、資本主義及物質主義架空的價值體系,加以「人類中心主 義」的影響,人類生命之高度、深度與廣度大受侵蝕,如何透過教育幫助學生培 養健全心靈能力與清明靈性智慧,以在這個時代安身立命,實屬重要議題。基於 Taylor 對現代靈性困境之分析、恢復靈性價值之論述,及對現代人靈性圓滿發展 取徑之闡述的精闢,再加上學術界對其研究的肯定與豐富的討論,研究者擬以 Taylor 相關著作之研析,開展對其靈性思想的探討,並對其思想於靈性教育之啟 示做進一步的衍釋。綜觀本研究的目的如下: 一、探討 Taylor 對文明紀律發展史影響人類靈性狀態的分析,及「反結構」對人 類靈性發展的價值。 二、析論 Taylor 對影響現代人類靈性發展之「內在性框架」的說明,並從存有論 與倫理學角度探討其對靈性發展之重要意義。 三、瞭解 Taylor 對「道德主義」影響人類道德靈性經驗的批判,及其「靈性倫理 思想」之道德意義。 四、敘明 Taylor 的人類圖像觀及其與圓滿生命之開展的關係。 五、探究 Taylor 所謂「靈性圓滿」的內涵,及其發展靈性的取徑。 六、評析 Taylor 的靈性思想。 七、探討 Taylor 靈性思想在靈性教育上的意義。 八、綜合前述分析結果,擬具改革未來靈性教育之建議。. 18.

(29) 第三節 研究方法與步驟 本節將說明本研究所採行的研究方法,並詳述研究步驟。 壹、研究方法 本研究的目的在於瞭解人類靈性發展的困境及其重要性,並探究發展靈性教 育的理論與實踐。為此,將著手探討 Taylor 靈性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並進一步詮 釋其可能的教育蘊義。是以,本研究主要採取概念分析法與詮釋學研究法進行探 究。 一、概念分析 郭實渝 (2014: 345) 指出,論文討論的核心為概念,再者以邏輯推理證成主 張。而 Taylor 著述的風格,即是他習慣並擅長自創概念來說明事實、問題及其思 想主張。是以,本研究欲瞭解 Taylor 靈性思想的精髓,必須先透過概念分析掌握 當中的重要概念。 首先,概念分析主要因二十世紀初葉所興起之分析哲學,而成為哲學界備受 重視的哲學任務。對分析哲學家而言,哲學的主要任務在於藉由語言分析的方法 與精準的思考,澄清與理解語言的意義及其所欲表達的事實。L. Wittgenstein (1889-1951) 的前期著作《邏輯哲學論》 (Tractatus Logico-Philosophicus) 代表分 析 哲 學中 的邏輯原子論及 邏輯經驗論 ,強調語言和世界之間存在圖式關係 (pictorial relationaship),即說明世界事實的語言命題是事實的圖式,透過「檢證原 則」可確定命題之真假 (林逢祺,1993: 6)。而 Wittgenstein 後期著作《哲學探索》 (Philosophical Investigation) 則代表日常語言分析論這一派。Wittgenstein 的思想 轉向代表哲學家瞭解到將語言化約為原子式的「簡單物體」 (simple object),並 以邏輯進行分析無法真正地使命題更加精確,以看清事實 (fact) (林逢祺,1993: 5)。Wittgenstein 轉向對日常用語的重視,在於他發現日常用語對語言習焉不察的 19.

(30) 影響,使得語言的分析與澄清無法達到想像般精準。另一方面,Wittgenstien 也意 識到日常用語與日常行為、生活形式的緊密相連,故語言的規則像是遊戲規則一 樣,不同的群體有不同的規則,因而有不同的玩法 (林逢祺,1993: 10)。而吾人 之於語言的規則,多半為接受的角色,因語言的規則是先於人而存在。 受到 Wittgenstein 後期思想影響的英國教育哲學家 R. S. Peters (1919-2011), 即主張透過與其他概念相比對、從上下文的結構或句型,來掌握某一概念的用法 與規則,從而揭示此概念的意義 (林逢祺,1993: 20)。而由於語言的使用深受日 常生活形式、時代背景、社會價值觀所影響,故 Peters 亦指出,概念分析除了瞭 解文字結構,更包含對其內蘊之假設的論證與解釋,藉此,一方面加深對社會所 隱含之假設與理念的認識,另一方面即反思探究這些假設的合理性 (林逢祺,1993: 21)。 綜上所述,研究者欲透過概念的分析,掌握 Taylor 對現代人習以為常,但卻 影響靈性發展之思想與實踐的說明,如「阻絕式認同」、「疏離理性」、「內在性框 架」、「上帝已死」、「道德主義」等,以檢視當中隱而不顯的問題。其次,藉由探 究「反結構」 、「交融」、「超越性」、「圓滿」、「本真性理想」等概念,瞭解 Taylor 關於人類道德靈性之事實與需求,以及現代發展靈性之可能途徑與實踐的相關論 述與主張。 二、詮釋學研究法 M. Alvesson 和 K. Sköldberg (2000: 52) 指出,知識的獲得不僅是透過平常 的、推理的與合理的(推論)方式,還有另一種取得對世界真實了解的方式,即 「直覺」 (intuition)。關於「直覺」的方式,Alvesson 和 Sköldberg 指出有兩種模 式,一種是傳統的理解哲學 (traditional Verstehen philosophy),此為客觀性的詮釋 學,其焦點在於對潛在意義的理解,而不是因果連結的說明。第二是真理詮釋學 (alethic hermeneutics),強調真理是揭露的行為 (truth as an act of disclosure),過程 20.

(31) 中主體與客體的對立性將消融在統一之中。 客 觀 性 詮 釋 學 主 要 代 表 有 F. Schleiermacher (1768-1834) 與 W. Dilthey (1833-1911)。其主要的詮釋思維模式仍建基在 G. W. Leibniz (1646-1716) 單子論的 預設之上。Leibnizz 認為單子同時具有個殊性與使其相互之間得以和諧運作的普 遍性,而 Leibniz 哲學欲解決的課題,在於透過對殊異個體的理解達到客觀性及 普遍有效性,此亦為客觀性詮釋學探討的核心 (楊深坑,1988:127-128)。 Schleiermacher 重視詮釋的有效性與客觀性,於是發展出由「整體」與「部分」形 成之詮釋循環圈 (the hermeneutic circle) 以進行理解與詮釋。此一詮釋原則意指 每一個部分的理解會受到整體的詮釋所引導,而對整體的理解亦有賴吾人對部分 的詮釋(李奉儒,2014:56) 。是以,將部分的意義放在整體的脈絡中與之連結, 能產生出新的意義,接著,再帶著這樣的意義回到對部分的理解,如此不斷地循 環下去,將能加深對於二者的理解 (Alvesson & Sköldberg, 2000:53)。其次,對 於文本的理解尚須將之放在更大的脈絡當中,以求更好的理解。這樣的脈絡包含 文本作者的生命歷程,以及他所處的社會脈絡乃至整個歷史背景。Dilthey 認為, 文字是生命表現的行諸於外,而詮釋即是透過文字,理解生命表現的藝術(楊深 坑,1988:135)。因為生命表現之固定,故透過對文本作者精神的「移位」 (transposition)、 「同理心」 (empathy) 和想像,同理他的思想與感受,吾人能進一 步理解與掌握他的生命表現(李奉儒,2014:49) 。若單以理性的方式、外在的角 度無法得知個體的想法,唯有透過直覺才能理解另一個人類存有者的精神世界 (Alvesson & Sköldberg, 2000:54)。 真理詮釋學重視由先前理解 (pre-understanding) 與理解所形成的循環圈,代 表人物為 M. Heidegger (1889-1976) 與 H. G. Gadamer (1900-2002)。這兩位哲學家 主張,理解為每個人類存在的基本方式,因為人類會因求生存,不斷地了解自身 處境與定位 (Alvesson & Sköldberg, 2000:56)。其中,Gadamer 主張歷史與傳統 影響吾人甚深,甚至在吾人的理解方式中佔有相當的重要性。前人積累的研究成 21.

(32) 果、詮釋者所處的社會脈絡及歷史文化背景等,將形成詮釋者的「先前理解」 ,也 就是詮釋者用以開展理解活動的特殊「視野」 (horizon)。當詮釋者帶著先前理解 對研究對象進行理解時,過程中將產生新的理解,繼而回過頭來修正、更新原來 的先前理解。先前理解與理解之間的循環往返,會逐漸消弭主客二分的對立,並 且達到詮釋者與文本作者之間的「視野交融」 (fusion of horizons)。重要的是,真 理詮釋學認為「視野交融」境界的達成,意味著詮釋者與文本之間產生了創新的 溝通,當中除了揭示研究對象原先深藏之真理外,詮釋者對於自我存在的理解, 亦可能經驗某種「精神頓悟」的感受,與獲得更深的洞見 (insight) (李奉儒,2014: 51-56; Alvesson & Sköldberg, 2000:57-58)。回歸到對個體生命的關切與具體生活 情境的探究,即是以 Heidegger 為代表之「存在詮釋學」 (existential hermeneutics) 所關注的焦點之一 (Alvesson & Sköldberg, 2000:89-81)。然,必須注意的是,詮 釋者要能意識到,雖然「影響史」及傳統一方面為吾人提供熟悉脈絡以理解不熟 悉之事物,並由此激發出新的事物,但另一方面亦需避免當中的「成見」 (prejudice) 造成誤解文本的可能(李奉儒,2014:54,57)。 基於上述對詮釋學研究法的認識,本研究欲透過客觀詮釋學中「部分─整體」 之詮釋循環,以及 Gadamer「先前理解─理解」之詮釋循環,理解 Taylor 對靈性 發展之困境的解析,與其靈性思想和超越性的相關主張。其次,藉由存在詮釋學 進一步理解人類於歷史進程中所彰顯之道德靈性表達,在自我生命與 Taylor 思想 的對話之間,體悟靈性發展對吾人生命存在之價值與重要性,並由此開展靈性教 育的詮釋。 貳、研究步驟 根據上述概念分析法與詮釋學研究法,本研究的具體研究步驟為: 一、研究者藉由閱讀碩士論文重新整理 Taylor 的《自我的根源:現代認同的形 成》 ,由此掌握道德根源、自我與現代的脈絡關係,形成深入 Taylor《世俗時 22.

(33) 代》的「先前理解」。 二、精讀《世俗時代》 。過程中,除了經由對文本「部分」與「整體」的不斷循環 對話以加深理解,亦運用哲學思考與概念分析釐清《世俗時代》中的複雜概 念內涵,以及概念之間的關連性。 三、藉由將《世俗時代》與 Taylor 其他著作、Taylor 的歷史文化脈絡及其基督宗 教信仰等元素之間的循環理解,來掌握 Taylor 對現代靈性問題的分析,及其 靈性思想內涵與立場。此外,研究者一方面基於自身個殊的歷史及社會文化 脈絡,與 Taylor 相似的現代背景,向《世俗時代》提問、對話與傾聽,另一 方面亦藉由對其他學者研究 Taylor 思想之著作的閱讀,激發出不同面向的思 考並提出質疑,在仔細琢磨推敲與「部分─整體」不斷循環理解之際,擴大 且加深對 Taylor 靈性思想的理解。 四、於前面各階段詮釋循環過程中,一邊掌握整體文本的內涵,一邊醞釀以 Taylor 靈性思想的主要概念,來開展章節架構以及核心的主題與子題。其次,透過 「部分─整體」 、 「先前理解─理解」以及對文本與 Taylor 相關著作的不斷對 話,再加入其他學者的解釋或評論,以進行比較分析,繼而提出更進一步的 問題,以獲得更深入的理解。最後,經由閱讀所詮釋之內容、再提問與再閱 讀相關文本,如此循環以達到對文本整體理解的暫時性飽和狀態,亦即就核 心主題,達到與 Taylor「視野交融」的境界。 五、透過自我成長、求學與教學的經歷,及憑藉信仰面對生命中重大事件的經驗, 研究者以存在詮釋學理解 Taylor 對人類圖像的刻畫、關於人類作為一靈性存 有的肯定,及超越性對吾人內在轉化與圓滿生命之重要性的主張。藉由整個 詮釋循環歷程,研究者得以重新理解過去的經驗,並且獲得反思自我生命意 義及教學實踐的機會和智慧。重要的是,這樣的對話與理解歷程,有助於靈 性教育觀的開展與形成。 23.

(34) 六、研究者意識到「影響史」對自身與 Taylor 的影響。是以,除了因「視野交融」 而拓展原先視野,並由此獲得意外發現,研究者並試圖覺察社會、文化、歷 史脈絡及宗教信仰對 Taylor 靈性思想的影響與制約。此外,更重要的是,研 究者亦努力省察自身影響史(包含儒家文化、佛教信仰等)對整個理解過程 的影響與限制。. 第四節 研究限制 雖然研究者有意識地希冀藉由在西方文化脈絡生活的機會3,及與基督教徒的 討論,來彌補對於基督宗教超越性及圓滿經驗之理解的不足,但仍有以道家思想 及自身佛教信仰過度移情之嫌。而道家思想與佛教信仰中的圓滿,未必與基督宗 教中的圓滿同一或相似。關於後一種靈性經驗的缺乏,使研究者難以精準掌握基 督教徒與上帝恢復連結的圓滿喜樂,及在當中體驗超越性與人的關係。其次,於 研究後期,研究者發現 Taylor 在基督宗教脈絡下所主張的超越性,與中國儒道佛 思想中的超越性有其異同之處。天主教主流派別主張人為有靈之生物,其中靈的 部份乃表示人的內在具有追求超越性(天主/上帝)的精神實在,而精神的不斷精 進與提升終將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雖然在內在精神之修養、提升以達天人合一 上,天主教和儒家思想有異曲同工之妙;然而,二者達到天人合一之取徑似有不 同。就儒家思想來看,人類本身即具無限智心、智的直覺(此為牟宗三之說法, 若以佛教言語來說,則似是「自性」、「清淨心」),透過實踐理性能體現天道,此 為「內在超越」的取徑。而在天主教當中,一來上帝作為創造者的獨特性、超越 性不可被取消,二來上帝是透過聖子(耶穌) 、聖靈與被造者、被造世界建立關係, 人類需受耶穌與聖靈的引導與介入始能達到天人合一。這種不是出自己身超越動 力,且非自我實現式的超越,走的是「外在超越」的取徑。關於東西方在超越性 思想上的異同有相當多的討論,而基督宗教在三位一體、位格等重要議題上的複. 3. 研究者於民國 98 年獲國科會千里馬獎學金補助,至美國印第安那州聖母大學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進行研究資料的蒐集與論文撰寫,同時接受 Dr. Abbey 為時半年的研究指導。. 24.

(35) 雜,以及儒家、新儒家思想學派的紛呈,使得研究者在有限制的時間與體力下, 難以很好地掌握這方面的理解。而這部份的匱乏,造成研究者無法從儒家超越性 思想對 Taylor 的超越性內涵有進一步評論,另一方面,在詮釋 Taylor 靈性思想時, 亦難以說明該思想如何在中國儒道佛超越性思想上,給予吾人不同的觀點與啟 示。然研究者認為,不同文化與思想的對話有其重要性,且若能因此回歸對自身 思想文化的反省更顯價值。是以,這部份的限制或可為進一步研究的建議。. 第五節 研究範圍 Taylor 所處理的文明社會主要以拉丁基督教國家 (Latin Christendom) 為主, 當然文明發展和世俗化發生在許多的社會脈絡中,但是如同現代性的特徵,在不 同的文明社會當中,會有不同的表達、發展和要求。Taylor 指出我們住在一個「多 元現代性的世界」 (the world of multiple modernities),這些關鍵的變化必須在不 同的文明社會裡頭進行探究,不能將一種模式套用在所有的社會上理解 (Taylor, 2007a:21)。由此,雖然台灣深受西方文化、教育制度及教育理論思想的影響,我 們還是不能直接將 Taylor 對西方文明社會的分析與批評,視為台灣當前全部的狀 況,前者應作為我們在接受其思想與文化,以及參考其制度運行時的一種提醒, 與此同時我們應該還要能深入研究台灣世俗化的發展及當前靈性表現的方式與其 狀態。然而,本研究的焦點主要在瞭解西方社會靈性發展的歷程與狀況,並藉此 給予台灣教育之理論與實踐相關的提醒與建議,而對於台灣靈性思想及靈性教育 之實踐脈絡的深入理解,有待日後進一步探究。. 25.

參考文獻

相關文件

 在 1855 年英國科學家 Lord Rayleigh 於地震研 究領域就發現了表面聲波的存在,此後則將此現象 運用於地震研究上,此表面波亦被稱為 Rayleigh wave ;直到 1965

「世俗化」( secularization)一詞是當下宗教社會學研究中使用

為此,國立中正大學防制藥物濫用教育中心與台灣藥物濫用防治研究學會,在教育部學生事 務及特殊教育司之支持下,將於 2019 年 10 月

威夷大學社會心理學博士。曾任 國家科學委員會特約研究員。榮 獲國家科學委員會優良研究獎、美國東

我國佛學界泰斗印順導師(以下簡稱印老)於 1942 年(當時 37 歲) ,在他的《印 度之佛教》 (以下簡稱《 1943

• 學校可依據 課程發展議會的指引,按其辦學宗旨及使命,並因應 校情、學生需要和社會期望等,發展具校本

• 「在香港定居的非華語學生與其他本地學 生,同樣是香港社會的下一代。……為促

世諦即苦集第一義諦即道滅第十二云五陰和合稱言某甲凡夫眾生隨其所稱是名世諦解